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23: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发展规律知与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特色办园
一、特色幼儿园产生的背景
1.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进步,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开始呼唤多样化的人才。多样化的人才需要多样化的基础教育阵地,一样的模式,一样的脸孔,一样的教育,一样的标准,已远远不能适应时展对幼儿教育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构建与我们伟大时代相适应的有个性、有目标、有创新的特色幼儿园,来推动幼儿园的全面发展。
2.随着改革的需要,幼儿园纷纷面临改制的严峻问题,因此如何挖掘自身潜力,营造特色优势,来立足于社会,不被社会所淘汰,就成为近年来幼教工作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相应的,各种特色的幼儿园也踏着时代的脉搏应运而生了。
什么是办园特色?特色幼儿园到底办的怎样?各种特色在幼儿园办园过程中是不是得到体现还是仅仅成为幼儿园吸引生员的一件法宝呢?在实施过程中,有没有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发展规律的行为出现呢?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二、特色幼儿园现状分析
以我市为例:共有幼儿园5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城市加农村)10所,其他部门办(酒钢四零四)2所,私立幼儿园34所。幼儿在园人数5137人,其中公办园3234人,私立园1903人。全市幼儿入园数2603人,其中私立幼儿园入园幼儿1249人,占在园人数的71%,全市幼儿总入园人数的48%;公办幼儿园入园幼儿1354人,占公办园在园人数的38%,全市幼儿园总入园人数的52%。这个数字很清楚的看到,私立幼儿园虽然规模小,硬件软件都相对公办园较差,但是生源满满。这是为什么呢?
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1.幼儿园公办和企办幼儿园相对收费较高,有些家长望而却步。 2.私立幼儿园开设各种特色教学,双语、珠心算、拼音、识字教学为主,深受家长轻睐!
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思索,我认为特色办园存在误区,背后隐藏着许多的问题。
1.特色幼儿园其实对“特色”的认识模糊不清,“特色教育”扭曲变异。
私立园以知识教育为特色, “小学化”教育倾向极为严重,有的从小班起就开始教幼儿写字,学拼音……特色,实际就是迎合家长,把知识灌输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教育活动,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严重违背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
2.特色幼儿园的“特色”造成幼儿心理负担:超负荷的知识灌输给孩子们的大脑加压,给家长们也带来了压力,孩子学不好就认为“我家孩子笨,太贪玩”,单一的教学内容,呆板的教学模式,过度的结果要求,导致家长的教育方法也简单粗暴,给孩子造成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大的是产生心理障碍:孩子们出现害怕面对困难、兴趣易转移、注意力不集中不愿与人交流,孤僻、脾气暴躁、马虎等等不良的个性心理表现。
3.“特色课程”的设置,对家庭教育指导陷入误区: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学前期也就是幼儿园教育当作是小学教育的预科班,知识的储备期。(经向个别退园幼儿家长了解,他们对转入企办、私立幼儿园的原因直言不讳:他们双语学的快,还有珠心算,每天教拼音计算,孩子上小学会很轻松)
现如今“特色办园”走向误区,严重制约了幼儿园发展,尤其是孩子的可持续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交际能力才是造就儿童心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宝。幼儿园不是人才培养的终点,在这里,需要的不是培养出音乐家、画家、歌唱家、科学家、探险家,而是使他们从小形成“XX家”要具备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激发其好奇心、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员王极盛连续5年对入学高考状元进行心理测试和智力测试后发现绝大多数状元的智力水平为中等。心理素质却非常好。通常他们遇到困难总能尝试着选择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栏目,招聘方不光是看学历,而是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测试,如亲和力、组织能力、探究能力、决策能力等等。
三、特色办园的条件和途径
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如何发挥幼儿潜能,开启孩子的智慧。我认为特色办园应该坚持做好以下几点:
(一)从幼儿园的客观基础出发,把握社会的需求,尊重幼儿个体成长的需求,准确定位特色目标
恰当的办园目标是幼儿园发展的蓝图,是幼儿园建设的指南,也是衡量幼儿园是否具有潜力的准绳。幼儿园的个性首先体现在办学目标上,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也有了追求的动力。
1.从幼儿园客观基础出发:一些幼儿园发展不是很快,究其原因,关键是随大流,逐大波造成。要根据幼儿园的客观条件,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我园的客观条件看,政府投入虽尚显不足,但周边有良好的社会教育资源(公园、部队、食品厂、工厂、社区),有家长的大力支持,因此我园以“自然孕育健康童年”为理念,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开展“三生”教育,开展“爱”的教育,开展家园共育亲子社会体验活动,努力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平民教育”思想,从而创学校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
众所周知,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规划及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是一种以人为本,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社会和谐的人类居住形式。所以有专家认为:生态城市至少要满足以下标准:1 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2 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 能源能量有较高的循环利用率:4 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能够达到一定要求;5 尊重居民的文化和生活特性;6 居民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7 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通过这种标准可以看出,生态城市建设实际上包括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方面的涵义,由此,其建设思路及建设中的误区也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生态城市不等于原生态城市
现在一提生态建设,人们就认为必须是原生态的,任何人为的动作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原生态未必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生态,因为在自然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整体生态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为了使自己能够存在,原生态也必须不断调节自身。但这种调节是自发被动进行的。众所周知,生态作为一个系统,构成该系统的每一部分都有自身的运行轨道和规律,正是由于彼此间的相容才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中,但这种稳定只是相对的存在,因为“地球表面和一切生活条件的渐次改变,直接导致有机体的渐次改变和他们对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导致物种的变异性。”当这些物体通过转变而使自己与他物之间形成相容时,新一轮的相对稳定才展现出来。但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是人类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运用本身的智慧,使原生态能够加快自身与整体社会的耦合。人作为自然界中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物,其主观判断能力是其他生物不可比拟的,所以,一旦人类发现生态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其就会采取各种能动性措施来修复这种不稳定。虽然修复的效果有时并不令人满意。但毕竟人类有这种意识,比生态的自我修复有时会更能显示出其意义。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人口密集,且随着人类的需要,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此。我们谈生态城市建设,也就是在城市的这种扩大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的因素,以为人类以后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不是烦恼,而要想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城市的建设就要遵循生态要求。所以,在人的行为和生态要求之间,产生的就是生态城市,也就是说,这种城市既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生态的要求,同时又包含了人类自己的创造,使之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与生态内在规律。况且,真正的原生态城市是不存在的,只要是城市,就有人的活动,原生态就会发生变化,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世界上真正意义的原生态只存在于人没有到达的地方。正如恩格斯所说,“地球的外观、地球上的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类自身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这些都源自人类的活动,而在同一时期,德国的那些没有人类涉足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变化却是小得可怜。”而至于城市则根本不可能存在原生态,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生态城市建设根本不可能存在原生态。
二、生态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循环经济建设
循环经济是我们提倡的经济模式,且循环经济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因子,但生态城市建设不单单是循环经济建设,而是包括了社会、民生等多层次领域的内容。
一个城市的发展,并不仅仅完全是随着狭义上的经济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的进步已向我们昭显出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模式,只要一个城市的建设符合生态自身的规律。且人类能够较为舒服地生活于其中,那就应该认为是城市中生态和谐的一大表现。我们知道,循环经济指的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其理念主要是指“用反馈的方法,对有限的资源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带来的损害。”由该理念可以看出,其是基于生产污染、能源浪费对生态破坏所提出的一种经济理念。只是从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浪费角度来思考的。但生态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并不仅仅只包括经济要素,还有诸多人文要素和文化要素,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固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但并不能囊括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全部,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社会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共同组成了生态城市系统。这一系统是依据许多非常不同的原则而被建构起来的。循环经济只属于为实现经济生态所采用的一种模式,属于人类经济行为方式的一种,只有经济的生态化而缺乏其他系统的生态化,生态城市的建设根本无从可言,而且没有其他系统的配合,循环经济也很难顺畅推进。虽然人们说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但其核心只是经济模式的转变,如强调所谓“废物”的再利用,降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等。经济是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依赖,主要由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组成。所以,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人们能够操作的是诸如“推行清洁生产工艺,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实施产品的绿色生产,建立完善产品的再生体系”,“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市场准入机制,加强消费品回收网络的建立,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费品进入消费市场”等等。但在此之外的生态问题却不是仅仅靠循环经济就能解决的,所以,单纯地把生态城市建设视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不符合生态城市本身建设规律的,
