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

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

时间:2023-09-19 18:49: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稳定就业局势为目标,以促进就业创业为核心,通过“政府搭台,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深化毕业生就业创业制度改革,实现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发展的良好格局,确保我区大学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二、工作任务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服务机构。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与培训、项目评估、人才测评、薪酬定级等全方位服务。

(二)整合政府行政资源,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高速公路”。定期召开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简化各类行政审批手续,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依托人才库资源优势,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积极发挥我区高层次人才资源优势,根据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实际情况,从区人才库中聘请相关专家和导师组成专家顾问团,采取“一带一”或“多带一”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开发、项目论证、风险评估、技术指导、融资服务等全方位“跟踪”指导,为大学生提供项目、技术、智力、人才等全面支持,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四)全面启动“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贯彻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制定出台《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力争在2010—2012年实施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大学生创业500人,实现大学生创业培训3000人,引领1000名大学生实现创业。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建立全区大学生创业培训师师资培训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培训示范基地,探索建立模拟公司和信息化创业实训平台,创建具有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8家,实现创业促发展,创业促就业的良性互动,力争引导和带领一大批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五)拓宽市场信息渠道,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信息库和创业项目储备库。完善以“流动先锋网”和“第一招聘网”为基础的人才服务信息平台,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需求和主要特点,进一步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信息库和创业项目储备库,收集储存适合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信息资料,并通过网络、宣传手册等方式及时向高校毕业生。

(六)加大创业扶持资金投入,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深入发展。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切实解决大学生创业实际困难,再向“区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资金”投入100万元,确保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建立健全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体系。利用“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和失业信息库”,及时掌握辖区内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及失业情况,将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体系,实行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实施重点帮扶。

(八)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积极维护大学生就业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优势,采取现场招聘与网上招聘相结合、专项招聘与广泛招聘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实行部门联动,广泛收集信息,形成立体的人才需求网络,将各地人才需求信息、企事业招聘信息带入到高校,最大限度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岗位拓展。同时,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维权专用通道,确保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我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组织协调指导全区开展创业工作,将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落实创业政策、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以及创业带动就业率等作为衡量各职能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各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明确工作责任,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2篇

关键词 贫困生 就业 举措

高等院校青年学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家庭环境不同,经济状况各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这些同学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经济的压力,由于各种原因,在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在择业就业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高校特困毕业生能否顺利、及时实现就业,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及其家庭经济状况能否得到改善,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必须抓紧抓好。环境科学系在系党政领导下,充分认识做好特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满腔的热情和对特困毕业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本着“解决好一个特困毕业生就业就是解决一个家庭的困难”的宗旨,下大力抓好环境科学系特困毕业生就业工作。

我系认真做好特困毕业生统计工作,毕业班按照现行特困生评定标准确定特困生人数,上报特困生名单,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和贫困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特困生顺利就业。

举措一:建立平台,全天候就业信息

我系通过短信平台、网上信息平台(如QQ群)等快捷信息手段,全天候、零距离地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最新就业动态,使学生可以足不出户接收到最新双选会信息和招聘信息,在第一时间就能掌握到最前沿的人才市场动态。

举措二:对口帮扶,广开贫困毕业生就业渠道

我系充分利用教职工和历届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广开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动员全系教师共同关心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按照“系适用、就近推荐”的原则,向就业帮扶单位进行对口推荐、重点落实,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充分就业。

举措三:提供咨询,深入挖掘贫困毕业生潜力

为了进一步体现我系对未就业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关心,提高就业服务质量,环境法学系各位老师、辅导员提供个案咨询和专项服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只需提前进行预约,就安排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职业咨询,通过咨询达到自我认知,自我整合,自我分析与自我规划,从而挖掘个人职业潜能,走向求职成功。

举措四:适时引导,调整贫困毕业生就业观念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充分就业,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观念和就业定位。加强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服务基层的教育,借助国家出台的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引导同学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举措五:心理干预,强化贫困毕业生挫折教育

相对而言,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较多,特别是在就业阶段,在多重的压力下,心理问题难以排遣。我系加强对贫困生就业心理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计划,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老师采用双向沟通师生互动的方法,引导贫困生敢于讲出真实的感受,将隐藏在内心的困惑和想法说出来,使辅导工作能真正做到贫困生的心坎上 要正确运用激励原理,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求职过程碰到的挫折和失败,掌握基本的自我调节方法,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力,通过学科整合方法整合丰富心理辅导的内容,使辅导工作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使其认清自身优势,缓解就业压力,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举措六:对贫困毕业生提供技巧支持

我系帮助贫困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帮助贫困生掌握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求职材料的制作面试技巧等。

举措七:在就业工作中开展学生、教工党员与贫困毕业生结对帮扶活动。

在就业工作中开展学生、教工党员与贫困毕业生结对帮扶活动。在就业工作中开展学生、教工党员与贫困毕业生结对帮扶活动。每名党员与1到2名贫困毕业生结成帮扶对子,为帮扶对象在学习、生活、专接本和就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帮扶。针对帮扶对象的就业期望、求职目标、能力结构、家庭状况等,师生共同制定解决方案。目前,结对帮扶活动已经初见成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学科;就业;困惑;指导

信息学科是指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相关的科目。女大学生就业困惑是指女大学生因为外部客观原因及本身主观特点导致其就业困难等问题,从而引发女大学生的焦虑、迷茫、困惑。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3],信息学科属于理工科,由于性别、专业、行业及岗位性质等各方原因,导致该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应受到高校及社会的特殊关注。大三作为大学阶段最关键的时期,大三的学生经历了大一点懵懂和大二的浮躁,纷纷开始关注自我定位与发展,因此本文将以信息学科大三年级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就业困惑及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参考。本次调查,笔者选取了150位信息学科大三女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47份,有效回收率达98%,调查结果真实有效。下面将结合调查结果开展具体分析。

1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存在主要就业困惑

由图1可见,想到就业,女生们觉得最困惑的是:95人选择个人能力不足,占22.5%;其次依次为:选就业方向不清晰69人,占16%;选求职方法技巧欠缺46人,占11%;认为个人自信心不足、缺乏社会关系均为40人,各占9%;选择毕业生人数众多、竞争激烈,以及学校就业指导不够都是34人,占8%;选对相关行业及用人单位不了解、担心招聘单位性别歧视、担心专业对口问题,是否能从事与专业对应的工作及父母与自己的就业意向不一致及其他的,分别为32人、17人、10人、2人、3人。

2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原因分析

2.1对专业认同感不高

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的147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中,有81人、55%的学生表示“当年填报信息学科专业志愿”是因为父母意见、或专业调剂、或其他原因才选择该专业,63%的女生不喜欢本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的女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没有提前进行自我分析,了解专业、选择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导致入学后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大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专业学习的效果。

2.2职业方向不明

在对于她们“是否了解所学专业、行业;是否清楚自身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调查时,147人中,有72人,49%,即近一半的女生对于自身所学专业及对应行业的发展不了解;61%的大三女生同学对于马上要面临的职业方向很茫然。

2.3学习表现不突出

在调查她们的学习情况时,有4%的女生表示学习很好,有8%女生的学习不好,剩下88%的女生都表示还行或者一般,这说明女生在大学学习中,处于一般中等水平的居多。

2.4专业相关实践少

在调查“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大学期间除学习外,还有过哪些经历?”中,如图2所示,有143人,97%的女同学都有过题中所设前七种经历,但从参加经历的类型来看,参加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和竞赛有70人,占47%,这对于大三的同学来讲,并不是很理想。

