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34: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目前独立学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具备高校资产管理专业素质的专兼职资产管理人员,日常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大部分的独立学院还没有设立资产设备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工作一般由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兼职,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及业务能力都有待提高。在对于独立学院的资产设备管理工作中,还缺乏一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固定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建账、登记、粘贴条形码等一系列工作上还不够规范统一。
2.对于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规范。许多独立学院的院系部门领导对于资产管理不够重视,更注重资产购置的管理,忽视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学院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缺乏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导致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众多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
3.日常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较差。大多数独立学院存在资产管理日常工作不严谨。学院的固定资产和资产类别均比较多,大部分系部门没有设兼职资产管理员这个岗位,各系部门也没有建立部门自己的资产明细账,有些资产设备的使用系部门早已将设备报废淘汰,却没有及时到资产设备部门办理资产报废手续;有些系部门的资产早已购买很长时间,却没有及时办理登记入账手续;有的资产领用人发生变更却没及时通知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做好变更移交手续;随着时间延续,导致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不符,各系部门每年例行的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只是应付差事,没有真正做到帐、卡、物一致。另外,没有专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资产管理工作,导致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二、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改进与完善
1.注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业务水平强、有工作责任心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是提高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不断健全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学院内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使每一位专兼职管理人员熟悉固定资产的申请、采购、登记、验收、建账到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再到固定资产的清查、报废、核销等一系列相关的程序和手续,确保各项制度、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切实有效地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2.独立学院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头执行固定资产的相关规章制度、要求责任明确、落实到人,一套健全、完善、合理的适合学员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是资产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将固定资产的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才能将资产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科学化管理。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工作,对学院固定资产树立“人人有责”的意识。同时,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新的问题会不断地出现,这就需要固定资产的规章制度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
3.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正规化。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资产设备部和使用部门之间应做到沟通及时、协调顺畅、配合紧密。第二,各个系部门设立专兼职资产管理岗位,并接受定期业务培训。第三,专兼职管理员要全面了解本身的资产详情,筹建资产明细账目,并及时依据资产变更开展资产处理工作,保证账账相符,帐物相符,从而使学院的资产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合理化。第四,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实现科学化、信息化、实时化。同时,资产设备部应科学调配所属资产设备,力争达到院校内部各单位资源共享,节省资金,规避反复购置。在独立学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统筹规划自身实际及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并实施适宜科学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使得院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作者:郭嫔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关键词:商业银行 固定资产 管理
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第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第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2006版会计准则取消了原会计准则中“单位价值较高”这一条件,但实务中企业仍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将单位价值在一定金额以上的项目计入固定资产,而商业银行一般是将因经营管理或提供服务而持有,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含)的有形实物资产定义为固定资产。
一、 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目前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均遵循“统一规划、授权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实行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三级分行共4个层次的管理体制,总行根据国家政策和本行经营战略,统一制定全行固定资产投资规划。各级行在授权范围内行使对辖内固定资产的购建、装修、使用、保管及处置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责任。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价值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组织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办公室、科技、保卫等实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配套的实物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实物台账,负责固定资产购置、建设、验收领用、维修保养等事宜,监督检查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拟定固定资产需求计划,规范使用和妥善保管领用的固定资产,接受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及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几年来五大商业银行固定资产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以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一个二级分行为例,2011年至2013年固定资产每年新增额分别为949万元、2466万元和6941万元。随着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快速增长,加强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近年工作实际,就如何改进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阐述一些看法。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受到了各级管理者的日益重视,但随着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财务核算制度的调整以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些因为管理不到位而产生的各种问题而逐步呈现出来。
(一)固定资产盘点不严,资产清查存在难度
按规定各级分支机构每年都组织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但由于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使用地点多、电子类机具数量大且型号相同,加之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填写不规范、固定资产部门之间调剂频繁,固定资产实物缺少编号,为固定资产的清查带来了一定难度,错盘、漏盘、重盘现象在所难免,清查工作难于做到真实细致。
(二)帐实不符一定程度上存在
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和账实不匹配。其主要原因有:调出、报废及损坏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使用部门不了解固定资产报废流程,在网点搬迁、装修及资产清理过程中擅自处置、报废固定资产,造成有账无实;出入库管理规定执行不到位,实物管理部门未办理出入库手续直接调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直接领用固定资产,从而造成在账实不符;通过费用等其他途径形成的固定资产,未反映在固定资产账户,造成有实无账。
(三)固定资产核算处置不规范
一是固定资产装修改造,未能将拆除部分或者上次装修费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虚增固定资产价值。二是项目竣工决算造价不真实,为逃避预算投资控制内,对建设项目进行拆分处理;由于工作疏忽决算未能包含所有费用项目,从而造成漏项。三是在建工程达到预定使用状况或完工已移交使用,但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
(四)固定资产投资事先论证不严谨
一是营业网点规划建设不科学,商业银行出于同业竞争、业务发展、经营转型等方面考虑,每年都会进行一定规模的营业网点新建、扩建、搬迁、装修等项目,基层行有时为了完成上级行网点建设任务,在进行网点购置、选址、装修方面未能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从而造成网点选址不当、装修投入过大,未能达到网点建设目标。二是网点建设周期过长。为降低装修对业务产生的不利影响,网点装修改造过程中一般将建设周期控制在二至三个季度内,但实际工作中往往超期,其原因主要有是银行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另外一个施工方不认真履行合同,施工过程中物力、人力投入不足,从而导致了预算不断变更调整,项目建设周期延长。
(五)固定资产管理粗放,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一是营业网点营业面积过大,建设时各类功能区齐全,投入使用后缺少相应人力资源支持,造成网点及设备闲置浪费;二是贪大求全,盲目攀比。装修改造中盲目追求高档豪华,不切实际,未能做到物尽其用;三是设备购置缺乏技术把关,业务使用部门不是根据工作需求提出采购申请,而是片面追求设备大、好、全,导致购置的资产大材小用、性价比低。
(六)闲置固定资产管理不严,降低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因管理松懈部分有使用价值、可调剂使用的固定资产闲置浪费。闲置房屋对外租赁价格偏低,甚至因缺乏管理被他人无偿长期占用,不仅租金无法收取,还可能导致财产的占有权和处置权无法落实。
三、对策及建议
固定资产作为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银行业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管理者必须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扎实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一)完善固定资产制度,规范流程操作
建立和完善各类固定资产登记、调拨、管理考核等规章制度,通过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固定资产规章制度,从而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严格出入库管理,严禁私自调拨固定资产,调拨固定资产时调拨单与固定资产实物同时下发,不要使实物与单据脱节,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权与所有权的一致;提高工作责任心,固定资产卡片记载信息一定要要做到全面、详细,绝不能简单、随意,做到卡片与实物型号、规格一致;规范财产清查制度,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必须查明原因,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二)规范固定资产核算,正确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要加强入账依据的审核,检查会计资料手续是否齐全,金额是否控制在上级行批复之内,杜绝项目拆分;加强项目完整性审查,认真检查项目决算、审计报告,防止项目遗漏;认真核查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会计核算要求结转改扩建项目的固定资产原值;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及时结转在建工程,切实做到账实相符;对固定资产毁损、提前报废的,及时按规定的权限进行报告和账务处理,并注销固定资产卡片。
(三)完善营业网点建设的评估、评价制度
要通过对营业网点区域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科学合理地进行网点建设规划,并由此制定可行性分析报告及投资预算方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过程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及时掌握施工现场信息,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不认真履行合同的供应商依据合同收取违约金,对履约能力严重不合格的供应商坚决列入 “黑名单”,从而避免网点建设周期延长现象的发生。
(四)严把固定资产的配置、采购关
固定资产配置要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使用部门购置需求要进行充分论证,要全面了解业务需求及设备功能用途,技术部门要参与设备的论证、采购与验收过程,减少采购的盲目性,做到资产的合理配备和节约、高效使用。
(五)加强闲置资产管理
要根据闲置资产的性质、类别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对于微机、电子机具类闲置资产要在全行范围内进行调配,使闲置资产在不同机构、部门间进行流动,最大限度的发挥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对拟对外出租的闲置房屋,要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合理租赁价格,签订租赁合同并收取保证金确保租金及时收取及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王玲.商业银行固定资产风险的形成和对称分析[J].风险管,2013,10
