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农村建设成果

新农村建设成果

时间:2023-09-20 18:23: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农村建设成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农村建设成果

第1篇

处理及信息数据可视化的表现。涉及的核心技术包括:地貌、建筑的三维模型虚拟、本土文化传承与生活习惯的传承、信息技术传输等。其中地貌信息系统作为数字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数字新农村建设可视化的关键技术。作为数字技术可视化重要基础,运用前景广阔,从而使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成为热门。

1、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所谓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以计箅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它融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生成的视觉环境和音效是立体的。人机交巧是和特友好的。一改人与计算机之间枯燥、生硬和被动的现状。在这个环境中,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巾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等同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①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感、交互性、主观性、多感知性的特点。这就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逼真的视觉效果,也为大众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体验效果。

2、虚拟现实技术新农村建设运用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的建设与规划不仅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生工程,也是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对科学地规划村容村貌、传承地方文化、节约建设成本、保护本土民俗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3、虚拟现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3.1虚拟现实技术在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行的建设规划设计中以沙盘模拟居多,虽然这种方式也能可视化,但是地貌数据准确度较低,推广起来难度也较大。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根据当地的地貌特征及地理测试数据,通过三维软件将地貌形体制作出场景模型,在根据本土的气候、风俗习惯等制作适合当地的建筑模型和材质,在计算机中生成具有互动性的沙盘,从不同角度来观看新农村建设后的效果,以此来推断它在建筑取光、绿化、格局布置的合理性。这样的规划设计具有直观性、互动性、便利性等特点,利用现代网络交流平台展示,有利于听取更多人的建议,修改起来也极为方便。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优势,将是其他展示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3.2 基于三维技术的形体实现

由于新农村建设虚拟现实应用是基于在VR技术之上,所以它具有一般计算机VR技术的特点,又要具备新农村的建筑、树木、地貌、景观小品等设计的特点。新农村建设是建立在一定的电脑硬件基础之上,利用软件技术尽可能的还原规划设计场景的真实感。那么实现其场景真实的重要因素就是模型、材质的制作逼真度要高,可根据从不同角度实拍的地貌和真实材质的图片。在借助三维软件MAYA、3DMAX进行制作,模型制作包括多边形与曲面两种,曲线建模的优势是用较少的点控制较大面积的平滑曲面,以建造工业曲面和有组织的流线曲面见长,可以利用CV、EP、铅笔工具创建曲线,通过放样、布尔运算等方式做成模型,但是这需要很好的结构掌控、塑造能力,这样可以在制作地貌及圆滑的形体时可以运用。多边形制作起来比较便捷,多边形建模可以较好的塑造复杂的场景结构,但是Polygon建模得布线与结构处理时比较难的,多边形从技术角度来讲比较容易掌握,在创建复杂表面时,细节部分可以任意加线,在结构穿插关系很复杂的模型中就能体现出它的优势,比如在制作地域代表性标志和文化传统人的形象。材质就是物体的材料、质感,即物体本身的材料属性和纹理。模型创建完毕后,通过将材质的纹理、贴图、反射,高光和凹凸调整完毕,并且指定到模型上去,再添加灯光照明,生动的图像就呈现在眼前了。在运用3DS MAX中完成静态新农村建设的场景后,可以直接将做好的场景导出为VRML文件,采用VRML语言实现交互式操作的功能。

3.3 新农村建设的交互技术平台构建

虚拟现实交互技术是指使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一体化的特点范围的虚拟场景,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等同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2]互动技术作为虚拟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推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特点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立足环保、构建符合本土文化发展的和谐家园。发展农村旅游业,可以实现城市资金向农村流动,有利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经济体。通过虚拟现实互动技术构建网络数字平台的来展示新农村建设成果、地方民俗文化、建筑特色都显得尤其重要了。相信这将会极大的推动新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这也是保持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4、结束语

由此可见,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已经应用于建设规划、展示宣传、文化保护等方面,正在对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VR技术在心农村建设中处于起步阶段,成功的经典案例较少,相信,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浩,郑隆成,陆亚琴,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博物馆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12)。

第2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贵州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我省把扶贫开发作为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只有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才有利于突出扶贫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有利于指引扶贫开发工作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推进;有利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

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扶贫开发是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的有效措施,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生活条件,不仅关系到贫困群众的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我省实际看,扶贫开发工作从1986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实施以来,绝对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1500万减少到2007年的238.6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开始形成从制度上抑制贫困的新格局。但是实行低保制度代替不了扶贫开发,它只能解决贫困农户的生存问题。扶贫开发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不仅为缓解区域、城乡差距扩大趋势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要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条件。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贵州扶贫开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困规模大。2006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3%,低收入人口占3.7%,两项之和是6%,而贵州高达21%,是全国的三倍多。二是贫困程度深。我省所剩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不高、自然灾害严重,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弱,脱贫难度大。三是减贫速度慢。2000年以来,贵州绝对贫困和低收入的发生率在全国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贵州绝对贫困发生率和低收入的发生率2000年分别占全国的11.3%和8.5%,到2006年上升到12.7%和12.8%。全省减贫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四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4.5:1,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比例的3.3:1。

严峻的贫困形势决定了我省必须把扶贫开发摆在全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最突出的任务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来抓。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化和提高

2003年,省委出台《关于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决定》提出,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要围绕帮助贫困农户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基本问题”, 采取开发式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长期社会救助“三类扶贫措施”,大力抓好整村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以上三点扶贫开发工作思路简称“三个三”),旨在全面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其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最终目的就是要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美好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然而,扶贫开发关键在开发农村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重点是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部分领域的发展,还处于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新农村建设是扶贫开发的进一步丰富、深化和提高。

坚持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使其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一体推进

坚持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统一,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根本前提,整合现有的资源优势是基本手段。推进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具体来看,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任务。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进,给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新动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扶贫开发有资金保障、有工作标准、有激励机制、有组织体系、有成功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新农村建设组织和动员的政治优势、经济条件、文化氛围等方面资源,也能助推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实施。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来看,将两者剥离或完全等同都是不正确的认识,我们应当在既肯定同一性又承认差异性的前提下,把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一体推进。

在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需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从整体上看,我省仍处在从温饱向“总体小康”迈进的历史阶段,扶贫开发仍然是全省工作的“两个重中之重”,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重要特征,建设新农村更需要一个相当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在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很好地把握若干重大关系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基础,农民致富是前提,只有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推进新农村建设,只有使农民得到实惠,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得到持久的动力支持。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把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加快以交通、水利、信息为重点的农业基础建设,使乡村面貌有新改变。但是,如果没有经济发展作保证,即便是基础设施建设一时搞上去了,也可能出现“盖了新房住不起、有了医院去不起、通了电话打不起、修了新路维护不起”的情况。因此,在统筹推进农业基础建设、增强农村发展后劲、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要发展生产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持续增收来源,使得经济发展与农业基础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二要正确处理统一部署与分类推进的关系。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层次低,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应坚持统一部署、科学规划、分段实施、先易后难、分类指导、逐步推进。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将统一安排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应在发展新产业、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建立新机制、树立新风尚和建设新村寨上下功夫;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应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为目标,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方向,以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贫困地区则应以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为重点,结合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3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业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是广大农村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是亿万农民一条宽阔的致富途径,也必然给我们的发展观念、领导方法、工作部署、投资重点等各个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提出更高的要求。河北迁安的探索告诉我们,要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尤其要重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近年来,迁安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努力构建平等和谐、良性互动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一方面,他们积极发挥财政支持“三农”的导向作用,“转、免、补、投”多措并举,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逐年加大;另一方面,他们着力改变农业农村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先后制定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奖励农业重点项目等办法,从税收、信贷、保险等方面入手,加快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二要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迁安把全市19个镇乡、534个村全部纳入中等城市发展体系,统筹规划和建设,抓住“全国县(市)域村镇城市化试点市”的机遇,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目前,已把100个村建成了文明生态明星村,有5个特色小城镇正在成为精品小城市,村村通油路率达到了95%,农村卫生所规范化率达到了100%,通自来水村达到了70%,市区与各乡镇之间已经建成光纤宽带通讯网络。

