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经济调研

社会经济调研

时间:2023-09-20 18:23: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经济调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经济调研

第1篇

1、调研说明与基本原则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2011年全省人口已达1.0489亿人,城镇化率为40.57%(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1.3%),农村人口6233.6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65615.9万人的9.5%;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986万hm2,占全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hm2的8.92%,2011年提供了粮食5542.5万t,占2011年全国粮食总额57121万t的9.7%[14-15]。因此,对河南省农地流转状况的调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为了做到调研工作深入、有效,近年来,笔者对农地流转调研活动与数据整理进行了精心安排。

1.1力图全面性调查人员主要是来自于河南农村的本科生,是动员、征召以经济学专业为主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调研,征召时基本要求来自农村。本研究所用的调研资料是基于2010—2011年寒暑假期间的调查,涉及河南全省18个地市中的56个县(市)里的68个村,其中发放调查表900余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70份。

1.2强调真实性笔者在每学年以至每学期都对参与调研的学生进行培训,传授访谈调研方法,并要求调查人一定要入户面对面访谈、自己记录,调查资料做到求真、求实、宁缺勿虚。调查人由于自身来自农村,就较容易获取调查内容,提问直入问题核心,容易获得现场第一手资料。

1.3追求调研结果一般性在每次调研开始之前,笔者不仅强调入户调研访谈的随机性,而不论其是否有农地流转,而且尽量避免被调查农户集中较小范围,不准刻意寻找农地流转农户。如果条件允许,可在对一个村庄做初步估计、整体分析基础上,再入户调查,保证调查资料的一般性,避免以偏概全。

1.4保证持续性本专题调查是笔者的研究方向所需,也适应有关课题研究。因此,笔者每学年组织学生调研,并促进部分调查人组成调研小组;除填写、回收调查表外,每个调查人都撰写调研总结。最后,笔者组织人员对调查资料整理,如剔除无效调查表、询问调查细节、完善调研总结、总结经验等。

2、河南省农地流转的基本态势——缓慢而急需虽然已有研究[16]将中原农区农地流转归纳为农户自发流转模式、基层组织引领模式、龙头企业引领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模式和土地银行模式等5种主要模式。但是,笔者综合本专题调查成果内容包括调查表、访谈记录、调研总结等,根据本调研的广度,获得如下基本事实。

2.1河南省农地流转总体规模比例仍较小从汇总数据看,2010年农地流转总转出数占总承包地面积的7.01%,总转入数占总耕种面积的16.18%;2011年农地流转总转出数占总承包地面积的14.48%,总转入数占总耕种面积的18.1%,见表1。自2005年以来河南省“年底常用耕地面积”都在7200千hm2稍多[17],由此可估算出,2010年河南农地流转总转出承包地约504.720hm2,总转入耕地约1164.96千hm2;2011年河南农地流转总转出承包地约1042.56千hm2,总转入耕地约1303.2千hm2。根据河南省粮食播种面积统计信息,2010年河南农地流转总转出承包地占该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5306.67千hm2的9.5%,占该年全省秋粮播种面积4433.5千hm2的11.4%;2011年河南农地流转总转出承包地占该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5353.33千hm2的19.5%,占该年全省秋粮播种面积4506.54千hm2的23.1%。因此,总体来讲,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农地流转总体规模并不太大。

2.2农地流转收益较低虽然各类土地流转价格有不同,一般趋势是平原地区高于丘陵山区,交通便利地区高于偏远地区。农地流转收益以货币形式为主,其他形式(如粮食、约定物品等)在逐渐减少。但是,总体价格都偏低:丘陵山区或偏远地区的农地流转价格在2250~3750元/hm2(即每亩150~250元)甚至有些地方的土地不时出现撂荒现象;平原地区交通便利,流转价格较高些,为5250元/hm2(即每亩350元)左右,土地撂荒现象很少见。

2.3农地流转规模变化缓慢从上述调研数据计算可知,河南省农地流转规模变化趋势在扩大,即农地流转总转出数占承包地面积从2010年的7.01%提高到2011年的14.48%,总转入数占总耕种面积从2010年的16.18%提高到2011年的18.1%。但是,由于总体规模不太大,这种变化也就显得不太显著。

2.4农户家庭老弱人员从事农村经济活动已成趋势从入户调查得知,农户家庭人员从事生产经营情况可分为4种基本形式。①非农活动+粮食耕种主要劳动力常年外出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农忙时节偶有返家帮收帮种,老幼成员承担农业生产活动。此类家庭固守农业生产,较少流转土地,即便有流转也是多因老幼劳动力较弱或缺乏而流转出去少量土地。②粮食耕种+偶有非农主要劳动力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偶有外出从事非农活动。此类家庭大多会为增加土地经营规模而流转土地入户,多数家庭逐渐成为相对的种粮大户,是农地流转集中入户的主体家庭。③非农经营全体劳动力常年从事非农活动,土地常年流转出去。此类家庭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在逐渐增多,是土地流转出户的主体家庭。④农业经营全体劳动力常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多数家庭利用流转入户的土地从事非粮食种植活动。此类家庭虽然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但主要内容是非粮食生产,如池塘种养、家禽家畜养殖、瓜果种植、农产品加工等。此类家庭流转土地情况是根据非粮食种植的经营需要,一般会增加流转土地入户。从调查总结中可知,除第三类家庭外,其他家庭都从事农村经济活动,其老弱人员除非丧失劳动能力或求学,都会持续参与农业生产。因此,随着农户家庭生育率降低、小型化,家庭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留居家庭的老弱人员常年从事农村经济活动成为一种趋势。

2.5农民的农地流转意愿变化明显随着务农收入水平与非农经营收入水平逐渐拉大,国家和地方对农民的各类农业生产补贴的发放,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多,农民的农地流转意愿出现明显变化有2种趋势。①部分转出户转出意愿减弱这主要是由于补贴刺激了农业生产积极性,相对降低了耕种成本增加了耕种收益。但这种情况在总体变化中居于劣势,主要在那些不容易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家庭。当然,种粮大户或上述第四类家庭本来就不会轻易转出土地。②流转意愿增强由于就业机会的增多,转出户从不放心、怕麻烦、随意撂荒等转为积极主动、多种方式、灵活协商流转;由于政策趋于明确稳定、更容易成规模、多方式流转,转入户也愿意为增大耕种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加大耕种投入等进行流转。这种趋势在不断强化,从表1中数据表现分析也是如此。

2.6农地流转总体处于自发、无序状态河南省农地流转的农户基本仍是在亲戚、朋友之间流转,但有依次向邻居、同组、同村、外来人员等逐渐拓展的趋势。但是流转方式、程序、约定内容、流转价格等关键内容都不统一,没有统一的组织或平台、专业人员、指导机构等,中介组织缺乏,大体都属于自然、自愿、随机、分散等自发状态。因此,除少数实验区、部分涉农企业参与组织外,农地流转基本上无正式协议、无统一市场、无系统指导的“三无”状态。用被调查农户的话说就是流转“不方便,要是政府拢着大家干就好了”。总之,从调研结果看,河南省农地流转的整体态势是进程缓慢,但从城镇化发展趋势要求与农民意愿不断增强的现状而言,河南省农地流转急需顺势持续推进。

