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工程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时间:2023-09-20 16:57: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管理的内涵及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建设路径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及精细化建设

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往往代表着高效、科学,对于水利工程而言,管理现代化就意味着可以实现更有效的管理。所以,出于改善工程管理成效的考虑,相关工程中有必要充分重视管理现代化的推进,实行精细化管理,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2水利现代及精细化的内涵与建设思路

顾名思义,水利工程管理指的就是围绕水利工程建设各环节展开的管理活动,其以维护建设秩序、保证质量为基本要求,既是项目按照要求顺利交工的保障性措施,也是科学建设水利工程的规范性措施[1]。此项工作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任务可以概括为:确保建筑安全、设备可靠;确保设备能够发挥出环保及防洪等功能;确保设备使用的科学性,尽可能的提升其工作效率、降低故障率;通过改善管理、更新设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2.1内涵

所谓的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其实指的就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现实要求为导向,通过科学管理体系的构建,来实现更加高效的工程管理。其要求为理念现代化、设施现代化、管理方式现代化,管理体系的特征为先进性、科学性、有效性。因而,为了实现管理现代化,就需要以先进理念为指导,健全管理体制,使其始终同步于市场体制,并借助现代化的设施和技术,以人才队伍为支撑,实现项目建设全程、全面的动态化管控。管理精细化可以看作是管理现代化的一种体现,其侧重于职能具体化,基本要求是实现精密、细分。所以,此种管理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通过严格规范细节工作,以局部带动整体的管理方法,对于细节有着很高的要求[2]。

2.2建设思路

(1)更新理念。对于水利工程来讲,无论是管理现代化,还是管理精细化,都需要从更新理念开始。现代化与精细化都属于新理念,与水利工程管理的传统思想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想确保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各项措施顺利实施,就必须改观思想,正确看待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和精细化的重要性。具体来讲,更新理念的首要要求是打破“重建轻管”的局限,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认识现代化的先进理念[3]。其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化效益意识,在管理实践中尽可能的兼顾效益与生态,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绝不应被忽视,在加强利用的过程中也要时刻谨记保护,现实中应尽量以优化配置的方式,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再次,考虑到此类工程的建设初衷是服务公众,所以,在项目建设阶段和管理工作中都应以保障公众利益为原则。

(2)健全体制。水利工程项目普遍规模宏大、管理任务繁重,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选择科学的方法。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及精细化的系统实现,需要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科学方法为保障、健全的机制为支撑。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来讲,本文认为健全体制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下述几项工作:①规范流程。流程化是管理现代化及精细化的重要特征,对于防止违规、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业务梳理,并根据工程管理任务涉及的内容,对管理流程进行合理细化。为了避免疏漏,还要同时确立明晰的工作标准,实行职责与岗位对应。②按岗定责。责任制的优势无需多言,在工程管理中建立此种制度,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者的自觉性。一般来讲,工程中应尽量按照“因事设岗”的原则,以精简高效为目标,对岗位管理进行强化,借助清晰的职责分配,来促进分工的合理化,为监督、协作打好基础。出于保障人员积极性、健全激励机制的考虑,工程中应实行竞争上岗,并合理确定薪酬等级,激发员工潜力。③推行绩效考核。此项机制的作用侧重于激励,在完善过程中,需要立足现实构建三级考核制,借助岗位绩效考核、部门绩效考核及工程管理绩效考核,实现对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可尝试将考核结果作为相应人员的晋升参考或者薪酬调整依据,以此来达到激励人员进取的目的。

(3)引入新技术、新手段。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利国惠民的重要举措,在建设中必须要重视做好管理工作。出于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与工作质量的考虑,现实中可尝试适当引入新技术作为管理辅助。在这个方面,本文有如下建议:①加快信息化。信息化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各行业发展的总趋势,对于实现管理的高效化有着重要意义。所以,现实中应重视推进信息化,通过大力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技术,来推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信息系统的完善也是当下的重要任务。借助此项系统,管理中即可实现自动控制、智能决策,对于减小失误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②调整监控策略。监控是一项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的措施,在当前阶段需要重视对监视系统进行完善,做到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另外,为了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行风险,在监控中还应将移动监测作为定点监测的补充,实现工程状况的实时掌控。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与以往的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区别,管理者素质必须要能够与岗位要求相匹配,也只有实现能岗匹配,才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使管理者发挥出最大价值。因而,在此类工程管理中,有必要在加强人才引进的同时,重视提升在职职工的能力,帮助他们更新管理思想与工作方式,使其可以与新时期工程管理工作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3结束语

目前水利工程中采用的管理模式普遍比较陈旧,管理的有效性也比较低,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适应新时期的水利工程管理要求,有必要加强对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而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从更新理念、健全机制、引入新技术、采取新手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

作者:罗文飞

参考文献:

[1]方国华,高玉琴,谈为雄,郑在洲,郭宁.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3,(3):39-44.

第2篇

关键词:绿色工程管理、工程价值观、创新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普及,陈旧的工程观逐渐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形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工程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在工程管理领域仍然沿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其理念与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进行工程管理创新,推行绿色工程管理已经十分迫切。

一、传统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在传统的工程理念中,很多人将工程活动理解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工具,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念,这样一味地向自然无限制地索取,必然会使工程活动成为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直接力量。

传统工程管理的核心价值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它主张以质量、成本、工期、安全四大目标的控制为主线,但却不注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传统工程管理价值观中,质量控制是以建筑产品本身的质量为主要对象,缺乏关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方面的有效方法;成本控制强调的是在经济方面的指标,完全忽略了生态成本;工期控制强调的是效率指标;安全控制则主要考虑施工和结构安全,而忽略了环境安全。

二、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工程活动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在生态平衡理念的指导下,必然要求工程活动符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任何工程的实施都离不开工程管理,所以基于绿色生态的理念进行工程管理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从管理思想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管理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还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各代表学派,尽管他们各自采取的工程管理方式不同,但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当今社会,企业的商务环境包含着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两种环境范围内发生的一切成本都必须作为内部成本来加以考虑。特别是由于工程管理的对象多为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实施工程管理的组织不能只将提升组织的经济效益与效率作为惟一标准,而是必须更加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工程管理的创新对于丰富和创新管理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管理范式正在不断优化,但尽管如此,我们所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始终不是管理者重视的关键。就工程管理而言,管理手段与方法主要围绕质量控制、工期控制、成本控制以及安全目标的控制,关于生态环境目标的控制方法仍然十分缺乏。

总之,当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主题,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所以陈旧的工程理念必然被新的工程观所取代,要求工程管理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遵循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价值观的改变使绿色工程管理成为可能。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普及和深入,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愈来愈强烈,由此,包括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生产者的绿色生产意识,政府的政策和法律制定者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等,都被人们很自觉的付诸于行动,这使绿色工程管理成为可能。

