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会计的条件

管理会计的条件

时间:2023-09-20 18:23: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会计的条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会计的条件

第1篇

1.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首先,财务会计论文与管理会计它们同属于一种管理活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通过收集、整理、加工和处理企业的经济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它们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互相制约、又互相补充。财务会计,是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的要求,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即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来参与企业经管理的。管理会计则是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运用一些专门的方法和技术,通过预测企业的经营前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制定企业的经营计划,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 

其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一致,都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服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同处于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环境中,它们的工作对象基本相同,都是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财务会计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记录、核算、监督、控制和报告来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管理会计则是利用财务会计记录的各种经济信息,通过一些专门的技术和方法,进一步加工和利用,以预测和规划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对其过程加以控制和评价。它们共同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和满足外部的信息需要服务。 

1.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认识事物的关键还是要弄清事物之间的区别于联系,在具体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专业术语和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往往使人对它们之间的若干概念弄之不清,因此在对两者进行研究之前先要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一些基本问题弄清楚。 

1.2.1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以决策研究为核心的高度综合的“软科学”的一个分支。因为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和首要职能。因而从事决策研究的现代管理会计自然就成为与管理融为一体的一个专门领域。它的性质是与现代化管理的性质为转移,并随着现代管理会计性质的发展而发展。研究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套严密的概念框架,用来指导和发展管理会计的实践。 

1.2.2管理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企业领导做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的服务主要是内向的,侧重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帮助各级管理人员预测经济前景,判断经营环境,确定最优的经营和投资方案分析差异,控制成本,挖掘潜力,消除浪费划清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并在评价和考核业绩的基础上奖勤罚懒,以便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工作。 

1.2.3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 

由于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所以管理的职能也是管理会计的职能。为实现这些职能,需采取运筹学中的一些先进技术方法,作为预测和决策的手段,其中以预算的形式将决策所选择的方案具体表现出来,在执行预算过程中,以责任会计制度作为对预算的控制体系。按其职能分类可分为计划会计和控制会计两大类,决策与业绩考核也是管理的职能,也可划分为“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控制与业绩考核会计”两大类。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只要能够满足本企业管理上的需要,可以不拘方法和内容。美国会计学会(AAA)l958年度委员会报告书说明管理会计的方法包括标准成本、预核管理、本量利分析、差别成本分析、弹性预算、分析、责任会计等七个方面。 

1.2.4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 

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与管理会计同为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因其沿用传统的会计模式,故称“传统会计”;因其侧重于满足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决策需要,以外提供财务报告,故也称“对外报告会计”。 

1.2.5财务会计的概念 

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信息事项。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进行加工处理,并借助于以财务报表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报告形式,向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这种信息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并结合文字说明来表述的,反映了企业过去的资金运动或经济活动历史。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分析 

首先,它们的工作主体不同。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通常只有一个层次,即财务会计,主要以整个企业作为一个主体,以实现完整的反映和监督整个经济活动的过程需要。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则可以是多元化的,既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的一个部分,如车间、部门,班组、甚至个人。 

其次,提供信息的范围不同。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的使用人除了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外,还包括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的使用人,则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 

此外,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工作的侧重点、作用时效、遵循的原则、信息特征和载体、方法体系、工作程序,观念取向和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方面也有所不同。 

2.1差异性分析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从核算目的、核算重点、核算依据、核算对象、核算程序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现以下具体说明了二者的差异。 

2.1.1两者核算的目的不同 

财务会计通过定期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以及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资金流动情况的财务信息,主要为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或个人服务而管理会计则通过选用灵活多样的专门方法和技术,不定期地编制各种管理报表,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管理决策的有用信息,主要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服务。 

2.1.2两者核算的重点不同 

财务会计着重反映过去的记账、算账、报账,单纯地提供信息而管理会计虽然也要算账,但着重点在于能动地利用已发生的财务会计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和控制现在。 

2.1.3两者核算的依据不同 

财务会计在我国,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法和颁发的统一会计制度而管理会计只服从管理人员的需要,依据经济决策理论和数学公式,没有强制性的公认会计原则或统一的会计制度。 

2.1.4两者的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在我国,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法和颁发的统一会计制度而管理会计只服从管理人员的需要,依据经济决策理论和数学公式,没有强制性的公认会计原则或统一的会计制度。 

2.1.5两者的核算程序不同 

财务会计核算程序比较固定,有强制性,凭证账簿、报表有规定格式而管理会计核算程序不固定,可自由选择,一般不涉及填制凭证和复式记账问题,报表没有一定格式,可按管理需要自行设计。两者核算方法不同。财务会计在一定时期内,统一以货币计量单位系用同一种核算方法,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核算时只需应用简单的算术方法和原始的计算工具而管理会计在一定时期内可采用多种核算方法,提出不同的选择方案。核算时大量应用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来确定最优方案。 

2.1.6两者核算要求不同 

财务会计力求准确而管理会计不要求绝对精确,一般只要求计算近似值。 

2.1.7两者编表时间不同 

财务会计是定期编制月、季、年报表而管理会计不定期编制, 根据管理需要,可能天天编,甚至每隔几小时就编,也有些报表可能长达数年编一次。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也经常互相渗透,密切联系。 

2.2关联性分析 

2.2.1它们的原始资料很多是相同的 

管理会计一般不涉及填制凭证和按复式记账法和登记账簿的问题,它经常直接用财务会计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有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加工、调整、改制或延伸, 再结合其他有关信息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编成各种管理报表, 为改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2.2财务会计有时也把一些原属于管理会计的内部报表列入对外会开发表的范围。 

财务会计有时还把塑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主要产品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实际利润与目标利润的对比数作为对外报表的补充资料。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两大会训体系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融合 

会计系统是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耦合而成的,它是企业管理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一步融合不仅必然、可能,而且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 

3.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必然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灵活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在《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中提出了企业报告综合模型?要求必须从面向过去的回顾型系统向以未来的预期与设想为主的预期型系统转变?更多地关注非财务数据等信息?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前提。作为会计系统的两个分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很多方面具有相同的质量特征?严格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界限显得越来越困难。 

3.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可行性 

3.2.1.融合的技术基础 

反映分析对象的同一性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技术基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反映和分析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是同一的?都是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与物质运动为基础?以信息为载体?反映与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二者反映分析对象的一致性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础。 

3.2.2.融合的理论基础 

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条件。首先?在现金流动会计法下?财务报告直接提供现金流量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信息?使得投资决策与业绩评价相结合?投资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联系?从而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达到了融会贯通。其次?增值会计模式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和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由此进一步形成了信息通用、方法互补的有机会计系统?这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创造了前提条件。再次?资本成本会计统一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成本口径?协调了投资项目的配置效益与使用效益?为建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互贯通的统一会计体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最后?事项会计的迅速发展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对接的平台。事项会计所要求的多重计量属性以及将财务会计系统与管理会计系统的数据进行共享并提供以事项为主的信息?在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的今天?可以较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这就彻底打破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界限?预示着未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将走向融合。 

3.2.3.融合的人才支持 

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形成为会计融合提供了人才支持。经过二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我国已培养出了一大批会计学、管理学专业高级管理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1991年开始实行全国会计师职称系列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以来?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参加培训、考试?近些年来还加强了计算机等级考试?这些措施促成了我国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的形成?为实行会计融合提供了人才保障。以上是笔者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可能性所做的初步探讨?并把其应用于成本核算过程中来检验其可行性?以期能够在今后的研究和探讨中更深入地做好此方面的工作 

第2篇

一、战略管理会计概述

进入二十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加剧。1965年美国的安索夫发表《企业战略论》,提出了适应这一新发展的企业战略管理。与此同时,传统管理会计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难以适应战略管理对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自身的创新不可避免,战略管理会计便应运而生。英国学者Simmonds在1981年最早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对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由此来发展和控制企业战略的会计”。并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即是未来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

战略管理会计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注重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它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搜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如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并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据此来协助管理当局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管理业绩。它服从企业的战略选择,分析和提供与企业战略有关的管理会计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战略管理会计吸收了战略管理的思想,极大的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及时满足了企业提高竞争力对它的需要。

二、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传统管理会计的目标及行为存在短期性。它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忽视了企业的长远规划,特别是忽视了风险管理。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重视风险管理,运用长期本量利分析等技术为企业提供战略管理所需要的相关性信息。

传统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失真。它在成本分配、投资决策上所使用的方法比较主观,往往以众多的假设为前提分析企业的运行,因此,它所提供的信息与真实信息的差距很大。信息的失真使得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功能无法实现。战略管理会计则在方法制定方面尽可能符合现实,它将传统管理会计所使用的很多假设都放开,从而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的信息。