摘 要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保证事业单位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总量不断扩大,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也不断加大。由于社会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上级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事业单位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问题 改进措施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近年来,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的情况并未完全改观。由于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使用与与管理规章的学习,事业单位的许多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思想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存在着职工认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己无关,是单位负责人及财会人员的事情,而单位领导往往忙于繁重的行政事务,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是导致单位固定资产闲置、流失、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目前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有些单位因制度不健全而无章可循,有些单位虽然规章制度制订了不少,却执行不力,或者因为制度存在缺陷而不具备可操作性。制度不健全或虽有制度但执行监督不力,结果是一样的。它会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逐渐削弱,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毁损、流失。在日常的管理中,有的部门采购身兼多职,既管采购又管验收、报销,造成固定资产监管不力;有的不对实物进行验收,而只凭购货发票进行登记;有的部门之间固定资产调拨,不按规定向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审批,履行必要的手续,时间一长固定资产实物在哪儿无人知晓;有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长期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结果造成固定资产家底不清、账物不符、账账不符。
(三)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管理职责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专门固定资产综合协调管理机构,而是采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即多个部门分头管理。业务科室管专业仪器设备,办公室、后勤部门管理房产、家具及一般设备和图书资料,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上述这些部门都在管理固定资产,实际上却没有一个机构对固定资产负责协调管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缺少统筹协调,相互交叉时就容易发生职能部门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重复购置现象在所难免,出现漏洞和浪费也难以避免。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保管、维护不力,处置不规范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大多数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不计成本,不核算盈亏,由国家财政拨款或用国有资产创收收益购置,以及部门之间相互调剂,无偿使用。由于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职责挂钩,保管、使用、维护、转移则监控不力,造成设备闲置、非正常损坏、流失等现象较为普遍。固定资产报废处置不够规范,有的固定资产账面有反映,实际已经报废;有的固定资产到了报废的年限,不办理报废手续,长期挂账,金额很大,有的单位固定资产出售不申报,不评估,不公开,资产报废、报损不作技术鉴定,资产处置收益不按规定用途使用等。不能做到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报损、报废不及时,不按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公共服务工作的保障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其他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和职能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领导要带头,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行动上积极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与盘存等制度,积极组织加强实施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促进公共事业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1.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国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专门固定资产综合协调管理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相关的专业人员,确立定期会商制度,专门负责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彻底解决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的问题。
2.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形成单位固定资产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各类固定资产使用科室部门、资产使用人员,分工负责、管用结合、统一领导的固定资产管理局面。
3.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层层分解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并真正落实到人。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要选拔和造就一支思想正确、作风踏实、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善于管理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要努力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业务技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关键。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订和完善一整套完备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在资产使用上,应坚持“随事不随人”的原则。健全资产移交制度,维护资产的完整性。对调离本单位或离退休人员,要先清资产后离岗,先撤销资产使用卡,收回由个人占有使用的资产,然后办理调转手续;对单位领导离任,将资产与资金同时纳入审计程序,将任职期间的资产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离职审计,依据资产和资金审计报告进行离职移交;对本单位内的调动,按其工作需要,仍需使用的资产,可以采取变卡不移物的办法,由财务部门调整资产变动手续;对新的任职岗位不需要继续占用的资产,绝不能物随人走,变成私有资产。
(四)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加强维护,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要加强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破部门、专业的界限。根据开展工作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固定资产,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对使用固定资产要明确相应的管理责任,不能“只用不管”,要按“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固定资产维护和保养,切实保护固定资产的完整无损,对于发生损失和丢失现象的责任者,既要批评教育,又要视其情节轻重进行赔偿和惩罚。加大监督力度,使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这样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减少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问题,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五)加强内部监察和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规范资产管理行为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 管理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的医院绝大多数为公立医院,主要通过财政补贴、贷款及自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归属于国有资产。
如何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搞好产权界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阶段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职工管理意识淡薄,设备购置盲目,核销处置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购置中存在盲目性,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由于缺乏责任心或某些利益的驱动,一些单位管理者比较热衷于买设备、搞基建,在事先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效益分析的情况下,就匆忙地购置,结果导致购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统一部门、多头管理,财务部门管总帐、管金额;总务管房屋、家具;设备科管设备,各部门无明细帐或明细帐不健全。各零用科室无责任人管理财产,无收发、维修记录。固定资产经常几年也不盘存一次,已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核销。造成帐实不符。
3.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失真。当前医院会计核算固定资产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并且不计提折旧。(以提修勾基金的形式在净值产中反映,而不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医院固定资产余额越来越高。与之相应的老化程度越高,却得不到客观、及时的反映,不利于主管部门的监控、管理、评价。医疗设备大多属高新科技设备,更新淘汰快,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中却没有相应的加速折旧及资产减值准备,造成帐面固定资产严重失真。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1.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度到人。从基层抓起,第三级是资产的占用部门,一般是基层科室。大的科室还可细分为若干单元,避免管理范围过大,影响管理质量,三级部门是资产使用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帐和资产卡,领用保管有专人签字、负责。人员调动应及时移交,定期盘点和对帐。第二级(中间级)是职能管理部门,如设备科、总务科、基建科等部门。这一层负责承上启下,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任务重、责任大,宜思想好、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负责人。第二级应分部门、分科室建立数量金额式明细帐,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报废毁损情况,并建立资产卡片与领用科室一式二份,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领用、维修、转移等情况。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是固定资产的最高层。人员可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财务负责人及经济管理专家等组成。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负责起草各种管理规定,及这些规定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不定期进行贵重仪器设备抽查。并设立固定资产总帐及明细帐。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1)固定资产管理中心,指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清查核对制度、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报损、报废、调出审批制度、考核评比奖惩制度等。
(2)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医院定期对本单位的帐务收支,固定资产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必须注意审计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帐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帐实不符,闲置浪费及被非法侵占的问题。
(3)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任何部门购入大型仪器设备必须执行请购、询价、公开招标程序。严把设备购入质量关,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一起从使用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购入设备时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杜绝盲目采购。
(4)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强化增值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内容。科室必须按制度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科室经济核算员负责资产卡片、执行物质管理核算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考核使用情况及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财务科将科室资产占用、维修、损毁等情况量化成数据,进行奖惩。并将结果进行公布,通过考核强化科室保值、增值意识,促进增收节支。
3.完善医院会计制度,规范对固定资产的核算。
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比较特殊,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借记“专用基金一一般修购费”、“事业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月末按一定比例计提“专用基金――一般修购费”,这样核算不仅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也无法为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参考。建议参照企业会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更好适应显示中高新医疗仪器设备价值高、更新淘汰快的特点。并于季末、年末对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利于在会计报表上真实反应医院固定资产价值。
4.建立计算机网络
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来管理固定资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为医院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利用计算机能大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固定资产是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和后勤工作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管理观念的制约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我国中等职业院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疏漏。学校相关负责人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其安全、完整和增值等,实现中职院校快速可持续发展。笔者着重对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反思,以提高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质量。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和反思
