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力系统培训

电力系统培训

时间:2023-09-19 18:49: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力系统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力系统培训

第1篇

关键词:通信故障;虚拟现实;仿真培训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在电力行业的生产环节中,每一环节都有发生隐患的可能。然而,昂贵的电力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必将造成惨重的损失。因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电力培训系统的先进性,不但能节省资金,还能降低操作危险,各环节的联系也将更为紧密。同时,受训员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习现实中无法接触的东西,加深了对每个环节的印象和理解[1~3]。

本文根据丰满电厂电力系统通信故障的实际情况,采用计算机模拟现实环境中电力系统通信故障,判断、查找较为典型的通信故障并对其进行处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的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仿真效果。该系统不仅提高了通信故障排查培训的效率和水平,而且还提高了检修工作的效率。这对减少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发展电力建设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4~5]。

1 电力系统通信故障排查仿真培训系统概述

1.1 通信故障排查仿真培训系统的概念

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各个场景的模型展示以及人机的交互操作等内容。培训员工观看和操作采用三维建模软件3DMAX构建出的元件模型,这些模型通过材质、贴图和灯光等处理技术对出各元件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平台(VRP)调用3DMAX模型实现三维场景控制,进行动画演示和人机交互操作,使员工能够方便的进行“真实”操作,掌握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系统的主要功能为:

(1)知识学习

该系统主要的功能之一是知识学习。知识学习主要是针对初级培训学员,以知识学习为主。首先要了解通信故障排查的故障形式和报警方式。其次要掌握通信故障排查中的常出现的故障以及正确操作规程的动作、方法等安全常识。知识学习培训的方法主要是由老师采用大屏幕操作演示或学员机屏幕操作演示。

(2)操作技能培训

该系统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操作技能培训。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高级培训员工和技工维修人员。对通信故障排查中常出现的故障进行分类,使学员更加了解故障类型。培训教师选择某一故障类型做为示例,培训学员可借助鼠标或键盘进行故障维修操作。在操作的同时,学员还可以调用知识培训的内容来重新演示该故障出现时的具体“症状”,这不但扎实了学员对知识的巩固,同时还提高了培训的效率。

1.2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2 仿真培训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分析

2.1 教员机的设计与功能

仿真培训是通过设置各种事故工况,对学员的操作情况进行记录并作出评价的,并及时纠正错误,通过多次培训练习,纠正从而达到培训员工的目的。期间须由教员对运行方式、故障、系统维护管理进行设置以及对学员的监督等作用。

2.2 学员机的设计与功能

学员机由多台计算机组成并通过局域网连接,学员机启动后需等待教师机的指令,只有在教师机启动并配置完毕后学员机才能进入到培训系统接受通信故障检修的理论和现场操作培训。当学员机的网络配置完成之后即可进入系统的总光纤图界面。因此在教师机选择完题目并且确认出题结束后学员需点击系统总光纤图中的发电厂进入到变电站中,然后学员即可开始进行故障排查。根据教师所出的题目学员可以通过操作界面中的相应操作来选择。

比如当保险丝损坏时需要进行更换保险丝的操作,在电力系统通信故障中,有时为了判断出故障类型就需要对音频配线架进测量。

当学员在排查故障中发现如保险丝损坏等故障时,可拨打测试电话来确定发生故障的保险丝的编号,在3D场景中,系统还具有召开视频会议的功能,增强了系统的仿真效果。

结论

电力系统通信故障排查仿真培训系统体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培训过程中的应用。当电力员工不能到现场接受实际培训时,该系统可以帮组解决这一弊端,系统包含了电力系统通信故障排查的所有环节及检修的所有要求和操作步骤。

通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力系统培训系统对员工培训,不仅节省了开支、降低现场培训带来的危险,而且是员工了解到现场的每个部分。员工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学习知识,挺高自身的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陈天翼,邱家驹,邱淘西.电力系统虚拟现实场景开发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10):25-27.

[2]龚庆武,姜芳芳,陈义飞.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J].电网技术,2005(24):23-27.

[3]石文华.基于流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力教学培训系统[J].山东电力技术,2006(5):58-62.

[4]方舒燕.电力系统故障仿真软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5(9):23-24.

[5]张浩,徐红燕,彭道刚,黄云鹰.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系统仿真技术,2005(7):34-39.

[6]吕崇德,姜学智.仿真技术在中国电力工业中的发展及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9(8):67-74.

[7]程芳真,高祺瑞,吕崇德.当前电站仿真发展中的若干新技术与新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2(2):23-24.

第2篇

关键词:电力调度管理;学科交叉;合作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设备的广泛应用,电力调度管理问题越来越重要。在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工作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且需要定期地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但电力设备的老化和损坏程度各个不同,因此电力调度管理的加强非常重要。在电力系统中误操作、误调度带来的事故约占到整个电力系统事故的40%,相信加强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率,降低损失,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一、电力调度管理现状

统一调度、分级管理是我国目前的电力系统调度方式。统一调度为电力系统的分级管理提供了大方向,是从整体上的把握,是对电力系统调度的宏观指引。分级管理是在统一调度的总体指导下,将各个管理环节细化,从细处着手,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减少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加强电力调度管理的力度,它是统一调度的细化,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统一调度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电力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行业,因此电力调度管理也涉及到多个领域,如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经济管理等。因此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质量的好或坏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使用电力调度管理自动化系统,电力调度管理自动化系统是涉及网络、数据通信、计算机、动力学和电力系统多个专业技术知识的复杂系统工程,其科技含量高、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用来进行故障处理、实时监控,并且具有对电力系统的稳定程度进行评估的能力,其监控和评估结果对于电力工作人员合理安排电力设备的检修和老化设备的更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目前,虽然我国搭建了广泛的电力调度管理系统的网络,但是由于一方面技术不是很成熟,另一方面,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像专业人才紧缺,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强化电力调度管理系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减少电力系统事故的发生,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

二、加强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系统的措施

(一)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电网性能检测功能,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际操作还是需要通过电力工作人员来完成。电力工作人员是电力系统管理的主要力量和关键。因此电力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就显得非常重要,相关数据显示,在电力生产中,由于电力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带来的事故在整个电力系统事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是提高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有力保障,也是当务之急。