沉甸甸的建设成果有力地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改革经济社会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的制度,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制等等。

三要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在迁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不仅是农村工作部门的事情,而且成为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任务;已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而且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在迁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市科级以上干部全部深入到建设一线,说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四大班子领导带头落实责任制、分包镇乡村,面对面指导创建工作,而且建设新农村的工作绩效也被纳入了干部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当地鲜活的实践告诉我们,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建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是一条宝贵经验。

四要加快建立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迁安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不仅涌现出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徐流口村党支部书记秦玉和、身患绝症也要工作在一线的西关村党支部书记邰振东等一大批优秀人物,而且群众还创造出了工农互补型、村镇结合型、白手起家型、村企共建型、结对共建型等多种建设形式的成功经验,成为教育群众、激励群众的生动教材。迁安市委、市政府还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加大典型的集中宣传力度,使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空前统一,创建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推动了各项建设工作的深入展开。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十分有利的条件和必须抓住的机遇,我们一定要乘势而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第4篇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1年中国安徽(合肥)农交会上,肥东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精彩亮相,通过精心挑选富有特色、独具特质的产品参展,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其中皖岭农副产品合作社产品定位准确、质优价廉,现场销售额遥遥领先;建华农业专业合作社还与沃尔玛等大型超市达成意向订单,月销售量莲藕、茭白、水芹等蔬菜150吨,月销售额60万元。这是肥东县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肥东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方针的要求,深入实施“十村建设、百村规划、千户搬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清洁家园、绿化乡村等行动,相继实施了白龙镇长王村、八斗镇大张村整村推进项目,陈集乡陈集社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一大批新农村建设项目,在黄土地上描绘出锦绣文章,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科学推进、加快推进、和谐推进的发展之路。目前,全县有3镇34村被列入安徽省“千村百镇”和合肥市“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先后被评为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渔业致富先进县、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

肥东县在新农村建设上通过科学布局来“起篇”,认真编制新农村建设“新规划”,明确了以县域为单元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思路,将全县划分为“近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圈层,大力开展村庄布点和“百村规划”,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村庄整治规划、水路电网规划、公共配套规划等。目前,首批村庄布点和“百村规划”已完成300多个基层(重点)村详规和30多个中心村详规,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年实施,确保新农村建设既符合“20字方针”要求,又能体现自身特色,形成层次分明、发展协调、统筹推进的良好格局。

有了好的布局,该县通过探索创新来“承篇”,及时总结新农村建设“新模式”。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摸索和总结出城郊结合拆迁复建型、“缩村让地”项目带动型、产业支撑型、城镇辐射型、村庄整治型等5种新农村建设新模式,打造出白龙镇长王村、陈集镇陈集社区、牌坊乡牌坊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典型。目前,已建成新农村安置点39个,建筑面积56.2万平方米,4549户农民搬迁入住;完成84个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八斗中胡等7个村被授予安徽省生态村。另有陈集镇竹滩村、马湖乡沙河村等7个点800户10万平方米新村建设可在年底前完工。

同时,该县通过扎实推进来“转篇”,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新样板”。切实把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整理、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紧密结合起来,着力一揽子解决新农村建设“缺钱”、工业化城镇化“缺地”、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农民增收“缺渠道”等问题。2007年以来,共实施建设用地置换、先行复垦和“增减挂”项目33个批次,总规模1.74万亩,规划新增耕地1.57万亩,争取建设用地周转指标1.8万亩;实施国家、省土地整理和整村推进项目6个,规模5.42万亩,新增耕地3331亩。其中白龙镇长王村整村推进项目总规模1.31万亩,涉及15个自然村1227户,总投资超1.3亿元,新增耕地1631亩,通过土地流转,引进6家农业企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该县以和谐来“合篇”,积极创造新农村建设“新生活”。把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乡、工农差别进一步缩小,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幸福感日益提高。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村村通班车”率达98.5%。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0.5年,进入安徽省教育强县行列;成功跻身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参保率居安徽省之首;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成功并轨,补偿标准进一步提高,参合率99.8%;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实现应保尽保。“515”敬老工程实现全覆盖,包公镇敬老院被评为首批“全国模范敬老院”;撮镇建华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电气安全示范点”。

第5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面系统、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既需要政府支持、部门联动和社会广泛参与,更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乡村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推进者,是真正的“一线指挥员”,让他们正确认识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尤为重要。“根据调查实践,我认为,当前乡村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要走出三大误区,强化四种意识。具体工作中,则要切实把握五条原则,突出六项重点。

——走出三大误区

一是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有的乡村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村庄建设,就是拆旧房、盖新房、修别墅、建高楼,搞新村。二是思想上存在消极性。有的乡村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上面给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建设新农村必须有票子,没有钱就建不成。三是工作上存在盲目性。在具体工作上,急功近利,求急图快,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点上突破轻整体推进,存在顾此失彼现象。“这些误区的存在,导致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脱离实际,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迟迟打不开局面。这些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必将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进程。”

——强化四种意识

乡村干部走出在思想和工作上的三大误区后,还应该强化四种意识。首先是强化全面发展意识。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的“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把握关键,重点突破,又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其次是强化农民主体意识。建设新农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当前农业、农村薄弱环节很多,全靠上级支持和国家投入也是不切实际的。必须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引导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

再者是强化长期作战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必须克服求急图快的倾向,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最后是强化真抓实干意识。既要看到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又要看到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的重要性。要按照总体规划,从农民群众积极性较高的事情入手,从比较容易的项目入手,从短时间就可见成效的事情入手,从群众收益面最大的事情入手,具体抓、抓具体,做到天天有事做,月月有项目,季季有重点,年年有突破。

——把握五条原则

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握五条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由于村与村存在自然环境、经济实力、产业技术、交通条件、风俗习惯等差异。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在村镇建设上,要结合实际,做到依山就势,借山用水,顺乎自然,张扬个性,留住特色。在产业发展上,要立足于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引导农民培育新产业,让老百姓富起来。