一、引言
教育理念的革新,使国家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中职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从根本上完善了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力度。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要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发展诉求,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管理质量。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设置有固定的资产管理员,对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登记,并建立线上资产管理平台,对各部门实物保管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协助。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涵盖的范围很广。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二、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
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其制度层面存在诸多疏漏和缺失。加之,固定资产管理过于形式化。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不注重对固定资产和相关设施进行采购、验收、维护和保养等。对学校内部固定资产实际状况不明确,很难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一般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财务核算都是由财务部门执行的,而教学设备的管理是由不同学科进行负责的。并没有结合学校发展现状,设置固定的资产管理部门,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职责不明。
(二)资产管理意识不足
中职学校应用国家财政拨款,对相关配套设施进行购买和引进。但是其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严谨的资产管理意识。普遍存在重购买和轻管理的现象。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将网络化管理模式应用到了固定资产管理中。但是并没有委托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疏漏。固定资产主要目的是满足相关学科的日常教学需求,各部门基于自身利益,对固定资产进行重复购买,导致资金浪费严重,资源共享效率低,缺乏统一的资产管理规划。
(三)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
固定资产管理需要结合设备购入资金和购入过程中的相关费用,进行记账。但是,实际固定资产的计价方式却是以发票为主,不重视对安装费用和运输费用等进行记录,使固定资产入账不够准确和完整。针对已经投入使用,但是移交手续缺失的固定资产,要先按照估价进行入账,核定好实际价格后,对入账进行调整。比如,部分中职院校建筑竣工之后,验收和决算工作滞后,相关账目不明确。部分获赠的艺术品等没有原始凭据,无法办理入账手续,形成大量账外资产。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不重视资产台账核对,导致资产管理混乱,无法明确反映中等职业学校资产管理情况。
三、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反思
首先,固定资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分配,最大程度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相关部门要结合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划分。校长负责对全校资产管理进行宏观指导,并对重大事物进行决策。财务部门主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总务部门要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统筹管理,并注重管理过程中的权威性。同时,各科室也要有专门人员对本科室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并做好日常使用记录,将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变动或者损坏及时上报管理小组。资产管理小组也要及时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真正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学校要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将相关奖惩措施落实到位。中等职业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以完善的奖惩机制为依托,进而结合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对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和质量进行评定,以此督促他们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同时,学校也要建立清晰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表和评价考核表,充分调动相关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积极性。第三,重视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近年来,我国财务人员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培训比较缺失。学校要通过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再教育,使其不断拓宽专业知识,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同时,要加强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不断取长补短,从根本上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质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提供充足的硬件设施。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未来发展方向。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资产利用率,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赵晓红 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进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趋增加,对它们的管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由财务部门统一建账核算,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分工不明确。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由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健全,不是没有固定资产金额账,就是没有实物账,不能从价值、实物形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反映,不能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和存在状态,不能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二)管理意识淡薄,认识不清。目前,部分单位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重钱轻物,存在很大片面性。观念上的偏差导致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得力,使购置的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固定资产价值的编制与使用价值的隐性流失。
(三)账实不符,家底不清。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固定资产不能做到及时入账,尤其是房屋建筑物;二是购入的固定资产(或接受的固定资产)不入账。
(四)监管机制不完善。由于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及时,出售、报废、转让固定资产不按规定办理,致使单位领导对部分早已不存在的固定资产一无所知,或假装不知道,使其长期挂账。再者,有部分领导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过于轻率,有部分可追回的资产或是碍于情面、或是怕麻烦不予追回,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单位机动车辆或其他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或报废时不按规定的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具体表现在:不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擅自定价,或虽已报废,也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有账无物,在财产清查时形成财产损失。
(五)固定资产利用率低。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薄弱,内部控制度不健全,导致某些单位的大量固定资产闲置,而另一些单位又重复购置固定资产,这样就一方面造成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二、原因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这种现状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淡薄。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依靠国家拨款,而资产一经形成就为单位或部门占有、使用。因此,有些单位领导只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不重视管理;还有的单位领导对财产变动的决策缺乏民主化,不经集体讨论就自行决断处理。也有一些单位领导,将闲置的资产据为己有,导致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与监督弱化。
(二)管理体制不顺。从财产关系上说,国有资产是全民的公有资产,说起来人人都有一份,也“人人有责”,但运行起来并没有全民利益的人格化代表真正负责,出了问题,造成损失,却找不到人承担责任。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机制。资产形成与配置上,财政预算软约束,资产配备无标准可依;资产使用上,缺乏客观公正的资产使用效率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以及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资产的使用效率无法进行有效评估;资产处置上,缺乏规范的资产处置程序,导致处置过程随意,资产浪费及流失严重。
(四)管理法规建设严重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与强有力的政策指导,无法实施有效的资产管理实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有关的法律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实践。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及时、系统、全面地对固定资产的数量金额进行核算,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总量、结构、存在状态以及增减变化。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明确责任分工。
(二)定期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每个单位应当在年度终了以前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以摸清家底。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清产核资规定的程序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后,及时调整账务,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三)建章立制,实现科学化管理。为完善资产登记、保管、核算、出借、报废等工作程序,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起一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使用中,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制定严格的固定资产购建制度。购建固定资产前要从经济、技术性能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既保证满足日常需要,又不造成浪费,做到物尽其用。
2、建立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制度。对经过盘点的固定资产清仓排队,对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又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应由使用或保管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说明报废理由,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作报废处理。同时,注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做到账实、账卡完全相符。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
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
(四)改革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现行的总预算会计核算着重反映体现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资金流入和流出,对于财政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和投资权益得不到反映,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为此,可分别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行政单位可采取虚拟折旧的形式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即:
1、不改变现有的“收付实现制”核算方式,增加累计折旧科目。
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按固定资产原价和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对应科目的差额中反映折旧额。如:固定资产为2,000万元,固定基金为1,800万元,则累计折旧为200万元,随着累计折旧额的增加,固定基金相应减少。
3、编制固定资产使用及折旧情况明细表,在报表后附加说明。
4、年终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一起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评估,以较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有价值。从事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可直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既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净值,也有利于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另外,还可建立预算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运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节支增效的巨大潜力。
(五)建设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在购进固定资产时,就需要根据它的基本信息给它编号,这个编号要包含原值、价格、购进时间、型号等信息,且每项固定资产编号是唯一不变的。这样,要查找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只要记住编号,在财务账上就可以很容易地查到。在报废环节,固定资产处置的残值收入与固定资产编码对应,直到此项固定资产退出单位,其编号也结束使用。
(六)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财政局)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淑瑾.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鲁珠坛,2006.6.
