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

时间:2022-02-16 20:2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经济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经济学

第1篇

[关键词]工程素质;工程经济学;教学;创新

引言

工程经济学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不仅是学好工程管理课程的基础,还是工程管理学科中的核心课程。通过学习工程经济学,可以使学者了解工程项目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为将来的课程学习打下重要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课程的特征,结合实例分析经济问题,希望可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中提供一些参考。

1工程经济学基本特征

1.1综合性

由于工程经济学涉及的内容、知识比较广泛,形成了其综合性强的特征。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强调对经济意识、经济观念及工程经济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注重基本理论和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工程经济学在市场环境下,以经济为学习主体,通过使用各种技术,分析多样化的投资方案,从而形成学科的学习内容。工程经济学并不单独成立,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着密切关系;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相互联系。在一些设计、工程、经济管理方面的运用都体现了工程经济具有与较强的综合性特征。

1.2实践性

在人类长期以来的工程技术活动中,形成了具有实践性意义的工程经济学,其理论和技术是基于实践的深化与总结。实践得出理论,同时理论指导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工艺的不断创新,两者将会不断完善和优化,继续推动工程学科的发展,为社会进步创造有利条件。1.3实用性上文提到了工程经济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只有将工程经济活学活用,运用到实际的工程案例当中,才能发挥实际性的作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较为严密,难度也较大,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理论体系,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并延伸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还要将掌握的理论运用到案例当中,学会分析,能够更深地理解,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工程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①教学方式的落后。大部分授课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只听不动的方式,并没有起到授课的效用。②缺乏实践性。工程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将课本知识融入到实际工程案例当中,并掌握技巧的使用方法。当前的工程经济学缺乏的就是开展实践活动。③自主学习时间的调控。自主学习的时间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决定,但往往由于章节的内容不一样,遇到比较复杂的内容学生提问的次数较多,就造成讲解的时间过多,影响大课程的进度。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对自主学习的章节进行调整,控制讲述时间。

3工程经济学教学创新

3.1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授课的方式。然而,在当今的教学中,总学时有所缩减,但工程经济学的内容不变。因此,在较少的课时完成较繁杂的课程,必须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授课。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主体型向学生主体型转变,教师进行辅助授课。首先,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提倡在课堂中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到讲台上讲课的形式,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主,进行活学活用的讨论分析。其次,要将课堂知识扩展到课外,积极引导学生到课外进行学习,留意观察课外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积极总结观察结果,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明确学习目标。每节课上给学生布置小任务,让学生多一些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将阶段所学知识运用到课程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

3.2教学手段的创新

通常情况下,教师授课主要是基于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学生主要是听,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难以起到互动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对教学手段作出调整。

3.3提高教学实践性

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以及工程素质,帮助教师检验教学成果。工程经济学要求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应该重视教学实践的意义,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例如:选取一个工程投资案例让学生进行经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原始数据的预算、资料的收集、报表的编制与项目风险,等等。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实体工程中,尝试工程前期或后期阶段的基础工作,让学生真切感受工程经济学在实际工程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结语

工程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学习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为学生日后学习相关课程做好铺垫,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喜平.《工程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22).

第2篇

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经济知识课程,主要结合了我国经济建设及工程经济学发展成果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经济现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在国外,工程经济分析早已被广泛采用,是项目投资和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经验证明,经过工程经济分析的项目,一般成功的多、失误的少,另外,进行工程经济分析,可以及早发现技术方案的经济合理性问题,从而纠正错误,发现问题越早,经济损失就越小。1978年后,工程经济学的运用和研究真正受到国家重视,各地高校也将工程经济学列为一些专业的必修课。国家计委要求重视投资前期工作,明确规定把项目可行性研究纳入基本程序。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工程的出现,如三峡水利工程、国家体育馆鸟巢、跨海大桥等,无不体现着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复杂性、综合性和集成性,各类投资主体更加关注投资建设的投入产出效果以及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因此,这些现代工程要求参与建设的工作人员都应具有技术、经济、管理与法律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适当的工程经济学知识,才能适应现代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的需要。而工程经济学主要培养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以及增强经济观念,并能够将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认识和分析运用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性问题。

2工程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特点

“工程经济学”课程确实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学生的经济意识,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为工程实践活动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在教学内

容上还需有所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应更突显以学生为主。目前,国内的工程经济学教材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但是,有些教材缺乏针对性,在知识点的应用上与本专业毫无关联,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同时章节之间连接不够紧密,学生反映知识点比较凌乱。有些教材则对经济学原理过分详细介绍,但对于经济学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内容则很少涉及,不适应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较为理想的教材,应该是难易结合,有一定的理论性,并能够突出重点,各章节之间既有系统性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还要有实用性,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又能便于教师备课及讲授,在一定程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工程经济学的教材修订进展缓慢,其内容也常常显得滞后。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工程经济学应该将工程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给学生进行讲解,尽量做到教材不滞后、少滞后。如果有条件可以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及所关注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教材及大纲的编写工作,这样能够更加有利于本校学生的学习,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新颖性。由于理工科的学生(即使是工程实践人员)很少接触相关的经济、管理和财务知识,所以对许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和税收的基本概念、原则、原理等较难准确理解与把握。所以,必须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当然,由于工程经济学课时有限,在选择相关理论知识尤其是选择案例时应注意既简单明了又能反映问题,以利于讲析和学生自学。目前,大多数工程经济学的教学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加上工科学生重工轻文的思想,自然在学习情绪上就有不少抵触心理,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因此需要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革,教师要改变以往在课堂上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样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提问,鼓励学生进行回答,甚至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本院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部分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建筑设计院等单位的走访调研,普遍反映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经济意识,在具体工作中不会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对投资、运行进行经济论证和成本分析,在施工方案上缺少经济比选,对项目风险识别和评估不够,当风险来临时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很少开设经济类课程,工程经济学一般是作为选修课,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不够重视,觉得可有可无,认为对找工作以及以后的工作产生不了什么影响,所以即使开设有经济类的课程也还是形同虚设。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没有起到树立学生的经济意识的作用。当前三本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学习氛围不浓,又缺乏实践体验,尤其在经济、金融、财务方面的认知比较少。导致在“工程经济学”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比较困难,学生课后又不及时补充知识内容,学习兴趣受到很大影响。由于处在三线城市,学生外出实践的机会很少,对经济方面的运作几乎没接触过。针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课堂讨论往往效果比较差,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深度不够。由此,大量只懂得技术而不懂得经济的工科毕业生在被培养后即可参与工作,但是因为缺少专业的经济知识,因而不关心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经济问题,因此在进行工程图纸的设计中就会对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考虑不周全。

4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

针对以上问题,重新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哪些,掌握程度如何。因此,教学大纲既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人才培养要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还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审视、编排,开篇设置完整的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案例,让学生对本课程有概略性认识。按照工程经济的逻辑关系和工程经济分析方法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资源,整个课程教学都设置了土木工程案例。首先是介绍工程经济基本理论,然后再安排工程经济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最后是财务评价和费用效益评价。改变了传统教材中只见“经济”,却不见“工程”的问题。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从而重视课程教学。教材中还编入了较多的执业资格考试的案例分析题,为学生今后的执业资格考试打好基础。由于工程经济学涉及的相关学科比较多,在教材里通过“课外知识”的形式补充了相关内容。此外,教材中还增加了Excel在经济分析和计算中的运用,为大量数据处理和正确计算提供了方便。并精心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建立了丰富的题库,包含了大量的习题和案例分析题。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贯彻执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

