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25: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就业问题;高校大学生;新思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妥善解决,结合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三方都在不断改变思维和工作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解决就业问题,本文站在大学生,政府和高校三个角度,去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的改变
1.传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过去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解中,常常会觉得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难字主要表现在:供求总量失衡、结构矛盾突出,大学生的数量是在逐年增多,而社会的就业岗位其实并没有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反有些岗位的需求量是在逐年减少,这给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带来了压力;其次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符,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就是为了增加学校专业的全面性,师资力量不足,不考虑学生就业,而且课程设置老套,缺乏创新,只注重理论的讲解,没有实践经验;最后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如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社会经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时缺乏就业技巧,就业信息渠道不足等等,都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所带来的思考。
结合今年和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传统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有所转变,新闻中一个例子,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月薪的下降所反映的是大学生就业态度的转变,不再出现有工作没人做的现象,大部分大学生都能踏实的下基层工作,不再眼高手低,也原意接受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就业形势,这种转变所反映出现的是:
(1)就业竞争压力的问题让大学生做出了改变,传统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大学生期望过高,没有认清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找不到理想就业的情况下陷入迷茫,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在一些中小企业就业,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改变了就业认识。
(2)就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放低身段,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些就业观念上的转变让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普遍有所提高,这其实反映出的是大学生就业已逐渐理智和科学,逐渐认清就业形势并接受现实,踏实的为工作努力。
二、高校自身的改变
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的问题上,高校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推手作用,在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面前,高校自身也应该做出改变,多开设对大学生步入社会就业有用活动,讲知识理论联系就业工作实际,以帮助大学生就业。
1.高校开展就业指导,但仍不够深入。很多高校都为毕业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也有就业指导中心来决绝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都不够深入,表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流于形式,内容缺乏说服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就业指导上院校要紧跟时展需求,以最新的就业形势来给大学生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把就业指导的课堂移出在教室之外,给学生更大的实践感受。
2.就业教育的对象往往都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没有及早为学生建立就业意识。很多大学生都有这种认识上的通病,那就是就业是大四的事情,而大一大二要么玩玩、乐乐,要么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即可,等到了大四真正面临就业问题时才发现,自己所需要学的、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太多,这时才开始着手就业根本来不及;因此高校的就业思想教育应该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灌输,从思想再到实践中,建立就业意识和准备工作。
3.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都只注重理论,而没有实践应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就业后都感觉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的就业中用处不大,除了一些专业性较强且专业对口的学生还较好外,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感觉到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就业需要,除了大学生自身要学会学习外,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尽量联系就业实践,可以在假期开展实习活动,也可以将就业搬入校园,目的是尽快适应工作需求。
三、政府的努力
政府的积极努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政府,教育,企业,应该加强联系,政府应宏观调控,加强培育就业市场,尽可能的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环境,在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要做大量有效工作,同时在政府和高校也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宏伟计划,大学生村官等措施,不断开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给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就业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
教育部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的大方向上要让高等教育成为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基础,让教育的知识和内容符合时代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把责任落实到高校、院系和职能部门,强化对工作薄弱地区和高校的分类指导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加强信息服务,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完善政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拓宽渠道、扶持创业、困难帮扶、征集入伍等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大力拓宽渠道,及时根据形势变化,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多场大型招聘活动。
最后政府要与企业加强联系,鼓励中小企业吸引大学生就业,加强对企业的支持,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保障大学生就业。
四、总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终身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如今社会重视教育投入的大前提下,大学生数量增加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可喜的是,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每年都有新增的就业岗位和多样的就业形势供大学生选择,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将来还会有更完善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72-7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0]李雄等.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
论文关键词: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关键词 就业新形势 大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的就业形势
1.1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近几年,我国高校教育发展迅速,这直接导致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人口和人力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本就是我国的一个特殊国情,正因为如此,就业问题就更为突出,加之城镇登记失业率也一直攀升,就业问题的解决已经是迫在眉睫。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态势下,广大的基层企业却招不到所需的人才,中小城市、西部地区、农村对于人才的需求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根据报告显示,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就业,这就导致了就业区域结构的畸形,这才落入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中小企业“招工难”同时出现的怪圈。