传统管理会计涵盖的范围较狭窄。它重视物质资源的计价和管理,但却没有注意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战略管理的视角中,人力资源是企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人力资源的竞争几乎决定了竞争的成败。战略管理会计非常重视人力资源价值的分析与投资,强调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

当前,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外来看,企业要谋求更大更快的发展,必须走资本经营的道路。而战略管理会计可以适应资本经营涉及经营面广、风险高、操作难度大的特点。因此,管理会计发展到战略管理会计阶段势所必然。

三、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现状

(一)我国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现状。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如湖南韶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进行战略成本管理,通过分析上下游价值链、内部价值链、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实行了“水泥散装优势战略”。此战略既简化了其上游价值链(不再需要包装材料),又简化了本企业内部包装车间的价值链;既降低了水泥的单位成本,又可以使用户受益,从而实现了优化行业和企业内部价值链联系的目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邯钢采用“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成本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是:以国内先进水平和本企业最高水平为依据,广泛搜集资料,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对比,确定赶超对象;在分析竞争对手技术水平、生产设备、材料供应、生产组织和员工素质等条件的基础上,以市场价格为基数,从后往前,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反复剖析、测算和平衡,确定出各分厂、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然后层层分解落实,未达标的否决奖金或升级指标。这种成本管理模式蕴涵着丰富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首先,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根据市场和竞争对手来倒推成本,体现的是目标成本法的基本思想。其次,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一道工序一道工序进行剖析,意在挖掘各增值作业的潜力,努力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各工序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率。这种以满足顾客需要为中心、将管理深入到各个基本作业层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现了作业成本管理的要求。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对管理会计的普及程度较好,而战略管理会计的普及则较差。很多企业都没有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管理会计的比重也不高,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员根本不了解战略管理会计。尽管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现实情况却毫不乐观。

(二)成因分析。之所以我国目前呈现战略管理会计实践滞后于理论的局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战略管理会计引入我国时间较短,普及程度还很不够。西方管理会计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至今大约20多年的时间。经过这些年的介绍、普及,大多数会计人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所以企业中传统管理会计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介绍、引进入我国,时间尚短。

2、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仍需改善。自管理会计引入我国后,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不够。在政府层面,依然偏重于财务会计的应用,管理会计只是处于附属的分支,还没有把它列到和财务会计并重的地位,对管理会计的推广力度也远远不够。在企业层面,由于国有企业领导的任命制和任期制,导致企业领导只重视短期内目标与任务的完成,忽视企业长期战略规划与管理,因此普遍还没有把管理会计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更不用说战略管理会计了。

3、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成本较高。战略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系统,一般来说它不具有统一的模式,应当量身定做。它的贯彻需要企业对自身的企业流程做全面的分析,结合企业的发展和培养、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设计一套适合本企业的管理系统。与此同时,必须保证有高效、适合的计算机软件做技术支持,而这单靠企业自身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和相应的软件公司进行配合。同时,为了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正式实施前必须在企业内部由上至下,进行广泛的动员和人员培训,使各级人员掌握实施管理所必需的知识,并取得各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这些工作必然需要很大的经费支出,所以往往也是阻碍战略管理会计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十分缺乏。战略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会计人员熟练掌握管理会计以及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同时要具备企业管理的知识。在具体实施中,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技术方法也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师才能胜任。而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结构不尽合理,中高级会计人才欠缺,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就更加缺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的瓶颈。

四、战略管理会计实施分析及措施

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内部条件包括两类:新技术应用和新管理方法实施。新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辅助技术,集成制造系统等。新管理方法如全面质量管理,适时生产等方法。外部条件也主要分为两类:竞争对手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目前,从外部条件看,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竞争对手和顾客需求对企业的影响。很多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营销工作。从内部条件看,2004年我国企业500强的人均资产达到136.72万元,但只有世界企业500强人均资产132.47万美元的12.46%。这种资金规模的限制难以为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采用提供基础。

综合分析,现在我国多数企业处于外部条件成熟而内部条件不成熟阶段。其主要原因在于内部条件的成熟对企业的要求更高,需要企业在思维方式、管理职能、组织机构等方面做出调整,缺乏外部力量的帮助,单靠企业自身很难在短期内收到成效,反而可能存在风险。与之相反,实施外部条件更为迫切,也更简单,便于实施。

尽管目前大多数我国企业并不具备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条件,但是我们决不能等到条件完全成熟之后才去实施,因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许多内容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条件的成熟。

只要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外部条件成熟,企业就应当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工作。该部门的工作包括:对外部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分析竞争对手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向本企业员工宣传战略管理会计的理念,等等。同时,该部门还应独立于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一是二者的职能不同,不可相互替代;二是如果让财务会计部门的人员从事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其必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财务会计思维方式的制约,从而无法提供战略管理会计所需要的相关性信息。

当企业的内外部条件均成熟时,该部门还应当担负起战略成本管理工作,这必然对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既需要该部门拥有各种专业背景和各种工作经验的人员,又需要他们彼此之间能够分工协作、知识共享。

当前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战略成本管理、竞争对手分析、顾客分析和业绩评价等四个组成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偏重于从企业内部进行分析,二、三部分侧重于从企业外部进行分析,而第四部分则是从企业内外结合的层面进行分析的。

当企业属于外部条件成熟而内部条件不成熟时,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重点在于竞争对手分析和顾客分析。对竞争对手的分析目标有:预测竞争对手的战略,预测竞争对手对本企业所采取战略的可能反应,以及如何影响竞争对手才能有利于本企业的长远发展。分析内容包括: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成本分析,市场竞争地位分析。对顾客的分析目标有:如何通过改善质量、服务使顾客得到满意。分析内容包括:市场份额、顾客保持率、顾客获得率、顾客满意率和顾客盈利率。

第3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作用;发展应用;改善建议

1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概述

所谓“管理会计”,也被业界叫做“分析报告会计”,是从传统财务会计中孕育分离出来的,其含义指的是应用主体出于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使其会计工作人员采取专门的方法,藉由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以及其他一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而后使其应用主体管理人员据此来对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最终做出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由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两大部分构成,与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管理会计是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管理会计具有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职能,是对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扩展。其中,解析过去指的是,管理会计要对传统财务会计提供资料进行深入的加工、改造、延伸,以使之满足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需要;控制现在指的是,管理会计要能够对经济行为主体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予以及时纠正,以使之经济行为可以被严格框定在决策预定的框架内进行;筹划未来指的是,管理会计要对所掌握的各种资料进行严密分析并加以充分利用,以帮助经济行为主体了解和掌握自己的经营运行情况,以提高经济活动中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管理会计起源于20世纪初叶(也有学者观点认为应该是19世纪末),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开始传入我国,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管理会计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发展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速的放缓,让企业经营性收益出现了下降趋势,盈利能力不如从前强劲,这反倒让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彰显。为了能够让管理会计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应用实践方面,我们都应该继续加大对它的研究力度。

2管理会计的作用解析

2.1增进了企业对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管理会计虽然是从传统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传统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类型,但是将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作比较,两者仍然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比如,企业利用管理会计,能够从数据分析和政策调整等方面加强对市场环境的了解,能更好地掌握自己在当前形势下的运营情况,从而可以为自身在今后的发展获取到更多的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2.2提高了企业对经济行为的控制水平。提高企业对经济行为的控制水平,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完成这一任务,企业就必然要依托管理会计作为实现的手段,因为,在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管理会计具有对企业经济预算进行跟踪的功能,能及时发现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能就偏差出现的原因展开分析和调查,从而有力保障了企业对自身经济行为的控制能力。2.3保证了企业对未来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对未来发展做出的决策科学性的高低,事关企业的经济命运,事关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能够走多远的问题,因此,科学的发展决策对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管理会计以计量、分析、核算等手段能够对企业所处的当前经济形势做出合理的分析,企业领导凭借管理会计的分析结果就可以让决策更趋于合理性和科学性。2.4促进了企业内部协作关系的增强。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到了信息时代,对于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讲,能否及时获取市场信息,能否把获取到的市场信息迅速分享给企业各部门,是一个关系到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问题。由于管理会计突破了传统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受到的限制,注重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注重与企业各部门的沟通,因此促进了企业内部协作关系的增强。