三、生态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环境保护
生态是运动的,“生态演变是自然与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作为人类生活的依赖,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进而制约着城市活力的显现。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环境优异,宜于人类居住,但单纯的环境保护并不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全部。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恶化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环境恶化突出表现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周期的出现。其一方面刺激了那些先前已被禁止的对环境具有危害性技术的复活,另一方面又刺激了更新的现代技术的出现,从而使得城市中的环境更加恶化,且呈现出了新的形式,如高科技污染、高危害性污染等。“都市发展的历史证明,都市一方面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社会中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环境作为一个综合系统,有多个小系统组成,任何一个和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条件都有环境的因素,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光环境、土壤环境、交通环境等等,这些都属于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
的东西,有的还属于不可再生、人类不可创造且必须依赖的,也就是说,自然生态环境是整个城市生态发展的基础,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出发点就是要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控制在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之内”,以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利用,由此,环境保护也就成为了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第一要务。
但除了必须保护环境外,生态城市建设还有更多的人文内涵要求。就拿环境来说。还需要进行环境设计、环境改造,而这些都是人们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划要求有目的进行的,都超越了单纯的环境的意义,当然,人在其中的这种劳动也就归属于人文的内涵。除环境之外,还有诸如城市规划、人工景观和城市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所谓“建筑布局合理。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大力提高建筑物的传统个性和文化艺术品位,城市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充足而且先进,城市管理纳入法治轨道”等。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说,生态城市建设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保护。
四、生态城市建设没有固定模式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建设生态城市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在符合生态城市的指标要素内,按照本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建设的内涵。
但无论采取什么模式,生态城市建设都必须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前提,而且对本城市要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目标。如被誉为全球“生态城市”样板的美国加州伯克利,“它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就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项目之上,如建设慢行车道、恢复废弃河道、沿街种植果树、建造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居所、通过能源利用条例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公交线路,提倡以步代车、推迟并尽力阻止快车道的建设等。”伯克利之所以这样操作。根本出发点是适合该城市的现状及发展特点,但如果把这些做法搬到我国,肯定不会完全适用。所以说,生态城市建设没有固定模式,而是一种动态的实现。
Abstract: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traffic situation was introduced to summarize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ffic. Therefore,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raffic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soft power support for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urban transportation.
关键词:城市交通;政策协同;创新驱动
Key words: traffic;policy coordination;innovation driven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49-02
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政策的现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城市交通亦然。21世纪是城市化浪潮汹涌的时代,但与此同时,生态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日益显现,城市交通如何做到既快速发展,又节能减排,就亟需寻找矛盾的平衡点,实现城市交通更快、更稳地发展[1]。
我国城市交通的特点:
1.1 交通拥堵严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城市病拥堵日趋严重。根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权威机构披露的《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2016年,我国济南、哈尔滨、北京为全国最为拥堵的三座城市,其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分别为2.173,2.116,2.061,平均r速仅为19.853,21.477,23.144km/h。以江苏南京为例,在2014年第一季度,南京的拥堵延时指数为2.29,平均延迟时间、平均速度分别为21.74分钟、24.18km/h。同年二季度,南京已退出前10名,至第三季度,南京在39个参与排名的城市中已退至第21位,拥堵情况大为改善。在2016年,南京的拥堵排名进一步下降,已降至第27位,全天平均拥堵延时指数为1.771。
1.2 环境污染加重
交通环境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颗粒物、声污染等。根据环境保护部的《2016年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我国已连续七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2015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9亿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我国部分大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复合污染格局,如监控的北京、上海等9座城市的移动排放源对PM2.5的贡献范围为15%-52.1%。2015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如图1所示,其中NOx排放高达76.37%。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比例均超过八成。
1.3 交通事故增多
随着我国进入汽车化社会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图2 显示2007-2012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以及死亡人数,2012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04196起,共计有59997人死亡,平均每天死亡59997人,预计随着我国进入汽车社会,城市规模的增加,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将进一步上升。
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政策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国务院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是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素。交通运输,节能先行。作为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交通运输要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这是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是交通运输业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必然途径。
“节能减排”源自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再次将“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提到了崭新高度,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思想应运而生。2011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明确十二五期间研究推广符合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的绿色养护技术,如沥青路面再生和温拌、水泥路面就地利用、废旧轮胎橡胶利用等循环利用技术。同年10月,交通运输部印发“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提出今后需强化节能减排制度,加强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推广节能管理经验来大力发展绿色道路运输,实现城市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2012年,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公共交通,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优化换乘中心,提升公交分担的总目标。2016年,国家发改委《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专项支持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
3 政策建议
为了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同时又能够合理地调整交通结构,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减少拥堵和环境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3.1 坚持生态本位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城市道路交通不仅是一个功能性的空间载体,更是一种安全、舒适、宜行的环境,同时,城市交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尊尚自然发展规律,使得交通发展被生态环境承载所制约。毋庸置疑,交通发展肯定会向周遭环境排放一定量污染物,但不能突破环境容量,必须与环境承载力相平衡,减少索取,节约资源[2]。
3.2 推进公交优先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通过加大城市公共交通运力,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建设,同时通过“城市交通政策与城市交通战略、公共政策体系的衔接”,引导广大居民理性选择公交出行,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增强公共交通分担率,从而保障政策的前瞻性[3]。
3.3 深化科技创新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交通运输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方面继续承担先行官作用。如何加快综合交通,提升智慧交通,打造绿色交通,构建平安交通,实现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交通运输,政策驱动、科技创新是主攻方向,这就需要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促进智慧交通与绿色交通的深度融合;加强绿色交通科研基础能力建设,健全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研水平;组织实施绿色交通科技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绿色交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参考文献:
[1]陆化普,毛其智,李政,贺克斌,帅石金,张希良.城市可持续交通:问题、挑战和研究方向[J].城市发展研究,2006(5):91-96.