1.2 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
上世纪末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就业问题投以高度关注,将就业问题放在首位,党的十六大指出“就业乃民生之本”,可见国家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度。政府除了计划安排就业以外,也提出了更多依靠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政策,拓展就业渠道,开阔就业门路。具体主要有以下措施,如大力扶植集体企业,鼓励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组织就业活动等等。劳动部也就我国国情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就业制度,加强了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同时也是对广大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1.3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几点思考
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并不相同,市场经济在市场调节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在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公立大学的垄断地位在我国一直雷打不动,所以我国政府的大学生就业规划管理不但要继续执行下去,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调节以及管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适合他们的岗位。其次,政府要引导大学生就业市场尽早走向成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市场就业环境,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应将各专业的就业率公布,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对待业的大学生做好登记工作,全面培养大学生面对职场、面对社会的能力。
2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分析
2.1 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下滑
经调查发现,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认可度下降,而且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较大问题,如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回报社会的热情度低迷、没有实践力等等。另外,由于大学毕业生初次步入社会,对社会环境较为陌生,也使大学生在从事相关工作时的能力大大削弱。
2.2 大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随着就业机制的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针对性也越来越高,招生计划基本是依据社会需求制定的。高校每年的热门专业都有出入,这就导致了时差上造成的社会需求和就业人才数量之间的差额,进而导致了就业市场人才的过剩。事实上,在一种专业被多数大学生认可时,这一专业的就业市场需求就已经达到饱和了。
2.3 高校的人才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现在我国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以前计划经济需求模式,已经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与市场之间的需求关系,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不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另外的大量“高材生”却是社会所不需要的。特别是在一些利益的驱动下,某些高校盲目地开设所谓的新热门专业,短短时间这些专业人数激增,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社会现象,以至于造成国家与社会人才和资源的大量浪费。
2.4 用人单位的准入体制缺陷
如今大学毕业生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就很少接触社会,以及缺少独立面对社会竞争和挑战的机会。如此便导致了大多数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适应社会。面对这种极端的现实情况,多数的高校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不过在一些笔者的调查中,发现这一体系起到的作用却还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例如就业指导方式单一、从业人员自身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认可度不高等等。
3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对策
3.1 多方面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第一,面对如今的社会现实情况,高校应该按照录用毕业生的素质和要求来展开一系列的有针对性并且到位的求职指导和就业政策教育,还要在保证一次通过的就业率的同时,考虑到就业质量,尽早实现毕业生的职业分配。第二,高校在开展求职指导活动的同时,也要加快就业服务的建设,把现代化手段充分利用起来,给学生便利快捷的信息查询服务。要求做到从政策宣传、就业咨询以及到一系列的信息和查询,大学毕业生都可以在宿舍便能通过网络来了解各个单位的信息和就业情况与需求。还有,高校应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开拓更广的空间。
3.2 做好正确的就业观念指导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要以大学生涯设计指导为契机。大一新生是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的侧重对象,内容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有效规划大学四年生活的方法,正确树立职业思想。不过我们教育体系的局限,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普遍缺乏就业意识和就业思想,他们更加注重书本知识,并且在专业的选择上也是十分盲目与被动的。因此,在大学生刚入校们开始,就要引导他们树立目标,分析客观条件,科学制定未来人生的总目标与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将大学生活和人生奋斗相融合。而高校也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科学的方式,让新生了解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与政策,帮助他们明确未来就业的主导方向,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努力方向,为之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生活并在人生道路上拼搏。
参考文献
[1] 邵际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职业时空,2010.6(1).
[2] 黄巍巍,蔡晓群.基于提升就业力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5).
关键词: 不理想就业; 大学生;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79-02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但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大学生就业困难却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问题,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对岗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高,而企业的运行由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企业危机等却一直在裁员,同时,企业的离职或退休人员的人数远远少于毕业生的人员,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就业越发困难,经过总结,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过于求
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很多企业的人才需求名额通常都很少,且现在很多的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往往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样就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在企业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都是选取针对他们专业的人才,其次是高潜质的人才,对于毕业人员不断增多的当今,我国企业所能提供的岗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毕业人数,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求职时的供过于求,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形成就业困难。
(二)缺乏胜任力
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很难马上适应工作岗位,由于企业运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益,但大学生在毕业后踏入工作岗位,很难在短期内适应企业的运营模式或工作岗位,导致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而这也是企业不愿意选择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一个原因,需要对其进行长时间的培训,导致企业获利效益减缓。
(三)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由于大学生的成长轨迹大多都是比较顺利的,家庭和社会等也都将大学生当做天之骄子一样培养,因此在实际的生活中,大学生难免会产生自傲的心理,同时,加上缺乏社会实践,因此往往对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在毕业之后对工作的要求也都很高,包括薪水、福利、工作环境等都有很多的要求,这种不顾自身实际条件的自傲心理,在求职的过程中很难使大学生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二、不理想就业带来的影响