3、农地流转深植于乡村社会经济转型过程河南省农地流转为何呈现如此态势?在调研中,调查人员虽然主要就农地流转状况对农户进行访谈,但是,绝大多数调查人都遇到类似情况:每次访谈稍有深入,农户所谈内容都会远远超出土地问题,非常自然地谈到家庭劳动力安排、耕种方式变化、家庭收入来源变化、子女教育问题、人员流动趋势、农村贸易问题、政府影响等。因此,从调研资料总结中逐渐得出,农地流转不是农户的一种孤立事件。“转型所涉及的大规模制度变化,属于人类所想象到的最复杂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之列”。不仅如此,转型在根本上更是一个社会整体制度系统变革过程,因此,从总体上讲,社会经济转型指一个社会在主要包括基本制度、职能结构、发展路径三大方面从一种形态转换到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相互关系和借以形成的经济与社会体系的每一方面都会不同程度、不同速度地发生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快速、大规模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乡村社会经济转型似乎居于被动推动状态,但这不表示由此发生的变革独立于或脱离了整体社会经济系统转型,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转型过程只表明不同利益主体获取利益的多少或权利转移的状态与趋势。因此,农地流转只是乡村社会经济转型在一种具体体现,乡村经济运行方式(包括具体的生产要素和农产品交易方式、生产组织与生产技术等)、农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等等变化都会影响农地流转——主要体现经济性质的生产要素交易方式的变革。所以,从乡村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影响农地流转的各种具体表现来考察,可以得到更为清晰、系统的分析框架。

3.1农地流转渠道农地流转虽可采用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农地流转渠道并不等同于农地流转方式,但农地流转渠道的多寡与畅通与否决定着农地流转方式。在调查过程中,农民反映土地流转“不方便”、“不划算”、“抛荒得了”等现象,其实是农地流转渠道少、渠道不畅、交易成本高的具体体现,是乡村社会经济现代转型进行中的问题。为开辟多种渠道,促进渠道畅通,降低农地权利交易成本,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因地制宜出台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强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实践探索与农民意愿也正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但每一方面的发展、完善都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3.2劳动力结构变革传统农业劳动力绝大部分在乡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过程后,非农就业机会激增,如今的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①主要劳动力远走他乡(主要为大中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其中获取非农就业机会尤其重要,已有研究[19-20]也得出非农就业机会激增对农地流转的正向作用。从本调研中可知,长期外出人口已占农村家庭总人口的28.7%,考虑到“在学人口”不能算作劳动力,这个比例的劳动力人口实际上接近是农村家庭的全部强壮劳动力总量,见表2。入户调查所看的情况也基本如此,最后形成老弱人员在从事农村经济活动的趋势。②农村家庭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降低趋势调查总结为小学及文盲人口比例超过1/2,占50.6%(包括婴幼儿),根据中国户籍管理制度与实际就业状况,凡是农村受过中专以上教育的孩子都会转为城市户口到城镇就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孩子一般保持农村户籍。因此,农村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走出农村的人口就越多,最后,留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基本是仅受过初中或小学教育,或者接近文盲。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这些变革必然会对农村生产方式产生影响。显然,这种影响是渐进的、由点及面的过程,反映在农村劳动力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结构性渐变。

3.3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是农业基本动力、机械、化肥等生产技术的广泛运用。从2000—2010年,河南省农用机械总动力分别为5780.6~10195.9万kw,提升了76.4%,同时,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分别为52573.6、92780.5万kw,提升了76.5%;河南省化肥施用折纯量分别为420.71、655.15万t,提高了55.7%,同时,全国化肥施用折纯量分别为2161.5、2353.7万t,仅仅提高了8.9%;河南省农村用电量分别为125.80、269.41万kw时,提高了114.2%,同时,全国农村用电量分别为2421.3、6632.3亿kw时,提高了174.9%[17,21]。农业新技术的运用促使农村生产方式朝着省时、省力、高效方向变革,缩短了农业播种与收获季节的长度,带动农村其他资源配置的变化(例如土地、劳动力、资金投入等),促进农村生产结构调整,出现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高密度性、反季节性。这些变化也带来农地利用方式或快或慢的变革,农地流转自然居于其中。

3.4农村家庭生活方式处于缓慢变化之中农村生产方式变革逐渐带动家庭生活方式变革,如家庭成员交游、就业范围逐渐扩展并远离故乡,家庭成员思想趋向开放、灵活、多变等。在河南省随机抽样调查农户中,河南农村平均每百个常住人口中61岁以上人数已由2000年的4.9人提高到2010年的9.6人,平均每户中常住人口已由4.14个降为4.05个;每百个就业劳动力主要就业地点中“省内县外”和“国内省外”已由2000年的3.0、5.9人提高到5.8、16.6人[17]。但是,许多变化是伴随着劳动方式、劳动场所、收入结构等变化而变化,变化巨大的家庭多已移出乡村。因此,在调研中发现,留居于农村的绝大多数家庭生活方式的变革总体呈现缓慢、被动状态。

3.5城乡社会互动状况虽然快速城镇化、工业化更多地吸引了农村资源向城市流动配置,但是,随着农村家庭收入增长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城市产品与服务也在开拓农村市场。实际上,在整体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河南农村金融创新和发展、户籍制度的改革、产业集聚区建设、河南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等,都促进了城乡社会互动。比较而言,这种互动对乡村社会经济转型有更大的冲击、推动作用。例如,农地流转的方向、规模、方式等,都与城镇化、工业化速度与规模的影响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

3.6市场深化速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现代市场力量。樊纲等[22]的研究表明,中国市场化对经济增长有巨大贡献,市场化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微观经济效率,从1997—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39.23%是由市场化改革贡献的。据统计[17,21],2000—2010年,河南省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313.92、6904.35亿元,提高了4.25倍,河南省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555.88、1099.87亿元,提高了0.98倍;同时,全国平均每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07.1、430.1亿元,提高了3.02倍。因此,单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河南省乡村市场深化速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相当于其1/3;从城乡差距看,河南省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差距从2.36倍提高到6.28倍,差距反而在快速增大。这说明总体而言,河南省农村市场拓展速度较慢,市场深化速度有待进一步加快。更重要的是,随着商品市场规模扩大,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本、自然资源等要素市场急需开发、深化。因此,从整体视角跳出农地流转单一事件看,河南省农地流转的整体基本态势与乡村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密切互动,农地流转是社会经济转型的具体体现,乡村社会经济转型的缓慢决定了农地流转市场发展是缓慢的。

4、农地流转是农村重要生产要素利用方式的变革形式,通过对河南省农地流转调研发现,农地流转只是乡村社会经济转型的一部分,考察农地流转渠道与方式、流转期限、交易成本、流转对象与规模等,最根本的宏观决定因素是乡村社会经济转型整体进程,而转型不是突然、大规模的发生,而是逐渐深入、由点及面展开的。但是,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推进农地流转规模扩大,促进流转方式、渠道创新不仅是农户所愿,也是乡村社会发展现实所需。目前,以河南为例,统观全国,《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部崛起等都急需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在社会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农地流转应随社会经济转型状态顺势而为,不应强推也不必迟滞,可以积极有序引导。为此,从“社会管理环境、主体利益、规则系统、交易体系”等方面提出4个方面的建议。

4.1遵守市场规则,政府为农地流转强化针对性的服务农地流转本质上是一种市场交易,政府应转换职能,政府职责重在为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降低土地权利交易成本。例如,创新促进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多渠道及时非农就业服务信息、加大农业技术应用补贴、加快城乡居民户籍接轨等。政府提高服务意识、优质服务、尊重农民意愿、遵守市场规则、少用或避免行政命令,这为农地流转建立有效的现代社会管理宏观环境。

