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6:56: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物工程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bstract: It introduces the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analyses the feature of the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establishes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uses PDCA cycle model to create the "4E" objective management model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t last, it gives three sugges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关键词: 古建筑;修缮工程;管理系统;“4E”目标管理模式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heritages;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management system;the “4E” objective manag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TU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050-03
0 引言
古建筑修缮工程是指以保护古建筑为目的,在保持古建筑现状的基础上,为恢复古建筑原状而进行的一系列修正和维护活动。古建筑保护与修复不仅关系到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与人类文化遗产的延续息息相关[1]。古建筑修缮是延续我国物质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目的是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再现其历史及美学价值。
1 古建筑修缮工程特点
1.1 严格遵守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按照国际、国内公认的准则,保护文物本体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2]。国际上通行的文物保护准则主要有“最小干预原则”和“尽可能多地保持历史文化信息”。也就是说,在进行古建筑修复时,除了保证修复构件合格之外,还应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构件最小的干预,不随意增加新材料或修缮范围。例如,进行砖墙面修缮工程时,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修缮复原时应尽可能采用原有砖构件,尤其是带有文字等历史较高的构件。而新材料的使用不是替换原材料,只是为了对原材料原结构进行补强或加固。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国际通行的“最小干预原则”与“尽可能多地保持历史文化信息”的具体理解上,我国古建筑保护传统方式与西方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是我国文物保护准则中的“做旧如旧”原则。例如,在彩画修复工程中,为了讲究传统的协调统一,我们在修复时通常会装饰一新,尽量做到天衣无缝以假乱真的效果;西方则相反,他们会尽量让彩画新旧分明,让人能清晰的分辨出哪部分是原有的,哪部分是修缮的。
1.2 修复方法的多样性 在古建筑修复过程中,对损坏的构件,基于“最小干预”原则,通常能修复的都尽量不用替换。若必须需要替换时,新构件的材料应在色彩、质感及外观方面与原材料尽可能保持一致。若修复部分已经缺失的,应以原有的历史记录和形象为依据,在外形确认和材料选择上不能凭空臆测。
1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形式是直接影响到文物保护工程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文物保护工程既具有一般工程项目的特点,又有其特殊的一面,它的最终目标是以文物建筑修缮原则为基础使文物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不是一般工程的确保质量与工期下获得最大利润。所以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管理形式的选择就应该围绕最终目标的实现,怎样有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就选择这种管理模式。项目管理理论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理论研究的历史并不遥远,但实践活动从建筑活动开始而开始。随着项目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全面化,其理论则更加严密、准确。《文物保护法》公布实施后,作为工程项目的特殊一员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更加严格和周密,确保文物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现将现代建筑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介绍如下,以便选择出适合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
1)设计建造模式。这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工程方面最为通用,它是一种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业主委托建筑师和咨询工程师进行前期各项有关工作(如进行可行性研究等),工程项目评估立项后再进行设计,设计与招标文件完成后,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最后按设计图纸进行验收。这种管理模式应用在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模式应是文物保护单位业主委托文物保护专家或通过对文物建筑病害长期的观察,需要维修时进行立项,然后与文物保护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并进行保护设计。通过审批后,通过招标确定施工方,按图纸施工,最后验收。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优点是:由于该模式长期被采用,管理方法比较成熟,各方面对有关程序都较为熟悉。业主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保护设计以及保护施工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很明显文物保护工程的两大环节设计与施工在这种模式下被分隔,业主的控制权较大,易产生不利于文物建筑保护的因素。同时,这种管理模式时间跨度较大,但环节联系松懈,前期资金投入较大,设计变更手续繁琐。
2)建筑管理模式。建筑管理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流行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设计图纸全部完成之后进行招标、施工的连续模式)不同,而是采取阶段发包方式,又称快速轨道方式。即业主委托建筑管理工程师(又称“CM经理”)与建筑师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CM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管理,建筑师对设计、施工的管理起协调作用。在主体设计方案确定后,随着设计工作的进展,完成一部分分部工程的设计后,即对这一部分分部工程进行招标、施工。建筑管理工程师定期与设计方、施工方进行会晤,对成本、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文物保护工程运用这种管理模式,需要文物保护业主首先委托文物建筑管理事务所对文物建筑现存情况评估、立项,设计单位根据评估与实地勘察做出初步设计,审批后,文物管理事务所、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同时入场,设计单位对文物建筑进行详勘,制定出详实的维修设计,施工单位根据维修图纸进行保护施工。文物管理事务所负责对工程的全面管理,协调设计与施工,确保文物建筑修缮原则的落实,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保证文物保护工程目标的实现,缩短设计到施工的周期,节约资金,提高保护设计的水平,设计与施工之间有CM经理进行沟通,维修水平可以得到保证。同时,这种管理模式也有明显的不足:a.当前业务水平较高的文物建筑管理事务所较少,甚至还没有文物建筑管理工程师。b.设计与施工同时进行管理较为复杂,协调相对困难。c.业主与管理部门对保护工程的干预不明显。这种管理模式在制度完备,法律、法规、规范健全与管理人才充足的条件下是较为理想的最终模式,但目前尚不具备这种条件。
3)设计管理模式。设计管理模式类似建筑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设计方提供设计与施工管理,或设计与施工组成同一实体向业主提供服务,类似现建工程的项目总承包。这种模式下,设计方起主导作用,指导并监督施工。设计师与CM经理基本相当,更偏向于技术指导。目前文物保护工程的现状,更适合设计管理模式。首先,文物保护设计人员较为充实,经过几十年文物建筑修缮经验的累积已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设计理念。其次,设计与施工能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文物保护工程目标的实现,对文物建筑修缮水平的提高起关键作用。
2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设计管理模式的运用
设计管理模式是指:设计方或设计施工同一体向业主提供保护设计并指导维修施工和施工管理服务。采用设计管理模式时,业主只须签订一份设计施工合同。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运用该模式时,一般文物保护单位的业主委托设计单位对文物建筑现状情况做出评估,进行立项,并上报管理部门,立项通过后,设计单位对文物建筑做进一步的勘察与保护设计。通过审批后,设计方与施工方组成同一实体由设计方为主,一方面对文物建筑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提出行之有效的维修措施;另一方面指导并监督施工,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处理,确保文物维修项目目标的实现。
1)设计管理模式的内容。a.立项阶段。该阶段目标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文物保护单位业主初步对文物建筑现存情况进行分析,初步判断现存残损主要原因,以及维修措施,提出保护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具体的工作就是编写符合实际情况的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如果同意进行立项,纳入维修计划。b.初步勘察设计阶段。该阶段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进行,主要工作是为文物建筑初步做现状勘察与保护设计。该阶段的管理应从技术上把关,对现状图纸要认真校对,准确判断文物建筑的残损原因,提出可行的维修措施。编制详细的勘察报告,通过对各种维修方案的比较,得出最为合理的维修措施。由于条件限制,初步勘察与设计阶段不可能全面涉及文物建筑各个构件,只能对文物建筑的维修提出较为粗略的方案。初步勘察结果与设计须经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后项目才能进行实施。c.项目实施阶段。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获得批准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是决定和影响项目最终目标实现的关键阶段。首先,要对初步设计提出的维修措施进一步细化,对每一个残损构件做出行之有效的维修手段。其次,设计与维修施工同时进行,双方联系紧密、互相制约、互相提高。项目管理以协调设计与施工为主,在确保保护工程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保证项目有序的进行。通过设计师在其中协调,有效的沟通设计与施工两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更为有利于文物建筑的修缮。该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靠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同时业主应依靠监理单位参与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资金使用、工期进度、文物安全等各方面的监督,减少保护性破坏的可能性。工程项目完成后,由设计方与施工方共同完成竣工报告。d.验收阶段。管理部门根据立项建议书、初步设计文件、施工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文件、竣工报告以及文物修缮原则、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等,全面对文物建筑的维修进行验收。通过验收后,向业主单位移交。
2)设计管理模式人员组成。设计管理模式是以设计人员为主导的管理形式,其保护项目管理人员的组成应以具有文物建筑勘察设计从业资格的设计师为主导成立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管理部。项目部由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授权相关权益,对其职责提出总体要求。项目部对保护工程负全责,依据文物修缮原则维修文物建筑。文物保护工程管理项目部的人员组成有主持(具有文物建筑勘察设计从业资格的设计师担当,其主要职责为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对项目负责)、施工负责人(具有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施工从业资格的工程师担当,主要职责是负责保护工程施工的管理,协助主持完成维修任务)、项目经济员、设计人员、施工技术员、材料员等。项目部在主持的领导下对保护工程项目的维修措施、施工质量、文物安全、资金使用、资料收集、人员安排等全方面进行科学管理,从而达到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
3)控制与监督。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模式下的控制与监督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文物管理部门对保护工程的监督。包括在立项阶段对文物建筑修缮建议书的审批;初步勘察设计阶段对初步设计的评审;验收阶段根据立项建议书、初步设计文件、施工设计文件、竣工报告等技术文件对文物保护项目进行严格的验收。在项目实施阶段管理部门应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保护工程进行检查。其二,文物建筑保护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监理与控制,严格按有关规定规范、技术文件、设计图纸对保护工程实施情况与技术措施进行检查,严把质量关。
2014年6月,河北兴发古代建筑有限公司(化名,以下简称兴发古建公司)因对河北省邢台市古城墙修缮一案的再审判决不满意,向邢台市人民检察院递交了民事抗诉书,使这起我国首例古城墙修缮案再起波澜。
2010年8月5日,河北省邢台市历史公园内修缮后的古城墙发生两次坍塌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人们的争议,震惊声、遗憾声、质疑声此起彼伏。人们呼吁加大保护古城墙的力度,要求查明古城墙倒塌的真实原因。邢台市园林局将古城墙修缮的设计、施工和监理三方起诉到邢台市桥东区人民法院。如今4年过去了,这场“马拉松”式诉讼仍在继续。
修缮一新的古城墙坍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河北省邢台市这座古城曾以“顺德府,好城墙”、“京南第一城”闻名遐迩。然而,历经战争洗礼后,在邢襄大地上很难觅到气势恢宏、蜿蜒起伏的古城墙。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历史文化公园内的一段残存不多的古城墙因始建于汉代且采用夯筑式结构而尤为珍贵。据考证,现存的这段古城墙由十六国时期的赵石勒扩建,由明朝万历年间顺德府知府王守诚扩修。城墙保持着明代整修后的外貌,不仅具有观赏性,同时也是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1993年,这段古城墙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2005年夏季,年久失修的古城墙到处杂草丛生,墙体损坏严重。邢台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历史文化公园内的古城墙进行修缮。通过上级审批和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河北省邢台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同兴发古建公司签订了修缮古城墙的施工合同。执法局的下属单位邢台市园林管理局同北京顺泰设计院(化名)和河北庆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化名)分别签订设计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剪彩仪式后,投资近400万元的修缮工程动工。施工现场,运土机、拉砖车来来往往,百余名工人光着脊背,在炙热的太阳下筛土、铲泥、运砖……热火朝天的场面仿佛又回到那段全靠人力劳作的岁月。 经过一年的修缮,古城墙再现当年巍峨、高耸的壮观气势。质量验收顺利过关后,邢台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修缮后的古城墙交由邢台市园林局管理。
没过多久,一些游人发现公园古城墙东段顶部出现轻微裂缝。闻讯后,兴发古建公司立即对损坏部位进行了维修。然而,这只是修缮一新的古城墙争议的开端。2009年5月,古城墙的东段墙体和顶部出现多处龟裂,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邢台市园林局不得不在城墙四周贴上“安全隐患,请勿靠近”等显著标志,并派专人24小时驻守在古城墙脚下值班。
曾经坚固而有防御工事的古城墙如今成为无人敢靠近的“危墙”,好事办成了坏事,这让邢台市园林局的相关领导痛心不已,他们决定为“病危”的古城墙讨回公道。然而,打官司需要证据。
2009年7月,邢台市园林局委托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古城墙的裂缝原因进行鉴定。在鉴定报告“出炉”一天后,古城墙西侧发生严重坍塌,滚落的墙砖砸毁了大量健身器材,所幸没有人员在坍塌事件中受伤。
坍塌的古城墙由谁担责
长达千年之久的古城墙没有坍塌,为什么在修缮后出现大面积坍塌?一些网友和当地群众纷纷质疑。有人认为是连续多日的降雨“惹的祸”,因不可抗力所致;也有人认为是因“豆腐渣”工程所致。事实究竟如何,谁该为坍塌的古城墙负责?