其次,政策与技术方面的支持为推行绿色工程管理提供保证。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要求下,国家在财政、税收、法律等方面采用倾斜的政策大力扶植绿色建筑,这必然会促进绿色工程管理的推行;在技术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绿色技术”层出不穷,这些高科技势必会为绿色工程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1、绿色工程管理的科学内涵

工程管理活动是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有效地利用各类资源,在正确的工程理念指导下,对具体的工程进行决策、指挥、协调与控制的活动与过程。因此,绿色工程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在工程理念中加入“绿色管理”的思想,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绿色工程管理的原则

绿色工程管理作为一种新生的管理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所以不能按传统的工程管理的步骤进行管理,在运行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系统性原则。绿色工程管理不是单方面的,它涉及的领域特别广,包括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在这宽泛的领域中必然会产生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这就要求运用系统的原理来处理这些矛盾的辩证关系。所以绿色工程管理要遵循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局上对各个环节统筹安排形成建筑工程与其周围因素之间的联系,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使之协调、有序,最终建立起人—建筑—自然和谐共赢的生态环境。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任何不同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认真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抓住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对工程而言,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本身的内在特殊性,要求绿色工程管理必须客观分析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能采取机械和绝对化的态度和方法。

(3)以人为本原则。工程是人建造的,人通过工程建造活动的开展,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从另一面来看,绿色工程活动又可以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因此,绿色工程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建造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4)先进性、实用性与经济性统一的原则。绿色工程管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工程管理活动,它必须准确把握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先进性是基础,实用性是保证,经济性是目的。没有实用性,绿色工程管理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样经济性就没有保证。没有先进性,工程就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条件,而且还要耗费宝贵的资源。不讲究经济性,工程管理活动也就只是浪费资源,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3、绿色工程管理的创新之处

绿色工程管理活动是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工程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其创新之处表现在:

(1)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绿色工程管理区别于传统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追求生态目标,树立绿色价值观。绿色工程管理应该是在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使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

(2)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多重目标。工程活动关联到人类、社会和自然,它同时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这决定了绿色工程管理目标的复杂性,不能再片面地追求工程的经济价值,要同时考虑到其社会和生态价值,使工程活动在追求经济社会利益的同时能够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3)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绿色工程管理工作涉及项目构思、批准立项、施工开始、交付使用和拆除(结束)等多个环节,包括目标设计、规划与建筑设计、招投标、工程实施和运营管理等阶段,在全生命周期中都必须考虑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强调一个生态化的全寿命过程管理。

4、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分析

工程活动是有价值取向的活动,工程活动的目的是要形成一个更有价值的世界,同时工程思维是以价值目标为导向的思维。工程思维和工程活动不但必然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而且还希望这个价值目标能够尽可能的优化。因此,推行绿色工程管理必须明确其价值导向,系统地把握其价值观。传统工程管理要求质量应达到建筑产品本身的品质标准;成本应完成工程所需费用最小化;工期就满足完成工程所需时间最小化;安全应符合施工过程安全,建筑本身结构安全。4 个目标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应统筹考虑,在协调中达到各自的最优。

同传统的工程管理一样,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也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手段最终体现在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目标上。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要求在质量上,除建筑产品本身的品质达标外,还要求保证环境的质量,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尽量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成本和工期,完成工程不能再是唯一的标准,要考虑到维持和优化生态环境的费用与时间。在安全上,除了施工安全、建筑本身结构安全外同样要考虑到环境的安全,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造成生态环境的重大隐患。

四、总结

综上所述,绿色工程管理是在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指导下对工程管理创新的一种尝试,它拥有传统工程管理活动无法比拟的优势,尽管尚不够完善,但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普及,人们将逐步接纳并乐于运用绿色工程管理模式,绿色工程管理将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使工程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勇,于海丰.关于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J].建筑经济,2006,(1).

[2] 徐艳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第3篇

【关键词】绿色工程管理;工程价值观;创新

一、工程管理创新的意义

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摆脱传统的工程观,使工程管理符合大自然规律,做到节约自然资源、爱护自然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工程管理必须进行创新。

1.从管理思想角度看

工程管理的目标是使有限的资源在合理的支配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公司也应该注意“绿色成本”,即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污水净化等成本。目前的管理对象如污水、废弃物等都为公共物品,因此管理者不能一味的追求工作效率,还应注意工程效益。因此,工程管理的创新能够改变原有的理念。

2.从方法论角度看

我国的管理范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并没有把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管理重点。因此,对工程管理进行创新能够有效改变如今的管理范式。

二、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1.绿色工程管理

绿色工程管理就在原有的管理理念基础上加入了生态思想,使工程管理能做到节约能源、爱护自然环境、减少废弃物排放,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以生态目标为导向

绿色工程管理的理念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工程管理中建立起绿色价值观。管理者能够清楚把握自然规律,使工程生产对大自然造成的影响达到最小化,从而达到改善自然环境的目的。

(2)经济、社会、环境目标并重

工程活动是一个国家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很密切,因此绿色工程管理必须两者兼顾,将经济、社会、自然环境放到同等位置加以对待,在工程效益与生态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

(3)全寿命周期管理

绿色工程管理中的每一个阶段如设计方案、工程施工、投入使用、拆除等,都应秉承绿色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成本、工期、安全

在原有理念的控制基础上加入了节约能源、降低排放、呵护环境等绿色要求。

2.绿色工程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1)人们价值观的转变

由于人们意识到了过度的开发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如沙尘暴、温室效应、地表塌陷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绿色工程管理。政府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推动了绿色工程管理的发展。

(2)政策与技术的支持

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并且改变了一些政策,包括税收、财政等,这无疑为绿色工程管理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另外,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入研究,许多新技术被人们所发现,使绿色工程管理发展更顺利。

3.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

传统工程的价值观是以质量、成本、工期和安全为目标,并且通过管理使其达到最优。绿色工程管理也应以该目标为导向,通过商议、协调、引导、指挥等达到该目标。

(1)传统工程管理的目标

质量必须符合建筑物的需求;成本应严加控制,尽量最小化;按时竣工或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安全事故以及工程使用中的安全性。这四个目标应同时满足,因此要求管理者能够统筹全局,加强协调。

(2)绿色工程管理的新要求

除了达到上述目标之外,对质量的管理新加了环境质量的管理,即要求施工中的排放物与建筑垃圾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质量造成损坏;对成本与工期的控制还应考虑到保护环境做虚的资金与时间;而对安全的控制则要求施工中不能破坏自然环境规律,维护大自然的良性循环。

4.绿色工程的管理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由于绿色工程管理涉及面很复杂,因此管理者应学会使用系统化思维去处理社会、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将之看成一个整体,理清互相的联系,统一进行安排,使各方面的运作井然有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

