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

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

时间:2023-09-20 16:58: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

第1篇

【摘要】 随着建设类企业的不断发展,公司所承揽的项目越来越多,再加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所以一个企业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综合管理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服务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以信息技术作支持,促进企业工程项目的数据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通过电子流程化协同作业方式记录项目过程信息,为企业管理向精细化、知识型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关键词】 项目 数据 信息化管理

一、引言

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管理带来了方便,规范了企业业务模式,提升了企业业务的执行效率。在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项目立项到项目验收,涉及到项目物料管理、预算管理、人力安排、项目验收、项目结算等各个方面,所以其对人力、物力和时间的耗费等管理是比较大的,整个过程也比较杂乱、效率不高,信息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大大折扣,因此,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以及有效管理工程信息流是摆在企业管理者和项目管理者面前的重大挑战。

工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是基于协作模式的工程数据的信息协同管理,在企业内部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实施,实现了内部项目数据之间的协同共享,保持了各方对项目数据获取的实时及唯一有效性,取得了巨大的企业经济效益,并基于公司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逐步打造并奠定了企业未来项目数据管理的雏形。

二、工程项目数据信息化管理实施方案

现代工程项目正在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项目的复杂程度较之以往呈现指数级倍增,在投资额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费用等需要通过更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才能得到保证。因此“全面详细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及时反馈更新、严密跟踪对比”的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需要得到全面的实施,而仅仅通过人力已经无法实现,单纯地采用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以及简单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模式也难以达到实际的管理要求。需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拟定顶层的IT规划方案,即通过项目管理系统落实相关项目管理制度和流程,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对项目设计的进度、财务、物料、人力资源等细节进行综合管理,从多个纬度进行项目的跟踪和分析,满足不同管理层次的需求;通过协同作业平台提高项目协同能力。因此,建立工程项目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协同作业平台解决方案,使项目参与者(包括业主)可利用此平台进行项目资料、文件、信息的及时传递、共享,,是工程公司迫切需要的。

项目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协同作业平台的解决方案要以项目运作过程为主要目标,在功能上实现对项目全过程信息的记录、和共享,即实现项目信息沟通无间隙、资料共享无障碍,同时对项目的权限进行严格的管理,从项目立项、项目人员调配、项目互提资料、项目文件归档等各个功能模块中实现项目管理,从而为项目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支持。项目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协同作业平台解决方案在笔者所在的企业得到了实施,企业协同作业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公司采取了“领导参与、注重实际、简化流程、记录关键节点、以点带面、逐步完善、迅速配套”的总体策略;在分析确定平台的项目基本架构、文件存放规则及访问权限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单个项目的试点应用。通过试点应用,总结、提炼出功能的二次开发需求,再经过开发、测试,形成公司级的协同作业平台。

项目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协同作业平台按照公司当前的项目管理流程,规范了设计过程的文件管理,实现了全流程的电子化管理,同时CAD标准化、电子签名等规范,对传统的手工作业及管理方式进行了全新的变革,部分实现了管理流程化、精细化、高效化,较大提高了项目参与人员的工效,向无纸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三、结束语

工程项目中的项目管理核心是对工程数据的管理,本次提出的工程数据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通过笔者所在企业的实践,证明其基于数据协同的管理理念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是符合实际及切实可行的。通过长期关注工程公司项目管理和企业信息化管理,我们以期提出更加符合企业现状的工程数据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来帮助不同类型的工程公司依据各自现状进行管理借鉴,共同提升工程行业的项目管理水平,达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工程项目内、外部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保障工程项目的实施成功率。

第2篇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并行管理

在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过程当中,建设监理制度开始于1988年,将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制度独立出来,打破了先前工程投资、建设、管理和使用全部由业主自行完成的模式;在2004年的改革当中,工程项目开始实行“代建制”,出现了工程相关管理公司。由此,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管理在工程建设当中形成并行管理的现象。

1 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概述

1.1 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定义

首先,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专门的项目管理公司在接受业主方委托后,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内容,采取合理的科学管理方法,来完成项目建设各个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多种管理、服务活动。

其次,工程监理是指具备专业资质的监理公司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工程标准、工程建设合同等内容,管理相关的信息、合同,完成对工程施工阶段进度、造价、质量等方面的控制,并履行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一种服务活动。

1.2 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的主要管理内容

首先,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内容主要有:协助业主方进行项目前期策划分析和可行性研究、管理设计方案、做好价值和风险管理、管理施工材料和设备等的采购与招标、管理施工和变更等。

其次,工程监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和造价进行控制,管理施工阶段工程的信息和合同,协调工程建设各相关方的关系,依照法律规定做好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

1.3 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的并行管理关系

首先,组织关系。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是业主方的人,具有项目管理的权利,而工程监理是由建设单位聘请的,其管理的目标在工程项目管理目标之内,所以,从组织关系上来看,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属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就当前实际而言,工程项目管理属于市场行为,而工程监理是法定强制行为,两者的组织关系表现为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关系。

其次,工作关系。工程项目管理的侧重点是进度、投资、合同,工程监理的侧重点是安全、质量,在施工阶段中,两个并存的机构在工作关系上发生并行,在履行自身职责时和使用相应权利时,会有重复矛盾问题,此时,双方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加强合作,共同完成工作目标。

第三,职能关系。从管理职能角度上来说,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较为类似,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重复问题,为避免出现政出多门、事无专管的现象,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要处理好与工程监理部门的关系,将所有的文件和指令,通过建立部门进行下发。

2 做好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并行管理工作的建议

2.1 加强对工程总包单位的管理

2.1.1 施工质量方面的管理

首先,监理方要严格审查总包单位的施工方案,提出相应的审核意见,在经由项目管理方确认合格后进行实施,对于不合格的方案,要求总包单位进行修改。

其次,监理方和项目管理方都要参与到现场施工当中,监理方对于重点施工环节要采取旁站监理的措施,加强工序交接、隐蔽工程等的检查验收;项目管理方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检,对于重点部位,要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来确保施工质量。

第三,材料质量和施工技术的控制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材料质量控制主要是监督方的工作,对所需的主要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与工程需求相符;施工技术控制主要是项目管理方的工作,提高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水平,确保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2.1.2 施工进度方面的管理

首先,制定严格进度控制计划。施工单位除了要有总的施工进度计划外,还需要制定周施工进度计划,分期施工中的关键性工作,把握施工过程的各个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监理方要对施工方进度计划进行审核,对于其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进行改正,并将修改意见和需要协调的事宜递交项目管理方,由其进行统一处理;项目管理方除了要按照进度计划内容管理现场施工外,当项目工期较紧时,还可以要求总包单位提出保证完成进度的各种要求,比如指定设备、需要的配合等,按照其要求进行管理,为项目进度的定期完成提供保证。

其次,做好施工进度总结分析。项目管理方要在每周的例会上,对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比较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之间的差异,并分析未能完成计划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调整措施,交由监理方监督落实情况。如果进度差异并不是由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项目管理方要及时与业主方进行沟通协商,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

2.1.3 工程变更方面的管理

工程变更也是工程施工阶段经常容易遇到的问题,工程变更处理不当,就会给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等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监理方和项目管理方也要重视工程变更方面的管理。

在遇到工程变更时,项目管理方既要考虑其合理性,也要考虑其对合同带来的影响,做好变更部分的分析和论证,保证不会违背业主意愿,变更对项目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以及索赔等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监理方要承担自身审查职责,对工程变更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等进行审查,与项目管理方形成统一意见后,交由业主方进行决断。

2.2 做好材料设备的采购管理

首先,项目管理方要根据工程施工的需求,制定主要材料设备的采购计划,为具体的采购工作提供相应指导,保证材料设备的及时到位,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其次,项目管理方也要参与到具体采购过程当中,严格按照招标工作要求,与监理单位共同进行材料设备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核验,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对于

已经指定的供应商,要依据采购计划表,督促业主及时完成相应材料的采购,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

第三,做好材料价格的管理。在材料设备采购过程中,要明确合同价和暂定价的不同,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的小样资料和报价单,由业主和设计单位确认后确定最终材料价格。

2.3 协调双方相互关系,加强双方合作

工程监理的目标是质量控制,更加侧重于“以质量论质量”,而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属于“以项目论质量”,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控制工程质量,但就整体而言,项目管理的层次是高于工程监理的,所以,在两者关系上,工程项目管理也能够检查和监督监理工作。

项目管理方对工程监理方进行管理时,要严格按照监理合同的约定,要求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动态监控,实现对工程的事前计划、市中控制和事后核查,处理后工序与进度之间的关系,确保监理方完全按照监理合同的要求履行了自身的职责,提高施工监理的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是现代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两者在管理内容、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在两者并行管理的现状下,要充分把握两者管理的具体对象,明确两者在管理职能上的分工和界定,保证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避免出现权利交叉、事无专管等问题,保证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功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锐,陈峰.浅谈施工阶段如何理顺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并行管理[J].建设监理,2013(10).