如上所述,不理想就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供过于求的岗位缺乏,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二是工作岗位不理想,不能符合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需求,而这种就业不理想的情况,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就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供过于求的现状会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就要面临失业的,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同时也会在学生家长和国家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如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会给家长带来更多的困扰和负担,或大学生毕业后成为待业青年很容易使大学生在生活中无所事事,长期的这种状况很容易使大学生接触其他道路,如酗酒、打架,甚至犯罪,这些问题也会给国家带来很多的问题。
(二)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
就业压力是各种因素形成的大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低下,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就业压力时,一个最为直观的后果就是降低了学习情绪,转向对就业问题的盲目着急,导致知识学习的相对损失,从而又再次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就业压力的形成往往会给大学生自身带来很多的问题,如身体、生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学生的生活、工作等都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生理上的影响
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就业压力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情况,给学生自身的身体带来不同的影响。在学校里,适度的压力可以使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开创性地学习,掌握知识,从而促使自我能力达到自身条件的提高,而过度的压力使学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导致无心学习,消极情绪加重,无法做出决定和解决问题,并引发某些疾病。当学生的就业压力长期存在时,不仅会给学习带来问题,还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病,这些疾病的出现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身体生理破坏,形成非常严重的生理问题。
2.心理上的影响
在大学生毕业后,很多大学生所面临的待业或从事不理想行业、岗位等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问题,长期的待业会造成大学生心理负荷增大,如在学校的时候无论是学习还是参与各种活动,首先大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者的身份,会有事可做,心理状态是放松的,而毕业后长时间的待业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无事业做,家人、朋友都在工作而自己却无所事事,很容易出现压抑、自闭、自卑等心理状况;从事不理想的行业或岗位同样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首先,所从事的工作不是自身专业,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工作中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所有的东西都需要从头开始学习,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负荷、压力,认为所学知识都是白学的消极心理,其次,不理想的行业会使人产生懒惰的心理,在工作中缺乏积极、上进的心理,导致工作不能很好的完成,长此以往的情形就会出现工作萎靡,厌恶工作的情况,造成人生轨迹下滑。
三、解决对策
大学生的不理想就业会给大学生造成非常严重的生理影响和心理问题,在解决大学生不理想就业的时候,除了要加强对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培养,以便大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可以更加快速的进入工作岗位,增加就业竞争力外,还需要对我国教育的体系进行一定的完善和提升,本文研究了美国大学生高校就业支持体系,并结合我国高校就业现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以期缓解大学生不理解就业问题。
(一)美国高校大学生成长就业支持体系
美国的工作氛围是全世界最好的环境,而在美国的就业过程中,并不是以薪水的高低决定人的成功,在美国工作当中,最著名的一个标准就是:做你喜欢的工作。而这也是美国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高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美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有了一个成熟的支持体系:
1.人本化的成长服务体系
在这种模式中,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发展观和教育人才观为理论基础。在这种发展式的教学服务体系中以学生的未来为主,学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但不妨碍学生的未来发展,一切受到学校的支持和保护,并引导学生不断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人本化的成长服务体系是对现代教育价值观、教育发展观和教育人才观的理念提升,在人本化的成长过程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全力的去发展自己的未来。
2.就业引导的教学支持体系
在美国高校教育的成长支持体系中,还伴随这一项就业支持服务,帮助大学生在毕业后快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国家和学校必须尊重学生的意见,但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学校和国家必须给予学生必要的就业支持和引导,甚至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部门帮助大学生就业或创业,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不理想就业完善
从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支持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的大学生就业支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高校加强了与社会企业的联系,提升高校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加了学生工作实践的机会和方面,从而促使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顺利的进入到工作当中,真对我国大学生不理想就业的问题,结合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支持体系,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点改善建议:
1.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
结合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体系,在我国的高校运行过程中,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实践机会,加强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帮助大学生提升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机会。
2.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
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力度都还不够大,仅仅只是对大学生开放了创业贷款5万元,在具体政策和技术支持上还有很大的缺乏,因此在对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大学生的扶持力度,如政策上的一定年份免税、增加技术和理念帮助、加大贷款额度等,帮助大学生创业,进一步缓解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3.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投入
在我国的高校大学中,现在基本都有了大学生心理治疗室,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这些部门很少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定期的开展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课程,通过对大学生及时讲解或单对单的心理谈话等,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避免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的各种疾病或其他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孙莉娅.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管理预防[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72-75.
[2] 解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1(1):49-54.
[3] 郁正民,宋蓓.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健康状况调查[J].艺术研究,2008(2):77-78.
[4] 侯健.大学生问题行为分析与矫正[J].辽宁教育研究,2005(6):78-80.
[5] 翁陶.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浅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67.