古城墙属于文物,修缮标准和施工要求与其他建筑物不同。这份由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中心出具的古城墙坍塌结论注明:一是设计图纸中未对城墙体内填筑的素土、灰土的夯实质量应达到的标准作出明确说明;二是古城墙基础深度及尺寸与设计不符,且施工质量较差,城墙内部填土夹杂碎砖块、石块,并且部分填土较松散、含水分量较高。综合分析,施工时填土质量较差,且工体压实质量未达到质量标准。
当邢台市园林局拿着这份鉴定报告追责时,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并不“买账”,他们均表示自己“严格按规定执行”,不存在任何过错,没有责任。无奈之下,邢台市园林局将古城墙修缮的设计、施工和监理三方起诉到邢台市桥东区人民法院。
庭审时,三方被告辩称,邢台市园林局委托的鉴定单位不具有古建筑物质量鉴定资格,鉴定所依据的材料不全面。对此,法官依据当事人的协商结果,委托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对古城墙坍塌成因进行重新鉴定。
2010年9月9日,山东省建筑科学院技术人员在屡次深入现场勘查后,对古城墙坍塌的原因给出结论:邢台市历史文化公园内古城墙修缮工程的城墙内部填土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是导致城墙坍塌的直接原因,地基承载力不足、同一段城墙内外侧分期施工、建设过程不合理是导致城墙坍塌的原因之一。
原告认为,两份鉴定结论均表明,古城墙坍塌是由于三个方面原因所致:一是设计单位存在缺陷,二是施工单位未按设计要求施工,三是监理单位监理不到位。
被告北京顺泰设计院辩称,公司拥有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资质。公司所修复的内侧城墙砌体做法是按照古城墙外原有的砌体做法设计,并在隐蔽部位添加了适当加固措施。因此,在施工图纸中无须对地基承载力方面进行注释说明。古城墙坍塌后通过现场实地勘察,城墙基础并无坍塌现象,这说明原地基稳固,能承载上部城墙的全部负载,同时证明修缮设计合理,不存在过错。
面对原告的指责,被告兴发古建公司辩称: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在监理工程师的现场监督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竣工后,经质量验收为“合格工程”。取样检测中发现的碎砖、石头可能是原来城墙中的,或是施工中产生的碎石、碎砖等残留物,但这不能导致城墙裂缝。每次回填土都是经过检验、检测,含水分指标合格。检测认为部分填土含水分较高,这是城墙裂缝变形渗水造成的,不属于用土的质量问题。原告称施工时土体压实质量未达标,不符合实际。因城墙裂缝变形渗水后,土体质量已经发生变化,几年后再取样作为判断施工时土体质量依据是不合理的,应以当时施工时夯土压实系数为准。古城墙系历史文物,该工程是修复工程,修复后不可能像一般建筑工程一样坚固并保证使用寿命。我国对此并未规定合理使用期限。另外,遭遇特大自然灾害是古城墙部分坍塌的主因。据当地气象部门的信息:2009年5月9日的那场暴雨,24小时的降水量达175毫米,是邢台市55年来遭遇的最大一场暴雨。
被告河北庆隆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辩称,城墙倒塌的根本原因是建设方违法作业造成。设计完成后需要有关部门审查,原告没有审查,属于违法施工。
一审法官依据当事人的要求,委托评估公司对坍塌损坏的古城墙的修缮费用进行评估,最终认定修缮费用为282万元。
对簿公堂厘清是非
邢台市桥东区人民法院的法官试图调解此案,但四方当事人相互推诿,谁也不肯让步妥协。最终,法官的调解工作无疾而终。
2011年11月4日上午,四方当事人准时出现在法庭。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烈辩论后,法官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作出认定:第一,原告在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时,未按规定向设计单位提供相关的地质勘察资料,致使设计单位未能按照详细的地质资料设计,导致设计工程存有瑕疵;第二,建设过程中的不合理导致修缮工程未能按照约定如期完工,是城墙坍塌的原因之一,原告应该承担古城墙坍塌的相应责任;第三,北京顺泰设计院在接受原告委托设计中,应全面、客观地按照相应资料对修复工程进行设计,在原告未提交地质勘察资料可能存在隐患的情况下做出设计方案,存在失误,应当承担责任;第四,河北兴发古建公司在施工中未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在明确要求素土夯实的情况下,在回填物中夹杂建筑垃圾、碎石块等是导致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主要成因,因此,应对古城墙坍塌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第五,被告河北庆隆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疏于管理,应在其签订的监理责任内承担赔偿责任。
最终,坍塌的古城墙究竟如何进行赔偿,审理此案的法官几乎查遍了所有的资料,未找到修缮古城墙坍塌后合适的赔偿依据。
经合议庭研究后,法官决定依据承揽合同,按最为保守的《民法通则》中的相关规定,划分当事人过错责任和赔偿数额:原告承担古城墙坍塌原因的20%责任,赔偿维修费56.2万元;被告河北兴发古建公司承担60%的责任,赔偿维修费170万元;被告北京顺泰研究设计院和河北庆隆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各承担10%的责任,赔偿维修费28万元。
收到判决书后,三方被告均对自己承担的责任不服,表示上诉。兴发古建公司上诉称:一审法院判处自己对古城墙的坍塌承担主要责任错误;另外,本案所采信修复工程预算的282万元评估价严重错误。东段城墙坍塌长度为11米,修复工程预算为282万元,平均每米的预算高达25万元。我公司承建古城墙长为273米,标价为395.3万元,每米的修缮费用为1.4万余元,修复工程预算相当于原来的19.57倍。如此悬殊的赔偿,难以接受。
原告律师反驳称:“这些费用包括古城墙坍塌部分重建费用,还包括其他加固和维修费用。坍塌的古城墙属于文物,它的损害价值远远超出这些。”
河北庆隆工程建设监理公司上诉称:“一审法院没有将古城墙坍塌的全部原因查清,错误地适用法律和合同条款,判令其承担巨额损失不正确。”
2012年4月10日,二审法院开庭审理后认为:邢台市园林局作为建设方,分别与上诉人签订设计、施工、监理合同,四方均应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构成违约的,应依法承担责任。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的规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兴发古建公司不服,申请再审。2013年4月18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再审。2013年12月16日,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后,作出维持( 2012)邢民二终字第25号民事判决的决定。
2014年6月,对再审判决不满意的兴发古建公司向邢台市人民检察院递交了民事抗诉书。围绕着坍塌古城墙的法律争议远远没有终止。以案说法解析“过失损毁文物罪”
本案是国内首例因修缮古城墙而引发的诉讼案件。本案看似是民事纠纷,却与刑事责任擦肩而过。因为,我国《刑法》第324条第3款明确规定:“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这段古城墙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但这起案件没有按“过失损毁文物罪”立案追责的原因在于:一是没有人到公安机关报案,本罪名须公安机关掌握过失毁坏文物罪的相关证据。二是造成“严重后果”界定存有争议。三是这段古城墙坍塌部分可以弥补、修复。
目前,针对我国古建筑修缮制度的法律尚不完善,存在各地做法不一、缺少权威而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等问题。对于修缮文物出现的质量问题,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特别是对赔偿数额缺少法律依据,这也是三方被告喊“冤”的原因所在。
我国《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27条规定:“违反本办法,或对文物造成破坏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劳务方(乙方):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工程具体情况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劳务用工协议,双方共同遵照执行。
1、用工工程项目
2、用工方式
3、工期
按甲方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生产计划执行。
4、劳务费用
4.1本工程项目的劳务费用详见附件:《劳务费用一览表》。其单价已综合包括了完成该作业项目所需全部劳务用工费用,单价不做任何调整。
4.2劳务费用计算以现场实际发生的工作量为准。
5、施工作业标准
5.1乙方必须按照甲方提供的作业指导书及有关技术资料进行施工作业。
5.2乙方的施工作业,必须满足甲方提供的技术文件要求和达到国家或行业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本项目执行的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见附表。
5.3施工作业质量不合格的,乙方应在甲方规定的时间内无偿返工,达到质量验收标准合格后。
6、甲方责任
6.1及时为乙方提供作业指导书和相关技术资料。
6.2甲方在乙方施工作业前必须对乙方按规定进行技术交底,下达该工程的安全、质量措施和工程技术标准。
6.3及时组织测量和交桩
6.4及时按建设单位要求进行隐蔽工程检查及办理签证手续。
6.5对本工程的施工作业质量、安全、技术、物资采购、作业进度进行全方面的管理、控制。
6.6负责需要安装设备和所有材料的采购供应。
6.7负责提供本工程所需的工程施工机具。
6.8按本合同约定办理劳务计价手续,按本合同约定时间支付劳务费。
6.9监督乙方对劳务人员的持证上岗、培训、考核、待遇等的实施。
7、乙方责任
7.1乙方必须严格按照甲方提供的作业指导书和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施工作业
7.2乙方必须按甲方编制的施工组织工期要求,及时组织满足劳务作业所需的劳动力,按甲方同意的开工时间施工作业。
7.3乙方必须确保进场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及相应的业务素质,满足相关工作的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稳定,调动更换时,必须经甲方同意。
7.4乙方必须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作业,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
7.5按规定办理特殊工种上岗操作手续。进场时向甲方人事部门报送名单及相关上岗证明。
7.6乙方的施工作业人员按当地政府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7.7乙方负责为施工作业人员交纳国家规定的应交的各种税金,并及时支付劳务人员费用。
8、施工作业的检查
8.1为有效控制工程质量,乙方在施工作业时应随时接受甲方检验,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乙方根据甲方通知书,限期返工或整改。
8.2隐蔽工程的作业未经监理工程师及甲方检查签认,不得自行隐蔽而转入下道工序作业。乙方如因自身原因,发生安全及质量事故,甲方将根据企业管理的相关规定给予乙方经济处罚。
9、安全责任
9.1 在施工中,甲方应贯彻执行jgj59-99标准及公司制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严禁违章指挥,有权制止施工现场的违章操作、违章作业。
9.2在施工中,乙方应遵守国家、行业安全生产法规。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杜绝违章操作、违章作业。对施工现场的违章指挥、安全隐患,有权暂缓实施,并提出改进意见。由于甲方的疏忽,发生的安全事故并不能免除乙方的安全责任和承担相应经济损失的责任。
9.3乙方必须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安全教育,作业中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认真组织调查,乙方自理并承担相应经济损失。
10、工程材料
10.1甲方按定额消耗量,根据施工组织和进度情况,供给乙方材料,材料经双方验收签单后,乙方妥善保管,甲方派专人对材料的使用进行旁站监督。
10.2在施工中,材料实际消耗量超出定额消耗量的部分,按市场价在乙方劳务工费中扣除。(其中钢材按定额量节余5%以上,水泥按定额节余7%以上,未达到者视同超耗。
11、劳务费的结算
11.1每月25日前由甲方按设计要求组织现场质检人员、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签认完成的合格作业量。
11.2按项目预算人员核准的作业量及附表单价结算劳务费。
12、劳务费的结算和拨付
劳务费按月结算,根据本工程资金情况及时拨付。甲方根据施工任务书(代结方单)进行劳务费结算,结方单应由项目有关人员核定签认,项目经理签批后,于当月28日报送财务处审核,作为甲方拨款的依据。现场临设完成后可结算付款,基础施工期间不付款,基础工程完成,验收后结帐,付款80%。主体工程,乙方除了交保证金外,二个月不付款,从第三个月开始,结帐后付当月款项的70%~80%。工资中的优质价在工程质量评定后再付给。
13、环境和文物保护
13.1乙方应在施工作业中保护施工作业现场环境,避免和减少由于施工方法不当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如有违反甲方及上级下发的有关环保条例的行为,甲方按有关规定严格处罚。
13.2在施工作业中发现文物或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乙方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立即通知甲方,甲方在收到通知后,应及时与建设单位及有关管理部门协商处理意见。
14、违约责任
14.1甲方按合同要求应及时拨付劳务费。
14.2乙方不能按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组织施工作业,并给甲方造成不良影响,甲方有权调整乙方的施工作业任务,乙方不履行合同时,甲方有权解除合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乙方承担。甲方解除合同,乙方应无条件的在24小时内让出工作面与临设,否则视为违约。
14.3因一方原因使合同无法履行,另一方提前7天书面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双方应对已完工作量进行盘点,并据此进行末次结算。
15、争议解决
15.1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双方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及时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双方约定的仲裁机构裁定或约定通过诉讼解决。
16、合同生效与终止
16.1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工完帐清后自动失效。
17、补充协议
17.1在合同执行中情况变化时,甲乙双方可以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原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8、双方约定的其它事项
19、合同份数
本合同一式六份,甲方项目部一份,乙方二份;报送公司人力资源处、财务处、工程管理处三份备案。
附件《劳务费用一览表》
甲方:____________(印章) 乙方:_______________(印章)
负责人: 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
工程管理处:____________
人力资源处: 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
___年___月___日 ___年___月___日
附件:
一、探索解决好大运河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顶层设计
(一)要依法保护与开发利用大运河
2012年7月,文化部颁布的《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为部门规章,且只涉及运河遗产保护的单一问题,约束力、影响力有限。面对复杂庞大的、涉及多地区多部门且大部仍然在用的“活着的”运河文化遗产,当务之急是抓紧制定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依法保护和管理大运河的依据。
(二)建立高层次的大运河保护与管理协调领导机构
鉴于大运河跨流域、跨区域、线性、活性,同时兼具水利、航运、文物、生态、旅游等综合功能,相关单位和部门“各自为战,各管一段”,是个矛盾和问题的“集合体”,有必要建立一个超越地区和部门的高层次的协调决策机构。
(三)充分发挥大运河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2013年6月成立的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吸纳了文物、考古、水利、生态、环保、历史、艺术、旅游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其理事会实际上具有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性质。大运河专业委员会要按照“加强对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促进大运河遗产价值的永续传承和合理利用”的宗旨,加强调查研究,破解难点热点问题,及时建言献策,成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决策的“智囊团”。
(四)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解决大运河保护经费不足等问题
鉴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公益性,有必要将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确保基本保护资金的落实。除政府财政支持外,还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和手段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河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如建立大运河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发基金,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鼓励民间社会资本介入。
(五)强化大运河的基础研究和宣传工作
研究方面,国家应在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中列出专项,支持大运河的基础研究,为运河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宣传方面,要在普及运河知识、宣传运河价值上下功夫,同时要让运河“走出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大运河,了解中国古代水利文明。
二、研究并遵循大运河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一)统筹兼顾
大运河是“在用的”、“活着的”文化遗产,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在用的关系、保护与治理的关系、遗产管理与水利管理的关系、文化功能与水利功能的关系等。一方面,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优先、强化保护是必须的、责无旁贷的,绝不能以“使用”的名义而毁掉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大运河作为活态、再用的文化遗产,也不能因为需要“保护”而放弃对它的利用,影响它的使用价值发挥(因为这种“活态”能够继续下去,这恰恰是人类智慧和文明不断聚集的结果)。对目前尚有航运、防洪、供水等功能的运河河道,在河道功能延续和拓展中,既要科学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健全和完善水利设施,协调好运河上下游左右岸、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之继续发挥永续利用、造福人民的功能;同时也要自觉服从于文物保护的法规和要求,尊重文物部门的意见,尽最大可能地保护好运河文化遗产,努力实现“使用”与“保护”的双赢、互动。
(二)扰动最小
大运河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应尽最大的努力加以保护,使其扰动最小化――即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加以科学、合理、适度的可持续利用,绝不能在运河河道及堤防上大兴土木、大动干戈,随意破坏运河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连续性。比如,为了开发运河旅游,在运河两岸(滩地)大量修建旅游服务设施。这些无疑是对运河文化遗产“建设性的破坏”,需要紧急刹车。鉴于运河是“活态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对运河的治理更要强调遵循生态治河的理念和原则,尽力保持河道堤防的原始风貌。要大力提倡采取传统的河工构建和施工艺加固堤防、稳定河势,并使滩区自然落淤,恢复河岸河滩特有的生态景观。
(三)突出重点
大运河既然是文化遗产,对其加以全面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运河工程历史这样久远,规模这样宏大,区域这样广泛,涉及的地区和部门这样多,加之本身又是线性、活态的可再用的文化遗产,因此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想而知。现实如此,我们必须直面。这就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注重整体保护,以体现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又应强调突出重点,即对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的运河文化遗存,特别是列入申遗名录的节点,必须强化保护,避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如果河道整治遇到了这些“节点”,应当“礼让”或“绕道”而行。比如,鲁运河临清段有一处戴湾古闸遗址,南水北调输水线路在通过这一段时,采取了“新开引渠、绕闸而行”的办法,达到了保护与利用的“两全”、“双赢”,此种做法值得借鉴。