[2]向树枝,石柳叶.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咸宁学院学报,2006.10.
[3]毕雪梅.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干部学刊,2007.1.
关键词:高校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在高校的总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的物质基础,是高校办学规模的重要依据。财政部于2013年12月30日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其中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就是要求高校会计确认基础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此举措导致固定资产的核算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一、高校固定资产历年管理状况
在高校管理中,固定资产管理是重中之重,是反映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事实上,账实不符、账账不符是固定资产管理历年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高校内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脱节,财务部门只管经费收支,不管家底多少,只要购置就给予报销;资产管理部门只是购置和发放资产,不管资产的价值和使用情况,更不管资产是否有闲置现象。固定资产在高校管理中普遍出现了重购置、轻管理的局面;二是在资产核销、报废及清查环节没有建立起一套比较系统、规范有效、责权分明的管理制度。资产处置时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不与财务部门核对账目,出租、出借、捐赠的固定资产不办理相关手续或不进行账务处理,造成固定资产数据不实,账实不符。
二、高校会计制度的新修订、新变化
(一)单位价值标准和类别的变化
新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从原先的单位价值在500元(专用设备800元)以上提高到单位价值在1000元(专用设备1500元)以上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另外对固定资产的分类重新进行了明确,分为以下六大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将原其他固定资产类别进一步细化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将档案纳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二)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新会计制度要求固定资产确认基础应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除文物、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和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高校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高校要合理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按月计提折旧。
(三)对基建账的规定
新制度规定高校为扩展办学规模而专门借款产生的利息费用,属于筹建期间发生的,应计入建设成本内。另外,基建账与学校“大账”按月进行并账处理,在“大~”中设置“在建工程―基建工程”明细科目,核算基建账目的在建工程成本。
三、新高校会计制度实施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一)全面真实的反映学校固定资产存量
新高校会计制度要求各高校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此项举措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客观评价依据,同时为预计固定资产的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参考,还可以促使高校及时报废已经过期的固定资产,为重新购置固定资产提供可靠依据,避免盲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二)强化固定资产清理力度,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就要对学校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由财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共同组成清查小组,以部门为单位对各类资产进行清查,按照固定资产分类列出固定资产明细清单及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为计提折旧做充分准备。通过全校上下核实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现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势必从学校领导到各学院、职能处室及广大教职员工,都对固定资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给予配合和支持。
(三)创新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各高校应该紧跟新会计改革制度的步伐,创新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从固定资产购置、入库、验收、清查、处置等流程的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有序运行。
(四)加强会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此次新会计制度改革是一次重要变革,各级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特别是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会计人员要积极主动对新制度的学习,领会新制度要领,将新制度改革落到实处。此外,要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五)强化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高校的固定资产价值,少则上亿元,多则几十亿元,要摸清家底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必须借助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等信息化系统,上级主管部门应为高校选择一个统一的资产管理软件,实现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的系统定期对接工作,保证两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同步管理,解决长期以来账账不符的难题。
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实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状况的了解程度,以便其端正工作态度、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法来进行管理,使工作效益得到大幅的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固定资产 控制制度 管理
一、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主体
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主体,即解决固定资产由谁负责管理的问题,是构建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首要步骤。长期以来,不少单位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划归财会部门,而财会部门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与资金管理。财会部门负责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与资金管理工作,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财会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在验收人库后款项支付、在处置后款项收人,并根据相关凭证登记固定资产总账与明细分类账,编制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报表,利用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财会部门自身业务繁忙,没有精力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财会部门不保管固定资产实物,没有条件掌握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财会部门与固定资产保管部门属同级关系,不具备领导固定资产保管部门的权力,没有能力控制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不可能承担起固定资产管理主体角色,固定资产管理主体因此而缺失或错位。固定资产管理主体缺失或错位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主体与客体相分离,财会部门不保管固定资产实物,却要承担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职责,固定资产保管部门保管或使用固定资产实物反而不承担固定资产管理主体角色,造成财会部门想管而管不了,固定资产保管部门能管而不管的局面,导致固定资产因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到位而失控,是原有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致命缺陷。固定资产管理主体宜按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即固定资产保管部门是固定资产管理主体。比如图书资产由图书馆负责保管,图书馆就是图书资产的管理主体;实验设备由实验中心负责保管,实验中心就是实验设备的管理主体;车辆、房屋及建筑物等资产由后勤中心保管,后勤中心就是车辆等资产的管理主体等等。单位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必须按其特点指定相应的保管部门,保管部门是实际掌控固定资产实物的部门,也是最有条件了解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的部门。真实地动态地记录与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既是保管部门自身进行管理的基础,更是财会部门准确核算固定资产,保证账实相符,有效实施会计监督的需要,是保管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责。充分发挥保管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是管好固定资产的基础。
二、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是构建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各相关部门及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且相互牵制,使固定资产从购置、验收人库人账、使用、保养维护到处置销账全过程各环节受到应有的监控,做到账实相符,以账控物。要达到目标需解决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编制本单位固定资产目录。单位要根据财政部门相关政策规定及本单位实际情况,按保管部门编制本单位固定资产目录,使相关部门及人员明确固定资产的具体范围,以统一核算口径。
2.构建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统一凭证,即填制验收单、调拨通知单与处置通知单。在原有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下,“按物登卡,凭卡记账”对保管人而言,卡对物没有监控作用,只因卡按物登;对保管部门而言,账对卡无制约作用,只因账凭卡记;对财会部门而言,账与账无法核对,账与实无法相符,只因保管部门与财会部门对同一固定资产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的依据完全不同。这或许是原有模式存在的又一重大缺陷。克服这一缺陷的有效办法就是:新增的固定资产首先必须到保管部门办理验收入库手续。保管部门据实填制验收单一式三联,一联留存,一联随固定资产实物交给保管人员,一联随发票及相关原始凭证交给财会部门,验收单必须由保管人、相关技术人员及保管部门负责人同时签字确认。固定资产变更保管部门,保管部门必须填制固定资产调拨通知单一式五联,经调出、调入双方保管人,保管部门负责人、单位相关领导签字确认后,二联分别留给调出部门及其保管人,作为其调出固定资产的凭证,二联分别交给调人部门及其保管人,作为其调人固定资产的凭证,一联送财会部门。处置的固定资产在办理完规定的报批手续后,保管部门必须根据批复填制固定资产处置通知单一式三联,一联留存,一联下达给保管人员,一联随批复交给财会部门。使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对同一固定资产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具有相同的依据,既便于部门间及部门内对账,又通过对账,起到监控作用。
3.明确保管人、保管部门及财会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具体职责。
保管人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责任人,除负责其管理范围内固定资产验收入库、日常保养维护及安全外,还必须负责根据经确认的验收单对其管理范围内的固定资产建立卡片,根据调拨通知单及时移交固定资产及其卡片至调人部门保管人员,根据处置通知单及时销卡,并定期盘存,做到卡物相符。保管部门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主体,负责制订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负责向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申报本部门固定资产购置、调拨、处置计划;负责组织本部门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负责填制本部门固定资产的验收单、调拨通知单及处置通知单,并及时送达至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固定资产的维修;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养护及安全;同时,应设置专岗,按工作量大小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根据经确认的验收单建立本部门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及统计台账,根据调拨通知单与处置通知单及时销账,并定期与保管人对账,做到账卡相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或抽查,做到账卡物相符,若出现不符,应追查原因,追究责任;定期向财会部门报送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报表,接受财会部门的监督,切实承担起固定资产管理主体的职责。
