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时间:2023-09-20 18:23: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平衡点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味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升学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逐渐养成“重成绩,轻能力”的错误观念。而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若一味的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及能力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的成长。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在两者间寻求合适的平衡点,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充分的结合。在此,本文从两者的价值取向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出发,针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点探索,做以下几方面的论述。

1 素质教育

在我国教学活动中,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乃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首要责任在政府,在教育部门的最高层。因为改革是一个从上到下、循序渐进的过程,上层的行政措施不够强劲,下层的局面必然也无法根本扭转。从课程选择和设定上来说,就必须权力下放,应当以教师、家长、学生和专家为核心,共同来选择和设计每个学校的校本课程,逐渐形成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教育格局。

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再以单纯的升学考试为主,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素质提高以及道德塑造,因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然而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具体行之可效的模式,只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培养。

2 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送进高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相对应。由于应试教育较片面地注重知识以及重点的记忆和灌输,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弊端日益显现,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占用了学生大量精力。

除此之外,受我国传统教育“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理念影响,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培养以及人格塑造。由此,“填鸭式”的应试教学,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由此可见,应试教育以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教育。

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结合

在教学评价上,素质教育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应试教育则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教育结果上,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应试教育则只有少数人升学,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学生的才能被忽略,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素质教育属于一种理论式教学,它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以及素质培养,使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此同时,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离不开应试教育,如:重要考试,而应试教育在实施时,离不开素质教育的完善,而如何在两者间寻找平衡点,则成为诸多教育学家至今仍在探索的问题。在此,针对两者的平衡点,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3.1 学习行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应试教育压得透不过气,以至于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而素质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今后教学中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

然而,在素质教学中,注重的是整体提高。由此,在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在期末考试的测评中,教师除了看考试卷面外,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日常表现。设置相应的班级模范奖、优秀榜样等奖项。

3.2 价值互补。在我国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应试教育的实施,往往将重点放在个别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以学生的升学率为中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性格培养及道德培养。而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重点不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以及道德素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由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还,可以将两者结合,充分的利用两种教学方式中的价值优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而在培训学生道德素质的同时,将学习渗入进去,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

4 总结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结合,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完善、创新,因而在我国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的抓住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点,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思想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才能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泽龙,罗海丰.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11)

[2] 于华梅,陈蕾.20世纪我国高教管理体制两次重大改革的对比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J].辽宁教育研究,2007,(01)

第2篇

 

关键词:教育 体制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自古以来,教育乃是事关国家兴亡的关键。因此无论哪个国度,无论哪个时代都对教育投以最大的关注。今天,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更是可见一斑。从科举制度到应试制度;从应试制度到素质教育,孰是孰非,就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去审视分析。下面,我仅对时下人们比较关心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以人为本,推行素质教育 

许多人认为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对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全盘否定,让素质教育建立一片新的天地,让教育体制脱胎换骨,这是极端错误的。所谓强调的素质教育不是对现行中小学教育的否定;应试教育也不是现行中小学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产生的各种弊端的概括。应试教育是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分不开的,是时展的产物。和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才真正适合时代的发展,更能突显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性特征的教育。 

二、与时俱进,开展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将要代替应试教育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素质教育提了近20年了,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素质教育似乎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实际操作也刚刚是个起步阶段,而且在前进中阻力重重,举步维艰,面对这种情形,所以教改中每前进一步都不得不慎之又慎。当前正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衔接阶段,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期,对教育工作者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三、分析原因,找问题切入点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应试教育与其支持它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关系。概括如下: 

(一)当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愈发严峻的就业压力;极其残酷的淘汰机制使考试成了鉴别人才优劣的方法;学历成了度量员工工资的关键;文凭成了评定人员职称的门槛。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样的观点——分数越高学历越高;学历越高工资越高;工资越高社会地位越高等等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无形中就给予了应试教育的认可,给予了应试教育发展的温床。正是在这种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我们的教育成为一种“精英教育”,是一种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的教育。 

(二)应试教育目标明确,学习知识就是要应对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就是现在,一部分人还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惯性作用下刹不住车,用各种方式方法盲目的追求高分。 

(三)应试教育的考试公平简便,是大家公认的最合理的方法,即使是在当今条件下,其他的评价措施也难确保公平公正。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是没有能力,只是它过于重视少数人的发展,而忽略了大多数;同时对于这少数人的培养,也没有充分重视到其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至于现在青年人有知识却不会创新,智商高而情商太低。

综上,分析原因,观其后果,无不表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展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四、排除万难,共建素质教育 

现在大多数中小学领导和教师都已经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我们青少年各方面健康成长的大事,知道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都想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落实到各年级的具体的教育内容是什么?适合各年龄段的具体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具体的考核方法是什么?具体的考核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算是高素质,什么样算是低素质? 

到目前为止,这些“具体”都因为没有具体的教育内容、具体的教育方法、具体的考核方法,使教育工作者们感到无法操作;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便不能约束人们的任意性。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不重视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因无约束力,自然不会去进行素质教育;想抓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因茫无头绪而无法进行素质教育。 

五、结论 

中国的教育,因为直接涉及千百万家庭,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备受瞩目,几乎承揽了社会应该承揽的所有责任,包括学生的做人、学生的成才、学校的发展、教育

的走向,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对教育寄予这么多的期望和要求,导致教育已经在承担它不能承担之重。换个角度,如果我们对教育的关注,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支持;我们对教育的思考,不仅仅想教育为我们做了什么,还多想想我们为教育做了什么。这样,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转变传统观念,承担自己的责任,为教育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教育一个准确的定位,从沉重压力下解放的教育,让教育仅仅只承担好教育该承担的责任,教育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美】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 浙江教育出版社编译,2001 

[2] 陈志尙 《人学原理 》北京出版社,2005 

[3] 隋映辉 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 新华文摘,2001,(2) 

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 / 创新教育 / 创造潜能/ 考试制度 / 教育评价机制

正文:

一 素质教育的提出回应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强音

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一种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在一些发达国家已逐渐取代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对知识的高度依赖。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要培养一大批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正像江总书记多次所强调的那样“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从宏观上说,当前,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中显出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是由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决定的,如果没有创新知识经济就会失去生命力。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创新,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日本为例,日本原来一直以“模仿”为主,高投入地购买高新技术生产线,利用别国的创新知识来开发,制造产品。虽然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曾一度迅速崛起,但是,当面临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缺乏自身的创新机制,便失去了稳定的基础,致使在亚洲经济危机中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日本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已经改变了教育和科研政策及体制,大力推行“科技创新立国”。

从微观上说,实施素质教育,可促使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发展,能够让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并得到发展。

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观念.教育评价手段。素质教育的提出适应时代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为第三次人类文明一知识经济的到来,培养大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 应试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培养上的弊端

应试教育的教学活动是以追逐“升学率”而展开的,它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和获取,概念的掌握,定理.公式的推导演算。考试中解题能力的训练,考试方法和考试技巧的训练。学生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和僵化了的教条。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并且,应试教育的考试评价标准是以学生的考试分说的高低来评价的,这种评价标准的结果也必然导致学生 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而实践能力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标志。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毫无创造性的被动学习,没有主动性。我们的教育是:让学生适应教育,不适应这种教育模式的学生就会被淘汰,失去继续教育,继续深造的机会。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无机会自己思维,无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实践自己的思想。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导致学生厌学.弃学,对生活失去信心。另外,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缺乏民主.和谐。平等.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沉闷,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从上课讲到下课,即使这样还恐怕没给学生讲明白,其实学生有多少知识是自己弄明白了的呢?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创新教育,这一点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说认可,早在三十年代我国教育家陶行之就极力推行创新教育。现在我们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很深的感触,以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科技实力,创新实力的诺贝尔奖为例。在近百次千余人的获奖名单中,欧美西方国家占了大多数,而占了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却每一人获此荣誉,这也正说明我国的现行应试教育,在创新精神培养上存在着严重弊端。

三 应试教育和考试的关系

应试教育和考试不是同一概念,考试是一种具体的方法,是检验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和产品合格的必要制度一样,教育教学效果必须经过考试来检验。而应试教育则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应付考试作为教学的中心工作。应试教育把考试的地位提高到一个不适合位置,考试的意义在于,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如实地了解所处的状态水平,获得下一步教学和学习的信息资料。但是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成了教育教学的主宰,教学反而成了考试的附庸,考试服务于教学,变成了教学服务与考试。

应试教育中,考试的内容比较片面,形式单调,手段落后,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素质发展的水平。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讲中考或高考的有关内容,中考或高考不考的内容与科目教师不教,学生也不学。这会造成学生知识面偏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差。另外,应试教育中,考试过于频繁,期考、段考、月考、周考,三天两头考试,大大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不少学生厌恶考试,害怕考试,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之,应试教育把考试和教学的关系颠倒了,把考试提升到一个不应有的地位。

四 考试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考试在应试教育中有很多弊端,有些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应取消考试制度,这种认识有失偏颇。这是因为考试在应试教育中的弊端,不再考试本身,其原因是不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考试的评价导向及评价标准的取向。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的倾向,但不是不加区分的取消一切考试,而是通过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健全和改善教育评价机制,更充分的发挥考试的正确效能,利用考试的导向和指挥棒的作用来指导教学工作。

再者,人类的学习和人类的生存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经受考验和检验的过程,可以说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考试和检验。指望有不经检验的教学和学习,就像指望有不经检验的工厂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一样。素质教育反对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手段;反对以考试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反对以频繁的统考及题海战术作为对学生施加压力,迫使学生应试的手段。 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更加重视改进和完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完善各种形式的考试方法,考试评价标准取向的多样性。所以,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应取消考试,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利用教育评价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教育评价是对办学水平的一种评估,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工作。教育评价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在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评价是素质教育的推进手段,也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重要环节,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观。那么,利用教育评价手段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把握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评价的导向取决于评价标准的取向,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这里所说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和完善个性人格的统一。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是c教育教学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教育评价是让教育评价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使我们的教育适应学生的智力和身心发展规律。美国教育评估家塔弗尔比姆曾说过:“评估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通过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分析和反思,使教师教学谁拼不断提高。

其次,充分利用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总是要区分出水平高低,评价等级,由于评价结果会影响到被评价者的形象,荣誉和利益。教育评价会激发被评价者的成就动机,激励他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教育评价中要提倡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改革传统的考试形式,营造宽松的考试环境,使学生不再害怕考试,并乐意考试。命题的范围应遵循大纲,以能力立意,试题应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考查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考查跨学科的内容,注重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考查,试卷不宜过难。使学生的学业成绩较好地体现出来,给学生以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教育评价中要体现创新教育的精神和宗旨,促进教育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能促进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能力,健全人格,健康的身心素质的发展。

总之,在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我们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及考试的关系,正确理解教育评价的目的。贯彻党的教育指导方针,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全力推行素质教育,培 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

主要参考资料:1.马振海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1日第一版;书号ISBN7—81041—863- 7/G。59l

第4篇

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中挣扎的教师们内心充满了矛盾与苦闷,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的不理解,这是两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冲撞,是中国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困惑。

在素质教育出台的那一天,它就有了一个对手??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就这样作为它的靶子而存在,是素质教育推广时的对立面,是一个需要否定的目标。但应试教育历久弥深的影响一直扎根在被它熏陶出来的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包括那些“深受其害”的教师们,因而也在一次又一次地陈波泛起,为应试教育唱响一次又一次的赞歌或鸣冤。最终,教育家、理论家们便总结出一个两全其美的逻辑理论:应试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这样,兼容并蓄以后,两者也就不存在什么矛盾了,而事实上两者的冲突却始终未曾中断过。