第3篇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在于计算机技术,更确切而言是软件工程技术。从上世纪到当今,有关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软件很多,却各有缺陷和不足之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简单的办公软件,如微软和金山的办公软件。但这些软件只能对施工数据和现场资料进行简单的分类整理,仅是从数据层面进行组合和加工,没有与项目管理理论相结合,实用性不强。第二类是与工程领域相关的软件,如人员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成本控制软件等。这些软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仅从单一方面分析,没有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综合研究,不能全方位地对工程项目管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第三类是利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并且融入了项目管理方法的软件,以微软公司Project系列软件为代表。但是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同网络平台连接,进行同其他数据库数据的集成,且无法实时动态地监控工程进度,不能在第一时间全方位地了解工程进展状况。

二新型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构想

1.简介

通过分析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过程,发展的现状和不足,以及现有体系的不足之处,并且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在分析了大量文献和实践案例后,笔者提出了新型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构想。这种新的模式以云计算为核心,以项目智能系统为关键,以网络数据库为基础和以专项管理体系为保障。

2.云计算

随着当今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于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方面众多且繁琐复杂,借助云计算可以不仅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而且提供的信息全面、可靠。同时还可以对项目智能系统、网络数据库、专项管理软件加以统筹协调,对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集成和交互,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且可以将理论数据和实践数据结合,将静态分析和动态监控相结合,将管理经验和工程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来研究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可靠且操作性强,实用的参考意见。

3.项目智能系统。

(1)实验测试分系统。实验测试系统主要用于测试建筑材料和所制作模型的特性。建筑材料主要是测定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水泥和沙石主要测定它的级配、吸水率、孔隙率和膨胀系数等;对混凝土要测定添加掺合料和外加剂后,它们的稳定性情况;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养护,主要测定其坍落度、泌水性,根据施工要求多混凝土耐久性和配合比进行测定,检验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持续监控分系统。持续监控系统主要是监控在施工时或刚建成项目的质量情况。主要方法是运用电子传感器和激光位移测定仪。在施工时应当将内部电子传感器和外部电子传感器安装到位。把监测所得到有关建筑物的膨胀、收缩、位移变化、开裂等相关资料上传到数据库中,用激光位移测定仪监测地基沉降,建筑物偏心倾斜等情况。

(3)分析研究分系统。分析研究体系是对实验测试和监控得到的数据根据不同种类进行分类,并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对比,发现工程中监测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变化趋势。同时分析出哪些是当前应解决的问题,哪些是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对数据进行转化,转变成表格、图像或模型,从而对数据反映的特征有比较清晰的把握。

(4)辅助决策分系统。在收集数据库中的信息、智能系统传递的信息以及各种软件所得到的信息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总结。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后,指出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结合工程管理的经验,及时组织安排人员,快速处理突发问题。如果发现重大的安全隐患,将信息及时上报项目指挥部,并启动项目应急响应,为决策提供应急预案。

4.网络数据库。

(1)市场信息数据分库。市场数据库是用于整合市场信息的数据库,主要从政策层面而言包括国家,建设部门制订的相关政策和法规,颁布的新标准;从公司和企业而言,包括其他公司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管理方法等;从竞标信息而言,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竞标的规则和要求等;从原材料方面来看,应当关注市场价格走向,把握市场的供求关系,以便确定在最佳时机采购。

(2)项目基本数据分库。项目基本数据库是记录一些项目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的部门和人员有:承包方、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专业技术人员等;主要包括的资料有:中标协议、合同协议、人员组织安排情况、各种建筑材料的基本数据等。主要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基本的信息查询,用于工程信息备案。

(3)专业技术数据分库。专业技术数据库所记录的数据均是项目中所涉及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数据,包括施工要求,质量验收标准,工程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操作步骤等,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工程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与信息化项目管理相关的数据资料。

(4)员工数据分库。员工数据库主要是面向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主要用于员工查询相关信息,了解工程的建设情况;用于上传施工现场的数据,实验测定数据,勘察设计数据等;同时还用于向公司总部、部门主管汇报项目建设情况,及时沟通交流相关信息,更好地加强沟通协调,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5.专项管理体系

(1)项目进度管理分体系。进度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制订详细、周密的施工计划,然后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与计划进行比对。主要管理的项目有:地基与基础工程、建筑主体工程、建筑设备工程。在检核工程进度的同时要关注施工的方式和方法,是否还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同时掌握人员工作安排情况和绩效考勤情况,让他们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对可能会拖延工期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

(2)预算成本管理分体系。在工程建设之前,对工程整体造价有准确的把握,具体到每一环节。在工程建设时,要审查是否超过了每一部分的预算,如果超出,要对相应的材料和设计方案进行适当地调整。在工程竣工后,要对所有的账目明细重新审核,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进行处理。

(3)人员组织管理分体系。在施工前要确定组织安排方案,明确分工和职责范围。同时采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对每一位员工当前工程进展进行实时监控,让其各司其职。在安排日常工作的同时,对不称职或频繁出工作事故的人员要及时撤职或更换。同时对每位员工的工作信息,包括工作出勤、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进行汇总,以备考核使用。

(4)安全监控管理分体系。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主要包括:人员安全、工程质量安全和建筑机械设备安全。其中以人员安全为核心、以工程质量安全为关键、以建筑机械设备安全为基础。不仅要对施工过程中每一步都进行监控,同时还要有安全施工突发的应急方案,能及时疏散人员,尽最大程度减少工程损失。

(5)建材原料管理分体系。在工程建设前,先在市场上对材料的价格,质量进行调查研究,以确保建材的质量和性价比。在工程建设时,要检验建材的各种性能是否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如不符合,则应立即停工,并安排合格的建材。绝不允许不合格、不达标的材料应用于工程建设中。

(6)财务账目管理分体系。财务管理是建设工程的保障。在工程建设之前,对采购原材料,购置建设设备,雇佣人员等每一部分的账目应清楚明确。在工程建设后,对工资的发放和欠款的数目及时予以兑现。对因工作致伤致残的人员给予必要补偿,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业绩显著的人员给予嘉奖。

(7)安全监控管理分体系。质量安全管理主要分成三步来进行。首先,在工程建设之前,应检核设计图纸、审查施工组织人员安排。其次,在工程建设中,应检查原材料、变更设计和各项工程的质量情况。最后,在工程建设完毕后,将竣工资料和质量检查报告上传至数据库中。

(8)资料设备管理分体系。对于工程相关的资料、信息和数据等,应及时存档和分类。同时要将其及时上传至数据库、局域网中以便共享。对于建筑设备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登记备案,对于损坏的应及时维修。同时对于工程中的垃圾和剩余材料等进行回收处理,对工程的善后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煤矿企业; 组织管理; 技术控制; 内控模式

一 引言

煤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中国最为广泛的资源研究热点,也是许多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中小型煤矿企业工程管理模式的设立在管理行业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许多煤矿企业选择使用标杆企业进行对比学习,加强自身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这里的对标管理定位就是所谓的对比管理,是企业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其目的是提升企业的实力和运行效率。下面我们就我国中小型煤矿工程管理现状及发展进行讨论。

二 中小型煤矿工程管理现状

在煤矿工程的某个项目开展具体工作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工作的顺序,在了解相应顺序后再作出一定的部署安排。其中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这包括对项目的认知、项目的招投标、施工具体地点的水文地质勘查。相应的工作完善后就是施工的设计阶段,结合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种的设计方案,就每项方案作出认真、细致的比选,尽快研究出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方案的适用范围,把审核通过后的施工方案上报领导,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安排。之后就是施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有施工所用的配套设施,如施工板房、安置住房、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以及机械的租借,材料的准备,人员的到位等,这些准备工作都必须顺利完成。必要的准备完成后就是施工前的动员,做到具体分工,具体工序有具体的负责人,采取责任包干制度,把每一项任务,无论事大事小都要落实到个人,不能存在施工中的真空状态。在施工正式开始阶段,严格按照工序流程进行,进度时刻与施工横道图相匹配,还要经常对技术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必要的时候要对上岗人员作书面考核。要做到不偷工减料,不延误工期,切实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在一项大的工程完工后,要成立具体的任务小组,为建筑物使用后的维护保养做准备,发现问题及时作出调整。总结来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主要的一项是管理,务必在不断的管理中完善工程目标,对目标要有全局性的控制。

在我国中小型煤矿工程项目管理中,明确工作任务和安排都是最关键的。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安全方面的任务管理和安排,不可否认,施工安全问题是项目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妥善的安排好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是业主方最大的任务。其次就是对投资的控制,掌握好施工的概算,控制好资金的流向,对施工的变更作出仔细的审核,督促施工方节省施工中的各项开支,减少施工成本。还有一项较为复杂的认识,就是合理的组织好施工中所需的资源,充分的保证后勤供应,为施工的各个方面开展作出应有的准备。

