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23: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对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应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优势,做好面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布局,提升发展体系、行政管理机制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力,使各地区能运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更好融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环境。
1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2016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提出:“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1]。”至此,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及文化发展体系,提升农村地区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及市场资源整合能力,为未来阶段农村发展创造更优质的环境及发展条件,成为新时代农村地区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从发展需求角度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了传统城乡融合发展结构,提高了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网络构建的主导能力。实现对农村地区发展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弥补早期阶段农村社区建设改革存在结构性缺失,解决使农村地区行政管理职权分化问题,为农村地区生活条件、卫生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夯实基础。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非单一在原有体系上进行改革优化,而是从发展结构上作出调整,将农村地区农户衣食住行与城镇地区进行对接,在不改变原有生产劳动方式及社会基础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提升农户总体生活质量,强化农户生活幸福感及获得感,为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环境经济及产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负面影响,需要通过深入分析予以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问题,多数集中在行政管理及资源分配两个方面,做好对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并制定科学的资源分配方案,有助于深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稳步推进。
2.1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要求在社区服务、管理调度及社会福利等方面做好协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用将多个行政村进行合并的基本模式。其中,各地区社区服务、管理调度及社会福利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制定福利补贴标准、规范社区服务体系及优化管理调度模式,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思考的问题。从经济结构上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使农村产业建设形成发展合力,强化农村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其社会福利标准、社区服务质量及管理调度执行性势必有所提升。但从实现环境的发展视角分析,部分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解决农村发展融合行政管理权限重叠的问题,加速农村发展环境现代化治理,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上限。但各地区乡村发展存在内部矛盾,仍然未能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得以有效解决,内部矛盾的产生必然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影响[2]。新型农村社区专业服务人才匮乏、社会保障及福利制度单一,管理调度时效性不足等问题,仍然困扰了后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应在充分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本特征的同时,做好对各项建设发展、管理工作的优化,进一步建立长效化发展机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时展接轨,并有效吸纳城乡融合发展经验,提升新时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水平。
2.2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问题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利益分配、人力资源配置及市场资源调度四个方面。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机构与企业提供支持。但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式分析,上行经济固然对农村建设创造便利条件,但政府机构及企业同样面临经济转型及市场产业升级的压力,如何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职权划分,并在合理范围内为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则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考虑的问题。利益分配主要指农户之间居住资源及经济资源的分配。部分地区大刀阔斧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改革,基于大拆大建进行农村改造。该方式的确加速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但不利于对农户核心利益诉求的满足,容易促使农户与政府机构之间产生嫌隙,从而,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源的调配,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各个乡村产业优势及产业发展需求不尽相同,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要以推动经济发展、优化居住条件等作为底层建筑。因此,有效发挥不同地区产业优势,强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对于缓解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及市场资源调配矛盾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3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特征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诸多便利。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充分影响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产业化、中心化及统筹化三个方面。其中,不同建设特征也代表了不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未来阶段,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要充分做好对不同发展模式下建设经验的积累,开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视角,为未来阶段更好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总体实效性提供有利保障[3]。
3.1产业化
产业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产城联动为主导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该模式利用对产业资源的聚集优化,优化本地区产业资源配置,降低传统模式对产业发展的限制,使各乡村产业发展形成一体化联动。通过对人口资源的社区化集中,提升农村地区对部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改变农村土地资源闲置及居住资源紧缺的问题。基于产城联动模式的构建,充分加速土地资源的流转,优化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生态,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则给予农户更多的居住选择权,帮助农村环境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单一土地资源结构对农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限度满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需求,为后续阶段强化各地区产业建设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中心化
中心化是指由乡镇企业与政府机构协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用产业资源、服务资源及配套设施的集中化管理,进一步打造以农村地区中心发展为载体的舒适生活圈,围绕对优美环境、良好服务体系及多元市场生态的建立,实现对农村地区发展面貌的改善[4]。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建立中心化发展模式,实现将资源共享理念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有效运用。中心资源的共享可以更好控制成本支出,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多位一体发展,使政府资源、民间资本及商业资本等均可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民间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加入,将为提升农村地区生活质量及改造生活环境提供有力保障,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需求与企业利益诉求充分契合。以此,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3.3统筹化
统一协调、统筹管理,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传统模式下农村行政管理,存在管理结构单一及管理覆盖范围不足问题,部分地区由于行政管理职责划分缺乏合理性,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形成三不管地带,农村地区产业升级及产业结构改造因此受限。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统筹管理,则将管理职权进行统一分配,提升各地区行政管理执行力,实现行政管理全面性覆盖,为农村地区市场发展统一规划、社会资源统一调度及产业资源协同配置等奠定良好根基。因而,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效化视角来看,统筹化管理是基于大局观视角,为农村社区建设及环境发展改造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农村生产水平、生活质量及生态治理等多方面提升,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农村地区建设发展需求,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多元化对接。
4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及科学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定程度改变了农村地区的发展面貌,提升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充分突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优势,强化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优化,明确行政管理及社区服务定位,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总体社会服务质量,有效为农户及企业发展提供社会保障。以此,排除农户及企业的后顾之忧,丰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服务功能,为后续阶段政府机构进一步从多个视角提供发展政策的支持创造条件。
4.1优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
面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做好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的优化,有助于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农村发展资源的整合提供良好机遇。因此,各地区应围绕协同共助、合力助推的中心思想,优化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基于充分发挥农村产业发展优势及助力产业融合,改变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结构,确保新型农村社区能持续为优势产业及支柱产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进一步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另外,新型农村社区对于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的优化,不应采用一以贯之的发展改革理念,要在不影响当前产业独立发展的前提下,做好多方面产业发展规划,逐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试点改革,适时做好对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基于产业发展中弹性化策略的运用,为新型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5]。从而,化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经济矛盾。
4.2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精准定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面向提升农户生活质量及为农户生产劳作创造便利条件两个方面做好行政管理规划,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能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内容制定科学方案。在此过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摒弃传统行政管理及社区服务理念,面向农村发展的城镇化对接构建行政管理新体系,并根据各个行政村行政管理工作现状,统一行政管理工作标准及内容,实现各个不同行政村之间行政管理工作的步调一致。避免在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及管理调度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差异化问题,使农户能真正意义上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受益者,降低外部因素干扰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的影响,促使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达到更高水平。
4.3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面向企业、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及农户等提供经济、人力资源及市场资源方面支持,降低新型农村社区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结构性阵痛问题,使企业、教育机构及农户等能尽快适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新环境,排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存在阻碍。为此,政府机构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第一,政府机构应面向企业、医疗机构及教育机构等做好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卫生发展、文化建设及环境治理等要求,做好与企业、医疗机构及教育机构的对接,缓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改革中存在压力。第二,政府机构应为农户及农村就业人员发放住房、失业及医疗等方面经济补贴,加速农户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基于政府兜底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6]。
4.4丰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服务功能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传统农村发展结构,提升农村地区信息化及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更好提升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户生活品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注重对社会服务功能及行政服务功能的完善,切实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有效性,确保相关水、电建设及治安管理水平能达到较高标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做好铺垫。另外,丰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服务功能,不仅要面向外部发展做好合作,同时,也应针对内部经济发展循环及本地区农业资源开发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优势,从生活环境、经济水平、社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提升农户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同感,使农户在新型农村社区环境下能更好履行自身义务及社会责任,提高农户基础生活幸福感。
4.5强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倾斜与政府支持
政府做好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倾斜,可以更好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降低经济、环境等因素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制约,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多元化、系统化及科学化推进。对此,新型农村的社区建设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合理做好行政村管理融合的决策,最大限度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保证农户核心权益。在充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夯实基础的同时,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上限,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为未来农村发展转型做好充足准备。除此之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根据当前发展需求,持续做好合村并点工作的深化,既要发挥各个机构及各个部门社会服务功能,也要维持良好发展改革秩序,进而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的良性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极大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水平,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迈入时代新纪元。各地区应紧抓时代机遇,积极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下管理协调及发展优化,加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改革,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时代乡村建设路径与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7):6.
[2]王生章,崔佳慧.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初探[J].行政科学论坛,2018(10):47-50.
[3]张艺颉.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与转型路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4):8.
[4]魏文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融合探究[J].南方农业,2021(17):3.
[5]王思瑶,马秀峰.新型职业农民人文素养提升的应然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21(8):76-80.