首先,从目标上来说,应试教育是冲着那一道道考试关而去的,其中有不少应试的技巧手段,也有不少有针对性的内容,往往资深的教师有屡试不爽的“秘方”,能闭着眼睛历数各个考试要点、难点,而学生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如能掌握要领,必定会成功在望。相反的,素质教育讲求的是人的全面素质,甚至包括人的社交能力、人的情感态度、精神意志品质等等,原是想要在西方已有的现代文明中找寻到他们成功的道路,这种教育方式现在就被我国冠之以素质教育的头衔了。因为国外现代科技、文明的高度发展与他们的基础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我们就羡慕就搬了现成的经验、方法来用。各地先后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改革,比如现代化教育学校的评比验收,目的是促进各个学校尽快配备相应的电子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以此来武装我们的教育;又如各种名目繁多的改革方案,有改校园的,有改教室的,有改课堂的,有改教法的,不一而足,为的是与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相区别,既显得新颖有趣,又觉得前卫先进,似乎能体现教育的现代化。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将人变成精??各方面的精英、精怪。这与应试教育的将人变成泥??可以随意雕刻的东西,是有明显区别的。所谓素质不是指一般的能耐,而是有一定水平档次的才能,所以前者要的是各方面都能有所长的佼佼者,而后者只为培养通过各类考试的埋头苦读者,它更体现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木讷般的专注精神,在这些纯文化的熏陶下产生的人可以再经二次加工成为他们想要的各种人才。

其次,我觉得两者的实施过程是有很大冲突的。譬如纪律,素质教育定当重视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特长爱好,要保护和尊重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并加以引导,使其在那些方面得到长足进展,因而对纪律而言,可以相对地较宽松些,不作过严的要求,学生哪怕将脚拿到桌子上来也未尝不可,不是经常有教授之类的谈到国外学校的学习之轻松愉快与自由时常将此拿来作比较吗?还说外国的教师上课时常喜欢坐在学生的课桌上讲课,学生听的姿势也可以五花八门,无拘无束,教师讲得高兴时也会将脚拿到桌子上来。而传统教育或称应试教育的情况下,这类作法是绝不允许的,在他看来是不符伦理和常纲的,学生没了规矩,自然也不会好好听课,而且往往是越来越难把握和管教,学生的举动会越来越出格,甚而自由到不可收拾。他要求是学生的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全体必须要能熔于一炉,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为解决题目而努力。其它过程也是如此大相径庭。

其三,两者对学科的知识要求不一样。素质教育往往不作过分强调,学生能考好自然好,但倘若考不好,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他有好的素质也可以被大家认可甚至推崇的。而应试教育则不一样,如若考不好,那此人必定是死蟹一只,毫无办法了。唯一的希望和寄托就是读好书、考好试。

不过,素质教育似乎正在囊括应试教育的种种做法,将它收于囊下。并指出素质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其定义和含义也在作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现时教育思想的各种变化。最后,造成一种概念就是凡是好的都是可以归入素质教育的,凡是有弊病的都应归入传统教育、应试教育或其它教育的不足之中。

在这里,更让教师们徘徊不定的是不断变化的教育衡量手段,一会儿说是以学生的素质来测试,比如语文中要考口试、书写、朗读等,但其量化的手段又是通过应试来进行的,结果呢?说是进行素质考试了,形式上取消了笔试了,但事实上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比减负前更累、学习任务更重。何况,很多学校只是名义上取消考试,实际上都仍就在进行各类考试的,而且各种测试一个不落,而且说说不比赛、不排名次,但事实上谁都知道谁好谁差的。对学生而言,是在应试教育的这座大山上,又压上了素质教育这座大山。

那么,难道是老师们想不开,让学生反复去搞这些知识加素质吗?不是的。看看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哪个毕业班的小学生不说学习压力大的?哪个中学生不说学习苦的?就在我们这个小荷作文网上的同学,在与我交流或向我诉说的内容中,往往都有对考试的恐惧与忧虑、对学习的厌恶与担心。什么原因呢?是一层一层的压力造成的,最后,这层层的压力全部都加在了我们的学生身上,他们背负着不能言状的痛苦。这些苦,我们的老师们也都明白,但还是不得不加上去,看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与我的交流中的感受,无不反映出老师们的强压式学习,有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就告诉我他们天天有考试、天天要做试卷了,语文数学占去了所有的课。这样的教学方式比应试教育更应试教育,因为它多了一个素质教育,本来不用考试的素质,现在都要考了,更多了许多的名目繁多的测试内容,让学生忙得焦头烂额。而我觉得有些学校单抓语数成绩已算是很轻松的了,相比各门学科都要抓,各种“素质”都要出成绩的学校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比如说语文除了笔试知识外要考各类素质项目,数学也有应用、基础、计算等能力测试,还有英语的口试、笔试,音乐的理论、器乐、视唱,体育的达标、体能、理论,美术的知识、绘画、工艺,常识的知识、实践,还有各类选修课的测试,乡土课程的测试等等。各个老师都接受了相应的任务要求,然后每个任课老师在这些压力下再将要求转嫁给学生,学生再将所有这些一一击破,自然痛苦了。初中里的学生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了,往往在网上写作文较多的同学进入初中以后都没时间再写了,甚至连上网看作文的时间都没有,而且老师、家长也往往都禁止他们再上网看作文,要他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现在我们的教育是“知也要知,不知也要知,此之为知也。”教师在不可适从的时候,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什么就搞什么,上面喜欢什么、人们需要什么就抓什么,在来来回回、东东西西的徘徊中生存。学生呢,我想说必要的苦是要有的,学习而不知苦,长大也不知如何去面对种种生活的苦了,然而他们中也有很多被好心的人们“爱”得有些受不了了。

教育是全人类要不断努力的事业。

(时2006-4-12深夜)

第5篇

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首先,要认真领会大纲。新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制订的,化学义务教材又是根据我国国情、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而编写的。从只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从只重书本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只重智育转变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其次,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生学习情感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

最后,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这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大纲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深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

转贴于

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新大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比原大纲和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认真去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第6篇

转变是职教所面临的难题,本文笔者从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提出了 几点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

我国《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刚要》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单纯地追求专业知识,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应试教育"严重偏离了全面发展

的教育目标,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着基础教育的手脚,当前亟需实现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也呼唤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而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的关键所在。因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在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不同的教育行为,所以转变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

转变教育观念,必须首先提高思想认识。素质教育是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为基础的,而提高全民族素质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拥有一个能够获得全面发展的时空和机会。