中小型煤矿工程项目管理中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探后得出相应的报告,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以及市政管网系统的安排后,对建筑项目作出具体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必须从安全和实用几个方面考虑。在满足结构的需求上,尽可能的减少建筑在施工中的造价。对于每个大项有具体的设计安排,对于每个分部施工也要出台相应的设计图纸,以保证施工完整顺利的进行。并且对于施工方提出的施工方案变更要做出及时的回应,并且要考虑设计中的诸多相关因素,在不违背相应的准则,施工中也确实出现相应的情况时,可以考虑对施工的设计做出相应的变更,变更后要及时通知业主方、施工方,在三方同意的情况下,变更材料才将生效。施工方是项目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其任务就是合理完成施工,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对即以生成的施工进度严格监督,切实保障施工中的各项安全,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在施工阶段还要配合业主方对施工进行监督,掌握好施工的进度。

三 中小型煤矿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中,项目管理都会出现问题,在应对问题时必须做出相应的回应。在施工现场,对于施工技术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具体分析,责成相关的领导负责,必要的时候召开专项会议,具体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经过研究后的方案要及时落实下去,把任务细分,做到不留任何死角,按时按量完成任务。在解决了相关的问题后还要做出相应的跟进检查,确保问题妥善合理解决。在具体任务安排中,工作流程图用图即施工横道图的使用较为广泛,它用箭头和矩形框的形式加以表达,不仅能直观反映施工的每道工序,还能合理体现出时间逻辑。

中小型煤矿工程项目管理中还有一项重要的项目就是项目的风险管理,这个任务贯穿了施工的全部阶段,包含的内容是最全面,也是最复杂的一部分。我们从人、机、料以及特殊情况四个方面来解释项目中的风险管理。

1.人员会存在流动性,尤其是一些关键部位上关键工作的保证,要充分考虑到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和施工工艺的欠缺,必须做到事先有准备。

2.不排除在施工中机械出现故障,随时要有调配机械和专业人员维修的能力,做到不因机械发生故障耽误工期甚至无法确保工程质量。

3.材料的使用上有时会存在短缺的情况,如何及时处理材料的供应问题也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切不可出现材料相互混用,不够用时以次充好等问题。

4.施工现场也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人员受伤等情况的发生,施工中责任人必须要有相应的预警方案,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反应,不可因失职放任事态恶化。

历来煤矿企业就存在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匮乏的问题,在一些核心技术上没有相关的技术研究人员,一些关键技术也无法得以传承,致使很多工序不能按照原有计划开展。加上煤矿企业在传统资源行业内的竞争较为激烈,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相对单一,另外又因煤矿行业的工作性质较为辛苦,更加剧了人才的流失,对于中小型煤企更是如此。这些问题已经在业内广泛存在。由于煤矿企业大量高素质人才流失,煤矿企业普遍出现人才短缺的现象,甚至面临重点工程技术人才断档的危险,尤其是企业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更为缺乏,大部分生产企业的一线技术员数量不足实际需求的一半,大量的劳动工人在岗位中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严重的拉低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随着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保险手续转移渠道畅通,以及员工对当前用工制度的进一步认识,员工跳槽问题将更加严重,员工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 中小型煤矿工程管理的发展

中小型煤矿企业在工程管理中必须学型甚至跨国煤企,培植并树立合理的企业文化理念,通过文化理念的指引,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将企业的文化深植于每个企业员工的脑海里,形成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提高主观能动性,实现从需要做什么到想做什么的转变。煤矿企业文化控制是指导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煤矿管理单位的企业文化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促进煤矿开采的安全,引导煤矿企业的工作走向和谐。遇到施工难度加大的时候,企业对施工的管理就要涉及到企业文化控制。这些就要求所有在工地上的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安全用电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现场电力设施的布置和使用。在充分考虑具体施工工作中可能带来的问题时,施工企业必须做出相应的预案,来保证施工安全进行。其中包括具体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合理调配相关人员也是企业安全控制的重要一环。这些都是为保证施工正常运行作准备,确保施工中的人身财产安全。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上,企业要严格把好用人关,对机械操作人员必须要求其持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并对其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当中采用新的施工技术、新机具、新设备和新工艺方法时,企业内部要组织技术人员对一线施工员进行操作培训,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在教育结束后还要以书面考试和现场操作模拟的形式作为考核,考核通过方可上岗。

不同地域内的生产造价也有很大的不同,人员和机械的选择上也会有很大差异,所以对于成本方面的估算和利润评估也就很难成为判断标准。有些企业在管理中有一定的心得和经验之谈,但是一些企业并不会将优秀的管理模式公之于众,所以在这方面要选择对比标杆企业进行学习。

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企业内部在对标杆企业学习的不可预知性。每个煤矿企业都有自身固有的管理模式,有的管理方式已经沿用了很多年,有些关键技术也都是一直使用,如果标杆企业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涉及到了这些关键技术的改良,煤矿企业的内部就可能因为改良难以推进而发挥不出对标企业的先进优势。另外对标杆企业的学习也是对企业内部落实能力的巨大考验。 所以只有不断强化市场管理和企业内部运行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出学习标杆企业的作用,最终实现对煤矿企业自身工程管理的优质管理。一旦出现突发现象,这些管理人员要提早制定应急解决方案。在煤矿事故发生时,要在第一时间对伤员进行救治,然后将事故的原因和结果上报公司,在做好了总结工作后将情况上报上级部门。对于情况的不同性质再做出不同的分析,将分析报告拟好上报,最终归档。

五 结束语

煤矿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任务,它涵盖了专业知识、专项工艺、操作机械与人员调配等多方面因素,只有处理好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制定完善项目管理任务书,在组织管理和工程控制方面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煤矿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和技术问题是整体管理中的重头戏,必须在这两方面做好准备,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任务。

[参考文献]

[1] 金德钧,田世宇.煤矿施工项目管理概论[J].北京科技学院报,2002,10(22):11-16

[2] 姚兵,金德钧.煤矿工程质量控制[J].成都信息报,2004,33(18):28-36

第5篇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 项目管理 成熟度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我国正全面打造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而智能电网的发展离不开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支撑。输变电工程项目作为电网互联、能源跨区域调动的基础和保障,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目前现有的针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使得项目管理能力提升无章法可循。本文以酒泉至湖南±80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为例,构建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并提出针对输变电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的改进措施。

二、文献综述

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用来判断企业项目管理能力水平,对企业当前的项目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并计算出当前能力与评价标准的差距,找出问题所在,以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五级梯度模型是目前国际上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普遍采用的评价方式,大体分五种类型:一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提出指导软件开发组织提升软件开发能力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主要用于指导软件开发组织提升其软件开发能力;二是哈罗德・柯兹纳 5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此模型采用量表形式,通过问卷和打分的方法,设置“通用术语”、“通用过程”、“单一方法”、“基准比较”、“持续改进”五个层级,每个层级设置难易程度相当的题项,评估组织在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和差距;三是美国项目管理解决方案公司的5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结合项目管理9大职能领域与CMM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二维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四是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简称PM3、PMMM)从时间序列的角度,综合考虑项目管理9大职能与项目管理5个过程(启动、计划、实施、控制、验收),综合判评判组织各个阶段项目管理成熟度,PM3模型对于组织项目管理的评价是综合性的。上述三种模型由一维向三维递进,根据企业或组织的不同规模适应性不同。

我国项目管理实践历程开始较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例如都江堰工程就是使用了项目管理系统思想,但在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方面发展较缓,且关于项目管理成熟度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国外已有研究模型来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改进,其中比较具有典型代表的研究主要有:一是神舟飞船项目管理中首次引入“成熟度”的概念,构建了神舟飞船项目管理持续改进的途径和方法,神舟飞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我国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开发和创新的典型;二是侧重与数学的方法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模型,主要应用于国防工业、建筑业、IT和软件行业等行业,通过将定性研究转化为定量研究,计算成熟度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等方法,以此判断组织项目管理能力。

上述研究综述中针对我国大型项目的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及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三、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

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以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为指导,在现有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和输变电工程的特殊性,构建具有强操作性的适合我国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成熟度模型。

(一) 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等级

基于柯兹纳“五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本文将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水平定义为5个等级:初始阶段、成长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持续改进阶段。其中初始阶段为最低水平,持续改进阶段为最高级,其结构如图1。

从上图可知,从第1级到第5级代表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不断提升,表示组织目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体系

不论是基于项目管理过程的5级指标选取,还是基于项目管理职能的9级指标选取,都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指标用词准确、划分明确,指标间相对独立性高;客观性原则:评价指标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指标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指标的选取必须符合有系统体系作为指导,并尽可能涵盖所有因素。在此原则之上,结合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要求设计3级评价模型,如表1所示:

(三)评价实施案例

以酒泉至湖南±80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为例,采用表1所示3级17项指标对其项目管理能力水平进行评价。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确定案例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模糊综合评价是通过构造等级模糊子集把反映被评事物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即确定隶属度),然后利用模糊变化原理对各指标综合。主要有三个环节:权重的确定、模糊关系矩阵的确定、算子的选择。

四、结论及建议

随着《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优化输变电基础设施、控制成本、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将成为电网发展的主要目标。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相关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的管理能力已经成为组织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通过上述分析,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主要评价指标是安全、质量和进度三个方面,即判断某各组织项目管理能力可以从项目安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及项目进度管理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每项指标权重可根据企业主营业、企业施工管理能力等因数确定。

因此,组织可以从输变电项目管理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分阶段考核组织建设施工单位项目管理能力,特别是文章在综合对比国内外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输变电项目管理成熟度指标选取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适合我国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能最为各类组织提高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持续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 Paulk M Curtis C, Weber.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1986(07):320- 332.

