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时间:2023-09-20 16:57: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第1篇

论文摘要:目前,人们对学前融合教育在认识上有误区,学前融合教育还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等问题。社会工作的介入能为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专业价值观、优势视角及专业方法与专业技能。社会工作的介入包括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团体社会工作的介入及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利于克服学前融合教育中目前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能有效提升教育对象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特殊儿童 学前融合教育 社会工作介入

学前融合教育就是根据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将他们与普通幼儿一起安排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

将特殊儿童安排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而不是将他们安排在传统的隔离式的特殊机构中来学习,目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但我国在融合教育方面发展的水平并不高,并且发展的速度还较缓慢。鉴于此,我们应在借鉴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重视加强特殊教育中的社会工作,以为建构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融合教育的模式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一、我国学前融合教育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学前融合教育在认识上有误区

第一,家长在认识上有误区。一般来说,一些家长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有缺陷时,就只想到应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他们担心孩子在普通幼儿园会受到更多的伤害。部分家长甚至认为,特殊儿童接不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无所谓。这些错误认识对特殊儿童接受学前融合教育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第二,教师在认识上有误区。目前,许多幼儿园对学前融合教育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尽管我国开展“随班就读”项目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但在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时间却还不长,加上缺乏宣传,所以就导致很多幼儿园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认识不足,所以大多数幼儿园目前还只停留在仅能接纳特殊儿童入园学习和生活这一层面,还没有从对特殊儿童进行科学保教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有效地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这个问题。有些教师甚至仍持传统观念,仍在其潜意识里排斥班级中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他们认为,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有障碍的儿童是怎么教都学不好的,听觉有障碍的孩子无法与老师沟通,行为有障碍的孩子甚至是个负担。另外,大多数普通幼儿园也没有专门从事特殊教育的人员,所以园方也不希望接受特殊儿童到自己的幼儿园来随班就读。

2.学前融合教育缺乏社会保障

第一,政府责任缺位。目前在推进学前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政府还缺乏责任意识。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我们的政府对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的力度还不够。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政府还没有出台过任何专门针对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在我国还是个盲区。因此,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应加大对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的力度。 第三,财政投入不足。国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批准设立支持对残疾人进行特殊教育的专项基金,以用于支持各地发展特殊教育,但实际能用于支持随班就读的经费却是极其可怜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各级政府还都没有为学前融合教育设立专项经费。由于经费不足,所以特殊教育目前仍只停留在口头上。另外,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财政投入目前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地区上的差异:港澳台地区的投入多,其发展速度相对来说也比较快;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也较快;至于其他地区,尤其是西部不发达地区,其发展就极为缓慢。有研究指出,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应适当调整学前特殊教育投入的比例,即至少使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能占到学前教育总投入的5%~10%。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却是困难重重。

二、社会工作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作用

1.社会工作能为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专业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它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手段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来恢复和改善个体的社会功能。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强调特殊儿童在生活与接受教育等方面应该得到的帮助,应该使他们有过正常生活的权利。帮助特殊儿童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社会工作是帮助特殊儿童获得这种权利的过程。在这种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尊重特殊儿童的人格和选择,承认特殊儿童与社会工作者处于平等地位,认为特殊儿童有能力、也有责任加入改变自己所处困境的行动之中。社会工作者认为,特殊儿童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能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资源,他们就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就能适应周围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特殊儿童进行支持的力度,应尊重和肯定每一个特殊儿童的能力,改善他们成长的环境,减少对他们的歧视,维护他们正当的权益。这些都与特殊教育所强调的要优化每一个特殊儿童的成长环境,要使他们受到最小程度的限制的观念是一致的。要在此基础上开展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以满足每一个特殊儿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社会工作能为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作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一种新模式,它强调对个人、对家庭和对社区资源的挖掘。它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是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的设法协助被服务对象使之从挫折和不幸中摆脱出来,从而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特殊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很难理解一般的课程内容,因此有些教师便对其采取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随班就读名存实亡。针对这类问题,在对学前融合教育进行介入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在评估特殊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时也必须看到他们的优点,必须重视发掘和利用特殊儿童自身的优点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社会工作者认为,特殊儿童之所以会陷入困境,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挖掘特殊儿童自身的潜能,就是动用一切社会条件对特殊儿童进行援助,以使其能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学习和活动之中去,使他们从中获得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公平对待。"

3.社会工作能为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专业方法与专业技能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受助者提供服务的活动,它的目标是达到助人从而也使被助者能够自助。在助人的过程中,它要用到一系列的很专业的方法。在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是三种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并且在每一种方法中又有各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技巧,这就构成了社会工作的方法体系。在对学前融合教育进行介入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根据特殊儿童的需求,借助特定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对特殊儿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比如,通过参与对幼儿园的管理,制定出一些能帮助特殊儿童提高能力的活动计划。再比如,为在园的特殊儿童争取权益,以使他们的权益能得到保障。还可以通过访谈、团体辅导、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以及咨询和培训等方式,向特殊儿童提供帮助。

三、社会工作介入学前融合教育的途径

1.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

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帮助特殊儿童个人或其家庭发掘和运用自己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特殊儿童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状况,实现对特殊儿童的尊重和肯定的过程。

在对学前融合教育介入的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收集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相关资料,制定出相应的服务计划,为其提供社会服务,同时对这种服务加以记录并做出评估。作为对特殊儿童进行融合教育的支持者,社会工作者最直接的任务就是向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尊重和支持,其中包括情绪支持、紧急援助、咨询服务及寻求社会支持等。同时通过赋权,改变特殊儿童的弱势地位,提升他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促进学校对特殊儿童的接纳和支持,鼓励特殊儿童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以提高特殊儿童的参与能力。

2.团体社会工作的介入

团体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指社会工作者采用科学的手段,将特殊儿童组成团体,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帮助特殊儿童利用团体来应付和解决他们自身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促进特殊儿童发生转变并得到成长。 3.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

第2篇

 

一、特殊儿童面对的社会现实

 

学前教育作为学龄前儿童的启蒙,是培养儿童认知、情感、性格和社会化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尤其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基础教育是促进其思维、语言、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国大多数家庭在面对特殊儿童时,往往会处于自卑或顾虑而放弃孩子的受教育权利,由家人进行简单教育,从而使孩子错失了人格养成和融入同龄儿童团体的最佳机会。

 

1、特殊儿童的基本概念

 

特殊儿童不仅包括在身体上有明显缺陷的孩子,还包括其他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特殊儿童在智力、感官、情绪和行为等多方面和所谓的正常儿童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智力和行为上的差异包括发展显著低于正常儿童,也包括了高于正常智力发展的儿童群体,其中智力发育明显快于同龄儿童的情况因为自身具有较高的知识接受能力因此在其未来的教育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受到过多的阻碍,反而获得了社会的关注和良好的教育环境,而我们需要研究的,主要是针对智力较低、身体有明显缺陷以及性格上有能明显病症的这部分特殊儿童。

 

狭义的特殊儿童群体可能存在着智力、听力、视力、肢体残疾,语言障碍或者情绪和行为上的障碍,身体和心理上的缺陷可以在发现残疾后及时进行教育和训练,达到成年以前的最佳康复水平,减少残障造成的不良后果,促进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2、特殊儿童的教育现状

 