(四)改善生态
大运河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其生态环境好坏不仅关系到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永续利用,也关系到运河自身的生命健康,还影响到运河沿岸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因此,要切实建立起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努力打造生态运河、美丽运河、文化运河。当务之急:一要优化配置水资源,让干涸的运河段“复活”;二要大力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让运河成为清水廊道;三要大力治理运河周边的环境,拆除运河堤、滩上的违章建筑,禁止向运河中乱倒垃圾杂物,保持堤防和其他水工设施的完整、清洁。
(五)公众参与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结晶,是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方面,要建立包括国际组织指导、政府主导、企业协助、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等方面在内的运行机制,一方面又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公众对运河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程度,进而使大家自觉投入到“爱我运河,护我运河”活动中,成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管理;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可能对环境与生态产生诸多影响,我们应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应采取行政、科技、经济、法律等措施,建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明确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的各自职责,制订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计划,尽量减轻施工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水利工程建设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一、工程业主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工程业主在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及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因素,并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制定建设期环境保护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及具体管理办法;编制招标文件和承包项目合同中的环保条款;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环保工程措施的落实;负责协调环保和其他部门的关系,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环境监测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编写年度环境保护工作报告及月、季、年报表;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认真做好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环保项目未按要求实施完成的,不能通过验收。
二、施工监理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环境监理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的有力措施,监理工程师不仅要抓好合同、进度、质量和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还要加强环保管理,建立以总监负责制为核心的环境监理组织体系,完善各项监理制度和监理程序,落实监理具体措施,实行分工负责,对施工单位的环保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1、工准备阶段。应审查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是否满足环保要求,如有问题,应协助做好设计优化工作。
2、体施工阶段。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确定监理的主要内容,检查环保工程设计是否得以实施、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环保工程资金的使用是否落到实处、配合环保职能部门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检测和监督工作。此外,对于施工单位存在的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的施工活动,监理工程师必须依据相关环保法规、政策规定加以严格控制,并责成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3、工验收阶段。提交环境监理报告,参与业主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和环保主管部门组织的环保监测验收。环境监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表、地下水资源保护;施工区生活供水灭菌消毒的监测与检查;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处理,排污口及水质监测;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控制和大气监测;噪声污染控制和监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水土流失的防治与植被恢复;人群健康保护;文物保护;环保设施的建设。
三、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1、强施工人员管理。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环保条款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环保工作,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与工程同步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及时检查环保设施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保问题,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强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碴、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改善和恢复施工区的良好环境。
2、立环境保护体系。施工单位应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下,生产副经理具体管理、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环境保护体系。
①防治水源污染。根据国家水资源保护有关标准,控制进入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废水浓度,对砂石骨料加工清洗、混凝土养护、化学灌浆、机械废油、施工企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采取处理措施,防止直接排放污染水体,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施与农田,施工机械检修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喷洒道路及施工场地。
②防治大气污染。根据有关排放标准,采取措施消烟除尘,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量;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扬尘和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取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施工机械车辆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各种燃油机械必须装置消烟除尘设备;砂石料加工及拌和工序必须采取防尘除尘措施;严禁在施工区焚烧会产生有毒有害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并加强施工机械、车辆的管理和维修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③防治噪声污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采取减噪降振措施或选用低噪弱振设备和工艺,实行施工区与居住区分离,设置隔音设施,所有进场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外排噪声指标参数必须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尤其在靠近生活营地和居民区施工的单位,必须合理选择和调整施工时间和机械配置,尽可能在白天进行施工,严禁晚上进行大规模施工活动,减少和避免噪声扰民,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④防治废物乱排。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 ,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结合造田、修路等利用弃 ,减少占用耕地、河道等;防止废弃物中有毒有害成分污染水体;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防止运输车辆将砂石、混凝土、石碴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区场地上,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扫;工程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实行袋装化,并及时清运至施工区周围较近的城镇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并做好人群健康保护工作。
⑤防治疾病流行。防治疾病流行,保护人群健康。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认真做好疾病调查和防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免流行性传染病、地方病、自然性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千方百计保护人民生命健康。
⑥防治水土流失。按工程设计和合同要求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当堆砌高度较高时不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在工程施工期间不乱砍、滥伐林木,尽量不破坏草灌等植被,并选择适宜本地区栽植的植物,进行生态护岸、草皮护坡,保持工程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尽量减免工程施工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⑦防治文物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或疑为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防止移动或破坏,同时将情况立即通知业主和文物主管部门,保护好文物。
总之,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有关法规,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好工程施工期间的生态环境,使工程充分发挥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郜文江,王焕芳.水利工程施工时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09)
关键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水平;投资控制
在坚持投资控制的“动态、系统、全过程”三大理念前提下,针对传统做法以施工图设计审查环节和施工阶段为投资控制重点效果不佳的状况,可从提高可行性研究水平入手,达到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促进投资估算发挥应有约束力的效果,应是解决建设项目投资失控问题的良方之一。
1 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1.1 赋予建设项目完整内涵,是项目决策的依据
一方面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结束,标志着项目决策准备工作的结束,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提出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决策;另一方面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结束,表明项目具备了完整的、全面的内涵,而此前环节的项目规划、项目建议书阶段工作只是完成了项目的基本定义、提出了项目的初步概念,不能满足项目决策的需要。
1.2 是前期工作中最重要的中心环节
在项目前期工作中,作为初始环节的项目规划、项目建议书,其任务是回答是否有必要继续深入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平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矿产压覆证明、文物压覆证明、地震安全评价意见等环节,通常是以项目可行性研究为中心,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支撑性条件;而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后续阶段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筑工程及设备招标,均以可行性研究为基础,为施工做准备工作,受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制约。
1.3 对建设项目全过程有着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工程方案,是后续设计、施工的基础。工程方案和总投资、建设规模、效益指标一起,经批准后,还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的主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条件、投入品及相关辅助配套条件的研究深度,决定了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及竣工后能否正常运行。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风险分析,可帮助业主预见和规避损失,以获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4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缺失在以后阶段很难弥补
由于建设项目通常具有不可逆转性,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缺失,如产品方案、选址、项目风险、建设条件等方面留下的先天不足,在以后项目阶段中几乎无法改变。因此,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程序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十分重要,它反映了项目建设的基本规律,是项目建设过程的客观需要。
2 对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具有关键性约束作用
2.1 对全过程投资控制的关键性作用已成共识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投资控制的关系方面,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前置性、在全过程中对投资的控制性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也是被广泛认可的常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项目决策阶段实际发生费用占总投资1%~2%,但影响总投资的可能性为60%~65%;勘察设计阶段实际发生费用占总投资5%~6%,但影响总投资的可能性为10~15%;施工阶段实际发生费用占总投资90%以上,但影响总投资的可能性为5%~10%,这已经是被建设实践反复证明的工程规律。
2.2 经批准的投资估算对后续阶段投资控制起“封顶”作用
从建设工程管理的实践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投资估算,经批准后是以后建设阶段投资控制的基本依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初步设计概算变动幅度不能超过可研估算的10%,超过了就要重做可研、重新决策。一方面,表明可研提出的投资估算对项目总投资的起关键性制约作用,投资估算经批准后,以后各阶段的投资变动余地均很小;另一方面,可研提出的投资估算,还关系到项目是否成立,若以后阶段的投资变动超过规定的幅度,可研将被重做、重新报批,项目立项将被取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批准的投资估算,若在建设活动中严格执行和管理,对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后过程的投资控制实际上发挥着“封顶”作用。
3 提高投资估算在项目投资控制中的对策
发挥投资估算对建设项目投资的约束性作用,要从提高可行性研究水平入手。具体来说,提高可行性研究质量,应把好以下七个关口。
3.1 把好资格关,解决好政出多门问题
国家实行注册咨询工程师制度和对工程咨询单位进行资格认定已实行多年,现在已到了统一规范管理的时候。应该由国家层面出台政策,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统一规定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均需由具有工程咨询资格的单位研究编制、由注册咨询工程师领衔,附注册证并盖章,并适用于全国的建设、交通、水利、工信、扶贫、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农业、电力、土地整理等各部门主管的建设项目,改变各自为政、要求不统一的状态。
3.2 把好质量关,解决好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评价标准问题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三)的推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01年2月,中国工程咨询协会质量管理委员会修订已出台了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工业、交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等级评分办法,第一次使这些专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有了一个衡量比较的标准,对提高可行性研究水平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受到广泛好评。应对已出台的质量等级评分办法加大宣贯力度,同时继续研究出台其他分行业、分专业的可行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推动其他行业(专业)的可行性研究上水平、上台阶。
3.3 把好素质关,解决好能力建设问题
工程具有惟一性,咨询工程师从事的是知识密集型劳动,是对以工程项目为中心的内外事物的再认识、是知识的创新,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应加大工程技术经济人员的新知识新方法培训力度,加大对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的工程管理基本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工程管理业务素质。
3.4 把好自律关,解决好过低收费等不正当竞争问题
过低收费导致可行性研究低质化,致使咨询设计单位不愿付出过多的人力成本,是部分可行性研究文本达不到规定深度、草率应付的主要根源之一,应研究新的费率政策并增强约束力;健全协会组织,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的分会应该向省以下延伸设置,以更好的发挥管理服务功能;严厉处罚出卖单位资格证等违法行为;教育工程技术经济人员增强责任感,把每一个可行性研究工作任务当作自己的投资、自己的项目来作,旗帜鲜明反对胡乱拼凑和“戏说化”倾向。
3.5 把好评审关,解决好“走过场”的问题
出台评审会组织管理办法,对专家组的人员资格进行规范,克服目前项目评审会专家组里外行人员多、行政人员多、官话套话多的“三多”现象,使项目评审会至少发挥把关、纠错、优化三个作用,当好管理部门的智库和参谋。
3.6 把好公正关,解决好独立性和客观性问题
逐步减少甚至克服少数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存在的领导事先定调,反向论证,逆向思维,导致部分项目结论虚假的问题;对于经严格的技术经济论证,确实不必要、不可行的项目,要大胆作出不可行的结论,以避免企业和国家蒙受更大损失,这也是一个工程师应有的职业操守和良知。
