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34: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教育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7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294-02
1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的特点
远距离成人教育是以现代广播、电视、录像等为媒体,以文字教材为基础、面授辅导为补充,对成人学员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是集自学、视听和课堂教学优点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远程成人教育同普通教学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施教的广泛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用现代媒体和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手段教学,施教面广、容量大,可以承担社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初、高中毕业生的考后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继续再教育、培训学习,可以使初、高、中等农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覆盖到基层一线。
(2)办学内容的社会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培训的目标是加速科技培训进程,提高基层专业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发展特色农业,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标,增强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编设课程、组织教学时,都是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的,开设的专业围绕着农业发展这个主体,涉及各个行业,以满足工作及生产的需要。
(3)学习方式的便利性。由于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以及学习培训区域、场所、资金等的限制,基层工作人员,尤其是广大的农民不可能进行专业院校脱产学习,他们要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只能边工作生产边学习,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育是送教上门,并且学习费用低,这正好适应了基层专业人员和农村学员的这一要求。
(4)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学媒体除文字教材外,还有音像、广播、电视、卫星接收等教学辅助设施,通过采取自学与面授辅导相结合,书本与声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教学形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掌握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师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自身特点自愿选择、自由结合。
(5)学用结合的实效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根据学员的特点施教,结合当前的工作重点、新科技、新知识施教,学员大都不脱产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使科技知识和先进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当前制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发展的因素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面向农民的远程成人教育学校,有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目前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宣传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群众对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育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远程成人教育的机构不健全、人力不足,对远程成人教育的宣传不够,接受教育的人员不多,普及科学知识的面不广,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2)教育经费缺乏。由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教育面对的是广大农民,他们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对他们的教育必须要投入比传统教育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再加之远距离成人教育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完成一整套教学过程的。因此,具备必要的教学设施,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发展,资金不足是制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由于大多远程成人教育工作人员只精通1~2门或部分专业知识,而农业是一门“百科书”,在实际教学当中往往对专业以外的知识以及对当前的新知识、新技能学习不够。必须鼓励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师做到“一专多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农民、农业服务。
(4)学员文化层次差异较大,整体提高学员素质的难度大。由于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文化层次各异、素质相对较低,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各有不同,要想让他们尽快达到教学所规定的目的,有着比其他教学方法更高的难度,必须分层次开展培训教育,以实现远程成人教育的目的。
3改进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工作的措施
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工作就必须从大农业角度出发,按照远程成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逐步摸索出一套更为适应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工作和社会发展的教学措施和办法,保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1)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办学体系。远程成人教育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科学技术来完成一整套教学过程的,因此,它要求学校必须建立和健全一个完整的办学体系、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才能达到远程成人教育的教学目的,为此,应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体系和必要的教学设施。办学体系:一是领导体系。远程成人教育的社会性特点决定的办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协作来完成。因此,各级政府应成立由教育、财政、科技、组织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并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办学经费、教学设施建设以及确立办学指导思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等方面起到组织协调、安排落实的作用。二是管理体系。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这种远程成人教育学校,有着“远、大、散 ”的特点,管理工作的好坏是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保证条件,只有实行规范管理,才能使教学工作有序健康地发展,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必须规范和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管理体系,即从组织、思想、工作管理等方面入手,完善管理机构,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制约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使各项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三是辅导体系。辅导是弥补远程成人教育师生之间不能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应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以科研、科技推广及生产等各门类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使所开设的各门课程的面授辅导按教学大纲要求得以保证落实。办学设施:一是实验、实习设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应根据设置的专业,建立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实验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器材,有了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才能使理论知识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促进理论与技术技能的巩固和提高。二是声像设施。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前提下,根据各自的经济文化、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差异,合理配置和选择卫星接收、录音、录像、标本、挂图、模型教具等多种教学媒体,使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有机结合起来。
(2)发挥优势,弥补不足,落实教学环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自学、视听、面授辅导等,自学与视听环节的落实,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要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必须注重自学与辅导相结合、视听与面授相结合。一是自学与辅导相结合:首先,要强化学员对自学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自觉自学的思想基础,引导学员明确学习目的和自己肩负的责任。其次,指导学员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自学计划,使自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再次,加强自学过程中的指导,培养学员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最后,督促检查自学情况,提高学员自学水平,保证学习质量。在此基础上,辅导教师可根据学员自学实际,抓住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答疑、检查,解决自学中的实际困难。二是视听与面授相结合:在音像教学的基础上与面授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视听与面授相结合,则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热爱教育工作,要经常深入乡村进行调查研究,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强教师技能素质的提高,要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工作,使教师掌握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尽量做到一专多能、一人能胜任多门课的教学工作。采取自学、视听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根据学员的层次结构,利用电化教学的现代化手段,灵活进行视听与面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打破地区界限,探索远程成人教育改革的新路子。要从大农业角度出发,打破地区界限,要“找米下锅”,主动地走出去,不定期地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乡村,调查了解社会需求情况,不断扩大生源,将农、林、牧、水等各相关行业的有志于参加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青年人都吸收到学员队伍中来,逐步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同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应当走长、中、短三结合的道路,即大专、中专、“绿证”、实用技术培训一起抓,无论是哪一层次的教育都应将“实际、实用、实效”的教学特色体现出来,全方位施教,更好地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推广教育;市场竞争力;特点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的竞争力也日趋严峻,大力加强农业推广教育对提高农业劳动者市场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也会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均耕地面积却远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短期内这个矛盾是无法更改的,需要长久的进行农业推广教育,这是一个长期的攻略战。农业需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加大农职教育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国民的收入,改变现阶段多存在的一些问题。
1要认识农业推广教育
1.1农业推广教育
农业推广教育的对象是以农民为主,是以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以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提高农民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从而改善农村生活状态,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1.2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
农业推广教育具有普及性,不是针对某一类人群,它包含成年农民,农村干部及妇女、青少年,又因对象的普及性高,所以文化水平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农业推广教育的工作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大。
农业推广教育的接受者,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单单的为获取知识,而是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之上,所以农业推广教育必须要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必须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的农村结构,并做到理论于实际相结合。这就是农业推广教育的目的。
农业推广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是单单的传授知识,而要进行实验、技术的培训、指导以及服务等,并在这个过程中转变受教者的思想及行为,从而使得受教者更容易接受教育。农业推广教育并不是一次的教育,因为知识、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已经急剧缩短,一项新技术随着实践的推移势必又会落后,而受教者需要的是不断的更新知识,以使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之中。
遵循农业推广教育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农民及时获取所需的知识技术,了解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熟练掌握技术,才能做好农业推广教育工作,才能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及市场竞争力,才能改善农村经济,促进社会发展。
2农业推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农职教育环节薄弱
尤其是农业教育,农民的技术知识水平较低,农业推广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是普通教育的补充者,这样的潜意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及农业推广教育的不理解所长生的误解,这样的观念在许多地方领导者甚至整个社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直都被作为普通教育生源辅助,在近年来的经费投入中明显可以看出,农职教育一直处于次要的地位。在农村受教者的比例于发达国家相比就比较低,无法满足现代科技社会的需求。
2.2农村劳动者的年龄比例不均匀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人均土地却比发达国家少很多,收益又低,这样就使得很多高学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劳动者就趋于老龄化。老龄化的严重也就阻碍了农业推广教育的实施。
2.3受教者的思想意识落后
由于我国的农业劳动者思想意识落后,收入普遍低下,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大背景下,无法抵御市场经济的考验,不能适应当下的市场经济,缺乏创新,害怕风险。
3如何提高农业劳动者市场竞争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推广教育的基本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基础做法就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事态看,调节农村生产结构,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符合社会化生产的需求就是重中之重。
3.1市场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是竞争的优势在市场上的体现。竞争的优势包括许多方面,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技术是否适应当地特色,是否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状态,是否复合市场需求等等,但是有了竞争优势也不一定就具有了市场竞争力,在与发达国家相比下,我国的农业市场竞争力不高,综合效益低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现象尤为突显,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工作,调整市场结构、调节生产关系,使之适应当今社会生产发展下的需要。
3.2提高农业劳动者市场竞争
加强宣传,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渠道使受教者了解什么是市场竞争,只有知道了市场竞争,才能了解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才能了解市场行情,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从思想上主动接受教育。
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当地情况,多种方式对受教者进行农业推广教育,树立模范带头标兵,针对受教者的年龄化、性别化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消除受教者的消极心态,争取使教育工作无盲区。
紧抓青少年的培养工作,普及义务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大力拓展农业推广教育的内容,不断创新培养的模式,只有不断的更新模式才能适应不同的受教群体,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受教者,才能使农业推广工作做到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
想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务必需要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农业推广是一个浩大的教育工程,需要一个这样的完善体系做保证,还要有一批有素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有经验的专业干部队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三个基本思想,从大局出发,团结、齐心、才能做好农业推广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职中教育 农业专业 教学思考
一、职业中学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简而言之,职业中学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两方面功能:直接为社会发展提供实用技术性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学生,为以后提供实用技术性人才准备生员。从这层意义上讲,职业中学教育必须在稳固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强调劳动就业,在学生没有升入高等学府的情况下,能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然而一段时期以来,不少职中教育却基本上是沿用普通中学的教育模式,虽然“专业性”极强,但“职业技能性”的特点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没有从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没有从单纯的学术教育中分离出来,形成自己独有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因此,对职中学生的教育,要做到“学术性教育”与“技能性教育”的双投入。既做到对学生基础文化的教育,又必须坚持“能力本位”、“能力中心”以市场标准为主导。
二、改善农业类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改善农业类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必须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目前,职中农业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具有“专业性”,但“职业技艺性”特点未能体现出来。总的说来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公共基础课所占学时比例偏大,结构不合理;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比例失调,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学科专业类课程比重大、技能训练课程选择面太小。根据上述情况,中专农业类专业课程改革必须从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的实际出发,建立一个以一定专业理论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保证的课程体系。
三、新世纪农业的主题是发展知识化农业
中专学校也应像高职、高专学校那样,抓住知识化的关键领域,培养、造就和储备大批适应这种变化的应用型人才或为高等学校提供一批坚实有力的后备军。知识农业是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主导因素的农业,是知识高度密集,多学科高度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知识农业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基本特征: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农业可稳定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无形资产投入农业并起决定性作用;农业高度产业化、市场化;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一些专家认为世界农业在迈向知识化以后的进程中,将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向高科技农业的方向发展,并将展现“基因农业”、“精准农业”、“网上农业”、“太空农业”等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面对汹涌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面对不可抗拒的知识农业时代的到来,变革中的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将是一次世纪性机遇和抗战!