(2)客观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工程项目也不例外,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原则与规律,因此要求管理者能够分析不同项目的不同情况,客观对待没一个问题,切忌抱有绝对化态度去处理问题。

(3)以人为本原则

工程活动是人类智慧与理想的体现,实现了人们理想中的生存条件,是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保障了人们生存的舒适与安全。所以绿色工程管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加以合理改造,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4)先进性、实用性、经济型统一原则

先进性是绿色工程管理的基础;实用性是绿色工程管理的保障;经济型是绿色工程管理的目标。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推行绿色工程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大众参与

工程管理大多只为大众服务的具有公共性质的工作,因此,在一些决策中,应使大众参与进来,并使大众能够理解工程的意义所在,因此,管理者应推行全民参与的管理体系。加强管理的宣传与管理措施的培训,使得人人都具有绿色节能意识,爱护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大众能够理解工程的意义,主动参与、帮助工程建设,减少工程中出现的利益摩擦。

2.突破制度障碍

由于绿色工程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工作绝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应消除各部门之间的制度限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标准,在管理中贯穿绿色理念,最终实现绿色工程管理的目的。

3.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与传统工程建设相比,绿色工程建设前期的资金投入较大,资金收益较慢或不明显,对能源的节约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才能看到成果,因此许多开发商可以避免此类建筑管理模式。因此政府应加强政策的推行与实施,例如减少绿色工程的税收或给与特殊优惠等,激起开发商的投资兴趣,使更多的绿色建筑出现在城市中。

4.提升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绿色工程的管理者除了具备传统的管理技能外,还应补充有关生态、经济、心理等相关专业的知识,对待环境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企业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与管理能力,适应新型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使绿色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我国绿色工程管理发展还不够完善,但随着环保知识、绿色理念等宣传的深入,人们会逐渐认可绿色工程管理,因此,绿色工程管理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相信能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做出一定贡献,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根,石大志. 试论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J]. 商. 2013(19)

[2] 倪治中. 绿色工程[J]. 电子天府. 1994(05)

[3] 李艳. 浅谈绿色工程项目管理评价体系[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第4篇

关键词:管理;理工科思维;哲学性思考;检验标准

Abstract: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inking and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re two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i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y of opposite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 long as thought and philosophy thought important cause i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play, as well as to the "test engineering standards of what is" reasonable analysis, promote the management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Key words: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inking; philosophical thinking; inspection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管理必须要结合社会上的实践,而且还需要具备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想方法,才能形成专业全面的技术知识水平体系。然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多种的思想方法也是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一样是立足于实际的操作中。以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为主体,技术知识水平及实践经验为主导地位,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无法分割。经过多年的工程管理,可以得出工程管理的检验标准。

一、工程实际管理中的理工科思维

1、提出问题

(1)工程管理的技术要求与工程管理的思维方式

提高工程管理的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工程管理成功的保证。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不但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可是拥有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是不够的,在科学管理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方面,更是日益严格。因为工程管理需要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也提供了实际的技术扶持。所以符合时代标准的高级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同时拥有精湛的技术经验和严谨创新的科学思维,才能真正达到高水平的工程管理水平。

(2)工程管理需要的思维方式

工程的管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工程的后期施工阶段的管理,面临着严峻的社会经济挑战。因为它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很广泛,需要处理的细节也需要面面俱到。特别是系统工程包含复杂多端的子项的时候,它需要处理的问题更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需要统一的指导思想,才能正确地实行问题的处理。在考虑具体的工程管理问题的时候,也无非是考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问题”和“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问题”。 理工科思维就是在此: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问题、需要怎样解决问题。

(3)理工科思维的内涵

简单的说法是,理工科思维的理论知识就是发现问题,从事物的状态去认知问题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就是它需要行动去解决问题,讲究的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比如说:工地上有一台机器运行出现了问题,需要去解决问题。按理工科思维就是首先分析机器处于的运行状态,看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看是零件的损坏还是外界的设备影响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因素。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找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最后进行安全可靠高效的措施。它需要一个或一组量化的数据进行说明,使事情的表达更具有完整性和准确性。理工科思维最明显的特征是与社会公德和思维者的素质无关,只是纯粹地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4)强调理工科思维方式发挥的作用

理工科思维最大的作用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具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它的处理方法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工程管理的工作很详细,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工科思维才能对问题进行实质性的分析。理工科思维处理问题的工作过程中,也是我们能力提高的过程。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工科思维方式,才能使工程管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是理工科思维只是在工程管理中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那也是不够全面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差异性,所以我们确定的应用范围为工程实际管理。

二、工程统筹管理中的哲学性思考

(1)哲学性思考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原因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工程,就是它的投资的差异很大,都由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阶段组成。我们经常会把工程管理限停留在工程施工管理阶段,采取理工科思维对这个阶段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但是工程管理涉及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很多,它生命的全周期中的调研、设计、施工、验收和移交等关键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这个需要统筹兼顾的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进行哲学性思考,突破核心管理技能水平。

其实,程管理过程呈现的矛盾关系很多。比如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方面,项目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方面、有工程业主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等。哲学性的思考在这些矛盾的处理中发挥了主体的作用。矛盾是随时随地存在的。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需要了解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把矛盾的普遍性,和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它的问题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同时需要认识到次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只有这样,才会在工程中的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问题中,把握主要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工程的进度和保证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认识到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使各个部门的工作更和谐统一。工程实质上是社会产品,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劳动力的体现。站在不同的角度,工程管理需要管技术、管资源、管人力财力等。所以哲学性的思考在这庞大的系统不可或缺。

(2)哲学性思考对于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哲学性思考是对事物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思维方法,对事物进行深入性的分析,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突飞猛进。工程管理是实施并完成一个产品,它涉及的行业广泛,需要对事物进行对立统一的分析,条件变化之后的矛盾转换最关键。工程管理者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形成创新的思维,不被瞬息万变的社会所淘汰。哲学性思考能从根本上回答一些在技术上不能回答的问题。比如,在工程管理中是应该内行管理外行还是外行管理内行。哲学性的思考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指导。站在技术专业性的角度,以内行为主的方式比较合适。可是社会统筹的方位看来,让生产更具有普遍的社会学,就要走出内行、专业的局限来考虑问题。工程管理人员只有记住这些,才能树立正确的意识。工程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服务行为。只要结合技术管理、代建制度、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哲学性的思考,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工程管理质量。

三、工程管理实施结果的检验标准

(1)提出检验标准的原因及其概念

工程的竣工阶段,需要验收后才移交。为了真正促进工程管理水平,必须在实施工程管理的同时以及工程项目结束后,还要清楚所采用的工程管理办法的效果如何,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在哪里。所以检验标准在工程管理实施结果验证中很重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立足于实践的探索中,才能得出事情的真理。对于理论性的标准,我们可以让它更加具体化和简单化,这就是可检测可重复。

