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时间:2023-09-20 18:23: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1篇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2000、2007、2009年为研究样本,对广东省21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估,并得出以下结论: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按照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四种类型,不同城市在不同年份其类型有所变化,但大部分类型变化不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和增长强度大小可将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化类型分为稳步增长型、快速增长型、潜在增长型、缓慢增长型四种。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动态分析 演化类型

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历来就是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研究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明确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与战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面,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的使用比较广泛。

马力等(2006)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惠俊刚等(2007)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陕西省十个地级市及杨凌示范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聚类分析。徐新等(2008)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2007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作了分析。王晔等(2009)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区域划分和评价研究。

已有文献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是静态的评价,侧重于某个年份横截面的发展水平的对比,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特征,缺乏对某段时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情况的研究。另外,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真实状况。

本文试图以广东省2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不同时段的同类数据源,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时序动态评价方法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综合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类型划分并分析其类型变动情况,以期得到有益的政策启示。基本思路是先选择2000、2007、2009年作断面分析,然后通过3个时间段之间的变化作动态分析。主要数据源自《广东省统计年鉴2001,2008,2010》。

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不仅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而且还表现为该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因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应能综合反映该区现有的经济力量和经济发展前景。为此,根据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比性、可量化等原则,本文构建出由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经济外向度四个层次的12项指标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地区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经济效率、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评价模型与程序。本研究选取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多个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评价具体过程为:一是构造样本矩阵Xij。其中i代表城市,总数为21个;j为评价指标,总数为12个。二是样本矩阵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矩阵X’ij。三是求协方差阵Rjk。四是利用雅可比法求解主成分。由Rjk解特征值λj及相应特征向量Ijk并得方差贡献率。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分数,然后计算第k个成分的载荷Pkj。五是计算各城市不同年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值Vi即。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计算出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值,然后计算出各时间段综合评分值的变化,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及相关背景进行分析。

评价结果与分析

按照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选取主成分,然后计算每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值,并将综合评分值进行归一(见表2)。其具体计算过程由统计软件SPSS13.0完成。

(一)综合评估

根据表2结果并结合相关背景材料分析可知:第一,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2000年, 2007年,2009年的评价结果都表现出这一特点。超过80分的城市2000年没有,2007年有1个,2009年有2个;超过60分的城市2000年没有,2007年有2个,2009年有3个;超过40分的城市2000年有2个 ,2007年有6个,2009年有7个;40分以下的2000年有19个,2007年有15个,2009年有14个。可见,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任务还相当艰巨但前景乐观。第二,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排名靠前的基本上是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得分靠后的城市基本上居于粤东、粤西和粤北。3年的排名尽管有变化,但这一格局没有变。这种差异性还表现在绝对发展水平的差距上,排名第一和最后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于悬殊。

(二)等级划分及变化

为了进一步分析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类型及其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类型划分并分析了类型变动情况。具体方法过程如下:首先是对各年数据做主成分分析,获得各年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主成分得分。其次根据主成分分析中得到的主成分对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层聚类,聚类方法采用Ward最小方差法,距离测度采用Euclidean distance,分别计算并建立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欧氏聚类系数矩阵表(因表格较大,省略)及聚类谱系图(因图幅较大,省略)。第三是根据上述结果归纳总结出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及异动情况(见表3)。前两步运用SPSS软件由计算机自动得出结果。

根据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优秀类。这类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优势突出。第二类为良好类。这类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优势明显,潜力和后劲大。第三类为中等地区。这类地区经济实力居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势明显、问题突出。第四类为差等地区。这类地区经济实力较差,区域经济发展任务比较艰巨。比较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级类型的变化,可以发现以下特点:广州、深圳是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良且比较稳定的地区,而韶关、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云浮等在广东省各城市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且多年变化不大,其它城市则处在较大变化之中。

(三)演化类型

为了从动态的角度揭示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本文设计了两个指标来分析。一个指标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X),用某城市某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除全部城市同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平均值来计算,一般以考察现状年为本底。另一个指标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增长强度(Y),用某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某时段综合评分增加值除全部城市同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平均增加值来计算。把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考虑的目的在于以现状为基础考察其动态变化轨迹。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别选择本底年和参照年,计算出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X)和增长强度(Y)。以相对强度(X)为横轴、增长强度(Y)为纵轴、(1,1)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根据坐标图分析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类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X)大小将广东省21个城市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的城市(X>1),第二类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的城市(X

据此,可将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化类型分为四种类型(见表4):第一种为快速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也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属于区域经济基础良好,且目前建设力度很大的城市。处于第一象限。第二种为稳步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属于实力雄厚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良。处于第四象限。第三种为潜在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属于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目前虽然存在明显问题,但发展潜力较大。处于第二象限。第四种为缓慢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也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这类地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任务比较艰巨。处于第三象限。

参考文献:

1.马力,史锦凤.15个副省级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12)

2.惠俊刚,卫海燕,郎玉泉.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1)

3.徐新,相丽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7)

4.王晔,何启明,景履贞.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9(3)

5.甄江红,赵明,周瑞平等.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05(5)

第2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区域经济

1城市道路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1城市道路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道路设施建设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城市道路设施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城市道路设施是传输人流、物流等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它可以将城市范围内各经济要素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服务民生,实现产业园区域联动,如2014年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对城北下关滨江段道路设施的升级改造,更好满足群众出行需要,推动地方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其次,城市道路设施建设有利于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在市场竞争机制与产业关联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城市道路体系通过其服务空间的不平衡性实现对地区经济结构、规模与空间布局的有效引导。随着道路基础设施的逐步健全,将推进区域内部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商贸往来,带动区域内及周边地区各产业发展,引导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交通体系的支撑,完善的城市道路设施的完善,从宏观上将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提升区域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聚集从微观上说,缩短区域通勤时间,降低区域运输成本,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增加区域内就业机会。只有打造了便捷的交通网络、便利的交通环境、优质的交通设施,才能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也才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1.2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道路设施建设的影响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道路设施的建设与优化调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应高度重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刻意义。而且从长远角度来看,经济利益与城市发展情况以及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与优化密切相关,区域资源配置效果受劳动力、资金及技术设备等结构状态所影响,区域经济是否能够均衡且保持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道路设施投资、调整与优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当区域产业结构较为合理时,该地区的资源配置效果也相对较好,且能取得良好的区域经济效益,维持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从而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化。