摘 要:本文从加快实施基础上提升教育水平及稳步提高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质量切严格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脚步,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讨了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深入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 问题 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疆少数民族大学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关于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和这一地区少数民族自身素质的提升;关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自治政策的成效,关系新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问题。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等55个民族使用7中国语言文学教学,2013年5月6日新疆自治区统计局的全国第8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疆人口总数21813334人,其中汉族人口总计8746148人,少数民族人口1306716人。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国家扶持和自身努力,新疆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根据往年数据,新疆普通本专科高校32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7281人,少数民族大学生102358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5%;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在校生从1999年的23224人发展到2013年的102358人,增占了4.4倍。毕业人数不断增多,由于少数民族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新疆区域内就业,就业压力较大。
2003年开始,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随后几年过程中少数民族毕业大学生当中尤其民考民毕业生的就业率越来越难,而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建业率远远低于汉族毕业生,基本维持在20%左右。自治区党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2010 年以来,新疆全面落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就业问题扶持政策,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一直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虽然自治区采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开展毕业生创业培训等,但是民汉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存在着差距是事实。根据初步测算目前仍有近万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没有实现顺利就业。
二、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因为目前在短期内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会根本改善,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太乐观。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主观原因。首先,就业观念保守。近些年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自择业的导向,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虽然在观念上有所变化,但总体来看还是比较重视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失业单位等稳定性工作,不愿意去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其次,传统的习俗影响。绝大多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喜欢选择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区域,跨省区就业数量极少。造成局部择业空间狭小,流动性差等问题。最后,综合竞争力比较弱。由于目前针对少数民族学生优势的项目和产业较少,尤其是民族特色企业和民俗文化产业比较弱小,汉语水平普遍不高,导致专业水平偏低。并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导致就业信心不全,等待和依赖思想较重。
2.客观原因。首先,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新疆地域出我国西北内陆,经济发展总体相当滞后,从经济发展看,虽然近些年新疆的GDP增长较快,但是新疆的基层县市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收入较少,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链短,就业岗位以及机会和收入等方面都偏少。基层就业环境较差,个人发展受限,基层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其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对教育的投入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是,由于新疆地域辽阔,广大农牧区的基础教育还存在着较多困难,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等显示问题。这仍然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出来就业竞争处于劣势的趋势。再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语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较差。因此专业理论学习吃力,基础不够扎实。二、教师队伍总体水平不高,虽然在加强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教学质量,但是少数民族教师推行汉语授课,教学水平受限制。三、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遭“结构性失业”较为普遍,着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最后,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因为新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比较晚起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不够,造成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不强,此外,虽然,新疆地区的就业保障制度都已建立,但政策和保障措施还不够完善。
三、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长远来看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多方努力,提升交易质量,增强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1、稳步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以就业为导向,各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从发挥少数民族学生优势来调整专业,优化课程建设,尤其要改变目前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改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了的培养模式。
2、加强本地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加强高校在校学生的增强实践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开展相关的就业培训工作。形成已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就业教育服务体系。
3、更加完善本地就业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保障的各项制度,整理就业市场的不规范现象,消除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各种障碍;畅通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渠道。创新少数民族大学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途径。
4、营造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要提供各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就业岗位。此外,自主创业也是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政府对自主创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从正确的政策与舆论导向方面积极鼓励。进行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方面的知识与机会,促进待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顺利走上就业或自主创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少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9(3)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困境;对策
1 引言
近年来,新疆经济高速发展,而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日益突出。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低,在就业方面结构性失衡,高校对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对称,因此,健康有序的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体现公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它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政治问题,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我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同学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我校历年的就业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汉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远远低于汉族学生, 基本维持在20%左右,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状况更加令人担忧。
3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3.1 语言、文字的障碍
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汉语水平的高低日益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校第一年都必须接受汉语预科的学习,各高校还对民族班学生实行汉语授课汉语考试,但由于大部分民族学生在其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和成长期更多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教育,在家庭还受家庭语言氛围和习惯的影响,很少有机会练习汉语。
3.2 用人单位的偏见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居住地域,民族心理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部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展状况不理想,某些用人单位由此形成某种偏见,认为少数民族毕业生不能很好地胜任他们的工作,在招聘人才时不愿意要少数民族毕业生,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这种偏见会慢慢改变。
3.3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少数民族毕业生大都把目光聚集到社会职业认可度较高的行政单位,其次就是企事业单位、部队等有稳定工资或福利奖金保险等方面较有保障且承担的社会风险小的单位。如今在转型社会中,职业和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大学生端着“铁饭碗”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应有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却极为淡薄。
3.4 时下金融危机更是加大了民族学生的就业压力
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下,将会显得更加地信心不足,就业将变得更加困难。
4 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
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就业问题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
4.1 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其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要适应现实,战胜自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通过与汉族同学加强交流,积极参加能有助于提高自身汉语水平的活动和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适应当今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4.2 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鼓励到基层工作
高校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更加重视对少数民族毕业生择业心态的引导和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到南疆地区和国家急需人才的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建功立业。
4.3 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并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并结合少数民族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同时加强与各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4.4 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
解决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培训和指导。特别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交际、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开展相关的就业培训工作。积极做好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总结研究工作, 认真收集和研究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逐步形成人才培养与就业间的良性循环机制。
4.5 发挥政府职能, 完善就业市场
目前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社会事实, 不能单纯地以经济快速发展来解决,需要政府大力加强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的各项政策,建立共享、规范、高效的就业市场, 发挥网络优势, 扩大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途径,调节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5 结论
新疆的特殊性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新疆高校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新疆少数民族人才的合理配置,各民族的团结、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是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事。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不仅要靠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努力,少数民族毕业生自身更应从实际出发, 不断完善提高自己,适应就业市场,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马文华.新疆教育史稿[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45- 46.
[2]姚维.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心态走向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2):35- 40.
