时间:2023-09-19 18:4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记账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引言
当前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基础上采取新的会计核算方法,使得传统单一的预算会计核算模式受到冲击,并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平行记账法便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产生,是为了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所提出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技术方法,而行政事业单位作为这一方法使用的会计主体。
一、平行记账法的概述
(一)产生背景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时,应保证其可读性,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而在行政事业单位传统的会计处理模式中,主要是侧重于预算会计核算,这一会计处理模式并不能满足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平行记账处理方式应运而生,出于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业务披露上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下采取了平行记账的处理方式。
(二)运行原理
首先,从平行记账法的内涵来看,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理相关会计信息时,要在同一个会计核算系统中同时体现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两项功能,也就是“双功能”原则。而这一原则的实现,关键在于会计业务事项是否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这一标准中,换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理现金收支往来这一特殊业务时,既需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也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处理顺序则是先按照权责发生制在财务会计系统中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然后再预算会计系统中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预算会计核算。而对于特殊业务之外的普通业务,行政事业单位只需要在进行财务会计体系中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便可。其次,从平行记账法的功能来看,其是在原有双分录的基础上,先是明确了权责发生制及其法律地位,然后重新定位了财务会计作用,实现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功能的叠加。具体而言,平行记账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以核算为出发点,针对具体的会计信息数据编制详细的财务统计报告和核算报告,并在报告中充分反映出单位资产、负债和成本等相关要素,从而全面反映出单位预算执行及整体财务状况,进而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发展及管理水平提升奠定厚实的基础。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平行记账法时存在的问题
平行记账法的产生,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传统会计向智能会计方向的转变。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这一会计处理方法产生的时间相对较晚,以至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一)会计工作效率较低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采取平行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也就是要在财务会计系统和预算会计系统中进行核算,既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财务会计分录的编制,又要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预算会计分录的编制。但是从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业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业务均属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范畴,其他业务的比重相对较小,因此需要会计人员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会计双分录”编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会计分录编制错误,不仅会降低会计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但当前会计人员应用平行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时,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工作效率,导致会计平行记账处理效果并不佳。
(二)会计科目选择容易出错
会计科目选择容易出错也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平行记账处理方式存在的不足。一方面表现为平行记账编制分录的数量较多,会计人员在仓促编制下难免会选错会计科目,这样就会出现错账的问题,进而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另一方面表现为会计人员不能正确地认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之间的应对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读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关于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及实务操作指南相关资料,从而厘清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三)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深入实施,并提出要将平行记账法的财务理念融入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从而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一方面表现在对新会计准则内容及要求的解读不够深入,难以有效结合新会计准则的基本需求开展会计工作,尤其是对于各类资产、收入和费用等要素的会计处理方法还无法有效掌握,从而导致会计工作质量不高;另一方面表现为部分财务会计人员对预算会计工作的熟悉程度较高,但是对于财务会计相关业务处理仍处于较陌生的状态,无法合理界定相关的经济业务是属于预算会计范畴还是财务会计范畴,也无法针对相同业务在两种会计原则中得以充分体现,账务处理变得尤其复杂。
三、行政事业单位应用平行记账法时的改进建议
(一)厘清平行记账法应用范畴,减轻会计人员工作负担
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行政事业单位应采取平行记账法进行处理,即分别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个会计分录的编制。但是由于这期间受到会计人员能力方面的影响,导致会计人员在编制双重会计分录时容易出现错误,而且也会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难以有效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厘清平行记账法应用范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替代会计人员机械重复编制双重会计分录的模式,这样不仅能让会计人员从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能够减少会计分录编制错误发生。这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科目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对现有的财务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也就是要在财务系统中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有效对应和关联,形成映射关系。接着在财务系统的分录编制界面中设置“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和“其他业务”这两个选项,这样会计人员在完成财务会计分录编制后,勾选“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这一选项,财务系统自动关联出预算会计科目,并自动生成预算会计分录。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政拨款收入和业务费用会计处理时,其对应的财务会计核算科目为“财政拨款收入”和“业务费用”,此时在财务系统的作用下,可自动关联出预算会计科目“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和“事业支出”,系统自动关联生成预算会计分录,此时会计人员不需要进行双重会计分录的编制,不仅可以减轻工作负担和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避免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出现选错会计科目的情况,进而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除此之外,会计人员在财务会计分录编制后,若选择“其他业务”这一选型。
(二)构建一套虚拟的会计科目体系,建立各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平行记账法时存在的会计科目容易选错的问题,除了要厘清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外,也应在现有的财务系统基础上,通过构建一套虚拟的会计科目体系,让会计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和了解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每个科目之间的关系。比如,针对收入类的业务,行政事业单位可在现有的财务系统上增设“财政拨款收入”这一科目,并关联对应财务会计的“财政拨款收入”和预算会计的“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这两项科目,其他科目以此类推。通过虚设这样一个会计科目体系,为更好地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分录编制提供准确的依据,进而有效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深入解读和分析新会计制度,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平行记账法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应运而生,为了提升平行记账法的应用效果,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首先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做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即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及要求,对现有的制度和准则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与新《政府会计制度》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体系,从而有效推动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与预算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单位的会计活动,提升会计工作质量,行政事业单位也要重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定期组织会计人员深入解读和分析新会计制度,在掌握新会计制度的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树立权责发生制理念,并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掌握和理解各类资产、收入和费用等要素的会计处理方法,实现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的转变。另外,会计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会计专业水平,切实将改革内容与自身实际工作紧密联系,严格按照财政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合理确定相关业务的范围,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对涉及资金往来的科目进行平行记账账务处理,同时加强复核,强化往来款项的管理,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业务应实施财务会计核算和预算会计核算“双重核算”,也因此产生平行记账法这一会计处理方式。因此,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平行记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一方面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厘清平行记账法应用范畴,可通过列举的方式对平行记账的相关业务进行明确,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减轻会计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深入研究和分析新《政府会计制度》,基于其内容和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优化设计,保证会计信息准确转换,从而推动平行记账工作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郑恋.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平行记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222.
[2]王利昕.信息化下“平行记账”会计核算的实现[J].商业会计,2019(22):70–72.