4.2以人为本,配套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提高政策实践效果农地流转政策应以农民为本,以保障农民土地产权为核心,只有在许多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综合作用下,才能顺利有效,特别应防止“只见土地不见人”的强制性土地流转。这为农地流转提供政策协调机制,保障农民主体的核心利益。

4.3适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农地流转市场行为不论是政府、企业或其他组织,还是农民或相关个人,都应被视为同等市场主体,通过有法可依规范各自行为,保护农民土地权利,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健康、快速发展。这为农地流转建立完善、有效的规则系统。

第2篇

关键词:外语教育;社会经济;教育政策

在各国之间往来逐渐频繁的状态下,外语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育不仅涉及个人成长成才,更涉及国家的政治以及经济发展。因此,在制定相应的外语教育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例如:考虑一定的教育成本与收益,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接受外语教育的最佳年龄,外语教育的知识内容等。国家将制定外语教育政策放在一定的战略发展高度,协调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将能够极大程度地促使国家经济软实力的提升。

一、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

1.以亚洲新兴工业国韩国为例

韩国的外语教育最初始于对我国汉字的借用,另外照搬了日语教育体系、美国英语教育体系,发展历程较为艰辛。在1955年时,韩国的外语教育终于走向了自主发展的道路。直至今日,韩国的外语教育方试图通过制定比较合理的政策培养人才,使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韩国创造更加丰富的经济利润。整体而言,韩国的外语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迅速,自其自主发展至今,韩国的外语教育得到了来自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持。由此,能够根据目前的经济社会需求对外语教育政策进行恰当的调整,培养相应的人才。面对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韩国逐渐加大了对外语教育的投入,将制定外语教育政策放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便于推动其外语教育的有效开展,为其经济的增长提供软实力支持。

2.以欧洲典型发达国法国为例

法国可以称为欧洲的发展大国,是欧盟当中的重要组成成员。基于其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外语教育极为受重视,与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均具有紧密的联系。法国曾经对其外语教育政策制定以及实施情况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发现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中,外语教育更应该具有跨国家文化发展的特征,同时可以利用在欧洲的发展趋势,为其提供外语语言的多样化选择。外语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建立比较广泛的网络外语资源,聘用专业的外交人员,力争将外语教育发展成为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工具。法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不断创新与实施,明确表明外语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同时更对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法国愈加重视对外语的教育,尤其汉语的兴起,使法国更加重视与中国的各项往来,不断提升其汉语教育水平。

二、各国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对我国的启示

由韩国和日本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经验而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均重视对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均希望通过外语政策的实施,提高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由此,我国需要明确,外语教育并不简单的是一项语言教学,其更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需求以及经济增长的水平。外语教育的形式比较多样,可以通过教学、培训、考试等促进公民自身外语水平的提升。

另外,外语教育不应该仅仅为了培养外语人才或者翻译人才而进行,更应该致力于培养精通外语的高级专业人才,使其能够在各项工作当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外语教育亦应该渗透到各阶段学校教育当中,尤其小学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掌握相应的外语基础,为今后的外语深入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坚实的保障。由此方能够建立良好的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综上所述,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愈加频繁。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各项交流越来越多。因此,为了促使我国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促使我国的社会经济更加稳定和快速地发展,需要积极吸取不同国家在制定外语教育政策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外语教育优势,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国际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外语教育政策,将外语教育置于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只有如此,方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提高我国的经济软实力,促进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蔡志全,赵红霞.“一带一路”背景下试行多元外语教育政策的思考――以新疆地区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5,17(1):10-14.

第3篇

[关键词]企业;市场调研;营销管理;消费者需求

1市场调研概述

市场调研是针对某企业特定的营销问题,采用最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目的、系统、客观地收集、记录、整理、分析有关本企业市场营销各个方面的信息,提供研究发现及其隐含的信息,使企业了解和掌握市场现状和市场发展趋势,为企业营销管理者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提供各种真实的、正确的资料和数据。市场调研是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环节,能够让消费者把自己意见和想法表述出来,并及时反馈给企业或供应商。通过市场调研,能够让企业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评价和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基本成熟。很多企业在竞争中逐渐意识到了解消费者需求、市场动态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企业管理者只有通过实际市场调查所得到的真实信息和数据,才能更做出更有效的营销方案。市场调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市场需求调研

当今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的核心。市场需求调研是市场调研的重要内容,包括市场需求数量、品种、款式、质量及服务等的调研。

1.2产品调研

不同的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包括地域差异、季节性差异、习惯性差异等。

1.3价格调研

价格是最敏感的消费者异议,直接影响销售额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价格调研对企业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格调研内容包括国际产品销售的趋势调研、产品市场需求的调研、主要竞争对手产品价格调研,同类行业产品价格的调研、消费者心理承受价格调研,以及国家税务政策对价格的影响的调研等。

1.4分销渠道调研

分销渠道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产品的储存、运输及其相应运输成本的预算,包括对批发商、商和连锁零售商的销售能力和经营状况的调研,配送中心运营状况的调研、物流优化情况的调研及如何降低运输成本的调研等都是不可忽视的。

1.5大营销环境的调研

大营销环境的调研指的是对国家法律法规、国际经济发展状况、国际产品市场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技术创新及替代产品的优势等的调研。在实践的调研工作中,任何市场调研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品市场,弄清本企业策略的失败原因和不足之处,收集市场规模、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确切数据,并经过科学分析和讨论,再根据市场变化来调节营销管理策略方案。

2市场调研对营销管理的作用

2.1为营销管理提供作为决策基础的信息

市场调研能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并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总结,合理调整营销决策。市场调研能够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使企业了解大部分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需求情况。作为企业,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产品竞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技术水平和设备上的不足之处,时刻注意市场的竞争状况,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调整现有的营销策略,才能制定出更适应当前市场的营销策略。

2.2企业开发新产品依赖于市场调研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的产品不断的被新的产品替代,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具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例如:现有市场上的产品有哪些消费者不满意的、有哪些是消费者想要的,通过市场调研就可以知道消费者的需求,只有了解消费者需求,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由此可见,新产品开发必须依赖于市场调研。例如:研发一部新手机,通过市场调研,企业要了解潜在客户对新手机的需求和定位,以及现有手机的不足之处,然后分析总结这些数据信息,提高现有的技术水平,从而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2.3掌握竞争市场的环境变化

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多端,国内也是如此,市场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元化因素,市场环境调查主要包括市场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环境、科学环境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市场调研具体的内容包括市场的购买力、社会经济结构、当地风俗习惯、当地气候、消费者需求情况等各种影响市场营销的因素。

2.4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市场调研还包括对竞争企业产品的调查和分析,可深入了解同类企业的产品、规格、性能、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竞争企业采用的营销管理策略、消费者对他们产品的满意程度等。

3结语

企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市场调研更具科学性和创造性,市场调研以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各种需要和期望为目的,同时,也是提供这些信息的一种重要渠道。可见,市场调查是营销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营销管理策略中的重要环节。

主要参考文献

[1]薛坤朋.市场调研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J].企业文化,2013(9).

