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23: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城乡联动 城乡互动 全域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1 城乡联动发展
城乡统筹和协同发展是近年来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及中国社会的长期“重城轻乡”,导致了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而这种二元结构又进一步深化城与乡、工与农的差别,使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处于不均衡、不协调发展状态。面对城乡存在且持续拉大的收入差距、农业经营的低效益甚至零或负效益,中央政府在客观审视城乡关系及其经济发展状况和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帮扶落后地区的战略思路,使中国经济开始站在了城乡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的起点上。
城乡联动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因城乡间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层级差异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引发的一方对另一方(通常是城市对乡镇和农村)带动作用。城乡联动不同于城乡互动。通常,互动的两事物或多事物处于基本相同的能级层次,而联动的两事物或多事物间往往处在不同能级层次上,具有一定的能级差。在联动过程中,因事物间所处的能级不同,故此,高能级事物一般发挥主导作用,而低能级事物则处于从属地位。不过,随着低能级事物能量的不断累积,其内部结构不断变化,所处能级层次也不断提升,当低能级事物达到与高能级事物近乎相同的能级层次时,即具备了与高能级事物进行互动的条件。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长期不均衡及制度、政策的不合理安排,一方面导致了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显著差异,另一方面也引致了城乡间、工农间的巨大差距,这种差异和送别,一是使城乡处在不同能级层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二是使农村、农业和农民处于相对弱势和被动状态;而且,我国农村目前的经济条件及人力资本禀赋和科技水平,也决定了农村还难以站在与城市相同的能级层位上与城市互动,而是需要城市的援助、帮助和带动。应该讲,城乡联动是重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城市的带动、帮扶为动力,进而实现城市与乡村的联动和协调发展。
2 城乡联动与大连市全域城市化目标的一致性
大连市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大连市逐渐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1年大连市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6150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3.5%,人均GDP达到91287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年汇率,人均GDP为14454美元;农林牧渔业及农村服务业增加值395.7亿元,占全市GDP的6.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7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2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8.55%。综上不难看到,尽管大连市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居民生活均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城乡间的差距目前依然很大,这突出地表现在经济、社会、居民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城乡关系、缩小并最终消除城乡差距,全面提升大连市的经济和社会实力,彻底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面貌,近年来大连市提出了全域城市化的战略目标。对于全域城市化,目前学术界和实践层面还有着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全域城市化是在统筹城乡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对现代城乡关系的思考与解读,全域城市化所倡导和追求的是以现代生产文明、生活文明、生态文明和文化文明为基础的城乡协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与过程。全域城市化目的不是要消灭农村,也不是要“绑架”农业和农民,更不是强行农民弃农从工从商、弃村进城、弃地上楼,而是用现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现代生态文明和文化理念,来引导和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助推农村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城乡联动发展,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等一体化的同时,使城市化达到更高的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由此可见,大连市全域城市化的战略目标与大连市城乡联动发展理念是异曲同工的,而且,这与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也是完全一致的,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3 城乡联动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大连市的城乡联动发展应该以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及城乡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为宗旨,以全域城市化为具体战略目标,本着以人为本、制度和政策统一(近期内城乡可略有不同)、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的原则,在着力建设主城区、新城区、渤海城区和黄海城区四大城市组团的同时,大力扶持城区周边小城镇的发展,同时通过大力培养现代农村和农业发展亟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包括管理人才、科研和技术人才等),加大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来增强农村和农业的自“造血”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和农业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具体思路和对策是:
3.1 在全域城市化战略框架下,科学研究并制定符合大连市长远发展目标、并与现代化国际城市及新型现代化农村和农业接轨的大连市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农村和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总体发展规划应在确立大连市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具体实施策略的同时,将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纳入视野,并突出小城镇在城市和农村联动发展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与建设现代化、生态绮丽型小城镇和现代化新型农村统一为一个整体,本着城区、小城镇和农村各有侧重的理念,科学、合理地布局人口和产业,强化不同功能区的作用,同时避免城市和城区的规划建设盲目崇“大”现象,应把建设特色突出、功能显著、环境优雅、文化气息浓郁、宜居休闲、生态文明的城市和城区作为发展的目标,避免因人口和交通过分拥挤而导致的“城市病”的进一步滋生和蔓延。农村和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应以大连市总体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建设现代新型农村和发展现代化集约型农业为目标,强调农村建设的科学布局及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和生态化,重点扶持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鼓励和发展订单农业、公司化农业等“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一条龙”式现代生产和商业化模式。通过规划,来全面而深刻地描绘大连市城区、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未来发展前景,为小城镇以及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指明目标、方向和路径。
3.2 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从城乡联动发展及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角度考虑,今后大连市应实施农村和农业振兴与繁荣战略,一方面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主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技术专项研发和扶助基金,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及现代生态农业的推广工作。与此同时,结合大连市下辖村镇的不同气候特征、土壤条件和已有农业基础状况,因地、因时制宜,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型农业(包括集约化的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等),实施“一村一品,多乡一业”工程,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打造并逐步形成大连市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强势产业化“链条”,以及与之配套的集群式农业产业化服务网络,从根本上转变盲目生产、分散经营的“高成本、低效益”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的实际收入,根本改变农业发展受制于市场和技术、农民收入受制于传统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的状况,以推动城乡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3.3 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急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为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人才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城乡联动发展及农业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必要保证。因此,在城乡联动发展和全域城市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应把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一方面组织大连市现有农业科技人员及农村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并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的中青年农民到国内外大专院校、农科院所和具有先进示范性的农村、农场去学习、参观,提高他们对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农村和农业技术及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力度,对有志于农村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农业技术及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在实施奖励性计划及为其搭建展现其才华的平台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本着就近、从优的原则,在城镇或城区解决其配偶工作安置和子女受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解除其后顾之忧。
3.4 在保护农村和农民利益的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及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大连市的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既离不开本地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的参与,也离不开国内外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农科院所的参与,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加强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的合作,是城乡联动发展及加快大连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尽快做强、做大大连市农业产业的必要环节。
3.5 全面统筹和整合城乡资源,促进城乡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优化配置。从资源的优势来看,城市的优势在于资金、技术、人才和文化观念,农村的优势则是原材料(农副产品)、土地和相对充裕的人力。在城乡联动发展过程中,如何将城市与乡村的优势资源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起来,是能否取得预期效益、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此,就需要市、区(市、县)两级政府发挥好领导、协调和督导作用,同时加大对涉农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并尽快建立农村劳动力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培训与援助体系,通过订单式专门培训,来解决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安置问题,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失地、失业问题的发生。
3.6 破除城乡居民固有的身份壁垒,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身份壁垒和社会福利壁垒系横亘在城乡居民之间的两道屏障,也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现实体现。破除城乡身份壁垒的关键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户籍差异,实现城乡户籍的“一元化”。目前,全国乃至辽宁和大连市正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消除城乡社会福利壁垒的关键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在研究不同时期土地所具有的保障功能和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起城乡社会保障对接转换的“桥梁”。同时,通过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水平,加强城市与农村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的交流,逐渐消除城乡间的教育质量差距、文化差距、医疗卫生条件差距等,推动城乡社会协同发展、文化共同繁荣和城乡居民幸福乐业。
参考文献:
[1].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J].中国农村经济,2004(7).
[2].城乡协调发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232.
[3]魏成龙,吴建涛.我国农村资金向城市的“倒流”[J].经济学动态,2005(12).
[4]赵磊.“三农问题”的症结何在[J].金光农业网,2005-1-19.
关键词:轨道交通;商业空间;演变趋势
Abstract: From the necessity of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rough affecting business location factor, rail transit can guide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commercial space structure. And it argues that Changsha commercial space will appear the trends :multicenter, network. Finally from the "government guidance,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oint of view, the article raised the proposal of the rail traffic construction.
Keywords:rail transport;commercial space structure;the evolution trends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52-02
1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中心区域与周边组团缺少安全、便捷、大容量的交通通道,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的分离形成的城市钟摆式交通是造成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过于拥挤的主要原因,也造就了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单中心“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1]。城市商业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其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而一旦交通条件发生改变,制约因素消除,城市结构将会发生大幅度的变革。轨道交通凭借其大运量、高速度、全天候等方面的特点,能够克服常规公共交通无法引导城市空间持续发展的交通瓶颈,在城市结构变迁中正发挥着重要的诱导和促进作用[2]。从目前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轨道交通是促进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轨道交通对商业区位因素影响分析[3]
