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23: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摊经济火爆的原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她大学毕业被聘到上海一家广告公司负责广告创意设计。一天,一个朋友送给她一盒包装精美的火柴,与普通的火柴没有两样,只是火柴头又长又粗,墨绿的颜色、绚丽的花纹,令她耳目一新。一连好几天,她的脑子里不断冒出一个念头:把火柴设计成艺术品,赋予它时尚内涵,说不定能成就自己的成功梦想。
凭着敏锐的艺术眼光,她说干就干。整整两个月时间,她不断搜集有关的海报、画册,又从网上查阅资料,倾注了所有的奇思妙想,精心设计出一批造型新颖的火柴:盒子有传统的长方形,还有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圆柱形、菱形等多种形状,上面的图案有诗词心语、中外风光、四大名著、京剧脸谱等多个主题系列。火柴擦头一改旧式的“白衣黑帽”形象,各种颜色应有尽有。连火柴梗也一改传统的单一材质,选用上等木料添加不同的香料进行加工,点燃时会弥散芬芳的气味。
为了把艺术火柴推向市场,她通过互联网,多方筹资,几经周折,与湖南浏阳一家兼做火柴的花炮厂签订了合同,一次性加工了10个主题系列的艺术火柴10000盒。
收到火柴的当天,她决定先摆地摊,出乎意料的是看稀奇的人很多,但买火柴的人却很少,直到后半夜2点收摊,只卖出30盒共70多元,一连几天都是这样。一位朋友听说了她的苦恼,建议她开自己的专卖店,并且开到高消费区域,打文化、怀旧和艺术的品牌,以彰显艺术火柴的品位和档次。
2006年9月,她在上海徐家汇中央商务区租下了一间门店,开起一家温馨时尚的“火柴传奇”专卖店,在门口竖起一块充满童趣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招牌。开业当天,顾客如流,生意火爆。特别是十一黄金周期间,天天门庭若市,日均销售一两百套,盈利高达两三千元!
不久,因为品种不够繁多、时尚元素不够突出、收藏不够方便等原因,她的生意一度低落。为此,她专门聘用了两名美术系毕业生,对火柴盒造型、图案进行创意设计:火柴盒全部采用高档纸张制作,图案印刷质量可与邮票相媲美,并使用了外盒覆膜等包装技术。火柴棒全部经过炭化处理,燃烧后没有火星,并且不会掉灰渣。在生产工艺上更加注重安全性:火柴头不含磷,不含硫磺,自燃的温度达到160度。到2007年年初,她新上了近百套图案精美、包装时尚、质量一流的艺术火柴,一时间,人气空前高涨,生意红火。
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拓宽销路,她还推出了“追着明星卖火柴”的妙招。2007年夏天,周杰伦到上海举办演唱会,她与“大学生创业联盟”合作,在体育场入口处,组织了120名统一打扮的男女生,分别戴着写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卖火柴的小男孩”的红蓝两色帽子,举着“火柴也疯狂”的广告牌子,挎着放有特制的周杰伦纪念版火柴的售货篮,现场推广艺术火柴,当晚就销售艺术火柴近3000套,实现销售额8万多元。
后来,她把目光转向连锁经营,先在上海新开两个加盟专卖店,随后陆续在杭州、广州、北京、太原等地开了10多家加盟店。连锁店和经销商网络的铺开,为她赢得了1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她叫林琳,“80后”的太原女孩,一个小小的创意成就了她的成功梦想,让她从才女变成财女。
真正的行家,不应该是追逐价值,而是发现价值。买下一个紫砂壶,通过细心研究,最终把价值发掘出来。玩紫砂壶,拼的就是这份眼力劲。
坐在北京老胡同的茶馆里,宋双才打开他带来的箱子,取出一把紫砂壶来。“这把壶叫‘恩泉壶’。你瞅这壶盖,钮酷似一个水滴,滴下来溅起层层涟漪,形成更大的水滴,反过来就像涌泉一样。寓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俨然制作者曾经获得别人的帮助,并心存感激,若是一个生性孤僻、孤军奋战的人,断然创造不出如此佳作。”他一边说,一边取出珍藏的“恨天高”茶叶来,添入壶内,开水注入壶内,顿时香气四溢。宋双才的喜乐亦随着茶之芬芳漫溢茶馆。
拼的就是眼力劲
平时你要想找到宋双才,可不容易,他的日程表总是被塞得满满的。但一到周末,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往北京潘家园的古玩市场凑。这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你只需稍稍留心,总能在某个地摊前发现宋双才的身影。他随便往那个摊贩旁边的小板凳上一坐,就能跟摊主聊上半天。
跟在潘家园转悠的大多数总想着捡漏发财的人不同,宋双才已经是“行家”了。行家就要有行家的做派和风范,在这一行里,很讲究。宋双才告诉我说:你得先跟卖家聊,卖家当宝贝的东西,搁下,价格都甭问了。问了价格的,要价高得很离谱,也搁下,别买。一个真正的行家,不应该是追逐价值,而是发现价值。买下一个紫砂壶,通过细心研究,最终把价值发掘出来。玩紫砂壶,拼的就是这份眼力劲。
《环球生活》:作为一个初级玩家,要如何去判断一个紫砂壶的价值?
宋双才:首先,我得普及下紫砂壶的分类。简单的讲,紫砂壶可以根据其需求的不同,分为三类:适用的壶,把玩的壶,收藏的壶。而对不同类型的壶,必须建立不同的评判标准。收藏的壶:是一件艺术作品,是一个人情感宣泄并可以产生共鸣,收藏的壶一定要以民国以前的名人壶和现当代的艺术作品为标的。实用的壶:用紫砂原料高温烧制而成,大小适中,出水流畅,形状自己喜欢就可以列入购物清单了。实用的壶,你就没必要为收藏价值买单了。介于收藏和实用之间,还有一个把玩的壶:这类壶,你只需要在实用的壶的基础上提高一下要求,选择一些不用依靠模具成型的,档次较高的壶即可。
《环球生活》:我买下一个紫砂壶后,能否通过“养壶”,让它的价值得以大幅度提高呢?
宋双才:果然是初级玩家(笑)。收藏的壶是一件艺术品,它的价值在出产时就已经决定了,而不会通过你的“养”让它更具有艺术价值。养只是说能让紫砂壶更加温润。简单的说,20年前,你花200块钱买的紫砂壶,今天用2000块把它卖掉,这是一个经济发展、货币贬值的正常价值规律。卖2000块,可能,也可以。卖到20万块,就是天方夜谭了。
《环球生活》:现在收藏紫砂壶的大都是些什么人?
宋双才:上世纪,上到皇帝,下到贩夫走卒,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进行收藏。紫砂壶是有姿态的:有的看起来像美女,有的看起来像将军,有的看起来像雅士,有的看起来像宰相,壶的姿态是会跟人产生共鸣。当然,倘是一个制作得不太成功的壶,也许看上去就会像个病人。壶独特的审美艺术,使得爱壶的人都会终其一生。
玩家历程
宋双才何许人也?他与紫砂壶之间又发生过什么故事?这说来可就话长了――
1974年,刚刚进入清华念书的宋双才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今生会与收藏结下不解之缘。在清华,宋双才念的是机械专业,因为学习需要,学校安排了他们系的一帮小伙子南下去到宜兴实践。母亲知道后,让他实习结束顺道捎几把紫砂壶回家,说是用紫砂壶泡茶可以隔夜不馊。宋双才真的就带了3把紫砂壶回家,8毛的2把,5毛的1把,统共花费2.1元。怕回家途中碰碎,他还特意将紫砂壶包裹在被褥的中心,回到北京,别的同学都忙着三三两两相约下馆子吃顿好的,宋双才却只是迫不及待地打开自己的行李箱,取出他的紫砂壶。3把壶都完好无损,他拿回家交给母亲。虽然是一桩小事,但宋双才心里却莫名的开心了好长一段时间。
从清华毕业,走出象牙塔的宋双才当过工人,作过推销,担任过培训讲师、经理、制片人、老板。一次,朋友乔迁新居,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正对着玄关有一个大型的百宝格,上面摆放的全是紫砂壶,除此之外,客厅的各个角落也大大小小的紫砂壶做装饰。当年,母亲告诉他紫砂壶可以隔夜不馊让他从宜兴捎几把紫砂壶回家的一幕顿时就浮现在了脑海里。刚刚从生意人位置退下来的宋双才立马联想到:倘若我要从事紫砂壶方面的生意,应该能再赚一桶金吧。
自打宋双才有了这个意向后,便开始一门心思的钻研起紫砂壶文化来。但随着了解的深入,宋双才却改变了初衷。“过去文人有三雅:一是兰花,一是奇石,再有一个就是紫砂壶。与紫砂壶的接触越多,我内心深处渴望将紫砂文化发扬光大的愿望就越强烈。”就这样宋双才走上了研究紫砂文化的慢慢长路。
没有固定收入,用自己以前做生意的收入积累,换来了满屋子的紫砂壶。又因为宋双才收藏紫砂壶是只入不出的,所以尽管才只是7、8年光景,他家的紫砂壶却已是塞满了家中的每个角落。“我家不大,就在离这茶馆不远的鼓楼大街胡同深处的筒子楼里,60多平米的房子,紫砂壶随手可得。”
《环球生活》:为什么“只入不出”?
宋双才:因为我不是收藏紫砂壶,也不是把玩紫砂壶,我是研究紫砂文化的。我必须保证自己的公正性,如果做了“以藏养藏”的事情,我再去评价一件紫砂壶的优劣,别人就会觉得我有功利心,别人会觉得我为了自己的藏品能卖个好价格才说它好。所以,我买下来的紫砂壶都是不卖的。
《环球生活》:紫砂壶为宜兴所独有?
宋双才:紫砂壶是宜兴独有的工艺美术品。首先,紫砂是一个文化概念。虽然生产紫砂壶的矿土现在已在其他地方发现,但只有宜兴生产的才叫紫砂。其次,紫砂壶的成型工艺是宜兴人创造的,是宜兴独有的。倘若有人把宜兴的矿土运到其他省份去制作成壶,仍然叫宜兴紫砂壶。这个道理就跟兰州拉面,北京烤鸭一样,不能说店开到重庆,就叫重庆拉面、重庆烤鸭,对吧。
《环球生活》:用紫砂壶泡茶真的可以隔夜不馊?
宋双才:紫砂是宜兴独有的一种矿土,它与其他烧制陶瓷等的矿土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区别,那就是紫砂在烧制后呈双重气孔结构,透气却不透水。根据我长期实践经验所得,用紫砂壶泡茶,不是可以隔夜不馊,而是隔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可以不馊。
《环球生活》:倘若把收藏的壶拿到日常生活中使用,会不会因此对紫砂壶造成磨损?