第4篇

城市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另外两大趋势为信息化和全球化)之一。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现象。预计在未来15—20年内,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将增加一倍,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以上。目前城市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很多地区把它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发展战略。国家在“十五”计划《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提出了积极稳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推进城市化。然而,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部分地方对城市化存在模糊,甚至是错误认识,在推进城市化的实践中也存在不当做法。这些城市化误区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澄清对城市化的错误认识,并使城市化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误区之一:对城市化概念认识简单化

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过程。

然而,有些地方把城市化仅仅看成是农民迁入城市,城镇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这无疑是把城市化看得太过于简单了。一方面,就宏观社会经济而言,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地域规模的扩展。更为重要的是,它是社会经济活动方式根本的变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由以农业活动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向以非农经济活动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转变,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区域空间景观也由农村占主体演变成以城市占主体;另一方面,对城市化主体——农民而言,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更是一个艰难而又审慎的抉择,决不像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过程本身那么简单。农民从农村迁入城市这个过程从总体上来说是农民从农村社会进入城市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过程,它包含着农民经济活动由农业活动向非农产业活动的转变,生活方式由农村单一性向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转变,以及文化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各种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再社会化等等。在迁移决策中,迁入城市前涉及承包土地、农村原有住宅等问题;迁移到城市后,又涉及就业、住房,以及与户口身份有密切联系的各种城镇福利保障等问题。可见,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复杂变迁的过程。城市化内涵的复杂性要求政府各部门必须统筹安排,相互协调,周密布置,以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协调发展。

误区之二:对城市化动力机制认识片面化

对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解,可简化为二元理论模式,即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前者指国家(主要由中央政府)有计划投资建设新城或扩建旧城以实现乡村一城市转型;后者以乡村集体或个人为投资主体,通过乡村工业化实现乡村城市化。从动力主体来看,可以把城市化动力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动力来自于市场,另一种动力来自于政府,前者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后者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保障,二者相互补充而又不可替代。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是在政府单元动力推动下,“自上而下”进行的,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政府。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的动力呈现多元化,市场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对于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政府,城市化必须要靠政府去推动,市场机制不能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甚至认为市场推动下发展的城市化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因而是有害的。基于这种认识,有些地方过多地沿用计划经济的方法,甚至动用行政命令来推进城市化。比如,在一些地方的农村,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当地政府不准农民翻建住宅,新住宅必须建在城镇上。这种依靠政府部门的“推力”,用行政命令强行推进城市化的方法,不仅不符合城市化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还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利益和感情,严重影响了农民迁往城镇的愿望,最终必将损害我国的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相反,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城镇化就是市场化,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市场,城市化完全靠市场去推动,并认为经济发展了,城市化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不需要人为地去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政府介入往往容易违背市场经济原则,使经济要素流通受阻,延缓城镇化进程。因此,主张应采取自由市场化机制,让市场自由地推动城市化。很显然,这种政府对推进城镇化一概弃之不管、放任自流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城市化无序发展,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进城市、生产要素组合紊乱、脏乱差城市病并发等各种问题的产生,这方面的例子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早已屡见不鲜。

虽然说上述两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即承认政府或市场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但它们都片面地理解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只承认一种动力的作用,而忽视或否定另外一种动力的作用,因而是错误的,在实践中必须摈弃。在市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是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有效干预。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这些矛盾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引导。

误区之三:混淆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对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预期过高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人口和其它生产要素在城市的积聚可以产生经济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反过来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因,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果,城市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目前,有些地方颠倒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思想上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一个地区城市人口增多了,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就会刺激需求,拉动内需,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甚至用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来说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这种观点颠倒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过分地夸大了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城市化的本质是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一个发展过程。一方面,只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提高了,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城市才会吸引非农人口和二三产业的增加和积聚,进而发挥城市规模效应,促进分工和专业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决不能不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用行政手段积聚城市人口尤其是小城镇人口,提高城市化水平,以期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另一方面,对于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不能抱有过高的预期。因为城市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直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因此不能过高地期望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遇到的大多是经济本身、体制以及制度方面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它们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因此,要理顺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形成经济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机制。当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政府运用相关政策给城市化以积极的引导也是必要的。比如,进行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制定吸引农村拥有一定资本的农产或村办工业到小城镇积聚发展的政策,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采取的乡镇或镇镇合并以达适度规模的做法等还是比较可取的。

误区之四:对城市化道路认识狭隘化

国家“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应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但在实践中,不少地方狭隘地理解了国家关于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不顾区域条件,误认为发展城市化、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就要按照大、中、小齐全的等级结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其实这是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片面理解。城镇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我国的大、中、小城市(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符合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律。然而,有的地方不顾区域具体条件,盲目照搬这种城市化道路,严重脱离了当地的实际。镇江市是江苏省较小的一个省辖市,面积为3843平方公里,2000年年底的人口为267万。从区位条件来看,镇江市又处在两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边缘区,在苏南板块中,中心城市镇江市只是一个二级中心城市,城市积聚能力有限。然而笔者在镇江市调研时却发现,虽然镇江市较小,但镇江市还是按照大、中、小齐全的结构发展城镇体系,各级城镇都预测了未来规划期末城镇人口数,结果出现了镇江市各级城镇规划城镇总人口比届时镇江市总人口还要多的奇怪现象。因此,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如区位、人口、城镇体系特征、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等具体条件确定符合区域实际的城市化道路,不能一概而论。

误区之五:重视城市化量的扩张而忽视城市化质的提高

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质量的提高。从城市化的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不仅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还表现在城市的更新、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城市功能的完善等方面。城市化是城市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统一体,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当前,人们往往只注重城市化量的增加,而忽略了城市化质的提高。这表现在盲目追求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地域面积的扩大,而不重视城镇的更新改造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等。其结果是导致城镇建设乱铺摊子,城市呈摊大饼状向外扩展,走的是外延型的城市化道路。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还为未来的城市建设带来困难,对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我们不仅要注意城市化量的提高,更要注意城市化质的提升,要以发展集约式城市化,走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这不仅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误区之六: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

城市化水平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是一个衡量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城市化水平的确定为政府制定城镇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依据。当前,很多地方都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然而有的地方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是基于城市化本质和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启动消费,改变宏观紧缩经济的一种政策措施,希图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第5篇

一、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营销的意识不够强烈

现阶段,我国企业主体在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中,主要问题就是对营销战略思想不能够提高重视程度,大多数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主体不够明确,没有企业营销意识,依然走着传统思想作用下的老路。在实际的工作中,埋头苦干自己的事情,这种思维想法在这种传统的经营方式中并没有将根本的问题体现出来。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范围下,这种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中也是被孤立存在的。目前的市场经济是一种产品、信息以及货币之间发展的全体体制模式,本质的理念就是强化与社会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情况。企业主体如果对营销活动不能够提高重视,其实就是与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的一种表现形式,发展片面意识的一种体现,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产品的质量与产品的营销水平有相悖的情况出现,使得企业的产品出现滞销,资金运转比较困难等影响恶劣的情况发生,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企业倒闭。

(二)对市场调研工作没有提高重视

现阶段,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企业主体,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只是主观方面对营销没有提高重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市场的情况没有了解具体。市场营销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对于消费者主体的营销活动形式,本质方面也是在消费者的周围进行的,消费者就是营销活动开展的真正目的,也是主要原因。目前,企业对这一思想的观念仍然没有提高重视程度,许多的企业在发展中总是存在侥幸心理,主观上能够意识到市场调研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因为在进行市场调研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成本,企业方面就很难进行下去。希望运用美国的样本分析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掌握市场经济活动的现状。这些企业在主观上就对市场调研工作有着片面的理解和错误的认知。企业战略是一种主观意识,是在市场的现状背景中建立而形成的。所以,要想实现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得到创新,就要对市场调研工作提高认知,将这一项工作了解具体,明白其存在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活动中从实际的情况考虑,不能够因为成本的开销问题对市场调研的精准性造成影响。