2.1消费者心理因素
轨道交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心目中“距离”的概念,把以往出行购物需要考虑的地理距离转变为了精确的时间距离。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居民以往出行购物时间大为降低,大大增强了其心理接受意愿,从而也进一步影响零售商业区位分配布局。
2.2需求因素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居民对于商品的需求和消费能力是大型商业是否进驻该地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轨道交通的建设,必然会引起沿线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从而改变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随之而来的是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改变零售商业区位。
2.3竞争因素
轨道交通的建设,大大增加了轨道交通沿线地域的可达性。尤其是重要枢纽站点和交通线路交叉的区位,往往成为各路商家争夺的焦点。沿线地价的攀升以及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商家准入门槛不断抬高。一种情况是极具实力的商业企业在竞争中凭借价格优势生存下来,实力不足的企业被排挤出该区域;另一种情况则会出现诸多零售商业企业联合的局面以适应竞争,大大增强其集聚和扩散效益。这两种情况都使商业区位位置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新调整。
3轨道交通对商业空间结构影响分析
轨道交通通过对商业区位因素产生影响,进而改变商业企业在城市中的区位位置,从而将影响空间变化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进行调整优化,最终引起商业空间结构上的整体转变[4]。蔡国田、暖总结了广州地铁一、二号线开通后广州商业空间结构的发展状况;李文倩通过分析北京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指出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会推动城市商业格局的演化,按时间顺序可发展为团状分布、波浪状分布、带状分布、面状分布4个阶段[5];宋瑛等则对轨道交通引导下的重庆零售空间结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分析。
综合以上文献,笔者认为轨道交通的建设必然会带来新兴商业区的出现、传统商业中心功能强化、枢纽站点附近的商业区等级提升、郊区商业蓬勃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3.1传统商业中心得到强化,新兴商业副中心出现
目前国内传统商业中心业态形式基本以点状商城和条状商业街为主,由于高强度的开发,大量人流汇集,使常规公交已无法满足其大运量的需求。同时,私家汽车等出行方式的盛行,在带去人流的同时,也带去了更多的车流,造成市中心区道路拥挤,反而削弱了市中心的吸引力。而轨道交通的快速、准时,能将居住在城市周围地区的人们方便快捷地送达市中心区,进行迅速的集散活动,有利于促进中心区商业与公共活动的顺利展开,从而使原有商圈的能级提高,传统商业中心功能得以强化。与此同时,面对轨道交通也可能带来的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许多城市业已依托轨道交通线网枢纽,建构起新的城市商业副中心。商业布局开始由点状朝块状集聚发展,并逐步向多中心、多轴线、网络化的零售空间布局转变。
3.2商业中心呈轴向发展态势,枢纽站点附近商业圈能级提升
轨道交通建设带来沿线土地开发,必然会产生廊道和辐射效应,零售商业网点沿着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分配和布局,使若干个商业网点通过轨道交通线网连结在一起,构成城市商业空间扩展的发展轴[2](见图1)。在几条轨道交通线网的交汇点或者是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地带,由于本身已初具规模,加上轨道交通站点巨大的集聚作用,本身能级迅速提升,则会产生以节点为据点辐射分布,并带动周边零售商业发展的枢纽型零售商业模式。
3.3商业郊区化趋势明显
中国的商业郊区化一般是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及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必然会诱发继小汽车引导的郊区化之后的下一波郊区化热潮。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完善,城市人口愿意移居到工作地点之外的环境更好的居住区,也因此带来郊区零售商业的快速发展。零售商业服务部门向外迁移,同时由于郊区地价较为低廉,占地面积相对较大的超级市场、购物中心、巨型市场等商业业态形式必将纷纷出现。
4轨道交通引导下的长沙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4.1多中心商业空间结构模式出现,商业经营模式呈现多样化
边经卫认为,主轴――网络状城市空间结构应是我国以轨道交通为支撑的大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想模式[6](见图2)。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长沙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完善,长沙市传统的单中心同心圆城市结构模式将会打破,主轴――网络状的城市空间结构也将随之建立。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将带来零售布局现有形态的改变,长沙商业空间结构也将随之进行重组。部分传统商业区能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影响范围继续扩大,新兴商业区必将崛起,商业空间结构也将逐渐向多轴线、多中心、网络化的布局结构发展。长沙自1981年以来已经形成了五一广场、袁家岭、东塘三个“点”状商业中心,从业态形式聚合上进行分类,五一广场属于市级商业中心,袁家岭、东塘则属于区域商业中心[7]。从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走向及站点设置来看,随着1、2号线的建成,袁家岭、东塘地带商业能级必然迅速提升,汇集周边地区商流、客流,形成漏斗效应,成为具有强大集聚效益的新的市级商业中心。同时,长沙商业结构层级关系也将愈发明显和清晰:五一广场传统商业中心骨干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袁家岭和东塘等商业副中心将产生和崛起,侯家塘、伍家岭、湾镇等地带升级为区域商业中心,另外,经轨道交通辐射的马王堆、雨花亭区域内社区商业、专业街等次一级的商业经营模式也将应运而生。由于轨道交通的联系作用,商圈与商圈之间的集聚和扩散功能也将进一步增强,随之而来是市场的更加细分化与特色化,各商圈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从周边商圈中吸引人气,将对原有的经营模式进行调整,实现异质化、互补性的经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长沙市区的商业经营形式。
4.2轨道交通经济带形成,沿线零售业态形式调整优化
基于轨道交通所带来的廊道和辐射效应,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将形成轨道交通经济带。国内将轨道经济带定义为在轨道交通车站及沿线的一定范围内(一般路段为100m,重点路段为500m),通过资源开发而使该地区可达性提高,吸引大量基础设施和商业业态集聚,形成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商贸业繁荣的新型经济现象[8]。随着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以及未来总共10条线路的建设及开通,周边地区可达性的提高,沿线零售业态形式也会与之相应的调整优化。在沿线和车站周围必然会出现百货商场、便利店、专业店、大型综合超市等主力业态齐聚的现象,最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依托的特色商业带。同时,轨道交通使地下空间得以拓展和利用,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商业街等业态形式的涌入,将使长沙地区呈现立体化的零售空间局面。
5结语
长沙市长期以来仍然没有改变以单中心圈层式向外扩展的发展模式,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说是长沙调整其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一个良好契机。伴随长沙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长沙市零售商业空间也将随之进行重组,传统商业中心实力进一步增强,新兴商业区的陆续崛起,都将推动长沙市商业空间朝多中心、网络化方向发展。然而,轨道交通并非万能,在给沿线商业带来客流的同时,各商圈也应当实现互补、特色化经营才能把握住轨道交通带来的巨大商机。城市政府在做好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工具接驳工作的同时,也应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商业开发规划相结合,合理地进行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开发,才能促进沿线的商业发展与繁荣。总之,只有政府与商家之间形成合力,才能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共同促进长沙城市空间的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海啸.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J].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2008:25-34.
[2] 边经卫.大城市空间发展与轨道交通[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姚瑶,苏莎莎.轨道交通对城市商业空间和房地产价值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07(9):27-28.
[4] 胡敏.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7(11):34-39.
[5] 李文倩.轨道交通建设对北京市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J].都市快轨交通,2008(12):19-22.
[6] 边经卫.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模式选择[J].城市交通,2009(9):40-44.
关键词:滨州;城市功能;功能优化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056-02
随着滨州城市的扩展,人口和各经济要素进一步向城市密集区集中,出现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空间的表现形态和规律也呈现一定的复杂性。优化滨州城市空间结构,进而提升城市空间能级,是优化、提升滨州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
一、滨州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品牌建设环节薄弱
城市品牌是21世纪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动力,进入21世纪之后,城市品牌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城市品牌是城市的一种资源和无形资产。城市品牌,并非简单地指城市的名称,而是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经济技术等要素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的某种最具典型意义的称谓。而这一称谓是社会公众对城市最具典型意义的形象的概括,如提到“春城”老百姓就知道是昆明,提到“冰城”老百姓会想到哈尔滨,并能够感觉到昆明和哈尔滨的城市形象特色。城市品牌内涵是城市的特有资产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所生产的特殊的识别效应,是城市特有竞争优势的体现[1]。而滨州在打造滨州品牌的过程中,首先是定位不明确,其次是宣传力度不够。据调查,滨州有百分之五十的人不知道城市定位、城市精神。
(二)滨州城市建设面积相对较小,城市交通不通畅
滨州市土地总面积9 445平方公里,目前,城市建设面积相对较小。滨州出行工具还以自家车为主,公共交通工具利用率较低。问题不是道路不通畅,而是路线不合理、车次也不多造成的。省际间的汽车交通很好,但还没有火车。这将大大加大居民出行时间,也加大了出行的烦琐程度。
(三)滨州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不是很合理
新区和老区有脱节的感觉。虽然城市骨架得到很大的拓展,城市建设增长空间得到发展,但是,城市的功能结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城乡空间结构距离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一是城市空间布局主要在滨城区和经济开发区,城市还没有一环二环的概念,有向两极发展的趋势;二是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亮点,定位不明确;三是作为纺织名城,纺织工业的选址缺乏超前思维,布局分散,用地局促,集群竞争力不足,纺织工业势能未能转化为城市综合发展势能;四是商业设施布局需要调整,商业中心和副中心需要增加;五是城市可持续生态绿化空间需要调整,老城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较少,城市绿地系统的规模和等级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城市可持续生态绿化的空间面积和城市绿地率越来越小。
(四)城市人口没有达到一定规模
城市人口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城市才能享受到人口红利,城市人口结构不合理将会制约这个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发展战略是当今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各种人口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各自和综合影响,充分认识和运用各种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实现经济高速高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经济的发展对人口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人口的素质提高直接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也可以通过投资的扩大,直接吸引外来人口,为人口发展间接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2]。
一个城市的发展与人口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一个城市才能迅速的发展壮大。城市人口规模过小,会导致劳动力资源不足、消费市场规模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要求;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又会拖累经济发展。只有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促进城市人口素质提升。滨州人口不足400万,外来人口所占的比例很低,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滨州市要想发展,不仅仅需要招商引资,更重要的是吸引人才,促进城市人口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二、滨州城市功能的调整与提升
随着城市内外部发展空间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城市功能和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新的整合。通过放大空间区位优势,提升城市能级,进而提升滨州城市功能。随着滨州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具有更宽广的视野,站在更高的角度,逐步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一)进一步明确在黄蓝两区中的地位
滨州市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战场,自从其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已有2年时间,但区域优势还未突出,可见需要修改行动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整合城市资源和滨州市周边资源,使其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这个特殊重要的时期,滨州更应该把握好中央支持地方建设的这个机遇,充分发挥滨州市城市优势条件,及时提出城市和谐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按照局部与整体,分工与整合的思想,创新城市发展理念,突破原有的城市空间,根据城市特点将城市整体功能分解为若干具体目标,实现城市功能在更大的空间上的重新再整合。
(二) 打好“蓝色”牌,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试验区
滨州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黄河入海口。应充分发挥这一独特的优势,以此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更加宽广的经济合作领域。近期,港口码头的建设,加快推动滨州经济再上一台阶。 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两城七区”之一,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山东省政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发展重点是海洋化工业、海上风电产业、中小船舶制造业、物流业。功能定位是济南都市圈出海口、渤海湾南岸海洋化工产业集聚区。
(三)面向全国,甚至世界,招揽人才
根据城市理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其人口规模应不少于800万。而现在滨州常住人口不足400万,所以,今后每年滨州还需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滨州不缺少资源,缺乏用人机制。
(四)进一步通过调整城市功能布局,不断提升和优化滨州城市功能
滨州中期规划中包括以生态隔离带(圈)相隔离的组团式的滨州城区中心商务区,辐射状分区的商务区与物流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区与生态农业区、生态工业区、居住区与休闲区不断涌现,经济开发区和邹平成为本市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一部分。邹平、无棣、博兴、惠民将建设成为生态城市次中心。生态市形态中期目标——形成“山、水、田、城、海”生态格局,共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6个,各县均有1—2个乡镇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产业布局调整——“四区两城一廊” [3]。
