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城市发展

生态城市发展

时间:2023-09-20 18:23: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城市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城市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观点;展望

1.城市生态规划相关概念

1935年,由植物群落学家坦斯利首先提出生态系统,指出生态系统对于任何生命系统及其环境都可以称之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综合体。进而城市生态系统既是以人为核心,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1960年,生态学家麦克哈格认为,生态规划是在危害极小甚至是在完全无害的情况下对土地进行功能性设计的规划。1980年,前苏联的生态学家首次提出“生态城”概念,该理论表示生态城作为人类居住城市的理想模式发展,是人类理想的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栖息地。首先发挥出社会两大功能(创造力以及生产力)极限,融合生态自然和人类技术;其次最大程度上保证城市居民拥有健康的身心和较好的生活环境;最后发挥能量、物质以及信息交换的最大效用。

我国城市生态规划研究者王祥荣于2002年提出,生态规划应该将城乡规划以及生态学原理作为规划的基础指导,设计出各种生态关系相互连接的人工复合型生态系统,综合利用系统、环境多类学科进行模拟和辩识,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地发展。他还提出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的规划,为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以及环境之间关系的目的,充分结合生态学原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

2.城市生态规划的历史沿革

2.1 工业革命以前:生态观念的自发阶段。工业革命以前人类对于大自然只是单方面的崇拜和顺从。对于城市生态规划尚未形成理论研究,但仍有相关思想及设计成果。中国古代的思想为“天人合一”, 西方的“园林营造”模式多为广场,别墅庄园、城堡庭园等。

2.2 工业革命至20世纪初:生态规划理论的萌芽阶段。此阶段由于城市整体的布局杂乱不堪,城市环境被严重破坏,疾病在人群中肆虐。这种局面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在西方成为关注的焦点。最初的城市生态规划在1852年的巴黎改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于1858年景观之父奥姆斯特德以及沃克斯从生态的角度将自然引入了城市的设计,在美国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19世纪中期玛希第一次正式提出,将人类活动使人类活动与大自然调和从而进行有秩序的规划。同世纪末期生态规划正式产生,以玛希为代表的城市规划人员以及生态学专家的生态规划行动为标志。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规划设想,是从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找寻协调的理论探求。

2.3 20世纪初至中叶:生态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阶段。城市化造成生态破坏,社会、自然科学也随之进步,城市生态规划开始落实已有相关理论研究,度过了最初构思以及理论探索阶段。该时期的理论将城市生态规划提上了首个发展。赖特在1932年提出广亩城市思想;芝加哥在1983年实施的城市美化运动既是城市生态规划的重大成果;格迪斯在《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提出应根据自然的能力和限度进行规划从而达到与自然相互促进;昂温提出卫星城理论;沙里宁在《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未来》中阐述了有机疏散理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被大量应用到城市规划中。

2.4 20世纪中叶至今: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的成熟阶段。致力于推进规划方法与技术手段研究成为城市生态规划在这个阶段的研究核心,逐渐系统化,注重与实践的结合,走向了第二个发展。生态学家麦克哈格在1969的《设计与自然》提出生态规划,着重提出城市进程要与自然相协调,之后规划则都以他的理论为先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展开人和生物圈计划,指明城市应该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展开研究。之后景观生态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频繁的出现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怀特将生物多样性、水文以及碳含量等因素的变化量化后制成简明的对照系统从而分析人的生态适宜程度。1987年,前苏联生态学家首次提出生态城,将生态城视为人类理想的栖息地。19世纪7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成立城市生态组织,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生态结构的革命相关计划。此后至今,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及研究逐渐列为城市研究的重点。

3.国内学者在不同方面观点

3.1生态结构方面。20世纪80年代生态学家马世骏提出城市生态系统中需要将自然、社会与经济三者进行融合的理论。王如松在该理论之上,提出目标性质生态规划方法。孔繁德则提出,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需要从其结构调整开始,进行理性规划,从而保证促进和维护其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面,钱学森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的概念。俞孔坚在生态基础设施(E I)中,融合了生态系统服务、基础价值以及结构,更好的服务与城市生态规划。

3.2区域调控方面。王祥荣提出,协调人与自然及环境两两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生态规划需要在满足生态学原理的前提下实现的最终目标。杨本津认为,城市生态规划需归结考虑人口、环境、土地以及景观等相关规划的综合规划。此外,胡俊提出生态城市观,为增益城市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需加强系统内部的自我协调能力,需整合经济生态型结构,需发展自然的储蓄能力以及控制社会规模。黄光宇则从不同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方法,分别是生态城市导向的整体规划、总体规划、功能区规划以及建筑空间环境设计。

3.3管理控制方面。吴良镛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是隐含着极限的,也就是即使是可持续发展仍有局限性需进行管控。王如松指出,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应用于城市生态管理,形成复合生态管理,从而将城市单一的生物、物理、社会、经济环节组装成生命系统综合发展。

4.未来城市生态规划几点展望

城市生态规划作为长久以来持续关注的研究学科,需要深入研究与传统学科的联系及运用,如生态环境规划、统计学等学科,以加强城市生态规划实施效率,此外需与新兴科学,如大数据科学,网络工程学科相结合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城市生态规划技术。

(1)城市生态规划应与传统的城市规划加深融合致力于城市与区域持续发展的同步化,深入运用统计学,量化城市生态规划;

(2)积极参与大数据科学发展,通过规划数据平台的逐步建立,配合着GIS、遥感等传统且实用的城市数据采集工具更好的实施城市生态规划;

(3)未来对城市大数据实际应用方向是发展的主线,城市生态规划应从定性分析向定量模拟方向发展得更加完善;

(4)跨界创新是必经之路,同一领域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一定模式,不同领域之间触碰会产生出意外的火花,将规划的理论与规划中的理论多加融合;

(5)关注实用性,将城市生态规划理念落到实处,目前城市生态规划的研究目标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城市生态规划本身就是面向应用的生态科学,同时需要重视地方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实际问题;

(6)加强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规划,更加融洽的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结合,以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祥荣. 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 规划师,2002,04:12-15.

[2] 叶玉瑶, 张虹鸥, 周春山.“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8,32(5):69-82.

[3] 杨小波,吴庆书,等.2000.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3~11.

[4] 刘哲,马俊杰.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02:159-164.

[5] 张泉,叶兴平. 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J]. 城市规划,2009,07:51-58.

第2篇

关键词:城市发展;生态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增多,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关注。对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探讨,能够更好的实现生态和谐,同时也能更好的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1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当下,我国生态环境整体呈下降趋势,只有在极少地区小范围改善,但是总体上说来,治理的速度远远小于生态破坏的速度,已经到了生态濒危的程度。像山区盆地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曾经丰富的地区。现如今,水土流失严重,沙化严重,耕地状况变得恶劣,草原急剧减少,森林植被大面积砍伐,动物种类和数量锐减,地表水污染,地下水亏空,江河湖泊污染严重与面积缩小,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全年雾霾天数攀升,工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排放量,以上环境破坏造成了生态大范围的恶化,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经济受到了损失,健康带来了威胁,幸福指数锐减,俗话说破坏易治理难,生态破坏的警钟已经长鸣,我们必须从现在紧紧抓住最后的时刻,努力改造生态环境,争取早日构建生态城市。

2城市发展中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建设,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其不同的环境,包括气候与空气湿度还有就是生活环境中的日照光线。这些客观环境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是环境,环境不复存在的时候人根本生存不了。

2.1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保证引入自然元素。在自然元素能够有效的体现生态发展的需求并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继续发展。

2.2城市的生态发展要拥有整体的效果。进行科学的配置和整套的生态类型和发展布局,在生态总量上保持最大幅度的提高。对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协调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3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对环境的要求尤其重要,环境是从人类的角度来评判的,所以能源的获取和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2.4生态环境的建设要保证所规划区域布局合理,要保证规划地区的布局合理,低能耗,污染小。规划过程中,保证区域建设布局能够合理,对城市的水源、供气都能有较远的规划和发展眼光[2]。

3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措施

3.1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在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时候,城市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编制城市规划的时候要非常的科学,这样能够更好的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在新的时代,城市规划发展也要与时俱进,现在,人们对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视,因此,在城市规划方面要对生态环境进行重视。生态城市建设不仅仅能够在经济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在生态经济方面也能够获得更好效果。在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改善都非常重视,这样就使得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3.2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要做好生态城市设计,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城市生态建设目标,同时,对不同的城市进行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的时候都有不同特点。在进行基本设计的时候,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要实现建筑和园林共同发展,可以将街道建筑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进行有力的结合,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江河湖泊进行保护,同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能更好的对生态环境和城市文化进行更好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更好的结合。对生态示范园区建设也要进行重视,可以以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建设循环经济,同时在旅游、教育、医疗和文化建设方面也要进行重视,建立生态产品开发,同时也能对产业格局进行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能够提高生态经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比重,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也要进行环境信用评级,这样能够保证企业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