3管理会计发展应用受阻原因分析

3.1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分别是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首先,经济环境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更加白热化,风起云涌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始终处于一种不断被挑战的状态,为应对市场环境的纷繁变幻,企业需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但是由于市场信息又是不对称的,企业无论怎么调整经营模式都无法跟上市场变换的步伐,因此,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被折扣了很多。其次,法律环境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晚,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健全,各企业属地之间存有一定的地区性差异,企业竞争的起点不同,会计行为规范化的程度也不同,因此,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受限程度也各不相同。3.2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主要来自企业管理层和相关会计人员的认识层面。首先,企业管理层虽然意识到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但是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却并不深刻,很多企业都没有针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制定相配套的建设机制,在企业内部也没有培养出发展应用管理会计的文化氛围;其次,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和经验都还比较欠缺,缺乏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系统性理论学习和感知,分不清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职能区别和业务区别,管理会计应有的管理作业没能得到有效发挥。3.3技术方法局限性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技术方法局限性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包括短期决策分析和中长期投资分析两个方面。首先,在短期决策分析方面,管理会计短期决策分析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先确定成本金额,但是企业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企业经营成本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其实际发生额是很难准确确定的,因此短期决策分析法在实际执行中的难度比较大;其次,在中长期投资分析方面,管理会计所使用的折现率和非折现率精度不高,获取也较难,企业据此也很难做好决策分析工作。3.4理论与实践研究滞后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管理会计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传入我国,距今已经四十多年了,此间,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对比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管理会计发展应用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应用层面都还比较滞后,相较国际水平,差距依然明显。首先,在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理论体系,现行理论体系还不够健全,缺乏指导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在管理会计发展应用实践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有序的系统性,比如现行企业管理会计在岗位设置、执行过程、呈报形式等方面都还处于自发状态,且由于不同企业的管理者及其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认知、感知等的不同,致使其对管理会计应用的随意性也很大,因而由此引发的各企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性也很大。

4改善管理会计应用现况的建议

4.1为管理会计发展应用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是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信息获取的公平化创造有利条件;其次是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综合权衡各方企业利益,为企业竞争的公平化创造条件;第三是要明确企业产权归属,为企业发展的公平化创造有利条件。有了这三个有利条件作保障,管理会计就有了发展应用的有利条件。4.2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有了科学的理论体系作指导,才能有管理会计在我国的长足发展。一方面,管理会计对我国企业管理领域来讲是“舶来品”,在理论发展上还很不成熟;另一方面,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国情存有差异性,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只有把舶来的管理会计与我国特色的经济体制相结合,研发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才能推动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应用。4.3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技术的可操作性。具体工作的形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管理会计应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为提高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企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探讨管理会计在经济活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技术,为提高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应用积累实践经验。4.4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体系。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体系,一方面有利于组织架构和管理会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助,拓展企业管理信息的共享范围;另一方面有利于管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管理会计的发展应用水平和进度。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和普及应用为此奠定了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惠忠.关于在企业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设想[J].浙江财税与会计,1998(03).

[2]张宗强,杨素华.对管理会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用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3]郑燕茹.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6(S2).

[4]王军.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

[5]刘允龙.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8(11).

第4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报告;成本管理

管理会计利用本量利分析、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计算法等方法帮助企业进行经营预测与决策、投资与存货决策、、业绩考核与评价等经营管理决策,使企业达到提高效益、防范风险、降低成本的目标但由于管理会计发展应用水平的限制导致管理会计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例如全面预算职能就没有很好发挥,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管理会计定义

管理会计分为狭义管理会计与广义管理会计,狭义认为管理会计是一企业为主体展开的为企业的管理者服务的一个信息系统。广义管理会计是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三个方面,涉及企业的大部分日常管理活动。我国学者无论是李天民教授还是温坤教授都是从狭义上定义管理会计,但在2014年财务部的指导意见中管理会计的定义是从广义上定义的,所以本文从广义上的管理会计进行分析。

二、管理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会计报告发展不足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职能、服务对象、约束条件、报告期间、会计主体、计算方法、信息精准程度、计量尺度方面均存在差异,但是企业中管理会计却没有自己的管理会计报表体系,依附于财务会计报表体系。在企业会计工作,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在于财务报告,精力集中于会计工作循环上,很少有企业拥有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进行管理工作,为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提供专业的管理会计报表,运用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工作就会产生偏差影响工作进行。企业中财务部门进行预算职能、车间进行控制职能、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评价职能、业务部门进行计划职能、管理者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职能,各个管理会计职能是分开割裂进行的没有一个很好地沟通协调,各部门对于分配到的职能任务涉及到需要沟通的多会采用消极的态度,导致管理会计应用的职能很难完全发挥出来。2.管理人员素质低观念落后管理会计在我国还没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对企业而言管理会计是一种新的观念方法,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理解重视程度与管理层的知识水平严重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大小。我国企业中的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对依赖于自身的经验,缺乏管理意识,再加之进行决策时多考虑企业的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很少关注,导致经营决策失误频繁发生,管理会计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管理会计工作要求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要掌握财务会计原理及操作,熟悉国家法律制度,更要求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财务会计实务操作多采用一般的数学方法进行核算,管理会计则大量的应用现代数学方法,例如微积分、概率数理统计、线性规划等,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工作人员无法掌握这些技能,管理工作无从谈起。企业中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普遍较低,无法适应管理会计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计功能的发挥,造成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不好。3.外部因素管理会计依赖的资本市场、投资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等发展还不完善,导致无法提供管理会计需要的会计信息,应用环境受限,管理会计的职能无法全面发挥出来。在会计系统应用软件上目前没有专业的管理会计软件,软件开发滞后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我国的法律环境仍然需要改善。

三、相应的改进措施

1.发展完善管理会计报告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会计工作,管理会计进行预测、决策、预算、控制等职能时要求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符合以下要求相关性、准确性、一惯性、客观性、灵活性、及时性、简明性及成本效益平衡性。完善管理会计报告应围绕着几点进行设置。管理会计报告应包括预算报告、决策报告,考核评价报告。预算报告主要针对全面预算职能,预算报告应包含财务预算和营业收入预算帮助企业进行预算和决策。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地决策,如品种生产决策、产品组合决策,管理会计需要运用专业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计算,给予企业管理者科学的决策辅助。2.提高人员素质管理会计人员向企业提高专业的管理会计报告时应向领导层传输管理会计意识,让其明白管理会计对企业的重要性,有利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对现有的部门人员进行培训,可以让企业管理会计水平高的对业务水平低的进行短期企业内部培训,对具有培养价值的人进行专业培训机构培训,让他带领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工作,节约企业成本又能保证管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鼓励管理会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专业考试,对其实现物质奖励提高人员积极性。3.优化外部环境优化管理会计的工作环境需要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努力,财务部加强管理会计的研究制定合理的法规制定,加强会计人员的培养,完善法律制度积极发展完善管理会计以来的资本市场投资市场等。企业根据现有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利益的管理会计制度。结语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的发展需要企业和财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借鉴外国管理会计应用中的优点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企业内部条件,建立本土化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管理会计;危机;出路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05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008- 03

管理会计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会计学科,顾名思义,管理会计是管理者做出管理决策的会计依据。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管理会计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但受客观因素和企业自身条件的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甚至还因为一些条件的限制,使得管理会计的发展陷入重重危机。

1 我国管理会计面临的危机

管理会计主要是供公司决策者做出投资决定的会计依据,其所提供信息的准确与否、严密程度、是否有长远意义直接关系到公司决策者所做投资决定是否有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中,管理会计存在很多不足,使其陷入危机,难以真正发挥其功效。

1.1 缺乏严密且与实际紧密相连的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行为科学、信息经济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被引入到管理会计中,大大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多种学科的引进在丰富管理会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由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引入并非系统的、有条理的引入,这就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较为混乱。除此之外,个别理论还只是处于定性分析阶段,是基于一定的外部经济条件作出的推断,其推理的经济环境和数字模型都是假设不变的、处于特定范围中的。但现实中,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等都是不断变化的,很难依照特定的模型或公式来计算,而且现代企业基本上都不再是单一产品加工企业,这就使得传统管理会计从经济学、统计学中所引申出的一些概念、计算方法失去了现实意义,如边际成本、回归分析等。举个例子来说,保本分析的分析前提是“单一产品”,但事实上几乎没有哪家企业是靠生产单一产品生存的,这就使得经济分析理论偏离了现实的成本核算。

1.2 缺乏现代化的计算方法,难以得出精确的会计信息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会计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详细,对成本的核算也越来越关注于生产原料之外的因素,如研发成本、技术等。计算方法的滞后使得管理会计很难精确地反映生产成本。例如,在计算制造业弹性成本时,往往会忽略直接人工成本,而现代企业中,一种产品的生产通常都在先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用,而研发人员的人工费用也是非常高的,如果此时再忽略人工费用,显然得出的数据是偏离实际成本的。

不管是我国的管理会计还是国外的管理会计,都忽视了对理论结构的研究,这就使得管理会计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核算方法的落后和理论体系的不足,直接使得管理会计陷入失真危机。