一.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科学、教育艺术的水平以及自身的素质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直接的作用。因此,应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先进教育思想的学习,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树立坚定的素质教育观

具有良好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条件,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业务水平包括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水平,教师不仅应学好教育基本理论即教学法,心理学等,而更应该提高实际教学能力水平,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博采众家之长,又要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善于实践。

2. 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他的言行举止都应该是学生的楷模。教师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必须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老育和社会实践诸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阶段。

1. 搞好目标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深化教育改革是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职教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思,让学生感受理论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2. 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职业院校加强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院校的教学应该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扩展到学生自学活动、现场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去,从生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院校应经常组织学生深入生产、经营、管理现场,结合实际,了解认识社会和生产,围绕社会热点和科技难点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使学校的教学过程更加贴近社会和生产实际,使学生毕业后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和个人创业的需要。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强校内、校外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其今后创业实践奠定基础。院校通过校外基地这个第二课堂让学生进行专业实际知识、职业技能学习培训,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就业岗位或创业之路的适应期大为缩短。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同,接受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教育的人大幅度增加,这就更加要求职业院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当中,把基础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位置。因为基础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创新创业素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通向21世纪的三本护照。由于职业教育确立了"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技能的实训得到了加强。但有些地方削弱了基础文化素质上的提高,出现了"薄基础、窄专业"现象,这是不应该的。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精辟地指出过:不应该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该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类专业中尽可能地流动,并永远激励他们自我学习和自我培训的愿望。因此,职业院校应该确定"厚基础,宽专业"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全民素质。

总之,职业院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的转变方法很多,相信院校领导的努力和社会的监督下不断地去探索和尝试,找出更好的适合本校的素质教育的一套思路,希望培养更多的家长满意和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研究》杨宏章

第7篇

关键词: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行政推动与市场推动;渐变与包容性推动;适用性素质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于2013年8月22日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拟从“阳光教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不留作业”等方面来破解小学生休息时间过少,学业负担过重等问题。该文件的出台说明教育部是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到应试教育在基础教育的泛滥而给儿童的身心带来极大摧残的危害。然而一纸禁令是否真的能还孩子快乐的童年?多年的“减负”是否在这次能够真正的起到效果?看来“减负”这个老生常谈而又日久弥新的话题必将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但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及其变迁取向。

应试教育之所以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考试评价和人才选拔制度不合理造成的。目前,我国的中高考制度基本是以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来评价和选拔学生的,这种导向功能自然而然的会导致学校和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总和成绩。因此“唯分数是举”的考试评价制度和人才选拔方式不改变,学生减负就无从谈起。这也就充分说明了应试教育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至少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多年来,素质教育的推动者主要是政府,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唯分数是举”的考试评价体系,单靠政府的行政推动是难以奏效的,否则我们轰轰烈烈喊了三十多年的“素质教育”早就付诸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实,素质教育的推行不能完全依靠行政推动,还有一种社会力量可以更好的践行素质教育,那就是素质教育的“市场推动”。杨尧忠教授在多年前就关注了实现素质教育的问题并率先提出了系统见解,至今许多昔日论断的科学性得到充分证明,所谓“日久弥新”,看来有必要旧话重提更应当值得重视。

一、素质教育的行政推动与市场推动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及寻找实现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由于基础教育的“出口导向”是升学。而升学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和分布不均,故“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更能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应试教育”似乎很“公平”。尤其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出现舞弊案发后更强化了社会公众的这一倾向,从而使得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形成素质教育“推而难行”和应试教育“抑而难止”的尴尬局面更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体制密切相连,因为教育理念与模式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只有将其置于我国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去考察才能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答案。这是杨尧忠教授对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推动与渐变的基本观点。

1. 教育模式的转换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应试教育是指异化了的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应试教育带来弊端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校时间过长、家庭作业过重、比赛和考试频繁、参考资料成堆,从而学生身心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以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应试教育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早在18年前杨尧忠教授就在《科技日报“教育模式的转换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文提出了应试教育模式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反映,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二者在目标取向上具有相似性。前者追求的是经济总量(以GDP来表示)的最大化和经济增速的高速化,后者追求的考分最高化(考生)和升学率(学校和地方当局官员)的最大化。由于二者只是过于片面的强调“数值”产出的最大化而忽视了“本质“特征,共同特点是“重增长”而“轻发展”、“重数量”而“轻质量”。第二,二者在实现目标和过程上具有类似性。为了获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只有依靠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和扩大生产规模以及既定的资源向优先发展的部门倾斜以保证所谓的“数量”,因而造成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低下;为了追求升学率,就必须整体的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这一捷径的传统方法在于增加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时间,教师忙于猜题、出题和押题,学生则忙于背题、做题,老师学生似乎是形成了某种心理契约,双方共同大搞“题海战术”,结果把绝大部分孩子培养成只会做题的“解题机器”,其最终结果压抑了孩子的创新和各种素质的提高。第三,二者带来的后果具有相似性。由于“资源要素”投入和方法手段过于注重“增长”和“数量”,最终导致了因过度依赖某一要素而带来非均衡发展,实际效益的下降,非良性循环,最终是不可持续的发展。

综上,通过比较二者的特点,我们基本可以认为“应试教育模式也是一种粗放型的教育模式,它是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我国当前调整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之前及其惯性作用尚存之时,依旧还要起到作用。尤其受到“学而优则仕”和当前社会热衷于考公务员新的“开科取士”的社会风气影响,在当前即使分数不是选拨优秀学生很科学的标准(甚至存在巨大漏洞),但社会公众(尤其是“草根阶层”的学生、家长)依然普遍认为“以分取人”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最“公正、公平、公开”的“最优办法”,因而由相应的经济体制制约和对考试选拔人才历史认同的作用,已经形成为一种“社会考试文化”,所以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似乎是如哲人黑格尔所说的是一种“合理的存在”。