5结束语

第3篇

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全面规划和描述工程具体形象的过程,在这个阶段,能发现很多当时忽略的问题。因为此时正在图纸设计当中,并没有具体的施工行为的发生,此时如果能尽早发现问题,就能够将损失降低到最少。同时我们应当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时应当尽可能的选用现阶段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同时还得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当地使用,并方便在当地采购的建筑材料,以期为下一步的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提供便利,并降低成本。

建设项目发包阶段

工程建设项目发包时,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工程招投标公平、公正、公开。因为现行定额编制的原则是材料、劳动力、机械台班消耗的综合,作为工程造价人员,应当对材料价格的市场变化随时了解,多积累价格信息,从而推断出材料价格变化的规律。在建设项目发包阶段,我们必须详细审查或规定以下内容:承包商的资质、承包商的履约保证、承包商的质量保证措施、产品的质量标准、承包方式、建筑材料的供料范围、工程发包范围、材料价格结算标准及明细、合同价、结算时间、付款标准、下浮基数和点数、定额的使用、施工用水用电的结算、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详细问题。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

在建设项目实施之前,一般会有几方主体进行的图纸会审和施工交流会,在此期间,必须对未来即将发生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

1.加强合同监管的造价控制

就项目的的关涉主体而言,施工合同是明确各方利益人的主要法律依据。从法学意义来说,是明确企业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标的文件。正确草拟和修订合同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是有效规范合同双方利益关系,规避相应成本风险的重要手段。做好施工合同的管理是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成本跃出施工实际过程的有效措施,必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工程揽接行为起到必要的保护作用,也有利于施工双方权责的明确,提高施工工程质量,减少施工工程隐患,实现最佳施工标准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从政治经济学的既有范畴出发,剖析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施工过程其实就是实现合同意向的商品生产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实现工程项目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主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施工方即卖方要把预先设计好的规划图纸、施工材料、设备等转化成既有成品的价值转化。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就在于动态的控制行为主体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如操作程序、成本预算、规范化流程等。这样才能避免在工程建设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的造价控制

所谓施工组织设计就是按照双方合同约定制定相应实施方案的施工计划,是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总纲,换句话说,如果把施工目的作为最终的成品的话,组织设计就是这个成品的灵魂,它是执行合同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约束性技术文件。主要受施工工程大小、难易程度、工期及相应的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调节。施工组织设计关系到施工方最大程度优化对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有效节约造价成本,避免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因此,对于施工组织设计这一环节,应该挑选优秀的管理团队进行多方调研论证,并听取各施工相关方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工程领导小组,有效批准施工造价预算,降低造价成本。

3.施工原料和设备的成本控制

工程造价作为实施工程活动的经济行为,应严格控制作为施工成本主体的原材料价格控制,一般来说工程造价涉及的标的范围即有效成本金额内原材料占2/3左右。因此,这一部分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过程中的主体部分,应按照合同内容本着价廉物美的采购原则,购买符合施工需要的优质原材料包括机械设备等不变资本。同时要按照施工计划(进度)提前制定购货方案,注重资金的合理流转和配置,保证工期内原材料能够按时供应,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和原材料加工成本的有效减少。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要加强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养护,健全采购程序、使用规范等机制体制,确保施工原材料价格在批准的成本组成价格范围内,生产出符合发包方或者是买方的实际利益不受损失,即买卖双方互利双赢,经济收益最大化。

4.工程施工质量的造价控制

按照工程造价原则,严格履行工程合同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工程造价目标的重要环节。所谓工程质量的造价控制就是要在施工初始、中途和完工结算等具体过程中做到全方位立体化质量监管,做到施工成本最低化的动态质变过程。按照实施工程的组织设计,完美结合人、材、物等各要素,进行施工实体建构的整体控制。工程质量有着严格的国家验收标准,只要有一向不符合条件就有可能导致合同的不能够如约履行,额外的增加工程的成本,如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会是多比诺骨牌效应般“刺激到”工程造价本身。因此,我们要求施工方在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和技术要求,建立相应的责任监督机制,保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把质量关。施工方因加强施工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质量意识,不断加强技术训练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提高工程质量不应是口号和空话,而应该进入到每一位管理者和施工者的心里,付诸到具体的施工实践中。最后,我们应该规避这样一种错误,那就是一味地追求工程质量而忽视了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处理好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的关系,正确处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了这对矛盾,才能在施工工程“僧多粥少”的当下,揽接更多的施工工程项目,建立良好的施工声誉,在日益激烈的施工工程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4篇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教学思考;经济寿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209-02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应用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它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分析论证工具,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专业不可或缺的主修课,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是一门较难的专业课。

一、概念掌握需理解

《工程经济学》课程中会涉及不少的概念,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经济寿命等,学习并理解好这些概念,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工程经济学》知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碰到很多学生对概念过于死记硬背、死套公式,不能对公式进行适当变形、灵活掌握,因此,做题时比较费劲,不会寻找捷径,甚至无法解题。

1.净现值的定义公式“变形记”。现以净现值为例,教材中净现值的概念是将计算期内的各个不同时期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计算期初的累计值,即公式为:

比如,某项目第一初投资100万,第二年初投资60万,从第二年末开始等额回收,每年回收50万,利率为10%,计算净现值。根据净现值定义的公式:

NPV=-100-60(P/F,10%,1)+50(P/F,10%,2)+50(P/F,10%,3)+50(P/F,10%,4)+50(P/F,10%,5)+50(P/F,10%,6)=17.774(万元)

如果能够灵活理解净现值的定义,懂得净现值也就是将各期的现金流入量折现到计算期初的累计值减去各期的现金流出量折现到计算期初的累计值,即

那么,例题的现金流入量就可以看成年金,这样将大大化简计算过程:

NPV=-100-60(P/F,10%,1)+50(P/A,10%,5)(P/F,10%,1)=17.774(万元)

两种做法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现金流量图,前者是竖向看,将每期的现金流入量减去当期的现金流出量折算到期初然后累加;而后者是横向看,先将各期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分别折现到计算期初累加之后,再进行加减。如果明白净现值就是将全部的现金流量折现至计算期初再进行代数和,那么,关于定义公式的变形自然水到渠成。

2.静态经济寿命题型“变形记”。在设备更新一章中,经济寿命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经济寿命即年平均总费用(年平均恢复费用与年平均运行费用之和)最低的年限。在讲解完经济寿命的概念后,笔者列举了一个具体的实例:某设备的购买价格为100万,残值为10万,折旧年限为5年,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第一年的运行费用为20万,以后每年以5万的速度增加,使用年限为5年,计算经济寿命。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静态经济寿命的计算,只需要计算出年平均恢复费用和年平均运行费用,找到年平均总费用最低的年限即可,年平均总费用最少为48万,对应的年份是第五年。

在讲解完该例题后,笔者要求学生做教材里的一道课后练习题,题目为:某设备的价格为20000元,任何时候均不计残值,第一年的运行费用为10000元,以后每年增加2000元的运行费用,计算经济寿命。当学生在阅读完题目后,向笔者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①没有告诉使用年限和折旧年限,那按多久计算折旧?