(2)标准的内涵和意义

任何产品在工程工程中都是具有检测性的,它也离不开理工思维的作用。工程是劳动力的体现,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取决于某个人的决策。它的质量评价需要提供种数据来证明。程产品不能的检测是证明工程质量的合格性和工程管理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只有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才符合科学的精神和标准。

可重复性在工程管理质量无法代替的环节。总而言之,检验标准的意义在于:具体化、明确化、可量化。

结束语:工程管理站在技术层面的角度,需要理工科思维,它是管理人员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是工程管理的的立足之本,是促进工程进展和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从工程整体看来,需要哲学性思考,这是中上层管理人员首要掌握的管理方法,是成功的关键。理工科思维是进行工程管理的前提,哲学性思考是工程管理的升华。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运用、加强和创新这两种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形成 “可检测可重复”的标准检验。

参考文献:

[1].陈必红.数学文集:再谈谈理工科思维的问题[EB/OL].强国论坛.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0.引言

伴随着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这对于改善社会基础设施条件和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效率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就工程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是一项多工种、多任务、多工序交叉的系统工程。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是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内涵是:自建筑工程项目开始到建筑工程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建设工程复杂多样,因其施工周期长.流动性强.施工强度大.协作性高,以及受自然外界因素影响等特点,还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对国家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建设施工行业应结合现场实际需求,加强质量管理力度,构建健全并逐步走向完善的施工全程质量管理体制标准,同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能力、实际施工能力、专业技术水准等的施工条件因素,贯彻科学施工观念,落实合理施工安排,逐步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结构变化多样,施工难度大,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出现,促使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在不断加强,对技术管理水平也有了不同的要求,所以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在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也变得更加的复杂,人们除了关注建筑本身的使用价值之外,对于建筑的内外部装修、配套工程也越来越关注,这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进步和发展也使得目前工程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趋向于信息化、程序化以及标准化的管理,工程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作用也在逐渐的凸显出来。在目前的形式下积极推进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变革,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升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

2.强化工程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策略分析

目前建设工程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实施工程管理的环境变得更加的复杂。为了在建设项目实际的工程中更好的应用工程管理开展工作,就必须要充分的调动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的发挥全体参与者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开展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强化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加大对于工程进度的有效管理,还要注重对于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在开展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够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2.1强化工程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要做的就是强化立法的进程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工作中,实现工程管理的有法可依是开展各项工作的科学开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在一些建筑项目的工程管理过程中之所以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就在于缺少健全的立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缺少立法的状态下,工程管理工作常常存在着管理无序、管理混乱的情况,这是导致工程管理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我国的立法机关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开展工程管理工作的调研,积极推进有关工程管理的法制建设,使得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市场准入、工程人员管理、工程承包等内容可以科学、规范的向前推进,使得工程管理的各项内容都能够有法可依。同时在项目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实施工程管理,还应当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工程建设的各项内容,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工程建设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强化工程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要构件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体系是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措施。如果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构件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就可能会造成企业管理中的婚恋,企业影响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正是由于一些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工程管理才会在具体的应用中产生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也导致了项目工程建设中一些部门相互扯皮、职责不清的问题,这给工程项目的建设造成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工程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通过过程控制作为手段,以科学的计划作为基础,以业务的流程作为主线来开展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工程管理的全面顺利进行。

2.3强化工程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要进行管理技术的创新

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工作,需要管理技术作为支撑。在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实践中,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管理能否具有比较高的水平,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工程管理工作,发挥工程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要不断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同时应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实施工程管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工程管理在项目建设中的价值。

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综合性强的工程,要想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根据企业独特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特点,尽可能地细化施工管理工作,采用科学的措施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成本目标以及安全目标等等。

3.结语

总的来讲,由于目前一些建筑项目在工程管理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导致工程管理难以在工程能够项目的建设中发挥出应用的价值。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只要能够依据工程管理的实际开展工作,不断的加快工程管理的各项立法进程,这样才可以很好的促进工程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创新,也才能够为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支撑。构建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不断的进行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就可以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一门活学活用的管理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刚.试论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36)

[2]何晶.浅谈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研究[J]. 今日科苑, 2009,(13)

[3]刘俊.浅析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 经营管理者, 2009,(19)

[4]毛礼文.试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2)

[5]林春明.浅谈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应用[J].四川建材,2009.5.

第6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程管理体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经济的全球化给建筑工程的管理提出了挑战,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建筑企业开始就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探索。因为只有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将工作中心向建筑工程管理上移,坚持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实现工程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进而使工程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1 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1.1 有助于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

研究建筑工程管理有助于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每一个建筑企业都要经历承包工程,经过投标报价,中标成交后签定合同,然后根据工程的工艺、性质的特点和规模的大小,与建筑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及施工能力充分结合,最大限度上实现对动能的调动,完善和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合理、最科学、最经济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中的每个阶段,在组织上强化管理,可以减少成本的支出。

另一方面,必须做好材料费的管理。建筑工程在材料上的支出占很大的比重,节约材料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材料管理应从原材料采购抓起,严格把关定价、质量、选购、验收、使用、材料消耗、余料回收等关键环节,对耗用的费、料进行有效监控,避免材料储存积压,保证实际成本在规定范围内。

1.2 工程质量、安全的保证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按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问题,并及时排除。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也是减少不必要成本支出的有效方法。为此,建筑企业要不断提升操作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检查及验收制度。同时,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防止诸如垫层加厚、基础挖深等现象的出现,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浪费。

1.3 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既有很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建筑工程行业要实现高效、稳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建筑工程管理应该针对问题找出有效的方法,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施工企业要始终把眼光放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环境,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还要时刻抓紧、改进,从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最终保证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我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合理的地方。建筑工程管理仍处于一种粗放式经营的状况,建筑施工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总体水平不是很高。现场管理也是粗放式的,建筑企业组织设计能力不强,大部分的现代化技术未能得到广泛应用,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建筑管理质量,使得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建筑工程管理的运作应该从管理的各个环节出发,通过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管理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和法规不健全

我国目前执行的建筑工程方面的管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对工程管理的约束性较差。同时,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也相对落后,不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未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没有较强的专业性,没有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和专业队伍,这就造成了管理的不规范、不科学以及其他问题。

2.2 施工阶段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阶段就是现场施工,对该阶段的管理是否良好,与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在施工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机械和人员问题。机械问题主要表现在: 工程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比较低;选用的机械不够,机械老化、性能不佳,由于缺少创新技术的支撑,在建筑施工中高效的新型机械很少采用。人员问题主要表现在: 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实际水平与文化程度不对称,施工技术偏低,专业技术拔尖的管理人员少,高级施工技术人员短缺,同时缺乏新材料、新机械、新技术的使用知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2.3 劳动人员管理比较混乱