2.5自我认知偏差大

在调查女生对于自身综合素质表现同男生比较时的评价结果显示,34%的女生认为男女生一样,18%的女生认为女生比男生强,当然,认为不如男生、不清楚的占48%,可见有48%的女生对自身是不自信的,在意识上就认为自己不行,带有较强的“女性意识”;同时,有21人,14%的女生认为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中男性能做好的女性也可以,89人,61%选择“比较符合”,还有25%的女生认为性别差异,认为男性能做好的女性不可以;这说明,女生内心很矛盾,对自我定位不清晰,对自我认知偏差较大。2.6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受行业及岗位工作性质的影响,信息行业、某些单位中一些需要常出差、常到现场的岗位在招聘本科生时,确实存在性别歧视,只要男生不要女生,以上调查也显示,有82%的同学认为在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女性会受到歧视。

3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应对策略调查

3.1最有效措施

在调查女生“认为解决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最有效的措施是”的结果显示,由图6可见,女大学生认为解决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最有效的措施是:67人选择女大学生应自身努力学好专业,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占46%;有50人、34%的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学校应提供适合信息学科女生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26人、18%的学生认为社会应加强性别平等宣传,消除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偏见,剩下3%的女生认为女大学生应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个人的问题,很多女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社会历年来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杜绝男女就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本文将不再关注个人及社会视角,将从学校视角出发,探索最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

3.2最想要的学校就业教育

19、20题都是对于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由图7、图8可见,对于就业教育内容,信息学科大三女生最希望获得的指导,从以上选项看,都有选择,但有侧重,从高到低依次是:求职技巧指导,21%;求职经验分享,15%;就业市场分析,13%;实践实习信息,12%;人际沟通能力,11%;求职心理辅导,8%;职业生涯规划,6%;对于就业创业政策法律知识、就业信息研究分析,均占5%。就业教育活动开展形式,最吸引女生的活动方式从高到低依次有:能力提升训练营,30%;开设简历门诊,14.5%;工作坊,13%;个体咨询,占10%;讲座或沙龙,各占9.5%;职场模拟大赛,8.5%;职业生涯规划竞赛,1%;剩下3%选择了其他。

4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应对策略研究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存在就业困惑,除了有社会原因、学校原因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女大学生个人原因。国家和社会已通过拟定相关法律法规,在尽力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所以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高等学校针对信息学科女大学生特点创新性实施有效的就业教育和就业帮扶,帮助女大学生克服自身问题,实现自我价值显得尤其重要。笔者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本身工作实践,实践研究出了以下应对策略。

4.1梳理女生就业相关信息,做到就业帮扶精准化

高校根据往年就业相关数据,一是应及时梳理出来校招聘的信息学科的相关单位,对于单位工作性质、是否接收女生、招聘条件等信息进行分析梳理;二是要整理出来往届信息学科女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尽最大努力搜集她们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实时了解她们的发展状况;三是要建立学科女生就业工作群,给应往届女生建立交流沟通的平台,并将整理好的信息通过指导手册等材料及时传达给信息学科女生;四是要专门针对女生设立咨询师和指导老师,最大限度帮扶她们。

4.2探索女生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做到就业教育精细化

通过对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女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所属行业不甚了解,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充分,目标不明确,导致女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个人能力提升不足,就业信心不足,影响就业。对此,高校可以探索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在就业教育上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行业分析竞赛化,以竞赛的形式让各年级学生全员参与行业分析,聘请行业、学科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自身专业及所属行业加深了认识,拉近了距离。二是教育形式多样化。整合校内外资源,高校开展就业活动应搭建涵盖行业、企业、组织、岗位等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通过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工作坊、就业讲座、应往届毕业生交流会、行业学长学姐交流会等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就业教育。教育内容可以涵盖行业分析、职业规划、职场发展路径、求职技巧、公务员考试,考研辅导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也是从我们调研的数据中挖掘而来,学生喜欢了,我们的教育效果也就好了。三是实现教育过程闭环化。建立起就业教育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活动期间,开展活动的满意度调查,然后根据反馈的需求、建议等不断提升活动质量、丰富教育内容。

5结论

随着我国“互联网+”计划的推行,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信息学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学校专业教育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学校就业教育体系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明、有效性不突出导致,这对学校就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文中从就业帮扶和教育出发,实践探索了应对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的干预措施,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经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对各高校从事就业的专业老师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提供参考。

作者:邹恒 李建红 郑婷婷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考文献:

[1]孔德惠.当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赵波.地方高校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朱军.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5(6).

第4篇

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经验

在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各高校都不敢怠慢,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提高本校的就业率,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

1、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2014年五四青年节,视察北京大学时明确指出“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强调“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正是帮助青年认识和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走好迈向社会第一步的重要环节。(1)校园招聘市场是主渠道。双选会、招聘会、宣讲会始终是就业市场供需双方见面的主要形式,也是各高校就业季的重头戏。对增加毕业生与企业的相互了解、提高企业知名度、促进就业率的提升都有帮助,可以实现毕业生、高校、企业多赢的局面。因此,各高校下大力气加强校园专场招聘的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不断拓展引进新领域、新行业用人单位入校宣讲招聘,还创新校园招聘形式,推出了行业和地区组团集中招聘的招聘形式。(2)加强就业教育体系建设。目前,各高校都建有比较完善的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体系,对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提升及实训》等课程,向学生发放《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用手册》《毕业生指南》《毕业生典型案例汇编》等资料,并通过“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月”“启明星生涯导师计划”“职业导航讲座”“简历门诊”“面试攻略”等生涯教育特色项目建设,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规划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3)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手段及时传送就业信息。各高校普遍把微信、微博、短信平台、QQ群等现代通信手段与就业信息网相结合打造集信息、指导咨询、职业测评、跟踪调研、分析统计、网上招聘、远程面试、资料下载等相关功能于一体的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大大提高了就业信息的时效性。(4)分类管理、一对一指导。根据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需求,区分学生群体,分类提供精细化就业指导与服务,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双困生”实行一对一帮扶,通过帮助制定就业计划、经济资助、简历修改、面试指导、个体咨询、职位推荐等全方位的援助措施,使就业帮扶“无死角”,逐一落实到位,保障“双困生”顺利就业。

2、深化校企人才战略合作,拓宽就业市场。依托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等,广泛开展校企交流、人才推介、建立就业实习基地,组织校友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完善就业市场平台建设,并积极寻求开拓新的合作关系,想方设法为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是各高校提升就业率的重要手段。此外,我国高校还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

3、优化地域就业结构,鼓励毕业生去基层。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有机结合,建立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长效机制。不少高校邀请赴西部、基层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回到学校与在校生交流,让在校生了解相关政策和实际工作情况,转变观念,坚定赴西部、基层就业的信心,并对赴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各大学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都呈逐年增多趋势。

4、引导毕业生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就业项目。国家重点就业项目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高校通过举办系列专题讲座、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会、大学生士官交流会等多种途径,详细介绍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国家重点就业项目和政策,使广大毕业生对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参与意愿。

5、加强创业指导,形成创业机制。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逐渐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创业实践、创业扶持、创业孵化一体化的创业工作体系,设立天使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为学生创业团队拓展招商、知识产权、法务咨询、投融资及市场拓展各类服务平台,组织校友和在校生创业者共同组成成立“创业联盟”,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6、建立长效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大学生就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最后一环,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也是调整教育教学方向的“风向标”,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倒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很多高校都建立起毕业生就业状况动态监测的机制,以及时掌握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和评价,并反馈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招生计划、增减学科专业、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加强社会实践和学生活动等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1、就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全程性。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通常只在大四阶段对毕业生开展,而不是从大学一年级就结合学生的学业进展开展职业认知教育、职业见习、职业实习实践等,没有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为数不多的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应贯穿大学四年(如东华大学对大一新生开设了《大学新生生涯导航》),但在实践中还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没能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逐步深化的生涯教育。美国高校的就业中心服务性很突出,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开展差别化的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内容很明确、规范。对大一学生开展就业形势、就业状况教育;帮助大二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愿景与特长选择专业方向;对大三学生加强实习、实践教学,使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而了解将来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努力的目标;对大四学生则指导他们撰写自荐信、面试技巧等。

