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2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铁路运输 挑战 问题 对策
铁路凭借自身的运输优势历来是我国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重点,经过多年的投资建设,目前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超过了1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年完成货运周转量接近3万亿吨公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从运输量层面来看,我国铁路运输量位居水路运输以及公路运输之后,排名第三,不过这些年来铁路运输量占我国运输总量的比重却呈现出逐步走低的态势,铁路运输的优势正在不断削弱。改革开放以后,虽然铁路投资维持在高位,铁路营运管理里程年年增加,铁路运输量不断攀升,但是其增长率要远远小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面对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的咄咄逼人,铁路运输在我国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如何破解铁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铁路运输的蓬勃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发展,成为了相关学者以及铁路运输管理人员必须要考虑的一个课题。
1.铁路运输特点以及加强铁路运输管理的必要性
1.1铁路运输特点
铁路运输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铁路运输兼具公共性以及企业属性,其所提供的运输服务可以界定为准公共产品,这是因为我国的铁路是国有资产,由国家进行投资建设,这客观上要求铁路运输在价格方面不能彻底市场化,而是要将公共性置于首要位置,与此同时,铁路运输主体也都是独立核算的企业主体,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是铁路运输主体经营的目的之一,这给铁路运输平添了企业属性。二是铁路运输量巨大,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比较低,同时不易受到自然气候方面的不利影响,因此其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因为铁路的建设成本投入非常大,一般的社会主体很难承担,因此铁路建设的主体往往是国家。三是铁路运输形式多元,融合了集装箱、零担、整车等多种运输形式,多元化的运输方式为客户提供了多种选择。
1.2加强铁路运输管理必要性
加强铁路运输管理对于铁路运输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铁路运输管理是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性以及快捷性的必然要求,确保货物安全的到达目的地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职责,同时在客户对于铁路运输速度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铁路运输管理是确保上述目的达到的必要手段;二是提升铁路运输效率的客观需要,铁路运输长期以来给人一种效率低下的印象,通过加强铁路运输管理,能够实现铁路运输效率的改善,提升经济效益;三是加强铁路运输管理是促进铁路健康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铁路运输管理水平得到切实提升,才能够给铁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客户,拉动铁路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2.铁路运输管理问题
目前受制于各方面因素,我国铁路运输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铁路运输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分析。
2.1信息管理滞后
信息管理滞后意味着货物运输差错率大幅度的提升,对于客户实时了解货物运行位置的需求也没有办法满足,这对于客户满意度是一个巨大的负面影响。铁路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铁路信息化建设一直在加速,在信息管理方面却依然滞后。铁路信息管理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硬件以及软件两个层面,从硬件层面来看,铁路运输主体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不同的铁路路段,信息化的硬件差异比较大,硬件条件的不具备使得铁路运输信息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软件层面来看,铁路运输行业所采用的运输管理软件存在很多功能不完善的问题,举例而言,铁路运输客户查询端口仅仅对大客户开放,普通客户很难获得信息。软件层面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信息管理人才匮乏,没有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这导致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以及速度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2.2营销管理僵化
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一直严重不足,铁路运输始终是“奇货可居”,在这种供求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铁路运输企业对于营销管理重视不足,被动等待客户上门成为了铁路营销管理最真实的写照。目前铁路企业营销管理的僵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价格上没有建立起来一个随行就市的浮动体系,无论是运输的淡季或者旺季,价格基本上没有变化,不同的铁路路段执行的是统一的运价标准体系,价格作为营销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二是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铁路运输主体疏于对客户关系建设,服务态度不够好,导致客户的满意度不高,而货物运输本身有着很强的替代性,客户一旦出现不满就会用脚投票,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发展。三是在产品的创新方面整体乏力,不能够根据客户的个性化以及多元化诉求来进行货物运输服务,例如不提供门到门的服务等,这都会影响到铁路运输管理水平。
2.3员工管理粗放
员工管理是铁路运输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毕竟运输管理的各项具体活动都需要一个个的员工来进行实施,如果员工管理不到位的话,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工作态度等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这客观上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改变目前粗放的员工管理模式。目前铁路运输企业管理者在员工管理方面的粗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管理不完善,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来进行员工行为的规范;二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三是绩效评价不健全,不能够通过良好的绩效评价来引导员工朝着更高绩效水平前进。
3.提升铁路运输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
铁路运输未来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面对更加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铁路运输企业急需破解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具体来讲应立足于铁路运输管理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客户的需要你,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发力。
3.1加快信息建设
信息化是运输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化水平越高,运输效率也就越高,我国铁路信息化管理严重滞后于铁路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导致铁路运输的优势被严重削弱。考虑到信息化建设在运输行业的重要性,未来铁路运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也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强有力支撑,铁路运输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要从硬件以及软件层面来不断推进。在硬件层面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大信息设备的采购力度,最好由铁路总公司牵头构建整个铁路运输信息中心,为各个铁路局、铁路段的管理提供硬件层面的设备。在软件层面,铁路系统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货物运输的流程来进行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而不是从市场上购入现成的信息系统。在人才方面,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通过引入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以及培养内部信息管理人员来为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夯实人力资源层面的基础。
3.2开展营销变革
随着我国整个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公路、航空、水路等立体交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加上铁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不久的未来,铁路运输能力将不可避免的会呈现出来相对过剩的局面,铁路运输在速度层面赶不上航空,在便捷性方面赶不上公路,在成本方面赶不上水路,这些劣势对于铁路运输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要想适应未来运输行业激烈的竞争,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铁路运输销售管理僵化的问题必须要尽快加以破解。在营销变革方面铁路运输企业要根据4P营销理论的要求,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不断创新,从而有力的推动营销管理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铁路运输企业还要做好营销组织结构的变革,通过搭建扁平化的营销组织结构,实现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无缝链接,准确把握货物运输市场脉搏,并据此进行营销活动的调整。
3.3完善员工管理
员工是铁路运输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完善的员工管理体系对于铁路运输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员工管理方面,铁路运输企业要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员工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来让员工管理步入规范化的通道之中,避免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员工管理差错;二是完善员工激励机制,铁路运输企业应做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等方面的搭配,保证激励效果的最大化;三是完善绩效考核评价,通过公平的、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来实现进行薪酬分配、培训设计、员工晋升,引导员工朝着更高绩效水平的方向不断发展。
运输是实现各种资源在我国各个区域流动的载体,鉴于铁路运输在我国交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大力提升铁路运输管理水平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未来来自于其它运输方式的挑战,铁路运输企业应直面危机,居安思危,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动铁路运输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为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浩锐.浅谈铁路运输企业管理问题及流程再造的必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9).
[2]郑喜艳.浅析当前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魅力中国,2011(13).
[3]李健.铁路信息化建设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铁路运输与经济,2006(06).
[4]韩立刚.铁路运输服务营销策略的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8(1).
