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23: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和谐与稳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内生增长;行为主体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2-0015-05
一、引言
在过去的二、三百年当中,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西方世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和社会成就。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再生产程度空前扩大,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一些前殖民地国家以及其他后进的欠发达国家也先后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围绕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则是经济建设,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远远走在政治、文化一体化的前面。但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世界各国也不断遭遇各种挫折,一些新的问题和形势困扰并将持续困扰各个国家,比如生态和环境危机、日益扩大的贫富分化格局、局部动乱和冲突的压力、社会矛盾积聚和蔓延、人口老龄化趋势、医疗和社会保障问题,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甚至面临食物短缺、流行病蔓延和战争内乱的生存威胁。这都提示我们注意经济发展的负面结果,重新认识经济发展,将经济建设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考察,以避免狭隘的经济发展观。
回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围绕着财富生产和分配,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在各自的范式下构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对于我们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多种视角。然而在丰富和深化认识的同时,各个学科也常常将其他因素分离出去或者假定为外生变量,某种程度上使得我们的认识过于片面,不能客观地认识经济增长的实质,将经济过程“脱嵌”于社会和政治过程也使人们忽略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互动过程,在实践中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狭隘理解和追求,造成经济发展的代价过高,甚至不可持续,结果导致社会和政治的反复动荡。因此有必要在更高的高度上重新看待经济增长,在真实的时间和空间下理解经济内生增长的过程和实质,避免对经济增长的简单形式化分析。
基于此,本文在回顾已有的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在政治和社会过程中理解经济问题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行为主体、发展过程和发展实质三个方面对经济内生增长作出解释,在此前提下,扩展了政治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社会与经济的互动过程和内在关联,以在真实的时间和空间下理解经济增长以及政治和社会的变迁,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二、 对经济增长的解读
(一) 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
1.古典经济学。为了便于理解和清晰的认识各个阶段关于经济增长的不同观点,本文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学,包括马歇尔之前的重农学派、重商主义学派以及更早的一些经济学家或思想家;新古典经济学,包括马歇尔以来,经过凯恩斯、萨缪尔森等人为主发展的经济学理论,也即我们通常所指的主流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指的是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将制度因素引进到经济增长的认识中来,从一个更接近实际生活的范式构建经济增长理论。
以最为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亚当·斯密为例,古典经济学家强调劳动分工在财富创造和生产当中的核心作用,分工程度的加深促进了专业化和交换范围的扩大,从而扩大并繁荣了市场,提高了民众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在此基础上,他还阐述了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条件,即著名的价格机制或“看不见的手”原理。马克思据此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1]其他古典经济学家尽管没有像斯密一样明确提出分工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但也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例如重商主义以扩大本国商品出口规模为目的的政策反映了市场规模对某种商品和某个国家贸易及财富积累的重要性。
2.新古典经济学。自马歇尔以来,或者是出于使经济学科学化的目的,许多经济学家梦想建立一门像物理学一样严谨的学科,经济学逐渐偏离了古典经济学的方向,转而将资源配置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引进供给和需求曲线,运用边际分析方法,使用一系列的数学工具和方法将经济学问题形式化、规范化。
20世纪30年代,哈罗德和多马几乎在同一时间提出了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型,一般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其公式表达为:G=s/v,G为经济增长率,s为储蓄率,v为资本—产出比,当v为常量时,储蓄率即资本的多少就决定了经济体系的增长率;[2]随后,索洛放弃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产出比不变这一假设,改而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3]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索洛余值”;但是什么引致了技术进步在索洛模型中不得而知,技术是作为外生变量处理的,从而是不可处理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罗默和卢卡斯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他们的模型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琼斯在探讨该模型不足的基础上着重指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技术带来的新发明和新创造,而技术进步是由理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行为内生出来的。[4]在建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努力中,Hayami(1985)等人提出的诱致性技术变迁非常具有代表性。具体的,他们在对美国和日本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比较分析中认为,要素禀赋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为技术变迁提供了诱导机制及变迁方向。此外,他们还从过程和时间变化的角度考察了技术变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5]
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不断完善,其解释力度也逐渐提高,一些模型也因此声称为内生增长理论,但其逻辑的彻底性和可信性却仍然值得怀疑。首先,该类模型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表现没有区分,没有从时间进程的角度考虑经济增长,因此对经济增长核心要素从强调劳动、资本、技术到知识不断产生变化和摇摆;其次,以代表性厂商和代表性消费者作简化处理忽略了行为人的异质性和能动性,从而大大缩小甚至偏离了经济增长的内涵。实际上,尽管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也发展出各种内生增长理论,将资本和技术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但在根本上,物质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的投资及技术创新都是由行为人这一主体所主导,其动力机制在此类模型中并未被指出,致使模型的逻辑不够彻底。换句话说,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在本质上只是增长本身或是增长的现象,并不能作为增长的原因(North,Thomas,1973)。
3.新制度经济学。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的种种缺陷,许多富有远见的经济学家致力于解决该问题,他们将制度要素纳入经济增长理论,在外延上通过放宽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条件,引进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和交易费用,努力修正经济增长理论。尽管新制度经济学内部存在诸多分歧,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得到极大强调,制度是重要的这一点基本已达成共识。围绕着制度决定技术,制度在根本上决定经济发展绩效,经过一批学者如科斯(R.H.Coase)、诺斯(D.C.North)、威廉姆森(O.E.Williamson)等人的努力,发展出了不同方向的理论分支,如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委托-理论、团队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等。