特殊儿童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在教育过程中受到排斥,同等条件下,特殊儿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才能达到与其他同龄儿童同水平的学习效果,大多数的教育机构不愿意接收特殊儿童入学,另一方面,显著的心理和身体缺陷使特殊儿童在同龄人面前受到嘲笑和不公平对待,心理层面的自卑感会促使儿童和家人选择放弃参与共同教育学习的权利,通过简单的家庭教学完成儿童的教育和提升,但往往缺乏效果。特殊儿童在教育情况存在的不足,是涉及个人、家庭和社会团体之间多层面的意识缺失的结果,一方面,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相关机构和学校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存在内容上的缺失,多数普通院校没有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资源和内容开发,针对特殊儿童的专业机构和组织却又是挂着羊皮卖狗肉的市场状态,不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急于求成的教育方式使特殊儿童教育效果不强。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大众和舆论的压力让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在心理上出现了明显的自卑感,外界不接受特殊儿童的融入,而孩子和家长也普遍选择消极对待的态度,通过封闭的方式以求保证孩子不受到外界舆论和误解的伤害。

 

二、特殊儿童特殊教育的重要地位分析

 

特殊教育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区别于普通课程,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社会特殊儿童教育需求的教育形式,不同于偶同的学前教育形式,特殊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需要针对不同病症和障碍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的方案。

 

首先,对于特殊儿童而言,特殊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显著的直接效益。特殊教育从儿童心理学出发,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通过对特殊儿童心理上的开导和自信心的建立,充分的挖掘特殊儿童的潜能,有效预防特殊儿童学前第二障碍的出现,在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前期对儿童进行引导。

 

其次,对于特殊儿童的家庭而言,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间接意义,任何一个特殊儿童的家庭多多少少对于教育会存在误解和偏差,良好科学的特殊教育能够有助于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关联,认识到孩子的特殊需求,促进家长积极的产遇到教育过程中,帮助孩子的成长,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并且还能有效的减轻家庭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负担,为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家庭环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再者,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特殊教育的发展是社会效益的提升,作为社会不可磨灭的个体存在着的特殊儿童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应该受到全社会范围的关注和帮助,而通过特殊教育使儿童迈入正常的成长阶段,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减轻残疾福利的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发展更对社会教育质量的一次强而有力的探讨和提高,通过特殊化的教育需求,探讨更为科学和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受教育者需求的方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实践性的案例,也充分的表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三、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1.、早期防范

 

当前,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教育越发趋向于幼龄化,早期教育的开展趋向低龄,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更应该突出“早”,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针和政策保证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加强对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的早期诊断和医疗,争取使用科学的方法和及时的措施把握最佳的治疗时机和教育实践,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

 

2、教育体系变革

 

实现特殊教育体系的转变,以促进社会教育体系的变革,特殊教育不应该与普通教育做出分离化和独立化的划分,特殊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知识传授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引导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因此,在教育形式的选择上,不应该将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划分,应该尽可能的实现两群体的一同学习,通过正常儿童带领特儿童融入社会和团体。普通学校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也应该尽量满足不同能力儿童的需求,为儿童的自身特殊需求提供特殊的社会服务。

 

3、整合教育资源

 

受主流儿童学习和教育理论的影响,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成为了教育资源在分配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特殊教育的资源投入应该更大力度的得到支持,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在整合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资源正在受到社会和学界的普遍关注,教育资源的投入会促进特殊教育从分科到整合的转变,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四、结语

 

特殊教育的开展是教师、学校、社会、家庭和儿童多层面的共同努力,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引导儿童主动参与、探索和创造的灵活性、创造性教学,而特殊教育对孩子的引导、家庭的建设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整个教育事业更是具有深远的学术地位和现实意义。国家、社会和民众层面一方面需要纠正对特殊儿童的歧视态度,提高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则更需要从各方面团结力量,整合资源,促进特殊教育的开展和特殊儿童参与教育的程度提升,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特殊群体能够快速的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第3篇

【关键词】特殊儿童家庭 社会支持 儿童发展

随着《义务教育法》的颁行,后来《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的实施,推广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教育部为主,民政部门、残联部门、卫生部门和社会力量做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渠道,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贺州市桂岭镇平安村特殊教育儿童家庭的学生家长,贺州市市内特殊儿童教育学校校长和特殊教育老师,贺州市爱心人士和贺州市市民为调查对象。共进行家庭访谈五次,其中智力障碍儿童家庭一次,肢体残疾一次,智力残疾两次,情绪障碍一次。

1.2研究工具。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中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成果以及特殊教育儿童家庭经济研究成果为基础,自行编制学生和家长问卷两份,爱心人士问卷一份。结合特殊教育研究成果和特殊教育儿童发展为基础,自行编制校长老师问卷各一份。为了方便讨论,我们以特殊儿童父母为轴心,把他们获得的社会支持来源分为三个方面。我们把特殊教育儿童的家庭内部的核心成员,父母、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分为一方面;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群体(如特殊儿童父母的亲朋好友、同村村民、志愿者以及特殊教育机构中的老师等群体)分为一方面;特殊教育儿童所在的村委会、民政办等机构分一方面。在每一个支持方面,我们将探讨他们对特殊教育儿童父母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以及特殊儿童对支持的利用情况。

2调查结果

2.1社会对特殊教育儿童家庭基本问题支持体系现状

2.1.1特殊教育儿童家庭基本问题。据调查,特殊教育儿童父母的客观支持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经济支持。二是技术支持。

2.1.2家庭教育支持体系。特殊儿童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在所得到的经济或技术支持中,给予支持度最高的是特殊儿童所在的教育机构的老师,经过特殊教育的老师懂得如何和孩子们沟通,在沟通中进行一定的教育。在与特殊儿童教育学校校长的交流中,我们发现,现在学校最需要的是在边缘农村和偏远农村建立更多的教育点以及需要更多的经过特殊教育的老师们担任特殊儿童的教育工程。再而是志愿者,作为志愿者,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农村父母一些在城市内的家庭教育和一定的经济物资,但是接触的时间和次数不是特别多,因此,农村父母得到的支持率较低。

2.1.3社会对特殊教育儿童家庭的支持状况。在农村,特殊教育儿童基本没有受到过来自于机构或团体的经济或技术支持。在以上的支持的选项中,支持率的高低依次为:特殊教育机构的老师、志愿者、家庭所在的镇街道办、家庭所在的村委会。

2.2特殊教育儿童家庭教育支持体系现状

2.2.1特殊教育儿童主要成员支持。特殊儿童父母在和其家人讨论家庭教育的问题上,一致得到家人们对自己的支持,虽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但是家人因为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如何向特殊儿童进行家庭教育,很难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在遇到很多情况是,都是给予自己一些言语上的安慰。

2.2.2社会对特殊教育儿童父母的支持体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特殊儿童父母明显的感受到来自中观层面不同群体的支持。首先,就是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他们每周都会进行一次家访,和特殊儿童父母相互交换孩子在校在家的状况,为开展下一步的家庭教育奠定基础。其次,志愿者不定期的开展活动,在和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正能量传播给孩子们。

2.2.3有关机构就特殊教育儿童现状分析。在与宏观层面的有关机构的交流中了解到贺州市内的特殊儿童数目过于庞大,在进行登记特殊儿童时都是由街道办进行登记的,在前期关于特殊教育儿童的宣传中,因为城市边缘农村的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所以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得到相关的教育。