[2] 哈罗德?柯兹纳,项目管理的战略规划:项目管理模型的应用[M].张增华,吕义怀译,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 PMI.OPM3- Organ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2003,(06):179-186.

[4] 袁家军.神舟飞船系统工程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詹伟,邱菀华.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20):18- 22.

[6] 许雪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及应用[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1.

[7] 黄辉,梁工谦,肖茂.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S1):67- 72.

[8] 黄喜,李建平,张洪石.科研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06):15- 19.

第6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实验室建设;软件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4-1689-02

Combining E-campus Building with Software Engineering Major Building

YU Qian-cheng

(Computer College, North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Introdu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then from building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environment, the practice of practical, effective system to evaluate these three area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laboratory building in the planning, last give solutions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laboratory building combined with our actual situation.

Key words: software engineer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

1 引言

对于软件工程这种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没有一整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合适的实验内容和实训项目、有效的考核方式及保障措施是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必须以企业仿真环境为依托,构建团队开发环境,建设软件工程实验室,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软件整体架构的把握能力和高效完成各种课程设计及相关项目的能力。

2 建设软件工程实验室的意义

2.1 软件工程实验室主要承担的任务

软件工程实验室主要承担着以下一些主要任务:

满足软件工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需要,为本科生搭建专业课教学实验环境,使学生通过大量、系统的上机实习后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并对软件工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系统的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实验体系。培养具备实践工程经验、动手能力强、符合市场和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承担计算机专业师生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和软件的开发工作。为软件专业高年级的学生提供毕业设计、专业课课程上机环境和CASE开发环境

对外进行技术合作和项目开发,承担企业的研究课题和地方政府的重要行业应用软件成熟度研究和监理任务、质量控制,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为在职技术工程人员提供各种形式的高级和中级软件开发技术的培训。开展OSTA(Delphi方向)、.NET(微软)、Java认证(SUN)、ROSE软件项目管理(IBM)等职业技能鉴定。

2.2 软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目标

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设计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级工程项目研发能力,让学生在团队环境下使用最新的软件开发工具获得较真实的软件开发经验,提高学生在项目规划、队伍组织、工作分配、成员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合作精神。

软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团队环境,让学生应用最新的软件开发工具获得尽可能真实的团队软件开发经验。在实验项目的安排上尽量模拟真实世界软件开发开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受控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力。

3 软件工程实验室建设规划

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都建立了软件工程实验室,著名的软件工程实验室有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实验室、复旦大学软件工程实验室、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各个学校由于在投资、实验室建设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软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各有特色。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应用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关于如何建设软件工程实验室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3.1 软硬件环境的建设

进行软件工程项目管理首先要打造一个便于项目组内部沟通交流的内部网,然后要抓住“需求、开发、测试”三个环节。

在实际软件开发工作中,软件项目管理工具和代码编写工具是不能分离的,也是开发人员的赖以生存的工具,只有学生利用这些工具,亲自参与项目开发,掌握本行业的专门技术能力和关键能力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成为现代制造业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软件工程实验室将成为学生运用工程管理知识、结合软件开发工具、完成各种实训项目和软件开发的主要场所,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软件综合开发能力提供了物质保障。

3.2 设计实践内容

环境和工具容易搭建,主要是怎样用起来。要有实训工程项目,教师要有项目工程实践经验,会用工具,把学生带出来,把工具和环境用起来。

实验课和课程设计是两大重要实践环节,提高实验课和课程设计效率的关键是高质量的实验/课程设计大纲、实验/课程设计指导书、切实可行的实践内容和考核评价体系。

必须结合课程体系和实验条件,设计高质量、切实可行的实验内容(实训工程项目),拿出确实能引导、帮助学生实践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

3.2.1 高质量、切实可行的实验内容和实训工程项目

必须充分重视和精心设计实验内容,要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适当的难度。可操作性保证学生都能完成实验,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学生抄袭的理由,克服实验数据普遍抄袭的弊病;趣味性体现“寓教于乐”,以提高学生完成实验的积极性;而适当的难度有助于激发优秀学生进一步钻研的斗志。

3.2.2 实验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

如何解决学生不重视实验实践环节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兴趣引导,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就是要进行严格的实验实践环节考核。

由于作为实验实践考试的题目较多,难易程度也有差异,所以不能要求水平不同的学生在相同时间完成同样难度的题目。因而应该对考题按难度进行分级,由学生自己选择难度级别参加考试,根据难度级别给出成绩。

4 软件工程实验室建设实施

结合我们学校的情况,软件工程实验室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设计实验内容、培训教师、写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而这些目前单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尚不能完成,需要引人一套建立起软件工程实验框架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解决方案其核心非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莫属。我们和上海漫索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联系,拟购买集成化研发管理(RDMS)平台软件,并请他们协助设计实验内容,提供培训和实验指导。

目前出版的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几乎没有能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我们计划以漫索的SPP(精简并行过程)方法和RDMS平台为核心探索并实践出一整套软件工程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自己出版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

5 结束语

IT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广阔的认识和学习空间,软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勇于适应变化、迎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素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06.

[2] 张成洪.高校信息化的规划与评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 蒋笃运.教育信息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 孙伟.中印软件外包差距在继续扩大[J].程序员,2005,12(3):34-35.

第7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协调沟通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从开始至完成,涉及了多种专业的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在每一阶段都离不开各单位中各专业的协调沟通,如设计方的建筑、结构、水暖电、人防、幕墙、装饰、景观绿化等专业设计;业主、监理和施工方土建类和安装类的专业管理。但往往由于专业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造成项目工期延误、质量缺陷和投资浪费,甚至严重的会带来安全隐患。所以要实现项目的各项目标,建设实实在在的优质工程项目,无论从专业技术上讲,还是从项目管理上讲,各参建单位各专业的协调沟通是至关重要,也是不容忽视的。

1出现的问题

一个项目的建设,必然会涉及参建单位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高效的沟通和及时的协调,就会出现一些令人“懊悔”的问题:(1)由于业主方没有与政府部委审批人进行高效的沟通,未及时修改回复,造成项目审批时间拖延,影响项目进度目标;由业主方没有及时协调沟通,变更原设计的使用功能,造成现场拆改。(2)由于绿化和建筑设计专业未考虑到地库顶板结构标高的影响,造成花坛覆土厚度不满足原设计苗木的种植要求,只得另选合适苗木,造成延期;由于给水和暖通设计专业未对室内可用净高进行沟通和复核,原设计水箱位置出现悬挂式暖通风机组,只得拆改水箱基础或通风机组移位,造成返工和延期。(3)在水暖电安装时,由于没有考虑装修施工的要求,造成安装完成的消防管道低于原设计吊顶高度,造成返工和延期;土建施工时,水电安装专业没有及时跟进,造成预留孔洞遗漏或错位,造成返工。

2问题的原因

(1)从技术角度分析:①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人类对生活环境的追求,现代式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必然会越来越多越细,如:楼宇和消防监控、无线网覆盖等,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特定的空间和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的合理需求,如果设计时不能及时沟通考虑,将会出现无法安装或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②在设计阶段,设计图纸要能充分反映建设项目的工艺和功能性需求,设计师须积极与业主方专业管理人员进行高效的沟通和确认,否则,极易导致设计成果无法满足业主的适用性和功能性需求,如在施工前发现便造成项目整体进度计划的延误,如在施工过程中或完成后才发现势必造成更大的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③在施工阶段,各专业间的协调沟通,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施工方没有与设计人员进行透彻交流,没有理解设计的真实意图,隐瞒现场实际存在的问题,还一味的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实施,将导致施工难度加大、耗时加长、成本加高,造成无谓的工期和经济损失。(2)从管理角度分析:①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设计和施工方普遍存在专业分包现象,各分包单位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层次不齐,只管见缝插针的完成自己合同内容,不为相关专业考虑。另外,各专业分包在施工界面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总想着少干活多挣钱,相互推诿扯皮,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的增加了协调的复杂性。②参建方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不尽职责,思想麻痹,上行下效,领导自认为:“下属工作很认真,不会出现大问题。不用看了,就直接签字”;下级总认为:“我想同事应该想到这个问题了吧,反正有领导把关呢”。给项目建设带来人为的遗留杂症。③对合同的重视程度不够,严重缺乏合同管理意识,有的甚至都不清楚自己的承包范围、权利和义务。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因施工质量和进度原因而被停工、罚款而无法正常申请到进度款,甚至出现无法继续施工欲退场等扯皮现象,对工程各方面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