关键词:绿地规划、规划目标与规模、规划布局
Abstract: China has a vast territory, around the city of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differ in thousands of ways, creating green county may not apply a pattern. The pla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Liaozhong County rich, both open source and cutting metho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overall planning in space, determine the city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index seek truth from facts, fully tap the potential of rational layout of the city green space,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green space planning; planning objectives and planning the layout of the scale;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规划背景
辽中位于辽宁省的中部,是辽宁省省会沈阳市辖县,地处沈阳经济圈。
辽中县总体规划于1986年经沈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在此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规划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实施,规划所确定的近、远期建设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辽中县在辽宁省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和解决原规划实施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指导辽中县未来发展建设,促进经济腾飞,创造良好城市环境,辽中县委、县政府适时地提出了修编总体规划的任务,并委托沈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承担辽中县绿地系统的规划。
规划概况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辽中县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水平,提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法定依据,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是《辽中县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有关城市绿地系统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本规划是指导辽中县城市绿化建设的指导性档,是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适应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需要,配合城市总体规划而编制的。
第三条 规划指导思想
1、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实现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结合辽中县城的实际,适度超前,综合考虑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文化性。
2、体现协调发展的思想,充分利用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的有利条件,优化组合内部空间的城市绿地布局,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体系。实现将自然引入城市使城市回归自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
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绿地的各种功能,营造具有强烈现代化特色的园林县城风貌,符合现代创业和生活要求的人居环境。
4、根据辽中县特定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力求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遵循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争取以较快的速度建成一个有特色的现代化园林县城。
5、保护和建设好城市赖以寄托的现有山林、水体、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尽可能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辽中县现有自然条件的优势,培育辽中县的县城特色。
6、 针对辽中地区绿化用地紧缺、人口密度较大、旧城区建筑拥挤等诸多特点,园林绿化建设应以合理布局、完善结构为目标,并在高标准、高水平、高速度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美化城市面貌。
7、结合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合理布置全市的各类避灾绿地。
8、努力提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使之对于整个县城规划、园林建设和绿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四条 规划原则
1、生态原则
根据城市生态学基本理论,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地生态功能,将城区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内部。
2、共生性原则
共生的原则是社会多元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人与自然、自然与城镇、旧城区与新城区、国际化与传统的延续等多方面的共生,实现人、动物、自然、城市的和谐发展。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生态城市,城市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依循有机、整体、动态、循环、优化等思想,注重城市发展中协调共生的关系,注重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规划策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文化性原则
规划应体现园林绿地的文化特征,提高园林绿地的文化品位。
5、超前性原则
要把辽中县建设成为国家级园林城镇,绿地规划建设方面必须具备超前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发展观。这种超前性除了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共生、绿地效益的协调发展等方面之外,更多的表现在绿地对城镇发展、对市民生活趋向的良好引导。
6、系统性原则
进一步提高观念,掌握先进的规划理念,增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从城市整体景观形象和现实条件出发,做到水平布局、垂直布局和立体布局相结合,将不同层次的绿化单元有机衔接,做到网络布局合理,点块布局均匀,生态环境优良,景观特色明显,城景关系协调,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强绿化观赏度。使城市绿地发展对外有宏观层面与区域范围内绿地组成系统,中观层面在城市范围内组成网络,微观层面在城市的局部地段形成居民休闲游憩的连贯的绿化空间。
7、多样性原则
特别强调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丰富植物种类,恢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使生态环境系统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8、地带性原则
充分体现并强化地域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城市位置、气候等外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9、分期规划实施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期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统筹兼顾。
关键词:城市建设 环境工程 地质 建议
一、城市环境下引发的地质问题
(一)水资源枯竭促使地质问题加剧
近年来随着国家城市建设与工农业等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完善、提高,但在发展的同时,人们对资源利用的认识较以往更加深刻,现行社会需水量日益攀增,水资源严重缺乏,难以适应现行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明确化科学管理与规划水能利用、水能开发机构等实施的水利建设部署。但是现行趋势下,水资源严重紧张、缺乏,缺水现象普遍增多,不仅阻碍了我国城市的发展,同时也由于地下水井的无序开采、过度开采等,还造成了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土质稀松等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市政交通、工农业的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状况,带来严重危害。而现行我国大部门城市取水用水都是地下开采出来的地下水,而除开采挖掘的同时,还由于地下水的过渡抽吸,致使了大面积化的土层密度降低,造成了地面严重沉降、局部地裂,这些环境恶化的不良性循环,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平衡。
(二)水质污染问题加剧
我国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关键处理问题之一,即水质污染问题以备受关注与重视,同时水质污染是现行城市环境规划中地质问题中的较为突出的一面,它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另外,众所周知由于经过污染的水质并不能被直接饮用,就致使现行供水问题更为严峻,紧张;还有就是城市化建设中的“三废”问题,而“三废”确是水质污染的主要形成成因,特别尤指工业废水的排放渠道、方式,其不能通过江河、海洋等方式途径排放,只能通过排水渠、排水沟以及污灌等渠道排放废弃工业垃圾污水,这就导致了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甚至工业废水层影响过正常饮用地下水,一些工业垃圾金属的排放积累,导致土质、地质受损严重,像一些矿压矿层、工业废渣以及城市的固体废物,都是主要污染源。(三)环境工程建设的地质问题
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也逐步有序开展起来,像公路、码头、飞机场以及铁路等地段都曾一度诱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如若不注重工程地质条件,就会在施工建设中遇到淤泥、流沙以及含盐底层,或者是软弱夹层等特水地质复杂情况,会使施工建设建筑物发生变形。我国有些地区修葺大型水利机构以及水利建设相关面的具体施工过程等,如黄河水灌溉,使现行不如以往的土地地质再度盐碱化,扩大面积。如果环境工程的地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论是对人们还是对工农业建设等都有影响,影响着城市环境规划建设,以及宏观上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影响;有关机构部门不断对环境地质做专研调查,并掌握相关发展规律,依据不同的地质结构、条件,正确科学规划,或者运用合理的防控举措,就能对诸多的环境地质问题,得到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其危害。