2.3特殊教育儿童父母对社会支持体系的使用现状。在特殊教育儿童父母支持体系利用度上,我们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父母是否向他人倾述,二是在遇到问题时是否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前者注重于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遇到问题时的情感状况,后者注重的是父母遇到问题的解决。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很多人都是选择自己默默承担,很少向他人倾述,不是不愿向他人倾述,据了解,主要还是因为家庭经济问题,父母的大多时间都花费在经济问题上。

2.4目前特殊教育儿童家庭急需的援助。在谈及当前最需要的帮助,我们发现父母们最需要的是经济上的帮助,其次就是技术上的帮助,还有就是情感上的帮助。

3分析讨论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贺州市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现状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家庭教育需要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2、特殊儿童所在学校的老师为特殊儿童父母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3、特殊教育老师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欠缺。4、群众对特殊儿童了解程度不高。5、特殊儿童宣传的效应未达到最大化。

第4篇

1存在严重自卑自闭症状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发现自己与正常儿童越来越不同,进而导致其出现自卑心理,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正常活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也会刻意的回避,特别是对于一些聋哑、盲童来说,他们总是回避与他人的相处与活动,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生理上的缺陷,如果听之任之,就会造成这些特殊儿童脱离社会的发展轨道,导致其出现自闭症的症状。

2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2.1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我国的重心放在了培养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与增强特殊儿童教育团队上。及时、科学地培训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使其特殊教育能力与专业知识都有所提高,使其能够充满爱心、耐心地去教育特殊儿童,使特殊儿童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爱,引导他们多与社会、他人沟通、交流。

2.2引导特殊儿童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大部分的特殊儿童都会出现不能适应社会与缺乏对自身的认识能力的问题,对于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科学合理的引导特殊儿童认识自身的重要性,进而使其自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例如,在处理“特殊儿童如何正视自身缺陷”问题时,教育工作者应当避免其他儿童用“瞎子”、“聋子”对其进行称呼,同时也要指引特殊儿童勇于认清自身缺陷,勇敢的面对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对于医生的治疗、对于未来的生活有信心,才能逐步进入社会正常的轨道中去。

2.3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既要懂得对特殊儿童的身心格外关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要从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其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创造一个科学合理的平台,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人合作,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入生存能力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当懂得只有将实际生活与理论教学结合到一起,才能够真正的使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结合到一起,才能真正的使其能够更好的进入到社会正常的运行轨道中。在教学活动中,使特殊儿童体会其中的乐趣,并为其努力创建快乐、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既能够缓解特殊儿童的某些自卑、消极、敌对的情绪,还能加强特殊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

3结语

在当今社会,国家的教育研究组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时刻提高教学设施与教学质量,然而,却没有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事业上作出很大的贡献。对于特殊儿童进行心理教育时,教育工作者既要时刻对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更新、改进,还要赋予特殊儿童更多的爱心、关心与耐心,为特殊儿童创建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进而使其能够快乐幸福的健康成长。

作者:廖红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第5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是国家为残疾的有受教育需要的人开设的学校。而所谓的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者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達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的需要,发展特殊儿童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对于特殊儿童最基础的教育学科就是语文这一学科,也是一门任务艰巨的学科。小学语文这一学科在特殊教育中是起着非常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这一学科是我们的母语,是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特殊儿童中大多是聋哑儿童,或者智障儿童等,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任务就更显得非常重要,不可忽视。那么,特殊儿童如何有效学习小学语文这一学科呢?首先要明确的是,语文教师不能单单使用普通的教学方式来对特殊儿童传授知识。关于特殊儿童如何有效学习小学语文这一学科,我总结为以下几点建议。

一、语文教师要重视关心每一位特殊儿童

1.孤独感和自卑感。这是几乎每一位特殊儿童都会有的,因为无论是聋哑儿童,还是智障儿童,在他们的心里,都明白自己的缺陷,就会产生一种不能融入人群无法融入社会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因而会使他们内心特别敏感,情感特别丰富,自尊心特别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调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与特殊儿童沟通,要充分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要解决,或者是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语文教师不要摆高高在上的教师架子,要试着去他们做朋友,试着走进他们的心里,多关心他们。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他们,去陪伴他们,使他们充分的体会重视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语文教师要尊重他们。

2.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是非常内向的,甚至有些会出现自闭的现象。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多和他们谈心之外,要多带领他们去人多的地方,并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尝试着与人沟通。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美好,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学会感恩生命。

二、激发特殊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

1.现在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也在日益的发展,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是越广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具。特殊儿童的思维都是很简单的,太复杂的知识一般都很难理解,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教学中遇到的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转化为一个一个鲜活的、简单的、直观的形象,这样就把许多问题都简单化了,也能在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使学生很轻松地就学到了知识。如果学习轻松,学生就会愿意去接触,愿意去学。这也是激发特殊儿童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的一个方法之一。

2.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会因为自身的缺陷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语文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与他们互动,多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上课时多回答问题。无论回答对于错,语文教师都不能去批评,而要多表扬和鼓励他们。慢慢地,他们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并且,这种小小的成就感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如果特殊儿童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是能够得到表扬和激励,并总是能收获一点自信,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上语文课的。这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大力发展特殊儿童的阅读

第6篇

摘 要学前阶段是康复教育的根基阶段,也是康复教育的最佳阶段。文章分析了树立科学的训练理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目标、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等三点学前特殊儿童的运动康复训练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学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训练的三种评价方式,即动作发展评价、健康体适能评价以及社交能力评价,以期对学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训练活动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运动康复训练学前特殊儿童训练策略训练评价

学前阶段是康复教育的根基阶段,也是康复教育的最佳阶段。对于学前特殊儿童而言,运动康复训练的科学开展不但具有缺陷补偿的生理功能,还具有促进学前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心理功能和提高学前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功能。因此,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设计并开展科学的运动康复训练活动,对于学前特殊儿童动作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前特殊儿童融入班级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周围的社区环境。

一、学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训练的实施策略

首先,在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树立科学的训练理念。树立科学的训练理念是高质量、高效率开展运动康复训练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具体到学前特殊儿童的运动康复训而言,为了实现学前特殊儿童缺陷补偿与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的训练目标,应树立“医训结合”的训练理念,以“医训结合”的训练理念为导向,将基础动作训练、体适能训练以及体育游戏等合理的融入所开展的运动康复训练活动之中,确保运动康复训练活动的高质量、高效率开展。

其次,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目标。特殊儿童包括不同的类别,如听障儿童、智障儿童、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等,在针对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所要发展的核心能力显然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例如:在针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训练的核心目标应为“发展其基本运动功能、培养其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所以在开展训练时,训练的重点就应放在基本运动功能的训练以及听指令训练和社交能力训练等方面;而在针对脑瘫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训练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其语言、动作以及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其功能恢复”,所以在开展运动康复训练时,就应该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粗大和精细运动功能训练。

最后,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策略。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不但生理缺陷和身心特点存在不同,其对运动康复训练的需求也各有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选择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策略,是确保运动康复训练成效的关键。例如:在针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运动康复训练活动可以结合结构化的训练策略来开展;在针对听障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运动康复训练活动则应注意结合听觉训练的康复教育原则和康复教育方法;而在针对脑瘫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运动康复训练活动则应注意结合适应性训练的方法策略和思维训练的方法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运动康复训练的质量和成效。

