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多样的民俗文化

多样的民俗文化

时间:2023-09-20 16:57: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多样的民俗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多样的民俗文化

第1篇

关键词: 花卉文化 民俗文化传承 文化多样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下,民俗文化的纯净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使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对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及宣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IV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指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的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予以承认和确定。”[1]而各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反映。

民俗及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但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不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按古规,苗族的芦笙在每年春种秋收这一段农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贵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寨,倘若来了旅游团队,不论什么季节,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观赏到全套表演。[3]从中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并宣扬各种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下面就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加以说明。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比喻科举考中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且作为成语,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4]

桂花除了与中秋节相关,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纸中就有桂花的图样。[2]

2.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节”,重阳节与有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记载:九花者,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4]可见清代赏菊的盛况。至今,每逢金秋时分,我国一些地区仍有有展览。

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4]在这些记载中可略见古时重阳节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重阳节与的关系如此之密切,是与我国民众所创造出来的的文化密切相关的。被认为是辟邪之物,《续齐谐记》云:“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鸡犬羊牛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5]因传说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发展至后来,簪菊有了装饰的作用,而饮菊酒、食菊糕则与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联系起来。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列为百草上品,认为“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的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5]

除了与重阳节联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壮族的壮锦花纹图样就有等纹样。[2]现在,茶也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6]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贵吉祥。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锦也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四凤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傲雪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也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绣的花卉图案。[2]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民俗文化的冲击,就要在发掘这些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避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宣扬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比如,现在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诞树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国年轻人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秋节的桂花、重阳节的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却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如果报纸、电视等媒体适时宣扬桂花、等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公园适时组织桂花展、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2.避免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经营者们往往对旅游者持一种迎合的态度,旅游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艺术品、手工艺品,甚至某些建筑样式和风格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缺乏恰当的引导和可贵的守护精神”。[3]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动中,应让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在广州的茶楼喝茶应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宝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纸中应有石榴、桂花、梅花图样,而不是玫瑰花的图样;欣赏羌族的挑花和刺绣应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鹃花)的图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图案。而且,导游应讲解相应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游客不仅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认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会得以传承、繁荣。当然,在避免旅游活动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要尊重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来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是葬礼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时,遇到旅游地适逢展,或预计参观壮锦时会看到花纹图样等情况,都需要导游事先向游客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化,说明绝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见是否去参观,以表示对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断繁荣,就需要我们发掘出民俗文化的内涵,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这样,处于这种民俗文化氛围的当地人会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发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来的旅人则会欣赏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这种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遗产(第一辑)[C].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2008.81.

[2]吴忠军主编.中外民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123-124.

[4]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5]尹晓红.的雅称及其文化含义[J].汉字文化,2009,(6):80.

第2篇

关键词:贵州民俗文化 旅游

一、发展贵州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内容丰富。

贵州民俗文化既有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的不同之处,又兼收并蓄了这些文化的特点,而文化的底层和核心却又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种少数民族,世居的就有17个,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超过10万的有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各少数民族分散与汉族杂居在贵州的大部分地方,又相对集中聚居与我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贵州“多元共存,共生共荣”的文化景观,形象地被称为“文化千岛”,各式各样的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

(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穷省,过去“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劣势使得贵州的民俗文化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省委书记石宗源多次指出:“贵州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欠开发地区,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发展潜力大。”我省社科院研究员熊宗仁认为,从经济角度开贵州是“欠发达”的落后小省,但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总的来说,一是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的密集型产业―市场广。二是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才刚开始,刚起步,很多民俗文化资源处于待开发和未开发状态―开发潜力大。

(三)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强。

过去贵州最突出的问题是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外界对贵州的印象不是“夜郎自大”“黔驴技穷”就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如今这种区位劣势正在变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并将旅游业确立为贵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贵州人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贵州民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贵州成为了东接湖南,南连广西,西近云南,北临四川重庆,西承启东,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

二、贵州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科学规划,理不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一是贵州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上容易两种极端,要么限制开发,要么单纯开发。前者是民俗文化的自生自灭,既无创新又无发展。后者是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采取掠夺性开发,而忽视了民俗文化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以破坏和牺牲民俗文化为代价;二是开发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认识不足,缺乏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了解,而政府的相关部门要么听之任之,要么过多的行政干预乱指挥,瞎规划,其结果是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浪费和对民俗文化的破坏与毁灭而不是开发利用。

(二)产品档次低,内涵少,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的又一特点是产品单一,结构混乱,雷同现象严重,缺乏丰富的,多样的,独特的产品,过多的强调资源的丰富性,忽视了深层次的文化性,特别是在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提高民俗产品的娱乐性和旅客的参与性远远做的不足。比如蜡染,本身是很好的品牌和名牌,可同样的布料,同样的工艺,同样的图案到处都是,雷同化现象普遍存在,很难让旅客产生好感和兴趣,民俗文化资源亟待整合与提升。

(三)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低,管理跟不上。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业服务差管理落后集中体现在人才的匮乏上,旅游业的从业者知识文化低素质差,认识不清,思想僵化保守,无法进行科学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与开发。一些景区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员工责任心不强,旅游环境和餐饮卫生问题突出,甚至出现欺客宰客的现象。简单的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同时法律的不健全与制度的缺失,呼唤相关部门科学管理和合理规范市场营造健康的民俗文化与投资环境。

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策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行政府,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民俗文化旅游业和谐健康发展。坚持以保护为重点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以开发带动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以发展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

(二)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一方面是挖掘民俗文化需要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打造民俗文化的品牌,形成旅游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挖掘,整合,创新需要加大宣传,通过大手笔,高频率,强刺激的造势,让外界了解认识贵州多彩的民俗文化。再一方面是让贵州的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内涵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将贵州民俗中的夜郎文化,屯堡文化,古镇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全方位深层次的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培育和引进人才,提升管理能力,完善服务体系。

一,发展贵州民俗文化旅游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唯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打造品牌的民俗文化旅游业。积极培育和引进人才让他们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的各行各业中各种职位上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贵州民俗文化旅游着出更大的贡献。二,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管理体制,实现由单一管理到全方面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三,硬件上积极改进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一系列的公共服务设施。软件上全面净化民俗文化旅游环境,努力民俗文化旅游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四、结论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民俗文化旅游业着作为贵州旅游的一张王牌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是朝阳中的朝阳。相信在贵州人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下,一定能谱写我省的民俗文化旅游新辉煌,构建贵州的民俗文化旅游的精品体系,逐步树立具有国际垄断性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 熊澄宇等著.《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李黔滨等著.《贵州民族民俗概览》.贵州人民出版社

[3] 黄才贵编.《贵州民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4] 胡惠林著.《文化产业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5] 贵州日报:《贵州:“两欠”背后的新机遇》

[6] 网站:金融界,《让资源优势变成市场优势 贵州寻求旅游业撬动经济良策》

第3篇

河北省是一个民俗文化大省,燕赵大地现存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旋律优美,曲调委婉,乡土气息浓郁的“昌黎民歌”;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井陉拉花”;浑圆深沉、刚柔相济、长寿保健的“永年太极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灿烂的“蔚县剪纸”等等均为特有的河北民俗文化。伴随这些独特民俗文化产生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是具有珍贵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展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有利于把丢失的珍贵民俗文化资源寻找回来,有利于民俗文化多元化的建设发展,有利于拓展档案资源建设途径,有利于增加馆藏档案资源门类。对于弘扬民俗文化,建设档案强省、文化大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现状