(四)城市“三废”
城市环境中的地质问题,受“三废”影响严重,“三废”就是指固相废弃物、液相废弃物以及气相废弃物。“三废”问题遍及了国家各个城镇,全国范畴内的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均受其影响。固相废弃物从渠道来源上可分城市生活垃圾与工业上所淘汰的废弃物化工业垃圾。而城市生活垃圾来源可以分为居民本身的生活垃圾、企业事业机构团体的垃圾、社会保洁集中化垃圾以及包括城镇施工建筑建设上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工业所产生的废气物则主要指有关电厂、水泥厂、矿区以及化加工场等的各类化工垃圾,如高炉灰渣、粉尘灰、煤矸石等。而随着国家化工业在不断发展与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就造就了更多的城市电子类固相废物垃圾,这类垃圾的产生对环境影响严重危害且危害持久性长;液相废弃物主要是指城市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类废水,即液态化工业的污染垃圾;气相废弃物,根据气相废弃物的类型,可以将其划分为工业工程活动产生的粉尘及废气,建筑场所引发的扬尘,采场或者垃圾场的风化、扬尘等。三废问题的出现,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以及危害了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二、采取相关措施、对策
针对上述城市环境与地质问题的特点、类型和产生机理,提出如下预防途径与措施开展详尽的城市建设,来保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正确处理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城市建设要正确对待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在城镇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应要特别重视环境的认识,往往有些人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而忽视了整体环境所带给人们的长久性效益,忽视了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这些缘于某些人的意识的片面性,整正与现行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违背,由于人们忽视了对城市地质环境的保护,许多城市的地质环境不断恶化,出现了众多由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在资源开发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保护好地质环境是人类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首要任务,这是一个贯穿于整个人类和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工作。
(二)改善地质环境的容量和质量
城市建设在处理地质环境中要格外注重地质环境的容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地质环境的容量是在一个特有的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工程发展的最大潜能,因此,在有限的容量下,发展城镇建设,就要对可能引发地质问题加以考虑,要尽量在容量允许的范围空间内从事工程活动,另外,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的同时,从客观角度上去看,人类在建设某一事物的基础之上,被动的增加了事物预破坏活动的强度,人为因素干扰程度愈来愈强,相对于环境的资源、能源、以及像地质环境的质量等有恶劣性的影响,使环境正常事物发展规律向着不良方向发展;人们试图采用各类措施去尽量控制、抑制恶劣的地质环境发展,如工程建筑结构方法的改进去抵御环境地质问题,防控各种化工业污染,以及整治城镇建设中的三废问题,以使建设建筑工程的地质问题能够有效得以解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共同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语:
对于城市建设环境中所影响地质问题,我们应在以后实践中通过不断完善的改进措施以及相关对策的基础之上,寻求、探索、改进出更为适合解决现行的环境地质问题方案,从而加快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同时在实践完善解决地质问题的同时,做到及时有效监测、评估、预报、和防控,以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相然,陈永建,时向东. 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与问题探讨[J]. 地质与勘探, 2001,(03) .
[2] 凌贤长,王丽霞,周宏,段文峰. 城市建设中的若干环境工程地质问题[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04) .
关键词:高职;基于工作过程;应用写作;教材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写作教材改革的总体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写作任务(包括病文修改)为中心组织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办文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写作能力和办事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写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以写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我们曾花了近两的时间来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写作教材改革,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同仁交流,以期就教于各位。
一、高职《应用写作》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认为,教学改革必须首先从教材改革入手,然后是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应用写作教材存在如下严重问题:
1.应用写作教材长期以来存在大而全、过分强调知识系统性的倾向。比如行政公文,一般教材都介绍了10种左右,非文秘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学这么多吗?一方面由于文化课的大量削减,时间上不允许;另一方面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一般也用不上,学生是很现实的,用不上的东西,对就业没有多少帮助的东西,他们才不会感兴趣呢。因此,根本就没有必要全部学习。我们认为学习通知、通报、请示、函四个文种就足够了。再如通知这一文种,一般教材上都作了较全面的介绍,诸如指示性通知、批转性通知、转化性通知等等,我们认为学生能学会写作事务性通知、会议通知就行了。
2.内容体系不够合理。传统教材往往先以较大比例的篇幅讲解应用写作基础理论知识,再分别介绍各类应用文的概念、特点、种类、写作格式、写作要求,最后是思考练习。这种内容体系不符合高职教育“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有限的课时内,基础理论知识占的比重大了,写作训练的课时必然会被缩减,其效果就很难保证;而让学生用大量课余时间自主训练,也不现实。况且,经常按照这样的程序上课,学生是比较被动的、厌倦的,他们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
3.教学内容忽视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脱离学生实际,尤其是教学用的例文远离学生生活,因跳跃性太大,缺少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过渡内容,学生难以适应。比如计划的例文往往是工厂里的生产计划,某某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的实施规划或实施方案。教师、学生一般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师讲起来没有味道,学生学起来也了无生趣。
二、经过我们解构和重构的高职《应用写作》内容
我们在借鉴工作过程理念的基础上,根据我院专业设置以及学生实际,重新确定了教学内容。教材分两大模块:通用应用文模块和专业应用文模块。
1.通用应用文模块
以学生入学到走向社会为序,立足学生实际,并向就业岗位拓展延伸。我们设计了八个项目:
项目一学写日常应用文任务一:条据任务二:启事
项目二制定行动计划任务:个人学习计划、班工作计划
项目三参与竞选(聘)任务:竞选演讲辞写作、模拟演说
项目四学做宣传工作任务:新闻
项目五认识专业任务:竞选演讲
项目六总结经验教训任务:学结、实结
项目七步入职场任务一:求职信任务二:求职简历
项目八做好行政事务工作任务一:介绍信、证明信任务二:通知任务三:通报任务四:函
2.专业应用文模块
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力求体现专业特点,又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提升和良好职场行为习惯的养成。
项目九投身市场竞争任务一:经济合同任务二:招标书、投标书
项目十巧做商品销售任务一:商业广告任务二:营销策划书
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写作》教材益处多多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写作》教材有哪些好处呢?我们的体会是:
1.教材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不再是先讲解应用写作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做练习,而是先设计写作情境,交作任务(包括病文修改),再提供资讯,最后还有知识拓展的材料。这样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让他们带着任务去探索完成任务的方法,以任务驱动他们去自主学习教材中精要、好懂的理论(包括赏析例文),然后去完成写作任务。当然,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还可灵活采用小组写作竞赛,小组互相评分、个人互相打分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颁布于1986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破产法》由于的局限,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适应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对《破产法》进行了第一次司法解释,该解释为人民法院处理破产案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其中规定了“破产还债程序”。这样,在实践中就有了两套破产程序,即企业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中的破产还债程序。前者适用于国有企业,后者适用于国有企业以外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企业。由于现实社会的需要,为探索国有企业破产的路子,国务院于1994年下发《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的通知》,1997年又下发《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对破产国有企业职工的失业救济、安置费用等问题,规定了一套政策性破产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上述法律、法规仍不能解决破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7月30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9月1日施行),这是一部正确处理企业破产案件的重要司法解释。由于新破产法的出台时机尚未确定,该司法解释虽然在完善我国破产法律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但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仍没有新的突破。综上所述,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现状可描述为:以企业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破产还债程序为依据,以国务院政策性行政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为补充的破产法律制度。