二、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对策分析

(一)把控企业战略的角度

企业营销创新不是一种独立性的创新模式,而是一种与企业战略有着重要联系的创新形式,企业主体是在进行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意识。这种主观意识在一定范围内是在企业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企业的主体要从企业的整体性出发,对企业的经营方式、管理理念、营销模式等进行良好合理的规划。使得企业能够真正地意识到能够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最好。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的营销理念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条件,使得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若是将企业营销比作建筑的话,那么企业的产品质量就是建筑建设的基础条件,营销与产品质量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若是在环节中出现严重的问题,极有可能导致整个影响战略都受到严重的威胁作用。因此,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最需要提高重视法就是产品的质量问题,在正常运营期间要依靠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比如设备的更新换进、企业的外包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产品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符合消费者的标准要求,保障产品的质量,因为市场的主体并不是不会改变的,而是会经常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就应该建立一个具有长效发展机制,对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将市场潜在的需求挖掘出来

现阶段,市场的竞争力逐渐激烈,市场分隔也越来越细化。有的企业在自身经营的领域占领先发的优势,但是这种情况下就对后进入的企业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特别是市场经济机制逐渐健全的现今社会,许多占据行业优势的企业都在领域建设中申请专利的保护,这样也给后进入的企业抬高了进入的门槛。要想进入企业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因此,企业方面在进行经营的过程中,不能够盲目地追随,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量,将市场中潜在的需求充分挖掘出来,明确营销的目标,才能够收获更多的效益。

第6篇

2013年5月15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县城乡规划管理局局长对县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情况介绍,重点听取了锂电、美丰化工等产业基本情况、发展定位、规划设想等情况介绍,同时也听取了县各职能部门关于锂电、化工产业园区建设的部门意见。与会专家对县现状建成区和未来规划建设拓展区进行了全面的现场踏勘调研,在各位专家细致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以下意见:

1、近年来,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极大改善了城乡建设与环境发展的水平,城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已提前实现了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目标,大城市骨架已基本形成。但是,目前县城建成区内的部分现有工业企业对城区居住环境的影响比较突出,城区内工业企业已无发展用地,已严重制约着县社会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与腾飞,亟待在新一轮的城乡规划编制中,科学确定未来产业发展与定位,明确城市建成区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策略,适时推进建成区产业布局结构优化与调整。

2、县社会经济发展已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特色优势产业地位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在经济全球化竞争驱动下,特色优势产业的升级与改造的需求日益明显。亟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延续优势产业集群,培养产业增长新的引擎。因此,统筹规划县域产业布局,调整布局环境影响大的产业是县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与产业升级改造的必然需求。

3、县大城市骨架已基本形成,在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潮中,依托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为契机,拉大城市骨架。从布局结构看,北到,南到镇,以高速环线打造城市规划区的核心骨架,夯实城市基础,做优生活环境,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4、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科学确定城市发展定位,全面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前瞻性规划,拥江发展。

5、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

方案1:用地条件好,但作为化工,对、景观影响大;

方案2:道路等级还要改造,工程量大;用地局促;对临江用地(西侧)影响大

方案3,地势比较平坦,基础设施可与经开区共享,可联合申报省级开发区。拓展空间大;拆迁量也不是很大;

6、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锂电、化工产业入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加强环境治理技术与监测,从源头上避免环境污染隐患。加强沈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强灾害风险评估。

第7篇

该《报告》首次对微信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价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显示,微信在过去的一年中对信息消费的拉动达到952亿,对就业的拉动达到1007万人,为中小微企业以及政务民生的应用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其对经济社会的变革性影响还处于潜在状态。微信作为我国用户规模最大和活跃程度最高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以高度粘合的聚集效应和持续涌现的创新效应,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变革和潜在增长的新动力来源。

微信拉动信息消费近千亿,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微信已经成为拉动信息消费的重要力量。近一年,微信直接带动的信息消费规模已经达到952亿元,相当于2013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4.24%。其中,拉动数据流量消费是微信带动信息消费的主要来源,占微信信息消费的比重达85.7%;其次是微信游戏和公众平台,带动信息消费占比约为8.5%。

微信平台的生态涟漪效应

微信逐渐显现对生活消费的拉动作用。尽管微信的商业化探索刚刚起步,但微信直接带动的居民生活消费支出规模就已经达到11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由微信公众平台模式直接带动的居民消费支出已经达到44亿元,成为带动消费新的支撑点。未来这一领域还将有更加广泛的拓展和带动效益体现出来。

微信推动运营商数据收入增长20%-25%,助力其流量经营

微信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用户对数据流量的消费,并逐步成为移动数据消费增长的引擎。根据该《报告》调研测算,近一年来微信带动的数据流量支出达867亿元,拉动三大运营商数据流量20%-25%的增长。调查者表示对于微信的使用占据了智能手机使用的绝大部分时间,除了社交沟通以外,新闻娱乐资讯的获取、转发、跳转大多是在微信平台上产生的。

微信促进了人际交流,高效管理并拓展了人的交际圈

对人与人之间连接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微信在社会影响上的体现,突出表现在它使人与人之间变成一种时时在线和处处在线的连接状态。据调研,86.1%的用户表示,通过微信增加了与朋友互动的频率;57.3%的用户表示,通过微信认识了新的朋友或联系多年未联系好友。

微信大大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成本

微信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渠道。微信公众平台账号的公司或机构的使用比例已经达到70%;其中,已经有53%的用户基于微信平台进行了信息化投入。微信也成为了重要的创业孵化平台,目前由微信带动的个体创业活动已经超过60万。

微信拉动就业达1007万,成为中小微创业者的舞台

微信对社会就业的拉动作用显著。当前,由微信带动的就业数量达1007万人;其中,直接就业人员数量达192万人,间接就业人员数量达815万人。

微信提供政务民生创新服务的重要平台

第8篇

关键词:税收优惠;缺陷;完善思路

一、税收优惠的作用

税收优惠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本质上是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一)优越性

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税收优惠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发挥着调控经济的作用,体现着财政的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

宏观资源配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区域间的均衡配置和部门间的均衡配置。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依据国家经济整体发展目标,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出发,引导要素流向落后地区,优化该地区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对某些鼓励发展的产业进行激励和扶持,引导资源流向这些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收入分配

收优惠能够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对低收入者减免税,降低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需要,使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3.稳定经济

对流转税实施税收优惠,可以降低商品生产成本,增加商品生产者的净利润,扩大再生产能力,增加社会总供给;对所得税实施税收优惠,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强他们的投资和消费能力,扩大社会总需求。因此,税收优惠能够平衡社会总供求,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局限性

税收是调控经济的特殊手段,但它并非是万能的,而是存在着客观局限性。

1.减少了财政收入

从财政支出的角度来看,税收优惠属于税式支出的范畴,势必会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从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税收优惠减轻部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是将部分税收利益让渡给纳税人,减少了税收收入,从而缩减了财政收入规模。