【关键词】多维度记录;信息共享;财务管理
一、导语
不同的会计信息服务于不同的目的或适用于不同的情形,会计人员在单位中不仅要提供财务报表,还需要提供满足经营管理决策需要的多方面的定性信息和非定性信息。当前的会计信息系统无法满足支撑管理和决策需求,于是衍生很多种财务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相互独立,而且数据口径不一致,给经营决策带来了一定的困惑。面对困惑,需要对衍生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整合,迫切需要一种创新的记录方法,这种记录方法客观公正地记录经济事务处理或交易,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信息使用者只需根据自身目的进行适当的调整,便可服务于不同的目的或适用于不同的情形。多维记账法理论由此产生,而且越来越体现其优势。
多维记账法是对经济业务过程进行多方面多维度的记录,从而实现不同的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同步共享的财务管理方法。
二、多维记账法在医院财务管理运用
随着医改的深入,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财务数据不仅要满足会计报表需要,还需要满足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的需求。会计报表必须遵守会计制度,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必须按执行部门、会计科目和分摊方法进行核算。目前财务管理的常用的模式是:会计核算系统、预算管理系统和成本核算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各配一组会计人员进行操作,各自保管一套核算资料,会计人员核算数据大、任务繁重,而且多口径出数据,导出数据与统计出来的数据有差异,需要人为进行核对,浪费人力和时间且重复低效,管理层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医院的会计核算、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都必须遵循《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这为多维度记账法在医院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础。同时多维记账法必须建立在单位财务制度健全、核算分期统一、收支界定一致的基础上。要有明确的工作流程,设定好记账要素、费用计提和分摊方法,保证会计核算、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口径一致。会计核算按会计科目取数,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按各自的需要取明细数据,根据不同目的进行调整,满足会计核算、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的需要,实现会计数据共享。
多维度记账就是设立少量凭证处理员,在业务凭证处理时实现多方面、多要素的记录,按会计科目、业务发生部门、发行时间等要素记账,财务会计、预算会计、成本会计根据需要取数,进行整理和分析,按规定进行分摊,实现财务会计、预算会计、成本会计的数据共享,将会计人员从大量、重复、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节约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
目前大部分医院会计核算都与HIS系统、医院物资管理系统、人事工资系统进行了部分对接,有些医院能从以上系统中导出数据手工或自动生成凭证,有些医院还上了OA系统,从OA系统中取数。但医院的会计核算、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和绩效核算都是分系统核算的,各自为阵,各列一套账户进行记录,甚至分成好几个部门进行核算,造成了重复劳动和人员的严重浪费。
三、多维记账法在预算管理中的运用
预算管理是连接医院战略目标与经营的桥梁,其内容体系与医院管理体系相适应。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分析和考评。医院可以通过OA系统下达编制通知,通过OA系统完成医院与执行部门之间的“二上二下”的编制程序。医院的预算既要按会计科目进行编制,又要分解到不同的执行部门。登记预算执行时要按部门的收入和费用的明细项目进行登记,分析考核时既要对医院总预算分析考核,又要对不同执行部门分项目进行分析和考核。这就要求多维记账满足会计科目记账需要,又要满足分部门分项目记账的需求,同时满足了解部门预算定额使用进度的需求。使用多维记账法,经费报账前先由财务人员审核报账凭证、查看预算使用进度,符合规定后交凭证处理员进行多维记账,记账后再到出纳进行报账,做到原始凭证审核和预算审核一人同步执行,简化了报销流程。预算管理员从会计系统中导出当月数据,进行适当调整,便可生成预算执行账表,以随时查看预算执行情况,将精力放在对预算的分析和考核上,提高预算管理成效,做到减负高效。
四、多维记账法在成本核算中的运用
医院的成本核算包括科室成本、病种成本、项目成本、床日成本和诊次成本等。
1.科室成本核算的运用:医院财务部门为每个核算单元建立会计核算账户,在凭证处理时,将核算单元具体分以下五类: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辅科室、行政后勤科室和特殊科室。多维度记账时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科室分类,以医院最末级科室作为成本核算单元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多维记账法已将最末级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辅科室及行政后勤科室的费用进行详细记录,并设定了分摊方法进行逐级或逐项分摊,对公共项目按规定分摊方法进行分摊,成本核算会计将凭证员已处理的数据按需要导出来,做些适当调整和计算就能满足科室成本核算的需要,省去了大量的处理凭证记录账本时间,做到基础数据共享。
2.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是以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及医疗辅助类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计算各项目单位成本。多维度记账法已满足了科室成本的运用,在科室成本核算数据的基础上按项目工时料的受益份额进行归集和分配得出项目成本。
3.病种成本核算,是指以病种为核算对象,按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病种成本的过程。病种成本核算也是建立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按病种工时料受益份额进行分摊。
由于病种成本核算是个复杂的工作,患者的个体差异,是否有基础病、并发症,年龄结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从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成本结果。因此在做单病种成本时,财务人员需临床医护人员的帮助,应深入到临床一线调查取数,在初期先选择单纯性的病种着手,在分摊相关费用时要考虑到病种的权重问题。
4.诊次和床日成本核算,是指以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将科室成本进一步分摊到门急诊人次、住院床日中,计算出每诊次成本和每床日成本的过程。
综上所述,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诊次成本和床日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均来自科室成本,根据其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计算的,间接费用的分摊要考虑到项目和病种的权数合理分摊。项目成本不含可收费药品和材料。所以多维度记账法在成本核算中的运用,大大减轻了成本核算员的工作量,做到了基础口径与会计核算口径一致,减少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不一致带来的矛盾。
五、多维记账法在绩效管理中的运用
由于医院的绩效核算本身就是核算科室效益,对效益好的科室做到优劳优得,对政策性亏损的科室给予扶持,考核科室的效益是在收入核算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多维记账法同样能运用在绩效考核工作中。
六、结束语
多维记账法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再一次打破了医院财务管理的传统模式,将会计人员从大量、重复、繁琐的记账工作中解脱出来,传统模式下4~5个人的工作量如今可由1~2个人完成;原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的,现在通过数据对接只需几秒钟轻松导入数据生成账表,只需适当调整和计算就能满足不同的需要,且更加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财务人员可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财务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上,更大程度地实现了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角色转变,向医院管理层和各个业务科室提供更加全面、深入、有用的财务数据,财务部门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业务科室,也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当前,在推行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成为了广大医院管理者和卫生经济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多维记账法为提高医院管理效率提供了一种工作方法。本文结合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将多维记账法的理念引入到财务管理模式中进行探索研究,以期更全面地促进医院财务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敏.基于云计算的医院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与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
[2]郭君伟,刘越泽,梁永德.试论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J].经济师,2014,(12).
[3]张敏芝.医院信息化建设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据调查,很多企业在实施记账度前,大部分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财务管理较混乱,透明度不高。比较突出的,一是银行账户多,货币资金管理混乱,公款私存私借、白条抵库现象严重。二是各类票据多,收支凭证乱,普遍存在使用自制收支票据的现象,大量的收支凭证要素不齐。三是违规账目多,会计核算及档案管理混乱,自行设置会计科目,记流水账及不编制会计报表。四是违规问题多,财务收支混乱,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账外账”,扩大报销范围和标准。有的财会人员只管付款,不管审核凭证,只管记账,不管监督,且认为企业主要领导批的就有效。而在会计记账制度后,以往的状况大为改观。对于加强财务管理、控制腐败蔓延、切断腐败源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1推进了财务工作的规范化
据部门统计,实施会计记账制度前,中小企业与基层组织财务管理一直是我国群众投诉和上访的热点,高峰时每年多达上百起,实施会计记账制度后,此类投诉和上访事件大幅减少,更好地促进了干群关系的融洽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1.2提高了财会队伍的素质
过去,很多中小企业财会人员从行政到个人待遇都隶属本企业,必然导致会计监督不力的局面。尤其是当企业领导的意图与会计法规相冲突时,会计人员出于个人利益极易屈从于村干部的意志,不按会计制度办事,有意进行错误的会计处理。改变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实施会计记账制度后,会计通过业务部门推荐和考试,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优秀的中青年走上了会计工作岗位,改变了过去中小企业会计队伍长期存在老龄化、文化低、无资格甚的状况。同时,由于会计人员与企业分离,不拿企业的工资、不分享企业的收益,抓工作理起气壮,从体制上保障了财会人员能够严格执法,维护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2当前企业记账存在的问题
2.1记账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提倡企业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控制目标。投资者建立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但是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同时,企业管理模式也较为陈旧、落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
2.2记账机构不合法
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未办理营业执照和记账许可证的不合法群体,他们游离于工商局和财政局监督以外,和客户关系为“你情我愿”的利益关系,国家执法部门不能有效进行监督控制,扰乱了记账市场,干扰了法律的严肃性。他们业务素质的参差不齐,也不能保证会计行业的水准符合法律规定。