二、现行破产法律、法规的缺陷
我国的破产法诞生后,对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务院的政策性法规、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也在不断修正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但现行破产法律法规受制定时经济体制改革与法律状况的局限,存在着立法思想陈旧、体系杂乱、范围过窄、制度缺失、行政干预、规范粗略、法律冲突、操作性差等诸多问题,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到了破产制度的正确实施,波及到了我国真正融入世贸组织的进程。具体讲,我国现行破产法律、法规存在以下缺陷:
1、适用范围较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行破产法只适用于国有企业,虽然后来在民事诉讼法“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中,法人型的企业被纳入破产范围之内,但仍将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经济组织,如合伙企业、独资企业等的破产问题排除在法律调整之外,自然人即个人就更无从谈起。而现实社会中,合伙企业、独资企业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作为市场经济主体而大量涌现并客观存在。既然是市场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也需要破产法的调整,也应有权利享受平等的法律待遇。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更应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这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立法思想和协统一的需要。更进一步讲,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自然人也应纳入破产法调整的范畴。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因多种因素,某个自然人对多个债权人形成债权债务的事实客观存在。从其自身状况及发展前程来讲,即使给其几十年的时间,也无清偿债务的能力,与其让当事人间存在这种债权债务关系而无力清偿,还不如通过法律程序消除这种关系,从而使债权债务双方当事人都得以解脱,从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2、破产原因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破产原因也称破产界限,是指认定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当事人得以提出破产申请,法院据以启动破产程序,作出宣告破产的法律事实。破产原因之规定,不仅体现出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的平衡及保护倾向和力度,而且可能影响到失业人数与社会稳定。各国立法对破产原因的规定方式不外乎列举主义与概括主义。列举主义主张表明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的各种具体行为,实施行为之一者即视为发生破产原因。概括主义主张对破产原因从法学上作抽象规定,通常概括规定的方式有:(1)不能清偿;(2)债务超过;(3)停止支付,我国目前破产立法采取概括主义。
《破产法》第三条之规定:“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规定宣告破产”。这显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根据上述规定,国有企业只有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才予宣告破产,因其它原因不能清偿债务的,不适用破产程序。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对非国有企业法人破产原因的规定,虽然取消了“经营管理不善”的内容,但仍保留“严重亏损”的限制。对于政策性亏损、外部经营环境不健全等,就成为限制破产法适用的理由。同时,仅以不能清偿作为破产原因,不能适应实践中的复杂情况,如无法解决债权人申请破产时的举证责任,清算中企业的破产标准等问题。还有目前破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过于粗略,缺乏可操作性,如什么是“严重亏损”,什么是“不能清偿”,以及在破产申请时如何判断等,均缺少相关规定。
3、行政干预较浓,违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现行的破产法,由于制定时的时代局限,存在相当浓烈的行政干预色彩。如国有企业债务人申请破产必须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和解整顿的申请只能由债务人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清算组也要由政府相关行政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等。尽管2002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涉及到清算组成员可以从清算中介机构以及、律师中产生,但司法实践中难以实施。这些规定使企业的破产处于重重行政干预之下。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企业破产事先不通过有关部门,或请相关部门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或就相关问题先行请示,在破产过程中,相关部门会设置重重障碍,阻挠破产工作的进行,如拖延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房屋产权过户手续等。目前,随着改革的深入,许多地方部门早已取消了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破产法的规定难以实施。由于行政干预的过多,以及政策性破产的存在,使债权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权实际上被剥夺,法院成了政府的清算机构。
4、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规定与立法宗旨相矛盾。
2011年,时任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言称“不得已而为之”的楼市限购令,在“一刀切”的质疑声中横扫全国46城,目的是打压投资投机性需求、遏制房价上涨。
四年后的今天,市场形势反转,楼市已出现下滑危机。短短几个月,从少数几个城市的试探性放松,变为少数几个城市的“坚守”。
而面对库存攀升、去化乏力、房企资金链绷紧、土地收入锐减、地方债务承压等一系列困境,业内有人直指这是“行政打压的遗害”,也有人认为是市场发展的自然结果――事实已经表明,取消限购并没有起到预想的“量价齐升”的效果。
只顾退烧忘了治病
如果没有限购令,今天的房地产市场会是怎样一种景象?阳光100置业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给出的答案是:“房价比现在跌得更厉害、下滑更严重。”
这要重新回到2010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当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上涨33.2%、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涨40.7%、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上涨了28.4%、土地购置费大涨65.9%……全国投资热情高涨、政府积极卖地强力扩张、再加上货币超发引发的通膨,房价如脱缰野马,一路高涨。所以,为给楼市降温、平息民怨,限购令应运而生。
“先降温是应该的。”范小冲说,但后续市场化的、法律化的调控手段没有及时跟进,长效机制没有形成,“只顾着退烧却忘了治病,粗暴的行政干预带来了市场信号失真、资源错配等一系列问题。”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执行董事陈仲伟也认为,“限购令起码避免了房价过大幅度的涨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泡沫的快速形成,为房地产各个市场主体争取了一定的调整时间。”
他同样也不否认,限购违背了市场发展规律,短期内掩盖或延缓了问题的爆发,但并没有去积极解决,比如住建部原本准备要作为限购退出机制的住房信息联网、住房保障方式转为货币补贴等等,至今仍无实质推进,其中,房产税在过去几年的进展相当缓慢。
“人为打压房地产把国民经济也打了下来。”在原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孟晓苏看来,对作为主导产业的房地产进行严格限制造成了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整个国民经济一片肃杀。
孟晓苏对《望东方周刊》说,如果不是限购组合拳“把好好的经济之火扑灭了”,今天国务院也不必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费尽周折,“舍弃了房地产这个正面战场,只靠打游击作用有限”。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坦言,限购政策“一刀切”,强度较高,过于坚决,“与当初政府对房地产的把握和判断能力,以及当时的市场形势有关”。在经历限购洗礼之后,政府目前千方百计去库存时已经顾及到了宏观经济整体,“采取的更多的是市场化手段,而不再是强力的政治行为。”
现在怎么办
取消限购作用有限,在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这与房地产过剩、市场预期改变、经济周期下滑、金融信贷政策不完善等等多种因素有关。
浙江置业房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妙川告诉本刊记者:“要恢复元气,没有两年是缓不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降价不但难以放量,还不时招致“房闹”,如果没有政策出手救市,至少在他的企业所在的绍兴,“50%的开发商都要倒闭”。
“现在怎么办?”中小房企们期待的是,从中央到地方能有一轮像“四万亿”那样强力的救市措施。“如果中央层面限贷不放松,地方不敢放,靠市场配置资源,银行没动力。”
在孙妙川看来,用行政手段打下去的市场仍须用行政手段补救,不然“让大家都等死吗”。
没有人坐以待毙。万科为促进销售消化库存,先后与百度、腾讯、淘宝合作以“互联网思维卖房子”;9月11日,与链家地产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继续挖掘大数据平台,意在通过一二手房联动拓宽销售渠道。其他实力雄厚的品牌房企如绿地、世茂与平安好房达成协议突破银行信贷牢笼,计划以总额100亿元的首付款贷款,撬动千亿元房产销售。