2当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我国城市道路设施发展较快,城市交通系统越发完善,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同时当前我国城市道路设施建设尚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城市道路建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城市道路设施是城市负荷的重要承担者,是城市工业社会大生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城市道路建设与维护资金的增长率都明显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表现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严重问题,限制了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与城市容纳能力的扩大,导致城市交通拥挤,进而带来城市环境恶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我国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面临的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方式简单等各种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受限。

2.2城市道路设施建设不完善,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道路设施不完善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环境,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设施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没有精确的定量关系,但不适当的供给必定会对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城市道路设施间的不匹配不但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还会导致基础设施体系中的不足与浪费现象的并存,降低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果。

3城市道路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3.1重视发展城市道路设施建设

城市道路设施建设工作关系到城市发展、民生大计,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要以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以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为主题,强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对区域内土地科学合理进行土地储备,注重国有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提高建设利用效率,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决定、社会融资的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创新融资模式,盘活城市土地资产,提高土地级差收益,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城市道路设施建设,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调动企业积极性,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合力。针对城市道路易出现的网裂、痈包等病害,加强公路防护工程建设,健全公路安全设施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不断不断加大道路设施维护力度,配备灌缝机、综合养护车等先进施工设备,对城市道路进行全面排查,采取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方式对破损道路进行应急处置修复。切实把道路养护放在巩固建设成果、保障城区道路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加大道路巡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养护道班及时进行解决。确保各项养护工作有序开展,确保路肩平整、清洁;确保路基边平顺无冲沟;确保边沟、排水沟等排水系统无淤塞;确保警示桩等道路沿线设施齐全整洁醒目。加大对重要节点的检查力度。组织人员对主干道等重要节点进行检查,及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牌,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确保及时、有效、规范地消除安全隐患。

3.2加强道路规划衔接

实现城市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建设城市道路设施中要坚持规划先行,建立政府牵头的宏观调控机制,从源头对城市道路进行评估,认真借鉴其他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了详尽规划,精心编制城市总规、全域规划、专项规划等三个层面的规划,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规划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道路项目建设的认识。严格进行城市道路设施设施投资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工作,组织专家对投资项目进行审查,采纳公众提出的较合理的意见,减少重复投资,避免重复开挖,实现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路网结构基本合理,出行路径选择丰富,创造安全、多样、便捷、高效、绿色的路网体系,助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

3.3完善高速路网格局,发挥道路建设的带动辐射作用

加大力度,加强与周边省份的沟通协调,完善对外的通道,建设多条放射全国的综合运输大通道,破解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强问题。加强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实行“一路一档”制度,规范工程设计,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度、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和竣交工验收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规范推进。建立城市道路设施巡查机制,以日常巡查、专项巡查和综合巡查相结合方式,加强过程监督。同时,进一步健全“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参与”五级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监督、工程验收等“七公开”制度,积极打造精品优质工程,切实提高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和城市交通承载力。为保障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作为第一任务,以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构建产业新体系,完善生产力地区布局,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生产力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补齐绿色发展的短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培育一批有优势和特色的新兴产业,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4结语

城市道路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为此要完善城市交通系统,处理好海陆空的关系、地下与地上的关系、快速路与慢行道的关系、货运与客运的关系、公共交通与私人出行的关系、道路建设与配套设施的关系,增强规划前瞻性,促进市区与周边县域经济协调、统一、快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作者:张远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城乡规划局

参考文献:

[1]汪飞.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第3篇

关键词:旅游;区域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2

旅游产业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产业的直接、间接关联,及其前向和后向拉动作用,所以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了许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从国内看,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业的经济拉动作用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拉动了经济增长。据测算,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其中,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二是促进了社会消费。2010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达到12580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9.4%。三是促进了社会就业。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350万人,与旅游相关的就业人数约8000万人。

一、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和定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腾飞与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目前国内对旅游引导/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仍不深入,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效应的定量论证和实证研究上,尚未对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给出清晰的定义。笔者结合旅游产业的特性,这里给出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定义:它是一种基于独特视觉――旅游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方法、途径或类型。主要发生于旅游产业基础条件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具有突出比较优势、或者旅游产业具有突出发展潜力或意义的地区,强调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带动作用,形成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融合,并在产业上趋于融合,形成旅游产业导向下的泛旅游产业聚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二、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基础,没有旅游资源就无从谈旅游开发。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的特色、丰度、分布状况及开发和保护水平,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旅游客源的流量和流向、旅游业经营规模,效益及发展前景。

2.区域位置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地理位置是区域位置的基础,是判断一个区域旅游时间比的最初衡量因素,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首先从其在哪里开始判断是不是要到这个地方去。一个地方交通是否便捷,到该地方去在交通上花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是否可承受,是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游客在“行”上话费的时间和费用过多,则会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影响着区域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第一是该地区的对外经济和联系程度,第二是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相应其对外联系程度就高,各种信息流就大,来往的外地客人就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影响着当地人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

4.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情况,包括公路、铁路、航空、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和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的服务设施,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游客做出旅游选择、旅游者游玩印象、是否会重游等决策的重要指标。

5.客源市场

旅游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其开发受市场规律制约,应尽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缺乏经济效益的旅游景区(点)只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形象工程。而旅游景区(点)经济效益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客量的大小。而旅游产品的开发规模取决于客源市场空间的大小。

6.创新能力

经过30年的发展,禀赋较好的旅游资源大都得到开发,而旅游市场同类产品日渐增多,有的甚至是千“景"一面。旅游开发如果没有产品创新就不可能赢得旅游市场,而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产品创新。再者,游客的旅游偏好与旅游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不能根据这种变化对景区(点)的经营管理和旅游产品的设计做出合理的调整,已开发的景区(点)或旅游产品也会遭到游客的冷落,甚至于昙花一现。

7.管理机制与水平

以怎样的管理模式,如何运营景区、运作资产,也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因子。在组织模式、人才模式、管理模式、招商模式、营销模式等模式的科学统筹下,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不同区域历史背景和人文特征的发展管理模式,最大程度的发挥内部和外部的优势和机遇,发展旅游产业。

8.和周边旅游区域的关系

区域在开发旅游时,不仅考虑自身旅游资源,同时还要考虑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关系,包括相似关系和替代关系。相似的旅游资源关系将会抑制旅游发展,替代将会促进旅游发展。替代的旅游资源容易形成差异互补,容易形成合作态势,有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合力引导作用;相似的旅游资源容易形成区域内部的竞争和排斥,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无形中会缩小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引导能力。