2.不利于保持税收中性

为提高税收经济效率必须尽可能地保持税收中性原则,以免造成商品比价关系的和人们经济行为的扭曲,扰乱市场配置资源的正常机制。对一部分纳税人给予税收优惠,没有享受税收优惠的纳税人在同等条件下则承担了相对较多的税负,税收负担的不公平会影响市场行为选择,扭曲资源额配置,增加税收的额外负担,不利于保持税收中性。

3.增加了征管难度

一方面,大量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使得税制复杂化,税收征管工作难度加大,增加了税收征收管理成本;另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同时提供了避税的有利条件,部分纳税人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或其漏洞,进行避税甚至偷逃税款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二、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税收优惠在调节社会经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税收优惠优越性的发挥。

(一)税收优惠规定混乱、散乱,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我国现行的税制中,税收优惠层次多、划分复杂、条文零散,加之立法层次不高,使得税收优惠项目泛滥,税收优惠规定杂乱,甚至会出现优惠条例之间相冲突的情况,不仅给税收征管工作增加了难度,还有悖于法律制度的规范性,不利于树立税法的权威。

(二)税收优惠透明度低

在商品税制中,作为税负最终承担者的消费者无法得知所购商品中含有多少税款、该商品是否享受税收优惠以及享受了多少税收优惠;在所得税制中,税收优惠纷繁复杂,变动频繁,常常出现优惠政策时间滞后于实施时间的情况,而征收机关的宣传力度不够,纳税人无法完全掌握税收优惠政策信息,难以得知自己究竟能够享受多少税收优惠。

(三)优惠政策缺乏深入的调研和成本―收益分析

目前,我国税收优惠在颁布前往往缺乏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的调研,而盲目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调控效果,反而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我国税收优惠因地区而设、因人而设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样人为地制造税收优惠也是导致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差的重要因素。

(四)税收优惠被赋予过多的社会经济职能

税收优惠政策并不能解决社会经济中的所有问题,承认税收优惠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不等于夸大其作用。在我国,税收优惠被赋予了过多的社会经济职能,从调整产业结构到缩小收入差距,再到平衡社会总供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倘若优惠政策导向出现偏误,可能致使社会经济呈现出不良运行状态。

(五)税收优惠形式单一、方式不合理

我国税收优惠主要以直接优惠为主,间接优惠的使用较少,虽然直接优惠操作简单、具有确定性且短期效果明显,但间接优惠具有弹性,且在长期效用和激励纳税人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效果却是直接优惠所无法达到的。

三、完善我国税收优惠制度的思路

针对我国税收优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树立税收法律权威

针对目前我国税收优惠过多、过杂的现状,一方面应明确税收优惠范围,调整税收优惠的规模,整合零散的税收优惠规定,统一相冲突的优惠条例,废止不合理的优惠政策,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提高税收优惠的立法层次,树立税收法律权威,防止优惠政策被滥用,以免对政策的执行造成不利影响,有悖于政策颁布的初衷。

(二)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税收优惠的透明度

税务机关应加强税收宣传,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切实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最大化社会效益。一方面积极开展优惠政策宣传,及时向社会公开最新税收优惠政策最新动态,让纳税人掌握税法常识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防范涉税违法风险;另一方面加大政务公开,落实公示制度,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提升优惠政策透明度和公正性。

(三)深入调查和研究,完善税式支出制度

在税收优惠政策颁布前,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深入的研究、反复的论证,以确保政策的合理性,避免盲目出台优惠政策,不利于引导经济健康发展。为保障税收优惠政策目标的实现,最有效的办法是构建税式支出制度,将税收优惠纳入财政预算。

(四)客观看待税收优惠,合理制定优惠措施

无论税收优惠政策有着怎样充分的理论意义或现实必要性,终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税制的统一性和公平性,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负社会经济效应的产生。因此,税收优惠政策的推行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界限,包括广度与深度、时间与空间。此外,必须正确客观看待和运用税收优惠,有助于税收优惠的优越性的发挥,从而强化税收杠杆作用。

(五)借鉴外国税收优惠方式,优化我国税收优惠形式

借鉴发达国家“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相结合、以间接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方式,减少直接优惠的使用,增加间接形式的税收优惠,将直接优惠为主转为间接优惠为主,优化税收优惠形式,使税收优惠富有弹性。

我国税收优惠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以克服其问题和缺陷,减小负面效应,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财政学原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 庞凤喜.税收原理与中国税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第9篇

关键词:区域公路交通;经济发展;适应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U491;F5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会对公路交通发展能力有不同的标准。公路交通应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相吻合,这样能够推动经济迈向更大的发展空间,反之,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基础配置正在逐步优化,大力提升了运输水平。科学合理的评判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的适应度,能够为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规划与调研提供参照凭证。

一、探究区域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

站在宏观角度而言,在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中公路交通要维持协调性。公路交通是经济发展的服务性质的产业,其可以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吻合,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与公路交通受到资源环境的限制,要和经济发展相吻合才可以使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改善环境。

(一)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的含义

为系统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务必要探究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改善当前的公路交通构建状况,为明确公路交通日后的发展方向与方向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凭证。其一,公路交通发展要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吻合。资源节约公路交通体系的构建,对于区域公路交通而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运输活动和资源投入紧密相连,在飞速增长的资源约束力的过程中,公路交通要与经济发展相吻合,最大程度的应用配置的资源,这是公路交通发展和社会经济相吻合的重要渠道;其二,公路交通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每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能力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在系统提高经济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公路交通在构建质量提升与服务能力的过程中,要与时展相吻合,创建“适应型”的公路交通,推动区域公路交通经济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探究区域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定量

1.潜在供需均衡度

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通常均衡的含义是,在与之对应的体系内部,参照一定的配比整体可以肩负当前时期运输供给品质的运输需求务必和运输供给状况相吻合。公式是:,在这其中,P代表运输需求总量,E代表运输供给总量,一般状况下,T越大,系统和一般均衡越接近,T越小,系统稳定性越低。

2.协调发展度

为满足公路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相吻合,务必要确保发展能力与社会经济体系相吻合。借助计算能够对社会经济体系,可以全面权衡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体系的适应性。需要创建综合发展能力评判标准,用此科学评判公路交通与经济系统共同发展的协调性。由于经济体系与公路交通之间存在较为繁琐的关联。在选择评判标准的过程中,一般要选取定性与定量相互融合的渠道,应用与之对应的检测方式能够促使指标系统更具合理化、科学化。

二、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适应性综合评判

(一)创建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适应评判模型

其模型在创建的过程中,要系统探究经济发展与公路交通的根本理论概念;譬如:TOWS适应性分析概念与木桶概念,两者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具体是指,借助对经济发展与公路交通的适应性的深入探究,找出与之对应的措施,为经济发展与区域公路交通适应性提供参考凭证。

(二)综合评判的方式和特征

多指标综合评判方式是应用最广泛的评判方式之一,其具体的含义是,对适应性综合系展开评判的过程中要结合诸多因素,是具备一定科学性、系统化的评价方式。多指标综合评判方式的主要特征是综合性,其能够对公路运输的诸多方面都会展开系统全面的评判,与此同时,它的标准是,定量和定向相互融合,区域经济发展是形式多样的时期,在不同的时期发展具备形式不一的标准。因此,务必要系统全面的探究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促使定量与定性相互融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是长时期构建的过程,公路网的健全与发展会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与此同时,公路构建要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并且要参照国家每个阶段发展构建的目标,全面探究每一个区域之间的地理区位因素,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与实施区域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突出公路交通的重要价值,保证公路交通分布与社会经济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由此适应地区的系统构建。与此同时,使其符合国家、区域提出的发展标准,在提高公路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使社会生产、城市建设与百姓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乃星,蒲之艳,张静晶,高智睿.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1(03).