建筑业是一种劳动力比较密集的行业,劳动力在建筑工程中占主力军的地位,因此,合理地管理劳动力是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没有一套比较合理的行为准则去规范工作人员,对工作人员的调配、管理比较混乱,对劳动力未能形成良好的流动机制和使用环境。

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实行的是包工制,施工队伍大多是临时组合起来的,施工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未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未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人员调配机制,从而容易造成各部门之间劳动力调配不合理的现象。

2.4 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技术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管理应当实现规范化、科学、安全的操作,这就需要在技术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甚至可能危及到生命财产安全。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水库;管理;现代;转变;探析

引言

水库是我们人类利用自然涵养水资源、存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资源的场所。水库既是水利事业的一部分,也是保障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的管理工作的重点就在于保护宝贵的水资源,节约使用水资源,对水资源理行高效的开发与利用。对水资源这种可再生资源进行安全管理,永续利用是我们全体人类的共同愿望与美好理想。随着改革开放的轰轰烈烈的进行,我国的许多传统行业都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在水利行业中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在水利事业部门,水库的管理模式正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当中,我们全体水利系统员工应该顺应形势,在水库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利用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在水库管理方面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库是将自然资源的构造部分与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相结合的水利工程设施,水库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水库进行利用和管理,是整个水利工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水库的功能与效益,实现水库的安全、持续的使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水利工作正处于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型阶段,水库管理工作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必须跟上时展的要求,逐步推进水库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本文将对传统水库管理问题与现代水库管理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传统水库管理问题概述

传统的水库管理理念遭遇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第一,在水库基础工程设施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

在传统意义上,水库的基础工程设施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水利工程的灌溉与供水和发电等。水库的基础工程设施的建设包括了农田灌溉渠即俗称的红旗渠、水库的放水管道、放水闸门、泄洪闸门、水坝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些基础设施经常会出现问题。其中水坝的问题最大,每次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首当其冲的也正是水坝。水坝的设计标与管理都存在着问题。在设计上,水坝的设计标准很低,许许多多小水库甚至根本没有设计直接施工,这就导致了这些水坝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应对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时候,没有设计好安全的泄洪渠道,有的甚至只能把洪水泄向有人居住的村庄,我国吉林永吉发生的洪灾就因此而造成了重大的人身伤亡。

第二,水库基础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

传统的水利工程中的水库管理将管理工作仅仅限于对水利工程实体设施及其配套实体设施进行管理。这就是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批评水利系统重视工程管理轻视资源管理的说法的由来。其实传统的水库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重视兴修水利对新上马的在建工程热情满满而对已经建设好的工程却不闻不问,或者是仅仅派人到水库附近走走过场察看一番了事,这就给水库在遇到洪水灾害时出现险情埋下了伏笔。

二、现代化水库管理的管理策略与管理创新

从上述对传统水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传统的水库管理理念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现代化水库管理的要求,因此,水库管理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策略与管理理念的创新:

(一)新形势下对于水库管理的现代的实质和要求

水库的现化代管理就是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对水库的基础设施、水文情况、水库与自然、水库与生态、水库与环保进行统一管理,统筹规划,以期让水库周边变成真正的既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态、蓄积水能的多功能的“地球人造肺”。首先要正确认识现代水库管理理念,它是工程管理与资源管理的总和,不但要做好水利工程建筑物及配套设备的科学管理,而且还应加强水库岸堤及周围植被工程建设;其次要认识到现代水库管理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标准化和自动化是水库实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实施水库管理的标准化,有利于避免管理过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实施水库管理的自动化是其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最后要重视水库档案资料的管理,档案是对历史的真实记载,它能客观反映出水库管理的真实情况,为以后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力的参考。

(二)在现代水库管理工作中要做好检查观测与维护保养工作

现代水库管理不但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而且要重视工程管理。一般而言,工程管理包括设备看管、检查观测、安全鉴定、运行、维护保养、直至报废,在此过程中,检查观测与维护保养是重中之重。首先,检查观测是水库工程管理的基础内容,其目的在于确定水库工程设备的运行状况,防患于未然。确定水库工程设备的状况就是要通过检查观测对其完好程度进行确定,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使之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其次,维护保养也是水库工程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维护保养是对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工程设备所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其目的在于保持水库工程设备的高效、持续状态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维护保养对水库设备中的闸门启闭机、观测设施以及机电设备等装置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化管理模式下,应该将之作为改革和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三)建立健全水库管理制度,加强水库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性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库管理工作已经进入到现代化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水库管理制度,使工作人员能够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结语

总而言之,水库管理工作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将现代化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去,才能最终实现传统水库管理向现代水库管理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海涛.浅析现代水库的管理与维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50.

第8篇

【关键字】工程管理;就业方向;前景

1.概述

1.1工程管理专业内涵及其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是门复合型学科,它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两门学科交织构成。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应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设立该专业。该专业的主修学科有: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建筑设备工程、建筑制图、统计学、管理学等[1]。通过主修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管理、工程制图、建筑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能在国内外相关的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管的复合型和具有创新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通过工程管理的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知识和能力:一、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二、掌握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建筑制图的基本技能。三、熟悉现代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土木工程的基本知识。四、对国内外的工程管理的新动向具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对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毕业生具有以上能力,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才可能胜任与工程管理有关的工作。

1.2 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

在中国,国家教委于1998年对高等院校开设的建筑经济和管理专业、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专业进行调整,两个专业进行重组、整合形成了工程管理专业。一般意义上的工程管理中的“工程”,通常是指土木建筑工程,这里的工程管理是指对工程或者是工程建设的管理。工程管理是对一个工程从工程设计到工程勘探、招标、工程施工与运行等群过程进行管理。

目前,在我国有很多专家对工程管理仅指土木建设工程管理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狭义的定义缩小了工程管理的范围,违法了国际规定,也与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实际状况不相符合。在很多专家看来,工程管理不单指土木建设工程,应包括更多的领域和范围。在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例如,我国的天津大学,他们把工程管理专业纳入到管理学院下,作为管理专业的一个分支方向。武汉大学他们将工程管理专业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分支培养方向。也就是说,工程管理在实际高校开设课程中,并不一定单单独开设作为一个专业,可能作为一种专业的分支。

2.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课程比较多且涉及领域比较多,因此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就比较广泛。通常情况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他们从事的职业可以是:建造师、房产评估师、监理工程师或者造价工程师等[2]。他们可以在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与工程管理相关的工作,也可以在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教师或者在一些重要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等。