四、抓好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坚定学生学农信心
职中学校学农学生越来越少,刚入学时学习兴趣提不起来,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因此学生入学军训后首先应该利用学生周会、上课、板报等对学生进行国家政策、国家发展形势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国情和在农业发展上方针政策;其次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到到农业高新科技园参观,让学生亲自体验采用高科技种植但风味独特销路不错效益可观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学生们参观回来之后对农业学习改变了他们的看法,认为学农依旧光明前途,尤其科技园品牌农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使同学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农积极性并坚定了专业思想,认识到学农照样可成才。
五、转变观念,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起点、发展方向和专业要求的不同,本着“立足够用、适当拓展”的原则,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兼顾大部分学生起点较低的现状,体现层次组合。在教学内容、进度上允许有弹性,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实现“人人成材,个个成功”的办学理念。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对口升学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而就业层次的学生则着重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并相应增加了专业技能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实行作业、练习的区别化
六、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实践教学
农业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本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专业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更显重要,而实践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和丰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应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状况,通过科学的岗位能力分析,按季节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组合各技能模块。对各目标课程进行认真编制,编写各学习单元资料,实施教学计划,课程组合上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界限,把某些专业基础课放在专业技术课中讲授,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按照职业目标和生产季节组织专业教学。
七、更新观念,实施信息化教学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强国之一,农业发展历程悠久,农业生产与地域环境、民俗活动都产生了非常紧密且难以割舍的相互关系,进而对地域文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农业民俗音乐是地方居民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用以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个人思想和记录农业活动的一种特色音乐形式,它不仅是农民精神情感和农业思想的“音乐化”表达,还是记录农业生产活动与地方民风民俗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宝贵的音乐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环境下,传播民族文化和梳理民族文化自信对于现代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如何运用农业民俗音乐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民族文化价值体现,是现代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重点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对《农业民俗研究》一书的详细阅读,将结合农业民俗音乐的特点及价值,进一步分析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的作用和意义,并针对农业民俗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提出部分参考思路。《农业民俗研究》是一部围绕民俗节气文化、农具发展历程和乡土景观赏析等内容编写而成的农业民俗知识文集,由季中扬、杨旺生两位教授编著,并在南京文学艺术联合会的资助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发行,全本共收录20余篇相关文章。书中节气文化研究部分主要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历史与生活传承,突出节气变化与农业民俗的紧密关联;农具发展研究部分阐述了中国农具的变革与发展历程,通过现实案例表明农具对农业民俗的重要性;乡土景观研究部分对比分析了中国乡土景观与日本乡土景观的研究方法,并以哈尼族梯田文化、太湖东部平原传统聚落文化等实例研究展现出乡土景观的文化艺术价值。总的来看,该书内容详实、层次分明,可作为学习和研究农业民俗文化的有效参考读本。
一、农业民俗音乐的特点与价值
农业民俗音乐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传统乐器与声乐基础元素以多元化形式完成演奏,以提高农民群众劳动热情和生活情趣的音乐形式,是传统民俗音乐的重要组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农业民俗音乐发展历程悠久、种类多样,山歌、民谣、劳动号子等各种农业劳动相关的音乐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不仅记录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还蕴含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民俗文化,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农业环境和音乐艺术发展形势,具有宝贵的历史意义和音乐艺术价值。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民俗音乐既可以起到振奋人心、促进生产激情的有效作用,也能通过音乐艺术内涵增强农民群众的思想感悟并丰富其情感精神,由此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的意义
首先,农业民俗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蕴藏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能够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音乐艺术全面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魅力和特色化的音乐艺术内涵,从而有助于在欣赏和学习过程中吸收、借鉴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全新的传承与发展。其次,农业民俗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在给予他们独特的音乐享受和艺术内涵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促进其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对流行音乐和抒情歌曲的欣赏,切实体会传统民俗音乐所带来的特色音乐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进而逐渐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最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对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学生对农业民俗音乐专业内容和艺术特点的熟练掌握,有利于推动农业民俗音乐创新,由此助力传统民俗音乐的长远发展。
三、音乐教育中农业民俗音乐的运用策略
一是丰富教学内容。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应当重视农业民俗音乐的价值意义,将其重要性与现代音乐等同,使全体师生具备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理念。与此同时,搜集、整理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内涵的农业民俗音乐资源,并将其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中,这样既可以增加民俗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占比,还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广泛存在的特色农业民俗音乐,进而感悟民俗音乐文化内涵和传统艺术文化魅力,为他们对农业民俗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奠定理论和思想基础。二是优化教学模式。运用农业民俗音乐不能只是简单地在音乐教育课程中增加教学内容,这样除了加重学业负担、引起学生反感情绪之外,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音乐教师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互动、音乐表演等方式开展多元化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对农业民俗音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欲,有效提高教学成效。三是加强教学实践。农业民俗音乐是一种源于农业生产生活又富含传统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应当突出其实践应用性,以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对农业民俗音乐产生切实认知,并且实践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农业民俗音乐专业水平,使其切身感受到民俗音乐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主动成为弘扬与传承农业民俗音乐文化的有效力量。
作者:季中扬 杨旺生
[关键词]应用型 农业推广硕士 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227-01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从2009年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范围;认为开展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需要。[1]可见,对于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为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的意义所在
地方农业院校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为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涉及的培养领域基本囊括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2],而且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与管理,更加注重国家的方针政策、农业操作技能、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领域中能够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全局的专业型人才。地方农业院校的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究
(一)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鼓励教师到实际的农业推广实践中去,接受农村发展的综合实践锻炼,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
1.增强综合性学科意识。教师在农业推广实践中会发现农民素质、政府导向、相关政策、传播方式、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制约一项技术或理论的应用,任何社会问题都不可能靠单一学科得以解决,必须确立综合性学科的意识。关注农业政策的研究,以及农民的需求和行为特点,使得更多的农业科学应用到解决“三农”问题中,建立更多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
2.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应用型农业推广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更加关注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思考问题的解决,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开放的实践环境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农业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预防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生。
3.获得实践经历与经验。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教育应重视实践经验和实践经历,如果教师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理解理论的实践价值,他们就能够形象地教授理论知识,使理论作为抽象的思维在经验的基础上呈现更具操作性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的创新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培养农业与农村管理机构、农业服务、农业技术等岗位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职业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教学中,并没有把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出来。实际上,很多农业院校的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缺少能够适应应用型人才的优秀教材与案例,有的培养单位甚至直接使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材或将其简化后使用,或者将国外的教材和案例拿来使用。
建设适合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综合性课程,建立符合自己学科特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内容的创新是十分有益的。
(三)加强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的开放性
对于现有的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术性与实践性相隔离等这些问题,建立开放性的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对于突破这一传统学术理念的束缚将是有效的措施。[3]“双导师”制是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能够采取并且会继续扩大使用的措施,校外导师的参与使得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体系更加具有开放性,除了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增加外聘教师的比例。为了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加开放,应用性更强,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型,加大具有实践经验外聘教师的比例是必要的。在论文选题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把应用型专家放在突出地位。
2.在实践中寻找论文选题。应用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最重要是克服论文的学术倾向,要从实践出发,选择直接解决实践问题又适合个人能力与客观条件的课题,这就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以及其性质和研究方法。研究者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实问题,从中凝练出论文题目。这些实践性论文的完成,就需要学生必须深入实践,坚持调查和实证研究,而不是对现有文献进行堆砌、描述和解释。
综上所述,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对于人才的自身发展、社会的实际需求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翔.参与式教学在就业与创业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08(8):4.