9.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发展旅游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政府的力量进行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在经济发达地区,虽然政府不宜过多干预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主导的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需要政府的力量进行适当调节。同时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和法律法规,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资源的长久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倾斜和支持性政策的支持,比如在招商引资、土地政策、户籍政策等,最大程序促使景区走上畅通发展的快车道。

10.机会

机会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同时,空闲时间增多,才使得全国掀起了旅游热潮,这也才使得许多拥有旅游资源的县域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综上所述,上述因子对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简单归纳为下面图示:

图1 各影响因子对旅游引导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根据不同旅游发展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类型划分:

1.从旅游资源禀赋角度

根据不同旅游发展区域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不同,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旅游资源优越区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旅游资源优越的地区可以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自身特色,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将旅游产业发展成区域的主导或支柱产业;旅游资源非优区通过转变思路、创意创新、科学规划和管理,变劣势为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不同程度

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不同程度的角度,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旅游主导式和旅游促进式。旅游主导式表明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其他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带动和影响作用非常大;旅游促进式是指旅游并非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影响力有限,但是发展旅游业仍然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刺激作用。

3.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范围角度

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范围来看,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资源型(景区型)引导模式,城市型引导模式和区域型引导模式。资源型(景区型),即某个或某几个著名旅游区,如黄山、九寨沟、峨眉山、神农架、千岛湖等。景区型旅游区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在增强核心吸引力的基础上,发展复合功能,形成产业聚集,通过具有核心吸引力的主要景区点带动区域内其他景区的辐射发展,从而形成区域内的游线结构和景区群落;城市型发展模式,是指依托城市而生的旅游区或者旅游城市本身,以城市作为主要旅游吸引力,并在城市里实现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同时与其他产业形成联动、互补关系。旅游和城市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交织,达到景城共生、景城一体的发展架构,这类旅游目的地以北京、上海、大连、杭州等为代表;区域型发展模式是指以一定空间内的旅游要素、游憩方式聚合为主发展成的旅游目的地,以旅游地市、旅游区县、旅游乡镇等为主要单元,是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主力军。区域型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强调综合发展和协作发展。

4.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角度

笔者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主体角度,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运作型两种。政府主导型,是以政府行为为核心,政府强势主导旅游的发展。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区,一般发生在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突出重要地位的区域,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本区域内引领其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通过上下全力发展旅游业从而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市场运作型旅游区域的发展前提也是政府的支持和监管,但不同之处在于更多发挥市场机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这类区域通过引进一家或几家有实力的投资商,或者突破创新产业特色和投资模式,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生重要的引领作用。

5.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方式角度

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方式角度,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梯度推进发展模式、点轴渐进发展模式、圈层扩散发展模式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该种分类方法主要从空间的角度,强调一个或几个核心旅游区对区域旅游发展、区域城镇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辐射带动关系和递进模式。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能说明旅游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时空关系。

表1 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参考文献:

[1]罗明义.现代旅游经济[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陈雪楚.张家界实旋旅游带动战略的实证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2006(6):13.

[3]肖利群.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3):14-26.

第4篇

【关键词】创意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发展 相关性

所谓创意产业集群主要是指在指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不同领域企业发展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在区域经济中相互影响,当该区域的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形成创意产业集群,保证这一集群中的不同行业企业或者同种行业企业之间相互竞争,能够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进一步存进该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为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同时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又反作用于区域经济进步,两者相辅相成。

1 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首先,经济区域发展情况影响创意产业集群。从大方向概念上来讲,创意产业集群主要是指同一区域内容的同一行业或者相关周边行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形成的集合群体。但是仅靠这一点进行集合群体的构建缺乏科学性,通常创意产业集群是否建立主要是参考其所在区域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决定的。要保证其所在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具有系统健康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创意产业集群形成及未来发展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另外,在进行创意产业集群形成之前还要考虑不同方面重要因素,其中包括集群的经济投入、经营成本及获取经济利润等,这些指标均是决定是否进行创意产业集群的关键参考内容。当时从另外一层面来讲,这些指标也属于该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间接组成部分。区域城市经济水平较高必定会为创意产业集群创造发展条件,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自然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其次,创意产业集群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从当前情况来讲,能够实现形成创意产业集群的城市多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城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受创意产业集群印象的。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将该区域的不同类型行业企业、不同发展水平企业相互联系到一起,形成内部市场竞争环境,良好的竞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企业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进行讯息交流,提高市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这能够从根本上节约区域经济发展资源,提高资源优化率。另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吸引周边区域或者不同地区同行业企业的关注,能够有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在投资、经营、进步过程中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2 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分析

2.1 提高创意产业集群筹划的有效性

创意产业集群建立形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群体自身和区域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就此在建设形成之前就要进行有效筹划,保证创意产业集群能够与当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市场引导是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的关键,但除此之外,国建内部宏观调控手段也是至关重要的。国家相关权利部门要根据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城市经济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根据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和区域经济当前发展水平作为参考出台相关调控政策和筹划,保证创意产业集群能够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市场经济相互共同接轨。

2.2 提高创意产业集群的规模化

创意产业集群要想有效系统发展,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就要保证其发展更具规模化,其在另外一个概念中又可以被称为集团化,这也是当前国内外提升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竞争能力的关键点。创意产业集群规模化主要是将企业的投入资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均作为发展的基础,同时将其与企业的技术相互结合,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形成最大程度的产业聚合效应,这能够有效控制创意产业集群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要想形成规模化的创意产业集群需要区域政府及市场经济的支持。通常,区域政府要明确其所管辖范围内共有多少个创意产业集群和涉及的行业类型,同时要明确不同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将区域内的不同创意产业集群予以分类整理。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选取重点创意产业集群对象,通常以发展情况良好、经济效益优良和未来前景明朗更优先。区域政府向上级申请为其特批相关扶持政策同时为不同创意产业集群营造交流沟通平台,促进集群与集群之间的接触沟通,有利于形成更大、更具有规模化的产业集群。除此之外,在既定的区域市场经济当中,要形成创意产业集群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同,这能够有效降低集群运营成本,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在整体上形成创意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形成高效发展的经济链条,这对于保证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共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 开展创意精英发掘政策。

任何行业的发展进步均离不开新鲜血脉的注入,需要这一行业的经人才来进行支撑,创意产业集群更是如此。其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之一,精英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是促进其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当前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来看,其发展进程缓慢,这与该行业精英人才的缺失存在一定关系。地区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及特色地区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外来创意产业集群精英,另外还可以从本地区建立完善系统的创意精英培训体系,发展本地区精英人才,保证人才聚集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全面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两者协调发展对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实力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艳萍,梅强,赵观兵等.产业集群内创业网络对中小企业

创业过程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

(18):104-109.