2. 素质教育“推而难行”是行政推动的结果

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从提出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虽然素质教育的理念早已被社会认同,然而实践起来的实际效果确实很不理想,因而有“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之说。出现素质教育“推而难行”的原因是很容易理解的。由于在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是依靠行政机制完成的,而行政机制目标的实现程度与其财政拨款的投入力度呈联系紧密的高度正相关。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同时期比印度还低),中小学即使想搞素质教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年来中央虽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然而只有当这种投入(包括社会投入)达到“矫枉过正”的程度后,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抑而难止”的局面才有可能被扭转,然而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3. 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应选在高等教育阶段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对立的教育观,二者在本质上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的提出完全是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何为素质教育呢?李岚清同志在1996年提到的“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的表述,可以作为一个既适合于基础教育也适用于高等教育的定义,但为什么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应当选择在高等教育阶段而不是基础教育阶段,这是有其深刻逻辑思维的。

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变迁的结果之一是毕业生的去向由国家包办转向为市场选择,这一直接转变能够很好地舒解应试教育带来的困扰,因为高等教育的“出口导向”是就业,就业就必须在人才市场上竞争,随着我国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单位用人的标准已由过去的重视“文凭”向重视“综合素质”转移,由过去的单一追求“高学历”向更加注重“适用性”变迁,因而用人单位更加青睐于“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性价比”。由于用人单位标准是基于“理性预期”的“自然选择”,这样的用人机制就必然传导到高校里去,尤其是境外高校招录和人才招聘的选拔标准也是这样的,迫使校方更加重视大学里的素质教育,这包括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专业素质和以能力为核心的非专业素质,也会由于市场选择机制会传导到家庭里去,家庭也会基于“合理回报”的设想而降低对“高学历”的追求,而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学到有用的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缓解了“应试高考”的压力。近些年许多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主动放弃高考而到高技高职的技校学习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这还是一种“无奈”的但毕竟是“理性”的选择。最终整个社会的用人机制会逐步传导到基础教育领域中去,促使家长和学生逐步对升学不甚关注而对几年后与就业相关的素质予以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外的影响更为扩大,这就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升学压力提供“舒解”的可能,素质教育才有在认可的前提下被广泛推行。这就是实现素质教育客观的“市场推动”。

显而易见,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根源于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教育的“减负”如果能够取得实效,那么必是以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获得全面提升为基础,而高等教育若能率先实施素质教育,那么将极大加快我国整体实现素质教育的步伐。

(二)大学生就业难倒逼大学教育改革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但是据著名教育家杨东平教授的说法认为“纵观十年的经验,每年新增的大学毕业生基本都被消化了”。可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还不是“总量过剩”而是“结构不适”,关键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就教育模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言,已很难适应时代、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所以大学生就业难就会对大学教育产生以下三项影响。

一是大学生就业竞争更加激化,刺激了学生对求学要作理性选择,并将促使大学由注重数量扩张向更加注重质量(含水平和特色)提升。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大学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已是客观存在的不争事实,由于大学课程设置的普遍同质化和绝大部分高校仍然只是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更倾向于是“整齐划一”的“标准产品”,因而与用人单位的“个性需求”产生较大冲突。又由于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的“出口导向”是市场,而市场竞争激烈化迫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不仅仅只注重其专业素质,更加看中的是其非专业素质是否过硬,是否有个性特长。因此,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挑剔”将对学生本人和高校产生如下三种影响:

其一,这种影响会传导给基础教育的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及应聘竞争更加激烈化而带来的工资水平下降将拷问家长对教育作为家庭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做出理性选择,学生本人为了让自己以后更好的就业而做出更加明智合理的选择,他们将重新思考是不是有必要一定要上大学以及究竟接受什么“品牌”和层次的高等教育(或专业教育),将更加看重接受高等教育后是否能够增加将来“谋生”的能力以及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后未来能够带来多大的潜在回报等,国外大学对华扩大招生增强了学生及其家庭做出理性选择的机遇,这是近年来突显的新情况;其二,迫使高校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调整大学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说到底,是要求校方要重新定位教育理念和及时转换教育模式来灵活的适应市场需求;其三,校方将不仅注重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而且相应的注重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因为校方由单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到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的协同推进,最终解决的仅是就业难的问题,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因此高校还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因为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因材施教,提倡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差别,千人一面也就没有创造创新,这又恰恰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是境外大学对华扩招的“优势”和给我们形成竞争压力的关键所在。

二是大学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为用人单位和人才间的双向选择提供了机会。大学毕业生就业好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无非是“工作好找”和“报酬较高”,人们花费同样的教育成本当然要求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选择“名牌高校”,这就迫使校方在生源竞争中提高教育质量。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优质”学生也必然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更能增加对市场的适应性。同时,用人单位也更加倾向于选择具有“用得上”、“养得起”和“留得住”的“三得”和“性价比”高、适用性强的高素质毕业生。因此,这种双向选择的良性互动强化了市场机制对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推动。

三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表面上反映了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根源上揭示的是大学更应重视素质教育理念的问题。我们的大学确实要好好反思下“钱学森之问”。目前绝大部分的大学教育应当切实改变那种只重视以书本理论为基础的专业素质教育而不注重创新思维、独立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非专业素质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大量事实已经证明,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评判标准已然是“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同样扎实,个性特长突出,创新创造能力强和人格的全面发展”,而真正能够适应时代、社会和市场(尤其是世界市场)需要的教育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成功素质教育”模式,它将成为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有力突破口。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拷问的是现行的大学教育早已不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因而要“倒逼”大学进行以提高就业质量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说到底,大学也要实行素质教育,这既是市场机制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应当特别强调的是,也更是为我国整体上推进素质教育找到了“突破口”。

二、应当把握促使应试教育被“包容性”推动而渐变的几种素质教观

所谓“有所把握”是掌握好在现行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推行与其具有包容性的素质教育观,而“理论创新”则主要指几种素质教育观的统筹集合。由于杨教授对素质教育观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和过于理论性,现本文对此从可适用性角度出发进行归纳,可以分为适用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两个阶段的两个层次的素质教育观。

(一)符合“出口导向”两个层次有代表性的大学素质教育观

既然杨教授认为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应当选择在高等教育阶段,所以本文认为刘道玉教授的创造教育论和赵作斌教授提出的“成功素质教育” 最有代表性。