二、学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训练的评价方式

学前特殊儿童的运动康复评价指的是根据运动康复的目标,对运动康复训练的过程和运动康复训练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的结果对后续运动康复训练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训练进行评价时,常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动作发展评价。学前特殊儿童的动作发展评价,指的是针对学前特殊儿童的动作发展状况所进行的评价。常用的评价量表主要有《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二版》(PDMS-2),PDMS-2主要是针对0~7岁之间的特殊儿童设计的,主要的评价内容为0~7岁之间特殊儿童的粗大动作发展情况和精细动作发展情况,是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动作发展评价时,常用的评价量表之一;此外,《Brigance早期发育量表二版》(BriganceIED-Ⅱ)也可以用于学前特殊儿童的动作发展评价。

二是健康体适能评价。健康体适能的发展不但能够提高学前特殊儿童的自信心,还能够促进学前特殊儿童与生活环境之间的适应与融合,所以,健康体适能也是学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评价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式。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健康体适能测试时,常用的主要为《Brockport体适能测试》(BPFT),其共包含了27个测试项目,能够让测试者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学前特殊儿童时,灵活地进行测试,从而对接受测试的学前特殊儿童的健康体适能发展状况作出客观、科学的判断。除此之外,《身心障碍者最佳身体测试》也可以用于学前特殊儿童的健康体适能测试。

三是社交能力评价。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评价时,评价不应该只停留在动作和健康体适能等显性的、表层的内容之上,同时还应该对学前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进行判断和评价,以更加全面地衡量运动康复的效果。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进行评价时,常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是弗吉尼亚州适应体育课程(UVA-APE)社交技巧清单,在这一清单中包括了应对冲突和问候他人等在内的10个与社交能力相关的测试类别,能够对学前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状况做出较为全面的衡量和判断。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特殊儿童 适应教育课程理论 家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我在特殊幼儿园的实习过程中,通过对日常教学的观察,以及与家长的交流,发现目前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存在一个问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相一致。例如:在学校,老师费尽心思地教孩子认识红绿灯,耐心地教会孩子红灯停、绿灯行,一些家长却在接送孩子时,为了赶时间不顾交通规则、无视生命,拉着孩子闯红灯;在学校,老师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方法控制学生暴躁的情绪,一些家长却为了孩子在家里不吵闹,带着孩子去吃孩子喜欢吃的但刺激孩子情绪的火锅;在学校,老师不厌其烦地、负责任地一步一步地教会孩子擦桌子、扫地,一些家长却在家里以孩子干活慢、打扫不干净为由,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不少。孩子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怎么才能统一,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呢?这些问题引发我不断地思考。

二、适应教育课程理论

1992年,美国智能障碍协会(AAMR)的智能障碍定义指出:“智能障碍是始于儿童期间,在智力及生活适应、技能方面有限制的一种特殊功能、能力状态。”这个定义着眼于将儿童放在所处的环境当中,着重强调儿童对环境的适应,即特殊儿童理解社会要求,适应社会与环境,课程应该具有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2002年,美国智能障碍协会给智障的新定义为:“智能障碍是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方面存在实质性限制的一种障碍,主要表现在概念、社交和实用的适应能力方面,障碍发生于18岁之前。”这个定义着眼于环境中的儿童,着重强调环境对儿童的适应,即要让社会理解、接纳、协助特殊儿童并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课程应该具有功能性,给特殊儿童提供支持、辅助。

从对智力障碍定义的一步步完善中,我们看到社会、环境对特殊儿童的支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由儿童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儿童和这些支持者之间的交往活动所构成的系统。家长作为与这个系统密切相关的核心人物,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家长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们对学龄中后期、初中阶段的特殊儿童的学校教育主要适用的课程是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理论而设置的。特殊儿童适应性教育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特殊儿童在环境中的功能性适应力进行培养,注重与其日常生活相关的有效、实用的能力教育,以及在居家生活、社区生活、职业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其生活品质,让其过上更独立、更统合、更具生产力的生活。按照此课程理论划分了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技能、使用社区、自我引导、健康安全、适应性科学、休闲娱乐、工作等十大领域作为课程目标体系。这十大目标都是特殊儿童经过接受教育而发展成长的目标,在他们发展、成长的期间,势必会对家长不断地提出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地学习,因此我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理论对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了分析。

三、目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

1.家长态度。

特殊儿童在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给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很难与正常人融洽地沟通、交流,使他们经常受到正常人的排斥,这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很多伤害,使他们变得孤僻、偏激、易冲动。家庭是他们唯一感到安全和放松的环境,但是目前许多特殊儿童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采取的态度却令人堪忧。有的家长既不认为孩子是累赘,又不对其寄以希望;有的家长对子女采取严苛、虐待的态度,认为他们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应该受到惩罚;还有的家长对子女采取溺爱的态度,认为是自己的过错造成孩子的障碍,对孩子满怀愧疚之情,于是对孩子百依百顺,凡事听之任之,不加约束。

2.教育内容。

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是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大多数家长一窝蜂地追求名师、名校,以使孩子成龙成风。特殊儿童的家长深知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存在实质性限制,但迫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有些家长仍然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而没有考虑孩子真正的感受,其结果可想而知。

3.教育方法。

现在社会上流行“速成班”,不管多难的事都可以通过培训迅速成功。有些特殊儿童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三天可以学会一首唐诗,便训练孩子,试图让孩子也可以做到,殊不知他们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难处。对于一个自闭症孩子来说,在两三个月内使语言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终结果只会是拔苗助长。

四、根据课程理论提出家庭教育新理念

1.家长要用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孩子,给予孩子一个平等的机会。

事实上,能够理解特殊儿童,对他们加以关怀、疼爱,并施以正常的教育,才是对特殊儿童最好的态度。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特殊儿童的家长更是如此。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家长首先要消除自卑心理,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不能因为怕孩子的特殊性被人笑话而自我封闭,更不能因此剥夺孩子与外界接触、交流融合的机会,否则会导致孩子生性孤僻、不合群,对他人不信任、易冲动等潜在性弱点。家长要对孩子的成长抱有更多的期待,更有自信,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孩子看作是一个正常人,拓展他的生活空间,这样才能使他们融入生活、适应生活。对特殊儿童来说,适应生活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其次,家长要想让孩子适应生活,融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就应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及时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和个性缺陷。溺爱只会使孩子性情懒惰、意志脆弱、依赖性强,不利于孩子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动手操作的技能的培养。因此,家长应该更多地创造锻炼机会,培养孩子的生存、生活能力,从细微处入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今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2.家长要合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维护孩子学习的动机。

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一些正常儿童通过潜移默化或生活情境能学到的内容,特殊儿童必须专门的、细致的、小步骤地学习。而且由于特殊儿童某方面的缺陷,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要注重生活中有效实用的东西。如,我们对中重度智力障碍的孩子首先要教他们自我照顾,对于文化知识不可强求;对自闭症孩子来说,不能一味地强迫训练他们与别人交流,而是要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使他们感受到成功感,维护他们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动机。

不仅是不同障碍类别的特殊儿童教育内容的侧重点有不同,同一障碍类别不同生活环境的孩子教育内容也是有差异的。如,南方地区的自闭症的孩子也许父母必须教会他们游泳,但是北方孩子学习游泳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农村地区的中重度智障儿童要学会如何打水,但是城市的孩子只要学会如何开关水龙头。

因此,特殊儿童的家长不能有攀比心理,不能想当然地让孩子学习自认为重要的知识,而是要根据孩子实际的生活环境来学习最实用的东西,注重广义的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完整的真实的生活状况的把握。