②没有说按什么方式计提折旧?那我们是按平均年限法还是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呢?

③无法计算年折旧额,没有年折旧额那怎么计算年平均恢复费用(年平均折旧额)?

他们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此题无法计算年折旧费,因此无法计算经济寿命。

真的不能计算经济寿命吗?!没有年折旧费就无法计算经济寿命?!笔者为学生又进行一次经济寿命计算的逻辑演示,以原例题为例:

求出年折旧额,即可得到累计计提折旧,将累计计提折旧均分至每一年,即可得到年平均恢复费用:年折旧额―累计计提折旧―年平均恢复费用。接着,笔者问由什么可算出年平均恢复费用,学生答年折旧额;笔者又问,除了年折旧额,还有什么可以计算年平均恢复费用,学生答如果可以知道累计计提折旧也可以;笔者追问学生,那我们有办法知道累计计提折旧吗?学生沉默了。笔者提示学生,除了将之前计提的折旧累计外,还有别的办法可以计算累计计提折旧吗?有学生回答,可以用购买价值减去账面净值也可以得出累计计提折旧。要不要一直算下去呢?显然不用!年平均恢复费用逐年递减,而年平均运行费用逐年增加,因此,这里的年平均总费用是增是减取决于两者变化的幅度!年平均运行费用每年增加1000元,而年平均恢复费用的减速递减的,到第六年,递减幅度少于1000元,只有667元,以后更少,说明年平均总费用之前不断递减,从这年开始又要不断增加,因此,经济寿命为五年。这道题目其实并不难,问题就是考核学生对经济寿命概念是否真正理解,实践证明,仅仅掌握经济寿命是年平均总费用最低的年限的概念是远远不够,还需要知道年平均总费用等于年平均恢复费用加上年平均运用费用的真正内涵、可以怎样得出才能应对题型变化。

二、计算过程巧借力

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有不少需要计算的练习,且计算量还不少,需要学生运用各种技巧来降低计算强度。现以动态经济寿命的计算为例,如某设备的价格为100万元,任何时候均不计残值,第一年的运行费用为10万元,第二年的运行费用为15万元,第三年的运行费用为22万元,第四年的运行费用为30万元,第五年的运行费用为40万元,第六年的运行费用为52万元,使用寿命为6年,利率为10%,按动态计算经济寿命。

对于年运行费用是没有出现不变、等差或等比递增等规律变化的数据,年平均运行费用一般是先计算出所有年运行费用的现值或终值,然后再计算年值,这样计算方法简单,但对于年份多且每期年运行费用均不同,计算量比较大。于是,笔者告诉学生利用前面已计算的数据,通过巧运算计算年平均运行费用(ACY),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其实原理很简单,既然前面年份的年运行费用已经等值分至每一年了,那么,后来的年份只要将多出的部分均分到对应的年份即可,即:ACY1=10(万元)

ACY2=10+5(A/F,10%,2)=12.381(万元)

ACY3=12.381+(22-12.381)(A/F,10%,3)=15.287(万元)

ACY4=15.287+(30-15.287)(A/F,10%,4)=18.457(万元)

ACY5=18.457+(40-18.457)(A/F,10%,5)=21.986(万元)

ACY6=21.986+(52-21.986)(A/F,10%,6)=25.876(万元)

此处仅为说明年平均运行费用如何巧算,其余的计算就此省略。

第5篇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knowledge system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of the course, such as the short teaching time, shortage of teachers, etc.,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from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practice, case teaching, software applications, and introducing the question-and-answer session.

关键词: 实践环节;课程知识体系;案例教学;软件应用;答辩环节

Key words: practice;curriculum knowledge system;case teaching;software applications;question-and-answer sess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292-02

1 工程经济学课程特点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与经济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工程技术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科学;或者说是生产和生产力的节约学,是反映生产和生产力的经济;也可以说是对可能采取的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及技术路线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的科学。是解决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科学化的一门实用性科学,它的核心即是,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经济分析与评价,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佳方案。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工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此处的“工程”是广义上的工程,它所指的范围包括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冶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等方面,涵盖了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产过程而形成的各学科。所以工程经济学是土建、水利、交通运输、能源动力、地矿类、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工与制药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专科工科类高校都有开设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知识体系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复利计算为基础,讲述有关工程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经济分析和评价中采用的基本工具,现金流分析,贴现率与成本分析等。第二部分是经济分析和评价中采用的基本方法,介绍了工程经济基本要素、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和费用效益分析、设备更新分析方法等。第三部分通过进行产量盈亏平衡分析、决策的敏感性分析、投资风险分析来讨论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介绍决策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项目决策工程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培养具有从工程经济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与能力。

2 现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困境

2.1 课时缩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模式逐步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呈现复合式的发展趋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下,大学教育要求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计划中增设通识教育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及人文与科学课程的渗透。在教学计划中除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环节课时外,开设不少的专业选修课,大量的面对全体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使专业课时缩减。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不但没有缩减,反而增加,在专业课时缩减的情况下,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形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1]

2.2 理论课与实践环节分时段进行 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实践环节包括了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以及与课程相对应的课程设计,结合大多数教学工作实际实施过程和经验来看可以将此实践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一与理论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二与理论课相对独立的课程设计。

笔者学校的教学安排是参照了老高校的方式,一个学期的教学环节划分为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全部安排在实践环节,即本学期的理论教学任务完成之后。这样做就将同一门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了相对集中的理论学习环节和实践学习环节,这种安排既有它的优点,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点。

2.3 实践环节课时少,学生人数多难以指导 虽然近年高考人数逐年下降,但是由于招生基数过大,高校扩招等的影响仍然存在,原本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在理论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合班授课等方式解决。在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过程中经常要求老师一对一地去指导学生,通过每个学生的实践过程去考察他们对这一课程的掌握情况,而现实情况只能是参照理论教学环节的做法,一个老师同时指导多个班的学生,这样做最大一个难题就是,老师很难了解到每个学生实践环节真实的学习情况。

2.4 成绩评定标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我国几十年的传统教育已经使学生们养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思维习惯,而且上大学之前的考试绝大多数都是答卷考试,进入大学校门后非答卷的考试屈指可数;根据卷面成绩决定是否及格的考试会让学生认真对待,因为差1分不够60就是不及格。而课程设计这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不及格,除了完全没做或抄袭,否则很难有充分理由不及格,也就是说只要学生稍微做做就能拿到成绩。以上原因导致了学生对该课程设计环节不够重视。

目前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的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给出成绩,虽然也参考了学生出勤及完成进度等因素,但这种考核方式更多地注重最后成果,教师精力不够缺乏对课程设计中间过程的监管,会引发抄袭现象或缺乏主动性等问题。[2]

3 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

3.1 结合课程知识体系,合理分配实践环节 结合课程体系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细讲与精讲相结合[3],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一步精选和提炼。所谓细讲即是对于基础理论和方法部分的内容要讲深、讲透,做到详细讲述。细讲的内容结合老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课程考试的形式,能够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相对而言这一实践环节比较容易进行。对有些应用部分可以实施精讲,精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一定的教学要求,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做到简明、精确的讲授相关知识。在精讲时遵循“三讲三不讲”即使用到的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应用中关键点、应用中的特殊要求要讲,已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技能技巧、似懂非懂的内容不讲。不讲的内容可采取课下自学、组织讨论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做到合理分配实践环节。