[3]陈峦,马小洁,姜波,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J].广西轻工业, 2009(2):10 9-111
关键词:地方工科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215-01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地方工科高等院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改革,创新能力不足,这也就导致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出现。在这种就业形势下,那些家庭经济,自身身心健康相对处于不利地位的毕业生就业则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也就要求我们从特殊群体大学生本身的实际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什么是特殊群体大学生
对于什么是特殊群体大学生,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在很长时间里,社会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可大体分为几类:经济困难群体、心理性格障碍群体、生理缺陷群体、性别歧视群体(女大学生群体),还有综合素质不良群体。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特殊群体大学生有了新的定义,比如出现了“网络成瘾群体、校外租房群体、贵族群体、兼职群体等。这些群体大学生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如何解决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大学教育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所指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是在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大学生群体
二、特殊群体大学生特点为何会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
特殊群体大学生普遍对周边环境反应变化反应更加敏感,更容易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产生焦虑感,挫败感。这些特殊群体大学生往往在学生生活中被边缘化,在生活与学习压力都比较大的情况下,但因为他们性格的障碍,缺少与人交流的条件,从而这种压力没有通过正常的渠道释放,而导致精神的崩溃。甚至有个别人会走向极端。当一个人的自尊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且,这种自卑心理会造成其冷落、孤独感,往往会形成封闭心理,缺乏人际交往。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经调查,该校特殊群体大学生中贫困生占90%,大都来自广西农村地区,毕业后大多愿意马上求职,没有意愿再继续深造,并且工作地点选择以广西区内以及广东等广西附近地区居多。在一对一调查中,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表示其在就业选择问题上不会过多关注专业对口性或未来升职空间,有些人甚至表示“有地方要就可以”,他们大都表示不会用大量时间去寻找更合适的就业机会而更倾向于提早找到工作以减小家庭经济负担。在求职过程中,该校相当部分贫困生受自身生活条件所限,往往不能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在求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也增加了这些贫困生的开销,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在这些特殊群体大学生中,部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贫困生群体,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原因,他们在上学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由于生活贫困,他们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久而久之变得自卑,这种自卑会明显体现在其求职过程中。另外一些特殊群体大学生由于社会对其固有歧视而无法在就业市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女大学生群体与残疾人群体等。一方面,这些群体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人嘲笑,渐渐变得自卑,这种既自卑又自尊的心理往往使其在工作面试以及日常生活中与人难以相处,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于残疾人群体的长期歧视,使其往往放弃本身智力水平可以达到的工作,转而去做一些对智力水平要求不高的工作,甚至自暴自弃。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一些心理生理方面的差别的影响,女大学生群体在求职是往往直接被告知不录用女性,在这种情况下,女大学生往往已经形成思维定式,即在求职市场上女性毕业生竞争力要远远落后于男性毕业生,甚至在同一岗位上,女性毕业生表现与男性毕业生同样优秀,也往往会在薪酬,福利,待遇等各方面落后于男性毕业生。这种在求职过程中所受到的性别歧视往往给女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就导致当前社会上频频出现女大学生为了避免毕业后没有缺乏竞争力而选择毕业,甚至大学在读期间急于结婚的现象频频出现。
三、促进地方工科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对策
特殊群体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若不加以正确引导,面对严峻的就业问题,特殊群体大学生会无助,失落,很可能给其本人及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解决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地方高校有巨大优势,以下将对地方高校所具有的优势进行分析。
(一)有针对性地对特殊群体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对于特殊群体大学生来说,就业压力毋宁说是心理压力。因此做好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便成为了地方高等院校老师,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工科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大学生构成成分比较单一,以贫困生居多,由于学生大部分来自同一个地区,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因其存在问题大同小异,也就有了一定的便利条件。要首先在心理上关心这些学生,因为特殊群体大学生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的世界中,缺少与外界的交流,久而久之便变得敏感,自卑,这也就需要辅导员及老师及时开解,时刻关心其思想动态,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影响他们,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世界观,要让他们慢慢懂得挫折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不完全是他们自身的问题,切不可因为一两次求职失败而一蹶不振。
(二)营造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
对于特殊群体大学生来说,就业歧视是其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消除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是解决该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切实保护这些社会上弱势群体的权益,并且用人单位也应加大宣传力度,平等对待员工。
(三)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学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合作
地方工科院校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弱势,因此,必须争取在办学特色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也为地方高等院校解决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方案,即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专业结构,促进人才与技术的交流。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该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柳州,这一工业城市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企业资源,通过与上汽通用五菱,“柳工”,“柳钢”等企业的合作,包括将部分学院迁至相关产业集群地区,实习生与相关单位签署协议等方式,提高对企业资源的利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毕业生没去处,企业没人招的问题。
(四)特殊群体大学生正视自己,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特殊群体大学生也应正确认识自己,认真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自己所长,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特殊群体大学生也应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努力学习,完善自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高自信,通过不断的锻炼提升能力。
综上,解决地方工科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既要遵循一般毕业生的就业规律,也要充分重视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特殊性,积极对其进行引导,进行心理疏导,并且,地方工科高等院校也应发挥优势做到校企结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认真分析学校自身优势,着重培养拳头专业,做到人才与科技能够更好地流通,使学校的培养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解决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楠楠.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问题研究[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2]李敏.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分类与特点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05).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有效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9-0219-01