日本是东亚模式的代表国家。东亚模式是指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的农业生产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国家立法为保障,以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培训主体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目标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一)开设农业高中
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日本专门设立农业高中,培养农业劳动力,普及农业知识和技术教育。日本农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自营农以及从事有关农业产业的技术人员,并十分重视两者的兼顾。1994年日本农业年鉴统计显示,在日本各都道府县中设有农业高中378所。在日本各都道府县中,设立农业高中最多的是北海道,有32所;其次是千叶县、福冈县、宫城县、福岛县、长野县等。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提倡全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因此,不管从事哪个行业的人,都面临一个如何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问题,农民也不例外。在日本,为农民提供继续教育和深造机会的机构主要有农业者大学校、农业大学校,民间团体设置的进修设施以及实施国内外留学制度。
(二)国内外留学制度
为使务农青年学到广博的知识和科学的经营方法,开阔视野,日本采取了把青年派往国内外先进农家或团体去进修的做法。派遣工作主要由社团法人全国农村青少年教育振兴会和社团法人国际农业者交流协会负责。该团体开展这项事业的经费由政府补助。
1国內留学制度。日本的国内留学制度是从1963年开始执行的,留学人员由社团法人全国农村青少年教育振兴会派遣,到1992年底为止,共派遣1.78万人在国内留学。国内留学制度的主要做法是:派遣未满30岁的务农青年或即将务农的青年在国内接受教育。
2国外留学制度。国外留学是把日本的务农青年作为实习生或进修生派往欧美等先进农业国家的农家或团体去学习、实习。该项制度自1952年开始实施,截至目前外出学习的人员超过了1.2万。
(三)农业技术普及教育
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知识普及也是日本农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除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主要负责这项工作之外,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农协和农业青年俱乐部等几个农业组织和团体也有对农民开展农业技术知识普及的义务。
1农业改良普及中心。根据日本《农业改良助长法》的规定,日本实施协同农业普及事业,即中央和都道府县联手对从事农业者在农业以及农家生活方面给予技术指导。普及职员分专业技术员和改良普及员两类。
2农协。日本农协也积极开展农业教育活动。每个基层农协都配备了营农指导员,并在一个或由几个基层农协设一个农业管理中心,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生活方面对农家进行指导。各县农协几乎都有进修设施,且大部分设施均提供食宿,并配备有现代化的视听机器,如电视、录音机、录象机、计算机、幻灯机等。因此,农协在组织农业技术指导、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农业青年俱乐部。农业青年俱乐部是日本农村农业青年的群众性组织,也属于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的团体。该俱乐部的大多数活动是以市町村为单位,会员年龄在25岁以下,25-30岁及30岁以上的约占1/3。
二、德国的农民教育模式
德国农民教育是西欧模式的典型代表。西欧模式是指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以政府、学校、科研单位、农业培训网四者有机结合,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模式。
(一)农业职业学校
农业职业学校受州农业行会的管理,业务受州、县教育部门管理。农业职业学校同其他行业职业学校学制一样,培训时间为三年,按六个学期分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在职业学校进行一年的基础教育,每周四天在学校接受培训,一天在企业培训。第二、三年回到企业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双元制”职业培训的经费是由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负担。其中企业承担约四分之三。企业所承担的培训费包括培训设备、培训人员工资、受培训人的津贴和社会保险费。职业费用由州政府承担,学校建设费用由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负担,日常开支由地方政府负责。
(二)农业专业学校
在初级职业学校学习三年毕业后,可继续上农业专业学校学习三个学期。主要学习内容是经营管理,主要目的是由生产向经营转变,第一学期是每年11月至第二年的3月,集中学习专业理论。第二学期在学校学习时间共20天,其余时间回企业接受教育,做一般性实验。8月检查实验情况,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第三学期是10月至第二年的3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市场学、农村经济学、农业会计、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税收、农业机械等。
(三)高级农业专业学校
农业专业学校毕业后,工作一年可继续上高级专业学校(年龄一般在21-22岁),学制一年。主要学习企业管理和营销,一个班的学生大致为10-18人,不超过24人。在一年学习中60%的时间集中上课,40%的时间分成小组按专业方向讨论、实践。主要培养企业管理人才。毕业后部分人员将成为国家认可的“师傅”或企业主,自己经营或帮助别人经营某一企业。部分学生还可以继续深造。
(四)高等农业大学
高等农业大学是指专科大学和本科大学。德国目前有农业专科大学十所,学制为四年。主要是应用技术的学习。农业本科大学七所,学制六年。读完本科可获硕士学位,也可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高等农业大学主要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人才。
三、美国的农民教育模式
美国农民职业教育是北美模式的主要代表。北美模式是指适应以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通过构建完善的、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实现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农民培训模式。
(一)组织技术培训
在赠地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建立后不久,人们逐步认识到,仅仅依靠大学教育难以实现全面教育农民的目的,单靠实验研究也难以有效地在广大农民中推广新技术。许多农民因受贫困的限制无法入学,受工作的限制难以接受正规教育。为提高农民教育水平,还必须建立完备的成人教育和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因此,各种程序不同、内容各异的短期培训班、巡回讲习班、函授教育及农村“流动图书馆”应运而生。目前,联邦政府农业部设有农业合作推广局,各州有推广服务中心,各县有推广站和由农民组成的推广顾问委员会,全国有专业推广人员1.65万人。全国还有3500所中学开设农业职业教育课,约有三分之一的高中学生选修。在农村开办农民培训班,利用冬闲对青年农民进行系统培训;还举办农民进修深造班,向成年农民传授新的技术知识。
(二)开展中等农业教育
在重视高等农业教育的同时,美国的中等农业教育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实施中等农业教育的学校,既有独立设置的农业中学,也有一般的普通中学。美国的普通中学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技能教育,为其将来走上社会作职业准备。1928年,美国创建的未来农民联合会是选修农业课的中学生组织。它帮助会员提高对农业的兴趣,提高文化修养,在各年级都有其分支机构,现有会员500多万人。此外,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教育的另一种形式是农民集会或农业展览会。各级政府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农业集会或农业博览会,与此同时安排各种农业讲座及农民所关心问题的讨论会。农学院的教授和研究人员常常参加这样的聚会宣传农业知识,介绍新产品,开展良种评比竞赛,提高国民对保证农业资源环境的意识,使全社会了解农业、重视农业、尊重农业。(三)建立农业科教体系
美国农业科教体系的建立并完善共用了50-70年的时间。除各州农学院、实验站和推广站以外,美国农业部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机构。农业部下设农业生产局、处。联邦农业研究后来还逐渐建立了四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十个地区中心。到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相当完整而庞大的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体系,这种体制的特点是:首先,便于将应用研究和推广工作建立在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其次,因大学与试验站同为重要的研究基地,统一管理可以避免重复研究;第三,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推广工作紧密联系,推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够迅速反馈,从而使研究人员在选题时更有针对性,更有助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第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推广工作中的问题介绍给学生,开阔他们的视野,引导学生去研究和解决一些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这也是是最重要的一点,“三位一体”的模式有助于以更快的速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教育与推广很快为农民所掌握。在美国的农学院做推广是教授的一项重要职责。
四、国际比较的经验与启示
(一)基本比较
通过对美国、日本和德国农民教育的独立观察,可以领略到各自农民教育的历史演进和教育特征。但是,如果从农民教育的组织形式和组织体系、动力和利益机制等方面,对它们做横向的国际比较,那么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美日德三国在农民教育上的多样性差异及其内在规律,而正是依靠各自种种行之有效的农民教育,才促进了各国农业在20世纪的现代化发展。因此,这种农民教育的多样性差异和内在的教育规律,可以为我国具体有效地开展农民教育、制定农民教育政策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共同特征分析
尽管东亚模式、西欧模式和北美模式的发展历程、表现形式和实施区域有所差异,但从本质上看,三种模式也呈现出一些基本的共同特征:
1农民培训管理法制化
立法贯穿于三种模式发展的全过程,内容涉及农民培训的各个要素和各个领域。例如,日本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先后颁布了《社会教育法》、《青年学级振兴法》等大力支持农民培训;韩国政府先后于1980年11月、1990年4月制定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和《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法》,为培养农业后继者和专业农户,从法律上提供保障,在制度和政策上把韩国农民培训事业具体化。英国于1982年颁布了《农业培训局法》,1987年又对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而《史密斯一休斯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则使美国的农民学历教育实现了中等化发展;1969年《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则使联邦德国形成了“双元制”的农民农业学历教育体制。可见,农民培训管理的法制化是这些国家农民培训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2农民培训主体多元化
培训主体即培训机构和培训者。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尽管各国培训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已形成了多元化的主体结构,它们主要包括:一是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二是高中等农业院校;三是企业与民间的各类培训服务机构;四是各行业协会、教会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五是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六是农业远程教育网。培训者主要由专职培训者与兼职培训者相结合,专职培训者主要侧重培训工作的设计、组织和管理等方面。
3农民培训体制科学化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这些国家已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基地,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相结合的农民培训体制,并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国家统筹规划农民培训工作,如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都制定了农民培训规划或计划。二是由国家农业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和统一协调农民培训工作,其他相关国家主管部门予以配合,如法国农业部不仅主管从农民职业教育到高等农业教育、从农民学徒培训到成人教育等,而且还负责中等与高等农业学校校长的任命、教育经费的核拨、课程的设置和人员的管理等。美国在联邦政府农业部设置了农业合作推广局,负责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三是中高等农业院校是农民培训的主要阵地,并形成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四是广泛吸收社会中介培训机构参与,甚至包括教会和农协组织等。
4农民培训方式多样化