总结,与第一部分工程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形式主要是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第二、三部分经济分析和评价中采用的基本方法、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分析的课程应用部分,包括工程经济的初步分析能力、从工程经济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与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够通过单个题目的练习来实现,它更多要求学生通过参与一个完整案例的经济评价过程来实现,所以与这两部分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形式是整周的课程设计。

3.2 案例教学,减少学生认知困难 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工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即以其特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解决实际项目的经济性问题为目的,应用性强。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比比皆是,课堂练习和习题中更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课程设计的题目,笔者认为是闭合性题目容易控制教学效果较好,可以是某项目经济评价,给出项目概况,包括产品方案、产能、产品价格、销售收入、项目总投资、资本金数量、流动资金贷款、员工人数、工资及福利等;市场研究,包括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利润率等;项目进度及寿命;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要求学生以此项目为背景完成三部分内容,一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投资现金流量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借款偿还计划及还本付息计划表;二对项目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为融资前后分析,包括计算项目投资回收期、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项目内部收益率、项目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财务清偿能力指标的计算;三从不确定性角度对项目进行相关经济分析。

3.3 加强软件应用,提高学生实践环节效率 定量分析是工程经济学课程的一个基本要求,从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经济评价指标、工程项目财务评价、费用效益分析到不确定性分析都涉及到公式运用和函数模型的数据计算。在掌握了相关原理和计算方法后,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进行大量枯燥但是要求精准的计算,Excel软件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Excel中提供了几百种预定义函数,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和数据分析功能,在工程经济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Excel函数中“财务”函数的运用,这一部分要求学生掌握Excel中专业名词的含义,能够区分工程经济中的专业术语在Excel中的不同称呼,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工程经济中资金等值换算、经济评价的基本公式,以及相关指标函数式在Excel中的表达与计算;二是经济评价的计算和财务报表的实现,这一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对Excel表格行列等进行加减乘除、汇总等方面的运用;三是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将Excel函数与表格运用相结合,并能够将结果以图或表的形式进行直观反映。

在工程经济实践环节中加强Excel软件的应用,既可以减少学生大量的计算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又可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锻炼他们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3.4 课程设计引入答辩环节,加强教师过程掌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针对课程设计一位老师同时指导多个班级的学生,不能了解到每个学生实践环节真实学习情况的难题,以及学生面对非答卷式考试不能认真对待所导致的缺乏主动性和抄袭现象的存在。可以在课程设计结束阶段引入答辩环节,并将此环节的表现情况作为课程设计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

答辩可以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参加与否在课程设计总成绩上要有一定区别,首先从态度上将学生区分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答辩时一位老师面对一组(多位)学生,在设定的时间内通过两个环节对参加的学生进行考察,一是抢答,二是补充说明,基本保证一位同学一道题目。抢答环节由老师随机出题,然后由抢得题目的学生来回答,较难的题目对应着没有抢得的学生,轮空的学生进入补充说明环节,他可以就已经回答过的问题进行非重复性说明。对学生在实践环节学习情况的考察,可以通过以上两个环节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完整性和熟练程度来进行。

通过答辩环节既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又增强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还可以把课程设计报告水平相近的学生,按答辩情况真正区别开,使学生不仅重视提交最终成果,更要重视真正掌握课程设计过程,加强了教师对实践环节过程的掌控,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广大,谢国豪,叶青.高师化学专业课时缩减情况下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第6篇

工程造价控制质量经济学分析

如何有效提升工程造价控制质量,一直是施工企业极为关注的问题。显然,惟有建立起有效管控手段,才能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就传统手段而言,一般通过优化施工技术来实现。不可否认,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其控制效果也会受到施工技术提升程度的影响。为此,在其它领域寻找优化措施便成为必然选择。

笔者指出,还应基于经济学视角来考察工程造价控制的质量问题。具体而言,利用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完美,以及因技术的不可分性而导致的团队作业中的成员监管缺位等两个原理,就能深刻分析出影响工程造价控制质量的原因,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应对。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影响工程造价质量的经济学分析

遵循上文所提到的两个原理,经济学分析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造价概算中的信息不完美

信息不完美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因人的有限理性使然和对象物信息的非完全性,导致主体难以做出准确决策。将其具体到工程造价中便是,造价人员因专业知识存量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工程的诸多信息无法获知(如不确定性信息),从而使得造价人员在造价概算中难以做到精准。由此,这也是当前“三超”现象产生的经济学根源。从中可知,试图强化造价人员的岗位能力培训,乃至优化工程造价技术,都无法消除信息不完美的干扰。

(二)造价控制中的团队作业模式

工程造价问题还存在于造价控制中,即针对施工人员成本控制的监管领域。众所周知,团队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的常态,而这种模式却为造价控制监管带来了挑战。工程施工中因存在着技术的不可分性,这就使得难以测算员工个体在成本控制中的努力程度。在此情形下,必然激励员工实施“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其结果则是对施工成本控制的漠视。实践表明,团队作业模式还存在着磨洋工现象,这都成为影响造价控制的经济因素。

二、经济学分析下的反思

(一)针对信息不完美现象的反思

该现象主要干扰造价概算,又因干扰的方面分别指向主观(有限理性)和客观(对象性的信息传递),因此可以在减少有限理性方面下工夫,从而借助知识存量的增加和计算能力的增强,来降低因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的概算失真概率。就具体的实践途径而言,则可以优化造价团队的成员组成结构。

(二)针对团队作业模式的反思

这里需要指出,上文在提及团队作业模式所出现的问题时,实则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即参与工程施工的员工存在着自利心态。当然,这与实际并不符合。但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来看,一线员工仍倾向于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从而能侧面印证经济人假设的相对正确性。尽管难以测算单个员工的成本控制程度,但将成本控制任务落实在人头上并伴以物质激励,则能有效强化他们的成本控制意愿。

三、反思基础上的对策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反思基础上,以下将从两个方面展开对策构建。

(一)提升造价信息有效传递

信息传递的实施主体仍是各部门成员(工程制图人员、造价人员等),而信息化平台无非加强了这种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进行“成本—收益”比较的前提下来确定引入信息化平台的程度,但应通过制度设计来增强项目小组成员间的信息互动程度。对于诸多文献提到的全流程负责制度,其核心点就在于:造价控制各环节的成员对其工作的好坏不仅负全部责任,还对因工作的缺失而导致的下游损失负相应责任。这样一来,成员间信息传递的内生驱动力便形成了。

(二)提高团队作业成本控制

具体而言,需要针对工程下的各分项目负责人合理授权,授权的对象就是将分项目施工预算资金额定后交由负责人控制。这样一来,实则就完成了事权和财权的平衡。然后,通过进行施工成本逆向分解来落实到分项目员工头上,此时就建立起明确的个体成本控制目标。分项目负责人根据个体成本控制效果给予绩效奖励,而奖励的经费来源便是额定资金的剩余部分。不难理解,这就在激励兼容的原则下解决了造价控制中的团队作业监管问题。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本文无法穷尽所有有关的对策要件,但笔者仍从独特的视角下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四、小结

本文认为,传统控制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其控制效果也会受到施工技术提升程度的影响。因此,还应基于经济学视角来考察工程造价控制的质量问题。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高晶晶.高速公路造价管理及控制[J].北方交通,2012,(6).