电力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对其进行调度管理也是十分复杂的,在对电力调度工作人员进行选拔时,需要考察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否细致,是否具有责任感。相比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而言,这些素质应该是更加重要的,也只有工作人员具有好的心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将关系人民百姓的生命和财产的事情时刻放在心上,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电力调度管理的中间力量。

电力工作人员在入职之前需要经过全面的技能培训,考察合格之后才能够上岗。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对调度人员进行培训,是关系到个人及单位的合作问题。除了实地进行操作技术的培训之外,与各个高校之间建立联合培养合作关系对于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也是很重要的,通过定期派遣电力工作人员到高校进行技能培训,充实电力理论知识,强化对电力知识的理解,能够加强电力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同时,可以让高校学生走进电力系统调度管理企业,切身体会电力系统管理的工作,让更多优秀的人才了解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工作,企业通过加强自身的建设吸引更多的电力人才。此外,可以安排电力工作人员进行讲学,一方面加强了电力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另一个方面也加强了电力工作人员之间的技能交流。

(二)电力工作人员的道德培训

电力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甚至比其工作技能水平更加重要,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电力工作人员培训中是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道德不合格的电力工作人员,其操作技能再高,在电力调度管理工作中也不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电力公司应该把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把电力用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用户排忧解难。在电力系统中发生的事故一般而言都具有影响面广的特点,这时候,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用户,很可能导致各种社会纠纷,这时候电力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这不仅需要工作人员自身加强,还需要公司相关机制的监督和考察,并应该把这项工作持续到工作人员平时的生活中,如果发现个别工作人员具有重大的道德问题,应该要及时做出必要的处理。

第3篇

【关键词】地方电力系统 一线工作技术人员 职业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电力工作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地方电力系统如何立足于经济社会实际需要,培养更多实践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能够适应电力新技术、新理论发展需要的一线工作技术人员,成为当前地方电力系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人作为长期在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对于电力技术发展给工作带来的影响深有感触,结合工作实践来谈谈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问题。

一、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的意义

(一)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工业化程度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以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为主导,具有良好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电力作为特殊的产业,它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供应,更是社会经济众多组成部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部分。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的体现首先是一种服务,它需要一大批优秀电力人才资源来保证这种特殊经济能够顺利通过市场而进入千家万户。

(二)适应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能力提高的需要

电力供应作为一项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工种,它对实践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除了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电力专业理论知识外,更要具备较好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随着新技术、新能源、新设备的大量出现,现有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远远落后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开展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无疑已经成为地方电力系统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二、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的对策

人们的职业行为始终伴随着必要的价值追求,职业价值蕴涵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认为,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个人价值只有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体现。对于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来讲,一方面由于受工作人员数量限制,个体承担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逐渐增大,另一方面面对新技术、新能源、新设备带来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受自身理论和实践能力限制,无法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自身思想和精神压力增大,出现职业价值观错位,对从事的电力供应保障工作失去工作信心和努力动力。加强职业能力再教育无疑是提升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工作动力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地位和待遇

地方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电力技术、资源、管理等方方面面。在这些因素中,一线工作技术人员作为直接服务地方电力保障的主要力量,在电力供应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培训资金、人员编制以及一线工作特殊情况的限制,很多电力一线工作技术人员不能定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培训,使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较弱,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电力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再加上工作任务比较繁重,要求电力系统必须正视一线工作技术人员队伍的现状,深刻认识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加大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扭转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在电力维护与保障中疲于应付、技术方法落后的状况。同时,要顺应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价值取向,高度重视其情感因素,在管理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积极投身电力维护、保养工作的热情,为其开展电力保障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二)提高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长期以来,地方电力系统对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既缺乏规范性的要求,更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措施,侧重于重视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日常的思想教育力度不够。因此,必须对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加以足够重视,要通过教育把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断灌输到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头脑中,提高服务意识,使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职业行为和社会行为保持正向性,让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在电力维护实践中能够有效实现自身价值,使他们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并从中深刻体会职业劳动的意义和乐趣。

(三)提高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理论素质

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是指对具备从事电力工作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主要对电力知识的更新、补充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这种教育具有终身性、高层次的、追加型的特点。但是对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进修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因此这种进修机会比较少。同时,长期以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知识,致使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理论素质相对偏低,对电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知之甚少。因此,在电力发展新形势下,地方电力系统应该出台鼓励政策,大力资助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途径,强化职业道德,培训电力新技能,开阔电力知识视野,增强今后工作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万鑫.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 J].电子世界,2012(3).

[2]毛军.关于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探讨[J]. 电源技术应用,2013(2).

[3]陈堂,赵祖康,陈兴英等.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23).

第4篇

国家电力系统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四化建设,财务与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电网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为了更好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稳定、持续发展,提高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力企业需要对工程建设项目财务决算加强管理,推行工程成本精益化管理,强化工程财务全程管控,加强工程成本的核算。

1 规范项目法人管理费的核算

1.1 对项目法人管理费的规定

项目法人管理费内容包括项目法人工作经费及项目法人机构开办费,它是指在项目管理工作中,项目法人发生的经常性费用及机构开办费用。工程竣工交付验收费、印花税、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咨询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差旅交通费、办公费用、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劳动保护费、职工福利费用、辅助工资、工资性补贴、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等日常经费的支出都需要使用项目法人工作经费。项目法人机构开办费的使用方向:①购置工程建设所必要的交通工具、用具、生活家居、办公家居等的购置费用;②需要办理有关执照及其相关手续的申办费用支出。

1.2 与规定相比,项目法人管理费在实际会计核算上的差异

1.2.1 存在的问题

费用核算口径存在差异,不利于微观和宏观的工程项目建设及管理,对形成固定资产原值的正确性和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产生了影响,同时不利于工程资料累积和工程财务管理分析以及对预规定的修改。

1.2.2 存在核算口径差异

在实际的工作中,项目法人管理费核算口径小于预规定的口径,其科目没有核算建管人员的交通工具购置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附加费、工资等。预规定口径和核算口径存在着差异,交通工具购置费一般不允许发生,而建管人员的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附加费及工资被直接列入生产成本中。