总体而言,新制度经济学可视为对古典经济学的重新回归,并且在形式化和分析工具、方法上都进一步加深和拓展了古典经济学的认识。在推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对话交流上,新制度经济学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增长的认识提供了桥梁。
(二)经济如何嵌入政治与社会
经济生活作为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人们其他社会和政治活动。事实上,纷繁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活动所围绕的核心正是经济利益的生产和分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制度文明和生态环境下,政治和社会活动呈现多样化形态。无论如何,经济活动都无法脱离社会和政治环境而独立存在。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解决人类经济问题时显示了巨大的能量,经济似乎已主导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其方方面面,经济学也以一种“帝国主义”姿态不断向周围学科扩张。人们逐渐沉浸在市场经济这一体系之内,好像经济问题,金钱和物质文明就是生活的全部,甚至主导一切,傲慢的经济学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主题和分析方法不屑一顾。但经济学正为这种傲慢付出代价,经济发展逐渐遭遇可持续性问题,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严重不足,伴随经济增长出现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日益尖锐,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效性逐渐衰减。
正如前文所言,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代表的经济学流派积极与社会学、政治学展开对话,试图修正狭隘的经济增长理论。布坎南(Buchanan,1962)在构建公共经济学框架时考察了和规则对经济体系的影响,着重从个体行为、决策及其互动中分析政治活动和经济过程;[6]阿塞莫格鲁(Acemoglu)分析了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真实影响机制,认为产权和政治权力等因素决定市场均衡,进而决定经济的增长。[7]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如涂尔干(Durkheim)、普特曼(Louis Putterman),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等人都积极和经济学开展对话,相邻学科和交叉领域的互相融合极大推动了对经济增长的认识。综合他们的分析,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等社会资本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最有名的例如韦伯对新教伦理和加尔文教义改革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兴起发挥了重大作用;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传统国家较天主教文化传统国家也具有更高的绩效,Knack和Keefer(1995)、Durlauf和Fafchamps(2005)同样得出社会资本与经济绩效正相关的结论,一个鼓励合作与协调的文化价值观和信念体系会增进经济绩效,但单纯强调文化决定经济发展的观点受到Acemoglu的挑战,认为一旦将经济制度因素考虑进来,文化的解释力度便没有那么显著。[8]
总结归纳各个学科之间的对话,关于经济增长和社会、政治因素的关系,大多时候人们的关注点在于社会与政治环境对经济活动产生的结构性影响,尽管这一努力拓展了人们对于经济增长的理解,但其具体过程和内在的机制却并不十分清。有关经济如何内生地、自发地增长,社会与政治体制的规律性变迁,推动变迁的主体和逻辑等问题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化。
三、经济的内生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主体
经济的增长总是要由一定的主体来推动,经济过程是一个不同类型角色参与和互动的过程,每个参与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以及长期利益的索取和保障,结合自身禀赋和掌握的资源,在一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寻求对这种权力的控制。首先,所处角色的差异决定不同行为主体信息来源和信息丰裕程度的差异,每个主体都具有特定和无法消除的自身利益,由于行为主体异质性的存在,每个主体对于环境和信息的解读和计算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行为主体面临不同的效用函数;其次,每个行为主体都不仅作为经济人而存在,还是社会人、政治人,也即每个人都生活在真实的社会和政治过程中。这就决定了行为主体通常不只面临一个效用函数,一个人不仅要在一件事情上作出选择,更要同时面临多件事情,每件事情都带来一定的效用,而时间、精力、资源和能力却是有限的,因此行为主体必须首先在事情间作出取舍,之后才是特定事情上的行为选择。我们将此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效用函数的选择,第二个阶段是对具体行为的选择;第三,在时间进程中,不同时点上行为主体连续的面对多个效用函数,每个效用函数往往持续性存在,即事情是一个历时过程,而非转瞬即逝。那么不同的效用函数通常就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例如通过发挥互补作用达到独立效用函数所不能达到的效用,此时,过去就会影响现在和未来,路径依赖性因而得以存在;第四,每个效用得以实现不只取决于行为主体本身的行为,结果取决于行为的互动和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利益的获得是社会交往的结果,因此必须考虑个人行为对其他人行为的影响;最后,效用函数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改变,行为主体的认知相应的发生变化,对环境和行为的认识也会得到修正,相应的,效用函数也得以重塑。
以上过程说明了行为主体在一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的行为逻辑,该逻辑是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被动的行为过程,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之外,行为主体还必须考虑对利益的占有、享受和处置权。如果将追求利益视作财富的生产,那么对利益的占有、享受和处置就可以看作对财富的分配。在后一过程中,行为主体在更高程度上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他们努力争取改变既有的政治和社会规则和结构,改变自身的角色和定位,以获得更高报酬或奖励。
(二)经济增长的过程
经济增长作为行为主体互动的结果而发生或者不发生,经济增长并不是任何行为主体的直接目的所在,只是作为行为主体追求和长期占有自身利益的诉求而发生。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行为主体的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但也可能存在与国家利益相悖的行为主体,这些主体就没有动力促进甚至极力阻挠经济的增长。这一方面是由于追求经济增长需要付出成本,不同行为主体付出的代价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不同行为主体从经济增长获得的利益也是不一样的,结果经济增长通常并不是普惠式的,有获利者也有受损者。此外,一部分人可能通过搭便车的方式不劳而获,不费成本的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这表明经济增长并不能先验的发生,将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目标,动员所有行为人共同努力达成这一目标也并不总是为行为主体提供可信的预期和激励。
在稳定的政治与社会规则和结构下,各个行为主体为了获得和占有更大的利益而寻求一定的社会交往和互动,并非每个主体都发生互动,互动的程度也因利益大小而在主体间有所不同。如果大部分互动发生在经济行为主体之间,每个行为人要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尽可能多的满足别人的需求,当一个国家大多数人都在从事服务于别人的活动,同时自己也被他人所服务时,大部分主体的效用函数得到实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大部分互动发生在经济行为主体和政治行为主体之间,从而为寻租提供条件,经济增长就变得不确定起来。当大多数行为都是非生产性活动时,经济的长期前景必然暗淡;如果大部分互动发生在经济行为主体和社会团体之间,经济活动的范围就无法得到扩张,社会化大生产就无法实现,这种情形对应着小农经济的自然形态,大多数经济活动包围在一定的近缘文化和种族群体内部。
在不稳定的政治与社会规则和结构下,各个行为主体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其行为就不仅仅表现为竞争形式,而可能演变为斗争形式,通过武力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攫取利益,占取有力位置以获得未来的利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想要打破这种格局就变得极为困难,除非有力量相当的威胁团体存在,才会产生改变现有规则的动力和积极性。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长期持续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
因此,经济增长依赖于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在这个条件下,行为主体才有可能和积极性从事一定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等活动,通过与其他主体的竞争获得更优的资源配置,占得有利的位置,争取更大的权力,目的是获得更大的利益。随着经济增长和财富的积累,人们的认识和能力也不断的发生变化,对利益分配也会提出新的要求,寻求改变现有的政治与社会制度,这一行为具有斗争倾向,但在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斗争的形式会逐渐趋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斗争的程度也会变得缓和。