财会部门作为会计核算与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根据经确认的验收单、发票及相关原始凭证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并设置专岗配备专人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对于无合规验收单的固定资产发票及相关原始凭证,财会部门应拒绝办理报销或付款手续;根据调拨通知单及时调整固定资产明细账,根据处置通知单及其批复及时销账;定期与保管部门对账,做到账账相符;协助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或抽查,做到账实相符;定期编制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报表,利用会计资料进行会计分析,做好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与监督管理工作。
三、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
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是构建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关键步骤。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具有品种繁多,数额巨大,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等特点,这些特点必然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难度大,如果没有统一领导,各保管部门之间,保管部门与财会部门之间难免出现遇事相互推诱扯皮现象,很难从根本上做到固定资产账实相符,以账控物。单位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并配备一名懂资产管理业务的单位领导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产权界定,资产评估,固定资产购置、调拨与处置计划审批或审查报批工作;负责制定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检查督促制度落实;负责协调各保管部门及其与财会部门之间的关系;负责组织固定资产的清查或抽查工作,并将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负责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负责推行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a)-139-02
目前,我国的医院绝大多数为公立医院,主要通过财政补贴、金融贷款及自筹等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固定资产,无论资金来源如何,医院的固定资产应归属于国有资产。医院的固定资产,既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又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的必备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经营规模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水平不高,账、卡、物不相符,家底难清,粗放式、松散型、觉悟化管理的印记随处可见。医院实施成本核算,没有准确的基础数据就难以搭建一个稳固的平台。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管好、用好固定资产是摆在每一个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1,2]。
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搞好产权界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医院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怎样才能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呢?2006年7月1日,北京市财政局颁布实施了《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一年来,北京市各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对医院占有和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顺、资产不清、去向不明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院资产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职工管理意识淡薄、设备购置盲目、核销处置不及时等现象仍然存在。所以,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刻不容缓。
1 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固定资产购置存在盲目性,资产配置不合理
由于缺乏责任心或某些利益的驱动,一些单位管理者比较热衷于买设备、搞基建,见到使用部门购置申请,不经调查、实地考察,在事先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效益分析的情况下,匆忙购置,结果导致购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资产配置不均,甚至闲置,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1.2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没有明确管理部门,出现多头管理的状况。往往是财务部门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管房屋、家具;设备科管设备,各部门无明细账或有明细账却不健全。领用科室也存在无责任人管理财产,无收、发、维修和交接记录等问题。固定资产清查不到位,有漏盘和盘盈资产未登账现象,已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核销,造成帐实不符。
1.3 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
当前有些医院会计核算固定资产仍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不计提折旧。大部分医院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计提减值准备,这样导致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现实净值随时间推移相差越来越大,与之相应的老化程度就越高,却得不到客观、及时的反映,不利于主管部门的监控、管理、评价。而且,由于固定资产的耗损、减值不能在成本中得以体现,从而不能揭示资产潜在风险,必然导致成本费用减少,虚增盈余,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提供。
2 进一步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2.1 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
固定资产清查后,在各项工作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度到人。第三级部门是资产的占用、使用部门,从基层科室抓起,确定资产保管员,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负责,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和资产卡片,对资产领用、科室调换、报残、毁损、维修等程序要严格按规定流程办理。资产管理员调动时应及时移交。定期盘点和对账,配合二级、一级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核算和清查工作。第二级(中间级)是职能管理部门,如设备科、总务科、基建组等部门。这一层负责承上启下,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任务重、责任大,需思想好、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负责人和全院固定资产管理人。第二级应分部门、分科室建立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配置、报废、毁损情况,并建立资产档案,卡片与领用科室一式二份,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维修、转移等情况,适时保持与使用部门资产数量的统一和与财务部门帐面资产金额的一致。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是固定资产的最高层。人员可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财务负责人及经济管理专家等组成。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起草各种管理规定,检查监督实施情况,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不定期进行贵重仪器设备抽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能。
2.2 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2.2.1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应制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清查核对制度、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报损、报废、调出、调换、审批制度、考核评比奖惩制度等。
2.2.2 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医院定期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固定资产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加强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同时,必须注意审计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帐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等,切实解决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闲置浪费及被非法侵占的问题。
2.2.3 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任何部门购入大型仪器设备必须执行请购、询价、公开招标这一程序。严把设备购入质量关,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一起从使用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购入设备时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杜绝盲目采购。 2.2.4 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强化增值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内容。科室必须按制度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科室保管员负责资产咯片、执行物质管理核算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考核使用情况及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财务科将科室资产占用、维修、损毁等情况量化成数据,并将结果进行公布,进行奖惩。通过考核,强化科室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意识,促进医院增收节支。
2.3 完善医院会计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核算
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比较特殊,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借记“专用基金――一般修购费”、“事业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月未按一定比例计提“专用基金――一般修购费”,这样核算不仅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也无法为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参考。建议参照企业会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更好适应现实中高新医疗仪器设备价值高、更新淘汰快的特点,并于季未、年未对固次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利于在会计报表上真实反应医院固定资产价值。
2.4 建立计算机网络
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管理固定资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各种软件的成熟,为医院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利用计算机能大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配置、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根据财政部2007年[267]号文件的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实现资产动态管理。因此,医院要依托网络技术优势,实现物资设备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转移、报废自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动态信息化管理,以此保证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成本归属的准确性、合理性。具体措施:①加强计算机软硬件建设及人员培训,形成以财务科为主干,各使用科室为分支的树状结构。对具体操作人员应依据系统软件要求,事先进行培训,保证网络正常运行。②人员归口管理,定期轮岗。涉及资产管理的岗位,除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可由护士长兼任,业务上由设备科指导外,其余原则上应由有微机操作基础的人员担任,且由财务科统一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实行轮岗,以防纰漏。
总之,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资产利用率是保持医院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深化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使医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咏梅.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初探[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2: 8-9.