3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1)提高参建者专业协调沟通的意识。无论是工程项目的建设者,还是管理者,都须本着对项目投资者和后期使用者负责任的态度,做好项目各环节中的协调管理工作,并通过以下两点提高参建者协调沟通的意识:①可以通过签订岗位责任协议,约定失责条款和奖励措施,从经济上引起重视;②通过专业讲座或培训,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宣讲其重要性,从思想上引起重视。(2)完善管理性协调沟通。通过管理以减少协作问题,就必须提高专业之间互通有无的意识,建立由业主、监理为主,各参建方为辅的管理模式,保证协调管理工作作用的正常发挥。作为主导项目建设的业主和监理,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各专业的工序和设计要求,注重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实施重点和关注专业配合的焦点。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位参与者的任务和责任,采用奖惩机制进行奖励和惩罚,用以保证每位参与者的积极性,避免心存侥幸和消极工作的态度。(3)加强技术性协调沟通:①要求设计院把控图纸的设计质量,不仅要求本专业的设计质量,还要求专业与专业之间相互对接一致。这就需要各专业设计师在图纸会签时相互核对,把问题解决在出正式蓝图之前。②各参建管理人员也要注重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环节,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专业之间相互核对图纸,进一步减少专业之间的交叉性问题。③加强与专业设施厂商(电梯、机械停车、厨房设备、燃气等)进行前期技术沟通,协调深化设计,周密考虑安装所需基础、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等,满足后期安装要求。(4)加强组织性协调沟通。建立和完善项目建设的会议协调制度,在项目建设期间,业主或监理和施工方须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协调会议:(如:业主方组织的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会、监理方组织的监理例会、施工方组织的生产协调会等)。通过组织专门的协调会,明确各专业的施工内容、方法、顺序和责任。同时,要具有及时、高效和灵活性,需现场解决的立即通知各方齐聚现场,商定解决方案,对形成的决议及沟通协调的信息传递均以文字方式进行;对采用口头等简便方式沟通达成一致意见的,均须整理成纸质文件分发到各单位,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5)建立信息平台。建立由业主、监理、设计和施工方主要管理人员共同管理的项目建设信息平台,及时将项目设计变更、施工问题、协调事宜、施工进度等信息,进行上传和传阅,让各参建方第一时间了解项目建设的各种信息和了解自身有无影响施工的工作内容等,提高间协调沟通的效率。

4结束语

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协调沟通工作的涉及面广,又纵横交错,不仅要做好单位之间本专业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更要做好单位之间的专业与其他专业互通的协调沟通工作,只有各参建单位加强专业协调沟通的管理,才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从而进一步实现项目建设的各项目标。

作者:王哲 单位:中铝( 上海) 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8篇

在系统建设前,澜沧江公司组织了对国内水电基建工程的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调研,先后到三峡公司、黄河上游公司等同行考察基建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还对当时市场上的成品项目管理软件进行了应用情况调查,包括Prima-vera公司的P3E/C(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 ForEnterprise/Construction)、微软公司的Project项目管理等软件平台。通过考察和调研,发现国内一些同行建设或应用了相关的基建管理系统,但效果都不太理想,没有比较成熟的应用案例。公司个别单位也组织了试点应用P3E/C项目管理软件,发现国外的项目管理软件思路虽然先进,但不适合中国水电建设管理模式,而且成熟产品难于进行大的调整和优化。澜沧江公司水电基建工程管理系统建设思路和目标,是以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了集工程管理模型、软件功能模块和数据体系三位一体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将先进工程管理理论方法与我国大型工程管理实践相融合,提出了一种从业务层、管理层至决策层,以及业务流映射关系的描述方法。建立包括业主、设计、监理、施工、供应商等工程参建各方的协同工作信息平台,实现了以联合工程管理团队方式、面向业务主题和业务处理的工程管理与控制,以及大型工程物流、价值流与资金流的协调管理。实现了网络进度、投资控制和财务成本三位一体的监控与预测。提出一种适应大型工程管理特点,包括组织、推进、数据责任体系、培训和知识转移等策略的应用实施原则和方法,并且构建基建工程编码标准体系和关键绩效指标。基于以上情况和目标,在无成熟案例和成形产品可供选择的条件下,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澜沧江公司决定引进当时较为先进的信息管理平台。基于澜沧江公司的特点、业务管理模式和目标,定制开发建设水电基建工程管理系统。先后与国内外一些主要软件平台厂商和实施商进行技术交流和讨论,对比了国内外多个软件平台。通过综合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北京用友艾福斯公司的软件系统平台(IFSFoundation1,瑞典公司产品)为基础,进行基建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企业核心信息系统的建设是1个从初级到高级的长期过程,澜沧江公司也不例外。由于业务内容的不断拓宽和深化,加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为提高企业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水平,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信息系统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决策、实施和管理。确定根据“务实、高效、节俭”和“统一标准、全面规划、急用先上、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2004年初,公司启动了水电基建工程管理系统建设工作,2005年6月底,系统中的合同管理、造价管理和工程量管理等三个业务子系统功能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先后完成,2005年10月完成了概算与投资计划、与财务系统(珠海远方)接口的开发工作。经过对各业务子系统进行测试和综合评审后,制定了“先试点、逐步完善、成熟一个模块推广一个模块”的思路和原则,开始进行系统的实用化试点应用工作。2005年11月初,公司启动了部分功能模块在漫湾二期的试点推广工作。在推广过程中,克服了人员少、数据量大等各种困难,按期完成了上线试运行所需的数据整理、录入和校核等工作,12月中旬部分功能模块(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工程量台帐管理、与财务系统接口)实现了上线试运行,2006年7月通过了公司组织的系统功能验收。通过试点应用和完善,初步建立了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实现了从合同基本信息管理、报量结算、审核、支付、报表打印输出等管理需求,提高了电站基建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在漫湾二期成功试点推广的基础上,2006年10月启动系统在糯扎渡筹备处推广应用工作,在推广的过程中,根据公司管理提升的要求和现场实际需要,多次专题组织对系统功能和应用的总结和研讨会,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通过几年来的实用化应用和完善工作的开展,系统功能得到不断改进和扩充,应用已日趋成熟,目前系统已在澜沧江公司主要的下属基建单位进行了推广应用,成为澜沧江公司水电基建工程管理的核心业务系统。根据公司分级管理的要求,在系统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还同步开发了公司昆明总部侧的水电工程基建管理综合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对下属基建单位系统数据的实时同步和汇总功能。通过进一步挖掘数据功能,为公司管理和决策层提供了统计和分析需要的各类指标。

澜沧江公司水电基建工程管理系统是对基建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从项目前期,到基建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投资控制、财务分析,直到达标投产验收,最后平滑过渡到生产运行期管理,是1个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集成的信息平台。系统支持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管理,包括合同管理、造价管理、工程量台帐管理、概算与投资计划管理、统供物资统计核销、质量管理、文档管理等功能。

在系统规划、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确定了数据采集层、管理业务层和决策层的三层功能体系架构,树立以合同为主线,以概算为纽带,实现对水电基建工程的全方位管理的思想,系统功能架构如图1。

澜沧江公司水电基建工程管理系统基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和知识、结合中国电力工程建设的经验和特点,以业主对基建项目管理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共享的信息平台上,以统一的项目结构为基准,实现对水电基建工程的全面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梯级流域多项目管理,同时管理多个项目,支持项目管理知识库。通过系统的长时间应用,不断积累项目信息,形成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库。通过对项目管理知识库的充分挖掘、分析,为项目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借鉴和参考,从而降低项目风险,加强对项目的控制能力,提高项目的质量,从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2)规范基建工程项目的过程管理,对基建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从项目前期,到基建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投资控制、财务分析,直到达标投产验收,最后平滑过渡到生产运行期管理,是1个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集成信息平台。系统支持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管理,包括合同管理、造价管理、概算与投资计划管理、工程量台帐管理、统供物资核销、质量管理、文档管理等主要核心业务。3)建设集成可扩展的工程项目管理平台。通过对基建工程主要业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实现对基建项目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各子系统和功能模块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在相关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具备扩展为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从最核心的业务功能开始建设和应用,逐步扩展,进而形成整个公司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促进公司信息化建设稳步有序地开展。