河北民俗文化档案是河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人对于民俗文化档案的内涵还把握不够准确,对于民俗文化档案资源还没有清楚的认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还处于粗放状态。虽然政府机关对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采取了多种积极措施,但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仍处在比较被动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档案保护意识不足

民俗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民间师徒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传承方式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广度上都跟不上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随着岁月的流逝,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逐渐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等现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在世的老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意识不强,参与民俗文化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流传于世的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逐渐频临灭绝,对这些民俗文化档案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二)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资金支持投入短缺

经济社会资源建设是社会活动的根本保障,而社会活动则要受经济资源建设的不断制约。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从资源建设项目的确立到完成都需要大量的财力做保障。然而河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部分民间艺人由于经济原因把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变卖现象屡屡出现,导致许多应该由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民俗档案资料依然散存民间。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民俗文化档案资料征集、保护的投资力度。

(三)民俗文化档案管理力度较弱

目前民俗文化档案的管理归属较为模糊,很多部门对民俗文化档案的抢救还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导致许多优秀的河北民俗文化档案遭到破坏甚至出现消亡。民俗文化档案长期缺失稳定长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参与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底气不足,这对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北民俗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

(四)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法制建设有待加强

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在征集移交、抢救保护、整理保管等一系列环节上,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细节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法律上的空白,还潜藏着引起法律纠纷的因素。民俗文化档案存在特殊性和多元性,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法制建设。

二、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途径

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工作实施困难,存在问题很多,需要档案部门联合政府其它相关部门,多方面、多途径建立齐全完整、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体系。

(一)加强民俗文化档案宣传力度

加强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宣传力度,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河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实现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通过互联网等各大媒体的宣传手段来扩展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的广度与深度,增加对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现状的宣传,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河北民俗文化发展的尴尬处境,激发人们对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动力。

(二)增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高校多专业多层次地培养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研究专业人才,不断加强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能力。定期举办河北民俗文化专业培训班和推行传承人方式综合培养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优秀人才,以确保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实施。

(三)加大对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投资力度

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短缺问题,相关部门应开发多种渠道,为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工作提供财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做好长期经费规划,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对民俗文化档案的普查摸底、征集抢救、发掘利用。对民间艺人提供生产生活补贴,充分改善民间艺人生活条件,从根本上确保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得到有效支持,

(四)完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的法制建设

为充分保障民俗文化档案构建的完整性,主要通过国家法律、中央和地方行政法规对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进行法律保护。可在民俗文化法律法规中制定专门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条款,并且对以往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不适宜的内容进行修正及补充。开展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俗文化档案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法律法规建设必要性意识,积极促进河北民俗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融合,力求做到依法治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五)做好民俗文化档案资源的政策规划

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文化建设工程,涉及许多政府相关部门。因此,政府各部门应发挥自身优势,发挥部门政策优势,整合政策资源。各级政府部门首先应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省市级政府应设立相应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机构。统一管理、协调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组织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工作。

第4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125-02

民俗是一种地方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内容为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旅游已成为21世纪最受百姓追捧的旅游项目。

一、民俗旅游的特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其具有很强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是人文旅游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具体特征表现为:

(一)民族性与地域性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差异较大。从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到等精神意识,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各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各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文化又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同一个民族,由于居住地不同,其民俗文化也风格迥异。因此,民俗旅游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二)文化性与艺术性

民俗是民族的标志,是广大人民生活智慧和生产艺术的结晶,它涵盖着广泛的文化内容,如饮食、节日、艺术、等,几乎涉及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民俗文化的艺术性充分体现在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建筑、民族服饰等方面。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其本质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因此,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与艺术性。

(三)大众性与参与性

民俗文化来源于人民,回馈于人民。人民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表现者、支持者、参与者。无论是民俗旅游的发展还是开发,都依托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和需求,其发展更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因此,从供需结构而言,民俗旅游比自然风光旅游、历史古迹旅游具有更为明显的大众性和参与性。

(四)多样性与神秘性

民俗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各个方面,涵盖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内涵之深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旅游所无法比拟的。民俗的多样性决定了民俗旅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使游客产生强烈的神秘感,从而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样性与神秘性使民俗文化旅游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吸引力。

二、民俗旅游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惊人的发展速度令世人惊叹。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旅游也得到全面发展。如今,民俗旅游已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

(一)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80年代,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风情旅游活动,民俗区和文化村是我国最早形成的民俗旅游聚焦地。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山西的丁村民俗博物馆、重庆巴渝文化村、宁波象山民俗文化村、湖南客家民俗文化村、土楼民俗文化村、阿沛民俗文化村等。如今,每个省都建有多个各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区和文化村,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民俗旅游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主打品牌。

1989年,我国第一个大型民俗旅游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在深圳开业,从此,主题公园为民俗旅游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再现了宋朝古都的往昔,广州清远故乡里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汇集着当地民俗的精华。此外,江苏乌镇、云南丽江古城、山西乔家大院等古城、古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敞开的主题公园,是民俗旅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从1992年开始,中国国家旅游局以民俗事象为主题,组织策划多次专项旅游活动,如1995年的“中国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4年的“中国百姓生活游”等。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筹办的民俗旅游活动更是举不胜举,如无锡华西村开展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山东安丘县石家庄村开展带有中国北方特点的民俗旅游。在政府的主导、推进下,以民俗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在中国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格局下,旅游对文化内涵的挖掘越来越深入,游客对文化内涵的认知越来越高。民俗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它不仅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而且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的表现形式、独特的地域风格令关注的人们心驰神往、令已游的客人回味无穷。民俗旅游是当今我国旅游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我国民俗旅游发展展望

对美、日、法、英、德5国游客访华动机的调查表明:了解中国人民生活是首要目的,其次是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最后是游览风光和品尝佳肴。另一对访华美国游客的抽样调查表明: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高达56.7%。可见,旅游活动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发展。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部分国人的刚性需求,视觉的冲击加上心灵的震撼令越来越多的游人喜欢民俗旅游这种形式。总之,中国的崛起令世人赞叹,中国的民俗令游客心动。因此,从需求角度而言,无论是国外游客还是国内游客,人们对民俗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民俗旅游的需求空间越来越广阔。从供给角度而言,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国,素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十一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是对旅游发展的全新定位,这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正在从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助推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政府的主导必将提升民俗旅游的供给水平。此外,民俗地居民愿意敞开家门发展旅游的强烈意愿也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民俗旅游的开发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后发现,我国民俗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态的文化生存语境,随意策划、低端同质导致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民俗旅游开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更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一)民俗旅游的开发原则

文化性原则。在物质生活丰厚的今天,精神文明备显重要。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根基,是各种旅游形式的灵魂所在。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开发者应从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把民俗文化的“神”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整合包装中凸显地域特色,完整地表现民俗文化的精华,丰富民俗旅游的文化意蕴,提高游客的参与度。

独特性原则。民俗旅游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差异性,而且包含着民俗的区域差异性。把握游客“求新、求奇、求乐、求知”的旅游动机,使游客真正体验到与自己生活环境不同的异质文化是开发的重点。在开发时要遵循独特性原则,凸显自身的人文优势和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本地区的独特优势,充分体现其异质性,紧紧抓住民俗文化旅游的生命所在。