当前,随着我国大学扩招政策的实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眼下的情况,既是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对此,高校就业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只是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顺利找到工作,而是如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并能够对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产生推动的工作岗位。
一、就业工作面临的现状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字已达765万人,比2015年增加了16万人,大约有一千多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和再就业的现状。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重视的问题。当下大学生面临的情况是:(1)近年来我国体制改革的步伐较快,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精简机构,招聘的人员有所减少。(2)民营私企逐渐崛起,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重要载体。但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还在调整,民营企业往往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不同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其中往往以本科和专科生为主导,而博士生和硕士生较少问津。(3)在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各单位选聘人才更倾向于全面能力型人才,即要求毕业生除具备要求的学历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力、学习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抗压能力等,某些要求比较高的企业还特别注重高校毕业生是否性格开朗、具有强烈上进心等。
二、目前高校就业工作的主要方式
以上是大学生就业现状中的三个主要问题,那么高校在长期的就业工作中发现以上的问题后,则会在开展常规就业工作之后作反思。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包括就业形势分析、就业信息、就业问题解答以及就创业就业咨询等方面。尽管国家和高校都极为重视就业指导服务,也通过就业指导中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是相对严峻,尤其是如何在提升就业率的前提下保证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也就要求我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应反思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更好地做好就业指导服务,才能解决当下问题。
三、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亟须提升
就业指导这个概念本来是由国外学者提出,所谓高校就业指导,其实就是指我们就业工作者面向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做好学生和用人单位沟通桥梁这个过程。要做好这个工作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以及岗前培训。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各大高校的就业工作指导人员基本上都是由辅导员和行政管理其他岗位的老师配备而成。而這些工作人员的日常已经深陷在对学生进行事务性的琐碎事情处理之内,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进行就业指导的专业性研究。所以我个人认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本身的专业素质亟须提高。因为只有就业指导工作老师的专业素质提升了,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就业指导服务。
(二)就业指导工作的形式和体系缺乏合理构建
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服务采取的工作形式是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服务讲座、就业形势政策报告解说等方式,这种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过于单一,照本宣科的传授方式无法提升学生的兴趣。如果学校能结合当前就业形势,针对不同的行业进行实际分析,请到有就业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来进行专门的课程指导,帮助学生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样更加完善的就业指导才能帮助学生在起点规划,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缺乏专业化就业心理辅导和咨询
我们的就业工作主要是以说教为主,对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心声则关注度较低,更没有专业就业心理辅导和咨询去帮助学生解决就业时的压力,所以近年各大高校频频出现学生在就业时无法承受压力而产生的一些令人惋惜的做法。对此我院专门进行了毕业生“一对一”谈话制度,由就业辅导员就担任心理辅导和咨询师,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虽然这样辅导员的工作量完全是翻倍,但是保证学生顺利毕业、满意就业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因此,我认为作为高校就业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研究,力求做到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执行政府政策要求的前提下,不断深入了解用人单位以及大学毕业生的需要,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作者:吴琼
参考文献:
[1]李凡.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大学生就业渠道阻塞的重要原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2]刘丽玲,吴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J].教育研究,2010(3).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84-01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一)国家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供求矛盾尖锐,短时间内供大于求的现状难以改变;二是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即大多数劳动者达不到新型的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三是地区之间就业状况不平衡,即就业率出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现象;第四是统筹城乡就业面临繁重的任务。
(二)国家的就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大体上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统包统分(政府主体),高校推荐、择优选择(学校主体),新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学生主体)三个阶段,突破了国家“包分配”的观念和体制,基本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先择”的就业制度。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教育部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在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巨大,失业率居高不下。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就业压力空前膨胀。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近十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总数依次为:2001年78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余人,2005年338万多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1万人。但就业率却呈现下降趋势,往届毕业生中待就业人数和应届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给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不合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地区结域性的结构不合理,二、专业结构的错位。
地域结构性差异突出。到中西部、到基层就业的规模还十分有限,尽管国家近年来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但这些领域仍然存在缺乏人才,流不住人才的现象。
从专业结构上讲,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毕业之后不愁找不到工作,所以大多数高校不注意市场与专业的设置相结合,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弱,导致学校教学方式与专业设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现象,例如高校市场的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与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导致学生未毕业先失业。也有的学校盲从市场表面现象,为了追求短时效应,不顾学校的实力,社会上哪个专业热就开办哪个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最后热门变成了冷门。
(三)2.3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就业问题的关键。
1、目标不清。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在一入大学就规划设计好自己的人生蓝图,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目标不明,总是在考研、就业、出国等问题上徘徊,最终一事无成。
2、动力不足。有些学生未就业前目标明确,信心实足,但当真正走进求职场,经过几次挫败,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进而浅尝辄止,功亏一篑。
3、观念不明。目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就业观念仍然没有转变的毕业生不计其数,就业期望值偏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眼高手低,跳槽频繁,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片面追求大城市等,当这种高期望值与现实中的就业岗位或机会存在落差时,很多大学生有业不就,最后陷入难以就业、无业可就的处境。
4、定位不准。准确的定位也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就业中自卑和自傲都不利于毕业生成功就业。