(三)经济内生增长的实质
回溯世界各国经济历程,经济增长是伴随着经济活动脱离宗教、种族和政治服从而发生的,经济活动的独立和自由进行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否则交往规模就不能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也就不能扩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就不能发挥,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成为不可能,现代技术也就无法产生和推广,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也不能产生和存在。
与之相反,经济的内生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自发的过程。长期性体现为经济内生增长的生命力,这种增长不是短期性的,而是长时期的、遍历性的满足于广大行为主体的利益诉求而存在的。可持续性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体现为增长不是竭泽而渔式的,牺牲未来和下一代人福利的发展,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体现为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体系的协调和共同发展。尽管经济的内生增长以经济过程脱离宗教、文化和政治而独立为前提,但这种独立不是对政治和社会的背离,也不是对政治和社会因素的抛弃,三者之间仍然相互作用和影响;自发性体现为经济的自然增长,而不需要借助外力,尤其是政府的推动和干预来达成。
就内生的逻辑来看,这种增长表现为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具体的,一定的政治与社会规则和结构下,行为主体获得更大利益的愿望推动他们努力满足其他主体的需求和愿望,这种愿望的实现程度决定所获得收入的高低。另外,正是满足其他主体需求才产生了自我的需求,因为满足别人的需求必须要生产或销售产品、服务,这就产生了对原材料和其他资本的需求,与此类似,原材料提供商也因为供给才产生了新的需求,这样的链条和网络构成了整个经济过程。该过程又是动态变化着的,随着制度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认知程度和能力的提高,一些旧的需求逐渐萎缩甚至被淘汰,新的需求被不断发现甚至创造出来,也就创造和发现了新的市场,最早发现并成功扩大市场规模的主体就将因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探索失败也将使迈出第一步的主体为此付出代价。成功创新的主体将反过来推动整个链条和市场的革新,这种进步和竞争的力量自发地推动经济的内生增长。但实际上,创新的成本往往极高,失败的可能性极大,一个鼓励和容忍失败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就有可能走在创新的前列。同样,通过外力干预经济内生增长,即使怀有善意的目的,一旦干扰或将经济调整的路径打破,经济的内生增长就会因此中断或者扭曲。有必要强调,经济的内生增长是一个过程和结果,是一个先后经历了由种族群体、宗教组织主导到政治主导,到企业家主导的过程和结果,而不是作为一个目的而实现的。
四、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内在关联
(一)政治与社会
政治和社会之间的全部关系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着重考察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比重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康豪瑟的大众社会理论为切入点,康豪瑟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结构应由三层组成:政治精英—中层组织—民众。但是现代化进程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传统意义上以村落和亲缘为基础的联系,也就打破了社会中层组织。中层组织的多样性导致利益和认同感的多样化,也就降低民众被大量动员进同一个运动中去的可能。缺乏社会中层力量则会使大众更容易受到小部分政治精英的控制,或者导致民粹主义。[9]因此,政治和社会的关系与结构为主体提供了特定的行为预期,社会力量过于弱小,占多数的经济行为主体与少数的政治精英直接对话和讨价还价就会因为刚性过大而过于脆弱,引发暴力、冲突的斗争行为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反之,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局面就更容易达到,经济内生增长的机会便因此而增加。
(二)政治与经济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最重要的体现在政治精英群体和经济行为主体的互动过程中,互动的规则由政治精英群体制定和实施,并由其他社会群体监督。双方行为主体都有追求自身利益的诉求,但政治活动本身不创造任何财富,财富全部由经济行为主体创造。此外,对权力的占有还是未来占有和享受利益的保证。如果双方的互动是一次性的,政治精英必然选择全部攫取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如果双方的互动是重复的、多次的,政治精英通常不会选择全部掠夺行为,而是通过征收一定的税收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可靠的保护,甚至通过实施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权保护等政策,以期望在扩大财富生产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另外,政治精英群体要同多个经济行为主体交往和互动,因此就必须顾及自己的声誉,以使得和另外经济行为主体交往时的行为和策略可信;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深入,政治精英还面临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促使政治精英努力提高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家能力,从而在长期保证自身利益的占有。
政治活动影响经济行为的同时,经济行为主体也会寻求改变政治体制以获得更好的获利机会,不同的收益——成本差异决定主体寻求改变政治架构的程度和方向。例如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各种手段试图推动和改变政策制度的变迁,当大部分行为主体都有能力影响政治体制及其他政策时,互动的结果可能恰恰是中立和不偏不倚的,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当只有少部分行为主体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时,其他行为主体将会失去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和信心,从而被动的、消极的参与经济过程,整个经济可能就陷入低水平的发展陷阱。
(三)社会与经济
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在经济行为主体和社会的互动过程当中。一般而言,经济活动是人们获取利益的主要手段,但人们也具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和诉求,需要诉诸于社会来达成。此外,社会文化、习俗、规范等非正式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甚至改变人们的效用函数。最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结构改变的难度较大而较为稳定,使得行为主体的预期得以相对的稳定,人们的行为也因此具有更多的黏性和柔韧性,这样才能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的同时不至于产生过大的落差,为经济的内生增长提供了缓冲和的作用。
五、导向我国经济内生增长的合理建议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多年,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边际效用已开始递减,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市场体制仍然必要。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当前中国经济模式不可持续性也已达成共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提示我们需要新的发展思路。综合前文,经济的内生增长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由于激进的政治体制改革会大大增加社会动荡的可能性,鉴于此:
首先要继续扩大和激发更广大主体主动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将经济发展的主体由国家、省、市、县、区扩展到企业家和个人,降低创业成本,鼓励创新,使经济发展的链条延长和更新,形成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内在动力。
其次在经济体制改革边际效用递减的时刻,要重点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强化社会力量,促进各类社会团体的自发形成,以发挥行为主体间的协调和互补作用,通过社会自身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积极创建良序的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强大的社会力量能促使民众运动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形成,从而降低大规模、冲突性社会运动,为改革的渐进创造条件。
最后,要不失时机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是,大部分的政治体制改革都应在社会体制改革边际效用递减以及社会力量足够强大的时候,自发的、内生的进行,通过这种继起的、渐进的改革和变迁,保持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协调和相互适应。
参考文献:
[1]盛洪.分工与交易[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2]陈新斐,张婧.谈知识进步下
内生经济的增长模型[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
[3]李雪峰.人力资本、R&D与中
国内生经济增长[J].中国科
技论坛,2005,(6).