3.7 把好储备关,解决好过分追赶工期的问题
时间紧是导致可行性研究报告低质化的主要根源之一,常见的现象是储备项目少,临时性拼凑,可行性研究过分赶工期,造成错项漏项多、来不及做必要的方案比选,有的犯常识性错误、甚至成为笑谈。项目研究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明晰的过程,临时拼凑很难产生成熟的项目,必须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从项目储备抓起,才能避免时间紧造成决策失误和投资损失。
通过把好上述“七关”,为项目的后续阶段搭建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从制度上进一步保障后续阶段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指导下,有一个连贯的建设思路,全过程的投资控制才有可持续性。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是业主方的管理,业主在合同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水平如何,直接决定了建设工程的质量、效率与投资成本。
关键词:工程管理;组织;规划;实施;控制
作为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项目管理组织,确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同一时期进行多个项目的管理更应该编制好整体项目管理规划,做好各个项目在不同时期的控制要点和工作重点;同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工作体系和各项项目管理规章制度,绘制项目管理工作体系图和项目管理工作体系流程图。另一方面按照工程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已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工程监理合同、其他合同及合同性文件,调动各方面的综合资源,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同时应加强对项目工程从开工至竣工的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及其他方面的目标进行全面控制的管理过程。
1 项目管理的过程 1.1 建立项目管理组织 项目管理的边界条件是:工程承包合同已经签订,工程任务已经明确,监理工程师已经选好,其他相关条件也已具备。由于项目管理的主体是以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部,因此,项目管理的第一步是建立项目管理的组织――项目部。项目部的建立包括以下内容: (1)采用适当方式选聘称职的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 (2)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和工作内容,组建项目管理机构(项目部),明确各部门分工和责任。 (3)根据工作需要选配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 (4)制定各级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5)编制项目管理流程,明确各级项目管理人员的权限。 (6)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如果上级机关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亦应遵守。 1.2 进行项目管理规划 项目管理规划是对项目组织、内容、方法、步骤及重点进行预测和决策,做出具体安排的纲领性文件,其内容包括:列出项目管理工作清单,并对工作进行分类。采用何种分类的方法取决于项目的特点和人员状况:如果项目比较复杂,且项目管理人员专业分工界限比较清楚,可按条条来划分;如果项目相对比较简单,项目管理人员多为复合型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经济和管理,则可按块块来划分。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采用条块结合的方式,认为这样更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1.3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 项目管理的客体是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是业主唯一的现场施工管理者,要保证项目管理指令的唯一性,项目管理人员一般不能越过监理工程师直接向承包商指令或接受承包商的意见,项目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决策应通过监理工程师贯彻执行。因此,项目管理的实施就是对监理工程师的管理。 1.4项目管理的终结 项目工程的竣工验收和总结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工程虽然已经完工,但项目管理并没有结束,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这一阶段的历时甚至会超过项目的建设。这项工作的目标是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对外结清债权债务,结束交易关系。其内容有: (1)组织或委托监理工程师组织竣工初验。 (2)组织或委托监理工程师组织试运行。 (3)组织或委托监理工程师组织正式竣工验收。 (4)责成监理工程师要求承包商对工程遗留问题进行处理。 (5)组织办理工程移交。 (6)办理竣工决算,支付质量保证金。 (7)项目部解体,人员分流转岗
2项目管理的内容 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纷繁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合同管理,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信息管理和其他方面的管理等。业主的项目管理和监理的项目管理及承包商的项目管理虽然内容相同,但在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深度和具体工作上三者有严格的、明确的区别。只有认识这个区别,才能做好项目管理工作。 2.1合同管理 (1)合同管理应该说并不是项目管理的一项具体内容,之所以把它列在这里,是因为合同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离开他,项目管理就无从谈起。合同是项目管理的依据。 (2)熟悉合同。项目管理人员要熟悉合同,包括合同协议书、补充协议书、技术条款、商务条款、备忘录、招标通知及其他一切被看作合同一部分的文件,并对合同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合同的关键条款、存在的漏洞及可能产生变化并引起纠纷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 (3)树立强烈的合同意识。在合同面前,业主和承包商的地位是平等的。一方面,项目管理人员不以势压人,逼迫承包商接受合同外的条件;另一方面,也要警惕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埋设陷阱。当承包商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时,首先想到要遵守合同,对采纳建议可能带来的经济问题要有充分估计。 2.2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业主的项目部要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概括地说有审查确认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审查以及对监理工程师日常监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等几个方面。 (1)承包商质量保证体系的审查确认。着重检查承包商是否已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经认证单位认证,是否制定了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计划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是否行之有效等。 (2)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检查承包商是否根据设计图纸的规定和合同的要求制定了材料检验和检查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对材料的采购订货、材料的进场和材料的使用进行质量控制。 (3)生产设备的质量控制。包括生产设备采购订货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加工制作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组装调试的质量控制以及形成的生产能力的保证率等各个环节。 (4)监理规划和监理工作实施细则的审查。业主的意志要通过监理工程师来实现。监理工作的好坏与监理规划和监理工作实施细则的优劣有直接关系。 (5)经常深入工地了解情况,同时对监理工程师的日常监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特别强调带着问题下工地进行调查研究。 2.3投资控制 项目部对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负有很重要的责任,因为项目部所管的是源头的问题。项目部对投资控制的内容主要是审核批准拨付合同范围内的进度款、处理变更和索赔,即管理“项目实施控制价”。 (1)审查、确认监理工程师上报的承包商所做的统计月报,上报上级部门,并不定时抽查工程实际完成情况与监理上报情况是否符合。这里主要指对已完工程量和工程质量的审核,必要时可请测量中心、试验中心检查、确认。 (2)研究监理工程师审查后的合同变更及有关索赔报告,负责核实项目、原因、数量、施工条件,然后提出初步意见上报有关部门审、批。需要强调说明的是:项目部要明示监理工程师,对于承包商所提出的合同变更及有关索赔要求,监理工程师在提出审查意见以前必须与项目部沟通并取得一致意见。否则将出现项目部否决监理工程师的意见的可能,这不仅会降低监理工程师的威信,也会给工程管理带来混乱。任何合同变更和索赔要求都要有文字依据。 (3)审查竣工决算,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2.4进度控制 (1)审查确认监理工程师上报的承包商所做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监理工程师做好监理规划、计划、组织设计和进度控制的工作制度以及进度控制工作实施细则,并督促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努力落实。 (2)主持会议研究各方面提出来的与合同实施有关的问题,参加监理工程师主持的有关协调研究会议,对涉及到工程进度的有关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并通过监理工程师去实施,必要时对施工手段、施工资源、施工组织直至合同工期进行调整。重大问题须报上级部门批准。 (3)及时审签工程进度款支付凭证,依据合同对承包商的工程进度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和处罚,必要时给与额外的奖励。帮助承包商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设备、资金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以加快工程进展。 2.5信息管理 (1)深入施工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召开或参加各种协调会议和其他会议,掌握项目的各种情况。
(2)接受监理工程师的各项报告和文件,所有报告和文件均应妥善保管或备份,以备查用。
(3)对于隐蔽工程部分及工序转序,上道工序完成情况必要部分要做好照片的采集和存档工作。
2.6其他目标的管理 (1)安全目标。督促监理工程师做好安全控制,目的是保证项目施工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是安全控制的三大主要措施。 (2)现场管理目标。科学安排、合理调配使用施工用地,并使之与各种环境保持协调关系。项目施工结束后,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拆除临时设施并退场,以便重新规划使用或永久绿化。 (3)文明施工目标。督促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按照有关法规要求,使施工现场和临时用地范围内秩序井然,文明安全,环境得到保护,绿地树木不被破坏,交通畅达,文物得以保存,防火设施完备,居民不受干扰,场容和环境卫生均符合要求。 (4)协调现场各承包商、监理、设计、业主内部各有关部门、地方村镇之间的关系,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3结语
总之,业主是项目管理的主体,是项目组织的最高层,是所有角色的总调度,发挥好业主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对工程项目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业主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业主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调控作用,主动地组织和协调好项目各参与方的工作,最终产生一个又一个令自己和社会满意的优质工程。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园林城市创建力度,确保今年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考评验收,根据省建设厅颁布的《*省园林城市标准》和《*省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做好20*年度省级园林城市迎检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作为我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扎实推进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和防护绿地的改造和提升工作,切实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全县人民打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二、总体目标
为高标准地做好省级园林城市的迎检工作,要认真对照《*省园林城市标准》的要求,切实加强对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调动全社会参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和管理工作,确保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9.93平方米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35.63%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0%以上,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和市政公用设施等各项指标全面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圆满完成省级园林城市创建任务。
三、工作步骤和工作重点
今年省级园林城市创建迎检工作,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再次动员、宣传部署阶段(20*年3月)
主要任务是:召开全县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动员大会,总结经验,研究部署迎检之年工作任务。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进一步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1、召开动员大会。3月中旬,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811”环境污染整治、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总结表彰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动员大会,进一步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明确目标,积极动员广大市民投身到园林城市创建的工作中来,形成创建为人人、人人齐创建的良好氛围。
2、落实工作任务。各街道、部门、单位对照《*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研究具体工作方案,分析梳理创建工作的弱项、难点、重点,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完成时间,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文明县城创建领导小组要根据《*省园林城市标准》,结合各单位实际,下达较为明确的任务书,确保任务清楚,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3、加强宣传发动。县委宣传部要根据园林城市创建迎检之年的工作要求,制定《关于切实做好20*年度文明县城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宣传工作的意见》,并狠抓工作落实。县级新闻媒体要发挥宣传主渠道作用,精心策划,突出重点,要积极配合面上的创建工作,及时宣传报道园林城市创建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专题报道县各职能部门的创建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要切实做好先进典型的报道、不文明现象的曝光以及公益广告的刊播工作,以进一步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声势。要加强与上级新闻媒体的沟通,拓宽宣传渠道,深入宣传我县的绿化建设成就。各镇乡(街道)、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切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要在车站、公园、主要街道、广场等重要场所设置一批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示范文明县城为内容的公益宣传广告,要积极编印和发放创园知识小册子、创园行动倡议书等宣传材料,让群众了解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进一步形成园林城市创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万众一心共创园林城市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阶段(20*年4-8月)
主要任务是:各镇乡(街道)、部门、单位按照《*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和本单位的职责职能,对照县创建领导小组下达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抓好工作的落实。同时,要搞好自查、整改工作,对已达标的项目要进一步巩固成果,对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的项目要查找原因,对薄弱环节要进行重点弥补和专项整治,以全面推进创建工作。还应加强对今年重点工程的全程督查,确保各重点工程按时高质完成。
(一)抓龙头引导,修编完善绿地系统规划。
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型山水旅游城市发展战略和建成区“群山环四城、四城通五水、五水透六绿”的城市空间布局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显特色,重新修编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植物多样保护规划,对城区规划中的绿色空间进行细化设计,使绿地系统规划及早实施,早出成效。要加快城东新区和七星新区的绿化建设,打造“功能完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城市绿化板块,早日形成“线块结合、山水相依、总量适宜、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努力呈现“山为城市背景,水为城市线条,板块相望,路网成荫”的城市风貌,使整个城市置于青山绿水之中。
(二)抓重点推进,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一是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要按县政府实事工程的要求,切实做好*公园、*南路、城防二期、*西路配套等绿地工程建设,使之成为我县城市绿化景观的亮点。二是做好旧绿提档工作,县建设局要根据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工作要求,有计划地做好城区主要街道、居民小区、公园广场的绿化补植和改造以及城北山体的绿化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区绿化水平。三是搞好庭院绿化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应实施拆墙透绿,增加庭院绿化数量。大力推广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建立体型、复合型的绿色空间。四是努力扩大生产绿地,切实做好城市苗木基地和苗木花卉繁育中心基地的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基本能够自给。
(三)抓形象提升,加强城市景观建设。