2、就业辅导实效性不强。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各高校就业压力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往往重视就业率忽视就业质量,没有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根据职业愿景、专业特长等择业,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第一年的离职率很高。就业指导中心应在学生一踏进校门就建立电子档案,全程跟踪学生大学期间的整体表现,设置就业警示系统,对学习困难可能导致将来就业困难的学生及时组织老师帮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另外,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就业目标、职业规划、优势特长、性格特点,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介。

3、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力量不足。我国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数量相对于毕业生数量而言偏少,且大都是兼职,心理学等必要的知识不足,能力素质也相差很大,不足以满足学生就业辅导需要。英国高校大多数就业辅导教师都有心理学等专业背景,既能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给学生提供用人单位的信息,又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对即将就职的工作岗位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认同,使其职业生涯有一个好的开端。

第5篇

[关键词]学生工作 大学生就业力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239-01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已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我国大学生供给的增长速度远大于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日益突显。究其原因,是大学生就业力不同程度缺失所致。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习得和拥有的胜任某种职位或职业,并保持发展相关职位和职业的个性特性,特长技能等综合体现,针对不同的职位,职业和环境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具有系统性、独特性、差异性、相对性的特点,是大学生获得职位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效益,让大学生谋求人生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建设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就业前提

学生走向社会前,将实现环境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就业晋升的关键一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学生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积极的引导和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充分的认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状况,树立与经济市场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念。

二、构建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知识基础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科学地学习和积累知识。按照人体构架型知识结构的思路,大学生应当科学的学习、积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显性知识,并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学习、领悟、拓展隐性知识。而学生工作者应当在了解当今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引导大学生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要让大学生清醒的认到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增强人文修养。坚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是把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培养放在教育的同一支架上,努力做到使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并驾齐驱、协调发展,才能使大学生在现代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三、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主要内容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当代大学生要立足于社会,拥有一项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学生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背景资源,发挥学院学团组织的优势,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文化活动中去;利用专业社团,鼓励学生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挖掘科研资源,提升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大赛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让大学生在文化活动、专业社团和各类赛事活动中开拓眼界、发现自身优点和不足,成长与收获,从而提高我校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四、大力推广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现实途径

指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是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创新性人才的内在环节和重要途径。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专业技能的转变必须依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为大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动力,而且也为这些能力的获得提供了平台。我们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领导、完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加强社会实践考核评价等举措,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让大学生走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对自己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机制保障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力争让学生都有一个好的出路、好的去向、好的归宿。我们要完善就业创业教育指导体系,提升《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必修课的共性教育功能,鼓励、引导专业教师结合专业开设就业创业必修或选修课程,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功能,广泛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竞赛活动,切实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探索构建“高教校就业联盟”,促进学生跨省就业;充分把握国家鼓励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参加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等政策,全面推进“志愿服务西部”“选调生”“大学生到村任职”等基层就业项目,持续推进就业优质服务,做好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

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切实开展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企业需求的人才不仅仅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更看重的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引导大学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一个“做人”的问题,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6篇

关键词 就业指导 毕业生 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1.079

The Important Role of Employment Guidance i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Work

QIN Chengkuan

(Colleg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256603)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This paper discourse the importance of employment guidance i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work, and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Key words employment guidance; graduate; employment work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做好大学的就业工作,是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涉及千万家庭的福祉,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对大学生实施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有利于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提升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最终实现“人职匹配”的高效就业。

1 就业指导的重要作用

就业指导是高校毕业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第一课”。因此,科学系统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利于毕业生科学认识严峻的就业形势、尽早转变就业观念、理性面对就业压力、克服初入社会的茫然和彷徨,从而有利于毕业生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

1.1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念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由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决定的,在大学生受教育期间,开展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一方面要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客观评价自我,有针对性地提高职业素质,将自我实现和社会需要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让大学生对职业进行正确评价、合理选择及准确定位,摒弃择业过程中的片面认识,进而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并进行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

1.2 帮助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的基础和保障。而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其根本任务和内容就是要让毕业生学会运用互联网、招聘会等渠道来获取就业信息,查询就业政策、就业动态、岗位需求等,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就业信息,进而实现自我就业。

1.3 有助于大学生提升求职技巧

求职技巧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通过科学的就业指导,让缺乏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实现成功就业,求职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求职技巧培训过程中,除了向毕业生传授如何科学筛选就业信息、怎样撰写求职信、怎样制作个人简历及必需的职场礼仪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职位要求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提高求职成功率;另外,可以将模拟求职面试引入就业指导中,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感受面试、掌握面试技巧,增强求职自信,进而提高求职成功率。

1.4 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面向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高校一方面向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的信息、收集用人单位各职位需求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跟踪调研,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对学校方方面面的意见及建议。根据调研情况,高校可以有的放矢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并对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让毕业生更好适应社会的要求和职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5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而创业教育正是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大学生创业有哪些优惠政策,从而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让学生了解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使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并进行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创业心理准备,并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从而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能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保持就业形势稳定,而且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展望未来,引导大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2.1 要坚持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为了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就要坚持全程化的工作理念。要在学生入学之初结合入学教育、专业理想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使学生对社会职业有初步了解,引导学生坚定专业理想,督促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在大二、大三的过渡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成功企业家讲座、企业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求职面试、适应性教育、心理教育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让学生尽早为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对毕业生而言,要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就业程序和技巧、就业心理、创业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学生角色到社会职业角色的转变,教育学生理性择业、把握机遇,顺利实现职业理想和目标。对于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要建立数据库,进行跟踪服务,利用微信、微博、QQ、飞信、E-mail等媒体和手段为他们提供岗位信息和就业帮扶,为其就业提供助力。

2.2 建设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组建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就业指导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要成立一支就业主管部门主导,由辅导员、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参与组成的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将就业指导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中去。学校要定期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培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理论素养,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实践技能,进而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知名企业家、资深学者加入指导教师队伍,通过讲座、论坛、远程教育等形式,为学生提供高效实用的就业指导服务。

2.3 要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高校要注重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学环节,要实时融入学科专业的最新成果、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产生的焦虑、依赖、缺乏自信等异常心理问题,增强其抗压能力,指导其科学确定职业目标。三要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推进就业网站建设,实现招聘信息有效共享。此外,要善于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兴媒介,即时将就业信息传送到学生手中。四要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高校要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根据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实行“一对一”帮扶,按照不同种类困难毕业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场招聘会、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帮助其实现就业。

2.4 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途径,而且给基层地区送去了智力支持,给广大青年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高校要高度重视基层就业工作,要向学生讲清、讲透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如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后续升学和就业服务保障等;要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好选调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定期回访、跟踪培养机制,关心基层就业学生的成长、关注其发展;要搭建好在校生和已在基层就业学生的交流平台,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基层就业学生回校现身说法,提升毕业生参与基层就业的热情。高校要密切配合兵役部门,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开设大学生应征入伍绿色通道,为大学生投身军营、报效国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工作。

2.5 鼓励毕业生创业

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中,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校可以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聘请成功企业家、专家学者进行一对一指导,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为创业学生提供场地、创业经费等,甚至可以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大学就业,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涉及千万家庭的福祉。而给大学生提供科学、系统、持续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更是高校的重点工作,理应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更需要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叶颖瑜.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高教学刊,2015.6:93-94.

