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时间:2023-09-20 16:57: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第1篇

关键词:正确合理 应用计算机 工程技术

1现状

随着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开发,由于缺乏对计算机软件的质量的保证,包括对软件开发者和其技术支持的技术资质证明和对软件开发商的质量控制过程的严格评价,加之对软件中所用技术的理论依据的严格评价;简单和复杂例题测试结果的严格评价及其与其他独认求解结果的比较等等,很多威胁到工程技术安全的问题,被计算机软件广泛应用和发展所掩盖了。人们越来越愿意相信计算机技术使他们能对工程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很少有人在想,特别是年轻的工程师们更很少去想,如果没有计算机,工程设计师需要哪些必要的知识和经验。

许多人都相信,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就是怎样使用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本身的专业知识,有的甚至把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当成能胜任工作的能力,许多计算机工程师们相信,他们仅仅依靠计算机技术就可以“解决”工程问题。没有人认识到高质量的工程只能是渊博的工程理论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艰辛的脑力劳动、高质量的设计思想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不可能识别上千万种工程设计思想,除了具有快捷的计算速度外,计算机程序只是一此离散的知识。而真正的工程知识是经验、创造力、想象力和“认知”的综合体,它超越了任何计算机程序和程序员对结构工程的“理解”。

现代工程具有复杂的理论依据、集体的设计思想,单纯的依靠计算机工程技术是不可能让人们学习有意义的经验的。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们都期盼计算机软件能将工程设训程序完全自动化,希望在解决工程问题时他们只需要区化类型和条件,让程序自动生成必要的数学模型,完成复杂而重复的分析和设计过程,最后由制图工具完成设计图纸。这样,工程设计唯一的责任就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评价最后的设计“成果”。而对于是否能可靠的检测特征值,在进行分析时是否用了足够的模型、状态或计算机建认数学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工程实际的特征,分析结果对工程敏感部位是否敏感,计算结果是否在条件允许范同之内,是否能根据实际的工程设计模型对某此边界条件进行调整,这些在年轻一代的结构工程师们心中,都变得模糊不清。

2计算机是一种工具

计算机不可能替代人的脑力劳动、人的知识、经验的积累,计算机能处理大量的信息,但计算机程序是没有多少工程实际工作经验的程序员编制的,程序对工程建立的数学模型也不很完善,在计算中,即使是错误的信息,计算机也不可能识别,同样的都在计算机上显示给专业技术工程师们。这就要求专业技术工程师们自己能通过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来控制设计计算机的偏差。在软件的实际应用方面,那些只有极少经验、极少学识、年轻的工程师依靠计算机软件来解决极度复杂的结构分析和设计问题。他们对力学基本原理和设计规范的背景知识了解很少,无法判断程序算法所蕴含的假设和步骤,也无法判断计算机运算结果的质量,他们宁愿相信计算机程序产生的任何结果都是正确的,也无法怀疑计算机作出的所有结果,以及用独立的例题校验结果,这就对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方面造成了很大的缺陷。

3如何正确合理的应用计算机工程技术

要强调工程实践中知识、专业技术以及经验的重要性,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才是关键。专业的工程师应在参加工作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对工程设计计算进行手工求解,了解手工求解的原理、基本原则和提炼模型、识别计算结果中的错误,解决问题的其它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对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应持批评态度,尊重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工程实践学习工程设计,强调从那些资深的或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那里学习结构工程设计。不完全依赖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要经常怀疑计算机,在没有深入工程以前不使用计算机的结果。在被工程师证实正确之前,假设计算机提供的结果是错误的。在用计算机求解之前,必须先知道答案。要崇尚知识和经验,提倡全面了解工程理论和实践中的所有经验。虽然在工程实践中计算机技术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但是工程师们必须认识到对工程学的原理、方法、标准等等的全面了解,比对计算机操作方法的了解要重要得多,计算机不可能记录有关模型、分析和设计的一些技巧。计算机工程技术只能回归到工具的位置,只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计算、图像、文字处理等信息技术工具的位置,认识到这点,将对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策略起到重要的影响。我国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工作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计算机技术工作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想发展好计算机技术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国应该加大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保护,研究出省时、省力、安全、有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鼓励高校和企业个人对计算机技术工作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对于计算机技术技术研发做出贡献的企业或者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计算机技术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是计算机技术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关键,只有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工作要领和安全规范,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才有可能得到保障。加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训,只有负责人有传新意识的的员工才能为自己的企业创造效益,才能推动计算机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4结语

计算机技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革新技术将创造力与责任心得到统一,同时令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安伏,王国富.计算机发展趋势探讨[N].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

第2篇

(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偏重于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最初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与理解,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有兴趣去学习这门课程。在现有的计算机教学中,老师讲解理论的时间段比例过大,导致学生在实践上机过程中只知道理论操作,而真正使用起来却是难上加难,使得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学生在完成老师给的实践任务后不会操作其他的计算机项目,不懂得进行举一反三,从根本上讲,计算机课堂讲授方式有问题。

(二)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合理改革教材。

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来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对于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应该进行不同程度与难度的计算机应用教学,应该有着明确的教材难易度分层,应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了解他们对计算机技术学习的理解,抓住这种理解的规律进行教材编排,有利于在根本上激发学习计算机应用的学习兴趣。

二、对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增加课堂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是整个计算机应用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联系着能否让学生学到知识,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计算机应用教学的特点,将课堂的关注点转移到实践上来。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时代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教学也应该利用现今的科技教学配置,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将老师的讲授发挥作用,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对比老式的老师在黑板上讲解,这种在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方式更加直观,老师通过教学示范,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作用,扩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应用的兴趣范围。