在我国的铁路运输企业推行“营改增”以来,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避免了征收营业税的重复征税现象和问题,“营改增”对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效益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然而,“营改增”也给铁路运输企业带来了一些困扰,诸如:进项税额抵扣、票据管理等,面对这个由“营改增”所带来的困境,铁路运输企业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措施和方法,更好地适应新的税收政策,合理地降低自身的税负,提升整体经营水平。
关键词:
营改增;铁路运输企业;效益;影响
当“营改增”大面积地在我国各个行业中铺开的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进入其中,受到“营改增”政策的影响,较好地规避了原有税收政策中重复征税的现象,使之不断完善和优化,然而,也突显出一些实践中的问题,铁路运输企业要实施合理的税务筹划,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效益。
一、“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情况
当铁路运输企业于2014年1月1日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以来,出现了各个方面的变化,具体的实施情况包括以下内容:1.实施范畴。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涉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其业务范畴为铁路运输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等,其他的增值税则依照具体的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等财税行为。2.税率。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的税收改革政策中有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具体来说:铁路运输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为11%,物流辅助服务、作业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为6%,国际运输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为零,境外物流辅助服务则不收增值税(不包含仓储服务)。3.增值税缴纳。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税收政策之中,铁路运输企业的下属公司要依照固定的预缴基数和预征率,获得应预缴的税额,并且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每月的缴纳税款。铁路运输总公司则汇总所有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最终计算出增值税应纳税额,再将其抵减已缴纳的增值税额,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的问题剖析
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政策,相较于以前的税收政策而言,变动较大,并且由于增值税额的计算相对复杂,这就使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政策推行存在较大的困难,并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企业负税有增无减。尽管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政策的初衷是减少和消除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然而,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税率增加的情况下,进项税额的抵扣却呈相反的趋势,这就使铁路运输企业的负税呈现增长趋势。在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税收政策改革之后,税率由3%的营业税改变为11%的增值税,在铁路运输企业的特殊行业条件下,支出难以与进项税额相抵扣,存在一定的经济问题。2.专用发票的开具存在问题。在铁路运输企业的发票开具过程中,通常是采用现场开具发票的方式,这就使铁路运输企业的车务站的工作难度加大,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执。3.纳税成本上涨问题。在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核算内容中,将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和运输成本项目分列核算,由于铁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周期较长、工程量较大、经济关系复杂,所产生的各项账目和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铁路运输企业的纳税成本。4.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存在问题。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施工建设项目之中,存在地域偏远的问题,这就使一些材料的采买较为零散,难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些零散的支出内容无法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无法抵扣进项税额,极大地增加了采买支出费用。5.税控开票系统中的问题。在铁路运输企业的税控开票系统之中,还存在诸多不够完善的问题,当前主要采用两档税率制度,存在系统运行较为迟缓的现象和问题,不利于铁路运输企业的顺利发展。
三、“营改增”政策对铁路运输企业效益的影响
1.利润收入及税负的影响。“营改增”政策使铁路运输企业的利润下降,尤其是铁路运输中的人工、折旧、维修、服务等成本费用没有进入到增值税抵扣的范畴之内,短期之内还无法实现进项税抵扣,这就使铁路运输企业的税负上升到7%~9%。2.经营管理的影响。“营改增”政策较大地降低了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成本,使铁路运输企业更好地进行内部组织的改革,采用一切方法和措施使其增运和增收,并通过加强对自身的税务管理的优化改革,更好地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能力。3.财税管理的影响。在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政策之后,对于企业的财税管理思想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根据自身业务调整的现实需要,增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和使用管理。
四、“营改增”政策下的应对之策
1.争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铁路运输企业要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交流和沟通,使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切实了解铁路运输企业的情况,提供切实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地协助企业运营和发展。同时,铁路运输企业要合理运用“营改增”试点阶段的过渡性政策,尽量争取国家的半价优惠免税政策。2.力求扩大进项抵扣范围。铁路运输企业要依据“营改增”的税收政策,获取增值专用发票,使其固定资产购置、维修用的材料、电力等费用,纳入到抵扣范围之内,以达到减少负税的目的。同时,还要采用统一财务制度,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及运输服务费用,进行准确的核算,使之也纳入到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3.优化升级税控体系。铁路运输企业要对自身的税控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对于长期的客户要放宽开票的政策,提升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做好企业税务的筹划工作,通过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增强税务知识和能力,对于新的税收政策有全面和详细的了解,避免出现失误的现象。
五、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使铁路运输企业受到利润、经营管理、财税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也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变革,铁路运输企业要把握试点阶段的契机,面对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财税统筹,用优化的会计核算制度和经营管理方案,更好地降低企业的税负,推动铁路运输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兰.“营改增”对铁路物资单位带来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
[2]张学军.“营改增”对中交隧道局税负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
[3]赵辉.铁路运输单位实施“营改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36).
[4]贾冬梅.“营改增”下铁路运输企业之税收筹划[J].财经界(学术版).2016(24).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投融资;风险
铁路运输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市场要素组合越来越复杂化,铁路运输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内部和外部、确定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铁路运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对铁路运输行业的总投资在不断增加,铁路运输企业要实现快速发展离不开庞大的资金需求,这就需要开辟大规模、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能够有效防范铁路运输企业投融资风险,保证资金安全性,增加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铁路运输企业安全运输生产的重大意义就非常明显。
一、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现状
铁路运输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输大动脉正在实现快速的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具有“设备联网、生产联动、统一指挥、部门联劳”等关联性和整体性强的特点,一般情况下铁路运输服务需要多个铁路运输企业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生产环节多而复杂,这也就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具有管辖区域广、距离远、跨度大、结构复杂等特点。经营管理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无疑给铁路运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困难,特别是在企业资金管理方面,近年来跨越式的发展模式使大多数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压力明显增加,企业的投资体制、投资规模、资金来源等均存在一定问题,同时受铁路网络性与公益性、资产专有性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程度还比较低,市场化融资程度仍有待深化,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尚待进一步拓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基础起点较差,加之近年来受资金短缺和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的困扰,铁路运输企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将遇到一个较大的瓶颈。庞大的资金需求势必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铁路运输企业应进一步对具体项目的投融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
二、铁路运输企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分析
1、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扶持多元化经营所形成的风险,早期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模式大多以业主先垫支相关费用,而后一定时期累计归还的形式进行经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样的形式难以满足铁路运输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需要,为实现经营规模化、扩大再生产,铁路运输企业就通过银行贷款或借款的形式向企业注入资金,而此时财务风险就悄然而生;二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疑给铁路运输企业制造了一个不利的外部环境,铁路运输企业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投融资方案势必要考虑有利的经济、法律、市场、社会文化和资源等外部因素,这必然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投融资风险;三是广泛存在的道德风险,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欺诈违约、投机倒把等不良行为将极大地威胁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风险,例如债权债务严重扭曲、大量的赊销购等不良现象,其将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增加企业投融资风险。
2、铁路运输企业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铁路运输企业整体改革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相当不利,其目前在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方式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其他投资主要的投资虽有增长,但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大多数铁路建设项目还是中央政府投资,基本没有民营资本或外商直接投资于铁路基建项目;二是筹资渠道单一,主要为财政性资金和银行贷款,近年来铁路建设贷款已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铁路运输企业的还贷压力逐年增大;三是筹资方式单一,银行借贷筹资是铁路运输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债券投资品种单一,发行规模小,审批时间长,难以满足企业建设项目筹资的需求,同时改制上市的铁路运输企业数量小,股权筹资比重更是微乎其微;四是筹资管理方式落后,过去我国铁路建设项目主要由铁道部直接负责筹措资金、组织建设,并承担还贷责任,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样的筹资管理方式缺乏内在的筹资控制机制和滚动发展机制,不能发挥企业对筹得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使得铁路运输企业面临较大的制度和体制风险。
3、投资缺乏有效控制,整体投资效益差
铁路项目一般具有规模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项目从立项到竣工所要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各风险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受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部分铁路运输企业在某些项目的投资上仍缺乏科学的决策分析,不够民主,投资项目难以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报率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对投资缺乏有效的控制,使得一些经济效益相对好的项目不能及时投入足够的资金,导致整体投资效益较差。铁路运输企业对投资项目粗放式的管理是造成企业资金和成本紧张的主要因素,这样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复浪费现象,究其原因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不够明确,缺乏责任意识,出现问题没有响应相应的问责机制。
4、尚未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应对铁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在铁路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虽然有很多企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也有一部分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没有建立一套完善内部管理体系,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导致投融资决策失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于下风。
三、铁路运输企业投融资风险防范对策与建议
1、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构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铁路运输企业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组建专职风险管理团队,对企业投融资及其他财务风险进行总体协调与规划,以此来有效的进行投融资风险监督与控制。同时,铁路运输企业其他部门人员还应与风险管理团队紧密合作,风险管理机构应根据各部门反映的财务情况,制定合理的投融资方案,最大限度减低投融资风险带来的影响。另外,为进一步防范和控制风险,铁路运输企业还需构建相应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完善对各部门经营活动的风险信息的加工、分析、处理和反馈,利用系统主动收集、识别、分析、防范和控制企业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将投融资风险带来的损害降至最低。
2、拓展铁路运输企业融资渠道,防范筹资风险
如何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同时降低筹资风险是当前铁路运输企业财务决策者和管理者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铁路运输企业建设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等是造成其融资难度大的主要因素,对此铁路运输企业应紧紧围绕提高投资回报率,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这两个关键,消除社会资本进入投资项目的障碍,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二是扩大资本市场融资规模,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并购、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参与铁路运输企业的重组,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投资效益,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铁路运输企业与社会投资者“双赢”;三是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方式,包括项目融资、融资租赁,或是通过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银团贷款等方式拓宽债务融资渠道,在方法上灵活多样的利用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有效降低企业融资风险;四是完善监管体系,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确立企业融资主体地位,保证资产和运营的独立性,建立相应的投资保障机制,为各类投资者创造平等的政策环境。