保护性原则。“破坏了名胜古迹,就失掉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属性和环境”(瑞士旅游局局长瓦尔特·勒先生)。保护不仅是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而且包含着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从长远看,保护民间艺术文化不仅能保护历史文明的丰硕成果,而且可以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深层开发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中挽救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建筑艺术群等。

体验性原则。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到民俗活动中,体验民风民俗,感受浓郁的人情味。因此,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必须在深入发掘旅游地民俗事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为旅游者创造广泛参与民俗活动的机会,体现文化的吸引力。

第5篇

摘要: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关键字:中学语文、民俗文化、渗透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保障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切勿盲目的渗透民俗文化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在熟练有效地运用文本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有文字的、实物的,有显形的、隐形的,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生活的。”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教育局)

第6篇

【关键词】仡佬族;民俗文化;结构;特征

仡佬族是位于贵州省西南地区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他们是这片土地的最早期的开拓者。 “仡佬仡佬,开荒辟草”这是当地民间流传的一首歌谣。仡佬族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由该民族长时间的生产、生活积累形成,具有深刻的民族精神内涵。同时,各种习俗之间还有着内在联系,如同一个整体,它们结合紧密,互为表里。共同构建了仡佬族民俗文化中的精神、行为、物质这三方面内容。

一、仡佬族民俗文化概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种习惯是由该民族经过长期发展沉淀下来的惯有思维和行为模式,具有地方特色。这种习俗可以加强地方文化、增加民族凝聚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的发展。仡佬族也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使其成为一个极富魅力的民族。

(一)婚、丧民俗文化。早期的仡佬族婚姻,是以自由恋爱为前提。人们在劳动生活中通过接触和了解产生倾慕之情。男女之间以天地神灵为证,可以私定终生。到了封建社会,由于一些封建礼教的入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同时汉文化对仡佬族婚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仡佬族婚俗逐渐形成一些习俗规定。不同地方的仡佬族,丧葬民俗文化有一定差异,这是由于其居住较为分散造成的。但一般都有为亡人洗身、换衣、装殓、开路、跷棺、择地、安葬等一系列习俗。人们在丧葬仪式上,表现对死者强烈的缅怀和深切的哀恸,这种传统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特色的丧葬习俗。仡佬族人非常孝顺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子女与长辈的情义很深。在长辈病危时,子女要守护在身边,并通知亲友回来见老人最后一面,然后奔丧。

(二)节日民俗文化。仡佬族节日很多,如:祭山节、牛王节、吃新节、毛龙节、敬雀节、春节等,其中祭山节、吃新节和春节是仡佬族传统中的三大节日。时间分别在农历三月初三、农历七八月间和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一。

仡佬族祭山节是举行在春光明媚的三月。仡佬族以村寨为单位形式来组织,其祭祀形式是,人们进入到山林间,推举一个主持人面对树神,恭敬的献祭,呼求山神前来享受人们的供奉物品。以祈求五谷丰登、多子多福、六畜兴旺、男耕女织等。树作为祭山节的祭祀对象,非常受人爱护,人们不得践踏和砍伐,更能让牲畜去破坏。从另一个角度讲,起到了生态保护的作用。

吃新节是在每年秋天的农历七八月份,每当庄稼成熟,仡佬族人就要上山去采摘新谷,煮熟后祭祀祖先。其过程是先供奉祖先,再自己食用。除外,在吃新节当天,人们可以随意到田间采摘蔬菜瓜果拿回家去烹饪,然后与糍粑、新玉米和酒一起祭祀,无论是哪家的,都可以随意采摘不受阻拦。糍粑可以捏成谷仓、牛等形状,祈求祖先保佑有个好收成。

仡佬族节日民俗中,春节为比较重要的节日,因为其为一年之首。据《安顺府志》里记载,仡佬族以十月为岁首。但是清朝以后,仡佬族人逐渐与汉人融合,把岁首从十月推迟到了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一,与汉人一致,以前的岁十为首的习俗逐渐废止。

(三)饮食民俗文化。仡佬族的饮食习惯以酸、辣食品为主要特色。主食为玉米和水稻。因其居住在西南地区,所以饮食民俗受地域环境和气候物产等影响较多。仡佬族喜欢吃糯食,也吃面食、豆类、薯类食品。待客食的饮料有:酒喝茶。仡佬族人喜欢吃腌制食品,地方特色小吃有:油茶、牛肉干、灰豆腐果等食品,口感鲜美独特。

(四)服饰民俗文化。根据不同的衣着颜色和款式,仡佬族被分为:“青仡佬”、“红仡佬”、“花仡佬”等。仡佬族的民族服饰,女子为无领长袖的上衣,其上层次、颜色和图案都非常丰富。多为蜡染和刺绣。下身穿着百褶裙,系着围裙,上面也布满刺绣和腊染。头上包一端彩色一端黑色的头巾。而仡佬族的男性上身着长袖开襟衣,头包白布或者青布,这被他们称为“白布包头”、“青布包头”。下身未无褶皱的长筒裙。仡佬族服饰,无论男女都有一个共同特色,就是身着筒裙,又被仡佬族人称为“通裙”。这种服饰被汉文化影响很深。

(五)宗教民俗文化。仡佬族的宗教民俗文化,主要有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两种。仡佬族非常尊崇自己的祖先,这一点受汉文化的影响颇深。在每年农历腊月三十、八月十五等节日,仡佬族都有祭祖的仪式。他们把祖先的牌位安放在堂屋正中,烧香供物,和祖宗对话,默念心愿,祈求庇佑。同时,仡佬族认为万物皆有灵,他们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成为了他们崇拜的对象。他们有牛王节、敬树节、敬雀节、竹图腾崇拜等,都体现了仡佬族人对自然神灵的敬仰和供奉。除了每年除夕,仡佬人要祭祀自然神灵外,在遇到灾难病痛时,他们也要祭祀,祈求消灾祛病,风调雨顺。

二、仡佬族民俗文化结构特征

综上所述,仡佬族民俗文化中,有婚丧习俗、有节日习俗、有饮食习俗、有服饰习俗,还有宗教习俗。在其中,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属于物质民俗文化;节日习俗和婚丧习俗为行为民俗文化;而宗教习俗属于精神民俗文化。 它们互相联系,互为表里,构建成仡佬族民俗文化系统中的精神、行为和物质三个文化层次。

仡佬族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沉积的民族。它们有自己的精神信仰和精神追求。在精神领域里,仡佬族人得以生生繁衍。仡佬族精神文化层中,自然崇拜占据了很重的位置。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仡佬族还有祖先崇拜的传统。每家都会在节日祭祖,和祖先对话,在堂屋供奉祖先的灵位。

而这些宗教文化习俗,作为仡佬族人民俗活动和行为之本,在仡佬族民俗文化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由这些精神文化核心,产生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和行为,它们都渗透着仡佬族人的精神信仰,是仡佬族人精神信仰的一种行为表达。而仡佬族人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民俗文化和服饰民俗文化,则从物质层面展示了仡佬族人的精神内涵和行为文化,是精神通过行为凝固在物质层上的表达。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身体;民俗;旅游

本文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专项项目《宝鸡赤沙血社火民俗事象研究》(编号BY14)阶段性成果

一、“身体”概念的历史性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以及至国内学术界对身体的兴趣和研究愈演愈烈,它代表了人们对从传统的身体观到现代身体观转变的自觉。这种转变除了社会生产方式和身体存在经验所提供的根本动力,学术研究自身的转向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很多学者曾指出,学界对于身体的兴趣深受哲学、政治转向的影响。