(二)改革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教育学生们学他们想学的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该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他们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对于学习计算机技术的需求,老师在课堂中应该讲解与之相符合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在计算机应用教学计划中计算机实践教学应该占有主要比重,为形成完整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而努力,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动手能力。但在老式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中,计算机实践教学比重低于理论教学,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对教学的顺序有着大体的规划,讲解过程由浅入深,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走进计算机实践教学的体系中。对于学生知识的了解过程首先对计算机课程的学生进行基本了解,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尽量进行因材施教教学方式,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计算机底子比较好的同学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注重培养操作技术,对于不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同学,老师应对其进行理论讲解与示范操作,一步一步引入教学范畴,这样也初步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教师应注重合理利用课堂考核,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

对学生来说,进入社会后能用得上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教的怎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能够正确评价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情况,课堂考核也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第一步,正确的课堂实践考核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并且能够初步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建立教师对学生课堂实践应用的评价制度体系,推动课堂实践的进行,让学生在课堂考核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激励同学在接下来的计算机学习课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老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对不同的教学知识,老师要辅以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对于学生们的疑问,老师要积极鼓励,认真解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学习,最大程度的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

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激情。

学习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同样如此,老师们应该认识到,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要促进学生从学习中体验那种收获的快乐与喜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促进了这门课程的创造性与理解性很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要“授之以渔”,要教会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推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讲解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路上的点拨。例如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同学们在提出一种相似的题型与题目,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在题型中存在的共同点,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减少了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理解的难度,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学生对计算机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老师能够正确引导,而不是大力遏制,学生们就会很快对学习计算机应用课程产生兴趣与爱好,这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由此看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培养学生兴趣,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未来计算机应用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适当改革教程,对应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的普及,现在在我国的各个中小学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以求做到对学生的从小培养,所以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教材应该实行不同年龄的区分化。在小学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中,应该让小学生们了解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程序与计算机打字输入方面的知识与技巧,而在稍高年龄段的中学中,应该是以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制作为基本内容,很好的衔接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阶段。在这个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未来这种趋势将愈加明显,所以从小学开始就要学会对网络资源合理利用,利用计算机技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成为现代高素质学生必备的要求之一。因此在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既要让他们学会网上查找资料,网络购物,网络通信等基本的网络技术与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知识平台,通过老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交流平台。在基础知识的不断巩固过程下,计算机应用将教会学生们进行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这是必要的步骤过程之一,也是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必经之路。

(三)为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设立学习目标,将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牢固安排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情况,设计安排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课题,由老师为学生们作为探究科目的指导老师,老师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讲解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方法手段与方案。促进学生自己产生疑惑与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与理解新知识,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但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因素还是自我,学生要加强自我学习的意识与强度,老师在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中,既含有引导的作用,也有讲解的作用,在讲解之余老师要把其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去理解在课程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探究发展在课外的研究课题,着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探究进取的精神。

四、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处理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普遍应用使教育模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计算机技术在辅助教育中的普遍应用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环境,在职业教育中的为学生在职业学习中的提供模拟教学,规避了教学危险,创造了模拟实际练习的机会,并可以为特殊学生编订特殊教学程序,让教育的普及度更高,教学效果更好。在未来,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计算机技术的加入,对教育事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教育由传统的单人能教学模式转变成了多功能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新型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模式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使教育方式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的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对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也很有帮助。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加大了资源的利用率,计算机作为一个强大的载体,就像一个资料库。它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方便学生之间的资源互通有无,方便了教育资源在计算机载体上的汇集和流通,为学生在学习资料的查找和翻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也为学生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提供了平台。计算机技术让资源共享变得更加便捷,迅速,无时无处不在,使教育变得更加得心应手,教育环境要求也更加的的没有了局限性。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大大节省了教育的费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广泛应用,是教育成本降低,学习费用减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有更多的选择,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学的覆盖范围得到扩展。

二、计算机在现代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不单要求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传授书本知识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计算机教学的自身价值取向。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学习变得更容易理解,更轻松愉快,因此计算机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直观:在教学中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从新知识的导入到理解;从知识的理解到巩固,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演示,为学生创设和谐优美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感知。

趣味:计算机教学一改过去课堂上尽是静态信息辐射的局面,使原本呆板的东西动起来。这样通过对屏幕上的直观的图形,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形象:在教学时有些知识只靠教师语言传递,学生往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利用计算机演示则能弥补这一缺陷。

深刻: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可以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它特有的魅力诱导、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使单一的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学生由消极被动的无意活动向积极主动的有意活动方向转化。这是消化吸收知识的最佳选择,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艺术:计算机教学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在“声”“形”“色”“体”的结合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心态结合到一块。它通过“声”传递师生心灵深处的语言,通过“形”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色”描绘师生所要描绘的五彩图

三、综合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手段,发挥好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现代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计算机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教师认为计算机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每节课必言计算机,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象不用计算机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计算机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的认知规律。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果。

计算机技术给教育界带来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它让不可能变成无处不在,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在未来的发展中,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涉及面会更加广泛和深入,跟教育事业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但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不是万能的,这正体现在它在教育方式革新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这告诉我们,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教育也不应当过分依赖于计算机的功能,应当做到老师、学生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所以说计算机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计算机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认清当前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误区才能使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发展少走歪路,才能真正地发挥计算机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第4篇

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的相互融合是个比较大的课题,从提出之日起,各行各业都是非常瞩目的一件事。该篇文章作者以全局的角度,独到新颖的视角,诠释了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互相融合的重要作用,与未来发展的趋势,结合当前现状对这两种技术融合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同一时间,对加速这两种技术的相互融合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等。