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温柔地坚持,提供孩子发展的机会。

特殊儿童身心发展被称为是正常儿童身心发展的慢镜头,特殊儿童的教育过程复杂、耗时长。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地对孩子坚持教育。不能因为教孩子一项必备的技能一年还没教会便放弃,也不能因为看到孩子学习太累太痛苦便让孩子放弃,如,脑瘫孩子的训练是非常苦的,家长不能因为不忍便中途放弃,否则对孩子的发展无一益处。总之,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本着按规定、坚持、不破例的原则,在温柔中坚持,并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4.家长要定期培训学习,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

由于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孩子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家长必须对学校的教育有一定的了解,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切不可南辕北辙。为了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一致性,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理论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学校不仅要视特殊儿童为受教育者,而且要把家长看作是同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学校可以对家长定期进行培训,建立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机制,要求家长每周要和教师见一次面,教师要告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并且要根据家长的意见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家长设计不同的训练课题。

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理论的指导,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而且要运用生态观,提供更多联系生活环境与具体情境的动态、弹性、多元化、个别化的适应性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文京.徐家成.弱智儿童适应教育课程与实践.重庆出版社,2002.

[2]张文京.弱智儿童适应性教育再思考.中国特殊教育,2003.5.

[3]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58-61.

[4]申仁洪.论随班就读的家庭支持.中国特殊教育,2006.2.

[5]茅于燕.弱智儿童家庭训练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6][7]赵忠心.家庭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胡晓毅.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中国特殊教育,2000.12.

[9]田红.关于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家庭教育,2006.6.

[10]余慧琴.家庭教育的几个特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2.

[11]刘颂华.弱智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实践与研究.中州大学学报,2005.7.

第8篇

关键词: 特殊儿童 音乐教育 教育提高意义 康复补偿意义

一、引言

什么是特殊儿童?对于特殊儿童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又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在《美国特殊教育百科全书》中分为天才、智力落后、身体和感官有缺陷(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肢体残疾及其他健康损害、言语障碍、行为异常、学习障碍等类型。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障碍儿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类型。各个国家规定的具体种类数量和名称不尽相同,例如美国的法令规定残疾儿童有十一日本的法令规定有八类。可以在发现残疾后立即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其达到最佳的康复水平、减少残疾的不良后果,从而得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平等的成员。笔者所指的特殊儿童是指第二种。

在关于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文献中,学者们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持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把音乐教育当做音乐治疗,认为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在于康复补偿。“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课程与普通基础教育中的音乐课程不完全相同,更多的属于音乐治疗范畴。因为音乐课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不是提高音乐修养与开发音乐才能为目的,而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治疗手段恢复其心理、生理的功能,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上的缺陷,争取他们能够适应正常生活、适应社会”(陈莞,2002)。第二种观点坚持特殊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各司其事,相互独立。这种观点将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明确地区分开来。

笔者认为,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音乐治疗,还在于提高音乐修养和发展音乐才能。换言之,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意义具有双重意义。

二、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

对于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的特殊儿童来说,音乐教育有几乎相同的双重意义,即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既有教育提高(提升音乐素养和陶冶情操)意义,又有康复补偿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有教育提高的意义

盲童,又称为视觉障碍儿童。以盲童为例,根据笔者的经历,音乐课在特殊教育学校很受学生欢迎,大多数盲童都喜爱音乐,喜欢聆听音乐和歌唱。笔者在长期音乐教学实践中发现,盲童的音乐学习能力与正常儿童几乎相同,有的盲童的音乐学习能力甚至好于正常儿童,例如节奏的模仿与旋律的听唱等方面的表现,甚至优于正常儿童,他们对节奏非常敏感。可见,盲童的音乐学习和正常儿童一样。通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盲童同样可以在音乐领域有所作为,国外的贝多芬和国内的孙岩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身心发育规律方面,盲童与正常儿童是相同的,因此,其音乐教学目标与普通儿童也是相同的。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通过声响,塑造特殊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音乐教育的意义可通过特殊儿童音乐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实现,提高他们的音乐知识水平、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

首先,通过音乐学习可以丰富盲童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盲童的视觉损伤使他们无法通过视觉审美,而通过音乐教育,盲童可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美,在音乐中憧憬美好的未来,追求美好事物(彭丹丹,2009)。盲童的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以审美为核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情操,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其次,通过音乐学习,盲童可以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只不过是音乐知识的传授,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演示把自己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所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声乐和器乐、表演与创作、乐理或欣赏等内容。对盲童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与普通儿童几乎一致,但由于盲童视觉的损伤,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独特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如视唱法向听唱法的转变、盲文乐谱的使用等。

(二)音乐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有康复补偿的意义

音乐教育对培智儿童和盲童有康复补偿意义。下面笔者以培智儿童和盲童为例阐释音乐教育对于特殊儿童的康复补偿意义。

以培智儿童为例。张鸿懿和周为民(2004)以海淀区培智中心三、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控制组,三年级为实验组,四年级为控制组,两班均为12名学生。他们采用奥尔夫音乐治疗法和音乐行为治疗法,通过四个阶段实施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从提高注意能力入手,参照音乐行为治疗方法的规范,确定“靶症状”、“靶行为”、“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等,运用奥尔夫音乐治疗法的“游戏中的音乐活动”、“将语言引入音乐活动”、“音乐和身体动作相结合”、“应用奥尔夫乐器”等技术,结果取得了积极的疗效。

张鸿懿和周为民的实证研究发现,音乐治疗训练是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以盲童为例。钱志亮(1995)认为,个体某感觉器官受到损伤后,由于个体有主观能动性,这使得个体加强发展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以替代受损伤器官,即通过健康的感觉器官替代感知本应为受损感官所感知的部分信息,从而达到获得足够的感知信息、更好地认识物体客观属性的目的。盲生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补偿视觉缺陷,也是各科教学和一切活动的重要任务。

盲童有两大重要的感觉器官:听觉和触觉。在音乐教学中,听觉和触觉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对听觉有较高的要求,而盲童较之正常儿童的听觉要敏锐得多。比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盲童的听觉注意力在歌曲和乐曲的听赏中得到锻炼;在歌唱教学与器乐教学中,盲童的听觉记忆能力通过对歌词和旋律的学习与记忆得到提高。

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针对特殊儿童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缺陷,进行有计划、有意识的治疗和矫正。比如,在器乐教学中,盲童通过学胡、琵琶和阮,对发展他们的触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器乐,盲童可以发挥他们的听觉、动觉及触觉方面的功能,并使这些功能产生综合和协调效应,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吴跃跃等,2008)。

三、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音乐治疗,还在于提高音乐修养和开发音乐才能。换言之,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意义有双重意义,阐明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对于特殊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莞.中国特殊教育领域中音乐治疗的发展现状[J].中国特殊教育,2002(1).

[2]彭丹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价值探寻[J].科教文汇,2009(3).

[3]钱志亮.谈视力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与盲校相应特殊课程的设置[J].特殊教育研究,1995(1).