随着农业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农民培训课程的设置及其授课方式日益灵活,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主要表现为各国农民培训机构除开设与农业科学知识相关的专业课程外,更多的是根据本地区的农业特点以及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开设课程。这些课程范围广、门类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灵活性。例如,韩国的“四H”教育和德国的农业实践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双元制”等。与此同时,各国农民培训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既有多类型、多层次的中等农业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也有各种类型的短期、长期培训和面向全社会的农业推广教育。有的国家还根据教育程度和培训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如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农民培训就分为基础农业培训、改业培训、专业培训和晋升技术职称培训等。
5农民培训投入规范化
规范的财政投资体系和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是直接影响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资料显示,英国农民培训经费的70%由政府财政提供,美国财政每年用于农民教育的经费达600亿美元,德国农民教育投资占国家教育投资的15.3%。从农村培训投资渠道来说,各发达国家在注重发挥政府拨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多方面筹集经费。如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在农村普及农业教育过程中曾釆用集资的方式解决教育经费问题。法国政府一方面在对农业进行补助扶持,以促进农业教育发展,同时还拨出专款支持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活动,如全国农艺研究所获得的年度预算为3104亿法郎,其中一部分用于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等活动,另一方面,直接对农业教育进行大量投资。日本在战后对农业实行直接投资和长期低息贷款,特别是在农业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韩国规定农渔民后继者可以申请获得后继者培养基金贷款2000-5000万韩元,年息为5%。
(三)国外农民教育培训的启示
结合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和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农民教育培训经验,对我国农民教育培训有以下几点认识和启示:
首先要通过立法措施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农民培训的专门立法工作,在总体上尚未启动,甚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我国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仍处于加快启动和共同推进的阶段,建立全国性的农民培训专门立法,条件尚不甚成熟。但在局部地区可先行试点,通过地方立法或部门条例的形式,加快农民培训立法的进程,为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农民培训的立法和法律支持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其次要加强体系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日益多样化,建立完整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使技术培训、职业教育、技术推广、继续教育和义务教育有机衔接,更好地满足农民教育培训需求。按照世贸组织相关规则,我国对农民培训的补贴属于“绿箱政策”不受限制。世贸组织主要成员国大多将农民培训作为政府为农业提供服务的主要领域之一,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培训提供资金支持,并激励企业和其他民间组织加强农民培训。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将解决“三农”问题列为“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因此,加强对农民培训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将是今后几年的大趋势。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通过“间接”拨款、发放补贴和优惠贷款等方式,从经济利益上诱导相关企业、农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培训的具体方式;将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与鼓励农民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做法,以及在主要依靠经济诱导基础上协调整合利益相关者行为的独特经验,都值得我国参考,以便更好地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果。目前,我国的农民培训工作虽已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农民培训工作的展开应建立在调动各类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如果企图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加强农民培训,只能产生欲速不达的效果。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服务
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的主要表现
1.1 职业教育为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
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农民的数量减少了,才能从根本上使农村变得富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单纯的让农民进城打工那么简单,盲目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会让社会变得不和谐,激化城乡矛盾。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满足农民接受一定程度教育的条件,为他们的高质量就业打好基础。职业教育具有投入少、收效快的特点,为农民向城镇或者非农业产业的转移提供了方便,农民对其兴致很高。经调查发现,接受过职业教育、学习过专业技能的农民就业率及就业后的工资普遍偏高。总之,职业教育将专业技能传授给农民,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就业率和工资水平,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积极且不容忽视的作用。
1.2 职业教育帮助农村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展新农村建设成了热议的话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有了新型农民,才能更好地进行新农村的建设。所谓新型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培养新型农民离不开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这一点从“懂技术”中可以充分体现,它需要农民做到至少掌握一项专业技能,能充分应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
职业教育过程中,职业教育机构要根据农民的知识水平,分层次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们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学习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技能。此外,职业教育机构还应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去农村施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1.3 职业教育帮助农村进行相关科研。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资源越来越少,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却越来越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单纯靠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加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想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就必须进行相关的科技研究。
在农村的科研发展过程中,职业类的院校,尤其是关于农业的职业类院校,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它们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农业科研研究工作,如研究如何让作物增产,如何提高禽畜的抗性等等。
2 调整职业教育使之更加有助于农村发展
2.1 筹集资金建设培养基地。
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来说,实践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而职业教育是实践类的教育,为人们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基地,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经国际专家研究发现,国家对职业高中的资金投入应是对同等规模普通高中教育资金投入的三倍,而在我国,国家对职业高中的资金投入却比普通高中的少。由于教育资金的匮乏,职业院校普遍存在设施陈旧,没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并且大多缺乏实习场地等问题,这就造成了职业教育空有其表,缺少真正的教学实力,严重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国家应加大对职业类院校的投资力度,以确保职业类院校能建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培训基地;而职业类院校自身也应该积极筹集资金,改进教学所需的教学设备,为建设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基地作出努力。
2.2 加大师资力量投入。
拥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不但能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行为的实施,还能保障教育的成功性。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如今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成为了主流。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又具有较高的技术实践技能,能对学生的技能实践进行指导的教师。此外,“双师型”的教师还要热爱职业教育事业,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保证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的同时,良好的师资队伍的建立,还需要学校积极聘请社会各界和各个行业的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专家进行兼职指导工作,帮助学员更好的学习专业技能。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让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不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2.3 调整教育方式和内容。
对职业教育方式和内容的调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采取开放式教育,加强成人教育。在对农民进行转型的同时,职业院校应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对农村成人的教育活动,广泛培养技术型人才,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
其次,进行对口培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科教”是“兴农”最好的办法,想要让农民致富,将农民转移是最好的途径,而对农民进行培训才是最重要的前提。职业教育在对农民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农业的特点,进行对口培训,确保农民能高质、高效就业。
最后,注重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的毕业资格。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只有具备“双证”,才能被视为合格的大中专及职业高中毕业生,因此职业院校要注重“双证”学生的培养,不能让毕业的学生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如今就业压力大,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日后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3 结语
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使职业教育更有助于农业发展的办法。职业教育在教育界占有特殊的地位,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就业环境下,职业教育应发挥其自身的特性,广泛招生,开放办学,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服务于农村,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伊影秋,沈小娟. 卓越工程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四力”[J]. 高校教育管理. 2012(06).
[2] 刘海凤. 高职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24).