1.3 管理费用核算形式及购置的流动资产

有的单位对建管费购置的生活家居和办公家具等核算形式和流动资产不统一,有些单位直接摊销入工程成本,而有些单位则通过低值易耗品库把费用摊入工程成本中。我们来做具体分析:

(1)直接将购入计入建工程成本,需要流动资产备查薄的创建。①贷:银行存款;借:项目成本;建设单位法人管理费用;某工程;②管理实物,创建流动资产备查薄。

(2)购入低值易耗品,并办理收领料,具体账务处理。①购入,贷:银行存款;借:低值易耗品;②领用,贷:低值易耗品;借:项目成本;建设单位法人管理费用;某工程;③结转,转入工程项目成本,可通过费用分摊来实现。

(3)管理建议。方式一过程较为简单,存在着一定的不诚信风险,对实物的管理过程缺少监控。方式二重视对过程进行管理,虽然账务处理比较繁琐,但是,管理流动资产较符合有关规定。建议使用该方法来来处理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用购置流动资产的处置问题。

1.4 业务招待费的使用缺少政策依据

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业务招待,需要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业务招待费用做出明确规定。实际工程中,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文件适用于使用财政性资金非国有建设单位和国有建设单位,但是其范围是否包括电力企业却不明确。

1.5 工程概算计提监管费用缺乏

有些工程项目建管费用缺乏,不能满足建管需求,小规模电力扩建工程中建管费用较少,概算中建管费按照比例进行计提。应据实列支,将扩建工程建管费计提比例提高。

2 提前进场费及培训费

2.1 不应取消提前进场费及培训费

高等级电网建设项目的开展,也提高了对新进厂人员的技能要求,新人的培训技术水平和培训时间也增加了培训所需费用。按照工资计提的员工教育经费不能够正确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总体、实际投资,且从根本上也不能达到培训的目的。因此,该项费用的保留是必要的。在国家电网公司所辖的概算批复领域内,仍有必要保留提前进场费用。例如:工程竣工决算、下拨工程款、批复工程概算等。

2.2 提前进场费及培训费

对于基础建设工程所产生的进场费及生产员工培训费等,不能通过在建工程核算,而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核算。在生产经营开始的当月,一次性计入损益。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借记生产成本科目。并且,企业还应创建基础建设工程其他支出备查薄。建议最好先计入工程项目成本,后可在工程投运当月,一次性摊销转入的长期待摊费用,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漏计或误计现象的发生。

3 核算办法与实际核算的差异

国家电网公司核算办法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活家居、办公生产以及工器具购置的会计核算规定。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核算办法的有关规定,为生产而准备的工器具支出以及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购入,不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企业应专门登记,并建立基础建设工程其他支出备查薄。

国家电网公司核算办法与实际工程核算的差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核算办法虽然可行,但是在进行决算时容易产生漏计或误计,核算工作较为零碎。为了解决该问题,切实地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提高竣工决算编制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核算时可按照下述建议实施:

购入情况:贷:货币资金;借:项目成本;

结转情况:贷:项目成本;借:在建工程

转出情况:贷:在建工程;借:固定资产

4 电力系统费用管理

电力系统是由用电、配电、输电、变电、发电等一些列环节组成的生产、传输、消费、分配电能的系统。其功能是通过发电动力装置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通过配电、变电、输电,将电能供应到不同的用户。为了确保电能生产、输送功能稳定,保证用户能够获得优质、经济、安全的电能,电力系统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进行调度、通信、保护、控制、调节、测量等。大型电力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地区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助于节省动力设施投资,减少总装机容量,统一分配、调度、管理电能的生产与消费,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用电需要。

4.1 电力系统发展产生的费用

国家以及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电力系统的建设。电力系统使易于调控、使用方便、无污染、使用高效的电能得以广泛应用。它产生了二次技术革命,开创了电力时代,并有效促进各个领域的社会生产。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就是电力系统的技术水准及其规模。负荷中心、电力网络、电源构成了电力系统。电力网络由配电线路、负荷中心变电所、输电线路、电源的升压变电所构成。其功能是把电能升压至一定等级,再向负荷中心变电所输送,经过一定等级的降压后,通过配电线路连接到用户。电源将依次能源转成电能,它是指各类的发电站、发电厂等。在电力系统中,负序电流、高次谐波、无功潮流、有功潮流等在全系统范围内,以光速传播。它能够创造巨大财富,实现大量电能的输送,也可以在瞬间带来极大灾难性事故。大型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层次分工复杂、时间协调要求严格、空间跨度最广的实体系统,它对国民经济产生极大影响,费时长,耗资大。因此,在对电力系统规划进行制定时,应注意其预见性和科学性。根据电力负荷增长趋势,来对电力负荷预测做好充分的准备。

4.2 电力系统运行产生的费用

制定相应的配电规划、网络互连规划、电网规划、电源规划等。电力系统的运行指的是系统中所有环节均处于执行功能的状态。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雷击等外界的各种干扰以及电力负荷的随机变化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影响,从而造成系统频率与电压的波动,对系统电能质量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会使频率崩溃或电压崩溃等。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分为异常运行状态和正常运行状态。异常运行状态又可分为恢复状态和紧急状态。正常运行状态可为警戒状态和安全状态。通过不同的控制手段,可以实现各种运行状态之间的转移。研究与开发负荷、输变电、发电、动力、燃料等各个环节,促使高电压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整体功能。电力系统的各个电源点之间通过相互连接的方式来实现不同区域间的电能调节以及交换,使供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

4.3 电力系统信息控制费用

调度自动化系统、监控自动化、自动控制装置、安全保护装置、通信设备、检测设备共同构成了电力系统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在高经济效益和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电力系统的结构能够合理协调电能生产与消费。在管理电力工程建设费用时,需要注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以及增强合同索赔意识。

结语

以上是其它费用管理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以及具体建议,目的在于提高工程竣工决算编制和工程项目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为电力基础工程规定的修订以及项目造价分析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为电力基础建设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柳璐,王和杰,程浩忠,刘建琴.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电力系统经济性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5).