我国老一代知名的教育家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教授在其百万字的巨著《创造教育新论》中提出了其系统的素质教育观,即“创造教育论”。他认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中心,抓好三个能力的培养:自我设计和自我实践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能力”。他认为在人才的各种素质中,创造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的核心”,“我才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唯有抓住了这个问题那么素质教育才算抓住了根本”,而大学素质教育的重点则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中心”。而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刘教授构想了其实施模式,即“SSR创造教育模式”,其要义是是强调“自学”或“独立学习”、“讨论式课程”和“探索、研究”等三种学习方法。因为实现这种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抓创造力的培养,所以杨教授称之谓“关键型素质教育观”。

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提出的“成功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办学模式,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主办的学校也获得国务院认定为全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校。其系统的教育理念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为根本目的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全面培养学生五大体系的素质和学生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学生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和就业成功,并为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最近赵教授将其两个“同步推进”发展成“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特殊素质(创新素质和特长素质)的“三维培养模式”。与此教育理念相适应的又提出了素质学分制、素质导师制、独创了“素质测评模式”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新方案。从而将其培养目标具体化为“培养和造就专业素质扎实、非专业素质过硬,创新素质和特长素质突出的社会抢手人才”,实质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种“三维”结构当然属于“综合型”的素质教育观了。这种素质教育观的提出和实践不仅得到了高层次的官方肯定,而其每年招生出现“火爆”和毕业生就业的“抢手”状况也足以证明社会公众的肯定。

本文认为这两类大学素质教育观各有其特色,但适用性不尽相同。首先刘教授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和“SSR”教学模式,很适用于基础素质较好,尤其是学习自觉的学生,更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教学作支撑,这种条件在我国只有不多的重点高校才能具备。因此,可以说刘教授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从长远来看是一个方向,因为它能解决“钱学森之问”的理论难题,而从实践上来看它还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要推而广之还有相当难度。然而,对于赵教授的主张来说,由于其所指的“成功”还有“99+1”的含义,“99”是指绝大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成功素质,而“1”则是指成为“成功人士”的人才。后者则相当于刘教授提出的“创造性人才”。而且也由于其培养目标是一个“三维”的素质结构,学生只要有某一维度的某个素质要素上有所长处,只要有某种“我要成功”的意愿,即使不甚具备那三项“创造性能力”,仍然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取得强化某个方向的成功素质,淡化和消除某个失败因子。因而对于教师来说便于因材施教,因此这一教育理念和模式,对于不同水平的基础素质的学生来说具有普遍适应性。所以,可以认为它是适应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的,实践性和可行性极佳的教育观。

(二)适宜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观

如果我们把人生的教育历程和人生发展历程综合起来看,则基础教育阶段是解决人的成长和成人历程,而高等教育阶段不论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它的培养是为了人的成才和成功,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成为“合格”的公民,那就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成员,“有用”的程度有大小之分,有“大用”的人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教育(即高等教育)才具有这种发展的机会。

“理性素质教育观”的提出者是周之,其著作《素质论――素质与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核心观点之一是“人的素质就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并做了进一步解释“理性认识能力是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的唯一条件”、“人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他对“理性”的定义是“理性就是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思维形式来实现它认识事物性质与规律的功能了”。周教授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是以培养提高人的理性认识能力为目标”。基于此我认为理性素质教育特别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因为是否拥有理性思维能力和能否进行思维活动是区分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主要指那类失去思考能力的群体)的根本标准。之所以认为“理性素质教育观”最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是因为基础教育阶段普遍盛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而基础教育阶段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就是目前高考选拔的“唯一”标准。分数的高低取决于应试能力的高低,应试能力的强弱依靠的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必然要“死记硬背”了。如果把应试能力的强弱变革成依靠于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样,在“唯分数是举”的基础教育阶段,“理性素质教育观”既达到强化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又能突破基础教育阶段“死记硬背”的弊端,这与高考“应试”要求既不冲突又相包容,岂不两全其美,也为学生成人后的成才成功打下了基础。

“创新素质教育观”可以王慧兰的《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途径刍议》一文为代表。王教授认为“创新素质教育观”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和教育”。显然,这里的“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素质教育观”首先适宜于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对应试教育的破解。因为应试教育反映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高低,考察的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似乎只是“会做题的机器”,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进行创新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当他们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而发现新问题和新事物时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如果这种满足感不断得到正强化就会转化为成就感,最终持续的提供给孩子学习的乐趣。所以,“创新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而且更应将此培养成“好奇心”和“乐趣”,那么这样的教育才回归了素质教育的本源。当然,“创新素质教育”也适用于高等教育阶段,但“创新人格”的培育更宜从小抓起。

(三)增强包容,淡化阻力,几种素质教育观的结合

不妨把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两种素质教育观结合起来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十分重视对学生“理性”素质的培养,那么也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这就为“创新人格”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因为应试教育下的中考、高考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才选拔和人才区分特性,而应试能力强的学生,首先说明其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其综合素质(例如心理素质、承压素质、快速反应能力等)也就容易开发了,也表明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了可增强的条件。这就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各种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理性素质的培养,也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逐步形成孕育了“基因”“突变”的环境。因为“创新”素质和“创造”素质的培养和形成不仅需要“理性”的思考,也需要“批判的继承”,更需要“有所突破”,显然,要想实现这一“突破”,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是基础。既然由于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社会考试文化”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不可避免性,那么重视对学生理性素质的培养,虽不足以改变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但非常有利于在现有考试制度和选拔制度的前提下,实现应试能力的提升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呈良性发展的包容性互动。因而既不会与现行的应试教育发生重大冲突却还有相容性,从而易于淡化来自“平头百姓”对素质教育的阻力。从而为素质教育的“渐进”到“突变”开拓新途径。这是对杨教授观点第一项的重要创新发展。

(四)对上述两个阶段四种素质教育观应取的态度

本文将上述四种素质教育观所作的“两分”,应当说只是一种理论分类,有助于人们的认识和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论断,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只要是符合培育学生素质要求的各种见解和措施实际上是相互借鉴和包容的,甚至与应试教育间也可以有包容性。因此在各种教育观之间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只是适用性的不同,应由教育的主政者和施教者自主选择,这也是本文作者在研究杨教授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之后的体会,也是对杨教授观点的另一补充和发展吧。不过本文认为如果能够把这四种理论统筹结合起来,那么也将大大平稳和谐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整体进程。

最后本文认为,我国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更进一步转型和合理,特别是“社会考试文化”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而被淡化时,我国素质教育才能得到普遍和深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杨尧忠.创造成功――学习两类大学素质观的体会和认识[J].教育学文摘,2012(1).