1.3 缺乏与现代企业相符的会计方法,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

传统的企业偏向于批量采购、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个性化生产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发展方向,按需定制、按客户要求生产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受传统观念影响,当前的管理会计是主张存货、批量采购、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的。但事实却是,针对个性化生产,大笔的资金用于采购原材料,不仅占用了大量资金,还因为剩余原材料占据库存引发库存管理成本,这些都是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批量生产,过多的产品难以销售,库存的积压、贬值等又造成了企业利润的下降。传统管理会计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计算方法,使得管理会计与现代企业的需求脱节,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要求。当然管理会计在我国推行过程中也是有成功案例的,如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只是对这些成功的案例很少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使得管理会计推广不到位,加上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大型国企,缺乏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的实践经验,这就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更加严重。

1.4 时限性太大,难以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要求

传统管理会计主要关注于企业的短期利润,例如在分析企业的生产成本时,会更多地关注一个项目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的利润,而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条件下,新产品的研发、长远利益的实现往往更符合企业的要求。时限性太大使得管理会计的发展再次受限。

1.5 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

在具体实践中,大部分企业都是由财会部门负责执行管理会计的职责,而不是由专门的管理会计人员负责。与普通会计不同,管理会计主要是为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数字依据,虽然也侧重对数据的统计,但更多的是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是为管理者出谋划策的。普通会计人员只是站在会计学的角度进行财务统计、成本核算等,如果让其从管理的角度为决策者提出决策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匮乏也就导致管理会计在发展中人员不足,缺少最基本的人力因素。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建立专业化的管理会计师团队。

2 我国管理会计的出路

要想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管理会计就必须引入现代管理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建立与实际紧密相连的理论基础,引入现代计算机技术,立足企业长足发展,更新观念,拓宽管理会计的范围。这样管理会计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走出危机。

2.1 引入现代管理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1)在核算成本时,要丰富管理的内容,不仅要关注于原材料的成本,还要将研发成本、供销成本、人力成本等都考虑在内。除此之外,管理会计所提供的数据还要具有前瞻性,更好地反映企业未来的生产、发展方向,以提高管理会计的管理水平。

(2)要明确管理会计的核心在于成本管理。现在的管理会计难以摆脱“会计”的束缚,往往集中在财会数据的统计,但事实上,管理会计的目标在于管理,因此要将管理会计的核心逐步定位于成本管理,将成本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成本核算、成本规划、成本控制,并在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吸收成本习性、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责任成本、成本控制等与成本管理相关的知识。

2.2 增强管理会计理论实用性,推进决策科学化

(1)增加与实际经济环境的关联度。由于传统的成本会计是基于特定的经济环境的,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管理会计可以利用计算机引入更多较为复杂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模型。在管理会计中,推断经济事件时可以提出更多的假设条件,以至更贴近于实际经济环境。

(2)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一是可以让会计人员更快更好地掌握更多的会计信息,提高管理会计的全面性;二是可以增加会计核算的复杂性,使得管理更精确。

(3)改变对管理会计的态度。不可否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会计发展水平远高于我国,因此我们必须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但是,在引进过程中必须坚持“实践第一”,毕竟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企业的基本状况与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吸收先进理论的同时要注重实用性,推进决策的科学化。

2.3 改进管理会计的计算方法,拓宽企业管理范围

(1)采用先进的会计计算方法。引进国外先进计算方法,特别是与企业成本核算相关的会计方法,使管理会计更贴近于现代企业的实际要求。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本投入在企业生产成本中占据了很大份额,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福利制度的逐步建立,人力的投入越来越多,而用于研发骨干人员的投入更是占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一大部分。因此在计算生产成本、进行成本管理时还要将知识、专利的投入通过先进的会计方法计算进去。

(2)积极引进专业会计人才,特别是高端会计人才。大量的会计知识掌握在少量的高端会计人才的手里,通过引进人才,可以使企业更好地了解行业的现状、企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从而使企业更准确地判断未来的市场。

(3)拓宽企业管理的范围。企业管理不仅要囊括成本、人员管理,还要加强文化、法制建设,现代化的符合企业利益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还会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法制建设也会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规范的环境。

2.4 加快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

信息化是会计学的一大发展趋势,作为会计学的一部分,管理会计也必须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随着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信息系统,必须提高其信息化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企业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资源,以此获得更多有利信息,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其次,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会计人员是管理会计直接操作者,几乎所有的会计数据都来自于会计人员的核算,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将会直接提高管理会计的水平;第三,要培养管理者的管理会计意识,管理会计最终是为企业管理者服务的,管理者的重视无疑会使管理会计的发展如虎添翼。

2.5 更新管理会计观念

要想使管理会计走出困境,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根据现代企业的要求,发展管理会计。

(1)更新企业价值观。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一个成功的企业不再单纯依靠严格的制度来管理企业,更多的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引起员工共鸣,进而达到管理的目的。在发展管理会计时也要参照企业文化的方向,为企业管理提供依据。

(2)树立动态管理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快捷,企业的应变能力也不断提高。管理会计作为管理者作出投资决策的数字依据,必须在企业内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找出平衡点,树立动态管理观念。

(3)更新可持续发展观念。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同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管理会计是为管理者服务的,因此管理会计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立足企业长远发展,树立以人为本,实现长期边际效益最大化的理念。如此管理会计才能真正成为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的良好工具。

2.6 拓展、整合管理会计的内容

(1)加强对决策分析、评价的关注度。管理会计和普通会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核心是管理,是为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管理会计应集中于会计模型的运用和数字结果的统计,而非分析的过程。同时管理会计在关注企业利润和现金流的同时还要关注企业价值,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

(2)加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考虑。传统的管理会计在计算生产成本时往往将人力投入忽略不计,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和效益。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纳入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人的作用,特别是高端人才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关注人力资源投资将是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会计在未来的发展中还要关注人力资源的管理。

(3)风险管理方面。由于管理会计着重研究全局的、长远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它必须考虑风险因素。一般而言,报酬与风险是共存的,报酬大,风险也越大。企业的任何一项行为都有一定的风险,企业可能因冒风险而获得巨额利润,也可能导致巨额经济损失。企业风险的管理主要是在经营与投资管理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如投资组合、资产重组、并购与联营等方法分散风险。

2.7 发展战略管理会计

发展战略管理会计是指从宏观经济角度以战略性眼光看待管理会计,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发展管理会计,进而使之更好地支持管理者做出决策。管理会计要走出当前理论与实务脱节的困境,就必须从宏观经济角度以战略的观点来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包括制定企业战略目标、成本分析、风险管理等。战略管理会计采用多元化的信息处理方法,如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对手分析、环境分析、预警分析等。

3 总 结

管理会计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管理会计的现代化水平,对加快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尽快使传统管理会计走出困境,摆脱危机。

主要参考文献

[1]冯巧根.管理会计的时间评价与应用[J].会计研究,2007(11).

[2]胡锦明.企业开展战略管理会计的条件与对策探讨[J].财会研究,2008(22).

第6篇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概念框架; 逻辑起点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4-0006-04

一、绪论

现代会计大致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其中,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在内的各单位的内部管理需要,通过利用相关信息,将财务与业务活动有机融合,在规划、控制、决策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的现象[1],在会计标准、会计实务甚至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更多地考虑外部信息使用者,而忽略了内部的管理决策,以至于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对滞后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作用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2014年10月27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研究、调研座谈、公开征求意见等工作基础上,财政部作为我国会计工作主管部门,顺时应势,制定并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2016年6月财政部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3],明确了管理会计的目标和应遵循的原则,并从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和信息与报告四个方面对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业内一致认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管理会计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管理会计的跨越式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虽然总体而言,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不断有所进步,但仍滞后于实践需要,既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形成统一、公认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全面推进。

因此,要大力发展管理会计,当务之急就是要构建被各界广泛认可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形成关于管理会计公认的“话语基础”,这既是《指导意见》[2]中所规划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中基本指引的基础。

概念框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构建概念框架,首先要确定其逻辑起点,在该起点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出系统合理、完整严密的整体框架。逻辑起点是概念框架搭建的出发点,是概念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前提理论。

基于此,本文对已有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辨析,指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应以目标为起点,并对管理会计基本目标提出了建议,以期对管理会计发展有所借鉴。

二、文献综述

管理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解释、指导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它可用来评估现有的管理会计、指导并发展未来的管理会计和解决现有的管理会计未曾涉及到的新问题。

综观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多数学者都是从管理会计的历史发展回顾开始,来归纳演绎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及其层次和内容。

(一) 管理会计发展阶段的探讨

管理会计始于19世纪的工业成本会计。工业革命不仅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也大大增加了管理费用和折旧金额,为了更准确地核算成本,会计人员开始使用复式记账的方法记录成本账户。20世纪20年代后,管理者逐渐认识到成本信息在企业决策、成本控制方面的重要性,使得成本会计从单纯的计算逐步发展到成本计算与控制相结合,并最后与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剥离,形成了以服务于内部管理为导向的管理会计。从发展历程来看,管理会计大致经历了成本确定与财务控制、管理规划与控制、流程优化与资源节约、资源利用与价值创造四个阶段(IFAC,1998)。财政部会计司[2]认为管理会计发展阶段也可以划分为成本与财务控制、管理控制与决策、强调价值创造三个A段。每个发展阶段都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管理者责任等息息相关。