3.3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我们的祖先将城市建在有水的地方,大江大河的沿岸都是城市的聚集地。所以,我们的城市都有很好的生态基础。对于这样的状况,对我们建立生态型城市是十分有利的,我们不仅要利用,而且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任何人工建造的都不可能比它更好,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的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还有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对原有的生态资源进行提升,通过人工来对原有的资源进行完善。只有充分的利用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型城市,才可以更好地建设城市的发展。

3.4保护城市内外生态廊道体系

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包括城市内外环境的设计。在城市层面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城市的发展边界和缓冲区、保护城市内外联系的生态廊道,具体到更小尺度上应涵盖控制地块的绿色容积率,绿色容积率是城市规划和建筑的生态量度。近些年,规划设计者已经认识到了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的将绿色生态概念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将植物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更全面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扩展建筑景观,还能同时为建筑物降温,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现象。在水文方面的优势则表现为,能够有效的锁住降水,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城市绿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规划质量的考核指标,并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城市的绿色容积率,即综合绿化面积,已经成为有关部门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问题[3]。

3.5积极推广绿色运动

目前一段时间,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地掀起了所谓的"绿色运动",同时总结出了一套特别具有新意的环保理论。其中的要点有下列这些:合理的利用绿色能源。运用地热能、太阳能、温差能、风能、生物能、水能以及潮夕能等不具有污染或只有很轻污染的能源。而且这些能源是可再生的,运用这些能源代替那些污染比较严重而且没有再生可能的能源,例如用于燃烧的煤炭和石油等等;同时在工业生产当中积极开展绿色工艺的推行,生产的产品尽量以绿色产品为主,并将各个城市的废弃污染物加以处理以及进行再生利用;运用绿色的交通系统,使用有轨电车、地铁、公共汽车、太阳能和电动汽车各种交通工具的行为进行鼓励。对绿色建筑加以积极推行,绿色建筑不仅可以节能防噪以及减少污染,还能在建筑中运用隔音和隔热等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是非常重视,这样就使得在进行城市发展的时候要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进行结合,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居民的生活环境。要让城市化和生态化同步推进,只有打造生态城市才是城市长久生存发展的前提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明白.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19):185.

第3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生态转型 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城市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城市环境、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城市生态化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类聚居环境理想的追求,将其归纳为“真,善,美”3 个层面的追求。求“真”追求的是城市物质环境的“返璞归真”.求“善”追求的是“善待环境”,讲求城市活动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求“美”追求的是建筑外在形式与内在功能,文化环境意义上的统一.在城市规划生态化的进程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管理和规划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和挑战。

一,可持续发展下的城市生态化.

生态型城市的设计与规划.因不同国家的观念的不同而有差异。生态型城市尚处与城市的生态化发展之中。目前生态型城市已经跨越单体城市的环境空间,生态型城市的发展包括经济、文化、精神等方面全新的生态理念。生态与城市环境构成受到自然和社会两种作用力共同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下,城市生态化不再是单纯的结合自然与节能问题,生态化作为现实目标更需要从技术,经济和社会上全面思考,只有与城市和社区发展结合起来整体看待,生态化才具有实际意义。

二,生态化城市发展带来的规划问题

1当代城市生态转型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城市生态化发展尽管是一个不断完善进化的过程,但在实践上都存在不尽相同的矛盾和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性,同样也导致了当今城市生态化的困惑,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技术手段的欠缺以及文化意识上的差异。 首先,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之间存在矛盾。 其次,从城市生态化的技术层面上来看,传统的手段和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城市大型的建筑功能和技术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传统技术的能力范围,需要以新的节能技术和手段达到生态化的目标。规划后,随之而来的是设计手段的欠缺,以及施工质量和精度低下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建筑生态化的发展。

2可持续理念下的城市规划缺乏协调性.结构缺乏协调性,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没有一种完整性的组织构成,不具备合理的比例关系和高度的秩序性,这使得城市生态化成为个体行为,影响到整体系统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结构协调; 功能缺乏协调性。城市生态环境没有环境运行状态的显著标志,城市的功能没有并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环境缺乏协调性,城市生态作用没有在空间环境中进行,系统是封闭的,与周边空间环境没能实现协同发展.

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

遵循生态的自然规律,把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动态性,过程性等,注入了许多新的设计思想.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从现实出发,环境问题从更宽广的视角得到重新审视,当代生态化设计的理念也因而从单一的节能节地的,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走向系统的,综合的环境平衡,使现实策略与理想目标结合,成为自然—社会—经济构成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下的重要整合元素。

1、实现城市设计的生态转型. 城市生态化是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处理环境与资源问题,对生态城市目标和成果的评价有公认的统一标准。城市生态转型是对城市建筑和价值标准的重新确立。从生态系统观点来看,各个层级环境都是整体系统的子系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影响环境质量。城市生态化目的是尽可能少地消耗一切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有利于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人的身心健康。城市生态化需要依靠适宜的技术手段。城市环境不仅要对生态设计来进行改善,更重要的是在城市规划中奠定生态观念,它不仅能改善城市物理环境,而且可以在景观与美化方面取得宜人的效果.城市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使我们认识到,要把生态化设计思维发展成为建筑设计的主流。在新的生态设计模式下,建筑师的地位和作用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以适应正在形成的整体的设计体系,从设计的技术策略到评价过程,都要进行合理的评价,发挥生态化建设应有的作用。

2维护和强化生态化的连续性

(1)生态安全:在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可利用自然资源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及服务设施和减灾防灾措施的保障。

(2)生态卫生:即通过高效率低成本的手段,维护生态自然景观的完整化,加强对粪便、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和再生。(3)生态产业代谢:即促进产业的生态转型和可持续。因此,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强化资源的再利用、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区域及景观规划产业代谢的重点。新能源的开发、生态高效的运输,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同时,不断逐渐着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

3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系统.通过对人工环境、开放空间的加工改造, 通过道路修筑及水利工程的建设实现自然资源的整合.在防止毁掉特色资源,减少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的前提下,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城市交通; 生态意识培养,帮助人们认识生态系统的意义,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保护区的保调节的能力,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保护、恢复城化的绿化方式,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城市定位;城市生态位;城市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04-0055-04

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国民经济发展大多伴随着区域经济的成长,城市正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我国已有近半数人口生活在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加大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整合的便利性与可能性;另一方面,城市之间为谋求本区域的发展对资源竞争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人才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城市规划研究和实践偏重于解决城市发展中微观层面上的问题,但对于城市这样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必须把握区域乃至全球发展形势,深刻分析城市与环境的动态关系,制定合理有效的城市发展战略,才能保证城市快速持续发展。

城市的战略定位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城市定位即城市在区域中的时空位置,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定位准确,可以为城市找到最佳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实现最有效的城市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目前对城市的战略定位研究尚处于形成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主要进行定性描述,通过城市职能、城市性质及SWOT分析法体现出来。定量研究较少,主要运用城市竞争力理论和方法,以及传统的区域分析方法,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可操作性不强。城市所处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更能对城市定位进行深入分析,为城市发展战略提供更好的基础。

本文借助生态学生态位理论和方法,提出城市生态位的概念框架,在系统分析城市生态位含义、特点及与发展战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位导向的城市发展战略。

一、城市战略定位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总体上还处在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由于缺乏准确的战略定位,众多的城市没有根据自身的空间和资源条件进行发展,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错过了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城市战略定位研究和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定位不准确

没有结合城市在区域中的实际位置进行定位,盲目模仿先进城市的发展模式,致使产业同构严重,发展潜力没有很好挖掘,城市整体优势得不到体现;同时过度使用资源,引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其他社会问题。

2.潜力认不清

没有准确分析城市和区域的动态变化趋势,根据城市发展速度和潜力进行定位,致使城市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发展机会难以把握。

3.优劣势不识别

没有选取科学合理的定位理论和方法,不能识别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和资源,不能清楚地认识自身的优劣势。

4.目标不明确

不能准确提取对城市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事无巨细地列举城市的众多优势,难以对关键资源进行识别和整合,因此未能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二、城市生态位

(一)城市生态位的含义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生态位理论揭示,每个生物物种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都拥有一个最适合自身生存的时空位置,即生态位。

不同的城市,集聚生产要素和创造国民财富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可归结为城市生态位的差别。生态位是指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所提供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可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经济因子和社会因子,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关系的集合。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格局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多维因子和条件的系统集合。这些集合因子的结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位”,它们共同成为“生态位”的不同属性。

城市“生态位”就是城市以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为基础,在区域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扮演的功能和角色。城市生态位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城市生态位揭示出城市发展的速度与程度、影响力与支配力。

(二)城市生态位的度量

城市生态位主要由“态”和“势”两个维度来衡量。“态”是城市的状态,是过去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势”是城市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特定区域系统中城市的生态位体现了该城市的相对地位和作用。“态”是“势”的基础,“势”的积蓄提高“态”的转化能力。生态位态势的增加称之为生态位的扩充。

“态”的变化一般呈“s”型曲线,“势”的变化则呈倒“u”型曲线。“态”和“势”决定了城市在整个区域系统中的生态位(见图1)。Figl.Movement curve of urban ecostate and ecorle.