一、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特点分析
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教育就是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现代农业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体现出高职特点,更要显现出现代农业的特色,即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以“素质”和“技能”教育为核心,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建设,面向现代农业和涉农企业,培养参与现代农业“产、加、销、服务、管理”于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依据现代农业生产岗位的特殊性来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科学设置,培养能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满足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是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产教结合是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和方法,它对培养的人才素质和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应具有鲜明的农业特色。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已经从理念和技术上对传统农业作出了新的诠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因此,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除了具有五年制高职教育产教结合的共同特性外,还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特点:
①生产的季节性。农业生产有别于其他行业,是一个开放式的生产,受许多自然环境和条件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生产的季节性表现得尤其显著,并且不可替代。夏收夏种,秋收秋播,冬藏,加工、销售等特点非常明显,因此产教结合也体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②行业的专业性。农业类专业覆盖面非常广,大的方面分有种植类、养殖类、加工类。从生产条件分,有大田生产,也有工厂化生产。从产业方面分,有生产、加工、销售,一、二、三产并蓄。因此,行业专业性非常强,各不相同,在产教结合上也体现出较强的特异性。
③地域的分散性。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并不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三个一组、五个一群、小块分割、分布面广,因此,在产教结合中地域分散性表现突出。
④时间的周期性。周期性是生命体的生长特点也是农业生产特点,从出生(育苗)到死亡(收获)为一个生长(生产)周期,因此,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别是在人员分配和时间安排上要求比较严格。
⑤岗位能力的连贯性。农业生产涵盖了一、二、三产业,从业者同时担当着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等不同角色,岗位不同,能力要求也不同,并且相互之间有机连接,能力连贯。
⑥技能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生产是综合性生产,要求掌握的技能技术是多方面的。如植物生产中,优良品种的选定、土壤的改良与培肥、肥水管理、病虫防治、茬口安排、种植模式的优化组合,先进生产技术的集成等,反映出技能技术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而且还富有创新性。
因此,突出生产、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以教学为目的,立足生产,把教学融入到生产、科研中,注重实际、实效、实用是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的根本。如五年制高职丝绸技术专业的教学,采用“一行树、一张蚕、一担茧、一束丝、一匹绸、一套衣”等生产模式来教学。通过实践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科学养蚕、茧丝加工、丝绸加工、服装设计等知识和技能,使得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呈递进式的提高和加强,教师的教学情境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随之提高。实现了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统一,在实践中完成了师生的教与学的传递关系,而这些都是立足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来完成的。
二、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的模式
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模式具有结构的整体性、形式的多样性、发展的时代性和范畴的教育性。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在突出教育功能的同时,特别强调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其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个原则下,从结合方式上讲,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
1.校内教学实验实训型
学校作为产教结合的一个核心主体,首先要在校园内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实验实训的产教结合教育基地,在硬件上要做优,在设备、设施上要保持先进性和教学性。在软件上要做强,在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服务职能上要做到全面、完整和有前沿性。学生的学习、实验、实训比较灵活,不受时间、场地的约束,可以反复训练,直至学会、熟练为止。如我校的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育新种业公司、生态养殖场、蚕桑研究所、种苗中心和综合培训中心等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2.教研一体型
依托教师的科研课题,有针对性地组成兴趣小组,开展产教结合。如我校教师开展的《不同基质苗木扦插适应性研究》《设施草莓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有机稻米生产病虫防治综合技术集成研究》《水稻新品种选育》《叶果兼用耐盐桑新品种选育研究》《桑―鸡高效立体种养模式的研究》《蚕桑深度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等。这些科研项目既有一定的研究前沿性又有实用性和实践性,学生参与实践后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技能,同时老师也完成了项目任务,特别在生产中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
3.项目实践型
以项目为载体、生产服务为基础、技术为支撑的产教结合模式,在上级项目的支持下,利用项目优势和特色,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主题来开展产教结合工作。如我校通过省科技厅下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与建湖县上冈镇宋楼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产教结合活动;又如通过省政府下达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与建湖县对接,在九龙口镇梅苏村(苗木生产)、颜单镇三虹村(有机稻米生产)、恒济镇芦舍村(蔬菜加工)、庆丰镇北秦村(杂交水稻制种)、上冈镇冈北村(优质葡萄生产)开展以“一村一品”建设为内容的产教结合活动。使得参与活动的师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完成了任务,也按要求达到了教学、实训、实践目标,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产生了很好的效益。真正实现了上级部门、当地政府、群众、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多方满意,体现了相互需要、互惠互利、相互参与、相互依存这样一个水乳相融的关系,具有持续推广的价值。
在这中间又派生出多种类型:
①校乡合作型:与乡镇合作搞产业的开发和服务。
②校村合作型:与村合作,发展特色产业、搞好服务。
③校社合作型:与各类合作社合作,帮助扩大规模、提供信息、把握市场、指导生产。
④校户合作型:与农户(专业户、示范户、骨干户)合作,帮助致富,起到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4.科技服务型
组成由专家带头有学生参与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开展农村科技服务,进行科技咨询、科技指导与推广、科技扶贫等活动。几年来,我校科技服务的小分队先后到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等县乡镇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能广泛地了解农村、农业、农民,深入接触农村实际,解决农民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深受感动,体会很深,使他们逐渐树立起学农、爱农的思想,得到社会、政府、农民朋友一致好评,收到很好的效果。
5.校企合作型
学校与农业企业合作开展产教结合,这是产教结合的又一主要模式。按专业和时间,由教师带队选派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校先后与农友食用菌有限公司、育新种业公司、福泉有机稻米合作社、露露绿化公司、森禾绿化公司、阳光集团等企业合作。学生通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了解企业、熟悉环境、提高了职业素养,逐步转换角色,成为一个准职业人,为就业做好了准备。
6.致富创业型
根据学生家庭和自身的条件,结合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进行致富创业型的产教结合模式。结合学生的毕业实习,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业致富的活动,帮助进行市场调研、规划立项、资金筹集、生产管理和产品销售、市场开拓等,促成了学生由学校毕业生到创业者的飞跃转变。
从教学安排上讲,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
1.短期的感性认识模式
在第1、2学期约3.5周时间。主要是针对各专业特点进行一些简单知识介绍和农事操作,实践教学环节前置克服了以往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惯性,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进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技能训练模式
在第3、4、5学期约15周。结合各专业基地生产项目,按农时进行单项专业技能训练,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解决一般性的生产技术问题。
3.综合实训模式
在第6、7、8学期,约20~25周。在校内外基地进行综合实训,通过参加连续性生产、实习,提高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和综合生产能力,指导学生做生产计划和生产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生产能力。同时也可以结合技能大赛,选拔和培养选手,对其关键技能进行强化培训,达到娴熟的程度。并且在生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4.顶岗实习模式
在第9、10学期,约30~35周。与就业相结合,到校外企业顶岗实习,通过独立承担单位工作任务进行职业岗位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成为一个准职业人,适应角色的转换。
这些模式都是针对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教育“时间周期长”、“五年一贯”这些特点开展的产教研活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性。也反映出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项目灵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服务功能强及主客体之间相互包容、相互需要和相互适应的产教结合的广阔实施空间和鱼水关系,真正体现了鲜明的现代农业的“农”字特色。
三、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的思考
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模式在改革中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农业教育观念,应当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加以考虑,根据当前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实际情况有以下几点思考:
1.对产教结合的认识不足
管理制度还未能完全适应产教结合的发展,还有相当部分人员对产教结合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产教结合的形式、内容认识模糊;在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之处,这些都制约了产教结合深入、持续、健康发展。
2.学校自身实力不足以独立支撑产教结合的有效开展
学校基地的实验实训条件不完备,基地设施不完善,教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不高,这些都影响了产教结合的开展。
3.开展产教结合思路不开阔
目前,还有不少学校把产教结合仅仅作为解决原有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生产实习的一个途径。在形式和内容上仍套用过去的老办法,没有活力,思路不开阔。
4.适应学生参与产教结合的教育模式还不成熟
产教结合应按照市场要求,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突出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教育特色,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为目标,满足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做好五年制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工作,须做到:
(1)正确树立产教结合教育的理念,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政策。
(2)加大基地建设力度,特别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同时不断开拓市场,发展壮大产业公司规模。
(3)建立教师到基层实践锻炼制度,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扎实开展产教结合打下坚实基础。发展内涵,加大课改力度,开发适应产教结合的优质课程,包括教学的方式、方法、手段和过程设计等,应按照产教结合的要求来建设课程。
(4)创新产教结合新模式。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对产教结合的模式不断创新。
关键词:研学基地;青少年;农业科技;研学
国外研学旅行具有起步早,教育体系相对成熟,主要侧重旅行动机、旅行影响、旅行态度以及过程的客观描述和总结、商旅化气息明显等特征。而国内研学旅行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较松散,以描述性研究为主;侧重于基础理论、课程化构建、基地建设、研学机构服务、实施满意度调查和评价机制等方面[1]。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研学旅行”[2];2014年,国务院31号文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建立一批研学旅行基地并逐步完善接待体系;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将之置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战略新高度[3]。2018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研学旅行将成为广东中小学校必修课,并于当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自此研学旅行以行走学习的模式,在学校、研学机构、研学基地间,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正式开展。农业科技研学作为研学旅行的一个分支,与其他学科的科技研学具有共性,现阶段从产品设计、运行机制、实施策略、案例研究等方面均有研究[4-8]。但是由于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小生活在城市的青少年学生远离农业,缺乏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了解,针对青少年开展农业科技研学实践活动,更加迫切与必要。农业科技研学具备的特点、应遵循的原则、研学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其他学科科技研学同样存在。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农业科技研学各方面进行探索与思考,以期探索一条青少年农业科技研学创新模式,同时为其他学科的科技研学提供参考。