(二)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综述

西方学术界对管理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的研究并不多。西方管理会计的教科书除涉及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属性等理论问题外,很少涉及其他理论研究,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认为管理会计是一门将各种专门技术应用于实践的学科。我国的会计学者已围绕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收集并整理了国内外关于管理会计逻辑起点的主要研究,列示在表1中。

三、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评价

本文认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其必须能够将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虽然本文在建立逻辑起点时主要采用的是规范演绎法,但它还需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加以验证。实践可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论证,才能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和进步。第二,其是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管理会计是一个发展的系统,逻辑起点应成为联系管理会计系统和社会发展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满足这样的条件,管理会计才能根据社会发展做出适时调整,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第三,其能够对其他抽象范围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这是对一个逻辑严谨、内容完整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最起码要求。

根据前述三个条件,表1中关于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的各项观点虽然都有合理之处,但本文认为以管理会计的目标起点论更加符合上述条件。

本文对其他的管理会计逻辑起点按照前述条件逐一进行评价。

Atkinson et al.[4]在《管理会计》一书中将管理会计定位于:为决策和战略的顺利执行提供信息,并着重解释和讨论了管理者如何估计和管理产品、成本和盈利,如何利用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提高业绩。这种典型的西方观点将管理会计定位于一门实践的学科,缺乏对管理会计理论根源的深入思考和探讨,无法解决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

有学者根据管理会计发展中成本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成本起点论[5],不过,从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成本起点论根本无法涵盖目前管理会计的范畴(例如综合绩效评价、战略管理会计等),因此,成本起点论无法满足管理会计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其次,成本起点论中的成本,并非管理会计最本源的问题,从实践中可以归纳出来,管理会计最本源的问题应该是价值创造,只不过不同阶段、不同企业其价值创造的重点不同而已,成本只是价值创造的一个方面。最后,由于上述原因,根据成本起点论很难建立内容完整、逻辑严谨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

部分学者鉴于管理会计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管理会计工具和重点内容,提出应当以环境和动因作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6-7]。诚然这一逻辑起点可以解决管理会计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但同时可以推理出的一个结论是:不同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环境和动因并非管理会计的最本源问题,也不是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以此为出发点建立概念框架显然会与概念框架“评估现有的管理会计、指导并发展未来的管理会计和解决现有的管理会计未曾涉及到的新问题”的定义相违背。本文认为,概念框架应该具有持久的解释、评估、指导作用,否则就不是概念框架。因此,以环境和动因为起点,由于环境和动因的不断变化,也很难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完整概念框架。

有学者提出,应当以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8-9]。这一逻辑起点的好处是可以探讨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但是其缺陷也非常明显,因为从管理会计的本质出发,由于本质过于抽象而很难很好地进行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在实践中也很难对管理会计的本质进行验证。在建立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中,到底是本质决定目标,还是目标决定本质,这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从而陷入无休止的争议之中。

有学者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10],虽然符合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可以将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进行较好的结合,但是本文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并非管理会计的最本源问题,如果将企业核心能力作为管理会计最本源的问题,很容易将管理会计与企业的其他专业管理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开发管理等混淆,管理会计最本源的问题应该是价值,具体到企业核心能力问题,管理会计与其他专业管理的不同之处是可以将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价值量化从而正确地提升企业核心能力。还有,企业核心能力起点其实只是环境和动因逻辑起点在现阶段的具体化,因此,具有与环境和动因起点相同的缺陷。不同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尽相同,同一企业不同阶段的核心能力可能也不一样,比如宝钢股份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核心能力是生产效率,而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核心能力可能是研究开发带来的产品差异化。因此,以核心能力为起点构建管理会计框架很难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作用。

有学者提出以管理会计假设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11],首先,会计假设难以满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条件,此外,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并不是管理会计假设,并非是管理会计假设推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反管理会计假设是从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中总结归纳而来的,因此管理会计假设无法满足管理会计逻辑起点的要求。

有学者提出了层次理论起点论[12],认为企业的管理具有层次性,因此管理会计也具有层次性,按照这一理论,则不同的管理层次需要建立多个不同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虽然这貌似可以很好地将理论用于指导不同层次的管理实践,但是层次理论显然不是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而且由于要同时建立多个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很难做到逻辑严密、内容完整。

有学者提出以管理会计目标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13-14]。本文比较赞成以管理会计的目标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因为不论哪一个发展阶段,也不论处于什么具体环境,管理会计的意义在于帮助一个单位实现其目标,否则管理会计将失去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本文前述的条件来看,管理会计目标可以很好地联系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并不断推动管理会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做出调整;此外,以管理会计目标为起点,可以将上述学者所提到的管理会计的环境与动因、管理会计的假设和管理会计的本质相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从而可以解释、指导并应用于管理会计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作用。

四、管理会计目标分析

既然以管理会计目标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就需要对管理会计的目标进行明确。从已有文献看,管理会计目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管理会计目标的内部观,这种观点将企业管理者作为管理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的实用管理工具,其主要职责是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罗伯特(Robert)认为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目标是帮助管理者决策和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二是管理会计目标的综合观,认为除了企业管理者之外,管理会计还应该服务于外部股东、债权人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如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NA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的前身)在1981年的首个管理会计公告――《管理会计定义》中,指出管理会计包括为股东、债权人、监管机构和税务机构等非管理群体编制财务报告。

本文认为,无论是管理会计目标的内部观,还是综合观,其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管理会计的目标是提升企业的价值。内部观倾向于一组织内部价值,而综合观则倾向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会计目标的综合观显然其范围过于扩大,显得无所不包,很难开展理论研究,在实务中也很难指导实践;而且不论从管理会计的实践还是多数学者的研究来看,管理会计目标的综合观都有失偏颇。此外,IMA也在2008年版的《管理会计定义》中重新修订了对管理会计的表述,由管理会计的综合观转向内部观。因此,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目标应当采用内部观,落脚到推动单位实现战略,为单位创造价值服务。

五、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回顾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总结梳理了管理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的各项研究,并对成本起点论、环境动因起点论、本质起点论、核心能力起点论、假设起点论、层次理论起点论和目标起点论等各种研究观点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认为,以管理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更能体现管理会计的意义所在,也更能够揭示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是构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最佳选择。

本文的研究为构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形成关于管理会计公认的“话语基础”,推动管理会计理论的系统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以及政府对管理会计的大力推动,管理会计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建议抓紧贯彻落实《指导意见》[2],以管理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参考借鉴财政部于2016年6月27日印发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3],以推动单位实现战略为落脚,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构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推动管理会计的系统发展和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斌,顾惠忠.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会计研究,2014(1): 13-20.

[2] 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会专辑[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3] 财政部.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A].2016.

[4] ATKINSON A A,KAPLAN R S,MATSUMURA E M, et 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 and Strategy Execution[M].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PTR,2011.

[5] 李玉周,聂巧明. 基于成本视角对管理会计框架的重建[J].会计研究,2005(8): 82-85.

[6] 卢恩平,邢于仓. 管理会计逻辑起点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10):100-101.

[7] 刘爱东.对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优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6(8下):4-7.

[8] 利特尔顿. 会计理论结构[M].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9] 王棣华.试论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2): 6-9.

[10] 胡玉明.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42-48.

[11] 孙茂竹.管理会计学[M].2版.北京: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 劳秦汉.论管理会计[J].财会审计论坛,1995(4): 16-18.