摘要:近几年政府和社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边疆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和决定性因素。而目前边疆地区教师的结构层次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所获得培训机会甚少、待遇较低等问题普遍存在。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其原因,在如何完善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配置、加大培训力度以及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25-02
随着社会转型的成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此时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已经从“有学上”提升到“上好学”,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随着国门的打开,人们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识要求越来越迫切,而能够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的观念意识也越来越强。此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便提到了日程上。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战略意义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能否均衡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水平整体提高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通知》等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专门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给予了明确规定。所以,近几年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发展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为了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人们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就离不开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的公平,而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却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历层次结构不合理
边疆民族地区部分学校,特别是乡镇中心小学和边远的山区,交通不便,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比较差,教师的学历层次大多数是大专及中专,本科学历寥寥无几。地处偏远山区,又是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地方,更加需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各方面进行均衡发展。
(二)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教师队伍不稳定是长期困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办学及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数量少,特别是专任教师人数存在严重缺编,特别是边远的乡镇中学和农村小学,更甚的是比较重要的学科缺乏起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教师队伍结构极不合理,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尤为缺乏,而农村教师数量更是严重不足。造成城市与乡镇教师队伍分布陷入城市师资力量愈来愈强、农村师资力量愈来愈弱的怪圈。
(三)教师职称比例不合理
教师职称结构的合理性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根本。职称结构是反映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能否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城镇特别是县城中学的高、中、初级职称结构相对比较合理,而乡镇中学和小学教师职称结构完全不合理,尤其是小学、中级和初级占95%以上,高级职称教师成为乡镇学校的稀缺资源。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职称的构成。
(四)教师队伍流失现象严重
1.民族地区教师向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流动。为了解决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流动性比较大的问题,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因财政困难,执行起来也比较困难。
2.乡镇学校向区县地区流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经济发展就不平衡,而不同地区教师之间、城镇与乡镇之间的工资福利等各方面待遇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家对边疆地区教师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人才。
3.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内地流动。近三年从边疆少数民族县教育系统流向内地教育系统的比例逐年增加。究其原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工作环境艰苦,信息相对闭塞,缺乏教师个人发展空间和所需的良好环境及机遇。
三、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边疆地区乡镇学校教师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针对当前边疆地区乡镇学校教师资源短缺、发展不均衡等现象,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出台并构建富有成效的边疆民族地区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具体来说,组织城镇重点中小学教师对农村学校进行帮扶,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帮助,尤其是要加大边疆、山区等艰苦贫困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教师的补充和培养力度。政府应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特别是针对乡镇学校规模小、少数民族教师占多数的情况,可以实行城乡教师师徒结对帮扶制度,实现学校间、教师间深层次的交流互动,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利于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总体达到均衡发展。
在边疆少数民族这一特定的区域中,要逐步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失衡问题,不断促进县域内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合格教师短缺及“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等问题,适当增加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以达到教师队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促进资源柔性和良性流动。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
(二)完善边疆民族地区教师结构合理性
要彻底解决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职称结构上的不合理现象。边疆民族地区可以与当地师范生免费定向培养等政策相结合。对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应给予更多倾斜,当地政府也应出台具体的优惠政策,尤其是更应倾向于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任教的免费师范生,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
合理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多科教师培养,推行地方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培养,完善“特岗”教师的招聘制度等。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校长、教师流动机制,使优秀师资能有效流动到薄弱学校,带动薄弱学校的教学改革与校本培训,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实现师资的均衡配置。另外,尤其应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教师,这样才可以减少农村教师流失过多的现象产生,使得教师在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上更加趋于合理,减少一人教多班、授多科、带多个年级的现象,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大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简称《计划》),其中提出要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进而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多渠道多元化地拓宽乡村教师来源,采取多通道的方式,引进具有一定经验的骨干教师、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但是,对于边疆民族地区而言,农村教师待遇仍然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农村教师收入低会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师资质量,由此会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以确保各级财政对落实各项提高教师待遇政策的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财力状况,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教育经费,要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乡镇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实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奖励津贴,并保障教师工资的正常发放,同时要落实和完成好对边疆民族地区教师生活补助的政策执行,鼓励和吸引众多人才到当地工作,确保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均衡发展。
人才培养和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教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了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了边疆地区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但是即便如此,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仍不乐观。因而,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使其得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丹,闫晓静.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的现实困境与均衡配置策略――基于河南西部山区两所小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3).
[2]唐开福.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J].基础教育,2014,(02).
[3]马效义,王春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教师,2009,(03).
摘要:随着我国对农业经济及信息化发展的重视度提升,农村互联网建设脚步加快,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逐步被应用到了农村经济建设与农业发展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关键。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建设之间关系密切,最后一公里物流建设就是围绕农村经济展开的电子商务战略,但农民信息素养以及技术知识等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利于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本文探究如何将电子商务应用到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中,实现互联网与三农的深度融合,打造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经济;建设思考
一青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青州市近些年来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8年还实现了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5亿元的目标。2010年以后,青州市种植业结构就在不断调整,传统粮食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经济作物的面积相对增加,在2018年实现全市34.15千公顷的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也达到了1.89公斤,得到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的荣誉。全市的农业从单一种植业转变为现如今的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正在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带动战略,树立青州市农业品牌,促进农产品销售以及农业绿色发展;全市2018年肥施用量(折纯)4.0万吨,比2015年下降4.6%;农药使用量959吨,比2015年下降12.9%。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农业经济体系中,青州市正在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档次建设,不仅打造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处,还建成7家国家级蔬菜(水果)标准园。农业科技创业也有了相应的突破,全市对种子的研究十分重视,以西葫芦、辣椒、番茄等十五大类蔬菜作物育种为核心,鼓励农业高校与乡村和农村合作社共建农业科技研发项目,且有9项得到了国家专利认可。除了种植农业以外,随着休闲农业的崛起,青州市农村经济产业更加丰富。休闲农业成为青州市农村经济的新增亮点。当前,全市都在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以及乡村旅游业,正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开创新的农业农村工作局面,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电子商务对于青州市农村经济发展而言,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青州市应抓住乡村振兴战略与“最后一公里”的发展机遇,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加快青州农村经济建设的价值
电子商务的形式主要是企业自建平台,借助第三方平台,例如携程、去哪儿,这些是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电子商务能为农村农产品销售以及旅游等服务提供第三方平台,直接将产品在第三方平台上与其他品牌一起发售。这种方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便捷性与共享性,但同时,对网络的依赖较大,需要在前期赢得顾客的信任感。且对于农旅而言,电商旅游宣传的效果显著优于以往的传媒宣传,能减少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成本。举个例子来说,顾客在天猫付款之后,还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而改变心意,从而发生退款或改签业务,办理这些业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产品购买的欲望,毕竟以前产品销售中消费者与农民之间并不会直接接触,但是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这个渠道,能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的来源以及实际种植情况,有利于提高购买力,并树立青州农产品平台。此外,电商旅游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服务形式,消费者能按照自身的旅游需求选取合适的路线,确定所需的住宿及旅游服务。它能体现对消费者主体性的重视,且由于电商旅游的口碑几乎完全依赖于消费者的评价,所以能有效加强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在付款后就能清楚地知晓自己的行程,并可以适当增加自己的娱乐项目,在觉得景点符合自己期望、比较满意的情况下,进行在线宣传与口碑宣传等。此外,青州农村经济建设中,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能有利于优化传统的经济产业结构,帮助农村地区摆脱困境,提升经济发展能力。
三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径
第一,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其需要较多的资金加以支持。为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构建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近几年,国家为了支持农村地区建设和发展,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改革,明晰产权关系,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和优势,进而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其次,应当积极采用有效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业银行的作用,让其根据农民的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让农村地区能够及时地进行建设和发展,为电子商务建设奠定基础。第二,针对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农村物流体系,落实和加强“最后一公里”建设,这才是青州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重点。这样就需要转变农村物流的建设组分的地位,应该是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开发出物流运输路线,确保物流运输的安全及速度,抛弃以往的急速服务建设,一步一步将物流运输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所以建立健全物流服务体系的标准是必需的,只有标准化的条例建立,才能够能更好地稳固青州农村物流的发展,从而为电子商务平台打下基础,避免行业恶性竞争,建立起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合作的良好形象。第三,要加强电子商务物流平台的建设,引入国内多个物流企业的特点进行结合,通过加盟或是联盟等商业措施,实现电子商务物流的整体规范性运行,既扩大青州市物流企业的发展范围,又提升农村物流的质量建设。目前青州市农村物流平台很少,能够满足物流平台建设的物流公司也不多,所以综合国内物流与商务发展趋势,青州市应该强化物流体系,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后续保障,满足消费者与农民之间的产品流通需求。第四,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落实农民继续教育,提升农民的信息意识。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农民继续教育。要针对教育方向,围绕农业发展制定教学对策,激励制度构建需要立足于农民自身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农民发展。为了早日达成目标,提高农民对继续教育的信服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用奖惩结合的方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对人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的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使人安心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内部因素就是指激励因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落实,是基于互联网+发展理念,将农村经济建设转移到新平台中,用电子商务实现农村农业实体经济与网络的融合,促使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规模性发展时期,赋予农村经济发展新的优势。因此,青州应在此背景下,大力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电子商务发展建立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为青州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6+1”模式;结构性失业