二是规划先行。建设新农村,规划须先行。规划需要具备“四性”:一是全面性。规划要全面系统,既包括产业发展又包括村庄建设,既包括硬件建设又包括软件建设,既包括农村经济建设又包括农村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二是特色性。特别是在村庄建设规划中,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展现农村的田园风光,彰显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要体现现代生活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间农庄、农村社区;三是前瞻性。要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的战略高度,根据村庄布局、经济条件认真测算投入成本,有效避免先建后拆和重复浪费;四是计划性。既要有五年甚至十年的规划,又要有一年的计划,明确长期干什么,近期干什么。

三是急事先办。新农村建设需要办的事情很多,不可能齐头并进,要从群众要求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事情抓起,做到群众盼什么就先解决什么,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存在上学难、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等问题的,就要先在学校建设、道路建设、水利建设、卫生所建设上下功夫;存在生活用煤难问题的,就要先在开发沼气、秸秆气化等新型能源上下功夫;存在脏乱差问题的,就需要先在村庄整治、环境卫生整治上下功夫。

四是量力而行。无论是经济强村,还是贫困村,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对于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村,要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树立样板,做出示范。对于条件差的村,发展不起大产业,可以适当发展一些适合当地发展的小项目、小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以搞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没有实力搞村镇建设,可以讲卫生、搞绿化,让旧村庄有个新气象;没有能力建设高标准的文化娱乐设施,可以搞一些投资小、受欢迎的小型设施,适当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是尊重民意。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要把农民需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新村各项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内容要反映农民要求,过程要让农民充分参与,建设成果要让农民来评判,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突出六个重点

新农村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应该重点从哪些方面入手?这要结合每个地方的实际来说,但总体上要突出六项重点。首先是抓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对于地下资源丰富的乡村,要立足资源优势做文章,依托优势创造新的优势。一是要挖掘资源潜力。积极稳妥地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对煤炭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改革开采方 式,强化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发展能力;二是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煤炭等矿产资源的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培植非煤产业。依托煤炭资源开发积累的资金,积极发展地面优势产业,实现地下向地上转移,奠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基础。对于土地资源丰富的乡村,要立足土地资源做文章,大力发展桑蚕、山萸、药材、红薯等种植业,发展猪、鸡、羊、牛等养殖业。对于荒坡荒地多的山区乡村,要大面积发展核桃、花椒、红枣等干果经济林,积极发展牛、羊等养殖业。对于资源贫乏、没有挣钱门路的偏僻乡村,要鼓励引导农民走出家门,到外地打工挣钱。

其次是抓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最直观的反映,也是农民群众人人都可感受到的工作。因此,新农村建设要从环境整治入手破题。对于经济发达的村,要搞好“八通六有七化”: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班车、通信息、通互联网;有幼儿园、有敬老院(或以乡镇办)、有卫生所、有文化大院、有健身活动场、有洗浴美发室;达到住房舒适化、饮水安全化、污水管道化、能源新型化、街道明亮化、环境整洁化、村庄园林化。对于中等村,要重点搞好“四化四改两建”: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改水、改灶、改圈、改厕;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和生态园林化新农村建设。对于经济欠发达村,可以从“两改两化”,也就是改圈、改厕、绿化、净化做起,做到房前屋后栽树,清除煤堆、灰堆、土堆,保持村庄整洁、卫生。

第三是抓农民教育。要以先进实用农业科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民夜校等阵地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

“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和以“遵纪守法”、“敬老爱幼”等为主题的群众性评比活动;要利用“五一”、“七一”、“九九”、“元宵”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第四是抓实事好事。要继续抓好学校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特别要大力改善偏远乡村办学条件,让每一名农村孩子都能有学可上、上得好学;要加强村级卫生所建设,建好乡(镇)中心卫生院、县医院,做到打针输液不出村、小病小痛不出乡(镇)、大病治疗不出县,让农民得了病能够就近得到及时治疗;要做好村村通公路的管理,同时要进一步抓好自然庄与自然庄之间的庄庄通,甚至户户通工程,方便农民出行;要继续实施饮水解困工程,让农民均能用上水质安全、水源稳定的饮用水;要认真抓好农村保障工作,搞好农村低保、医保、社保等工作,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第6篇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践的广泛开展,不少传统村落形而下的物质见证遭遇泯灭,形而上的村落文化灰飞烟灭,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已经变得相当棘手。新农村建设怀着将农村建设成为生产生活发展富裕、村容乡风整洁文明的宏伟目标,致力于广大农村旧貌换新颜的工作。原名古村落的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多重价值和功能,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并存与整体灿烂,是最具资格、品位和权威的人类文化多样性之阐释者,具有特殊的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古而不旧。将传统村落保护及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发展关系,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新农村建设,方能走出一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健康前行的康庄大道。

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相关原则和措施

(一)以人为本。传统村落是一个非常灵巧的组织,其保护发展经不起硬手硬脚的尝试,村民的认识不足以维持的新的发展模式迟早会蜕形。以村落居民这一村落活的灵魂为灵魂,调动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主人翁意识,保护好古村落风貌,让居民生活得更好;让传统村落里的居民居住得更舒适,让走出村落的居民生活得更殷实。培养并保持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利用的活力基础,加强区域团结,共襄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发展目标,加强区域绿网系统建设,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布局,系统整合旅游发展资源,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使传统村落成为价值不断增值的新村落。

(二)以质为尊。以保护与更新和谐共处、新旧文化的交融为前提塑造高品质村落生活,因地制宜,结合村落经济现状、地貌地形、自然资源、建筑风格和文化历史传统各不相同的实际,积极利用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规划保护的新成果发扬创造村落新内涵和塑造与时俱进的村落新特色。不能在村落历史的长短与文化厚度高度之间画等号,凸显古村落的历史厚度和先锋态度。使村落既有传统的市民生活方式,也拥有与外界对话的可能性和对话欲望的先锋性,成为人才辈出的聚居地。“外壳”式的保护保证不了传统村落未来的光辉岁月,注重村落人居文化元素的发展性、完整性、原生真实性、区域协调性的综合保护发展,物质文脉双重一体化保护。塑造处处张扬着生活的精致的动静随人的令人心向往之的高品质古村落生活。

(三)因古而恒。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成效显著而呈现鲜明的地域差异。现有的中心村和农民社区建设、传统村落整治和传统村落保护、自然村里生态文明和区片联创等实践创新模式证实,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绝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城乡一体化非城乡一样化,因地制宜、模式多样、里力而行、长远规划、科学发展,诏示出我们思维中的理想村落的心理渊源,为了“为未来而怀旧”而规划,为后人建造能延续成百上千年的“古村落”,建设一批可代际传承、长盛不衰、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既是预言又是记忆的富有永恒生命力的新村落,为城乡规划文明的进展探索出一种文化范式表达的方向,呈现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典范,让千年古树在未来开花!