第7篇

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以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能力为目的,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的加工和利用并向内部管理提供信息,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过程的预测与决测、规划与控制、分析与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共同点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属于会计范畴,都起源于企业生产管理;目标相同,不管是向内部或外部提供会计信息,都是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能力为目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管理会计是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过程中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预测与决策、规划与控制、分析与评价,确保资源有效利用,提升供给公共产品及服务的能力;财务管理则是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收支执行为主线,确保各种形态资产的安全完整。

具体有以下几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同:管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仅限于内部管理人员,是保密的;财务会计信息是相对公开的,包括内外部的利益相关方都可获悉。会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对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活动;财务会计对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为了能提供便于管理用的信息,会计主体可以是多层次的(如可以是一个责任单元或责任中心);财务会计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体并反映其资产负债的财务状况、收支信息等。会计事项的处理规则不同:管理会计不局限于会计规则、可以不受规则限制;财务会计则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计量单位不同:管理会计可用非货币单位计量(如实物单位等);财务会计则以货币计量为主。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准备条件

修改的国家会计法规增加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相关条文规定,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转型并同时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外部条件。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并消耗财政预算资金,依据《会计法》的规定用财务会计的方法核算、反映预算资金消耗的来龙去脉并形成会计信息,依据《审计法》、《预算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等国家监督管理部门对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评价。财务会计工作理所当然的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也需要有相关会计法规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合理建立并有效实施,是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内部管理条件。行政事业单位合理建立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可为管理会计提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合法、合规及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也可为管理会计提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真实、客观的非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会计所使用的基本信息有的来源于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财务会计信息,有的来源于职能活动非财务信息。建立完善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需要的内部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财务会计支持条件。管理会计所使用的基本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信息,有的是财务状况等信息的直接使用,有的是对财务状况等信息的调整与加工。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必须服务并服从于管理会计提取信息的需要。

划分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成本项目并确定成本归集方法、成本项目的类别与性能,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基础条件。根据经政府批准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即“三定规定”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依据职能划分活动项目并确定责任单元。在责任单元内依据职能活动划分成本项目、确定成本归集方法。按照成本项目费用与职能活动任务大小的变化关系,确定成本项目的类别与性能。

三、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环节与技术方法

管理会计事前预测与决测环节及技术方法。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职能应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决定了其本身应开展的常规职能活动及专项职能活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常规职能活动开展的特点、环境影响、历史成本及先进成本等因素,确定常规职能活动的目标成本。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常规职能活动的目标成本,采用移动平均法、时间函数法等方法可预测开展常规职能活动的成本。采用因素分析法、增长趋势预测法可预测事业收入。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根据专业咨询机构对专项公共服务产品的咨询成果,确定专项公共服务产品的目标成本,采用方案比选的方法进行专项职能活动决策。

管理会计事中规划与控制环节及技术方法。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职能应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决定了其本身应开展的常规职能活动及专项职能活动,其开展职能活动的预算资金供给规划是按照常规职能活动的预测成本、专项公共产品及服务的预测成本及预测事业收入计算确定,其预算资金供给形式有财政预算拨款及社会融资两种。采用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预算管理控制制度及责任中心控制制度等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常规职能活动及专项职能活动的成本控制进行事中分析并发现职能活动成本控制缺陷,及时改进、弥补职能活动成本控制缺陷,最终达到优化、节约职能活动成本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实际应用;未来发展

管理会计是20世纪初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国外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各种内部控制制度提供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尤其是为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我国的管理会计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许多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对来说,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一、对管理会计本质的认识

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综合叉学科。管理会计有着许多显著的特点,如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管理会计的重点在于规划未来;管理会计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与局部;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制度的制约;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特殊性;管理会计报告不具备法律责任;管理会计更多的应用现代数学方法等等。

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但管理会计究竟研究的是什么,它的根与本到底是什么?无论从管理会计的形成渊源或是现存的内容构成来看,它都是研究成本的制定和成本控制,即成本的管理。如上所述,管理会计的根是“成本”。管理会计侧重成本管理,包括成本分析、成本计划(预测)、成本决策(制定)、成本控制,而成本会计侧重成本事后核算。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缺乏统一、规范性

我们的管理会计教材从结构体系到内容,甚至词语、方法都极不统一。另外,也很难找到适应不同文化层次需要的实用教材。一门学科能否规范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我国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明显缺乏规范,难以适应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需要,不利于在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二)部分理论与实际脱节,可操作性差

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状况来看,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引进多于研究。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没有很好地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基础之上。另外管理会计的许多理论和方法本身也缺乏实际运用价值。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则普遍采用单利制计算利息。又如,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等,由于获得模型所需的数据资料成本太高或者模型本身难以理解,因而缺乏实际的运用价值,不易掌握,可操作性差。

(三)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没有从客观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人才缺乏,是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计的关键所在。如果社会上能为企业提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必能促进管理会计很快在企业中得到普遍运用。

(四)相关的管理会计电算化软件不成熟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利用率也比较低,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其应用仅仅停留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同时,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得管理会计一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无法运用,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投入产出模型等,这些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手工计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计算机可以快速正确地处理大量数据,因而会计电算化是必然趋势。以上问题使得管理会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造成管理会计目前在企业中应用缓慢。

三、管理会计未来研究趋势的两种大胆设想

(一)设想一:分解原有知识体系

把管理会计原有的内容体系,分解到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两个学科中去,分解的结果是让管理会计名亡实存。管理会计从其内容体系上看,部分内容脱离了“成本”这一主导线,从而使其内容体系显得很不系统。如上所述,管理会计的根是“成本”,几乎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雏形”。如果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沿着“成本”这一主导线延伸下来,无论在系统性,还是在逻辑性,以及深入性方面都会有更合理的安排。但是在目前大家认可的体系中,却把属于财务管理内容的投资决策、全面预算等内容穿插了进去,从而在内容体系上显得很杂乱,并且模糊了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端正名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就是成本管理。现有的管理会计之所以给人们莫衷一是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在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其本质。因此需要加大整合力度,对其内容体系彻底改造,使其回归到成本管理这个范畴内。把管理会计原有的内容体系,分解到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两个学科中去,把其有关职能落实到财务管理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去执行,从而解决管理会计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两个误区。分解的结果是让管理会计名亡实存,在学科上使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内容体系更加系统化,在实践上解决管理会计有职能无机构、有任务无人员的虚置状态。

因此让成本会计去吸收成本管理相关内容,定名为成本管理会计或成本会计与管理,其研究对象就是“成本”,其研究内容就是成本核算、成本规划、成本控制,即在原有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吸收管理会计中所有与成本相关的内容,如成本习性、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责任成本、成本控制。调整后的成本管理会计涵盖了成本事后核算、事中控制、事前规划这样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

(二)设想二:变革原有知识体系

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管理会计教材中,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本量利分析法、预测分析、短期投资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和责任会计等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约77.82%)。实际上根据历史资料编制预算或计划、标准成本控制、存货的经济批量模型、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最优化决策等内容和方法都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了。所以要对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进行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首先应该把一些已经脱离实际、不能适应时展的理论模型,如不确定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线性规划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全部删除或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介绍,使学者对其有所了解便可。而把一些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和管理会计应用方法作为管理会计这门学科的重点,如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这些都是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故其在管理会计这门学科中也应占有很大的比重。

在传统的管理会计中,一般以净利率或投资报酬率作为衡量一个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但在卡普兰教授编制的《高级管理会计》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衡量指标,即平衡计分卡,其主要包括4大综合指标:财务经营业绩指标、为顾客提供服务的业绩指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业绩指标、员工学习、产品创新与成长的业绩指标。这4项指标更全面地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仅包括物质上,还考虑到了顾客的满意度、员工的成长以及企业的创新方面,这也应该作为管理会计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的变革是必然的,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在对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进行改革中,可以参照西方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把不确定的、与实务脱节的内容进行大胆删减,多介绍及引进一些实用的、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的应用方法。当然对管理会计的态度,不应坚持“全部拿来”,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特色国情去吸收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对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进行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四、管理会计未来发展趋势的建议

(一)借鉴先进方法,开展实证研究

提升实证水平,实证研究应从我国文化背景出发,充分利用我国的已有研究成果和数据,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研究方法、研究理论和经验,针对我国的实际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并将管理会计研究与共他研究融合为一体,拓展研究相关领域,如财务、财务会计、物流、信息管理、行为学、经济学、管理科学及专门人才培养等。

(二)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领导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样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三)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

英、美等国都有管理会计师协会,其成员由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组成,我国也应如此。这样,理论研究就带有很强的针对性,企业又能够很快地应用新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也便于建立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我国会计实务界应该与学术界密切配合,出具一批具有行业特点的、既有理论性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不仅可作为各行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样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在更多的企业推广应用,而且还可以作为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案例,有助于开展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由此,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将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四)管理会计的管理目标更新

管理会计的管理目标,按传统理论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利润最大化和现金净流

量最大。按这种标准尽管能够使企业加强管理和经济核算;但其未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和竞争环境中,忽略了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风险因素。目前企业管理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对企业价值的评估,而企业的价值又是企业现实收益与未来收益、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自身的经济走势与外部资本市场的综合表现。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并权衡风险与报酬,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定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要改变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广大会计工作者及学者的参与,对管理会计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而且在管理会计的研究中要形成创新的观念,加大管理会计的实践力度,以便使其真正服务于我国企业。

参考文献

[1]黄学兰,刘.谈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J].鹤岗集团矿业公司,2005(5).

[2]原源,孙艳文.浅谈对管理会计的认识[J].中国集体经济,2009(3).

[3]陈莉敏,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温州职业技术学院[J].商场现代化,2007(7).

[4]胡媛媛,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东北财经大学,2003(9).