3、加强企业投资管理与控制
首先,铁路运输企业应严格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全面提高投资决策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适时提出项目投资建议,并针对具体项目进行深入调研,扎实做好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健全项目立项过程,严格投资项目审查和评估,强化投资主体约束机制,在投资前期就做好投资风险防范准备。其次,采用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使铁路运输企业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来决定投资项目的取舍,如引入实物期权法,其可以有效解决风险大、不确定性大的项目的价值评估和投资决策问题,从而使投资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再次做好投资预算管理,投资预算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投资风险,铁路运输企业投资预算管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进行充分和详实的调查,做好与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与研究工作,确立投资预算;运用价值工程法、全寿命成本计算法等审核投资预算方案,同时审核主要设备、材料和选型和价格;做好预算实施过程的控制,包括招标控制、合同控制、施工控制以及竣工结算审核等。最后,加强投资过程监管,完善风险管理策略,健全投资概算审查制度,明确投资责任主体和相关授权审批制度,建立相应的项目招标制度,加强项目招标过程管理,有效控制企业投资成本,防范投资风险,同时完善风险管理策略,避免采纳投资风险大的投资项目,对于存在的风险更应采取回避或转嫁风险的形式有效分散企业风险。
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管理规范化
一是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树立全局风险控制意识,注重风险防范的实效;二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不相容职责相分离、授权审批制度、预算控制制度、运营分析控制以及绩效考评控制制度等,通过相应的制度防范和控制企业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企业资产安全;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建立内部控制责任问责制度,切实有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总之,选择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融资方式和投资方式,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既可以缓解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矛盾,又可以降低投融资成本,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达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冰.交通运输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及防范策略[J].西部交通科技,2012(07).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改革
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管理体制问题
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铁路运输的组织形式较之以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由此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铁路运输的管理体制上看,虽然实行了政企分开,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并未完全终断,共同管理的情况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1.2人员问题
铁路除了货物运输之外,还肩负着运送旅客的任务,所以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性是铁路安全管理工作不变的宗旨。虽然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已经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也实现了全方位、动态化的管理目标。但是,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部分人员缺乏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加之工作经验略显不足,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各种问题也随之发生。
1.3安全隐患问题
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要高很多,但从事故的严重程度上,铁路运输却要高于公路,这是因为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隐患较多,所以常常会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如某次列车运行中突然脱线,与途径的列车相撞,此次事故导致70余人当场死亡,400余人受伤。经调查,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列车司机超速行驶,事故背后的原因是隐患排查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完善。如果不重视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隐患问题,那么很难从根本上消除事故。
1.4铁路设备设施问题
铁路上的各种设备设施是保证列车运输安全的基础,由于部分铁路修建的年代比较久远,其中很多设备在不断地使用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虽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设备的投入力度,并对部分铁路线路进行改造,但却并未使设备故障问题得到消除,有些重要的设备设施仍然故障频发,由此对运输的安全性造成了影响。
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2.1完善运输安全管理体制
在对运输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这样才能推进体制改革。首先,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能够安全有序进行,而生产过程则应当以安全作为前提,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生产脱离安全,那么事故就会随之发生,若是安全脱离生产,则会失去存在的意义。所以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将保证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据此对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其次,在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效率,这是因为效率与效益成正比,当通过牺牲效益来达到安全的目的时,安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故此,可对相关的考核指标及奖惩机制进行完善,合理使用经济手段,这样才能使安全与效益共同提升。
2.2强化人员素质提高安全意识
在铁路运输安全事故的成因中,人为因素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所以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从人入手,只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减少并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对人员素质进行强化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可将安全教育作为一种载体,借助真实的案例,让员工从主观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各种安全管理条例、规章制度,能够按照规程操作,树立起铁路运输安全无小事的意识,始终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还能避免危及到他人的安全。二是加强专业培训。加大岗位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针对各个工种制定应知应会的范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同时定期举办技术大比武等活动,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推行激励机制和轮岗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队伍,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人才保障。
2.3改善技术装备消除安全隐患
各种设备设施是铁路运输安全的物质基础,钢轨损坏、信号装置故障等都是诱发铁路运输安全事故的隐患。因此,改善技术装备显得尤为必要。对于铁路沿线上的老旧设备应当及时进行更换,并在生产中引入新技术、新装备,提高线路设备的整体质量。同时,定期对铁路沿线上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各种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当中。此外,可应用报警及实时监测系统,对列车运行环境进行检测,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铁路局站段;人才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22-2
0 引言
铁路是连接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的纽带和桥梁,在我国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站段作为铁路运输的基层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铁路系统功能的发挥,因此,做好铁路局站段青年人才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铁路系统的稳定运营与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青年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人才管理是指通过采取调节、计划、组织、培训等控制手段,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1]。当前阶段,随着铁路运输系统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铁路局站段对于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如何管理好铁路局站段的青年人才,使其充分发挥才能从而更好地为铁路系统服务,是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1 加强铁路局站段青年人才管理的重要意义
铁路作为我国的交通大动脉,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铁路运输系统拥有大量的基层员工,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对于实现铁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营存在着直接影响[2]。因此,科学、有效的青年人才管理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其意义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
第一,能为铁路运输系统提供更多的人才,促进站段青年人才的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保留和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
第二,有助于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文化,营造和谐相处、协同配合的工作氛围,确保运输任务安全、准确地完成;
第三,促使站段青年人才自觉地提高自身修养,充分激发其责任感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其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在充分发挥青年人才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潜力,为铁路安全运输提供人才保障。
2 目前铁路局站段青年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队伍薄弱
近些年,铁路运输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采取了减少大、中专毕业生的接收数量,大量清退临时职工,停止从技校或中专定向招生等相关手段,大量减少了职工的招收数量。由于老职工的大批退休和新职工培养过程的漫长,导致出现了职工断层的严重问题。如今,随着全国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铁路运输站段的缺员问题愈加严重,同时,由于铁路运输站段缺乏综合型的管理人才和专业型的技术人才,甚至导致关键的技术岗位在交接工作时出现空窗问题。此外,有的站段只重视引进人才,却忽视了人才的流动和流失问题,或是只引进技术人才,而忽略引进与培养其他人才。
2.2 班组在对青年人的管理中缩手缩脚
青年人才在刚进入铁路站段进行工作时,为了使其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掌握相关技能和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均需要在一线班组进行锻炼和学习。在此期间,班组管理者会认为青年人才基础好、素质高,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日后可能会发展成领导,进而导致班组管理者对青年人的管理“缩手缩脚”,甚至出现“不敢管”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对青年人才进行基层实践工作造成影响,还会导致其在站段初期培养的关键时期不能夯实理应具备的工作实践基础,进而致使青年人才的后续发展力量不足。
2.3 铁路局站段人才培训力度不足
企业定期的人才培训对于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管理水平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人才培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有些铁路局为了节省成本,对青年人才的培训并不到位,也没有根据人才条件设计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的培训计划。此外,有些站段并没有意识到人才培训的重要性,不分层次不分对象的进行统一培训,一方面造成人才培训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使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做一些表面工作,将培训、运用以及考核相脱离,甚至出现找人代替参加培训的现象。有的站段只重视培训次数,且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和培训激励机制,不能实现青年人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3 改善铁路局站段青年人才管理的对策
3.1 完善青年人才激励机制
要做到对青年人才的激励,既要从精神上激励,也要从物质上给予激励,一方面可以对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引导青年人才奋发向上。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进行有机结合,是现在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激励方式,例如,将荣誉称号与晋升职称、奖金挂钩。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激励机制,依据相应的制度管理人。此外,要让青年人才参与铁路局站段的相关决策和管理,这样有助于增强其责任感,进一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此过程中,青年人才会对铁路局站段产生归属感和满足感,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铁路局站段也会有很大的收获,进而真正实现企业站段与青年人才的双赢。
3.2 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3.2.1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第一,完善机构组织,车站劳动人事部门负责统筹安排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规划和培养对象的确定,站段车间和机关业务科室要对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负责;
第二,明确培养目标,对青年人才培养要遵循“综合培养及专业培养同步进行”的原则,培养综合型的管理人才和专家型的技术人才;
第三,培养对象的确定,可将复员军人、新入职的全日制本科生或表现优异的全日制大专生作为青年人才培养对象;
第四,严格用人原则,树立正确的用人原则,执行公开竞聘和内部竞争的人才选拔方式。
3.2.2 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青年人才
培养青年人才的目的要根据站段的具体情况而定,如优秀班组长、专业技术人员等,同时要兼顾综合性管理人才,可以通过挂职锻炼、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及岗位轮换等方式进行培养[3]。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培养有上进心的全日制本科生,帮助其逐步成长为专业技术骨干或机关业务科室及车间负责人;
第二,将善于钻研的全日制大专生培养成为优秀班组长或机关业务科室及车间的专业技术骨干;
第三,培养优秀的复员军人,促使其成长为主要行车工种的骨干或班组长。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培养,可为站段的关键岗位培养一些后备人才及继任者,对站段内部进行分配时,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向主要行车工种和班组长倾斜,把优秀的青年人才分配给关键岗位。
3.2.3 重视人才培训
对青年人才加强培训,及时更新相关知识和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素质。对人才培养要做好长远规划,根据人才的特点和能力,对其潜力进行挖掘,可以采取员工自学、外部培训、企业内部岗位轮换等措施。
3.3 合理配置和使用青年人才
站段引进青年人才之后,要进行合理安排,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青年人才潜力的发挥程度。站段在挖掘青年人才潜力的同时,还要对青年人才合理利用,将其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扬长避短,有助于发挥其所擅长的专业,这样能够促使青年人才各尽所长,有利于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有效提高站段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4 结束语
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人才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其兴衰成败存在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对人才管理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对铁路局站段中的青年人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促使其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为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实现铁路运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何祥成.论企业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3,30:74-75.