[2] 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道玉.创造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 杨尧忠,王汉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大学素质教育――兼议“成功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模式[J].学习月刊,2007(10).

[5] 杨尧忠.从经济视角看当前的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12).

[6] 杨尧忠、廖小磊.对几种素质教育观的评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

[7] 杨尧忠.论实现素质教育的困扰及其舒解的取向[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8] 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理念与模式新突破[N].中国教育报.2004-9-2(4).

[9] 杨尧忠、王汉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大学素质教育――兼议“成功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学习月刊,2007(10).

[10] 王慧兰.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途径刍议[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11] 杨尧忠.应试教育是粗放型教育模式[J].新华文摘,1998(5).

第8篇

一、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

2.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3.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

4.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5.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于英语情景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二、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传统的“应试教育”不足之一即在于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表现为“教学内容繁杂,四会三会”等目标不明确不突出,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及习惯的培养都没有具体目标,无的放矢。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和完成。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学总目标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大到学年、学期目标,小到一节课目标。建一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情感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做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

四、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条最佳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一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竟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五、提高教师素质,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第9篇

一、 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

1. 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2. 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

3. 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4. 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5. 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

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于英语情景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二、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学生 80%以上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和完成。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五个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并实现目标分级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这无疑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给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生机。

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学总目标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大到学年、学期目标,小到一节课目标。

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情感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转贴于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的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的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的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的习惯等。

英语学习中的“难记易忘”现象是师生双方都极为头痛的事情。语音、词汇、语言点的记忆积累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经过“初次识记——遗忘——再识记——再遗忘——最后巩固记忆”的记忆过程来完成。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习者的立场耐心地向学生“导”之以“法”,帮助学生找到最佳记忆诀窍,如:从点到块记忆法、愉快自信记忆法、瞬间强化记忆法、集中注意专注记忆法、比较归纳记忆法、找最佳时刻加强记忆法、运用遗忘周期反复记忆法等。这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了自信,怀着成功感,激发了浓厚的热情,消除了英语学习中的畏怯心理。

四、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 课堂 度

1999年6月的第三次“全教会”上,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至此,代表应试教育的旧观念、旧方法被彻底摒弃,“素质教育”一词走进了国人的视野,之后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新课程为载体托起素质教育启航。作为千万素质教育具体实施者的我,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亲历亲为了素质教育的风采与魅力,它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生活,重燃教育的生命与活力,尤其在教育的重要场所——课堂中体现得酣畅淋漓。课堂成为学生生命飞扬的广场,挑战问题的赛场,生成智慧的牧场,心灵共鸣的磁场,轻负优质成了大家追求的目标,都在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但是都很难实现。就其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其特殊性决定了单实施素质教或应试教育都难以达到轻负优质目标,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以下几个“度”:

一、要把握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中考试的和谐度

应试教育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考试,凡是考试就是应试教育,凡是不考试就是素质教育,把不考试就等同于实施了素质教育,这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曲解。考试仅仅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它本没有错,错在以前的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终极目的,扭曲了考试的作用。素质教育的质量同样要借助于考试的手段来检查、评价和强化,无论什么教育、无论哪国的教育都离不开考试,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轻松、愉快、高效地考取更高的分数,只是扬弃应试教育中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利用题海战术的方法追求高分。相反,素质教育则赋予了考试更多的内涵,除了分数,还可以用考试的诊断和反馈功能为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素质教育的考试只要在考试方法和形式上采取多样化即可,考试内容重基础、重阅读、重习作、重迁移、重习惯,运用好考试为教学进行提示和导航,做到惜时增效,轻负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要把握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中学业负担的增减度

应试教育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二就是学业负担过重。应试教育中机械重复动笔的多,动口的少,亲手操作的就少之又少,学生作业乏味,课业负担和身心负担都重。素质教育是以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反对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取高质量。但学习不能没有合理的负担,即便是素质教育,也要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关注教学质量,不能以“减负”为借口,人为降低工作质量,成为工作中消极怠工的微词。老师应该通过自我加重工作负担来为学生减轻负担,比如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很好的体现层次性,因为负担的轻重对成绩优劣的学生感觉不是一样的,同样的一道题,成绩好的几分钟就做出来了,成绩差的可能三个小时也做不出来,所以老师要分层设计作业,合理分配学生的负担。另外,还要注重作业的质与量,注重作业的广度与深度,注重作业的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业负担有增有减,力争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在“合格”的基础上个性特长得到张扬和发展,追求全体学生素质和谐发展,既乐学又培养勤学、苦学的意志品质。

三、要把握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中的创新和传承之间对立与统一度

应试教育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三就是造就高分低能且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21世纪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只有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但当重任的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生命意识、生活意识和生成意识,学生是课堂的“边缘人”,课堂是神圣的“教堂”,教师是“传教士”,课本是“圣经”,学生是忠实“信徒”的应试教育模式才会淡然离去,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共享者,服务者的角色才会有登台的机会,只有“听话”权利的学生再也不像张着口袋等待灌注知识的回收站,课堂中老师和学生心灵对接、意见沟通、思维碰撞,相互倾听、接纳和共享成果。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知识和能力的生成状态,课堂以温馨、轻松、自由的情感体验成为学生欢迎的精神居所,在倾听、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在应试中分数却不尽如人意,还有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目标落实不到位,在追求教育功利化的今天,素质教育却沦为教育部门应对社会和家长攻击放松教育的防空洞和挡箭牌,矛盾愈益突出。为了适应现阶段社会大众对教育的需求和社会的和谐,语文学科也应该传承应试教育中好的方面,学习方式不在于新而在于恰当、适度和有效。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不是万能的,有些知识采用传统的方法效率更高,切不可为了体现素质教育形式而形式,形式要为内容和目标服务,有效且有益的形式才是应该追求和提倡的。所以不能完全实施素质教育就彻底抛弃应试教育中的优点,态度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把握好两者之间对立统一度。