第9篇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企业管理和会计界的学者对战略管理会计具有不同的认识。一些学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以取得整体竞争优势为主要目标,以战略观念审视企业外部和内部信息,揭示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提供全面、相关和多元化信息而形成的现代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融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但目前学术界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战略管理会计是在企业管理发展到战略管理的阶段,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战略管理会计服从于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报告战略的成功与否来对战略管理产生影响,是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管理当局为取得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设计行动蓝图。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

战略管理会计兴起于八十年代,它不是管理会计的分支,而是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它的形成和战略管理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管理由传统的仅注重内部管理,发展到现代的既重视内部又重视外部的战略管理,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范围必须加以扩展,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会计方向的发展才成为必然。

因此,战略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管理由传统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在基本观念和方法上都不同于传统管理会计,并对传统会计理论形成了冲击和挑战。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需要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管理会计领域,是战略管理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是战略管理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企业面临的是激烈竞争而且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这使得企业管理者不得不把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放在第一位,紧跟市场变化形势,分析和预测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以主动的措施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取得核心的竞争优势,以战胜竞争对手,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由传统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战略管理要求企业立足于外部环境而实现长远的目标,在预测和把握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专长,作出总体的发展规划。

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特点及现状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虽然传统的管理会计也有战略管理的成分,但并没有突出战略的重要性,而战略管理会计把企业战略管理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层次。传统管理会计注重短期利润目标的实现,不够重视风险,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强,所提供信息单一而且时效性差。而战略管理会计是对管理会计的延伸、发展和完善,不仅弥补了管理会计的缺陷,还对管理会计领域进行了新的探索。

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其突出的特点有:第一,核心目标是取得企业竞争优势。传统管理会计的目标是获取最大利润,它将这一目标贯穿于预测、决策和成本控制中。而战略管理会计是具有战略目标和眼光,它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重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它以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取得竞争优势为目标。第二,战略管理会计的核算重点是企业的外部情况。传统管理会计以企业内部情况为核算重点,提供的信息一般局限于一个会计主体内部,如净现值、现金流量、成本差异等。而战略管理会计则以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为目的,把范围扩展到企业外部,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利用市场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分析和预测市场变化的趋势,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来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竞争策略。第三,战略管理会计会提供更多的非财务信息。传统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基本上都是财务信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如竞争对手的价格、成本等,更要提供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非财务信息,如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销售和服务网络等,而且非财务信息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提供多样化的会计信息,既能适应企业战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也改变了传统会计比较单一的计量手段模式,正因为如此,有人提出“战略管理会计已不是会计”的观点。

(二)我国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的现状

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管理会计的不足进行了反思,从根本上抓住企业经营中的主要矛盾,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意识,更加适应竞争经济的要求。目前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尚不完善,在我国研究的更少。从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来看,它弥补了传统管理会计“轻战略、重战术”的不足,对传统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首先,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企业外部环境。战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传统管理会计在单一企业发挥作用的有限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其次,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长远目标和全局利益。战略管理会计超越传统管理会计单一的期间界限,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再次,战略管理会计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战略管理会计则提供了大量极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包括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如市场占有率、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等。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会计视角从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环境,重视对企业全方位的管理,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一些局限。但目前,由于我国管理制度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广泛,主要原因是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全面应用的条件尚不成熟。但是,随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逐渐变化,企业经营环境逐渐复杂化,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战略管理会计的全面核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并要在企业战略管理和竞争环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一)与战略管理发展相辅相成

现阶段及未来的企业战略管理包括企业自身、企业外部及竞争对手的管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要求企业重视内部管理的同时,必须注重外部环境的管理,因此,战略管理会计也必然要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而发展,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

从目前阶段来看,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有:以建立企业战略竞争力为主要目标;面临环境变化的巨大挑战;以战略管理过程为核心,研究企业内外部资源,获取超额回报。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以获取企业战略竞争优势为主要目标,重点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围绕企业战略管理展开。

(二)以企业战略优势分析为前提

战略管理会计是响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其发展也要顺应环境和市场的需要,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一方面要有利于企业战略管理,另一方面要以企业战略优势分析为前提。

首先,企业发展战略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基础,它使战略管理会计扩展了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把管理会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市场经济不断变化,企业的发展战略涉及到越来越多的重大问题,需要战略管理会计给予配合和支持。包括提供企业生存的外部市场环境和其竞争对手的各种信息,并用战略眼光分析其自身存在的相关信息,以帮助企业制定跨越式的发展战略,帮助企业取得持久的核心的竞争优势。

其次,战略管理会计应建立在广泛的知识经济基础之上,将企业自身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比较来说,传统的管理会计构建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系统,而战略管理会计构建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信息系统,它既要充分运用社会公开的信息,又要向社会输出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信息。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挑战。如何跟踪形势发展,是企业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战略管理会计应当解决的问题。因此,战略管理会计首先需要有战略眼光,要多提供对企业发展有战略影响的科技进步的信息,时刻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其次,战略管理会计要在知识的收益与风险中,权衡好利弊关系。各种新知识、新信息既饱含机遇,也饱含风险,若处理不当,将会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战略管理会计的责任更加重大,提高战略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将是重要任务之一。

(三)促进会计理论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会计理论逐渐表现出不协调的一面,战略管理会计也对会计理论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战略管理会计虽然是对管理会计的超越和发展,但其许多内容和方法无法局限于会计的原有范围之内,如对会计目标的认同,对会计假设的认同,对会计对象的认同,对会计要素的认同等。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的出现和发展势必要求传统会计理论进行改革和完善,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也会在改革后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升华。

四、结论

第10篇

关键词:传统会计;管理会计;融合路径

经济发展对传统会计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对原有的会计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完善管理体系。企业为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需要通过会计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来源。传统会计职能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需要传统会计模式进行创新,而管理会计正符合了这一特点。

一、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充分应对市场变化,防范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的要求较高。在传统会计核算管理模式下,会计业务基于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監督,具有事后监督的性质,即只有当企业的经济活动发生时,传统会计才进行会计业务处理,通过会计核算处理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延后性,这就不能满足企业对信息需求的提前预测的需要。如果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模式就能很好地补充传统会计中的不足。管理会计具有比传统会计核算管理更大的灵活性,取得和掌握的信息资料更加丰富,能够通过对各项经济信息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和控制,这就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决策信息,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抓住发展机遇。

对于企业而言,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单独运行表现出各自的局限性,二者必要进行有融合:一是可以实现企业的会计业务由传统的“事后监督”向“事前预测”转变。传统会计通过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而管理会计需要借助传统会计的基础信息,通过对企业的各项数据对比分析,对企业的经济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为企业发展提供规划目标。二是可以实现企业的会计业务由提供外部信息向加强内部控制转变。传统的会计业务需要对外提供各项会计资料,会计信息处于公开状态,可能受到外界模仿威胁;而管理会计属于内部控制范畴,能够成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核心武器。因此,将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有利于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可行性

(一)会计基础信息来源的统一性为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供了基础条件。在会计体系中,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属于企业会计管理的范畴,它们的基础对象、经济实质和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目标任务就是做好会计核算和实现会计监督企业。对于传统会计核算管理而言,其核算对象是企业已经实现的经济活动,通过会计核算等一系列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其结果运用财务报告的形式反映,提供给各级使用者。因此,以会计核算为代表的传统的会计,无论在传统企业还是现代企业,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作用无法替代。然而,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又需要传统会计能够跳出传统管理局限,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助力,这就为管理会计职能实现提供了契机。管理会计借助传统会计基础核算信息,着眼于内部控制管理,盯着发展目标,对企业的现有资源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性、合理化地指导,目标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基于二者间多重一致性,为二者融合提供了可能。

(二)科技发展为传统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原先传统会计管理依靠手工方式处理会计核算业务,财务人员会计核算工作量大,没有能力和精力思考企业发展问题。如今,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对于会计信息需求增加,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提供更加精准的预测信息和目标方案,通过手工方式是无法实现的。现在,信息技术和科技管理手段十分发达,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各方条件较为成熟。首先,电脑硬件和上网条件在许多企业已经普及,这为企业推行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供了硬件基础。其次,会计软件运用与开发在一些企业得到推广应用,这为会计系统平台搭建提供了保证。随着信息应用技术日趋成熟,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计算机网络能够帮助企业根据流程设计自动处理相关数据信息,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使会计人员有时间做好数据信息分析,提供具有应用价值资源。最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相对较高为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供了核心人力资源保障。现在的会计人员会计政策、业务相对熟悉,有一定的会计软件操作基础,通过平台实行人机互动,可以按照企业目标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相对充分的依据。

三、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路径分析

做好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必须对企业基本情况充分掌握,对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本文为此提出对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路径分析。