[2] 胡千慧.毕业班辅导员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34-35.

[3] 葛玮.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科教导刊,2013.8:236-237.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74-01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弄清楚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学者们从社会、学校、个体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找工作往往局限于自己的专业

大多学生在高中升入大学选择专业时就基本上认定了自己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随大流或者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大学毕业后,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然而,专家建议,不能因为自己三年或四年的专业而限制了自己一辈子的发展。应培养多方面的爱好,根据兴趣可选择第二专业、第三专业,通过跨专业、跨学校的课堂学习、图书馆阅读、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技能。

(二)地域偏好普遍,就业扎堆问题严重

我幅员辽阔,从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也受到了地域的影响。尤其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这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就业占了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多,所以在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并且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希望自己能往经济发达城市迁移,纷纷前往经济发达城市寻找工作,而不愿意去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这就造成了东南部地区、沿海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相当严峻。

(三) 缺少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忽视校外实践活动,校内实习体系也不健全,这是现如今高校的现实情况。很多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中都提及实习教学环节,但时间非常短,仅仅有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的时间。部分高校为了弥补学生校外实践的缺乏,而制定了校内模拟实践,增加实验的课时等,但是这些在执行起来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就是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化,考核随意化。这种知识体系的形成,难以适应跨国企业飞速发展的需求。

二、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联盟创造条件减轻就业压力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联盟,创造条件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毕竟他们是就业大环境的主导者,影响力较大,三方联盟创造条件比较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就政府而言,可以适当地出台一些帮扶政策,帮助大学生找工作,比如开放大学生小额贷款的政策,给未就业的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就社会而言,主要能做的就是联合企业,从而切实缓解就业难的程度;就高校而言,主要是做好专业结构调整,让学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并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

(二)通过完善产学研系统,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产学研”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创业思维的全新人才,摸索出一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完美结合之路。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应该在机制与体制上进行创新。通过机制以及体制的改革,使得“产学研”能深入、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自身不断改革和努力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产学研”链条能够不断转动,扩大合作范围,开拓思维,让更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和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创业平台、就业平台。

(三)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长期处于学生时期,造成与社会的脱节,无忧无虑。但是他们一旦走进社会,要实践能力没有实践能力,要工作经验又没有工作经验,对他们来说工作可选择的余地是非常小的,最终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针对这个问题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对于前者,学校可以加强专业的技能指导,加大对专业课的授课力度与管理力度,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后者而言,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联合,或者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实习岗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好它需结合学校、政府、企业各方的力量,并且这是一个较长的周期,各界都应该耐心地谋求最佳策略。同时大学生本人要端正心态真正从自身出发强化自身竞争能力,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取向。

参考文献:

[1]李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

第8篇

一、职业指导的概述

“职业指导”这个词组从史料记载始于民国,迄今已发展百年,但事实上古代就已经存在与之相关的事实,比如孔圣人对学生从业的看法和指示等。当今,在《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对“职业指导”是这样解释的:职业指导,亦称职业咨询或就业指导,指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以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他们较为恰当地确定职业定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有效途径。职业指导应当多层次,合理的职业指导概念界定应包含了就业指导,或者说就业指导实质上是职业指导的一部分。此外,随着高校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就业指导就肩负起推进就业率的历史重任。总之,职业指导能够对学生和求职者提供三方面的帮助。首先,应帮助其了解当前的就业状况和形式,了解就业政策法规和社会环境。其次,帮助其根据个人的特点和能力,做好自身的职业评价。最后,为学生和求职者提供就业的指导,实现其与职业、与社会逐步接轨。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1.毕业人数众多。首先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问题是毕业生人数众多。数量庞大的毕业生就造成了人才市场上企业和机构可选择的人才基数很大,这就必然导致这些机构在选拔人才的机制上更加严格,对于就职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苛刻,较易引发人才市场中往届毕业生“积压”的情况。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热别是一些二三类院校是主要扩招单位,这些学校毕业生在就业上就很容易碰到企业设置的一些门槛,从而导致毕业生“滞销”现象明显。

2.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我国东西部发展水平和城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也对毕业生就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由西部到东部学习的孩子就不愿意回到西部就业,东部本身人口数量已经很庞大,而且东部的学生在本地就读相较西部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优势。同时,城乡之别更加明显。农村虽然市场和幅员广阔,但是能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和单位很少。并且农村学生往往是通过十分刻苦的努力后才通过考试进入城市,对于回到农村有心理上不平衡,大体上农村学生不愿意回到农村就业。

3.就业机制不完善。教育结构与市场脱节,体现在很多方面。职业教育的整体基础不牢,致使年轻人大量涌入高校;而高校没有及时摆脱传统的定位,对市场定位不准确,相应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人才在供需上出现结构性的矛盾。另外,高校整个在教学与实践上只注重教学过程,对于实践方面比较放松,这就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职业技能。同时,一些就业机构思维还比较传统,对于选择高校毕业生的手段也比较单一,对于先进的人才选择手段和方法不很了解,从而单纯从压缩企业成本角度来选拔求职者,这些都最终导致这类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达不到效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就业机制还不够健全,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就业指导是由教育部门引导,而人才市场属于人事和劳动部门管理,再者属于公安管理的户籍同样也与之相关。不同部门在分工上差异必然导致在沟通上存在或多或少的阻碍,除此之外资源的分散也会引发资源浪费和手续繁琐。更与此同时,许多部门还存在严重地方保护倾向,这就对异地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也就很大影响了整个就业机制的公平与健康。

三、职业指导的作用

1.调整高校毕业生职业心理和技能,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首先,通过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使他们就职心理得到一定的提高,使就业的心理能够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合理的状态,心理的期望值不过高,也不宜低看自身。能够提升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更好引导他们把自身爱好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能够健康向上地服务大众、服务社会。其次,职业指导能够使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做出评价,提高自我认知。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帮助了解自身真实的兴趣、爱好、性格和工作能力,摆脱对自身能力和状态模模糊糊的状态,能够对职业世界有更深刻的认知。通过一些积极的案例鼓励他们树立合理的目标,对于实现目标制定相应职业生涯的理念和计划,以努力逐步完成。再次,职业指导中求职技能的提高对于高校毕业生的作用比较直接,对于就业成功率的影响也比较明显。通过职业指导过程中求职基本礼仪、求职面试技巧和求职简历制作等方面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毕业生自身的特点,增强就业信心,扬长避短,以达到自身就业的目标。

2.更好地帮扶有一定生活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充分支持。生活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往往在心理上会有一些自卑感,在求职过程中也有可能碰到一系列经济上的困难。职业指导在对他们的帮扶上可以通过一些成功的案例来积极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提升自信心,同时适当时候还可以以指导者能力给予某种程度的经济帮扶,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甚至,在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优秀但又有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时,老师和辅导员可以发挥出自身的社会资源,实现优质资源与需求的良性对接,高效发挥出各方面的作用。

3.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连接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群体。通过指导帮助求职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一个了解,做好应对的心理准备。同时充分分析形势,使大学生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各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各区域的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方便大学生调整自身定位顺利就业。职业指导人员通过自身职业特点,能够大量收集和了解到各方面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又能够对不同毕业生的能力有一定了解,这就使其能够帮助毕业生劳动力与企业、机构的匹配,起到人才与用人单位间桥梁作用。可以利用职业特点帮助收集不同地市的公职考试信息,并容易鼓励学生响应国家的号召去帮扶农村、帮扶西部,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选聘生”、“选调生”、“西部自愿者”、“三支一扶”等不同帮扶落后地区的政策计划。