宋双才:正常使用,保证壶的清洁,这其实是一个养壶的过程,紫砂壶会因此变得越来越温润,越来越好看,“养”的价值已经抵消了使用带来的磨损。
收藏其实是一种超长线投资
谈到如今火爆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宋双才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即使当前很多人都把艺术品当作一种投机的工具,也是无可厚非的,至少客观上起到了保护、传承古代艺术品的作用。“但投机充其量只能挣些小钱而已”, 宋双才认为:和金融、房产等领域的投资渠道相比,艺术品的投机性其实很小,真正获取暴利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充满了风险。“古往今来,真正赚了大钱的,往往都是一些大藏家。原因很简单,其实人家做的都是超长线投资。”
而对宋双才来说,研究的意义远远大于经济回报的意义。打收藏紫砂壶以来,宋双才的藏品就只有两回转手过。“一次是03年,那时候我才开始玩紫砂壶收藏,一个大学博导,很喜欢我的壶,跟我说了2、3回,碍于情面,我说你拿走吧,但不是送你的,你给我300块,我多少钱买的,你多少钱拿走。”
还有一次,更有意思。也是宋双才的壶被朋友瞧上了,很是喜欢,非让他转手不可。宋双才不得不点头应允对方说,今天把壶放这里了,但回头你得给我个信封,里面包1块钱,我不会嫌少,包10万块钱,我也不会嫌多。可朋友忙于工作、生活的诸多琐事,回头就把这事儿给忘了,直到朋友经营的茶艺馆都荣升成茶庄了,这事儿都还没个了结。一天,宋双才又在他这个朋友的茶庄喝茶,朋友也在场,宋双才便说:“你看咱们今儿是不是就把帐结了。你茶馆里一个没有用的苏绣,我挺喜欢的。还有砚台,你又不写书法,我瞅着那砚台搁你这儿也没用。索性你就给了我,咱们就算把这账给结了。”最后,朋友给了宋双才1个砚台,2个苏绣,这事就完了。
而宋双才自己是断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要求别人将爱壶转让于他的,因为在宋双才看来,“君子不夺人所好”是他收藏的基本准则。即便是有人送自制的壶给他,他也大都是拒绝的,除非那个壶在宋双才看来的确具备研究的价值,就会收下来,做研究,待日后择机捐献给社会。“它们只是在研究过程中,伴随我一段时间罢了。”
《环球生活》:收藏这么多壶,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如何处理?
宋双才:从情感上讲,我喜欢的东西会希望子孙后代传承下去。但,一来我的子女对收藏紫砂壶没有特别的偏好;二来他们的经济能力也没法保存下去。所以,最好的结局就是有一个紫砂壶陈列馆,能够把我收藏的紫砂壶整体的转让出去。不能让它们分散了,这是我的底线。
《环球生活》:在艺术品收藏市场异常火爆的当下,如何才能做到泰然处之、冷静面对?
吴奇隆出道23年以来,有关他的报道褒贬不一,或是“烂好人”,或是“看淡名利,有情有义”,或是“理财高手”,或是“失败的投资者”⋯⋯《钱经》通过梳理相关报道,为读者剥开层层迷雾,还原这只“霹雳虎“真实、凶险而又传奇的人生。
事业:后空翻翻成巨星
吴奇隆从小立志做一名体育运动员。国小一年级,即以“皮”名传全校。国中时,连续三年获得中学生运动会的跆拳道冠军,并被保送体专。1988年,在体专二年级的暑假,吴奇隆在北市东区摆地摊时被星探看中,希望他参加三人组合选秀比赛。一直将自己职业规划定位在体育上的吴奇隆,一点儿也不心动,淡漠地告诉对方:“这不关我的事。”
没想到看好他的星探同样很坚韧,一次、两次、三次⋯⋯不屈不挠地天天来给吴奇隆“洗脑”,怂恿他去,吴奇隆被他缠得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这事儿也闹得吴妈妈不得清净,最后她以“胆小”之名,用激将法促使吴奇隆去参加了比赛。
比赛内容包括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和一分半钟的舞蹈表演,由于星探事先竟忘了告诉他准备,吴奇隆只好临时向一名参赛者借了卷录音带。轮到他时,吴奇隆胡乱扭动身体,跳了段自己即兴发挥的舞蹈。因为本身从没跳过舞,他诚实地向评审招认根本不会,最后再补充一句:“可是我会后空翻。”就是这技惊全场的一翻,让吴奇隆从此翻进了演艺圈,成为聚光灯下耀眼的“霹雳虎”。
“小虎队”第一张流行舞曲专辑《逍遥游》和第五张公益专辑《爱》两张专辑的销量总计近1500万,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亚洲歌手或组合能打破。
小虎队的辉煌时代照亮了吴奇隆的人生,而紧接下来的解散则让吴奇隆陷入事业“沼泽”。1991年12月15日,随着陈志朋的入伍服役,“小虎队”解散。1992年2月,吴奇隆去了香港发展。短短几年间,他共推出了13张个人专辑。连续两年的《追风少年》、《追梦》专辑在短短一个月内就突破了双白金销量100万张,每年专辑的销量均排行前三名。台湾媒体将他与林志颖、金城武、苏有朋封称为“四小天王”,与当时香港的“四大天王”抗衡。
在唱歌的同时,吴奇隆开辟了自己演艺生涯的另一个广阔天地――电影:1993年他参演张艾嘉出品的《新同居时代》,票房意外地好,戏里他体贴忧郁又带清纯的气质令人惊艳。1994年被徐克相中,与杨采妮合作主演《梁祝》,被誉为“绝配”。1996年主演香港警匪片《新喋血双雄》,更是令吴奇隆在台湾本土的风头一时无两,无可匹敌。
可就在此时,悬而未决三年多的兵役问题阻挡了他事业的发展:1997年吴奇隆被应征入伍服兵役,虽然后因手臂脱臼情况严重停役,但在日新月异、新人辈出的演艺圈,他已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虽然接拍了很多影视剧,但是有影响力的作品却不多,长时期不温不火的状态,加上主力观众群已变成从未听过磁带的90后,使得吴奇隆渐渐远离了大家的视线,成为了沉寂的老辈明星。
然而,2011年,一部清穿剧《步步惊心》,把吴奇隆人生黏着又没能拨云见日的日子按了快进,直接走进新时代,片酬随人气大涨,名声与事业齐飞。面对事业的再次“回春”,吴奇隆称:“小虎队那会儿的势头我已经经历过了,所以《步步惊心》也并不会太多地影响我,平常心很重要。”
家人:12年替父还清巨债
生活中吴奇隆的名字总是和各种“债务”挂上钩。 吴奇隆父亲是吴飞元,曾经做过电影编剧。由于生意失败和赌博, 1988年欠下了2000多万元的巨债。吴奇隆从1988年出道到2001年拍《萧十一郎》,用了12年才替父亲还清。“1990年时,每个月就要还将近20万元人民币。那时只能跟公司借钱,然后工作还。有蛮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工作大概都是20到22个小时,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我期望回家的时候,看到家里是很平静的,没有人在掉眼泪,没有人会来家里坐着等要钱。有一个阶段我跟公司有要求,就是让他们尽量给我安排工作,各式各样的,甚至是烂剧。”高强度的工作,来自家庭的压力,让吴奇隆一度累到几乎精神分裂:“累到一个阶段之后,有时候你可能会坐在那边,什么都没想,自己就会一直流眼泪还不知道。”
吴妈妈曾描述自己的儿子:“除了安排哥哥的工作,他弟弟在辅大的学费、生活费,也都是他在负责,包括家里遇到的所有经济困难⋯⋯”“我们家好在有他,真的,不是因为他会赚钱,而是⋯⋯看他处理事情那份忠直、无私和成熟,我自己都很感谢老天给我这个儿子。”
婚姻:离婚离掉亿万家财
为父还债让吴奇隆背负了长期的生活压力,而与马雅舒的离婚风波让刚刚从父债中解脱的他再次变得几乎一无所有。吴奇隆与马雅舒于2006年登记结婚,虽然没像别的明星一样举办风光的婚宴,但马雅舒对媒体透露,吴奇隆求婚时曾送了她一枚价值700多万元的钻戒,相当于把一栋房子戴在手上。未料结婚仅仅4年,两人就传出婚变。随着马雅舒的外籍男友被曝光,吴奇隆不得不离婚声明:“本人吴奇隆与马雅舒已于2009年8月11日正式离婚。今后不会对此事再作任何回应,感谢大家的关心。”
有消息称,离婚时,吴奇隆把名下8栋房子中的6栋都过户给马雅舒,另外还付了4200多万元新台币的赡养费,合计有上亿元新台币。虽然双方经纪人都对此否认,但据吴奇隆身边好友透露,吴奇隆确实几乎把能给的都给她了:“车,现金,还有房子,具体价值多少只有他们两个知道,但是北京应该至少有两套房子,昆明两套,其中一套是别墅。现金应该也不少于100万(人民币)。现在吴奇隆自己都没有车坐,出门靠打车的。”据悉,吴奇隆与蔡少芬恋爱时,也替蔡少芬母亲还过钱,不料相恋三年后两人宣告分手。
投资:餐馆关门损失千万台币
吴奇隆自曝“还在念幼稚园已很爱钱”,当时小小年纪的他已懂得伸手向爷爷要钱,要一块钱,爷爷不给,他就趁爷爷睡觉的时候,拿杯子去敲爷爷的头,爷爷气得抓住他,打了他几下,他就马上会跟爷爷要医药费。
也许是穷困的家庭环境使然,吴奇隆形成了他独立的性格,从中学起,他就开始出去打工,不再伸手跟家人要钱。在体专二年级暑假时,吴奇隆白天洗车、到大楼擦楼梯,晚上再到东区摆地摊,卖洋装和女生的小饰品。那时候,才18岁的吴奇隆做买卖就很有一手,“货要和别人不一样,有时候进价高一点,却可以赚得更多。”因为长得帅,吴奇隆的生意特别好。
1991年,吴奇隆投资了自己第一家餐饮店,取名香港龙华楼。由于对泰国菜情有独钟,吴奇隆随后在台湾、北京、上海和苏州等地开了多家泰国餐厅。北京的“柠檬叶子”餐厅是吴奇隆其中非常成功的一项投资,经典的泰式火锅不但吸引老百姓,王菲、李亚鹏、徐静蕾、那英等不少明星也都是这里的常客,而且还都有固定的位子。餐厅每年能为吴奇隆带来上千万元的收益。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在台湾先后开的7家泰国餐厅除了一家转让他人外,现在只剩下两家仍然营业。他在1993年投资的尼奇世界服饰饰品店也已关门。2011年,他在北京的5家餐厅只剩下一家,粗估惨赔近千万台币。对此,他自己解释说收掉餐厅和“止血”无关, 餐厅本来都是父亲和哥哥打点,但年初父亲脑溢血住院,中风后身体不佳,父亲和哥哥已回台湾,无人打理只能暂时关门。
吴奇隆还是北京稻草熊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老板。公司主要经营电影后期制作以及遥控航拍,于2003年成立。2004年与华谊兄弟传媒携手投资及制作动感地带系列第一炮《铁拳浪子》,可惜市场反映平平。
吴奇隆一直有担当制作人的想法,真正做了他才发现这个理想是个大工程,“剧本、演员、团队、发行环环相扣,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其他环节都会受影响。”第一部戏,从版权购买、定演员,他都有参与,“结果遭遇了800万的亏损”。
吴奇隆称公司稳定但经营辛苦,整体运作一般,没有什么大动作,旗下没有什么大牌的艺人,宣传力度也不够。即便如此,吴奇隆仍表示会继续坚持做制作人。
吴奇隆对房地产投资的偏爱,从他婚变前拥有8处房产就可窥一斑。此外,吴奇隆在日本还有一个房地产中介公司,由他表姐负责;台湾的宠物店由老朋友帮忙经营;游艇生意则交给好朋友打理。
如果把吴奇隆人生的前40年拍成一部虐心苦情大戏,那在戏的第40集处必须奇峰迭起。近日,有媒体总结,吴奇隆以约36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夺得2011年台湾地区戏剧吸金天王。而刚刚拍完的《刑名师爷》,每集酬劳已高达约20万元。广告、商演、活动不断,二十几个剧本同时在看,工作已至少排到明年年底。祝愿之后的吴奇隆,能够像我们读的童话故事的结尾:“从此,他们就过着幸福的生活。”
吴奇隆的“钱经”
Q 《步步惊心》后,片酬大涨到250万新台币一集吗?