第10篇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是融合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营销、财务和法律等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而形成的方法体系。主要数据资料来源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协会、中商情报网细分市场数据库等。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哲学方法、逻辑方法和专业方法。

1、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

2、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是用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逻辑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归纳、演绎、综合。

3、专业方法

专业方法是各门学科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的专业方法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创新性的特点。

方法作用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编制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 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过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 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相关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 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 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 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

1、总论

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等、拟建项目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总额、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矿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及水、电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方案比较与选择意见;

5、设计方案

项目的构成(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与外商合作的技术方案、全厂布置方案的选择和工程量估算、公用辅助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6、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与三废治理方案;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资金筹措和利用外资方案:

资金用途,主要采购内容和采购方案、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含数量、型号和主要技术参考等)合资期限、出资方式、外汇平衡、偿还方案等都要做出明确交待、

9、经济评价

10、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报告的依据,也是其组成部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项目建议书批件、地质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环境分析报告、资金来源意向证明、征地和外部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其它等。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1、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周期长 资金回收快 效益好 可持续发展时间长

12、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第11篇

关键词:准竞争性投资项目;实物期权;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图分类号:F7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1-0144-04

根据各类建设项目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需求等情况,将其大体划分为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三大类。对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公益性的准公共产品投资项目,我们称为准竞争性投资项目。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民营企业的不断增加,政府加大了西部地区准竞争性投资项目的投资力度。因此,对准竞争性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 、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简介

投资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投资效益,它既可以体现在财务效益上,也可以体现在国民经济效益(以下简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通常情况下,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一般从企业或项目的财务效益(以下简称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评价。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通过,该项目完全可行;若财务效益没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则该项目也可行;但若财务效益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通过,则该项目不可行,应拒绝投资。然而投资项目类型不同,体现的效益也就不同,对其采用的主要评价方法也应有所不同,选择依据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准竞争性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主要体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物流园区,可划分为准竞争性项目。它的建设发展不仅可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物流园区投资数额大、回收期长、经济效益低下等特点,在发展初期主要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就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建立节约型经济,营造和谐社会等方面社会经济效益的体现,所以应以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为主。

二、财务评价的缺憾及评价方法选择

(一)园区物流需求量及收入预测

本文以甘肃统计年鉴1978―2003年公路、铁路货运量为基础数据,经过整理分析,选用二次指数平滑法、一元线性回归法预测了2003―2004年甘肃省物流需求量 ;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了天水市场铅锌矿粉流量、主要流向等相关资料,运用专家意见法确定了天水

物流量占甘肃省物流量权数以及园区建立可吸引的货运量比重,预测出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在未来5年物流量预计可达到350万吨;依据天水铁路货运站、公路货运站等相关部门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的市场价格资料,预计园区建立后,可带来主营物流收入和其他物流收入(主要通过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获得)13 893.263万元。

(二)项目投资及财务预测

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投资项目全部投资3500万元,其中,政府除在税收、贷款和土地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之外,直接投入资金1 500万,作为前期配套设施等的建设。预计经营期为20年,建设期1年,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 15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350万元。

本文按照预测出的园区物流收入,对该投资项目进行了财务净现值(FNPV)、财务内涵报酬率(FIRR)和投资回收期等主要指标的初步预测。

该项目税后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8.18%,低于行业10%的基准收益率;所得税后的财务净现值FNPV=-388.18万元

(三)财务评价的缺憾

财务评价仅是从企业和投资人角度出发考虑项目的成本与收益问题,来评价项目在财务方面是否可行。然而,项目的财务赢利性不一定能够全面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所作的贡献,至少没有正确反映国家对项目实施的征税及项目的外部效果等。所以项目财务评价的结论不能作为项目可行性评估的最终结论使用,还应从国家或地区和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角度,分析和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效益,来综合评价项目的可行性。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作为准竞争性项目,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担负着引导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如果仅用财务评价方法显然有失偏颇,所以,应寻求其他视角对投资项目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四)运用实物期权基本思想分析确定评价方法

由于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投资项目已列入《甘肃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草案),是政府必须投资项目。由此可见,政府规划的该项目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需要其承担部分社会职能,而并非单纯追求盈利。它的建设发展,可实现城市物流规划建设目标。另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为天水政府投资建立物流园区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和环境。运用实物期权基本理论分析,投资项目价值不仅取决于项目所带来的现金流量,还在于对未来成长机会的选择。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的财务效益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政府仍然将其列入发展规划准备投资建设,原因在于政府把对物流园区的投资机会确认为“增长期权”(growth options),该项目的投资价值主要由未来的增长期权决定,而不是由所产生的现金流决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当地丰富的铅锌矿资源和市场对铅锌产成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可以为园区将来的发展带来增长机会,这种增长机会对政府来说,可以看成是未来收入的买入期权,可以增加园区项目的投资价值,最终实现政府的投资目的。

所以,本文从社会经济效益视角对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是适宜的。

三、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一)评价内容

(二)评价方法

(1)可产生的经济收入

前述物流园区可产生物流收入是财务收入,因此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首先应将财务价格按照影子价格调整为经济价格来测算可产生的经济收入。本文为了简化起见,假定园区物流收入的影子价格即为市场价格,即在对园区财务收入测算时各种服务价格的确定,对该项目效益的衡量是可靠的,其市场价格均能真实的反映出物流园区给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所以在此对园区建立可能产生的财务收入不再作调整,其财务收入即为经济收入。

(2)可节约的社会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在城市GDP中的比重降低,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社会经济效益与宏观调控力的体现。根据我国历年来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运用Holter-Winter非季节模型从地区中观角度对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建立可节约的社会物流成本进行了预测分析;Holter-Winter非季节模型已经存在的样本期间的预测模型为:

y^t+k=at+bt*k(k=1)(1)

需要预测年份的预测模型为:

y^T+K=aT+bT*k(k=1,2,3…6)(2)

其中T是样本末期;at,bt为参数,是根据平滑系数α和β(α0, β1)计算得到,它们的计算公式为:

at=ayt+(1-a)(at-1)(at-1-bt-1)(3)

bt=β(at-at-1)+(1-β)bt-1(4)

其中,at是截距,bt是斜率

因此,运用Eviews软件,系统根据1991―2003年我国物流成本比例的具体变化规律自动生成参数α和β。

在表1中,参数α和β分别为0.81和0.12,说明平滑效果比较好,同时由表1的运行结果可知:

at=21.4166,bT=-0.2833,

因此,根据(1)预测1991―2003年物流成本的模型为:

y^T+K=aT+bT*k=21.4166-0.2833k(k=1)(5)

然后根据计算公式:

y^T+K=aT+bT*k=21.4166-0.2833k(k=1,2,3…6)(6)

节约的社会物流成本=天水市GDP×(目前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预期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天水园区物流量/天水物流量(7)

计算园区建立可节约的社会物流成本。

(3)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依据天水市北道区2000―2010年社会经济发展纲要中所列GDP增长率、第三产业增长率以及交通仓储业增长率预测2004―2008年的GDP、第三产业产值和交通仓储业产值,然后以测算的物流园区经济收入占GDP、第三产业产值和交通仓储业产值的比重来预测物流园区对北道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4)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依据《甘肃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草案)中制定的优惠税率和预测出的各年财务收入计算出园区可能上缴的税收;然后,按照天水市北道区2000―2010社会经济发展纲要中财政收入的增长率预测出2004―2008年的地方财政收入;最后计算税收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程度。

