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的学习方法

计算机的学习方法

时间:2023-09-20 16:5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的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的学习方法

第1篇

一、系统化学习并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的现实意义论述

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日渐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想要获得时代瞩目,就必须针对内部各类产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加以科学推广和灵活沿用。截止至今,计算机应用软件控制已经被认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环节中工作人员必备的技能,而前期的一切关键性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参与职责,都将由专业计算机技术教学人员承接。为了进一步贯彻目前信息化社会对学生计算机软件控制应用实力的规范要求,有关教学主体开始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控制引导方案。实际上,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手段如今在各类校园内部风行,主要在于其有助于学生软件应用控制实力的提升。对于新世纪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人群来讲,基础性计算机软件操作应用能力,已经演变成为影响既定人员生活、工作质量的主导要素。透过阶段化调查结果验证解析,因为学校教育资源着实有限,学生课上获得的计算机软件控制知识数量远远不能达标,仍旧需要配合课后实践操作才能紧跟时代改革步伐。因此,从中掌握精准的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唯独各类社会成员计算机软件自学能力上升到一定高度过后,才能尽量适应此类技术更新、发展节奏。

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准确学习、掌握方式细致解析

目前我国各类专业院校计算机信息教育水准大幅度提升,相对地位信息化技术知名发展方向,尤其在各类软件应用技术全面普及环境下,计算机智能化运作成就一再灵活舒展,必然为给日后信息技术综合教学引导前景绽放奠定和谐适应基础。笔者的核心任务,便是主动联合创新样式的计算机教育基础手段,完成日后信息化技术教学实力提升任务指标。涉及细致化规范策略内容具体如下所示:

(一)培养计算机应用软件长久学习兴趣

想要激活自身专业化学习兴趣,就必须针对既有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理解掌握。例如:在进行word办公软件操作训练前期,需要事先掌握其在文字处理方面的细则,同时深入拓展其在工作中的一切实用价值功效,这对于个体学习兴致激发结果绽放来讲,尤为重要。另外,计算机软件二度开发空间极大,不同素质人员开发沿用程度必然有所差异,学习期间应该多和同学进行经验交流。例如:在进行视频制作期间,可以利用网络或是图书馆渠道,不断吸纳其余优质化作品调试经验,使得自身在此类事务认知方面空前完善,方便多方面创作灵感的激发,确保阶段化作品的优良成就过后,后期长久化学习欲望才能顺势扩张,进一步获取相对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透过上机实践掌握更多隐藏性操作规律

计算机软件知识极度复杂,当中一系列控制功能都需要借助个体亲自实践才能领悟得到,上机操作必要性由此得到深刻验证。毕竟学校课时安排极为有限,学生想要从中快速掌握一类实用软件操作技术就必须时刻维持注意力集中状态,尤其在上机操作过程中,详细听取教师意见并抓紧操作训练,试图将自身一切技术盲点挖掘出来,相信对日后自身此类专业技术学习效率稳固提升,支撑贡献将极为深刻。计算机应用软件终究是透过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线索进行科学整理和细致开发设计的,尽管当中软件功能特性纷繁复杂,但是始终保留某类共通特性,一旦说学习主体能够在合理时间范围挖掘到普遍性控制规律,即便是在今后面对各类计算机应用软件时也能从容应对。归结来讲,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需要透过长久实践操作活动加以领悟,单纯进行既定软件各类功能特性强行背诵记忆明显是行不通的,只会徒增劳动强度并制约个体长久研习兴致。因此,需要透过软件技术反复操作训练,及时将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要领进行精确验证;同时避免在教师课程讲解范畴之内反复徘徊,善于发现自身一切技术问题,并进行大胆创新整改。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游戏 计算机游戏化学习 动机 学习

一、计算机游戏化学习的独特魅力

计算机游戏化学习正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近年来,计算机游戏用于学习和教学工具以及对游戏使用的研究已激发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游戏开始应用于教学应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那时作战模拟、计算机科学和操作研究相融合,并与注重自主性、体验性学习和反馈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诞生结合在一起。第一代计算机游戏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不久以后,计算机游戏的使用和发展也应用于教育。学习是成年人和小孩成长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活动,“玩”对学习有着巨大的影响,有助于人们对发展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科斯特认为,游戏是人类进化经验和学习方法的根本,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为人们提供实践和探索的机会,教会人们一些技能如导航、计时、打猎、谋划和操纵的能力。

二、不停留在“孩子”中进行研究

“游戏代”或“网络代”的学习需求中的感知变化,与一系列通讯技术不断增加的使用率和接受性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对游戏和计算机游戏化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增。许多教学案例采用了不同的创新之法,通过这些方法,近年来计算机游戏已应用于孩子和高等教育的学习和教学中。计算机游戏化学习的倡导者认为,计算机游戏的使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并吸引着新一代学习者,这是传统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美国高等教育技术协会提倡通过“合理使用技术”促进教育。美国著名的游戏设计师、教育专家普伦斯基举了一个游戏化学习的例子:“我们将设计一款有趣的游戏。一旦他们开始设计,连目标市场都阻止不了。在玩游戏时,学习者几乎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学习的过程,我们称这样的学习为‘隐性学习’。”

然而,此领域中,许多研究文献都是以孩子为研究对象,因为其更能受到游戏的激发。由此而得出的结果也归纳了成年人,这看起来似乎不太合理,因为对成年学习者而言,其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参与都已经根深蒂固了。

三、计算机游戏化学习具有激发性

将年龄主要分布于20到29岁之间的正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或者至少已经获得一定学位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男女受访者人数相等的前提下,调查受访者对游戏和娱乐活动的认知以及对游戏化学习的态度。一半受访者认为,其能在闲暇的时候选择玩游戏娱乐,是“游戏者”,而另一半则认为,其为“非游戏者”。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高等教育所有专业的学生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较容易受到计算机游戏化学习的激发。其他专业的多数学生也对游戏有一定偏好,动机以及对游戏应用于教育表现为积极支持的态度。同时,研究表明,那些认为自己是游戏者的人,通常有三种不同的主要游戏动机:智力挑战、体能挑战和社交经验。而那些自认为是非游戏者的受访者也不是从不打游戏,其对游戏的动机表达显得更加谨慎,并一致认为会考虑玩某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

一系列的研究结果都反映了同样的趋势:65.5%的调查对象认为游戏具有激发性; 28%的人说游戏没有激发性;8.5%的受访者觉得游戏具有消极性。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专业的年轻男性学生更容易受到计算机游戏的激发,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游戏化学习本身就具有激发性。所以,将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合理的学习方法应用于高等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计算机游戏化学习仍可以视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人们自然不会对其失去兴趣。

四、计算机游戏化学习可以构建学习环境

据一些与游戏相关的文献表明:在闲暇时间受游戏激发的人会积极选择游戏化学习的方法。那么,玩游戏的娱乐动机与玩游戏的学习动机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呢?笔者对不同的本体即经常性玩家、偶尔性玩家以及非玩家进行了分析。具体体现为,在娱乐时间喜欢玩计算机游戏或其他游戏的学生,是否更有可能采用游戏化学习的方法。但调研结果显示,计算机游戏与采用游戏化学习的动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玩游戏的娱乐动机与采用游戏化学习的动机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

为何所有人都觉得计算机游戏化学习具有激发性呢?首先,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在游戏者密集的地方;其次,对那些自认为是非游戏者的人来说,对游戏化学习的认知具有积极作用,因为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认为,如果游戏化学习的确是学习的有效方法,其会考虑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再次,受访者表示,如果游戏具有经验性、激发,基于问题性和协作性,就有可能为学习创造和谐的环境。其实这不仅因为游戏化学习是游戏,更是因为其展示、构建了学习环境的特点。

游戏化学习必须应用于学习情境和学习效果,否则就不能保证玩任何游戏能带来相应的学习过程。就玩游戏的基本原理而言,不能仅依赖于“游戏具有激发性”这个事实,要从本质上解释使用计算机游戏化学习的原因。将游戏化的学习形式应用到教学中,不仅是因为人们认为游戏具有激发性,更重要的是其能够体现和完善教学。计算机游戏化学习可以创造经验性的、沉浸式的、吸引人的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经验,这些恰如其分地组成了课程学习中所应具备的学习状态。如果游戏化学习是学习的有效方法,学生便会积极地采用这种学习方法,而选择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其是游戏。