A 我算算,250万⋯⋯哇,60万元人民币!是谁这么说?差的钱可以找他要么?
Q 拍过那么多广告,你有最想拍却没拍过的广告吗?
A 比较想接车子的广告吧,男生都比较喜欢极速啊,拍汽车的广告蛮有感觉的。
Q 工作和生活中放松的比率,大概是多少?
A 要看当年的工作安排了,2011年一直太忙,到现在为止,只有春节之后在台湾的兰屿潜水了几天。今年估计也会这么惨,因为我自己的公司现在已经在筹备《白发魔女传》和另外一个案子,我自己也要出去拍其他公司的戏,再加上一些代言的活动和商演,实在是分身乏力了⋯⋯求假期呀!
Q 你有什么投资理财的心得?
A 我一直以来的一个理念就是:做自己最熟悉的,别怕辛苦。另外就是懂得珍惜,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经常消费透支,虽然脑子里总想赚钱,但实际上他们对花钱没有计划。经济危机告诉大家,应尽早对你的钱做合理的安排。
Q 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收入的?
A 我的习惯是1/3存起来,1/3消费,1/3做投资。
做“多”不如做“熟”
吴奇隆先生少年成名,但是在财路上可谓不顺利,先是替父还债,之后投资实业又出现失利,婚姻失败也导致财产损失。今年吴奇隆已经42岁,作为一个演员的黄金时间已经不多,吴先生需要未雨绸缪,早为未来的生活做好理财打算。
收缩实业投资战线
吴奇隆涉足的实业投资范围广,既有餐馆、服装,又有房产中介和武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除非吴奇隆能找到合适的人来打理,否则建议撤出投资。当然,吴先生也正在这样做。以后需要做的就是,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实业投资诱惑。
吴奇隆可以考虑把影视投资作为未来投资实业的重点,因为这是他十分擅长的领域,人脉资源丰富,有望取得比较高的收益。尤其在将来不再演戏后,可以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房产投资注意避险
之前购买的房产比较多,应该也取得了不菲的收益。不过房产市场的投资风险正在不断加大。可以考虑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将手中部分房产套现,一方面规避风险,同时在目前资金面比较紧张的环境下,投资信托等产品,能获得更好的收益。
结婚提前做好财产保护
财产类别比较多,如果再婚,建议做婚前财产公证,来避免婚变时的财产损失。同时,也需要为未来的孩子准备培养金,并为这笔钱设立防火墙。
提高客单价 击退火爆后低潮
经营饰品店的人都会发现,新店开张的头几天生意特别好,而时间长了反而生意变清淡了。其实不仅是饰品店,其它类似的商店开业几天生意也总是特别好,主要原因是因为新开店对人们来说总有一种新鲜感,所以会吸引很大一部分人流,而且新开店通常都会有些优惠来促成销售;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马太效应”,来的人越多越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买的人越多也越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买。
崔倩今年33岁,是陕西人,在北京经营饰品店已有3年多时间了。在她开店的头一个月,生意火爆得让做好亏损准备的她有些吃惊,当月销售额就接近1万元。但当她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时,店里突然变得越来越冷清了。开始她觉得可能是知道的人太少了,为此她采取过很多俗套的方法,比如做小的赠品活动,发过一些传单,甚至贴了一些海报,但最终发现这些对于顾客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在开店后的2个月时间里饰品店的客流量不断下降。
后来,她买了一本饰品店经营的书,才领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书中说,一个饰品店的营业额=访客数×成交率×客单价(访客数×成交率=来客数)。当访客数相对固定时,成交率主要靠员工的推销能力,在一段时间后,也会相对固定,通过连带推销,让顾客一次多卖几样东西,也是少数现象。
那么如何提高客单价?提高客单价,无非就是两种方法:让客人多买几件商品或买更好更贵的商品。但除非是送礼,客人自用时,一般一次只买一件商品:所以她决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让客人买更好更贵的商品上。
于是在商品结构上,她开始思考,如果客人想把头发束好,有皮筋,再好一点有头花,再好一点有马尾;如果情况是皮筋的品种多过头花,头花的品种多过马尾,那么顾客选择皮筋的可能性大过其它两项:如果头花的品种大过皮筋或者马尾,那么顾客选择头花的可能性大;如果马尾的品种大过其它两项,那么顾客选择马尾的可能性会大很多,客单价就是这样产生了;再如顾客比较喜欢马尾,马尾中又分高中低档,高档的品种多过中档、低档,那么顾客选择高档的机会会相应大很多,于是客单价又提升了。为此,崔倩决定调整店里的产品结构,把原来高、中、低档产品的比例从2:3:5调整到了3:4:3,同时加强对店员的培训,要让购买饰品的顾客有这种优越感,告诉她这个商品为什么值100元甚至更多。让顾客想象她带上这件饰品后是多么地美丽、时尚、有魅力、有品位。一段时间后,生意果然有了好转。
时刻注意业内的最新资讯。现在是信息社会,各种渠道的信息只要想要就一定可以找得到。自从开了饰品店后,崔倩花了一大笔钱放在订阅时尚杂志上,通过最新一期的时尚杂志上的新款饰品了解饰品的最新流行趋势。同时,她还购买了大量时下流行的日韩电视剧,并认真观察热播电视剧里男女主角佩戴的饰品,迅速找到货源后,再进行针对性的促销,营业额也因此有了大幅提升。
引领潮流 击退跟风者
饰品店这两年如雨后春笋,越开越多。看到别的店铺生意红火,很多人就会迅速跟上打算分一杯羹。于是开业时的风光不再,代之而来的是残酷竞争。而顾客总是喜新厌旧,喜欢新鲜感的,每一个新店的开业,都会失去一部分市场,失去一部分顾客。经过一年的发展,很多饰品店都会褪去往日的光泽,门头老化,装修过时,广告破旧……
生物学家研究过,生命现象中为什么植物比动物的生命周期长很多,例如千年的树很多,而千年的动物几乎没有。他们发现,最大的原因是,植物每年有一次新生的机会。一个店面就像一棵树,要想“基业长青”,每年给它一次新生的机会。
海口的杨瑞敏也遇到过这种跟风的竞争行为。她刚介入饰品生意圈时,在居民区找了个小铺面,卖些便宜又普通的小饰品挂件等。和附近的顾客熟络后,杨瑞敏了解,她们有时并没打算买什么,但进来看看之后却会买上一些东西。对于女孩子来说,手链、头饰、小包等小玩意,经常变换能给人新鲜感,花钱又不多,是很容易产生消费冲动的。不久,杨瑞敏店面所在小巷里,又开3家饰品店,大家进货渠道差不多,商品拉不开距离,杨瑞敏一再调低价格,搞“买几送一”的优惠活动,也达不到从前的经营水平。
为改变局面,杨瑞敏先后考虑了三种饰品经营模式,一种是针对消费能力强的顾客开设档次、价位都比较高的精品店,譬如韩国饰品专卖店,但投入的成本高,不容易准确了解货源市场,更不容易把握挑剔的消费者的品位需求:另一种是特色饰品专营店,譬如藏饰、皮饰、银饰专营,但杨瑞敏担心这样会限制消费群,在海口这样的城市,口味独特到只喜欢一种质地饰品的人还是不多的。最后,杨瑞敏听从了上海一位朋友的建议,选择加盟连锁10元饰品店。
杨瑞敏分析,这样的全国连锁店,经营者有统一的进货渠道,能保证货品低廉的价格,价格便宜到了令人心动的地步。连锁店东西全,像个小超市,采用开放式的货架,同一款商品色彩丰富的挂了几十个任人挑选,符合女孩子精挑细选的天性,能保持店堂长盛不衰的人气。再说,加盟连锁店有种“品牌效应”,给人时尚的感觉,比一般小店多了制胜法宝。
有了“加盟连锁”做依托,杨瑞敏底气足了许多。这次,她拿出比以前开店多了好几倍的成本,在客流量大的繁华路段,租下一个40平方米的店铺,按照加盟的要求,对店面进行了别致的装修:两排各10盏射灯,明亮的打在货架上,使饰品灿烂炫目,也给顾客挑选饰品提供了充分的照明。
小店生意果然火爆起来,杨瑞敏几乎3天就要进一次货。这里面既有加盟总部提供的流行货品,也有杨瑞敏根据自己与顾客的沟通,专门选择的特色货物。根据以往的经验,杨瑞敏很注意用优惠手段吸引老顾客回头,譬如一次性消费一定金额后,可以获得会员卡,以后购物可随时享受折扣。杨瑞敏说,女性消费者对优惠措施总是很认同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各种中西节日进行主题销售,抓牢爱凑热闹的青少年消费群。
做了将近两年饰品生意的杨瑞敏,一面感叹饰品店竞争越来越激烈,一面也非常看好这种“细节点缀”的消费动力。随着饰品市场的发育成长,海口街头的饰品店从过去地摊式的零散、小打小闹,逐步走向连锁专卖店的规模化、专业化。杨瑞敏这些年的饰品经营轨迹正契合了这个发展规律。
如今街头有很多的饰品店,竞争激烈,自主经营也好,加盟连锁也好,看准有特色的商品才有成功的希望。
高低价对比 引来回头客
邓平2003年在北京地安门东大街开了一家民俗饰品店。年底是零售业的旺季,也是饰
品行业一年中最火的时候。为了迎接这个销售旺季,邓平早早就做好了促销的准备。不过她准备的促销,不是打广告,也不是买几赠几,邓平的促销手段是从超市里学到的。每次去逛超市时,做堆头(超市通道中堆放的大量广告商品)的物品都会让人多看两眼。也许明明不需要这样物品,可因为今天有赠品,或明天价格低就会去多看两眼,偶尔也购买了一些放在家里备用。这就是促销的效果。让人对原本不想买的产品产生购买的欲望,或者让人对它多留意了一些,顾客多看一眼的留意,可能会在不久之后让他来购买。
于是,邓平就采取了一种新的销售方式对比法。高低价格的鲜明对比,以低价做诱饵,促进高价商品的长期销售。带动店面的人气,增加店面的关注程度。
方法:
(1)一套1,8米的床上用四件套(床单是230×250CM)标价是300元,有一个小赠品价值10元,另外送10元代金券。
(2)把同样质地的另外一种花色的200×230CM规格的床单做特价32元(原价64元),特价商品不接收代金券。每人每次限购1条。因为邓平的店里从来都是一口价,因此不存在侃价的问题。
买四件套送个小赠品,是满足人们爱占小便宜的欲望,另外送代金券10元,是诱惑顾客再次购买。邓平对代金券的使用规定是10元以上可以使用1元,也就是说10元的代金券,下次你要购买100元的东西才能一次用完。而且300元的四件套从来不降价,赠品也不是经常有,让消费者觉得买的值。
定为32元的特价床单,200×230CM的消费几率大一些,而且价格的确便宜,这就刺激了好多人的购买。
高低价的鲜明对比,会促进低价商品的销售,会用低价商品为店面带来人气,同时带动一些其他物品的消费。高价商品的销量肯定小,但利润空间很好,卖出一个是一个。让部分第一次消费的顾客在低价商品中尝到甜头,认可了该类商品的质量,其中有50%的人会再次购买该类质地的商品。
进行这种促销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如32元特价床单以后不要再指望能原价销售,所以选择床单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另外,这种300元的四件套坚决不要降价,只收代金券。
邓平规定店里这种低价促销一年只能做2次,而且间隔超过6个月。用32元的实惠价格诱惑消费者走进店面,32元床单的利润在5-8元之间,的确是薄利,但肯定多销,会带来50%的回头客,如果每天销售10条床单,利润在50-80元之间,那么日后将会有5个人来再次购买该类质地的商品。32元的特价商品同时也会让你的店面关注率增加80%以上。
还有一点,就是用这种高低价对比的方法,最好选择店里的长线经营产品,让消费者在半年后再走进店里的时候,你还有同类质地的商品经营,可能花色款式变了,但质地不要改变。舍弃其中一种款型的利润,必将带动整个店面的销售。
避开锋芒 开拓空白市场
在广东中高档饰物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汪成选择了避开竞争锋芒,在竞争比较少的中等城市东莞,选了一个繁华地带开设了低价饰物自选超市,盯牢收入比较少的年轻客户群,招聘专职采购员,广泛收集物美价廉的饰物,以超市模式经营,开业头一周,日经营额居然超过了2000元。他迅速挖掘了小本创业投资者梦寐以求的第一桶金。