第5篇

当下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系统尚不完善,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没有建立完善的电力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其主要是因为电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缺乏灾难意识,对电力系统突发意外事件没有足够的重视。通常是当意外发生后,才开始商讨应急措施和方案,想办法去解问题,没有做到预防。真正的重视是以预防为主。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本末倒置了。第二,部份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还不健全。中小电力企业还未建立应急处理小组,如果电力系统突发以外,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第三,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相对薄弱。国家规定每个电力企业需建立信息报告系统,但是大中小企业的报告系统等级高低不同,我国的总体的信息报告系统不完善,所以社会共享的资源比较少,对于突发状况不能及时去解决。第四,在发生电力突发公共事件时,一般都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无法在危急时刻统一调集和迅速汇总。第五,应急联动能力不足。涉及社会公众或其他单位的电力突发事故,如大面积停电、重要用户停电、重大设备事故等,预案的启动和执行多数只限于本企业,没有较好联动社会开展综合应急演练,社会较多用户没有建立相应的电力应急预案,自救预案不完备。

2主要应对措施

2.1加快应急系统平台的建设

建立电力系统应急信息指挥平台、电力应急通讯保障等应急基础设施,形成标准统一、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符合国情的电力安全实时监管和电力应急信息指挥系统,实现实时监管、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和总结评估等功能、在国家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成之后,相应建设区域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及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全面提升电力安全监管水平和综合应急指挥能力。对于应急系统平台的管理人员要以提高其电力方面工作能力为主,深入对管理平台人员专业知识了解,设计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方案,工作人员少什么,就对他们培训什么,对于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和技术支持。应急管理培训人员应该有考评制度,优胜劣汰,避免出现因为不专业的管理造成电力企业损失的现象。

2.2加强应急系统的日常管理

电力企业应加强日常的应急管理,遇到电力系统的突况时,能够快速地控制情况,避免事态严重,将损失降到最低。电力企业应该将强预案管理,建立预案应急系统,以防万一。建立预案应急系统需注意几点:第一,要清楚不同种类型的电力系统意外对于人们的造成的影响,对于影响重大的个案要着重进行预案设计;第二,设计的预案必须简洁,操作性比较强,在电力系统发生意外时能够起到作用;第三,预案的设计要符合电力企业问题公关处理的标准,让预案有意义、有价值;第四,需不断改进完善预案,根据每次电力企业的突发事件不断的地完善预案,让预案的存在真的能做到临场应急处理。

2.3完善预案机制和预案演练

气象部门应将电力相关的数据纳入日常观测范围,电力企业应对重点部位设立监测点,并建立与国家及地方监测网(减灾预警系统)的联系,根据本地区的灾害特点建立减灾预警系统,形成与有关部门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结合电力安全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等,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和细化预防灾害事故的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提高应急工作水平并进行不定期演练和联合反事故演习工作,通过开展电网大面积停电、重要用户突然停电、基建施工、防汛抗洪、等方面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各单位的应急体系和预案的执行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对突发事件处理应变的能力同时,要重视重要用户及场所保安备用电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并要求特别重要用户配备必要的应急电源,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2.4加强应急队伍和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

电力企业要吸纳专家,组件一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在电力企业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发挥作用,紧急抢险,修复电力系统。应该加强电力企业之间的联系、电力企业与国家电网之间的联系,政府要发挥其职能,帮助扶持中小电力企业。

2.5加强物资储备

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电力系统应急物资储备,以便电力系统出现意外后企业应急管理能够得到恰当地解决。

3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培训的意义

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是顺应当下电力企业的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电网业需要不断地发展,所以要推动企业的发展,必须要通过培训来深化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随着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的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以及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可以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所以对于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是企业得以进步的首要条件,是电力企业蓬勃发展的保证,也保证了国家电网的安全,人们生活幸福、社会稳定也会受其影响。

3.1增强电力企业员工对应急管理的认识

电力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对于扩大电力企业员工的眼界有很大的帮助,加强对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知识的掌握,深切认识到电力应急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员工工作职责所在。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对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更加地重视,为社会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

3.2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应急处置技能的重要手段

电力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能够提高员工企业的专业知识,在电力系统发生意外时,能够在恶劣的条件下进行抢修,提高技术能力,及时修复问题,减少损失。

3.3电力应急管理培训是提高电力应急管理的过程

第6篇

【关键词】: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

【 abstract 】 : power system and its automation research for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power system and its automation research direction are: (1) intelligent protection and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2) electric power market theory and technology; (3) power system real-time simulation system; (4) the power system 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imulation system; (5) powe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6) the power system analysis and control; (7)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ower system, the application; (8) the modern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power system, the application; (9) electric equipment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and so on, our power automation still exist tend to distribution system automation development trend.

【 keywords 】 :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经济技术的进步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所以,对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研究是我国科学工作者需要付诸长期努力的重要任务。下面谨对我国目前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研究方向,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简要论述。

1我国目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研究方向

1.1智能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目前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电力系统电保护的新原理进行了研究,将国内外最新的人工智能、模糊理论、综合自动控制理论、自适应理论、网络通信、微机新技术等理论应用于新型继电保护装置中,使得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智能控制等特点,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制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适用于35~500kV各种电压等级变电站。微机保护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2电力市场理论与技术

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和电力工业技术经济的具体情况,我国电力研究专家们认真研究了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深入探讨并明确了运营流程中各步骤的具体规则,提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运营模式的期货交易(年、月、日发电计划)、转运服务等模块的具体数学模型和算法。

1.3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

研究人员还对电力负荷动态特性监测、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建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引进了加拿大teqsim公司生产的电力系统数字模拟实时仿真系统,建成了全国高校第一家具备混合实时仿真环境的实验室。该仿真系统不仅可以进行多种电力系统的稳态实验,提供大量实验数据,并可和多种控制装置构成闭环系统,协助科研人员进行新装置的测试,从而为研究智能保护及灵活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一流的实验条件。

1.4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

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是针对我国电力企业职工岗位培训的迫切要求,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和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相结合,利用专家系统、智能CAI机辅助教学)理论,进行电力系统知识教学、培训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本系统设计新颖,并合理配置软件资源分布,教、学员台在软件系统结构上耦合性很少,且系统硬件扩充简单方便,因此在学员台理论上可无限扩充。