一是做好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划定文保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保护方案,实施保护管理,确保文保建筑及其他文物设施得以很好的保护。在城区范围,要重点做好大佛寺、*书院、孝行砩和环城东路古城墙的保护工作。二是做好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要认真执行《*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古树名木保护档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有力措施,严禁各种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积极采用先进科技成果,做好古树名木的复壮、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古树名木的保护水平,发挥古树名木的良好景观作用。三是继续推进城市景观改造工作。要按照县政府20*年十大重点建设工程的要求,全面完成上三道口至横街综合示范工程,按计划完成*南路*公园至*大桥段街景整治立面改造,休闲绿化带及*大桥至七星大桥的景观带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四)抓功能完善,加快基础设施配套。
要有计划地推进城东客运站迁建和城区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人民西路西区转盘至横街段的道路景观改造工程,切实做好新中路北段、*南路、南岩路及*西路西段等新建路段的标志标线漆画和交通信号灯的安装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区交通条件。要有计划地做好城市公园、居民小区照明安装工作,逐步做好城区繁华地段、中心街道、广场、高楼、城区、山体以及警钟山、*、塔山和磕山的亮化和美化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区亮化档次。要高度关注居民区公共厕所建设,切实抓好城区公共厕所亮化和高档次公共厕所的建设改造工作。要大力推进城市燃气事业,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五)抓工作统筹,实施城市综合管理。
一要加强市容市貌管理。要针对市容管理的重点部位和重点问题,按照严惩重罚和管理、教育、处罚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整治“牛皮癣”小广告乱张贴、104国道沿线、城郊村杂物乱堆放、违章搭建等问题。要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县城管执法局要根据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要求,对城区户外广告再次开展一次专项治理,进一步优化市容环境。二要强化经营秩序管理。要根据严格整治与合理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对羊毛衫兔毛市场、各大农贸市场周边及县前巷、大佛桥头等地段的经营秩序整治,有效改变上述地段的乱设摊点、占道经营和无证经营现象。要根据定点、定时、定标准的要求,全面规范街头小餐饮和春饼摊的经营行为。三要强化交通秩序管理。深入实施“文明交通畅通工程”,合理组织交通流向,从严整治车辆乱停放及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进一步优化城区交通秩序。
(六)抓环境改善,推进城市生态建设。
要巩固和提升“811”环境整治成果,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促使城市及区域生态向“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清洁”的生态系统转型。要重点做好城北台地规划,落实职能单位,注重抓好自然植被保护,继续开展义务植树,提高森林覆盖率,营造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风光优美的生态环境。要加强在建工程管理,城防二期等在建防护绿地工程要符合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形成道路、水系防护绿地系统。要加强河道的自然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江、潜溪江及城市内水系的整治保护工作。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制度,结合污染源普查,重点加强*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要治理城乡日常环境卫生,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无公害处理。加强城区环卫保洁工作,确保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要规划建设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做好建筑垃圾的规范化处理工作。力争到年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争取达到98%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大气污染指数达到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
(七)抓行政执法,强化城市绿化管理。
根据《城市绿化条例》和《*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订《*县绿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严格执行“绿线”管理制度,将城区范围内的公园、河岸、山坡、城市主干道、城防工程、滨江绿带等地带作为“绿线”管理的重要部位,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建立和健全城区基建绿化专项审批验收制度,把绿化专项审批列入项目审批中心,将绿化用地量指标列为规划设计条件,严格把关。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市场秩序,依法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工程监理实施招投标管理,确保绿化工程质量。对基建绿化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进行跟踪管理,对绿化施工进行严格把关。
(八)抓资源整合,深化群众绿化创建活动。
一是多方筹资,加大投入。按照财政出一点、城市维护增加一点、部门单位承担一点、银行贷款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如期足额到位。规范和健全园林绿化建设市场,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园林绿化建设。二是推进全民绿化。广泛开展“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小区”考核评比活动,建立健全“绿化达标”一票否决制,对有条件达标的单位绿地率不达标的,不得参加文明单位、先进单位评比,对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三是推行全民养护,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及社会认养活动。制定和完善《*县城区义务植树管理办法》,规划义务植树基地,大力开展社会认养绿地活动,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出资认养绿地。加强城市广场和公园管理,倡导市民文明游园,自觉爱护公共绿化。
(三)自查自纠、迎接评审阶段(20*年9-10月)
主要任务是:按照省级园林城市评审程序和要求,由县创建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照目标任务分解,对各镇乡(街道)、县有关职能部门的创建工作进行测评。同时,向省政府正式申请省级园林城市的考核验收,并高标准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1、自测自评。各镇乡(街道)、县有关单位要对照目标任务分解,以《*省园林城市标准》为标准进行全面摸查,将存在的主要问题逐一登记,明确整改责任、时限和措施。整理自测自评结果,并报县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2、模拟评审。由创建办牵头在全县组织模拟考评,并召开模拟考评总结会,公开通报考评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3、资料整理。精心准备有关考核的配套资料,完成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汇报材料和申请省级园林城市考核验收的请示。各责任单位根据《*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收集和编制各类创建工作资料、档案,报送县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建好由各职能部门保管、备查的相关台帐资料。县电视台要组织人员编辑拍摄一部反映我县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历程和创建成果的电视专题片,县信息传播中心要组织采写大篇幅的园林城市创建专题文章。县创建办公室和建设局要根据《*省园林城市标准》,建立脉络清楚、纲目分明、内容完备、能说明问题的支撑性纸质资料档案。
4、迎检准备。各责任单位根据全县迎检工作意见,制定本单位的迎检计划。继续抓好各类遗留问题的整改,抓好各绿化工程的建设全过程,抓好公共秩序、市容环境、市民文明素质和营造创建氛围等工作。高标准做好各受检点的迎检现场准备工作。做好迎接省园林城市考核组来*考核的有关接待工作。
(四)总结表彰,巩固提高阶段(20*年12月)
主要任务:根据省建设厅考评结果,总结创建工作经验,表彰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巩固扩大创建成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长效。
1、总结成绩,表彰先进。根据省建设厅考评结果,适时召开全县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全面总结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绩,表彰创建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完善制度,力求长效。根据考评结果和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绿地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城市绿地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抓好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长效。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县文明县城创建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关工作,由县委书记何加顺同志、县长温暖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副书记求子平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园林城市创建专项组,由副县长江波同志担任责任领导,县府办、创建办和建设局负责人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园林城市日常创建的成员单位,具体负责园林城市创建的组织和实施工作。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日常工作由县建设局组织实施,县创建办协调落实,各街道、部门、单位在创建过程中承担相应职责。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long-distance pipeline, the EPC model is wildly use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engineering change under EPC model and the uncertain factors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elaborates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engineering change.
关键词: EPC模式;长输管道;工程变更;处理方法
Key words: EPC mode;long-distance pipeline;engineering change;process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U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052-03
0 引言
随着我国工程承发包市场深入发展及投资方式多元化,工程项目也趋于复杂化、多元化,工程总承包模式得到较大发展。基于业主倾向、资源配置和综合效益等优势,EPC模式亦成为长输管道建设大力推行的承包模式之一。
长输管道的建设具有周期长、现场情况多变、技术复杂等特点,整个项目的运作需经过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现场施工三个阶段。其中地方核准获取政府部门批文的工作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而现场施工一般与地方核准要相隔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此期间,地方规划的变化和各类设施的建设导致施工期间线路路由和站场阀室的位置发生变更。但EPC总承包合同签订时,基本是按初步设计工程量作为招投标工程量,导致施工阶段实际工程量和作为招投标的初步设计工程量不一致,由此产生工程变更。并且工程量增加是承包商遇到的主要风险之一,需要采取索赔等方式予以处理,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浪费。
1 长输管道建设的EPC模式
EPC模式,为英文“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的缩写,即设计—采购—建设模式,其基本出发点是EPC总承包商承担工程建设的大部分风险,业主较少参与工程管理工作,重点进行竣工验收。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核心工作为工程设计(或深化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调试验收,以项目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对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管理,对共享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专用设备的提供以及各种风险的控制为项目增值,从而获取更多利润。
针对整体项目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总承包商多成立HSE部、技术质量部、工程控制部、经营合同部等专门管理部门,分管安全、质量、进度、合同等相关工作(图1)。
管道建设EPC总承包合同额多以初步设计成果为依据,而总承包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管道建设、运营管理、地方主管部门等相关方在工程质量、安全环保、土地使用、水土保持方面的要求和管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有效控制EPC项目管理,又加大了EPC项目顺利实施的风险和难度,同时不可避免的在施工过程中引起工程变更。
2 EPC模式下工程变更分类
变更是经业主指示或批准、对业主要求或工程所做的变更。目前,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变更,按变更起因主要分为:业主方引起的工程变更,总承包商引起的工程变更,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或工程相关方引起的工程变更和特殊地理环境等其它原因引起的工程变更。按EPC招投标时以初步设计阶段工程量为依据,项目变更多以是否修改初步设计作为划分条件,分为初步设计范围内变更和初步设计范围外变更。
2.1 按变更起因分类
2.1.1 业主方引起的工程变更 通常,业主方引起的工程变更包括:扩大或减少EPC承包商的工作范围、新增市场而更改站场阀室位置或类型、更改合同工期等。
2.1.2 总承包商引起的工程变更 在管道建设过程中,总承包商为获取最大收益,常凭借设计优势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因而由于总承包商引起的变更也较为普遍,主要包括:线路路由优化、阀室位置优化、河流穿越方式更改等。
2.1.3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或工程相关方引起的工程变更 在管道建设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规划部门、土地部门、交通部门、水利部门、军事管理部门、文物部门等相关单位提出特殊要求,导致线路走向以及站场、阀室位置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工程量增减以及工期长短发生变更。
2.1.4 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其它原因引起的工程变更 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其它原因引起的工程变更一般包括: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管道沿线新增建筑物和构筑物、新增其他工程的干扰、征地原因等。
2.2 按是否修改初步设计分类
2.2.1 初步设计范围内变更 简称初设内变更,是指对工程的任何修改,而该修改没有影响初步设计文件,属于初步设计范围内的修改。EPC总承包商在投标阶段对提供的初步设计文件(含各专项评价、防洪评价、勘察报告等)进行熟悉,并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且与招标单位进行技术澄清,完成初步设计的确认。经确认后的初步设计范围内发生的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和投资的变化,以及对工期的影响,一般均由EPC承包商自行承担。
2.2.2 初步设计范围外变更 简称初设外变更,是指对工程的任何修改,该修改影响了初步设计文件,属于初步设计范围外的修改,包括:①项目的建设规模、使用功能、设计标准、起始点的变更;② 因业主或地方政府原因改线涉及大中型河流、一级以上公路及铁路等穿越次数发生变化;③由于业主原因发生的设备材料替代或调整的;④外电线路长度的变化;⑤临时用地及地面附着物补偿费用变化。
除上述初步设计范围外的修改,均界定为初设内变更。
3 西气东输二线广南支干线工程EPC模式下的工程变更处理实例
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面对多种工程变更,相应的处理方式也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在长输管道建设工程中属初步设计范围内的变更,引发的费用变化多为总承包自行承担,而属于初步设计范围外的变更,尤其是涉及工程费用增加,总承包可以按照变更程序进行索赔。为了使总承包商获得利益最大化,初设内变更尽量使工程量减少。初设外变更如果涉及工程量增加,则尽可能找到有力依据进行索赔,以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西气东输二线广州-南宁支干线工程的初步设计于2009年完成,其中位于肇庆四会市的绥江穿越(穿越处地貌,见图2)工程设计为顶管隧道穿越,长度为790米。广州-南宁支干线的绥江施工(2011年)距勘测已近两年时间,两年来,穿梭江中的采砂船不断进行采砂作业,致使绥江顶管隧道穿越在工期和安全上存在极大风险,广南支干线EPC项目部组织专业公司对绥江进行地质复测,以便核实顶管隧道穿越方式是否仍然可行。经前后的勘测数据比对,绥江穿越处的河床纵断面与2009年发生巨大变化,穿越处河床底部下切13.5米,如未复测而进行顶管隧道施工,顶管穿越将暴露于江水之中,极有可能发生较大安全事故(顶管穿越断面的两次测量,见图3)。根据最新的地质复测结果,绥江穿越方案经设计单位修改及多次专家论证,最终确定绥江穿越为盾构方案,穿越长度为800米。
针对此种变更,可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引起绥江穿越方式变更的原因;②绥江穿越是否为河流大中型穿越;③穿越方式的修改是否涉及修改初步设计;④穿越方式变更是否增加费用。根据上述变更的划分界面及新的设计内容,可以明确绥江穿越方式变更属初设外变更,且增加费用,施工单位可依据相关程序进行变更索赔。
4 结论
通过阐述工程变更分类和案例分析,针对施工承包商如何应对EPC模式下的变更,总结如下:
①注重收集关键性基础资料,如招标文件、合同文件、施工日志、变更签证、来往函件、地方政府文件等等,既可作为建设中的基础资料,又是经验和成果的积累,甚至成为变更争议时仲裁、诉讼依据;
②在招投标阶段,认真细致的了解初步设计文件,并熟悉施工现场,考虑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及困难,在提交初步设计确认书前,对初步设计描述不清的,大胆进行技术澄清;
③加强合同管理,注意掌握合同文件中工程量清单的规定,重视合同条款措词,进而为竣工结算打好基础;
④加强施工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并优化施工资源,合理调度施工;
⑤加强施工变更的签证管理,签证必须由谁来签认,谁签认才有效,坚决杜绝代签现象;
⑥建立变更制度,控制费用增加。工程变更是编制预算增减账的依据,应建立工程变更管理规定,制定出签办各方能够相互配合又能相互制约的管理程序。工程变更应实行“先办后干及时审”原则,避免发生施工完成后无法核实工程量和单价费用方面的争议;
⑦充分认识变更,大胆提出索赔。索赔是国际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性质上属于经济补偿行为,而不是惩罚;索赔是承发包双方之间经常发生的管理业务,是双方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对立。
⑧提高项目管理人员水平,加强现场变更费用管理。作为总承包商最重要的不是直接研究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而是对分包商提供的的方案进行管理、优化,提出适合EPC合同的规划和实施的原则,进而追求利润最大化。
综上所述,工程变更的管理和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质量、进度、成本等多方面,贯穿施工全过程。施工单位应加强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管理和控制,变更之前各有关单位应进行多方面协调、多方案论证,从而获得最佳变更方案,最好的控制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江宇,张弥,蔡航平.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广州-南宁支干线初步设计总报告(0版)[R].河北廊坊: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2010.