1农业科技研学的特点
农业科技研学是指以农业科普园为校外活动地点,以农业科学知识、农耕历史文化、生态环保理念、动手设计、农事体验等为主题元素,融合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及乡村民俗文化等资源,以通俗易懂和趣味参与的方式普及现代农业、自然科学和生态环境知识。科普受众涵盖中小学生、青少年学生及亲子游家庭。通过“农业科普教育+研学基地课程设计”等寓教于乐的模式,向青少年学生传播现代农业知识,让青少年学生从小了解农业,树立从事农业、服务农村的志向。
2农业科技研学应遵循的原则
农业科技研学活动能够让青少年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农业的亲近感,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教育性原则
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9],教育性原则必须排在首位,兼顾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避免“只游不学”或者“只学不游”的现象。服从自然法则,归于自然教育,以学习者天性开发为宗旨,因材施教,让研学受众在丰富人生阅历的同时,感受生命的意义与成长的乐趣。
2.2实践性原则
研学是目的,旅行是载体[10],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研学活动,来实现农业研学综合育人的目的。坚持实践性原则,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促进学生知与行、手与脑、书本和生活的实践联系,与学校单纯理论学习方式区别开来。农业研学要打破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根据地域优势,倾向于自然环境、生活领域的延伸,加强与自然、社会及生活的联系。如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科技研学基地向中小学生推出了“两米阳台栽种未来”都市菜园研学课程,内容包含了蔬菜与生活主题讲座、环保栽培基质配制、阳台蔬菜种植体验、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体验、蔬果加工、蔬菜主题烹饪等环节,不仅仅让学生学到阳台蔬菜种养技术,更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性活动,能够学习到蔬菜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2.3促进融合性原则
研学旅行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集集体活动、教育活动、体验活动于一体,需要遵循促进融合性原则。包括学校内资源的整合、多学科的整合、跨学科的整合,甚至是跨界的整合。整合农业资源,要结合地区的情况、学校的情况、学生的实际年龄情况,比如农业实践基地,科研机构、生产农场、农业生态园、农业公园等等都可以去进行充分地挖掘、整合可利用的资源为农业研学课程服务。如有些学校是以中草药为特色课程的,那可以将中草药栽培基地、中医药博物馆、药膳体验馆等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种植、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研学课程。
3农业科技研学体系构建
3.1农业科技研学课程设计
农业作为研学活动的主要大类,各地研学机构、旅行社设计了大批关于农业的研学课程,但普遍存在设计同质化,缺乏创新。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和内容简单,形式多停留在参观、游览,互动体验环节较少,学生参与度低,活动效果不理想。同时缺乏严谨的宏观统筹与整体规划。具体表现为预设方案简单,缺少对实际情形的具体考虑,可操作性低;前期准备不足导致过程中状况频出,不能理性应对、快速解决;未考虑到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情况,进而影响了学生对研学内容的准确感知。以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设计了:蔬菜成长需要什么;种子的力量;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有虫眼的蔬菜;蔬菜“保卫战”;水培蔬菜实践课;秋生紫苏为蟹香;炎炎夏日,瓜棚豆架;辣椒有多辣?吃好米有稻理;五彩斑斓的蔬菜世界;如何种好都市菜园;蔬菜与生活;农业环保之旅等24个农业研学课程,并在研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删、修改;但是由于都市的青少年年龄段不同,阅历不同,并且大多数日常生活远离农村、农业,效果不能一概而论;农业兴趣浓的青少年学生,会跟随研学老师的步伐,带着问题,如种子萌发是先出根还是先出叶?为什么?栽培土壤、基质或营养液的EC值、pH值应是多少才适合蔬菜的生长?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蔬菜的生长情况?蔬菜生长速度和品质保证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由引问当主动提出疑惑,这一部分学生可以说研学有成效;但是另外一部分学生,无心课程,打打闹闹,无法专注于研学活动。好的研学课程是需要精细准备、反复揣摩、多次修改的[11]。那么我们的研学课程内容设计者、组织者以及实施者均应该积极思考,应该怎样科学合理的设计农业科技研学课程,能引导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全身心融入课程中来,怎样多维度普及农业科学文化知识,并提升青少年认知与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管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社会参与合作能力等等。
3.2互动体验项目设计
互动体验项目是研学旅行的核心环节之一,研学工作者根据研学目的,设置多样的互动体验项目,让青少年近距离的接触农业、体验农业。研学基地互动体验项目不同于学校生物、科学实践、第二课堂等课程,学校的学科课程主要是教师的系统讲授,示范操作,学生真正动手的机会少之又少,而农业科技研学亲临自然与实境,融合了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等多学科,可以就地取材,实地操作。以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低年级学生设计了蔬菜豆豆画、香囊包制作、干花书签制作、种植盆栽蔬菜、触摸含羞草、采摘鲜蔬等研学体验活动,高级学生则设计了蔬菜授粉、基质配制、测农产品农药残留、蔬菜搭架、蔬菜砧木嫁接、植物拓印等实操性更强的体验互动环节。从互动体验成效来看,大多数学青少年对体验项目热情极大,对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南瓜是这么授粉的”“我还想给番茄授粉”“原来农产品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开展农业研学体验项目让日常沉闷的课堂变得“热闹非凡”,让教育回归整体,回归真实,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12],让学生对现代农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树立从事农业、服务农村的志向。
3.3园区参观路线设计与讲解服务
研学旅行是一个集课程、基地、线路以及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系,构成因素缺一不可[13]。基地即园区参观线路的合理布局以及完善的解说系统至关重要,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3.3.1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即根据各个基地资源配置的特点,规划合理的导游参观线路,如园区的道路规划、农耕文化体现、农业设施投入、气候监测设备设置、农业科普点的设计等。将园区的各类科普资源有机串联起来,不走回头路,挖掘自身特色与亮点,研发适应不同年龄段的行走路线,先参观什么,后参观什么,直接影响研学成效。3.3.2功能分区原则。根据农业基地的特点,可以划分为农业科研区、农业生产区、农业科技展示区、参观游憩区、互动体验区、配套服务区等。总之,功能分区要围绕“农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核心理念,统筹规划,更好的为研学旅行服务。3.3.3完善的解说系统。根据研学受众的不同,配备不同的解说体系。针对幼儿园小朋友,由于属于亲子研学,采用“导奇式”解说,结合幼儿身体、心理特点、语言通俗,以体验式参观解说为主[14]。针对1年级~3年级小朋友,利用该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以识别蔬菜、见识现代农业为主,挖潜该年龄段的潜力,采用“引导式”解说系统;4年级以上学生是研学旅行的核心群体,根据年龄段,自下而上,结合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国情来构建研学体系,采用“联想式”解说系统,比如在对香料类蔬菜进行介绍时,可以将香料与国宴结合起来,用故事来科普研学。
3.4团体接待人数控制
研学基地要扩大社会影响力,必须要加强宣传,加强与研学机构、社会团体等合作交流,深入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从而进行量的积累;当量达到一定程度,给研学基地的接待能力、应急机制、研学体系构建、研学内容更新、设施设备维护更新等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不是所有的量变的积累都能产生质变的累积效应[15],此时需要进行量变到质变的演变,即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赢取良好口碑。以广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由于科普设施和科普配套稍显不足,经过研学基地运行实践发现,单次接待量为1人~300人时,投诉率低,回头客多;单次接待量为300人~500人时,研学旅行效率与质量明显大打折扣,体验感下降,反馈意见一般;当单次接待量大于500人时,导游的接待压力倍增,大多时间用于排队等待、维持秩序、清点人数等,科普工作者的工作成就感倍减,感觉服务得不到有效的共鸣与尊重。因此,根据研学基地实际情况,控制团体接待人数,有利于研学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4农业科技研学存在的问题
4.1主题模糊
部分学校、研学机构农业研学目标主题模糊,典型的表现为重游玩轻内涵,重趣味性轻知识性,将“研”与“学”割裂开来,违背了国家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初衷。
4.2方案形式化
部分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只是例行公事,每一年的方案相差无几,缺乏创新性。例如有些学校采取就近原则,不分年级段,整个学校同一时间采用同一套研学方案,前往同一农业研学基地开展学期研学活动,高峰时可能近5000名学生,在同一农业旅游景区开展研学,进到景区后都是由旅行社导游、学校老师带着学生自由参观,并没有明确的研学主题,全程也没有景区的科技导师参与,研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是避免研学方案形式化的有效准则。
4.3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受学校传统教育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前往研学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前,学校老师已按教学目标制定了条条框框,学生在活动中从纪律、小组分配、分工任务等方面受到制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性,研学旅行教育价值难以实现,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16]。
4.4统筹协调有待进一步完善
农业研学项目由教育部门牵头,涉及农业、科技、财政、交通、文化、旅游、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多部门统筹协调,同时研学群体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漠,好动、情绪不稳定,自我防护意识较差等特征,出现擦伤摔伤、磕磕碰碰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学校、社会、家庭要辩证的看待研学小问题,顾全大局,不能因噎废食,阻碍研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5未来发展方向
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容小觑,对教育引导者、科普基地运营者、研学机构运行者、学校组织者和策划者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未来主要要从改变传统教学、增加研学基地核心竞争力、突破传统教育瓶颈等方面入手,开展真正的研学之旅。
5.1加强农业研学基地建设
农业研学基地是农业研学实施和开展的重要依托,整合自身农业资源,从研学导师、研学内涵、研学主题、研学特色、研学线路等方面挖据内涵,编制与时俱进的研学指导手册是当务之急。同时根据新时代研学发展特色,完善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服务机制建设,顺应研学发展大趋势,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服务。
5.2促进农业研学课程化建设
农业研学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充分调研学校的需求、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结合研学基地的资源优势,走本土化、实践化、校本化、创新化、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之路。在遵循教育至上原则的同时,设计合理的研学课程,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创新空间。
5.3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引言“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要发展,人材是关键”因此努力办好和发展农村教育,为科技兴农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材,就成为重视农业、支援农业,振兴农村经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提高办好农机成人教育意义的认识
中国的农村,是办学的广阔天地,面向农村办学发展农村各类技术专业教育是成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实践证明,“经济要上去,必须抓教育;教育上不去,富民无根基”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若要改变贫穷面貌,增加工农业生产后劲,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关键。县级农机校自成立以来,为农村及其它行业培养了大量的各类技术专业人材,有很多人现已成为农机战线及其它战线的骨干和领导,为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2目前农村的特点及农民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县级农机校主要培训目标就是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千家万户,为了搞好农机校的培训工作,首先必须了解现阶段农村的特点及农民对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有的放矢。
2.1现阶段农村的特点
2.1.1文化层次低,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农村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科技落后,全国文盲2.2亿人,农村占90%;乡以下有文化的人主要是读过中小学的人,消化、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很差,严重地阻碍了科学技术流向千家万户。文化低、生产方式落后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大困难,所以农村技术教育亟待解决。
2.1.2劳动强度大,交通不方便
中国的农民长期以来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虽然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机械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劳动力有所解放,劳动强度有所降低,生产方式有所改进,但由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习惯长期形成的特点,闲暇时间和劳动时间的界线仍然交叉,加上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情况,对在农村办学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教学活动等提出了不同于城镇教学的特点。
2.1.3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地域性和专业性
由于农业生产的春种、夏管、秋收、冬贮明显的季节性,导致农村生活,劳动和一些社会活动的不同要求,造成了人们活动的交叉性和不能统一活动的状况,给面向农村办学的系统化,集中化和规范化带来很大困难。
2.1.4农民知识结构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知识结构主要是生产经验的知识系统和生产技术的知识系统两大类。而农民在农村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生产经验化的倾向。诚然,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种经验知识,长期为农民所信赖而导致一种“惰性”,只满足于现有生产经验,而不愿接受新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对学习科学知识缺乏紧迫感。