[2]朱琴.从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视角探索高职文化创意

设计专业群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3):81-82,83.

[3]刘雅琴,沈小萌,余谦等.长江中游城市群优势产业集群实

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65):72-76.

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中原经济区;政府作用;政府失灵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00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GDP达到世界第二的水平。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国内经济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设置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政府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仍将是将来一段时期的重要途径,政府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趋同、区域间恶性竞争、资源过度消耗等也与政府干预过多有关。因此,根据既有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及政府失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政府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

对于政府的作用,斯蒂格利茨(1998)认为,政府在两个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显著特征: 第一,政府是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性的组织; 第二 ,政府拥有其他经济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米尔顿?弗里德曼(1999)认为,政府的必要性在于: 它既是“博弈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即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其钻石理论模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其他的观点还有 “地方法团主义”、“地方政府即厂商”、“地方性市场社会主义”、“村镇政府即公司”和“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等。但总体来说,学者对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尚不多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职能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职能。

(一)作为发动者,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空间规划和政策体系

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是发动者和组织者,它要从总体上对经济发展方向、结构和过程进行规划,并制定政策体系。通过政府的经济规划,确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趋势,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发展顺序。区域空间规划是对区域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及农业空间的统筹性安排,其目的是创造一种人地和谐、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空间秩序。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制定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政策,例如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发展实践证明,政府实施的相关战略和政策是有效的,尤其是形成了许多经济增长极,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二)作为组织者,进行必要的直接干预和协调

一方面,政府干预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有其必要性,尤其是对于落后地区、问题区域、问题领域,或者由于自然条件差,或者由于长期过度开发,或者由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无法满足经济的需要,或者由于地区间差距过大、恶性竞争,地方政府必须进行直接的干预和协调,这是对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公有制经济和掌握的土地、资源,甚至必要时候的行政资源,进行干预或协调,即具备可行性。典型的例子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可以凭借其不断增加的公共财政能力、长期以来对公共产品部门的经营垄断权,以政府直接投资或成立国有或集体投资公司的形式,建设城市、农村基础设施。虽然说这种方式容易滋生垄断、造成腐败、重复建设,并且效率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不能否认快速的城市规模扩张及城市设施的建设、持续的高经济增长率和贸易量的增长,都体现了政府投资的效应。

(三)作为管理者,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很重。地方政府必须要认识到区域合作的必要性。目前还存在严重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行为,严重阻碍了商品、资源、资金、劳务等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地方政府要在共同获益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例如,地方政府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保障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有效发挥作用,逐渐形成地方政府的定期协商机制,建立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人力资源开发、旅游等领域的区域合作。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失灵

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在经济起步阶段,强力、高效的政府可以通过区域经济规划和主导产业政策,利用区域内优势资源,迅速实现赶超战略。但政府不是万能的,也存在“政府失灵”。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失灵的突出表现主要为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

第6篇

关键词:小城镇城市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依赖性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小城镇发展潜力和持续发展前景的重要支撑,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小城镇建设也出现较大差异。“强者愈强”的现象使得一些小城镇迅速崛起,如江苏昆山、太仓等县城。同时西部地区小城镇则“空心化”十分严重,资源匮乏、人口短缺成为常态。可以明确的是,小城镇建设明显地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小城镇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依赖性。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的转移和集聚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由于农业经济是农村地区主要的经济形式,因而小城镇建设的顺利程度也与农业人口是否能脱离农业生产并转移到小城镇有关,这不仅需要小城镇需要有相应的产业吸引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能力和经济吸纳能力。农民进城之后失去了以往的经济来源,而同时由于农村人口的流入,城镇中对粮食及蔬菜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这就要求城镇具有相应的食品加工业和流通产业作为支撑,否则农村城镇化将失去依托。小城镇建设对工业发展的依赖性。从世界各国的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工业化助推的城镇化发展大都较为迅速,城镇化发展略弱于工业化水平。根据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的数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中后期的城镇化水平达到0.667,且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产业的集聚导致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富集,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入。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速度,导致城市化超过工业化,产生过度城镇化和虚假城镇化的情况。