第3篇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教育;问题;建议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一代警官,如果不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会使用计算机,就将很难胜任以后的工作,所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是当前部队对学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同时,今天的计算机教育已成为面向21世纪的教学科目之一。计算机教育已不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介绍给学员,而是通过计算机教育来增加学员知识和技能,同时训练学员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员的使用各种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进而促进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结合多年计算机教育的工作情况,主要探讨了当前部队计算机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建议。 

 

2 当前部队计算机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2.1 学员对计算机能力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由于各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学员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少数学员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有的还获得过不同级别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大多数学员在入学前仅限于文档的简单编辑,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应用,即收发电子邮件和网上聊天,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极少数学员对计算机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一计算机知识水平的差异,就将导致学员在计算机教育中想获取知识的要求、程度自然也不同。 

2.2 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学”“混学”现象 

由于部队计算机教育采取的是以中队为单位,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在同样的授课时间内讲解同样的计算机知识,没有考虑到学员在学习接受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入学前有初步应用能力的学员,容易满足现状,从而出现在教学中“混学”的思想;另一部分的学员又正好相反,学习的差距一天天拉大,最后彻底跟不上教学,也就“厌学”了。 

2.3 计算机学习兴趣持续性不长 

对于计算机的学习,学员们在开始都是满怀憧热情,学习积极性高涨。但是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学习兴趣低落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计算机教育同其他学科存在区别,计算机教育强调的时候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从初学生疏到熟能生巧的训练转变过程,许多学员都在这一过程中,在每节课重复的操作中慢慢地失去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2.4 从反馈情况看学员缺乏后续自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是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技术之一,其硬件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都非常快。这一计算机的特点将会使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与学员将来在工作中接触到实际操作不一致的情况出现。所以,对于计算机教育来说还有一个最大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员的后续自学能力。但是从目前学校毕业、实习的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反馈情况来看,在后续自学方面的教育并不理想,当学员面对老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过的内容时就表现茫然,无从下手。 

 

3 对部队计算机教育的几点建议 

 

3.1 对学员进行准确定位 

在计算机教育中,我们应首先看到,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有两部分: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专门人才;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对于部队计算机教育来说,学员其实就是一名计算机应用人员。所以我们不要混淆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区别、学校和部队的区别、计算机专业人员与计算机应用人员的区别。把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要求和内容搬到非计算机专业,把学校的模式搬到部队教育中,要求我们的学员也像计算机专业人员一样系统学习许多理论课程,会造成一个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部队计算机教育的效果。 

针对部队学员以后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的计算机教育应瞄准的是计算机入门教育,应当通过本层次的教育使他们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在教学的思路上,应该从应用入手,多为初学者着想。 

不应当把计算机专家或大学老师自己的学习经历照搬到广大业余初学者身上。不能说自己学过什么就要求别人也要学什么,自己怎么学的也要求别人怎么学。我们要为初学者考虑,替他们找出一套事半功倍的有效学习方法,使他们能轻松自如、兴趣盎然地进入计算机应用的大门。 

3.2 变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明确了学习主体的定位,在教学方法上选择适宜于他们的教学方法。针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特点,我们应该破除传统的讲授课程时的三部曲: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在介绍计算机应用知识时,应采取新的三部曲,即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出必要的规律和概念。一般理论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笔者认为,对计算机应用课程应当采用的方法是,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符合最广大的计算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体现出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强调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因为学员作为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同一知识环节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教师可在及时收集教学信息时对不同学员实施因“人”施教,如思想上不想学的学员,可配合思想教育,沉闷的课堂教学可结合教材适当采用视像、音频、图片、幻灯等多种的媒体教学加强教学效果,难以理解的部分则可以放慢教学速度,详加讲解,通过上机指导实践使学员掌握等,要求教学上因人而异,有针对性。 

总之,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的教学方法再加上因“人”施教,辅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才是适宜部队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方法。 

3.3 注重教学内容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上既不能连续讲解理论知识,也不能放任不管,自由操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下工夫。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抓纲务本,因材施教,紧扣目标,突出重点。由于学员计算机知识水平、掌握技能的层次不齐,如果走传统的教学老路,就会导致部分学员满足现状,失去学习兴趣。为了适应各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需要提升教学内容层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知识这一传统内容时,在讲授cpu知识的时候,我们除了介绍完学员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外,还可以结合intel微处理器上市的消息和我国“龙芯”的发展背景、发展过程的介绍,将学员比较感兴趣的主频、外频、倍频、生产工艺、工作电压等名词术语分别进行讲解,既扩充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员的知识面,又使学员对cpu以及目前的主流型号有了深度的了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综合性的教学任务,以达到检验阶段性教学成果的目标。通过这些教学任务的完成,将以往每节课都要有讲练结合的重点内容,每一章要掌握的若干个上机操作进行练习、熟悉,对一些既实用又不太熟悉的高级功能及使用技巧进行巩固、提高,并且通过这些综合性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学员体会到通过自己努力达到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层次的学员都有不断取得成功的喜悦。如在讲解excel时,我们在完成excel的各功能讲授外,还可以设置一个学员成绩统计表。首先,在数据输入中熟悉我们数字文本类型、智能填充、日期的输入。输入完成后,再按照要求对单元格合并居中、蓝底白字、日期格式转换、框线设置等进行格式设置。最后在利用公式和函数完成平均分、人数统计、成绩统计、成绩排名等计算。这样,我们就通过这一个统计表,将excel的数据输入、格式设置、公式函数三个阶段的操作结合起来,通过学员自己上机动手操作,完成了一个学员熟悉的教学实例任务。通过这个综合性教学任务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员都能在实际动手中获得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3.4 加强学习引导,培养学员自学 

计算机教育中的学员有着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机房中渡过的,但往往是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式练习,如果给学员提供更进一步的场地,让他们变被动式练习为主动式学习,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计算机教育中,重视学员学习方法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中,由于教师与学员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员在现在或将来的工作中,计算机的运用也会根据不同需求而有所侧重。教师不可能把每个软件的所有功能都一一教给学员,只能是将现阶段流行的、实际运用较多的内容重点讲解和训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一般性学习方法和训练技巧。 

1)教学中,教师要让学员知道并切身体会到很多计算机知识是相通的,软件操作的不少方法也都是大同小异,明白计算机学习不能孤立地单独学习一个软件。这样,让学员意识到掌握计算机学习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总结和发掘学习计算机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给学员一些实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方法。例如,当遇到计算机的某个操作不会或者忘记时,可以通过相应软件的“帮助”功能去了解并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工作中遇到的知识问题,可以通过因特网去查询了解相关知识以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计算机知识、解决计算机问题的常用方法。 

为充分调动起学员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就必须要教会学员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对于部队院校学员而言,调整学习方法,充分适应部队院校教学模式十分重要,计算机基础课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导,比如开展课堂提问,以培养学员预习和复习的习惯,还可进行小组讨论,以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要激励学员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其探索新知识的能力。部队院校的学习重在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而不是为了对付考试。在教育中应更为注重培养学员自主思考、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让学员理解课本上的各种原理与方法,而不是固守一些概念。为提高学员的学习自主性,教师要认真精心准备,让学员通过学习去解决问题,同时要推荐必要的参考资料,给予恰当的指导。 

 

4 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非专业;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230-02

计算机,在信息化时代已成为实现信息通信与数据处理功能不可缺的核心设备。它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并进入寻常百姓家。计算机技能已成为每个人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计算机,用计算机,已是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必须面对的问题。专业计算机教育,已成为人们获取计算机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

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不仅能增加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情感等方面。现代社会,专业能力强是就业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与此相适应,专业计算机教育中普遍存在只重专业能力,忽略对计算机学生兴趣、思维、情感等非专业因素的能力培养。

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倾向、情绪等非专业因素会直接左右其学习的态度及学习效果。比如,对计算机很感兴趣,性格开朗,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培养,定能在计算机方面有所成就。

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专业因素的能力培养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能让计算机教育课堂有声有色,提升计算机教育的整体水平。为此,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探索计算机在教育中非专业因素的作用及相关能力的培养。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学生能否顺利“进门”。并非易事。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选择学计算机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家长意愿、社会就业压力等外界因素,并非确实对计算机真有兴趣。学生此种心境下,学生担心自己学不好,学了找不到好工作,思想包袱较重,学习效果受外部诱因的影响很大,有些甚至中途停止学习。如果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那“进门”就很容易了,入了门,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快乐地去学计算机。