[4]李治堂.人力资本积累、研究
开发与内生经济增长[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
(3).
[5]Hayami,Y.,V.W.Rutt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vised Ed[M].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5.
[6]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
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
[M].陈光金,译.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达龙·阿塞莫格鲁,詹姆士·A·
罗宾逊.政治发展的经济
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
起源[M].马春文,译.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8]魏福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因
素: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
评论,2011,(3).
[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
针对群众文化的特征,和社会和谐的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群众文化的发展的前提和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更深一步了解群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和谐
群众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和谐,和谐就是以人为基础。人类活动的和谐就是社会的和谐。人们常说的“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地利人和”等无不昭示着“和”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社会上起到的作用。和谐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代代相传的美好传统。诸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中国传统的节日,那种喜庆和谐的气氛,全民同贺的快乐,无不体现着和谐的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群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共同携手建设的结果。群众具有强大的力量,是宣传和继承文化的基础。它能够促进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和谐不仅是中国群众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新时代群众文化的时代精神。因此,群众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的提高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
群众文化和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只有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涵养及素质,社会才能和谐进步,才能看到和谐快乐的场面。试想曾经的远古时期为什么人都是野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用最粗暴的方式,那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没有文化的教育和规范,更没有一定的制约,一切都是混乱的,也就没有和谐之说。所以群众的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所提炼出的生活模式,是一种生活的规范准则。群众的文化越高,认识越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就会越高。社会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群众组合起来的。群众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群众文化发展了,那社会和谐也就会进步了。社会的和谐进步更加快带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进步的,是互利互惠的,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要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步,就必须要以群众文化的发展作为指导的方向,找好群众整理文化发展的重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以最有效的方法达到最直接的效果。譬如可以发动政府重视起群众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积极的倡导群众学习的热情,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也认识其重要性,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建设公共的文化学习体系,尤其在农村或偏远的地区,发展和健全这种体系措施,组织群众积极学习,让整个社会能够平衡稳定的前进,不能让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认识落在最后,否则也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进步发展。
三、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保障和前提
社会和谐的进步不是一步到位的工程,它需要漫长的路程,是长期的工作。群众文化的提高也是漫长的过程。群众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进步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逐步的加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的进步。群众文化的教育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群众有很强的传播信息的作用,文化在人民群众之间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所以我们要广泛的建立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成立文化中心、休闲驿站、文化馆等等,让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发扬,让社会和谐的进步的精神能够深入人心,得到全民的认可和支持。通过文化活动的传播和发扬,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丰富了人民大众的生活精神内涵,塑造了他们美好的灵魂,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社会风貌就会因为群众文化风貌的改变而改变,社会和谐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
四、提高群众文化,创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随着社会的高速迅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明显、人们的心理变化,矛盾的扩大和激化,社会现象越来越复杂,人与人之间变得不信任,相互猜忌指责,抨击,所以人们在长期生活工作上的压力日益加大,心态开始变得浮躁。在社会体制的影响下,金融危机、住房危机、事业危机等等都可能激化矛盾。群众都存在不安的情绪和心理的不平衡。面对社会的现象,需要宣泄一种不满的压力,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的时有发生。所以要改善这种社会矛盾的计划,提高群众的认识,正常、公平、客观的看待面临的问题,妥善的处理所面对的困难,社会才能和谐的发展,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可见群众文化提高,创建和谐社会意义远大,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奋斗。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提高意义远大。群众文化以其独有的和谐的特征,影响着社会和谐的发展;社会和谐的发展直接制约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群众文化的提高和社会和谐的发展是无法分割的整体,两者的进步和发展是相互的。社会和谐是一切事业发展之基本,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谐是前提,群众是基础。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群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生活的安居乐业。社会由群众组成,群众来自社会的大家庭。加强群众文化的教育,社会和谐也必然就随之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歌. 群众文化发展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14) .
[2] 卢啸庚. 群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向[J]. 剧作家, 2009, (01) .
[3] 孙海霞. 论群众文化[J]. 青年文学家, 2009, (03) .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明确方向,理清思路,深化认识,不断创新,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在推进社会和谐普惠区建设的进程中切实发挥好政策宣传、思想导向、行动指南的作用。
一、把握正确导向,为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活动打牢宣传思想基础
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如果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和灵魂,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农场党委工作中心,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化对和谐普惠区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学习宣传,使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创建和谐普惠场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努力在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做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要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加强创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示范宣传活动,完善新闻及时准确报道机制,形成有利于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建设的舆论环境。同时要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加强对基层的形势、政策教育,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使全场人民自觉地为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工作贡献力量。
二、弘扬时代旋律,为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工作是充满创造活力的,活力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宣传思想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奏响时代旋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普惠区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要始终把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北大荒精神新内涵、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全场人民爱场发家的意识、团结的意识和发展的意识。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利用重大节庆日和重大纪念日,发挥烈士陵园和文化遗址等教育基地的作用,引导和激励全场人民同心同德地创造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使全场人民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维护稳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投身到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的实践中。
三、推进道德建设,为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
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那么我们说,如果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将无从下手,更不要说创建的成功。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在道德建设工程中,要切实发挥导向作用,有所作为,为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工作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以文明单位、文明生态管理区、文明和谐小区、和谐家庭的创建为总抓手,统领其他各类创建活动,在全场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社会做一名好公民,在单位做一名好职工,在家庭做一名好成员,力争在全场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要突出创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两个重点,加强阵地建设、创新教育载体、形成教育网络,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内部、基层、源头,把稳定落实在基层,把和谐创建在基层。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个体户、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培育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