一、机械电子技术概要

机械制造的相关行业当中普遍引入电子技术指的是在机械动力、信息处理、控制与主功能上引入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所以,机械电子技术我们也可以将它说成是把机械装置、电子化技术与软件等互相叠加组成系统的一类总称。在我们国家现如今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机械电子技术时至今日也已经变成在体系上独树一帜的学科[1]。还有,伴随现代化科学技术、电子、网络、智能技术行业不断发展与壮大,机械电子技术还会被赋上全新的内容。但是它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机械电子技术以系统化的观点为前提,将机械电子、微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信息、传感测控、信息变换、软件编程与接口技术等全体技术,凭借系统功能与优化组织的目标,理性配置和布局各个单元,基于功能多、质量高、可靠性高、能耗低的基础上实现其特有功能的价值,并让整个系统趋于优化的工程技术统称。基于这些内容生成的系统,则构建成了一套机械电子技术的系统与相关产品。在现代化工产业领域中,基于社会对化工产品总的需求量,还有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要求化工设备需要满足相关生产工艺基本性能要求。化工设备各项性能均要靠机械电子技术辅助达标,设备机械电子技术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与否,是对化工产品产量与质量等的最好判别标准[2]。当代的机械电子技术可以说是以传统化工技术为前提,进而再做总结和探究的,我们通过现如今化工生产的工艺需求,逐渐形成科学、客观、具体的技术新类型,对于生产技术发展和创新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二、对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的融合认识和理解

两种技术相互融合是社会经济演进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体制与生产方式创新的体现。对于现代社会下的中国来说,特殊发展模式与国情,要求我们把计算机技术同机械电子技术放到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去把握。所以,要理解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融合必须首先理解机械电子技术,要理解机械电子技术首先要理解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下的网络社会是继原始狩猎、工农业社会后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发展新阶段。计算机技术可以作为该社会经济主线来看,是网络社会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融合是现今社会全人类所要面对的问题,而不单是相关工作者的使命。

三、机械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

机械电子的系统可以说是相当的不稳定,导致了相关系统输入和输出关系处理上不是很容易。当代社会需求系统又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同一系统能够兼容并济,能够满足多种要求。计算机系统在遇到需要信息处理的时候,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因此以知识作为基准的计算机技术处理方式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了。计算机技术组建系统所引用的方法当中,主要用到的为神经网络与模糊推理的系统。在对输入与输出关系进行处理的时候,这两种方法既是互相联系又是互朱小川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39相制约的。神经网络所采用的是分布方式,而模糊推理采用的是规则方式[3]。神经网络相关系统在进行输入的时候因为各神经元间存在固有联系导致了计算量相对较大,模糊推理相关系统则正好相反。针对精度方面,神经网络相关系统精度高且曲面较为光滑,模糊推理相关系统精度低且曲面呈台阶状分布。利用神经模糊网络相关系统将两者功能最大限度融合与一处,使信息表达趋于合理化,表达空间也是最适合的。

四、计算机技术在机械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机械电子技术因为它的不稳定特性,致使数据输出与输入上发展的仍然比较迟缓,急需引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促成工程的伟大变革。结合模糊推理与神经网络相关系统,不仅提高了它的精密度,还确保机械电子技术未来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模糊推理相关系统采取的是规则方式对信息进行保存处理,机械意义是非常深远的,神经网络相关系统用分布方式保障了各神经部件紧密连接,使计算量合理提升。结合这两种方式,保障计算机技术发挥最大价值,最终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的相互融合。

结语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集科技与经济为一体的时代,无论是任何技术都是需要在其应用的过程当中,结合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上的创新,进而推动各类型技术向全面创新的方向发展。谈到机械电子技术创新,针对现代的机械设备在科学应用和管理上的重要意义都是可见一般的,同一时间机械设备的应用技术在科学创新方面也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

第5篇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教学也不断成为我国各个学校的重点考试科目。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缺乏实际经验,因此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本文将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对计算机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2、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1学校不重视计算机教学导致学生实践不够

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不重视导致了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并不合理。目前我国很多学校领导对计算机教学并没有很好地予以重视,这间接导致学校老师在计算机教学期间不尽职,甚至可能让计算机课程直接变成自习课,这导致了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上并不能学到任何有用的技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忽视,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不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些计算机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对计算机课程提不起兴趣,加上学校和老师的忽视,更容易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技术不过关。

2.2教材内容不合理,缺乏时代性,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教学中已经不能完全采用原来的理论教材。旧版计算机教材理论知识偏重,忽视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旧版计算机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导致学生除了能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外,并不能了解其他技术要领,这并不利于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需要采用最新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指导,配备有专门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特色,影响学生的实践水平

目前我国各个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方式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理论知识以识记为主,因此大部分学生通常只在考试前几天对课本内容进行记忆,并不加以理解和操作,这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普遍低下,连最基本的操作也不一定能够达到熟练水平。因此学校需要创新考核方式,不能仅仅以理论知识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考核,更应该着重对学生的操作水平进行评价,确保每一名学生能够有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办公软件和学习软件。学校可以采取相互评测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或者自行评价,着重对其操作水平给出分数,以方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监督。

3、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措施

3.1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计算机实践技术的培养

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计算机实践技术的培养,确保他们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确保理论和实践能够同步进行,督促计算机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指导,同时对学生在课后的实践中做出相对应的规定,确保每个星期学生都应该对所学的技术进行反复操作,以达到熟练水平。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老师也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有利于老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及时根据学生的问题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2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能够加强学生的逻辑性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例如,加强对数学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公式,为学生节省时间。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逻辑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除此之外,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知识,更容易操作,提高实践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兴趣,确保他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选择最合适最直接的策略对学习和操作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多维方式的思考模式,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保障。