(一)做好会计制度设计,健全财务管理,为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做好制度设计,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传统会计以核算为中心,必须做好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根据企业目标,制订管理会计相关规定,对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及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优化,从而使用企业的会计制度更加全面完整。特别是要界定管理会计的性质与内容,使之与传统会计做到无缝对接,充分融合。二是合理进行会计岗位布局。由于传统会计侧重会计核算方面设置,因此,在实行两类会计融合过程中,企业在进行会计岗位设计上要进行合理布局,结合会计管理软件流程做好岗位优化,使传统会计岗位与管理会计岗位间保持协调,做好匹配。三是做好会计人员岗位培训。要根据岗位设计做好会计人员的合理配置。对会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实训,提高会计人员适应多个岗位能力。在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过程中,会计有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化、综合性素质要求更高,只有优秀全能的会计人才,才能在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中发挥独特作用,满足企业发展多样化的需要,能够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搭建统一财务系统,为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供对接平台。为做好传统会计与管理传统融合必须依靠先进的科技技术,做好二者的有效对接。一是对现有财务流程体系进行梳理,完善管理体系。要充分梳理企业现有管理体系,重点做好管理会计预测指标体系设计,使企业管理目标能够通过管理会计方法得以实现。二是做好财务系统设计。分二类进行:一类为没有实行财务管理系统的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做好财务软件开发,并做好人员培训;另一类是实行财务管理系统的企业,要分析现有财务软件功能,对企业现状进行梳理,检查现有财务管理系统能否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从而决定对体统升级或者开发,以期使之与企业要求相符。

(三)加强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实践。企业实现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需要有一个融合的时间过程,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把握好融合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将复杂的会计核算过程交给系统处理,使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在数据采集上保持同步,并使计算结果得以简化,数据更为全面,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通过系统联接实现信息共享,完成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效对接,并在实践上做好沟通、协调,使之充分融合,必将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第11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结合

一、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概述

(一)财务会计

所谓财务会计,是经济活动发生前或进行中,企业对这个过程的一种监督和控制措施。企业财务会计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职能部门,是记录和理清企业投资者、债务所有人及上报政府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关系着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会计

所谓管理会计,是企业为了了解和掌握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期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这种活动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是,它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为目的,并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依据。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然性

(一)内部条件

有现代企业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二者之间较差的经济活动或环节也越来越多。依靠单纯的财务部门难以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和互补。在业务流逐渐融合的趋势下,现代企业有必要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考虑,以此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另外,企业决策投资与管理经营当中要借助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成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非财务内容,以备经济管理不时之需。

(二)外部条件

当前,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的会计环境面临巨大的信息化考验,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如果仍然采用单独的会计职能作用,难以应对复杂的信息处理与调整要求,更耽误了企业业务的正常发展。因此,只有有效结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才能真实而全面地展现企业的经济活动,为科学决策提供全面的财务依据。管理会计能够体现自身的灵活性,借助新型的会计处理方式,要么是对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借鉴,从而对一系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使得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及时性大大地提升,但当前管理会计中对财务数据的最基本需求若没有了财务数据来源的支撑,那么企业的管理会计功能也无法全面实现,影响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

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规范的差异性

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要实现融合发展,不仅需要考虑必要性,还要考虑二者条件成熟与否。首先,企业必须要考虑当前我国建立的会计标准及法律法规是否适用于两种会计职能。要知道,财务会计时依照我国会计法律法规而严格核算的,一切以此为前提;而管理会计多多少少渗透了企业内部发展要素,这种依靠企业内部发展背景而独立核算与管理的财务管理活动,往往不需要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因此,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需要对二者的具体施行进行调整,二者会计法律规范性建设背景的差异也会导致两者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举步维艰,急需制定完善的会计制度。

(二)会计信息数据共享难题

企业财务会计最终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记录以报表形式呈现给外部,具有我国会计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规范和格式要求。但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呈现形式较为灵活,没有严格的格式和规范要求,只需要满足企业内部人员使用条件即可。由此可见,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要实现融合发展,最终会遇到信息与数据共享领域的困境,二者在计量和整理方面的区别,将导致企业会计信息与数据的共用极为困难,且影响会计质量的提升,导致融合发展举步维艰。

(三)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二者从业人员素质现状来看,尽管我国对会计从业人员设定了一系列从业门槛,资格证的考取等。首先,但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尤其还需要考验从业人员的素质与道德问题,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硬性要求。其次,因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同,在两者的相互融合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既能从事财务会计又能从事管理会计的人才,必定需要同时具备财务分析、会计法律法规等业务能力,对人员综合素养要求较高。

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效融合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会计制度

由于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二者规范适用性区别导致融合的困境,需要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以更加科学性和统一性的融合平台促使二者法律法规规范性建设更加兼容。创新会计方式及财务管理途径,挖掘企业从业人员兼任的能力,为从业人员制定明确的责任与义务清单,有效控制与管理企业财务实际状况,在建立全面的经济活动信息来源基础上,实现二者融合发展。

(二)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

伴随信息化背景的到来,企业有必要为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信息源,整合二者的信息呈现方式,研究和设计出统一的信息储存与转化平台,帮助企业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兼容并蓄。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信息技术局的共享功能,提升会计实务操作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引导会计工作高效开展。

(三)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是保障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人员前提保障。企业要通过实施必要的融合职业培训活动、引进高素质会计人才等方式招纳和培养更多素质优秀的会计从业人才,注重会计从业人员法律知识、会计处理能力、计算机能力及分析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素养的培养,为企业打造综合素养与业务素养兼备的会计队伍。

五、结语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是会计行业提升效率的一个客观要求,作为从业者要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通过完善会计工作为自己的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小玉.浅析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国企研究,2015(6).

第12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调整与拓展;发展与改进

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即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正被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所取代。即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渗透;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和技术含量的比重在经济中大大提高;人类社会各方面将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企业管理创新已有方方面面的进展,而管理会计创新却显得力度不够。管理会计领域需要加以创新和发展的问题有许多,本文仅就管理会计观念、管理会计的内容及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略抒己见:

一、管理会计观念的更新

新世纪的到来,客观上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必须树立以下新观念。

1.市场观念。进入信息时代后,由于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产品和生产设备很快就会过时,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或边际利润顷刻间被竞争对手“抢走”,产品寿命周期大大缩短;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逐渐提高,市场需求将呈现小批量、多品类、易变化的特点。因此,企业必须更新观念,密切注视市场导向,加强研究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2.企业整体观念。为适应当代瞬息万变的客观经济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以具有整体优势作为基础和条件。只有整体的目标才是系统的最高目标,只有整体最佳才是最优的管理对策。

3.动态管理观念。在21世纪的信息技术时代,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日益提高,使得企业上下级之间、多功能部门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捷,企业可以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统一、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规划与控制系统,必须服从21世纪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树立动态管理观念,根据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地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在动态中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4.企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企业精神、经营方针、企业信条、企业座右铭等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精神,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以适应战略管理所需要的文化氛围,有效地实现其过程控制。

二、管理会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1.成本管理方面。企业为确保长期竞争优势,不得不在信息、知识发展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相对其开发和市场调研支出显得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管理的重心应当逐渐从生产制造成本转移到产品研制开发成本方面,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如何运用好各种资源,使高知识转化为高智力,高智力转化为独特的策略、构思,进而形成各种新设计、新发展,是新时代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2.决策分析与评价方面。从决策分析方面来看,传统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注重把模型运用和结果计算放在首位,而忽视模型运用的前提分析和结果计算的取数过程,以致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在经济行为分析中,作为计算依据的取数是否正确,决定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作为模型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决定了模型的可运用性。

3.人文管理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人力资本将成为企业管理中首先考虑的问题。与此相联系,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与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对人的管理结合起来。

三、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改进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看,实证研究比规范研究在解释和预测管理会计实践方面更具有理论价值。目前实证会计方法在我国不少先进企业中已有广泛的实践,尤其是在目标成本管理方面,实证会计方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是,这种研究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以经济计量学为主要技术手段,且经济计量学方法基本上属于“线性分析”的范畴。而实际中对一些管理会计系统变量关系的“线性假设”缺乏客观依据。再加上这种研究方法忽视了管理会计系统中社会人文因素对研究变量的影响,使得管理会计信息和管理决策之间的相关性降低,甚至消失。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现实需要,更好地解决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我们应当提倡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实地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此外,管理会计要解决的是企业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下发生的问题,因而其方法灵活多样,因地、因时、因事而异,案例研究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它的结论是在特定条件下,采用某种方法确定的,因而并非任何条件下的最佳答案和标准。在新世纪新的经济和管理环境下,我们相信管理会计必将大有作为。如何在新环境下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是每一个会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这一课题做出的思考,不过是引玉之砖,希望引起广大会计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