(1)形象化教学,培养计算机兴趣。每个人都易于理解和接收形象化的知识,这是由人类摄取外界信息的方式和特点所决定的,人类乐于接受形象的事物和知识,而且形象事物的接收效果远优于抽象知识。如果知识生僻难懂,肯定不易让人产生兴趣,信息掌握的效果也会较差。生动形象的计算机动画不仅仅只在中小学教育的兴趣培养中发挥作用,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中也有不少抽象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又是将来指导学生实践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学生必须扎实的掌握。

实践证明,如果单靠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机械背诵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掌握的效果很差,同时也会让学生对下一步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教育的优势媒体――计算机动画,让他们在形象的动画中快乐地接受知识,对计算机产生浓厚兴趣。同时,能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以最短的时间主动去掌握必备理论基础知识,并于用实践操作中。

(z)理论联系生活,培养兴趣。很多人总认为计算机是个神秘的高科技设备,难学难用,非专业人士难以操作。不少计算机初学者最担心自己对计算机一点都不了解,能否学会、能不能学有所成,自然就提不起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将计算机知识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作比喻,引起学生兴趣。

(3)计算机广泛用于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很多方面,通过举例计算机在这些领域的常见应用,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就在自己身边,就在生活当中,并且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计算机能帮人类做很多事情。这样,学生渐渐增强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有利于后续阶段的学习。

2 倡导问题式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发散性思维

现阶段计算机教学中,有一个现象让不少教师头疼:学生在课后的实践操作中只是想着努力把作品做得跟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例子一模一样,很少去想一下能否用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鉴于此,教师在备课时所设计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要使用的典型案例等内容都要考虑到是否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1)用问题引导。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做就能得到例子中的效果,而是多让他们说说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想法以及自己能想到的效果。比如: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Photoshop软件中,多种滤镜的不同组合会创意出意想不到的图形效果。教师在讲解滤镜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尝试。发现一些新的图像效果制作方法。

(2)练习与辅导着眼培养发散性思维。学生大量的实践练习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丰富有趣、富有挑战性的、但又是通过一定思考和努力能够完成的练习及作业。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向教师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用已学知识作为基础,通过自己思考后完成,而不是简单地再为其代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励其更加自主努力地学习,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

古今中外,很多人都重视学习方法的运用,也有不少理论和著作把学习方法视为人生成功的法宝。总结起来:方法选对,事半功倍。由此可见,计算机教育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显得犹为重要。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生在现在或将来的工作中,计算机的运用也会根据不同需求而有所侧重。教师不可能把每个软件的所有功能都一一教给学生,只能是将现阶段流行的、实际运用较多的内容重点讲解和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一般性学习方法和训练技巧。

(1)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并切身体会到很多计算机知识是相通的,软件操作的不少方法也都是大同小异,明白计算机学习不能孤立地单独学习一个软件。这样,让学生意识到掌握计算机学习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总结和发掘学习计算机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方法。例如:当遇到计算机的某个操作不会或者忘记时,可以通过相应软件的“帮助”功能去了解并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工作中遇到的知识问题,可以通过因特网去查询了解相关知识以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计算机知识、解决计算机问题的常用方法。

第5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职计算机教学大部分是以公共课的形式向学生开设计算机课程,安排的课程时间较少,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在这种集体授课的环境下,教师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传统的“你教我学”的状态,不仅抹杀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抑制了学生潜能以及创新思维的充分发挥,再加上评价标准的过于单一化和统一性,阻碍了学生自我个性和特色的发展,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直难以提高。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新要求,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教师的权威,和教师积极探讨和交流学习方法和内容,教师也能更加了解学生,明白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困惑之处,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和创新能力

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出某一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讨论时,由于结果具有未知性,就使得学生不得不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在收集并整理好相关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在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各抒己见,积极吸收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并进行汇总,研究出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技能和创新能力。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传统的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已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计算机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以便从根本上打破“我教你学”的师生传授方式,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

第一,学生必须明确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联系和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在计算机上的学习目标,不一定是教材所规定的词汇和句子。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词汇产生兴趣,为了达到自己所规定的目标而不断努力,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第二,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传统的一刀切的学习方式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要求,抑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学习方法不当直接导致学生学生学习能力上不去,事倍功半,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计算机独立学习能力难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在中职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自我调控。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规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总会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即使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吸收和消化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以便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四,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及时的自我反馈。在中职计算机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复习一直是很重要的环节,而大多时候学生的复习工作都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而且大多也只是对知识重难点的简单复述,使得学生的复习效率难以提高。学生一定要学会自主复习,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巩固所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自己对计算机的学习充满信心,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各界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促进中职计算机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能否进一步加强对中职学生计算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仍然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郑光荣.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9(20):125-126.

第6篇

论文摘要:计算机教学资源是现代化教育的主要物质基础,我们也要积极、主动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质量和效能。文章就计算机辅助数学分析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数学分析作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已逐步显示出在培养计算机人才目标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应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合作精神。因此,如何对《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进行适当改革必将引起各位同学深切关注。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数学分析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由于它的抽象性,学生接受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对《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进行适当改革必将引起各位同学深切关注。

1 数学分析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的利与弊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通过做笔记,然后做题,来汲取知识。因此,学习方法的改革应在尊重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体现以计算机为指导,学习为中心的自我改善学习方法理念,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分析课程的内容本身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可以运用于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的大量实际问题。因此,应该精选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典型的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把“数学模型”作为数学分析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而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数学模型以寻找实际问题的答案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即通过编制程序由计算机完成复杂的计算解答任务。

2 数学分析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

在数学分析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学习,利用其图形、文字、声音、图像并茂的特点,创设可视形象的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抽象的学习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思维灵活性,还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联网的计算机,可以利用实事和数学联系起来,讲猜不透,弄不明白的数学题,简单化,形象化。

2.1多媒体技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突破了笔记本不能空间画图的局限性,把多媒体引人到学习数学分析的日常生活之中,能充分凋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校园网为平台,建立的网络教学课件,以及和老师在线答疑,和同学们一起在线交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结合数学分析的理论知识,运用.. Maple、Matlab、Mathematica等软件来求解实际问题,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例如借助于Ma tlb软件模拟现实中较难细致观察的几何图形,在学习中用动画来模拟复杂函数的图形、曲线曲面的形成、空间图形的位置变化。例如绘制三维函数的图形,只需在讲授二重积分部分求曲顶柱体的体积时,可以借助于课件或数学软件将对曲顶柱体从“分割到求和 ”的过程一步步地细腻、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得以更好地理解“微元法”的思想,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突出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

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以突出的方式展现做成PPt等课件格式。这样同学们可以借助电脑随时掌握学习的重点点以及难点。如将定理、重点的概念或关键词、学生初学时难以理解的内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等,或配以不同字型、或配以醒目的颜色来突出显现,由此可达到突出重点、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记忆、增进同学们学习的目的。

2.3有利于开展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开展数学实验是一种推动数学教学进步的重要方式,它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去“做数学”。因此,改革数学课程设置、开设数学实验课是非常必要的。而多媒体技术恰好可以为学生提供这种做数学实验的机会。通过多媒体,学生上机自主学习,变单纯由教师讲授演示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各种软件亲手输入数据或图形,对探究性问题进行主动试验、猜想、推断,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推广和发展相应结论。在这种做数学实验的过程中,既能增强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与体验,使其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3 计算机的特点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3.1首先计算机最现代化最先进的高科技产品;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