四、抓好文化建设,为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既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又需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文化工作部门,我们要积极拓展内容、拓展领域、拓展渠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积极发展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多举办人民群众看得懂、愿意参与的文体活动,千方百计服务基层、服务百姓。要创新活动形式,把举办重大节庆活动、举行主题教育学习活动等与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立体效应,做到活跃基层、服务群众、寓教于乐。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使文化活动深入农家院落,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心里。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特别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基层群众演有站处、看有坐处、乐有去处,切实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充分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基层文化的活力。要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和开发八五一一农场的历史和旅游文化资源,大力提升农场形象和文化品位,为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推进社会和谐普惠区建设,必须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宣传干部队伍。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有一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危机意识,要在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等反映当展的新知识,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改进工作作风,深入群众,面向基层,调查研究,大力倡导重实际、摸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树立大局意识、中心意识、服务意识,找准位置、选准坐标,一切在大局下思考,一切在大局下行动,多做党委满意、群众欢迎的宣传工作,多打有影响、有效果的宣传战役。
六、着力加强社会管理,积极探索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的新途径
1.加快建设服务型机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宣传思想工作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
2.深入推进和谐社区与和谐城镇建设,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探索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快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建立社区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改进社区管理和服务。
3.积极培育完善和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七、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为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提供组织保证
1.各级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作用。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将领导经济建设和加强社会管理等内容纳入考评体系。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充分发挥老干部在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积极支持他们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
[关键词]微博;公众教育;社会和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39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土壤,但也为极端思想的传播创造了空间。近年来,各种网络社交软件不断涌现,这些社交软件已成为主流思想的传播路径,为公众思想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学者已经进行了很多网络思想教育的研究,这些研究探究了互联网社交平台对主流思想的影响,但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局限性,很多研究成果过于理论化,难以应用于实际的思想教育。下面将详细阐述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1 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现状
1.1 对象定位不明
目前,全国各地已开展了很多基于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但这些教育活动的缺陷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受众定位不明确。微博属于网络新型事物,微博用户一般都是年轻人,而现有的教育宣传模式十分落后,都是通过文字资料进行说服式教育,容易导致用户抵触。除此之外,很多地区在用微博进行社会和谐宣传时,忽视了宣传的针对性。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存在多种定位问题,一是教育对象不明确;二是基于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的内容定位不明确,微博不应将多种教育内容混合在一个平台上,因为这样容易导致用户对微博教育内容理解不深入,而且难以找到所需内容。
1.2 教育形式单一
现有的微博社会和谐教育资料的形式很单一,大多以文字内容为主,但微博具有一定字数限制,传统的教育资料已经难以适应微博的传播方式,因此,微博宣传管理团队应打破现有的传播形式,将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的资料纳入宣传体系中。除此之外,微博用户具有一定广泛性,统一的宣传资料不利于用户阅读。微博是一种快餐式的文化产物,这种产物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可以用于娱乐或阅读的时间很少,而且很多人更容易被娱乐化的事物吸引,这些网络事物具有较强的“吸睛能力”。为了提高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的效果,微博管理团队应通过多种形式传播社会和谐精神。
1.3 管理模式落后
基于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宣传教育模式,因此,需要根据微博宣传特点制定管理模式,但很多政府部门仍然采取常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微博宣传的效果。基于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模式需要建立配套的反馈管理机制,根据微博教育形势进行实时调整,另外,部分地区的微博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导致微博社会和谐教育效果不理想。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不同于传统线下宣传模式,但很多地区的政府宣传部门仍然采用传统宣传管理方式,以说教方式给公众灌输社会和谐精神,容易导致年轻人产生抵触心理。另外,许多微博管理团队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模式,完整的信息管理模式应该全程跟踪信息流向,从信息审核、信息传播、信息编辑及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掌控信息。
1.4 配套政策缺位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社会和谐网络教育的相关政策,配套政策的缺位导致微博社会和谐教育推广缓慢。另外,现有的社会和谐教育政策缺乏导向性,不能指导基于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政策的缺位不利于各地协调开展工作,导致微博社会和谐教育得不到保障,而且已有的政策细化程度低,没有明确针对微博进行规范。基于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是网络技术与民族精神的完美结合,网络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很快。另外,网络不断产生新兴的信息平台,每一种新兴信息平台都会导致打破原有的信息传播模式,但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难以跟上网络的发展速度,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缺少法律政策的支持,也是导致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推广缓慢的主要原因。
2 基于微博开展社会和谐教育的对策
2.1 提高公众参与度
公众参与度是反映微博影响力的主要指标,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模式必须以广泛的群众支持为基础。政府相关机构可以建立专门的微博团队,不断更新社会和谐教育的信息,为公众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服务。各地区政府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开展微博教育宣传,广泛采集公众建议与意见,通过多种信息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将文字、音频、视频等联合运用,提高公众参与度。除此之外,在进行微博社会和谐教育时,应根据公众层次进行明确地位,同时配合线下宣传,帮助公众了解微博信息。另外,可以根据社会热点事件举办专题讨论会与座谈会,帮助公众认识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2.2 营造微博教育氛围
各地区的党政干部应积极参与微博社会和谐教育,通过注册微博账号,实时了解公众对社会和谐的认识,帮助各级领导干部走下“神坛”,走进群众。领导干部可以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创建微群,通过生活感悟、社会热点事件评论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从而吸引公众参与微博社会和谐教育。微博管理团队应因势利导,利用微博加强政府部门与公众的联系,积极推进社会和谐教育工作。另外,微博管理团队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教育模式,可以通过制作诙谐幽默的视频短片吸引公众,保证宣传材料符合微博传播形式,为微博社会和谐教育模式创造健康民主的环境。
2.3 建立长效更新机制
微博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公众意识的完美结合,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实时各种信息,包括生活细节、生活感想、个人意识、思想感悟及事件看法等,因此,微博的信息量十分庞大,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需要公众长期参与,因此,要建立微博的长效更新机制。这种机制是微博社会和谐教育模式的基础。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宣传团队可以采取外力推动微博社会和谐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社会和谐宣传。除此之外,公众的参与度与平台的开放程度以及活跃程度具有直接联系,微博管理团队应保持与公众的交流,通过交流吸引公众参与,鼓励公众表达对社会和谐的想法。
2.4 建立微博教育体系
基于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模式不仅需要公众的参与,还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微博的社会和谐教育模式的建设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对象导向机制,微博社会和谐教育的对象十分广泛,包括各年龄段、各社会层次的人群,这些人群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因此,在进行微博社会和谐教育时,必须根据受众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比如,对青少年进行宣传时,应该以具有特色的宣传资料为主,保证宣传资料对青少年群体的吸引度;二是细化管理模式,微博属于网络宣传工具,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微博管理团队在进行宣传前,必须严格审核各种资料,细化数据管理程序,保证宣传资料的正确导向性;三是开展配套培训机制,帮助各地培训专业的微博宣传团队,保证微博教育的专业性。
3 结 语
微博诞生时间很短,但微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2009年微博开始席卷中国各地,但现有的基于微博开展的社会和谐教育模式十分落后,已难以满足社会和谐教育的需求。因此,只要充分了解微博的传播特点与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微博的教育优势。微博具有较强的草根性,一方面微博可以移植到各种平台上,另一方面使用微博的网友具有平民化特征,这也使微博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除此之外,微博还具有便捷性、实时性、原创性等特征。因此,基于微博开展社会和谐教育时,必须把握微博的以上特点,一方面需要保证思想教育材料的真实性与说服力;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将宣传教育材料简洁化,以利于不同背景网民的接受。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微博展开社会和谐教育的必要性与现状,并从公众参与度、微博教育氛围、长效更新机制以及微博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子云.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把中央的要求部署与本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河南省驻马店市围绕实现中原崛起的目标,确立了抓发展、抓稳定、抓作风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途径。