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能提升和优化城市功能。按照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原则,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包括重要产业的布局、居民居住地的布局、公共活动场所的布局以及基础设施的布局。按照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整合城市空间结构,突破一些制度性的障碍,创新地发展和完善城市功能。
(五)滨州市经济开发区高点定位完善城市功能
滨州市经济开发区坚持运用创新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市场的法则,积极探索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按照搭建主框架、连接分段路、承载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指导思想,秉承先内后外、先主后次、为项目配套服务、贯通连接、现代、大气的原则,以民为本,突出抓好旧村改造、四路两桥建设、四条城市主干路绿化、八条路段亮化、七条路段管网配套五大工程,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位,快转方式、大调结构,整合资源、市场运作,以科学管理塑造城市品牌,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参考文献:
在中国连锁业经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思考一下它在发展模式、业态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上的发展状况对未来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思考更多的是反思式的思考,如果反思得深刻彻底,可能我们的进步会更大一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会走得更长远一些。通过对2007年零售连锁业发展现象的观察,我认为在2008年,中国的零售连锁业将呈现以下十个发展趋势:
一、消费者成为首要关注对象
连锁经营在中国的发展,首先是在零售业中的发展,而零售业是直接对接最终消费者的行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由于连锁业在业态模式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取得了对传统零售业的全面优势并实现了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国际连锁各巨头纷纷涌入,国内零售业投资也迅速地向连锁业集中,因此中国连锁业在发展初期遇到国际性竞争和聚集性竞争,其注意力集中放到了国际竞争对手和同行身上。当前要实现这种转变首要的是连锁企业的领导要实现观念的转变,其次是服务于连锁企业的IT行业要改变服务的方式提升服务技术的针对性,突破技术上的瓶颈。我们看到建立于顾客研究和顾客管理基础之上的这种网络平台为连锁企业更关注顾客、完成消费能级提升之后业态的转型和商品结构的调整,体现差异特色、提高效益,提供了可行、有效和低成本的技术手段,尤其是对广大的中小连锁。
二、大型超市呈现四个方向的业态走势
目前大型综合超市在中国的主力业态地位仍能确立,但必须进行调整和转型。这种转型可能体现为四个方向:
第一,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化的方向,即从欧美式的大型超市Hypermarket向日本式的大型综合超市GMS转型。大型综合超市里的百货是弱品牌百货或者称平价性折扣百货,为了适应品牌化消费趋势的提升,大型综合超市的百货商品品牌档次是必需的。
第二,大型综合超市小型化的方向。由于大型综合超市的选址越发困难,商业规划管理限制大型综合超市进入社区,以及大型综合超市公司为完成城市的店铺网络的密集型布局,大超市的小型化可能是一个发展方向,小型化的综合超市的营业面积一般会在3000―5000平方米之间,更类似于中超。小型化的大型综合超市会更接近社区和目标顾客,因此在商品结构上要强化生鲜食品和快速消费品。
第三,购物中心组织者的方向。大型综合超市是在食品和一般生活用品上的一次性购足的商店,但它不可能满足进一步的差异和个性化细分的消费者需求,因此利用中国城市商业地产特有的条件将大型综合超市发展成为购物中心中的主力店,并进而成为购物中心组织者,这是中国大型综合超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四,从低价定位向品质和服务提升转型的方向。大型综合超市在中国迅速发展是以大众消费品的低价销售策略为竞争利器的,当消费者的消费能级开始提升的时候,当更低价的品类专卖店连锁店开始对大型综合超市产生强竞争的时候,大型综合超市在中国的发展就必须从单一的“低价”取向转向品质和服务的提升。
三、生鲜型食品超市转型的市场空间与机会
从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的现状来说,超级市场的发展正开始从300-500平方米的食杂型超市向1000-2000平方米的生鲜超市转型。
从2005年起上海的超市就开始实施超市的生鲜转型,取得不菲的成绩,转型后的生鲜超市营业额平均提升了30%,北京市转型后的生鲜超市营业额平均提升了35%。京沪两地的超市生鲜化转型已经开启了中国超市新的发展阶段的市场空间,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不同条件积极探索自己的超市生鲜转型道路。京沪两地的超市生鲜化转型已经得出的经验是,超市的生鲜化转型必须具有传统菜市场的经营内容,但在品质、安全性和便利性上要比传统菜市场更高。生鲜食品超市发展的障碍是,由于租金的急剧上升,现有的毛利水平很难消化、不能保证持续性盈利,而要提高毛利率向生鲜食品自营转型是必由之路。也就是说,食品超市的生鲜转型不是光从形式上而是要从经营方式上来改变。从全国来看,为什么全国的超市经营生鲜食品的经营水平和获利能力都超过了上海的超市呢?就是因为在生鲜食品自主经营这一超市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技术上的问题上,两者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生鲜食品超市在大城市中的发展空间仍然是对农贸市场的改造,在食品安全压力不断加大和建立规范的流通秩序的条件下,相信政府终有一天会做出政策调整将超市作为生鲜食品零售销售通路的主要形式,由此中国生鲜食品超市发展的市场空间才会真正打开。
四、便利店发展的真正出路在加盟连锁
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几乎是与超级市场同时起步的,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区域的普及程度、规模发展数,以及盈利水平等方面都没能实现量与质的突破。
中国是一个小商店的王国,便利店的发展起码会有上百万家的市场空间,由于整体市场容量大,地区差异大,因此便利店的业态模式一定不会是单一的亚洲城市型模式,在中西部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借鉴欧洲的便利店发展模式是非常有益的。也就是说,中国各地区的便利店发展模式可能要探索现今便利店专门型的形态向综合各种零售业态的便利方向发展,如结合互联网技术将便利店、快餐店、面包房等业态的功能结合起来发展。联华快客便利在大连的发展探索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在一个旅游性城市中开设厅房式“季节性”便利店,根据各店的地区特点增加其他业态店的功能,如“熟食店”、“水吧”、“水果店”、“体育用品店”等,用增加功能的方法来增加集客的能力和盈利的能力;用为加盟店进行融资担保、用押金和租金的方式来减轻加盟店主的投资压力来发展加盟店等。可以说探索中国便利店的发展道路要比其他的零售业态都要长得多,成功孕育在长久坚持性的韧力之中。
五、家电连锁业突破三四线市场的发展瓶颈
家电连锁店仍然是大型连锁店中发展最快的业态,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由于当时销售家电的主力商店百货店的非连锁化状况,使得家电连锁店迅速地占到了家电销售的主导地位,但目前家电连锁业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在有些城市和地区如重庆,当地的零售业通过整合增强了家电的经营力量,地区连锁家电经营商仍然比全国性的家电连锁商胜出一筹;第二,在三、四线城市全国性家电连锁商没有占到领先的地位,且经营状况不佳。因为当地商在价格、服务和市场反应机制要比全国性家电连锁商更快更灵活。也就是说,目前全国性家电连锁商现有的开出大量的店铺招品牌制造商进店并派出促销人员销售的低成本方法,在三、四线城市失效。而在大城市中依靠销售规模来获得厂商的付款账期、返利并支持大量广告的盈利模式无法在三、四线城市中复制。全国性家电连锁商遇到的这两个问题检验着家电连锁企业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在广域市场的适应性和持久性,直白地说,在考量家电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消费者对家电连锁企业的看法是什么呢?一个简单的调查归纳是“喜欢从各家家电连锁商的广告中获得价格信息,讨厌在家电连锁商的店里受到各品牌商的夹击以及难以比较各品牌商专柜的商品”。消费者已经改变,更注重购物体验和购物环境,家电连锁商在一、二线城市如何继续保持销售规模和价格优势的同时,能够在以上两方面进行突破极为关键。
六、百货店从名牌招商向品类招商、品牌管理转型
现代的百货店在中国的零售市场里经过了十多年的超级市场大众化消费流通革命的洗礼之后,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期,百货商店的连锁经营也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百货店的经营仍然延续着过去的招商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随着消费能级的提升和品牌化消费浪潮的涌起,出现了品牌商尤其是奢侈品品牌选择百货店的状况,这就严重阻碍了百货店连锁经营的发展。百货店的连锁经营有必要从名牌招商向按品类招商实行品牌管理的发展。从目前百货店的招商现状来看,缺乏品类的规划性和品牌的层次性,通过品类招商的转型提高百货店品类商品的规划能力进而提高自主经营的能力,通过对品类中的品牌商品管理提高百货店对品牌的驾驭能力,也为今后的自有品牌开发积累经验。百货商店的这种转型也是为品牌商品的独立化设店和连锁经营发展趋势的一种博弈性竞争的准备。
七、经营方式从招商经营向自主经营转型
当零售业中出现了连锁经营企业之后,连锁的零售商就与供应商展开了流通终端主导权的竞争。从2006年以来,中国连锁企业中的一些清醒的决策者已经认识到经营方式的异化对企业造成的伤害,下定决心改变。以连锁超市企业为例,从2006年8月福州会议(中国超市生鲜食品经营模式研讨会)以后,据对参加会议的97个企业调查统计,41%的企业坚决地实行生鲜食品的自营,16%的企业建立了直接对接农村田头的生鲜农产品采购基地,有些企业开始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生鲜食品营运标准的建立等,正在形成体系化的经营管理体系,生鲜食品的经营比重大幅度提高,毛利率大幅度提升,对顾客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的综合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又如在有些家电连锁企业中,面对国际强手的竞争积极应对,坚决地推行自主经营,强化零售商的连锁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改变品牌供应商独立布局陈列的招商方式,而是按品类布局陈列由零售商独立经营;第二,改变品牌供应商派员驻店销售的方式,而是由零售商自己的员工进行销售,这种改变似乎增加了经营成本,但重要的是将经营的主导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大大提高了员工销售商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大幅度提高销售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打造了一支企业自身的核心业务队伍。
八、管理方式从粗放管理向品类管理、人性化管理转型
连锁企业的管理是多店铺、多业态、跨区域的管理,管理的难度大技术要求复杂,并且在运用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之后,使零售业进入了全新的数据化和信息化的业务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实施管理模式的转型。我们经过对中国一些典型的连锁企业的调查认为,中国的连锁企业必须将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型,这一转型必须要有明确的技术指向――这就是品类管理。为什么要向品类管理转型呢?因为品类管理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基于消费者需求之上商品和服务的快速反馈系统,这一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连锁企业商品采购部门、配送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改变来适合消费者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品类管理要求连锁企业的改变不是一个单一的商品采购部门或营运部门,而是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系统,各管理部门在同一个数据平台上交流信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改善企业的管理。
任何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都必须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因此,中国连锁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要做好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那就是人性化的管理。对连锁企业而言实行,人性化管理首要的是解决其生存的权益和发展的权益,连锁企业的员工薪资水平在低水平上长期运行的方式不能长久地持续下去了,新的《劳动法》实施在即,一贯实行低成本运作的连锁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的压力将大幅度增加,河南四方联采组成企业从去年开始大幅度提高企业员工的薪资水准,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利益,员工增强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企业损耗大大降低,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能从中找到人性化管理的切入点了。
九、连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进入资本运作和品牌运作阶段
通过对十年来连锁业销售规模排名研究发现,在超市、家电、百货这些业态中排名前列的企业都是通过上市、购并等资本运作手段迅速地实现了规模扩张,如国美、苏宁、华润万家、大商、王府井等。而早期在连锁业排名前列的上海超市企业排名在逐步下降已失去了领先的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资本运作上的作为不大。目前在中国连锁业中的资本运作体现出两个特点,第一,大企业在实行更大的手笔运作;第二,区域性强势企业在积极地引进战略投资或争取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连锁企业的资本运作客观上是存在着风险的,大企业的资本扩张要更注意购并对象的选择、购并后整合的方式、原有管理团队使用等问题。对区域性强势企业来说引进战略投资或选择上市要注意的问题是,上市是一把双刃剑,在募集到资金后必须对股东有回报,只想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来扩大规模而没有准备在整个经营管理体系上提升来接受市场的检验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另外,上市公司有一系列规范的要求,特别是财务体系上的规范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
关键词:休闲产业 度假产业 市场特征 市场培育
休闲(Leisure)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状态,即人们以保持平和宁静的态度来感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Manmell(1987)认为,休闲就是“逃离常规和充满压力感的环境以及寻求身心恢复之机会”[1]。休闲的直接存在物是时间,主要是指人们求得生存需要之外的时间;具体的休闲呈现物是表现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动态和过程,是人们体悟人生、自我完善、实现自由的需求。西方学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1-4]、我国学者陈传康等(1997)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注意到休闲将会是旅游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契机[5]。此后,关于休闲的研究分别从 哲学 、 经济 学、社会学的层面上全面展开[6-10],并成为目前旅游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休闲与度假(take a holiday)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休闲是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休即休憩,闲即闲暇时间。度假是一种相对于消极休闲方式——日常生理休息的一种积极休闲方式。积极的休闲方式是推动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意在探讨由积极休闲方式所引发的休闲产业的发展和趋势。
一、 休闲度假的特点
与一般的外出旅游不同,休闲度假具有自己的特点:
1. 修身养性
让身心放松是度假旅游的基本要求。休闲就是要在一种“无所事事”的境界中达到积极的休息。因此,在紧张工作后到心仪的度假地度假,或游泳、或阅读、或徜徉于海滨、或踯躅于森林草原、或置身于温煦的日光下,使身心完全放松。这种放松,完全有别于日常的工作节奏,是一个身心的调整。
Tourism Science旅游 科学 我国休闲旅游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2. 目的地重复
度假旅游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游客对其认同的度假地具有持久的兴趣和稳定的忠诚度,甚至对一家自己喜欢的度假酒店也有非常稳定的忠诚度。有的游客一生中的度假地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地方,一个度假地一生中可能去很多次,因为度假客对度假目的地带来的熟悉感、亲切感非常在意,很关注外出度假感觉和在家里生活感觉的内在联系。因此,度假目的地就会拥有一批稳定的回头客群体,这一群体越庞大,度假地服务的针对性就越强,针对该群体提供服务的人性化程度就越高。重复地到达同一目的地这一特点意味着度假目的地在经营方面须培育和保护游客的忠诚度,努力争取每一个“头回客”,使其变为“回头客”,促进游客对该度假区的品牌忠诚度,成为该度假区的终生客人。
3. 消费能级高
从世界旅游发展 规律 来看,当人们在拥有满足生存需要的收入和足够的闲暇时间后,就会考虑旅游消费,观光旅游便应运而生。随着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文化品味提升,休闲度假旅游在一些发达地区一些高收入人群中逐渐兴起,这种情形决定了休闲度假旅游者的消费能级的增高,且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而且会产生重复消费,是很值得开发的市场。
4. 一地停留时间长