(一)大力支持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积极推进兰州新区、白银工业集中区发展,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把兰白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西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财政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能源局、国资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负责。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或单位,下同)
(二)着力推动平(凉)庆(阳)、酒(泉)嘉(峪关)经济区加快发展。加快陇东煤炭、油气资源开发步伐,构建以平凉、庆阳为中心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快酒泉、嘉峪关一体化进程,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构建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能源局、国资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负责)
(三)全面促进区域功能组团协调发展。建设武威张掖河西走廊绿色经济区,着力加强防沙治沙,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生态农业。加大对“两州两市”扶贫攻坚区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建设金昌、白银等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天水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扶贫办、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发展瓶颈制约
(四)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尽快打通断头路,促进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形成。开工建设永登(徐家磨)至古浪、安西至星星峡(甘新界)等国家高速公路,积极开展雷家角至西峰、兰州南绕城、营盘水至武威、临洮至渭源、白疙瘩(甘蒙界)至明水(甘新界)、大石碑(甘陕界)至天水、兰州至朗木寺、延安至天水至武都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力度,建设敦煌至当金山口、岷县至合作等二级公路,省内国道达到二级以上技术标准,所有县城通二级以上公路。启动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加强旅游景区与干线公路的连接。加快推进兰州、酒(泉)嘉(峪关)、天水、张掖、平凉等公路运输枢纽及物流园区建设,提高农村客运站覆盖率。(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负责)
(五)加快建设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铁路大通道。积极推进兰渝铁路、西(安)平(凉)铁路建设,新开工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加快推进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银川至兰州增建二线、兰州至成都、干塘至武威、兰州至张掖铁路增建三四线、兰州铁路枢纽改造和兰州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抓紧开展兰州至合作、天水至哈达铺、敦煌至格尔木、额济纳至哈密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西宁至成都、平凉至庆阳铁路论证工作。适时启动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铁道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
(六)加快兰州机场改扩建,合理规划建设兰州国际航空港,开辟兰州至日韩、港澳等国际和地区航线。改扩建敦煌、嘉峪关和庆阳机场,新建夏河、陇南、张掖、武威、金昌等机场,适时实施天水机场迁建工程,开展新建平凉机场前期论证工作。鼓励在甘肃设立通用航空公司,建设通航起降点,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民航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国土资源部、旅游局负责)
(七)加快引洮供水一期、盐环定扬黄续建等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抓紧实施引洮供水二期及受益区配套建设等重点工程,开展引哈济党、靖远双永供水等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积极推动中小型水源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完善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加强城镇防洪体系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负责)
(八)加快城镇道路、供水、供气、供热、垃圾和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兰州新区、白银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城市发展热电联产。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负责)
(九)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其他中央专项资金要加大对甘肃的投入力度。统筹考虑甘肃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中央投资补助。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公益性项目国债转贷资金逐步转为拨款。中央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以及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基层政权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免除县(市)级和甘南、临夏州州级配套资金。(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民航局、水利部、林业局、教育部、卫生部等有关部门负责)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
(十)启动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研究建设祁连山生态补偿试验区,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加快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继续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实施人工增雨雪。逐步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农牧民转为生态管护人员,加快缓冲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林业局、气象局负责)
(十一)加快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综合治理。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启动实施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巩固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果,保护天然湿地。加强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用水结构,恢复月牙泉和西湖湿地生态功能。积极实施三大内陆河流域盐碱化及沙化治理工程,建设防风固沙大型综合防护林体系。支持建设以河西地区为重点的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加强流域生态恢复技术体系的研发和推广。(水利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局、科技部负责)
(十二)加快实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退牧还草、牧区水利、暖棚养殖、饲草料基地、草原鼠害防治和游牧民定居等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力度;研究建立甘南湿地自然保护区;支持白龙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林业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负责)
(十三)推进黄土高原地区和陇南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稳步实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坡改梯和小流域坝
系工程、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以及渭河、泾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加大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治力度,继续实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统筹规划,加快推进“两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水利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局负责)
(十四)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实施水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程,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等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提高无害化处理率;加人兰州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负责)
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五)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积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等高效早作节水技术,建设一批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推进基本农田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动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高效节水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与科技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科技部负责)
(十六)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扶持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和贮藏库建设,将马铃薯种植纳入政策性保险补贴范围。加强河西走廊杂交玉米等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中药材、酿酒原料、林果、蔬菜等产业。积极发展油橄榄、核桃、花椒、食用百合、苦水玫瑰、黄花菜、鲑鳟鱼等地方特色产品。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扶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品种改良和野生动物繁育,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沙产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农场。支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农业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林业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负责)
(十七)加快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到2013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集雨水窖、节水灌溉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小水电,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能源局负责)
(十八)加快农村和国有农场公路“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公路。(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十九)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全面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农业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负责)
(二十)整合培训资源,依托现有机构和设施在兰州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培训。加大“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西部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力度。扶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支持完善农民创业园,鼓励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农业部、扶贫办负责)
(二十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研究制定有稳定职业和固定居所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的办法。(公安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五、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
(二十二)抓紧引洮济合、引洮入潭、青走道水电站、石门河引水等工程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实施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库库区水土治理项目,支持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强渭河源头生态保护与建设。支持建设引洮供水一期配套工程。启动实施会宁县城及北部乡镇供水工程,抓紧解决环县苦咸水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水利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林业局、扶贫办负责)
(二十三)积极发展高原草原旅游、回藏风情旅游,打造九色甘南香巴拉和临夏穆斯林风情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和政县古动物化石保护,提升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展示服务水平。(旅游局、发展改革委、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民委负责)
(二十四)加大临夏州基础设施和商贸流通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清真食品、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扶持保安、撒拉等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民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二十五)大力发展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脱毒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支持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发挥定西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的优势,建设全国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饮片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农业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林业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环境保护部负责)
(二十六)促进陇南市加快发展以黄金、铅锌为主的有色冶金工业,支持水电、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发展以中药材、油橄榄、核桃、花椒为主的特色农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旅游局、林业局负责)
(二十七)加快陇南等地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步伐,研究解决灾区长远发展问题。(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扶贫办负责)
(二十八)庆阳等革命老区依托石油、煤炭等资源优势,适当扩大原油就地加工规模,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能源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负责)
(二十九)加大中央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扶贫小额信贷规模,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研究探索创新对口支援方式,进一步加大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力度。(扶贫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六、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十)巩固“两基”攻坚成果,全而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推进民汉合校,加强“双语”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建设一批职业院校和公共实训基地。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增加部门院校和外地高校在甘肃的招生规模,支持甘肃高校改善办学条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民委负责)
(三十一)支持高校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参与重大产业项目科技攻关。(科技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三十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地市级医院建设。支持中(藏)医院建设,扶持中(藏)医事业
发展。加大骨节病、高氟病等地方病防治力度。支持妇幼保健机构设施建设,实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工作。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做好鼠疫防控工作。(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中医药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农业部、质检总局负责)
(三十三)进一步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加强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建立西北人口信息中心。(人口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三十四)继续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点建设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加强省市级博物馆、文物大县和重点遗址博物馆建设。支持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及沿线重要遗址保护,加大重点文物保护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抢救力度。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力度,建立古籍保护工作机制,完善古籍保护设施条件。(文化部、文物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民委负责)
(三十五)继续实施广播电视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将临夏州及张家川、肃南、肃北和阿克塞等自治县纳入西新工程。加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制作播映和覆盖能力建设,改善市、县广播影视基础条件。(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民委、文化部负责)
(三十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建设一批基层群众性体育活动场馆,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进临洮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部、体育总局负责)
(三十七)落实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各项就业援助政策,帮扶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加强公共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基础设施及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三十八)积极发展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养老和孤残儿童护理员队伍建设。(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卫生部负责)
(三十九)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残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四十)加大城镇廉租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确定补助范围和补助标准。支持推进国有林区、垦区及城镇棚户区改造。启动实施白银棚户区改造工程。(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民政部、林业局、扶贫办负责)
七、大力推进能源基地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四十一)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逐步建成一批大型煤炭矿区,高起点、高水平地建设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延伸煤炭产业链,实施煤电联营,建设大型电站,先行启动建设崇信、平凉二期等--一批条件具备的电厂项目,开展正宁、环县电厂前期论证工作。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规模化开发利用煤层气。推进庆阳长庆桥、平凉华亭和崆峒产业聚集区建设。(能源局、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负责)
(四十)加快建设以酒(泉)嘉(峪关)为中心的风电、以敦煌为重点的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力争到202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以上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以上太阳能发电基地,配套建设稳定风电送出的电源项目。支持大型风电制造企业在酒泉建设风电装备生产基地,支持建设数字风机设备和太阳能光伏、光热产品研发制造基地。积极研究当地用电补贴政策。适时发展核电,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互补。加快与我国核能发展相适应的核电配套工程建设,加大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稳妥推进大型商用核乏燃料后处理项目。加快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浅层地能热泵技术在建筑中应用。(能源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国资委、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负责)
(四十三)加大对陇东地区煤炭资源勘查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陇东西峰、华池、镇远、环县以及玉门等油田勘探开发步伐。(国土资源部、能源局、国资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负责)