3.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主要看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该类人才的培养供给量,下面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1社会对工程管理人才市场需求量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去向尽管很多,但该专业毕业生还是主要从事建筑行业或者是房地产开发。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迅速推进,各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房屋建筑的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而且,我国政府现在十分重视城市化建设,计划在本世纪中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际水平。可是,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54.7%,而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超过70%,且有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90%,我国与其它发达国家在城市化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如果我国要想在21世纪中叶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则意味着每年需要有1700万人口转入城市。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就需要有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尤其是住宅建筑与之相适应。可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生产道路等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这些行业的发展对建筑类人才尤其是懂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工程法律法规等工程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下面是2014年我国主要城市人才交流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职位需求的统计表。

从2014年主要大城市的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看,现在很多大城市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人才普遍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从全国来看,我国工程管理的人力缺口也是很大的,总体来说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供需比较在1:3。工程管理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且工资水平也普遍偏高。下面是2014年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平均工资水平统计表:

由表格可见,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平均工资水平远高于毕业大学生整体工资水平。总体来说,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且愿意给予的薪资高。

3.2高校工程管理人才输出量分析

伴随着国内小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为此国内很多高校应市场需求纷纷开设。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1月,我国已有4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为了保证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教育部对各个院校的招生计划进行了严格限定,因此每年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规模也仅在6万人左右,这与社会每年7万人的市场需求连还存在一定差异。而且,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每年还以8%的速度在增长,也就是说人才缺口可能还会增大[3]。

关于就业的几点建议

工程管理专业尽管就业方向多,就业前景好,但一个毕业生能不能顺利就业,还需要自身专业技能过硬且掌握一定的技能。首先,过硬的专业技能是成功就业的保证。为此,学生在校期间,应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有意识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合理规划职业方向。每个人的性格和优势是不一样的,适合的工作岗位也不同。因此,毕业生在学生就业岗位时,应提前对自身能力进行合理分析地位,明确自身适合的工作类型。最后,工作岗位的选择应利于自身事业的长期发展。

小结:

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工程管理的就业前景十分良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将陆续进入社会,会给该专业的就业造成一定压力。因此,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在看到自身专业优势的同时,也应具有忧患意识,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晓萍.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课程整合[J].中国电力教育.2012(19)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管理技术;工程

1引言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以建筑项目作为基本支撑,积极地引入多元化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有效地融入到工程管理中。在这过程中,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涉及面很广,比如,建筑信息设施系统、建筑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所以,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充分整合管理、服务、施工等环节,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的应用体验。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应用进行研究[1]。

2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相关概述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就是充分结合现代化技术,尤其是通信领域、互联网领域、建筑设备管理领域等,对现代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逐步构建完善的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体系,将实际的工程项目与智能技术进行结合,发挥智能技术的辅助作用,旨在能够建设便捷程度更高、环保效益更好的建筑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对建筑项目进行智能化工程管理,是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的,由于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具有科学性和有序性,它不仅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日常维护水平,还能不断简化工程管理的步骤,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从而对当前的建筑行业产生促进作用[2]。

3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3.1建筑智能化管理素质存在问题

人是建筑智能化管理中最为活跃的主体。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在建筑智能化管理方面缺乏人才,主要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综合的素质,除了要具备建筑知识,还必须具备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面的知识。目前,建筑行业在这方面的人才竞争力不高,因而导致人才短缺。

3.2建筑智能化规划理念存在问题

现阶段,由于部分建筑企业没有深入理解建筑智能化的科学内涵,所以,对建筑智能化的规划设计流于表面,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作为承包方,很少提出合理化建议,极易导致建筑智能化规划出现问题。还有一些建筑智能化工程,尽管按照智能化的要求做出了规划,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规划理念,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导致一些建筑智能化工程无法更好的体现智能化,甚至由于规划改变较大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智能化[3,4]。

4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创新

4.1保证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设计阶段是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重要技术环节。因此,要充分提升建筑智能化的管理水平,需要对工程设计进行重点关注,这是提升智能建筑使用效果的关键。需要关注的重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应深化对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的重视,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尤其是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②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如智能化建筑的性质、规模、地域等,结合先进的设计技术和设计软件,使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更加科学。③应该做好实地调研工作。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工程设计必然会涉及发展的诸多方面,所以,重中之重就是要做好建筑工程的调查与分析。④建筑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部门进行统一调动,建立完善且高效的联动机制,发挥整个机制的效用,共同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工作[5]。

4.2做好建筑工程的事前控制管理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过程中,事前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是整个施工过程的保障。因此,应将事前控制环节的工作进行优化,确保该环节无任何差错出现。施工图纸是整个施工环节的基本依据,因此,在智能化建筑施工前,管理人员需要将施工图进行全面交底,必须保证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有全面的把握。首先,相关人员在对图纸进行理解和分析时,重点检查施工图纸的完整性、标准性。如果发现施工图纸有不合理的部分,应及时提供解决方案,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完善。同时,还要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做好图纸修改和变更手续的对接。其次,对施工图纸进行检查和审批时,管理人员必须保证责任意识,要将自己摆在主动的位置,敢于提出问题。再次,技术人员在理解图纸的过程中,应与施工人员交接好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等。在交底时,如果相关技术人员存在推脱行为,就要将这种情况进行记录和上报,并且要相关负责人签字,保证责任的划分明确,始终本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基本原则。这样,在建筑的使用后期,如果建筑项目出现问题,可以直接对责任进行明确。最后,应将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配套工序做好:①应重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不仅要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保证建筑使用者后期的安全,还要保证自身的安全。②应强化相关人员对建筑技术的应用,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③应加强施工人员使用各种施工用具的意识,学会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做好防护措施。④应做好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验收。智能化工程设备是比较重要的部分,是影响智能化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

4.3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化素质的培养

管理人员是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基本载体,这也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主要支撑。对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来说,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管理水平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必须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化素质。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①建筑施工企业应为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定期举办智能化应用交流会、技能培训会、经验分享会等,从而为管理人员营造特定的学习氛围。②建筑企业应与相关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积极吸纳优秀毕业生前来就业。同时,可以将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再教育,强化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由于建筑智能化规模较大,应用到的技术较多,这就导致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比较复杂,因此,除了要提高项目经理的素质,还要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既了解建筑技术,又了解信息技术,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4.4加强对建筑智能化规划理念的优化

对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来说,总体规划是统筹整个工程的重点工作。在建筑智能化总体规划方案确定后,后期必须按照规划方案进行工作。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多变性,建立动态化的智能建筑规划机制,规避总体规划的传统思维模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设单位应聘请专职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进行多次组织协调,群策群力,有效发挥相关技术人员的意见和想法。但是,总体规划始终要在相关技术特点和技术标准要求范围内进行,不能脱离具体标准。在总体规划确定后,要建立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的模式,除了必要的变动,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最后,应加大建筑智能化工程竣工后的监督检查力度,充分体现智能建筑的规划科学性,尽可能避免出现负面问题,有效满足建筑智能化的多元化需求[6]。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科技的水平不断提升,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在这一趋势下,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已成为一种潮流,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智能化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技术还存在较多的技术壁垒和缺陷,尤其是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因此,应重视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采取全方位的发展策略,为我国建筑智能化建设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建.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28):166-167.