2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对工业依赖主要表现在工业发展

为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就是不断产业升级的过程,随着第一产业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影响性的下降,工业产业成为连通农业及服务业的桥梁,农民进入城镇后有事可做才有可能在城镇中定居,否则便会出现农村劳动力的回流现象。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小城镇建设水平y大致与乡镇企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比重x(一般用来指代小城镇工业化整体水平)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小城镇建设水平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拟合效果较为一般,回归效果不显著,说明小城镇建设水平虽然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而普遍未能更好促进城镇化,从曲线的波动变化趋势也可发现,在过去的18年间,样本小城镇的整体建设水平呈现波动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小城镇建设对服务业发展的依赖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与整体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就其行业特点而言,商贸流通业比制造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相比较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小城镇依托周围农村,将农民受众的农产品通过流通渠道转移到城镇中参与更高级别的商贸过程,能够稳定地为农村居民带来收入,因而其促进小城镇产业和资源集聚的效应也将愈发明显。在本研究选择的50个典型小城镇中已经大部分发展起了现代服务业,部分小城镇依托核心城市产业集聚的辐射,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服务贸易基地,并具有成熟和稳定的服务业发展经验。小城镇建设与区域服务业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小城镇建设水平(y)与区域服务业经济发展(X1)具有对数函数关系。在样本数据中,服务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水平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拟合度达到96.1%,说明该函数较好地表现了小城镇建设与服务业发展的关联,小城镇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性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小城镇的建设符合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分析,是区域经济水平发展、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文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外在体现。同时,小城镇建设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提升作用,表现为能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金融发展。众所周知,区域金融发展是关乎地区综合发展和经济金融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区域金融格局具有很强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对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对金融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等。同时,区域金融发展也与诸多相关要素有关联,比如企业的创新程度、金融的政策支持程度、劳动力良性发展程度等。而小城镇的建设在规模上虽然无法同大城市的城市化建设媲美,但是在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层面却俨然是核心城市城市化过程的缩影。城镇建设依赖于各种资源的聚集,而以资本为核心的金融资源首当其冲。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推进,不同的金融机构在区域内聚集,使得小城镇呈现出金融发展速率较快、质量较高的现实特性。小城镇建设提高了区域内金融结构的合理性。金融结构是金融组织、工具、金融商品价格和金融业务等的组合,不同形态的金融结构体现着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反映了金融部门对地区经济构成的影响,一般而言,金融结构越复杂,即金融工具与金融服务的配合和组织越多样化就会使得区域金融市场的功能和格局更加高级,金融功能越强,同时金融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就越高。通过对样本城镇的分析,目前以农商银行、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已经在小城镇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小城镇经济的活力。小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及品牌集聚。区域品牌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它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是区域内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消费者能通过该区域的名称联想到这类产品(李世杰等,2009)。而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产业在空间的集聚而形成的。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为品牌的市场扩容提供空间,波特认为“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显著特征,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品牌的建设具有外溢效应,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一定的关联,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建设水平。小城镇建设带来创新人才。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推进以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企业的创新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创新的要素及其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却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创新仍然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性驱动因素,而深化创新的基础便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一直以来,人才随着产业向经济发达区域流动的趋势都十分明显。通过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小城镇容纳了更多产业,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由于小城镇在区位和资源富集程度方面还不如核心城市,因而优秀人才在享有便利的产业资源的同时也不必为高房价压力和环境因素烦忧,因此近年来不断有人才向中小城市及城镇回流的情况。人才的集聚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促进性因素。

3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小城镇人口管理体系建设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建设的经验中不难看出,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是关键的资源,但其同时也具有流动性和较大的管理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在明确小城镇建设关键层面的基础上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应该明确的是,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和机构建设需要正确的建设理念和相关工作人员正确的工作态度作为基本指引。需要相关机构落实完善基础政务服务模式,增加针对流动人口管理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内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将居住证办理、数据分析、服务咨询、教育培训、政务宣传等不同部门整合到一起,提高管理制度运行效率。同时要加强对人口管理制度运行情况的监督检察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具有相当的综合能力和业务能力,具备娴熟的政务管理能力与为流动人口服务的技能,拥有较为丰富的实际经验。还应熟悉掌握现代劳动力市场理论和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良好的个人信誉,以便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提供综合服务。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集约化发展

在优化小城镇的区域优势、深化经济发展之时,要明确其发展的劣势所在,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与第三产业密切配合,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深化与金融业的相互交流,促进地区资源优势的合理分配与流转,实现地区资源优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推进。同时,小城镇也要改变以往产业发展相对闭塞的状态,积极引导地区优势产业向外发展,如深入学习区域核心城市依据地区区位优势与外部城市或经济体进行合作,将产业集聚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对弱势产业进行相应的经济扶持与金融支持,形成地区产业结构的集约化,进而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带动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为小城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建立做出积极贡献。

总结

第7篇

关键词: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地位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1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1.1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

现代技术发展使得一件商品有可能被分解为很多不同的部件,而这些不同部件又可以在世界上数以千计的地方被生产制造、然后在并不生产任何部件的地方组装成型。一件商品被分散制造的结果是制造技术在全世界的广为传播,把世界合并为一个以城市为主导的统一的制造体系。而这种极度分散的生产体系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分配其生产、销售服务的每个环节,使分散在各地的经济活动变得有序化。这种管理机构所承担的职能决定了他们越来越趋向于中心城市发展。

1.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

经济调节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既包括在经济规律支配下,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关系所发生的自我调节,还包括人们为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而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来调整各种经济要素在社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调节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区域经济的运行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中观层次,其复杂而庞大的体系要求采用各种手段,打破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使区域经济的运行保持平衡,协调发展。

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分工体系。其经济结构既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反映,它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方向、目标、重点、速度又无可置疑的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结构,是区域产业升级的先锋。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因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能够对城市群体和经济技术协作区内部发展横向经济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通过在对外联系中建立和发展的区域性生产协作网络,调节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则保证了它能较好的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协调经济杠杆的关系。

1.3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

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今天全球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形成新的国际交易地理区,历史上,当国际交易流由原材料、农产品、矿产品组成时 ,交易地理区则由自然资源的区位所决定。80年代早期,金融业和服务业成为国际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时,跨国公司、金融网络和贸易集团成为全球经济系统架构的核心。正是由于城市中生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跨国(区)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空间扩散、专门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主要形式。现代公司的发展和对世界市场的广泛参与使得规划、公司间行政组织、产品开发和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生产的多样化,经济活动的跨国(区)化都尤为需要协调计划、相互间的行政组织、市场和其它的中心总部活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2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城市与所吸引的地区是点与面的关系。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包括其他邻近城市)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势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势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随着中心城市的继续衰落,其经济要素被新的中心吸引而外流,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经济中心的替代现象,即中心城市的空间转移。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实质是区际要素的流动,而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向和流量、流动的内容都受到各类城市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中心城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影响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在城乡间促进横向交流;二是在区域内各个城市(大、中、小城市)或城镇之间促进横向经济交流;三是代表整个区域同区域外界加强横向交流。

城市根据区位条件和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往往可以分为三类:参加区内劳动分工、参加区际劳动分工、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如果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只能参与区内的劳动分工,那么整个区域想参与区际分工乃至国际分工体系中去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代表整个区域同区域外界加强横向交流,和作为区域内各部分与区域外界交流的桥梁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应该注意的是,区域经济核心是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周到的服务优势,凭借便捷的交通网络来发挥作用的,这不是每个城市都能胜任的,只有一些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经济技术基础最好的极少数特大城市才能承担这一重任。当单个城市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时,往往利用集合城市或数个职能各异、互补的中心城市来担此重任。例如,广州市一直是作为华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商贸、科技、文化、政治中心而存在的,但90 年代以来,广州市的人均GDP一直居于全省各大中城市的中游偏上位置,广州市向外辐射的经济技术能量十分有限 。市区的交通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产业结构老化阻碍了广州经济急需的资源要素更多、更快地流入,从而使广州无法与珠江三角洲各经济中心处于同等竞争的地位,无法带动华南经济区的发展。1979年以后,随着香港工业投资边际收益进一步递减,核心区的资源要素开始向外扩散,而大陆及时地调整内外政策,大量港资和加工企业流入珠江三角洲和广东各地,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香港的金融、贸易、旅游、信息、航空等方面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广州和新发展起来的深圳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开始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由近向远推进,从珠江三角洲推向华南地区。