四、职业指导的重要性

1.克服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提振就业信心。大学生在就业时年纪还比较轻,整个心理还比较不成熟,容易碰到的就是心理上的问题,不同人在面对毕业就业的心理问题也大相径庭。有的可能是过分自信、有的又过分自卑,甚至有部分人面对工作会产生恐惧心理,因而惧怕工作,内心上抵制参加工作。不做好心理工作很可能影响毕业生的日常生活,甚至产生极端的后果。职业指导在这方面的重要性就体现在稳定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状态,消除各种不利于就业的心理状态,提振过度自卑者就业的信心,同时要求过度自信者戒骄戒躁。

2.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大学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也是岗位的创造者。不同大学毕业生的家庭条件、社会条件、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上都有所不同,对于有条件、有能力和有兴趣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帮助其深入认识各方面的创业优惠政策,协助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困难,努力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来实现大学生创业和提高创业成功率。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

弱势大学生群体包括女大学生和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名气不高、学业后进学生,低学历学生和残疾学生。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关系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稳定乃至国计民生的大事。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弱势群体更是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因此也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的现状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违背了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一、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难的现状

1.女大学生就业遭性别歧视

自从国家取消毕业分配制度以来,女大学生就业处境十分艰难,主要表现为:

首先,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不如男生。在接受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有51.3%的单位表示接受女生是基于女大学生的外在形象好,只有24.4%的用人单位是基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好考虑的。另外,也可以从已落实就业单位的男女生的薪酬工资标准的比较中看出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差。

其次,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屡遭用人单位性别歧视。好多单位都直接写明“只要男生”,或者委婉地表示他们“优先考虑男生”。2009年年初,华北电力大学的屈朝霞教授对394名应届毕业生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女生在校的学习成绩普遍要好些,参与社会活动的比例并不低于男生,工薪预期值也低于男生,但就业签约率却明显低于男生,且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用人单位的拒绝和歧视的情况屡见不鲜。另据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有75.3%的用人单位表示在招聘活动中,存在对学生性别方面的要求。另外,对学生的调查发现:32.86%的女毕业生认为自己找工作的最大障碍就是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62.86%女毕业生也认为性别对就业有一定影响。

2.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沉重

经济困难大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偏远农村地区。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求职资金短缺、人脉资源稀缺。这使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承受起不菲的就业成本,择业地域和行业受到限制,许多好的就业机会往往与其失之交臂。资料显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总数高达4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至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总数的8%至10%。目前,我国每年将有近万名贫困大学生就业出现问题,表现为贫困大学生在签约时间上滞后、签约率偏低、签约质量不高。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相对弱势的农村生源学生虽然竞争意识、主动性相对较强,对就业薪酬的期望较低,但是现实中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受教育权不平等的客观现实造成农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城乡家庭所占有的社会关系资源和权势资源贫乏使城乡大学生就业机遇和待遇不同。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社会关系和创业资金,就业之路更为狭窄,毕业后甚至难以收回举债投入的上学成本。[1]

农村生源的大学生背负着父老乡亲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使命,经过十年寒窗的煎熬,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美好憧憬,迫切希望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从而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然而,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教育背景、人脉关系的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导致农村生源学生比城市生源学生在就业时存在更大的心理压力,时常会在毕业前夕处于焦虑状态,甚至出现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

3.学校名气不高、专业定位不准的大学生就业前景堪忧

名牌、重点高校的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毫无疑问,使他们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青睐。相反,那些毕业于普通院校和民办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则明显处于弱势。如,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只接受“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或“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而对于那些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则是避而远之。

此外,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高校扩招,很多高校为了抓住发展良机、扩大规模,理工科院校设置文科专业、师范院校设置非师范专业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受原有专业及层次结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限制,加上学生培养周期较长,很多高校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在短时间内调整专业设置,以致于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明显。这些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和工科院校开设的文科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同样面临着毕业生质量没有优势,专业特色不突出,社会公信度差,学校所掌握的用人单位信息资源少,以至于毕业生就业时明显处于弱势。

4.学业后进、低学历的大学生受排挤

在就业中,学习成绩是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据调查,用人单位决定是否录用毕业生70%取决于该学生成绩。用人单位在看毕业生自荐材料时,重点看的往往是毕业生的成绩单、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班级或年级排名以及获奖学金情况等信息。有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英语四级没有考过不予考虑”。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已不再像以往那样起决定性作用。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接受的是什么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信号作用在劳动力市场上依然十分明显。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研究”课题组曾就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显示:不同学历的就业难度差异明显,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落实率依次为34.7%、77.9%、88.6%。可见,学历层次越低就业越困难。

由此可知,学业欠佳、学历较低的大学生在就业中同样属于弱势群体。

5.生理弱势、身体残疾学生的就业受歧视

身材和相貌受遗传因素影响,并非由个人主观因素的努力而改变。但是,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对应聘者的相貌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身高、五官、气质等。这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在人才需求方面供过于求的职业,招聘单位对一些岗位不受外貌影响的岗位也提出较高要求,一些成绩优秀、专业突出的大学生往往因为客观相貌等原因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这些相貌平平或存在生理缺陷的大学生也就逐渐构成了就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

尽管国家用法律法规保障了残疾人与正常人平等上大学的机会和平等就业的权利,高校残疾学生往往也因自身缺陷更加发奋努力,成绩优异,但残疾学生仍受到较多用人单位的歧视,他们的就业期望很低。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有89.2%的单位明确表示不会接收一名存在生理缺陷或身体疾病(非传染性)的学生,即使他很优秀。有的干脆在招聘广告的要求上直接打出“身体健康、没有残疾”。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社会资源短缺的大学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困难。

二、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高学历、高智慧的特殊群体。他们对祖国未来发展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大批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甚至找不到工作将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1.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困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失业对个人来说是一出悲剧,对社区来说是造成紊乱和紧张的一个原因,对社会整体来说,则是生产资源的一种浪费。”[2]大量弱势群体的存在也是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弱势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容易使他们产生复杂的心态,本来想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相对弱势的处境,但社会的不公平仍然让他们有着一种被遗弃的失落感。他们的失落和不满情绪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另外,高失业率往往会引发高犯罪率,大量的弱势群体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必然会造成犯罪率的居高不下,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

2.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困难有悖于就业公平的原则

我国《劳动法》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不同而受歧视。”“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实际上,这样的条款很难对用人单位和雇主形成有效约束。

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依旧是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明确规定“只限男生”、“专科生免谈”、“非名牌学校毕业生不要”等等。部分用人单位选才一看关系的亲疏,二看学历的高低,三看性别长相。这种用人观念和行为势必加剧那些没有社会资源毕业生、“非名牌”学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低以及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弱势程度,同时更违背就业公平原则。

3.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困难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大学生就业来说,女大学生,招聘屡屡受到性别歧视;出身贫寒、经济困窘的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无依无靠;学业欠佳、学历较低的学生职场屡遭排挤;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相貌平平的学生四处碰壁,毕业非重点、非名校的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屡遭拒绝。

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大学生弱势群体屡遭失败,自信心遭到沉重打击,加上工作迟迟不能落实,致使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经济困窘,心理压力急剧加重,或情绪低落,或愤世嫉俗,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

三、群策群力,共同构建推动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的工作体系

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这一工作涉及的主体有: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因此,我们要帮助弱势大学生群体顺利就业,必须政府、高校、用人单位联合,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工作体系。