(5)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计算

与财务评价不同的是,在确定项目费用时,首先要考虑转移支付的税金、工资和利息;其次是影子价格的确定。本文资金的影子价格以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建设部确定的12%社会折现率为标准,同时根据我国劳动力状况、结构以及就业水平,将一般建设项目的影子工资换算系数确定为1,为简化起见,假定其他投入产出物的财务价格均能正确反映其市场价格,即其财务价格即为其影子价格来运用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内涵报酬率(EIRR)两个指标来进行经济效益评价。

(三)评价

依据《甘肃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草案)、天水年鉴和天水市北2000―2010社会经济发展纲要,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建成后,预计未来5年,通过园区仓储、运输、装卸等基本经济活动的开展,以及保险、金融等增值服务功能的发挥,可累计产生1.39亿元的经济收入,其对GDP的平均贡献为1%左右;对第三产业的平均贡献为1.53%;累计可上缴税金1 528.259万元,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平均贡献程度为3.84%。事实上,园区的建立对社会最直接的贡献表现在交通仓储业,其对交通仓储业的平均贡献程度为9.61%,原因在于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定位为专业性枢纽型园区,其建立后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仓储、运输、装卸等基本功能的发挥,而且由于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区位优势,可将天水市场铅锌矿粉运量的90%吸引进来。

根据Holter-Winter非季节模型预计到2008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将由2003年的21.4%降至20%,因此,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的投资建立,通过资源整合和物流运作效率的提高,从地区中观角度分析预测,预计到2008年累计可节约社会物流成本14.27亿元。

在财务效益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有关部门对影子价格确定的标准,调整计算出园区项目的经济净现值ENPV=4 202.96万元,经济内涵报酬率EIRR=30.88%>社会折现率12%,ENPV=4 202.96>0,表明该项目除了能够得到符合社会折现率12%的盈余以外,还可以得到4 202.96万元的超额盈余,因此,该项目在经济效益上是完全可行的。

四、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投资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本文从园区建立对区域就业、社会分配效果的影响等几方面定量和定性分析园区建立可实现的社会效益。

(一)对区域就业的影响分析

物流园区建立对区域人口就业影响是社会效益的重要表现之一。这是因为一个行业对地区经济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能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区就业压力,通常用物流园区创造的劳动就业率和单位投资就业机会两个指标来衡量;另外,物流园区从业人员的报酬水平,它直接表现了物流园区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的质量,因此它也是评价物流园区对区域就业影响的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指标。

2003年,天水市北道区总人口为57.83万,其中农业人口45.11万,占北道区总人口的78%以上,城市应就业1.7万人,2003年实际就业总人数为1.2万人。根据专家的估算,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建成后可直提供就业岗位350人,同时金融、保险、交易、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间接创造就业岗位1 000-1 500人。直接就业人数与间接就业人数之比为1∶4左右。

根据上述指标计算出物流园区的就业效果: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建立创造的劳动就业率为10.9%,即在当地每一百有劳动能力应就业的人数中,物流园区可提供约11人的就业岗位,占北道区实际就业总人数(2003年)的15.4%,单位投资的就业机会约为0.5人/万元;同时,物流园区从业人员的平均报酬水平为与北道区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水平9 600元相比,高出4%左右。以上结果说明园区的经济活动对北道区的就业具有一定影响。

(二)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分析

近几年, 天水的传统支柱产业大多已走向衰败,造成了相当一部分职工失业。围绕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建成后,可以解决政府一直以来比较棘手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关联行业的无序状态,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又一增长点。

另外,园区选址在天水市北道区,交通压力相对较小,它的建立,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天水市区的交通压力,减轻了市区的大气污染和对城市居民的影响,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预测评价,得到以下结论: 中国西北有色金属原料物流园区投资建设后,其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它的投资建立是必要的,不仅可以整合当地资源,实现城市物流成本降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就业、改善区域环境,最终实现物流园区作为“增长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戚安邦. 项目论证与评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84―188.

[2]易丹辉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97―99.

[3]戚安邦. 项目论证与评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99―201.

[4]甘肃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甘肃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草案) [R].2004:41―45.

[5]张婕.关于港口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沈素子.嘉兴市铁水中转港物流园区发展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

[7]Myers,S.C. and S.Majd.Abandoment value and project life. Advances in Futures and Options Research[J].1990,4:1―21.

[8]Chan.S.P.,Hemantha.S.H. Exploiting uncertainty-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s real options: a new way of thinking in engineering economics. engineering economist[J].2000,45(1):1―34.

第12篇

1. 为学生成才提供机会

在职业教育援疆的工作进程中,广东雷厉风行,不遗余力。首先是帮助援建职业学校。2013年,投资1.7亿元帮助援建伽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且从设备到专业帮扶无私地帮助建校,让孩子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技能的摇篮。其次是从师资建设上着力,选派骨干教师和高素质管理人员,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提升喀什地区的职业教育软实力。第三是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培养,不但在当地培养合格的职业教育学生,还积极做好内地中职班学生的教育培养,为喀什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培养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2. 为行业企业培养人才

所谓“无商不活”,这个“商”,具体体现到经济社会,便是行业企业。行业企业是经济社会的血液,而行业企业这个“血液”的活跃,要依靠人才,特别是要依靠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输往哪里去?毫无疑问,最终都会输出到行业企业中去。所以,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头戏――校企合作,自然是广东职业教育援疆中重点落实的工作。广东在职业教育援疆工作中,不仅注重在对喀什地区职业学校的援建,为当地学生提供成长的摇篮,还注重搭建平台,加强粤喀两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助推喀什职业教育发展。例如,目前,广东省教育厅与西部电子商务基地洽谈成立电商班项目,已进入签约协议准备阶段,并与山东如意集团接洽,准备订单培养服装纺织方面的技能人才;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与喀什五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同成立调研团队,制定调研方案,对喀什地区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利用企业优势资源,为疏附县职业高中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找准定位,确保帮扶项目落地;东莞市纺织学校积极推动知名服装企业在新疆建立生产基地,并与第三师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确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一言以蔽之,校企合作的广泛开展,为喀什地区行业企业培养了人才,也为喀什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3.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的两项工作,无论是为学生成才提供机会,还是为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喀什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喀什的社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社会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靠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大省以及援疆的主要地区之一,广东担任着重要角色。

据了解,自去年底教育部作出南疆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全覆盖工作部署以来,直至目前,广东省援疆办初步采纳的“十三五”时期援疆教育类资金达13.78955亿元,其中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项目资金达1.89375亿元(含新建校舍、硬件设施、帮扶资金、教师培训等项目)。在职业教育项目中,拟建设的疏附县职业中学建设总资金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自筹8500万元,援疆资金安排1500万元;用于对口帮扶南疆职业学校的资金,每个对口专业安排60万元,共安排3600万元;用于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联合支持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的项目资金2000万元;用于职业教师培养培训的项目资金337.5万元。除此之外,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大力援助喀什经济社会发展,仅2015年一年,佛山援疆工作队就引进了24家广东企业落户伽师县工业园区,带动社会资本投入29.2亿元,这些企业投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5000个,大大支持了喀什的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