工程合同管理包括进度合同管理和非进度合同管理。主要功能有:合同树状结构的建立、合同信息录入、合同单价分析、合同耗量分析、合同投资计划、合同执行与跟踪、合同变更、合同支付、合同历史、合同访问权限、工程量指标汇总分析、合同统计分析等功能。将合同管理延伸到了施工方和监理,实现了对项目进程的实时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有效的实现了管理流程的自动化、实时化和透明化,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水平。功能流程图和实际界面如图2。工程造价管理包括概预算平台建立、标段文件管理、工程单价管理、综合单价管理、报价管理、统计汇总分析功能。工程量管理包括工程量概要信息管理、签证台帐、设计变更台帐、现场签认量台帐、对照台帐和基建项目报表体系等功能。概算和投资计划管理包括概算体系结构的建立、查询合同与概算对应关系、建立投资计划、投资分析、预算分析和数据汇总分析功能。基于集成的平台,通过建立合同与概算的对应管理,实现了概算计划的实时分析和图表展示。统供物资统计核销管理包括统供材料统计、专供材料差价统计、统供骨料统计、统供混凝土(砂浆)统计、施工用电结算统计、统材耗量核销统计等功能。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规范和标准管理、质量检查体系管理、质量检验管理、质量问题申报管理、质量事故记录、质量奖惩管理等模块。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目标管理、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工作计划、安全事故管理、安全整改管理、安全奖惩管理、安全工作总结。文档管理子系统能够有效地组织每个文档的生成、存档、控制文档的分发、版本控制、监控文档的流转及管理文档的存取和访问权限;应用系统内的相关业务功能模块可访问相同的信息,文档的位置可以置于网络的任意节点上,并应用共同的系统规则;文档管理包括文档的生成与维护、文档的归类检索和统计等功能。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基于用户和角色的个性化门户配置;个人门户的界面、展示指标的用户自定义设置;绩效考核指标配置;流域各基建点的投资情况数据收集、汇总和展示;根据预定义的临界值设置投资情况预警;各种方式的图形化展示:仪表盘、直方图、柱状图、曲线图等功能。如图3。

系统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见图4。其中:第一期实施内容为:三维模型与IFS合同管理、计划管理和进度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为新增内容,黄颜色组件为备选组件;第二期实施内容为: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灰颜色都分为生产运行阶段可扩展的备选模块。公司总部的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构成系统核心运行环境,各基建单位配置电站侧服务器,整个系统以分布方式进行部署。通过广域网络,定期将基建单位侧的数据同步到昆明本部侧的系统中,从而实现公司总部对各在建工程项目的集中统一管理。通过IFS Foundation1开发平台开发出基于国际先进的B/S数据架构和个人门户(Portlets)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分布式数据存储的概念,实现数据汇总。

2007年,在云南电力行业协会组织的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申报评比中,澜沧江公司公司水电基建工程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获得一等奖,并被选送参加全国电力行业协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比,获二等奖。

经过近5年的建设与应用,目前公司已确立了围绕水电基建工程系统进行基建管理的格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合同管理、工程造价、概算与投资计划、统供物资统计核销、报表管理、工程量管理等业务子系统。通过主要业务子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有效的杜绝了手工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了相关工作的规范性,实时地生成准确的概算口径和合同口径的分析数据,保证了统计口径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了合同管理在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主线作用,通过建立合同与概算的对应关系,建立了概算计划和投资分析体系。通过统一集成的数据库平台,实现多项目之间的对比,为决策层提供全面、具体、来自基层和真实的数据,为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对各基建项目管理和综合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实现了系统设计之初希望达到对基建工程项目网络进度、投资控制和财务成本分析的管理目标,提高了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后续的系统建设与应用中,澜沧江公司将采用企业EAI(企业应用集成)平台和技术,全面集成和整合水电基建工程管理、生产期管理和其他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集成,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层次。同时,将不断地对水电基建工程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为大型水电流域型基建信息化建设积累经验。(本文作者:李学红 单位: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

第9篇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知识共享;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是为完成依法立项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工程(而进行的、有起止日期的、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特定过程,包括策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和移交等。建设项目涉及众多参与者的复杂工作,具有交付成果单件性、建设周期长、过程量大、涉及面广等特点。建设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项目团队任何成员都不可能具备完成项目所需的全部知识组合,而且因为项目的子任务之间具有或强或弱的相关性,每一项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其他任务的相关情况,所以每一个项目团队成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势必会向其他团队成员寻求知识、技术和经验上的帮助,同时向其他团队成员提供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来帮助其他团队成员解决其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如何协调众多参与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已经成为建设项目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

一、在建设项目中使用BIM的必要性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和大量减少风险,消灭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BIM作为一个三维的工程项目几何、物理、性能、空间关系、专业规则等一系列信息的集成数据库,可以协助项目参与方从项目概念阶段开始就在BIM模型支持下进行项目的各类造型、分析、模拟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首先,这样的BIM模型必须在主要参与方(业主、设计、施工、供应商等)一起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建立起来,而传统的项目实施模式由于设计、施工等参与方的分阶段介入很难实现这个目标,其结果就是设计阶段的BIM模型仅仅包括了设计方的知识和经验,很多施工问题还得留到工地现场才能解决;其次,各个参与方对BIM模型的使用广度和深度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规则才能避免错误使用和重复劳动等问题。BIM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直至建筑生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建筑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进而增加建设项目各参与方的效益。

二、基于BIM的建设项目知识共享平台

BIM强调建设项目团队不同专业和不同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中各专业之间工作相互独立、交叉少,各参与方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充分,不能适应BIM技术下对项目组织和管理的要求。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将工程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专业、关键指标、组织、项目等信息进行整合和集成,并促使工程项目系统内部的资源实现协调一致,以形成项目知识共享平台,见图1。

基于BIM的知识共享平台不仅将传统信息管理模式下存在图纸化设计的“专业碰撞”导致施工难度增加的弊端破除,更为重要的是,将各个集成阶段的资源和数据实现有效链接,通过智能化和参数化的手段将本来极为复杂的项目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在关键指标集成中,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信息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工程量计算不得法导致工程造价“失准”的问题,通过三维或者四维的模式来实现工程实体的模式,进而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确性计算。此外,在项目信息管理全生命周期中,通过BIM知识共享平台,能实现对与项目有关的数据参数进行共享、更新和管理,实现信息的一致性。

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过程中,由于缺少功能强大的知识共享交流平台,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时常出现各自为政的不良局面,为建设工程项目带来诸多隐患。而基于BIM的上海中心大厦项目知识共享平台能有效地将工程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关键指标、每一个组织、每一个项目等知识和信息进行整合和集成,使项目虚拟团队中的各个“成员”不再是彼此“隔绝”的关系,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在基于BIM的知识共享平台顺利地实现知识交互性的共享,以满足各成员对知识的需求。

三、BIM在项目建设各阶段知识共享中的作用

BIM作为一个知识共享平台能够收集、整理、组织、传递知识和信息。在招投标阶段,主要是项目的策划,项目团队的组建;在设计阶段,更多的在于复杂体系的设计、机电管线综合、各专业碰撞检测方面;在采购阶段,主要是材料统计、工程量计算,采购的招投标管理;在施工阶段,主要是施工方案的探讨、4D施工模拟、施工现场监控;竣工验收阶段主要是设备信息管理、维护保养管理、空间使用变更等。

(1)招投标阶段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招投标作为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项目招投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期控制及质量品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项目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

在招投标阶段,BIM可以动态修改的特性对于招标方随时进行节点测算,提高工程量计算与项目成本估算的准确性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有利于招标方控制造价,顺利进行招标工作,选择合适的中标单位。BIM有利于总承包商对不同分项工程提供的模型进行相互之间的检查,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模型与各自深化设计之间的一致性,从而在正式实施前把问题减到最少。

(2)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设计师通过BIM知识共享平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使用算法语言与变量参数,通过对规则的设定与判断来调整设计方案。利用BIM模型及相关软件的扩展功能,对建筑物的冷热负荷、日照效果、能源消耗、室内采光等物理环境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估,方便快捷地得到直观、准确的建筑能量性能反馈信息。根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对设计方案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做出更加有利于建筑可持续性的选择,实现可持续性设计,进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另外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项目各参与方可以直观地了解设计方的设计意图,从而使项目各参与方对项目理解达成统一,提高沟通效率。并且通过软件自动检测出各专业模型构件之间存在的碰撞冲突点的方位和数量,对这些碰撞点进行设计调整与优化,可及时排除项目施工环节中可能遇到的碰撞冲突,显著减少由此产生的设计变更,大大提高综合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降低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

(3)采购阶段

借助BIM项目知识共享平台和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项目参与各方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编制招标采购计划和相关的合同,并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当设计方案变更时,BIM项目知识共享平台能够及时提供设计方案及变更信息,采购方根据此制订修改采购计划。

(4)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通过BIM对施工现场模拟、深化施工图设计、4D施工模拟、大型机械运行空间模拟等方面的应用,实现对施工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有效监控和管理。例如针对施工现场作业空间相对紧张的情况,可通过BIM模型比对施工现场,从而快速寻找可以利用的空地,并且查询可利用空地的几何尺寸,方便场地的使用规划,同时也可以直接通过实时更新的模型来了解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另外基于与现场实际情况相一致的BIM模型,结合预设的施工计划进行4D模拟,来依次表现混凝土施工、钢结构吊装、钢平台系统运行和大型塔吊爬升等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工况,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各工序之间存在的冲突。针对这些问题,及时找寻解决方案,从而避免在实际操作中不必要的经济和时间损失。