2003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其中,辽宁省的转型升级快步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就社会生产、就业等方面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对此产生了深远而又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作为高校来说,只有对产业结构变化、调整的趋势开展科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好人力资源的整备工作,才可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实现毕业生就业率、能力的提升。
一、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在 2004 年为11.2:47.7:41.1 ,而到了2014 年则为 8:50.2:41.8,其中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增加了 0.7 个百分点,总体上已进入结构调整的优化期。同时,就业人数三次产业也有了较大调整,在2004年为34.4:28.0:37.6,而到了2014年则为26.8:27.7:45.4,从数据结果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稳步减少,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基本变化不大稍有下降,但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有较大增幅,激增了7.8个百分点。
(二)产业发展由以往的粗放式走向集约式发展道路,大力调整行业内部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农业总产值中,逐渐增加生产加工服务、技术服务等的比重。工业结构也有较大调整,轻工业和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例分别从2004年的16%和84%调整为2013年的21%和79%,从数据分析来看,轻工业比重增加了5个百分点。重工业内部结构也渐趋合理,从以往的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为主,现在已逐步转变为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为主,石油化工和冶金业比重下降,分别从2004年的24.72%和19.73%调整到 2013 年的 19.34%和 12.88%。
(三)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进而实现辽宁省新型工业化发展。辽宁是重工业、制造业大省,在产业转型的大潮中,更要重注对原有落后的工业的调整,以推动产品升级、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生产业、产业集群化等方式。2014年底统计,全省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3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突破59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7%。服务业发展取得新局面,城区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温泉游、冰雪游、乡村游竞相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在高等教育普及的时代,民生问题中极为突出的一大问题,即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第一,从数量方面来看,毕业生的人数持续增加。2001年,大学毕业生仅为一百多万人,而在201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七百多万人。第二,从专业方面来看,虽然大学生从学校内学习了专业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技能,然而,伴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不断加快,大学生所掌握的就业技能、能力明显不足。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就全球产业链环境而言,“6+1”这一产业链模式中,1代表制造,而6则表示了从设计产品到零售共六大环节,在该模式内,对学生有所要求的是6,而不是1。并不需要将大批量的大学生投入到生产制造环节之中,而大部分大学生所处的环节应为6大软环节,如原料的采购、物流的运输等。但就目前来看,我省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制造业为主,而并不是其他软环节,并未优化的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影响。
(二)高校教育改革滞后,不科学的专业设置。在高校设置专业方面存在极为显著的专业趋同现象,高校并未开展完善的教育体制改革,专业设置方面存在滞后问题,学生学习的专业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问题,最终导致人才培养出现浪费现象。
(三)大学生知识较为滞后。在应聘活动中,很多大学生会发现自身所学知识和企业需求知识并不相符。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技术、知识已经被新知识所取代。大学生在就业时才发现,自身掌握的知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不相符。
三、破解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对策
在辽宁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之上,为解决就业问题,有必要实现高校、政府等多方面的联动,构成合力,进而实现就业与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共赢。
(一)政府主导推动辽宁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都是辽宁省目前正在兴起的行业,也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因此对于上述行业的发展而言,都需要获得政府的积极支持,由此实现对大学生的消化吸收,并为他们提供广阔而又良好的就业空间。此外,如人力资源优势较高、资源消耗较少的新兴产业,也是政府需要大力支持的行业,让本省的高等级教育人才,可以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自身特长。
(二)高校需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在毕业生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高校在其中发挥了纽带以及桥梁的作用。为避免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作为高校而言,有必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经济转型的具体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避免专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此外,也必须要结合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对高素质、通用型人才进行培养,并通过相关平台的构建,将更加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提供给毕业生,让他们可以更加自由的对就业进行选择。
(三)大学生既要注重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大学生而言,在掌握必备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极强实践的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提出了能力方面的要求,具体体现在能力结构上,如实践应用、知识更新、创造能力等。在高校学习活动中,高校不仅需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必须要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积极参与到推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之中。首先,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既可实现自身就业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增加全新的岗位,解决社会其他人员的就业问题。其次,在创业活动中,大部分都属于新兴行业,大学生通过自身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也实现了高校科研成果的综合转化,可谓是双赢。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就业问题,尤其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作为大学生来说,只有做到终身学习,时刻关注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锻炼,逐步进行自身能力、知识、素质结构的改善,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才可以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变革中有所作为。(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杨,俞嘉佳.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影响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2,(4).
[2] 刘东东.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发展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水土保持
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愈发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造成水土流失的一大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从而针对水土流失问题提出几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1水土流失保持工作的特点及意义
1.1水土流失工作主要特点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具有复杂、不均衡以及多样性的特点。水土流失工作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防护治理的结合、水土流失问题的加剧以及突发性特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地表土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差异较为显著,不同地区的不同地貌和地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均衡的特征。
1.2农田水利建设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意义
一方面,在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够促进可持续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需要着重考虑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和效益,对于施工区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需要遵循防治结合的原则,提高施工区域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从而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土保持工作质量,促进地区生态系统平衡运行,工程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善,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能够降到最低。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系统平衡运行能力的提升能够明显改善自然环境灾害对人们正常生活带来的危害影响,不断提升水土保持高质量工作水平,提高地表土层的抗侵蚀性和蓄水能力、山洪抵御能力,对于提升水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同时还能促进农业生产领域可持续健康发展。
1.3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原则
首先需要遵循综合治理与防治治理结合的有效原则,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需要从系统全面的治理方向出发,坚持综合治理、防治结合的治理原则,在开展治理工作过程中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做好防护工作,例如截水渠、挡土墙的设置,采取各种环境修复措施对植被环境进行保护,构建科学完善的防护治理体系,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护也需要做好植被的保护与水源涵养工作,仍然注重推进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措施的执行,尽可能增加绿色植被覆盖范围,以此达到巩固土壤、增强土壤地域能力的目的,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现象。
2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分析
土壤层作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更是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前提。水土流失现象的加剧对农业基础资源的合理开发构成较大的威胁。同时因为水土流失而导致外流土壤层日渐贫瘠,土壤的吸水力一度降低,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我国的耕地每年因土壤侵蚀而不断减少。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行角度来看,水土流失的危害性更甚。一方面由于土壤流失而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严重枯竭、河道断流,土壤的蓄水量明显减少。同时对梯田、水库以及河道的蓄水容积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在水力侵蚀下导致大量泥沙流向塘库、湖泊,不仅降低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利工程的运行寿命,而且导致洪水宣泄不畅、水位河床上涨,直接制约着水利工程行洪能力,致使水库出现泥沙淤积等现象。
3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困境
3.1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严重
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逐渐加深,水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平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全面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同时重点强调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由于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加剧,农田污水灌溉、农药过度施肥等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部分农民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土保持意识相对薄弱,另外部分农民对水土保持缺乏全面的了解与认知,无法正确认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价值,因而不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1]。
3.2水土保持监管力度不够
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监督管理力度,整体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同时需要相关执法部门与监管单位、施工单位的紧密配合,由于部分单位部门缺乏足够的重视,无法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全面的基础保障,如完善的监管制度、专业监管人员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等,从而导致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所降低。
3.3建设资金的匮乏
建设资金的不足其影响水土保持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缺乏充足的建设资金会严重影响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具体落实,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到一半后由于资金的不足就会停止施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而且也无法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作用。目前随着农村地区税费的改革和取消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政府财政支持,政府层面财政建设资金投入减少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包括施工设备、技术的引进等。
4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水土保持工作质量的策略
4.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综合治理
落实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前提在于具有完善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需要工作人员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施工情况来制定完善合理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和工作规划。相关制度的完善需要相关部门组织的共同配合,通常由当地县级组织水土保持工作落实的主要责任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定和相关政策,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迹可循,最大程度保证水土保持工作落实的规范性和可控性,将水土保持工作当做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同时为保证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可考虑将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纳入到日常考核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约束和监管,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端正施工人员工作态度,从而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地位[2]。除此之外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职能,由上级部门给予水土保持单位更多制度政策以及方法、资金方面的支持,正确引导水土保持单位有序落实水土保持工作。相关部门作为领导者和监管者比工作实施者有着更多的优势,通过思想意识的引导来促使农民对水土保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引导农民积极配合水土保持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另外相关部门需要承担起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指导相关单位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附近村民以及水土保持单位工作人员广泛参与,同时,针对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地域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水土保持工作方案,明确当地水土流失的问题及原因制定针对性水土保持方案。对于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水土流失实际情况和普遍规律来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案,包括对水利工程建设要求、地域土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制定出切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在落实具体方案计划的过程中仍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对于水土流失问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地质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无法对某一单向内容进行独立治理,需要遵循系统化、规范化的综合治理原则落实水土保持工作,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对植被区造成的影响可考虑设置排水沟、截水渠,或者设置挡土墙来避免出现山体滑坡的现象,通过加强对水土流失现象的综合治理来增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性。
4.2加强水土保持监管防控力度