第9篇

[关键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普通幼儿园;学前融合教育

有特殊需要儿童是“那些身体素质或学习能力或高或低,其水平与常模之间的差异程度使得他们需要接受个别化的特殊教育计划的儿童”[1] 。2014年1月8日,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把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提出“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等一系列措施。”[2]学前融合教育是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0~6岁学前儿童能真正地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接受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学前融合教育日益成为全球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新思潮和新观念。我国学前融合教育事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英美等发展国家相比起步较晚。除上海、北京、江苏等发达城市和省份已经开始探索学前融合教育外,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目前幼儿园中的某些轻度障碍幼儿未能得到社会和幼儿园的特别关注和有效帮助。

一、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的数量在增加,但总体比例较低、在园生存状况不佳

目前,国内上海和江苏等地学前融合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有学者对江苏省、湖北省、浙江省、上海市的部分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这些省市的大部分幼儿园招收一定数量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大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在自己班级里遇到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李伟亚通过对浙江省10个不同地区的普通幼儿园调查发现,当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有发展缺陷的幼儿。其中,弱智幼儿比例较高,其次为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和自闭症谱系障碍幼儿。另一类为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包括认知能力缺陷幼儿、出现攻击性或破坏等情绪行为问题幼儿以及对周围的人和活动无兴趣的幼儿。[3] 王婷婷对江苏省70所公办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比例很低,目前大部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被拒绝在普通幼儿园门外。60.4%的普通幼儿园对于特殊需要幼儿是拒绝接纳的态度。[4]今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安置在幼儿园的数量将会持续性上升。但是,已在普通幼儿园的特殊儿童各项活动的参与度不大,为其提供的支持系统缺失,生存状态也不容乐观。

二、幼儿园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提供的支持系统缺失

1.行政、经费支持不足,园所领导重视不够

学前融合教育的落实需要经费的支持,由于学前教育资源有限,绝大部分幼儿园班额较大,如果接纳特殊儿童就要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班级教师在工资待遇上有所提高,而且相关的设施、课程、培训都要具有针对性,势必给园所带来额外的负担。由于学前融合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缺失,也没有提供相关的经费支持,受行政扶持力度、园领导融合观念以及家长等方面的影响,绝大部分的幼儿园会拒绝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2.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知识与技能缺乏

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教育工作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需要教育工作者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学前融合教育应从小班幼儿就开始的。目前,全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中并没有开设特殊教育方面的相关课程,致使我国缺乏具有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普通幼儿教师。[5]由于对学前融合教育了解不足,很多学前教育毕业生工作后对所在班中的特殊儿童无能为力,对学前特殊儿童采用的干预方法也不当,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采取忽视、忽略的态度。有些情绪行为的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一起经常影响教学秩序、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

3.资源与环境支持不足

一方面,社会支持支持不足以及幼儿家长在内的社会大众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关注和接纳态度影响。而大陆地区的支持性没有体系,不成组织。普通幼儿家长自身融合理念及获得优质教育服务的限制,会拒绝幼儿所在幼儿园接收特殊儿童。而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家长希望特殊儿童能够解除正常的人际交往环境,又会担心幼儿园能否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平等教育资源、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另一方面,幼儿园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的设备有限。由于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有关的器材、评估工具和教育教材紧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很难在普通幼儿园中接受普通教育,对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高。

三、普通幼儿园安置特殊儿童的可行路径

1.提高政府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事业的重视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尽管国内相关政策法规,例如《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提到通过普通幼儿园等幼儿教育机构开展学前融合教育。[6] 2013年3月21日,《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园,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予以照顾”等规定内容。[7]但是具体的可操作和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提出。一方面,国家应该成立特殊教育咨询会,研制特殊教育法规、建立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网络,提供特殊教育服务措施等。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因此学前融合教育事业的发展,除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下达外,主要受制于地方政府对当地学前融合教育事业的建设规划力度。当地政府应制定学前融合教育发展规划目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

二是加大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较低,没有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应该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其中学前融合教育经费要占一定比重,而且要重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经费投入力度。

2.加强地方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培训

一是大力培养学前融合教育领域人才。当前师范类院校,尤其是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应加入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比如加入特殊教育导论、个别化教育、特殊沟通技能、感觉统合训练等课程,使未来的幼儿教师在职前就初步树立一定的融合教育理念和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方法。这将使学前融合教育更容易成为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理想。例如,作者所在的黑龙江省绥化学院在2007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两个专业依托现有资源,在课程设置上凸显学前融合教育,利用师资和各专业课程优势: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师教授特殊教育专业儿童歌曲弹唱、幼儿舞蹈、儿童美术技巧等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专业也设置特殊儿童选修方向,开设特殊教育概论、随班就读教育、感觉统合教育、自闭症儿童心里与教育、行为矫正等课程。学生毕业后,既能够在特教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教育又能够在普通幼儿园中开展融合教育。

二是建立特教中心和师资培训中心,做好职后培训。利用地方高校资源,根据所在地区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可以分批、分类、分级进行融合教育培训。绥化学院在2013年暑期开展了“黑龙江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特殊教育一线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开展了特殊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实用方法、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技术等课程内容。还邀请台湾师范大学林宝贵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张宁生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张文京教授开展系列特教专题讲座。今后,特教师资培训中心有赖于借助行政力量发挥地方引领作用,将培训对象扩大到幼教系统。

3.建立资源与支持系统

一是建立家、园、校、社会等机构为一体的专业团队。幼儿园接收特殊儿童必须建立特殊儿童教育的支持系统,获得园外专业支持,实现普特结合、医教结合、家园(社区)结合,切实得到系统的、持续的支持与援助。[8] 首先,如果当地高校有特殊教育专业的话,可以聘请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到幼儿园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行诊断、评估和干预。绥化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定期为机构教师义务授课。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义工活动,为特殊儿童进行个别化训练,效果显著。其次,普通幼儿园应采取普通教师与特殊教师联合授课的团队教学模式。特殊教育机构相关专业人员可以定期进入幼儿园,给予普通幼儿园融合教育切实的支持。幼儿园与特殊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实践活动,集体研讨本园学前特殊儿童具体问题。再次,幼儿园与医疗机构建立互动网络。[9]一是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将特殊儿童的基本信息共享;二是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医疗服务。

二是建立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指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10]幼儿园建立资源教室后,首先邀请专家为幼儿园内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进行诊断和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和行为矫正方案。资源教室在幼儿园建立还需要专业团队及家长等相关人员的合作。

参考文献

[1]William L.Heward著,肖非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42-43.

[2]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EB/OL].,(2014-1-22)[ 2014-3-15].

[3]李伟亚.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34-40.

[4]王婷婷,李宏伟.江苏省普通幼儿园学前特殊教育现状与分析[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12,(2):8-11.

[5]吴淑美.学前融合班教学理念篇[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1号.《残疾人教育条例》[EB/OL].(1994-8-23)[2014-3-

[15].

[8]张丹丹,孙钠.成都市幼儿园融合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2):114-118.