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

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

第7篇

关键词:MOOC;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改革

一、MOOC对全球高等教育特别是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影响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服务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的迅猛发展,网络化的信息浪潮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一网络化智慧教育火种闯进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大门,正在教育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迅速蔓延和燎原着,给全球高等教育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本世纪初以来,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兴起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特别是2012年以来,美国顶尖大学陆续设立了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免费网络课程,MOOC在一年间热遍全球。麻省理工与哈佛大学联合发起的edX、斯坦福大学创立的Coursera和Udacity,还有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等成为MOOC的全球引领者。在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注册参与了各类MOOC教育系统。已有数十个国际知名大学分别加入了edX和Coursera。到目前为止,有14个国家和地区30所国际知名大学加入edX,有22个国家和地区94所大学与组织加入了Coursera。上述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之中。这场由美国知名大学发起的教育风暴正在蔓延到世界各地。我国的高校也在积极响应MOOC的浪潮。教育部高度重视大规模在线教育MOOC。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于2013年5月加入了edX,并有多门课程上线;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与复旦大学加盟了Coursera。我国一些重点大学正在利用MOOC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MOOC给全球范围的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MOOC具有大规模、高端、在线、开放、目前免费的特点,能够帮助大规模学生自由地获得世界范围的优质课程资源,并通过网络接受在线教育;MOOC也使得各国大学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课堂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与学习方式上,MOOC促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翻转式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与“小型私有在线课程”(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的发展,变换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真正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重构学习流程、学生在线参与、自主学习、互动讨论与协作、课堂讨论、即时测试、反馈和评价等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改善了教学质量与效果。这引起了大学教学方法的一次“颠覆性创新”。MOOC将带来全球范围的多元化大学教育竞争格局的变化,“大学中有MOOC,MOOC中有大学”交相辉映,对于全球范围的大学教育带来广泛而又深远的辐射与影响。

当然,MOOC也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巨大机遇。MOOC引起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组,将促进全球范围开放课程资源的整合、大学课堂云平台建设、新型精品共享课建设;基于MOOC/SPOC的课堂导致在线课堂与大学课堂的有机结合;基于MOOC/SPOC的学习与教学模式引发了深层的教学方法改革;网络化、信息化、共享在线课程教育将使得教育传播服务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变革。

由于MOOC的多数课程建设始于计算机专业,因此,MOOC对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影响首当其冲且最为深刻。在各个MOOC平台上,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相关课程资源最为丰富。目前,据不完全统计,Coursera平台上拥有计算机类课程94门,其中软件工程课程55门;edX平台上拥有计算机类课程21门,其中软件工程课程10门;Udacity拥有计算机类课程23门,其中软件工程课程18门。

MOOC给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带来的主要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优质课程资源。MOOC提供了名校名师名课、前沿技术、专业核心课等资源。

(2)灵活学习方式。MOOC使学生有更大的学习选择和普适的学习方式。

(3)对学生的挑战。MOOC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参与学习社群互动的机会。

(4)对教师的挑战。学生借鉴MOOC,可质疑本校教师教学内容及方式。

(5)对学院的挑战。MOOC带来了全球范围比较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评价。

如此一来,如何应对MOOC带来的挑战,如何借助MOOC之机遇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二、大学教育如何适应MOOC之浪潮

为了适应MOOC之浪潮,我国的大学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发展MOOC,促进教育改革:

(1)更新教育观念。更新大学教育观念,接受、采纳和再创造MOOC/SPOC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工具和平台,提高大学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2)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建设我国自己的MOOC课程资源,并采用MOOC共享课程资源、SPOC课堂模式和课堂云平台进行新型的大学教学资源建设。

(3)教学信息化。作为学校教务管理网络平台之补充,建设MOOC课堂云平台支持教学与学习过程及活动的信息化。

(4)教学方法改革。通过MOOC/SPOC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进行基于课堂云平台的教学设计与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组织,提供专业的教学支撑服务,使教学更加有用、有效。

(5)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通过课堂云、MOOC以及翻转课堂的新型学习环境以及各种有趣灵活的学习形式(如社区化、学习者协作、趣味性、即时评测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习效果。

(6)促进教育国际化。通过吸纳MOOC联盟的国际优质开放课程,可以建立国际化课程资源,加强英语或双语教学,并使学生有更广泛的机会直接接受国际知名教授讲授的课程教学,促进大学教育国际化进程。

(7)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结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建立基于MOOC与课堂云的国际化教师教学培训平台,从教学观念、模式、方法与工具及平台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8)扩大大学教育服务及影响。借助MOOC与课堂云平台、开放课程共享联盟,可以对外提供具有大学特色精品资源共享课与优秀课的教育服务,从而扩大我国大学在国内和国际上的优质教育服务及品牌影响。

例如,下图给出了一个大学课堂云平台及MOOC课程资源中心的示意。

该平台作为集课程资源中心、教学支撑环境、自主学习空间、教育服务提供于一体的MOOC课堂云平台,可以为大学教育提供课程资源管理、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管理、自学环境、研讨空间、作业管理、师生管理、考试成绩管理、学情分析等功能,提供大学教育中课前的帮助教与学、课中的辅助教与学、课后的互助教与学等支持。该平台可以作为大学课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改革的重要支撑。

大学课堂云平台与MOOC课程资源中心图

三、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发展途径

1.建设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的必要性

国际上MOOC课程建设始于计算机类的专业课,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课也是目前国际上MOOC平台上占专业课程比例最大的课程系列。可以说,MOOC对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影响最大。因此,我国高校应该首先重视和发展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

具体而言,建设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观念更新、专业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方式改革,学生更多学习资源与机会选择的需求、学生学习方式改进与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我国不同层次学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水平差距的缩减,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优质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促进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教育的国际化,保持与扩大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教育阵地及其影响。

2.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的发展途径

关于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途径,可以从四个方面着重考虑:建设、利用、改革、联盟。

(1)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体系建设。建设一批我国高水平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是首要的工作。MOOC课程体系建设主要涉及:面向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知识体系的MOOC课程体系建设、国内外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优秀课程体系与课程资源整合(要尊重知识产权)、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精品资源共享课改造与优秀MOOC专业课程建设、MOOC特色课程与创新实验实践课建设等。我国的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软件工程专业教指委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MOOC课程建设过程中,将会产生一批基于MOOC课程教学的教学名师与MOOC明星。

还要建设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资源与平台,其中包括: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资源中心与云平台建设、开放式MOOC优秀课堂云/资源池与共享机制、基于MOOC的SPOC教学环境与规范建设等。基于MOOC课堂云平台,还将建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网络化开放式教学体系与质量标准规范,构建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MOOC教学服务系统与课程质量保证与认证体系。

(2)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资源利用。如何利用好国内外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为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服务是又一重要任务。首先,应该由学术权威组织(如计算机类的三个教指委或MOOC课程联盟)对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优秀课程以及MOOC/SPOC优秀教学案例进行认证与推荐;然后,建立具有较广泛共识的MOOC/SPOC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规范,引导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接下来,在先小后大范围的高校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开展MOOC/SPOC优秀课程教学示范及推广应用。还有,建立按照课程体系、知识单元或知识点、课程碎片内容等进行组织与多维交叉引用的MOOC参考课体系也十分重要。

为使MOOC课程资源与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多种MOOC社群十分必要。例如,建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教师教学研究社群,研究MOOC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标准与规范等;建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各层次或各系列MOOC课程的学生社群,建立基于社会网络的MOOC课程学生研讨与创新小组等。

(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借助MOOC促进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是MOOC对于大学专业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可以实施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包括:基于MOOC/SPOC的教学方式改革、“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法研讨、带有“MOOC参考课”的教学组织与研讨式教学方法等。学习方法改革包括:适应MOOC/SPOC的软件工程课学习与考核方式的变革、主动学习方式、基于MOOC的线上/线下O2O学习方式等。在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主要是使教学管理方式适应MOOC课程,包括:课程注册、教学进程控制、教学质量控制、考试方式改革、学生成绩与学分认定等。

(4)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联盟。为了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MOOC课程资源共享和教学方法推广应用,就必须建立中国高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共享联盟体系。通过建立这样一个MOOC课程联盟,不仅可以整合我国高水平大学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优势资源,建立跨校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优秀资源共享课程体系,还可以建立达成共识的MOOC课程资源共享机制、MOOC/SPOC课教学规范与模式、质量保证机制、学生注册与选课机制、成绩与学分互认机制等。为使MOOC课程联盟能够可操作和可持续发展,还应该探索联盟运营机制,包括:加盟成员条件与资质认证、成员共享课程资源条件;教学点及教学质量认证、教师授课资质认证;MOOC联盟参与国际合作的共享机制;授课单位/个人与使用课程单位的协作关系及利益共享机制;MOOC联盟的运营机制与商业模式;等等。

此外,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联盟还应该吸纳业界的参与。要探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相关院系与IT行业/企业在MOOC方面的合作新内容与新方式:在原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上,探讨共建、共用、共认MOOC课程教学及其结果的合作新内容与新方式。