2.3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当前多数企业记账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比如人员配备不规范,会计人员素质(包括职业道德、会计专业知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会计核算不按要求来做、不规范,原始凭证审核过于形式、原始凭证上单位负责人未审批签名,会计资料存在数据失真现象比如很多企业在记账委托过程中,记账对象提供的会计原始单据的真实性得不到验证,导致了财务和报表的失真。给信息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判断失误,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2.4范围过于广泛
由于存在的为数过多的合法和不合法中介记账机构和个人,面对收取越来越低廉的服务费的恶性竞争,记账机构不得不接受超出法律规定会计业务范围的事项,诸如管理发票、出纳业务。设账外账等,导致责权不分,企业内控失衡,过多依赖机构。造成管理卜的漏洞,容易出现法律纠纷。同时由于业务量大,处理会计工作往往只求效率不看质量,甚至会计处理程序上出现明显的过错,无监督复核人员复核。造成许多诸如原材料负数,累计折旧和应付工资等核算不实现象,致使委托单位信息失真,在社会上引起不良影响。
3规范企业记账的措施
3.1加强制度规范
建立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是开展记账工作的保证。为此我们要要完善会计记账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国家和社会的外部控制制度体制,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全部到位,严格遵守法定的记账业务范围,内部配备专职制度复核人员,以保证业务质量,避免掺假、造假事件发生,财政局等国家职能部门要定期对记账机构进行法律监督,以促进记账机构通过借助外部监督的作用,促使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和纠正。
3.2积极做好监督
一是对企业制订的财务审批制度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和监督。企业拟订的财务审批制度,首先要符合财政及主管部门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其次要经企业股东大会讨论通过。二是加强对企业开支的监督。上级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对企业办理报账的每一项开支都要进行认真审核。对各项支出业务,必须确认其支付凭证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及审批手续(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完善,方能支付。要切实把好审核关,定期公开公布财务事项,真正做到财务公开。三是政府、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对企业核算中心实行再监督。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与有效。
3.3协调与企业的关系
企业财政部门着重从二个方面科学地处理好与记账业之问的利益分配关系。首先是服务与监督的关系:把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可靠会计记账服务,作为财政执行监督管理职能的前提。实实在在的服务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从而使服务和监督融为一体。赢得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是保证与控制的关系:保证企业机构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保证及时拨付款项。控制非计划开支、专项开支,避免挪用和违规。第三是用款与管账的关系。企业仍是独立的会计主体,在存款额内可自主地办理支出业务,企业负责人依然直接审批核定所有支出凭证。
3.4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关键词】复式记账 财产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用来指引整个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这样看来,在道理上应该先有会计目标,之后才在其基础上建立起会计准则体系。而现实当中,人们先制订了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准则,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这些准则有相互不协调的地方,再反过来建立一套理论,即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试图“修补”这些具体会计准则。这样一来,会计目标是原本会计应该达到的(即内生的),还是之后为了需要而“外生”的,就有些模糊了。本文从复式记账这一会计本身特点出发,演绎的“推导”出现代会计目标,即“会计是什么样?它能达到什么目标?”,并和现代会计目标的两种典型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实现契合,之后对这两种会计目标的观点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复式记账及其报表结构
复式记账是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它是指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时,同时在相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1494年意大利传教士卢卡?巴其阿勒在其所着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时流行的复式簿记的原理和运用方法,之后复式记账法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通用的会计记账方法。
与单式记账不同,复式记账要求一笔经济业务发生之后,必须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比如巴其阿勒在其着作中提出,商人开始经营时需要做的第一个“会计分录”是:将他所拥有的现金金额同时记入“现金”和“资本”两个账户[i]。之后在商人的经营活动中,每一笔业务也都需要同时反映在两个账户之中。这样记账,使经济业务在不同的账户里相互对应相互平衡,从而可以及时反映会计记录的错漏,给商人们带来好处。
复式记账经历了五百年的发展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账户体系和记账程序,成为世界通用的会计记账方法。下面仅就现代复式记账的最终结果——会计报表展开分析。
现代复式记账经过日常处理主要产生两张重要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主要依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左侧列示主体的资产,右侧上方列示主体的负债下方列示其所有者权益。这种结构形式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可以把资产理解为主体现存的那些资源和实物,这些东西来源于负债(所有权归别人)和所有者权益(所有权归自己)。这种理解也就是“资产占用=资产来源”观点。不过,站在主体的角度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主体到底自己“拥有”多少财产?负债是它要还给别人的,应该从财产中扣除,主体真正拥有的财产是“资产-负债”,这些财产是主体的所有者拥有的财富。在复式记账方法下,这些财产被同时记录到报表的两方,即主体的财产(资产-负债)方和所有者权益方。这样,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就变成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者说“主体拥有的财产=所有者权益”。
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上述“主体拥有的财产=所有者权益”右侧的“所有者权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主体成立时的投入和主体存续期间所产生的经营成果。对于主体成立的投入,由于投入的时间跨度相对较短投入方式也较简单,较容易知道其投入数额。而对于主体存续期间的经营成果,由于时间跨度较大经济业务比较繁多和复杂,其数额就相对较难确定了。利润表的作用就是计算主体在一定期间了经营的成果。利润表的大体结构就是一定期间的“收入”,扣除这个期间的“费用”,剩下的是主体经过这段期间的经营实际获得(增加)的财产。(当然,现代企业利润表的结构更加复杂,但究其初始状态,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测和简化。)
上述形式的两张报表有什么意义呢?在经济学中,我们可以认为人是“理性经济人”,人们追求效用(utility)最大化,而效用最大化往往体现为财产的增加。人们希望自己的财产增加而不是减少,并且关注自己财产的变化。如何知道自己的财产变化情况?会计记账是一个基本的方法。从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到单式记账再到复式记账,会计记账都在反映人们“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变化”。所以可以说,会计记账的一个动因就是人们希望知道自己财产的变化情况。
对照上述复式记账的两张报表,我们可以知道复式记账是如何通过报表反映财产变化的。主体的拥有的财产就是“资产-负债”,在复式记账下,这些财产必须严格的通过平衡关系来明确其产生及变化原因。财产的变化是由过去的经营造成的,经营成果先在利润表中计算,再过入资产负债表表达。可以说,复式记账报表的这种结构,就是要通过日常的详细记录把财产的现状和变化情况“硬算出来”。正如美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所说,“复式簿记迫使人们以一套适当的账户,来‘算的’现状,……从过去算得现在的会计,不是碰巧的、随意的完成的,而是完全的、有系统的完成的,因为不然的话,两方就失去平衡了”。[ii]
复式记账是至今为止最完善的记账方法,相对之前的记账方法而言,复式记账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反映财产变化的记账方法。如果使用了复式记账,就可以按照它的规则自然而然的得出财产变化的情况。也就是说,反映财产的变化,已经不仅仅是个人主观的愿望,而是已经由复式记账确定为一种必须执行的“制度”。
二、复式记账的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
人们关心自己财产的变化情况,复式记账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反映财产变化的记账方法。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个人财产经营的一些情况。
个人财产按其经营者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个人财产由自己经营和个人财产由他人经营。如果个人财产由个人自己经营,他必定会十分关心自己的财产增值情况而在经营过程中精打细算处处小心。此时复式记账的这种“强制反映”似乎还不是必须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先进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和其他记账方法(如单式记账),只是在反映的精确度上有差别,不存在“故意造假”的可能。但是如果个人财产不由自己而由他人经营,此时就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作为财产所有者的委托方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作为经营者的受托方时,相应的信息不对称和问题就产生了。此时复式记账的“强制反映”制度就非常必要。经营者必须要按照复式记账的要求,全面反映财产和财产的变化,这就提高了经营者造假的难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客观上降低了所有者损失的风险。这样,复式记账实际上充当了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的手段,因此可以说反映受托责任是复式记账本身演绎出来的财务会计目标,它与受托责任观是一致的,也正如美国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所说,“经管责任是复式簿记制的核心”[iii]。
沿着前文的思路,现代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可以阐述如下:现代企业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公司的典型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者的财产投入或者汇集到公司这一主体当中,由经营者进行管理,这正是上面提到的“个人财产由他人经营”。这种情况下,首先,所有者关心自己财产的变化,他就只能关心公司的财产进而知晓自己财产的变化;其次,所有者很担心经营者不能担负起替自己管好财产的责任,他就会通过一些途径来了解经营者到底做的怎么样,会计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所以说,会计的作用或者目标就是反映受托责任。