参考文献

[1]李春城.高科技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市 【期刊】中国流通经济2002-07-20

第8篇

 

在集群与联盟、网络与竞合视角下重点分析了三地大学城如何通过集群与联盟的耦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认为大学城与区域经济联动, 是推动区域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新增长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人力资本对一国或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而作为专业化人力资本生产和供给主要部门的高等教育,对知识的积累、技术的进步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提高作用甚大。因此,发展高等教育是明智之举。

 

但经济社会的存在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高等教育不可能离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为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研创新,归根到底,都要通过融入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来实现其最大功能和核心价值。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专业化分工的知识积累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教育的专业结构如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互适应,则人力资本积累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就会相互强化,这不仅有利于“边干边学”的人力资本积累,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如果二者不能相互适应,则教育投入的一部分会成为人力资本的专业转换成本,从而产生资源浪费。

 

大学城的评价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因为大学自身定位不同,那么他们的发展重点必然不同,必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一样,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大学的校园扩建和多个大学的综合建成的大学城他们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不一样。

 

发挥集聚功能,汇集高素质人才,吸引优势高校入城发展。大学城不仅仅是本地高校的集聚地,更应吸纳国内甚至国外名校的加盟。发挥大学城的辐射功能,满足地方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高等教育的愿望和要求。

 

大学城除了常规性的高等学历教育外,还可利用园区内师资和教育场所的共享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特别是大学后续教育;也可借助城内的办学条件和潜在的培训市场,吸纳各类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国际技术、技能认证机构到城区内设立或联合开设分支机构。

 

各类培训机构在城区及附近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学术交流,将加速中心城市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为中心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大学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联动效应和城区的开放性特点,使得城市文明程度得以提升,促进了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新建的大学城一般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在大学城内修建不同风格的建筑,这比在老校区上建设要容易得多。新建校园的人文景观使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园区内整合、升华,一方面可以陶冶在园区内就学的学生,培养其人文精神、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中心,吸引更多的市民和周边地区的人群来参观,如果做得足够出色的话,可以集教育,旅游于一体。

 

现如今对于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目前理论界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由于阐述的角度不同其概念和内涵也有所不同。

 

北京大学吴志攀教授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趋势[1],沿海地区展开教育资源竞争,以带动人才战略、技术升级和产业换代及文化发展。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背景下,教育被列入第三产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可能也有必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研究北京地区高教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以及高教向边缘发展,向沿海发展,向企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的趋势。

 

高等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新一轮资源配置,高等教育走廊和远距离校区就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表现。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与交通及通讯事业发展的相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宋宏教授则认为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是教育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所一直关注的学术命题[2],也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跃升为大众化之际有关大学改革的实践命题。我国的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需要从再造共生单元、创新共生模式、完善共生界面三个环节着力尤其需要以具有系统性的战略思路和方案加以推动。

 

刘志民教授提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互动程度不高,表现在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乏力等方面[3]。

 

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提供环境保障;高等院校应主动出击,发挥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主导作用;企业应积极配合,促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在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日益紧密的今天,我们通过对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现状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紧随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大学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大学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让长三角地区大学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如何将长三角地区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等问题,进而提出高长三角地区大学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达到区域经济与长三角大学共赢发展的长远目标。

第9篇

关键词:城乡;经济;一体化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乡居民能否妥善安置就业,这是中国保障民生计划中的重点。从近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就业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三大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都有提高。这得益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长期坚持市场经济和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中国的私人资本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以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为主体的企业单位快速成长,这消化了城乡人力市场上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的推动了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城乡就业人员的社会生活水平。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方面都有显著进步。城乡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更高了,城乡文化卫生机构覆盖的范围更广了,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了。尤其是在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已建立了较完备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体系,保护了城市就业人员以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切身基本利益,有效维护了城乡社会经济在人员调配上的交流互动,为城乡居民社会生活一体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一、城乡经济分割严重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在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矛盾中,最突出的一对矛盾是现代化大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现代城市与落后的乡村并存,并且,在二者之间存在有很大的断层,这种双重的非同质经济结构称之为二元经济结构,它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普遍存在,为我国区域经济打上了“落后”的印证。

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十分明显,并且远远大于一向为人们所关注的东、西部之间的区域差异,构成我国最大的经济差距。

二、我国城乡经济分割的原因剖析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由多重原因相互交错作用的结果:

(一)我国对特殊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建国初期,我国5.5亿人口中4.9亿在农村,农村经济以封建、保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齐占绝对统治地位,衣不保暖,食不果腹,识字人数仅占十分之一、二,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步思维艰。

(二)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非经济因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城市经济发展普遍与区域发展相脱节,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不是来源于区域经济基础,而主要来源于行政力量,这是我国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所决定的。

(三)市经济结构具有超稳定性,城市与乡村产业循环联系薄弱。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在传统体制的长期作用下,我国城市经济形成“大而全,的结构特征,升级缓慢,具有典型的超稳定性。

三、加强城乡联合的对策

要加强城乡经济联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必须变革旧的观念,把发展乡村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部分;必须探化体制改年,建立开放的区域经济环境,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乡镇企业,使之真正成为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棚桥梁:最后还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支新型的农民队伍,新型的乡镇企业队伍,新型的农村干部队伍,在更深一层次六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经济联合创造条件。

(一)更新区域发展现念,审视乡村经济的发展。很久以来,人们谈起区域发展,自然地要用工业发展、城市发展、大项目的建设等概念取而代之,极少把乡村经济的发展放在应有的地位,以致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二元经济结构难以钥转。乡村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普遍落后的乡村中镶嵌着若干发达的城市决不意味着区域经济的发达,相反这正是区域经济蒋后的标志 在二元结构普遍存在的我国,乡村经济的落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乡村经济应该成为我国区域经济长期的发展重点,在思想观念。投资分配、基本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必须灾出这一贯重点把它放在应有的地位。