城市在特定时间的生态位可用函数表示为:城市生态位=f(态,势)。其中:态=f(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势=f(城市效率,城市集散能力,资源增长,……);它们构成了城市生态位模型。

(三)城市生态位的基本特征

研究和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首先要了解城市在区域所处的位置,每个城市在长期生存发展中都拥有其最适合自身的时空位置及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功能关系。城市生态位既体现了城市与其所处区域中其它城市的联系,也反映了与其所处区域的互动关系。

1.城市生态位具有动态性

城市生态位不等于城市实力,城市实力是从总量和规模上来衡量城市,是静态描述。而城市生态位重点突出的是城市发展的“态”和“势”,既是过去的积累,又体现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城市实力是城市生态位所产生结果的表现,而不是生态位本身。

2.城市生态位具有层次性

城市生态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处于不同区域层次、规模层次的各类城市,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其战略位势都不尽相同。即使是处于同一层次的不同城市,由于其职能分工、结构特征的各不相同,所处的位势也互有区别。

3.城市竞争的实质是生态位重叠

城市生态位由多维资源空间构成,生态位重叠是两个或多个城市对一定资源位(resourcestate),即n维发展因子空间的共同利用程度。当城市存在生态位重叠,必然会发生资源的竞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随着重叠的维数增加,包括在资源维、时间维、空间维上重叠程度的增大,竞争就越激烈,直至一方退出该资源的争夺。

4.优势资源是城市生态位扩充的关键

城市生态位的扩充是指城市的发展状态和影响或支配能力(即态和势)相对于区域系统中其它

城市的提高。一个城市生态位的扩充构成了其对另一城市的生态位入侵,从而引发竞争,竞争将导致区域中某些城市的生态位被压缩,使其在竞争过程释放出所占有的资源空间;相应地。一些城市由于得到这部分的资源空间而使其生态位得到扩充。城市拥有的优势资源是城市生态位扩充的关键,对城市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三、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生态位之间的关系

城市发展战略(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是对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谋划。制定和实施城市发展战略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强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城市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生态位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城市生态位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

区域交通运输网、邮政服务网、通信网、互联网等现代网络形成空间复合网络经济体系,城市的最优发展位置决定于它在城市网络体系中的位置和功能。城市生态位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决定城市的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决定城市在较长时期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城市的生态位也是其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本质特征之一。

在整个城市网络体系发展过程中,每个城市的位置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城市所面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一座城市只有通过发掘和培育优势资源,有效地提高城市生态位,形成自身的发展优势,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城市发展动力,才能在不断竞争变化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应把城市生态位作为制定战略的主要依据。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实质是提升城市生态位

城市的发展战略正确与否主要看能否使城市资源和空间得到有效使用;能否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否增加城市与其外部在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方面的交换水平。最终提高城市在国家和区域宏观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影响和作用力,实质就是提高城市的发展“态”和“势”。提升城市生态位主要的途径就是在发展战略指引下,培育优势资源,形成城市发展优势,在区域城市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功能和角色。因此,城市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提高城市生态位。

总之,城市生态位与城市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城市生态位应该为城市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城市发展战略的实质和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城市生态位,以实现城市持续快速发展。

四、基于生态位的城市发展战略框架

城市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复杂有机体,其发展战略包括总体战略和分战略。总战略的制定要以分战略为基础,而分战略的制定则要考虑总战略的意图和框架。基于生态位的城市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城市资源空间的基础上,以提高城市生态位为目标,制定的城市发展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总体战略、基本战略和部门战略三个主要部分(见图2)。其中总体战略主要讨论城市定位与战略目标;基本战略主要研究城市在不同发展环境中的策略选择,包括系统平衡战略和竞争发展战略(输出基础理论根据产品需求不同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生态位理论主要根据战略资源的竞争程度将基本发展战略分为系统平衡战略和竞争发展战略);部门战略是城市各职能领域和部门制定的战略。Fig2.framework 0f urban developinent strategy based0n niche.

(一)不同层次的战略定位

城市是有等级层次性的,一个城市既对区域内低位次城市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同时也受到更高位次城市的吸引和辐射。因此,城市的发展定位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宏观定位。即从全球和国家层面,考察城市在高位次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考察和研究国家、区域形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借鉴发达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先进模式,在总结这些城市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确评价城市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威胁。

中观定位。从中观的角度研究城市所在经济区域(或行政区域)的发展环境。对城市自身资源状况的分析,正确评价城市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分析、研究城市所在区域的环境,比较相关城市各自的发展潜力,并对本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关系、竞争关系以及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充分的研究。这是城市发展定位的基本依据,也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条件。

微观定位。主要从微观的角度研究适于城市特殊情况、特殊需要的发展战略。由于不同城市的规模层级、经济发展状况等条件不同,其城市发展战略也应该不同。甚至由于其地理文化等特点不同,也会影响其选择不同的城市发展战略。

(二)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是为城市未来发展制定相对稳定的城市结构框架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依据城市生态位和其他发展条件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总体目标,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标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空间发展目标、生态发展目标等。

(三)城市基本发展战略

根据资源利用程度,城市资源分为竞争性资源和非竞争性资源。非竞争性资源是指维持城市复合系统平衡的基本资源,与其他城市间竞争性较弱;竞争性资源是影响城市生态位扩充的优势资源,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竞争性。相应地城市的基本发展战略分为系统平衡战略和竞争发展战略。

1.系统平衡战略

城市是一个复杂开放巨系统。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普利高津认为:“一个城市只有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才能维持下去,使自己具有活力。这种交换一旦停止,城市就会出现危机。”城市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维持城市保持动态平衡状态的资源主要是非竞争性资源,竞争性较弱,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系统平衡战略。

系统平衡战略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战略。生态发展战略中。城市既是一个生产性组织,又是一个生活性组织,还有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城市发展不仅有量的扩张还要有政治、社会等结构优化以及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2.竞争发展战略

城市要实现生态位的提升和扩充需要更多的竞争性资源。刘易斯・芒德福认为“城市的生命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高级生物体,它可以局部成长、部分消亡、自我更新”。当城市之间在某个维度发生生态位的重叠时,通过“局部成长、部分消亡、自我更新”来实现城市的协同进化。协同进化作为一种发展战略,不是简单地消除或回避竞争,而是积极地更有策略地迎接日益激化的竞争,在“双赢”和“多赢”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竞争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中,尤其是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产业发展战略。

(四)城市发展的部门战略

第5篇

关健词: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规划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characteristics,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 on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to guide the designers in the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in the right design concept, a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planning design.

Key words: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城市,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种可以看到的物质形态。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环境。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二、现代生态规划的内涵

现代生态规划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信息,从宏观、综合的角度,参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或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决策,并提出合理的开发战略和开发层次,以及相应的土地及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从整体效益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想协调,并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现代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现代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还不是很成熟,生态学的3个基本原则基本上可以作为现代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整体性原则。无论是生态建设还是生态规划,都十分强调宏观的整体效益,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效益的提高,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中某一方面效益的增加,而是谋求经济、社会、环境3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并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全局性。

循环再生原则。将自然界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富集、转化、分解和在生过程应用与工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及生态规划中,使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林业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获得最佳利用,从而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人类健康几居住环境,使废弃物对环境与人类的危害降至最底。

区域分异原则。生态建设与生态规划均强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地域分异,应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指定不同的生态建设和生态规划方针,对不同的资源采取相应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三、如何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化、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城市生态规划坚持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有助于生态功能合理分区和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

首先,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了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更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生态发展。

(二)城市生态规划需遵循的设计原则

1.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3.自然生态原则。城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4.复合生态原则。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从生态规划内容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城市规划是科学严谨的,是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课题,为将来留下什么样的建筑艺术,为人们的生活打造什么样的生活氛围,为可持续发展做什么样的努力。关注城市规划,是每个设计师应该做的,也是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五、参考文献: 1、张祖刚. 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营造的基本理念[J]. 建筑学报,2005年特刊.