对柏拉图来说,灵魂和肉体分属两个世界,而且肉体低于、从属于灵魂。肉体属于现实世界,是幻象,是影子;而灵魂属于理念世界,是实在,是永恒的。所以,灵魂可以直接关照知识、智慧和真理,而肉体却是和情感、欲望和感性这些真理的障碍相关的。从那时起,西方哲学对肉体的态度就十分纠结复杂,鄙视它,却又无法彻底摆脱它,到笛卡尔,从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出发,他依然坚持认为肉体和心灵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对于真理来说,只有心灵是必要的。正是笛卡尔式的这一彻底的二元论使得精神和肉体的研究得以归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现代学科。

到尼采,西方哲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尼采以极端的姿态反对以意识来定义人的本质。他说:“不能把‘有意识的世界’当作价值出发点,也就是当作客观设定价值的必然性……根本错误就在于,我们把意识设定为标准,设定为生命的最高价值状态,而不是把它视为总生命的个别,也就是与总体相关的一部分。……但我们要对他们说,正因为这样,生命才会变成怪胎;应该说,‘上帝’和全部感觉器官就等于使生命遭受谴责的东西……”“要以肉体为准绳――……”“信仰肉体比信仰精神更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后者乃是对肉体垂死状态的非科学观察的结果。”对尼采来说,不仅不存在独立的纯粹的意识,而且意识只是身体存在的很小一部分。所以要恢复身体和意识之间的正确关系和正确位置,是现代文化的首要前提和必由出路。在知识学的发展史上,尼采的身体观念的新发现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它直接导致福柯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与话语的提出,使身体真正成为可以运用的分析范畴。但是福科的身体总是被动而驯顺的,是权力与历史刻写与规范的对象。身体也是权力关系与权力斗争的场地,通过展示和分析历史对身体的控制和影响,就可了解历史是怎样以生动可感的具体方式深入构建个体身体的。随着福科运用谱系学的方法在医学、惩戒和性方面细致深入的研究,西方传统文化中那个抽象的、扁平的、永恒不变的、没有历史的身体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具体的、鲜活的、丰富多样的身体。

二、民俗学的诞生与复兴

在西方,民俗学的诞生一直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众所周知,意大利的维科在其1725年出版的《新科学》一书中,把民众当作文化的承担者、创造者,而这一观念的提出是和其在同一本书中的核心概念“诗性智慧”分不开的。“诗性智慧”正是维科区别于当时灵肉二元思维的新概念――原始的完整的身体实践的智慧。受维科的影响,德国的赫尔德认为只有民众的文艺是表现本民族的且是表现全人类普遍心理的东西,因而对其搜集研究。他们对民俗学理论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到1846年。著名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用Folklore来描述这种民众的知识学问。自此,一般认为,民俗学这门学科诞生了。

在民俗学界,普遍认可的民俗学研究对象是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而民俗文化存在与传承中无法抹去、不可忽视的媒介是活生生的身体。布迪厄曾把知识分成两类:一种是与身体分离的知识,它通过其他媒介而流传,如文字;另一种是身体全身心投入而习得的、融入身体的知识。在没有文字的社会,知识的传承只能通过融入身体的状态才能流传下来,这种知识因而也同传承它们的身体无法分开。我们可以说民俗生活与文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包含着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理性知识的习得的、融入身体的知识,是一种“体知”。所以,无论是口头文学,精美的手工艺品,还是节日、仪式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都是在感觉、情感、行为等方面与身体合一的知识。同时,这种知识在产生和传承的过程中对具体的、历史的身体进行形塑。在此意义上,身体性,应当是民俗的基本属性之一。

从民俗和身体之间的密切关联可以看到,民俗学的诞生和复兴是和整个西方文化中身体这一概念的历史转变分不开的,甚至从国际到国内以官方姿态呈现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无法彻底摆脱这一伟大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身体民俗美学

1989年美国民俗学年会上,民俗学家凯瑟琳・扬创造性地提出“身体民俗”一词,其目的不仅在于使“身体成为民俗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着力于探讨有关身体的民俗或知识,更重要的是探讨身体如何参与构建社会意义。到今天,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已超越了对身体习俗的一般性探究,而是将身体看成民俗学研究基本的理论视角。另一方面,受其影响,国内学者近来也开始深入探讨民俗的身体性问题。

纵观美国民俗学近年来的身体研究,大致可见两条研究的路径:一条受福科的影响,着重探究社会、历史与文化如何塑造身体,如何刻写身体,使身体成为权力、文化争夺和角逐的场域。另一条则可以追溯到现象学的传统,强调身体具体的丰富的活生生的肉体性。它关注身体的感觉、经验、能力和能动性,探讨具体的身体在民俗文化传承中主动的创生性。

学术界受福科理论影响的主导倾向是,辨析身体、社会、历史和文化之间复杂纠缠的权力关系,美国民俗学界也不例外。凯瑟琳・扬在《身体民俗》一书的序言中开宗明义:“文化刻写在身体上。我们关于身体的信仰,对于身体的感知,以及赋予它的特性,无论是本意还是象征的,都是被文化所构建的。身体总在被发明出来。我们维持体态、举手投足和穿衣戴帽的方式都体现出我们是某一文化的成员。表面的刻写划破身体、拉长身体甚或刺入身体的象征财产。”

另一种研究身体的路径,把着眼点放在活生生的身体上,关注身体的各种具体的感觉经验和情绪,研究“体悟”和“体知”的方式与状态的具体发生。这些研究试图超越在文化的传承中心灵的、视觉的单一或主导地位,揭示和考察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身体其他感官经验在文化生成中所展示出的丰富多样性和主观能动性。当然,这两种路径并非完全格格不入,而是事实上,在具体发生中不可分割。当历史与文化的刻写,使身体成为特定文化塑造的身体时,不可忽视的是身体已经进行了能动的选择、创造和实践。所以,身体视角的引入就是要探寻身体如何在被动的形塑和能动的创造这个双向过程中传承与书写历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田野作业的独特方法正是体现了身体概念富于民

俗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由此可见,民俗身体美学流派的显著成就是和其对民俗与身体关系的敏锐和正确的认识分不开的。

四、从身体民俗的角度看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民俗旅游更是成为一大抢眼的文化产业。但伴随着民俗旅游业的蒸蒸日上,在具体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经济效益至上而造成的漠视或无视甚至背离民俗文化发展传承的内在规律,及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呈现出虚假化、庸俗化、形式化等倾向;因为对民俗文化自身缺乏正确的价值估价而导致的开发利用中的审美化、政治化、以及一切的意识形态化,都使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和健康的方向。

针对以上现实问题,要发展好民俗旅游业,必须首先确立传承民俗文化至上的基本原则,而不是经济效益第一,这也是文化产业区别于经济产业最根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遵循民俗文化在发展传承中自身的、内在的规律,即立足于具体身体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性,以此作为发展民俗旅游业的指导方法。这一指导方法可具体表现于以下几点:

1.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活生生的身体概念的角度,重新估价民俗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强调其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文化、官方文化的独有的优越性。因此,尊重其真实性、原始性、神秘性,甚至于物质性等特征的呈现,而不是立足于官方文化、精英文化、知识分子文化的角度对其任意改造,使其审美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否则,就是对民俗文化的亵渎,更重要的是人为的造成其加速灭亡的结果。我们必须肯定,民俗代表的是人们基本的历史的生存方式,它使我们看到的是直接的、具体的历史存在,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历史。这应该是我们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态度。