一年多前当汪成决定开饰物店时,朋友都劝他:广东是该行业最早的发祥地,市场几乎饱和。可汪成研究市场后却发现,饰物行业的各层次市场中有很大的缝隙可以填补。为了减少投资风险,汪成初步的构思是不局限于饰物经营,尽量扩大产品“外延”,将文具、清洁用品都囊括进来,还可以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小商品制造基地的优势。他虚心向几位从商前辈请教,大家都摇头说无经验可提供,因为进货肯定比较辛苦,简直就是个小超市。汪成听后灵机一动,那就开一家“饰物超市”吧。
为使生意万无一失,汪成随即走遍了广州市所有类似的商铺,从中挖掘出三四家与自己目标类似的商店,但这些店铺的经营状况普遍不好。连续若干天,他守在这些店铺门前仔细观察,发现除经营品种不够丰富的“致命伤”外,地点选择失误几乎是所有该类店铺的共同劣势,有些铺面开设的地段不够繁华。
最后,汪成做了谨慎选择,避开了广州市的过度竞争,在东莞最为繁华的路段选择了一个30多平方米的临街铺面,月租金只要7500多元。签好租约后,他就找来专业设计师精心装修,完全与时尚品位接轨,使路过行人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最后,吸取同行经验教训,他反复叮嘱两位一线员工切记不卑不亢的服务态度,不要过于热情、废话连篇。
同时,他特别雇用了两位专职采购员,根据市场信息与高档饰物新品走向,决定购买哪些厂商的货物,绝不对每季新品照单全收。事实证明,科学采购方法对于“超市”运作非常有效,使小店经营由此少走了不少弯路。
虽然小店开业后比较顺利,但细心的汪成并不满足。在他看来,中低档饰物行业毕竟起点很低,如果不能从管理与创新上有所作为,别人就可以随便抄袭,终有一天会将自己赶上。
比如在最开始时,为了招揽顾客,汪成将自己“10元以下单价饰品”的标语旗帜鲜明地挂在店名招牌下;可他逐渐发现,该招牌是招揽了不少顾客进店,但也有为数不少的顾客本来还打算进去凑凑热闹,可抬头看到标语后就绕道走了。
汪成推敲再三,发现该标语将收入比较高的顾客拒之门外,他们习惯将“低价”与“低质量”商品联系起来,宁可错过省钱机会也不愿意“自降身份”。汪成的店铺本来就是走中低档路线,本可以不在乎这个现象。可他进一步探索后却发现城市女孩虚荣心普遍较强,不少店里的固定顾客也表示一旦有了钱也要去买“高价”产品。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摘下了那块牌匾,只隔一段时间偶尔拿出来“秀一秀”。
汪成的创业过程也许并不稀奇,但难得的是他对市场的洞察力,在广州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时,他考虑的不是在当地开店抢夺市场,而是想到在相对空白的领域开辟新的市场。在东莞,他也没有把广州流行的产品原样照搬,而是仔细调查当地的市场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开辟产品货源,这是很有前瞻性的。
客人当模特 产品限量卖
范永如来自东北农村,19岁只身闯京城,仅用5年时间,在全国开起了40家饰品店。2000年,到北京打工的范永如找了一份导购的工作,后来她发现韩国饰品在年轻人中间很受欢迎,就托朋友从威海的韩国城进了2000元的韩国饰品,在服装店里搭配着服装卖。当这第一批货全卖完后,范永如发现扣除成本自己还赚了2000元钱。
就这样干了大半年,范永如攒了2万元,本小利大的小饰品生意让范永如下决心要自己开个店。2000年8月,她从家里借了2万元。在中国农业大学旁边开起了自己的饰品店。可是
自己做老板的高兴劲还没过,范永如就再也乐不起来了,第一个月小店全部营业额只有232元,而当时一个月的房租就几千元。为什么原来挺畅销的小饰品现在却无人问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后来一问才知道,因为她的主要客人是学生,而她的产品价格比较贵,一个发夹进价就二三十元,售价三四十元,学生一般是消费不起的。找到原因,范永如赶紧调整经营思路,她改去义乌进货,经营10元以下的产品,并且扩大了经营范围,除了饰品外还卖一些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但生意仍然不见起色,惨淡经营了一年多以后,范永如发现她实在没有钱可以赔了,2001年10月,她打算把店关了。
这时范永如的店里来了几个学生,其中有一个经常到她这里逛,但却很少买东西。这个学生无意中讲的一番话,又让她看到了一点希望。学生说,“你这儿的东西我都不适合,我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即使再便宜我也不想买。因为我是南方的,广东的那些同学都跟我一块去选,都没有选到合适的,我们那边喜欢的都是比较淡雅一点的,你那里的都是大红大紫特夸张。”
抱着放手一搏的想法,范永如从朋友那里借来了1万元,又到义乌去组织货源。这一次每选一个品种,她都有意识地从颜色和款式上搭配。而且范永如还注意发掘那些价钱不贵、以前市场上又没有的新东西,以迎合学生追求新奇的心理。生意终于慢慢好了起来。
2002年6月,范永如关掉了原来的小店,在海淀区的菊园又开了一家大的饰品店。换了地方,这饰品店的名气就得重新打。可要是花钱做广告,她还没这个经济实力。就在她为这事儿伤脑筋的时候,一群大学生走进了她的店。看着她们,范永如忽然有了个想法,就是到学校里找青春一些、靓丽一些的女孩子给自己做模特。很快,范永如从附近的大学选了几个女生做模特,这些形象靓丽的女生带着饰品走在校园里就是一个个活动的广告。不到半个月,饰品店就收到了明显的广告效应。
饰品店的生意在范永如的经营下慢慢火了起来,她请模特做宣传的全部费用加起来也不过几百元,但却让范永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小饰品的成本低,卖出一件就可赚两三倍的利润,所以不到半年,她就收回了5万元的成本,并且开始赢利。
后来,开始有客户询问有没有情侣礼品出售,这让范永如再次看到了新的商机。她觉得除了小饰品外,自己可以根据学生的消费层次,经营一些10元以下的礼品,这其中就包括情侣礼品。产品进来了,要想把这些情侣礼品卖火,还得在经营方法上动脑筋,可是再用模特促销的方法卖礼品也不合适。于是范永如对她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看看他们在买礼品时都有什么需求。
’
她发现,顾客的要求中都有“个性”、“惟一”、“特色”这些字眼,他们不喜欢与别人雷同,更希望自己的礼品更独特、更稀有。针对顾客的需求,范永如对店里部分情侣礼品实行了限量销售。结果她发现限量以后,她的产品销量没降反而升了。
NPE是聚合物,本身不是危险品,但NPE在自然环境的一定条件下会反应生成壬基酚(NP)。这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致癌物,被称为“环境激素”――它一旦被排入环境,会在环境中存在很长时间,而且可以进入食物链。因而相关的企业若使用NPE,其废水会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
2011年8月末绿色和平组织公布了全球品牌服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调查结果。这份报告直指耐克、阿迪达斯、彪马、匡威、KAPPA、H&M等多家全球知名服装品牌,称其产品中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残留。
由于此次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针对的都是全球著名服装品牌,所以服装质量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实际上,早在2005年欧盟就规定在其市场上销售的用于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助剂其添加的NPE物质不得超过1000毫克/千克。国产品牌服装如何尽快弃用NPE或者是如何尽量缩短不使用NPE的时间,值得我们商榷。
NPE搅翻全球纺织服装行业
这份报告的绿色和平组织,是世界著名的NGO组织之一。所谓NGO就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它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是公民社会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在其报告中所提到的超过三分之二知名品牌服装产品中被测出的NPE,则是一种名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物质。据了解,NPE在纺织业中都被广泛应用于印染、清洗等工序。而NPE一旦进入到环境中,就会迅速分解成毒性更强的环境激素――NP,也就是壬基酚。NPE是全世界公认的环境激素。有研究表明,即便这种物质排放的浓度很低,也极具危害性。
这一次绿色和平组织在全球18个国家采购了15个服装品牌的78件样品,其中包括运动服装、休闲服装及鞋类。随后,该组织将这些样品送至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样品被检测出含有NPE。这其中也牵涉到中国的知名服装企业。
鉴于绿色和平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一消息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迅速在全球的纺织服装行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得知,我国于2005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 18401―2003)中,已经对服装pH值、甲醛、色牢度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有严格限量规定。也就是说,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服装企业如果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一般情况下,进入市场终端的纺织服装产品是不会存在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现象的。
可以说,这一事件中又有不少著名品牌的纺织服装企业在服装质量问题上“栽了跟头”。实际上,我们回顾历史就不难发现,这些年因为纺织服装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导致企业进入困境甚至是破产倒闭的相关事例已经是屡见不鲜。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前大部分纺织服装产品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还是标示不清,纤维含量不准确等。这一类情况相对于产品残留有毒物质超标来说,也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试想一下,哪一位消费者在面对有毒的纺织服装产品时还能够保持“淡定、从容”。如果说诸如纤维成分标示混乱等情况还有可能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有意或者无意造成的,其所产生的后果尚不足以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但这类因为有毒物质残留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却不得不让人“提心吊胆”。