2、代琳.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 山西建筑.2005年10月.43~45.

第6篇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 发展模式 “两型社会” 生态经济

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自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关于其如何建设与发展,各界已有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有从战略角度的,有从宏观管理视角的,也有一些从比较角度的。最近几年,从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协调关系上进行探讨的成为了关注的重点与热点。本文探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旨在引导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推进城市群的健康快速与持续发展。

一、提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的背景

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一直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及其辐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增强,然而因为长期沿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过度的开发了自然资源,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长此以往势必制约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提出建设完善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十分必要、迫在眉睫。作为湖南省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尤其是株洲,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工业城市,多年来受到“重发展、轻治理”理念的影响,结构性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长株潭城市群确立后,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仍未改变,因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水污染最为严重,长株潭三市的水网交错,污染传播范围大、速度快。城市群内水资源的SO2和TSP指标经常超标,难以稳定达到二类标准的水平。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增长一定程度的牺牲了生态环境,比如严重不足的城市绿地面积,且分布失衡,绝大部分位于城区边缘,如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区和省森林植物园就占到了全市公共绿地面积的62%,而老城区的绿化面积仅7.4KM2,覆盖率还不足6%。从这些数据来看,目前长沙、株洲、湘潭城区的绿化覆盖率都要远低于联合国生物圈与环境组织制定的标准。

另一方面,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的建设与完善条件已较为成熟。结合我国的中部崛起与两型社会实验区的发展战略和重要机遇,在这个条件下,构建一个生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具备根本性的理论基础。将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规划,改变传统生产与消费方式,合理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是长株潭城市群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这种选择也必将有利于长株潭城市群峥摄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的原则

首先,生态经济即循环经济,其核心是废物的减量、资源的再利用与循环利用(即3R原则)。本文认为有效地实施3R原则,贯彻生态经济理念,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在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发展模式的建设过程中,在注重环境保护、预防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加强绿色产业的开发,是3R原则的具体表现。坚持3R原则,是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的保障,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

其次,科学合理的的城市群的各项发展进行规划,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同时也是我们建设长株潭生态城市群的又一重要原则。当然,作出合理的规划后,更重要的要落实。落实科学合理的城市群规划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对于长株潭城市群而言,选择一个合理的发展战略,从多个角度多、个领域确定发展的重点,将近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相结合,并促使各部门以及相应的资源、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只要这样才能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与经济发展的最优化。

再次,还应该突出特色,每个区域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说要充分的发挥当地的区域优势与地方特色,结合现状处理好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才不相应的配套技术,合理的调整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职能分工,以废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进行多产业耦合,建立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以实现经济发展的最优化与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的建设思路

依据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产业集聚、园区带动、集约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结合区域内的发展现状与产业的空间基础,建设具有特点的生态发展模式,需要我们积极的发展生态物流、生态供应链,进而真正的提升城市群的绿色生产力,提高长、株、潭三市之间的资源利用效率与协调效率,以形成一个生态化的产业链。本文认为,通过生态化的调整和改造,必定能够拓展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发展空间,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有效的提高城市群整体的生态水平。

1.建立立体宣传模式,建设“生态名片”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在这样的机遇下,第一,城市群的发展就应该充分的利用各类专业的传播媒介来扩大宣传,打出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色“生态名片”,全面塑造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发展的形象。包括宣传生态生活的少公害、少污染等优质与健康的特性;宣传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宣传保障人类健康、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等等。第二,长株潭城市群的立体宣传,还应该积极的通过政府、社区、学校等费专业的传播媒介来展开宣传教育,培育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价值观,使城市群内的全体公众都真正的树立起生态经济的意识(包括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等等),形成指导经济行动的“生态”思想意识体系。第三,从公共信息、个别信息两个层面分类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内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建设,建议长株潭城市群内实行企业环保业绩等级公开制度,引导公众参与评判企业的环境行为,刺激企业改进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2.构建生态服务业模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长株潭城市群要构建生态发展模式,就离不开发展资源节约、少污染、少公害的高端服务产业。服务能力强、集约化经营程度高的服务业能够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同时也是推动长株潭城市群服务业信息化、高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具体来看,第一是要加快的发展科技服务业与专业业,培育动态跟踪、信息搜集、研究预测、展示展览、交流、网络信息等新兴的服务行业,为长株潭城市群现代产业高效快速发展提供强大、顺畅的信息通道,吸引国内外专业服务公司在长株潭设立服务机构。第二是要鼓励、规范、推动“评估、会计、设计、律师”等中介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结构进一步的调整。第三是要培育发展餐饮酒店业、娱乐休闲业、商贸流通业、商贸会展业,使之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建设的有力支撑。笔者认为建设节能、降耗型的购物中心和生活服务网络体系就是十分不错的选择。第四是要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工业物业、商业物业、商品性住房,为城市群聚集生产要素和人才提供良好的空间物质载体。最后,应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发展科普推广、职业培训、民办教育、文化传播、体育健身、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等文化产业和公共服务产业,提高城市群的整体服务水平,并最终达到优化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效果。

3.建立绿色生产模式,创设生态企业

加大长株潭城市群传统产业基地主要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第一,抓紧建设污染处理配套设施,健全治污网络体系,加强环境监管,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力量,督促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营。第二,推进城市群的循环经济,积极改造企业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到并要求各企业实现企业内部物料的循环,大力发展旧物调和资源回收产业(静脉产业),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在城市群的开发过程中,要配套的建设废物回收利用、工业污染物集中处理的相关设施体系,在长株潭城市群内推行环境管理认证、清洁生产和工业生态化活动,把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第三,在长株潭城市群主要行业和企业中启动清洁生产企业试点和示范项目,适时实施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在试点企业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第四,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污染损害补偿费用,搭建政府导向推进平台、产业结构调整平台、资源综合利用平台、示范试点建设平台,逐步消除循环经济中原材料价格障碍和循环过程成本障碍,加快创建长株潭城市群绿色企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刘思华.绿色经济理论一经济发展理论变革与中国经济再造[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段林毅.湖南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研究[M].长沙:长沙银都印务有限公司,2007.

[3]鲁明中.张象枢.中国绿色经济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4]邓微.湖南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5]赵弘,关键.绿色经济发展和管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第7篇

一、耦合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理论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有其独立特征。比如城市化的特征在于,首先,某一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集中地区,城市持续扩张,农村用地量降低;其次经济结构出现新的变化,农业活动的主导经济状态发生根本性改变;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出现蓬勃发展;第三,出生率与死亡率一类的人口结构指标出现显著变化;第四,新兴城区规模较小,一般处在城乡交界地带。再比如生态环境的特征在于,首先,生态环境内的各要素互相联结为一个整体;其次各要素的表现多样化;第三,生态环境不断循环,只要合理利用,便能够持续应用,而肆意破坏则会显现出恶性循环的后果。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自的特征研究基础上才能谈及二者的耦合。所谓耦合,原本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体系、运动形式利用相互作用关系而出现彼此影响的情况。因此城市化同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关系,实际上就是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变动、空间结构调整及生活水平状态几方面同生态环境各要素及特征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总和。发达国家污染以后再治理的教训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就是说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一定要同时兼顾经济增长及环境保护两方面内容,二者的耦合度研究恰可以为两者兼顾的研究提供帮助。

(二)构建指标体系

一是城市化方面的指标体系,对于某一地区来说,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人口变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升与空间范围扩张的过程,因此城市化方面的指标体系便可以从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及空间范围城市化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并且全面考虑到各项数据的准确程度。二是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体系,生态环境里面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如水质、土地、大气、生物、资源等皆不能忽略。从宏观上讲,生态环境能够被划分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类别,本文侧重于探讨城市化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协调,因此偏重于社会环境、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具体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讨论