二、实例

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了不少因体现了前述相关保护发展原则和措施而与时俱进的服务于人们的传统村落,菊儿胡同和枫泾镇的保护发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菊儿胡同。历史人文内涵悠久博深的菊儿胡同,诗意栖居代表作。其在1987年还是暴霜露雨、杂乱无章的地方,由于在吴良镛“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的改建性保护自觉顺应了城市肌理,既保留了天井、老树,又增加了容纳更多住户之能,满足了与时俱进的要求。不同高度位置都具备因高制宜的适合各种眺望的娱目之景;姿态万千的树种搭配使院落小景别致多趣;楼阁等建筑群的高差变化演绎着屋顶的韵律美;菊儿胡同的居民能够坐拥跨时空的景色,“故都的秋”味愈久弥香。(图3.1)

(二)枫泾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枫泾镇,建筑、刺绣、花灯、泥塑、壁画、美食、民间故事、体育项目等组成的文化资源丰富纷呈,魅力无穷,具有“枫泾寻画”之美誉。在其保护发展过程中,原样原修,保留原材料、原工艺、原面貌,不增加什么新东西,保留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真实性。同时枫泾不是保留一座桥、一块碑、一个房子、一座店铺,而是一条街、一道河、一个古镇的整体保留,桥、房、街、廊等文化积淀的载体表现出浑然一体的相得益彰。

三、结语

菊儿胡同和枫泾镇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典型而优秀之代表,属于广义上的传统村落。菊儿胡同改建是对传统人居环境改善的不拘一格之有益探索,枫泾镇保护发展体现出了冷静求真的整体完整的规划建设保护发展等思想,它们对传统人居环境的改善都作出了殊途同归的且卓有成效的贡献,在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实践背景下,显然昭示了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上述相关原则措施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前景。

第7篇

关健词 高校红色文化 新农村红色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已取得不少成绩,但相对于城市文化产品日渐丰富,城镇居民文化生活权益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区农村,居民的文化权益还远未得到保障,文化消费需求远未得到满足,存在着“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选择权被忽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质量不高”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及地区自身的文化生产能力不足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尤其是与农村联系更为紧密的地方高校更应该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尤其是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尺度。地方高校红色文化作为大学生德育、价值观形塑的重要媒介,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校园文化服务于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必选之路。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学校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尤其是对拥有资源相对较少的地方高校来说,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和独特的服务对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就成为其必然选择。从市场经济视角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化、社区化、地方化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主要特征。地方高校应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生源,确定自己的服务范围,从而形成向心力,以利于地方人才培养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从教育分层视角看,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处于底层,应以底层社会需求为视角,调整战略定位;应以区域化为基础,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从办学定位视角看,地方高校应面向地方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适合地方需要的应用研究。构筑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高校应结合本地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服务地方中办出特色,以区域化为基础打造核心竞争力。相对于农村地区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高校文化人才的聚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使得文化生产能力较为发达,文化产品供给相对丰富,甚至存在着文化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现象。因此,若能实现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服务对象从校园扩展到新农村,不仅能够解决好当前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难题,也能够解决当前校园文化生产能力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难题,从而很好地调动大学生文化创作和文化生产的积极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农村地区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中央政府在出台政策支持加强和发展农村地区文化生产力的同时,也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文化援助。《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文化援助机制。通过援赠设备器材和文化产品、共享文化资源、业务合作、人员培训、工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村和西部地区解决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支持其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和大、中学生志愿服务日行动中增加文化服务的内容,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当地的地方文化建设,通过援助服务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在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的作用。

高校红色文化走向农村地区,可以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对接,改善农村地区文化产品供给状况。将高校现有的文化产品直接输送到农村,实现地方高校文化建设成果与农村居民共享,从而能够短平快地改善农村地区文化产品供给状况,及时弥补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送文化人才下乡,提升农村地区文化生产力水平,改善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难题。培训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变“送”为“种”,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本土化生产,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难题。

强调地方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与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的对接,发挥地方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在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健康的文化产品,避免当代新农村再次受到文化、文化垃圾的侵袭。因此,地方高校在地方文化建设中不仅承担着文化生产的重任,而且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义务,特别是在推动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解决当前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产品供给不足的难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新农村建设正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 经验表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模式之一。目 前中国的旅游业形势的发展迅速,从旅游业产生的对经济与社会 效益强劲推动作用来看,旅游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 效益、改变城乡的二元结和为农村增添活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 促进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建设策 略.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1.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条件 ①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政策和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以发展 农村经济为宗旨,国家鼓励更多的企业在农村地区投资兴业。乡 村旅游以投资小、见效快,成为众多企业青睐的项目。政府部门为 了促进乡村旅游建设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而且也使农村地区得到更多社会资本。同时,政府还增加了对农村经济的总体投入,乡 村旅游也得到部分款项建设资金.

    ②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科学技术和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重 视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产业经营模式的改变,这给农村旅游业 建设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而农村教育水平的改善,不仅提升了 农村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同时也为乡村旅游重点培养了经营管 理人才.

    ③加强乡村旅游设施建设能力。新农村建设成果具体体现在 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尤其是交通、通讯、环境卫生基础 设备的改善。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乡村旅游业的建设和发 展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

    ④乡村旅游建设注入了充实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发掘与 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原始古老的乡村庆 典节日、喜庆的婚嫁活动、文化艺术节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艺 术戏剧舞蹈、民间文学和其他文化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艺术资源将成为乡村旅游的新资源,以满足游客的多层面的需 求。充实的文化内涵使游客的旅游活动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视 觉享受,更带来丰富的心理体会.

    2.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①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商业、 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旅游需 求同时直接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 业化的发展.

    ②可以提供农民就业岗位。乡村旅游所幅射的行业十分广 泛,涉及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这些服务性行业对 劳动力的需求较大,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安置 问题。久居都市的人们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让农民提供在服务 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农民从收入增长中体会到新农村建设 的带来的实惠.

    ③可以提升农民文化素质。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将带来先进 的文化、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农村旅 游,可以缩小城乡之间距离,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实现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偏远山区,能够打开一扇了解外界的窗口, 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④可以促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 展,为了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各级政府将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 入,乡村则以集体或个人出资的方式,不断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 件,加快旧村改造步伐。通过这些人们的共同努力,使农村进出的公路、通讯条件、公用设施、垃圾处理等设施明显改善.

    二、乡村旅游鲜明的时代特征 1.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新农村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深入分析当前局势的基础上做 出的重大决策,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由于新农村建设产生 的背景特殊,必须承载了当前这个时代要求的许多重任,并根据 我国经济和社会状况现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乡村旅游建设正是 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立足农村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经济 发展模式,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2.生态和谐共存 乡村旅游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城镇居民前往消费,既实现 了农民增收,又让游客得到了满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建设农村旅游中,必将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这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乡土文化丰富 乡土文化一种围绕农业为主题的文化,有一个明显的区域差 异,体现了历史、经济、科技、民俗、文学和其他文化丰富的内容.

    乡土文化不仅包含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包含了自然生态文 化,这正是乡村旅游的突出特色.

    4.农家休闲体验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放松心 情,乡村旅游中的农家休闲体验正给了人们一个这样的机会。在 乡村旅游活动中,游客采摘果实、垂钓网鱼,体会简单淳朴的农家 生活方式。而这种独一无二的农村地区的魅力,让游客流连忘返 三、乡村旅游建设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反之,旅游资 源是否丰富决定了在乡村旅游建设能否成功。乡村旅游是以自然 资源为基本条件,辅以一定的旅游活动内容的一种新的旅游模 式。因此,建设乡村旅游只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才可能会得到 进一步发展,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共同进步.