第7篇

根据现行的水费收缴制度,未缴纳水费的农村居民,无法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获益,也就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收益上的排他性。但同时,由于饮水安全工程通过铺设管网即可获取,一家使用不妨碍其他家庭的使用,具备消费的非竞争性。综上可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准公共产品。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经济绩效

经济效益通常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根据受益方的不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经济效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直接绩效,一部分为间接绩效。其中,直接经济绩效是指生产中产生的绩效,投资与建设方为收益人,因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成本回收的方式为收取水费,具有直接经济绩效。与此同时,农村饮水工程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方面也有作用,所以具备间接经济绩效。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与代际补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根据补偿成本、收益与公平负担的原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的是两种计价方式,即生活用水计价与非生活用水计价,可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在非生活用水方面,由于遵循的为成本+利润原则,在项目正常运行保障上具有重要作用,也可获得经济效益。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间接经济绩效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可减少农民用水支出;二是减少医药费用支出,由于农民饮用上了安全洁净的水,健康有了保障,医药费用支出减少;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由于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收益空间大,边际效用大,对于刺激农村消费、投资有带动作用。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社会绩效

公共产品的社会绩效是指项目对人们公平权利享有与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贡献,在促进公共事业发展上也有重要意义。从经济学上看,公共事业项目的投入与产出,与市场项目有很大不同,公共决策追求的是社会福利函数的最大化。根据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增减社会福利的经济活动,均是值得投资的。具体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增加工程投资,对于改善农民福祉,提高农民用水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社会绩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促进城乡一体化

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城市与农村在公共福利方面一直以来均采用的是两套标准,城乡之间的差距大,在饮水方面,农村饮水安全性差,城市饮水相对安全。与此同时,公共产品的消费偏好也可充分在市场上反映出来,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应加大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证了农村饮水安全,可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促进城乡用水一体化,更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3.2改善农民生活,加快新农村建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农民饮水安全问题,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农民更加愿意购买洗衣机、淋浴器与水冲厕所灯,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状况,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3.3维护与保证农民基本权利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民同等享有生存权与发展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后,农民吃上了安全的饮用水,减少了疾病发生率,保障了农民的生命健康权,同时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3.4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税收是调节收入的有效手段,政府利用公共产品实现对收入的再分配,对于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对于维护农村地区稳定有重要作用。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生态绩效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饮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加快统筹规划,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需要。在生态绩效上,饮水安全工程体现在以下方面:

4.1改善农村卫生状况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可逐步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提高其环境卫生意识,改善农村地区环境;

4.2有效保护饮用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开发与利用地表水源,分层开采地下水,有效保护饮用水源,可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

4.3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

农村水源地生态环境现状较差,放射性物质、有害废弃物、垃圾遍地,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对于更好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重要作用。

5.结论与建议

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工程经济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我国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入工程经济的概念,但在中被中断,直到70年代才得以重新开展[1]。目前,我国人均资源短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经济学》课程越来越得到重视,已被列入工程管理类专业经济平台课的4门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着重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增强经济观念,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全面认识和分析工程项目经济性问题的能力,将为学生今后从事企业经营决策、项目投资评估、工程咨询、工程经济论证等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开设不仅是提高学生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能力的桥梁,更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出发点。而传统的教学大多采用由老师在讲台上讲授,辅以板书的形式,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讲,偶有问答。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差,不能完全满足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很多高校在不同专业中均开设了《工程经济学》课程,不管是高职院校还是综合大学都对该课程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进行研究,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综合大学如武汉工程大学的孟戈[2]将激励理论应用到《工程经济学》的课程设计中,给出了案例选择的一种方法。河海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的汤蒂莲、胡鹏[3]对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Excel在工程经济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在高职院校中,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启够[4]对高职高专《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提出案例与实训教学的模式,并对具体实施方式及案例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黄志祥[5]对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成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工程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而适合路桥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国内学者尚未有深入研究。

通过研究,针对目前路桥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和成绩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独立学习、思考、解决实际工程经济、技术问题的能力,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创造有利条件,为企业提供创新源动力。在《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程中,可通过以下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1)建立工程经济分析案例库

选择案例时,尽量从现实生活中提炼鲜活的工程经济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案例选择时,结合交通运输业特色,应多选择与路桥相关的经济评价案例。如:在讲授终值、现值、年值概念时,可增加贷款买房的案例,更加贴近生活,利于学生理解和增加学习兴趣;在讲授资金时间价值时,可以公路工程项目招投标中不平衡报价为例,让学生理解工程经济学在工程实际的应用。

(2)采用交互式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能动地听课学习,加强师生互动,采用交互式教学法。从老师、学生、现实生活三个主体间的互动、交流的途径、媒介上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让学生走向讲台,实现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深入到能力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从老师的单向讲授向师生互动转化,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3)大作业通贯式练习

由于《工程经济学》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方案设计、经济分析、比较、选择和评价这一中心问题的,为了加强学生对整个工程经济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和完善的知识体系。在相关章节讲解后,如等值计算设计了一个土方施工机械采购的等值计算分组大作业;方案比较后,对不同组施工机械的付款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学完折旧、税收之后,在前面土方施工机械采购问题上又加上折旧、税收等条件,要求学生就不同方案进行税后经济分析。通过一个大作业的多阶段、全方位综合练习,把整个教学内容贯穿起来,加强学生对工程经济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培养目标的认识。

(4)成绩评定多元化

现在大学生学习中存在一个现象,平时不学、不思考问题,上课打瞌睡或逃课,最后考试前加班突击。大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好,加上考试题目较简单,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使得更多学生加入平时不学习行列。针对学生在根源上不想研究、思考问题,只为通过考试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源动力和压力,可将《工程经济学》课程成绩设计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多方位、多阶段综合评价的方式。平时成绩占50%(平时作业15%,小组汇报15%,个人汇报2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在这种评价体制的引导下,学生上课更加主动积极,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为了得高分,学习积极。成绩差点的学生为了避免考试过不了,想多拿些平时成绩,表现更积极。主动要求上台汇报自己研究内容,不仅可以增强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这种成绩评定不仅解决了学生成绩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模式,对于一些考试应试能力差、发挥不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避免出现学习好,考不好,分数低的现象,更加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让学生走上讲台,提高学生自我展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君.工程经济学(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孟戈.基于激励理论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案例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09(27):247-248

[3]汤蒂莲,胡鹏.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研究,2008(12):98-99

第9篇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

基于目前高职院校相关课程现状,作者提出该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思路。现以高职高专工程造价(经济)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时思主编《工程经济学》教材为例进行研究探讨。

一、时思主编《工程经济学》教材的主要内容

(一)第一章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工程技术与经济、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二)第二章资金等值计算与融资分析-资金等值原理和计算、工程经济要素、项目融资

(三)第三章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方法-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投资方案的类型与评价方法、不确定性分析。

(四)第四章价值工程-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工作程序与方法、应用

(五)第五章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财务评价概述、主要基础数据的确定估算与分析、基本报表、案例分析

(六)第六章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概述、费用与效益、重要参数、效益评价及指标,社会评价简介。

(七)第七章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设备更新概述,设备的经济寿命,新添设备的优劣比较,设备更新方案的经济分析。

(八)第八章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概述,可行性研究概述、阶段划分、报告的格式与内容要点。