[关键词]铁路运输自动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27-01
铁路运输自动化是在铁路信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电气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现代通信及控制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同时提高运输效率,改善服务,比较高效地运用所有与铁路运输有关的各种资源。现代铁路技术的核心是铁路运输自动化,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铁路运输自动化程度。本文主要从当前铁路运输自动化受到的挑战出发,分析铁路运输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此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铁路运输自动化还在不断地完善中,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铁路运输自动化会受到诸多挑战。比如,为达到高速度、高密度的铁路运输,铁路运输自动化要实现集成化的铁路运营管理系统,无人列车运营控制系统及智能化的检测维修系统;为达到列车运营的安全,就要实现包括图像识别技术在内的道口监控和车站监控系统;为减轻劳动强度,就要达到人机之间的通信手段;为防止事故和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运行,就要提供铁路运输各子系统之间信息的高度共享;要能提供各种保障机车车辆维修效率和安全的措施;提供能重载、高速运输所需求的列车高效安全分解和编组的编组站综合信息管理及自动化系统;能为旅客提供比较详尽的信息服务,有关的信息能在车辆及车站上显示。
这些需求对铁路运输自动化提出了挑战,为了迎接挑战,铁路运输自动化必须能综合地运用各种技术成果,并熔为一体,为新一代现代铁路运输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比如现代电子学技术、车载电子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数控与系统技术、模糊控制与决策技术等。新一代铁路运输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是铁路运输自动化技术,世界各国都在开发新一代铁路运输自动化系统与技术,这项技术将成为未来铁路运输的主要竞争力。铁路运输自动化技术是一类综合技术,其包括很多分支,主要有列车运行过程控制、行车调度与指挥、编组站自动化及车站联锁控制技术等。
列车运行过程控制研究的是安全、经济地移动列车,重中之重是控制列车速度,列车运行过程控制根据列车之间的间隔,还有信号系统,行车指挥系统给定的列车容许运行速度对列车的运行速度实施控制,并且在控制的过程中,让列车的运行符合有关的时间和安全要求。但是列车运行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铁路运输自动化技术里面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各个发展时期,根据技术水平的高低,各国不同程度地采用不同的手段解决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难题,因此,各国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存在明显差异,处在不同的水平、不同的层次。虽然各国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存在差异,但是根据其功能和发展时期,可以划分为列车自动停车系统、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等。列车自动停车系统的目的是自动紧急制动,使行车停止,主要是用于列车超速报警,在报警无效的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可以进行连续地超速检查,在超速情况下自动实施紧急制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能够进行速度检查,碰到超速情况时可以进行调速制动,进行自动缓解。这几类系统都是对列车超速情况产生作用,如果出现超速,就会对列车实施减速或者停车。装有这些系统的列车,主要是用于司机不能正常驾驶时,保障列车的安全,一般情况下,这些都是由司机自己完成的。所以,这些系统等于是列车的安全保障。这些系统所使用的技术不同,但是都是对列车的超速发挥作用,控制列车以达到安全的保障。
铁路运输方面,面向旅客高速铁路和面向货运的重载铁路是未来铁路发展的重要方面。各国都为此在努力,都在根据本国国情研发新一代列车新技术,比如欧洲列车控制系统和日本的车载列车信息控制系统等。欧洲列车控制系统的思路是结合模块化结构和欧洲列车控制系统,达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日本的车载列车信息控制系统是在车载通信网的作用下,将列车运行控制模块和监视车载设备的状态,在列车运行控制中,具有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功能。
我国也进行了准高速铁路建设,对广深高速实行准高速列车分级控制系统的八五攻关计划。这个计划是根据法国的同类系统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构造的具有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功能的系统,这个系统通过了检验,成为较高水平的列车控制系统。我国另外一个大力发展的趋势是朝智能化的列车控制系统方面发展。
在铁路运输中,行车指挥是保障铁路按计划进行运输的关键,列车都是按照事先固定的时刻表进行的,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使得计划行车被打乱。行车指挥是通过事先制定和适当地调整运行计划对铁路网内的列车运行过程进行控制,来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有序高效的目的。行车指挥利用各种资源生成列车群运行计划,当列车运行受到干扰时,产生晚点,通过适当地调整列车运行计划,让列车以最小的时间差回到原来的运行计划上去。行车指挥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行车指挥成为铁路运输自动化方面研究的重点。
铁路网内的列车运行过程非常复杂,社会对高速、高精密、重载的需求,使得列车运行调整和指挥过程也很复杂,因此构造高效可靠地列车运行指挥系统成为铁路运输自动化的研究方面。在铁路行车指挥技术中,系统目标的集成是重要发展方向,行车指挥成为铁路运输工作的核心,未来铁路各个部门协调运作的主要手段。
高速铁路是未来铁路技术发展的趋势,一般的铁路列车运行控制和指挥都是人为控制的,都是司机和调度员根据情况进行指挥,但是随着列车的增多,这种人为的工作很难得到控制,不能满足高速、高密度的发展要求。现在有很多列车已经有列车控制系统来代替司机的工作,但是这些列车控制系统的工作能力是赶不上司机的水平的。因为列车控制系统没有人类随机应变的智能,对不确定性的事情很难进行处理。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人的工作已经不能满足高速铁路发展的需求,在高速情况下,人极易产生疲劳,急需能代替人的工作的智能产物的出现。虽然,各个国家都在试图研制一些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但是这些控制系统都是来于传统的列车控制系统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不足,也不能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
要建构完全或者能大部分代替司机的列车控制系统,就得让人的知识、经验以及人的智能等在列车控制系统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要使列车控制系统具有人的智能,人的智能是不确定的,列车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事件,传统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无法构造智能化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因此高速铁路运输自动化一直没有得到大的进展。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研究铁路运输自动化技术,但是都没有什么新的突破,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很难借鉴。高速列车智能控制涉及模糊控制、模糊决策、复杂动态过程智能建模,智能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体系等知识,这些都与智能科学和技术有关,对高速列车的智能控制和智能指挥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会带动一大批涉及铁路自动化的和智能控制理论问题的解决。
铁路运输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技术,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对它提出了挑战,高速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铁路运输自动化的发展。智能技术在铁路运输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为铁路运输业增添了活力。
关键词:铁路货运;现代物流;虚拟物流联盟
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对铁路运输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运输效益连年下降,为此,铁路必须尽快创造条件,实现从传统运输业到现代物流的转换。
1 铁路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企业的条件
铁路具有发展现代物流无可比拟的优势:
①具有9万余公里覆盖全国的运输网络,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
②具有较为完备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网络的形成。
③具有大量的仓库、货场、各种装卸、搬运设备设施,以及直接与企业相连的众多专用线,为仓储和“门到门”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具有货运和延伸服务的机构和管理经验,是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物质和组织基础。
⑤现有货运场站大都处于城镇或区域的经济中心,极具成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优势。
⑥具有众多的固定客户,物流市场广泛。
2 存在的问题
铁路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虽然有着巨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进。
2.1不能融入供应链
现代物流是基于供应链的,不仅完成货物的位移,而且要满足企业从生产到消费的各环节、各层次的需求,也就是其服务领域延伸到包装、加工等领域。而铁路站点完成的只是货物的运输、装卸搬运等,与服务对象仅是简单的运输合同关系,并未渗透到企业的生产销售领域,成为企业生产销售活动在流通领域的继续,因此不是企业供应链的一个节点。
2.2 管理体制僵化
铁路实行的是计划运输,货运装车计划要经过站段、路局等层层审批,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灵活多样的运输市场需要。
2.3 物流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现代物流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设施,服务呈专业化、规模化、全球化发展趋势。而铁路运输由于仅限于货物的装车、运输,对货物的分拣、包装等很少涉及,缺少现代化的仓储等物流设施,在管理上缺少诸如电子单证交换、单证跟踪、射频技术等技术手段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3 发展铁路现代物流企业的对策
3.1 铁路货运站应成为供应链的节点
基于供应链要求铁路货运站不仅仅具有单一的运输功能,还要深入企业的生产、销售渠道中,分析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流程,确定企业的物流要求,拟定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3.2 应用现代物流技术提升服务水平
铁路物流企业必须积极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如材料检测、商品养护、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射频、电子数据交换、单证跟踪等方面的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3.3 物流服务综合化
在传统的装卸、运输的基础上拓展流通加工、配送等业务,将单一的、断续的业务整合成全程优化的、各环节之间无缝衔接的完整的物流系统。根据现有货场的性质,确定发展或转型方向。如大型综合性货运站升级为综合性物流中心,提供分拣、流通加工、包装、装卸、运输、储存、配送等一体化服务,还可以提供代办货物接车入库、报关、出口商检等服务;专业型货运站转型为仓储配送中心,成为铁路干线动脉运输的毛细血管,实现与货主的无缝衔接;小规模货运站可发展为集货中心,扩大铁路物流的辐射范围。
3.4 改造铁路货代公司
在体制上,实行企业分设、人员分开、财务分立,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业务上,充分利用铁路网分布全国主要城市及厂矿的辐射能力,拓展铁路现有站点的集散、辐射功能,构筑货代网络;在服务手段上,加强12306功能,跟踪货物服务全过程的动态信息资源,提高服务质量。
3.5 以铁路运输企业为核心,构建虚拟物流企业
虚拟物流企业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物流模式,它由紧密的核心能力团队(内层)和松散的伙伴物流组织组成。同样,铁路可以其强大的实力作为核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物流企业建立虚拟物流联盟,实现商品运输由单一的传统运输方式变成多种运输方式的最佳组合。铁路作为物流联盟的主导核心,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合同体系,实现对成员企业的监督以确保联盟的运行绩效。
4 结论
铁路作为传统的运输企业,要发挥其在货运上强大优势,必须融入供应链,改变运输的单一功能,开展物流综合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恒舆.构建铁路运输企业集团的战略思考[J].综合运输,2004(1):45-47.