综上可以看出,由于复式记账,会计本身已经内在的要求必须严格“算出”财产的变化,降低了受托方造假的可能,增强了反映受托责任的有效性,会计方法本身也就体现了会计的目标。而在现代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下,受托责任更加重要并成为客观上对会计的要求。因此,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是会计内在制度和外在要求的统一。
三、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
从会计本身的角度看,复式记账的内在要求是反映受托责任,建立在复式记账基础上的现代会计及会计报表,当然还是始终如一的坚持反映受托责任。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看,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反映受托责任更加重要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反映受托责任是会计理所当然的目标。但是,“受托责任观要能够得到明确的履行,一般要求有明确的委托关系”[iv],也就是说,把财产交给他人经营这种关系的双方是比较明确和清晰的。现代公司规模庞大,所有者分散,这种委托关系就显得很模糊,所有者很难有效的根据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对其施加影响。此时,所有者就从“委托方”的角色转变成了“投资者”的角色。财产所有者不能主动的影响公司经营者的行为,但他可以决定是继续选择原有的经营者还是改选其他的经营者,这样来间接的对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表示自己的意见,这就是买卖股票的决策。会计信息在投资者决策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决策有用观成为财务会计目标的另一经典观点。
可见,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自然延续,二者共同的基础是人们对自己财产的关心,其实质是一致的,而二者表象上的主要差别起因于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随着分离程度逐渐加大而不断发展。当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时,无论是反映受托责任还是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的目标都是不明显的;当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了分离,首先让财产所有者关注的,是经营者受托经营自己财产的效果及其诚信问题,此时会计的作用或者所会计目标强烈的表现为反映受托责任;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程度达到难以辨别谁是财产所有者或者财产所有者难以对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施加有效影响时,财产所有者只能实现由强势“委托方”向弱势“投资者”的转变,此时的会计目标又强烈的表现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也就是说,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程度逐渐加大,会计目标在表象上逐渐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演变(但二者实质上是一致的)。
四、小结及对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思考
摘要:随着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手工会计下的错账更正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电算化会计工作的需要。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必须区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工作的原理、流程、载体变化,合理采用与电算化环境相适应的错账更正方法既是适应会计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也是推动会计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手工会计 电算化会计 会计信息化 错账更正
入“互联网+”时代,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手工会计逐渐过渡到了电算化会计,会计信息化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意义非凡。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合理选择并规范会计差错更正方法,是会计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关系到会计信息化的质量与效率。会计信息化下,虽然各商品化财务软件开发设计时也考虑到了多种控制错误的办法,但只要有人工操作,会计错账就在所难免。各种会计差错必然会影响到最终的会计核算结果,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针对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不同环境下会计差错的发生原因,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对差错更正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会计工作者提供方法指导。
一、手工会计环境下会计错账更正方法
现行的会计错账更正方法一般是基于手工会计而言的。由于手工会计工作是证-账-表“三步曲”工作过程,会计差错按照影响程度划分为三类错账更正方法:划线更正法,“划线”是指在手工账簿的错误记账栏划横线,再更正在栏目上方1/2处,一般适用于手工登账时会计凭证没错,转抄账簿时登记出错。红字冲销法,是用于更正填制会计凭证时多记金额而导致账簿多记的错账。方法是将多记金额填制与原分录相同、金额用红字登记的会计凭证,摘要备注冲销某字某号凭证,称为部分红字冲销法;也可将全部金额用红字冲销作一会计凭证,再填制正确的蓝字金额会计凭证,称为完全红字冲销法。这两种方法填制的凭证都要过入相关账簿,实现更错。补充登记法,是用于更正填制凭证时少记金额或少记业务内容而发生的错账。方法是就少记金额补充填制蓝字凭证且摘要注明订正某字某号凭证,再经审核签字过入相关账簿。后两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后两种方法都是发生在会计凭证上的差错而导致账簿错误,属于证错而账错,而前者是证没错而账错。
二、电算化会计环境下会计错账更正方法
电算化会计环境下,会计工作虽发生了软、硬件的变化,但工作目标不变,内容不变,本质仍然是对单位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记量、分析的数据加工处理过程。电算化会计工作循环仍体现手工会计的证-账-表三段式工作过程,只是工作的载体、手段发生了改变而已。针对电算化会计的工作原理,账务处理系统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会计数据库分为未记账的临时凭证数据库和经审核合法的正式账簿数据库。会计差错更正也以是否影响账簿数据库而留下更正痕迹划分为直接的无痕迹修改和间接的有痕迹修改。
(一)直接修改法(无痕迹修改法)。所谓直接修改是指修改直接发生在账务处理系统中的会计凭证录入上。差错更正后只保存在凭证数据库非账簿数据库,账簿数据库并没留下曾经修改过的线索和痕迹,故也称为“无痕迹”修改法。实际电算化工作中,“无痕迹”修改法常见以下五种情况:
1.凭证尚在录入中。凭证录入是电算化会计工作的起点,电算化凭证与手工凭证一样都具有凭证七要素。但由于制单会计业务水平和其他人为因素,录单时仍会发生凭证类别选择、制单日期和附件张数、会计科目、摘要或金额、制单人等错误录入,这时只要凭证未保存,可以在凭证界面直接修改。这一步是电算化错账最主要的发生时间,也是会计信息化下控制错账的关键步骤。所以业界有电算化环境下内控点前置之说。
2.凭证已保存但未审核。电算化会计凭证的处理程序是:制单-出纳签字、主管签字-审核-记账。其中审核是各软件中设置的必需流程。对于已保存未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凭证存在错误的,可在总账系统“凭证填制”窗口中直接编辑修改并保存。但此时,不是所有要素都能直接修改,如凭证类别、制单日期(默认总账系统制单日期是序时的,即该张凭证不能超前上张制单日期);如果该记账凭证是来自总账系统之外的子系统自动转账生成的,则必须在外部子系统中直接修改。需注意的是外部子系统凭证列表中的删除操作只相当于总账系统中的作废处理,要彻底删除错误凭证还须在总账填制窗口作“整理”处理。
3.凭证审核后记账前。凭证审核后,不能直接修改和删除。其修改的数据库技术原理必须是先取消审核签字,即将凭证库中“审核”字段的值清空,再对该库其他相关字段的值进行修改。由于凭证审核和凭证录入属于不相容岗位职责,按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两岗是不能由同一人兼任的。发现已审核但尚未记账的凭证错误,须先由原审核员在总账系统“凭证”/“凭证审核”功能窗口中取消审核签章;然后制单员调出该错误凭证进行修改并保存,再重新审核。显然这种情况的直接修改并不直接,且要反向操作、经手多人操作,比较麻烦。
4.凭证记账后结账前。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记账后的凭证一般是不允许删除或修改的,确应修改的,经过批准,可采取反向操作功能,即取消记账、审核后直接修改。由于制度规定的模糊性,加之软件技术上的可行性,现实中许多单位发生了这种错账也习惯性地采用了直接修改的方法。具体方法是账套主管在总账系统“期末”/“对账”窗口中,按“Ctrl+H”快捷键,激活“恢复记账前状态”功能;然后在“凭证”/“恢复记账前状态”窗口中,选择“恢复方式”并输入主管口令,系统将恢复为记账前状态;即反记账反审核,修改正确后再重新审核和记账。
5.凭证记账后并结账。记、结账后的错误凭证,要实现直接无痕修改,也要利用财务软件提供的反向功能,即反结账、反记账与反审核后直接修改。过程是由后往前反向操作,首先在“结账”向导的月份选择窗口,账套主管按“Ctrl+Shift+F6”键取消当月的结账,各账簿记录恢复到结账前的状态;然后调出错误凭证按前述3、4种方法反记账、反审核并完成修改,再重新审核、记账和结账。
显然,利用会计软件的反向功能,技术上各种情况下均能实现无痕迹直接修改。反向功能方便了会计人员的事后纠错,有利于清除数据冗余、保证账证相符和数据安全。但笔者认为如不加以约束、任意滥用也会存在如下弊端:一是与现行会计法规要求不一致,违背了《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关于会计数据输入的基本要求和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规定,导致财务人员随意更改会计记录,削弱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二是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方便。在会计信息化下,如果财务软件对更改的会计事项没有提供完整的、有痕迹的记录,只靠操作日志简单记录反向功能应用情况,加之缺乏严格周密的内控制度,会计做假、造假和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会变得更加隐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将受到极大威胁。三是可能导致数据系统错误和财务混乱。在使用跨年度反结账功能时,不同年份会计科目的核算体系可能发生调整;反记账的原理是按记账时留下的“线索”进行逆向处理,记账次数及记账后的后续业务等不可控,软件设计时实际只能保留重要线索;ERP等大中型财务系统功能复杂,数据处理技术难度加倍,系统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间的实时传递以及自动生成记账凭证,都很难准确全面地恢复到记账、结账前的状态。线索的不完整与部分处理的“不可逆”都将导致系统数据的前后不一致,很可能产生系统数据错误、财务混乱。鉴于此,除上述第3种情况反审核操作是将记账凭证库中“审核”字段的值清空,属同一库中修改外,第4、5种情况下的错误凭证应该严格采用有痕迹的间接修改方法。
(二)间接修改法(有痕迹修改法)。会计信息系统中,通过保留错误凭证和更正凭证去更正账面数据以留下修改痕迹的线索,称为间接修改法或有痕迹修改法。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18条规定:对已审核并记账的错误凭证更正,须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或者蓝字凭证补充登记法。总之,间接修改法既能区分会计人员的责任,又能留下审计线索,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具体方法分为以下两种:
1.补充登记法。记账后,如凭证中会计科目无误,只是金额错误――凭证金额少计,则采用补充凭证登记法,按少记金额重填一张蓝字记账凭证;如为金额多记,则采用红字更正法,就多计金额填写一张同科目和方向的红字金额凭证,用以冲销多计金额;补充的凭证正常审核-记账即可。另还要在摘要栏中注明补充某字某号凭证。
2.完全红字冲销法。记账凭证记账后,发现凭证金额多记,会计科目、记账方向或其他事项有误,可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更正。即在总账系统“填制凭证”窗口中,打开“制单”/“冲销凭证”功能,弹出窗口中输入要冲销的错误凭证字号信息,系统将自动生成一张与原错误凭证完全相同的红字凭证,用以冲销原错误凭证,然后再填制一张正确的蓝字记账凭证,再对这两张凭证进行审核并记账,实现对原凭证的冲销和重新更正。须注意的是,此方法的更正原理相同于手工会计下的完全红字冲销法,而不同于部分红字冲销法,因为加上原错误凭证,此方法前后共制单三张凭证,也不同于上述补充登记法下前后只完成两张凭证。
参考文献:
[1]张献奇.会计信息化下错账更正方法刍议[J].财会月刊,2009,(12).
[2]孙艳华.会计电算化的反复核反记账反结账[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3).