3.3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职业应用指导,学与用并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了各个工作岗位,如果不能对计算机进行熟练操作,那么势必影响学生的就业。因此学校可以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职业应用指导,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了解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并且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能力的认识,确保他们有足够的计算机技术来应对未来的就业压力。在学习中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问题,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3.4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考核方式,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遇到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反思,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督促和学习,这样既能为老师节省考核时间,也能够更客观地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出评价。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在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完整地了解自身的不足,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 操作能力 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当代人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工具。因此,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技能需求。

近些年来,动漫文化进入一个全新的产业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在动画新时代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推动了动漫领域的发展。计算机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将许许多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1 当代动漫人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三维动画、Flas、全息动画等崭新的动漫形式形成的动漫文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文化形式。尤其是在仿真技术方面,虚拟现实技术成为计算机和艺术领域的新宠。

计算机动画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产物。计算机是提高动画生产的有力工具。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富有创造才能的人一定是会使用电脑帮助自己完成工作的人。实践证明:一个高素质的“动画设计师”,不仅应具有很强的创作设计能力,还应该熟练掌握强大的电脑设计工具。所以学习并精通相关计算机设计软件也就变得至关重要。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会导致大部分人在一下子面对这么多的计算机软件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手忙脚乱。我们该如何把需要掌握的计算机软件学好、学精呢?

一切事物都有着自身的规律与特征。计算机软件应用技能也具备一些明显独特的规律与特征,①知识体系结构系统性不强,具备相对独立的特点。②计算机软件内容比较繁杂。③由于不断的技术研发,计算机软件更新较快。

我们要针对需要而学。做一切事情都要抓住主要矛盾,计算机软件数以千万计,一个人不可能每种软件都去学习。由于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不同,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也不一样,这就要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制定有效、实用的学习计划,并且长期坚持。

所以,要有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目的明确了,才能将必要的知识掌握好,如此我们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软件处理自己的业务了。

学习计算机操作其实就是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在每学一种新软件之前先明确它属于哪一类的软件,它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对自己所要学习的软件要有明确的认识。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能直接为用户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软件。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最大特点是集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不仅要有正确的学习理念,并且要多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①多学多看。学就要多“闻”多“看”,仔细听、认真看老师的讲解和操作。多学多看是学习的基础和起点。

②多模仿,多实践。练习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方法,根据老师的操作、教学视频、同事和同学的操作,多模仿,勤练习。

③勤于思考。通过思维加工将学来的感性知识系统化,上升为理性认识。善于比较,学习一个应用软件的同时,联系已学过的其他软件,借鉴已学过的操作技巧,这样更有利于新软件的掌握。

④在学习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理解操作原理的学习,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练习,融会贯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学习的层次就能更进一步,掌握计算机软件的自信心也将随之增强。

2 当代动漫人应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素质修养

在当今电脑化信息时代,动漫和计算机应用各有展现的空间,而两者的结合更有着非常光明的发展前途。借助计算机软件强大的功能,动漫技术不断完善与创新。我们应有意识地加强动漫与计算机应用的紧密结合,努力成为多方位的动漫通才。

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要想到“用”,即“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作为智力工具,作为人脑的延伸物,让计算机帮助我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是一项实用性极强的技能。这种技能的掌握是建立在大量操作实践基础之上的,这是一种强调实践能力的素质修养。它有助于动漫工作者在竞争激烈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素质修养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自学能力的修养。没有自学能力很难跟上技术的变迁。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其次是协同学习和协同工作能力的素质修养。计算机动画都是些团队协作项目,因而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协作能力,有意识地提高协作工作的能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再者是运用网络的能力和习惯,网络能给人以无穷的知识,要养成运用网络辅助学习的习惯。网络检索、搜索资料是其他传统的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利用网络寻找相应的资料,提高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水平。

最后是学好和计算机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计算机作为一门综合技术学科,其中包含了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知识。特别是英语和数学,现在计算机信息和资料很多是用英文表达的。数学对于学习计算机技术来说也很重要,许多计算机技术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

所以,我们在学好计算机技术的同时,还要认真学习数学和英语等其他学科知识,才能更顺利地学好计算机技术。

动漫产业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是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创意产业。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新技术给动画创作带来的深刻变革和影响。

随着计算机动画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动画设计交织融合,涌现了不少新兴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动漫求职者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会使用这些技术,将无法掌握先进的前沿的动画设计手段,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求职和发展。提高动漫人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提高就业竞争力,也成为求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仅仅是职业技能,更是一种发展潜能,是当代动漫人应具备的计算机素质修养。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档案管理;运用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档案是历史的记录和保存,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对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发展中显得日益重要。各级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该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在这种背景下,此次研究对计算机技术充分运用到档案管理中的相关运用进行分析探讨,并希望为我国各种级别的档案管理提供技术参考,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提供新路径。

1 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档案的管理、收集和存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计算机技术引用到档案管理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外延设备,可以将档案管理中的纸质档案转化成电子档案,利用这种档案管理模式为档案管理提供科技手段,能够自动处理信息的管理模式,将一些档案刻录成光盘或者是电子文件,完成计算机的自动检测,采用计算机的扫描和光盘存储,有利于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1.2 有利于档案管理信息的系统化

传统的手工档案管理模式在面对多元化、数量巨大的档案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可能因为档案管理保管失误出现档案破损导致档案信息残缺,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将传统纸质档案转成电子档案,开发新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高校管理,有效的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

2 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现状漏洞

2.1 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多数档案管理手段是一味沿用传统管理手段,陈旧落后的机械管理手段不利于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很多档案馆准备信息管理系统时,没有完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其中最常见的是档案数据的电子化不到位,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时,出现了很多明显的错误,比如档案日期、姓名以及档案馆录入时间错误,由于准备工作的不充分,就难以保证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有效作用。