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和解决水土流失问题,落实好水土保持工作往往会通过水利工程建设手段来解决,因此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需要着重考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占地面积、水利设施设备的占地面积、水库容积以及建设物资占用面积等。同时由于水土保持作用重点在于水土流失,考虑到不同地区土壤的差异性,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采用相适应的防治措施,并加大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重视土地整体规划以及水土流失的管理控制,尽可能将水土流失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水土保持工作落实效果。另外需要建立完善合理的监管机制,由水土保持单位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进行不定期监管巡视,对于发现的不足之处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4.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行资金专款专用
农田水利工程的全过程施工都需要充足的建设资金予以物质上的支持,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资金预算情况进行全面规划和统计,通过以多元化渠道来筹措资金,鼓励社会主体加大投资参与力度。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予以财政政策上的更多资金支持,重视农业现代化生产,对于以往运行受损的水利工程分拨建设资金进行翻新维护,实行专款专用,同时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水土保持措施、要求,引导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发展。另一方面,为合理控制水土保持治理成本需要加强治理成本与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依据水利工程项目实际建设需要制定完善合理的工作规划,从而分析判断所需建设资金,达到合理控制治理成本的目的,并注重对建设项目预算核算内容进行审查和合理规划,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费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与核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由监管小组进行全程监管,避免资金浪费或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发生。另外需要争取政府金融政策的支持,明确国家金融体系对农业发展领域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了解农业贷款程序要求、贷款利息以及信贷额度,确保农业贷款能够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筹措充足的建设资金,提高建设项目资金周转率和资金流动性。同时需要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利用金融工具将建设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为农业水利发展提供更高的金融资本,保证水土流失方面的科研项目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4.4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尤其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节能发展的背景下,施工单位要善于发现并引进节能环保新技术,在保证不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还能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有必要针对农田水利建设这样长期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加大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力度,针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加强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例如农田灌溉时可充分利用喷灌或者滴灌技术来完成灌溉工作,有效弥补传统农田灌溉对水土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此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监测系统,依据科学完善的水土保持设计方案来确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特定指标,将水土保持检验的内容作为检测的主要目标,为此设定特定的检测指标尤为关键,以特定的指标确定水土保持工作的每一个节点,从而加强对每一环节的治理和检测,全面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在工作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监测系统对具体过程进行监测,并依据各项指标对工作内容进行检测分析,依据具体的分析结果俩优化调整水土保持方案和作业方法。
5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需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重点分析阐述,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强化水土保持工作效果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立.浅谈如何做好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1):41-42.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社会服务 特色发展
[作者简介]于凤丽(1978- ),女,黑龙江林甸人,黑河学院科研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和高等教育。(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BC121108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39-02
一、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特色发展的必要性
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推进地方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因此,黑龙江省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的意义不容忽视,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保证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是政府基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以及满足地方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而创建的,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播等社会服务,因此,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为社会提供服务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社会服务,那么,其存在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地方政府就不会在财政和政策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对于新建的本科院校来说,资金缺乏将会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新建本科院校如果办学特色明显,在招生方面也会具有一定的优势,并通过学费获得可观的收入,进而为其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2.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高等学院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一方面,在人才强国、人才强省的战略下,新建本科院校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进行特色办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人才,直接投入到地方的经济建设当中去,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直接的动力;另一方面,黑龙江省面临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任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黑龙江省的国有企业和一些中小企业都面临着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技术开发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将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3.推动地方城市化进程。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8月报告显示,2011年城镇化率已达51.27%。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必须注重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不能只重视某些城市的发展而忽略其他城市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情况下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的,属于地方城市的文化中心,是地方文化建设的主要引领者和传播者,通过培养具有先进文化和现代观念的学生,对偏远地区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进行正面的影响和科学的引导,并通过各种方式对乡村文化进行更新和创新,推动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逐渐形成具有本土气息,又符合时展需要的地方文化,进而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二、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特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但从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来看,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社会服务特色不明显的问题,该问题的存在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办学理念无明确的定位,缺乏符合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新建本科院校在成立之初,由于校区合并、教师队伍重新组合以及职能拓展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变化,加之新建本科院校基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开设新专业以及扩充教师队伍方面,而对于深层次的、对学校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办学理念的定位和大学文化精神的培养则呈现出一种忽视甚至是轻视的态度,而办学理念的模糊性则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也就无法积淀成符合时展需要的大学文化,而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根基的大学文化理念和现代大学精神的缺失则会成为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软件要素。
2.规章制度体系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特色办学目标不凸显。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新建本科院校健康发展的基础,也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走向和各种办学要素的有效组合和整体绩效。有些新建本科院校为了保证学校的各种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一般情况下会在短期内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但由于学校建立之初,大学文化和办学理念还不明确,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缺乏内在的统一和权威性,各个部门往往从自身情况出发,各种制度的实施缺乏协调性和衔接性,导致学校的权力分配、资源分配和利益格局的混乱和扭曲,学校的办学目标呈现断点式和短期性,特色办学目标无法凸显,并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
3.办学资源匮乏,社会服务特色发展资金支撑能力较弱。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政府在教育投资方面的重要性和支配地位,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经费、人事编制、专业设置以及招生计划、考生录取等方面具有审批的权力,并决定学校办学经费的额度,各个高校获取教育资源的能力取决于其在高校系统中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各个大学获取教学资源的能力存在巨大差异。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在当地高等院校当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社会影响力、学术话语权都无法与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相比,因此获得教育资源的能力较弱。在地方政府资金投入较低的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面临巨大困境,甚至被边缘化,为社会提供特色的服务也由于资金紧张而无法顺利开展。
4.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明显,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符合时展需要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引下,将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法以及人才培养制度、教学评价等有机结合,并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模式。人才培养是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但通过对黑龙江省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调研发现,黑龙江省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模式上大都还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理论教学,与各个企业和行业缺乏有效的长期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缺乏特色,或是简单地效仿其他院校,与自身的实际发展条件不符,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较弱,为社会提供有竞争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贡献力不足。
三、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特色发展的具体路径
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特色的发展必须在办学理念的定位、制度完善、教学资源获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寻求特色发展路径,以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在高校系统中的优势地位。
1.形成特色办学理念,积淀符合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新建本科院校在建立之初就应该在学校领导层的倡导下,与全体教职人员共同商议、探讨,结合本校的发展条件和发展优势,并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明确办学理念,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大学文化的积淀,建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培育的长效机制。首先,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在大学文化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导向作用,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奠定大学文化发展的根基;其次,大学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并通过知识的传授将大学文化传播到学生群体和社会中去;再次,应激发学生在大学文化积淀和传播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制度制约、奖惩机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进而提升大学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2.完善制度建设,推进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新建本科院校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条件。在明确办学理念的前提下,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以办学理念为基本原则进行规章制度的建设,并注重规章制度的人本性和可实施性,注重规章制度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机制中的保障和规制作用,既要发挥规章制度在创新思维培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激励作用,同时,还要保证规章制度在教师责任心确立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方面的规制作用。通过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的运行,推进学校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并通过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多途径获取办学资源,为特色社会服务提供资金支撑。政府、学术界和市场都是大学获取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高校系统中的弱势地位,导致高校在教育资源的获取方面明显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新建本科院校不能完全依赖教育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而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办学资源。在众多获取资源的途径中,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将获取教育资源的重点放到市场这一重要途径上来,通过市场获取人才资源、物力资源,或者与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的校企共建机制,获取企业的捐赠,通过人才的联合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能力,并进一步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4.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如果新建本科院校还效仿传统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或者延续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方案,那么,其发展的短期性则无法避免。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探索出一个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突破口,发挥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的优势,拓展学生的实践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惠互利,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这样,既保证了地方企业在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便捷性,又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会使学生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并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碧妹.新建本科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培育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
[2]罗清恋.依托学科、突出特色、服务地方――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发展的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3]鲍锋.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特色化理论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9).
[4]王建勋,阎华荣.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0(4).