(二)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组织区域经济。城乡经济联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传统的计划体制人为地扼制了这种要求,割断了城乡经济联系。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使区域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及各部门企业之间的多贡经济关系回归正常,按经济规律要求的轨道运转。在我国竞争制度尚不健全助条件下,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必须积极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其中包括纵向市场体系(含全同性市场、大区市场、省级市场、县教市场、乡镇市场等)和横向市场体系(含生产资料市场、消费的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这样“看不见的手’将地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协调省复杂多样的区域经济关系,解决看数以干百万计的区域经济问题,建立起正常的区域经济秩序,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乡之间经济技术联系的建立与加强刀至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创造必要的区域经济环境。

(三)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城乡经济联合的科学大道。市场机制是组织经济社会的一种办法,但不是唯一的办法,更不尽善尽美,需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其不足,以共同主宰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调节主要是对微观经济活动作基础性调节,政府调节是对经济活动的高层次调控。一方面政府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财政、信贷、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及各种法律法规引导并规范各区域、各部门、备企业的经济活动,特别是促使大中城市调整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民加速产业循环过程,强化城市的扩散效应,并由此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联合;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区域关济大循环的轨道,引导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健康、科学迅速地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经济,建立农村地区的经济生长极。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是乡村经济中先进生产要素的集合,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本身即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目前,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核心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市化的主要力量。

(五)努力提高农村民众素质,转变农民封闭、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城乡差异最大的表现为人口素质的差异,包括文化水平的差异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其中前者决定后者,人的文化素质越高,就越追求个性,追求发展与进步,乐意并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及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勇于开拓。所有这些正是我们的农民所普遍缺乏的,也正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参考文献:

[1]蒋清海,《中国区域经济分析》第151页,重庆出版社.

[2]翟志成 方齐云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2第7期.

[3]王晶;城市经济结构的空间演变与城市财政[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4]姜爱林;论城镇化水平的不同测算方法[J];天府新论;2002年04期.

[5]石正高;试谈城乡经济一体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J];理论导刊;1989年05期.

第10篇

摘要:本文以山东半岛为例,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群自身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

关键词: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引言

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是新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若想赢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先机,建设一个强大的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山东半岛为例,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群自身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影响因素

1.自然条件分析

社会经济活动和产业布局受到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的全面影响,不但是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同时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从山东半岛的现实情况看,半岛南北方气候特点,整体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因此先天地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和名优农产品的优势,目前,山东半岛已发现128种矿产资源,是全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黄金生产基地,并且具备特殊优势――海洋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决定了山东省发展的重心区必然为山东半岛地区。

2.区位条件分析

区位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同时是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区位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产业的空间分布。山东半岛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西环带的重要部位,与日本、韩国有密切经济联系,在东北亚地区地位重要。2010年,山东省对日韩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5%。胶东半岛作为最佳产业聚集带,通过制造业基地的建立承接日韩制造业,提高了胶东半岛产业综合竞争力与整体素质,从而实现了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带动力。

3.生产要素分析

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和创新,其驱动力源于对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追求。生产力各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在空间上具有集聚的特点,同时有向周围区域辐射的能力。由此可知,经济在各区域间发展上的不平衡造成了经济活动空间转移与扩散的现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经济部门结构和效率的差异以及总体经济发达程度上。因此,从自身利润最大化出发,产业布局自发地选择最优区位。体现在山东地区吸引外资方面,山东省的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绝大部分集中在了山东半岛区域。

4.制造业基地分析

胶东半岛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赋予其吸引资本流入的潜力,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整个山东经济增长。以青岛为龙头,威海、烟台为前沿,胶东半岛是山东的开放前沿,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依赖于运输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度,中间性商品的市场来自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使这些地区趋向一体化,并强化这种优势。半岛制造业基地对外贸易海关外贸进出口额2010年占全省的51%,是山东省进出口贸易的最重要地区。

三、山东半岛区域经济限制因素分析

1.结构性经济矛盾

区域经济限制因素结构性经济矛盾首先体现在产业结构的矛盾,新兴支柱产业暂时未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而传统行业的比重偏高。以2010年为例,第一产业在山东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12%,产值比重在工业内部占比重较高的依然属于传统产业,如电力、煤炭等,第三产业在山东半岛比重也偏低,以2010年为例,第三产业在山东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32%。

此外还包括所有制结构矛盾,非公有制经济中民营经济发展滞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偏低。

2.核心城市竞争力弱

山东半岛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县级市和县实力相差并不明显。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县(市)级的发展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差距不大。但是,山东半岛的龙头城市实力不足。山东半岛的核心城市青岛、济南与上广深有着明显的差距。山东半岛集中了济南(山东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青岛(山东的经济龙头)两大城市,而这两个城市局限于各自独立的状态,无法从整体观念解决区域问题,也没能整体发展的层面进行定位,两城市的产业联系不足。

四、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在协调发展战略模式的指引下,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靠市场(而不是行政)的力量。要以区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推动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多层面的协调机制。具体的战略为:

1.协调地区产业发展政策

这是为了在整个区域大发展的背景之下避免出现产业同构化现象。在山东半岛的建设中,要充分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避免以行政力量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应该立足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实现城市群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组合,加强半岛八城市间城际合作,形成基础设施、生产要素的共享,带动区域内的交流和合作。

2.积极吸纳日韩产业转移

随着日韩利润回报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持续向中国家转移,山东半岛以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成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理想地区,日韩两国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与胶东半岛合作基础深厚,韩国重化工行业向海外转移的速度较快包括机械设备、金属加工、电子通讯等,对于山东半岛是一次极好的机遇,可以促进调整半岛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进程。

3.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

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群。城市群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还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壮大。各城市在城市群内部存在层级性,带动城市群发展壮大的主导力量是核心城市,其它城市通过融入核心城市分工与协作体系,分享专业化分工和要素共享的收益。山东半岛要对各城市功能定位进行进一步的明确,通过空间和产业协同,对区域发展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4.强化青岛市的龙头地位

为带动半岛制造业基地升级,可以将山东半岛的青岛市打造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突出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即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新型钢铁、交通运输设备,以发挥青岛市在的倍增和催化作用,着力培育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尽快产业集群,使青岛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和产业基地,增强山东半岛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区域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互动影响

前言

科学有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可以为国家以及区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反之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会推动国家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从而提升国家的交通运输水平。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互动影响关系,构建二者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概述