四、利用MOOC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为了利用MOOC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与学方法改革,需要从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法改革、学院教学改革等层次入手,做好工作。

1.基于MOOC的教学方法改革——导论、讨论、评论

为了推行基于MOOC/SPOC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完成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使“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观念。其次,要完成教师新角色的转变,由讲台教师角色转变为体育教练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导论、讨论、评论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领、指导、示范、交互、评价,为学生学习服好务。最重要地,要完成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推行翻转式/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基于MOOC开放课程资源的教学模式、小组创新式教学实践模式等。新颖的MOOC教学模式将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2.基于MOOC的学习方法改革——导学、自学、互学

MOOC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变革。学生除了学会利用碎片时间、个性化时间安排学习外,导学、自学、互学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新方法,例如自主学习与交互学习、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小组创新式学习、O2O学习实践结合方式等均是学生可以选择的新方法。此外,跨班、跨校、跨国的学生学习社群将成为MOOC学习的一大显著特征。通过MOOC课程学习社群,学生们以“问题/软件”会友,互助互帮,共同进步。学生能否适应MOOC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环境是MOOC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3.基于MOOC的学院教学改革——自教、他教、共教

MOOC的引入势必引起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相关学院教学组织的新变革,需要基于开放教育资源实现自教、他教与共教的混合教学模式。随着学院教学管理的变革,课程体系与培养计划会有更大的包容性;课堂教学组织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及成绩管理将更加灵活。学院的课堂教学资源建设方式也将产生变革:引入MOOC/ SPOC和课堂云,建立基于知识碎片和多维交叉引用MOOC资源的创新课程,以信息化手段支持教学方法改革。此外,通过加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联盟或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学院将变革其对外提供教学服务的方式,能够基于MOOC课堂云平台提供开放式的教育服务。

五、关于MOOC的应对策略及思考建议

1.关于MOOC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我们应积极从容应对MOOC浪潮,巧借MOOC之石攻玉,促进我国大学教育特别是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改革。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1)建设与改革并重。既要建设新型精品资源共享课及课堂云教学资源中心,又要借鉴MOOC及翻转式课堂法,带动教学方法深化改革。

(2)模式与示范并举。促进形成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形成各高校的MOOC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开展基于课堂云的教学示范与学习实践,以点带面,逐步推广MOOC教学活动。

(3)培训与提高齐抓。在MOOC试点学院形成一支高水平的MOOC课程教师队伍,要求每位教师通过学习1~2门国内外MOOC课程体验进行MOOC教学的新方法与过程;开展基于课堂云的MOOC/ SPOC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方法培训,提高教师适应MOOC环境的教学能力。

(4)质量规范保证。不管课堂教学随着MOOC如何变化,建立适应MOOC的教学质量规范标准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归根结底,教学质量是大学教育的生命线。

(5)国内国外结盟。在积极建立我国MOOC课程联盟的同时,促进部分高水平大学加入国际MOOC联盟、共享国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是非常有益的,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2.关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建设,要突出其专业特色,探索MOOC的先驱道路。除了上述要点外,还需做好以下几件事:

(1)MOOC与O2O模式。计算机类专业,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学学科。应积极探讨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的线上/线下O2O教学与实践模式中,把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落到实处。

(2)特色与优势。建立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的特色与优势。面向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如ACM/IEEE CS 2013、IEEE CS SWEBOK 2013等),利用国内外MOOC课程优势资源打造一整套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MOOC课程及其教学体系。

(3)教师与学生。推动建立与发展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的各类MOOC课程社群,激发师生学习MOOC的动力与活力。

(4)评价与推荐。利用MOOC联盟或教指委的权威性,推行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的评价、认证与推荐工作,促进MOOC课程质量的提高。

(5)学界与业界联合。以MOOC浪潮为契机,创建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领域大学与软件企业的学用合作与互动,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无缝连接。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学习方法;信息道德

一、解决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的基础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需不需要建立一个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的群体教授内容是不是应该不一样,怎样做才能更适合面对的群体?怎样与各种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授课内容与社会上计算机考试内容如何协调等问题?怎样提供第二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环境?需不需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逐步加以研究、探讨并解决。目前,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必须首先加以解决,才能搞好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使计算机基础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1.建立与专业结合的课程体系

显然,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不一样的,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其深度和广度都是有着天壤之别,这是毋容置疑的。但即使这样,我认为基础教育也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因为没有这样一个体系,教授的课程只能是彼此独立的、割裂开来的,对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技术是不利的。大家知道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都较为广泛,而不仅仅限于打字、文档处理,因此在计算机技术与相关课程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的今天,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而且是动态的课程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课程体系还应该体现不同专业的特性,例如学习语言类的学生,应该侧重语言方面的培养,结合当前机器翻译、语言数据库等相关内容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这样除计算机基础文化课外,还需要开设的课程应该包含“数据库基础与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网络”等,这些课程的内容可结合具体的专业讲授,其深度应该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浅一些。当然课程体系的建立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需要我们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具体情况,需要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师给予支持,还需要与目前社会的需求相结合等等,但建立的课程体系必须从实用出发,因为惟有如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是社会需要的。

课程体系的建立,还要考虑到学时问题。因为每个专业的学时数国家都有明文规定,因此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占用大量的学时,这样就要求我们构建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知识的系统化,又要考虑将其精炼、概要,使学生经过这样一个课程体系的培养,既对计算机技术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又结合本专业学到了基本的技能,为将来的再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课程体系的建立,不仅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且还应该有一定的动态性,即能随着本专业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调整课程内容、课时。当然课程体系相对稳定是必须的,但应该充分考虑到计算机教育手段、技术的更新对专业、行业的影响,如果一味地追求稳定,必然产生学生走入社会时跟不上社会的步伐现象。

2.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要想搞好计算机的基础教育,除了建立好一个与专业结合好的课程体系外,还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能自主学习的平台,以弥补课时不足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化的社会,各个学校都建立了各自的校园网,并且也都搭建了各自的教学平台,因此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的环境已经具备。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如何利用好这些平台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

首先,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不同,尤其是在文科院校,学生学起来较理工的学生要理解缓慢得多,因此对他们的教学,其方法要从实例出发,首先提出实例,然后对其分析、总结、归纳,最后得到结论。因此这个过程教师如果只讲解一次,那么学生可能不会全部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多次重复学生方能全部掌握。这样一个过程,教师教授起来会觉得了然无趣,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将其过程录制下来,添加必要的多媒体环境,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一个加进了互动环节的多媒体课件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去看、去学、去操作,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在学习模仿中掌握所需要的知识,而且通过这样一个环境也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没有教师的直接面对,学生完全靠自身的努力来掌握所需的知识,这本身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其次,在网络环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开放式的教学手段是必须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自身和课时的限制,教师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教授的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经过国内外专家的研究表明,人通过眼、嘴、耳三个器官来取得知识的效率是不一样的,但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这三个方面的优势结合,使它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取知识的效率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应鼓励这种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立,有关这个问题,本人会在后面继续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3.协调计算机教学与社会考试的关系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学生获取计算机证书的一个目的。学生之所以参加社会上的相关计算机课程的考试,是为将来应聘工作取得一纸证书。这本无可厚非,但关键是由于课时紧张而考试内容又超出了我们的教学范围,因此我们一定要处理好这个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将来就业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途径。

在长春计算机基础教育年会上,各地方省市的院校就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一方面我们教学的课时数较少,无法教授考证所需的全部知识:另~方面考证中的部分内容是纯理论的,与我们以应用为重点的教学方法也不相符。但我们不能将教学工作因此就转向为考试服务,对考试的内容我们课上不能讲的,可以利用校园网这个资源来完成。首先,条件较薄弱的院校,可以直接将相关的内容挂到各自的校园网单位的主页上;条件较好的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学习系统,通过网络教学补充教学课时不足,拓宽教学内容,补充考证所需的知识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补上相关的课程。

二、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计算机基础教育目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但在大学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即要传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要获得点金术,而非金子本身。如果老师教会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怎样做,可能比直接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当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从应用角度出发,处理好理论与应用的关系,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让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

1.面向应用的需求,建立新型的师生的关系

由于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向的群体是各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因此教授的内容应该是比较实用,以应用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教学中教师应该能紧紧抓住当前社会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设新的计算机课程来取代已经过时的内容,并且要考虑到开设的课程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当然这是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但绝不能因为硬件设备等原因就忽视传授新的技术、新的信息理论。