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的重要区别,在于度假旅游对目的地的指向比较集中。与观光旅游所追求的“多走多看”的价值心态不同,休闲度假者则往往在一个地方停留较长的时间,而且消费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目前国内虽然仍以观光旅游为市场主体,但观光向休闲度假过渡的现象已经出现,休闲游的市场开始逐步形成。例如以前游客到海南岛,主要是观赏椰风、海韵景观,现在逐步转变为投身于椰风、海韵的情境中,并获得放松身心的享受。
5. 要求 交通 便捷
与观光游更加关注经济成本相对比,休闲度假游更加关心时间成本,即追求从客源地到目的地交通上的低时间成本和快捷性。因为度假旅游并不主要关心旅游交通过程中的观赏效应,更关心尽快进入休闲状态,提高度假的质量。因此度假目的地与客源地的距离不应太遥远,一般追求“点对点”的直接交通方式。如西班牙之所以成为欧洲首选的度假地,除了阳光、沙滩营销出色以外,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6. 自助、半自助方式和以亲友为单位出游方式居多
和观光旅游的组团出行不同,休闲度假游更偏好于自助式旅游或半自助式旅游(仅通过旅行社安排机票、酒店)。在出游单位上,家庭朋友出游的比例明显增高。散客与家庭式的旅游在国际上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目前在 中国 也逐步成为一个重要方式,这就对现有旅游 企业 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 层次丰富
度假游客群体的产生是在观光客群体中逐渐成熟转变的,度假游客旅游消费的进一步成熟会产生更高的文化需求,这是因为游客的体验已经不仅是到森林度假区呼吸新鲜空气,或者去温泉度假区洗温泉浴,而是更加追求度假地的文化氛围和内涵。因此,如果度假地经营能够在文化层次上满足游客的多方要求,度假地的度假文化就会逐步成熟,就会成为巩固度假客对目的地忠诚度的驱动力。
二、 我国休闲业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作为一种产业形态,休闲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增长点[7,9-11]。国内目前已有多个城市确定了以发展休闲经济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如成都、杭州等著名旅游城市将未来发展定位为“休闲之都”,甚至提出“休闲也是生产力”的论断。目前我国休闲产业有如下的一些特征:
1. 发展势头迅猛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第一大国。中国人通过消费享受休闲的时代正在到来,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尽管中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在旅游消费构成上,休闲度假占整个旅游的比重仅为20%左右,远低于旅游发达国家50%左右的比重,尚未进入真正的“休闲时代”,但休闲经济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背景下,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会呈现更快的趋势。
〔关键词〕 山西省,城镇化,城镇化质量,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1)06-0078-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并举”的形势,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城镇化问题既是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时期,既要关注城镇人口比例的增加,更要加强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克服冒进式城镇化〔1 〕 带来的负效应,凸显科学发展的主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0年山西省城镇化率为47%,滞后于全国49.7%的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十二五”时期紧扣提速、提质主题推进城镇化,形成“一核一圈三群”空间布局的目标,必然要求走符合山西省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客观、科学、综合评价山西各城市的城镇化水平,成为我们制定政策的前提。针对目前偏重于关注人口城镇化的数量、速度的现状,本文构建衡量城镇化质量的评价体系,综合测度各城市城镇化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并针对各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表现出的质量差异提出相应对策,为山西省“十二五”时期转变城镇化发展理念,实现城镇化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一、山西省市域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从经济绩效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居民生活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空间集约指标、统筹城乡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居民生活、生态文明、基础设施、空间结构、城乡统筹等方面的复合效应。
(一)指标构成。为便于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比较,评价体系弱化总量指标,多采用人均指标。考虑指标选择的系统性及可获得性,笔者选取了28个具体指标,这28个指标数据均来自201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10年山西统计年鉴,而且笔者对其中的部分数据进行了整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权重设置。在确定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确定指标权重至关重要,需要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二者中选择。客观赋权法所依据的赋权原始信息来源于客观环境,它根据各指标的联系程度或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的权重。客观赋权法有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复相关系数法等,本文采用熵值法。在信息论中,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越大,信息熵越小,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该指标的权重也越大;反之,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越小,信息熵越大,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小,该指标的权重也越小。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步骤是〔2 〕 :
(1)建立原始指标数据矩阵:有m个城市,n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ij为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指标值。
(2)数据标准化处理:正向指标采用极大值标准化x'=x/x;逆向指标采用极小值标准化x'=xmin/x。
(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k ,其中,k=1/lnm,pij= 。
(4)评价指标j的权重值为:wj=(1-ej)/ ,
则第i个城市城镇化质量评价值为:UIi:UIi= 。
二、山西省市域城镇化质量实证分析
本文以山西省内的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各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以期找出各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的不足与差距,进而提升全省的城镇化质量。
(一)总体得分。计算结果显示,山西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存在一定差距,最高的是省会城市太原,得分0. 699,其次分别为晋中0.641、阳泉0.551、晋城0.510、长治0.470、临汾0.468、朔州0.431、运城0.399、吕梁0.382、大同0.375、忻州0.227,最高分值与最低分值相差三倍多。从总体得分可以看出,太原市作为全省的特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其综合得分最高,晋中市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得分与太原相近,两市在同城化进程中城镇化发展质量具备融合提高的现实可能。阳泉市作为能源矿业城市,在接受太原都市圈的辐射中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居于上游,其城镇化质量得分位居全省第3位。太原都市圈中的忻州和吕梁得分最低,两市分别居于全省第9位和第11位。晋东南城镇群中的晋城、长治得分较高,两市质量得分居于第4位、第5位。晋北城镇群和晋南城镇群得分相似,晋北的核心城市朔州和大同位居第7位、第10位;晋南的核心城市临汾、运城位居第6位、第8位。
(二)分项评价。从分项得分来看,太原市在居民生活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空间集约指标三个方面具有明显得分优势,分别是这三项指标最低的忻州的3.2倍、3.6倍、9.6倍。这体现了太原市作为省内中心城市,在城镇化的经济基础、社会事业、居民生活、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以及空间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成绩,并且在经济密度、集聚人口、用地质量方面优于其他城市。同时,也表明忻州在上述指标上与太原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太原都市圈的一体化进程和全省城镇化质量的同步提高。晋中市在社会发展指标上得分最高,甚至高于省会太原,表明该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卫生、通讯等社会事业同步推进。朔州市在经济绩效指标上的得分最高,体现了该市在经济发展转型中兼顾了发展速度,取得了较好成绩。长治和晋城的生态环境指标得分最高,表明两市立足当地自然生态实际,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程度较高。此外,晋城市统筹城乡指标的得分最高,说明该市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能够工业带动农业,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各城市分项得分如表2所示。
(三)各市在城镇化质量方面的不足。从各市的不足来看,太原市在生态环境指标、统筹城乡指标上还需提升,这就要求太原在城镇化进程中要科学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立足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稳步推进,并且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上下工夫,让城市更多地辐射带动农村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晋城市要在社会发展和空间集约指标上进一步提升,更加注重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同步推进,并且走土地集约利用、高效、内涵式城镇化道路。阳泉市和临汾市在生态环境上的得分较低,尤其阳泉市与其在其他方面的成绩不匹配,需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道路。晋中市在空间集约、统筹城乡指标上得分较低,这对当地在经济发展中突出集聚效益、更加注重城市与农村的关联互动提出了要求,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强化城乡要素流通方面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运城和吕梁两市在基础设施上处于比较劣势,需要加强辖区内的自来水、道路和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能力。此外,吕梁市在经济绩效,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夯实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加快社会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临汾市和朔州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居民生活、空间集约、城乡统筹指标上的得分优势并不突出,这就要求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有所突破,担负起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职能。大同市和长治市的制约因素表现在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和空间集约三方面,需要两市在走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上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忻州市在各项指标方面均处于劣势,需要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立足区域基础,发展当地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特色产业,实现城镇化数量与质量的协调稳步提高。
(四)人口城镇化率与城镇化质量对比。从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协调程度看,山西省各市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质量稳步提高,保持了较好的匹配关系。在人口城镇化水平上,城镇化率最高的太原市为82.2%,其质量总得分也是最高;人口城镇化率最低的运城和吕梁是36.6%,二者质量得分在11个地市中分别位居第8位、第9位。将各城市人口城镇化率与城镇化质量得分分别无量纲化处理后,绘制散点图描述各自的相对水平,并以标准化数据的平均值为正交坐标轴,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山西各市在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对比上呈现四种类型。第一类:太原和阳泉,协调水平较高且城镇化质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类:临汾、朔州、运城、吕梁,协调水平良好但城镇化质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三类:大同、忻州,协调水平较低,且人口城镇化水平高于城镇化质量的相对水平;第四类:晋中、晋城、长治,协调水平较低,人口城镇化速度滞后于城镇化质量相对水平。第一类、第二类城市今后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是在保持城镇化质量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第三类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更加关注城镇化的质量与内涵,强化城市功能完善与能级提升,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同步推进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第四类城市具备进一步吸纳人口的空间与能量,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加快工业化步伐、壮大经济实力来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提升山西省市域城镇化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市域城镇化质量协调发展。鉴于山西各市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的现实,全省在“十二五”时期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更加关注各市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发展,以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各市应立足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定位,着眼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范围内集聚人口和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城镇化的动力基础,以市域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来推进全省城镇化水平的提档进位。
(二)优化城镇化质量空间结构。按照山西省提出的形成“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空间布局,“一核”内部城镇化质量较高,但“一圈”内部空间差异明显,中心城市太原、晋中与的忻州、吕梁城镇化质量差距悬殊,空间结构呈现典型的“中心-”格局,制约了都市圈空间组织效益的提升。因此,需要在构建太原都市圈进程中更多地扶持的中等城市,加快空间结构的调整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的空间格局。三大城镇群中的晋东南城镇群得分较高,而另外两大区域得分较低,并且三大城镇群内部的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未形成梯度,城镇群内的中心城市还需完善功能、提升层次来增强对周边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城镇化质量提升。从上述评价结果的分项指标内部差距来看,各城市间社会发展指标差距最大,表明各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事业进展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十二五”时期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补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短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社会管理创新,以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保障城镇化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带动城镇化质量提高。山西省城镇体系中首位城市太原得分最高,晋中市得分与太原相近,表明两市在同城化进程中城镇化发展质量同步提高,但也显露出省会太原在大太原都市圈中优势并不明显,应当在城市经济结构、环境竞争力、城市功能上担负起区域经济的组织核心职能。山西省应支持太原率先发展,把太原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大都市,增强城镇化增长极的龙头带动力,进而提升大太原都市圈与全省的城镇化质量。
参考文献:
〔1〕陆大道,等. 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
〔3〕王忠诚.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特区经济,2008,(6).