(九)第九章经济评价案例-项目概述,基础数据,财务评价,评价结论。

二、模块化教学《工程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一)模块一货币时间价值(或资金等值计算)-单复利、现值、终值、年金、等值换算等。

(二)模块二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1)-静态评价方法: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率法。其中补充讲解工程经济要素-如投资、费用、成本、收入、利润、税金等。

(三)模块三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2)-动态评价方法: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年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等。

(四)模块四工程项目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

(五)模块五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财务评价概述、基本报表及其所涉及概念名词、案例分析。

(六)模块六建设项目评价案例-项目概述,基础数据,各类分析与评价,得出结论。

三、实施模块化教学的益处

笔者认为:高职生成绩差并不能说明智力差,或仅能说明他们对所受的教育教学方式接受差,或不适应他们所处环境中教与学的交流与沟通,才导致这样的结果。因此,高职院校应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试图努力将师生的教学关系溶于职业和技能上的师徒关系之中。而模块化教学或是这种努力之一。

(一)课程内容趋于简化

从以上两种教材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首先,前者教材是从知识的完整性角度来进行编写的,后者教材更多的是从知识够用原则出发强调职业性需求。其次,后者的内容较前者大为简化,由后者六大模块替代前者的九章。

(二)课程难度降低

前者教材中的内容,如第二章资金等值计算与融资分析的资金等值计算,其换算类型过多(书中分为整付类、等额分付类、变额分付类等)使学生难于理解和记忆,还容易混淆。第三章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方法中投资方案不确定性分析的概率分析,尽管现行高中阶段数学课中学过概率与统计,但是这部分内容较抽象,学生难理解。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生普遍没有学好,成绩较差。所以要求高职学生利用概率知识来分析一个投资方案的不确定性,可想而知这种情况是多么的糟糕。第四章价值工程,第六章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第七章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第八章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等内容,难度都都较大。而这种难度大不仅仅表现在数学知识方面,还表现在逻辑知识方面。因此,我们就想改变这种情况--把以上提到的,相对高职生来说,难度较大的知识内容和计算删除。只保留职业性需要的那部分知识。这样一来难度便大大降低。可也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内容大大减少。为此我们拟增加例题的方式解决它。

(三)教学改革较易推进

由于课程内容的难度降低,学生难学的情绪大为降低。这样也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提供了较好的授课条件和学情环境,甚至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会得以提高。

我国高职院校的定位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专科层次)。从字面上我们知道,虽然他强调的是职业技能,但他也要求高素质(专科层次)。因此,高职生毕业时应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知识探究能力。所以适度的知识内容还是需要的。这样一来,我们的模块化教材与教学,学生乐于接受授课,教师乐于提高教学质量而改革。于是教学改革就顺理成章,实施起来就变得容易。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为了适应我国高职院校的定位要求-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专科层次),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着重点放在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可是,职业技能的培养牵涉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方面-实训、实验等场地和设备的建设;一是软件方面-教师队伍的建设。工程经济学课程既涉及工程技术、又涉及经济分析。虽然高职院校中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分析的教师较少。为了弥补这种缺憾,那就更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如教学做一体化。我们提出模块化教学,就是想尝试教学做一体化--一次授课(有1天、2天、3天、1星期)一个模块,既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让学生做(练习)这个模块,直至每个学生都会做。当然这个过程能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或参观项目建设现场之后完成。

总而言之,模块化教学试图改变现有教材和教学分章节授课的教学模式,尝试一种高职生普遍都能接受的,以技能掌握为前提的分模块进行授课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时思主编.工程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

第10篇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247-02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介于技术学科与经济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是研究工程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将可能被采用的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科学[1~2]。

课程结束后的课程设计是学生们第一次自己独立完成某个具体项目的经济评价,虽然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相关理论理识,具备了独立自主完成整个评价过程的理论基础,但一个完整的经济评价过程需要把课堂所学的关于投资及成本估算、利息计算、折旧摊销计算、不确定性分析等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联合运用才行。如果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给学生选择的案例太难可能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独立完成设计的信心,所选案例太容易,又达不到练兵的目的,学生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遇到具体项目的经济评价还是无从入手,因此,案例选择对于能否实现课程设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目的至关重要。

一、选择具有激励作用的案例

激励理论有多个流派,对《工程经济学》的案例选择有启示作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 年提出的期望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三种需要理论”。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们总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如果个人主观认为达到目标的概率很高, 就会有信心, 并激发出很强的工作力量, 反之如果他认为目标太高, 通过努力也不会有很好的绩效时, 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导致工作消极[3~4]。

由于经济评价在各行各业中均有应用,在信息收集日益简单、方便的今天,指导教师可通过互联网、相关书籍、科研项目等多种渠道获得多个案例,这就为指导教师的选择带来一定的困难。运用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学生顺利、出色地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为目标,可以立即得出案例选择的原则:

(一)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经济评价案例

虽然《工程经济学》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运用,基本的经济评价方法也相似,但行业背景不同,具体的评价方法也有其特别之处。例如,水库这样的水利工程,往往具有防洪、灌溉、供水、旅游等多种功能,其投资与效益要在多个部门进行分摊,其分摊在其他行业的经济评价中可能并不涉及,其分摊方法可能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才容易理解与掌握。

(二)以选择新建项目、计算期在20年以内的案例为宜

新建项目经济评价的数据计算与改、扩建项目的数据计算相比,更加直观明了,利于学生掌握经济评价的基本步骤。选择的计算期短一些,计算量相对较少,利于学生掌握经济评价基本的计算方法和表格的基本格式,学生制表、排版也相对简单。相反如果计算期太长哪怕计算并不复杂,但由于计算量较大、制表、排版相对麻烦一些,学生们拿到题目会主观上认为题目较难、可能很难完成,独立自主完成设计题目的信心大大降低,甚至会认为,反正太难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等别人做完抄一份算了的侥幸心理。实际上当学生们通过较简单的案例掌握了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及格式后,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再接触更加复杂的具体项目,只需再花费较少的功夫即可弄清楚。

(三)所选案例的经济评价能使学生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点

麦克利兰的“三种需要”理论, 对于指导教师的案例选择也有启示作用。“三种需要”理论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 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2)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3)亲和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3~4]。

根据该理论指出的第一种需要,指导教师给出的案例应使学生感到如果能够完成整个经济评价过程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因此课程设计的案例选择还应遵循第三个原则:所选案例的经济评价能使学生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点。以一个财务评价案例为例,学生们完成之后应基本掌握了投资估算、总成本估算、折旧摊销计算、利润与利润分配计算、还本付息计算、现金流量计算、相关评价指标计算、不确定分析等多个环节的计算、分析、制表、作图与说明。

把握了案例选择的基本原则,指导教师可将收集到的案例数据进行简化、归并、整理以达到适合学生分析计算的目的,整理后的案例背景与数据写入课程设计任务书供学生使用。设计任务书第一要将项目背景交代清楚,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所处的阶段,项目已完成了哪些工作等。第二要交代清楚经济评价要用到的基本数据,例如,产品价格、产量,所需原材料价格、数量,折旧年限、摊销年限等等。第三要写清学生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例如要完成哪些计算,编制哪些表格,得出哪些评价指标等等。第四要写出计划进度,详细安排好每一天应完成的工作量,例如,规定学生第一天应完成项目评估参数的选择。第五要列出参考书,方便同学们查找相交参数,熟悉计算方法。