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法,例如可以采取spss软件里面的因子分析法进行城市化水平及生态环境情况的综合评价分析。因子分析法能够按照变量间的有关程度予以原始数据的再度组合,并将其综合为几个有限变量,也就是公共因子。一个公共因子表示一组有关程度较高的最初变量。因为公共因子里面含有了最初变量中的很多信息,故而利用对公因子的再命名和解释,能够从中挖掘到变量间结构及特征,让分析结果更为科学与准确。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借助spss软件,对已经标准化完成之后的数据给予因子分析,得到每一个指标的贡献率,还有它们的累计贡献率,按照累计贡献率提取出前n个因子,当作它们的公因子,接下来按照公因子得分及标准数据,予以综合得分计算。其次应用耦合协调度方法,耦合度即为对系统及要素相互之间影响程度的准确描述,而协调度则意为系统里面耦合协调情况的定量模型。因此这种方法能够对城市化水平同环境承载能力间的协调程度予以描述。按照上述方法分析可以知道,2013年福安市城市化发展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特点。其具体表现是:穆阳镇、穆云乡、康厝乡等地区的耦合协调程度较好。而其部分则相对偏弱,这些耦合协调程度较好的地区,一方面依赖于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另一方面也依靠先进的环境保护经验。这些区域需要保持这样的良好发展态势,其发展经验亦值得其他地区加以借鉴。白马港城区的耦合协调度不高,该地区下辖一个市级开发区、一个市级工业集中区,还有两个镇,工业发展水平较高,而耦合协调度状态不良,则直接说明该地区近些来的快速发展,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滞后,难以同城市化发展相协调,该地区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对比而言,福安市中心城区虽然此前出现过一些环境问题,但是近些年的治理工作做得较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结论和讨论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生态环境间存在的矛盾,已经是本世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显著的问题。本文利用对福建省福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态的变化予以分析,得出下述研究结论。一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该地区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是呈现不断变化的,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协调度不够,耦合状态数据为负,说明这一时期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生态环境情况也不够理想,社会发展速度较慢。2000年之后,协调度有所好转,耦合状态数据为正,这个阶段福安市城市化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都处在优化发展的状态,二者协调情况很好。二是2012年福安市城市化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有一定的地区差异性情况出现,除了穆阳镇、穆云乡、康厝乡等地区的耦合协调度表现较为理想以为,其余绝大多数地区都有待提升,特别是像白云山景区、溪塔葡萄沟、清泉洞以及瓜溪刺桫椤保护区等地,环境保护工作尤其应当做好,以便用环境带动经济发展。三是当前福安市城市化发展进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人口结构及产业结构得以持续优化,同时百姓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另外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注意,比如资源与能源的粗放型应用,工业污染还在各区、乡镇普遍存在,城市生活污染也迟迟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等等,这些环境问题反过来又会对城市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直接导致福安市近几年经济增长减速,发展速度明显不如邻近的宁德市与寿宁县。为了满足福安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建议从整体大局出发,合理规划城市化同生态环境两者间的协调关系,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同时,要保证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要对目前已经创立实施的环保制度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建立形成科学化监督管理体系,并利用各种宣传工作增强全市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维高度,对人口、社会、经济、环境等进行协调,让可持续发展进入到更合理的状态。

作者:张禧 单位:福安环境监察大队

第8篇

经济发展与中国能耗

中国连续30年GDP平均增速超过9.5%,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是全球最大民生工程建设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耗国之一和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自1949建国后的60多年中,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从1949年的2334万吨标准煤到2010年已超过30亿吨,增长约130倍,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在1949年全国人均生活用电不到一度,发展到现在人均生活用电达到327度。截止2010年底,中国原煤产量超过35亿吨,原油产量超过2亿吨,发电装机容量超过9亿千瓦。中国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数量的92%。中国在电力生产中78%依赖煤炭发电,而能源、汽车、钢铁、化工、交通、建材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加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为“高碳经济”的典型代表。目前每年平均房屋竣工面积约20亿平方米,消耗8亿吨标煤,超过社会总能耗的30%。目前,中国地级以上城市(287座)的CO2排放占全国CO2排放总量的72.6%,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100座城市其CO2排放占全国CO2排放总量的51.7%。

事实证明,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突破口在城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出路首先也在城市。目前所倡导的建设“生态城市”,进一步促进了从高碳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变,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节能减排

生态城市与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城市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幸福宜居的生态代谢。

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了两大主线:其一,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光索取不回馈,灾难最终还是留给了城市自己;其二,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达成互利和谐,共建共享,实现机会平等与公平正义。抓住建设生态城市的绿色契机,就等于抓住了获取“可持续能力”与“发展红利”的杠杆与手柄。

生态城市成功地内化了人类文明的六大基本意涵:第一,不断满足有生自来中追求幸福安康的自发趋向;第二,不断规范生产活动中追求创新高效的“解耦”规则;第三,不断深化文明进程中追求自洽圆满的美学价值;第四,不断激发社会行为中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性光芒;第五,不断感悟发展过程中追求物我平等的和谐韵律;第六,不断提升人格完善中追求推己及人的自我修养。

建设生态城市 发展绿色经济

吸取国际与国内的经验,要实现生态城市的绿色发展,必须经历四大革命性的转移:

其一,生态城市要经历从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发展的革命性转移。在现代产业结构当中,传统的农业、制造业、零售批发业只占20%左右,而80%以上的财富来源是以知识与智慧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从传统型业态向现代型业态的全面调整与整体提升,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

其二,生态城市要经历从末端产品向源头创意产品的革命性转移。以此获得源头创意产业对全球产业链的领导能力、获得与供货商订立战略联盟的能力、获得向微笑曲线两端顺畅延伸的能力。逐步达到零废品、零库存、零中间交易成本的“三零目标”。

其三,生态城市要经历从打造名牌向创造绿色标准的革命性转移。以此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核心技术能力、获得市场领导能力的话语权、获得全球定价权,引领世界绿色标准制定,将技术产品和服务产品推向原创性水平。

第9篇

一、低碳城市既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体现,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载体,必须以加快推进城镇化为核心,着力拓宽低碳经济的发展平台

贫困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综合因素,一般经济欠发达、城镇化程度不高,同时人口居住分散、工业企业分散、发展要素分散,不利于资源的集约利用。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生态、宜居、繁荣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加速聚集城镇人口、产业和资本,积极拓展低碳经济的发展空间。

一是全面拉大城市框架。县城框架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就会制约县城对人口的吸纳和聚集。魏县是河北省第一人口大县,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同时又处于邯郸、安阳、聊城等中等城市交汇辐射中心,人口和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基于此,魏县提出了建设梨乡水城、打造冀东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修订完善了县城总体规划,将县城周边5个乡镇全境纳入中心城区范围,积极构建“1+5”城市发展格局,推行规划同筹、交通同网、环保同治,一体化发展、同城化管理。同时,通过实施城建“66226”道路交通工程,将县城规划区面积由原来的13.7平方公里扩展到38平方公里。拉大了城市发展框架,提高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拓展了发展空间。

二是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城市环境差,吸引力就弱,各种生产要素的流速就会减缓。聚集生产要素,打造宜居宜业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魏县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契机。依托环县城20万亩生态梨园,积极建设城市林景观,对县城进行园林式绿化。2009年,通过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全县新建街头绿化小游园10个,打造了10公里长的长安大道绿化带,新增园林面积30多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5%,形成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出门见绿、推窗见花”的城市绿化景观,成为邯郸市唯一一个绿化达标平原县。另一方面,依托魏县是邯郸市东部生态水网建设重点县的优势,以河渠清淤、污水治理、水系贯通为重点,大力实施“五河一湾、五湖一源、36桥景观”工程,启动运营了县污水处理厂,开征了污水处理费,全县生态水面达到9000余亩,一级空气质量天数达到了290天以上。打造了“河湖相连、碧水萦绕、天蓝水清”的城市生态,增强了城市的环境吸引力。

三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城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手段。立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魏县以加快建设新农村为目标,制定出台了《魏县2D09―2019年新民居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结合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按约5000人左右规划为一个中心村的原则,将全县(除县城规划区内)的21个乡镇、519个行政村,规划为122个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和一个梨乡水城示范村。新型农村社会区建成后,将全部安装太阳能、节能灯,实行集中供水、集中排污,改变农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进城落户条件,吸引农民进城就业、置业,加快城镇人口聚集,引导农民融入城市生活,享受低碳城市建设成果。

二、主导特色产业既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抓手。必须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低碳产业,实现绿色GDP的快速增长

无论是山区贫困县还是平原贫困县,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都是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率低。县域经济要实现科学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必须围绕发展低碳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园区经济、培育特色经济。