〔4〕王家庭,唐 袁.我国城市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12).
〔5〕常阿平.我国城市化质量现状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3):下.
〔6〕赵雪雁.西北地区城市化质量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5).
〔7〕郑亚平,聂 锐. 从城市化质量认识省域经济发展差距〔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一、高度统一思想,增强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全面启动之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在全力推进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同时,着力建设核心滨水区、临江、七里垫、仇毕、矮柳等五大服务业集聚区。一般来说,服务业集聚区是指按照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将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美观、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现代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也可以称为微型cbd。服务业集聚区主要是通过功能区块建设来发展一批带动性强、辐射面广、集聚度高、产业能级新的业态,对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服务性企业快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内一些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思路。上海首先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规划了43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先期启动建设9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南京提出打造10大服务业集聚区,天津提出要打造49个服务业集聚区,无锡、杭州等地也在积极谋划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布局。服务业集聚区反映了cbd分散化的国际趋势,体现了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和方向。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事关“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事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城区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事关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此,全区各街道、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深化对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是贯彻落实“中提升”战略的有效载体。6月初,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研讨会,就推进“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中提升”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创新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其核心在于全面强化中心城区集聚和辐射功能,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为推进国际化港口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作为××的中心城区和未来的核心城区,“中提升”发展战略的实施,给我们至少带来了四方面的影响:拓展发展视野,促使我们研究问题、提出举措必须放在全大市范围加以综合考虑,遵循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自觉推动产业能级提升;增强发展信心,“中提升”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心城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规划和设想思路清、定位高、举措实,令人鼓舞,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发展服务业的信心;提供发展机遇,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是实施“中提升”战略的龙头区域,也是引领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区域,其核心是抓好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运输物流中心和国际金融结算中心三大支柱建设,这为江东发展服务业拓展了新的空间;构建发展平台,“中提升”战略明确了十大重点区块开发建设,其中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三江中央文化商贸区、××*南岸滨江商务休闲区等涉及到江东,这些重点功能区块将成为××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推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我们积极承接××服务业发展优势,借势用力、大力发展××服务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何把握“中提升”战略带来的宝贵机遇,积极培育完善以服务、集聚、创新、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城市发展赋予江东的重大使命。我们要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按照企业集群、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将相关产业链中互相联系的各类服务业企业聚集在一起,共享资源,协调发展,互补有缺,充分发挥集聚经济产生的溢出效应,更好地促进综合服务功能的培育和城区发展水平的提升。总之,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完全符合“中提升”战略的内涵要求,有利于推动江东城市功能由生产功能向服务功能转变,由形态建设向业态发展转变,由项目开发向功能区块建设转变,是贯彻落实“中提升”战略,加快推进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二)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是深入实施服务立区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在深入实施服务立区战略中作了积极的探索,在深化实施服务立区的理念、做法和机制上积累了新的经验,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可喜的变化,200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为68.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8%以上。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服务业发展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地位还未完全确立;功能性建设还没有形成突破,与先进制造业的高级链接和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区域特色还不够鲜明,过去形成的一些功能区块多是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实现的,区块特点不够显著。同时,中心城区之间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加快发展服务业面临的难得机遇和许多有利条件基本相同,我们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错位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挖掘、发挥各方面的现实与潜在优势,形成个性鲜明、不可替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防止同构化、同质化现象。为此,我们必须要深入实施服务立区战略,努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按照资源节约、功能集聚、配套合理、形态美观、交通顺畅、生态协调的要求,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加快建设一批集特色、功能、形象为一体的服务业集聚区,实现各种服务业态的优势集聚、信息集聚、功能集聚,从而不仅要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层次、规模和能级,在新一轮服务业发展中抢占制高点、保持竞争力,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新亮点,还要为全市研究部署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提供重点示范的经验,继续当好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排头兵。
(三)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现在全区上下对发展楼宇经济已经达成广泛的思想共识,积累了新的经验,创造了新的亮点,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当然,发展楼宇经济,是一个需要付诸行动、见诸实践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创新思路和举措的过程。加快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有利于实现中心城区对周边地区经济要素的集聚和辐射,并且在产业规划、载体建设、项目实施、政策服务上形成新的发展经验,这对发展楼宇经济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服务业集聚区,客观上可以为楼宇经济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因此,服务业集聚区并不等同于楼宇,也不是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替代楼宇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既不能对立,更不能割裂来看。所以,我们说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是从区域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发展要求出发,培育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壮大城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在楼宇经济发展中的生动实践,是楼宇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思路深化,是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之,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我区“十一五”时期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落脚点、聚焦处和突破口,意义重大,事关江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区各街道、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大意义,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定上来,牢牢抓住当前难得的重大发展战略机遇,遵循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克服不利因素,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全力以赴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二、突出发展重点,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培育和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区位优势,完善空间布局,凸显功能特色,打造主导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集聚,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大突破,使我区真正成为体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区域和体现国际化港口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示范区域。当前,在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中,要突出做好三项重点工作:
(一)超前谋划,及早组织,深化前期工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在加快集聚区建设环境、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上下功夫。一是要超前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更是集聚区建设的关键。主要包括地籍地貌调查、征地拆迁安置、规划文本编制、土地出让等,这是功能区块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个建设程序中最艰难、最烦琐、耗时最长的环节。集聚区前期工作不等于项目前期工作,集聚区前期工作越充分,项目的前期工作就越从容,开发建设的进度就越有保障;反之,项目的前期工作就难以展开。因此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立足早、务求细、确保实,积极主动、扎实耐心地夯实基础工作。二是要扎实做好拆迁工作。拆迁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事关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发展。当前,拆迁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制约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瓶颈,成为影响今后一个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各街道、部门要牢固树立“项目是生产力,拆迁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讲政治,顾大局,加大拆迁工作力度,把它作为体现项目带动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确保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开展。要坚持思想工作优先,把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做通、做透,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对企业和群众的合理需求和诉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拆迁户的合法权益。要健全完善拆迁工作程序,把拆迁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依法拆迁”、“阳光拆迁”、“以情促迁”,进一步规范操作,有情操作,尽量避免因拆迁而引发不稳定事件的发生。相关部门和单位也要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三是要切实加强功能区块之间的统筹。要根据各功能区块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合理界定功能定位,充分体现各自理念和特色功能。要科学安排建设时序,循序渐进,根据计划安排及条件的成熟程度,充分做好时序上的统筹,确保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在总体目标构架内整体推进。
(二)认真研究,科学定位,做精做细规划。在政府发挥主导力的主要途径和环节中,规划始终是第一位的,是最基础的环节,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起着先导作用。一是要精细编制规划。结合每个服务业集聚区的资源禀赋和实际条件,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和服务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趋势,积极研究制订相应的专项规划,注重积极整合资源要素,统筹相关工作因素,明确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通过集中体现集约化,通过开放、开阔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通过建筑群落和生态绿地体现景观化,实现功能完善、业态新颖、生态和谐、景观优美,切实做到以规划带动项目,以项目集聚功能,以功能促进发展。二是要细化单项规划。要明确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积极研究制定阶段性规划,为后期组织开发建设,确保规划落地,实现发展定位创造最佳条件。要努力以各个阶段性目标措施的落实,来有序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整体的发展,积小胜为大胜,做到年年有进展,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三是要注重业态发展规划。形态建设是城市整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的综合表现,是服务功能的载体与基础,但如果仅有形态建设而没有规划培育相应的产业业态,服务业集聚区的功能就会单一、弱化甚至空洞。因此,服务业集聚区必须更加注重产业业态的发展规划,以商务楼宇为核心,星级宾馆、商业休闲、生态环境为配套,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业比例协调,不断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区各职能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市、全区的高度,统筹五个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科学确定主体功能,依托各自区位优势,培育各自优势产业。