    2.有利的政府政策 如前所述,乡村旅游业与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发展 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旅游发展相关的 旅游、环保、教育、商业、卫生等各个部门通力协作。要重点解决一 些乡村旅游建设中的迫切问题,如基础设施改善、人力资源储备 等,给予乡村旅游建设有利的政府政策。同时,在旅游开发项目时 应享有必要的优惠倾斜,为刚刚起步的乡村旅游创造宽松的政策 环境,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第9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人口计生工作怎样服从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大局,我认为把生育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整体推进,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保障。

——生育文明是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为,发展要靠人去推动。生育文明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生育子女的角度讲,生育文明提倡少生优生,提高婴幼儿基本素质;从生殖健康的角度讲,少生优生、科学怀孕生育是确保孕产妇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从农村劳动力的角度讲,子女少,负担小,以便人们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智力用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理念、促进新发展的实践上。所以,我们认为倡导生育文明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有利于推动新农村生产发展。据计量经济学测算,年国内生产总值以9的速度增长,其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将占24,可见人力资本的改善能够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对发达地区经济的赶超。倡导生育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新农村开发人力资源、改善人力资本、提升劳动者素质创造了良好人口环境,因而,生育文明是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

——生育文明是生活宽裕的坚实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怎样实现生活富裕,我们认为增加农民收入是前提,发展农村生产是根本。增收与发展,人口是保障,生育文明是基础。如果农村人口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即使生产发展为农民生活宽裕创造的物质财富,也将被新增的人口所消耗,或者抵消发展成果,或者加大发展成本,不利于生活宽裕目标顺利实现。目前,农村正在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开展改水、改路、改电、改房、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必须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行生育文明,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倡导“先致富后结婚”,“先富裕后生育”和文明生活、理性消费等新的理念,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使农村群众真正达到物质生活上宽裕,精神生活上富有,全面提高新农村发展质量和建设水平。

——生育文明是乡风文明的组成部分。乡风文明包括文化、风俗、法制、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等内容,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广大农村建立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生育新秩序,生育文明恰恰体现了这一新要求。倡导生育文明是人们婚育观念、婚育行为、婚育习俗的一场深刻革命。生育文明要求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及生育过程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现代婚育思想、科学生殖方法和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公民合法的婚育权利和义务。因而,生育文明是乡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乡风文明在农村家庭婚育、节育、不育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把生育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建设相结合,与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文明家庭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相结合,使广大农民真正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享受生育文明与乡风文明给农村带来的实惠。[本文出自中国文秘之家-]

——生育文明是村容整洁的可靠保证。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成果之一,它既包涵了乡容村貌的整洁,同时也包涵着人们精神风貌的振奋。要实现村容整洁,达到精神振奋,必须在农村首先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生育文明倡导家庭人口数量、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家庭居住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家庭成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诚信正义与社会大家庭和谐,以及改革传统的陈规陋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文环境和人口保证。如果农村生育无序、人口失控,既影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又影响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因此,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决不能放弃人口控制,决不能放松生育文明。

——生育文明是管理民主的有效形式。扩大基层民主、推行村民自治制度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倡导生育文明,首要措施就是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因为,婚育权是广大农民看得最重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是人权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倡导生育文明,就是要充分维护广大群众在婚育过程中的知情权、自、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体现育龄群众计划生育主人地位,并以农村计划生育政务和村务公开等形式,把什么是生育文明和怎样实现生育文明的方式和方法,科学及时地交给群众。同时以农村生育文化大院、生育文明小区和生育文化传播中心,以及计生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依托,引导群众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当群众自主、自愿参与生育文明建设时,也正是农村走向管理民主的一个良好开端。因而,抓住了村民自治,抓好了生育文明建设,就抓住了农村实现管理民主的一个有效途径和良好形式。

由此可见,生育文明与新农村建设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推进生育文明不仅是新农村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更是新农村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迫切要求。新农村建设与生育文明的思考

第10篇

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5个1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围绕五新目标、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构建六项工作机制”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市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20__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13.5亿元,比20__年增长72.9%,年均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1元,比20__年增加2298元,年均增长12.1%,连续4年保持2位数增幅。近年来,围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围绕发展新产业,实施“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构筑新的产业格局,走好产业强村富民路子。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按照特色突出、初具规模、龙型体系全、市场潜力大、增收前景好的要求,在全市确立了大蒜圆葱、肉蛋鸭、奶肉牛、瓜菜、食用菌、苗木杞柳、优质果品、淡水产品、甜叶菊、速生丰产林等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进行集中开发、重点培植、跨区域发展、产业化经营,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的意见》和《济宁市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配套政策,对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及相关配套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目前基本建成了大蒜圆葱、精细瓜菜、优质水果、水产养殖、速生丰产林等五个百万亩种养基地,形成了南部与西部大蒜圆葱种植、中南部肉蛋鸭饲养、西北和东部奶肉牛饲养、中西部精细瓜菜种植、东部山区与中西部优质果品、微山湖域水产养殖等六大特色农业生产专业区,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济宁特色和市场竞争力、惠及百万农民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同时着力配套抓好一批龙头企业、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相关的集成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全市目前已形成大蒜圆葱基地130万亩,蛋鸭存栏1000万只、肉鸭出栏4500万只的饲养基地,奶牛存栏7万头、肉牛出栏30万头的饲养基地,200万亩的瓜菜基地,90万亩的果品基地,70万亩的水产养殖基地,100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150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础,40万亩的苗木杞柳基地、6.5万亩的甜叶菊基地。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00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3家、省级27家、市级216家,年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各类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5万户,种植基地400万亩,养殖规模1亿头只,全市有55%农户和53%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规划建设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50处,市级农牧渔三大检测中心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推广实施体系、农业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达到489个、面积250.4万亩。

二、围绕建设新村貌,实施“村镇科学规划工程”、“基础设施五通一治理工程”和“清洁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在村镇规划方面,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工作,现已完成22个中心镇、22个一般小城镇及208个中心村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编修。市建委通过组织专家设计,已经优选了20套民宅新居设计图纸免费发放到全市所有村庄。逐步展开所有乡村的规划编制和修订,三年内实现乡村规划全覆盖。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每年全市用于村村通油路、通自来水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8亿元以上,20__年投资3.2亿元,新修、改造农村公路1275公里,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97%;村村通自来水进程快速推进,20__年投资2.81亿元,其中市级财政安排资金20__万元,846个村、72.8万人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3%;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移动网络覆盖率达到99.85%,开通有线电视的村达到74%,20__年新增农村宽带用户3万户、累计达到5万户,确保“十一五”期间所有建制村实现“五通”;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每年铺开建设项目2万项以上,完成造林25万亩;全市每年投入3亿元,治理采煤塌陷地3万亩。在清洁生态家园建设方面,把“一池三改”作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突破口来抓,取得显著成效。市财政每年投资600万元,对全市10%的行政村实施“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工程,发展5万户户用沼气池。20__年,中央、省、市财政安排财政资金1255万元,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一池三改”建设进行补助,新增户用沼气池5.8万户、总数累计达到12.6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7.3%,连续几年来发展速度和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同时,各县市区也展开了以“三清”(清粪堆、清垃圾堆、清柴草堆)、“五化”(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为主要内容的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围绕倡树新风尚,实施“文明和谐乡村创建工程”。积极教育引导农民养成学科技、讲