2.2 档案管理的计算机不够充分

在档案管理中,很多地方的档案管理部门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虽然计算机技术得到应用,但是计算机技术管理模式也是建立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上,将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放在档案资料上,并没有充分利用档案管理的优越性,也没能建立数据库下的多媒体档案数据,由于缺乏档案管理的有效系统与平台,在档案管理上也无法进行高效管理。

2.3 档案管理的人员素质较低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人都将归为档案的抄录保管,作为一项事务性工作进行管理,没有深入理解档案管理的国家财富作用,忽视了档案管理对社会的间接经济效益。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时,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缺乏有效的计算机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安全防范能力,将计算机技术当成是一种档案管理的外在手段,但不能够有效的应用。

3 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实践探索

3.1 转变档案管理观念,提高计算机应用范围

首先,改变现有档案管理观念,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学习计算机技术,将其应用到档案管理中,促使工作人员改变档案管理工作态度,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将档案管理工作当做成一项社会事业认真落实。其次,加大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设施的投入,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从而提升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全面运用,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增进档案管理意识,努力将计算机技术用于档案管理中,利用查找方便,检索迅速,保密性好,存储量大,可靠性高,存储时间长,成本低等优点,逐渐扩大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范围。

3.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技能水平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做好档案的保管,还需要通过各项档案的管理做好社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才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并合理运用到工作中。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并培训其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基本技能,鼓励工作人员自我发展、不断进步,让档案管理工作在人才的推动下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同时,通过聘请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对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提供日常维护和管理上的支持,在不断的学习中,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通过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3.3 加强创新档案管理水平

建立详尽的社会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各级社会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传递、存储以及利用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社会对各种类型档案的具体要求,逐步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运用网络技术对电子档案进行维护和更新,创建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下的档案管理制度,在档案管理中注重以制度确保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当然,不论是任何档案管理单位,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都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4 结语

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已经是大势所趋,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思想的转变、技能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在新时期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让社会档案管理发展紧跟社会前进步伐,促进新时期档案管理事业发展,以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历史洪流。

参考文献

[1]苏昕仪[1].浅谈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8):89-89.

第8篇

摘 要 篮球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板块,也是广大学生热爱的体育运动。通过适当参与篮球运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运动习惯,同时也能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提升个人意志。而篮球作为一项集体活动,有效开展篮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提升集体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团体精神。而开展篮球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还需要教师及时结合教学要求,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本文拟从当前高校篮球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计算机技术应用与篮球教学的契合点,从而寻找到计算机技术应用对高校篮球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应用 高校篮球教学 作用影响

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但有效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维,同时也有效利用了计算机技术更为便捷、更为全面的展现功能,让学生能够从音频、视频等多个方面接触和认知篮球运动及篮球文化,从而实现了高校篮球教学的丰富创新。结合以往的篮球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技术难点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就会成为教学障碍和困难,同时,教学活动也会陷入“学生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欢听老师细讲”这一被动局面。与基础阶段相比,高校篮球教学同时面对的学生人数更多、技术要领更深入,针对这一系列复杂现状,就需要我们结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有效开展高校篮球教学活动。

一、当前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在教学模式上存在一定问题,篮球教学活动开展时,我们过分强调使用运动训练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对教学讲解及示范,虽然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相应的模仿,但往往使得大量较为有限的时间被投入到重复的过程中,很难让学生保持对篮球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其次,在传统的篮球教学活动中,对篮球的学习认知过程更为重视,更注重学生个人对篮球运动基本知识的学习,但是忽略了篮球运动中团队合作、对抗战术、创造力培养等一系列重点内容。高校篮球教学未能实现学生在中学所学基础知识突破,不但缺乏对学生创造精神、决断应变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未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而在某些篮球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知度方面依旧缺乏,并没有实现有效突破[1]。

二、计算机技术应用对高校篮球教学的作用、影响分析

(一)丰富篮球教学形式,加深学生理解程度

相对传统以教师示范和口头讲解为主的篮球教学,结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的篮球教学能够采用相应的技术、设备以多种形式和要素展现篮球教学的内容。补充以往教学过程中不能直观表达的内容。通过使用视频、动画模仿等一系列篮球教学视频,不但让学生对篮球学习有了更清楚和直观的感受,同时更具动感、更容易理解接受的篮球教学内容,也帮助学生认知枯燥理论,实现了凭空想象到对应观察。学生对篮球理论教学知识理解进一步加深。

(二)实现信息数据采集,实现篮球水平质的提升

将计算机技术与篮球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多重效果。首先,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学生参与篮球锻炼的结果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从而能够为我们制定和执行篮球教学方案提供有益支持,而信息数据的采集也让我们对篮球教学效果有了更精准的认识,对教学进程也实现更合理的把控。再者,将篮球教学内容结合计算机技术,实行板块化教学,对学生在每一个重点模块的学习效果进行录像,比如对学生投篮姿势、运球姿势、三步上篮等进行逐一录入,并采用PPT方式,进行讲解点评,通过将学生个人在篮球运动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分类,从而帮助学生更清楚认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而细化教学,科学对比,结合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的认知个人篮球学习情况,从而帮助提升个人篮球水平。

(三)规范基本篮球学习基本动作,完善篮球学习过程

篮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对基本功有着较高标准,想提升自身篮球技术,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基本功。只有掌握了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规范,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篮球水平提升。比如篮球运动中的传球、接球、投球姿势等等,都属于篮球学习的基本功。一旦扎实掌握了这一系列技术,教师教学效果更好,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明显。传统篮球教学只能通过教师示范和口头讲解来完成,学生很难规范完成这一系列标准动作。而使用计算机技术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观察学习篮球的基本动作。就使得学生学起来更快、更直接、更有效。计算机应用可以成为篮球教学的有效辅助和补充,从而完善篮球的学习过程[2]。