(四十四)支持玉门老油田发展,提高经济开采年限。建设战略性石化工业基地。加快实施兰州石化大型碳五综合利用、550万吨/年蒸馏装置技术改造和汽柴油质量升级,庆阳石化300万吨/年炼油集中搬迁改造等工程,力争到2020年甘肃炼油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能源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国资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负责)
(四十五)支持兰州180万立方米原汕商业储备库和100万立方米原油生产运行库建设,建设300万立方米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打造西部大型石油、化工原料集散地,建成国家重要的石油储备基地。做好涩宁兰输气管道复线、兰州至郑州至长沙成品油管道、庆阳石化成品油外输管道等油气管道建设。(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国资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负责)
(四十六)加强电网建设。加快实施农网、城网改造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加强甘肃省内及省际750千伏网架建设,优先建设河西和陇东南750千伏输变电线路,实现与新疆联网。研究论证2020年外送能力和电力市场,完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外送方案。(能源局、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国家电网公司负责)
八、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十七)全面提升有色冶金产业。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支持钨、钼矿产品深加工,建设张掖钨钼生产基地。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和研发基地。(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国资委、科技部、环境保护部负责)
(四十八)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做大做强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以兰州石化通用设备、电机制造,天水电工电器、机床制造、电子信息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科技部、能源局负责)
(四十九)加快重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支持资源枯竭城市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替代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建设接续替代产业园区。支持白银公司等开展危机矿山找矿及区域内资源整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负责)
(五十)支持解决政策性关闭破产国
有企业历史遗留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逐步增加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等有关部门负责)
(五十一)抓紧启动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推进石化、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行业清洁生产,推动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实现集聚生产、集中治污、集约发展,提高能源、水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能源局负责)
(五十二)积极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稀土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池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化发展。加快发展生物制药,建设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规范化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和特色中藏药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特色中成药和藏药,积极推进国家新药和中药保护品种产业化。支持重离子加速器治癌装置等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增强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竞争力。(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卫生部、中医药局、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国资委负责)
(五十三)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支持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开发,培育《读者》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香包、刺绣、民间剪纸等民俗文化创意产业。支持建设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文化部、发展改革委、新闻出版总署、文物局负责)
(五十四)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内外交通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支持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景区建设,积极推进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加快森林旅游发展。扩大旅游产业经营范围,扶持旅游产品开发。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旅游局、文化部、文物局、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林业局、农业部负责)
(五十五)积极推进兰州商贸物流中心、兰州集装箱节点站、天水现代物流园和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县城超市及配送中心、乡镇超市、村连锁农家店等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会展业,办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铁道部负责)
(五十六)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及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商务部、农业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负责)
(五十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支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发展改革委、证监会、人民银行、银监会负责)
(五十八)培育和发展金融产业,积极引进金融机构,扶持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适当加大支农再贷款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政府投融资平台。(人民银行、银监会负责)
九、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五十九)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地方企业与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国资委、发展改革委负责)
(六十)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教育部负责)
(六十一)对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产业项目的企业,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税务总局负责)
(六十二)逐步建立水权分配体系和配水、用水定额管理制度,支持建立水权转换制度,规范水权交易办法,不断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水利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
(六十三)推进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再生水利用,落实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统筹水务综合管理,创新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机制。发挥农民用水协会作用,明晰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调动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和设施管护的积极性。(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六十四)支持甘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鼓励对沙地、荒山、荒滩、戈壁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合理确定兰州新区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加大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资金对甘肃的投入力度。做好陇东地区、中部地区和河西地区能源基地后备资源勘查工作,优先开展陇东、玉门油气资源勘查。(国土资源部、林业局、农业部负责)
(六十五)加大对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中小企业引智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科技、教育、卫生等行业紧缺人才,力工大技能人才培养。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央农办、农业部、科技部、外专局负责)
(六十六)鼓励发达省(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单位及社会组织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扶持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建立连通市(州)和县(区)的继续教育培训网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外专局负责)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淮河流域、太湖流域的前期工作要求,总结“**”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研究落实**6年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任务,为全面完成各项水利发展目标、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厅党组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就今年的水利规划计划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会议结束时,吕厅长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水利规划及项目前期工作成绩显著
“**”期间是我省水利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各项建设和管理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水利工程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五年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8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3亿元,农村水利投入102亿元。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践新时期治水新思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加强服务,规范管理,形成了一批水利规划成果,开展了大量的项目前期工作,在保障建设、支撑管理、促进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期间的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在厅党组的关心、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经过各级水利规划计划部门和勘测设计单位的共同努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是在中长期发展规划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期间,我们立足于水利事业长期发展、持续发展,进行了水利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工作,主要完成了《**省水利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和《**省水利发展“**”规划》等重要规划成果。“**”水利发展规划编写过程中我们努力把握“三个重点”,坚持“两条路线”。重点研究“**”水利发展和改革如何保障和服务全省“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重点研究如何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统筹农村水利和城市水利;重点研究如何进一步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来加强水利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坚持走专家路线,用先进的治水理念和治水思路,集中水利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拓宽水利发展思路,完善水利发展布局;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网上公布、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提高社会参与度,使“**”规划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市也都开展了“**”水利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大多数市的规划成果通过了市发改委组织的衔接论证。
二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期间,水利规划工作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促进水利建设和管理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新形势和新情况对防洪保安的更高要求,我们及时编制完成了《**省近期防洪规划》,提出了全面加强防洪建设和防洪管理的目标任务。围绕省委省政府“沿江、沿海、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等区域发展战略,编制区域水利规划,完成了阳澄淀泖、武澄锡、湖西、里下河、秦淮河、废黄河等6个区域水利综合规划或防洪规划,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规划了水利基础设施条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各地编制的13个省辖市城市防洪规划和一批县级城市防洪规划得到批准,并按照规划大力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一批集防洪排涝、调水减污和水环境水景观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水利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为了贯彻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先后编制了县乡河道疏浚、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丘陵山区水源建设、圩区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一系列农村水利规划,保障和促进了农村水利建设的持续发展。
三是在拓展水利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以来,按照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要求,规划内容从防洪除涝延伸到水资源、水环境,从工程建设延伸到管理与服务,为拓展水利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础。根据水利部的统一部署,省和各市全面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完成了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评价、需水预测、节水等阶段成果,正在进行水资源配置工作,节水型社会规划的主要成果,已列入《**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按照《**省湖泊保护条例》的要求,开展了137个湖泊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其中13个省管湖泊保护规划已报省政府待批,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全面加强湖泊保护和管理提供指导依据。制定了《**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对各类水体水质目标实施功能区管理。完成了《**省太湖地区调水改善水环境规划研究》,指导了引江济太调水改善水环境试验,促进和推动梅梁湖泵站等调水改善太湖水环境工程建设,在改善地区水环境上收到了良好效果。苏州、无锡、南京、张家港、江阴等市县也开展了调水改善水环境规划专题研究。还编制了《**省长江干流岸线开发利用控制指导规划》、《**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研究报告》、《**省长江采砂规划实施方案》等规划,苏州、泰州等地还编制了城市水系规划,支撑了水利管理工作的全面加强。
四是在保障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项目前期工作是影响工程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期间我省水利建设能够连续保持高增长势头,并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能够抢抓机遇,抓紧前期工作,促使工程及早立项,保障工程顺利实施。**3年淮河大水期间,我们在抗洪救灾的同时,集中省、市、县三级规划设计力量,通过一个月左右的紧张工作,完成了淮河灾后重建工程的前期工作,确保11个单项工程当年实施,**5年基本完成。“**”水利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183亿元,是“九五”的1.46倍,项目前期工作总体上适应了**多个项目的建设进展,并为“**”水利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沂沭泗东调南下二期6个单项工程可研和部分工程初步设计已通过审查,淮河“老三项”工程已经通过淮委初审,洼地治理利用外资项目也通过了世行认定团的认定,为“**”完成东调南下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老三项”加固工程、加强洼地治理打下了基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境内全部单项工程通过可研审查,骆南段部分工程初步设计已经批复,保证了南水北调建设的顺利进行,三潼宝工程全面建成,刘山、解台、淮安、淮阴等梯级泵站全面开工。全省大中型水库加固前期工作基本完成,300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全面启动,推动了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进程。一批区域性骨干河道和城市水利建设的项目前期工作,各市也在有序组织开展。
“**”期间全省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之所以取得了这些成绩,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1、落实新时期治水思路,为做好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明确了方向。作为水利工作的龙头和基础,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必须首先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确立人水和谐的理念,把新的治水思路和理念真正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注重研究水利发展和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正确处理流域治理与区域治理、农村水利与城市水利、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工程建设与依法管理、工程管理与资源管理、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等方面的关系。在项目前期工作中,除了抓好在建项目的前期工作,更加注重超前研究,做好项目储备,努力做到项目决策科学、规模合理、功能完备、效益最优,并在工程建设上体现人水和谐、生态景观和现代气息。在投资计划安排上,注重投资结构的改善和投资方向的转变,从以防洪保安为主,努力向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并重,流域和区域、城市和农村统筹的局面转变。
2、领导高度重视,为做好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提供了保障。厅党组对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十分重视,对于重大规划和重大项目的报批实施都要经过专家讨论、厅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后才能报出。在“**”规划编制期间,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五次厅长办公会议进行讨论,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布局、提出发展目标。省厅和相关部门领导还注重逐步改善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条件,“**”期间每年都从基建投资中专门安排了前期工作经费,还专项安排了水资源综合规划、湖泊保护规划工作经费。各市水利局也加强了对前期工作的领导,不少市设立了规划处,主要领导亲自指导规划工作,亲自检查督促项目前期工作,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
3、注重基础研究,为做好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奠定了基础。“**”初期,为推进水利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研究水利与经济社会相互适应、协调发展问题,开展了水利现代化基础理论的研究,完成了《**省水利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预测研究》、《**省水利建设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关系的研究》等6个专题,初步形成了**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框架。在“**”规划编制工作的前期阶段,围绕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与有关院校合作,组织开展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水利发展方向和模式、水利改革与创新、水利发展布局及建设目标三个方面15个专题研究,作为“**”规划的技术支撑。部分市局在城市水利和水环境治理规划中,加强了基础研究,有的研究课题列入了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拓宽了水利发展方向,深化了水利发展内容。
4、不断改革创新,为做好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增强了活力。“**”期间,在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方式上不断开拓??委托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河海大学、南京大学、省社科院等单位承担规划编制和项目论证工作,发挥多专业、多学科的技术优势,并逐渐形成有序竞争的新局面。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探索建立水利规划勘测设计市场,全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的专题研究进行了公开招标,苏州、无锡、南京等地城市水利项目的设计全部实行了招投标,南水北调泵站工程初步设计也试行了招标,有效地促进了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的提高。