一、教育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教育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管理好资产的输入与输出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最基本的要求是资产的型号与数量能够匹配上,资产应该灵活、合理的管理。
早先教育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都是手工管理,所以存在着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管理效果并不是很好;?Y产一般都是交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因此,在实施制度时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对于资产的更改、变动不能及时掌控,时间越久越难理清,最后变成一笔糊涂账,其中不乏某些人借机从中谋取个人利益,导致国家资产没有合理利用在教学上。
(二)目前教育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
教育事业单位把资产管理系统和资产清查系统应用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所有的资产都有相对应的编号,将对应的编号打印出来,制成资产管理标签,在对应的资产上粘贴已做好的标签并进行管理;针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提前计划好实际需要的实物,然后按照计划进行采购,使用时需要进行登记;实施资产清查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每年都需要进行点查核对。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资产管理系统形成相对应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在的管理之间互相联系又互不干扰。
二、目前教育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的缺陷
首先是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对接不上,资产的输入、赠予、作废、输出都没有经过财务部门核实审批,导致财务部门对实际资产情况不清楚,实际资产与账目不相符出现不明原因流失的情况较多,再加上没有科学、合理的关于固定资产监管机制,因此,固定资产损失的较多;其次,对实际的教育事业单位的考察发现,较多的教育单位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上决策草率,没有做充分的论证、调研,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环境等因素,导致所采购的固定资产在整体上并不能完全符合本单位的需求,造成资产的闲置,使用率较低,资金浪费。现在的固定资产管理会将所有的资产进行编号,资产与编号相对应的管理形式实际上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法的一种新的突破,但是教育事业单位在资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同样的资产其他事业单位购买较少,这种管理也比较适合,但是教育事业单位就需要大批量的进行置办购买,就会有数百套的资源进行存放、使用。虽然教育事业单位可以一次性的通过许多的人力和时间将所有的资源都进行编号,再将编号标签黏贴在对应的实际资产上,可是面对这些资产的使用人群他们并不固定,是分散的,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而且人数众多,资产也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比如学校需要进行大型考试或者其他活动,在一教室的桌椅就会在三教室、四教室之间来回移动,那么刚刚标记好的标签就已经有一部分不见踪影了,而且很多标签会被学生撕掉或者随着时间流逝会被剐蹭掉,要是按照“没有标签就不能确定是单位的资产”这种死板的模式管理,只会给资产管理工作增加困难和工作量。
三、应对措施和提议
(一)确定固定资产管理的专职人员
首先要确定固定资产管理的专职人员,财务部门长久以来一直兼顾着各个教育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但是,实际上财务部门本身就是一个业务繁杂的部门,并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也无法把控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所以,财务部门并不适合承担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职责,一个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专职人员的缺失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致命弱点,也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不得当,资产流失情况时有发生。
对于目前的情况,教育事业单位可以确定一个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职位,明确该职位的责任、业务流程、业务标准。这样避免了财务部门因业务交叉而产生的管理缺陷,同时也保证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明确的责任人对其负责。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内控制度建设,严格管理各个环节
加强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内控制度建设,严格管理资产管理流程上的各个环节。所有的资产置办采购都要按流程先由使用科室提出完整、详细的需求申请,单位高层根据预算安排研究批准后,由采购部门按需求标准通过政府采购方法买到符合使用需求、质量过关、价格合适的资产。对于单位资产的使用按业务流程需要报备给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登记造册,使用人员按要求检查并签字,若借出期间资产出现破损或者遗失的情况由使用人负责;归还时管理员要检查。资产的输入、流出、捐赠、损坏都需要经过财务部门审核批准,处置款项要及时登记入账,做到账物相符;加强固定资产的内控制度建设,对每个管理环节都制订详细,明确的操作流程,运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办法,进行制度完善、定岗定责、管理留痕,让管理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账可查,账物相符,提高资产的精确核算与科学调度,让固定资产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资产闲置,资金浪费的情况。
(三)标签式管理
在固定资产上进行黏贴标签时,相同种类的大批量资产可以只编排一个编号。例如,有60张相同的桌子,之前的模式是每张桌子都要有一个对应的编号,标签上要注明内容包括:某单位资源管理标签,资源名称是单人课桌,类别是课桌类,编号为A,每张单人课桌的单价为180元,型号是YX-012,于2015年5月5日采购,主要负责人是卢慧,存放位置是在B教学楼三教室需。要从1号排到60号,标签也需要60张,针对教育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的特殊情况,可以将同一批资产编排一个编号,标签中的内容添加上资产的单价,总金额以及总数量即可,也就是在原标签中加上总数量60张,总价值10800元就可以了。如此就可以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方便资产内部转移和使用。
(四)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检查与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尤其是在资产的购置、处置、核算、清查等的财务审计中,加大事前事后的审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教育单位固定资产的效能,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教育事业单位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四、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提议
关键词:学校 资产管理 预算
一、摸清家底,做好预算,合理配置
现阶段,义务教育学校的资产来源不仅仅只是财政拨款,自己购置;还有县财政局采用政府采购形式配置的大量实验仪器、班班通电视网络教学设备;省财政厅下拨大批课外读物,音乐、体育教学器材;县教育局调拨了一些“撤点并校”过程中的调配资产;社会爱心机构捐赠微机等多元化来源。学校应将这些资产全部及时登记入册,纳入学校固定资产总账,统一管理。从保证教学出发,本着勤俭办事业的原则,统筹学校资产,不足的按规定程序提出申购计划;多余闲置的上报县教育局、县财局,可调配给其他单位,不得长期放置在保管室睡大觉,摆在柜子上做样子,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或流失,最大限度的发挥投资效益。
二、签字背书、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早在明朝洪武年间,一些窑砖的上面就刻有负责制造官员的名字,相当于官窑责任制,谁建的谁负责。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一倒查,一眼就可看出是谁的错疏,谁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固定资产从申请、审批、采购、入库、领用、清查、报废、回收各各环节也应详实记录,责任落实到处、班、组、人。
会计根据有购买人、审批领导、验收人、接收人签名的原始发票或有移交人、监交人、接收人签名的移交清单入固定资产总账,建卡片账;保管根据有购买人、审批领导、验收人签名的入库清单,收实物入库,上账登记,建固定资产明细账;使用时,领用人签字,谁用谁管,用完归还,由学校负责配置和调整;人员调动一定要将自己名下管理使用的资产归还学校才能开调令。每年定期组织将会计管理的总账、卡片账与保管的明细账、实物清查盘点,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对报修、报废、失窃的物品由责任人写出原因,记录在案。由校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正常核销还是追究责任,是批评教育还是赔偿损失或处分。
三、设置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学校应指定专门领导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根据单位实际需要及时补充修定和完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资产管理行为。学校应选择廉洁奉公,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担任固定资产的专职保管或分管工作,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做好入库、出库登记,协调资产的使用,汇总编报需求计划。同时还应设置资产维修或维护部门,对资产进行检修、保养;对师生进行操作培训,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延长资产使用年限。有机会让这些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对固定资产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使国家花大力气配置的这些资产能更好的为教育教学、生活服务。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保护公物的责任意识