(四)现今人才引进政策和机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在人才引进方面有诸多限制政策,如非211、985工程院校,非重点大学,非部署院校毕业生概不接收,限制有接收单位的毕业生落户等。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缺乏编制和资金,因此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和基层就业也面临着很多困难。还有大多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机制不健全、用工不规范、社会保障服务落实不到位,所以很多毕业生对此仍处于观望态度。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
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在当前就业形势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学校、社会的职能,完善制度,创新观念,不断深化改革,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政府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首先,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政策体制。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使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进行有机对接,避免“不作为”和盲目“跟热”,同时政府还应发挥其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其次,政府还应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对去中西部条件艰苦地区和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提供待遇和政策上的支持,有效激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二)高校应该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结合起来。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高整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同时,在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时,必须结合本校办学特点和学科专业优势,对学校的发展进行科学定位。高校要想办出水平,突出特色,就应走出发展目标趋同、学科结构趋同的现状,质量和特色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立足实际,面向市场需求,才能在培育特色中形成和强化优势,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5-0108-02
摘要: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如何在当前形势影响下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从我三本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经验出发,经过现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三本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对策建议
一、三本大学毕业生就业背景:
我国大学扩招后,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特别是三本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6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新的一年中,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三本学生学习能力上明显弱于重点大学和二本院校学生,在动手能力上也不能突出强项。因此在能力结构上,三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算是完全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二、三本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三本大学生就业为什么更难?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问题。一方面,现在三本院校都是希望培养的大学生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在动手能力和实践方面超过二本甚至重点院校学生,但确实很难达到,即便是一些对实践要求极高的三本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明显会低于技工类专科院校,即便很多学校想方设法增加实践的课程。但大学四年期间,学生理论的课程会明显减少,因此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终归是有限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很难做到完美的协调和统一。另一方面,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三本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有的用人单位设置的招聘岗位,本科大学生甚至大专生已经足够胜任,但其往往一味地给自己树“金字招牌”,致使不少三本学生遭遇就业歧视和就业难。然而,三本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家庭情况普遍较好,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能力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由于三本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既给个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三、解决三本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牵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跨过就业这道“坎”,需要政府、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促进、大力配合,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第一,需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应当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不能被淹没在经济增长目标之中。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长期经济发展和解决长期就业问题有着治根治本的作用。政府在投资及招商引资时,不能光盯着高精尖项目,第三产业也都要注意引进、发展,既发挥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又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各级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这只“手”,出台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如:积极开发和创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等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职业定位。专家说:“三本学生想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求职方向和求职目标。现在我们组织的招聘会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拿着简历投很多家单位的多个岗位,这看起来相对增加了我们的就业成功几率,但很多时候这些简历的投放都是无效的。我们应摆脱这种盲目的状态,了解自己的优势何在,自己适合哪类工作,投放简历前,我们应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找这份工作?我的能力、性格等是否胜任这项工作?明白了这些问题,很自然的就会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应聘,也会大大地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当然,想弄清楚这些问题可能要花些心思,还需要对所应聘的工作岗位本身做些了解。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年,就是大学生最好的实践年,选择的实习和兼职要和自己未来的就业相结合,效果事半功倍。这之前的几年,就是大学生做职业选择的时间,如果一个学生能在入学时就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那么他肯定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课余时间看什么书、社会实践参加哪些类别都会很清楚。第四,三本学生初入社会,很多社会需要的与人交流沟通、与人和谐相处等能力与素质还是很欠缺。对企业的忠诚度、努力程度等企业注重的能力与素质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这对三本学生就业带来了许多困难需要大学生们不断地学习。
总而言之,要解决三本学生就业现状问题,既要解决大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的问题,又要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实践。问题一直都存在,经济危机只不过是让问题体得的更加尖锐,如果能借助这些经济问题,加快对教育的探索,加快政府职能的探索,加强企业和高校的更深层次衔接,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也许是件好事。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各个角度,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来解决目前三本学生就业现状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金融危机
大学生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冲击,大学生的就业率也受到影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学生、学校以及家长们心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怎样能让大学生在这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表现在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大学生失业率不断攀升[1]。大学生就业困难与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实质上反映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高校办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的错位,换句话说,就是高校传统教育理念和培养人才的模式并不完全符合市场的需求;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就业规划不明确,盲目跟从先就业再择业,跳槽率也增大更增加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不信任感。