卫生、弃陋习的新习惯,形成讲文明、守法纪、知荣辱的新风气。突出抓了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结合孔孟之乡传统优秀文化特点,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树文明礼仪新风、推进移风易俗三项活动;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巩固提升“文明一条街”创建成果,开展了以文明小康村和文明生态村为重点的文明镇村创建活动,20__年验收合格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态村1058个,争取到“十一五”末全市60%以上的村庄成为文明小康村或文明生态村。进一步深化“平安村庄”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新活动,全市60%的村居达到“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标准,71%的村居实现了综合治理规范化,全市85%以上的乡村常年不发生刑事案件,社会满意率超过96%。任城区投入800万元,在全区按照每10个村建设1处警务室的标准,规划建设了50处规范化警务室,充实警力、配齐设施,分片管理、全天巡查,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群众非常满意。四、围绕培育新农民,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工程”。按照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健康卫生素质的要求,全方位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实行了由组织、人事、宣传、教育、农业、劳动、科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配套联动,协调动作,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和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民开展农业科技、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适应能力,近几年来,每年培训农民20万人次以上。紧密衔接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全市建立劳务输出基地380个,每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上以上,目前全市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201.8万人,占总数的52%;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扎实推进,教师工资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统筹发放,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__年投入8200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5万平方米,新扩建校舍11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改造中小学危房76.7万平方米,“十一五”末力争农村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全市参合农民566.39万人、参合率94.15%,20__年共为303.67万人次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用2.24亿元。突出抓了以36处乡镇中心卫生院改造和160个中心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200多个村建设了文化大院,“十一五”末力争村村有文体活动场所。全市基本实现了“科普村村通”,进一步完善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市每年选派3000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集中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认真组织实施科技、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城市教育、卫生资源结对帮扶农村活动。探索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供养“四级联保”制度、农村专项社会救助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备。全市农村参保人数达到66.37万人,征缴农村养老保险费552.97万元,为8100名农民发放养老金110万元。制定出台《济宁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将农村低保纳入市级财政预算,20__年全市安排农村低保资金2132.9万元,按照每人每年800元的标准,补助农村低保对象16.04万人。

五、围绕完善新机制,实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程”、“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工程”、“新农村社会细胞优化工程”。适应新农村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从制度上、根本上探索激活农村内部活力的措施和办法,调动广大农村干部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的水平,推行村党支部每年为新农村建设办几件实事承诺制,并进行跟踪考核。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大力提升他们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双强双富”活动。连续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共培养村两委大中专生7256名,每村平均有一名后备干部。按照制度化、规范化要求,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完善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探索开展了村级民主“议事日”、“议事周”活动,农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新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

六、围绕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启动实施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围绕构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充分调研论证和酝酿的基础上,20__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全市选择确定了13个试点镇,将全市13个省级开发区与所在乡镇进行有机整合,推行“镇区(园)合一”管理体制,着力在统筹城乡

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四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目前,各试点镇领导班子和人员整合配备、建设规划修编、行政区划调整和市县部门职权下放对接等工作,正按计划节点稳步有序推进。七、强化保障措施,构建六项工作机制。一是组织领导协调机制。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新农村建设推进任务要求,调整充实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7个行政编制,加挂市政府农业办公室牌子,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组织、指导、协调、管理职能。各县市区也普遍加强了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组建了相应工作机构。实行了推进“十大重点工程”任务落实的联席会、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等制度,适时有效解决工程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示范引导带动机制。自20__年起,在全市选择发达、欠发达、城郊3个类型的县市区、23个强中弱乡镇、__个强中弱村庄,开展了“321”试点示范工作,利用3年时间实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貌、倡树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完善新机制”的目标。制定了对示范单位重点倾斜和集中帮扶政策,各示范单位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兖州市创造了“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小村变大村、建设中心村,改造城中村、村庄变社区,翻建旧村、提升新村,不建新居变内涵、完善设施变环境”新农村建设的五种模式;嘉祥县采取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政策支持,健全机制、加强管理的办法,20__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农村公路建设和“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上积极探索、率先突破;任城区突出城郊特点,按照改造城中村、提升驻地村、强村带弱村、新建搬迁村、不建新居变内涵等五种模式,加快村庄规划建设。为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推进力度,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__年开始,在实施新农村建设“321”试点示范工程的基础上,每年集中抓好并确保建成100个左右的市级示范村,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树立样板,为整体推进提供经验。按照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示范带动力强的条件标准和产业带动、生态园林、新村建设、整治改造、社区公寓5种类型,20__-20__年全市共筛选确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85个,其中20__年度有127个村作为首批示范样板村,纳入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考核管理。20__年、20__年分别再有127个、131个纳入考核管理。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大“百村示范”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按照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总体要求和“五新目标”内容,制定了25项具体考核计分标准,实行百分制考核。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每个验收合格的市级示范村给予10万元奖励,县市区按照同等标准给予配套奖励扶持。

三是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大“三农”投入的政策措施,加大支农投入力度。20__至20__年,全市财政支农支出从58021万元增加到130996万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幅在29%以上,20__年增幅达到40.05%。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增加,20__年达到9.16%。20__年,全市安排财政支农支出预算14.6亿元,仅市级财政就安排“三农”投入4.2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增长31.3%,其中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4000万元,并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引导、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发展融资难问题,从打破贷款制约瓶颈入手,研究制定扶持发展信贷担保组织的奖励办法,鼓励引导金融资金更多地投向新农村建设,每年各类金融机构投入“三农”信贷资金都在60亿元以上。同时采取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办法,调动广大农民、各类企业、民间社团等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资源开发。四是合力帮扶推进机制。从20__年开始,在全市启动实施了市直部门单位“共建新农村百件实事行动”,每年选择100多件对新农村建设起关键作用、群众最关心、利益最直接的实事,拉出清单,明确责任,落实到部门单位,定期调度实事办理情况和成效,并作为机关、行风建设和评比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内容。开展了新一轮部门包村干部驻村帮扶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前两年每年选派6000名干部蹲点包村的基础上,从20__年起每年选派万名干部下基层,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和“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对所包驻村新农村建设进行全面帮扶,同时鼓励动员企事业单位开展结对共建活动。20__年,各级驻村帮扶工作队累计协调解决帮扶资金2.19亿元,捐款捐物价值1422万元,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五是产品项目与成就推介展示机制。从20__年起,以济宁农高园为平台,以国际孔子文化节为契机,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农博会,由国内博览起步,逐步走向国际化,已将市农博会建设成为集中展示我市新农村建设成果与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优势特色农产品和产业项目展销推介和农业对外开放与新技术新成果交流的平台。六是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出台了《济宁市新农村建设考核办法》,把“十大重点工程”各项任务、“321”示范工作、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共建新农村百件实事行动”、部门包村干部驻村等纳入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奖惩。

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成效明显。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目标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中心,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集中抓好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四大重点,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和人才四大支撑,努力实现农业综合产出效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民收入三个明显提高,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着重抓好农业结构深度调整、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农产品规模种养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新型乡镇建设试点、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和“三农”投入长效机制构建等项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11篇