5、加强制度建设,为做好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创造了条件。一是建立前期工作责任制,分解落实各项前期工作任务,要求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措施,确保前期工作顺利完成。二是实行合同管理制,通过合同的方式,明确前期工作任务、设计深度、完成时间、控制进度、经费渠道和奖罚办法。三是推行前期工作考核制度,对设计文件质量及主管部门的前期工作管理分别进行评分考核,加强前期工作督查和中间成果检查,及早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四是试行设计招投标制,制定下发了《**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实施办法(试行)》。
在认真总结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贯彻新时期的治水思路还不够全面,水资源、水环境项目储备不足;前期工作管理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质量不高、进度滞后;规划管理不到位,法定权威性和执行严肃性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期间切实加以改进。
二、**6年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的主要任务
依据“**”水利发展规划,今后五年,全省水利发展要继续转变治水理念,拓展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模式,统筹发展布局,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在指导思想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两个率先”、建设和谐**的大局,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防洪除涝安全、水资源供给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为主要任务,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求效益,加快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水利改革,追求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不断提升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综合能力。在发展目标上,继续完善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水资源保护体系和水利发展服务体系,全面提高防洪保安、水资源供给保护能力,加强水资源和水工程管理,深化水利投入机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等方面改革。在建设重点上,基本完成南水北调一期工程、东调南下二期工程、重点海堤达标工程、大中城市防洪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五项重点建设任务;加强区域防洪排涝河道疏浚整治,重点安排里下河等低洼地区整治,突出因洪致涝重点区域治理;争取开工建设淮河“老三项”和太湖“一堤四河”工程,以及长江口综合整治和滁河、水阳江治理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灌区节水改造、圩区综合治理、丘陵山区水源建设、小型泵站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等六项工程,全面提升农村水利的工程能力和管理水平。“**”初步安排投资规模4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00亿元、农村水利投入100亿元。根据上述规划任务和**6年全省水利工作部署,今年全省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水利规划任务
全面完成水利发展“**”规划。根据《**省“**”水利发展专项规划》,要进一步完善规划纲要,并分解、细化工程建设、水利管理、农村水利及水利改革的任务。要在《专项规划》和《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行政区域,编制规划要点,进行分解落实。各项发展任务细化分解的规划要点编制工作由厅相关处室完成,各市要抓紧完成市级水利发展“**”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并按照统一要求,按全省水利发展规划进行细化和衔接,形成各市水利发展规划要点。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全省水利发展“**”规划成果汇编,作为指导“**”期间全省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依据,也是对各项水利发展目标任务进行考核的依据。
完成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根据水利部的统一部署,今年要完成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上半年要完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需水预测,完成生态需水、水价对需水量的影响、太湖流域水量水质模型等专项研究,完成节水、地下水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等专项规划。9月底前完成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方案,提出分流域水系和行政区域水量分配方案,并与各市做好协调衔接。11月底前基本完成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报告初稿编制。
完成全省湖泊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省湖泊保护条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在完成省管湖泊保护规划报审的基础上,配合做好审批阶段的有关工作。各市要根据《条例》规定抓紧完成市管湖泊保护规划,并加强与上层规划的衔接,在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同时报厅核备。同时,着手进行省管湖泊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湖泊退田退渔等后续专题规划工作。
加快推进沂南沂北等区域水利规划。今年要加强区域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推进沂南沂北地区水利治理规划,上半年完成河道测量、水文分析等基础工作,下半年要完成防洪除涝规划布局研究,对里下河地区水利综合规划、秦淮河流域防洪规划、废黄河地区水利治理规划、太湖三区防洪除涝规划等区域规划进行修改完善,编制区域治理实施方案,推进区域规划的实施。开展沿海地区水利规划研究。
逐步开展区域和城市水系规划。随着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疏浚、城市河道整治、城市水环境改善的深入发展,有必要逐步开展区域和城市的水系规划,充分发挥河网的整体效益,并为加强河道管理、实施长效管理提供依据。我们打算拿出一个水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大纲供各地参考,省辖城市、县级城市要编制城市水系规划,以县为单位要编制区域水系规划。水系规划将作为区域治理、地方基建、城乡河道整治等项目安排的依据。
抓好一批重点专项规划。上半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实施规划的编制工作。年内完成全省及各市的城市饮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入河湖排污口整治规划。
(二)项目前期工作任务
**6年全省水利重点建设投资计划45亿元,农村水利计划投入20.5亿元。基本建设项目分治淮、南水北调、海堤达标、水库除险加固、城市防洪、区域治理、农村水利、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改善以及其它工程9类。这些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不一,已批复设计文件的项目约11亿元,正在审批初步设计的项目约12亿元,还有一半项目的设计文件尚未编报。因此,今年项目前期工作任务很重,既要保证今年45亿元建设任务的需要,又要做好明年、后年建设项目的储备。
淮河治理工程。要围绕“**7年底之前基本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合理安排调整行蓄洪区、扩大淮河下游泄洪能力、重点平原洼地排涝3项新增工程”的总体目标,抓紧做好各项工程的前期工作。中运河及骆马湖堤防工程重点完成土地预审和初步设计修改完善工作;淮北大堤工程重点完成土地预审和移民安置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工作;新沭河治理工程和沂河沭河邳苍分洪道工程重点完成初设编报、土地预审等工作;入江水道整治、洪泽湖大堤除险加固、分淮入沂整治三项工程要求在年内完成初设上报和境内土地预审、移民安置规划确认和移民安置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工作;重点平原洼地利用外资项目重点做好世行项目准备团审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重点做好土地预审工作;湖洼及支流治理年度工程重点做好年度工程初步设计的编报工作。
南水北调工程。要在配合完成《总体可研》的评估及审批工作的同时,基本完成我省境内剩余13个单项26个单元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年内分批上报。3月中旬报送高水河整治、淮安二站改造2个设计单元工程的初步设计;6月底报送泗阳站、刘老涧二站、皂河一站、皂河二站及泗洪站、金湖站、骆南中运河影响处理等7个设计单元工程的初步设计;9月底报送**沿运闸洞漏水处理、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徐洪河影响处理、南四湖下级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等4个设计单元工程的初步设计;11月中旬报送洪泽站、邳州站、睢宁二站、金宝航道、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等5个设计单元工程的初步设计;淮安、宿迁、扬州三市截污导流工程要求今年3月份完成并报审,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和剩余管理工程、调度运行系统、血防、文物保护也要抓紧完成。
海堤达标工程。由连云港、盐城、南通市水利局分别根据已经审查的实施方案,抓紧组织编制年度工程初步设计(大中型闸按单项分别编报可研和初设),其中**6年度工程设计(堤防工程初设、大中型闸可研)各市已报厅,我们将抓紧批复;**7年度设计(堤防工程初设、大中型闸可研)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
城市防洪工程。**6年继续安排13个省辖市城市防洪排涝的关键控制建筑物和骨干排水河道,年度投资补助将根据工程可研批复及建设进展情况安排。由市水利(水务)局委批复,报厅核备。**7年度工程可研报告批复8月底报厅核备。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照5年完成30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建设目标,**6年完成6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各市要抓紧修订完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方案,3月底前报审。**6年度单项工程初步设计于3月底前报厅审批,**7年度工程于今年8月报厅审批。同时配合完成石梁河、小塔山水库的验收工作。
区域治理和地方基建工程。区域治理项目必须符合规划要求,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实施。要抓紧编制完成里下河、秦淮河、废黄河、太湖湖西、武澄锡、阳澄淀泖地区等区域治理的规划实施方案。依据规划实施方案,选择效益明显的跨市跨县骨干河道项目优先安排,各市抓紧编制可研报告报审。**6年重点实施里下河、太湖、秦淮河地区引排骨干工程,启动沂北地区防洪排涝骨干工程。一县范围内的区域引排河道工程列入地方基建,省级给予补助。**6年度区域治理、地方基建项目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分别要求3月、4月底前完成。**7年度工程可研报告要求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地方基建工程中属小型工程、省级补助资金额度较小、不涉及省际、市际关系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市水利(水务)局或者市发改委审批,省水利厅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6年度工程可研报告、市级批复文件、资金申请报告3月底前报省厅。**7年度工程,可研报告、市级批复文件、资金申请报告,8月底前报厅。
农村水利工程。大中型灌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节水灌溉等中央投资补助的重点项目,根据中央下达投资计划,落实相应前期工作。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圩区综合治理、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和农村小型灌排泵站改造工程,抓紧开展相应前期工作,具体要求另行布置。
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改善工程。目前,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改善工程的前期工作比较薄弱,影响面和受益面较大、效益比较明显的项目储备不多,请各市抓紧进行相关项目的选择论证工作,提出一批好的项目报厅研究确定。前期工作由各相关市水利局组织编制,要求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分别于4月、6月完成报批。
水利血防工程。**6年全省水利血防项目共有6项,3月底前编报完成南京市工农河、高旺河、驷马山河综合整治,镇江市便民河水系综合整治初步设计。4月底前完成扬州市归江河道水利血防初设。**7年度水利血防项目由项目所在市水利局委托编制可研报告,招标选择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分别于今年6月底完成可研报告,10月底完成初步设计。
储备项目。主要是“**”争取开工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一是长江治理。抓紧完成镇扬河段三期整治工程可研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5月份报水利部审查;扬中河段二期整治工程年内完成可研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继续开展澄通河段、长江河口综合整治工程可研报告编制工作;抓紧做好滁河、水阳江整治一期工程可研报告及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移民安置规划、土地预审等工作,4月底前完成报审。二是太湖治理。根据太湖局部署,太湖治理一堤四河前期工作抓紧启动。其中环太湖大堤加固工程可研报告要求3月底完成;望虞河、太浦河续建工程和新孟河、新沟河拓浚工程项目建议书要求年内完成。三是各市要抓好一批区域治理骨干工程和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工程的储备项目。
(三)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管理
规划管理方面,要在《**省水利规划体系及管理办法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省水利规划管理办法》,完善水利规划体系,规范各类规划的实施,加强水利规划在水利管理和改革发展中的指导作用,研究规划保留区实施办法,推进规划同意书制度实施。同时,要建立健全规划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公示等制度,规范规划管理程序,逐步落实水利专业规划与综合规划、上下级规划、专业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
项目前期工作管理方面,要按照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突出解决项目前期工作深度和质量问题。继续探索引进市场机制,加强前期工作中间成果的检查,完善对前期工作的规范管理,严格对前期工作的责任考核,提高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按照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理清政府直接投资、注入资本金、补助地方等不同政府投资方式的前期审批程序,以及企业投资水利建设项目的核准程序和核准内容,分清审批事权。通过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行为和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行为,提高水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合理开发、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
三、开展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是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把这项工作搞好了,对水利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必将制约水利的快速健康发展。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要做好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必须认真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统筹发展的观念、依法规划的观念,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体现在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上,要围绕人水和谐的目标,坚持水利的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规划目标上,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在规划思路上,要转变以往重工程建设的做法,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因素,统筹建设、管理和服务;在规划布局上,要统筹考虑城乡水利,统筹考虑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在任务规模上,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既要统筹协调,又要抓住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有限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供保障,创造条件。要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战略,开展城市供水、水环境综合治理等规划;适应沿海沿江加快发展的新要求,开展沿海地区水利规划、沿江引排规划;适应东陇海线发展战略,加快沂南沂北地区治理规划;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河网水系规划,完善农村水利重点工程专项规划,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适度超前规划。水利规划是项目建设的龙头。一方面,要做好建设项目储备。已经立项的,要抓紧做好初步设计。没有立项的,要考虑到前期工作有一定的周期,从综合规划、专项规划、项目建议书、可研性研究到初步设计需要一步步深入,每一个过程都要认真细化深化下一阶段的工作,提高质量,保证一次审查通过,以缩短周期,保持和增强我省水利建设投资强度,促进水利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超前研究相关课题。目前,水利部已布置各流域机构修订流域综合规划,我省需要抓紧研究淮河、长江、太湖等流域新一轮治理和管理的相关课题,为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规划做好准备。同时要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开展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水权水市场、资源开发管理等课题研究,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四)增强可操作性。要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强化规划前期调研、咨询、成果审查和实施评估等环节,重视专家咨询,做好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规划、其他专业专项规划衔接,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要注重规划的民主性,鼓励公众参与,规划制订尽可能公开,特别是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水保环境等涉及民生的水利规划内容,要向群众公开,使规划更加具有群众基础;要注重规划计划的严肃性,积极争取规划的审批,着力推动规划的实施,今后没有列入规划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要注意规划的约束性,通过一定的法律、行政程序批准,既规范建设内容,也要规范社会和公众行为。不断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合理配置资金,优化投资结构,确保水利投资的使用效益。
四、做好**6年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的保障措施
今年全省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既要组织好重点规划的编制,保证水利可持续发展;又要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保证当年和今后几年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还要积极争取落实投资计划,保证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我们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严格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要加强领导
规划和项目前期是前瞻性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抓好关键问题的协调解决。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落实,对规划编制、项目前期、计划落实一着不让,从人员、经费、责任等方面落实措施,保证规划计划工作顺利完成。经费不足是制约当前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的原因之一,省、市、县水利部门都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增加对水利规划基础工作及项目前期研究论证的经费投入。
(二)要集中力量
前期工作周期长、要求高、审批环节多,是制约工程建设和资金安排的关键因素。要??期工作,为水利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前期工作保证。建设项目的土地预审、拆迁安置、环境评价、水保评估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难度越来越大。各有关单位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突出重点,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拿出高质量的前期工作成果。要充分利用好社会力量,借助省内外设计、研究单位的技术力量为我所用,确保今明两年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按时完成,保障工程建设的需要,并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项目前期工作储备。
(三)要规范管理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前期工作市场化机制,大力推行设计招投标制度,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选择承担任务的单位,切实解决前期工作中存在的设计能力不足和设计质量不高等问题。可研阶段尽量推行方案招标,初步设计阶段要普遍推行通过招标选择设计单位的办法。前期工作要加强项目合同管理,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与设计单位通过合同方式,明确前期工作任务、工作深度、完成时间、经费渠道和违约处罚等内容。有关设计单位要始终把设计质量放在第一位,落实相应的前期工作质量要求和质量保证。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引进新的规划设计理念,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多层次、多方案进行设计方案比选论证、提出合理的推荐方案。要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控制设计概算。对审查中必须修改的设计方案要尽快组织力量,抓紧补充完善工作,限期完成设计报告。
(四)要明确责任
前期工作中已经明确项目法人的项目,由项目法人负责前期工作,暂时没有明确的,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前期工作。无论是项目法人还是前期工作承担单位,都要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要把目标任务、时间质量要求细化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层次和每个环节。多个单位共同承担的项目,技术总负责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积极与有关单位进行技术沟通和协调,从技术上保证前期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要加强检查督促,及时协调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加强中间成果的检查,及早发现问题,避免造成时间和资金的浪费。要加强成果管理,建立水利前期工作成果资料库,实行成果共享。
(五)要落实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