就以这次事件的“主角”NPE来说,它能够刺激模拟雌激素,对生物的性发育产生影响,因此会干扰生物的内分泌,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更让人恐怖的是它会在环境中存在很长时间,而且它可以进入食物链,并且通过食物链逐级放大。
实际上,我国关于服装产品有毒物质残留的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话题。在以前大家更多关注的就是甲醛超标、pH值超标等传统污染问题。对于NPE这类的环境激素污染尚处于相对陌生的阶段,特别是广大普通消费者更是对其知之甚少。面对不断变化的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新现象、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相关情况的及时掌握还需要行业内各方面共同努力。
面对NPE看中外品牌的危机处理
然而,由绿色和平组织报告引发的这次NPE事件发生之后,在我国市场上涉及的相关纺织服装品牌,国内企业跟国外企业表现出的处理方式、态度却大相径庭。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2011年8月下旬,当NPE事件被公之于众之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各媒体和一些消费者的注意。在被涉及的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诸多品牌服装产品中,国内著名服装企业李宁公司是反应最快,也是最先对这个NPE事件进行表态的公司。
他们分别于8月22日和24日,先后在官网上声明,不仅对“产品是否符合欧盟REACH标准”的焦点问题进行了解答,还作出了在供应链中实现环境友好型排放的积极承诺。同时,还在8月26日召开记者见面会,对之前提出的环境友好型排放承诺作进一步补充说明。
据了解,欧盟于2005年颁布了《REACH法规》,在其附录17中明确提出: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用于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助剂其添加的NPE物质不得超过1000毫克/千克。李宁公司表示,该品牌所有产品都通过了第三方国际检测机构的检测,是安全的、无毒的,完全能在欧盟任何国家销售,消费者可以放心穿着使用。
实际上,从目前纺织服装行业的现状来看。纺织印染助剂共有近100个类别,1.5万个品种;纺织染料也有近万个品种。全世界范围内两者年消耗量接近500万吨。它们其中的很多品种或者含有或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各相关研究机构以及生产企业一直以来都在研究如何减少有毒物质残留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不过,这样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离零污染、零残留的目标尚有一段距离。仅就NPE来说,我国政府也在2011年年初将NPE和NP加入《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目录》。但对于其在国内的使用和排放,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规定。
李宁公司积极应对NPE事件的做法,明显使其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该公司通过记者见面会的方式,本着透明、公开的原则,让广大媒体以及相关消费者都明白了NPE这种物质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另外它对环境以及人类的危害具体有多大,并也了解到相关规定中服装产品允许的NPE残留量具体是多少。同时也是让相关各方了解到了国产品牌服装是严格把类似残留物的标准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的,负责任的做法。实际上,及时公布一些消费大众并不熟悉的信息、数据,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情,不但可以消除事件本身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同时对于企业的文化、品牌建设都是非常有利的行为。
反观同样处于风口浪尖的国外一系列著名服装品牌企业,则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对此次事件保持沉默的态度。实际上,这也是这些国际大品牌企业对于中国消费者采用的一贯手段。它们习惯性认为,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同时,中国消费者对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的认知度不高,维权意识淡薄。所以,诸多国际大服装品牌企业并没有认真对待这次的NPE事件。
直到2011年9月初,才有一家外国知名品牌公司在其网站了一个对此次事件声明,称“其与中国境内公司的合作关系仅限于服装的剪裁和缝制,并未涉及面料取用和可能引发的染料、化学品使用,及水处理工艺等问题”,并且在短短几百字的声明中,基本上前半段都在说明其品牌悠久的历史云云。这简直就是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声明。你在跟它谈产品的质量,它在和你聊品牌的历史;你在跟它谈环境污染,它在和你聊裁剪缝制。完全就是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不过,外国品牌服装企业如此傲慢的态度也确实是颇有“底气”的。首先,我国虽然已经将NPE和NP加入《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目录》,但这只是禁止含有NPE的服装对外出口,却并没有禁止其在国内市场上生产销售。对于NPE在国内的使用和排放,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规定。
另外,就在各大媒体对于品牌服装NPE问题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几乎在所有的外国品牌服装专卖店门口依然是人头攒动,生意兴隆。在成都一家阿迪达斯专卖店前,挂出了一个巨大的广告招牌宣传商品正在促销打折,店里更是被消费者挤得水泄不通。店员说并不清楚NPE污染的事情。不过,在该店不起眼的角落里却放置着一块“打折商品概不退换”的牌子。
面对如此火爆的抢购情况,外国品牌服装企业自然就有了傲慢的“底气”。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老百姓手里的钱也逐渐多了起来。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已经在很多场合让外国人刮目相看,消费的盲目性也确实让“洋人”们大开眼界。但是,我们对于广大消费者这样一遇到打折就抢购,一看到洋品牌就追捧的行为,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外也别无他法。
中外品牌服装企业面对NPE事件截然不同的处理态度,不但让我们见识了洋品牌对中国消费者的轻视,同时,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紧迫性。
从NPE事件看服装企业的质量责任
从绿色和平组织义正词严的这份《时尚之毒:全球服装品牌的中国水污染调查》来看,虽然,我国雅戈尔、李宁等品牌服装产品的NPE含量都小于欧盟REACH规定的1000毫克/千克的标准,但是,在其他国家生产的服装产品中NPE含量却远远高于这个标准。其中,一件由菲律宾生产的T恤NPE含量更是高达27000毫克/千克。目前,谁也无法保证是否有国外企业生产的含有超量NPE的品牌服装产品进入了我国市场。
同时,我们注意到这份报告中所针对的品牌服装绝大部分都是生产运动服的企业。而在我国,运动服穿着最多的人群就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然而,让人遗憾的是NPE的危害恰恰也正是对青少年作用最突出的。据了解,NPE摄入量和性早熟密切相关。目前,已经有试验证明,NPE这种环境激素能导致雄性鱼类雌性化。科学家在对小白鼠的试验中发现,长期摄入NPE的母鼠产下的雄仔要比正常情况下小很多。由此可见,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并非无的放矢。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与此同时一些服装企业的“吹鼓手”立即打着“学术争论”的幌子跳了出来说并无直接试验数据证明其对人类有影响。学术争论本无可厚非,但是所谓的试验数据不应该,也绝不可能从广大消费者身上来获得。我们不是神农氏,没有尝百草的豪气。我们也不是小白鼠,没有参与服装企业试验的义务和胆量。一个搞研究的学者若没有对学术安全负责的态度,即便学术成就再大也不过一“学术败类”而已。
实际上,NPE是聚合物,本身不是危险品,但NPE在自然环境的一定条件下会反应生成壬基酚。这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致癌物,被称为“环境激素”――它一旦被排入环境,会在环境中存在很长时间,而且可以进入食物链。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关注度正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对于食品安全目前更是各方关注的重点,但是对于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特别是对其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问题认知度尚严重不足。
传统意义上的纺织服装产品有毒物质残留,一般会在消费者穿着或使用之后出现皮疹、瘙痒等明显的症状。然而,类似NPE这种可以长期潜伏下来并无明显症状出现的毒害物质,我国广大消费者并不了解,也不清楚其危害的程度。据记者走访得知,这次NPE事件发生之时恰逢学生即将开学之际。综合各方面数据来看,涉及此事的诸多知名服装品牌的销量并没有因此减少,反而是有所增加。这一现象当然跟这个特定的时候有关。开学在即,不少家长都来为孩子选购运动服装。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广大消费者对这一事件本身并不知情。几乎所有被问及的家长都表示没有听说此事,包括绝大部分销售人员也对此事件知之甚少。
服装面料等相关企业为了保证成品衣服的柔软、光滑、防皱免烫、不易褪色,厂家在原材料加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到染料、柔软剂、精炼剂等近20种助剂,这些助剂中大都添加有NPE成分,因此成品衣服中残留NPE的可能性很大。那么面对NPE我们是否无计可施了呢?其实,目前已经有环保无害的“异构醇类表面活性剂”可以取代NPE,但该替代品价格要高于NPE,而且使用该物质对于厂家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大部分企业出于成本和操作方便的考虑,并没有采用这种替代品。
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品牌服装企业的社会道德和产品质量责任的深层次问题。作为一线的品牌服装,虽然因为其本身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号召力;强大的宣传公关能力以及长期占有的市场份额等因素,其服装产品在短时期内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服装品牌的铸造如同盖大厦,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是摧毁一座大厦却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开篇】:
近年来,传统艺术品“造假”事件频频曝光:“国宝献汶川”、“1.4亿宋徽宗书法堪比地摊货的天价拍品”、“徐悲鸿《人体蒋碧薇女士》遭联名打假”、“假宝玉”、“汉代玉凳”……这些层出不穷的造假新闻,仿佛在不断提醒艺术品收藏者们:对于收藏投资传统艺术品而言,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者一扭头,发现了当代艺术品的单纯和魅力。风险可控、近年来市场稳步增长,升值潜力大,这些事实都仿佛在宣布,当代艺术品收藏投资,正在迎来自己最好的时代。
接二连三曝光的传统艺术品造假事件,正在加剧收藏者对于风险失控的担心,对其中很多人而言,也许是到了重新审视艺术品收藏投资方向的时候了。当传统艺术品造假成风、收藏投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以当代书画为主的当代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在收藏者眼中的吸引力和价值正在不断加码——它的风险相对较小、可控;它在升值上“以小博大”的机会也更多、几率更高。
对于传统艺术品和当代艺术品这两个不同的门类,可以用股市来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传统艺术品的收藏投资,有点像“大户吃小户”,收藏者的风险在于大户或庄家背后的操纵和猫腻。频发的造假事件说明,在逐利欲望的驱使下,传统艺术品正在出现更为隐蔽和高级的造假系统,收藏风险越来越大;而当代艺术品的收藏投资,则更像是“原始股建仓”,由于“股票”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定论,造假基本上无从谈起,收藏者的主要风险,主要在“选股”的眼光。这不仅可控,而且一旦选对,“原始股”的威力就会发挥出来。
如果你是个重视风险的理性收藏者,那么对你来说,或许已经到了关注当代艺术品的最佳时机。
Part1 背景(栏)
传统艺术品收藏 江湖愈发“险”恶(标)
如果你有个搞传统艺术品收藏的朋友,那么现在完全可以调侃他:“贵圈真乱!”在近年来不断爆出的造假新闻面前,想必你的朋友无法反驳,只有叹气。
传统艺术品造假事件,这几年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几乎就没停过。仅仅最近五年,就有 件影响较大的传统艺术品造假新闻被曝光。“国宝献汶川”闹剧、假宋徽宗《千字文》拍出天价、冒充徐悲鸿、傅抱石等大师作品的赝品频频拍出高价……传统艺术品造假,有愈演愈烈之势。
不仅如此,据圈内人士透露,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下,传统艺术品造假有升级为系统工程的趋势,从源头、鉴定到拍卖,各个环节无一不假、串联一气,手段隐蔽,让人难以辨别,于是,一个个赝品经由这一造假系统,最终成功拍出,以假乱真,获得暴利。
人们有理由相信,被曝光的造假艺术品只是冰山一角,是其中影响较大因而露出马脚的小部分。但即使如此,对于收藏和投资传统艺术品的人来说,这些事件就像时不时打响的冷枪,已让他们心惊肉跳,并不断地提醒着他们逐利时代收藏江湖的险恶。
造假频曝 连内行都心里发毛(小)
近年来,引发巨大关注的传统艺术品造假事件,可谓层出不穷。
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数十位中国民间藏家将号称总值数亿人民币的66件文物捐献给汶川县政府,然而,其中多件“国宝”,此后被收藏界普遍指认为是赝品。当时,有网友在雅昌艺术论坛上贴出了赠品图片,随后,很快有人跟帖,斥之为“闹剧”——包括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和直径超过1米的“明宣德青花釉里红大盘”在内的多件“国宝”均被收藏界普遍指认为“假得离谱”,此事经《南方周末》、上海电台等追踪报道后,在藏界引起轩然大波,“国宝帮”作为最偏执的收藏群体正式被大家关注;
2009年,保真工程发起人、北京成举国际艺术品经纪有限公司法人李成举从2009年9月起,相继在长期合作伙伴琉璃厂宝翠堂画廊以批发价购买了540万元的当代名人字画,其中包括沈鹏、欧阳中石、娄师白、白雪石、黄永玉的作品。2009年12月3日,经公司员工及消费者通过有关权威部门对作品的鉴定后确认该批作品为赝品,直接经济损失达一千万之多,受害者达一百多人;
2011年1月9日,“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最终在中嘉拍卖以2.2亿元的天价成交。随后,即有多位收藏界专业人士指出,汉代并无坐凳,怀疑其为赝品。此后又有知情者披露:“汉代玉凳”不过是在邳州当地制造加工的“赝品”,成本价50多万元;
2011年6月春拍,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7280万元人民币成功拍出了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徐悲鸿油画”。该油画的拍卖信息被于多家网站,同时配发的还有“徐悲鸿长子徐伯阳”所出示的“背书”和“徐伯阳与这幅画的合影”,以证明该画为“徐悲鸿真迹”。然而随后,中央美院1982级10名学生联名宣布,这张拍出7280万元、号称真迹的徐悲鸿油画,实为同学们1983年的习作;
2012年1月2日,一件号称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书法作品拍得1.4亿元天价,拍卖图录上写明,这是宋徽宗赐给北宋权宦童贯的。然而此后,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表示,目前存世的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只有一件,且现在仍收藏于上博;
2012年2月1日,一本署名为广州美术学院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叶绿野、刘济荣、陈章绩等多位教授集体编著的书《岭南画派技法范本》(2011年3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被画家杨之光本人揭发系伪书。其中书中刊登的所谓“范本”,有些竟是假画,不过将假画塞进这看似权威的画册中,说不定哪天就“以假乱真”、“以黑洗白”了。“我自己的画,现在我可以鉴别真假,但如果我死了呢?谁会是大家公认的杨之光作品鉴别权威?”
上海宝龙2012春拍上,题款为“徐悲鸿”的油画《九方皋》以8900万元成交,该画随即被不少业内人士指为赝品,因为按照拍卖公司提供的著录,该拍品应为国画,而非油画。国画大师傅抱石的外孙女傅蕾蕾在微博发表声明,于2013年1月30日至2月17日在香港荷里活广场“傅抱石妙笔丹青迎新岁”展出的15幅画皆为赝品……
如此频发的造假事件,让传统艺术品收藏者头皮发麻。即使是一些内行也觉察到了“危险”。“现在明显感觉到风险在慢慢增大,回报总和在慢慢减小。”台湾收藏家老邓告诉投资客记者,“以前我是看准了马上就下手,但最近几年的造假事件,让我多少在心理上会有所顾虑,看上一件作品会想很久很久才会入手,现在不会那么快入手了,胆子小啊。”[这跟传统艺术品没关系]
仿造、鉴定、拍卖,环环有假(小)
从事玉器生意20多年的李先生透露,在邳州,很多玉雕艺人的作品都是偏向某一个门类。比如说做瓶子的,他就专门仿制瓶子。要仿制的东西原来是什么材料,他们就专门去购买一样的材料。“邳州不少艺人技术精湛,仿制的东西十分逼真,甚至能骗过一些所谓的专家。”“一件仿古玉器要形似比较容易,而要神似,做旧环节尤其重要。”李明透露,玉器做旧关键在选料,仿做旧玉的方法有熏、烤、烧、煮、炸、蚀、沁色等,使用的设备甚至有烤箱、微波炉和电炉等。
比如,酸、碱蚀泡是做旧很常见的一种做法。各种酸碱对各种玉腐蚀程度不同,能产生去掉杂质等不同效果。玉中的杂质去除后,会做各种沁色,还会在空隙中上胶,再打磨抛光。
“在邳州,汉代的墓葬很多,一些人会到刚挖掘的汉墓里拖些墓内的泥土来裹在玉器上,待泥土干时,用粗布抹去泥壳,留一些泥痕在玉器缝隙,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现在不少权威专家都在质疑这个事情。一件邳州作坊中出来的仿古玉凳,为什么一转眼就成了汉代的并流入拍卖市场拍出天价?”李先生说,这其中的玄机就是利益驱动。“当然了,事情能演变到现在这个情况,跑老件的人,鉴定专家、拍卖公司实际上都在推波助澜。”
李先生说,从业之初,他就是跑老件起家的。所谓“跑老件”,就是在销售仿古玉器时,竭力让买家相信这是古玉器,
“为规避风险,跑老件的人一般不会说东西是文物,而让卖家自己看。跑老件的人会给卖家很多暗示,比如说是祖上传下来的,或者是从邳州收来的等等。”李明透露,“现在行内,花钱请专家‘鉴假成真’、让拍卖公司拍卖,也很常见。不懂的人会以为是老件,就会出高价。当然,冤大头都是那些不懂玉器的富人。”
不止是源头仿造和鉴定造假,拍卖环节的水也很深,很多拍卖公司甚至“知假拍假”。
为何拍卖市场赝品、假品迭出?一位从事艺术品拍卖逾20年的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品造假古已有之,不过近年来随着艺术收藏市场的剧烈升温,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之下,拍卖造假也变得名目繁多。
其一,瞄准大师名家而进行专业化造假。“眼下市场上身价最高的大师,无论齐白石、傅抱石,还是吴冠中等,都有专门研究他们作品的造假者。这些造假者往往自己已是专家,或在专家指导下做假,他们对大师的艺术风格、用笔特征、作品细节都研究得很透彻,因此与大师真迹相似度颇高。很多都是专家在仿,或者专家指导在仿,知道行家就看这些细节,他就专门在这些细节上做得很精。”该业内人士表示。
其二,“双胞胎”“克隆”颇多。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讲了个故事:某知名藏家拍到一幅大师作品,沾沾自喜,可回家后就在另一个拍卖预展上碰到了这幅画的孪生兄弟。一番周折后,他将两幅作品“肩并肩”挂在一起细细比较,才发现自己拍下的是一件赝品。这样的双胞胎甚至多胞胎现象,如今在拍场上很是常见。
其三,无中生有、仿造“神品”。业内人士说,艺术品造假,无非临、摹、仿三种手法。前两种都需要原本,而且经过比对容易发现破绽、打回原形,而“仿”却是在领会艺术家风格精髓之后随意发挥、自己创作。如今的拍卖造假,以仿作最多,而且有时的确真假难辨。也正因如此,拍卖市场上往往会有名不见经传的“神品”横空出世。
“可以这么说,在当下的拍卖市场上,既真且品质好的艺术品,颇为难寻。大量的赝品鱼目混珠,给拍卖公司的鉴定带来不少困难。”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刘经理向记者坦言,
拿上拍台的艺术品被发现是假作、赝品,拍卖公司是否是‘“知假拍假”?刘经理认为,不能一概而论。绝大多数情况下,拍假原因是这些拍卖公司在学术研究上功力浅薄,不具备鉴别艺术品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但不排除在一些情况下,有的拍卖公司因为征集不到真作,会用假作来“混”进其中,或者为了吸引眼球、制造轰动效应、牟取暴利而把明知是假的艺术品送上拍台。
PART2 声音(栏)
资深藏家:
传统艺术品收藏“很恐怖” ,转向值得尝试(标)
一系列“造假事件”难免让不少原本跃跃欲试的藏家望而却步,人们对传统艺术品投资市场是否还有信心?有没有人想要退出?造假风险能否避免?是否可以考虑转向当代艺术品?带着这些问题,本刊对两位资深传统艺术品藏家作了一些采访。
投=《投资客》杂志 四川收藏家陈鸣跃=陈 台湾收藏家邓总=邓
投:近年来传统艺术品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事件是否对您的收藏造成了影响?