(三)创新思路,积极接轨,强化招商选资。抓住国际资本加快向服务业领域转移的有利时机,注重产业导向,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扩大服务业集聚区的开放与合作。一是要坚持“招大引强选优”。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推进“以民引外”、“以外引外”、“以会引商”,强化服务业“招商选资”,着力引进高集聚、强辐射的服务业特色和品牌企业,不断提升产业能级。要围绕服务业集聚区区块定位的要求,突出重点产业招商,着力引进航运服务、会展商务、商贸流通、文化创意等服务产业。要积极做好宁波书城等功能性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招商选资效率。二是要积极开展“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正确处理加快内源发展与拓展外向发展的关系,加强与上海及长三角周边城市在经济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虚心学习经验,主动接受辐射,集中一个时段对集聚区特色楼宇招商作重点推进,在参与国际竞争和与外来资本的互动融合中进一步激活城区经济,提升发展水平。关键是要把推介和选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服务业集聚区资源,选择一些实力强、资质优的企业,迅速形成生产力。认真总结到上海、香港等地举办服务业推介会的成功经验,组织几次重点地区的推介活动,加强服务业集聚区整体营销,突出重点,主动出击,多层次、多渠道地联络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国的投资商、跨国公司,加强与境内外服务业发展机构的联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推介方式对接项目。三是要注重产业配套项目招商。服务业集聚区强调产业集聚和功能的系统性,如今投资商在投资时越来越重视产业链的完整和各项服务的配套,因此,要在构建产业集群总体思路下,设计招商选资的目标吸引政策,着力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区内,以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三、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有序推进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既是江东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项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各街道、部门一定要增强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合心、合力、合拍,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理顺组织领导机制。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切实保证和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关键。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市区两级政府职能部门、区部门和街道关系,面临着拆迁、规划等诸多困难,工作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很多,因此,必须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对现有服务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加以适当整合,在前阶段实践的基础上理清关系,明确职责,统筹有力,推进有序。要充分发挥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切实做好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大决策、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要加强部门和街道的组织协调,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聚心聚力地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具体来说,部门要更多地承担面上的综合协调职能,负责集聚区的规划编制、项目论证、重大项目的协调、主要问题和矛盾的协调以及年度计划实施、评价监督和考核;街道要更多地承担前期工作,落实服务管理职能,负责集聚区区块内前期工作推进、项目建设服务。各街道、部门要把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抓紧落实促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专门机构和工作力量,保证各项工作部署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政策协调机制。政策扶持是政府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必要举措。讲到底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要在坚持市场化导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引导和服务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必要的政策扶持等形式,促进各种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积极吸引民资、外资参与集聚区建设和功能培育,提升项目运作的质量和水平。要整合政策体系,重点是衔接好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出台的发展服务业、楼宇经济、对外招商、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建立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紧紧围绕产业功能,统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其他区块、其他业态发展,做到既要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推进重点,不断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和创新服务措施,以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又不忽视一般区块的培育引导,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协调联动。
主席在庆祝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主席的讲话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江苏沿海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处于江海交汇点、长三角核心圈、苏中接轨上海桥头堡的如皋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决心抢抓全省沿海发展战略机遇,不断放大沿海沿江开发等多重叠加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开放驱动、转型升级、强极带动以及三化互动之路,增创科学发展的全新优势。
一、坚定不移地走开放驱动之路,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放大如皋港国家一类口岸、国家级造船基地等优势富集效应,坚持增量型、吸纳式发展。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继续保持利用外资全省第一方阵、外经全省三强、外贸全省十强的地位。坚持规划招商,积极策应全省沿海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制定完善港口型经济、都市型经济以及镇域经济等功能区产业布局。坚持产业招商,围绕船舶海工平台、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力电器电子、软件及服务外包等产业,精心包装招商项目,推行精准化招商。坚持载体招商。加强园区基础功能配套建设,推进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促进各类园区转型升级。
二、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之路,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同时倒逼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国家产业政策也有利于我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服务外包、软件研发、电子信息、光伏光电等产业为重点,高起点规划建设如皋科技城,着力打造集研究开发、产业孵化、市场营销、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软件产业园,加快建成吸聚优质资源要素、提升产业层次、推动经济持续跨越发展的新高地。目标2010年建成全省服务外包示范区,2012年建成国家级软件园。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鼓励企业建立国家和省级研发机构、博士后工作站等自主创新平台。引导亿元企业全面建成南通市级以上自主创新平台。抢抓当前引进技术设备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大力引进创新创优型领军人才。完善柔性流动机制,构筑人才发展新高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建成亿吨大港、实现百万标箱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港口物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报批,力争2010年达到亿吨大港吞吐能力。大力发展以总部经济为主体的都市型经济,加快建成中央商务区(CBD)和休闲商业区(RBD)。着力打造生产性和消费业互动发展的区域性中等城市。
三、坚定不移地走强极带动之路。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化水平。抢抓如皋港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开放新机遇,奋力做大做强沿江经济增长极,不断提升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区贡献份额。全面增强产业集聚集约发展能力。一要构筑大载体。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切实加强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将园区打造成产业集聚的示范区、高效集约的样板区、科学配套的领先区、环境友好的先导区、创新创造的先行区。大力推动港口型经济与都市型经济齐头并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并驾齐驱、高新技术产业与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比翼齐飞、主体功能区与面上各镇互动并进发展。二要培育大企业。坚持基地型、龙头型、旗舰型企业为核心,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吸纳上下游配套产业落户发展。切实强化对千百亿能级企业的服务协调,为企业提供用地、电力、人才、融资等方面的要素保障,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打造以熔盛造船、中海油(焯晟)两家千亿级企业为龙头,13家超百亿级企业为支撑,400家超亿级企业为依托,1200家规模企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三要集聚大产业。在更高起点上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集聚新优势。加快推动船舶及配套、汽车及零配件、石油及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高端化,电力电器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规模化。特钢冶炼、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群体规模大、协作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
四、坚定不移地走三化互动之路。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坚持以“三集中”为抓手,以万顷良田工程、农保区拆迁整理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并进之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大力推进规划建设一体化。高标准完善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形成梯次分明、发展有序、布局合理的四级城乡结构体系。全面加快城镇拆迁和房地产开发,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引导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全面加快市政和交通工程建设,提高城镇能级。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大力推进就业增收一体化。实施产业富民工程,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合作经营新模式;实施就业富民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现代农业转移;实施创业富民工程,通过放大“双带”、“双强”型村干部示范效应。不断挖掘全民创业潜能,加快推进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推进教育布局调整。今年建成省教育现代化县(市);抢抓医疗体制改革机遇,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快文化广场、奥林匹克公园、广电传媒中心等城乡文化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体事业大发展;充分拓展村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努力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广覆盖的便民服务。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努力做好失地农民、失业断保人员和城乡贫困人群的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推动帮扶富民,以“助推全面小康”、“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和“1美元”工程为抓手,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年内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关键词:人才队伍素质 三位一体 三层联动
一、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本,是企业经营的第一资源,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企业衡量人才队伍素质的主要指标为人才当量密度、高级技能人才比例、技师占技能人员比例等,决定以上指标的因素主要是员工的学历、职称、技能等级。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担负着平顶山市两市四县四区的供电任务,供电任务繁重。随着企业的发展,人才队伍现状与需求的差距日渐加大,企业员工队伍能级结构失衡,尤其是所管县供电企业高层次专业技能人员十分紧缺,生产一线技能人才偏少,制约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二、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实践
1.创新机制体制,构建人才发展的“绿色环境”。第一,设立人才管理支撑机构。通过专项调研,公司认为,当前新的“三集五大”体系下,人才工作需要一个有力的支撑平台。于是,公司成立了“技术院”,作为人才管理虚拟机构,负责分解专家任务,组织专家活动,对公司优秀专家人才、技师、技术带头人等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第二,完善人才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了《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专家人才遴选考核实施细则》、《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技术带头人管理办法》等,完善平顶山供电公司人才工作机制,畅通人才发展通道,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第三,建立公司人才管理的工作体系。公司成立人才工作的领导机构,确立了公司培训中心和技术院作为人才管理的支撑机构,形成了一个从决策到落实分工明确的工作体系。
2.创新管理方法,搭建人才提升的“坚实台阶”。第一,创新调研方法,找准人才工作症结。为了找准企业人才工作的症结,公司制定了详实的调研方案,调研范围涉及了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及所管各县供电企业,从公司系统人才整体状况、各专业人才分布、新入职员工发展状况以及公司系统机制建设情况四个方面,按照公司机制、部门管理、员工自身三个层次分析存在的问题。第二,建立素质模型,查找人才队伍差距。根据公司发展需求和岗位需求,分经营、管理、技术、技能四类,市公司、县公司两个层级,按照专业建立了各类人才素质模型,对各类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等进行了明确界定,同时也为人才开发培养指明了方向。第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以公司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为切入点,结合公司培训能力和自然增减员情况,提出近三年提升计划及预测值,并制定了《平顶山供电公司人才队伍培养提升工作方案》。以学历、专业技术资格、技能等级“三位一体”提升为抓手,大力实施人才当量密度提升计划、职工素质提升计划、年度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第四,加大人才激励,提升员工成才的积极性。提高了各类专家人才的津贴待遇;对获得后续学历的给予一次性奖励;符合劳动模范基本条件的技术能手,优先推荐参加公司劳模、“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在各种岗位及干部选拔时,对职称和学历作出明确要求,对双师型人才和专家人才优先录用。
3.加强员工辅导,畅通人才发展的“职业通道”。第一,规划发展通道,让员工自主选择成才之路。分经营、管理、技术、技能四类人才,规划员工成才通道,明确各个通道的关键环节,及所应具备的素质等。在公司《员工手册》中用图表的方式明确各类人才通道,引导员工分析自身特质,选择规划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通道。第二,加强分类指导,使员工人人成才。对各类员工进行差异分析,分别制定培养计划。对学历、资格年限符合条件的管理及技术人员,引导参加职称评定;对生产技能人员加强技能鉴定相关政策指导,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引导他们参加技能资格的提升,使制定的培养计划、措施执行有力。第三,加强优秀专家人才后备培养。结合公司“一年认知、三年成长、五年拓展”的新员工培养模式,定期考核选拔近年员工,作为优秀专家人才后备。为优秀专家人才后备配备职业导师,通过集中培训和跟踪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系统培养,鼓励取得“双师”资格,快速成长为公司专业骨干。
三、企业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实效
1.人才当量密度提升。公司(含县供电企业)人才当量密度相对2012年提升了10.3%;所管县供电企业人才当量密度相对2012年提升了15.7%。
2.高技能人才比例提升。公司(含县供电企业)高技能人才比例相对2012年提升了21.3%;所管县供电企业高技能人才比例相对2012年提升了43.1%。
3.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人员比例。公司(含县供电企业)技师(高级技师)相对2012年提升了0.7%;所管县供电企业相对2012年提升了25.9%。
参考文献
一、新街口具有打造国际商务商贸街区的基础和优势
新街口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具有加快建设国际化商务商贸街区的区位优势、要素支撑和产业发展基础。
1.拥有重要的中心区位优势
新街口位于南京市的核心区域,是当之无愧的最具吸引力的地段。根据新街口商务商贸街区范围界定,主要指东至内秦淮河,西至外秦淮河,南至建邺路—白下路,北至中山东路—汉中路,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窗口地区范围东至洪武路(含两侧),西至莫愁路,南至淮海路(含两侧)、石鼓路,北至中山东路、汉中路,面积约0.37平方公里,是南京商贸流通、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的核心区域。新街口商圈的品牌影响力,无论对南京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节假日客流量达到国际一流商业街区日均客流量的水准(50~70万人次),显示了新街口强大的集聚辐射能力。随着地铁一号线、二号线的开通,便捷的交通进一步集聚了商机和人气,更加凸显了新街口商圈的区位价值。