第10篇

关键词:特殊儿童;特殊教育;音乐教育;康教结合

音乐是一种抒发、表达、寄托情感的艺术,它跨越了语言、智力、行为的障碍,密切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生活。在特殊教育中,音乐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能被特殊儿童所感知,成为打开他们心扉的一把钥匙。目前音乐特殊教育的对象普遍是自身存在某种生理或心理缺陷的特殊儿童,如:智障、听障、视障、脑瘫、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他们大多伴随智力发育迟缓,从而导致其在理解力和执行力上要比普通儿童更弱,而普通音乐教育模式,在很多地方与特殊儿童的发展并不相适应,难以有效开展教学及促使特殊儿童达到提高音乐修养和开发音乐才能的目的。音乐特殊教育模式不同,它更多是作为一种媒介,以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发展或康复为目的,通过教学干预发挥补偿与矫正的作用。从音乐的功能来说,音乐本身具有引导人情绪的作用,能调动人体的良好能动反应,强化感官协调统合,使人的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音乐特殊教育干预,能极大激发特殊儿童的潜能,达到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特殊儿童本身在接受教育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音乐课的开展在教材选择、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上,均需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才能满足特殊儿童的接受性,以提高特殊儿童的参与程度。

一、律动唱游课

律动唱游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技能的课程,它通过活泼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体验音乐,可以起到协调身心发展,促进缺陷获得补偿的作用。律动唱游课适合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这基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且特殊儿童受智力影响,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大脑神经存在惰性,心理上缺乏期待,其感知积极性不强,知觉速度缓慢,接受能力弱,对普通的讲授课、欣赏课很容易感到枯燥和压力。律动唱游是动态教学,肢体律动简单,用拍手、跺脚、走、跑、跳、造型姿态等进行音乐表达,是培养学生乐感和训练肢体感官协调的极佳方式。且儿童的能动认知很多是在动作中发生的,并产生于活动操作。律动唱游课可以利用人体对音乐的节奏本能,有效缓解大脑神经的抑制状态,使人获得欢乐情绪,并在积极的动手、动口、动脑和音乐实践中,获得全身肢体感官的发展。律动唱游课开展的约束性较小,灵活性强,在促进特殊儿童康复补偿上适用性更加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正确的社会行为和情绪行为特殊儿童受认知、行为、沟通方面的影响,在习得正确社会行为方面普遍存在困难,并伴有特殊情绪行为,如哭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不守秩序、随意活动等。而律动唱游本身是一种快乐的音乐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良的情绪行为通常会有明显的减少或消失,通过教师的良好引导,增加一些分享、合作、遵守秩序、礼貌行为等活动体验,可以很好的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如利用“问候歌”,学生可以认识其他人的名字,习得正确的问候行为,学会等待和遵守秩序,这过程带来的愉悦感会使特殊儿童更愿意去参与配合,自我情绪也在不断改变,这就潜移默化形成一种强化行为,让他控逐渐变成自控,让学生从注重自我转为注重他人行为及整体活动,从而增强正确社会行为能力。

(二)协调肢体运动技能律动唱游通过利用节奏因素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结构和动机,学生在简单的走、跑、跳、停、摆动、点头、舒展中,练习到精细和粗大肌肉的运动技能,对环境的积极反应,也增强了身体的自我意识,其平衡感、空间感、方向感、偏侧感、敏捷性等都得到了锻炼,使自身的肢体运动更加协调。

(三)培养沟通交流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低下是特殊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音乐本身与语言存着在较紧密的联系,利用节奏、速度、音高、力度、旋律、歌词等都能帮助语言进行表达,通过听、说、唱,可以很好的矫正语言方面的障碍,而音乐指令(包括手势、声势)的接收与反馈则大大增强了理解信息和接受指导的能力,从而促进了非语言沟通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因此,轻中度的语言障碍儿童可以发展语言沟通能力,而重度语言障碍儿童则可以增强其非语言沟通的能力。

二、综合主题课

音乐综合主题课,是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把音乐的思想教育、美学教育、音乐欣赏等与生活中的知识教育、技能技巧训练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较差,他们的教育目标主要是生存教育,而不是文化教育。音乐综合主题课基于这一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以音乐学科知识为主线,辅以其它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在音乐中习得更多社会常识、生活技能,增强他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提升生活适应、社会适应能力。音乐综合课适应有一定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学生,其教学过程经常会涉及到文化知识的理解、姐妹艺术学科的融合、常识基础及劳动技能的操作等等,学科交叉的复杂性与丰富性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基本的要求。既然是以生存教育为目标的综合主题课教学,那么在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通常以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经验为素材,从日常生活上来入手。考虑到特殊儿童理解能力较差、记忆容量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生理特点,每节课教师给予学生的知识接受量不宜太多,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并按一定的接受梯度形成一个个合理且容易掌握的主题,每个主题之间即要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并遵循小步子与循环教学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感知速度。音乐综合课是极具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如:可以将音乐用绘画、场景、联想、表演等形式进行表现,编唱朗朗上口的歌谣引导学生进行技能操作,运用折纸、手工制作拓展生活知识,通过多媒体呈现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情景,刺激他们的感官体验等等。音乐综合课融合了其他学科的教育,意在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补偿缺陷,作为媒介作用的音乐,可以更好的激活学生学习的欲望,把学习的愉悦性与知识的实践性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的多种感知协同能力,学习了生活技能,又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各方面都得到培养和提升。不管是律动唱游课还是音乐综合课,都是希望利用音乐来帮助特殊儿童矫正身心缺陷,培养他们的情感,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音乐对于特殊儿童而言,既有教育的意义又有康复补偿的作用,然而我们并不能将两者完全等同,也不能将彼此孤立,因为二者在许多方面是互相交叉渗透的,它们同时存在,但又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正确的认识到二者的意义并将其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挖掘特殊儿童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丹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意义探寻——以视觉障碍儿童为例[J].科教文汇,2009(03).

[2]迟艳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2月.

[3]孙韵.孤独症儿童音乐教学方法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4]滕飞.浅论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7.

[5]连赟.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6]王雪峰.对孤独症儿童“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的反思[J].北方音乐,2011年12期.

[7]连赟.论特殊音乐教学法的缺失及对策[J].艺术百家,2011年S2期.

第11篇

[摘要]近年来,浙江永嘉县把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分工明确,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随班就读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得到有力的保障,积极建立有利于智障儿童融合发展的多层次的教育支持系统。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愈来愈明显。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融合,安排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生活,这是有很多好处的,这可以说是教育界的一大创举。这有三大好处:一是投资少、见效快,有利于普及特殊儿童义务教育;二是随班就读方便特殊儿童就近入学,符合实际需要,深受家长欢迎;三是随班就读有利于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的“一体化”,实现教育融合。成功的随班就读应该是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赢,都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融合教育;实践;探索

一、建立友爱互助的班集体

特殊儿童由于生理、心理、智力或其他方面的缺陷,性格孤僻,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奇怪的举动,他们就会成为其他同学们嘲笑的对象,从而导致特殊儿童产生自卑的心理,不愿意与他人有过多的交流。有些特殊儿童脾气比较暴躁,在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会有粗鲁的语言或暴力的情况出现,这就使其他同学更加不喜欢他,乃至排斥、孤立他。特殊儿童融入不到班集体中,就会让他们丧失参与活动的兴趣,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想要使特殊儿童能够在普通班级里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要想办法解决特殊儿童的融合问题,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班集体,使特殊儿童能够感受到来自于同学的爱。对于随班就读生,教师要降低要求,找机会多多表扬他们,让其他学生感觉到随班就读生与他们其实是没有什么不同的,还可以找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同学作为随班就读生的帮教者,使随班就读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上时时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心爱护。随班就读生融入班集体中,对他的性格、人际交往、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随班就读更需教师的关爱