[2]汪鸣.我国铁路发展物流的思路及建议[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4(10):21-24.
[3]胡亟飞.铁路运输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12):27-29.
[4]周峰,徐庆丰.“汉新欧”国际铁路发展物流业的SWOT分析[J].物流技术,2015(7):7-10.
作者简介:
张大勇,男,1967年1月生,副教授,供职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系;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思考;问题;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商品都是以提供一定的服务形式而存在的,而铁路运输作为商品的一种范畴,它并不是有形的产品,只是使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发生了改变。鉴于铁路运输的独特运输方式,乘客与货物是随着列车的位置改变而改变的。从铁路运输本身来思考,运输的安全不仅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与前提,而且还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铁路运输过程中,运输的安全是其核心价值追求,也是所用工作的前提保障。铁路运输工作必须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考虑位置。几年来,我国在铁路运输中进行了很大规模的改革,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铁路运输提速的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频频上演,严重威胁带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有必要对我国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刻地研究与探讨。
一、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
在铁路运输的生产与运营过程中,先进的运输设备设施、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高水平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的三大要素。他们在铁路运输的安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运输设备设施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
对于铁路运输而言,多数情况下需要在停止使用联锁信号的前期下,进行设备设施故障的的维修。同时,这时要在无联锁的状态下来接发列车,而列车的操作信号也会失去联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都是由人工来完成列车的引导工作,从而为列车的安全埋下巨大的隐患。通常,在雨雪、雷电的自然环境中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这会对铁路运输的安全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规章制度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
如果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支撑,那么就会为运输安全埋下严重的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运输现场的把控还不够,没有有效的操作程序;其二,在运输过程中,相关部门不能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与资料,这样就无法为安全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其三,不能针对设备设施的临时变化,制定出有效的安全措施,各种操作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体系。
(三)工作人员对运输安全的影响
首先,工作人员如果对铁路运输的规章制度理解有误,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其次,工作人员如果不按相关规定来执行,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也会埋下安全隐患;再次,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良好的应变能力,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果断处理,也会埋下安全隐患。
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一)沉重的运输压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势必会给铁路运输施加沉重的压力,特别是工业运输,各种危险货物的运输需求不断加大,这其中就好会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会频繁涌向城市,这样就会不断增加铁路运输的客流量,造成铁路的超负荷运输。面对这些压力,铁路运输会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
(二)对铁路运输监管的力度不够
从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的监管来看,其中的信息化水平还不能够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往往还是依靠传统的操作方法,主要是依靠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如果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就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检查乘客携带危险物品上车的问题上,并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监管体系,这样就会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三)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还不够
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来说,铁路交通设备实施是重要的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存在着很多破坏铁路运输正常运行的行为,导致铁路设备实施频频遭到毁坏。但是,铁路运输对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好不够,比如对于铁路运输方面的盗窃行为而言,不应该只按偷盗的数量来定罪,而要看造成损失的多少以及危害的严重性来定罪。
(四)频繁的地质灾害造成的安全事故
对于我国这个地形比较复杂的国家而言,受气候多变的影响,常年会发生地质灾害,比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等,这些灾害会严重导致路基的坍塌、线路的中断,从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铁路运输安全的有效对策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铁路运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发挥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铁路运输安全而言,它是对整个铁路运输工作质量的基本检验,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铁路运输的安全,杜绝那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改善铁路运输设备设施条件
对于铁路运输安全而言,完善的运输设备设施是重要的物质保障。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运输设备设施的故障而引起的,所以,为了有效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应该不断改善铁路运输的设备设施条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应该不断提高铁路运输设备设施的性能,同时逐步实现铁路运输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切实做好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完善铁路运输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铁路运输中,完善的法律发挥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所以,必须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相对完善的铁路运输安全的法律法规,不仅有利于保障运输的安全,而且还有利于使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成为人们共同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把相关法律纳入运输安全的条款中,确保铁路运输按照规定的要求来实施。
(三)建立起健全的运输安全监察体制
为了切实做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起健全的运输安全监察体制是一种内在要求,它能够实现对铁路运输安全的有效监管。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其一,加强对铁路运输中信号、土建以及电气工程设备的检修,为运输安全提供必要的依据;其二,遇到安全事故的发生,应该做好相应地调查与记录工作,以备公开发表;其三,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监管的力度,认真贯彻相关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加强铁路运输的管理
对于铁路运输安全来说,加强铁路运输的管理是最基本的环节之一。在具体的铁路运输安全事故中,大多数都是因为运输管理的疏忽而造成的。所以,在对铁路运输进行有效管理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并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同时还可以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对于铁路运输而言,安全问题是永远不变的主体。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路运输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就应该重视其中的安全运输工作,改善服务质量,为民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铁路运输安全作为铁路运输中最基本的要求,它不仅能够反映出铁路运输的管理水平,而且还能反映出整个铁路运行的质量。当前,铁路运输的安全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所以铁路运输部门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加以应对。
【参考文献】
[1]沈铭华.铁路运输安全行政执法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2012(3).
[2]李红.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及改进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2(9).
[3]张秋实.对于地方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探索以及建议[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7).