[3]朱丽,黄进龙.如何应对会计电算化实训中的错误操作[J].商场现代化,2009,(30).
关键词:用友 上机实验 问题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企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形式下,企业对于财务人员在会计电算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电算化在大学生当中往往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实际上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意味着代替手工记账,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会计、管理、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另外,电算化使得以前手工记账时繁琐的对账、核算、分类等事情现在只需短短几秒钟就可完成,这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更高了。因此在高校培养财会专业学生时,财务软件的上机操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目前,国内高校中用来教学的财务软件比较普及的系统中,用友ERP-U8是其中之一。由于ERP-U8系统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导致实验终止,无法正常进行下去。学会正确处理上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培养优秀的财会学生的独立处理,独立思考有着很大帮助。
一、账套主管不能审核凭证
现象:在上机操作时,财务人员在制单后,账套主管审核,弹出对话框“制单人与审核人不能同为一人”。
原因:这是由于学生在自己一个人做账时,往往要扮演会计、出纳、账套主管三个人,在操作中,学生忘记需要切换身份,误用账套主管的身份制单,或者使用会计的身份来审核凭证了。
解决方法:如果误用账套主管制单,则由会计作废该凭证,然后整理凭证,删除这个错误的凭证。接着由会计重新制作,账套主管审核、记账。如果是正常的会计制单,则只需要切换身份为账套主管,然后审核、记账就可以了。
二、无法结账
现象:账套主管在月末进行结账时,点击到最后一步,出现“未通过工作检查,不可以结账”的对话框。而在“月度工作报告”中,出现“本月未记账凭证 共1张凭证”。
原因:这是由于账套主管之前记账时,没有将“作废凭证”记账。由于学生可能误以为作废凭证不需要记账,所以产生了最后无法结账的结果。
解决方法:账套主管将作废凭证记账。如果不想将作废凭证记账,可由会计通过整理凭证将该作废凭证删除,之后即可正常结账。
三、结账时损益类未结转为零
现象:以账套主管身份结账,进行“月度工作报告”时,“本月损益类未结转为零的一级科目”下有“5502 管理费用”,但仍可顺利结账。
原因:以会计身份进行自定义结转和期间损益结转之后,账套主管直接将自定义转账生成的凭证和期间损益结转生成的凭证一起审核、记账,并没有把自定义转账生成的凭证审核记账后,再进行期间损益结转生成,导致自定义转账生成的凭证中的管理费用没有记入期间损益,故月末结账时损益类科目未结转为零。
解决方法:由会计再进行一次期间损益结转,然后账套主管审核、记账。而正常的操作步骤应为会计自定义结转,账套主管审核、记账,会计再期间损益结转,账套主管再审核、记账。
四、无法进行银行对账
现象:以出纳身份执行银行对账命令,进入“银行对账”窗口,发现左侧“单位日记账”一栏是空白,右侧“银行对账单”业务齐全。
原因: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之前进行过反记账,之后忘记进行记账。反记账是会计电算化中,在经过记账后,需要返回记账前状态时,进入对账状态下按住“CTRL”+“H”键激活恢复记帐前状态功能,然后点击它,就可以将电算化账务恢复到记帐前状态。
解决方法:账套主管对未记账凭证进行记账,再以出纳身份进行银行对账。
五、无法删除固定资产卡片
现象:会计在做固定资产科目时,在需要删除00003号固定资产卡片,点击固定资产卡片,删除,然后弹出“00003卡片已做了第[2]号[付]凭证,请先删除凭证”。
原因:当固定资产发生增加变动时,用友系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要先删除记账凭证才能删除固定资产卡片。这样可以更清晰的管理固定资产,也能防止会计再制作完固定资产卡片后,忘记制单。
解决方法:先删除以及自动生成的固定资产记账凭证,再删除固定资产卡片。
六、商品入库的凭证无法制作
现象:在会计制作采购商品入库的凭证时,弹出窗口“总账系统不能使用其他系统的受控科目”,不能继续填制凭证。
原因:在一开始建立账套时,总账设置参数中有关凭证的设置错误,供应商往来款项应选为总账系统核算。
解决方法:由于已经设置了供应商往来科目,因此更改选项需要取消供应商往来科目。然后再进行制单。
七、无法删除会计科目
现象:想要删除一些会计科目时,发现部分会计科目无法删除。
原因:有三个原因会导致会计科目无法删除。第一,已录入期初余额或者已制单;第二,非末级会计科目不能删除;第三,指定的会计科目不能删除。
往来账款主要包括预付、应付、应收、预收及其他应付、应收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因接受或提供劳务、发生供销产品而形成的债务、债权关系。不同之处是:预收款则是由购货方预先支付一部分货款给供应方的负债;应收款是企业向购货方收取的款项;应付款是在购销活动中由于取得与支付货款在时间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预付款是企业预先付给供货方的款项。往来账款的资金管理工作是经营成果核算、成本费用中不可缺少的经济信息,是企业付款的义务或收款的权利。加强往来款的资金管理,可有效地防止潜亏或虚盈。
二、往来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
往来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部门监督资金管理不到位。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往来账款清理不及时或财务内部资金管理失去相互制约、控制的作用是往来账款长期挂账和资金管理工作受阻的主要原因。另外财务人员往往忽视对往来账款的跟踪资金管理,习惯上重视成本和资金的资金管理或资金管理方法落后、监督资金管理力度不够,影响往来账款催收工作的开展。二是资金管理意识淡,监督失控。往来账款资金管理制度有章不循或不健全,造成往来账款资金管理不善。企业只关注资金收回未丢失,没有考虑到因为时间的推移,所丧失的时间价值;或者随着账龄的增长,使资金流量处于非正常状态,甚至发生坏账。三是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财务风险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意识淡薄,投资资金长期在账款项目挂账。
三、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
(一)往来账款处理不规范
往来账款处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支付货款或预付款已收到或预收款,而实际收货或发货时又记入应付账款或应收账款,或有些记录发生时记入一个明细户,收取或支付时又记入一个明细户;往来单位记录不清楚,一个单位有时往往有多条记录;应收款的回收由业务人员负责,企业到底应收账款,收到的款项是否交到财务部门无法确认,或支付往来款时,一般是业务人员借款,财务根据借款单记录往来款,而实际债权人是否收到,财务是否支付无法确认;有些企业的销售为单设部门,收款的时候记录为付款单位,而在发款时为某个业务员或是销售部的名义,这样造成企业的往来款混乱、不真实。
(二)对已销账的往来款资金管理不善
对已销账的往来款资金管理不善主要表在:对法院扣款挂在往来账中,不冲减相应的明细科目,不取得相关的法律文件;不需付的款项,被个人贪污或支付作为账外资金;已作坏账的应收款,收回时作为账外小金库,甚至公饱私囊。
(三)核对不及时
在往来账款资金管理工作中,有些企业平时很少对账或者不对账,到年底才对一次账,或者因为这种原因往来账款草草了事,最终导致往来账款不清[1]。所以往来账的资金管理要做到及时核对,在具体核对时要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定期进行对账,对在核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好。
(四)会计不负责
有些企业的财务分工是记账员登记往来账,主管会计审核,出纳制单。这样的财务分工主管会计认为账怎么算的,收谁多少账,付谁多少钱,应该归记账员管,主管会计只管审核制单的事;而记账员认为记账员只管登记账簿,记账凭证是出纳做的,记多少数据、设什么科目是由主管会计审核的,往来账款资金管理记账员没有权利去管。这样的结果是往来账到底该归谁负责,负责不清,相互扯皮。纠其原因,是领导的协调工作做得不好,会计分工主次不明,出纳、记账员、主管会计都不称职,没有及时沟通的团队精神,相互推卸责任,结果造成往来账资金管理不规范,在与对方对账时显得很被动。
四、针对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往来账款的资金管理
重视往来账款的资金管理要做到从员工到领导都要重视这个工作。而在现实的工作中存在一些领导没有将应收款项与资产联系起来,这样就导致了没有将往来账款的资金管理作为重点来抓;还有些领导不重视现金流量,只管任期内业绩,有的甚至指使财务人员弄虚作假。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二)加强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认识
在现实的往来账款资金管理中存在着内容混乱,账目不清等现象,这样有可能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所有要加强企业资金管理者和员工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认识,使其认识到往来账款资金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要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进行评估,建立、分析与资金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往来账款进行资金管理[2]。
(三)加强往来账的对账技巧
(1)确定方便的对账方式
往来账核对的方式比较多,灵活方便的对账方式能节约对账时间,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可以选择比较方便的对账方式。账目比较多而复杂时可以约定当面核对;双方距离相隔比较远时可以采用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等方式核对。
(2)选择适宜的对账时间
往来账要定期核对,才能保证双方账目余额一致[3]。往来账双方定期对账的周期因业务量的大小而不同。业务量多的往来账可以按月份、季度、半年度确定定期对账周期;业务量少的往来账可以按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确定定期对账周期。不管对账周期选择的长还是短,每次对完账以后,都要填写对账单,并经双方确认签字后,交各方相关财务负责人保管,以便将来备查。
(3)讲求巧妙的对账方法
往来账双方人员在对账前,要确定好双方记账的时间口径和业务口径,然后一笔一笔地对。每笔都登账了,而且余额一致,表明账已经对上了。如果余额不一致,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核对过程中,如果发现应付款方少记账了,应收款方要主动配合提供相关单据,经应付款方核实后补登账簿;如果单据不够充足,要与本方有关人员核实,取得单据,及时入账;如果发现应收款方少记账了,应付款方也要主动提供单据;如果双方都登账了,只是数据不一致,可能有价格上的问题,要及时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核实,完善手续,及时入账,直到双方的账都补登齐了,而且余额也一致了,对账才算结束。讲求巧妙的对账方法,能提高对账的效率和质量。