除了具体的任务书,为使学生尽快掌握评价方法,找出评价过程的切入点,指导教师还应制作明了、详细的设计指导书与演示文稿。设计指导书应讲清经济评价的步骤,尤其要讲清经济评价中同学们不易理解的、容易出错的难点。以财务评价为例,有以下难点需在指导书中讲解清楚:

(1)投资估算中要讲清各项费用最终形成哪类资产,不同类型的资产以何种方式转移到成本中去,建设期利息何时、以何种方式偿还。(2)用详细估算法计算流动资金时,需以经营成本及其中的某些科目为基数,因此要提醒学生实际上流动资金估算应在经营成本估算之后进行[5]。(3)详细讲解总成本估算中利息、折旧、摊销费用如何逐年计算,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分别包括哪些部分。(4)税金的计算要区分所采用的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是否含增值税,讲清增值税的特殊处理方式。(5)利润的计算要讲清净利润的分配方式,尤其要讲清亏损的处理方式。(6)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的填列要讲清短期借款的处理。(7)讲清不同还款方式下各类借款的还本付息应如何逐年进行计算。(8)各类评价指标应依据哪些表格中的哪些数据进行计算,例如,盈亏平衡点的计算要用到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中的数据,总投资利润率与项目资本金利润率要用到利润与利润分配表中的数据,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与净现值的计算则要用到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等等。(9)讲清各个表格之间的联系及计算顺序,例如,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实际上要同时计算。

演示文稿的制作应以设计指导书为依据,突出难点和重点,并用一个简单例子演示整个计算过程。

另外,根据“三种需要”理论中的“亲和需要”,指导教师给出案例的基本数据之后,可指出其中有些数据学生可根据相关资料进行调整,允许学生两人一个小组,在设计过程对有关参数的选择、相关数据的调整、计算方法进行商讨并得出评价结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及时指出对方的错误,取长补短,加快进度,还能使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一个具体的课程设计案例

该案例为某新建年产200万套服装项目的财务评价。该项目已完成市场预测;项目所需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供应条件的评估;确定了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方案、环境保护方案以及节水节能方案;完成了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培训;确定了项目实施规划以及资金的筹措方案等工作。基础数据如下:

(1)本项目的主要产品:服装200万套/年预估产品出厂价:235元/套(不含税价格)。(2)项目建设期一年,生产期十年,其中投产期两年,达产期八年。生产负荷第二年为40%,第三年为60%。(3)场区用地90亩,土地使用权按50年计算,一次性付款价格为20万元/亩。(4)项目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估算为8 008万元;项目所需流动资金按正常生产年份月销售额的估算。(5)项目资本金选定为投资总额的30%,项目所需其他资金借款。建设投资部分由中国建设银行提供贷款,年利率为6.2%;流动资金由中国工商银行提供贷款,年利率5.94%。项目资本金的投入按每年投入总资金的30%。(6)所需外购原料、辅助材料按年销售收入的60%估算,燃料动力按年销售收入的18%估算;设备维修费用按年销售收入的0.05%估算;管理费用按年销售收入的0.5%估算;销售费用按年销售收入的2%估算。(7)公司员工人数第二年为100人,第三年为615人,达产年为1 050人。职工平均月工资及福利费按1 300元/人计取。(8)固定资产残值率取5%,平均折旧年限按十年计取。(9)无形资产按照50年平均摊销。(10)增值税率按17%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增值税的7%,教育附加费为增值税的3%。(11)所得税率25%,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5%计算。行业基准折现率取10%(学生可根据相关资料调整项目资金筹措方案、还款方案、产品价格、行业基准折现率)。

第11篇

然而,一本书改变了他的命运。

1993年秋天,在南京电力学院读书期间,一天,他无意之中接触到了当时中国最早的关于企划的一本书《企业形象策划》,尽管在当时还只是一本关于CIS方面较早且较为粗浅的书籍,还没有更多更深的关于营销及战略管理方面的内容。但是,就是这么短暂的接触,却改变了他成为电力工程师的生活方式。在“点子”刚起步的时代,策划人,在当时还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和职业,但是,策划人这一概念却深深扎根在他的心里并开始了相关知识的积累,也因此在同学中获得了“策划大师”的称号。虽然身为工科,但是他所学的“动力系统工程集中控制”专业却给了他系统思考的方法。

因为不是科班专职学习营销与管理,他养成了逆向思维的习惯。如在学习策划之初,他总是研究一些媒体上登载的成功商业案例时反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能够成功?”正是这些问题帮助他走向了更深的营销知识领域。

1996年大学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家乡淮南的电厂做技术工作。工作之余他和一位朋友成立了“导航营销策划中心”,在之后的四年里,相继为淮南的一些企业商家提供了广告策划和市场推广的营销策划服务。这期间对营销和市场的实际操练为他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尤其是对淮南停办三年之久的2000年中国豆腐文化节的市场预测、方案策划及推广实施,受到了淮南市委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表扬。

但是,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于常规营销理论的理解已不再停留于营销4P等层面的理论体系工具的运用,又有了更深一步的问题:为什么这些营销理论能够成立并且有效?这些问题成为了他在营销理论方面向经济学升华及日后形成自己的战略营销理论的重要基础。

策划的天空

带着对营销的探索,他于2001年初正式辞去了让许多人羡慕的工作,成为了当时安徽最大的广告公司―合肥中策广告的策划总监。在为广告公司客户提供市场策划服务的同时,他参与组建运营的中策网络营销公司成为合肥酒水业最大的经销商,成就了当时华润零点系列啤酒、安徽沙河王酒、天香乳业等品牌在合肥市场的领导地位。此外,带着对酒的理解及中策公司的资源整合的开发,他为中策公司策划并操盘运营的合肥第一款贴牌酒―源谷酒―成为了省会合肥的高端地产酒并成功地切入了主流白酒市场,其“解开酒味之源”的广告语成为当年安徽广告业最有意义的广告语。因为对源谷酒业及中策公司的特殊贡献,他享有了中策公司特有的股权分配待遇。

2002年,他因在合肥广告业的业绩受邀加盟安徽金鹃国际广告公司的营销咨询团队,在对口子窖酒、九华佛茶、天方茶业、美菱电器、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等几大品牌的全程营销合作伙伴的营销咨询服务过程中,他的整合营销运营能力和理论水平再次得到了提升。他独立策划操作的国际著名品牌“优仙美地咖啡”在合肥的上市案例成为了业内的经典案例,他策划的广告语“你可以说谎,可你的咖啡不会”也成为业内流传的经典之作。而在对口子窖酒的服务过程中,从经济学的角度深悟了“盘中盘”理论的实质。

2003年,他受邀加盟专业的营销咨询机构深圳采纳营销策划公司。在为中国炊具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苏泊尔炊具的成功上市前的年度服务中,对苏泊尔在上市前的战略调整、企业公信力塑造与竞争传播策略策划与运营中业绩突出。2004年初,他有幸成为安徽高炉家酒的项目经理,使得远在家乡千里之外的他再一次感触到家乡的浓浓酒香,再次勾起无限的回忆及对酒业的激情。在对高炉家酒的服务过程中,他精准的策略企划及对家文化酒的理解再次得到了市场检验,系列营销策略的有效执行为高炉家酒在当年成功进入深圳市场、稳固在安徽本土市场及江苏市场的市场地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并助高炉家酒持续增长而成为安徽白酒销量第一品牌。在服务的过程中,他的低成本营销理念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与提升。