1.政府要进一步贯彻和完善就业政策法规,加强宏观调控,构建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政策保障体系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配套政策,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减少乃至消除就业中的各种歧视,切实保证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平等就业机会。其次,政府需要在就业市场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由统包统分机制过渡到市场化机制,即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但由于就业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完善,还存在着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和主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可以通过诸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进村、进社区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设岗位”等项目,为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大学生疏通就业渠道。再次,政府还应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积极宣传、贯彻《劳动法》的同时完善就业法规,改革劳动人事、户籍管理等制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制约,尽可能地使大学生就业有法可依。

此外,政府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和处理对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就业上的歧视行为,适时为他们平等就业提供各种援助也是必要的。

2.高校应构建合理的专业布局,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创新就业工作模式,构建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服务体系

第一,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计划。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积极研究、把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通过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调整以及课程设置。在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学以致用”准则的前提下,高校还可能通过辅修、自学等形式,拓宽专业教育的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做好就业的知识储备。第二,高校应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台帮扶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办法和措施。首先,对其加强心理辅导,排除弱势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针对学生择业过程中歧视现象的出现,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压力加重的实际情况,要帮助学生正确认清形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确立适当的就业目标,树立信心,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其抗挫折能力,教会大学生如通过适度的心理宣泄、自我慰藉、自我减压和松驰练习等达到自我心态调适、缓解心理波动的目的。第三,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创新就业工作新模式。高校就业工作应本着“既服务学生,又服务用人单位”的宗旨,积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巩固和扩大校企合作成果,校企之间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根据企业的需要开设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课程,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培养计划,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就业,协助企业优先安排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并优先录用高校毕业生。

3.用人单位应制订理性、科学的择才标准,树立公平的人才观,主动承担缓解就业压力的社会责任

用人单位一味追求名牌大学、追求高学历的心理和不当的用人观,既不利于用人单位引进真正适合其岗位的人才,同时也会导致一批优秀的大学生沦落为就业弱势群体。为此,用人单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理性的用人观,抛除性别、学校名气、学历等等方面的偏见,积极接受大学生,广纳贤才,根据本单位实际需求来实现最佳人职匹配,做到“唯才是用”、“人适其事、事得其人”。选拔人才应当从“唯名”向经济实用型转移,调整需求门槛,节约用人成本,积极地为每一位应聘的大学生提供平等就业的机会。

另外,企业有义务给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岗位,在金融危机面前,企业不仅不裁员、不减员,同时还要创造机会扩大就业。企业应该主动接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主动承担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去向 就业渠道

进入 21 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战略转移,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 21 世纪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个人、社会家庭等方面共同努力。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是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前提;政府完善机制、转换职能、出台政策是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保障;用人单位转变观念,出资出力、献计献策是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根本;大学生明确目标、坚定信念是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条件。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提高。

一、当前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供大于求,供求倒挂。近年来,各高校规模性的扩招,使高校毕业生人数与社会需求失衡。供大于求的局面,使高校毕业生价值贬值,形成了用人单位单方市场。用人单位的用人条件要求更高、更苛刻。学历不够高不行,专业不对口不行,性别不符合条件不行,身材不够苗条不行,长相不够英俊不行,不过英语六级不行等等。使多数毕业生不知所措,无可奈何。

(二)就业理性化,目标现实化。由于就业岗位少,用人单位要求条件高,多数毕业生就业意愿进一步理性化,更加切合实际。要求去国营单位的少了,到企业、到生产第一线的人多了;单纯追求待遇的少了,看重长远发展的多了;选择专业对口的多了,追求职业地位的少了;凭真才实学的多了,靠关系后门的少了;非大城市不留的少了,愿意到基层、到边远艰苦地方的多了。许多大学生主动放下身段、降低标准、降低要求,从零开始,从基层干起,脚踏实地,不怕苦不怕累,通过自己的成绩、业绩来获得社会地位,取到社会认可、得到人们的尊重、实现了人生价值。

(三)用人公开化,指标透明化。一些国营企业、厂矿招聘人员进一步社会化、透明化、公平化。网上公示的多了,单位内定的少了;招聘内部子女少了,重知识、看学历的多了。

(四)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不能完全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造成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掌握实践技能,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二、我省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性供给过剩

近年来,我省就业市场出现“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怪现象。企业由于市场没有急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出现“招工难”。毕业生是由于没有对口专业找人,而造成“就业难”。这种现象反映了高校毕业生结构性的过剩,即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现实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错位。由此折射出高等院校存在着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高校之间专业设置重叠现象严重,缺乏办学特色;受功利主义影响,部分高校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产业化倾向严重,开设了不少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剧了专业设置的失衡;一些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由于经费限制,存在“因师资设专业”及“重文轻理”的倾向较为严重,致使大学生受专业所限造成就业困难,这些因素导致了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低影响其实现就业

在对用人单位的调研中发现,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素质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敬业精神、学习意愿与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这五种素质中,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评价较高的是“学习意愿与可塑性”,而对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敬业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则评价一般,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评价最低。这意味着当前高校毕业生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实践技能,都不能让用人单位感到满意。同时也说明,高校扩招尽管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但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却参差不齐。

(三)就业服务体系仍需完善

问卷调查显示,毕业生认为现有的就业服务体系能够满足求职需要的仅有6.2%,认为不能满足的占47.8%,认为基本满足的占46%;用人单位认为能够满足招聘需要的仅有18.5%,认为不能满足的占5.9%,认为基本满足的占75.6%。

对于现有的就业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就业需要的主要原因,高校毕业生认为,一是赶大集式的招聘会人流过多、效果不好(占33.2%);二是信息渠道不畅(占31.1%);三是缺乏与企业直接沟通的机会(占32.7%)。

对于目前高校所提供的就业指导,接近一半的学生满意程度为“一般”(占47.5%),较为满意的为21.72%,感觉满意的仅为2.83%,另有27.95%的被调查者对高校目前所提供的就业指导感觉不满意。

对于政府机构在提供就业服务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大学生的主要诉求有三点:33.62%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部门应当提供更为针对、有效的招聘市场;29.7%的人认为政府部门应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还有28.9%的人认为应当降低人事和户档托管收费标准。

三、开拓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建议对策

结合我省高校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分析,从我省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从理论上探讨研究了拓展我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渠道建议对策。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高校就业扶持政策。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机组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既要做到对人力资源市场信任放权,又要积极干预,努力做到:一是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为大学生扫除制度,拓宽新的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多渠道就业;二是建立新型毕业生就业机制,通过各种就业指导中介、机构和组织,指导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三是监督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是否合理、招聘信息是否公开、竞争是否公平等市场规范问题;四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空间;五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就业帮扶,促进就业。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改革,应尽可能改变以往各学历层次人才类别单一的状况,要朝着多样性发展。高校要面向当地的经济社会建设,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校企合作,签订联合办学,进行订单式培养,逐渐摆脱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尴尬。高校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应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的成才教育和技能教育,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强化就业指导与咨询服务,大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高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具体来讲:一要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建立信息网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二要增设专门的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三要积极组织各类竞赛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设计大赛、职场模拟大赛等,激发大学生的就业热情;四要开展系列专题指导讲座,邀请相关专家、企业家进校园,开设与企业文化、仪表仪态、求职面试、市场需求、心理指导等有关的讲座, 引导学生为将来实现就业提前做准备;五要树立就业指导全程化思想,不仅限于在“毕业前进行指导”,而要贯穿高校教育的始终。

(四)结合我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锻炼发展。要建立健全基层大学生发展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大学生选用提拔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大学生社会保障服务机制。认真组织好“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大学生健康行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探索实施“高校毕业生社区服务计划”,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一是认真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二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