关键词:铁路企业;收入管理;思考;对策
一方面随着铁路网的密度逐渐增加,铁路运输规模也不断扩大,铁路客运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货运量出现下滑现象,运输建设成本不断增加,经营支出额又比较大,铁路企业需依据实际情况对收入和支出进行平衡。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是铁路企业财务控制和绩效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铁路企业实现经济收益持续增长的关键环节。
一、铁路企业收入管理工作重要性
(一)收入管理是铁路企业财务管控工作的重要内容
铁路收入管理是财务管理实现收支两条线中的一条,是铁路运输产品的销售收入确认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资金归集、资金安全关键管理项点。铁路收入管理的好坏关系到铁路企业能否实现经营目标,增加经济效益。铁路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涉及到的固定成本支出比较多,因而需对收入管理具备明确的认知,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当前,铁路运输的高速发展,需对线路和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改造和重建,资金压力比较大,加强收入管理,堵塞收入漏洞,能够有效地提高经营效益,加强资金的归集,实现财务集中化管理,降低筹资成本。
(二)提高铁路企业收入核算信息质量和决策水平
铁路企业收入管理对收入项目核算程序和方法进行规范,重视财务核算和管理,对监察监管工作进行完善,使会计收入信息更加准确。高层管理和决策部门通过分析收入财务信息,及时发现铁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铁路管理中的各种问题[1]。
(三)推进铁路系统持续发展
只有具备了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财务环境,才能够实现铁路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发展。收入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体现铁路局的生产与服务价值,并为其提供稳定的资金供应。铁路企业收入管理工作能够对铁路企业收入的实现途径进行合理规划,并监控资金流入情况,不断拓宽资金来源和渠道,使铁路企业运营过程中各项资金更加安全,且运转效率也极具保障,有助于推进铁路系统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铁路企业收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科学
一是长期以来铁路运输收入管理都是以路局为主,发现问题后直接找营业站了解核实,确定处理措施,而作为直管车站、车务段作用发挥不够;二是站段收入部门长期以来养成了依靠路局进行监管的习惯,在运输收入管理工作中等布置、等分配,主观能动性不足,发现和处理收入管理问题的效率低下。三是站段收入管理岗位职责的界定,也没有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存在岗位设置模糊,职责界定不细,不相容岗位混岗现象。四是信息化管理不均衡,路局、站段掌控的收入信息不对称。现场管理创新性和灵活性不足,缺乏现代化管理气息和人性化管理意识[2]。
(二)管理基础薄弱
1.当前,部分铁路企业并未真正认识到收入管理的重要性。铁路企业运营业务很特殊,从消费的角度上来说,属于合同化付费消费,往往留给客户过渡消费的空间,比如:旅客购票付款后,可能买短坐长,可能越席乘车,可能利用减价不符(学生票、儿童票等)过度消费,甚至可能无票乘车等等,其多样化、复杂性,难度程度给收入管理过程的确认、监督带来极大的挑战。然而,部分铁路管理者并未意识到收入管理的重要性,对其不够重视,仅注重成本管理,很难实现铁路企业的整体效益。
2.收入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制度。在业务变化的同时,部分收入管理制度未能及时修改、更新,削弱了收入管理制度的指导作用,对收入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
3.组织、人员和技术等配备不足。部分车务段下属车站没有专职收入管理人员,仅由财务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兼职,导致收入管理中存在诸多漏洞,也没有发挥好收入管理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3]。
(三)收入管理执行过程不规范
1.收入预算执行度不足。当前,铁路部门对收入预算指标进行分劈,缺乏严肃性,而预算目标也缺乏合理性。具体实践中,部分铁路局对预算制定和调整过于随便,基层站段预算更是流于形式,不关注实际收入是否符合本月预算计划,分析和评价工作落实不到位,收入预算控制作用发挥不足。
2.收入管理程序执行不到位,站段辖管的营业站点执行力不足。例如,笔者曾到铁路营业站检查工作,对营业部负责人进行考查,问他“营业点全年收入预算目标是多少?”结果,营业部负责人对此并不清楚,解析说,上级部门主要对其发送量进行考核,对收入预算目标并不清楚。
(四)收入管理监察和效果评价落实不到位
1.收入管理监督监察力度不强。铁路企业不够重视铁路运营收入管理工作,一方面铁路总公司对铁路局的考核指标导向造成的。铁路总公司在对铁路局的考核指标偏向于安全、发送量、社会评价,没有完全站在企业的自身经营绩效上来看;另一方面铁路局收入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往往无权处理,必须上报上级部门,使得铁路局、站段管理层非常抵触,认为收入监督是在找茬,暴露路局的管理缺陷,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资来源运输收入的清算,这种监督模式,难以真正发挥监督作用。
2.没有建立完善的收入管理效果评价及风险控制机制。当前,铁路企业对收入管理的效果评价没有系统的评价模型,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评价是查堵漏或违纪金额多少?查处运输收入违纪事故发生了多少次?事实上,运输收入管理好坏与查堵金额可能产生两极分化现象,有时运输收入稽查力度大,对收入管理内、外部环境都形成了一种威慑力,查堵的金额相对就较低,倘若完全以查出金额作为评价指标来衡量收入管理的好坏或者管理的必要性是不妥的。显然,丧失收入管理的效力,必然会导致大量旅客逃票、越站乘车、匿报品名运输,大量的呆账、迟交款、欠款,运输秩序肯定被打乱。纵观当前铁路局收入管理的实际情况,收入管理活动成果考核、评价过于片面、简单,很难客观实现收入管理各阶段效果评价,收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普遍偏低。
三、强化铁路企业收入管理对策
(一)重视收入管理基础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铁路企业要重视收入管理工作,并对其进行大力宣传,让员工真正认识到收入管理在铁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铁路收入管理工作中。
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从制度层次对收入管理实施及开展的依据进行不断补充,使收入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并对工作指引和各项规定进行细化,保障具体规范和条例的可行性。
3.完善收入管理工作,提高收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合理设置收入管理部门,使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避免出现一岗多人或一人多岗情况,不断提高人员素质,确保财务人员能够胜任该项工作,并对收入管理的财务基础进行不断完善[4]。
(二)规范收入管理流程,正确执行管理工作
1.依据铁路企业运营及发展背景,对收入管理工作进行合理规划。收入预算管理初期,就要制定明晰的收入管理目标,以确保收入规划及分配更加合理,并依据外部经营环境,对预算目标进行合理分配,以收入区间方式,使预算目标更加灵活,引导站段人员参与到铁路收入管理工作中,并积极配合该项工作。
2.对收入管理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执行程序的严谨度及规范性。对岗位责任制进行落实和完善,保障岗位轮换和交接程序的规范性;加大对各项资产的清查盘存,建立完善的资产和票证等备查账簿或台账;开展收入分项记录,并最小化拆分收入项目,使收入来源更加清楚,既要确保运输过程中具备稳定的收入,又要对非运输业范围进行不断拓展;重视细节管理,匹配收入与成本核对,及时发现重大差异,将铁路企业收入管理中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三)健全监督监察及评价机制,实现风险控制
1.在收入规划等事前控制基础上加强收入实现过程监控。稽核部门要重视期末财务结果考核,将管理中的考评工作落实到位,与上下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及沟通,使考核指标更加科学,确保稽核结果的公平及公正。
2.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使检测及预警指标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将具体风险防范工作落实到位,提高收入管理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将铁路企业收入考评与员工的绩效和奖金挂钩,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使铁路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收入管理中,保障收入管理水平及质量[5]。
四、结语
收入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铁路企业的运营及发展。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认识到企业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对收入管理流程进行不断规范,使监督监察及评价机制更加完善,并注重风险控制,确保铁路企业收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断提高铁路企业市场竞争力,推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红艳.铁路企业收入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2(09):189-190.
[2]申纹全.关于提升铁路企业基层站段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的思考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07):69+299.
[3]申玉雷.关于铁路运输企业收入分级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5(06):127-128.
[4]王洪江.关于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策的若干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6 (04):104-105.