[2]金光军,梁亮.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21):110.

[3]茹妮.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5,41(18):239-240.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市政;工程管理

1、计算机技术基本概述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水平发展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尤其在现代企业管理和项目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为企业提供完整科学的数据资源,使其企业决策者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做出决策,并对实际运营中出现的错误和漏洞及时弥补,保证整体方向和目标的正确性。该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程实施的水平,也简化了中间许多不必要的流程和步骤。信息技术从本质上来讲也就是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它也可以理解为对企业内部资源和环节的优化配置,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三方面的有机统一方法,且保证项目工程的每项工作流程都处于可控状态,从而增强自身实力以应对新时代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2、市政工程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条件

2.1 市政工程项目的基本内涵和现状分析

所谓市政工程,实际上就是每个省市或者城镇内部的为民众提供公益服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它具有服务对象广泛、耗资量大、政治性强、项目管理复杂、参与单位较多,受到外部影响可能较大等一些基本特征。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广大民众的需要,各地方省市政府开始全面建设各种市政工程,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法制规范,市政工程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施工和养护体制。但从整体形势来看,由于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和环境的约束,我国在市政工程设计、施工筹建技术、质量监督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必须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信息管理体系,才能确保整体市政运营工程的高效科学开展,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2 计算机技术在市政工程运用的作用和意义

计算机的发明是世界工业革命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历程的一项重要发明。由于它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使它也逐渐成为各大企业实施日常管理的一项手段。而市政工程引入计算机计技术也是工程现代化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它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将工程所有资源以信息信号的形式进行收集和分析,它也能使复杂的信息更加有序,有规律,为工程主要的参与者提供了有利的决策依据,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市政工程的科学有序实施。

3、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市政工程管理的实施

3.1 协调各种资源利用,确保统筹优化配置

随着城市区域面积的扩增,社会经济的增长,现代化的市政工程规模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张,而如何做好过程管控以资源优化工作,是决定一项市政工程能否完成既定效果和目标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运用的各种工程软件和计算机技术,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和现实的约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传统的横道图只能单纯的对时间和工作进程实施预测,而网络技术也只适用于处理逻辑和时间的两者调配问题。通过技术改革创新后的“横道网络统筹技术”则可以有效处理上述三者的关系,在此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不仅能保证整体项目费用使用的最低,工程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充分调配了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组织整体工作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2 现代计算机技术能够促进管线的高效规划

城市管线是指包括城市地下各种工程管路设施,如电电缆线、下水道、暖气管道等基础设备的总称。它既是保证城市居民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基础条件,也是促使整个城市各种设施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但由于各种管线其种类繁多,样式不一,在具体布置和施工过程中上下纵横,错综交叉,且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增敷设的各种管线更是越来愈多,一层落一层,甚至以及达到难以控制的地步。而此时,对市政管线的科学规划和布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技术和软件的运用,大大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例如通过利用CAD和GIS两种计算机软件,可以有效提高市政管线的管理水平。CAD有着强大而精确的绘图功能,能够将整座城市的管线布置通过二维或者三维模型进行合理布置,防止出现管线缠绕和交叉不清的情况,能够高效收集并处理庞大的管线参数数据库,在短时间内自动生产最优布置方案。而GIS地理信息系统则是一种有效的三维立体测绘软件,在存储庞大的图纸的工程发挥上优势较为明显,不过它相对对前者来说,可能误差度较大,且不具备很强的使用性。那么将上述两种技术综合运用,将在实际的管线布控中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它也必将成为未来现代化城市实施科学管线管理的重要工具。

3.3 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市政工程质量的监督

市政工程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它的质量优劣将影响到公众利益,以及整个城市的形象和未来发展。且随着信息科技的日益发展,通讯技术也成为监督工程质量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其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性,以及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导致信息传递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也对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过程产生破坏。比如,由于工程内部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通,而造成整体工程疏忽或延误的现象比较多。这就要求现代化的市政工程必须使用更加有效的计算机技术做保证,如《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它充分发挥的计算机的独特优势,通过编程软件绘制出工程曲线图,对工程质量进行实时的信息监控,也可以通过该软件对各项理论涉及数据和现场实际测量数据进行比较,有效避免误差的发生,提高施工精确度。而在此体系的规范和保证下,施工管理人员和其他参与者也要各司其职,对项目的其他数据进行有效测量和监督,以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秉承“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 刘人怀,孙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9)

第11篇

电力资源作为国家赖以生存的人力开发资源,对维系居民的日常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也有了崭新的科学内涵和意义。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电力资源的分配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改革电力企业的内部制度,提高工作管理效率并繁荣企业文化和效益,成为当下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一个电力企业要如欲稳步向前发展,就必须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新形势的变化要求进行大刀阔斧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而改革的重点除了强化人才培训指标、增进电力技术含量外,应按照电力改革的要求和任务加强工程项目管理。

二、做好项目工程管理的意义

(1)维系企业形象,构建良好工作平台。电力企业工程项目庞大,涉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电力企业的形象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企业文化的灵魂就在于员工与领导阶层共同凝成的一股向心力,创造一个团结的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做好项目工程管理的意义,首当其冲的意义是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为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打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创造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电力企业也不例外,由于项目工程的服务对象多为颇具社会地位的承包单位,合作的团体大多为阅历颇深的企业法人,创造的财富和产品又面对的是广大消费客户,所以要在电力企业中高度强化责任意识,尤其是领导部门需要对做好管理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让员工奋战在自己打造的一个良好的平台之下,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更优质的效益和服务。

(2)促进员工团结,建立高效工作队伍。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存在的内核与灵魂。[1]没有向心力的企业是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正如上文所说,强化项目工程管理的前提是打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这个平台必将促进员工团结,促进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工作团队,对公司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提高员工素质,培育全面发展人才。提高项目工程的管理,加强管理力度和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归根结底是要全面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与综合素质,促进优秀人才的全面发展。由于在电力企业员工主体多为电力专业出身的电力人才与电工人员,接触的工作面多为技术而非公关或社交,所以电力企业的工人专业素质往往都比较强而人文品质与人力资源协调能力略显不足。强化项目工程管理,将员工统一在一个大集体的范畴之内,施以必要的相互配合,除了促进团结之外,对于个体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责任使命感的增强,具有潜移默化的推助作用。