1.5配电网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以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的要求,力求供电经济性更强,企业管理更为有效。配电自动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电力企业中与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从保证对用户的供电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运行费用的观点来看,配电自动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6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这一方向对在线测量技术、实时相角测量、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电力系统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发电机跟踪同期技术、非线性励磁和调速控制、潮流计算的收敛性、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电网调度自动化仿真、基于柔性数据收集与监控的电网故障诊断和恢复控制策略、电网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非线性理论、软计算理论和小波理论在电力系统应用方面,以及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算法和新的实现手段进行了研究。

1.7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结合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展了将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以及进化理论应用到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运行分析、警报处理、故障诊断、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实用研究。在上述实用软件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1.8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开展了电力电子装置控制理论和控制算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直流输电的微机控制技术、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有源电力滤波技术、大容量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和新型储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1.9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通过将传感器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模式识别技术等结合起来,针对电气设备绝缘监测方法和故障诊断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基础研究,开发了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容型设备和直流系统等主要电气设备的监控系统,全面提高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2倾向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含配电系统自动化在内的城网建设改造和电力市场已提上了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也正朝着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发电市场也朝着配电市场的前景发展。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中,各有关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功能互补和通道公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环网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和许多配电自动化装置类似,环网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也经历了从免通信的单项自动化向带通信的综合自动化发展的过程。

(2)“投诉热线处理”是供方和广大用户建立双向联系的又一渠道。因此,进行低压线路和一户一表的建设改造时,一二次系统应统一优化设计,以期建立一个面向用户(含物业管理)分级分片双向通信的联系机制,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3)管理信息系统基于自动绘图和设备管理(AM/FM/GIS),含变电、配电、用电、检索、决策、以及办公自动化(OA)等在内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早期是作为离线管理系统而独立运行的。现在,AM/FM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产业,支持包括电力系统特别是配电系统在内的具有空间数据的行业开发各种应用。

3.结束语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力行业进入了由实时信息提供管理服务、管理信息(包括地理信息)支持实时应用的新阶段,甚至发展了SCADA/GIS系统。

电力和自动化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对于我国的电力行业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所以,还需要我国科学工作者

不断的努力、奋力的钻研!

【参考文献】

[1] 宋红玲. 动化配电网模型及障碍恢复处理[J]. 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1,(04)

[2] 温灵锋.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10)

第7篇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策略

(一)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维护水平

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维护水平至关重要。自动化技术维护离不开人才。人才才是自动化技术维护的关键与核心,只有具备高素质的自动化技术维护人才,才可以全面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于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招聘,为电力企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加强对于自动化技术维护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自动化技术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技术能力,杜绝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三不管”现象,从而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维护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另外,近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直接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对于电力企业来讲亦是如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深入发展,便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基础上的。数字化电网以及数字化变电站的广泛推广,直接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效率,提好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安全性。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通过对于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做到对于电力数据的采集与储存,从而使得电力系统做到规范化以及有效化。另一方面,数字化电网以及数字化变电站的广泛推广,还使得电网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向着智能化、可视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使得我国的电网以及电力系统可以更好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电力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二)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水平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模式设计

目前来看,我国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方面还不是很纯熟,缺少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技术上以及管理上的问题,影响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顺利开展。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做好电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充分的考虑到各种因素,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水平与质量。从专业化的角度来讲,电力企业要想提高电网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第一,电力企业需要做好分布式结构设计。对于电力系统中的警报、测量、保护以及控制等信号设备,设计人员需要将其进行相互独立,避免彼此单元之间出现相互影响的问题。第二,做好电力系统的兼容性以及扩展性。兼容性以及扩展性是电力系统极为关键的两方面,电力系统是由各种软件以及硬件组成的,电力系统对于不同的软件和硬件,都有着各自的通讯接口,从而使得电网环境可以做到灵活化,从而通过扩大兼容性以及扩展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第三,简化电力系统。简化电力系统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二次接线的简化,可以极大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科学合理配置电力系统软硬件,从而达到电网安全运行的效果。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标准化

建立完善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标准化体系,这是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水平的关键性举措。只有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标准化,才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管理。但是,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我国在自动化应用标准化建设方面,缺乏必要的建设规范以及标准,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没有达到统一,从而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需要认识到技术应用的标准化才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前提,通过标准化的规范,使得电力系统可以达到最佳运行效果。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所需的故障录波、通讯控制器、无功装置与通讯控制器、保护与通讯控制器、RTU与通信控制器、通讯控制器与主站、小电流接地装置与通讯控制器、通讯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都必须要做到与自动化技术接轨的统一标准,从而避免因为标准化缺失而带来的各种电网安全事故和问题。总结

二、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水平,就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朝着标准化、智能化、规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重点强调对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管理,既要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又要优化电力系统设计,为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的运行打下坚实基础。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深入研究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创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策略,是今后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创新方面的重大课题。

作者:王平荔 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萍乡供电分公司

第8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措施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设置了很多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重要的保护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发生绝缘损坏,导致发生短路事故或者运行异常问题,因此应高度重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力事故或者故障进一步扩大,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继电保护运行要求

1.1 灵敏性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必须满足灵敏性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在特定的保护范围内必须能够对于电力系统故障或者不正常的运行状态做出快速反应,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

1.2 可靠性

当电力系统发生问题或者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能够在规定保护范围内可以可靠、稳定地发生动作,在不能发生动作时,继电保护严禁发生误动作。

1.3 选择性

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根据电力系统故障,快速、有选择、可靠地切除电力系统故障,快速断开距离电力系统故障最近的开关设备或者断路器,有效控制电力系统故障范围,防止电力系统发生大范围停电事故[1],保障电力系统其他线路可以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

1.4 快速性

一旦电力系统线路出现问题或者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发出动作,使断路器跳闸,严格控制电力系统运行故障和异常运行范围,快速性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快速、自动地进行重合闸,最大程度地减轻电力设备的故障损坏,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措施

2.1 运行维护原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应坚持以下两方面原则:一方面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维护检修时,必须确保其不受损坏,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运行状态,加强状态监测,适当调整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维护周期,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制度,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维护检修管理;另一方面,做好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的宏观规划[2],由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是一项非常复杂、专业的系统工作,特别是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应做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宏观规划,从整体的角度,分步推进维护检修过程,稳妥、合理地实施继电保护维护检修。