抓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发展保障和谐,和谐促进发展。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驻马店市注重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有效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通过抓发展,使广大群众得到较多实惠,减少了利益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抓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社会基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和谐社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为促进社会稳定,驻马店市开展了建设“平安驻马店”活动。一是化解各种矛盾。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专门组建下访工作组,对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等工作中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和集中调处,使上访人数明显下降。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预警机制、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社会治安的防控机制等,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止重大案件的发生。三是拓宽民主渠道。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出台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时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做到“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办”。通过抓稳定,努力营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抓作风,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群众基础。党员干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其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针对党员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驻马店市在作风建设中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坚持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解决党员干部存在的各种作风问题,强化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二是认真搞好服务,构建和谐的政企关系。按照建设法治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务公开,解决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弱、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积极主动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三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出发,加大对农民工、下岗失业职工、农村特困户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和农村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通过抓作风,积极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把中央的要求部署与本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河南省驻马店市围绕实现中原崛起的目标,确立了抓发展、抓稳定、抓作风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途径。
抓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发展保障和谐,和谐促进发展。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驻马店市注重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有效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通过抓发展,使广大群众得到较多实惠,减少了利益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抓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社会基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和谐社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为促进社会稳定,驻马店市开展了建设“平安驻马店”活动。一是化解各种矛盾。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专门组建下访工作组,对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等工作中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和集中调处,使上访人数明显下降。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预警机制、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社会治安的防控机制等,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止重大案件的发生。三是拓宽民主渠道。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出台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时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做到“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办”。通过抓稳定,努力营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抓作风,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群众基础。党员干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其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针对党员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驻马店市在作风建设中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坚持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解决党员干部存在的各种作风问题,强化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二是认真搞好服务,构建和谐的政企关系。按照建设法治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务公开,解决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弱、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积极主动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三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出发,加大对农民工、下岗失业职工、农村特困户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和农村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通过抓作风,积极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把中央的要求部署与本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河南省驻马店市围绕实现中原崛起的目标,确立了抓发展、抓稳定、抓作风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途径。
抓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发展保障和谐,和谐促进发展。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驻马店市注重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有效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通过抓发展,使广大群众得到较多实惠,减少了利益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1、我国社会劳动关系的现状
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主要表现为总体上比较稳定协调,但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劳动关系趋于复杂,协调处理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劳动关系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我国需要就业的人数逐渐的增多,但就业岗位是供不应求,展现出比较严重的就业矛盾;(2)我国工业伤亡事故的发生率没有得到有效地抑制。国家安全监管部门通过数据统计发现,虽然我国工业伤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伤亡人数仍然占据很大的比例,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还是非常大;(3)我国社会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社会劳动争议案件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威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因素。虽然近些年我国加大了对社会的整顿力度,很多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所以还需要加大对社会的整顿力度[1]。
2、构建新型社会劳动关系的意义
社会劳动关系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最为基础的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其实就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协调处理好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者、劳动者与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之间的关系是构建新型社会劳动关系的关键;(2)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和谐,而且关乎到国家发展的稳定性,如果劳动关系不和谐,那么社会也不可能和谐,所以说劳动关系的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就建设不成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3)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劳动关系也日趋复杂起来。社会中各种劳动纠纷频发,给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立社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1]。
3、新型社会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构建新型社会劳动关系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是我国要构建的新型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其实新型的社会劳动关系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规范有序。社会安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劳动关系规范方式法制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市场经济说到底就应该是法制经济,它要求人们的经济行为要按照市场规则达到法律规范。劳动关系的正常运行,也同样要按照市场规则用法律来规范,从而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规范有序的劳动关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使社会劳动关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2)公平合理。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新型的劳动关系必须体现公平正义,即公正合理的劳动关系。所谓公正合理的劳动关系,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并通过平等协商来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使各自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的劳动关系。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调节方式契约化的具体要求。因而,构建以公平合理为特征的新型劳动关系,既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3)互利共赢。社会的发展一定要围绕着互利共赢这个理念,只有坚持这个理念,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发展。社会中劳动者和资本拥有者间的利益关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所以只有当利益分配合理时,二者的积极性才能被很好地调动起来;(4)和谐稳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更牵涉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2]。