“比习俗的他人管教更有效的是人们内心的自觉和制约”因此,学校的资产仅靠一部分人看、管还远远不够,还应通过校会、班会、板报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大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校园的一切设施都是为全体师生服务的公共设施,爱护公物、人人有责。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不在课桌墙壁上随意刻划;爱护体育器材,不要乱丢乱玩;进微机室要穿套鞋,不要污染机房环境;正确操作电脑、班班通设备;要爱护宿舍器具,不能随便拆卸等等,教会学生一些正确使用资产的技能,养成良好的使用公物的习惯,建立适当的奖罚制度,全体师生相互配合、相互监督、齐抓共管,共同用好校园资产保证教育教学有序进行。
五、学习掌握《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做好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的衔接工作
2013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会计制度,将“固定基金”修订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引入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如实反映了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和其新旧程度,弥补了老会计制度的不足。同时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再提取修购基金,其维修改造资金全部由财政给予保障,再次体现了国家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
六、学校应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使用和处置资产
学校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任何人没有随便处置的权力。学校购置政府采购目录外的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学校对外出租、出借、捐赠、对外投资、报废、处置的闲置资产均应上报教育局审核同意后报县财政局审批,残值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上缴国库。新制度,还引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处置资产时记入本科目。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 ,“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收到残值或发生处置费时,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或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 贷记“银行存款”; 处置净收入上缴国库时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 , 贷记“上缴国库款”;同时结转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
总之,学校的管理重点不仅只是抓升学率,还应注重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它是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物质基础;是实行学校固定资产优化配置的手段;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善的有力保障;是国家赋予我们为教育事业保驾护航的任务。
参考文献:
[1]2013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编委会. 新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院固定资产的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使用效益,保障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行,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成立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在后勤管理处设立办公室,统一管理学院固定资产。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合理配备、节约并有效使用固定资产,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三条 学院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管用结合的原则,实行固定资产委托管理。校产管理委员会与各部门、系(部)签订固定资产委托管理协议书。各部门、系(部)确定分管固定资产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员,对所管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必须办清交接手续。校产管理委员会每年年末对各部门、系(部)固定资产委托管理协议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章 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与计价
第四条 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
一、耐用年限一年以上,一般通用设备单位价值500元以上、专用设备(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单位价值800元以上,能独立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二、单位价值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及图书等资产。
第五条 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它固定资产。
一、房屋及建筑物,指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包括教学和科研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产经营用房、仓库、职工生活用房、食堂用房、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桥梁、围墙、水塔、雕塑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二、专用设备,指各种实验教学使用的具有专门性能和用途的设备。
三、一般设备,指办公和事务用的通用性设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具等。
四、文物和陈列品,指古玩、字画、纪念品、装饰品、展品、藏品等。
五、图书,指图书馆(室)、阅览室、资料室的图书资料等。
六、其它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分类明细为十六类:01、房屋及建筑物 02、土地及植物03、仪器仪表 04、机电设备05、电子设备 06、印刷机械07、卫生医疗器械 08、文体设备09、标本模型 10、文物及陈列品11、图书 12、工具、量具和器皿13、家具 14、行政办公设备15、被服装具 16、牲畜
第六条 固定资产的计价:
一、购入、调入的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调拨价以及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等记账。购置车辆按规定支付的车辆购置附加费计入买价之内。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三、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改建、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记固定资产账。
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根据捐赠所提供的有关凭证记账,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五、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值的按照估价入账。
六、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入账。
七、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价入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八、名贵标本、树木、植物、花卉,按产地、自然界存在数量、繁殖栽培难易程度、品种、规格、年龄、栽培成本、观赏价值等情况,综合考虑估价入账。
九、动物、牲畜以成龄为计价点,购入的按购入价入账,自繁自育的比照同类估价入账。
十、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
第七条 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一、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的;
二、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的;
三、将固定资产一部分拆除的;
四、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暂估价值的;
五、发现原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有误的。
第八条 固定资产不实行折旧,按原值入账。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
第九条 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管用结合的原则。
第十条 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职责范围
一、财务处是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一级物资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范
围是:
(一)宣传、传达、贯彻执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关于高校物资管理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方针政策。