为了进一步把握财政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寻求财政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策,努力开创全县财政工作新局面,建始县财政局成立专门课题调研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调研,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同样,对财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样的理财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会对整个财政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决定着科学理财观,能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不仅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发展的路径和财政改革的成效。为此,财政工作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才能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
2、科学发展观是确保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筹集和调节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变化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更好地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为振兴财政服务,为推动“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科学发展观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应当看到,处于转轨时期的财政,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配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和规范,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到位,公共服务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尤其是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财政收支矛盾尖锐;三是财政职能作用在某些领域尚未得到应有发挥,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于财政实践;四是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上述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4、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财政的上述目标可否达到?亦即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好不好?服务能否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进一步理清财政工作基本思路、明确主要任务
古人云,财政即理财之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因而,财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应以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任务和政府施政的方针为依归,与政府担负的职责相匹配。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看,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大致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1、一个目标,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政府施政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或经济活动,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有别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一统”财政,也有 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属于公共财政特殊,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文化传统及市场发育程度所决定了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方面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作为一种崭新的财政运行模式,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建立财政事权清晰、财政职能健全、服务公众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力争早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2、二条主线,就是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战胜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财政工作化被动为主动的制胜法宝。尽管随着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化,财政收支的规模、范围等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但无论如何改变,增收与节支依然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财政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收、支的数量和质量上。抓住了增收与节支这两条主线,就抓住了财政工作的牛鼻子,财政工作就将居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否则,财政上不去,支出不节制,财政工作就将处于被动之中,甚至陷入困境。增收,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广辟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节支,就是要切好财政“蛋糕”,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我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坚持做到勤俭办一切事业这一点尤为重要。
3、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财、聚财与用财。“三财之道”历来就是财政工作的主心骨,它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能否讲究“三财之道”,做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不仅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能否得到应有的发挥,而且关系到财政能否振兴和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生财是前提。生财为本,生财为先,只有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财力,做到生财有方,才能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聚财是关键。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税负水平,做到聚财有度,才能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用财是核心。只有做到用财有效,财政工作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县可支配财力有限,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尤其需要讲究用财之道,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4、四大方面,包括财政发展、财政改革、财政管理和财政建设。既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一般讲,财政发展是目的,财政改革是动力,财政管理是关键,财政建设是保障。财政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加以衡量。财政改革主要涉及处理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需要通过创新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规范理财行为,提高经济与财政的运行效率,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外部环境,推动财政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开展财政活动、组织财政收支等日常工作之中。以校正市场缺失为天职的公共财政,是以非市场方式,按非市场程序,在非市场领域,以非市场目的来开展活动的,具有公平性、非盈利性和法治性等基本特征。为此,必须摆正政府(财政)与市场的位置,界定好二者之间的责任,凡是市场办得了的,办得好的,就不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只有做到定位准确、职责分明,才能确保政府(财政)职能的正确行使,并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财政建设涉及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包括财政理论建设、财政业务建设和财政思想政治建设等。搞好财政建设,对于正确而有效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推进依法理财,推动财政理论的创新和财政实践的发展,进而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三、不断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任何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事实上都是短期行为,具有时效性,这是因为这类政策旨在相机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反周期调节,本身具有时效性,只能在特定时期加以采用。从中长期看,仍以采用中性、稳健的财政政策为宜。对我国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应也难以长期借助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增加对其投资,以求其经济增长。特别是随着财税金融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面临着多方面潜在风险不断向财政聚集的情况,为此,必须把防范、规避和化解财政风险作为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刻不容缓地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本着“责权利”和“借用还”统一的原则,对政府债务实施总量控制和源头控管。国债发行权宜继续留归中央,严格依据财政承受能力核定各级政府的举债规模,强化各级政府管理债务的责任,抓紧解决眼下部分基层政府过渡负债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实行政府债务全口径统计、风险管理和报告制度,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三是充实偿债准备金,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减少财政直接投资;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及补贴机制,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的目标责任制,减少国家最终所要承担的损失。
2、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市场经济越发展,财政监督管理越重要。只有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思路是,以规范财政管理和财政分配秩序为重点,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财政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管理的机制、手段和方法,通过采取事前稽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办法,对财政收支特别是重点支出,实行从申请立项、核定预算、拨付资金,到安排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并追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程序的高度公开透明,从思想上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状况,从机制上消除财政资金安全的隐患。同时,抓紧建立健全一套以财税审计专业监督为核心、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相配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依法查处财经领域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并把发现问题、查处问题与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努力构筑财政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财政工作要有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1、在理财观念上要有新突破。财政工作与党的事业密不可分,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看待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效率意识。财政作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就财政论财政,站在财政看财政,而要跳出财政看财政,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财政工作,把握财政规律,拓宽理财思路,做到不仅会算财政账、收支账,还会算经济账、社会账、政治账,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政与经济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始终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公共财政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2、在制度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定政策、立规矩、建机制和改进公共服务上,目的是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财政工作而言,就是要通过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理顺各种分配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当前,应把预算管理继续作为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一是编制复式预算。贯彻落实《预算法》,在编制公共预算的同时,实质性启动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二是完善部门预算。把各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畴,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和严格的项目预算管理程序,完善预算收支分类方法,修订预算科目,加强项目预审,注意预算与计划的衔接,使之做到公开、透明、通俗和规范,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预算决策、执行的制衡机制。部门预算既要编制科学,又要公开透明,便于执行。特别是有利于衔接政府采购,有利于方便财政拨款,利于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预算法律约束力。四是进一步延伸政府采购的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淡化乃至彻底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机制上堵塞财政收支漏洞。五是加快事业单位预算改革。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一律推向市场,财政停止供给;对准公益性事业单位,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事业支出,实行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核拨经费。六是抓紧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3、在服务重点方面要有新突破。要把促进“五个统筹”作为财政服务的重点。一是鼎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二是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重点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三是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理运用财税调控手段,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四是促进扩大对外开放。
4、在职能转变上要有新突破。财政一方面要以支持和服务经济发展为已任,充分运用各项财政政策手段扶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上,决不能重回计划经济时期直接投资办企业、上项目的老路上,也不能总是停留在对少数企业实行减税让利的老套套上,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围绕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转变财政支持和服务经济的方式方法。基本思路:一是通过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自我发展创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建设,搭建有利于创业和发展的公共平台,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通过财政投融资的杠杆作用,凝聚、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和流量,调控经济结构和布局。为此,财政必须着力做到三个转变,即由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的转变;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由采取单一调控工具向组合采用多种调控工具的转变,努力学会并善于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经济杠杆来调控经济活动,协调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并将政策的实施同促进生产、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将政策扶持与财源再造结合起来;将财政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和完善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加速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的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5、在依法理财上要有新突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理财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坚持依法理财,关键是要坚持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为此,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和公平、效率、法治的原则,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拓宽理财思路,调整服务重点,把政府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促进政府工作尤其是财政工作走上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当前,要进一步加快财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变财政性资金重前期审批、轻后续管理的状况;围绕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促进增收节支,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大力加强财政法制建设,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解决财政问题,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建立和推行财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完善财政系统的行政复议制度,健全财政执法监督体系;继续推进“金财工程”,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为深化财政改革,推进依法理财提供技术支撑平台;进一步加强财政部门自身建设,使之与“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同步;着力构建高素质财政管理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当家理财本领,促进财政工作上新台阶。为了进一步把握财政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寻求财政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策,努力开创全县财政工作新局面,建始县财政局成立专门课题调研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调研,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同样,对财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样的理财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会对整个财政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决定着科学理财观,能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不仅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发展的路径和财政改革的成效。为此,财政工作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才能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
2、科学发展观是确保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筹集和调节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变化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更好地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为振兴财政服务,为推动“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科学发展观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应当看到,处于转轨时期的财政,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配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和规范,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到位,公共服务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尤其是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财政收支矛盾尖锐;三是财政职能作用在某些领域尚未得到应有发挥,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于财政实践;四是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上述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4、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财政的上述目标可否达到?亦即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好不好?服务能否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进一步理清财政工作基本思路、明确主要任务