4、构建新型社会劳动关系的主要措施
4.1社会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而劳动关系的实质就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建立新型的社会劳动关系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重资本轻人本,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很多。所以要构建新型的社会劳动关系,就要首先改变原有的发展理念,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要真正做到切实尊重和维护广大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权益,把劳动者的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最终可以让劳动者共同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4.2完善社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劳动环境、劳动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要想保证新时期社会劳动关系和谐,就需要逐步地完善社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已成为解决劳动关系矛盾的关键所在。因此,构建新型的劳动关系,必须要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社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主要是做好以下工作,即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等。
4.3提高劳动者的岗位力量
劳动者在经济市场中通常处于劣势,这不仅是因为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而且也因为动者自身缺乏抗衡能力。所以要想改善社会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劳动者本身也要做出努力,努力缩小与资本拥有者之间力量抗衡的差距。劳动者一方面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劳动者可以参加一些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这样可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就业能力,久而久之就可以改善当前的这种社会关系。
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社会如何得以和谐?不同的学者以及不同的学科可能会有不同角度的回答。作为一名法学工作者,笔者从法学方面对此问题作点思考。
和谐原本是指一种事物之间搭配合理与匀称的关系。社会和谐则是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协调状态。而所谓法律上的和谐,则是指构成社会的所有主体在法律框架下为了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所构建的一种平等、互助、互惠的稳定关系以及在关系变动时的相安无事。就是说法律上的和谐是在承认主体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借助理性和制度,通过权利的实现而构建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是主体之间在权利面前的不同而和。也就是说法律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充满公平与正义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这不仅阐明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而且强调了如何从制度层面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从法学角度来看,要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处理好政府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自然三种关系,必须具备几个基本前提:
主体的平等和自由。社会主体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各种差异,如性别、职业、贫富等等,但其人格上又都是平等的,意志上都是自由的,因而不存在高下之分。没有主体之间的平等,任何关系的建构都不可能出于自愿、出于理性,也都无法维系长久。因而,全社会所有主体的平等与自由,而非部分主体的平等和自由,是实现法律意义上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
以实现权利为主要内容。人际关系的核心是权利,承认权利、重视权利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和谐为所有主体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最大的空间。重视权益,甚至是重视大多数人的权益,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并非难事;但如果忽略了对少数人和社会困难群体权益的关注,公平就会丧失,社会主体之间的和睦与互助同样无法实现。
妥协与理性。尊重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权利,才能保证自己的尊严和权利,也就是说只有互惠才能带来互助,才能带来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长久,而互惠需要妥协和理性。反之,任何情绪化的东西,任何单向度的思维模式都容易使人际关系走向极端和对立,也就不可能和谐。
诚实与信用。诚实与信用是社会的黏合剂,正是在诚实与信用的前提下,人们才对人际关系、对未来充满了预期;反之,离开了信用,人与人之间就无法和睦相处,维系社会安全的成本就会成倍加大。
总之,法律上的社会和谐,其核心是公平与正义,是对权利的承认,而要想实现公平与正义,就必须消除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公正因素。
关键词:族群;族群和谐;宗教和谐;社区和谐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037-01
东南亚国家新加坡不仅在亚洲,即使在世界上,其政治的清廉稳定、经济上的繁荣进步、社会和谐安定,都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堪称完美的治理状态是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贯彻和谐社会理念,实施族群和谐的执政方略密不可分的。一个只有640平方公里面积,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的“袖珍”小国能在国家成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举世瞩目的发展与和谐成就,值我们得研究。况且,新加坡的社会政治现状和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一党长期执政,都面临多元族群、社会团体的整合等,这就更加值得我们去研究并借鉴其经验。在此我们分析新加坡实现社会和谐的社会基础建设。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移民社会。宗教和种族问题历来是影响新加坡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敏感问题。新加坡独立时,国民中华人占总人口的77%,马来人14%,印度族7.6%,其余为阿拉伯人、苏格兰人、荷兰人、阿富汗人、菲律宾人、缅甸人以及欧亚混血种人。并且人们分别信仰佛教、印度教、回教、锡克教、袄教及基督教等。面对如此复杂的族群和宗教构成,确保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组成的社会团体一致对实现社会和谐极为重要。为此,人民行动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1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促进族群和谐
1.1 通过集选区制提高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为了提高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维护族群和谐,人民行动党于1988年推行了集选区制,集选区制保障了国会中永远都会有少数种族代表当选为议员,使少数族群的政治代表权得到了保障。集选区制避免了“大华族主义”,扩大了少数种族的政治参与空间,促进了族群和谐,巩固了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
1.2实行组屋政策促进不同族群的融合。推行组屋政策是人民行动党增进族群融合,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手段之一。新加坡80%以上的居民佳进了政府组屋。为了促进族群融合,建屋发展局确立了先申请后分配、公开抽签和按族群比倒分配的住房原则,推进不同族群、不同社团和不同区域的居民在新的住宅区中重新组合,由此出现了不同族群、语言和宗教背景的新社区。政府的这种有意将不同民族混合居住的组屋建设政策,打乱了过去按族群和传统社团聚居的局面,促进了不同族群和社团的沟通及各种文化交流,“也有助于产生新加坡族群的一体化和认同感,”①进而有助予培养各种族民众的种族容忍与和谐精神,加速了不同族群的融合。
1.3推行语言政策促进族群和谐。语言是族群情感、族群认同和族群文化的纽带。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移民国家,合理的语言政策对于族群和谐就显的尤其重要。人民行动觉尊重各族群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制定了多语政策,即把马来语定为国语,英语为行政用语,同时同等对待华语、马米语、泰语、淡米尔语四种语言,并规定四种语言均为宫方语言。
1.4 政府推行双语教育,建立同等对待四种语言的教育体制。双语政策带来了三个方面的社会效应:一是便利族群间的交流和了解;二是打破了族群界限;三是减少英语教育和其它方言教育(汉语、马来语、泰语、淡米尔语)就业机会的不平等。②孕薪加坡成功的语言敢策促进了族群间的沟通,体现了政策的公平性,有力地推动了族群和谐的进程。
2推行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促进宗教和谐
人民行动党对宗教和谐十分重视,2003年7月20日,政府发表了《宗教和谐声明》,号召国民在每年族群和谐日(7月21日)的一周内朗诵此声明,即我们同为新加坡人民,谨此声明:宗教和谐是确保我国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社会之和平、进步与繁荣的要素。我们决心通过互相容忍、信任、尊重和了解,强化宗教和谐。我们将始终如一,确认国家的世俗性,提升社会的凝聚力,尊重各人的信仰自由,既增进共同空间也尊重彼此差异,促进宗教间的沟通。从而确保在新加坡宗教不会被滥用来制造冲突与不和。③
人民行动党倡导宗教自由,坚持多元宗教致策,用和而不同的理念分析处理纷繁复杂的宗教问题。执政党在倡导自由的同时,禁止政教结合干预政治,并通过《宪法》明确规定政治和宗教分离。
3政府主导与民主自治结合实现社区和谐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构建城市和谐的基础。人民行动党深知,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都依附于社区,没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城市的和谐与整个社会的和谐。为此,政府坚持用“政府主导,强化组织;统一指导,民主自治;以人为本,积极参与”的社区管理理念,致力于建设“有责任、积极并有爱心、家庭稳固”的富有凝聚力的新加坡和谐社区。新加坡居民住宅80%以上为政府组屋,若干栋组屋构成一个组屋区,多个组屋区划定为一个选区(社区),全国共划分为84个选区。政府行政部门与社区管理机构、基层自治组织以及社会团体之间职责分明并互补互协。这种政府主导与社区高度自治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模式,有效地实现了政府对社区的科学、合理、灵活的建设和管理,使各社区呈现出环境优美、物资丰富、文化娱乐事业繁荣的和谐景象。同时,社会和谐对巩固党的基层建设、挖掘公共资源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人民行动党在执政中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保证整个社会行为规范有序,使社会生活呈现富足而又优雅的现代文明气息,这是人民行动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成功方略。■
注释:
[1] PeterS.J.Chen,Singapore: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Trends,Singapore ,1983,P.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把中央的要求部署与本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河南省驻马店市围绕实现中原崛起的目标,确立了抓发展、抓稳定、抓作风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途径。