(5)竣工验收阶段

在竣工验收阶段,BIM能将建筑物空间信息和设备参数信息有机整台起来,结合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空间定位和数据记录的优势,台理制订维护计划,分配专人专项维护工作.以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对一些重要设备还可以跟踪维护工作的历史记录,以便对设备的适用状态提前做出判断。

参考文献:

[1]陈丹.基于虚拟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谭泽迅.基于BIM技术构建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7):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控制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其工程范围广、施工队伍具有流动性、工程体量大、建设手续繁杂等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基于此,在对建筑工程进行项目管理时,必须创新管理思维,革新管理方法,结合市场及当地建设管理部门的情况,并且要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详细合理的管理措施,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执行效果差

建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筑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对于经济总体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基于这个原因,政府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管力度,相关的行业标准、法律、法规相继不断的完善。这些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是经由建筑领域的专家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而制定的,是我国建筑行业正常运行、健康发展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建筑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施工中随意性较大,随意降低标准、偷工减料,规范、标准停留在纸面上,形同虚设、成为应付监督部门、业主检查的工具。

1.2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科学高效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机制是项目管理得以顺利实施,实现预设目标的基础要件。它是项目建设活动中管理资源的核心,主要包括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以及彼此间协调运转的关系。健全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机制能够为建筑工程建设实施提供高效、安全的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建筑企业不重视,为了控制成本,人为缩减管理开支,造成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专业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由于缺少人手,许多人员身兼多职,专业性差,繁杂的工作不但不利于工作高效,也损害了专业人员身心健康,时间久了必然给项目的管理埋下质量隐患。

1.3造价控制程序不严格

造价控制包括对运输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材料采购成本等各方面的费用进行控制,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成本,直接减少了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效益。比如在投标决策时期,建筑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准确的、真实的市场造价信息、企业的施工定额等来做出最终的管控成本,以免造成其工程施工成本超过预算成本;在施工方案设计阶段,注重增强其经济合理性,并加强图纸、工程量清单审查力度,防止出现漏项或者工程造价超出企业施工成本等问题;在施工阶段要执行限额领料制度、避免浪费,严格按照定额及施工预算去执行,以免超出施工预算。

2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要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法、质量管理条例、及地方法律法规的标准去执行,不得降低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工作的严格落实,能有助于项目早日竣工、早日发挥经济效益,只有充分重视质量控制工作,才能实现建设项目的保质、保量、按期完工。这就需要将质量控制工作高度的重视起来,不能将质量控制工作形式化。在对项目管理机构的建设方面也要结合项目情况,对质量控制专业人员的配置要齐全、定期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将质量控制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到最大化。

2.2加强工程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越早完工投入使用,就能越快实现经济效益。工程进度也因此受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成为衡量施工单位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网络图、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横道图是施工单位开展工程进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工序、环境、气候等尽可能的实现流水作业,要严格执行关于工期的各项规定,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如期完工。

2.3强化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造价的控制,严格控制实际成本,避免超出预算成本。造价控制实际上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与前提。为了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就需要加强对市场的调查,通过制定出真实、详细的工程造价,才能够保证预算成本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就能够落实预先制定的造价控制目标。

2.4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施工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前提。任何一个建筑工程要实现预定的经济目标、社会效益都必须切实保障施工安全。安全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归属动态管理范畴,包括对施工人员、设备、材料以及施工环境安全状况的识别与控制。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安全要求很高的行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但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还会危及施工人员以及周边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开展工程安全管理,必须要以完善、规范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为基础,要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项目经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要具有较高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安全生产法律知识。施工单位要把选择项目经理作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道控制手段,还要根据项目的规模配备专职的安全人员。

2.5建立健全EHS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的制定,其又可以分做领导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承诺以及该项方针的整体目标: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进行结构搭建和工作组织;为员工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物品,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安全培训,以确保其能够熟知防护物品的使用方法,同时还需要构建防护用品检修方案;员工在上岗前要做好岗位安全培训工作,某些岗位的员工还需要有专业的资格证;对员工的健康档案、以及施工环境及安全考核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存储。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设备及设施都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环保规定,如施工环境、防护用品等,同时还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标识、警示牌等等。在工程建设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其会对自然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必须要做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实现对其的再利用。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副产物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其就能被再次利用,将其价值最大化,同时促进了社会及环境效益的提升。所以,我们要不断对EHS管理体系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其对于建筑行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2.6加强项目总承包模式的开展,实现工程全面管理

项目总承包模式是将工程项目整体承包下来的建设模式,包括提供设计方案和工程施工以及竣工后的项目运营。建设项目在论证通过后,就可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项目总承包单位。在项目总承包模式中,包括设计、施工、运营都由一个总承包单位来完成,这不仅降低了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管理成本,还可以有效减少项目管理中的不可控因素,能够使工程高效的完工,尽早的发挥经济效益。进行项目总承包的公司必须有相应的资质、业绩,能够为项目业主提供整体的项目建设管理解决方案。

2.7不断的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随着社会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在工程管理人员的选择中要重视相关人员的专业性以及资质认定,比如必须通过建造师考试或造价工程师考试并获得证书。项目经理要由取得建造师并且具有能力的人担任,充分发挥人才在工程建设当中的作用。施工单位不仅要重视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职称、资格证书,还应该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以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发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就要重视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等方面。在管理措施上要严格落实执行。此次主要从理论层面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要圆满高效的完成建设项目不仅仅要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而且还需要项目管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

作者:刘兆军 单位:天津泰达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树峰.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民营科技,2011(08).

第11篇

1.1可视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更新,我国诸多行业与领域的发展都越来越重视可视化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借助传统的手段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尽管也能达到一些管理成效,但是整个管理过程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将BIM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领域,凭借该技术的可视化优势,不但能有效弥补传统管理手段存在的缺陷,同时还能实现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而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

1.2协调性

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进行有效协调,一旦发现某一环节的工作出现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负责人进行探讨,准确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以往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整个管理过程往往存在着诸多漏洞和缺陷,导致工程建设效率很难得到有效提升。但在引入BIM技术之后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BIM技术具有较强的协调性特征,可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协调配置,进而为工程项目施工速度与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1.3直观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都是参照施工图纸开展施工作业工作,这就对图纸设计人员、审核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在图纸设计或理解上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与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引入BIM技术之后,可便于施工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及其施工规划的全貌进行提前预览,进而直观地了解有关工程施工的各方面信息。

1.4模拟性

BIM时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模拟性特征,这也是其一大技术优势。BIM技术的模拟性不单单表现在利用计算机软件所构建的建筑信息模型,同时也表现在对一些较为特别的事件所进行的模拟仿真。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时候,通过引入BIM技术,可准确模拟诸多关键性要素,如热传导模拟、紧急疏散模拟、节能模拟和日照模拟等,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还可开展4D模拟工作,即参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拟真实的施工过程,并以此为基础,编制出最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管理方案。BIM技术所具备的模拟性功能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2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意义

2.1有助于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

现阶段,绝大部分工程项目的参建方在进行工作协调与信息沟通的时候都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导致工作的开展效率与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升。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真正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人员寥寥无几。而且一些项目管理者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缺乏深入的认识,未意识到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价值。实践证明,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可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并使工作的开展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

2.2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能承接到一个项目,并不代表其能获得利润,因为现代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往往都比较大,使用要求也要高得多。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就存在只要承接到工程项目就能赚钱的思想,许多施工企业往往不重视对项目的管理,最后出现项目亏损的情况也比较常见。通过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可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这样即使在投入较少的条件下也能实现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2.3有利于确保管理内容的精确性

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可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模拟,这是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前的主要作用,通过该技术的施工模拟作用,有助于设计人员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与管理方案,并提高整个管理过程的精细化水平与精确度。例如,BIM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工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项工作的科学评估,这样就能帮助施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施工建设成本,并确保合同中的各项应付款项得到及时有效履行。

3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1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审计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的审计主要涉及到检查工程投资成本、工程量等内容。且工作流程十分繁琐,工程量也比较大。所以,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项目审计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审计中的主要应用内容为:对已完工的工程项目进行审查与检验。可通过构建科学完整的建筑工程审计系统,对建设完工的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工程总量等关键指标加以审核。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审核,必须首先打造一个工程数据库,然后组织相关专家构建数学模型,这样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3.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运维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高效实施需要建立在严格落实各项运维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伴随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与建设要求的提升,其运维管理工作任务也更加繁重,具体来说,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空间规划、租赁管理、日常管理、巡检管理等。管理人员应当结合运维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制针对性的运维管理方案,使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运维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3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而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就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突出的优势,借助该技术可构建一个完整的BIM安全管理模型,该模型主要可分为应用层、模型层与数据源三大组成部分。其中,应用层主要负责完成施工模拟与碰撞检测工作;模型层主要负责建立和优化施工安全信息与管理模型等。通过构建BIM安全管理模型,可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控,一旦BIM安全控制中心接收到预警信号,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安全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安排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这样就能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降低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3.4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来说的一大主要作用就是能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综合水平。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BIM时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拥有十分强大的信息存储与共享功能,可实现对各个相关项目实施案例的及时存储与共享。在进行造价管理的时候也可借助这一模型,正因为如此,在当今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所积累的项目实践案例越来越多,模型的设计也愈发完善,这就使得造价管理的精准性得到显著提升。