(二)负责全院各类固定资产(包括土地、房屋、构筑物、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图书音像资料、家具及用具等)的总帐及动态管理。
(三)根据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审批情况做好财务预算的安排。
(四)完成学院领导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
二、后勤管理处是学院房屋、构筑物、土地、办公、日常用品等管理的职能部门,其职责范围是:
(一)负责拟定公有房产管理规章制度及办法;
(二)负责公有房产的分配使用和调整;
(三)负责公有房屋产权证办理;
(四)定期核发校内各单位公有房产使用证;
(五)负责每年向学院校产管理处上报学院房产、构筑物、土地总帐及变动情况汇总。
(六)学院公有房产管理政策及重大事项须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批准后实施。
(七)负责对购入各类物资的验收工作,根据学院规定做好采购物资的入库、领用、发放、结算等工作。
(八)办理固定资产的处置事宜,包括固定资产的变更、转让、调拨、租借、报损、报失、报废及废旧物品的处理等。
(一)负责制定全院实验室建设的教学设备添置规划。
(二)负责制定全院实验室仪器设备、体育器材管理、维护、保养制度并组织检查落实,负责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估、技术档案资料归档等管理工作。
(三)负责管理学院各类图书资料。
(四)负责每年向校产管理委员会上报学院书资料总帐及变动情况汇总。
(五)根据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和部门正常运行的必要,组织相关部门对申购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论证;负责向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提供各部门申报物资汇总分类材料及论证结论。
四、校产管理委员会对各部门、系(部)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系(部)是学院资产二级管理单位,在校产管理委员会授权范围内,组织实施本部门、系(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行政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负有全面的管理责任。其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执行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资产管理的实施细则,加强规范化和使用效益的管理。
(二)对本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在学院规定的权限内有调配权,但必须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并会同校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做好帐物登记处理。
(三)配备专职或兼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好本部门固定资产的帐、物,根据学院校产管理部门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保证帐、物相符,认真做好有关校产管理的各种统计报表工作。
第十一条 院内各部门、各系(部)应设专人承担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对所管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负有责任。固定校产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要实行严格的交接手续,帐、物清点无误,签署交接文书后方可调动。
第十二条 房屋建筑物的管理
一、房屋建筑物的建造、改造,要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纳入建造、改造计划,审批后实施。房屋建筑物建造、改造后,要经过专业验收鉴定,管理、使用部门凭鉴定意见验收,根据审计确认的价值,办理固定资产增加的入账手续。
二、房屋建筑物的改造、改建和拆除必须进行技术鉴定和可行性论证。未经有关鉴定和审批,任何部门、系(部)不得擅自对房屋和建筑物进行改造、改建和拆除。
第四章 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
第十三条 添置固定资产必须根据学院发展规模和学科设置情况;按照教学、科研、生产经营、行政办公、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要,全盘规划,保证重点。贯彻勤俭办学的方针,避免重复购置,积压浪费。
第十四条 购入、调入和自制、自建完工交付使用增加的固定资产,不分单位、不分经费来源,统一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属于技术设备的由技术部门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发票、固定资产调拨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部门的领用手续。
第十五条 接受捐赠或盘盈的固定资产,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办理接收和交接,并据固定资产交接单、捐赠协议、发票或固定资产盘盈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部门领用手续。
第十六条 新增固定资产一律到校产归口管理部门办理验收,登记固定资产编号、粘贴固定标签、入固定资产帐;经验收人员及主管负责人签字之后,财务部门方可办理报销手续。未经校产归口管理部门办理上述手续的,财务处一律不能报帐。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的减少变动(调出、变卖、盘亏、报废、丢失、损坏)都必须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全院各部门、各系(部)占有或使用的固定资产,其产权归学院所有,处置权归校产管理委员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固定资产报废、调出、变卖、串换或私分。
一、固定资产的调出、变卖,须按评估价转让。经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校产归口管理部门销账后,书面通知财务处减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 固定资产的盘亏、非正常损失减少,须及时报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校产归口管理部门销账后,书面通知财务处减记固定资产科目。
三、设备的正常报废,使用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提交校产归口管理部门;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提交学院仪器设备报废鉴定小组鉴定;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根据鉴定小组的鉴定意见审定;若报废设备的价值超过限额的,须报市国资部门审定。校产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审定意见销账后,书面通知财务处减记固定资产科目。
四、交通运输工具、房屋建筑物的转让必须依法到有关部门办理过户手续。交通运输工具的报废须经有关部门办理报废回收手续。
五、报废固定资产收回残值,应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的有关规定,上交学院财务处,并纳入学院年度设备经费。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手续完备后,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回收、处置或授权归口管理部门处置。
第十九条 对使用部门长期闲置、多余或不能有效利用的固定资产,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审核,报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审批后,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进行处置和调剂。
第五章 固定资产使用及维修的管理
第二十条 房屋建筑物的维修
一、保修期内由承建单位负责,保修期后由后勤管理处负责。
二、保修期后,房屋和建筑物的零星维修,后勤管理处负责维修;房屋建筑物的大修理、改良性修理(修理费占房屋建筑物原价的20%以上),视费用支出的大小报请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
第二十一条 其他固定资产的维修。
一、保修期内,教学科研设备由实习实训中心联系落实;行政办公设备由使用部门直接与后勤管理处联系落实。
二、保修期后,教学科研设备维修须向实习实训中心提交维修审批单,经申请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同意后办理;行政办公设备维修由各部门、各系(部)向后勤管理处提交维修审批单,经申请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同意后办理。
第二十二条 院内固定资产的调拨实行归口负责制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调拨由实习实训中心负责,做好资产的部门划转手续。行政办公设备的调拨由院长办公室负责,后勤管理处根据院长办公室的调拨意见办理资产的部门划转手续。
第二十三条 教工借用学院固定资产,必须向校产归口管理部门办理借用手续,按照管理权限经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同意,届时按期归还。教工调离必须事先办理资产归还手续。教工无正当理由,长期占用公物不还,使用部门应及时追缴所侵占物品,或从工资中按资产账面原价扣款。
第六章 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
第二十四条 财务处登记固定资产总分类账,实习实训中心指导下实验室登记教学科研设备明细分类账,图书馆登记图书明细分类账,后勤管理处兼记其他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
第二十五条 校产管理委员会统管学院国有资产。财务处、实习实训中心、后勤管理处每年向校产管理委员会提供有关资产帐目。
第二十六条 校产归口管理部门每年须向各部门、各系(部)提供一次该部门的行政办公设备明细账,各部门、各系(部)要认真地将明细账与实物进行核对。实验室和图书馆在实习实训中心指导下,每年必须对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料进行一次账实核对。盘盈的要及时调整账目,保证账实相符;盘亏的要追究责任,并及时调整账目。校产归口管理部门每年年底将抽查部分部门、系(部)的固定资产,对其进行账实核对。
第二十七条 学院进行机构调整(分拆、合并)时,各部门、各系(部)要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交接手续。
第二十八条 实习实训中心要加强对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料使用效率的考核。
第七章 附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