过去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核心展开的,搞的是一言堂。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做调整。从国内外教育专家的研究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不利的,对架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有负面影响,因此确定新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研究课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文科院校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上的理解能力上是有区别的,教授他们的内容必须从应用角度出发,以案例驱动方能奏效。当然案例提出的方式有多种,但如果是教师直接将案例提出,并解决问题似乎又过于直白,因此我们可以以案例方式引出教学主题,让学生们充分地参与进来,由学生完成这些案例。接着教师就学生的优缺点进行讲评,分析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这样教学的效果会好于“一言堂式”的讲课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拉得更近、更平等,并且增加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教师应该与学生积极地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仅如此还要积极采纳好的建议,改正教学中不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使学生能与我们切实做到平等,改善教学氛围。

当然,教学中不能一味追求平等而忽视必要的制度。对学生的合理建议予以采纳这是毋容置疑的,但对不合适的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教师一定要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亲和力、有激情,这样学生才能被感染,乐意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2.建立数字化学习系统

现在提倡课程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但面对不同的对象如何进行整合、使用何种手段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学习系统,需要我们积极地探究。使用数字化的学习系统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而且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我认为建立数字化学习系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需要我们结合实际不断地进行调整、更新,慢慢地形成一个成熟的学习系统。但在开发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满足专业要求

为什么要强调适合专业呢,主要原因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导向等都是不同的,研发适合他们的多媒体课件必须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否则研发出来的东西他们不用就没有意义了。如针对文科学生,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应添加实际操作的环节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操作、练习。

(2)注重方式,适合学生学习

由于专业不同,教学方式自然也不同,因此挂在网上的多媒体课件的学习方式必须认真研究,找出适合的方式、解决的手段。当然不同专业的学生,其方法会有所不同,但还是应该潜心研究找出他们的共性,同时可以使我们的课件制作工作量减少。

(3)要有较好的信息反馈系统

一个好的学习系统应该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能够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将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加快学生学习的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架构他们的自主学习体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未来的社会需要他们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大学时代正是培养他们这些能力的最后关键时期(中学时代由于高考等学业的压力使我们的学生错过了最好时期)。

(4)随时更新

由于学生需要的学习环境是越新颖越有趣越好,因此提供的环境要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其次还应结合社会上的新技术、新知识,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到与现实接轨,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到最新或较新的知

3.建立互动的教学环境

文科计算机教学与理工院校的学生理解能力上是有区别的,因此理工类的教师在备课、讲课时都必须从应用角度出发,以案例及任务驱动方式进行。

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关键。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是80年代末期出生的,他们接受新知识、新信息较多,思想也相对较活跃,因此如何能正确引导、与学生互动就成为教好计算机基础课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能解决好,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去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核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学生学习实际上是被动式的,缺少主动学习的环境,无法架构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知识体系,难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建一个互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

(1)启发式教学

这个提法似乎有点老生常谈的意思,但真正做到却非常不易!原因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对象是千变万化的,他们各自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因此启发的方式也必然有所不同,这也是我们教师面临的需研讨的问题之一。

(2)转换教学方式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育;班主任;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素质教育

0.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学科作为信息技术变革的前沿,为信息革命的快速推进贡献了重要力量,同时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也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面对各类转变,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班主任,应该怎样担负起班主任的职责,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班级管理和专业引导,让他们在大学阶段学有所成、毕业后成为服务企业和社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这些都是大学班主任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在大学教育各阶段,班主任如果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鞭策和鼓励,将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班主任应该怎样引导和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成为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当前大学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班主任的角度探讨了怎样促进大学计算机学科的专业教育。

1.大学阶段的班级管理现状

当前,大学的班级管理普遍比较松散,很多班主任多以兼职身份管理班级,或者一位辅导员需要管理数以百计的学生,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往往力不从心。学生处于迷茫期或者专业教育阶段时若不能给予其良好的专业引导和个人发展建议,未能让学生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则不利于让学生更好地成为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例如,低年级学生一般很难快速地从中学阶段的监督式学习转变为大学阶段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模式,此时学生们迫切希望获得大学阶段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而高年级学生则对重点培养哪些实践动手能力和大学后的毕业去向比较迷茫,不知道该为毕业后准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徘徊于出国、考研、找工作和如何培养专业技能的犹豫中,这些困惑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严重影响;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班主任,应该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专业核心课程、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如何学好专业基础课、如何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大学后的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下充分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努力成为大学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社会有用人才。

2.班主任在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从高中阶段的监督学习过渡到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是学生能否卓有成效地完成大学阶段专业学习并成为优秀学生的关键。在学习方法的转变过程中,班主任最适合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在大学低年级的班会上,班主任应该经常强调大学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探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懂得有效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强调利用互联网搜索学习资料并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讲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结构、课程间的依赖关系及相关性、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积极在班内营造良好的专业教育学习氛围,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及时做好专业引导,结合学生的职业规划向他们提供合理的大学学业规划建议,这些方法将成为学生课堂专业教育外的重要补充。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既需要掌握扎实理论基础又特别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科,在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与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企业的需要,也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在班内积极营造良好的专业教育环境,以提高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要求他们以应用型项目开发为指导,培养其程序开发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成为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掌握较强实践开发经验的应用型毕业生。

3.班主任在班级内营造专业教育育人环境的一些方法

1)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培养。

大学阶段开设的课程较多,因专业方向不同,课程选择及课程的重要程度各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有较多的自由,但学生们倾向于只重视与专业直接相关的课程,如程序设计、算法设计等课程,而轻视专业基础课,如高等数学、概率论、离散数学、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这些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对这些课程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发展;同时,培养计算机专业宽口径、通用型人才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学生通常向高年级学长打听各门课程的重要程度并决定是否认真学习这些课程,或者仅从课程名称上看该课程是否与专业相关来决定学习该课程的努力程度,从而造成学生对这些专业基础课掌握不够。由此,班主任应该向学生反复强调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并结合一些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并深刻理解其中的原理。

2)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大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职业形成期,学生在此阶段的兴趣爱好将决定其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因此,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向学生介绍毕业后去向选择,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兴趣和个人能力来设计自己的大学学业规划,把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班主任应该在学生的职业规划中当好向导,例如,在大学低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应该介绍大学毕业后有哪些毕业去向,如去国外读研、在国内读研、考录各级公务员、直接就业、参加乡村支教计划、参军、参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等,简单介绍每种成才途径需提前做哪些准备;在大学高年级时,学生的目标已经比较明确,在此阶段,可以给学生做更具体的引导,如报考国内研究生的学生应该准备哪些专业课,研究生的培养机制是怎样的,研究生的考试方式以及报考学校选择,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注意事项等,如果学生打算出国读研,应该具备怎样的英语能力,参加哪些英语资格考试,怎样选择学校,怎样申请国家公派资助留学,怎样和国外导师联系,怎样申请各机构和学校提供的奖学金等。班主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提供的引导将惠及学生一生,也让他们的大学生活因为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充实、多彩。

3)做好课程间关系和专业核心课程的介绍。

大学阶段的课程比较多,但专业核心课程却是学好本专业的关键。作为班主任,应该在大学低年级时向学生们介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及核心课程问的逻辑关系,介绍学好这些课程的学习方法,列出在相关课程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重要环节。例如,计算机专业不仅需要注重理论教学,也需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算法不仅要理解其思想,也要编写程序实现各算法。同时,班主任要向学生强调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性,要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学精这些课程,应该扎实训练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努力寻找力所能及的项目并设计开发等。

4)介绍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

由于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班主任应该向学生强调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书馆的参考资料,培养学生利用搜索网站高效查找资料的能力。目前,众多高校都大大增加了培养计划中选修课的比重,且一般不为这些选修课统一征订教材,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学生要学好相关课程,高效利用网上的参考资料和视频教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资源易得的环境下,如何高效搜寻网络上的学习资料,怎样有效利用众高校提供的网上精品课程、国外著名高校提供的公开课视频讲座、网易公开课视频讲座和百度文库等各类资料将成为学生学好选修课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应该在班内集中学习搜索网站的使用方法、讨论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在班内搭建便捷的学习资料共享平台,比如利用QQ群、微博、博客来实时信息,用百度云等大容量网盘提供学习资料共享平台,利用QQ邮件群发功能组建讨论组、提交作业和共享资料,按兴趣组建学习互助团队,相互推荐优质学习资料、共享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成立互帮互助学习小组等。