2.拥有现代服务业集聚优势
一批全国知名的商业巨头纷纷落户新街口,如新百商店、中央商场、东方商城、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等大型百货零售企业,苏宁、五星、国美等家电行业企业,沃尔玛等连锁行业企业,天丰大酒店、金鹰国际酒店等四星、五星级高档酒店。区域内集中了新百南京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等上百栋高中档写字楼,累计建筑面积达300万平方米;还集聚了众多银行保险、股票证券、投资担保等机构,金融资源集中度和金融服务功能首位度位居全省前列。整个街区已基本形成新街口核心商圈、洪武路—中山南路金融服务带、太平南路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杨公井演艺博览街区、朝天宫古都文化片区和熙南里历史风貌片区等产业集聚区。在商务商贸资源不断集聚的同时,商贸企业加快提档升级,商业能级大幅提升,2013年新街口商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亿元,连续多年增幅超过9%,成为展示城市实力和形象的重要窗口。
3.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
区域内既有朝天宫、天后宫、壁画艺术馆的古都文化,熙南里的南京文化,明城墙所蕴藏的六朝文化,金陵刻经处的佛教文化,也有体现现代都市文化气息的创意文化、演艺文化、时尚文化等。区域内还有众多的新闻媒体机构和文化单位,使新街口地区成为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为街区发展积攒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二、新街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尽管近年来新街口商务商贸街区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1.街区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层次规划缺乏,发展引领性不足。目前,南京市关于新街口地区的规划是粗线条的,从市级层面缺少统一的城市设计和招商引导。而秦淮、鼓楼、玄武对各自管辖的新街口片区有着不同的规划和管理,规划的落后和欠缺,一方面导致商圈的密度、业态、功能和层次在地域间的布局不合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新街口地区整治和改造的困难。二是业态层次较低、功能品质亟待提升。一方面商圈内中低端传统商贸业比重过大,百货和专卖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品牌的重复率和商品的类同性比较突出,精品百货和旗舰型专卖尚显不足;另一方面缺乏高端和国际性的商务服务,为商业、商务配套的餐饮、休闲娱乐功能还比较薄弱。三是对文化的挖掘、整体形象塑造不够。新街口商业氛围非常浓厚,但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掘和利用,已成为街区的软肋。四是公共配套、便利化的细节服务不到位。商圈内云集的众多经营业态在带来一定人流量和消费力的同时,也将管理推上了更高的难度,基础设施不配套、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
2.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一是传统商业受到电子商务巨大冲击。以淘宝、58同城等为首的知名网站正在全面浸入传统商业模式,传统百货在商业竞争中日趋乏力。作为南京最知名也最核心的新街口商圈,传统百货商场正面临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电商挤压汹涌而来内忧外患的窘境,虽然中央、苏宁等商贸零售企业已加入电商行列,但在规模化发展、应用深度、产业链配套方面仍然不具备优势。二是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玄武和鼓楼区所辖的两个象限日益崛起,尤其是东北象限的德基广场吸引了大批国际顶级品牌入驻,逐渐成为新的奢侈品消费中心,对我区金鹰、新百、中央等商场造成的冲击不容小觑。另外,河西、江宁等区域商圈的崛起,使新街口商圈在商务商贸服务的层次、功能和品质等方面逐步丧失其高端性、全面性和领导地位,商气、人流面临新的分配和调整,消费额正在被分流,老牌商圈全面提档升级势在必行。三是河西金融城的发展正逐步削弱新街口金融中心地位。南京市聚焦打造河西金融城,在规划、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向河西倾斜,我区金融业发展面临金融机构总部迁移、金融中心地位逐步削弱的艰难境地。
三、国内外著名商业街区的经验和借鉴
对于新街口商圈未来的发展,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对接国际标准,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著名商业街发展的成功案例,列举一些以供借鉴:
1.美国纽约第五大道
印象:时尚大气。成功经验分析:①奢华齐全的商品:商业店铺鳞次栉比,经营品类包罗万象,汇集了世界著名的商店和精品百货;②商务商贸融合发展:有众多银行大厦和酒店,如著名的纽约银行大楼、半岛酒店等等;③商业和文化巧妙融合:纽约公共图书馆等各种文化设施高度集聚,其中各类博物馆就多达20余个;④配套的休闲设施:第五大道两端有华盛顿广场公园和著名的中央公园。借鉴启示:新街口既要能够引领时尚潮流、荟萃世界名品,又要充分发挥街区的多种功能,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
2.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印象:金碧辉煌。成功经验分析:①多种业态有机衔接:街道两侧各种专业公司、大小商店林立,从银行、保险、时装、娱乐到文物古玩、花卉商店、报刊摊位,各行各业应有尽有;②汇聚各国美味:餐馆和咖啡馆数量众多,人们能够品尝到法国的蜗牛、意大利的比萨饼、日本的生鱼片和中国的水饺、烤鸭等世界著名风味食品;③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电影院、电子游戏场、夜总会、迪斯科厅交错其间,很多都营业至午夜或凌晨,是夜生活的好去处;④风景如画的景观:香榭丽舍大道独一无二的风景让商业街有了华丽感,从而也使它的观光味更加浓厚;⑤功能完善的公共设施:建有星形广场、巴士底广场等许多公共绿地广场,代表香榭丽舍的传统形象的路灯、休闲长椅、艺术的公共汽车候车亭、复古型的报亭等配套十分完备。借鉴启示:精致的配套设施是整体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街口要加快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3.日本东京银座
印象:成熟浪漫。成功经验分析:①行业齐全:能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多种消费需求;②休闲娱乐场所众多:银座及其附近地区拥有40余家影剧院、音乐厅;③便利的交通:高速公路环绕,四面通行电车,还有三条地下铁路线在这里汇合。借鉴启示:新街口要加快打造立体化、网络化的交通。
4.香港铜锣湾
印象:琳琅满目。成功经验分析:①商业繁华至极:有多家大型百货公司及大型商场;②汇聚世界名品:铜锣湾名牌密集度之高让人叹为观止,众多顶级品牌都在这里设有分店,其中不仅有世界品牌,还有很多民族品牌,包括富有港岛特色的本地自主品牌与明星开设的自创品牌等等;③时尚:所有高档次的时尚潮流物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借鉴启示:新街口无论是从商品的品牌、种类、数量、价格还是服务,都要高品质、上档次,让游客感受到“购物天堂”的迷人魅力。
综合以上几个案例,比较分析这些著名的商业街,可以看到国际著名商业街大都具备以下几大特点:(1)商业街历史悠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知名度;(2)地段显赫,交通发达,人流集中;(3)多种业态有机衔接,商业与文化巧妙融合;(4)有大型零售商场,各色商品一应俱全;(5)有旅游亮点,是旅游休闲的绝佳场所;(6)城市景观有特色,街中公园芳草如茵;(7)建筑风格独特,居住条件良好;(8)街区配备多重功能、基础设施管理良好。
四、加快建设新街口国际商务商贸街区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新街口街区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借鉴国内外著名商业街区的成功经验,对加快新街口国际商务商贸街区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高品位引领,进一步完善新街口商务商贸街区的整体规划和城市设计
(1)注重整体性和关联性的衔接。依托街区现有发展基础,认真梳理商务商贸肌理,综合考虑区划调整后街区的总体定位,考虑在全市所处的中心位置以及所应承担的功能,考虑0.37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与4.5平方公里街区的整体打造与有效衔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规划理念,委托国际知名机构高标准规划设计。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具体功能区的内涵、实现路径,并且坚持规划的刚性要求,加强规划的有效实施,切实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渐进式推进国际化商务商贸快速有序发展。同时,要通过有关渠道,建议市级层面对大新街口地区(包括鼓楼、玄武管辖部分)作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2)注重空间布局和功能形态的融合。从空间、功能、形态融合上,做到高品位规划设计。在空中,设计空中连廊连通新建与已建商业建筑;在地面,规划具有亲和力的小步行环境,科学搭配绿地空间,营造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延长游客驻留时间;在地下,重视地下空间开发,依托地面步行街,增加地上地下转换空间,并考虑与地铁及周边商业建筑的整体贯通和资源共享。通过地下、地面、半空的连接设施,使部分商厦楼宇之间通达便捷,打造具有立体效果的商务商贸业生态圈。
(3)注重历史文脉与商脉的传承。依托街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既要注重保留商业街的“商魂”,即其历史文化底蕴,又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现代科技相结合,把街区的历史建筑、地域风貌、商业文化和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入到规划中,真正提升街区品牌价值含金量和国际化水平。
2.坚持高端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商贸商务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提升
(1)大力推动商贸业提档升级。坚持“高雅时尚”定位,以“加减乘除”法实施商业结构调整和业态创新。“加法”:引入高端商品、时尚品牌。引导商贸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品牌运营商的合作,引入更多的国内外著名品牌企业,为新街口注入更多的“国际元素”。“减法”:减少同质化、类同化。同质化趋同的百货商场要实现主题化、多元化经营,拥有独具特色的经营品位,可引进一些独有的商业品牌,尝试打造小众化的消费空间。“乘法”:放大商贸品牌效应。形成以新街口核心商圈为主体,带动周边主干道,包括融入其中的若干支马路的提档升级,形成独具特色的支马路商业,使支马路成为核心商圈人流“蓄水池”,既赢得核心商圈人气,又可及时快速分流核心商圈高度集聚的人流。加快夫子庙商圈提档升级,实现新街口商圈与夫子庙商圈融合、联动发展。“除法”:逐步淘汰缺少竞争力的可被取代的品牌、业态,从而整体提升商业结构能级。
(2)积极创新商业新模式。借助已有的商圈知名度,鼓励商家企业进行硬件升级和信息化改造,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商业新模式。完善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及服务配套体系,培育和引进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在税收减免、平台搭建、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企业扶持。可在江宁或溧水等地建设具有仓储、物流功能的后台园区,从而支撑企业前台发展,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加快完善“爱在新街口”电商平台建设,把商贸企业的影响力在线上放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积极培育街区商业服务品牌,比如微物流“帮拿拿”等人性化、特色化的服务,使优质服务成为街区的营销特色和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3)全面提升商务规模与品质。以建设国际化商务街区为目标,整合梳理区域载体资源,提升现有楼宇品质,进一步拓展商务发展空间,努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总部和投融资、研发、营销中心,特别是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提高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集聚度。充分利用国际金融中心、新百南京中心等5A级办公楼宇,围绕楼宇产业定位,推动入驻企业行业集聚、优势互补,提高新街口商务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3.坚持高能级转型,进一步提高金融业发展能级和创新水平
(1)加快推进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深化全区金融业发展规划研究,加快洪武路—中山南路金融服务带的设计,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及其衍生产业,推动金融产业优势资源的集聚。抓住南京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重大契机,主动对接,找准定位,巩固和提升“洪武路—中山南路金融服务带”的品牌优势,延伸金融产业链,加快太平南路黄金、珠宝、钻石产业的优化和升级,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积极争取市级金融业发展扶持政策,与河西金融城实现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提升新街口金融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2)加快重大金融载体和重点金融楼宇建设。以资源集聚为重点,加快建设金融特色商务楼宇,打造高端金融载体,建成江苏银行、人保财险等总部楼宇,推动洪武南路ABC地块、东方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项目建设,引导弘业大厦建设金融特色载体,引导培育交规院、电线电缆厂等重点载体建设,通过增量资源拓展和存量资源置换,新建或置换一批高端商务楼宇,为国内外优质金融资源集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随着金融服务业竞争的加剧,倒逼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要积极推动传统金融行业转型,引导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业加快自身的技术更新和网络化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服务,构建更加完善的银行服务体系;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加快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试验区,建立多方合作服务中小企业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4.坚持高视野发掘,进一步彰显街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品牌形象
(1)全面提升街区文化软实力。一是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推进文化设施的功能开发和内容开发,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精品,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历史文化古都充分享受现代商业文明。二是善打“文化牌”。以文化特色彰显街区品质,发挥演艺文化品牌效应,推动演艺文化“走出去”,增强文化影响力。
三是打造新街口地区文化产业新标志。将核心区内的书城、院线、教育培训机构结合起来,引入如“诚品书店”之类的文化企业,进一步提高街区品牌文化内涵。
近期,昆明市委党校课题组对昆明市花卉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掌握情况、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发展现状
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昆明市花卉产业形成了较强的比较优势,目前正处在引领中国花卉产业走向世界的重要节点上。一是品牌效应凸显。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发挥强大聚合效应,已形成以鲜切花交易为主的核心竞争力。根据《Flora Culture》杂志统计,在全球花卉拍卖交易市场中,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交易量仅次于荷兰Flora Holland、德国Veilling Rhein-Maas,位列第三,交易额位列第六。二是创新研发国内领先。通过持续不断地研发培育、引进改良,累计育成花卉新品种600余个,日上市花卉100多个种类、1600多个品种,获得国家授权的花卉新品种数量占全国的半数以上。依托斗南制定的花卉产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92项,数量居全国第一。三是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2018年,昆明市花卉出口总额为1.7亿美元,占全省花卉出口总额的82.5%、全国的54%;在国内市场的交易量以年均10-15%速度增长,占有率达到70%。
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世界优质花卉产品大举进入,产业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全球花卉产业逆势上扬,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全球花卉生产者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国高端花卉消费市场。荷兰花荷集团2020发展战略提出了对中国高端花卉的出口计划,高品质鲜花推广进入了北京、上海、广州等需求增长迅速的大城市;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国的高品质鲜切花也大量进入中国,两国2018年向中国出口的鲜切花交易额增长均在70%以上。同时,日本、美国等国家依托(UPOV)公约,将昆明花卉拒于主流消费市场之外,对昆明花卉产业发展构成直接威胁。
(二)产业发展总体处于价值链低端,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昆明虽然有我省“植物王国”的优势资源做后盾,却显有高端的新品种研发和市场终端控制研发,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本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优良花卉种苗、种球基本靠引进。仅2018年,国内外花卉新品种拥有者通过昆明国际花拍中心代收的专利费就高达1500万元,昆明出口国外市场的百合、玫瑰和康乃馨等主流鲜切花10%—30%的利润用于支付品种使用费。同时,昆明市场高品质鲜花供给不足,进口花卉量价齐升。
(三)产业定位不清晰,政策供给不足。当前,全球花卉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近20年来,昆明市仅在《昆明市十三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对花卉产业有笼统的表述,且对产业的发展定位、路径选择和支持措施等也规定得不够准确清晰,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一优势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引领地位。由于缺少相应的政策引导和必要的扶持,全市花卉产业发展存在前瞻性不强、大局观较弱、高位统筹不够等问题,很难站在全球市场、全产业链的高度整合资源、推动转型升级。