陈:对我个人收藏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是由于我的很多朋友他们在搞收藏的时候经常喜欢咨询我,让我给点意见,所以这一系列的造假事件出来以后,我想我要在引导他们投资的时候更加谨慎,等造假风波稍有平息再来考虑是否要继续投资传统艺术品,放慢脚步。
邓:我收藏东西是出于喜好,收藏每一件作品前都会细心研究,我觉得是时候下手了,马上就下手。但最近几年的“造假事件”,多少在心理上还是会有所顾虑,看上一件作品会想很久很久才会入手,现在不会那么快入手了,胆子小啊。
投:您怎么看待传统艺术品收藏风险的加大?
陈:风险是必然,而风险的加大是由于,市场上的传统艺术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商家们被迫作假。还有就是市场的不规范,一些商家的道德败坏,比如请假专家,这里说道的假专家不是他本身作假是背后的推手进行操作,传统艺术品收藏背后很恐怖的。很难买到真的,哪怕在正规的拍卖行。
邓:关于传统艺术品收藏的风险我是这么看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但现在明显感觉到这种风险在慢慢增大,回报总和在慢慢减小。打个比方,你买了10件传统艺术品,共花了1000万元,你要卖的时候,发现只有2件是真迹,卖了1000万,这是幸运的,平了,但是如果10件藏品只有一件是真的呢?或者一件也没有呢?真迹都是绝版,哪有那么多啊,这个专家说是真迹,那个专家说是假画,谁知道啊?艺术家本人都不在了,谁敢说真假。
投:在造假风险的情况下,您认为是否应该暂缓或者更谨慎的投资?
陈:暂缓也是可以去考虑的,谨慎也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解决的办法就是从自我修养做起,真正的了解艺术品的相关知识,如果投资公司有条件就多聘请有艺术鉴赏能力并有职业道德的专业人士进行考究,但现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可以尝试对于当代艺术的投资,我这边也有当代艺术的一些收藏,而且近几年我也在引导自己的徒弟去收藏当代艺术,相比传统艺术品才说风险小,只要有眼光,回报也是很惊人的。
邓:不仅仅是传统艺术品投资,任何投资都需要谨慎而行,尽可能的从多方面掌握资料。我认为不存在暂缓的说法,而是要看是否有好东西,再好的大环境,东西不好依然得不到理想回报。
投:您或者您所知道的的藏家们是否有转向投资的想法呢?
陈:转向投资也是有一些的,我的一些朋友,他们既收藏传统艺术品也收藏当代的艺术品,但最近好像对于当代艺术品的收藏比例有所提高,一方面是应为这些造假事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传统艺术品的供求关系影响的。
邓:以前一直都是收藏传统艺术品,这个有点受家里长辈的影响吧,现在国内一些当代艺术也逐渐成熟起来,我对有些画家的作品也是很欣赏的,可能马上就会入手一批当代作品,有些画和有意思。
投:您认为什么原因导致如今传统艺术品造假的猖獗?
陈:之前说的,市场供不应求,应为传统艺术品不可复制的特性,它的数量是有限的,而需求又比较大,于是商家们只有采取这种方法,反过来讲其实这里也有收藏者的原因,收藏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那风险自然会降低,作假事件也会有所缓和。
邓:很多艺术品投资者都有一个心理——物以稀为贵,哪样东西稀缺,就买哪样。在购买的过程中,经过各方媒介的宣传,乱了阵脚,促成了很多“假货”现象的形成。
Part 3
“建仓”当代艺术品,是时候了(标)
传统艺术品收藏投资的风险加大是一个既成事实,收藏者必须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可以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这种风险,有点像股市上的“大户吃小户”、“庄家吃散户”,系统造假行为就像股市上大户或庄家的暗箱操作、背后猫腻,如果缺乏信息渠道与专业判断,无疑风险非常高。
那么,面对目前传统艺术品收藏“江湖险恶”的现实,收藏者该怎么办?“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可以尝试对于当代艺术的投资,我这边也有当代艺术的一些收藏,而且近几年我也在引导自己的徒弟去收藏当代艺术,相比传统艺术品才说风险小,只要有眼光,回报也是很惊人的。” 四川收藏家陈鸣跃给出的建议,或许会让很多传统艺术品的收藏者心有戚戚焉。
相比于传统艺术品市场,当代艺术品的收藏投资,更像是“原始股建仓”,由于“股票”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定论,造假基本上无从谈起,收藏者的主要风险,仅在“选股”的眼光。这不仅可控,而且一旦选对,“原始股”的威力就会发挥出来。
数据说话:当代艺术品收益率远高于股票(小)
实际上,如果跳出传统艺术品收藏的思路和视角,仔细回顾,可以发现当代艺术品投资的成长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调查显示,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当代艺术品中最受欢迎的投资品类——当代书画作品的整体价格提高了15倍,而同期的股票价格则只分别增加了4.5倍。
试想一下若10年前花费10万元购买一幅张晓刚作品,现在就可能获利数百万元,收益率甚至超过变幻莫测的股市,这也许就是当代艺术品市场的神奇之处。“当代艺术不是‘经典’,我们不知道当代艺术中哪些画家的作品会成为经典”。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胡润艺术榜——当代艺术家作品拍卖成交额前10 榜单在2012年的情况,一窥当代艺术品的投资价值。
(加一个2013胡润艺术榜top10表)[请补表格]
在2012年胡润艺术榜榜单上,艺术家周春芽以4.7亿元的总成交额首次成为最贵在世艺术家,是近三年来最年轻的在世艺术家“状元”。 2012年,周春芽作品总成交额较2011年翻了1倍,排名比去年上升6位。他的4.7亿元总成交额来自222幅作品,其中2012年最贵的一幅作品是由北京匡时拍出的1994年作《石头系列——雅安上里(三联画)》,价格达到了2990万元,是在世艺术家作品第七贵。自2008年胡润艺术榜至今,除2011年外,周春芽一直保持着前十的名次,近三年的成交额平均增长率超过100%。
排名第二的艺术家为年仅49岁的油画艺术家曾梵志,成交额为4.5亿元,仅比周春芽低1,694 万元,是前十名中最年轻的。曾梵志的4.5亿元总成交额来自76幅作品,其中拍得最贵的一幅是由香港佳士得拍出的2000年作《飞翔》,价格3,241万元。自2008胡润艺术榜以来,曾梵志排名一直较为平稳,始终位于前十名,近三年的成交额平均增长率约96%。
75岁的国画艺术家范曾在连续两年蝉联桂冠宝座后,今年以4.3亿元的总成交额排名第三,并第三次蝉联在世国画艺术家桂冠。范曾的4.3亿元总成交额来自758幅作品,数据显示,2012年范曾作品总成交额较2011年下跌一半。
92岁的油画艺术家赵无极以4.2亿元的总成交额位列第四。赵无极是2010胡润艺术榜在世艺术家桂冠获得者,去年排名第三。总成交额下降30%。过去一年拍得最贵的作品是由香港佳士得拍出的1960年作《15.05.60》,价格2,761万元。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介绍说,虽然赵无极已于2013年4月9日因病逝世,但由于榜单统计时间截止至去年年底,因此他仍在榜单上。
93岁的油画艺术家群以3.6亿元的总成交额排名第五,比去年上升9位,总成交额上升127%,是过去一年总成交额涨幅最大的上榜艺术家。过去一年拍得最贵的作品是由香港佳士得拍出的1987年作《白色森林之二》,价格4,838万元,这件作品同时也是最贵的在世艺术家作品。自2008胡润艺术榜以来群一直保持着前20的位置。
在2013胡润艺术榜中,经过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代艺术惊人的潜在价值和直接价值,当然这离不开独到的眼光。
另一个数据——雅昌数据,则可以直接反映传统书画与当代书画的价值对比。雅昌数据共有四个指数排行榜,包括传统书画指数VS当代书画指数、当代中国书画家作品最新价格指数排名、近现代中国书画家作品最新价格指数排名、古代中国书画家作品最新价格指数排名等。
从传统书画与当代书画的价值对比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看出传统书画的上升指数是19%,当代书画的上升指数是59%,而从当代中国书画家作品最新价格指数排名、近现代中国书画家作品最新价格指数排名图中、古代中国书画家作品最新价格指数排名,我们也可以直观看出他们的价格是一个递增的状态,古代书画价格最高,其次是近代书画,价格最低的是当代书画。综合上面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当代艺术品投资相对较低,上升指数较快,风险也是最小的。
(加雅昌数据表)[请补表格]
趋势解读:当代艺术品为什么值得投资(小)
在香港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部主管林家如的眼里,当代艺术品有别于传统艺术品的魅力和优势,正在慢慢显示出来。
“当代艺术直接表现了我们当下的生存状况,表达出我们的喜怒哀乐,与我们息息相通。”据林家如介绍,当代艺术品的收藏群体正在不断增长,这一群体往往教育程度较高,经济实力较强,喜欢当代艺术。她所接触到的来自内地的藏家,年龄一般在35到45岁,大多从事信托投资、证券金融、IT行业,有海外教育背景。对他们来说,当代艺术作品不仅价位较低,文化背景也比较容易得到认同。内地传统藏家熟悉的“经典”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他们反而感到有些隔膜。
林家如还告诉记者一个耐人寻味的信息:据一份国际专业杂志的2005年收藏家排行榜,世界前100位藏家都涉及了当代艺术——而这是去年才出现的新变化,它表明,当代艺术已经成为目前全球艺术品收藏投资大热。
而如果再向前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呈整体向上的趋势,目前有很多利好因素鼓励投资者进入这一市场:
1. 艺术在市场中的价值趋势往往跟经济发展成正比,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平稳,当代艺术投资深具发展潜力;
2.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形成不过是这几年的事情,对比国外的经验及价格,目前仍处于“原始股”阶段,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3.中国富裕人口正不断增加,当代艺术品潜在性投资者群体数量不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4.当代艺术作品富有丰富的时代特征,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与现代人生活结合紧密,市场的支持者众多;
5.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正逐渐跟国际市场接轨,而国外的收藏家也愈来愈重视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及代表性,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重要推手;