(四)提升篮球教学水平,实现教学更大超越

将计算机技术与篮球教学有效融合,实质上是篮球教学活动的全新突破,通过有效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能有针对、有计划的开展篮球教学活动,这不但给学生带来更多乐趣,也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实现个人进步,提升自身篮球教学水平,从而实现篮球教学活动的更大超越。

三、结语

通过对以往篮球教学的方式和思路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以往教学所使用的方法比较单一、老套,同时其更关注学生对篮球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在团队配合上,也没有形成有效教育,可以说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法必须要引入新的教学元素,进行适当改革和创新。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应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所依赖的重要内容。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如果能有效应用计算机技术,势必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同时提升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技术和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插图技术;数码插图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186-02

计算机的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发展,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已经带领人们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里,是一个以信息为主的时代。

1计算机技术在插图中的概述

数码插图也称之为数码插画,同时也是绘画艺术的表达形式,其涉及面非常广,不同的角度能延伸出不同的意义,在一般情况下是指作为一种时间解释说明情况的图画,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图表以及图示。数码插图也可以应用于书刊的刻画或者报纸中的图画里面,这种方式则是利用了插画的刻印、印刷等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数码插图中的应用可以理解为表达出插图图画中的抽象意义、结构、色彩和构思。传统的插图都是利用水彩或者铅笔等绘画工具进行手动的绘画,其表现方式也只能是比较传统型的绘画方式,而现在的数码插图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让插图这种形式重新获得生命力。

图像处理在计算机技术中也可以称之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计算机把所得到的图片数据信息转化成数字数据信息,其主要技术为图片的复原、压缩、增强、编码以及除噪等。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稳步发展,使得它具有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泛、再现功能良好以及频带占用面积更宽的特点。上述的四大特点更是奠定了图像处理的重要性,它的发展方向可以分成三大方面,第一,朝着高速传输、自动化、成像、高清晰度以及智能化等方向进步;第二,向着实际运用、实际操作和运行便捷方向的统一集中发展;第三,朝着实际运用、研究更新方面的发展。

2 插图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1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在插图计算机技术应用里,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图像处理技术,而图像处理主要有图像的分析、图像的编码、图像的数字化以及图像的复原等,这些功能统一都是通过计算机才得以实现。传统的图像处理时间过长、处理的结果模糊,而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图像处理则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处理时间和增加了图像处理的清晰度,为今后图像处理发展空间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与条件。

图像处理技术在应用时首先要学会图像处理软件的各种特征,比如Photoshop软件,这款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充分结合了设计和图片,适用范围比较广,一般应用在平面设计、海报设计、特效文字、广告以及门票等。其次要学会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这样既保证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工作质量,遇到各种处理问题都能够及时解决,当遇到专业的处理问题时可以使用CorelDRAW软件,这款软件的功能十分专业使图像效果更加完美,如果处理动画或者视频是则可以利用Macromedia Flash,处理家庭隐私照片时则可以利用ACDSee9。

2.2 计算机数码插图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数码插图技术应用时,要保证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齐全,因为数码手段的不同可以直接影响插图的表现方式,最为主要的设备为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感压笔和数位板以及打印机。计算机本身具有的连接与接受特点使得人们的视觉发生了改变,而影响最大的是PL液晶屏;数码照相机是一种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为把光信号成功的转换成数字信号,而这些数字信号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从存储卡上通过数据线进行计算机的传输,传输成功后可以利用编辑软件进行图片处理,并进行网络传送或者打印;扫描仪一般应用于静态图片的采集,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计算机语言把图片进行编辑并储存、输出,扫描仪的适用范围偏小,对于立体形式的图片不合适,同时扫描仪的图片采集费用过高,一般不建议使用。感压笔和数位板必须要同时使用才能达到效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数位板其实一块感应板,感压笔具有的感知功能能成功的对数位板进行信号的接受和压力的感知。打印机属于输出设备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它的操作方便,但是没有图片采集功能,不能独立的进行采集,使用时需要连接设备才行。

插图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方法最主要的是编辑数码图像、矢量插图以及应用三维软件。编辑数码图像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对图像进行编辑、合成,并利用各种处理软件进行图片的图层效果的改变、颜色的变化以及大小的改变等,最终使图片比以前更加自然和生动。传统的图片处理方法是底片加工,这种形式是通过底片进行拼贴,而现在的图片处理变得更加人性化,都是利用Photoshop或者Ⅰllustrator来进行编辑的。矢量插图具有清晰度高、色彩细腻的特点,是近几年利用率比较高一种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描边、填色等工序进行处理的。应用三维软件是指把传统的二维图像转化成三维图像,三维图像的诞生把平面图变成了立体图,使得图像表现力更加写实、事物的描绘更加细致、更具有感染力。

3 结论

数码插图已经慢慢融进了现代都市生活中,并且使各个领域的工作都得到了提升。插图中计算机的应用可归纳为两点,一是计算机的兼容性和数码插图的表现性都为工作带来了突破和创新,二是数码插图的表现和功能多种多样。数码插图所带来的新型艺术观念更是颠覆了插图艺术,主要表现在工作方式的变化、插图形式的改变、艺术家构思创意方式的调整以及对传统的全新认识。数码插图虽然是设计、技术与绘画的产物,但是也要保证绘画家的能力与思想是否能跟得上社会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李洋.论数码时代的插图艺术[J].赤峰学院学报,2010(19):119-120.