一、原因
(一)虚设往来账户。
在某种利益驱动下,有些单位在财务核算中,巧妙地运用往来手法转移隐瞒收入,预提费用,虚列支出,逃避国家税费,截留上缴款项,肆意调节财务收支。如某企业为了政绩和奖金等虚列收入200000元,某村将招待费用支出13000元挂在应付款借方。某会计将多年挂在往来户头的未上缴款8200元占为已有。
(二)记账不够规范。
某些单位没有严格按照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办事,表现在:一是单方面记账、销账发生往来时,未使用正规多联式收据,造成一方会计有凭证记账;另一方无凭证,也不记账。也有不办理财务手续,采用内消往来账户方法。如某单位给他人担保贷款10000元,贷款到期,借款人无钱还贷,银行便从担保单位银行账户中扣贷款,而借款单位又不将银行往来户头调整到担保单位户头.又如某企业将改制资金和应上缴管理费用未办理任何手续,单方冲销各村该企业的大栅材料往来款66000元。二是记账、结账不及时。有些会计怕麻烦、图省事,会计业务发生后,不及时记账甚至不记账,也有些单位多人经管现金,发生经济业务又不及时和财务人员结账。如某村向信用社贷款30000元,本金未有记账,直到贷款到期,还本付息,仅在账面上反映一笔利息支出。又如一镇办工厂,业务员在外结算贷款82000元,长期放在自己身边周转使用,其中有10000元隔了26个月才和财务人员结账。三是会计科目误用混用。一些会计人员在财务制度改革以后,不能正确运用有关会计科目,把交镇代管款、应收款、应付款、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等科目误用或混用,同一个往来单位在应收款、应付款、长、短期投资等多个科目均有余额,如一个企业上缴财政30000元,而会计记在归还财政周转金的户头上。四是合并户头记账。单位往来户头较多,会计人员为减少工作量,将几家往来户头,合并记在一个账户头上,仅在摘要栏内作少许说明。
(三)新旧账目脱节。
有些改制企业,为了拖欠债务,企改后建立新账时,将企改前的应收款和应付款两类的往来账户余额数互相冲抵,在新账簿上只记载差额部分,应收款明细户头摘抄在笔记本上,便于自己向人家讨债。也有的企业对企改前的账簿的旧账干脆不问,企改后新建的账本捧出来给讨债人看,说什么以前帐他们不清楚。
(四)往来帐缺少核对。
有些财会人员责任心不强,平时只顾记账,对往来账目很少和对方核对,清理收回,特别是对前任财务人员经手往来账目后任会计不闻不问,如有些会计中心记账,记账人员没有时间核对往来,单位又无人过问,使往来长期不核对。
(五)审计监督不力。
长期以来,审计监督等部门习惯把单位的“收、支”作为审计内容的重点,认为往来账务比较简单,在审计监督上有所忽视,使往来账务成为个别人违规违纪问题的“防空洞”。
二、对策:
(一)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执法水平。
财政部门和各主管单位要进一步加强新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财会法纪和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对不按规范程序办事的财会人员和不按时报账的经办人,造成财务混乱或会计信息失真,要按新会计法给予一定经济制裁和党、政纪处分。
(二)清理往来账户,差错主动自纠。
各单位通过学习财会法规,对照规定组织一次清理。对虚列的往来通过科目调整,恢复财务的本来面貌;对改制企业新旧账不衔接的,有关部门应督促他们补记入账,以保证财务的完整性、连贯性和真实性。各单位不但要主动核对债权,清收欠款,对债务也应主动核对清偿。对期末双方余额不一致的,要逐笔核对组成的全部发生额,先易后难,先把双方入账完全一致的勾掉,发生额不一致的要翻开原始凭证详细核对,把一方已入账而另一方未入账项逐笔核对出来。对多年未核对的,情况复杂的往来账,可采取分段核对法,逐年查明不符的金额和原因,直至全部核对清楚.核对结果要填写“未达帐明细表”及“往来帐对账调节表”,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对某些事项情况复杂,应另附说明,以备查考。核对结束,双方根据协定的处理意见,补办必要的手续登记入账,或对原来的账目进行调整,使各自的账面余额和对账调节表的余额相符。
本人在两周的时间内在学科老师的要求下圆满的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实习工作。我是在XX医药有限公司财务部实习的,实习时间是两周。
XX医药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团公司属下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以医药经营为龙头,科研生产为基础的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企业。公司依托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强大地域优势,依靠集团公司雄厚的实力支持,秉承济民惠民,信待天下的经营理念,以务实,诚信,客户至上的宗旨立足和服务于北京医药市场。
我在这家公司的财务部主要的实习内容包括出纳工作和会计工作,其中有记账凭证的制作,记账凭证的钉制,银行电汇单的填写,对银行对账单的记录,计算印花税等等。
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对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其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整理,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或者按其反映的内容是否与货币资金有关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除必须做到记录真实,内容完整,填制及时,书写清楚之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要求文字说明要简炼,概括, 以满足登记账簿的要求,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应借应贷的科目。
科目使用必须正确,不得任意改变,简化会计科目的名称,有关的二级或明细科目要填写齐全,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账户必须保持清晰的对应关系,一张记账凭证填制完毕,应按所使用的记账方法,加计合计数, 以检查对应账户的平衡关系,记账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以便考查且避免凭证散失,每张记账凭证都要注明附件张数,以便于日后查对。这家公司用的财务软件是用友财务软件,所以日常凭证的制作都是用电脑完成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记账凭证的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又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必须针对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的特点,考虑到登记账簿的需要,正确填写,不可漏填或错填。
2、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编制会计分录,填入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栏,二级或明细科目是指一级科目所属的二级或明细科目,不需要进行明细核算的一级科目,也可以不填二级或明细科目栏。
3、金额栏登记的金额应和借方科目或贷方科目相对应或与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分别对应。
关键词:中国水电十三局会计基础细则
一、会计凭证
(一)原始凭证
(1)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凭证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及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
(2)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除有限公司内部资金缴拨外,必须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不能仅以支付款项的有关凭证如银行汇款凭证等代替。
(3)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出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开出单位的公章,且原始凭证的性质与经济业务内容实质必须相符。凡应重开而未重开、更正不正确或原始凭证的性质与经济业务内容实质不符的,财务人员有权不予与报销。
(4)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附有验收单据或有验收人签字。既没有验收单据又无验收人签字的,财务人员有权不予与报销
(5)外来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属一式几联的发票或收据,必须经过套写。凡没有加盖公章或应套写未套写的,财务人员有权不予与报销
(二)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由会计部门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填制凭证人员、审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收款和付款记账凭证必须由出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1)业务内容摘要应当简明扼要,且能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的实质。
(2)记账凭证上注明的原始凭证张数必须与所附原始凭证张数相符。
(3)收付款凭证或者收款和付款记账凭证必须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并有领款和交款人的签字或盖章。
(4)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符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5)会计凭证更正应按照制度规定方法进行,不得涂抹、刮擦或挖补。
(6)各种记账凭证应按照编号顺序连同所附原始凭证按期装订成册,加具封面,归档保管。在封面上应注明单位名称、所属年度和月份、张数和起讫号数,并由有关人员签名或盖章。
二、会计账簿
(1)应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有限公司财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账簿。
(2)装订打印的账簿时,应当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并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在账簿扉页上应当附启用表,内容包括:启用日期、账簿页数(起止页数,活页式账簿可于装订时填写)、记账人员或者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当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或者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启用订本式账簿,应当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编订页数,不得跳页、缺号。使用活页式账页,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并须定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写页码,另加目录,记明每个账户的名称和页次。