三、目前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部门的力量薄弱。电力企业以经营和开发电力资源为主,所聘用的员工团队以技术工人或工科毕业生为主,只有极少部分的管理学人才,这就导致了电力企业中管理部门力量的相对薄弱,而且电力企业往往因为承担了众多的保电任务和民生工程,不是以经济效益为第一要务的,这更使得管理变得不被重视,管理人员也被视为落后于技术员工的第二类工作团队,在集体实施项目工程的活动中,难免会被边缘化,也就造成了电力企业制度的疏松。为了更好地稳定工作环境,必然要重新审视管理部门的重要性,需要适量招聘管理专业的人才以及拥有MBA硕士文凭的高学历人士,为企业单位的管理做出贡献。

(2)管理理念与方式落后。据调查统计,现存的电力管理制度与政工工作环节中,管理的方法和机制由于长期不被重视而出现普遍落后的不良现象。[2]这种不良的现象,首先体现在管理理念方面,很多电力企业部门不能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理念,单位内管理活动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因循守旧或以单纯的指挥作风和官僚做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员工生产和服务的积极性,不利于凝结企业整体向心力,阻滞了企业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损毁了企业形象与文化灵魂。

四、做好项目工程管理的具体策略

(1)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加强电力企业项目工程管理,首先要从企业工作性质的实际出发实现政企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相互有机融合,在全面丰富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真真正正地落实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上。工程项目是电力企业的产品,产品质量是管理的显然是重中之重。电力企业的各个工程组织管理部门,应该把管理方向集中到工程质量控制上,与技术部门及其他部门紧密配合,不断熔铸凝聚力,实现管理协同,减少中间环节效率损失,要严把工程质量关,正确处理工程质量与安全文明施工的关系以及质量与施工工期之间的关系,增强综合协调能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2)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是企业管理经久不衰并需要长期执行的重要方针。[3]基建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要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加强部门间协同管理,严密管理体系和监督制约机制。

总结一下就是要在具体工作中严格管理项目的五个关键环节,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局面:一是立项。发展策划部门要负责所立项目均严格按程序报批。二是招投标。择优录用施工队伍。公开招标接受咨询和监督,确保招标的客观公正,有效地避免了“首长工程”和以权谋私的问题。三是工程监理。建立三级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工程特点,认真组织工程质量大检查。在工程竣工后,坚持实行“三步走”的规定:第一步由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自检;第二步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复验;第三步在自检、复检的基础上,由公司基建部组织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公司进行竣工验收,对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和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查和认证,签发工程质量认证书。四是工程预算和结算。为了加强基建工程的投资控制,公司严格对工程项目的估算与概算、施工图预算及决算进行审查。对投资额较大的项目,坚持工程完毕后进行审计,有效地堵塞了在工程建设中高套定额、虚列费用、抬高工程造价等不符合规定问题的发生。五是严把过程中的廉政和审计风险关。坚持在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协议,做到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在施工前制定一系列管理规定和廉政制度,明文规定:严禁利用工作之便,搞不正之风,不准向施工单位提出吃请或报销个人支出等。只要有针对性的对上述五个环节进行有效制度约束,建立具体的规范和固化工作机制,才能发挥好对工程项目的监督保证作用。

第12篇

1 基建工作中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

医院基建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多种专业的综合管理,它的规律性表现在它必须依照程序化,规范化进行管理。

首先,要建立健全医院基建管理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通过规章制度使得事有人管、活有人干、人尽其责,建立多项周密的管理制度,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化建设,为基建管理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其次,通过规范基建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职责和行为,加大对基建工作的规范管理,要求各科室,各职能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做到层层检查落实,不相推诿,明确各科室的责任范围,各科室的各项工作也须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定岗定责,同时也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协作。最后,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基建工作的程序化管理,基建工程从征地报建审批设计施工使用维修等阶段是一个严谨的程序化过程,甚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工作程序。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基建工程管理者都必须依法办事,依照程序办事,程序化管理必须树立和加强预测管理理念,在成本、资源、市场等多方面纳入现代管理的意识,使得基建工作的管理体现出前瞻性和超越性,使得建筑单体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出温馨的内涵,在诊治过程中体验到优越又便捷的现代气息。

基建管理工作还必须注意工作中的流程化管理,流程化体现在对各工作工序的交接、衔接、延续等具体工作实施环节中,我们在工作中曾经走过类似于边设计、边施工、边筹资等这种基建管理弯路,这些做法违背了基建管理内在的程序管理规律,是工程项目在成本、投资、设计等环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缺陷,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只有坚持流程化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必要浪费,是项目更趋科学合理化。

基建管理工作中还要避免几个误区,一是基建决策的盲目和随意性,工程项目在定项投资决策前是很重要的,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寻求专家的讨论调查,管理者不可脱离现实,尤其是基建管理领导层切忌盲目决策,如果决策失误了,那会带来经济效益问题,环境影响问题,成本支出问题等将会很大制约医院后勤系统的正常运转;二是控制管理措施不力,多数医院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但在管理制度的执行,检查,监督及实效性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有效方法,容易造成管理无奈的尴尬状况。

2 廉政自律,杜绝基建工作中的腐败行为

基建工作是一个敏感工作,基建管理部门是一个敏感工作部门,因为它涉及了钱、财、物等敏感因素,这就要求基建管理者洁身自好,做好基建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使使腐败行为无扎根的土壤。

要在思想上树立一心为公的思想品德,时刻不要忘记党纪,国法和职业道德对我们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腐败所带来的危害,认识到商业贿赂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通过学习、报告、录像等警示教育,经常性的教育和提醒基建管理者廉政自律,要把奉献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贯穿到工作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思想源头杜绝腐败行为的溢生。

加强工作的透明度。基建管理层次多,涉及面广,从立项论证,构建,设计,施工,设备等各个环节尤其是招标和材料采购等都容易为商业贿赂提供条件,为腐败创造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在坚持依法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的前提下,要采取严密、有效的措施来加大基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我们在工作中采取了决策民主化、实施公平化、监督法制化、责任清晰化等阳光措施,使基建管理工作透明度大为增加,在项目的立项论证方面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在专家论证,调研的基础上做到公开化,使项目从资金、条件、效益等方面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在设计招标,施工招标以及设备材料招标等方面,在信息、文件制度、队伍考察、设备材料考察、考察报告的确定,队伍及设备的确定等各个环节坚持按计划,按程序办事,使基建监理、审计、纪委、财务、医务等各个部门均有人参与,在重大问题上不迁就,不照顾,公开透明,使腐败行为无立身之处。

3 提高工程质量,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工程质量是基建工作的生命线,医院基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医疗、科研和职工提供适用、安全、美观、舒适的各类用房及相关的基础设施,检验基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就是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做好工程质量对于发挥工程投资效益,提升基建管理声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