2.只有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健康的、活生生的身体的基础,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民俗和旅游结合中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变异问题。首先,我们不能把民俗旅游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民俗文化的变异现象简单地、绝对地归罪于旅游。正如同不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民俗文化也要传承,也要变异,那么,我们何不把其看成一个普遍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在普通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健康的、活生生的身体,民俗文化健康而良好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很难想象的。其次,一味强调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民族性、原始性、真实性,甚至采取立法保护,反对外来文化、经济行为的破坏和异化,实在是隔靴搔痒,颇不得法。只要把民俗旅游业中民俗文化的变异看成一个一般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那么,民俗文化变异的方向和力度必然会依靠这样一个天然的途径――民俗文化对一个具体的、丰富的、完整的、历史的身体的建构和这个具体的身体对民俗文化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建设来进行自发双向调控。所以,重要的是个体身体真正的投入和参预,而不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

3.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活生生的身体,就是强调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具体开发中,注重身体全面性地参预,而不是仅仅停留于视觉。要动手,要亲身体验,要全身实践,不仅要全面调动视、听、嗅、味、触所有感官,还要激感、想象、记忆,甚至分析、概括和思辨。这是搞活民俗旅游业、解决其各种现实问题一劳永逸的根本办法。因为只要这样做,就既不用担心因为旅游的介入,民俗文化不正常或不健康的变异问题,也不用担心因为关注民族文化而影响了经济效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82-183,37.84.

2.曲金良.民俗美学发生论[J].文艺研究.1989(2):42-48.

3.转引自彭牧.民俗与身体――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J].民俗研究2010(3):16-32.

第8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 廉政文化建设 企业

近日笔者阅读了陈勤建先生撰写的《廉政文化与民俗》一书,书中通过对乡规民约、行业规范、家风家训、民间组织、习俗良知、人生交际等层面进行研究,探讨了中国廉政文化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多角度诠释了廉政文化的内涵。笔者对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风习性的文化意识,却对人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具有着极大影响力的现象深受启发。

1 民俗文化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1.1 民俗文化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书中谈到在乡规民约中可以看到很多推崇道德建设的条款,如彝族的著名经典《苏巨黎咪》中关于对本族社会道德的依赖关系描述:“家庭和睦寨邻亲,寨邻和睦是第一。寨邻和睦地方安宁,地方安宁是第一。地方安宁风气好,风气好是第一。风气好了讲品德,品德好是第一。”在行业规范中倡导仁、义、礼、智、忠、信、诚、勇、勤、俭、节、廉的优良品格;在家风家训中,列举了包拯的家训、的家书等例子,教导后人做人要讲仁爱、要正直、有气节、重诚信、要检仆等。这类的民俗文化因其强大的历史延续性和感染力,当中所倡导和尊崇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社会风气从苦自今对个人的道德修养具有着陶冶情操的作用,并开始于人们生活和交往中的细微之处。

1.2 民俗文化具有规范作用。民俗文化从产生、传承到发展,其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从道德上进行规范,但又胜过一般道德规范的作用力,因为民俗的知识、信仰和规定是与对道德和法律的认知协调基本相一致的,如民俗中体现出来对于正义的敬畏之心,以及通过心理和舆论的惩罚方式,对规范人的行为的具有一定的威慑性,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江南第一家”郑氏的《浦江郑氏义门规范》中的内容就充分体现了民俗的这一特性。使得民俗文化可以既能从精神层面规范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还对人们的基本生活起到一种自律和他律的作用。

1.3 民俗文化具有推动的作用。民俗文化由于其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广泛的受众对象,有通俗易懂的独特传播功能,有丰富多样的传递方式,因此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儒家文化传统,正是由千百年来民众代代传承的道德标准经过体系化渐渐形成的,至今仍影响着国人的品行。在行业规范当中的一些关于义、诚、忠、信等行业自律行为,传统社会交际中讲求的礼与仁的交际礼仪等,都是经久传承自今,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国民无意识的行为准则,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民俗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内在联系

民俗文化是廉洁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从古至今,民俗文化中不乏廉政文化的影子。在家族文化中关于廉洁自律内容的家训,比比皆是,如“立身作家读书,俱要有绳墨之规矩,循之则终生无悔无忧”、“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等。从儒家文化来看,千百年来儒家传统起源于礼,集礼教之大成,既支配着政治秩序,又借助于祖先崇拜和民间礼仪,统治了社会秩序,其将个人与社会、天下联结在一起的道义力量,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对私利的轻薄与舍弃,都可视为廉政文化内容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新时期廉政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民俗文化具有凝聚力、感染力,其历史延续性、文化渗透性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中对陶冶道德情操、净化社会风气等问题上有着其他文化不可比拟的作用。如果我们在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中,耕耘好民俗文化这个“土壤”,充分利用民俗文化的大众载体,抓住民俗文化大众通俗、形象生动等的特色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那么廉政之风就能真正走入千家万户,走入员工的心里,廉政之花就会常开不败。

3 充分利用民俗文化通俗、生动的特点,丰富和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

优秀的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依托,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糟粕和落后愚昧、封建迷信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去伪存真,引导提炼,深入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加以继承和发扬,为丰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3.1 用民俗文化的样式丰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节日作为社会民俗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韵,又有丰富的民间传统习俗,与此同时,节日也是人们在“礼尚往来”中滋生腐败的温床,企业若充分利用传统佳节作为一个载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例如在春节开展写廉政春联、创作“红段子”征集活动;元宵节、中秋节开展以树廉洁之风为主题的猜灯谜、创作花灯以及书画展等活动;端午节传说是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示人们对屈原爱憎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缅怀,可以此为主题开展征文、朗诵等活动等,其中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以微博、博客、手机短信等形式加强活动的互动性与娱乐性。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融入节日民间传统习俗,使廉政文化中那些刻板、严肃的内容容易被广大干部和职工喜爱和接受,发挥出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目的。

3.2 用民俗文化的内涵丰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民俗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由于其丰富的内涵,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古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把改造社会、治国安民视为人生的最高归宿,他们设计的人生道路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说明古人一直认为,有较高的自身修养,才能入世从政。有高远的志向,有坚定的意志,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淡泊明志,洁身自好,并时常检点作风,反思不足,才能抵抗腐朽思想的冲击和诱惑,远离腐败与堕落的陷阱。这些都是我们应当从中吸收和发扬的民俗文化内涵,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中应当引入和借鉴,以塑造每个企业的廉政文化精神实质,使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真正做到内化于心。

3.3 用民俗文化的语言使企业廉政文化更加形象生动。民俗文化的语言是生动具体的,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民间歌谣、民间曲艺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样式就是以语言表现见长,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比如对快板、三句半等,以清脆明快的声调,你唱我和,尽兴而止,经久不衰,至今仍是许多群众表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如果把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内容以对快板、歌谣等形式予以表现,则更具有语言的感染力;还有民间故事,由于它们源于群众,其形式为群众所普遍认可和接受,只要我们稍加改进、整合和提炼,并融入企业的廉政文化宣教内容,一定会给广大干部职工以很好的教育和启迪,成为廉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民俗文化中融入廉政元素,在民俗文化中传递廉洁,就能使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拥有强大的渗透力和生命力,廉政文化就能在企业生根发芽,廉洁意识就会深入人心,因此,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注重抓好与民俗文化的有机结合,将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民俗文化也定将成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

参考文献:

[1]柯玲.廉政文化建设的民俗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06).