(3)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打印,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活页账页装订成册,每天必须有出纳员的签字或者盖章。
(4)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经审核后,及时记账、结账,生成会计报表。
(5)会计账簿必须连续编号,经审核无误后装订成册,并由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字或者盖章。
三、会计报表
(1)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有限公司的补充规定,编制会计报表,资产的计价、收入的确认、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必须符合国家统一规定。
(2)各种会计报表之间、各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该相互一致。本期报表与上期报表之间有关的数字相互衔接,各个年度会计报表中各项目的核算方法如有变动,应在年度报表中加以说明。
(3)各种会计报表中所规定的补充资料,都要填列齐全,不得遗漏。
(4)会计报表应由本单位行政主要领导、总会计师或会计主管人员审阅,签名并盖章。按规定报送各有关部门的会计报表,要装订成册并加盖公章。
(5)报出的会计报表如发现错误,应及时办理更正手续,除更正本项目留存的会计报表外,应同时通知接受会计报表的公司本部更正,错误较多的,应重新编报。
(6)会计报表报送时间按照每年年终决算会议的要求报送,次年的季度会计报表应按照公司本部通知的时间上报。
(7)月度财务快报,严格应按照公司本部通知的时间上报,数字的准确性力求与当期会计报表一致。
(8)财务预算报告和财务预算执行报告,按照公司本部通知的时间上报。
借贷记账法的优点在于具有完备的体系和普适的国际标准,其缺点是难学难懂,不容易掌握。借贷记账法令人困惑的根源,在于使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借和贷在记账法中没有实质意义,只起符号的作用(就如同A和B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借和贷是近义词,在记账中,却被用来代表相反的概念,词义含义不清有时会干扰人们的理解和操作。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本教程介绍一种简明的左右自然对应记账法,简称左右记账法。
左右记账法与借贷记账法无缝接轨,二者的步骤、工具、依据和结果等都相同(暂时保留灰色借贷注释符号,既便于学传统会计方法的人士使用,也可看出借贷是多余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左右记账法去掉了借和贷的符号,账本登记金额的两栏自然分为左和右,然后以自然对应法则为理论基础,揭示了记账的规律,通过自然的左右对应,使原本难学难懂的概念变得简单直观,非常容易掌握,就像开车那样自然对应:方向盘向左,汽车就向左转。
通过阅读此文,读者不需要有任何会计学背景,就完全可以掌握记账的原理、规律及方法。本文最适合于政府或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士,对于会计界专业人士也同样有参考价值。
一、背景知识
(一)日记账
日记账类似流水账,每发生一项业务,就按照日期及收支金额记一笔账(表1、2)。日记账有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两种。在日记账本中,左栏登记收入,右栏登记支出。收表示金额增加,支表示金额减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登记。
日记账的优点是简单,容易掌握,却不能提供必要的分类合计。比如,股东甲一共投了多少钱?借款总数是多少?共有多少固定资产?本月的经营费用累计是多少?要了解这些信息,必须使用分类账。
(二)分类账
具有不同属性(如货币、实物、费用等)的业务自然地形成不同的类别,相应地每一类别的账本称为分类账本。分类账由会计人员登记。分类账本的名称(科目),一般直接反映了账本的用途。下面是一些实例:
现金:企业存放的纸币和硬币。
银行存款:由银行转账、汇款或结存的款项。
库存商品:自制或购入的、可以对外销售的商品的等值款项。
固定资产:企业拥有的、具有较长使用寿命、较高单价的物品(如建筑物、汽车、设备)。
预付款:预订货物或固定资产等的定金。
主营业务成本:提供销售或服务等所需要的实际成本。
经营费用:包括工资、房租、水电费、通讯费、招待费、交通费、差旅费、银行费用、相关税费、利息等。(可根据需要细分为各种费用。)
所得税:应当从利润中扣除的所得税款。
股本:股东实际投资的金额。也称实收资本。
本年利润:在一定经营期限内实现的利润。
借款:长期或短期借款。
应付款:购买商品或固定资产等应支付的款项。
应付工资:应付而未付给职工的工资。
应交税费:应缴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等。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商品的收入等。
(三)分类记账法
顾名思义,分类记账法就是按照业务的类别分别进行登记的方法。具有相同特性的账目集中在一起,可以全面而准确地反映财务状况。记分类账时,一项业务至少要记在两个账本上。一般是一个账本记钱,另一个账本记钱的来源或用途;有少数业务需要记在多个账本上。
分类记账法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选择账本;二是选择账本中登记金额的栏目(左栏还是右栏)。
例1.“用支票进货”。这项业务发生后,银行存款减少了(钱用去买货了),库存商品增加了(多了一批货物)。因此记账时,选择银行存款和库存商品这两个账本。表3总结了如何选择账本的方法如下:
从表3可以看出,在一项业务中,有的账本一定要选,简称为定选;有时则需要在同类账本中,挑选其中的一本或几本,简称为挑选。根据业务的内容,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据账本的名称,选择正确的账本。
在选择登录金额的栏目时,要注意增加额或者减少额,不是用加号或者减号来表示,而是由金额是记在账本的左栏还是右栏来决定的。前面举例的现金日记账本里,左栏记增加额,右栏记减少额。
分类账本里,有些账本增加额在左,减少额在右;另一些账本则相反,增加额在右,减少额在左。那么当一个账本的金额增加或减少时,如何选择金额登记在左栏还是右栏,可看下面介绍的记账的规律,左左右右。
(四)五类账本
上述分类账可分为五类,他们是:企业资产、股东权益、负债、收入和费用(所标颜色可对照《财会学习》五月号第19页附图―记账方框图使用)。
企业资产(资产):企业所拥有的、可计量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东西,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库存商品、固定资产、企业赊销商品的应收款。
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股东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企业收到股东投资的股本、企业经营的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都是股东权益。
负债:包括借款,各种应该支付但尚未支付的款项,如应付工资、应付款、应交税费等等。
收入:企业在销售、服务中已经收到和应该收到的款项,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费用:企业经营中的开销或支出,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以及所得税等。
二、左右记账法原理
(一)平衡检验等式
所有分类账本上登记的金额,应该满足平衡检验等式(也称会计等式)。平衡检验等式有三种形式:
1.初始形式: 企业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2.经营形式: 企业资产=负债+[股本+(收入-费用)]
3.实用形式: 企业资产+费用=负债+股本+收入
实用形式3是经营形式2中的费用由等式右侧移到左侧而得。
(二)左账本和右账本
相对于平衡检验等式的实用形式3,等号左边的企业资产和费用两类账本,称为左账本;等号右边的负债、股本和收入三类账本,称为右账本。
根据会计等式的原则,结合会计实务,可知股本、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账本都归入股东权益,属于右账本;资产备抵账本也属于右账本。(股东权益类账本的归类见《财会学习》第九月号。)
(三)大T表
表4所示的账本分类表,以红色分割符大T(类似字母T)代表等式3里的等号,大T的左侧列出了所有左账本;大T的右侧列出了所有右账本。
会计等式的要素有所不同,如美国的会计等式是六要素,强调股东的分红,会计方程式是:
Assets=Liabilities+Owner's Capital+Revenues
-Expenses-Owner's Draws
企业资产=负债+[股本+(收入-费用)-提取利润]
移项后的实用的会计等式如下:
企业资产+费用+提取利润=负债+股本+收入
无论会计要素如何定义,都可以通过分类和移项,并结合会计实务,分为左账本和右账本。
左右记账法适用于任何形式的会计等式。
(四)记账的规律
记账规律是左左、右右。即:
左账本,其增加额记入账本的左栏;
右账本,其增加额记入账本的右栏。
减少额则记入另一栏,即与增加额的相对的那一栏。期末余额在增加额的那一栏。
在图1中,红色的大T,将五类账本划分为左账本和右账本。蓝色的小T,划分账本的左右两栏。+号表示增加额,-号表示减少额。
例如,位于大T最左边的小T(资产),+号在左边,表示资产账本,增加额记在左栏。位于大T最右边的小T(收入),+号在右侧,表示收入账本,增加额记在右栏。
在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位于大T左边的小T,+号都在左边;位于大T右边的小T,+号都在右边,这就是记账的规律:左左、右右。
(五)记账的规则
规则1:有左有右。一项业务登录在两个账本上,一定是一笔账记在某个账本的左栏,另一笔账记在另一个账本的右栏。
规则2:左右相等。同一项业务记在一个账本左栏的金额,一定和记在另一个账本右栏的金额相等。
有左有右、左右相等这两项规则,使分类记账法具有自我检验的功能。
掌握了左左右右,有左有右、左右相等,就完全掌握了分类记账法。
(六)记账的实例
例2,某企业于2010年1月6日,用支票支付了水电气费、房租,购买了饮料和洗化用品。会计人员记账,第一步选择银行存款(如支付现金,则换成现金账本)、经营费用和库存商品三个账本;第二步根据记账的规律登录金额:银行存款减少,记入银行存款(左账本)的右栏;经营费用增加,记入经营费用(左账本)的左栏;库存商品增加,记入库存商品(左账本)的左栏。如表5-1、5-2、5-3所示。
三、实际记账的步骤
(一)填写记账凭证
企业的账本种类繁多,如果每次都直接在账本上记账,频繁拿取账本,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使用了记账凭证,作为预先分类登记(分录)的工具。
记账凭证是一页纸,在正面编号,登入日期、相关账本的名称、业务摘要和金额。在背面贴上发票、车票等原始凭证。
在记账凭证上填写金额,同样是根据记账的规律左左右右:
属于左账本,增加额记入记账凭证的左栏;
属于右账本,增加额记入记账凭证的右栏;
记账凭证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审核贴在背面的发票、车票等原始凭证;二是预先确定账本、以及确定金额记录的栏目(左左右右);三是预先核对登入两个账本的金额是否正确(有左有右、左右相等)。
如前所述例2,在实际操作中,是先在记账凭证分录。支付水电气费、房租都是用银行存款支付经营费用。登入记账凭证166号:
经营费用属左账本,费用增加额记入左栏;
银行存款属左账本,存款减少额记入右栏(增加额的相对栏)。
详见表6-1:
购买饮料和洗化用品都是用银行存款购买库存商品。登入记账凭证167号:
库存商品属左账本,库存商品增加记入左栏;
银行存款属左账本,银行存款减少记入右栏(增加额的相对栏)。
详见表6-2:
分录完成后,检查记账凭证,是否有左有右?是否左右相等?