马钢铁路运输公司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铁路运输作为马钢四大运输工具(公路、铁路、航运和管道)之一,以其运量大、运输安全可靠和费用低等在发展第三方物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0年末,马钢铁路运输公司拥有机车57台,铁路车辆1382辆,铁路线路242km,道岔896组,固定资产原值126919万元,净值64223万元。随着马钢提出“优化厂际物流,尽量减少交叉,提高物流效率”的物流管理理念,铁运公司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相继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制定了提高运输质量的百条措施,与路局马鞍山火车站组建了路企联合办公室等。这些机构作为现有铁路运输业窗口的外延,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门”到“门”的服务,方便马钢二级生产单位随时随地进行货运,进一步改善了铁路运输公司的形象。目前铁路运输公司向马钢提供的货物运输、延伸服务等项目,包含物流功能要素中的运输以及部分储存、保管、装卸等功能,铁路运输过程中的确报、货车自动识别等信息系统则属于物流信息的范围,具有物流信息服务的开发价值;统一的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体系,为现代物流提供了网络化的经营基础;遍布马钢的铁路仓储设备,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发达的铁路通讯能力和具有丰富生产信息的马钢物流支撑系统,有利于实现物流信息的资源共享。铁路运输公司要真正转型为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观念劣势。大部分从业人员对现代物流本身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缺乏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理解,存在服务速度慢、服务质量差、费用高、服务项目不齐全和缺乏市场反应灵敏度等问题。2)冶金企业铁路运输本身的劣势。反应速度慢,时空灵活性不高;正点频率较低;近距离运输费用较高;行车路线曲线多,不能全部实现满轴运输。3)企业管理手段陈旧。铁路运输公司客户服务管理手段陈旧,装备现代化、作业信息化等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与当前一些现代物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系统为客户提供信息跟踪、查询和传输服务相比,差距较大。4)管理体制的缺陷。铁路运输公司依托现行的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缺乏实时性、动态性和灵活性等,不能与马钢二级生产单位的要求保持同步,更难以超越客户对企业服务的要求。国有企业现存体制上的弊端在所有铁路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5)铁路规模及质量不能满足需求。与马钢生产发展的需要相比,铁路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运输网规模总量不足。下属各个车站运能不平衡,跨区域干线运输通道不足,运输能力不适应生产需求;运输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运输装备的发展以及运输经营管理都尚未形成有机整体;铁路运输公司硬件设施的总体技术水平仍然不高,重载线路偏少,平交道口较多,运营管理自动化等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马钢生产结构的调整,那些适合铁路运输大宗煤炭、矿石等大宗原材料、粗加工、半成品货源比重在下降,而一些个小体轻、产品附加值高、批量小、时效性强的货源比重在上升,这就要求随着物流市场中产品的特性和物流执行计划的变化来调整顾客服务水平。但是,目前铁路货运部门技术设备落后,不熟悉国际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对现代物流发展的认识与准备不足,反应迟钝。与其他竞争对手比较,速度方面及灵活便捷方面皆不如公路运输,价格低廉方面不如水路运输,在以产品定向和以客户定向的服务方面,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马钢铁路运输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竞争策略
由于传统铁路运输企业只关注于单一的运输功能,因此,不仅要对其功能进行适当的扩展,主要包括配送功能、仓储功能、库存控制功能、加工包装功能、采购功能、市场预测功能、营销功能、需求计划功能和订单数据采集功能等,更重要的是将各业务整合起来,形成不可估量的规模效益。改造铁路站点,建立铁路物流中心。铁路大批量、规模化运输符合“物流运输化”的发展趋势,在大宗货物运输中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相对现代物流中心来说,现有的铁路站点完成的只是运输、仓储、装卸和搬运等较低级的功能,与物流中心要求的功能差距较大。因此,必须根据马钢生产发展水平对有经济价值的铁路站点进行现代化改造。从货运起步,改制铁路物流。货运作为货主和运输公司之间的中介,改变了运输业和货主之间的关系。在货物运送过程中,货主和运输企业通过货运公司获得需要的服务,优化了作业流程,削减了成本。故货运服务可以成为物流的组成部分,是铁路走向现代物流的重要一环。实施以客户为导向的竞争策略。现代物流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服务的趋势,铁路运输公司在运输过程中依然奉行标准化、统一化的服务方式,不因客户的要求而改变。面对现在的买方市场和市场经济,在实践第三方物流客户服务的过程中,铁路运输公司应该重视物流个性化的特点,积极地与客户沟通,并实施以客户为导向的物流战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熟悉客户的业务类型,鉴明顾客需求和期望,并与顾客探讨需求和期望的变更性。要分析自己的能力和不足,确认业务的收益率,在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所提供的服务和预期目标,并付诸实施。用IT解决客户关系管理的有效性。在铁路运输量及运输市场既有份额下降以及货源流向其他运输方式的大背景下,推行客户关系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竞争策略。以往铁路运输公司由于缺乏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无法实现为客户服务的全过程管理,也无法整体掌握分散在不同环节以及不同地方的客户信息资源,造成了客户资源的浪费。铁路运输公司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对物流服务过程、客户状态、客户满意度和客户成本的管理,最大化地实现客户的价值。分析客户需求。第三方物流更适应于发达地区和发达企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在华的企业和中国本土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从行业需求来看,高科技和电信业是外包市场中成长最快、毛利很高的行业,汽车业是最有吸引力的行业,冶金行业还有一定的余地,其他行业也有一定的机会。市场细分,实行差异化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进行顾客市场细分的工作,可以更好地集中自己的优势,为差异化的顾客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加强信息化建设。专业化物流企业并不是因为拥有客户所需要的车辆、仓库等设施而成为第三方物流的,而是因为其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将各种物流资源整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信息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是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一大特点,从而使物流企业可以将跨地区的物流活动有机衔接起来,安全、高效地实施物流运作。
结语
马钢物流业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市场虽不成熟,但是机遇众多,发展速度快,在马钢公司大力推动物流发展的形势下,铁路运输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理应在广度和深度方面有质的飞跃。只要正确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市场状况,把握市场发展的规律,灵活采取应对策略,发展第三方物流一定大有作为。
作者:李家宝 孙国庆 单位: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交流、人员流动性加大等,对铁路运输的依赖越来越大。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和运输体系的重要作用也凸显了铁路运输安全性的重要性。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具有它独特的特点。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特点
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内部的安全保障,同时也包括外部的安全保障。铁路运输的内部安全,具体是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信息等部门之间的运输组织、安全管理、协调联动等安全管理的内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运输、机务、电务、车辆,包括车务的运输组织的龙头、机务操作运行、车辆的检修维护等的安全管理。其次是铁路运输的外部安全,它的外部安全涉及到铁路沿线的治安环境、铁路建设与运营同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协调等。内部管理需要非常严格的制度和统一的行业规范,外部的安全管理则需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合作。因此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是一项既严格又多联动的管理,复杂性、严格性、联动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铁路的安全管理问题从铁路产生之后就伴随而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传统的铁路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变革当中,也延伸出了关于铁路安全管理的新问题、新属性、新状况。
1、铁路法规制度有待完善
《铁路法》是一套保障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基本法规,还有其他一些安全管理条例和办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对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但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和高铁等新技术的引入,铁路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出现了新的形态,当然也滋生出了新的问题。一些原有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不适应现代铁路运输安全的问题也不断地显露出来。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但修改的内容远赶不上形势的变化,当铁路运输出现新的安全管理问题时,就会突出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的短板,甚至空白。
此外,即便有些规则确实存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简单的行文,落实到具体的实施上,往往由于过于繁琐、不易操作。各系统、各部门安全管理的相对独立、相互协调的欠缺同铁路运输的大联动机的特性之间的矛盾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各系统部门之间联动的机制和预案,防止管理结合部漏洞的出现,这也是目前铁路安全管理的一个短板。
2、铁路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关于铁路安全方面的相关条文规则,具体还必须由具体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落实。然而在目前我国铁路管理的人员现状来看,虽然管理部门比较齐全,管理人员配备也比较完整,看似管理成效比较明显,其实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而现阶段的管理人员中综合管理人员较多,反而造成了懂业务、会管理的业务技术干部缺乏,造成业务管理干部经常是一人兼多职,精力旁顾,不利于安全的专业管理、系统管理。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投入运用,没有实际的铁路现场经验的综合管理人员,管理形式和管理方式多是从管理学上理论所得或者是一些经验借鉴,现场管理更加力不从心,造成铁路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相对滞后。
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落实铁路运输安全,建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协调机制是重要的出路。其中内部管理机制是主要矛盾,外部协调机制是次要矛盾。
1、落实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内部机制
1.1强化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
无论在铁路运输生产组织还是在铁路建设上,都要不断强化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人的因素是影响运输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安全思想和意识是安全行为的基础。对现场作业人员加强培训的同时,也要对铁路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培养他们在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的同时有安全管理的业务技能。一切从安全出发,一切为了安全。
其实纵观国内外的铁路安全事故,90%以上是由于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作业标准、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形势不稳定。
1.2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制度
在铁路运输生产组织和铁路建设中,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铁路安全运行机制和制度,还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国外行业标准。这些制度是值得管理人员深刻学习和反思的。当然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输是不断向前发展和推进的,管理人员在落实完善原有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根据具体的形式和发展要求,不断创新管理体系和机制,出台新的管理规则。
同时针对安全管理,要落实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系统负责、专业负责、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度,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处。
1.3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从哲学层面上来讲,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到铁路安全管理中,作为管理者的人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对安全管理的认知和认识,不管创造创新安全管理方式。铁路部门也应该在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方面下功夫,根据新的形式,新的技术的应用,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管理人员新的安全管理规则和管理意识,提高安全处置能力,并通过培训让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规范化,常态化。
1.4不断更新完善铁路安全运输技术
铁路安全运输的技术要不断更新完善,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设备控制安全风险的功能,新技术、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养和维护。努力提高设备的有效性,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同时,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设备功能。
2、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外部协调机制
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机制也包括外部协调机制,因为铁路安全运输涉及到铁路沿线的治安环境、铁路建设与运营同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协调。这就要求铁路部门要协调处理好同这些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为铁路运输生产营造一个安全、有效、和谐的外部环境。
结束语
总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加强铁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铁路安全的复杂性、联动性等特点,根据现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完善强化铁路安全运输的内部联动机制、协调处理好外部机制,只有内外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输和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
[1]谷鸿溪,张建伟,铁路安全管理与安全工程/安全文化[J],中国安全科学报,1995(04).
[2]严钦海,郑国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07).
[3]蒋运华,董友明,铁路安全管理必须加强过程控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年05期.
[4]李睿,佘廉,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05期.