所谓运输结构,主要指的是各种运输方式内部与外部进行有机联系,且各方面间存在着有机的构成。运输结构不仅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等构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输方式,而且包括着运输系统与社会经济环境间的关系与联系[1]。从宏观角度看,交通运输体系指的是国民经济与运输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微观的交通运输体系则主要指的是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关系与构成比例。从组成方式、生产要素以及技术角度等不同的评判标准出发分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都会得出不同的比例关系。

2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影响

2.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作为国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先导性作用,完善且有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影响与推动作用[2]。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过程中,运输成本的变化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区域交通运输水平,而且会有效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换言之通过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以及综合国力逐年提升,逐渐形成了经济产业依托交通运输纽带进行集聚与扩散的发展趋势,交通轴线逐渐成为经济产业进行扩散与发展的基础,经济产业随着综合交通运输结构的变化进行着变迁。

由于对交通运输布局的规划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布局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对交通运输布局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深入分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对交通运输体系布局的展开应当结合区域实际发展前景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考虑,并根据差异性的运输需求对交通线路布局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在区域经济合理发展的前提下,保证整个运输系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

2.2 区域经济发展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会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会有效地推动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现阶段交通运输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经济改革的走向,而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实力也制约着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在本质上讲,其实具备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经济发展阶段交通运输布局会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布局,而当区域经济获得了一定程度发展之后,为了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交通运输体系就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由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关系,区域人均生产总值、区域人口数量、区域城市化水平以及区域居民消费水平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布局以及发展方向,因此应当依托经济发达的区域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通过加强交通运输水平满足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3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优化

现阶段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路运输等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的发展速度大于水路运输以及铁路运输的发展速度[4]。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不仅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会有效地拉动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由于区域间交通运输网络密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生产总值、区域工业化水平以及区域城市化水平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规划综合交通运输格局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二者间的关系,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优化。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当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职能,加强各部门的联动与沟通,并充分发挥市场互动机制。

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发展过程中,不仅从区域经济实际发展水平出发,还应当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大型综合运输枢纽的布局及其设计要求,确保交通运输体系各枢纽节点间实现有效对接。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应当根据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布局规划自身区域经济发展集聚方向,另一方面,应当根据城市发展实际需求对交通运输体系进行合理规划,保证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交通枢纽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简单地讲,就是在交通枢纽周边地区发展过程中,以交通建设为牵引,拉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交通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关联产业提速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交通运输结构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水路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等运输方式在一定时期内相互竞争、相互合作而形成的,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交通运输结构变化的影响。由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二者结构演变的内在规律进行研究,有利于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来逢波.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董敏,郭子坚,唐国磊,等.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互动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4:64-67.

第12篇

分析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联系问题,并进一步研究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探讨应对策略旨在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广州;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

1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联系问题

首先,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在与其他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竞争互补的关系,但需要明确的是,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阻力仍然存在。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以地方利益为出发点的行政壁垒对于珠江三角洲空间经济的联系和运行有着一定影响,从而导致了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发展的渐近化和趋同化[1]。因此珠江三角洲应当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实现广州与珠江三角洲腹地区域之间的错位经济发展。其次,应当积极重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内部分异趋势。广州与佛山以及肇庆等城市之间的经济互补相对理想,但广州与深圳、东莞、江门等城市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这不利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因此,要想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应当制定合理的步骤和进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例如可以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分解,建立“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的经济圈,以此来带动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后,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其与腹地区域之间的交通通达性还有待提升,例如广州与中山的相对距离要大于空间距离更加远的深圳。因此应当积极加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网络建设,从而加强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其他城市的联系。

2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珠江三角洲在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要想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二次发展,应当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

2.1发展问题分析

2.1.1内部问题突出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各个城市的定位重叠问题较为严重,这就导致了其内部重复建设较多、产业结构同构问题严重、经济合作深入不足等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部的城市彼此之间的整合不足,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虽然凸显,但广州也仅仅局限于点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拓展和辐射作用,从而限制了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延伸,降低了中心功能,城市认同感和凝聚力缩小。此外广州的经济贡献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区域中心城市来说,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2.1.2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传统的低水平、劳动密集型的外源型经济是当前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其虽在珠江三角洲第一轮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资源环境的约束力增大,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严重,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滞后于当今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环境和状态[2]。此外,珠江三角洲以“成本指向性”外资结构为主,其十分依赖于廉价的土地、环境成本以及劳动力,但经过多面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土地资源已经频临匮乏,区域建设用地十分紧张,同时其长期以来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这就制约了当前区域内稳定、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此外,环境因素也是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雾霾、酸雨等污染状况普遍,与自然的不和谐不利于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2.1.3东岸与西岸经济发展不平衡以珠江口为分界,可以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分为东西两岸,东岸有广州、深圳、惠州、东莞四个城市,西岸有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以及中山等五个城市。就目前来看,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西岸的竞争力要明显弱于东岸,从而形成了东强西弱的局面。但当前东岸城市的土地资源已经十分匮乏,传统的依靠土地和劳动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发展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二次创业”崭新阶段的重要趋势。

2.2应对策略探讨

2.2.1加强城市间的合作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强调现代城市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传统的“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当加强珠江三角洲内部城市之间的互补、联系、合作、整合,杜绝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关系,通过板块式的经济形势将珠江三角洲做大、做强,实现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共赢和发展。具体来说,珠江三角洲内部应当积极打造“双核多心”的城镇中心体系,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珠江三角洲内部资源的整合。对于广州市来说,广州要定位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龙头城市、中心城市,不断加快自身的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强化自身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上的中心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将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珠江三角洲现代化中心都市。

2.2.2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珠江三角洲发展趋势,珠江三角洲区域应当以技术———产业创新为中心,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坚持创新,坚持消化创新与集成创新齐头并进的方式,充分利用开放优势,吸引先进技术、消化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终实现技术出口,以此来培育本地企业成长,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

2.2.3东西岸共同发展首先,要积极兴建运输网络,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强调西岸城市的重要地位;其次,政府要合理整合优化东西两岸的资源,提升西岸边资源集聚的能力;最后,以广东为首的东岸城市要积极加强与西岸城市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优势互补,以此来促进东西两岸的共发展。

3结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以及内部的经济联系问题,并针对广州市提出了具体建议。之后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整体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旨在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协调、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雨欣.珠江三角洲地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实证分析与思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2]李翠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8):66-7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