(五)结合毕业生自身条件,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在就业难的环境条件下,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下,“创业教育”已被作为一个教育理念提出。创业教育与普通专业知识教育不同,除了知识、技能方面外,更侧重于开发人的创造力、事业心、素质培养等。各高校应重视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以创业为导向,促进就业工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创业教育除了需要依托课堂进行知识灌输, 同时更要构建系统的创业教学模式, 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抓好创业教学、创业培训、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等关键环节, 尽可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业才能,既解决个人就业问题,又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六)政府要大力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来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政府部门应该将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起来,对民营企业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其招收更多的毕业生,比如对于招收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可以在发展资金方面优先扶持,提供技术改造贷款等。在经营范围上,应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放宽企业出资限制。

(七)大学生积极参加职业培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及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化, 高校毕业生仅凭在校期间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在不了解应聘者的情况下, 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用人单位了解大学生的直接途径,也是大学生证明自己能力的手段。目前,国家对职业培训的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应积极参加,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联系起来,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能否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毕业生个人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夏建军,郭飞,安宴菲等.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02):110-113

[2]张宏.刘京铄.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04):88-89

[3]郭春凤.鲁先文. 普通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20):151-152

[4]夏建军,石国强,安宴菲.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张家口地区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1(05):111-117

[5]杨伟国.王飞.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4(04):65

[6]杨应慧.黄志荣.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8(3)42-44

[7]李晋业.就业问题迫在眉睫[J].草原税务,1999,(07);50-51

[8]夏建军.影响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0(15):96-97

作者简介:

郭飞(1965-),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夏建军(1967-),男,汉族,河北蔚县人,河北北方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 编号 201301201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编号 13456214D

第11篇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生涯阻隔 帮扶策略

[作者简介](1981- ),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徐云慧(1973- ),女,山东曹县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江苏 徐州 2211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徐州市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徐州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对策研究――徐州高职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及创业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M12B11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12-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他们的就业困难、生涯困扰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2]11号)要求各高校“对困难毕业生开展有效就业援助”,强调了“实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帮扶计划”的重要性。对于高校而言,要想就业帮扶工作有效开展,促进困难学生在职业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深入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即生涯阻隔。生涯阻隔(career barriers)最早由Crites提出,意指在生涯发展过程中,个体所遭遇到的内在冲突与外在挫折。生涯阻隔在个体生涯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常是造成大学生生涯发展不顺的关键因素。当前,发现与应对大学生的生涯阻隔因素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生涯阻隔因素分析

1.生涯意识淡漠,对未来感到茫然。事实上,几乎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从入学那一刻起就对未来就业持有极高的抱负。他们背负着家庭的希望与个人的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谋取满意的职业,摆脱贫困的命运。但与高抱负形成反差的是他们对自己生涯发展与规划的冷漠。他们并非不愿意去规划自己的生涯蓝图,而是根本没有意识去规划。由于在生涯成长道路上缺乏指路人给予足够的支持,他们很少考虑未来的目标,对生涯的计划也就无从谈起。生涯意识的空白无疑使困难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陷入情绪焦虑、行动偏差的窘境,表现为看不清未来的发展而陷入茫然,不知道努力的方向,也不知道如何去努力,往往疲倦苦读和埋头打工成为他们生活的主旋律。

2.多元生活经验的匮乏,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缺乏热情。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参加丰富多彩、健康快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不仅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自身的沟通、协调、合作等职业能力也在文化熏陶中获得潜移默化的提高。然而,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缺失。受“知识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唯有度读书高”等传统思想的影响,通过学习摆脱贫困的理念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他们希望借助高等教育提高收入和声望,这成为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但这种理念也使得他们用单一而非多维的眼光看待大学生活,视学习成绩为唯一的自身价值体现,很少培养学习以外的兴趣和爱好,对于环境探索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热情。此外,也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尊心强,自信心不足,往往喜欢通过疏远各类社团活动来回避失败,这些都导致他们生涯活动的经验不足。多元生活经验匮乏的结果是他们的语言表达、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培养被忽略,自身职业素质不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3.生涯信息的缺失,对职业缺乏想象。当前大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主要有教师传递、同学间分享、网络资源、家庭支持、学校等,信息渠道的畅通还需要大学生的主动探索。而这些都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现实情况有所出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父母大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得他们无法给予子女相关生涯发展与职业信息的帮助,导致他们接触的信息量相当狭隘,很多同学就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选择了大学专业。入学之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没有得到改观。他们交际圈狭窄,缺少同伴与师生的互动,不擅长处理网络信息,更缺少主动进行职业探索的意识,因此他们获取职业发展信息的渠道非常闭塞。

4.不适当的自我概念,以消极态度面对职业生涯。在生涯辅导研究领域中,自我概念指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个人与别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对处理事务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与评价等。自我概念涵盖了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两个方面。在自我认知方面,由于平时缺少自我探索的意愿和经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很少特意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也不清楚哪些兴趣、特长是契合未来职业的,所以也没有明确的自我需求和定位。在决策时,更是仅凭同伴影响、薪酬待遇等环境因素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于是“钱多、活少、离家近”成为他们职业决策的主要依据,很少考虑自我实现的因素。在自我评价方面,困难学生经济拮据,社会地位不高,在同伴中还有可能处于被歧视的境地,在承受巨大社会压力的过程中自我评价倾向普遍不高。对未来的较高抱负与对自己较低的评价交织在一起,使得他们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心理情感。

5.生涯成熟度低于同伴,就业准备不足。Super认为生涯成熟(career maturity)是指在生涯决定过程中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特质等组成的整体状态。就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成熟度是指他们对与职业相关的自我的认识,对职业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个人在生涯探索和生涯计划两方面所持的动机与态度。富裕家庭的子女往往在较佳的学习环境下,拥有较多的资源储备与较宽的职业视野,而困难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无组织的生活习惯、无远虑的思考方式、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等文化特征影响子女的可能性大,延续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可以说,他们的生涯成熟度先天就遭受延误而落后于其实际年龄,在大学学习期间,这样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困难学生在认知准备方面表现为对生涯的关注度、动机和掌控感较低,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也很少花时间和精力拓展自我,不熟悉专业的发展趋势,不清楚业界的人才规格,看不到毕业的前进方向,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动。在技能准备方面,他们并未储备未来在社会独立成长所需的技能和价值观念,经常给人以衣着不整、仪容不洁的印象,就业能力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毕业季节,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做好能力与心理的准备就被推入就业的旋涡,决策毫无理性可言,原本美好的想象也在现实的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

6.高校生涯辅导体系的不健全,帮扶效果不明显。生涯辅导尤其是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理论基础薄弱、方法指导缺失、思想状况了解不足等问题,而高校的生涯辅导体系并未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伸出橄榄枝,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帮扶内容的偏差,帮扶的主题止于就业指导层面而未涉及生涯辅导。例如,当前高校开展的帮扶措施大都是提供经济援助、推荐落实就业单位、简历与面试指导等,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大学生的生涯发展内在需求。困难大学生对职业发展的疑惑与自身的认知不足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带着这些本应在学生时代就应被解决的疑惑和困难就业,可能会出现适应障碍,阻碍其后续发展。二是帮扶形式存在结构性偏差。当前高校开展生涯辅导容易忽视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在交往、表达、计算机应用等能力的先天差距,往往依托大学生职业规划竞赛开展,通过竞赛的平台推进大学生生涯意识的普及和规划能力的提高,但其精英选拔的上线评价方式往往将那些不善沟通、性格内向的困难大学生拒之门外,导致他们沦为职业规划普及的边缘人物。但事实上这些困难大学生更应当成为生涯辅导的主要对象。