“市场不相信眼泪和抱怨。”范小冲说,开发商的生存和发展来源于市场,尽管目前处于震荡下滑阶段,但无论从销售量还是销售金额来看都仍处于历史高位,城市化远未结束,未来仍有巨大的房地产需求。所以,开发商应该接受市场调整,迎接更加激烈而有序的竞争。
救市的尺度
长期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也在寻求突破。在放松或彻底取消楼市限购令之后,掀起了第二轮“救市潮”。
2014年8月8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首个省级救市文件。这份被称为“闽八条”的文件内容包括:支持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并要求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贷款供应及利率方面提供保障和优惠。
9月15日,湖北省城乡建设厅通知,居民家庭贷款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按30%执行;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购买属于家庭唯一普通商品住房的,减半征收契税;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家庭唯一普通商品住房的,契税按1%税率征收。
9月22日,福州市政府网站《福州市人民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意见》,对首套房的认定标准也作出了调整。
不过,比较确定的是,幻想政府出台类似“四万亿”那样的强刺激不太现实。
“目前正处于上一轮政策的消化期,此时放开货币政策,必然会使产能更过剩、通胀更严重。”顾云昌说,整个货币政策层面不可能放松,但是“也有理由建议保证房地产贷款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使得定向刺激、微刺激发挥一定作用。
中央层面已经明确提出支持首套房贷,9月30日,央行通知要求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贷款购房,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
市场越辨越明?
“我们不可能再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9月10日,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表态也让各方对当前经济形势少了许多担忧。
事实上,无论是中小房企还是品牌开发商,持乐观态度、积极拥抱改革者仍占主流。从《2014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的数据来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0.5%,但降幅收窄了2.3个百分点,企业购置土地面积增速回稳、土地成交价款增速提高了三个百分点。“这说明企业对后市不像上半年那样悲观。”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分析说。
范小冲认为,房贷政策放松只是时间问题,对开发商来讲,会促进销售、加快营销。但房价再次大涨可能性极小,“除非一线城市全面放开限购和限贷,广大二三线城市目前要紧的还是去库存。”
关键词:国土;规划;问题;原因
Abstract: With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tenth land survey, the state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or the land and resources. However, focus on the view of China's land resources planning, there are a lot of inadequacies, which we need to identify these problems and gives a solution, 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planning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Key words: country; planning; problem; reason
中图分类号:F3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尤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是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者和土地,这就产生了人地矛盾,并且伴随经济水平的上升,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日趋严峻。本文简要分析国土资源规划的含义,进一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国土资源规划的内涵
国土资源规划,是指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即根据国家和本地的发展战略,以及规划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条件,按照规定程序制定的全省或者省内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与布局的总体安排。国土资源规划包括综合国土规划、专项国土规划和特定区域国土规划。
众所周知,我国土地辽阔,但人口众多,这个情况在辽宁更加突出,人均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相对较少,那么合理利用仅有的资源,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就是重中之重。宏观上需要做到严格控制耕地的占用,严格禁止肆意占用耕地用作商业或其他用途,并且要充分保证粮食的生产安全,而粮食的安全生产又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最后优化生态环境。
具体做到:首先是规划体系完备。完备的体系是从战略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控制性(修建性)规划融为一体的一个体系,其规划分工明确,协调程度较高,经济规划和空间规划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据,而我国在这方面相对较弱。其次,国土资源规划的相关法律应当趋于完善。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国土资源规划得以运行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仍需在国家级法律和地方法律相配套的法律体系上加以完善。
国土资源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相对国外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细究其欠发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就外在因素讲,我国在进入21世界之后迅猛发展,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在较快发展的同时其他项目并没有很好地协调发展。但就内因讲,还是在国土资源规划过程中存在着仍需完善和合理的地方。
1、国土资源规划缺乏实用性
第一,规划调整随意。现行规划在引导如何用地上显得有些欠缺,并没有强力而有效的规划出台,正因为此,规划不能切实执行。第二,缺乏公众参与。很多人认为国土资源规划显然是专业国家部门或政府进行。但是在国外,公众参与是很正常的基本原则,而且公众参与己经渗透到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各个环节,对公众参与的形式、时间、信息服务等也都有详尽的规定。但在我国,国土资源规划极少征求部门外的当地居民的意见,没有群众基础,没有公众参与,规划主要还是更多地体现政府的意愿,这种没有考虑公众意见和要求的规划方案,不仅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和理解,也得不到公众的尊重、监督及维护。
2、国土资源规划缺乏科学性
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在制订规划的应用还不够,比如基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不少地方还是手工绘制,规划数据不是通过计算机从规划图上量算,图数一致性较差,使规划的真实性、科学性都受到很大影响。
3、国土资源规划缺乏预见性
第一,规划部门对经济发展速度估计不足。国土资源规划是在当时宏观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下制定出来的,但是现在我国社会的发展速度很快,很难准确预见其后的发展速度。经济大发展的强势背景下,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就会普遍存在占用耕地用作商业发展的案例。经济发展和保护耕地是很突出的矛盾,舍弃发展是不可能的,而耕地的保护,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协调。所以制订有合理预见性的国土资源规划是极其必要的。第二,国土资源规划用地布局与实际需求偏差较大。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影响建设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地方政府对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规划很难规划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土地分析和预测方法欠缺,这样的欠缺导致国土资源规划布局错位现象比较明显。
4、国土资源规划缺乏协调性
首先,国土资源规划与城市规划缺乏协调。《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但是至今为止,两者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其次,国土资源规划与相关行业规划缺乏协调。国土资源总体规划的核心是要与各产业、各部门的用地需求相配合。因此,规划国土资源的过程中,必须以相关行业如交通、水利、工业、环保等部门的规划为依据,确定用地规模。但是从各行业发展规划来看,大部分对用地的需求量都偏高,显然无法全部满足。国土资源规划如何依据行业规划合理确定各业的用地需求量,既能保证各行业健康发展,又能有效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成为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
国土资源规划问题的原因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失灵既有它自身的一些缺陷,如规划的编制水平、规划体系、规划实施情况等有关,同时,也与其外部环境、政策背景、认识水平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
1、地方政府、公众的规划意识淡薄
目前,上至地方政府下至农民,按规划用地的意识都比较淡薄。一方面,大多数地方政府认为实施国土资源规划仅仅是一种形式,想用地,并且想用那块地,假如它不属于圈内土地,只要经过规划修编或者规划调整就可以实现。这就造成国土资源规划上的较大随意性,导致不能有力落实规划。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领导对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规律认识不足或片面追求政绩,没有合理地国土资源规划,只是盲目地扩大城市规模,甚至牺牲耕地牺牲环境扩大城市规模发展城市经济。这就使得城市在进行国土资源规划的时候,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大面积,大量占用耕地,造成许多城市人地矛盾尖锐。不仅在城市,农村里也存在着严重的规划问题。随意建设民用房,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荒废田地不去耕作,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亟待解决。总之,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农民按规划用地的意识都比较淡薄,这也是国土资源规划制度缺陷的一个根本原因。