一是围绕“低碳”上项目。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把项目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严把项目能评关,坚决拒绝“耗能高、污染大、排放多”的项目。同时,立足发挥县域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引进符合县情实际、符合产业政策、国家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近几年,魏县通过连续实施“项目建设年”、“项目落实年”、“项目提质增效年”等一系列以项目建设为主题的活动,成功引进了以康帝森建筑垃圾制砖、神龙酒业玉米深加工为代表的循环型、环保型项目,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是壮大园区聚产业。园区经济具有很强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对外出口、土地开发、吸引就业和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展园区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县域主导产业的集中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集约发展。近几年来,魏县把园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县魏都工业园进行了重新规划定位,加强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了园区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县魏都工业园规划面积达侣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糖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园区经济,呈现出“项目聚集、企业集中、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

三是培育特色增实力。特色经济由于和县情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拥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较高的活跃度,是贫困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突破点和着力点。近几年来,魏县按照“产业发展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思路,抢抓城镇化和产业重新“洗牌”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两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糖食品加工、再生物资加工两大特色产业,培育聚集纺织服装、金属精细加工两大新兴产业。同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以精品化、专业化为方向,鼓励企业加快技改和产品升级,推动企业重组改造,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打造核心企业。2009年,魏县糖食品加工产业聚集区已入驻规模企业40多家,年产量13万吨、年产值11亿元,成为全国六大糖果生产基地之一。

三、三产服务业既是低碳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必须以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为目标,全面繁荣商贸物流和生态旅游

业,鼎力打造县域低碳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产服务业作为一种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是城市化的重要经济源泉和后续动力,是城市经济发挥扩散效应的重要条件,发展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大力推进商贸物流、生态旅游等三产服务业的繁荣与发展,对工业发展相对缓慢的贫困县来讲,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活跃经济全局的良策。

一是发挥既有优势打造现代物流业。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各地的交通事业都在迅猛发展,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基础和可能。魏县位于冀、豫两省交界处,即将修建的大广高速(大庆一广州)从县城东穿过,并在魏县建设连接线,即将修建的邯大(邯郸一大名)高速从县城北穿过,两条高速的修建,将使魏县的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交通优势得到凸显。同时,魏县不仅拥有一支独具特色,与浙江“温商”、山西“晋商”齐名的“魏商”队伍,而且拥有天仙果菜、天龙建材等一大批辐射范围广、门类齐全的大型专业市场。以此为基础,魏县进一步发挥专业市场的辐射作用和带动效应。对现有汽车运输、销售、修配力量进行整合,规划建设了汽配城和仓储物流中心,为发展商贸物流业打造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培育了低碳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10篇

关键词:都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006-1

现代农业的形式是从传统农业中发展而来的,在工业化时代下成型的现代农业带有强烈的工业化农业的特征,现代农业的本质就是通过大量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资来换取高收入和高成效,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却是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所引来的生态问题也变成了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新的农业形式,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生产出丰富的生活资料,同时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不受到破坏。生态农业的内涵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相结合,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生产相结合,发展大农业与二、三产业相结合,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上的两个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

1 我国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的基本途径

都市生态农业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其建设与开发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植与管理,政府不仅要在宏观上对建设生态农业进行管理与指导,在微观上,政府也应该从市场经济和个体经营者入手,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同时,还要调动个体经营者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针对个体经营者参与力度不够的现状,为了都市生态农业的健康合理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1.1 搞好规划、强化措施

都市生态农业从一开始就应该纳入到市区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来,政府应该积极加强它的行政力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把建设生态农业当成重要的一环,通过与国土规划、环保、旅游等各部门的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之后,才决定计划要发展都市农业的项目和农田,如果经营项目获得了批准,那么政府就应该在技术和经费等方面进行积极扶持,如果要大面积且连续的开发土地,则最好是要有开发地的农民参加且受益,开发商则必须要对开发地带的自然农业生态景观、土著生物群落、野生生物群落等等做好保护工作,避免他们受到损害和破坏。

1.2 要想多元化方向发展

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制定中长期的规划,在投入人力、财力、技术的同时,还要鼓励个体、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加,开发多种生态农业形式,如农业种植园、农业观光园、农业休闲园、森林公园、蔬菜栽培园、花卉观赏园、农业休闲园、森林公园、农业观光园、敬老院等。政府要加大对都市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可以将农园的土地进行划分,然后对外出租给想要租赁的经营者,包括个人、家庭或者是社会团体,也可以由农民直接打理,对于园内种养的品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便更换,管理委员会可以在平时的时候进行管理照顾,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管理章程。

2 都市生态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都市生态农业的建设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是新世纪的巨大工程,要想使生态农业走向科学化、合理化,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绝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达成的,它需要的是世世代代的努力,所以,建设都市生态农业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造福的是子孙万代。

2.1 更新观念,树立新型农业环保道德

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也不同于现代农业,他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农业道德体系的支撑,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并且要把农业环境道德观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去,认真对待,积极贯彻,规范各种社会行为。

2.2 转换机制,提高农业环保工作效能

第一步先建立生态农业决策系统,生态农业机构最好要有多个部门参与,而且要明确工作的职能和性质,将常规的农业生产管理改为生态农业建设管理。接下来还要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生态富民家园,并在开展生态镇和生态农业的工作中累计成功的经验。最后对国家实施的各种关于建设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等要严格执行,落实农业环保各项措施。

2.3 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增强生态农业的发展后劲

既要抓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也要抓龙头型企业建设,按照专业化的生产要求,根据就地生产、近地加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品牌效应。除此之外还要开展国家交流与合作,吸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落实我国的现状,然后积极招商引资,借助外部资金和人才的力量开发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报告[R].2004.

[2] 于志熙.城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3]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7.

[4] 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5] 陈灵芝.中国的生物多样性[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第11篇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贵阳市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2-0101-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21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特殊群体,是以当地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 业的工业城市。在我国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中,资源型城市持续、稳定地提供大量的原煤、 原木、原油以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物原材料,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由于 长期以来对资源粗放式开发利用,资源型城市现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 破坏、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功能薄弱、经济增长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 成强烈冲击,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遭遇的挑战尤其严峻[1]。自然资源与生态系 统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基础,定量评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程度,可为解决上述问 题、促进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参考。

生态足迹模型是定量衡量区域(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它能够从具体的生 物物理量角度研究自然资本消费的空间[2],从而判断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是否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由于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能够对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状 态进行明确界定,评价结果直观明了,同时其计算结果可以在区域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具有 可视性、可操作性、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已被广泛运用于区域(城市)的生态可持续 发展研 究中[3-5]。本研究以贵阳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在市域尺度上对贵阳市199 9-2007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作定量分析,以识别影响贵阳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 因素,为贵阳市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决策提供建议。[KG)]

1 研究区域

贵阳市地处东经106°07′-107°17′、北纬26°11′-27°22′之间,位于 贵州省中部 、云 贵高原东斜坡上,属于全国东部平原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拥有丰富的铝、磷、煤等矿产资 源,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资源约束型产业。而贵阳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是喀斯特发育典 型地区,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现象显著,生态环境本底脆弱,长期以来,陡坡垦殖、过度采 伐、毁林开荒、工矿建设毁林开山以及大量的土石方和工矿废弃物随意堆放等现象,导致贵 阳市地质灾害频发,土壤退化迅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这种以开采、加工矿产资源为基础 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贵阳市经济转型的重要限制因素。 2 研究方法

2.1 生态足迹的计算理论与模型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s)概念由Wackernagel于1996年提出,他将人类社会经济 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喻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及其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 球上留下的脚印”[6]。生态足迹模型基于如下基本假设来进行计算:①人类可确 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产生废物的数量;②这些资源和废物流能转换成相应的生物 生产面积;③采用生物生产力来衡量土地,不同地域间的土地能转化为全球均衡面积,用相 同的单位(如hm2)来表示;④各类土地在空间上是互斥的[7]。

根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生态足迹模型将地球表面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分为6大类进行核算, 包括:化石能源用地、耕地、牧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水域。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包括生态 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计算与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pacity,EC)计算 两部分,其计算公式分别为:EF=∑ni=1ωi(cci)=∑ni=1(ac i/pi) (1)

EC=∑ni=1ωi(epi)=∑ni=1(ae i/p)(2)

式中:n为消费商品或生产生物的类型;cc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生产足迹;aci为第i种 消费商品的消费总量;pi为第i种商品的生物生产单位面积产量;epi为第i种生物资源 的生产足迹;aei为第i种资源生物生产总量;ωi为第i种消费品或生物资源土地类型生 产力权值;EF为地区生态足迹;EC为地区生态承载力。陈?敏等:资源型城市贵阳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2期

2.2 贵阳市生态足迹计算

参照贵阳市各种资源的消费特点以及对生态足迹计算方式的相关研究成果[8],将 各种消费概括为如下3个帐户进行计算:生物资源消耗帐户、家居能源消耗帐户、工业能源 消耗帐户。