现实中,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的先天不足,或是智力方面的缺陷,或是生理方面的缺陷,普通教师在刚开始跟特殊儿童接触时,会感觉这些孩子比普通儿童更加难以沟通,交流十分费神费力,或许就不愿意在特殊儿童身上投入太大的精力,可能从此就任其自生自灭。教师作为一个班级的引导者,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教育班级的同学相互关爱,互相尊重,平等待人,不能带着歧视的眼光去看待特殊儿童。爱好学生易,爱差生难,爱随班就读差生更难。随班就读学生在学习上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事倍功半”的他们害怕和正常学生进行比较,他们在各方面都经受更大的考验,也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与等待。教师应对他们有信心,对他们的教育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各方面设置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任务,给他们成功的体验。在他们成绩不好或遭遇失败时要多加开导,激发他们追求更高水平的欲望,培养他们对自己的信心。随班就读学生相比其他正常的学生,既是特殊的存在,也是弱势群体。他们也许有学习上的障碍、交际方面的障碍、生活方面的障碍,同时他们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因为相对于正常学生他们的学习更困难、生活更艰辛、心理更脆弱。教师应主动了解这些特殊学生,加强家校联系,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在学习上,采用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单独设计作业和教学目标,个别辅导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需求,时时关爱,处处尊重,多肯定,多表扬。特殊儿童更应该受到尊重和珍爱。正因为特殊儿童存在的问题,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就更应该有义务来帮助这些特殊儿童在未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这实际上比教育一个普通学生更有意义。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细心地观察特殊儿童的行为,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时刻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状况,并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能。

三、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基地,尤其对特殊儿童来说,他们和家人的接触要比其他正常的儿童更多,家庭对特殊儿童的生理发育、认知发展以及人格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在家庭中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经验,那么特殊儿童的状况就会改善很多。这说明,积极的家庭教育对随班就读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很多的特殊儿童的家庭尤其是农村地区,往往很缺乏这种意识。许多家长意识不到他的孩子到底特殊在哪,也不知道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与孩子相处才是正确的,随随便便把孩子带到上学的年龄了,往学校一送,给教师留下一句“老师,请你多照顾”就万事大吉了,什么都不管了。这些家长很少过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甚至当教师找到家长说明情况的时候,他们还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许多家长认为这个孩子也就只能这样了,对孩子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家校互联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请家长到学校参加家长会议,教师向家长反馈儿童的教育情况,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二是进行家访。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家庭生活情况,对家长在教育和训练残疾儿童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能进行详细解答,同时教师也可以以家访的方式,对残疾儿童进行辅导与训练,给家长提供直接的示范;三是与家长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教师可以随时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对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也能及时通报给家长。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的问题等情况告知学校和教师,从而达到家校互联,提高教育质量。融合教育的宗旨,不仅仅是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更是要让他们接受融合教育,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让他们真正地学到知识,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缩小他们与正常学生的差距,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愿我们能用行动来传递爱,用爱来点燃随班就读学生的希望之火,用火来温暖这些特殊学生的心。

作者:金甫单位:浙江永嘉县乌牛镇岭下小学

第12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环境空间;特殊性

一、特殊教育学校建筑空间的发展现状

特殊教育学校,包括智力障碍类特殊学校、聋哑类特殊学校、综合性特殊学校等,是我国实现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而目前来看,我国的特殊教育起步晚,与国外同类学校相比数量少,学生的入学率低。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水平不够发达,学校缺乏符合残疾儿童需求的各种设计。因此现有的各类特殊学校的建筑空间环境并不能完全满足残疾儿童在学习、康复和训练等诸方面的要求。但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思想理念也紧跟世界的步伐,接受并开始实施了全纳教育。这对我们特殊学校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也提出来新的要求。总结来说,在新的形势下,特殊教育学校不单单只是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教学场所,而是应该要为他们构筑一个像家一样温暖的地方,让他们能感受到爱和公平。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宜、多样、开放校园空间,真正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成为特殊教育建筑设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要求

1.学生的特殊性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与正常的学生相比,感官能力与智商都可能在某一方面相对较低下。对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教育要采取不同特殊的设备和措施,所以打造特殊教育学校的建筑空间环境首先要研究特殊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他们正常儿童相比,在感官能力、智力、适应具有不同于正常儿童的特点,所以特教学校与普通学校建筑空间环境在构成要素上有很大的差别。

2.教育的特殊要求

特教学校在教育任务、学年和班级学额等方面的要求与规定上与普通中小学大不相同。首先,特殊学校的学生依然要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基础教育,但要求与教学方法与普通学校大相径庭。其次十分重要的是要要对残疾儿童进行必要的生活技能与劳动技能的训练及康复工作等。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对特殊儿童的职业化教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这就要求在建造特殊教育学校的建筑空间环境时比之普通的中小学校需要增加满足残疾儿童特殊需要的功能用房。其次,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一般招收的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为9到18岁,有些学校还招收学前儿童就读。从特教学校的教学要求与规定上来看,特教学校相比之普通学校相比除了必备的教学房间、图书室、计算机室、办公用房等基本空间,还需要增加比如语言训练室、情景教室、职业训练用房、康复治疗用房、职业教育教育用房等特殊要求的空间。另外,特殊学校教育作为一种隔离式的教育,容易造成智力障碍儿童与社会生活的脱节,不利于对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这群特殊的孩子需要多亲近自然、多让社区和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来,以此来培养孩子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因此校园内的配备有一定大小的游戏空间和交往空间等丰富的各个类别空间是十分必要的。

3.无障碍设施

与普通的中小学不同,无障碍设施在特殊教育学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系统。无障碍设施不仅是对特殊儿童安全性的一道保证,它是为了消除和减弱残疾儿童在学习、生活环境中肯能会遇到的各种障碍,同时建立适合特殊学校使用的无障碍系统,对于配合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残疾儿童独立完成校园内的各种行动,为特殊儿童提供有一种安全感,增强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因此,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筑空间环境中,要充分掌握各类特殊儿童形成障碍的特点,以及使用辅助器材的尺寸及特性等,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无障碍系统。

三、特殊教育学校建筑空间环境的创造原则

1.开放性和多样性原则

特教学校由于特殊儿童的独特性,在以往刻板的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采取了封闭式的教学管理模式。这固然有其便利之处,但在如今全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能一味的让他们封闭起来,保护起来,而应让他们在这个环境空间中找到归属感,感受到爱和尊重。因此在设计上在保障基本安全的同时,要注意空间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比如校园内部活动空间、交往空间的连接要有序连接,同时要考虑到校园内外的绿色庭院空间等的丰富性等。

2.空间的可识别性原则

特殊儿童往往在知觉和认知上不够敏感,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比普通学校更加注重加强空间的识别度。在设计的过程中使用不同质感的材料和明快鲜艳的色彩来强化学生对空间的区分与辨识。与此同时,在特教学校中注入鲜明的色彩导向,也能吸引特殊儿童的注意力,为整个校园增添活力与朝气。

3.安全性原则

在进行建筑空间的构筑时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安全性,是特教学校设计的第一原则。通过安全无障碍设计为特殊儿童流出便捷、通畅的移动路线;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合理过度;避免在校园类种植一些对特殊儿童身体和心理不利植物;在各类特教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别障碍的学生所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方方面面全面细致的考虑设计,真正做到人性化的关怀。

4.环境工程学因素的考虑

特殊儿童往往对环境工程学也就是声音、光线、热度、空气、色彩十分敏感,同时,他们可能伴随着有这其中某一项的感知障碍,因此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因素都进行仔细考量。

参考文献:

[1]杨晓川.詹建林.汤朝晖.王竹.由“特殊行为”到“特殊设计”——基于残疾儿童行为需求的教学空间设计探讨[J].城市建筑,2008.

[2]陈丽江.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教室的建设[J].中国特殊教育,2009.

[3]马仁海.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