2、国土资源规划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理论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主观认识与科学概括,是科学的灵魂和精髓,是实践的前提和保证。没有理论基础的学科好比没有根基的房屋,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相应的理论根据作指导,国土资源规划也不例外。国土资源规划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不仅涉及还量信息和数据的处理,又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技术等多领域和多学科,所以国土资源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应该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但迄今为止,在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理论缺乏系统性,没有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理论,而是诸理论并存和混杂,显得相对薄弱,同时,又表现出理论相对于实践的滞后性,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缺乏科学性,在实践中很难操作。因此,国土重要规划相关理论的不完善和滞后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根源。
3、国土资源规划刚性太强,缺乏弹性
国土资源规划中的刚性可以增强规划的宏观控制力度,体现规划的权威性与龙头标杆作用。但由于信息的缺乏和规划的不可预见性,反映出规划的刚性过强,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和弹性。
首先表现在数量上控制太死,严重缺乏灵活性。例如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省市,若没有用地指标,但某些项目又确实需要用地的情况下,由于没有灵活指标,重新审批又复杂繁琐,其结果就是违法、违规占地现象的屡次发生。其次,规划用地的空间布局缺乏灵活性。各类不可预见的建设项目尤其是省以上不可预见的建设项目太多,不可能在规划方案中一一落实,在国土资源规划时,很多项目并未进行可行性评估,也未确定选址,很难将最后的地点纳入规划中。最后,国土资源规划中的一些政策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如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往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如种植果树、花卉等经济作物,从事养殖业等,这些行为都将改变传统意义上耕地的用途。如果国土资源规划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必将损农民的耕种积极性,导致农民对土地投入不足,甚至将土地撂荒等后果,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以上三方面说明国土资源规划的刚性过强,反而扼杀了市场行为在调配资源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实践活动中,客观事实的发展与事前预测完全相符是相当罕见的,而以这种缺乏弹性的规划来指导未来的土地利用显然是不合适的。
结语
通过对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的内涵进行解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国土重要规划走向成熟和完善还需要很长的路,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尽可能协调人地矛盾和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我们公众的理解支持,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张萍,陈秉钊;城市规划法修订中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2010.05
保监会近日印发《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对个人税优健康保险试点的经营要求、产品管理、业务管理等相关事项作出明确。保监会相关负责人20日表示,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产品采取万能险方式,包含医疗保险和个人账户积累两项责任,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保,并督促保险公司加强赔付管理,做到应赔尽赔。健康保险必须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办法》提出设立“健康保险事业部”,意在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更好服务医改全局。同时,《办法》还提出保险公司应与医疗机构加强合作,鼓励、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医疗行为管控。
产品是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业务的关键
《办法》明确,保险公司不得提供个人税优健康保险的保单贷款服务,并应对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业务进行单独核算,加强个人税优健康保险的资金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严格资金的划拨和使用。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产品是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业务的关键。《办法》明确了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产品管理原则,主要包括:一是保险公司应按照长期健康保险要求经营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不得因被保险人既往病史拒保,并保证续保。
二是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产品采取万能险方式,包含医疗保险和个人账户积累两项责任。之所以要设置个人账户,一是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保,以使更多人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二是可以为被保险人积累一笔医疗费用,以减轻被保险人退休后的医疗负担。
三是医疗保险简单赔付率不得低于80%。医疗保险简单赔付率低于80%的,差额部分返还到所有被保险人的个人账户。这条规定主要是为了督促保险公司加强赔付管理,做到应赔尽赔,使被保险人最大程度上受益。
从多个方面推动试点工作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主要是从促进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角度,对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业务的经营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健康保险是人身保险业务的一类,与寿险业务在精算原理、风险管控、经营模式等方面有明显不同,要取得健康保险的发展,就必须遵循其经营特征和内在发展规律,必须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近十年来,保险公司对健康保险的专业化发展进行了不断探索,取得很好的成效,健康保险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但部分公司还存在只重保费规模、轻视专业能力建设,以普通寿险的经营方式来运作健康保险的现象。
在回答关于《办法》提出的设立“健康保险事业部”相关问题时,该负责人表示,事业部与公司职能部门不一样,一般是指在公司宏观领导下,具有经营管理职能,并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部门。事业部也不同于子公司、分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不需办理经营许可。保险公司的健康保险事业部应以健康保险(含大病保险、基本医保经办等)为主要业务范围,在公司内部实行专业化管理,独立经营、独立核算。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保监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个人税优健康保险试点工作:一是继续加强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沟通、协调,以三部门名义印发通知,明确试点开始的时间、试点城市、经审批后的试点产品等,共同推进全国的试点工作;二是继续指导行业加快推进税优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业务流程等工作,为试点的顺利开展做好各项准备;三是试点推开后,将加强市场监管。
摘要:城市是现代世界经济活动中心,是人口、经济、商品、信息、文化、金融、交通和科技资源的聚焦点,城市化进程本身就是最大的经济增长点,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一系列深层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尤其是解决就业和“三农”问题的最主要的手段。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面向21世纪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是西部地区通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诸多现实问题的根本举措。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要突出“以水为源、以人为本、以绿为美”,并建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本文着重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财政政策做一粗略地分析。
关键词:西部地区 城市化 城市财政 公共财政政策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推