古人云,财政即理财之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因而,财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应以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任务和政府施政的方针为依归,与政府担负的职责相匹配。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看,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大致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1、一个目标,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政府施政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或经济活动,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有别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一统”财政,也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属于公共财政特殊,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文化传统及市场发育程度所决定了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方面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作为一种崭新的财政运行模式,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建立财政事权清晰、财政职能健全、服务公众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力争早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2、二条主线,就是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战胜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财政工作化被动为主动的制胜法宝。尽管随着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化,财政收支的规模、范围等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但无论如何改变,增收与节支依然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财政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收、支的数量和质量上。抓住了增收与节支这两条主线,就抓住了财政工作的牛鼻子,财政工作就将居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否则,财政上不去,支出不节制,财政工作就将处于被动之中,甚至陷入困境。增收,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广辟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节支,就是要切好财政“蛋糕”,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我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坚持做到勤俭办一切事业这一点尤为重要。
3、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财、聚财与用财。“三财之道”历来就是财政工作的主心骨,它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能否讲究“三财之道”,做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不仅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能否得到应有的发挥,而且关系到财政能否振兴和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生财是前提。生财为本,生财为先,只有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财力,做到生财有方,才能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聚财是关键。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税负水平,做到聚财有度,才能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用财是核心。只有做到用财有效,财政工作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县可支配财力有限,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尤其需要讲究用财之道,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4、四大方面,包括财政发展、财政改革、财政管理和财政建设。既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一般讲,财政发展是目的,财政改革是动力,财政管理是关键,财政建设是保障。财政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加以衡量。财政改革主要涉及处理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需要通过创新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规范理财行为,提高经济与财政的运行效率,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外部环境,推动财政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开展财政活动、组织财政收支等日常工作之中。以校正市场缺失为天职的公共财政,是以非市场方式,按非市场程序,在非市场领域,以非市场目的来开展活动的,具有公平性、非盈利性和法治性等基本特征。为此,必须摆正政府(财政)与市场的位置,界定好二者之间的责任,凡是市场办得了的,办得好的,就不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只有做到定位准确、职责分明,才能确保政府(财政)职能的正确行使,并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财政建设涉及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包括财政理论建设、财政业务建设和财政思想政治建设等。搞好财政建设,对于正确而有效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推进依法理财,推动财政理论的创新和财政实践的发展,进而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三、不断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任何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事实上都是短期行为,具有时效性,这是因为这类政策旨在相机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反周期调节,本身具有时效性,只能在特定时期加以采用。从中长期看,仍以采用中性、稳健的财政政策为宜。对我国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应也难以长期借助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增加对其投资,以求其经济增长。特别是随着财税金融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面临着多方面潜在风险不断向财政聚集的情况,为此,必须把防范、规避和化解财政风险作为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刻不容缓地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本着“责权利”和“借用还”统一的原则,对政府债务实施总量控制和源头控管。国债发行权宜继续留归中央,严格依据财政承受能力核定各级政府的举债规模,强化各级政府管理债务的责任,抓紧解决眼下部分基层政府过渡负债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实行政府债务全口径统计、风险管理和报告制度,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三是充实偿债准备金,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减少财政直接投资;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及补贴机制,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的目标责任制,减少国家最终所要承担的损失。
2、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市场经济越发展,财政监督管理越重要。只有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思路是,以规范财政管理和财政分配秩序为重点,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财政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管理的机制、手段和方法,通过采取事前稽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办法,对财政收支特别是重点支出,实行从申请立项、核定预算、拨付资金,到安排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并追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程序的高度公开透明,从思想上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状况,从机制上消除财政资金安全的隐患。同时,抓紧建立健全一套以财税审计专业监督为核心、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相配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依法查处财经领域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并把发现问题、查处问题与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努力构筑财政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财政工作要有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1、在理财观念上要有新突破。财政工作与党的事业密不可分,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看待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效率意识。财政作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就财政论财政,站在财政看财政,而要跳出财政看财政,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财政工作,把握财政规律,拓宽理财思路,做到不仅会算财政账、收支账,还会算经济账、社会账、政治账,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政与经济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始终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公共财政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2、在制度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定政策、立规矩、建机制和改进公共服务上,目的是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财政工作而言,就是要通过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理顺各种分配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当前,应把预算管理继续作为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一是编制复式预算。贯彻落实《预算法》,在编制公共预算的同时,实质性启动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二是完善部门预算。把各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畴,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和严格的项目预算管理程序,完善预算收支分类方法,修订预算科目,加强项目预审,注意预算与计划的衔接,使之做到公开、透明、通俗和规范,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预算决策、执行的制衡机制。部门预算既要编制科学,又要公开透明,便于执行。特别是有利于衔接政府采购,有利于方便财政拨款,利于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预算法律约束力。四是进一步延伸政府采购的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淡化乃至彻底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机制上堵塞财政收支漏洞。五是加快事业单位预算改革。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一律推向市场,财政停止供给;对准公益性事业单位,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事业支出,实行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核拨经费。六是抓紧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3、在服务重点方面要有新突破。要把促进“五个统筹”作为财政服务的重点。一是鼎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二是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重点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三是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理运用财税调控手段,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四是促进扩大对外开放。
严峻形势之下积极应对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30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已成为群众提升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但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深远打击下,作为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的广州,又将如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如何加快旅游业的改革与发展?把握其作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契机?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朱佩、梁小军、魏方滔采访了广州市旅游局局长朱力。
商务旅游:请您谈谈金融危机对广州市旅游业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朱局长:2008年的入境旅游市场是自SARS以来最为低迷的一年。今年以来,广州市旅游业的城市接待游客数量、旅游业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等主要指标也趋于低速增长甚至下滑的状态。2008年广州旅游业城市接待总人数1.11亿人次,同比增长1.79%,其中接待过夜旅游者3528万人次,同比增长5.69%;旅游业总收入8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6%。以上指标的上升主要是来自国内旅游的拉动:过夜旅游者中,国内旅游者有2916.26万人次,同比上升6.92%;旅游业总收入中,国内旅游收入6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1.75%。但金融危机对广州旅游业的入境游市场造成了明显的波动。2008年广州接待过夜入境旅游者612.48万人次,同比只微升0.19%,其中外国旅游者214.49万人次,同比下降3.88%;旅游外汇收入31.3亿美元,同比也下降1.92%。近年来,广州接待外国旅游者每年都有二位数的增长,2008年却出现sARs以来首次负增长。2008年的两届广交会中,金融危机前的春交会到会境外客商22.5万人次,金融危机后的秋交会到会境外客商只有17.5万人次,减少了28.6%。当然,这里面既有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我国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
商务旅游:旅游局将采取哪些防范措施应对此危机对旅游业的冲击?
朱局长:旅游局将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对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是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完善旅游交通及标识系统体系、旅游信息咨询体系、景区(点)周边环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旅游电子商务系统等;二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乡村旅游及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三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同时,推进144小时便利签证的范围,使外国游客通过港澳进入珠三角和广州更加方便;四是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五是加强旅游业自身能力建设,保持从业人员队伍稳定。
我相信,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随着国家、省、市各项拉动内需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广州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和动力在不断提升,经过旅游业界同仁的不断创新和不懈努力,广州旅游业发展“危中有机”,将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平台。
商务旅游:就旅游来说,广东市场和北方相比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朱局长:就广东而言,一是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适合旅游度假的季节较长;二是毗邻港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经济及交通网络较为发达。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的消费取向已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转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并试图通过旅游达到强身健体、增长知识的目的,养生、健康、文化等元素在今后的旅游市场发展中将会日益突显。
商务旅游:请谈谈在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活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
朱局长: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从2005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3届。广州作为主会场,除了省组委会主办的一系列活动外,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广州系列活动,不仅内容多,规模大,社会参与度也很高。我们的成功经验是: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
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广州系列活动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年均由主管旅游的副市长亲自挂帅,担任系列活动组委会的主任:全市各有关部门、各区(县级市)政府全力参与协作;作为主要承办单位的我局,成立了以局领导牵头的活动组委会及相应的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和时限,全局总动员,统一思想认识。全市上下形成了“政府办节,人人参与、相互支持,良性互动”的和谐氛围。
遵循市场规律办节是广州系列活动保持活力的根本。
在举办广州系列活动特别是广州国际美食节的定位上,我们遵循了市场发展规律,使美食节继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食在广州”的重要载体。
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是广州系列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
组委会对活动方案进行了反复推敲和研究,并及时与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省组委会及时沟通协调,使活动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全体人员团结协作,全力以赴,确保了广州系列活动的圆满成功。
强大的舆论攻势是广州系列活动成功的重要环节。
组委会对活动宣传工作高度重视,活动开幕前一个月就开展了宣传攻势。活动期间,我们也积极组织各新闻媒体,每天及时跟踪报道了活动亮点。各主要媒体刊登(播出)新闻数百条(篇)。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使活动广为人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商务旅游:2009年已经到来,请您谈谈广州旅游今后的发展思路?
朱局长:广州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是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泛珠三角”,影响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旅游中心城市”。目前,按照《广州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广州旅游业的发展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并将实现新的质的突破和跨跃式发展。
具体来说,一是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与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相协调的旅游产品开发战略,采用“以城市辐射农村和以农村包围城市相结合”的战略布局。二是实施以绩效为核心的市场营销战略,根据广州市的客源市场,构建国内外旅游咨询与交易网络。在广州市区人流集中的区域建立咨询点,形成合理的网络布局;在全国特别是广州的主要客源地如京津唐区域,长三角区域等地与当地旅行社合作建立广州旅游咨询网络;在国外的主要客源地,建立中国广州旅游推广中心,大力开拓相应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三是实施集团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战略。积极组建和发展与世界知名品牌旅游企业同台竞技的旅游集团,使其成为真正带动广州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提高广州旅
游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四是实施区域旅游合作战略。以穗港澳三大旅游城市为核心,构建珠三角世界级旅游区。利用香港、澳门,广州这三大旅游城市的不同优势,加强协作和联合,使港澳的旅游区域得以延伸,争取更多的国际客源访穗。同时以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信息共享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内各旅游城市的协作。
旅行社:化危机为契机 我们有信心
商务旅游:这次金融风暴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已经显现,这其中给旅行社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任总: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主要是入境旅游。以欧美客源为主的旅游城市及景区最先受到影响,随后很快影响到日本及亚洲客源地市场。据2007年统计,中国入境游的人数仅占中国旅游人数的7%,入境游的人数和收入的下降,对中国旅游业影响有限。
另据官方统计显示,2007年年底中国共有19720家旅行社。由于旅行社的规模不一,各自市场定位不同,有的以入境游为主、有的三游并重、有的以国内旅游为主,因此他们受影响的程度也是不同的。虽以入境为主营的旅行社受影响最大,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商务旅游:您是怎样看待08年“十一黄金周”出现的旅游热?
任总:旅游热是指国内旅游(出境游)为主的旅游热,这是因为08年9月之前的冰雪、地震灾害、股市下跌、破坏、双奥会的召开多种因素,造成中国旅游重创后的一次恢复性增长,也是压抑近十个月国民旅游热情的释放现象,同时也是后奥运旅游效应的反映。据统计,“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市共接待外地旅游者23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2%;旅游总人数达到802万人次,同比增长35%:旅游总收入5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北京旅游火爆到出现无车无房无导游的“三无”情况,这种情况延续到11月初。但各地的旅游热度是不平衡的,十一节假日之后,后奥运时代开始,9月份前的不景气现象得到逆转,但这还是弥补不了1~9月份的低迷。
商务旅游:那么作为旅行社,我们应做些什么,来应对这些状况?
任总:这次危机是国际因素(金融危机)和国内因素(自然灾害、政治原因)叠加在一起造成的。但我们其实可以把危机看成是危难加契机,危中有机,危难处理得当的话也可能是一种契机。金融危机造成欧元贬值、燃油费下调、欧洲旅游价格降低,是出境游的一个好时机。
此次金融风暴给了旅游业重拳一击,但伤筋动骨倒不至于,我觉得我们大可利用这段时间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树立信心,虽然旅行社千差万别,但经过多年的积累,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应对办法。信心很重要,利用这段时间练好内功,未必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好机会。旅游业在中国属新兴产业,并将是长久的朝阳产业,困难是暂时的。中国旅游业在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03年的非典中都坚韧的挺了过来,经过多次的洗礼,因此也必将能从这次的危机阴霾中走出来。再则有中国政府保增长、扩内需政策的出台,向旅行社暂退部分保证金,让我们更加有理由树立信心。二是稳定职工队伍,共度难关。现在有的旅行社已经停业,有的处于半停业,有的则减员、减薪。但我认为,现在是增强凝聚力的好时候。你反而裁员,这必定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培训、进行业务考察、调整方针政策、创新旅游产品、吸引人才,为今后的发展打好更坚实的基础。
商务旅游:天马国旅具体做了哪些应对工作?