2.2 定期检查和检验

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应仔细检查和定期巡视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检查继电保护装置是否存在异常声响、发热冒烟以及是否烧焦,压板和站换开关位置是否满足电力系统运行要求,检查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设备的电源、指示灯情况,是否存在接点卡住、倾斜、烧伤、脱轴、脱焊等情况[3]。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应仔细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定期进行校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安装设置时,若继电保护装置的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是同期建设或者同期改造,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一年以后,应全面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线路状态,一旦发现运行状态不好或者存在运行缺陷,应结合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可以缩短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周期,有目的、有重点地检查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情况,若电力系统需要更换继电保护装置,使用光纤线路替代载波线路,应全面检查和校验,然后结合电力系统运行需求,科学制定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周期,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应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电气特性检测、二次回路绝缘性和就那分闸电压检测、通电试验、动作检验等。

2.3 加强运行维护管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必须加强运行维护管理。首先,密切关注监测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或者故障,相关主管部门应全面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在进行维护检修时,运行维护人员应和电力系统负责人进行协调协商,在必要条件下对电力系统分合开关进行操作,防止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确保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水平。其次,仔细分析继电保护装置跳闸原因,全面了解保护动作情况,排除继电保护装置故障以后,对掉牌信号进行复归,实时记录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原因、故障情况、排除措施等,结合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要求和操作权限,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要求,规范自己的操作,如保险卸装、压板断开或者接通、开关转换或者切换等,严禁进行违规操作,一旦电力系统出现一些异常情况,管理人员应及时联系相关责任人,快速断开电气设备开关。最后,结合《电气安装设计要求》,按照电力系统的电力设备设计图纸,分析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情况,根据电力系统运行要求,定期进行维护检修,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线路和各个零器件完好。

2.4 提高运行维护水平

2.4.1 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重视继电保护装置投入运行以后的维护检修,选择最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尽量应用新型、技术含量高的继电保护装置,使继电保护装置和电气设备配合起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

2.4.2 加强日常运行维护

由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生故障往往比较随机,一旦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因此应加强日常的运行维护,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状态监测,及时发现继电保护的故障隐患和异常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快速恢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提高日常的运行维护水平。

2.4.3 做好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检修人员是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主体,其专业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检修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还需积累丰富的运行维护经验,能够根据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准确分析和判断,科学评价继电保护的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检修计划。电力单位应加强对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开办讲座和技能比赛,强化维护检修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定期进行考核,对检修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规整制度,深入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和激励奖罚制度,明确各个岗位和工作人员的职责,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水平。

3 结束语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维护水平关系着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根据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要求,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管理,严格把关各个环节和各项内容,消除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故障,采取科学有效的运行维护措施,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唐文.对当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7:140-141.

第9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事故;规章制度;安全生产;防范措施

1.背景

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搞好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电网建设快速发展,大型企业的不断崛起,特别是对于工矿企业,电气设备能否正确操作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2.定义

电力系统事故是指由于电力系统设备故障或错误操作,影响电能供应数量或质量并超过规定范围的事件。引起电力系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自然灾害、设备缺陷、管理维护不当、检修质量不好、外力破坏、运行方式不合理、继电保护误动作和人员工作失误等。

3.原因分析

根据国内外电力系统重大事故的分析,造成电力系统事故的原因集中在自然事故与人为责任事故。其中人为责任事故性质恶劣,所造成的后果也最为严重。

人为责任事故中影响电力系统事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又包括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面因素、电力系统设备元件方面因素、继电保护方面因素、电力系统运行的通信和信息收集系统方面因素、运行人员方面因素、运行管理方面因素。

在本文中,笔者仅就电力系统设备元件方面因素、运行人员方面因素进行叙述。

对于电力系统设备元件方面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由于元器件及机械供应商交货的不及时或经费、人员安排等原因,使计划内的设备不能及时投入运行,而采用一些临时性的措施。电力系统运行的通信系统方面出现故障也往往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事故情况下,通信失灵,使各级运行人员间无法进行联系和正确的指挥,使事故扩大。

对于运行人员方面因素:尽管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取代了许多需要人工进行的工作。但是,这丝毫没有减弱运行人员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现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有章不循,执行刚性不够。业务不精,技能差,缺少事故处理经验。同样运行人员方面因素与运行管理方面因素亦是相辅相成,相互存在交叉。管理缺失,防误不到位。作业现场管理松散等关键要靠管理者来重视解决。

4.防范措施

针对上述两点集中陈诉的原因提出下列相应防范措施:

首先对于电力系统设备元件方面因素,在实际运行中,为了保持设备的完好和安全可靠,必须定期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对相应环境下的设备进行试验、检查和校核,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的隐患及其初期的缺陷。并在条件允许时尽快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加强设备的检修,确保通信设施时刻畅通。做到没有事故时防范为主,出现事故时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解决。

其次对于运行人员方面因素,应该落实责任制,责任到人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遵章守纪的安全意识,是大家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生产与每个人、每个人的家庭息息相关,身处工作岗位一举一动均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并建立起长期性的检测考核制度。

5.总结

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稳定、经济、高效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电力生产的基础。电力的安全生产不仅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电力企业发挥社会效益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防范电力系统事故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电力系统价值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下面对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的新兴的几种通信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1.1扩频通信方式

扩频通信的信号所占用的宽带远远大于一般的通信方式,是一种先进的传输信息的方式。该方式通过调制和编码的方法来实现频带的展宽,和它传输的信息数据没有关系。接收端是通过解调相同的扩频码来解扩并实现信息数据的恢复。扩频通信是县调或地调通信中最有发展潜力的通信方式,它可与综合通信业务进行组织,同时传输数据、图像、话音信号,接口终端丰富,可以连接调度总机、电话机、交换机以及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终端设备等。

1.2光线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的特点有:通信容量大,频带宽;中继距离长,损耗低;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具有自愈功能通信网络;保密性好,无串话干扰;线径细、柔软、重量轻;原材料资源丰富,节约有色金属;光纤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显着。电力系统在全国城乡覆盖着高压输电杆、配电线路和缆沟管道,其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因此,光纤通信系统是全国电力通信部门发展通信方式的趋势。