二、困难大学生生涯阻隔特征

1.多元性。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除了遭遇一般大学生感受到的普遍困难外,还要承受经济、资源限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繁杂且深刻,既包括客观存在的环境条件限制,又以潜隐的形式作用于他们的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多元化的生涯阻隔也决定了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的多样性。

2.主观性。从存在的形式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涯阻隔既有客观因素,也可能是主观臆想的,因为个体的认知评价系统赋予了这些阻隔因素特殊的含义。由于生活背景、教育条件的特殊性,困难大学生感受的困难也呈现出主观化的色彩。有时客观障碍可能因为未遭遇而未被察觉,有时简单问题甚至并非真实的困境也会被他们特有的思维与评价方式而无限放大,为自己带来烦恼。

3.两面性。不可否认,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要比其他同学承受更多的困难与压力,但同时,一部分困难学生在经过艰苦的求学经历和生长环境磨砺后,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不屈的精神克服困境迈向成功,践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句俗语。这说明大学生感受到的生涯阻隔并不必然对其生涯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是正面积极的。有研究就发现知觉到家庭方面对生涯造成阻碍的大学生反而在其生涯发展中表现得更为成熟。这种影响的结果和个体的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培养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无疑有助于其合理地评价自我与环境,并对挫折情境做出合理归因,进而采用建设性的应对策略。

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生涯帮扶策略

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激发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说,对职业生涯的关注是他们规划行动的前提。一旦具备了规划的意愿,探索与行动也会成为一种自觉。校园氛围的营造能够顺利引发他们对生涯的关注,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致力于将规划理念扎根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中去。生涯意识的普及不仅体现在课程中,更应当延伸到专业课程、校园文化等各个层面,这势必将全面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规划动机。此外,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拓宽了生涯信息的来源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生涯咨询,有助于引发他们进一步探索职业、策划生活的兴趣。

2.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保障生涯信息传递畅通。生涯信息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程的基础。生涯信息内容的开放与渠道的畅通依赖于学生自身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高校就业信息沟通平台的建设。首先,高校要注重困难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转变“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向网络、媒体、报刊等各种媒介索取资源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动员他们利用和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包括同学、好友、校友等,通过他们了解社会与职场现状。其次,完善校园信息内容与渠道。高校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困难大学生主动推送有用信息,在广播、校报、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构建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校园新媒体环境。通过各种形式传递政策法规、服务指南、专业介绍、个体辅导、企业宣讲、校友经验等资讯,帮助他们快捷、准确地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资料。

3.搭建专门平台,健全困难大学生就业辅导机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除了遭遇到一般大学生在生涯发展道路上的困惑以外,还由于贫困的烙印感受到了更多的阻隔,有着更加迫切和特殊的辅导需求。如果高校忽视这些特殊的阻隔在同一平台开展教育,很可能使困难学生由于一开始表现出来的差距而畏惧参与活动,因此高校应根据他们共同的特点,为他们搭建专门的帮扶平台,并以此为依托,把经济资助、能力改善和精神脱贫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帮助困难学生展现自我的光辉。为此,除了鼓励困难学生参与校园教育活动外,还要组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此外,根据困难学生在不同年龄、年级阶段遭遇困难体现出的共性,分层逐级地开展教育援助和引导。刚入学的学生以启蒙生涯规划意愿、普及职业知识为主,引导他们合理地认知自我和看待职业。进入二年级的困难学生开始逐步感觉到贫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此时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帮助他们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克服其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树立信心。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学校更应当注重不要让招聘信息的获取与简历面试等牵绊了学生的顺利入职。

4.重视价值观引导,形成合理的自我概念。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由于经济导致外在的一些差距,困难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不适当的自我概念,使得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发展。学校教育就是要帮助他们合理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认知矫正,提高生涯自信。在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中,生涯自信掌握与监控着生涯行为的发展历程,并被认为是达成生涯目标的关键因素。而困难学生存在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等问题都和认知不合理有密切的关系。认知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正视家庭现状,破除经济差距与工作能力挂钩的认识,坦然接纳贫困问题,增强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二是培养困难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榜样教育等方法协助他们辩证地看待生涯阻隔,认识到将生涯阻隔转化为动力的可行性,使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拓展与发掘自我兴趣和能力,形成合理的自我期待。简而言之,高校既要注意消除贫困带给他们生涯发展中的负面影响,也要维护和增强困难带给他们的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洋.微言[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3).

[3]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D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1&CurRec=2&recid=&filename=1011187659.nh&dbname

=CDFD0911&dbcode=CDFD&pr=&urlid=&yx=&v=MDIzNjg3RGgxVDNxVHJXT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贫困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一、当前金融危机对就业情况的影响

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大量企业招聘需求疲软,证券、银行、保险、期货、房地产等行业招聘岗位数相比往年大幅缩水。阿迪达斯中华区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面向毕业生的招聘是一种长线投资,公司不会减少类似宣讲会的场次,但金融危机确实会对招聘计划有影响,2009年公司会减少招聘的人数。苏宁电器有关负责人则表示,苏宁目前已经不是成长期,所以招聘重点已经不是数量而在于保证质量。往年公司会在北京和外省市开多场宣讲会但2009年只保留北京的一场宣讲。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欧阳晖表示,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统计看,和去年同期相比,2009年大学生就业比率有所下降。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应届毕业生数量又创新高,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似乎已很难避免。对于有经验、有资历的职场前辈也许不构成太大的威胁,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人脉,使得他们另谋出路的难度相对不高,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难了。

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更难

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就业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就业期望很高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了。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校的扩招,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就在社会积极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建言献策之时,贫困女大学生群体的特殊困难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的《中国贫困女大学生调研报告》指出,社会用工方面存在性别歧视,贫困女大学生毕业后去找工作,很多用人单位将其拒之门外。调查表明,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者“在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调查中发现,在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求职、应聘中,超过半数的招聘单位提出“只要男性”的要求,甚至一些国家政府部门、银行、高校、医院、报社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只要男生”,使具备同样应聘条件的女生失去竞争机会。

有些单位考虑到女.陛的生理特点,认为雇用女大学生会增加其社会成本,不利于其提高效益。受“男强女弱”观念的影响,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存在着“竞争意识、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低于男生”的偏见,认为女大学生的工作意识、工作能力、社会接触面等方面都与男生有一定的差距。女大学生工作几年后,又要面临结婚、生育、抚养子女等现实问题,在该岗位上带来了断层的可能性。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欠缺,女性在这些期间的工资和福利还必须由用人单位来承担,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生产成本,影响效益,这是单位所不能接受的。这种认识的偏差,严重地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尤其是存在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更是容易受其影响。

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大学生群体对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根据该项调查,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对于贫困女大学生而言,家庭贫困和身为女性的双重压力使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与其他学生相比,她们更渴望早日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以改变自身境遇,为社会贡献一份光与热。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造就了贫困女大学生这样一个边缘化的就业群体,她们的就业价值取向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三、贫困女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选择多条就业路径

找工作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能以想象面对现实出现的情况。如今的经济危机形势对找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工作比以往更难找,尤其对女大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

第一,贫困女大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应该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工作预期,不要高估或者低估自身的竞争力,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学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使其能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树立较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期望值。由于贫困大学生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会由于背负着家庭的殷切期望,而为自己定下了一个比较高的就业期望层次,这必须要根据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定。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初次就业会挑选一些经济状况比较优裕的单位,且其预期的薪金期望值都超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造成就业失败。

第二,建立健全贫困女大学生的毕业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其就业质量和水平。特别是面对贫困女大学生对就业竞争存在的恐惧和自卑心理、虚荣心、就业成本难以负担等问题,应健全心理辅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完善就业帮扶机制。整合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力量,建立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系统,强化她们的竞争意识,帮助其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缓解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