抓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发展保障和谐,和谐促进发展。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驻马店市注重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有效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通过抓发展,使广大群众得到较多实惠,减少了利益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抓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社会基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和谐社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为促进社会稳定,驻马店市开展了建设“平安驻马店”活动。一是化解各种矛盾。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专门组建下访工作组,对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等工作中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和集中调处,使上访人数明显下降。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预警机制、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社会治安的防控机制等,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止重大案件的发生。三是拓宽民主渠道。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出台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时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做到“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办”。通过抓稳定,努力营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抓作风,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群众基础。党员干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其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针对党员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驻马店市在作风建设中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坚持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解决党员干部存在的各种作风问题,强化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二是认真搞好服务,构建和谐的政企关系。按照建设法治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务公开,解决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弱、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积极主动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三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出发,加大对农民工、下岗失业职工、农村特困户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和农村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通过抓作风,积极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1.和谐社会是历史的。翻开中国历史,追本溯源,“和谐”思想亘贯至今,源远流长。汉语的“和”字告诉人们:所谓“和谐”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都有“话语权”,这也是中国历史最朴实、最通俗的诠释了。“和谐”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老庄思想的灵魂,也是政治有为的尺度。自古以来圣贤帝王和有为政府无不将社会和谐作为自己最高的执政理念和崇高目标,传统“和谐”思想绵延至今,大家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心平气和、吉庆祥和、邻里和睦、家和万事兴”强调的都是和谐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和谐社会是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把握。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所以和谐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是没有国界的。
3.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和谐社会不是虚无缥缈、高不可及的远大理想,而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应该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社会,应该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应该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应该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
4.和谐社会是终极的。生活幸福始终是人类的共同最求,而和谐则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社会政治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进而使人们过上幸福生活。对于发展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既要追求速度,更要关注质量,既要重视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生态效益。要切实把发展的目的落实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要将人民生活是否幸福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评判标准。
二、树立正义价值理念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所谓正义的价值理念就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建立起崇尚正义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匡扶正义,弘扬正气,最终实现社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能否实现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基本标准和重要尺度,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社会。
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呼唤树立正义价值理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2.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要求树立正义价值理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三、树立正义价值理念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途径
正义价值理念的确立,就是要在全社会广泛建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评判体系,进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和不懈追求,是有为政府积极作为的根本目标,也是全面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
1.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公平正义氛围,促进社会和谐。
在加强舆论引导和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体现公平正义的正面典型,用正面的典型引导人、教育人、感化人,用正义的力量弘扬正气,匡扶正义。
2.完善制度建设,确保法制环境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在完善制度建设上,主要体现在立法方面。而在立法上,要着重突出公平正义的立法精神和价值取向。没有立法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的公平正义就无从谈起。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安定。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肩负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平安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又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人民法院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在审判工作中始终着眼于和谐、致力于和谐、服务于和谐,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服务。
以正确的理念指导和谐。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了和谐社会对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人民法院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把握方向,指导审判实践。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推进和谐司法为目标,确立“政治建院、审判立院、改革强院、规范治院、廉政树院、人才兴院、文化育院”的方针,在广大干警中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和谐司法观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有效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的问题。
以公正的裁判保障和谐。公正裁判既是法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人民法院必须始终着眼于和谐,通过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工作,当好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器和防火墙。近年来,滨州法院大力实施“三案”工程,努力把每起案件办成经得起法律推敲、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办成辨法析理、弘扬正义的“精品案”,办成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和谐案”。坚持把依法调解作为办案的首选方式,“调判”结合,“情法”并用,减少和消除不和谐因素,使每起案件的审判都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实践,不仅让当事人得到公正裁判,还从中感受到司法是和谐的、社会是和谐的。
以便民的服务促进和谐。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职责所在。法院促进社会和谐,不仅要有公正审判的力度,以规矩促方圆;还要在审判中真情实意地关心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近年来,滨州法院认真落实司法为民措施,实施立案、审判、执行“一条龙”服务,开展“道一句问候、送一把椅子、端一杯热水、说一声再见”的诉讼服务“四个一”活动,并积极构建便民诉讼网络,尽可能让当事人少花一分钱、少费一份心、少跑一次腿。同时,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积极落实司法救助,实行诉讼费用缓、减、免,确保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打赢官司的当事人权益得到及时兑现。
以清廉的形象维护和谐。法院队伍的作风形象,直接关系着和谐司法能否取得成效。近年来,滨州法院深入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以及作风建设年等活动,并按照同志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为营造和谐的司法环境,积极开展工作“零”缺陷、程序“零”违规、办案“零”差错、服务“零”投诉活动,强化对审判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健全和完善促使干警“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不必为”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同时,引导干警比作风、比服务、比能力、比贡献,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弘扬司法正气,树立公正形象,以形象公正促进司法公正,以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以司法公信赢得司法权威,以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和谐。
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
胡总书记在新年贺辞中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全国“两会”期间,他又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表明,全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一、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
第一,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
第三,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二、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
第一,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城市人员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
第二,在安民之责上关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第三,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心之心,浓化忧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切实关注民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
第一,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
第二,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入”,又重“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