5)让班委会成为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能力的试验田。

班委会是一个班级的重要管理团队,良好的班委组织是一个团结向上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的很多管理工作都是通过班委成员来组织和实施的,因此,担任班委成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作为班主任,应该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锻炼其组织能力,让班内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加入班委,组织并参与班级事务的组织与管理,锻炼其领导、组织、协作、沟通和交际能力,笔者的办法是依次给每位学生安排组织和管理班级活动的任务,例如,班内举办的各类活动可由全体学生轮流组织和担任主持,每周一次的班会晚讲评也可在班主任到场的情况下由学生轮流主持,由此可让全班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语言组织和陈述表达能力。

6)作好任选课的引导。

当代大学教育要求宽口径的教育模式,因此在学好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推荐学生较系统地选修另外某一专业的核心课程,或者利用主辅修培养模式为学生辅修双学位提供建议,让他们根据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职业兴趣辅修第二专业,并给出辅修专业的核心课程列表,力争让主辅修专业问有可交叉的领域,例如,利用计算机专业的理论去解决辅修专业中的一些应用问题。让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能较系统地了解另一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具有更宽广的专业背景。

7)以项目为导向的应用能力培养。

培养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重视的环节。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以,还要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中。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另外,企业也迫切希望招聘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熟练员工而非新手,而这些应用能力及专业技能需要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获得。因此,班主任应该要求学生以项目开发为引导,在完成项目需求分析、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广泛寻找感兴趣的项目并作好需求分析,详细设计项目的各功能模块并认真开发项目直至完美,由此可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学生寻找参与项目的机会,推荐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去实习实训,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介绍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组和科研项目等。

8)跟踪科技潮流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知识在快速更新,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在快速变化,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紧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瞄准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潮流,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较好的策略是跟踪国内外知名信息技术企业的岗位招聘要求,查阅该类企业的校园招聘网站或者招聘海报,如微软校园招聘、谷歌校园招聘、IBM校园招聘、百度校园招聘、腾讯校园招聘、网易校园招聘等,关注其招聘的众多岗位方向和各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以学生感兴趣的岗位及其技能要求作为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努力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外,这些企业所要求的岗位技能也代表了当前较流行的新技术,也是众信息技术企业要求新员工必须掌握的技能,以此作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切入点,让学生找出自身专业技能的不足,产生学习新技术的压力与动力,使之感受到只有掌握了这些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第10篇

关键词:成人;网络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随着知识的日益更新、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人重返校园进行继续教育。由于成人学生的需求及工学矛盾使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教学逐步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及应用。

一、 网络教学适合成人学生学习

成人学生由于存在严重的工作矛盾,再加上生源不同、计算机操作水平差距较大,从而降低了传统的面授教学的教学质量。而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具有资源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有利于个体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员信息素质等优势,从而更加适合成人学生的学习。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进行网络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

1、激发成人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学习这门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即: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个人计算机的发展简史,掌握WindowsXP、Word2003、Excle2003、Power Point2003等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学会Internet相关的基本操作等,使学员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就业资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介绍课程的网上学习资源

授课教师分别把中央电大在线、北京电大在线、朝阳电大在线、授课教师个人网站、等教学资源依依向学生介绍。从学员存在实际困难角度讲解如何使用网上资源进行有效地、针对性地学习,帮助学员减轻工学矛盾,解除后顾之忧。

3、介绍学习方法

由于每门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不同,学习方法不同,所以在第一次课时向学生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便于学生较高效率地学习这门课。

4、利用自我测试程序进行模拟考试

由于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学员时常忽略本门课程重要性。为了避免有些学生盲目自信,授课教师在第一节课时对学生进行模拟考试,使学生正确了解自身计算机水平及考试标准,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视度,也便于他们找到自己的计算机知识薄弱点而促使他们具有针对性地学习。

5、分组

在考试结束后授课教师记载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操作结果,并分为高、中、低三组。在网络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适当地采取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二)、网络教学模块的设计

在网络教学环境中设置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实施方案、离线作业、教学辅导、自检自测、BBS论坛、作品展示九个模块,为学生提供全套的教学资源,满足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的需求。

(三)网络教学的观念及途径

1. 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把“教师为主体”的观念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应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员正确的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的动脑思考、提倡学生的自主创新,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2.创建交互性学习氛围

教师应提倡交互性学习理念贯穿于网络教学的始终,积极把交互性学习体现在学生与网络的互助、学生与学生的互助、学生与教师的互助三个方面。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3.采用分层教学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1)教师通过自我测试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使教师清晰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及离教学目标的差距,并帮助学生准确对自己进行定位。(2)教学目标的分层。根据对学生的不同分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实现知识的广度性及专业性;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课程的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课程的基础目标的基础上把知识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搞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3)教学方法的分层。对于高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提供专题学习网站,提高其研究的能力。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进行互助学习方式及案例学习方式,培养其协助精神及实践能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采用知识的讲解式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4)教学评价的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考核,从而检验教学效果及完善教学方式。

4.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在网络教学辅导中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如:贺卡的设计、广告的制作、工资表的运算等,并把优秀的学生作品挂在网上的平台上,供学生相互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5.加强对学员情感支持

网络教学的劣势之一是使学生加大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因此一方面,在网络教学中教师要通过BBS论坛、邮件、视频等途径加大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共鸣;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联系,及时回复学生的每一个细小问题,用和蔼、细腻、真诚语言关心学生的工作及生活,建立师生的网络情感。

6.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员思考、开拓学生思路、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实践能力、营造创新氛围,最终使学生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教师观念的更新,笔者相信:网络教学不仅在课程中发挥它的光彩,它将广泛地应用到其它的课程之中,并且随着网络教学的逐步完善及深入,它也将越来越受到成人学生的喜爱和拥护。

参考文献:

第11篇

2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1教材

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和我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同时为了适应我校专科层次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特点,选用了以下教材。江苏省普通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配套教材《大学计算机教程》作为理论知识的主要教材,该教材由吉根林、王必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紧跟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结构合理、专业知识覆盖面广,力求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与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以“十三五”高职高专重点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实训指导》为操作知识的主要教材,该教材由戴锐青、桑一梅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教材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主要针对高校在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操作的教学,同时满足江苏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中操作部分的考核要求。

2.2教学参考资料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两大部分,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而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技术具有发展迅速、更新速度快的特点,需要广泛的教学参考资料作为补充。因此建议学生以各类计算机类的教材、杂志、学习网站作为参考资料,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和实际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与手段

3.1教学理念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一门既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课程,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应理论实践并重,注意基本的理论知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突出课程的实用性。采用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实际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在教学的同时,配合大量的操作训练,注重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2教学方法

本教学思路结合《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3.2.1分层教学法本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采用分层教学法,即将每个章节的内容按必修类、提高类和补充类进行组织,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已掌握知识的差异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2.2项目驱动法本课程的实践部分采用项目驱动法,即将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呈现,并将内容按任务进行划分,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项目。使用项目驱动法的优点是能够清楚地呈现操作的实际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主动完成学习并进行拓展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为:第一步:教师呈现项目效果,分析使用的主要操作内容;第二步:教师以任务为单位介绍各知识点,讲练结合,指导学生完成指定的操作;第三步:教师对项目进行整体的重点、难点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提高应用能力。

3.3作业安排

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理论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本门课程的作业包括了理论知识的课后作业、操作知识的课堂作业、操作知识的课后作业三部分。操作知识的课堂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并提交给任课老师,所有课后作业要求按时完成并统一提交批阅。

3.4课程考核模式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我校专科层次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必修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该课程为考查类课程,由任课教师随堂完成考核,具体考核采取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按过程考核成绩30%、期末考核成绩70%的比例分配。期末考核包含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考核两部分,并参照江苏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核的内容分布,包含45分的理论知识和55分的操作两部分,总分为100分。

4学习方法指导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围绕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因此区别于纯理论课程或纯操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采取适合本课程的学习指导方法。理论知识学习方面,针对教材、课堂教学内容、补充阅读材料和课后作业涉及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展开一些专题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未知知识的能力。操作能力学习方面,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并结合组间竞争机制,以竞争促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5结束语