2.2农民对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商品生产迅速发展,传统农业正朝着现代化的农业过渡,这就要求广大农民必须掌握大量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而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讲求实用,如果传授的技术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生产无关或关系不大,那么他们就认为你卖的是“狗皮膏药”而不买你的“帐”实用的技术知识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是迫切需要的,凡是他们需要的知识,都要求个“快”字,这就要求农民教育不但要讲实用,而且还要注重速成,通过十多年农机教育工作的实践和长期与广大农民接触,了解到农民技术教育的一些要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时间要短。通常,农民的时间观念在其他工作和活动中较为淡薄,而在学习中却十分注重。时间一长就坐不住,听不进,感到厌倦,因此对农民技术教育的学习必须讲究时间效益。二是内容要实,农民讲实惠,求实效,希望学习起来立竿见影,所以学校办班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地传授技术知识,使学员学到的知识能解决生产实践的需要,达到学以致用并产生经济效益。三是教材要精。
农民教育的教材要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四是理论要浅。高深的理论农民不易接受,讲课必须做到深入浅出,浅中求实,浅中求深,尽量化抽象为具体,化概念为形象。五是方法要活,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教学手段。六是形式要多,教学不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或实验场地,实习车间等,尽量以现身说法,使学习内容看得见,学得懂。七是辅导要勤,农民教学,不能上完课了事,应注重经常性的辅导,经常深入到学员中去,辅导其实践,面对面的解决一些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3农机成人中等教育学校教学管理
3.1农机成人中等教育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
普通学校有相对稳定的生源,师资、经费、教材和一整套互相衔接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升学,就业的渠道等,一系列相应措施,而农机成人学校则不然,它生源不稳定,内容不稳定,教材不稳定等等,如果我们也采用普通学校的形式,内容等进行教学,就丢掉了自己的特点,丧失了自身的优势,取消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所以,县级农机校办学就应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开展多形式,多类别,多层次的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机校自身的优势,为农业、农村、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人材。
3.2农机成人中等教育结构
农机成人中等教育结构应该是:学校领导者善于利用成人教育内部要素正体性和相关性,努力构造一个相邻要素互为作用,彼此制约,功能齐全,立体交叉的教育结构。
从教育内容上看:科学文化、业务技术、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并举;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并举;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
从教育形式上看:业务技术教育与岗位培训结合,系统教育与应急培训相结合,业余与脱产,半脱产相结合,以校为主,校乡结合,以农机培训为主,系统内外相结合。
从学习时间上看:以短训为主,长短结合,力求实效速成。
从教学方法看:课堂面授与函授,广播讲座、音像教学相结合,集中和分散自学,个别辅导相结合。
从教育对象看:管理型人员和技术人员并举,职后与职前并举,在职与非在职并举。
从教师队伍看:专、兼职并存、互相补充。
学校教学系统结构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包括教学目的和任务,农机成人学校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农机系统培养所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材,为当地经济建设和振兴农村经济服务,第二方面主要是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等,这是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具体化。第三方面,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是保证教学内容的传输和教学目的,任务完成不可忽视的要素。
3.3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发展学员的智力
一个人在实践中怎样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是由他的综合智力水平决定的,因此学校在教学中要注意全面发展学员的智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高度的注意力,深刻的观察力,严密的思维力,非凡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提高整体智力水平。
加强学校与社会各业务部门的联系,有计划的组织学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让学员承担一定的实际任务,以提高学员的独立思考,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技能训练,智力和技能是成正比的,智力的强弱制约着技能的高低,同时智力的巩固与发展又离不开技能的训练,为此学校要把训练、学习、实验等技能训练纳入教学计划,并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活跃学习风气,从不同角度扩大学员视野,从而提高技能水平。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人才;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一、甘肃省农村人才培养现状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有1 528个乡(镇)、17 825个村委会,农业人口达2 031.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9.5%。但是,目前甘肃省的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和路子还不多,特别是农村人才资源匮乏、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现代市场的能力还比较低,缺乏就业和创业的本领,这与农民群众想发展致富、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还不适应,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大规模培养农村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提高村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直接服务于“三农”的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以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当前农村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二、甘肃农业大学的支撑条件
甘肃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农业院校。近年来,学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西部,服务“三农”,形成了以农为优势,农、工、文、理、经、管多学科发展的办学格局。特别是在生物技术、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农畜产品深加工、草产业的开发和草原生态的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由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已初步形成融农、工、文、管等诸专业为一体,以专科教育为基础、本科教育为主体、地方委托培养和技术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条件都为甘肃农业大学开展农村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保障。
三、甘肃农业大学近年来对成人高等教育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甘肃农业大学作为甘肃省唯一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甘肃省“三农”问题的解决。从1996年起甘肃农业大学就同甘肃省靖远县、华亭县、平川区、会宁县、天祝县、安定区等六县区党校联合试办11期地方委托培养“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班。经过多年的试点,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6年甘肃农业大学正式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兰州、天水两地招生600余名,并陆续在全省其他地区推广。这是甘肃农业大学
在原有委托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兄弟省份、院校的经验,在甘肃省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探索的一条新的培养模式。这种新的培养模式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其通过对现有村组干部及立志务农的本村回乡青年的选拔,接受2-3年的成人高等教育,从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热爱农业事业、立志农村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干部后备人才。
通过几年的试点,甘肃农业大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时间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校县结合、就地办学、农闲学习、农忙实践” 的办学模式和以“种、养、加、管”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按培养对象学习特点不同分成人高等教育全脱产大专班、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和地方学历函授大专班三种模式进行。
(1)成人高等教育全脱产大专班:学员通过参加成人高考入学,学制两年,脱产学习,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发给国家承认的成人高等教育大专毕业证。
办学点原则上设在甘肃农业大学,也可根据需要,将办学点设在学员比较集中的地县。
(2)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学员通过参加成人高考入学,学制三年,函授学习,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发给国家承认的成人高等教育大专毕业证。学员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在自学的基础上,由甘肃农业大学每年面授辅导两次。辅导点原则上设在学员比较集中的地县。
(3)地方学历函授大专班:学员由地方政府委托培养,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即可入学,学制二年,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发给地方承认的大专毕业证。学习方式同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
以上三种培养模式的教学工作全部由甘肃农业大学承担。
四、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农村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绩
实践证明,这些大学生村干部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已经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出了能人效应和带头效应,对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几年来,受训干部利用所学知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及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涌现出了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养鸡村、养猪村、养牛村和年产6~7千万元的村镇企业。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受到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五、甘肃农业大学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一)发展目标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提出与落实,就是着力于培养一大批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人才。我们的目标是:使现任村长、村支部书记以及农村有志青年通过系统学习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成为有新思想、新观念、懂技术、会管理,充满活力的带领广大农民奔小康的领头人。使他们成为带领和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农业科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动农村发展的有生力量,这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农村经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帮助农民致富,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必将在全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在现有培养及管理模式上,将继续在面向“三农”,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同时加强非学历教育,增强成人继续教育功能。我们将本着边改革、边调整、边实践、再改革、再调整、再实践的逐步实施原则对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及管理模式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1.培养层次结构的补充和完善
根据甘肃省农业及农村人才需求现状及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层次,建立起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脱产教育和函授教育相结合、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相结合、校内办学与校外办学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层次结构和办学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
2.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专业设置直接决定了培养人才的产业结构,在办好现有专业的同时,将结合所处服务区域的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对现有已开设专业进行合理整合、调整减少滞后专业,发展朝阳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增加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3.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革
农业院校成人教育的任务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的专门人才,而不是造就专家学者,根据我省农业及农村人才需求现状及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在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的同时,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将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课程体系在考虑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即要保持专业教学的相对系统性,又要突出农村实用型的专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实用性,还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体现出“种、养、加、管”的教学特色。