1.3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配电线进行传输高速的数据信息,该方式可以合理规范电网管理,实现高速数据和电能的双重传输。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在系统设计时的基本要求是噪音比要足够大,事实上配电网的电力线存在非常严重的干扰和噪声,此外还需解决配电网络变化引起的信号失真问题。电力公司的网络遍及所有单位和家庭,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可以大大节省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网络投资费用。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会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广泛的服务。

2.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方向

2.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保护

新型继电保护装置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综合自动控制理论、网络通信、模糊理论、人工智能、自适应理论,形成了智能控制的特点,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大大提高。最新研制的变电站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的装置适用的电压等级为35kV~500kV的变电站,我国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水平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2电力市场技术与理论

发展电力市场需要结合我国电力工业技术的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对电力市场运营模式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紧紧围绕我国模拟电力市场的运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与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相适应的期货交易。

2.3实时仿真电力系统

我们建成了第一家具备混合实时仿真环境的实验室,这在全国高校属于首例,因而实现了对电力负荷动态特性监测,同时也实现了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建模等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该仿真系统的意义在于,实现了进行多种电力系统的稳态及暂态实验,在协助科研人员进行新装置测试的同时,也为相关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数据,从而提供了一流的实验条件,为智能保护及灵活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4电力系统操作人员培训

为满足我国电力企业职工岗位的急切需求,建立了电力系统操作人员培训系统,它是结合网络、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里的最新成果,通过专家系统,来进行电力系统知识的培训,教学的一种方法。这个系统设计奇特,且软件资源合理配置,教与学员台上结构上关联性很小,而且系统硬件很容易扩充,所以学员台也能跟随着无条件扩充。

2.5配电网自动化

如今在配网模型与高级应用软件pas、中低压网络数字的电子载波ndlc、电力信息及配网scada一体化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解决了路由、干扰等技术难题;高级应用软件pas一种结合了输电网emd理论算法和配电网,依靠了国际最新标准61970cim、iec61850的公共信息模型;采用人工智能的灰色神经元算法来进行负荷预测。

2.6电力系统的分析和控制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传统教学;电力行业标准;电网仿真实验室

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为发电厂、供电公司、农电局、送变电公司、大型工矿企业等培养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电力系统设计与运行、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信息处理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对电力行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我国高校电力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电力行业的发展要求。比如:现有的一些理论教材已经用了几十年,出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相脱离等现象,导致学生缺少创新思维。正是基于这种现象,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通过几年的努力,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资金的支持,开展了基于电力行业标准的开放式电力工程实践基地群之一的电网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与研究,学生通过在电网仿真实验室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岗位的技术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电力行业发展的要求。

一、特色电网仿真实验室的建设

从2006年开始,我们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资金的支持,按照电力系统行业标准,依据现场实际需要,开展了具有特色的电网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我们先后走访了清华大学、北京电科院、河北省电力培训中心、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贵州省电力培训中心、四川省电力仿真培训中心、四川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辽宁省电力调度中心等单位。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根据我们的设计方案,采用学校招标形式,与清华大学在2007年签订了电力工程实践基地群之一的具有特色的电网仿真实验室共建项目的协议。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该实验室现已建设完毕。

二、特色电网仿真实验室的功能

基于成熟的电网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DTS)的技术平台,建立一个包含典型省电网、地区电网、区县电网的统一电力系统模型,实现统一模型的数字仿真,逼真模拟各级电网的稳态和故障运行情况;同时利用计算机系统组成完整的调度自动化模拟系统,完整地模拟各级电网调度的物理环境。

电网仿真实验室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计算机通讯、数据采集及监控(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简称SCADA)、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电力系统静态仿真和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为一体,几乎覆盖整个专业领域。在这个实验室里学生可以得到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分析计算等全方位的训练。

在DTS的实际调度应用中,学员坐在学员室中充当“调度员”接受培训,学员室中配备有与实际调度室一致的(或接近的)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和软硬件系统(即学员台),让学员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教员在教员室里,利用教员台在培训前准备教案(教案源自于实际电网系统的运行数据断面和实际的电网模型以及参数),在培训中控制培训过程,具体指导培训工作的进行,并在培训结束后评价学员的调度能力。在培训进行过程中,学员与教员之间的通信采用电话或计算机信息交互进行,来模拟调度时调度员和厂站值班员之间的通信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整个培训过程都由教员与学员之间“一对一”地完成,这种做法符合现场需要,它利于教员了解每一个学员对调度规程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情况,以及他们对故障的应变能力。

仿真教学实验系统可以满足多位学员同时独立接受仿真培训的要求,也可以实现教员与学员“一对多”的模式,这样指导老师通过教员台(主工作站)向各学员终端下达教案,也可设置预想的故障,在仿真实验过程中控制进程,具体指导实验的进行,并在实验中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

在统一模型下的电网仿真培训,还可以实现多级调度的联合仿真培训,让学员了解上下级调度的协调配合,训练联合反事故的能力。

新建成的特色电网仿真实验室,除具有以上功能外,针对沈阳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具体情况,还开发实现了以下几种功能。

(1)变电站仿真系统能与电网仿真联网运行,电网仿真和变电站仿真在电网模型、数据库、人机界面、功能模块等多个方面实现一体化,两套系统共享公共的电网模型,共享公共的设备参数和仿真画面,对于公共的部分,用户只需要维护一套模型和参数。电网仿真和变电站仿真可以各自单独运行,也可以联合仿真。联合仿真时,两套系统共享同一套电网模型,在任一系统中进行操作或设定故障后,两套系统均能自动响应,并各自给出正确、完整的二次设备动作信息。作为电网仿真中的一个深度仿真的变电站,可以实现电网调度和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的联合仿真培训。

(2)利用DTS电网数字仿真培训系统硬件平台,可以实现开放式《电力系统分析》实验,这样在建成的电网仿真教学实验室中,就可以进行面向电网运行值班的调度员仿真培训,也可以进行面向基础教学的电力系统分析仿真试验,而且教员可以方便地在两套系统之间进行切换。

(3)电网仿真实验室不但可以满足电气工程系各专业的电网环节实习、实训需求,而且可以为学院节省大量的实习经费。

(4)为电气自动化的学生做毕业设计提供软件平台,达到锻炼学生自主设计的目的。

三、特色电网仿真实验室的创新

新建成的电网仿真实验室与国内其它院校电网仿真实验室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之处。