成功的教学与教学思路的形成、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效果的反思各个环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其中教学思路是根本,关系到后续环节的成功开展。本文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实施思路。

参考文献:

[1]吉根林,王必友大学计算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戴锐青,桑一梅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实训指导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第12篇

一、IB方法的压缩认知与人类认知之关联

IB方法通过将数据对象压缩到一个“瓶颈”变量中来学习数据中所蕴含的内在模式,其学习模型如图所示。在图中,变量X代表载有海量信息的大数据,Y是描述数据对象的特征变量,而T则是压缩的“瓶颈”变量。变量X中载有海量的信息,在无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对人类来说是不可驾驭的。然而,“瓶颈”变量T的规模远小于X的规模,相对容易被掌控。变量X到T的压缩过程中所产生压缩编码P(t|x)则为IB方法所发现的压缩模式,若一些数据对象被压缩到了同一个t中,这些数据对象则被划分到同一个类中。为使IB方法所得的压缩编码P(t|x)可放映数据中所蕴含的真实类别,IB方法在对大数据进行压缩的同时,还要求“瓶颈”变量T尽可能的最大化保存特征变量Y中所载有的信息量。在对数据进行压缩时,我们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对数据进行分类,需要依据数据对象自身的特征来对数据进行划分,只有将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压缩到同一个类中,所得的压缩模式才具有意义。特征变量Y客观地描述了数据对象,因此IB方法将特征变量Y作为数据压缩的依据。

中国古圣先贤老子曾说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IB方法在将数据对象压缩到“瓶颈”变量的过程有为万物命名之意。当人类还没有给这个世界的事物命名之时,在人类的认知中这个世界里的一切事物本身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处在一种人类认知意义上的混沌状态中。但一旦我们对事物进行确切的命名之后,即使它们并没有完全与自然脱离其成为整体的状态,但在人类的视角里已有了独立认知的意义,即石头、山、水、河流、花鸟虫鱼、太阳、月亮……人们可以将某一事物从他原来的混沌状态中抽离出来,在人类的世界里建构对它的独特认知。这时候原来的混沌状态似乎就一下子瓦解了,整个世界由无数独立存在的事物井然有序地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海量的信息数据对我们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混沌的,因此IB方法的思想与上述思想如出一辙。IB方法从混沌的海量信息中压缩得到的每一个类是对数据的一个总结,是数据中的一些共性特征,是对数据化繁为简的结果,是无形信息的有形化结果。IB方法的压缩分类就如同对万物的命名,人类对万物的命名过程也是一个压缩认知的过程。

二、顺序IB算法学习过程与人类学习过程之共性

IB方法通过压缩来认知数据,属于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无监督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是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不少机器学习领域专家给出了机器学习的定义。兰利(P. Langley)认为:“机器学习是一门人工智能的科学,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工智能,特别是如何在经验学习中改善具体算法的性能。”米切尔(T. M. Mitchell)在其著作《机器学习》中谈到“机器学习”关注的问题是“计算机程序如何随着经验积累自动提高自身的性能”,也就是主要指的归纳学习。机器学习的功能是知识发现,知识发现是通过学习算法实现的。下面结合一个典型的顺序IB算法,来阐述IB方法的压缩认知过程与人类的学习过程之间的关联性。

对于计算机来说,信息就是数据,因此IB算法以数据对象作为输入,从中学习有价值的模式。顺序IB算法的主要学习过程为:在某一随机划分的基础上,计算机依次读取每一个数据对象,在IB方法目标函数的指导下将其指派到一个与该数据对象拟合度最强的一个划分中,重复迭代该步骤,直到划分指派不再有新的变换为止。

根据米切尔对机器学习的定义,顺序IB算法中的经验便是我们能观测到的数据集。在顺序IB算法的主循环中,依次考虑每一个数据对象的迭代过程便是从经验中不断修复当前所得压缩模式的过程,从而提高自身识别数据的性能,最终达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目的。试想一下,当我们人类面临着海量的数据时,也需要通过读取每一条数据对象,得到数据中的一些大概划分模式,然后再综合考虑每一个数据对象与当前划分模式之间的匹配程度,对所得的划分模式进行修复。因此顺序IB算法的学习过程也可认为是一个循序渐进、归纳总结、温故而知新的过程。这和人类的学习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另外,在顺序IB算法中第一步要求对数据做一个随机初始划分,在此基础上, IB算法再循序渐进地从数据中学习数据对象间所蕴含的内在模式。初始化是一个随机的过程,一个好的初始划分往往会得到一个好的压缩结果。顺序IB算法中的随机初始划分就如同人的出身,出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命运。一个人若出身在一个经济基础、周边环境及家风较好的家庭中,这个人成才的概率往往就会比较高。当然境遇不好,但经过自身努力拼搏最终成才的人也大有人在。顺序IB算法的知识发现过程是一个随机性与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三、机器学习与人类学习之不同

虽然顺序IB算法的学习过程与人类的学习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机器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完全模拟人类的学习能力的,其最根本的原因是计算机无法像人类那样既具有意向性又具有主观性。塞尔认为:“计算机程序永远不可能代替人心,其理由很简单:计算机程序只是语法的,而心不仅仅是语法的。心是语义的,就是说,人心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结构,它是有内容的。”计算机程序只是以一种形式化、语法化的特征,这种形式化的符号是不具有任何语义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元朝马致远的经典小令《天净沙・秋思》,对于中国稍通文墨的人来说都能够背诵。整个散曲描写的是一个秋天的下午,一个远离家乡的孤独的旅人,怀念故乡和亲人的那种淡淡的惆怅的情感。这首曲里所点出的一切意象全部都是自然的存在,但这些自然的存在在人类的世界具备丰富的情感意义,并且这些物象的类别即与某一类别的人类情感有效地衔接,当这些物象在诗人的笔下娓娓地叙出时,读到这类物象的人们就自然生发出与此相应的内在情感,从而与诗人、诗中的旅人的内在情感强烈地一致!

然而,当计算机程序在读《天净沙・秋思》时,所获取的知识只是枯藤、老树、昏鸦这类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物体,却无法像人类那样理解其中的情感。尽管一些人工智能研究者也力图将某些语义信息融入到机器的学习中,然而人对语义的解读远远胜于任何带有智能的机器。

虽然机器的学习能力不能完全模拟人类的学习能力,但计算机的特点决定了机器学习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计算机的记忆力(存储能力)胜于人脑,计算机在特定领域的计算能力胜于人脑。这些特点可以使机器学习方法作为一个辅助的手段来帮助人类学习认知世界。例如,海量数据的模式分析对于人类来说往往是一件枯燥无味、费时费力的事情,并且在无任何先验知识、无任何工具的帮助下,对海量数据模式的提取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此时,可以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如IB方法,来从数据中提取数据的模式特征。正是得力于计算机的出色存储能力、出色计算能力,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人类提供一个对数据的初步认知模式。另外,得益于计算机无情感的特点,计算机在做这些事时才不会像人类那样感觉枯燥无味。由于机器学习的特点与人类学习的特点不同,机器学习方法或许还会为人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学习结果,从而帮助人类提高对世界的认知程度。

此时,想起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数据是海量,我们无从下手的时候,或许机器学习方法,如IB方法,可以引领我们从庐山中走出去。

四、人类学习的研究对机器学习研究的指导意义

人类在做事情的时候,自身往往都具备一些先验知识,并且我们人类还可将自身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对新事物的学习中。我们用一个典故来阐述人类学习能力的一个特点。

乾隆曾问纪晓岚,传说关羽忠义,朕且问你,他老婆是何等样人?这是存心刁难,史书上根本没有关夫人的详细记载,让人如何回答?可纪晓岚立刻答道,生何年,殁何月,皆无从考;夫尽忠,子尽孝,岂不谓贤?乾隆大笑,说爱卿真有你的!

在无任何有关关夫人的先验知识下,纪晓岚的回答则是将有关关羽的认知迁移到对关夫人的评价上。

在现有图灵机的模式下,计算机对数据的语义理解能力远远不如人类,因此,计算机所学习到的模式划分往往会与我们人类的认知有偏差。此时,我们期望将人类的学习模式平移到机器学习中,来提高机器的学习能力。机器学习中的一些热门研究领域,如监督学习、深度学习、迁移学习、多视角学习、终身学习等,都有与人类学习的基本思想一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