调整和改革总体思路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在必须和够用的基础上适当加深,以利于为学生今后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奠定基础,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其比例一般占到总课时数的20%;专业课设置在体现“种、养、加、管”的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强调针对性、实用性、适应性,以突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其比例一般占到总课时数的60%;其余20%的课程则是增设新兴学科、相邻学科的课程以及实践、实习课程,这些课程多以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实习参观、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出,一方面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趋于综合化,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保证其实践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能创业、懂经营、善管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
4.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
成人教育与自学考试教育要充分发挥为社会、经济服务与开发人的智力服务的基本功能,同时,实现成人知识更新与知识结构改善的终身教育,开发成人的创新潜能和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我们要摆脱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只有学制上的差别的观念,认识到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其不少的特殊性。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大多来自基层工作岗位,来自生产第一线,他们学习目的明确,自理能力强,学习积极主动,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迫切要求提高学历以谋求事业发展,他们希望更新知识,充实技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带着实际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来的;同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对人才培养、培训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最优功能进行选择,组成合理的成人教学方法结构。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成人心理发展特点与认知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精选性与前后关联性,同时要突出前沿性知识、刚刚露头的新技术和国际接轨的有关知识等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专题式、模拟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中心由教转向学,以自学为主,面授辅导为辅;在教学手段上重视图像表达、学员参与演练和课程设计,为成人接受知识、机能提供科学而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考核方式上将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并重。从而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人才需要的预期目标,达到为“三农”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帮学.成人教育办学模式与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M].宁夏大地出版社.2003.
[2]李水山.高等农业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
中图分类号: G5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69
1 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质发展的群体特征
与所学专业相联系,农业院校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等方面表现出相对独特的群体特征:在知识结构上,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集中。学生的知识往往有明确的专业方向,聚焦于其所学的专业,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这一点也可以表述为“隔行如隔山”,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知识面略显不足,知识广博性受限;在思维方式上,农业院校大学生与其他学科学生相比,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学习环节体系相对集中,这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趋于理性,有严密的逻辑性思维能力。相反方面,学生的但想象力不足,人文社科、审美艺术等素养相对欠缺;在行为方式上,农业院校大学生强调遵守规范,关注行为后果。由于强调知识运用,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注意对行为后果的关注。由于农业要考虑天时地利等自然规律,所以学生能够脚踏实地,按照程序循序渐进地完成工作,具有严谨、遵章守纪的观念。但行为方式上也存在保守,发散性较差,欠缺灵活性的特点;在意志品质上,农业院校学生肯吃苦耐劳,具有坚毅品质。受农类学科特点及未来职业面向的影响,农业院校学生对未来职业所面临的劳动强度、艰苦程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生喜欢知难而上;在气质性格上,农业院校学生往往更加内敛。学生的气质性格受后天的影响明显,普遍不太张扬,观察事物比较细致细心,态度严谨;他们不善于表达和与人沟通交流。
2 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模式实施策略
探索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模式,要根据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从教育教学全方位出发,研究细化每一个环节,再通过各环节的有效组织来完成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这里要建立“五元联动”的培育模式,为培养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树立新观念、调整新思路,切实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工程素养。
2.1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农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遵循“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相一致”原则,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对人才工程素养的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重视实践教学,注重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培养工程能力和素质,使之与经济社会生产发展要求相适应。针对学生工程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基于外在环境和内在条件设定,既要有面向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也有面向掌握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的管理人员,还要有面向到农业企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线人员。所以针对多科性农业院校对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应当“三着眼”:着眼社会需求。高等农业院校的使命就是要立足于农业发展状况, 借助区域发展平台,服务农业产业经济。高校要准确把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人才需求状况,了解农业人才需求的趋势,增强高等农业教育的适应性,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着眼学生的个性发展。前述提到,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具有共性特征,但每个人又各具特点,每个学科又有差异。因此,要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中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在保证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发挥不同学生或学生群体的优势;着眼农业院校的实际办学条件。由于农业院校各个学科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生源层次、办学传统等方面的不同,想要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就要考虑到各种条件,尊重实际客观情况,发挥了自身优势,制定务实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
2.2 优化专业设置
高等农业院校通过专业设置体现人才培养规格,相应学科建设、课程组合方式、知识构成决定学生的工程素质,具有良好工程素质的人才培养应从专业设置出发,从专业设置角度分析如何建设具有良好工程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的专业设置应遵循4个基本原则:合理性原则,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面向市场,量力而行、脚踏实地,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形势,科学地设置专业;可行性原则,高校的专业设置,需要建立在有学术积淀、条件保障和办学经验等因素的条件下,要寻找社会需求与自身办学的交叉点,适应时代特点和需求,立足培养学生具备农学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不能盲目跟着市场跑;特色性原则,对于多科性农业院校,要实现学科专业的结构性调整,就要巩固传统学科和特色学科,做好农学类专业和涉农类专业等特色专业,形成特有的优势,设置出的具有针对社会发展的优势专业;超前性原则,按照实际需求和办学规律,注重专业的超前性,立足长线专业的建立,办好短期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效益的短线专业,形成长短线互补的发展战略。
2.3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决定受教育者所形成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大学生工程素养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切实保证人才培养工作有效完成,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树立当代人才培养理念,遵循教育教学一般规律,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2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构建出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农业院校应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认知的基本规律,重组优化课程体系,保证课程间的衔接呼应,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的修订,构建适应性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资源的优化上,应注重综合性课程的开发,把相关同类课程进行重组和整合,保证课程资源的精炼和全面;重视基本理论技术的同时,开发应用实践性强的实践课程,提升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在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上,鼓励教师多用互动、讨论、研究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状况和教学案例相结合来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上,以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为目标,根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基本思路,鼓励教师参加科研,不断创新和紧跟先进理论,为教学工作提供支撑。在实践教学上,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及校外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构建完善的实践创新体系,第1课堂与第2课堂相结合,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开展实习实验、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提供基础保障。
2.4 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高校需要建立合适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评价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需要构建科学、多样、可行的能真切反映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机制。这就涉及到评价理念、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当前,根据人才的要求,要实现原有单纯的知识化评价向以能力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的转变。农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应当根据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恰当的定位,依据应用型人才的特点,确立知行并重的评价理念,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社会适应性能力的评价:创新考试形式。转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多采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开放性试题和分析类试题,多设计一些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和应用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思考和创新;采用多元化评价形式。农业院校应实施灵活多元的评价形式,增加教学过程考核,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除了基本考核外,还应把学生在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科技文化的参与表现也纳入学生考核评价,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和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引入社会化评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也需要引入社会化力量,打破旧有的单一行政评价体制,加入“用人单位评价”和“社会评价”,让第三方中的众多主体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调查分析农业院校学生素质,进而促进农业院校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3 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取得实效的保障措施
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要取得实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备的执行机制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建设专业化教学团队。工程素养是学生培养的一个子项,但融合了众多技术门类的“工程”中,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各类工程教育平台的优势,发挥不同学科教师的主导作用,组成跨学科教学团队,提升教学能力,构建一流教学团队;注重教育教学的系统规范化。努力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化的工程素养提升体系,对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准备详细的教学实施方案,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一致性和规范性;采用“多管齐下”的方法。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通过采用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确保工程素养内容能让大学生“入脑入心”;执行教学质量反馈完善机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实时掌握师生的反馈,及时认真处理反馈结果,分享成功经验,确保学生的工程素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