[6]卓宇,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关键词:运输收入;进款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控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被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受到企业高度重视。铁路运输进款资金是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现金流的主要来源,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对运输进款资金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运输进款资金管理是当前收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1加强运输进款资金管理的意义
铁路运输进款是指铁路运输企业在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和辅助作业中,使用铁路客货运输票据,按规定向旅客、托运人或收货人核收的票款、运杂费的总称。进款资金活动贯穿于铁路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收入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精细管理水平的提高,管好、用好运输收入进款,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是铁路企业运输生产经营的需要,是铁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运输进款资金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并化解有关风险。铁路运输企业内部部门、外部相关单位和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进款资金活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机构和个人出现差错,都可能危及资金安全,导致损失,必须加强控制。二是可以促进资金合理使用,提高资金效率。铁路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款资金所具有的合理存量和流量,正确评价企业的资源条件和未来前景,科学地进行筹资和投资,并对生产经营中的资金余缺进行合理调剂,有利于资金均衡流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三是可以规范我们的经营行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运输进款资金管理作为运输收入管理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内是管理水平、自身发展的体现,对外是形象的展示窗口,规范、有序、严谨的进款资金管理,是规范运输经营的需要,体现了运输经营的管理过程。
2运输进款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
铁路运输企业点多、线长,联动作业,管理跨度大,运输收入进款资金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复杂、多样、极具挑战。
2.1资金管理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国内运输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铁路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经营方式更加灵活,发展了客货运输电子商务,引进了新的电子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给资金管理带来新问题。我国铁路新线投产规模不断壮大,营业里程从7万多到现在12万多公里,客货运营业站段达到4700个,新线、新站的投资主体多元,资产归属的控股和非控股合资公司增多,运输收入管理跨度加大;高铁、动车列对增加,运输收入户的进款金额越来越大,年运输收入超百亿元进款的车站不断增加;运输进款结算支付手段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现金、支票以外,增加了网络支付、移动终端支付以及银行承兑汇票,自动售票机、取票机、代售点、移动终端也不断增加,客票的电子支付超过70%,给管理带来的变化表现在需管理、监管的源头更多。铁路客货运审核信息系统、运输进款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收入管理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系统使用后,部分资料取消了原有的纸质材料,增加了运输收入进款核算、监管难度,对使用信息系统及信息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在思维多元的社会外部环境下,直接能接触到大量现金工作环境对员工素质是考验,这些都给运输进款资金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2.2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铁路运输进款资金管理在管理制度建设、资金监管手段、风险意识、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等方面还存有不足。主要表现在:
2.2.1运输进款资金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运输收入是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产生和运动的,与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等现场管理融为一体。运输收入全过程是多单位、多工种、多岗位协同完成的工作流程,表现在资金运动多点、交错、网状。运输收入管理行为与财务管理、运输组织密不可分但又处在从属地位,进款资金管理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操作模式,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存在运输收入不存在风险、风险不在本部门(本岗位)、风险难以防范等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运输企业重安全轻经营的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同时客货运输组织改革以来,企业领导对客货运增收上量较为重视,对收入管理风险控制较为忽视。这些都给运输资金管理带来极大风险。
2.2.2运输进款资金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目前,对运输进款资金的全过程还缺乏有效地监控,确保安全方面功能不够完善。如在运输收入账户管理上,一是存在未纳入铁路资金管理系统备案的情况。主要是合资公司所属车站的收入账户,在合资公司成立时,由合资公司统一开立,未在铁路资金结算所备案;二是已备案但尚未进行资金归集且未纳入资金监管范围的收入账户;三是一部分营业站由于车站地理位置偏僻,只能在归集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开户,不能完成资金归集和监管。
2.2.3运输进款资金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近年来,各站段、货运中心能够按照总公司运输收入进款的管理规定和路局制定的管理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相应建立了运输收入进款管理制度,明确运输收入进款的管理责任和机构、基本要求、管理内容、资金保管、安全措施等规定,确保运输收入进款的资金安全与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但随着铁路运输的改革发展及收入职能的移交等变化,造成运输收入的管理内容发生较大不同,个别站段没有及时修订、完善相关进款管理制度的建设,在制度的落实上,存在欠缺的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
2.2.4运输进款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加强
现行制度本身适新应变功能不强,目前实行的内控制度对铁路改革发展和运输经营缺乏前瞻性思考,随着新线的投入运营、运输新产品的推出和新装备的应用,磁介质票据推广、银行支付手段应用、卡结算、合资铁路经营管理体制调整和现场管理新情况等等,对进款资金管理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现行的内控制度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功能亟待加强。现有内控制度在执行上也存在问题,体现在:一是内部控制手段缺少创新,采取的人员分工、制度卡控、岗位牵制等手段,受人为因素左右较多,缺乏刚性控制力,监控的质量和效率不高,特别是当运输收入管理体制或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监控手段滞后,难以适应铁路改革发展和运输经营的要求。二是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尚未到位,制度的执行上容易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落实。
3提升运输进款资金管理质量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从围绕如何优化现有的管理模式,完善制度建设,督导站段规范作业标准,更好地强化监督检查,防范资金风险等方面展开思考对策,以进一步理顺业务管理职能,加强现场的检查指导,切实有效推动基础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全面提升运输进款资金管理质量,防范资金风险。具体对策如下:
3.1提高各级收入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树立既要重视生产安全,又要重视经营效益的理念,树立既要重视客货增收上量,又要防范收入风险的观念,强化对收入管理的认识,提高风险意识。调动全体收入人员积极性,形成全员防控收入风险的态势,从路局到站段,从站段到车站、班组,都要查找收入各个环节的风险点,做到超前预想、科学研判、严格卡控,筑成防范收入风险的多道关卡,确保运输收入的正确完整和进款资金的安全。
3.2完善运输进款款资金管理规章制度
规范运输收入管理行为,建立责任明确、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明确运输收入职能。结合收入工作实际,健全制度、明确职责、细化办法,细化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限定运输进款资金的动支范围,尝试车站银行空白票据、印鉴章的归口管理,车站收入账户资金只能汇缴上级单位,支出由运营财务先行支付等措施,降低资金划转风险。对车站运输收入资金和支出等方面所涉及项目的作业流程提出明确管理要求,按标作业,正确核算、列报、报缴运输收入进款资金。
3.3强化运输进款资金管理过程控制
加强现场进款资金管理,落实安全防范责任。通过开展资金专项检查活动,加强客货运工作的横向联合,强化作业流程的现场严控,提高车站人员的资金安全防范和责任意识,落实进款资金安全监管责任,检查安全设施设备和制度落实情况,加强进款资金解缴的监管和收入账户管理,健全岗位机制,规范业务流程,杜绝信用交接行为,及时足额解缴进款,减少过夜现金,压缩在途资金,消灭管理盲点,确保进款资金安全和在途天数不超标。按照业务岗位的需求,向相关部门建议配齐配强相关收入人员,减少或消除普遍存在的兼职现象,切实实现车站收入业务的账款分离制度。实行按月分析迟交运杂费、汇总结算情况的通报制度,及时掌控各站段迟交运杂费发生、收回、月末欠款情况,以及欠款企业明细,形成各级管理部门共同对车站迟交运杂费负责,要求挂账单位上报整改措施及核收迟交金的书面报告。
3.4加强运输收入工作队伍建设
收入从业人员是资金管理的执行人,其素质高低是进款资金安全管控的关键所在,各级运输收入管理部门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要按需科学设岗,实行从业资格准入制度,配强专兼职人员;落实岗位互控、相互牵制、不相容岗位分离,实行定期轮岗;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全体职工法制观念,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3.5推进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上,运输进款资金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准确地反映资金运行状况和风险,提高资金管理的及时性;对车站运输进款送存、汇缴的动态监控,随时或定期将四大行开户车站运输收入专户有关银行数据导出(包括入账时间、对方单位名称、向路局上汇时间、收支方金额等),通过运输收入资金监管程序,将银行数据与收入信息系统中车站录入的数据进行比对,使用监管程序判断车站进款送存银行是否及时,收入专户支出是否存在异常或违规,车站在信息系统银行日记账登记是否正确等。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信息反馈给车站,及时掌握客户交款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适时解决铁路局、站段及各营业站逐级监管收入专户银行存款状态问题,及时有效地做好资金汇缴以及集中管理,降低资金管理成本,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
4结束语
通过对运输收入进款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结合实际逐步健全完善运输进款资金的管理制度,强化运输进款资金管理过程控制,不断提高运输收入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控制资金风险的手段,维护运输收入进款资金安全完整,为铁路经营提供资金保障,以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作者:熊永红 单位:上海铁路局收入稽查处
参考文献:
[1]罗放华.企业资本风险管理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2]陈衡华.浅析应收账款的管理与风险防范.财会月刊.2006(08).
[3]岳春玲.刘庆君.铁路运输进款资金安全浅析.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4]孔晖.加强铁路运输收入进款管理之我见.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