(一)新农村建设对大熊猫保护区的影响不可忽略

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给社区带来的变化逐渐改变着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以及人为活动的拓展必然对大熊猫栖息地造成干扰、甚至破坏。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农村社区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将得到更大改善和提升,对大熊猫保护区(地)的影响深远。新农村建设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大熊猫保护区(地)的保护管理目标有很大的重合,而同时又是相互制约和协调的过程,新农村建设的“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共同构成了社区的道德和法治底线。第一,在大熊猫保护区(地)周边的社区,随着生产生活状况的改变,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利用方式也在逐渐转变,作为一把“双刃剑”,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十分必要,而随着社区对经济发展诉求的不断提高,大熊猫栖息地的功能拓展不尽完善,在社区的单方面需求下,除自然资源直接利用以外,难以为社区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农村社区对物质文明建设的需求直接影响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管理。第二,从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讲,社区百姓的对大熊猫保护的意识和态度也同样决定着社区的行为方式,大熊猫保护区(地)的管理离不开对人的管理,除经济需求外,社区百姓对大熊猫的保护观念以及对周边保护区(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认识十分重要,他们是保护区(地)生态服务的直接受益者,例如,水源涵养、防灾减灾等与社区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第三,社区管理本身也是影响大熊猫保护的重要环节,社区治理过程中,在大熊猫保护方面管理制度及其约束力度也最终成为人们行为的约束底线,而非意识态度等层面。虽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获得的政策、项目、资金机会少于其他区域,而不断增加的投入和日益改善的基础设施、日渐丰富的产业活动已成为趋势,保护区和社区割裂发展的方式不可持续,在没有统筹考虑的情况下,保护区与社区的利益关系很难调和,从而使得保护区始终处于“防守”的姿态,而无法开放对待周边社区,保护区管理越走越窄。虽然新农村建设包含内容全面系统,然而,在保护区周边社区,难免执着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度的产业发展项目等硬件,而对于保护区本身能够为社区带来的价值被淹没在经济建设浪潮中,随着社区建设力度的加大,对保护区的影响也就越大,“防守”始终不能够带来保护区保护成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从这个层面讲,保护区周边社区的新农村建设对保护区而言来得更为重要。

(二)保护区周边社区基本情况

保护区周边社区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保护区内社区,包含在保护区内,目前,这种情况较少。(2)保护区跨界社区,社区一部分在保护区内。(3)保护区紧邻社区,与保护区交错接壤,是最为普遍的情况。截止2011年,在四川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共有41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29个,县级1个,共涉及12个县市,78个乡镇、284个村级单位,人口达370万,其中农业人口252万。与陕西、甘肃相比从保护区数量、等级、面积来讲,四川都是保有大熊猫栖息地数量最多的省,涵盖集体林、农村社区,人口也相应最多。上述农村社区的共同特征是:地处偏远山区、生态环境优越、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不发达、生产生活方式传统、居住分散、自然资源依赖度高、利用强度大、政策项目扶持机会少。近年来,按照新农村的20字方针,一些生计、能源、基础设施等项目在这些地区的实施,除政府外,还吸引了社会各界参与其中,使这些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获得了一些改善,由于扶持力度仍显不足,投入量虽然逐年增加但总体偏少,加之,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特殊性,新农村的建设成果在保护区周边社区作用还不够突出。从大熊猫保护管理的角度讲,保护区周边社区林地大都为集体林地,以四川岷山山系为例,从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与发展的角度看,有52万公顷的栖息地未被纳入保护区模式下管理,仍然有较多的栖息地在集体林改中分股或分山到户,甚至保护区内仍然有91629公顷的商品林。此外,保护区内确权到户的林地为36236.8公顷,占19.6%。上述社区与保护区关系十分紧密,社区居民与保护区管理人员关系十分微妙,两方面力量长期接触达到了某种平衡。由于相关立法的严厉和执法力度的增强,斩断了利益链条,对大熊猫本身的保护已经达到了保护要求,而在大熊猫的“保护”下,其它尤其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却不能幸免。保护区目前的做法是在保护区主要入口处设立保护站,限制、登记社区居民出入,同时重点检查偷盗猎、偷盗伐、护林防火等突出问题。从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影响程度而言,最严重的是保护区内社区,其基本生活来源都来自保护区,其次是跨界社区,仅部分的来源来自保护区。

二、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干扰对大熊猫的威胁

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威胁活动是一种常态化的行为,长期以来不可避免,仅是量多量少的问题。结果主要表现在对野生动植物的破坏,从社区角度而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制度原因。主要可归结以下三方面:一是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依赖,满足于自给方面的。在周边社区仅出于自给自足目的,对周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破坏是有限的。二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当出于周边自然资源能够为社区带来经济利益时,对保护区资源的利用和破坏成为“无底洞”,因为不法市场能够促使社区更多的掠夺自然资源,显然对保护区动植物的破坏对社区有经济利益。虽然,不会直接造成大熊猫的损害,然而,由于偷盗猎而携带的猎套、猎枪等会无意间伤害大熊猫,同时也会驱赶大熊猫走向更深远的山林,缩小了栖息地。三是缺乏可持续性,吃“本钱”。保护区好比一个银行,对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在于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带来的“利息”,威胁的原因在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破坏已经动用了“本钱”。因此重点在于如何充分经营好“利息”,使其得到最高的回报。此外尤其是保护区内社区,集体林改后,使得保护区内权利人有了明确的定位,对保护区本身的统一管理产生了很大威胁,也成为威胁大熊猫保护的不稳定因素。

(二)新农村建设经验难于移植

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作为指导我国农村建设的纲领,在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基于此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新农村示范点,重点推进。同时吸引了广大社会积极参与,在产业、文化等重点领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些地方甚至不计成本的做亮点做示范,虽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吸引了各界前来考察,然而从推广角度而言,建设门槛相对过高,尤其对于山区贫困地区农村,可借鉴学习的内容十分有限。而目前,在山区还没有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能够产生指导和推广价值。因此,对于大熊猫保护区周边社区,移植新农村建设经验或模式难度较大,需要在现有新农村建设经验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社会参与本身是新农村建设新模式,可以有效调动社区公益心和保护责任感。需要更多力量支持以弥补这些地区不易打造,财政投入效果不明显,很难产生新农村示范效果,政策项目获得机会少等劣势。对于山区,尤其是大熊猫保护区周边社区的新农村建设,唯有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新农村发展路线。

(三)地方政策项目资源缺乏整合

基层部门条块分割已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到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由于地方缺乏对等财权和事权,资金用途受到严格监管,一旦上报不得改作它用,部门之间对话和资源整合缺乏政策环境,以至于重复性建设,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没有将政策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发挥最大作用。由于资金用途既定,地方部门之间也没有积极性去互相配合,协同工作。此外,各个地方都坚持规划先行,超前规划的指导方针,而规划真正能够落地则需要部门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因此,在现有政策体制下,资金的监管方法限制了地方部门间的工作配合积极性,规划流于形式,将规划本身当作项目来做的现象,使得地方有限的政策项目资源难以整合。在大熊猫保护区的县域范围内,林业部门往往拥有较多的政策资源,地方林业和新农村建设部门的整合有望成为保护区周边社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打破财权、事权不对等的僵局,使各部门更有积极性整合资源开展工作。