任总:因入境旅游会持续低迷,短时间难以恢复。我们在8、9月旅游业不景气时,派人先后两次去尼泊尔考察新路线,没有投入就不会有产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天马国旅从1988年成立之初时,除做好入境旅游外,同时开发国内旅游市场。是早期北京为数不多的经营国内游的国际社,国内旅游永远是旅游业的基础。事实证明,每次危难后恢复发展最快的就是国内旅游。据统计2007年中国国内旅游的收入占中国旅游总收入的70%,入境游和出境游仅占30%。中国公民旅游的需求很大,所以我们现在开始把门市部往区县发展,比如北京的昌平、密云,顺义等。你想啊,中国的农民多数还没有旅游呢,发展空间是很大的,而且就目前来看,效果也是不错的。我们将长期开发乡镇企业及富裕农民这块市场,它的潜力很大,并且有很好的基础。
商务旅游:您认为旅行社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旅游产品,并发挥怎样的作用?
任总:旅行社应不断产品创新,现在正是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的好时机,而不是只打价格战。这就像换手机一样,手机的功能、颜色在变,人们会因为新的需求换新的手机,旅游产品也是如此。旅游行业在中国和汽车业,房地产业、电信业同属热点产业,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巩固这个热点。
现在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已被列为新的热点产业,并把旅游产业列入文化创意产业之内。我个人认为,这更要求我们的产品需突出文化内涵。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所谓的深度旅游不是把一天游变两天游,而是文化上的深入。比如茶文化旅游,名山名水出名茶。茶的产区就是景区,像是一提到普洱就想到云南,一提到龙井就想到西湖,一提到大红袍就想到武夷山;再比如泡茶最好是,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宜兴的紫砂壶……我们可以带游客了解采茶、制茶的全过程,欣赏茶艺表演、品尝茶餐等活动。这就是旅游文化和茶文化的结合。
商务旅游:您对来年有什么展望吗?
任总:明年是生态旅游年,我们应该把原有的旅游文化概念从简单初级的山水景观文化向健康养生文化转变,设计出有利于环境保护、以健康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各旅行社产品尽量做到差异化,细分市场满足不同的需求,不要总是盯着别人碗里的肉。出境游我社推出“山鹰之旅”,带游客走进“亚洲瑞士”之称的尼泊尔;国内游推出“茶文化”之旅和“新北京一日游” (奥运场馆、国家大剧院)。
我很认同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的观点,他认为企业不能老想着做大做强,而是什么时候做精、做细,自然也就做强了。如果旅行社开发的产品能够提高旅游者的素质、增强免疫力,能对保护环境有所贡献或科学的引导旅游者了解健康的旅游方式,也是旅行社尽到的一份社会责任。
酒店业: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压力
近期,中国国内多个城市如香港、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的高档酒店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香港的一些五星级酒店在街上促销,一些五星级酒店开始采取降价策略招揽顾客。中国的酒店业,从城市表现来看,国际化程度越高,外向型经济依赖程度越高,受金融危机影响越严重。就此,本刊记者邢一兵、梁永专程采访了刚被正式授予国家四星级酒店、由天津总工会与正信集团共同合作的天津职工之家财富豪为酒店总经理李海生。
商务旅游:受金融危机影响,商务客减少,您认为这对酒店业有怎样的影响?
李总:金融风暴使很多国家的旅游业和酒店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酒店业也不例外,不少酒店投资者和经营者都已感到一定的压力。但是,国内的酒店因地域不同、规模不一,受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位于沿海
城市,或国际化较高的酒店,受影响程度相对会大一些。就我们天津财富豪为酒店来说,商务入住有一定影响,但整体影响不大。
商务旅游:这种影响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酒店业的哪些问题?
李总:中国的酒店业正常的竞争秩序应该经得起任何危机的冲击。酒店企业应该将此次金融危机化作发展的动力,积极努力地探寻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和竞争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财富豪为酒店一直以来秉承“三个不变,三个提高”的指导思想, “三个不变”指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不变;总工会对酒店领导关系不变;为工会系统服务的宗旨不变。“三个提高”指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提高对社会各界的服务水平;提高天津总工会在全国的知名度。危机时期,对酒店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自我省视时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针、应对能力,以及更有效的资源整合。
商务旅游:您觉得酒店业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这场金融的海啸?
李总:酒店业最好的投资机会来自于对原有资产的重新再整合。有数据显示,受金融风暴影响,酒店消费需求趋缓,客房的入住率和平均每间可售客房收入总体都有所下滑,各大饭店集团为了争夺更加有限的市场资源,展开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但我认为,要在竞争中取胜,还是应该更多将大精力放在对原有资产的重新整合上。其次就是内部缩减开支、降低成本,然后利用这段时间练好内功。
我一直认为每个中高级管理者都必须树立“大市场营销观念”,“大服务运行观念”,“大人力资源观念”,“大财务管理观念”。管理的核心应该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管理,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管理,我们酒店也不例外,酒店在成立之初就强调以人为本熔炼管理团队。并且我们在人的管理上更加强调“思维观念的管理高于一切”,尤其是每一个管理人员。道理很简单,只有想到一块,才能干到一块,这就是所谓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商务旅游:就财富豪为酒店来说,优势在哪里?
李总:从2007年1月,天津财富豪为酒店正式投入运行,在天津总工会,正信集团的正确领导下,酒店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荣膺四星级酒店,这同时也标志着天津市河东区从此结束了无高星级酒店的历史,显示出了天津酒店业的发展朝着国际大都市的标准又近了一步。
在当今酒店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财富豪为酒店以平均70%以上出租率名列天津市高星级酒店的前列,就是因为财富豪为酒店从筹备之初就确定了差异化经营的指导思想,突显服务产品的差异化,比如:
强大的会议服务功能。拥有18个规模不等,风格各异的会议室,多功能厅组成的会议宴会中心,可接纳20-600人不等的各类会议活动,可同时接待800人就餐。据了解,拥有4000平方米的会议宴会中心的酒店,我们是第一家。开业以来我们的会议中心,以平均每天接待1.2次会议活动的频率,成功地接待了上至国家级、市级的各类会议,下至各基层企事业单位会议600多次,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24小时“一站式”的“金管家”服务。我们一改酒店传统的做法,以“问题到我为止,满意从我开始”为“金管家”服务宗旨,使所有客人的所有需求“一站式”解决。运行近两年来多次受到客人的赞扬。
24小时全天候接机接站服务。对准备入住财富豪为酒店的客人不管是通过哪个渠道预订的,只要提前告知酒店航班或车次,酒店即派车免费接机接站服务,既方便了客人同时也给客人省下了打车费,客人享受到不仅是亲情般的服务,还有超值的实惠。携程网上的客人评论及满意度的调查中。我们的此项服务得到了客人的一致肯定。可以说客人的回头率的提高与此项服务不无关系。
商务旅游:财富豪为酒店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7做了哪些应对措施?