首先,它不是单一的电网仿真实验室,而是集电网仿真、电网仿真与变电站仿真联网运行系统、电力系统分析实验、学生毕业设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或自己需要,在电网仿真系统、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毕业设计三套系统之间任意切换,互不干扰。

其次,由于实现了电网仿真与变电站仿真联网运行,可以使学生在实验室进行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而且也会收到较好的实习效果。比如:在电网仿真中,假如有35kV、66kV、110kV、220kV、500kV等不同的厂站,可以在变电站仿真中找到与它匹配的厂站,两者能达到同步运行,这样学生就可以既看到电网仿真中系统厂站的设备运行情况,又可以看到变电站仿真中实际的三维画面和动作过程,效果非常理想。

另外,毕业设计是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可以衡量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也是衡量一个毕业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做好学生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利用电网仿真软件平台,独立设计了毕业设计软件平台,让学生可以任意组建电力系统网络模型,通过拓扑进行各种电力系统分析计算,达到锻炼学生自主设计的目的。这也开创了我院发电专业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改革的新篇章。

四、特色电网仿真实验室的现实意义

特色电网仿真实验室是按照电力系统行业标准,依据现场实际需要,根据以“面向企业、立足岗位、突出实践”为指导思想的“技术岗位型”培养模式来建设的。

通过电网仿真实验室建设与研究,可以整合现有发电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该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方便性。同时可以做到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即根据电力行业岗位需求,真正做到真实模拟电力系统设备,来作为学生的训练手段。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模拟某一地区真实电网网络发生故障。怎么进行处理,用到了哪些专业知识?学生的处理结果会由评判系统给分。而且这个处理过程必须和实际现场一样。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实践工作能力,达到实际现场岗位的技能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知道学生对于哪些知识点掌握比较模糊,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了,还有哪些知识点只需要对个别进行辅导,哪些知识点是需要对多数人进行强调的。学生需要有方便的手段将这些信息实时向老师反馈。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控制实验的节奏,掌握每个学生的完成状况,统一导演实验的进程。同时在进行联合实验的时候,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必须通过信息交互进行有效的协调,更好地完成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本实验室在这些方面都做了较深刻的研究,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方便的交流手段,这样就可以使教学实验过程变得积极、互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12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试验;问题;措施

电气试验是电力系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工作量大、程序复杂的工作。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需要近距离的接触电流,一旦某个试验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害试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认真分析电气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对保证试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气试验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在电力系统中存在很多的电气设备,一些设备一旦产生故障很可能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产生影响。力生产的实践证明,对电气设备按规定开展检测试验工作,是防患于未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新安装和大修的电气设备进行的试验,称为交接验收试验,其目的是鉴定电气设备本身及其安装和大修的质量。电力设备在运行中经常处于热、化学、机械振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绝缘易出现劣化,甚至失去绝缘性能,造成事故。有关统计,电力系统60%以上的停电事故是由设备绝缘缺陷引起的。

二、电力系统中电气试验存在的问题

(一)电气被试设备接地不良。电气被试设备如果存在接地不良的问题,则会造成严重的介质损耗,这类问题往往发生在电容性设备上,如耦合电容器、电压互感器等。在变电站中,为了保障包管线路正常工作,往往需要将电压互感器与线路进行直接连接。电气设备接地不良就相当于在电容器上串联了一个等量的电阻,这会导致电容器的容量变大,从而引发更大的电容损耗,最终就会表现为被试设备的介质损耗超出允许范围。

(二)因引线引起的问题。首先,电气设备中的避雷引线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时虽然断开了被检修设备的避雷引线,但引线的接头还是保持在避雷器的边上,这可能导致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的偏差。在实际的电气试验中,为了确保电流泄露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把高压部分的引线全部拆除。其次,设备绝缘带在电气试验过程中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绝缘带没有被事先拆除,就相当于给设备加了一个非常大的电阻,这自然会造成试验结果的不准确。

(三)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电气试验结果出现误差。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笔者了解到某公司在试验发电机转子的基本性能的过程,发现发电机转子绕组直流电阻的阻值大小始终呈现突变特点,为此,该公司的电力系统试验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后续工作来保证该电气设备时刻处于稳定、良好的状态,必要时该公司的试验人员会选择多种试验方法与工具来确定该电阻的阻值是准确无误的。

三、电气试验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做好电气试验准备工作。试验前准备工作是保证电气试验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整个试验工作的重点。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试验前对试验间隔、范围、程序内容有清楚的了解。必要时,对现场进行查勘,对设备综合性能和使用规范进行认真分析。其次,严格执行工作规章制度,保证少有2人以上才能进行试验工作,并且至少有1名经验丰富的专业试验人员参与试验。同时,设置明显的试验警示标志和隔离措施,对试验仪器进行认真调试。

(二)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职工合格的技术能力是保证电气试验安全的关键,没有好的技能,人身设备的安全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为了保证试验质量和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需加强技术培训。技术培训需要有下面几种方法:第一,加强职工技能的鉴定。为了保证职工技能水平,可以加强对职工技能的鉴定。一方面严格审查力度,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也激发了职工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加强对职工的专项技能培训,可以有效保证试验的质量和试验人员的安全;第二,组织技术交流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鼓励大家踊跃发言,互相交流经验和心得。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强试验人员的印象,也可以增进同事间的感情和默契;第三,对新设备、新技术的试验,要多向厂家进行技术的咨询,同时开展专项的培训班,保证试验人员具备合格的工作技术。

(三)加强对试验过程的安全控制。做好试验过程的安全控制工作能有效保证试验安全,提高试验过程的安全系数,增强试验人员的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做好试验指导书,明确试验目的、制定试验方案,将试验的项目和试验方法明确标列。同时,提前设计试验项目过程中的步骤和安全措施。深化安全和技术措施,并且细化到每一个试验环节,将试验项目、安全措施及责任人进行有机结合。

(四)从整体上改进电气试验系统设备和技术水平。作为从传统电气系统向现代化电气系统的过渡阶段,对电气试验设备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改进显得更为切实可行。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我国现阶段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为更适合电气试验系统的新设备的研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四、结语

电气试验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必须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充分地了解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并需要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试验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试验安全,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