为了更加客观、普遍并科学的了解金融危机后大学生就业现状情况,笔者以在校大学生与就业后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途径,为金融危机后大学生合理就业提出有效建议,也为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参考意见,为我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措施。
一、金融危机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规模空前庞大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虽然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2]。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二)依然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没有科学合理的就业规划
金融危机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找工作难而被迫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来缓解就业问题,但上岗后暴露出所选岗位与自己兴趣不符,工作内容繁重而薪资又少的问题,大学生频频跳槽,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三)热门专业的人才需求剧减
应正确分析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不要被热门的假象所迷惑,导致就业定位发生偏差;在“热门”专业的就业竞争中,个性与特色十分重要,因此要在择业准备中突出个性和针对性;“热门”专业学生要准备跨专业就业,一般而言,当下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工作环境不错,一些热门专业学生不愿意放弃“热门”,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就业难。
(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下降,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在招聘的过程中,企业普遍反映的情况是:一方面学生的自身素质不高、动手能力比较低,另一方面学校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导致企业在人才的选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五)金融危机后,部分大学生通过选择考公务员、考研、出国留学等出路缓解就业压力
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国家采取研究生入学条件放宽政策缓解就业压力,而这些研究生如今也要继续赶上2011年的就业大潮。
二、金融危机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人才教育的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根据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而是沿着传统的体制进行培养,与实际需求相背离,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实际动手能力欠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3]。
(二)高校扩招的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随着以往毕业生人数的囤积,加上一些院校的未就业的毕业生,各个高校的毕业生都面临着就业的压力。
(三)高校就业指导措施不力
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仅仅着眼于学校的就业率,很少关注实际问题,难以从企业需求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学校并未充分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工作实习提供机会,增加学生的社会工作阅历。
(四)大学生“白菜价”
某些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也没有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等,也让大学生难以接受。同时,用人单位在招聘新人时一味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五)毕业生的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导致大学生多次“跳槽”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4]。
三、金融危机后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根据调查结果,不少大学生已经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值得欣慰,但仍需达成更多共识。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5]。
其二,提高专业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大学的专业课程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其三,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平庸的大学生大都相似,出色的却各有其亮点。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培养一技之长,提高交际能力[6]。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
其四,大学生应对未来发展做出合理规划,确定明确的就业目标。从而有充分的时间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充分准备避免盲从。抛开先就业再择业的错误观念,充分客观的审视自己,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五,针对大学生动手能力欠缺问题,大学生应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实习交流机会。另外,对于大学生创业问题,虽然国家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持鼓励态度,然毕业生由于社会经验缺乏,创业失败率较大,建议先就业积累足够的经验再进行创业。
(二)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其一,高校人才教育的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均作出努力。首先,大学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企业需求,高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使之与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
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其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虽然高校都进行了不少改革,增加学生实践机会,然而只流于表面形式,具体效果并不明显,值得反思。
(三)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
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企业招聘工作中某些观念的改善
企业应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给予大学生同等机会,消除性别歧视,工作经验等的区别对待。完善企业用人政策,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企业应对大学生多份信任,增加薪酬待遇,提高大学生对初份工作的满意度,也减少大学生跳槽率。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注重大学生的可塑性与潜在能力,抛开专业界限,抛开学位学历的区别对待。不应强求大学教育直接为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针对不同岗位,应设立不同的招聘方式,不能盲目跟从群面等管培生的招聘方式,以免错失优秀的生源。
四、对我校学生的就业建议
1.选专业不在热冷,应重视发展前景;并不是说选的是热门专业将来就能找到好工作。专业的选择并不能对就业起到决定性作用。
2.学好专业知识。在能力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学习成绩逐渐被同学们忽视,这就使得大学学历含金量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下降。
3.培养特长,自信择业。当选择了自己所熟悉、擅长的、感兴趣的职位,可以做的更好,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而且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4.时刻保持自信,在就业压力很大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保持稳定的心态,不要在求职过程中挫折而失去信心。理性的看待就业问题,寻找个性化突破,使自己亮点得最大化。
5.在不影响自己的学习前提下,出去找些兼职和实习工作,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自己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结语
大学的教育已经由过去的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就业观也随之改变。除了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应聘技能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在努力寻找理想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主动说服自己,适当降低就业岗位期望值[7]。
加强和完善学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学校的就业信息化建设,是学校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最直接的服务渠道。
此外,大学生要注意不断培养自身的爱岗敬业的责任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这样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才会具有持续的较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辛丹丹.浅析毕业生就业难问题[J].财经界(下半月),2006,(12).
[2]李帆.从当前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分析变业观念的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
[3]陈啸.大学生就业难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7,(03).
[4]罗明忠.基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来自广东某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J].高教探索,2007,(6) .
[5]郑伟,刘伟,段美燕.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7,(3).
[6]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青岛:山东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