三、结论和建议

在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大熊猫保护地建设,不仅是保护工作走出保护区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社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与突破口,保护区周边社区往往包含着生态关键区域,从资源保护的角度,这些区域理应成为大熊猫保护区域,同时也肩负着连结保护区,促进周边社区百姓福利的新农村建设任务。而社区对大熊猫保护地的接受程度也体现在结合点是否能够帮助社区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促进形成亮点和示范,获得社会的认同与政策资源的关注。

(一)保护区与周边社区联动建设的模式创新

保护区与社区联动的模式创新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联动模式能够获得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的支持,争取更多的投入进入结合领域。第二,保护区与社区能够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相互支持体系,包括保护工作、资源利用、人员管理等问题上得到双方的认同。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强有力支撑,而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联动即是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也是保护区管理的创新。创新的目的是要整合各类资源,同时也是将保护区与社区发展的目标整合,使二者的利益保持一致。难点在于新农村建设的专项政策资金能够支持到保护区与社区结合的领域,如与保护大熊猫相关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能够鼓励保护区为社区提供更多关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方法,以满足社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二)社区参与建立大熊猫保护地

确保社区有效参与是建立大熊猫保护地的关键。建立大熊猫保护地意味着,社区一部分生态关键区域与保护区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的理念。即大熊猫保护工作走出保护区,成为一项有社区基础和社区参与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至少要面对两大问题,第一是社区意愿,第二是社区能力。从意愿角度而言,建立大熊猫保护地首先能够为社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即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政策项目,使得促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建立大熊猫保护地的原动力,社区积极性才能够真正提高。从社区参与能力而言,保护工作本身需要一定的知识、时间、劳动力等要素,社区本身是否具有上述条件也是参与大熊猫保护地建设的客观条件。在社区意愿的基础上,社区能力培养需要专项的配套。因此,社区参与的两方面问题是建立大熊猫保护地的关键。

(三)相关政策和资源整合

第12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省委、省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部署,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为充分发挥村镇规划对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墓础性和指导性作用,结合我省村镇工作实际,就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努力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村镇布局散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境胜乱差、不按规划建房、乱搭乱建等问题仍较突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农村居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做到规划先行,全盘考虑,统筹协调,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设中没有规划、无序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

科学编制村镇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防止村镇无序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集聚发展、节约土地资浑的有效手段;是指导农村房屋建设,推进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的重要墓础性工作;是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村聚集,实现资源节约、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

二、明确村镇规划编制的目标任务

根据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到2020年全省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目标任务是:

(一)抓紧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自2008年起至2010年,全省所有县(市)要完成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工作。2008年完成14个,2009年完成14个,2010年完成13个,并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二)加快镇、乡和中心村规划编制.自2008年起至2012年,全省所有镇、乡要完成规划编制和调整修编、审批工作;基本完成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中确定中心村规划编制、审批工作。

(三)全面开展村庄规划编制。自2008年起至2020年,基本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的规划编制、审批工作,要按照分级负责的要求,组织规划编制、审批工作。

各市(州)、县(市)政府要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制定本地区村镇规划编制进度计划,要采取与政府工作绩效挂钩、签订规划编制责任状等办法,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保证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健康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省政府将把村镇规划编制、审批完成情况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据,作为考核验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准确把握村镇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

我省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组织编制村镇规划,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科学、合理地确定村镇布局。规划要体现科学性、前晗性、指导性,注重可操作性。要按照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垅,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防止污染,引导村镇建设节约利用土地资源、配套完善墓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环境面貌,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街、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各级政府要积极做好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规划设计单位专家的特长,政府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科学制定村镇规划。尊重广大农民群众意愿,合理吸纳社会各方面意见,搞好科学论证,严格履行规划审批程序。

(二)做到节约利用土地,推进集聚发展.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撤并整合分散的自然村落,引导农民逐步集中居住,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三)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鼓励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进入城镇.对村镇规划建设用地内的农民住宅建设,应当按照当地村镇规划要求,集中兴建村民住宅小区。

(四)与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悠体规划相街接。村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悠体规划确定的村镇建设用地规模。统筹协调城乡居民点与区域内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避免农民因重复建房拆迁而造成浪费。

(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村镇规划要注意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适当兼颐民风习俗。村庄规摸要科学合理,集聚要适度有序,利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有效开展.要切实重视并保护村庄特色,防止千村一面。

四、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各地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全面落实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在编制过程中,进度要服从质量,严把质量关。

(一)积极落实规划编制资金。组织编制村镇规划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切实保证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为支持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各市(州)、县(市)、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将村镇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省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规划编制经费适当予以补助。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编制和管理工作需要。

(二)合理确定规划编制单位。规划是一项科学性、综合性、连续性很强的复杂工作,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必须具有国家承认的规划编制资质。

对政府投资编制的村镇规划,应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规划编制单位。省建设厅负责县(市)域村镇体系和省级试.点村镇规划的规划设计单位招标工作,市(州)负责辖区内村镇规划设计单位的招标工作.省建设厅、省新农办负责制定全省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省级试.氛村镇规划的编制计划和督促、审查工作。

(三)严格执行规划审批前的公告和审查制度。为保证村镇规划的科学性、前晗性、指导性、可操作性,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0日。同时,应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中的相关规定做好村镇规划的审查工作。

(四)及时做好规划的审批工作。为保证规划的时效性和法律效力,各级政府在接到报送审批的规划后,应抓紧时间做好规划的审批工作,防止规划审批时即已失去指导建设作用的现象发生。

未经法定程序批准的规划不得作为村镇建设管理的依据。经批准的村镇规划具有法律效力,各项建设必须依照规划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规划。根据建设需要确需修改规划的,应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五)抓紧制定相关技术文件,确保村镇规划编制工作质量.省建设厅要结合我省村镇建设工作的实际,尽快制定下发《省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省乡、村庄规划编制办法》,统一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

编制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要统筹协调面向农村的各项墓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明确需要编制规划的乡和村,确定村庄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及人口空间转移的墓本原则,明确重点建设的中心村,提出中心村建设指导标准,提出村庄治理与建设的措施,为村镇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五、依法做好村镇规划实施管理工作

加强管理是保证规划依法实施的重要手段,各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做好规划实施管理工作。

(一)要严格执行规划审批程序。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依法做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审批、监督管理工作,防止村镇无序建设和浪费土地现象的发生。

新农村建设和泥草房改造项目必须取得相关规划许可后方可进行建设,保证新农村建设和泥草房建设符合村镇规划要求,同时确保农民建房安全。村镇建设管理部门应对符合规划要求、达到施工条件的新农村建设和泥草房改造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高规划审批效率。

(二)要严格查处违反规划行为.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确定的“先规划后建设”原则,对于违反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等各类违法行为,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三)要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管理队伍。为保证村镇规划能够及时准确地实施,各级政府要健全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加强县(市)和乡镇政府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力量,保证配备相应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财政部门要统一设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经费,确保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的德定。

六、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