3.5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能有效应用于过程管理之中,BIM工程师可把各个环节的时间信息等添加到BIM模型之中,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人员也可参照BIM数据库和BIM模型来开展各种管理工作。工程预算人员和材料管理人员可在分析和整理BIM模型数据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工程量审计核算以及相关数据统计工作。测量施工人员可利用BIM模型中各种元件的相关定位数据,对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加以优化,这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此项工作的精确度和效率,同时也能降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二维图纸计算工作的压力。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实现了以BIM技术为基础的移动云端应用,其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巡检、各分项目质量监管等方面,负责质检和安全检查的人员可对现场不满足规定要求的地方进行拍照,然后再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端设备直接传送至BIM中心管理平台之上,借助该平台进行现场实际照片和标准模型图片之间的对比,从而判断问题根源所在,这样就能实现建筑工程过程管理综合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第12篇

关键词:系统集成工程,进度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企业只有重视项目管理,实现项目合同目标,加强进度控制,提高工程投资效益,才能够全面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够赢得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进度控制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项目管理考核指标之一。

1 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

1.1 具有多学科合作性质

通常情况下,系统集成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专业是比较多样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电子等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基本构件就是系统集成的基本依据,不管是在综合技术上,还是在专业背景上都很强大,而且人员投入多和建设周期长也是它所具备的特点。

1.2 具有独特性

其实每一个项目都不是完全相同的饿,项目本身就具有自身的特性,而这些特性在系统集成领域中显得尤为突出,系统集成公司不仅要将产品提供给客户,而且还要依据客户的需求制定出完全适合的解决方案。就算解决方案已经制定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依据客户的基本需求,进行相关的客户化工作,所以,每一个项目在根本上都是不相同的。

1.3 集软件、硬件及应用于一体

系统集成项目和普通的软件项目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别,它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为某一个行业用户专门提供的,例如,金融、电信、税务等等,系统的业务要求很强,所以,它不仅需要对用户所在的行业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而且软、硬件技术的具备也是十分重要的,利用软、硬件的不断转化,逐渐成为能够解决用户问题的能力,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程度,系统集成够公司所具备的软件系统必须是核心的,而且还可以使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提供相关功能的硬件设备也是很有必要的,并且与行业工程规范相结合,对用户的安装调试进行相关的指导。

1.4 不确定性

比较普通的项目活动,系统集成项目不管是在技术环境、用户需求,还是在进度和成本上,想要实施控制就会更难。通常情况下,系统集成项目所涉及到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成熟,在此基础上,产品的生命力却越来越短,这样的话,项目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完成,项目成员必须对新的技术动态有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所以,在项目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新技术也会使其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风险。除此之外,因为系统集成项目目标的精确度不够,任务边界也不够清晰,客户需求也会因为项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造成项目进度、费用等不断出现变化,也正是因为这其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可控的因素,系统集成项目的不确定性也有愈加强烈。

2 系统集成中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完成项目既定目标为目的,按照内在逻辑规律来对系统集成项目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协调、组织、计划,以此来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各项目要素,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组织高效益的实施,从而使得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价值、完成项目的既定目标。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具有程序性、科学性和全面性,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理论和观念来完成“一协调二管理三控制”,“一协调”指组织协调;“二管理”指信息管理、合同管理;“三控制”指费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其中进度控制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资金、技术、设备、材料、人员是系统集成项目的重要项目要素,它们是立体多维、相互结合的关系,具有环境适应性、目的性、相关性、集合性。加强系统集成中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务必要详细分析这些项目要素,并强化其管理。

3系统集成中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3.1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最佳施工进度可以按照已经确定好的总流水线和施工方案来进行,分包单位之间、分部工程之间的流水方向、流水搭接,以及控制性的工程程序、工程进展可以通过进线来观察。

3.2 加强项目计划管理

加强项目计划管理能够避免出现投入不必要的物力、人力和时间的问题,也能够防止系统集成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陷入到那些无序的状态中。这可以通过在WBS和甘特图中进行相应的项目时间进度分解来完成。

3.3 充分利用项目管理软件

例如:在我们将系统集成项目的甘特图建立之后,项目的关键路径就可以通过项目管理软件来有效得到。同时,应该对项目的关键路径变化进行实时掌握,对那些影响系统集成项目进程的任务或事件进行及时解决。

3.4 建立正确的项目实施流程

确立项目的整体实施流程,能够便于我们对项目各步骤的顺序进行明确。由于大多是采用绘图的方式来表示系统集成项目的进度计划,所以,一般都采用网络计划图和横道图来表示。可以按照系统集成项目的实施情况来调整和控制施行过程。

3.5 加强控制性工程的进度管理

控制性工程是指在关键线路上的对整个工程的工期有着关键影响的工程。控制性工程的进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因此,必须优先保证其物资、机械设备、人力、资金等资源,确保其按期完成。当然,对于非控制性工程也要按计划进行,避免原本非控制性工程转变为控制性工程,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3.6项目从启动至收尾都应不断的更新WBS

由于系统集成具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往往是由不同的分包商来承担不同的子项目。一般都是将子任务的分包商确定后,再由分包商和总集成商一起对明确的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进行商榷。所以,为了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的进程,项目负责人应该不断更新WBS,无论是启动阶段,还是收尾阶段都不能懈怠。

4 有效加强系统集成进度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4.1 合理安排项目进度

第一,项目活动排序。项目活动排序正确与否直接对项目费用的开支、资源调配和进度安排造成直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里程碑制度、关键路径法和网络图法来确定项目活动的排序。

第二,项目历时估算。项目历时估算主要是指工作间歇时间+项目实际工作时间。项目历时估算方法主要包括参数模型法、专家法、类比法等。

第三,制定进度计划。项目活动的完成日期和开始日期都是由所指定的进度计划来决定。我们应该找出项目各项活动的先后顺序,正确估算出工作完成时间,从而对工作的时间进度进行合理的把握。

4.2提高项目软件开发效率

项目软件开发效率对于系统集成中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会有较大的影响。笔者认为项目软件应该由“部件”和“平台”和两大部分构成。它们二者所构成的分层结构是总线式的。软件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部件,而平台又是运行、部署、开发业务部件的场所,在在平台的控制下,不同的部件既可协同工作,又是相对独立的。与此同时,这些部件又是可扩展的、可重构的,对于不同客户的业务需求能够实现动态完成。例如,Justep X5 Studio即为业界公认第一的快速开发平台,提供完全可视化、组件化开发环境,具备超强的工作流、组织机构和权限、复杂图表和报表、丰富的业务规则定制能力,以及各种浏览器环境下的复杂业务展现和交互支持,能够有效地提高项目软件开发效率。

4.3努力培养高素质的进度控制人才

加强系统集成中项目管理进度控制的关键就在于应该提高项目进度控制人员的整体素质。进度控制人员素质的高低对项目进度控制是否能够完成造成了直接影响,因此,应该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道德观念,第一,应该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系统集成项目进度控制工作应该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体系。第二,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较高的业务素质。进度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受到进度控制人员专业技能、职业知识高低所决定,因此,企业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继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第三,应该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保持良好信誉,遵守公共道德,采用适当的自我约束规范。第四,系统集成项目进度控制人员应该具备高风险管理能力。进度控制人员应该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和明确的理解力,基于整体出发的角度,保持职业的规范性和谨慎性。

4.4 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进度

组织措施是指应该由项目经理牵头,成立软件开发部、生产管理部、技术管理部、质量安全部、计划合同部等部门。务必要做到责任到人,工程进度控制的主要责任人就是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责任不明、不能按期执行项目进度计划等问题。

4.5 正确处理进度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系统集成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管理既矛盾又统一,合理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但不会影响工程进度,还会使得工程进展更加顺利。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只有做好了质量管理,建造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其他的进度、成本等管理才有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改进工艺、优化组织安排等措施,加快工程进度,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切忌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管理的错误行为。

5 结语

总之,进度管理与控制是系统集成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对整个项目的盈利,乃至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在进行进度控制的同时必须要协调好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的关系,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卢少文.系统集成项目的进度计划技术研究[J].福建电脑,2008,(10):112-116.

[2] 李大鹏.关于项目管理中施工进度控制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105-109.

[3] 周建光.浅谈建筑工程进度计划控制[J].山西建筑,2007,(09):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