[2]王鹭.插图设计中的数码技术应用研究[J].文艺生活,2011(22):197-198.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档案管理;企业文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087-01

为实现企业文件与档案管理在不同阶段与时期对文献资源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减少重复输入数据的操作,同时规范各个子系统的数据接口,要求企业加强对现行文件与档案管理工作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开展技术研究,致力于开发出一套执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将历史性的文件进行有效地的研究,真正将内部的文献进行良性管理,使自己的建设事项能够在计算机的整体控制下能够被整合起来,使企业内部文件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不断提升。

一、整体的技术分析研究

1.企业文件管理技术分析。企业文件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始于管理信息系统(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MIS)在企业内部的建立。这一系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这个管理信息系统得以建立,要依托在企业职能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MIS的建立,一般来说,先要选取较为优良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运用,把握其中的重点事项进行有效地研究,使建设性的管理系统能够不断强化,在进行会计事项的正确流程演绎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其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有效地关注,把握在原始凭证、票据中的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在进行整体性的数据输入过程中,一定要将整体性的数据库建立起来,把握对其中较为优良的建设环境的完善,真正将会计电算化内部的整体环节进行完善巩固。

(2)真正将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筹资事项、投资建设与建设中造价事项进行综合施用,使其中的建设能够不断进行强化,把握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重要的事项能够在网络化的信息建立过程中不断完善。

2.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加强档案管理的具体实施原则,将内部的人力资源、经济业务的档案数据进行有效研究分析,使其数据能够在渗透过程中,保持一致性。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写。这项工作首先要按照著录项目构建存储数据库,将数据库进行完善的建立,但是一定要注意各项数据都是真实的、完善的,在进行提取施用过程中,要按照相应的目录进行有效提取,使其能够为今后的经济、人力资源发展方向提供条件。

(2)借助计算机开展档案检索。对原件进行提取检索过程中,要利用计算机中的各个细节进行利用和掌握,真正将内部的信息进行有效建立与提升。在此过程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检索操作。

(3)借助计算机完成档案管理中的各种数据与情况的管理与统计,在进行统筹管理过程中,将入库与出库的各个数据事项能够建立起来,把握较为精准的统计、审核的状态,进行自行建立,使其中的数据进行有效排列组合,并且不断进行自我的完善强化,为今后企业的发展提供较为优良的建设条件。

二、两者联合施用的技术分析

企业文件和档案管理在不同阶段与时期对文献资源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减少重复输入数据的操作,同时规范各个子系统的数据接口,要求企业加强对现行文件与档案管理工作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开展技术研究,致力于开发出一套执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现如今,有不少企业已经通过自主开发或购买而配备了一体化的文档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对企业文件与档案的综合性管理。此阶段与第一阶段主要区别就是在档案管理子系统上建立了一个端口,把握较为优良的管理办法,在进行管理过程中,使计算机能够建立完善有效的系统数据库,使真正能够使数据提升的建设事项不断强化,真正将企业内部的建设理念进行渗透,使其数据能够不断完善地进行渗透建设。

三、企业文件的电子文件管理事项研究

对于电子文件的理解有许多种解释,在进行有效地认识过程中,应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系统,使电子文件能够在生成过程中,将内部的各项数据进行完善地体现,并且要真正认识电子文件的特点,就必须弄清其与机读文件的差别,两者间的主要区别见下:

1.生成的环境不同。机读文件指能被计算机的输入装置读取的文件。机读文件的读取通常分为两种,其一,指信息从某个存储区读至另一个存储区;其二,指计算机系统从某一类型的记录媒体,比如磁盘,读取信息。因此,识别与复制是机读文件主要的特点。

2.管理模式不同。对机读文件进行管理的模式是对企业文件与档案手工管理程序与方法的模拟,没有本质变化,而对电子文件进行管理的模式则是基于管理方法与现代计算机技术高度整合的基础。

3.存在的具体形式不一样。电子文件就是依据网络技术中的高科技技术进行系统连接,在进行远程传输过程中,能够不断进行自我的强化,并且电子文件的时效性、准确性都是较高的,是能够体现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属性的。

4.管理者构成不一样。原有文件管理事项中,主要就是由管理人员进行数据的管理,把企业内部的档案及原有的各项零散数据进行整合,在控制过程中,由独立的管理人群进行建立分析;但是目前的电子文件主要就是以计算机维护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建设,真正将企业的数据建设事项进行了有效地统计,使整体性的数据能够不断进行提升。

四、结语

正文对三个阶段进行的划分,并不是简单的依次替代,而是依据类型进行的区分。因为,在现代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并未完全到位的背景下,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倾向于长期并存。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的提升,真正将创新的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在进行企业公司内部的自主创新事项进行研究,把握经济市场中的有效元素,使计算机能够进行对企业内部的整体事项都进行有效地渗透。

参考文献:

[1]张力.档案管理的跨越——计算机技术应用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变化[J].科技档案,2006,3

第11篇

多年来,各中等专业学校相继开出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广大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在教材建设、教学研究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付出了劳动,作出了贡献。事实上,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们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各个专业领域,但是迄今为止,大家对中等专业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教学的培养目标、应开设的主要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及手段尚无统一的认识,各专业则按照自己的认识或小范围交流后,自行决定,而且也没有真正把计算机技术和本专业特点结合起来。为此我们有必要统一认识,完成适合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任务。

1 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际上就是开一两门计算机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每年统考两次,便草草收场,不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计算机技术如何与本专业结合,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等内容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和思考,致使计算机课程设置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有的老师只作些简单的程序设计训练。如何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本专业的实际,只能笼统地蜻蜓点水似的说一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知如何下手,更不知道如何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还有些计算机教师,一个人执教几个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课程,要通晓几个专业的专业课程,难度可想而知,弃之甚觉可惜,学之又觉得太难,只好不了了之。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适应职业学校专业发展。从大多数专业的普遍情况来看,对于计算机在本专业中应用的培训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不明确,所开课程分散,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对学生缺乏全面和系统的训练。