2004年底,在成功服务过高炉家酒之后,他受邀加盟并操盘五粮液金叶神酒。通过企业资源、品牌本身及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分析,在产品上市之初,他策划的“相对护肝论”借势当时社会各界正热议的茅台的“绝对护肝论”顺势成功上市并饱受业界关注,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了知名度。此外,他借五粮液联手中国烟草二巨头共谋酒业渠道创新之势策划的酒类烟草特通渠道概念得到了市场的大力支持,并成为酒类市场的新型主流渠道。

在市场推广实践中,他在以廊坊市场为中心的华北区域市场的启动中,以大客户营销模式低成本启动区域市场,并以烟草业为基础的“线性营销”模式帮助诸多酒企跨过了市场的区域障碍。

在操盘金叶神酒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发表了各类营销财经论文近百篇,成为扎根于广东酒业市场的资深酒类研究学者及广东省酒协营销专业委员会的营销专家。

挖掘经济学的力量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也是为了给企业商家更清楚地以经济学诠释出市场现象、系统营销战略及操作模式的本质所在,为了在经济学的营销实战方面有更大的突破,他于2006年进入中山大学的EMBA学习。

带着对专业的思考和事业的理想,以及曾经对于“为什么营销理论有用”的思考,他于2007年初成立了自己的尊赢市场研究机构,以经济学为工具进行以酒类为主的几大行业的深度分析研究,发现市场的本质规律与特性为企业的市场切入寻求最佳切入点和营销策略,专注于企业盈利模式整合、资源型低成本营销战略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并开创了营销博弈二维战略定位法等方法体系,开始了从使用工具到研究工具、创造工具的转变。

而他的经济学实践运用思想也早在他的营销实践中以文章的形式体现。如《高端白酒的啤酒效应》《品牌格雷欣法则解读诸葛酿酒的真正赢家》《帕累托法则打造地产白酒的根据地》等,在诸多的文章中都能够找到经济学的概念法则及他的机会、理由和博弈理论的营销诠释。

此外,他以创新的研究心态开展实战运营,在实战中获得了营销本质的理论升华,在实践中总结积累了多种有价值的营销观点,包括:“经济学法则营销领域运用”“资源型低成本营销战略”“商业传播战略”“精准营销的三点法则”“营销博弈定位法”“边际营销传播”“大客户式启动市场营销模式”“价值链切入”“反电话营销”等多项营销实战经验,并为多家企业在营销战略、盈利模式整合、品牌规划、新产品研发策略、文化竞争力建设、品牌整合传播推广、渠道建设、区域市场切入等方面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实战经验。

几年来,他在《销售与市场》《新营销》《销售与管理》《理财》《中国中小企业》《中国经营报》及《华夏酒报》《中国酒业》《酒世界》等数十家媒体发表了逾百篇营销财经类文章。

现为多家企业及咨询公司的营销顾问;多家财经及行业媒体、网站的特约撰稿人、专栏作家。

在尊赢市场研究机构成立的时间内,他有效地服务了诸多品类品牌及酒类品牌。

如2007年初,有效地整合了广东酒协资源及推动行业协会的市场作用,借助重庆春交会之机推出市场托管营销模式,为九洲SOD酒、回元堂鳄鱼酒、五粮液葡萄酒、茅台镇方老七内部专用酒等品牌进入广东市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市场切入途径。

其次,他成功地为有“中国第三家酒”之称的广东顾家酒进行了低成本传播市场推广,在建立“顾家文化”的同时,在酒业中率先推行牌匾营销,为企业解决了终端形象传播的短板。

2007年秋交会,“赢在广东”专题论坛演讲会为近百家的东北等全国各地酒企如何切入及运作广东市场做了深度的探讨。

此外,为广东本土保健酒―广东帝一贡酒重新定位“岭南药方、广式补酒”的系列策划,深得市场青睐,极大地促进了其广东第一保健酒品牌的市场地位。

第12篇

Abstract: The advance or not of cost technology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rationality of project cost. To this end, to establish cross-sector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mechanism for field observation should become the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cost staff. The economics analysis and operation of its rationality should focus on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bounded rationality.

关键词:工程造价;经济学分析;实际操作

Key words: project cost;economic analysis;the actual 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092-03

0 引言

在预算约束背景下的工程造价面临着诸多外部挑战,其中的“三超”现象已成为目前业内广泛关注的事项。从而意味着,如何实施合理的工程造价活动,应成为当前人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近年来针对工程造价合理化的论述频繁出现在各类文献资料中,通过笔者的梳理发现:其中的大部分论述都是基于造价技术层面而给予的应对措施,却似乎未能充分发挥经济学独特视角的作用。关于这一点,笔者体会颇深。

诚然,造价技术的先进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实现。然而在多元目标驱使下的工程修建,却无法仅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进行考察。为此,建立跨部门的协同机制,以及建立现场观测的实践机制等,都应成为造价人员需要履行的职责。可现实却表明,包括以上两方面的机制却未能完全满足。鉴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工程造价合理性构建中所存在的问题

基于经济学视角,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

1.1 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工程建设方的造价人员成为履行工程造价活动的当事人,从而其岗位素质直接影响到造价合理性与否。根据目前所反馈的信息显示,造价人员因对工程整体视阈的缺乏,以及仅凭自身思维惯性的作用下,将在20%左右的程度上影响到造价合理性的实现。所谓“整体视阈”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目标;与此同时,建构工程与各媒体的共生效应也应纳入到整体视阈的范畴。然而,造价人员在工具理性驱动下似乎在概算层面显得一丝不苟,却可能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出现“三超”现象。诸多文献已就这个问题进行的论述,而笔者的视角不尽相同。

1.2 信息传递存在的问题 考察现实的工程造价过程,建设方因组织结构职能化而影响到在项目设计、项目概算、项目施工等三方间的统筹协调。从而,在信息不完美的前提下造价人员难以充分掌握设计人员的预想,也在概算时忽略了施工人员的现实处境。目前诸多文献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仍在于所谓的“人员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之类的解释。实则不然,在科层组织结构模式下,各职能部门人员的横向联系须建立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下,结果现实的企业却缺少这类制度安排。

1.3 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机制设计理论认为,一项制度能否具有效率性,关键在于它的设计能否满足激励兼容的要求。“激励兼容”是指,激励制度的供给者在满足被激励者需要的同时,还使得被激励者能按照供给者的预期行事。这种过程型激励在企业工程造价中的人员绩效管理中,却往往未能得到重视。正因如此,在当前建筑工程层层外包的背景下,建设方有关人员往往并不关心造价的合理性,而是期望于把成本控制压力转嫁给承包方来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目标。这样一来,将无助于企业良性社会声誉的建立。

1.4 有限理性存在的问题 由西蒙提出的“有效理性”实则表明,因人类的计算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天然的约束性,因此不可能对未来所发生的所有事情进行充分预期。而这一经济学思想便可以用来考察“三超”现象的发生原因。受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规模大等因素影响,建设风险必然大量存在。然而,这里应区分系统性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两类。作为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则是指向前者。因此,在有限理性的约束下系统性风险也就存在着发生的可能。

2 针对问题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