6.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在管理方面引进了国外的方法及经验,例如在经纪人制度、推广手法和画廊经营等等,市场较为有序透明,有利于投资者进入。
7.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形成自己的知名艺术家群体,例如有中国当代艺术F4之称的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和方力军。他们起了带头及先锋的作用,吸引与鼓励更多的年青艺术者投入当代艺术创作中,产生更多优秀作品。
汇总种种趋势,可以乐观地判断,投资当代艺术品,现在正是入市“建仓”时机。
当代书画 投资当代艺术第一选择(小)
2013春拍已落下帷幕,艺术市场经过去年秋拍滑落以后,在今年春拍迎来回暖,交易活跃程度有所回升,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当代书画。
在当代艺术品投资中,当代书画具有最为广泛的参与人群,也是最受欢迎的投资品类,市场空前繁荣,即使目前艺术品市场还处于调整期,当代书画火爆行情依旧持续,受追捧程度有增无减,一些当代书画家的作品俨然成为“纸黄金”。。早在2005年,在北京荣宝春季拍卖会上,吴冠中的水墨作品《黄土高原》一举冲向1870万元,成为首件价格过千万元大关的当代书画作品。2009年,在中国书画板块整体上扬的大环境中,当代书画家作品的市场价位也不同程度地上涨。而在今年中国嘉德春拍中,当代书画板块成交额首次逾亿元,在北京保利春拍中,当代书画板块总成交额也达到1.3亿元。
当代书画为何备受青睐呢?书画市场评论家齐建秋表示:“当代书画既继承了传统书画的形式,又没有古书画真伪鉴定难和鉴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不论是在收藏投资市场还是礼品市场,都有庞大的基础。”
有专家指出,对于想要入市当代艺术市场的收藏投资者来说,当代书画可以说是“第一选择”,原因在于:投资当代书画的藏家群体数量最大,远多于其他投资的买家;同时,市场对当代书画高度认同,当代书画投资大都在社会和画坛中得到了认可,其作品广为人知,真假鉴定较为容易;此外,当代书画市场成熟,行情起伏较小,画价稳定性高,投资风险小,抗跌性强。因此,对于收藏者来说,重点研究投资当代书画是稳妥的方案。
Part4藏家
他们怎样收藏当代艺术品(标)
美国藏家甘兹夫妇:投资有天分的青年画家(小)
自20世纪60年代,甘兹夫妇(美国著名私人收藏家)开始专注于收藏新崛起的美国画家贾斯伯·琼斯、劳申伯格及斯特拉等人的作品,对他们的日后成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琼斯被认为是美国现代波普艺术的佼佼者。琼斯善于以平凡的题材和材料入画,而能获得意外的效果,从而博得人们的欣赏。甘兹夫妇收藏了琼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琼斯早期创作的一幅《白色数字》,在刷上多层油彩后,用颜烊和蜡混合加热作画,令画面上的数字近乎看不见,别具特色。这件作品甘兹夫妇于1964年11月从纽约一个著名画商手中以1.5万美元购得,拍卖会估价却高达450万至550万美元,结果以792.25万美元成交。《礼品2号》是1964年琼斯在日本东京创了两件以《礼品》为题材的作品之一,其中一件保存在画家本人手中。这是琼斯用非常独特的的综合材料绘制成的作品,以画布、油彩、木架、瓷盘、手电筒等综合材料创作而成,也可以说是琼斯的招牌作品,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1965年1月,甘兹夫妇仅以3600美元从画廊购入。当年秋天,琼斯为表示谢意,特别作《礼品2号研究》的纸本作品赠送给甘兹夫妇。拍卖会上,《礼品2号》以726.25万美元成交,《礼品2号研究》则以23.35万美元成交。
根据专场拍卖结果,甘兹夫妇在琼斯的11件作品上先后投入91.5万多美元,结果拍卖总成交高达2951.46万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32倍。
劳申伯格是琼斯的好友,同样是美国当代最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之一,他使生活中平凡的东西构成为他作品的重要构成元素,同时采用较大件的物料作画,又使他的作品与雕塑作品之间仅有一线之隔,从而大大拓展艺术空间,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习惯及审美趣味。
值得一提出的是,1982年6月,劳申伯格来到中国宣纸的故乡安徽泾县,在泾县逗留的两周内,劳申伯格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宣纸的制造工艺中去,并运用这一工艺完成了数百件拼贴作品。《时代周刊》杂志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认为这批作品“是他一生长中最好的系列之一”。
可以说,甘兹夫妇是最早发现和收藏劳申伯格作品的人士之一。早在1964年5月,甘兹夫妇就通过画廊以8240美元购进劳申伯格的代表作《暗中操作者》,作品尺幅巨大,高259厘米,宽152厘米,厚29厘米,以金属、木、油彩及绳索等混合材料制成,是绘画和雕塑的有机结合。
1966年,甘兹夫妇以4000美元购入劳申伯格为纪念但丁诞生700周年而制作的拼贴作品。第二年,甘兹夫妇以1.1万美元直接从画家手中购进他于50年代创作的著名拼贴作品《红色内墙》,用油彩、丝绒、塑胶及纸张等物料创作而成,一直挂在甘兹夫妇寓所楼上的沙发上方。
拍卖会上,这些藏品也纷纷亮相。《暗中操作者》估价300万至400万美元,结果不幸流标,同时也在为此次专场拍卖中惟一一件流标的作品。《但丁纪念》以39.85万美元成交,《红色内墙》以638.25万美元成交。
甘兹夫妇在劳申伯格7件作品收藏中总计投入25117.5美元,通过拍卖即获得总计700余万美元的成交额,回报率高达280多倍。
人们常说,投资艺术品回报是极高的,甘兹夫妇的投资收藏应是最佳的范例。不管是名头大的毕加索,还是当年名不见经传的琼斯等年轻人,都让收藏者获利不菲。当然这种所获与藏家的独到眼光、艺术修养、艺术品位是分不开的。
旅美藏家武老师:无心插柳柳成荫(小)
武老师是一位即将退休的“闲人”,是一位书画发烧友,也是有一位当代书画藏家 。采访武老师时他带了一幅周平珖(中国国家高级美术师,1955年生于重庆。1998年以“ 杰出艺术家”身份移民定居洛杉矶。现为国际兰亭笔会副会长, 加州 中国书画院副院长。是目前在美国最具影响的中国画家之一。)当代书画,沾沾自喜的给我讲起了他和书画的故事。
2010年的夏天,武老师住家附近突然“竖起”了一家规模不小的画廊,这对一位书画发烧友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武老师为此兴奋了许久,当然也不可能错过任何一场展览。2010年的秋冬天,画廊在举办一位当代旅美画家周平珖的工笔画,武老师自然前往观看,并一眼看中一幅工笔花鸟画,他的眼睛已经被画面死死地勾住,几乎连眨眼都想快点,那幅画再次勾起了武老师的收藏欲望,用4000元一平尺的价格购买了那幅3.75平尺的花鸟工笔画,共计15000元。
其实在此之前,武老师已经收藏了十几幅在各种地方通过各种渠道购买的书画,收藏主要是出于对书画的喜爱,挂在家里赏心悦目,然而往往无心插柳柳成荫,2012年周平珖的画价翻了一番,从4000元一平尺涨到了8000元一平尺,得知这个消息武老师是在报纸上,半信半疑的武老师打算去画廊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果然,白墙上周平珖画作的价签板上价格翻了一倍,整整一倍。面对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武老师没有掩盖自己的喜悦,临走时还在感叹:出于喜爱买的画,居然还能增值,没想到啊!武老师表示以后还会继续收藏下去。
乌里·希克&尤伦斯: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藏家(小)
二十世纪80年代,以乌里·希克为先锋的西方收藏家开始表现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趣。在中国生活期间,乌里·希克开始系统地收集中国当代艺术。至今他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包括油画、影像、装置等大约数千件,而这些藏品全面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线索。2005年乌里·希克在瑞士的伯尔尼博物馆展出了这些藏品,吸引了众多欧洲艺术家和藏家。在收藏策略上希克的方法更为灵活。1998年,他创建了一个名为“中国当代艺术奖”艺术奖项,希望能借这个奖项吸引最优秀的年轻艺术家。乌里·希克的收藏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同样也对中国当代艺术品情有独钟,在他收藏的1700多件中国艺术品中,当代艺术占到了80%。尤伦斯收藏策略独特,他专门成立了尤伦斯基金会。该基金会创建于2003年,基础是尤伦斯夫妇十几年来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基金会的学术委员会由重要策展人组成,以保证收藏和其它学术活动的质量。这种方法为收藏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学术基础。目前中国艺术评论家费大为主持日常工作,使得藏品水准更加专业,并且能够体现出中国人对自己历史的理解和对中国艺术的未来判断。尤伦斯基金会成立两年多来。首先是调整了收藏的方向,并大大扩充了收藏量;其次是与欧洲的重要美术馆合作举办了两个大型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基金会还积极赞助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前两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参展的中国艺术家都得到了来自尤伦斯的10万美元的赞助款项。
TIPS(栏)
当代艺术品收藏投资攻略
近年来,民间艺术品交易市场持续升温,引发了大量普通市民的参与热情。现在大家有点钱都在想着怎么投资、怎么保值增值。我们在当代艺术品收藏时应该注意有哪些问题呢?综合了几位艺术品投资专家的讲解,总结如下:
首先,与基本的消费行为不同,收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区别于原有的注重实用功能而开始转向追求精神功能的本质转变。这种转变需要改变原有的消费观念,对文化、艺术、精神产品的价值重新看待,艺术收藏对家庭氛围的营造、社会话题、精神气质的提升、甚至是家庭教育的培养和文化品味塑造都有非常好地潜移默化作用,并且这种影响是根本的,一旦形成就无法抹去的。
其次,收藏最忌性急。不能今天收藏一幅画,明天就把它卖掉,这样得来的利润往往不会太高。收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投资价值随时间而增长。收藏也不是一个人玩的东西,也不仅是一个小圈子的东西。通过展览让大众能看到不同的收藏理念和专业视角,也是逐渐培养和扩大收藏圈子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