第9篇

2015年2月27日,在年味依旧的青岛,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再次启幕。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本届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为期十天,共设两个会场,分别为青岛文化街会场和海云庵会场。

据主办方的数据统计显示,首日参与萝卜・元宵・糖球会的游客人数达到28万,现场销售萝卜110吨,销售额90万元,各类美食的总交易额达到了300余万元。

民俗并非古代社会的“专有物”,而是社会永恒的伴生物。将散落在民间或各地的民俗资源汇聚起来,唤起了人们对“老味道”的追忆,也提醒人们去了解、保护、传承那些不该被忘记的民俗遗产。

在萝卜・元宵・糖球会开幕式当日,来自各地的最具传统古风古韵的民间工艺展示活动也拉开了帷幕。此次展示活动包含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还邀请了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28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6位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从河南开封远道而来的李力,虽然只有三十几岁,但他对始于北宋的开封木板年画很是了解,“我们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最早的木版年画,不仅《东京梦华录》里有清楚记载,《清明上河图》上‘王家纸马店’门前的门神画也清晰可辨。”在继承年画制作传统老工艺的同时,他也在不断开发年画的衍生产品,尝试让更多人了解年画。“大家的身体里都流淌着传统的血液,只是还没有被激发。”他说。

对60多岁的吴成林师傅来说,制墨早已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谈起他挚爱的徽墨,他总是如数家珍。在被问及徽墨为什么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时,他没有泛泛地罗列徽墨的优点,而是笑着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用徽墨写字入画,入水聚而不散,即使保存几千年也清晰可见。”当说起徽墨的传承时,他却显得有些担忧,“一块好的徽墨不仅需要十几种贵重原料,还需要人工抡着重锤反复锤炼。如今,这些贵重的原料高价难求。现在年轻人的选择也多了,指望他们上完大学回来学墨,显然不大现实。留不住人,何以传承?更不用说创新了。”

与吴成林师傅一样,来参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担忧。当民俗旅游日益凸显,这些古老的民俗记忆更显得弥足珍贵。

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会有民俗。民俗文化早已与人类生活水融,混为一体。它们是历史的积淀,更是生活的升华。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才能让它走得更远。

与往年不同,本届萝卜・元宵・糖球会取消了海云庵会场的开街仪式,将两个仪式活动整合为一个开幕式,并将昌乐路文化街和海云庵整体设为民俗文化展示区,更加突出传统文化的历史感,在为期十天的时间里,安排了文体、经贸和专题3大板块50项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市北区全区19个街道办事处还在节会期间开展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民俗乐万家”主题活动,用各自最具代表性的民俗,向人们讲述市北区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故事。

第10篇

从民间信仰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再到民间技艺、民间习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闽南文化历史悠久,闽南民俗文化更是摇曳多姿。区域色彩浓厚的闽南民俗文化口耳相传、世代沿袭,形态十分丰富多样,是闽南人的重要精神家园。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大量式微,全球化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进一步导致文化同质化和同一性增强,于是,便于观赏和留存的差异化影像日益成了人类动荡生活和变化行为的重要物证。而介于电影和电视剧之间,具有“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微平台”等“短、平、快”特点和优势的微电影,理所当然成为传统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传播炙手可热的新宠。

一、多元文化与影像书写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文化即生活!民俗文化,既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过往,又张扬了一个城市的灵魂。譬如享誉全球的泉州元宵花灯节中的花灯,其最初形态是长安街的十里街灯,经由最早入闽的唐朝将军带到泉州,用来对天子表示敬意,后来逐渐传承演变,最终成为人们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庆团圆道吉祥的极其重要的习俗和活动。花灯制作工艺繁复精细,有针刺无骨(代表人物蔡炳汉)、刻纸料丝(代表人物李亮宝)等,添灯(方言中“灯”同“丁”谐音)进财,祈福生子,这些都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使得“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也极好地塑造了泉州这个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成了这个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享有“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等美誉的泉州既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和核心区,也是闽南民俗文化的富集区。借助当地俗语、歌谣、讲古、戏曲等载体得以留存的闽南民俗文化具有十分典型的口头传播特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民俗文化遗产的视像化传承迫在眉睫任务繁重。近几年来数字化和信息化平台的不断拓展,快速便捷的网络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观赏方式和习惯,作为媒介融合新形态的微电影进入人们视野,轻易赚足众人眼球,网络“微时代”的开启进一步开拓了微电影传播的新局面,同时也为民俗文化遗产的视像化传承提供了新途径。闽南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区域色彩,风味浓烈,生动鲜明。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延续,承载着历史情感的闽南民俗文化愈发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难以复制性。譬如闽南地区最盛行的民俗正月初九“敬天公”,仪式非常隆重,过程极其讲究:厅堂要摆上八仙桌,正面再系块桌彩,五果、六斋、三牲等供品丰富多样;大门敞开,一家老小穿戴整齐,燃红烛放鞭炮,长幼依序上香行礼,祈求来年平安幸福。祭拜通常大年初九凌晨开始,初九清晨五点左右结束,此项风俗集中体现了中原文化与佛教信仰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明和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及活见证。正月初九“敬天公”仪式源远流长,特定的时间空间,特殊的环境氛围,具有很强的文化底蕴和视觉冲击力,既新鲜神秘又富学术价值,贯穿其中的人事情理以及个体的生活命运特别容易影像化,进而成为一种奇观。而正月初九“敬天公”仪式的影像化意味着对闽南民俗文化一次崭新的体悟和认同,如今,网络化生存蔚然成风,通过手机等终端观看、感悟成为诸多年轻人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微电影覆盖广、投资少、传播快,优势明显,以此来诠释和传承闽南民俗文化容易引起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无疑为中华文化活力化建构和规模化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个“读图时代”,这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海德格尔语)的时代,微电影与闽南民俗文化的两相结合,既能进一步超越微电影自身的商业价值,又可以让我们对曾经熟视无睹的俗世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新奇感,激发眷恋之情。而影像传播和文化表达互为表里,现代经济与优秀传统有机融合,定将促进微电影成为文化建设的新兴力量。2015年1月4日左右,泉州电视台一套《周末视点》《新闻广角》和四套闽南语频道《新闻相拍报》极为罕见、接连密集地对泉州师院文传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电视纪录片《西街372号》进行完整播放或择要报道,泉州广电职工之家微信公众号随后转发。至此,伴随其他媒介的持续发酵,经营这家光饼店的残疾人梁乙彬、黄雪清夫妇其相互搀扶相濡以沫的感人事迹很快就家喻户晓,从而引发了大量受众前往探望购买的热潮,东亚文化之都标志之一的西街再次被点亮。“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腿”———梁乙彬、黄雪清夫妇身上集中体现的自重自爱、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和核心价值在荧屏上得到巨大的彰显。师院学子、广大市民、媒体人员纷纷自发掏钱“买饼”,极力“点赞”!可以说,这是一次学界和业界极为成功的“互动”与“共谋”,现代先进的影像传播和传统优秀的道德情感有机融合,瞬间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于是,在分享、围观和公众转发中,媒介构筑起了安德森所说的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一条无形的情感纽带把素不相识的人们联结在一起,并肩谈笑、嘘寒问暖。由《西街372号》“无价情义”激起的“晕轮效应”逐步显现,受众对古城泉州、美丽西街的回望和迷恋进一步加强。其实,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古城文化复兴计划首站的西街从2014年2月15日起就备受关注,随着“西街故事”系列微电影《泉州西街》《西街印象》《古城文脉》《泉州味道》的全部上线,沉睡许久的西街情怀反复被激发、点燃。