李总:正信集团旗下企业从业态上说已经有两个品牌了,一个是久负盛名的百饺园,一个是正信地产业。酒店业是正信集团刚刚涉足的行业,财富豪为酒店成立之初,集团决策者就明确定位,要通过熔炼团队做出品牌。因此酒店下一步的打算就是打造财富豪为品牌、发展财富豪为连锁酒店。具体地说就是首先通过精细化经营管理把财富豪为酒店做成品牌酒店,并在这个品牌酒店的基础上形成一套成熟经营管理模式;其次,发展连锁酒店,并将财富豪为酒店成熟的管理模式复制、拷贝、移植到连锁酒店,从而提升这个品牌,推广这个品牌,发展这个品牌,使品牌的效应无限放大,从而跻身于国际品牌酒店行列。
虽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升温,其恶劣影响逐渐从非实体经济蔓延到了实体经济,旅游酒店业无疑也受到了重创,这很可能多少影响到我们的发展进程。但还是那句话,在天津总工会和正信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在酒店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然会“逆势成长”,取得更好的发展。
5・12大地震、金融风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双重困境
2009年将是九寨沟在遭遇2008年5・12特大地震之后,旅游恢复发展关键性的一年。再加上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九寨沟旅游在2009年会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克服当前困难、保证九寨沟景区正常运营、巩固九寨沟在传统市场的影响力、维持旅游市场以及在四川灾后经济重建中的地位,九寨沟管理局将针对2009年的新形势、新情况,采取新的举措进行九寨沟的对外营销与推广。
金融危机带给旅游业的影响
世界旅游组织2008年底指出,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旅游业整体陷入低迷时期,并预测这将至少持续6到9个月,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国家外汇与美元挂钩的西方国家金融业动荡,很多国家股市楼市泡沫破灭,造成了国家财富的缩水,进而严重影响到相关国家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因此造成很多本有出国旅游需求的国外游客不得不中止旅游计划,这势必对九寨沟的入境游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必然波及国外相关旅游行业,加之美元的贬值,客观上增加了到中国的国外游客花费,影响其出游中国的意愿。同时,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增强,而国内旅游产品价格没有松动,加之很多国家针对中国游客加大了促销力度,使有出游意愿的国人更多地选择出国旅游。因此也有业内人士预测,2009年中国旅游业将呈现入境游下降,出境游上升的势头,这也将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九寨沟面临的双重困难
对于九寨沟景区来说,金融风暴的影响加之5・12地震的重创,使九寨沟在09年面临双重的困难。地震后,九寨沟周边地区将以灾后重建为工作重心,在这种大背景下,九寨沟无法大规模地开展常规的营销宣传,这对在2009年如何吸引游客前往九寨沟旅游形成不小的压力。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陆路交通。受“5・12”大地震影响。九寨东西环线目前还处在灾后道路恢复及提高公路等级的全面建设时期。南线(雅安一马尔康方向)道路尽管畅通,但是由于路程远,费时多,旅行社和游客选择意愿度低;而新开发的西北线(兰州方向),是目前较为安全的新线路,但由于该线路较新,还需在市场上做进一步的推广。
因此,2009年通过陆路进入九寨沟的游客较之正常年份将有一个较大的下降幅度。二是航空交通。在2008年8月6日旅游主管部门宣布对九寨沟空中团队解禁之后,由空中通道进入的游客成为了今年下半年九寨沟客源的主体。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由航空通道进入九寨沟旅游是2009年九寨沟旅游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航空同样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制约因素。三是游客心理。5・12地震,给游客心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四川大面积受灾,四川省的旅游安全形象在国内外游客心目中受损严重,特别是对国外和省外游客而言,要对四川以及九寨沟旅游信心实现完全恢复,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让游客认同九寨沟的旅游安全,恢复市场信心,是继交通问题之后,九寨沟旅游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另一大问题。
2009年九寨沟旅游推广目的和目标
结合国家旅游局将2009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国家旅游局将明年的宣传主题口号定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九寨沟在服从于四川省以及阿坝州灾后重建大局的前提下,将创新营销手段,拓展市场空间,使九寨沟2009年的推广达到“省经费、争效益、保人气、铸品牌”的目的。
2008年全年九寨沟接待游客超过64万人次,考虑到2009年游客进入九寨沟的途径将主要依赖空中通道,同时,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调整的影响。可能2009年游客接待增量幅度不大,但是,由于2009年将是九寨沟今后发展的关键一年,为了充分发挥其承上启下之效,也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决策,我们争取2009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就目标市场来讲,川渝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重点恢复市场;广西北线路为大力推广及开发的新兴市场:国内其他地区及海外市场为要着力拓展兼顾的市场。
应对措施
1、抓住政策机遇,积极开展推广活动
2009年,根据旅游业的大环境和九寨沟面临的实际情况,九寨沟将利用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利措施,如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旅游“扩内需、促消费”13项举措中《地震灾后旅游恢复重建计划》、 《藏区旅游发展推进计划》,以及四川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恢复振兴旅游业的意见》,积极开展对外的营销推广活动。
2、开展节庆活动,吸引人气拉动市场
2009年将加强活动性营销,利用九寨沟现有的旅游资源,深挖藏羌文化的精髓,通过节庆活动热闹、互动参与性强的特点,将在2009年举办九寨沟旅游启动仪式(2009年1月)、九寨沟民俗风情月(2009年3-4月)、九寨沟国际旅游文化节(2009年5月)、九寨沟冰瀑节(2009年12月~2010年1月)一系列活动。以此吸引游客的到来,使九寨旅游附加值提高,旅游品质更具丰富的内涵。
3、利用各种媒体,影响终端消费市场
根据2009年旅游市场的特点及中国公共假日的安排,我们选择目标市场的主流电视台、报纸及新型媒体,结合销售网络,联合组团旅行社加大宣传,针对终端游客市场进行促销。
4、协调援建省市,开展感恩回报活动
5・12地震灾后,国内有6个省份对口援建阿坝州,九寨沟风景区作为阿坝州乃至四川省旅游的名片,在2009年将前往对口兄弟省市进行以“世界九寨回报关爱”为主题的推广活动,向各援建省份各赠送2009年九寨沟景区门票。一方面表达阿坝州人民对兄弟省市支持的谢意,另一方面争取相关省市的政策性支持,加大九寨沟在相关省市的宣传力度,吸引援建省份游客前往九寨沟旅游。
5、加强网络营销,直接服务终端市场
2009年九寨沟管理局现有网站的营销功能将进一步强化,为网民提供到九寨沟旅游的互动服务信息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平台,实现旅游营销的信息化。
6、整合区域力量,实施整合营销推广
九寨沟将联合周边的黄龙等景区、九寨天堂等的星级酒店和可以共同打造生态观光、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的资源一起,整合各家资源,共同面对市场推出系列化的产品。同时联合航空公司、旅行社,制定“包价”产品,投放各主要目标市场。通过各家合作单位的“让利”经营方式,共同恢复九寨沟的旅游市场。
中国旅游业的突围之路
2007年底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并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虽然没有处于这场金融海啸的中心,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经济放缓趋势难以避免。因此,保增长成为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议题。如何应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成为各行各业苦苦思索的难题。
在外部需求严重萎缩的形势下,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作为2009年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并将“着力发展旅游消费”作为扩大最终消费需求的一项重要工作。回顾10年前,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旅游业同样被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来加以扶持,在扩大内需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也经历了长达10年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10年后,面对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中国旅游业将如何突围?对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对金融海啸对旅游需求的影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中国旅游业面临的市场环境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旅游业面临的外部形势十分严峻,金融海啸极大地打击了国际市场的旅游需求。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11月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同比下降了4.87%,其中入境游人数同比下降幅度更是高达17%,并且下降的势头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从内部环境来看,虽然中国国内旅游需求在2008年还没有表现出明显衰退的迹象,但金融海啸造成的收入预期的下降已经开始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影响。据中央电视台2008年12月29日的尼尔森公司的居民消费调查表明,持续下行的经济发展态势让消费者信心下降,压缩消费开支成为大部分居民的共同选择,而旅游度假被列为缩减消费的第一位。
二、金融海啸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自1998年以来,中国旅游业先后经受了东南亚金融危机、“9・11”恐怖袭击、SARS等重大事件的冲击,却都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但此次金融海啸的冲击已把世界经济拉到衰退的边缘,旅游业由此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旅游业是一个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的行业,在收入预期下降的形势下,旅游消费将会出现更大幅度的萎缩。纵观二战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每一次经济萧条都伴随着旅游需求的严重下滑,世界旅游业的波动幅度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波动幅度。因此,此次金融海啸对于旅游业将会是一个沉重打击。在世界经济环境没有得到根本好转的情况下,中国旅游业必须做好应对困难的长期准备。
三、中国旅游业应对国际金融海啸的战略对策
虽然金融海啸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但中国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国民经济仍然将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水平。占绝对数量的中产阶层依然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旅游消费的潜力仍然较大。但同时也要看到,在经济萧条背景
下,潜在的旅游消费需求难以自发产生,必须依靠外部环境的刺激才能被激发。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明确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以扶持发展,并配套进行了休假制度改革,黄金周假日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国内旅游的发展。但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的旅游消费市场已经基本成熟,在经济萧条形势下,靠产品开发拉动旅游需求已经难以奏效。面对消费疲软的旅游市场,扩大内需必须要拿出实实在在的应对措施。
从政府角度来说,首先要进一步出台大力促进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黄金周休假制度曾经在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启动内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金融海啸非常时期,可以考虑恢复“五一”黄金周制度,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刺激黄金周旅游消费,为扩大内需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尽早制定和推行修学旅游、奖励旅游政策,积极鼓励旅游消费,从外部环境上大力促进旅游消费;其次要切实减轻旅游企业的经营负担,在经济萧条时期,努力扩大旅游企业的生存空间。国务院日前发文将实行商业与工业用电、用水同价政策,这对于商业企业无疑将是一场及时雨,应在旅游企业当中尽早落实。
从企业角度来说,保证服务质量、压缩经营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是旅游企业渡过难关的不二选择。只有提高产品价格的吸引力,才能有效地激发出潜在的旅游消费需求。有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作为依托,旅游企业应该树立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
四、金融海啸背景下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在全球经济下滑、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业通过内外部措施的共同作用,旅游需求将会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1、入境旅游市场持续萎缩
金融海啸冲击下。市场消费信心严重不足,由于旅游需求的弹性较高,国际旅游需求将首当其冲。在全球旅游市场消费疲软的形势下,中国的入境旅游市场将持续萎缩,入境旅游人数将出现大幅下降。
2,国内市场冷热不均、市场分化发展
国内热点旅游城市和热点景区所受的冲击相对会比较小,并且在价格吸引力驱使下,国内市场中部分潜在的旅游需求会集中向这些地区释放。相反,在资源优势不突出的地区,旅游业将会经受寒冬的考验。此外,由于中央政府对港澳地区的政策支持,港澳地区旅游业依托内地客源市场将会获得进~步发展的机遇。
3、观光旅游产品需求增加,度假旅游产品需求将会下降
相对于观光旅游产品来说,度假旅游产品具有重游率高、需求弹性大的特点,因此在收入预期下降的情况下,度假旅游往往成为被优先压缩的开支项目。而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在产品价格降低的刺激下,对于部分具有消费潜力的首次到访者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