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两者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循环累积效应。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在区域发展中充当着增长极的作用,有着巨大的规模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城市可以发挥辐射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的一个历史进程,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前提,工业化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来说,城市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在新世纪之初,城市化问题再次升温,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意义,而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更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并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城市研究学者和一系列城市研究理论。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的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线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探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没有必要局限在“大小”之争,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将是中国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刘福垣认为,城市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能笼统用一个标准来判断,更不宜抑大崇小,或崇大抑小。朱铁臻认为,单纯强调发展“大”或“小”都不太切合实际。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实现城市化的目标,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分流,那种人为地控制某一类城市的发展是不可取的。蔡宇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应放开,政府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人为地限制某一类城市的发展,而鼓励另一类城市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应是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共同前进的过程。
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起步晚、水平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间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呈现出低速发展的缓慢态势。西部地区城市化的滞后,使得国民经济运行缺乏重要的依托和载体,大量生产要素分散于农村,结构松散,布局混乱,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国民经济长期外延扩张,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西部地区长期的经济增长乏力和经济发展落后,使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扩大。西部城市化就是要把经济增长极交给城市,充分发挥城市的先导效应,通过城市化的发展来驱动经济发展,以城市经济带动地区经济。(
众所周知,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干旱缺水等生态问题相当严峻。自然条件固然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但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西部地区人口分布过于分散,至少从两个方面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一是人口分散,不能有效利用技术和资本的外部性实行集约化生产,降低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利用率,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规模扩张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来推动,加剧了资源的供求矛盾,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比较典型的就是过度放牧、过度砍伐。二是人口分散使生态环境大面积遭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给生态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三是提高了西部地区城市建设水平,缩小了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
如前所述,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城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市对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首先,在一个地区,大、中、小城市通过交通通讯设施的连接,相互搭配、相互补
新兴产业与工业革命
新兴产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新兴产业。100年前人类的新兴产业是汽车,200年前是蒸汽机。新兴产业建立在技术基础上,而技术又建立在科学发现基础上。
两三年前,很多专家开始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来了。到底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各界还在争论不休。我们最好还是先看看历史。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把自然界的能量利用起来了,我们称之为动力革命。动力革命的代表技术是蒸汽机技术,能充分利用这些能源工作的纺织机、汽车和火车被发明了,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般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是因为电力的应用。电力突破了蒸汽机的很多局限,使得汽车、火车更“轻”了,让飞机飞上了天。
到底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呢?现在谈贸易时,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将工业产品分为两类:信息技术产品和节能环保产品。所有工业产品都可以归入这两类中。这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的领导作用。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到底是新兴网络、新能源、节能环保产品,或者其他,还是将这几项结合起来呢?如果是将这几项结合起来,那么主导的又是什么呢?现在各界还在研究中。
我在信息技术领域做了三十多年的研究。信息技术领域的人会觉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蒸汽机技术相对比较简单。实际上那就是用机械的能力代替人的能力。在那之前,人类也有使用牲畜的能力。蒸汽机出现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化。农业社会是没有城市化的,城市化是工业社会的伴生品。现在中国的城市化尚未完成,反过来说,中国的工业时代尚未结束,所以说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当前中国的两大任务。不过,中国的工业化赶上了信息化,所以我们说两化融合。
信息技术与第三次工业革命
在这里我要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电力。因为电力跟当前的信息技术有可比之处。从电力的发明到电力的大规模应用,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起初,人们要开办一个工厂,同时也要办个电厂,否则电力问题没法解决。
爱迪生1880年发明电灯后想在纽约建立一个小电网来供电,1905年美国开始进行电力的集中供应。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80%的电力实现集中供应。众多周知,电力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后,用电贵、用电难的问题得以解决,电力的价值真正凸显出来了。
与此同时,通用电气(GE)的工程师亨利·福特立志要生产便宜到大家都能买得起的汽车。后来他成为福特汽车的创始人。在生产价格便宜的汽车的同时,福特汽车创造了流水线生产等奇迹,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方式。
如果我们把历史和今天结合起来看,会发现两者具有很多相似性,从而了解信息技术到底发展到了哪一步。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信息技术是独立存在的,与其他产业的界限非常鲜明;第二阶段,两化融合阶段——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在一起,信息技术成为其他产业内生的需求;第三个阶段,信息技术可能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今天,信息技术已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经济的智能化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同时,我们看到一个新的趋势,那就是100多年前资本家所创造的诸如集约化生产等商业模式已被信息技术所颠覆,而且这种改变还在继续。
那么,信息技术还将往哪个方向发展呢?尽管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的融合本身并不矛盾,但是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很多。比如:有人说信息化是陷阱,信息化投入越多,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拖累;还有人说信息化的技术门槛很高,要培养一个专门的队伍,成本很高……以上这些问题制约了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另一方面,这些制约因素又将引导我们去突破技术局限,实现创新。
现在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时期有点类似于电力应用的自备电厂时期。现在大部分产业、企业或者部门都要自己建一套系统,培养一支队伍,所以许多传统产业都有首席信息官。这个首席信息官带领一支队伍不断地进行信息化建设。
未来信息化建设需要用到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我们称之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些技术实现突破后,人类就能像当年摆脱自备电厂那样,进入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理解为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现在这些技术尚未成熟,还在发展过程中,但它们已经带来了很多价值。云计算、大数据能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计算能力。未来,用户也可以只买信息而不用购买计算能力。这样,传统产业不再需要自建系统了。
首席信息官可能消失
可以想象,未来企业只需像配备电工那样配备两个信息技术人员就可以了,而不再需要首席信息官,因为现在没有哪个企业需要首席电力师。这些信息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研究产业如何升级,需要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怎样的计算,需要买多少信息。
那么,这时信息产业最应该干什么呢?应该尽快进一步提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水平。现在互联网领域流行一句话,就是互联网企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信息技术产业并非如此。关键是要细分市场,如果把市场分得足够细,就会有千万个市场第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