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1)通常只介绍计算机科学自身的知识,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不搭边。学生学完之后,对于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情况还是一无所知;(2)计算机科学飞速发展,有的计算机教材出版的同时,有的内容已被新的内容所淘汰。导致教学内容“老化”;(3)多个专业使用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师很难结合专业课教学教学内容进行计算机技术指导。

设备的问题是。计算机技术应用教育,关键的一环要有足够的实习和实践的时间。这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实验和实习设备,并且还要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大多数专业的计算机实习实验设备不足,设备老化,对这方面的教学设备投入较少。

师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绝不是计算机专业教师自身的事,而是要靠各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努力,各个专业的教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同时,教师自身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应达到一定的水平,二者缺一不可。首先是相关领导的认识和重视,计算机知识不断的更新发展,速度很快,教师需经常“充电”,对于教师的培养,必须花大力气对各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养和培训,应当是有系统、有步骤、有要求的培养,要有量化的硬指标。并且,在各专业课的教学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应逐步提出要求,而不能不顾实际和专业建设的需要,谁愿学谁学,谁愿用谁用,谁愿把计算机和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就结合起来。

2 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我们首先应解决的是认识问题。主要是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要认识到,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提高了认识,才有讨论这个问题的必要,学校的主要领导对计算机技术应用认识程度,也是对此问题重视不重视的关键,不能简单的给各专业配备一些计算机就认为可以了。要组织有关领导和教师讨论和撰写计算机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开课程、教学大纲。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组织专家和教师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编写计算机技术教育教材,鼓励各专业的老师、科学带头人结合本专业实际自编教材。这个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人才的问题,尤其对于中等专业学校更为突出,真正懂计算机技术应用又懂本专业知识的人才不多,这就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平时应该注意培养、锻炼、储备这方面的人才。

其次,要结合各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计算机技术应用是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普及性教育课程,属于文化基础课。各个专业必须教授计算机的硬件操作、汉字录入法、常用软件使用、文件目录的管理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软件的综合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取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设置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使用水平为出发点。计算机原理、二进制、计算机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DOS命令等作为计算机的一般用户在操作使用中很少用得上的内容,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可以不涉及,或可以根据专业课的教学有选择地讲授。

3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3.1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中专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列举计算机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能解决的问题,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中注意寓学于用,寓用于学。在用中学或在学中用,如WORD、EXCEL、FOXPRO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的问题,也可在用的过程中丰富所学的内容。

重视实践,通过实践了解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鼓励学生一定要动手,只有实践过的内容,才能更易理解。在实践中,教师不仅让学生知道做的方法,更要知道原因,让其强化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同时可以结合实际相关的例子,让学生练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方法。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反思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能更好地将实践所得到的经验与所学的理论进行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

3.2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作用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32-01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改变了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模式,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模式,更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为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带来深刻的变革和影响。

1、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1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影响及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应用于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如下:

(1)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枯燥单一的特点,将图、文、声、貌于一体的教学信息注入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研究表明,人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视觉和听觉,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这两个器官的功能,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因而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地展示在现实世界中受到空间、时间限制而不易感知的事物,如细胞的分裂过程和宇宙的演化进程等。多媒体能够提供具体、表现的模拟演示,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可以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特点和人的认知规律,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无形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学习的能力,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2 信息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

计算机信息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利用网络系统实现文件和资源的共享。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系统可以加大信息量的传播,优化教学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收集更多、更新的资料,有利于制作更完善的电子教案,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网络上的资源远非书本和音像资料可比,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收集到所需要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源、音视频资料,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另一方面网络上可以得到本学科最新的信息,不仅有利干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更有利于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内容。

(2)将信息技术带进课堂,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功能扩大课堂容量,使课堂内容更充实,学生学习更投入;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进行广播教学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能轻松地与教师进行交互,既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式的教学互动,也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教学辅导和交流,网络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效应消失了,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保证教学质量。

1.3 计算机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一言堂”或“填鸭式”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而合理地采用计算机教学可以改变这一局面。

一般而言,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引导学生的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才能激发出学生创新的潜能,而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教学理念的改变,如介绍某一个课程内容时只提供线索,由学生自己根据提示寻找答案。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群体都不大可能智力水平、学业掌握程度是平齐的,因为存在差异,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线索,为学业掌握好的学生提供更少的线索,学业差些的学生给出更多提示,这其实就是人们熟知“因材施教”,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但计算机技术创造了这一条件,如运用前述信息技术就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合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计算机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2.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

应先明确多媒体技术只是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内容和形式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否则本末倒置。“人灌”就会变成“机灌”。制作多媒体课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选择合适的工具制作课件。由于制作课件的软件较多,每一种都有其特点,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特长选用,例如展示静态页面和文字使用PowerPoint较方便,而要演示动画效果使用Flash更有利。

(2)收集适合教学材料。教学内容应新颖、有针对性以及尽量贴近现实社会和学生日常生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课件表现形式上,应突出重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有启发性;图文并茂,文图贴切,信息量适中,要留出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2.2 信息网络的应用方法

为了发挥信息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应建立校园网,为开展信息网络教学提供物质条件。还要建设网络电子教室,学生应一人一台电脑。采用广播教学的网络设计上,教师的电脑可以监控所有学生的电脑,也可以将一个学生的桌面展示给其他学生,以便于学生之间也能实现互动。此外,还应具备“电子举手”、语音对讲等功能,以便学生提问和沟通。

2.3 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方法

重要的是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教师的引导,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突出“学”和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及从多个角度、方位思考问题,多准备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