2.2.1 生物资源消耗帐户

生物资源消费帐户包括植物性食品消费和动物性食品消费,在具体计算中,耕地、牧草地和 水域土地面积分别根据各种作物、牲畜、木材以及水产品的消费量及全球均衡产量(FAO公 布)进行折算,为便于与其他研究成果比较,全球均衡产量取用FAO1993年的数据。

2.2.2 家居能源消耗帐户

家居能源消耗帐户主要衡量家居和住户对物质和能量的消费,其中住房转化为化石能源土地 的能源值,参考了Sheltair 1991年对加拿大房屋在其生命周期内的能耗研究结果[7] 。

均衡面积由各种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乘以产出因子与均衡因子获得,产出因子是为了平 衡贵阳市生物生产性土地产量与全球平均产量之间的差距,而均衡因子是为了平衡各类型生 物生产性土地之间的差距[9]。均衡因子和产出因子均取自1999年中国生态足迹计 算[10],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承载力要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贵阳市1999-2007年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承载力,由生态足迹减去扣除12% 生物多样性保护后的生态承载力,即可得到贵阳各年的生态赤字(Ecological Deficit,ED )。

3.1 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

将贵阳市200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制成生态足迹供需平衡表(见表6),分析贵阳市生 态可持续发展状况。2007年贵阳市人均生态足迹为2.472 hm2(均衡面积,以下均同), 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509 hm2,人均生态足迹超出人均生态承载力3.86倍,人均生态 赤字高达2.024 hm2,表明贵阳市社会经济活动已超出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生态系 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从2007年生 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组成可以看出,化石燃料消耗是导致 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表明贵阳市大量的能源消耗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最为严重,耕地 也存在赤字,说明粮食生产安全也受到了一定威胁;在各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中,林地与建 筑用地存在盈余,这得益于贵阳市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市区内密集型建筑模式。

表明1999-2007年间,贵 阳市 生态系统承载力未出现明显的倒退,但是生态系统状况也未有改善,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来 源于因经济快速发展所导致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过渡消耗,如果持续这种以资源换经济发展的 模式,贵阳市今后面临的生态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生态可持续性面临的挑战也会更加严峻。

3.2 生态文明水平

生态文明水平即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EEI),其概念源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与 合作组织(OECE)和世界 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的研究和政策中,通常作为企业和 地区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在生态足迹计算基础上,得到了贵阳市1999年至2007年生态效率(见图2贵阳市生态效率时 序变化图)。可以看出,贵阳市资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从1999年的0.500万元GDP/ hm 2生态足迹增长到2007年的0.787万元GDP/ hm2生态足迹,生态文明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 虽然贵阳市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且将来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呈放大趋势,但是 生态系统改善及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定契机。

3.3 生态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赖力等人构建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占用变化的相互作用机理模型,认为经济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特征、资源消费强度、土地利用现状、居民消费特征是影响生态足迹的主要因素 [11],陶金、陈成忠等人的研究分别很好地 验证了这一作用机理模型[12-13 ]。本研究选取城市化率

(X1)、人口密度(X2)、人均GDP(X3)、第二产业GDP比例

单位GDP能耗(X5)、农作物播种面积(X6)、人均消费支出(X7)等指标,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识别贵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偏最小二乘回归由伍德等人创建,被称为第二代回归分析方法,能有效的克服在应用最小二乘回归时遇见的自变量间的多重相关性[14-15] 。

对生态足迹和选取的指标做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到各变量的回归参数,相关系数R=0.98 5,具有较好的相关性;F=41.7,模型整体模拟效果较好。生态足迹的驱动模型如下:

EF=6.812 X1+0.005 X2+0.158 X3+3.180 X4+0.473 X5-0.059 X6+0.099 X 7-3.155(3)

结果表明,贵阳市人均生态足迹与城市化率、人口密度、人均GDP、第二产业GDP比 例、单位GDP能耗、人均消费支出等6个因子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说明随着贵阳市人口、城市 化进程、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变,能耗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足迹也 在同步加大,生态压力日益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与生态足迹具有负相关性,根据贵阳市国 土统计结果,贵阳市人均耕地面积在2000年到2007年间,从0.086 hm2 下降至0.077 hm 2,耕地面积有限,而人口规模不断增加,由此导致耕地短缺压力越来越大。在日益严峻的 生态压力下,充分保护耕地及其他土地资源是防止生态压力进一步增大的重要途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贵阳市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47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509 hm2,生态 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2)1999-2007年间,贵阳市生态系统承载力较为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所导致的资源过 度消耗是影响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因。贵阳市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改善,生态文明水平呈逐年 上升趋势,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定契机。

(3)城市化率、人口密度、人均GDP、第二产业GDP比例、单位GDP能耗、人均 消 费支出这6个因子增加会导致生态足迹增加,而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可以缓解生态压力。

4.2 关于方法与结果的讨论

生态足迹法计算简单、结构清晰,但是反映的信息偏保守。生态足迹法认为理想的状态是人 类只占用自然资本产生的利润,而不会消耗自然资本本身,实际上,这些自然资本也是地球 生态系统经过亿万年利润累计而成,并非完全不可动用,只是需要在一种合适的速度下开发 利用,但是合理的开发速度本身很难确定。

生态足迹是对整体区域的宏观计算,不能反映区域内部的差距。以行政边界作为区域划分边 界是否合理,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从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城市的物 质流影响范围作为计算边界更为合理。

4.3 贵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足迹提供了一种量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也可从中识别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 策,结合上述分析以及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贵阳市可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以缓解 社会经济发展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巨大压力。①积极保护现有生物生产性土地。保障生态承载 力是防止生态赤字扩大的最有效方法,在保护各类资源的同时,应该积极植树造林和提高现 有土地的粮食作物产量;②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生产和消费模式。通过政策、媒 体逐渐引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善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减少不必要消费及过度消费 ;③提高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2006年,贵阳市单位GDP能耗指标值为2.03 t标准煤/万 元,在全国范围内属于较高水平,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④加强贸易交流。如果贵阳市提高 自有生态承载力能力受限,可与承受生态压力较小地区加强贸易交流,均衡生态压力,防止 本地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齐建珍. 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2). [Qi

Ji anzhen.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soriented Cities [M]. Beijing: People's Pr ess, 2004:(2).]

[2]Wackernagel M E. 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 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 [J]. Ecological E conomics, 1997, 20(1):3-24.

[3]张志斌, 唐素然, 赵拥华.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甘 肃省白银市为例[J]. 干旱区地理, 2008, 31(3):464-469. [Zhang Zhibing, Tang Su ran, Zhao Yonghua.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of Resourcebased City Sustain abl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 [J]. Arid Land G eography, 2008, 31(3): 464-469. ]

[4]蒋依依, 王仰麟, 李卫锋, 等.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度量方法探讨――以深圳市为例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1(4): 612-621. [Jiang Yiyi, Wang

Ya nglin, Li Weifeng, et al. Measuring Urban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 Case Stud y in Shenzhen City [J].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41(4): 612-621.]

[5]符国基. 海南生态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方法的应用[J]. 农业现 代研究, 2006, 27(1): 11-16. [Fu Guoji. Quantitative Study of Ecological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in Hainan Ecological Province: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Foot print Method [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6, 27(1): 11-16. ]

[6]Wackernagel M E, William E R.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 ct on The Earth [J]. Gabriela Island: New Society Publishers, 1996: 41.

[7]杜斌, 张坤民, 温宗国, 等.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的设计与案例[J]. 清华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4(9): 1171-1175. [Du Bing, Zhang Kunming, Wen Zonggu o, et al. Urban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 nt [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44(9):

1171-1175.]

[8]余万军, 吴次芳. 基于生态足迹和农业生态区域法的土地人口承载力比较研究――以 贵阳市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33(4): 466-472. [Yu

Wangjun, Wu Cifang. Comparative Study on Land Bearing Capacity Based on Ecologic al Footprint and Agroecological Zone Models: Take Guiyang as An Instance [J] .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 2007, 33(4): 4 66-472.]

[9]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et al.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 unti 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29(3) :

375-390.

[10]徐中民, 陈东景, 张志强, 等.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J]. 土壤 学报, 2002, 39(3): 441-445. [Xu Zhongmin, Chen Dongjing, Zhang Zhiqiang, et al.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n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China [J]. Acta Pedologi ca Sinica, 2002, 39(3): 441-445.]