二、内容为主与互动表达

微电影与传统民俗文化联姻嫁接和传统影视抗衡突围时,必须努力形成自己的镜头语言,力争内容实在表达独到,特别要注意可看性、可拍性。务必从源头抓起,熟悉观众心理诉求,积极贴近现实生活,加强原创,在剧本创作这一环节要把好关口,让观众既可从中获得信息,又能引感共鸣,唤起共同记忆。当代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时期的特点是从大叙事到小叙事的转变,这一转变在媒体研究中的回应就是从‘广播’到‘窄播’的转变”①大众文化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微电影,同样具有“窄播”的特点。然而,完整的故事、鲜明的人物、激烈的冲突、精巧的构思、悦目的细节、流畅的剪辑等等仍然是微电影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规范。依托闽南传统民俗文化,微电影在叙事安排、影像组织、意义呈现之间更应自成一派,采用“怀旧”策略,借助来自民间的微叙事、小叙事,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而所谓小叙事,“是指它所选取的题材大多属于日常生活,讲述普通人物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尴尬不适,悲欢离合;或者说,人物即便不是普通人物,但电影仍然从日常生活、情景遭遇、世俗情感等层面进行叙事活动,因而出现一种“小题大做”的叙事特征”②。闽南民俗文化微电影呈现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主题、人物电影剧本的主题指:“电影剧作者在剧本中通过人物塑造和对生活的描绘所体现出的中心思想。是剧作者对生活、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③微电影《泉州味道》三部曲画面流光溢彩,片子以当地特色美食土笋冻、沙嗲面、面线糊、烧肉粽、花生汤、绿豆饼、石花膏、元宵圆等泉州元素为载体,倾诉着对故土、传统和习俗满满的爱意,人物有老华侨、生意人、大学生。《泉州味道》第一部———面线糊,主题为:“温暖的家”;《泉州味道》第二部———土笋冻,主题为:“手艺人与传承”;《泉州味道》第三部———洪濑鸡爪,主题为“爱拼敢赢”。这三个主题或隐或现恰到好处地将微电影中的人物、情节、细节、表演等串联起来,使电影结构更加清晰完整、情绪表达更趋和谐统一。因此,创作者在题材审视和观照中必须用心感悟、用心改造,因为,“主题思想发掘越深作品越深刻,主题肤浅只能产生平庸的作品”④。让人遗憾的是,泉州目前的微电影多数还停留在公益微电影和城市微电影的创作范围内,比如2013年2月推出,上线10天网络点击率就近百万次的微电影《等你回家》,关注的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微电影《西街印象》虽然讲述了一个失明老华侨重返故地触摸西街的故事,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但基本停留在对西街两侧风物做浮光掠影式的展示,镜头叙事有些凌乱,情感表达较为粗浅。由华侨大学在校学生创作的散文化微电影《我在泉州遇见你》上映4天优酷点击量便超过4万次,转发达1万多次,随着人物在大街小巷游走,古城风貌得以逐一展现,但故事内容单薄,年轻人的爱情成长和泉州城市文化相互脱节,无法有效交集。而改编自泉州讲古中“蔡六放大炮”的微电影《泉州漫游记》,做到民间故事、传统文化、风土人情三者巧妙融合,情节峰回路转趣味横生,全片使用的却是3D动画技术。必须注意的是,微电影创作有别于电视专题的拍摄,不能简单停留在对民俗事象的介绍和描述上,而是与时代同行,把现在和过往连通起来,关注人们真实的生活和深度的情感。“把故事传递给观众的并不仅仅是影像,还须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⑤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闽南风俗习惯滋养了了一代又一代闽南人,爱拼敢赢、包容开放是闽南人的特质,丰富多样的闽南民俗文化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沉浸其中的友情、爱情、亲情等都可以纳入创作的范畴。当然,受制于时长和费用,微电影容量不大,故事的完整性也不是微电影的必然追求和选择。因此,危机、障碍、对抗,只有设置戏剧性的冲突和包袱,突出情感诉求,从“人”本身出发,才可能让微电影的叙事具有温度,进而引人瞩目发人深思传递正能量。譬如闽南拍胸舞闻名遐迩,其代表性人物邱剑英性格坚强,小时候家庭困苦,到菜馆当过童工,后来拜师乞丐学跳拍胸舞,最终把髙甲戏、梨园戏等纳入拍胸舞步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滑稽表演。这样一个真实存在、同时具有强烈生命意识和命运感的人物倘若通过微电影的形式来加以塑造,人物生活中的重要时刻一旦得以戏剧化的处理,其内在精神和伟大人性就非常容易引起受众内心的共鸣,从而产生认同、移情,最终建立起一种连接。

2.场景、声音所谓场景,即展开电影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包括银幕上人物生活、工作等活动场所和想象中的非现实环境①,一部微电影可能有多个分场景。走过一条街,领略一座城。泉州古城文化标志之一的西街,作为一个重要的场景空间和视觉符号,不断被呈现。微电影《古城文脉》积极探访西街历史文化,具有浓厚的西街情怀。在泉州木偶剧团长王景贤(2013年中华文化人物)的带动下,深藏其中的董杨大宗祠、宋宅“洲紫新筑”、傀儡剧团、开元寺逐一重见天日,沿街的“元宵丸”、“润饼菜”等则进一步激发观众的味蕾和“古早”想象,这些美轮美奂的场景和民俗突出强化了闽南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影响力。古厝、寺庙、木偶的全景和特写等两极镜头的设计运用既可增添微电影中闽南民俗文化的底蕴,也能增强场景、时空的影响力。因为,“电影是一种致力于图像表达的媒介,一个引人注目或不同寻常的地点可以增加视觉文本内容,以表达一些无法在这个场景其他方面表达得事物”②。声音不仅可以解释画面,它还是重要的剧作因素,它能直接影响观众对影片叙事的理解,左右观众的情绪③。无论是古老奇妙的南音北管调子,还是极具特色的梨园高甲唱腔,抑或十分乡土的民谣俗语说唱等等,这些音乐符号的借重融合,既烘托环境,强化现场气氛,又抒发感情,表达画外之意,进而凸显出浓厚的区域文化色彩。