(四)其他地区奋力追赶,昆明现有的核心地位岌岌可危。省内外很多城市已将花卉列入重点产业,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倾斜,以吸引花卉企业和人才。江苏、浙江、广东、山东、辽宁、贵州、福建、宁夏、海南等省区,以及省内的红河、玉溪、丽江等州市,在花卉种植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力求在花卉研发、标准化种植、冷链物流、花卉拍卖交易、花卉交易云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升能效,蓄势赶超。上海、广州等花卉消费大城市,利用自贸区的便利条件,建立面向沿海发达地区高档鲜切花消费市场的交易网络。相比之下,农业部与省政府合作的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项目推进较慢,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难以满足产业高端化发展需求;同时,由于缺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措施,昆明现有的优质花卉企业和人才逐渐转向其他地区谋求发展,被称为中国花卉界“老干妈”的郑继兰花卉有限公司已离开昆明,移往贵州发展;规模较大的爱必达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在沪西投资花卉产业;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筹划在保山、楚雄再建花卉园区。虽然昆明花卉产业几十年的积累还有一定影响力,但相应的工作如不及时跟进,伴随产地转移、交易替代和销售新模式的推广,昆明花卉产业有被边缘化、空心化的危险。
三、对策建议
(一)发挥产业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制度创新与顶层设计。建议昆明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三张牌”、建设“云花”千亿产业的部署,落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发展花卉产业“十三五”规划》的相关措施,进一步明确昆明市在花卉产业链中的定位,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合理布局花卉产业链的优势环节。加强制度创新与顶层设计,引导市场要素向高端新品种研发和市场终端控制研发等环节聚集,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占领产业链高端,避免与周边地区同质竞争,夯实昆明花卉产业的核心枢纽地位。
(二)借花造势,打造高端业态集聚区。加强政策引导,支持现代化育种、育苗和种植技术的研发、引进和推广,提升花卉加工、物流能级;整合相关资源,推动标准认证、技术服务、线上线下交易、信息处理等业态充分发展。重点是:运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多年跟踪积累的数据资源,加快建设“云花”大数据中心,创新大数据产品,服务全国、全球花卉产业;加强与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合作,依托国家林业局花卉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昆明),争取建立国家花卉标准中心;加强与昆明海关、长水国际机场、航空公司对接,争取关口前移,在斗南设立花卉进出口绿色通道。
摘要: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都市旅游推动了当地旅游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综合现象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大都市需要更加完善和成熟的城市服务功能,其中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是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以上海为例,提出上海大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化体系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信息网络化
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大都市需要更加完善和成熟的城市服务功能,其中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是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济高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旅游业提出了完善旅游系统信息流通渠道、加快信息化进程的要求。以城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为核心,具备旅游导向、咨询服务、宣传促销、市场调研、形象传播、旅游购物等多种功能的现代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是21世纪旅游城市(特别是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城市旅游功能系统是否完备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对上海市旅游咨询中心、各区县旅游咨询中心,及全市22处旅游咨询站点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分析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展演绎与功能结构,提出上海大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化体系及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是指为游客(特别是散客)、市民提供诸如信息咨询、投诉、救援等服务功能的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相关服务设施与机构总称。主要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问询处)、咨询服务热线、旅游信息网、咨询信息查询系统、视频播放、触摸屏、旅游宣传资料展示等服务界面及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相关机构,共同承担采集、编制、旅游信息,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旅游救援与投诉帮助、票务预订等服务功能。它的存在极大地便利了游客与市民的外出旅行,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依据划分标准不同,可以将其归纳为六种构成类型。(1)从服务范围划分,包括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站点、区(县)旅游咨询服务站点、集散地或旅游景区(点)访客中心(问询处);(2)从服务内容划分,包括综合型旅游咨询服务站点、专项型旅游咨询服务站点;(3)从服务界面划分,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问询处)、咨询服务热线、旅游网络服务、咨询信息查询系统、视频播放、触摸屏、旅游宣传资料展示等;(4)从服务市场划分,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国际访问者站点、外国旅游咨询服务站点;(5)从服务形态划分,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在线旅游咨询服务网;(6)从服务周期划分,包括固定式(常设)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流动式(非常设)旅游咨询服务站点。
二、上海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分析
作为一个每年接待几千万散客旅游的国际大都市,应具备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的城市功能。通过咨询服务体系与各方游客共享上海都市文化、都市商业、都市风光的资源,可以宣传上海旅游设施和旅游环境,展示上海改革成果和都市新风貌。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将在强化政府职能,完善都市旅游服务功能的同时,对都市旅游市场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对都市商业发展、文化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对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运作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依托其服务载体为城市接待游客,方便出游提供服务,带动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都市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市场的繁荣。
(一)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展演绎
近十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改善旅游信息服务手段、优化服务功能、规范服务质量,取得了丰硕成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发展阶段(1998-2004年),工作重点在于为旅游者提供高科技、电子化的手段旅游咨询服务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规范发展阶段(2005-2007年)工作重点在于相关法制与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能级与管理质量、深化发展模式等。
(二)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功能结构
1.服务项目。国内外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差别不大,一是咨询、二是服务,其服务项目可归纳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对上海现有旅游咨询服务站点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服务项目及供给程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整体来看,公益性项目供给程度较高,而经营性项目供给程度欠缺;(2)行李寄存服务项目需加强,仅28%供给程度,便民服务与旅游救援等项目供给程度较低,未达到六成,其中郊区旅游救援,因条件限制而严重缺失;(3)经营性项目在票务预订、酒店客房预订、出售旅游产品和线路等有较好供给程度;而大部分项目供给的相当不到位。
2.空间布局。各区(县)旅游咨询服务站点设置是按行政区落实,自行选址。选址主要依据因素是客流规律占28%,交通情况占26%,周边环境占30%,地形特点占6%,城市规划要求占8%,服务对象占2%。然而,根据以上因素考虑确定,缺乏对市场需求、功能定位、服务项目等分析(图1);就全市而言,缺少统一的科学规划,各站点设置与市场脱节,服务目标不够明确,数量、类型配置缺少合理。如: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火车站、飞机场、海港及其它交通枢纽(除上海南站外)等客流量较大地区咨询站点缺失;浦西与浦东相比极不平衡,站点数之比为10:1。随着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许多旅游景区、街区、商业繁华地段等地区都已逐步被开发利用,吸引越来越多旅游者,现仅有22家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数量明显不足。写作秘书
3.免费信息。对全市现有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提供免费信息资料收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咨询服务站点提供的资料种类有限,大多数为上海市旅游事业委员会制作的免费信息,以及部分旅游企业制作的宣传资料,各区(县)旅游局可提供的信息很少;(2)内容较陈旧,以文字介绍性信息居多,数量高达96%,而具有实用价值信息(如上海市交通图、景点图等)很缺乏,地图类、影像制品类仅占3%和1%;(3)外语免费信息也多为英语和日语的版本,其分别占外文资料语种类型的80%与17%,其他小语种很罕见。
4.运作机制。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体制结构,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业务上对各区县旅游咨询中心进行指导和监督,提供各站点信息种类多,内容丰富的定期或非定期的免费信息资料,同时,兼有旅游网、旅游热线、旅游查询系统、视频播放、触摸屏等旅游信息咨询界面的开发、管理及旅游委政务网、机关处室业务网站维护和新项目开发。各区(县)旅游咨询中心建成后均实行属地化,根据需要自行选址设立站点,开展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业务。在提供公益功能的前提下,各旅游咨询服务站点结合所辖区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及自身特点等,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从事拓展业务,探索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服务运作模式,前两者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力强,核心是如何协调好公益性与经营性问题;后两者业务依附性强,核心是如何充分发挥咨询服务功能问题。
三、网络化:上海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展
都市是以其整体属性以及能提供一系列专业化功能和服务而吸引旅游者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科学、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正是发挥大城市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为适应上海都市旅游发展需要,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将应从规范发展阶段向创新发展阶段转型,遵循在布局上的网格化、运作上的差异化、手段上的多元化、营销上的一体化、管理上的标准化等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构建以旅游热线、旅游网、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旅游触摸屏信息系统组成的四级纵向层面的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化体系,以高科技、电子化的手段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和系列服务;同时,链接上海旅游的政府门户网站、旅游统计网、导游信息管理系统、旅游会展网、旅游节庆网等多项横向信息网络共同组成信息服务系统,形成同国际化旅游城市接轨的为海内外游客服务的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
(一)实现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与旅游电子商务有机结合
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负责旅游咨询管理,建立集中式公共旅游信息数据库,行使建设都市旅游公共信息系统、提升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等社会职能。同时,通过投资、合资、引入风险资金等多种形式,从事旅游网旅行服务,提供旅游信息增殖服务,开展旅游电子商务。这样既能整合资源,充分挖掘都市旅游信息资源的价值,也能通过开发旅游电子商务使都市旅游公共信息系统的建设得到稳定、持续的支撑。
(二)建立旅游数据采集中心和旅游接待基础数据库
旅游数据采集中心主要功能是实现对上海市各旅游企业的信息采集和数据管理,实现对旅游市场全面掌控,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上海旅游接待情况,整合接待资源、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对上海旅游接待基础数据库的挖掘、统计分析,实现对旅游情况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预测和预警,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三)加强基础信息支持系统建设、提升旅游热线能级
加强基础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为应用系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支持。充分利用基础系统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旅游热线规模,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项目。如:旅游信息咨询要覆盖各种相关旅游要素;处理游客各类预订业务;提供自动导游服务;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的设计;及时提供旅游投诉咨询和受理反馈功能;自动提供旅游紧急预报信息;提供GIS旅游地理信息导航;提供人性化的信息配套跟踪服务和延伸服务。
(四)完善旅游网、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和旅游触摸屏信息系统
丰富上海旅游网的网络旅游产品,提升电子商务比重。在游客集中区域增加旅游咨询服务站点的设立,同时设立一定数量的旅游问询处作为补充。在高星级宾馆和交通窗口实现旅游触摸屏信息系统的全覆盖,同时在本市游客流量较大的品牌经济性连锁酒店、地铁、重要商业区,部分居民小区等处增设立一定量的旅游触摸屏。继续丰富信息内容,提高时效性,使游客能够尽可能方便及时地得到各种旅游信息服务。适时建设中小旅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长三角旅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长三角旅游城市信息化公共平台。
(五)重视旅游信息数据交换规范和服务标准化建设
信息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目前,旅游数据交换各自为政,必须加强旅游信息交换标准化工作,建立统一的旅游信息数据交换规范体系。同时,为提高各站点服务质量,应重视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规范各站点或问询处的接待环境、外观装潢、设施配备、资金投入、服务项目、服务流程、人员配备、员工培训等质量要求。这将有助于旅游信息咨询业务指导与服务提升,将对上海国际旅游大都市整体形象的塑造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广瑞.国际旅游城市的三件宝——关于北京市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议[A].2006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C].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2]张捷,刘泽华,解杼.中文旅游网站的空间类型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4):493-499.
[3]路紫,樊莉莉.中小型旅游网站服务功能与商业模式的区位问题[J].人文地理,2005,20(1):103-106.
[4]路紫,郭来喜,白翠玲.河北省旅游网站使用评估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4,6(1):67-71.
[5]孙中伟,,路紫.我国“人文地理学以信息为对象的研究”:15年发展回顾[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9):925-930.
[6]童金华,缪江平.旅游咨询中心的定位及服务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54(8):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