[11]赖力, 黄贤金, 刘伟良. 区域人均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模型――以1995年-2003 年江苏人均足迹为例[J]. 资源科学, 2006, 28(1): 14-18. [Lai Li, Huang Xianjin , Liu Weiliang. SocioEconomic Driving Model of Reg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

A Case of Jiangsu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03[J]. Resources Science, 2006, 28(1 ): 14-18.]

[12]陶金, 付梅臣, 田迪, 等. 矿业城市生态足迹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中国矿业, 2 009, 18(2): 44-47. [Tao jin, Fu Meicheng, Tian Di, et al. Changes of Ecologic al Footprint and Its Driving Force in Mining Cities [J]. China Mining Magazine , 2009, 18(2): 44-47.]

[13]陈成忠, 林振山. 中国能源足迹增长波动的驱动因子分析[J]. 生态学报, 2009, 2 9(2): 758-767. [Chen Chengzhong, Lin Zhenshan. Driving Forces Analysis of Ene rgy Ecological Footprint Growth Fluctuation in China [J]. Acta Ecologica Sinic a, 2009, 29(2): 758-767.]

[14]王惠文.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及其应用[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 200-2 07. [Wang Huiwen.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M]. Beij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1999: 200-207.]

[15]吴开亚, 王玲杰. 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子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与应用[J]. 资源 科学, 2006, 28(6): 182-188. [Wu Kaiya, Wang Linjie. 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 ession Model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J]. Resource s Science, 2006, 28(6): 182-188.]

[16]杨开忠,杨咏.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6):630-636 . [Yang

Kaizhong, Yang Yong.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Concept, Method and Cases [ 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0, 15(6):630-636.]

[17]陈俊.从立法上解决西部开发中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基于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观的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 21(1):20-24. [Chen Jun. ResolveConflictbetween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evelopm ent of

West Regions from Lawmaking: In the Light of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Moral Philo sophies [J].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8, 21(1):20-24.]

CHEN Min DU Pengfei XIAO Jingsong ZHENG Yu

(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Control,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第1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原城市群 协调发展 资源共享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城市群是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城市集合体,是相当数量城市关系的总和。它的特点主要反映在,经济的紧密联系;资源的高度共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发展。其实质,聚拢这些城市构成一个巨大的商圈或经济圈。

现阶段,我国比较成熟的城市群有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它们引领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的经济势头,给中国经济带来春天。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1月,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是继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城市群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是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它肩负着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因此,规划建设中原城市群,对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五省30个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原城市群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抉择。中原城市群的平稳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战略选择。良好的生态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舒心的环境,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隶属于可持续发展范畴,符合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依托,加快城市群的发展步伐,满足城镇与乡村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良好环境要求,对于实现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具有现实价值。

3.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生态环境优良目标的现实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是中原城市群良好发展的衡量目标之一,城市群的发展不应仅仅是经济的飞速前进,而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应是城市群发展的题中之义。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效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步骤,并适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中原城市群的长远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意义

以生态文明为视角来建设中原城市群,其意义和价值非凡。第一,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味着生态环境的良好,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第二,有利于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快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第三,有利于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推动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拓展,形成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第四,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建设中原城市群,从根本上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为人口密集的传统农区建设探索有益经验。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承,有着密不可分而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原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一)能源消耗量大,空气污染严重

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包括中部地区的河南、山西、安徽三省,并联动辐射河北、山东两省,这五省基本是雾霾的重灾区。近年来因城市工业与家庭用车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废气排放不断增加、汽车尾车排放与日俱增,碳排放量增加,而氧气量不断减少,空气净化和调节能力日渐削弱;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中钢筋混凝土楼房大增,林园绿地相对减少,在一些盆地城市往往形成逆温气象,致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和烟雾不能向上向远处扩散。这些使得能源消耗量大且快,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加剧雾霾天的形成,加剧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很多民众只关注到雾霾对自身身体健康的恶性影响,并未从真正根源上去遏制污染物的产生。对雾霾的防护只存在于表面,忽略了源头的有效遏制。虽然有关环保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还市民以“碧水蓝天”,但是根源的问题并未解决。

(二)水资源失衡,污染普遍

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来判断,我国属于中度缺水的国家。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的问题。原本缺水的状态使得城市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再加上水资源的浪费和严重污染,势必给城市群建设带来压力。有的城市,由于河流和水源受到工业发展与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水的严重污染,致使难以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清洁,造成饮水困难。有的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影响到地下水的循环,树木的生长,造成井水枯竭。城市用水的紧张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污染,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根源。城市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淡薄,无法从自身建设和国家发展有效连接起来,所以造成城市生活用水普遍紧张的常态。工业生产用水后排污环节的治理不严,净化力度不够,这是造成生产用水污染浪费的重要原因。

(三)土地资源供给压力大,水土流失严重

城市群的发展势必给土地资源带来压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其中之关键。联动五省发展城市化,扩大城市用地,压缩农业用地,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难免因为方法不或者执法不严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剧水土流失。由于城市园林绿地少、树林生长受影响,城市汇水面积大,加之不少开发建设项目的排洪设施不到位,以及其他因素如城市河道淤积,雨水不能及时渗漏和流失,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四)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

农村科技落后,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对土地容易造成过度使用,且保护力度弱小。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且在破坏原有土地生态之后,因为技术上的弱势,观念上的落后,对土地生态的恢复工作缺口很大。使得土地的再次使用只能是更加贫瘠或又一次伤害,造成恶性循环。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驱使下,无所节制而以杀鸡取卵式的野蛮方式对待大自然,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使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循环和平衡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自然资源如空气、水、土壤、树木的光合作用等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破坏了自然法则,势必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和警告,有时会以次生自然灾害的方式让人类承担因开发利用自然不当给自然本身带来的不堪承受的结果。当人类深受其害时,意识到人类必须以文明的方式自觉地敬畏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中原城市群现代生态价值观

1. 倡导健康绿色消费观念。中原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整体努力。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从根源上遏制污染的产生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污染源追根到底是人类造成的,从观念上对人们进行教化,让人们从根本的认知上深刻的领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为社会的稳定发展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善自己的周边环境,保护城市整洁文明。

2. 转变传统经济发展理念。中原城市群经济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依赖于现代的生态价值观念。低碳、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依靠的是社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有自觉的保护意识,并能从行动上做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倡导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现代生态价值观,以期早日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模式。

3.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整个社会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也应重视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比如在社区内进行生态文化的正面宣讲,给社区成员普及生态建设的理念。在学校开展生态文化的课程教育,可以带领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微薄的力量。

(二)发展中原城市群生态经济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现代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大胆采用新的更加环保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探索更契合的新模式,向集约节约环保模式转变,带动整个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2.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建立适合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更好的促进整个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崛起,需要结合中原经济发展的常态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加入生态经济的观念,指导形成新的经济体系。

(三)促进中原城市群生态科技发展

1. 加快生态科技创新。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世界的较量。将前沿科技运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符合科技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理念,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生态科技的创新,就是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争取时间和机会,当今社会变化之快,科技的更新换代也是日新月异,而创新就是生命力。

2. 培养生态科技人才。人才战略是不会过时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引进生态科技人才,对中原城市群的规划发展作出长远有利的科学指导,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保障。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科技人员适时制定出调整方略,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城市群的平稳良好发展。所以,生态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城市群的发展作用巨大。

3.完善生态科技政策制定。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需要政府牵头,制定合理的生态科技政策,从宏观上把控整个城市群的l展走向。在制定相关生态科技的政策中,要立足中原城市群的现有经济基础,针对不同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而变,制定适合特定区域的切实可行的生态科技政策。

(四)加强中原城市群生态制度建设

1. 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五位一体”建设就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契合的,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有利于统筹区域生态的和谐发展。另外,保护环境要从源头抓起,不仅做好水源地保护,还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稳步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的保护工程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创建工程,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加强城市绿地湿地等的保护,还城市及市民一片蓝天;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2. 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把发展循环经济同生态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其统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加快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树立生态示范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中原城市群是涵盖五省的大城市群,地域广,难于统一管理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所在,加强各区域间执法部门的联合,以及执法力度的统一,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对于整个城市群的管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在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建设不规范与不健全,往往出现纰漏甚至扯皮现象,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被动和难以落实的局面。党的“十”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全民进行“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全民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全民以行动进行环境保护的热情。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在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目标任务体系、标准评价体系、技术指标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程序清晰、职责分明、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有监督检查、问责制度作保障,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与监督权,从而促进各种制度的落实,让环保变成切实的行动。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对于经济区的良性发展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参考文献:

[1]王陶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中原城市群关系研究,经济经纬[J].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