(二)转登账本
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记账凭证之后,要将凭证的内容转登到账本上去。工作流程一般是:先将涉及现金的凭证全挑选出来,转登到现金账本上;再将涉及银行存款的凭证全挑选出来,转登到银行存款账本上;接着将涉及的库存商品的凭证全挑选出来,转登到库存商品账本上。依此类推。
例如,将表6第166号、第167号两张记账凭证的内容,逐一转登银行存款、经营费用、库存商品三个账本上,如表5-1、5-2、5-3所示。
(三)转登报表
经过一定的时间,譬如一个月,将所有账本上的余额或累计数额转登到报表上,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主要的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利润表又称为动态报表、损益表、收益表。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收入-支出)实现情况。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四)记账流程图
实际记账的过程,包含记账凭证、分类账本和报表这三个步骤。三者相互之间的转登关系可参见《财会学习》五月号第19页。
如何运用三大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相应决策。详见《财会学习》九月号《财务分析―MBA速成会计教程二》。
虽然养成好的记账习惯可能是个痛苦的过程,但这习惯却可以让你“有钱一辈子”。因为记账可以让你发现自己是不是花掉了不该花的钱;还可以让你知道每个月手头的钱流向了哪里,使它们不至于流失于无形;甚至还可以让你认识那个镜子里没有的自己,因为你也许“言行不一致”,以为自己不会花费的事项,却时有支出。
记账让你心中有数
在外企工作的黄女士一开始是瞧不起记账的,她总觉得那只是在记小钱、弄小钱、操心小钱。她个人收入不菲,但从来不记账,反而觉得那是一种洒脱。随着岁月的积累,她才发现事情不是这样的,身边不少女性朋友都在记帐,而且个个都目标明确,这才让她觉得记账并不等同于“斤斤计较”,这种观点是对记账的学问太模糊而产生的误解。
在朋友的影响下,黄女士也开始记账了,当她记了半年以上的账后,她发现对家庭财务情况能进行全面的整理后,以前筹划的“五年中存足孩子的教育经费”、“十年把房子的贷款完结”这些目标还有多远心里很清楚。根据情况,她把每个月的财务安排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就能做到重新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源,不偏不倚,平衡有度,不会偏离既定目标。
久而久之,黄女士发现自己家的总资产在风险承受范围内稳步增加,总负债稳步减少,金融资产净值逐步由负数向正数转变。原来记账还可以推动自己达到改善家庭生活品质,实现最终财务收支自由的目标。黄女士发现现在生活很轻松,不再像以前那样不成熟,也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其实每个月的记账,并不完全是重复琐碎的工作,而是为每个时间段监控提供数据依据,这样才能够在家庭账务上做大事,做平衡和资产的配置。因此每一月和每一年的数据都是家庭理财最佳决定的理由。记账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使家庭每月节余不少“不必要”的支出,改变家庭成员的理财观念,学会对资金控制的方法。让你尽早拥有可以理财让“钱生钱”的“第一桶金”。没有钱,一切计划都只是奢谈而已,往往我们更容易成了卡奴或房奴,成为账单的奴隶。如果你不想这样,就一定不要放弃。心中有数是个很难达到的目标,但它也是一切行为的根由,如果你记了账,你就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
记账需要掌握方法
刘女士以前也是记账的,但是丈夫嘲笑她记出来的账可是一百年前老太太的流水账,很没有技术含量。之后,刘女士经过琢磨,找出了一套“先进”的记账方法:
首先,在记账时,就集中好凭证单据,例如购货小票、发票、借贷收据、银行扣缴单据、刷卡签单、银行信用卡对账单及存、提款单据等都保存好,记录的时候就会井井有条。
其次,每月她都将收支细化并且分类,这样收支情况才会一目了然,易于分析。她把收入分为:工资,这部分包括夫妻双方的基本工资、补贴等固定收入;奖金,一般情况下它的变动性较工资大;利息及投资收益,包括存款有利息、房租、股息、基金分红、股票买卖收益等都属于这一类;其它,这项属于偶然性较大的收入,如礼金、抽奖所得等等。而支出也可下设四个明细项目:生活费,这部分包括家庭的柴米油盐及房租、物业费、水电费、电话费、手机费等日常费用;衣着,这部分包括家庭购买服装鞋帽或购买布料及加工的费用;储蓄,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增加的活期、定期存款,购买基金、股票的部分。其它,指的是不很必要、不经常性、变化较大的消费如礼金支出、旅游等等。如果家庭有需要,还可增加“医疗费”、赡养父母、“智力投资”等固定明细的收支。
通过这样看似繁琐,实则轻松的明细归类,刘女士的记账水平明显提高了不少,对于家庭收支的去向,一翻帐本就清楚明了,为她省了不少心。
家庭事务大部分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事情,特别是家庭开支都很细碎,如果采用流水帐记账法,复杂,看不清,枯燥,工作量也大,所以它是应当彻底改良的,要保证自己记出效果来。最好采用家庭理财软件来记账,这种软件很多网站都有免费的提供,例如“帐客网”,你可以找一个自己最趁心应手的,把它用好就不错了。
TIPS:家庭记账方法一瞥
这里提供几个记账小技巧,让您进行合理的家庭记账,以帮助您达到省钱、理财的目的!
两抽屉法:把您的记账表分为两类,一类叫做消费抽屉,一类叫做储蓄抽屉。在日常生活中,刚开始可能因为计划不合理,会经常动用储蓄抽屉的钱,但慢慢地要逐渐提高消费抽屉的可运用的日期,直至完全不用储蓄抽屉的钱为止。这样慢慢地就会有很多余钱用于储蓄。
多信封法:更加细致一些的分类方法,把记账表分为很多信封,包括储蓄信封和衣食住行娱乐费用信封,其实也就是把两抽屉法的消费抽屉拆分为很多单项,单项费用超支就需要从其他费用信封中支出,直至养成习惯,不用储蓄信封为止。
多账户法:更为专业的分法就是按照会计的分类方法,把账户分为定期定额账户、房贷扣款账户、信用卡账户、现金领用账户等等,便于记账管理和控制花销。
定额提款法:如果实在懒得记账,但还要控制自己的支出,就可以每周定额从自己的提款卡里提取固定金额,大概为月收入的二成,剩下的为储蓄。然后,就通过不断控制提取数量,直至提取费用的次数、金额不超过目标额为止。
家庭记账中最大的门道还在于将每月收入进行细化分类,无论是上文介绍的抽屉法、信封法、账户法还是提款法……都是这个理儿。当然,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记账技巧中,还有一点最不可忽视:诸位财友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