四、要把握好教材内容与拓展方面的延伸度

应试教育为人诟病的原因之四就是课本当“圣经”。新课程不再把课本当作“圣经”,提倡和鼓励地方教育部门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弥补教材中的空白,丰富课程内涵。这样的重心适度下移是好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避免轻视教材内容,大肆进行拓展延伸,似乎不拓展就完全不对,拓展得越多越宽就越能体现素质教育,这种认识是肤浅的、错误的。有位老师在教学《画风》一文时,设计了听风、说风、读风、画风等环节,凡是跟风有关的内容都设计到这节课里来,春风的轻柔、台风的肆意、秋风的凉爽、北风的呼啸都进入了课堂,课堂中学生大谈台风的危害,一堂看似热热闹闹的课仿佛一盘大杂烩,学生合作、交流都很好,但许多与课文学习目标没有关系,造成目标达成的缺失,这样的拓展与延伸没有意义。在挖掘和拓展教材时,要从需要和实际出发,并非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越生动越好,要为目标而拓展,不能为了创新而拉掉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造成知识学习脱节、空位。拓展的度很重要,不喧宾夺主,把课堂当展示厅和放映厅是不可取的。

五、要把握好小学语文教学本质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度

第11篇

一、基层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个人才的培养,基层的启蒙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基层教育的各方面条件都是艰苦的,所有老师就是凭借着单一的教学资源,用心血教育着孩子们,在循序渐进中慢慢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为同学们的求学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就是这些艰苦的地方国家重视程度不够,中国农村的孩子多,给本来办学条件就很简陋的学校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个老师成了全能老师,每一科都要能教,缺老师成了基层教育一大无法改变的问题,而城市里的学校教师却是超编了又超编,难道就没有体制来约束这种现象了吗?难道就不能采用轮岗制来缓解基层教育缺老师的问题吗?基层教育是长远教育的重要保证,国家是否更应重视基层教育,至少每个学校的老师的数额应该是够的,这样才能使基层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应试教育的现状

1、应试教育的概念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它以考试为目的,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下的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其主要特征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

2、基层教育中应试教育的现状

应试教育一直是中国几千年来教育方式中最重要的形式,在当今的基层教育中,应试教育依然具有主导地位,“填鸭式”的教育,死记硬背的学习依旧是基层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追求高分,同学们成了考试机械,每天都有如山如海的作业,通过无数的试题让同学们记住各种题型,真正成了考试的“高手”,除了成绩,其他的能力都很欠缺,这种违背教育精神的做法在基层非常明显,乡村的条件艰苦,学生的智力发展相对较低,通过升学率考调到好点的地方,对所有基层老师来说是痴人说梦,于是老师们就使出浑身解数去追求升学率,让那些仅十多岁的孩子承担太多,很多学生受不了学习压力旷课、逃学、辍学。很多人都把责任归咎在老师身上,但在这个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下,老师更是无可奈何啊!

三、基层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教育的一种方式,那什么是素质教育呢?记者和李岚清同志的对话就很好的阐述了这一内涵。记者:现在大家都讲素质教育,究竟应当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李岚清: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2、在基层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举步维艰

第1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发展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1、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素质教育不以升学或就业为教育的直接目的,它的立足点是面向21世纪的需要。人们在批评现行教学计划、教材和培养方式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往往批评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教育者只是强调把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道德规范传递给下一代,使下一代人像上一代人那样思考、生活和工作。而素质教育是要改变教育上的“惰性”,它的目标是让下一代人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未来世纪的发展速度将比以往整个世纪的总和还要快,教育给予人的不仅是已有的知识、经验,还有在动态的环境下不致失掉种种发展的机会。现代人应该从知识范围、能力系统、心理状态方面超过前人,成为时代的成功者。所以,素质教育所确立的教学计划、教材和培训方式都是面向未来的。

2、素质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既承认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上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同时又看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人的基本素质的相同性,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基础。而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素质教育就是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使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素质教育不赞成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它不是消除差异,而是通过人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形成一种自我激励与约束的内在机制。素质教育要求每个人都要激励自己学习的热情、求知的渴望、社会责任感和发挥自己才能的信心、勇气和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素质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是创新的

以往的教育过于保守,采用的教育方式、方法中多数是适应性的,学生在现行环境下运用以往的知识、技能、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时往往缺乏创新精神。素质教育则是一种创新性教育。它教育学生不要满足于书本上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也不要停留在描述、解释那些已不是问题的问题上。它要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掌握新工具去解决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使他们相信任何一种科学结论都是有条件的,一旦条件变化了,结论也会变化。因此,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创造意识,组织学生的创造行为,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它要求教师创造特殊的环境、用新颖的方法,让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都是典型化、抽象化的一种说法。根据实践和教育家的理论总结,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表现为:

(1)素质教育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为出发点,片面强调考试成绩。

(2)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提高。所谓优等生或后进生没有严格的界限,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一些智慧和才能有待开发。应试教育只照顾少数尖子学生,强调学生之间的差异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如考试成绩)。

(3)素质教育认为学习对学生来说既是艰苦又是愉快的事情,只要在教学过程中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增强了自治、自立、自信的能力,获得成功者的体验,自觉排除心理挫折的压力,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习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兴趣、才能的发挥,强调严格要求、大作业量,死记硬背,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压抑。

(4)素质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有些是线性的,而大量是非线性的。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改变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入手。应试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是线性的,只要坚持背诵、模仿、改错的做法,靠加班加点和不断地重复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5)素质教育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自学行为,只要他们通过心理调节与控制,就能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应试教育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通过外部压力与诱因,迫使他们去学习

三、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