3.创新、互动文化传统的价值在于“老”,未来出路却在于“新”,无论是微电影创作还是闽南民俗文化传承其核心生命力均在创意。如何在“短时”、“移动”、“休闲”状态引发观看兴趣?还是创意!因此,某种程度上说“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由于时间限制,言简意赅是其共同特征。微电影贵在“以点取胜”,高超精妙的创意和细节往往能瞬间扣人心弦、打动人心。微电影《寻常巷陌》构思新颖,以散文诗样的画面语言展现了泉州鲤城旧区临江聚宝街、道才巷、青龙巷等古街老巷不同季节不同时光的独特魅力;《遇见•泉州》采用日记的形式,台湾男生和泉州女生两条线索交叉行进,没有激情华丽的表演,而是忠实于人物内心细微感受,较好地突显了闽南风物和故土情思。微电影传播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因转发快速、覆盖广泛、分享即时,十分契合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个性化体验需求,在网络上持续火爆。调查发现,微电影观众年龄结构明显偏小,其中19岁以下的受众大约占到30%,20至29岁的受众占到29%;在学历方面,高中以下的受众占到41.5%,其中初中以下学历占到21.8%;在收看时间上,38.6%的受访者表示会多次收看(引自《2013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因此,作为传统节日重要传承群体的青少年是微电影分众传播的重要对象,借助微电影让这些沉醉于手机和网络的年轻人关注、观看和感悟,最终有效地影响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态度,从而达到艺术与商业、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闽南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是个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需要有计划、科学地组织推进。日前,泉州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提出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整体性保护的重点区域为“三大抓手”,继续做强做大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提升民众精神品格和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和保障闽南民俗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东亚文化之都”、闽南民俗文化的富集区的泉州更应做到创新与发展同行,改进与借鉴并举,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对行将消亡的古老文化习俗进行“抢救性”纪录和拍摄,积极构建一个微电影创作和闽南民俗文化传承良性互动生态圈。譬如,为了唤起民众对身边的传统文化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爱护,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微电影的方式留存下来,融生命记忆、亲情、文化于一体,从传与承的角度来探索文化遗产后继乏人的问题;积极扶持微电影生产企业,培育微电影编、导、演、摄、制方面人才,以“海峡两岸微电影影像节”为契机,通过剧本征集(比如“美丽乡愁”泉州微电影剧本征集)、项目策划、自荐参演、海报设计、学术交流、大众影评等带动精品产生;继续完善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数据库”的建设。民俗与生活息息相关,对民俗的展示呈现也是一种信仰,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希冀。在借助微电影这一新形式进行文化传承时应充分了解闽南民俗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故事讲述得引人注目,主题表达得妥帖生动,进而为后人留下别样财富空间。

作者:郭泽青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第11篇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123-03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明,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特别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兴趣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特殊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4.导人绿色环球21,建立国际管理体系

第12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1 青河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青河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西邻富蕴县,南邻奇台县,东、北两面同蒙古国接壤,边界线长280千米,总面积15579.5平方千米。青河县有哈萨克族、汉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16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76.46%,汉族占18.55%,其他少数民族占4.9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对市场经济的需要及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青河县已经产生了各种小型民族文化产业,并对当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目前的状况而言它离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要求、档次、规模以及程度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以青河县为例研究民族文化产业及发展趋势对阿勒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改善民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河县历史上是北方少数民族重要的游牧地区,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资源富集。青河县作为以哈萨克民族为主体民族的县城,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对哈萨克民族文化发展的力度使民族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哈萨克民族文化品牌。

1.1 “阿肯阿依特斯”文化

“哈萨克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哈萨克民族典型的文化亮点,是哈萨克族民族瑰宝,是传统文化走向发展的纽带,它同哈萨克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被称为哈萨克人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哈萨克族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肯弹唱会”它不仅是群众民间的娱乐活动,更是教育群众的重要娱乐活动。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文化认同。2014年青河县命名为“中国哈萨克族阿肯阿依特斯之乡”。目前,青河县有以民间弹唱艺术家胡尔曼别克为代表的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阿肯阿依特斯年轻、优秀的传承人脱引而出。他们在年轻人当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弘扬现代文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1.2 青河县猎鹰文化

民族民俗文化是发展旅游业所依托的重要旅游资源,而文化是促进旅游发展的催化剂,旅游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载体。哈萨克族在这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当中有用鹰狩猎的习俗,青河县在保留这种传统的文化习俗不让这种手艺失传做了很多功夫,每年冬季都会举办“猎鹰节”。猎手们骑在马背上,猎鹰栖息在猎人的胳膊上,当地人称之为“鸟王”。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项传统的民间活动演变为一种体育运动,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成为青河县一道独有的人文风景。青河县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哈萨克族原生态文化。猎鹰大赛是青河县的一个旅游品牌,通过猎鹰文化促进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知名度,从而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

1.3 青河县刺绣工艺

哈萨克刺绣工艺是哈萨克族流传几百年的一种民间工艺,刺绣工艺在哈萨克族的生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哈萨克刺绣工艺从原始的粗工艺发展到目前题材多样,绣法多样的装饰工艺。这种刺绣工艺主要展示在哈萨克族服饰文化及室内装饰用品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给待出嫁的女孩置办用刺绣工艺完成的花毡和床上用品。在青河县大力开拓民族特色制品产品,成立了刺绣协会,每个乡镇也都成立了“刺绣者之家”。青河镇友好南路社区居委会成立了残疾人刺绣基地,清河县城内还有刺绣一条街,解决了一部分待业青年的就业。

1.4 旅游文化

青河是新疆最神秘的地方,被称为通天之地、秘境青河、天使的印痕。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天外来客陨石群落,神秘巨石堆和鹿石,三道海子优美的景色,还有千年历史极为灵验的古代彩佛。三道海子由边海子、中海子和花海子相连而得名。哈萨克语称此地为“玉什库勒”,意即三个湖,海拔高度约2700米左右。青河县具有十分丰谷的人文资源和遗存,涉及旅游资源的各种类型,有很大的发展开发空间。

2 青河县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文化旅游产品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产品种类单一,品牌塑造存在不足

目前在全疆乃至全国,青河县三道海子景区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但是在特色旅游方面还没有形成规模和档次,没有突出当地民族特色旅游风情,也没有打造出品牌形象。在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方面也未能从人文自然资源和游牧文化的视角深化,导致现有的民族特色文化产品没有亮点和民族特色品牌形象。在对进一步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方面重视程度不深,没有突出民俗文化内涵。另外,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发展,缺少与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没有充分利用好青河县丰富的文化资源。

2.2 民族文化产品缺少创新

从目前青河县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看,缺少对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改进和创新。青河县虽然盖了博物馆,但博物馆内仍是陈列展示,没有贴近人民的现实生活,难以吸引人民的眼球和兴趣,所以参观者多数是走马观花,没有进入了解成列内容。没有充分利用这个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价值。

2.3 缺乏产品文化底蕴

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在开发过程当中必须要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将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有机的转化为文化产品,进而通过提高产品所涵盖的文化内涵增加吸引力。青河县在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力度不都,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上粗加工,质量不上档次,这样不仅无法真正展示青河县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因此青河县必须在民族文化产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上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3 青河县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要进一步推动哈萨克族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民俗旅游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很强的品牌可塑性。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民俗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形成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转换为生产力,提高市场经济效益。抓准青河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把握民俗旅游文化的特点和亮点。通过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全力塑造青河县独特的民俗文化品牌。央视《通天之声》为青河县的知名度提高打通了一条发展思路的通道,但青河县应该把握契机,打造自己的民俗文化产品,打造市场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让青河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2 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打造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品

青河县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青河县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将现有的民俗人文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对民族文化产品进行深加工,采用因产品而异采用灵活多样的发开模式与思路,加快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拉动本地经济发展。

3.3 扶持特色民族传统手工艺使民族手工艺品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青河县哈萨克族手工艺品民族特色突出,极具观赏性,开发的价值极强。积极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艺产品,比如哈萨克手工刺绣。可以通过培训发展传统手工刺绣和现代工艺的结合。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品的特色,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强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宣传力度,进一步使哈萨克族传统工艺产业逐渐成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渠道。

【参考文献】

[1]赵子志.少数民族文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