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34: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是全新的,还面临着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了“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听说过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一开始也的确是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难度增加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这样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的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因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归纳总结得全面,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应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我们主要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还要求教师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
(5)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以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关键词】新课改;出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全面实行,初中与高中在数学学科方面的差异逐渐明显,初中属于义务教育,而高中学生则要面临高考,两个学龄的教育特点出现差异。在初中阶段,数学相对简单,更加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常量研究,对学生数学思维没有较高要求,而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内容多、难度高,学习任务更加繁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同时,新课程指出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在此背景下,针对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初高中衔接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1.1教材原因
高中数学教材与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方面具有较大差异,高中教材在广度、深度以及难度方面都有所提高,而初中教材趣味性更强、内容也更加简单直观,对学生的条理性、基本技能以及解题方法也要求更低。而高中教材概念更加抽象、逻辑性更强、内容更加深奥,对学生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要求更高。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更加注重教学评价、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基本理念以及课程目标。
1.2学生原因
当学生升入高中后,数学课时以及教材都出现明显的变化,在紧张的气氛下、陌生的环境下,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同时,一些寄宿生离开父母还要面临生活的困难,心理出现反差,自卑感和失落感随之而来,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种种因素导致学生没有做好数学衔接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些知识结构不完善、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会严重影响其高中数学学习成绩。同时,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缺乏钻研精神、总结能力以及反思能力,让学习变得复杂繁重。
1.3教师原因
新课改实行后,初中数学知识更加简单,教学进度也更加缓慢,教师对学生各项能力没有进行全面培养,教师只是简单根据大纲开展教学,对于一些中考没有涉及的知识就删除掉,而这些知识恰好是初高中衔接内容。在这种教育观念下,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轻能力而重知识,导致很多学生在升入高中后,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上课无法紧跟教师思路,自信心受到严重的影响,最终丧失学习兴趣。
2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相关对策
2.1转变心态、认识差异
首先,教师要充分重视初中数学课改,以学生的角度正确认识初高中数学的差异和连贯性,明确初中数学知识的范围和体系,掌握初中与高中阶段数学缺乏的知识,在复习课中进行深入讲解,进而弥补缺失的内容。例如在初中教材中已经删除的立方差公式,教师要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顺利开展高中数学学习。同时,教师还要针对初中教材对三角函数、函数等相关概念定义不严格的情况,开展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开展有意识的训练和补充;其次,学生也要及时调整心态,掌握提炼观点以及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当学生遇见难点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通过学长经验传授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引导学生转变态度,克服对数学的畏难心理。
2.2合理使用教材
与通俗而生动的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教材虽然内容丰富,但是其难度却较高,学生突然面对这种教材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简化,并且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充分联系,让课堂更加生动和充实。在高中阶段,数学学习任务繁重,课时也比较紧张,教师要针对教材体系,对关键知识进行重点把控,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一些学生由于刚升入高中,会盲目的选择一些辅助教材,但是由于辅助教材与教材内容不相符,甚至还出现抄袭和照搬的情况,不仅浪费学生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学生出现知识联系混乱的情况。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挑选辅助教材,发挥辅助教材的促进作用。
2.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初中数学知识更加基础,而高中数学知识相对较难,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在高一阶段,学生处于思维转型的关键时期,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强调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进行教学拓展,在拓展过程中,引入数形结合、转化以及归纳等学习方法,对学生思维进行有效锻炼。
2.4引导学生开展反思
反思是开展数学活动的动力和核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反思习惯和反思意识。与初中时期相比,高中数学知识内容更加深入,知识范围也不断扩大,教师要加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并且引导学生掌握温故知新的方法,通过反思促进学习。同时,在解题中,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完成解题过程,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反思,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反思空间和时间,总结知识规律和联系,查缺补漏、纠正错误,进而促使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提高。
2.5开展多样化教学
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加强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第一,通过让探究式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轻松而活跃的教学气氛,进而在良好的环境下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并且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互动,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二,分层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开展针对性教学,进而解决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分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际,针对衔接问题少、数学基础好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对其能力的培养,而针对衔接问题多、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开展基础知识联系,通过分层教学保证所有学生都得到进步。
3结语
总而言之,初高中数学衔接是一个重要问题,并不是依靠几次补习或者衔接教程就能够完成的,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初高中的知识差异,并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课程优化,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和思维意识,掌握数学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数学能力,进而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薛锋林.论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1,15:140+142.
[2]李兴贵,幸世强,张平福.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1,06:17-18.
[3]张嘉月.新课改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22:296.
[4]郭和跃.对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几点认识[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117.
[5]梅正锋,黄致新.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50-51+72.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90-01
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经历过初中的数学学习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高中的数学。初中的数学繁而不难,而高中的数学则是既繁又难。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都无法适应和掌握高中的数学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其实初中的数学教育是高中数学教育的基础,高中的数学知识也是从初中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和展开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合理的对初高中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衔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数学,并且找到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区别和联系。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巧妙衔接初高中数学,不断促进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把初高中数学基础知识进行适当的衔接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一些数学的基础知识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比较广泛。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已有的初中数学基础让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联想和回忆,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行高中数学的深入学习,让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发挥垫脚石的作用,为高中数学提供相关的知识积累。对于教师来说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教师不仅要深入的了解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和核心内容,同时还得对初中数学各个方面的知识结构都要很熟悉。教师要知道哪些初高中知识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哪些是学生的强项,然后通过巧妙的方法在生疏的知识和熟悉的知识中间建立起相关的联系,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基础知识来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比较生疏的数学基础知识。比如说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新的概念和公式,积极带动学生回忆初中相关的知识,建立起学生心里的数学知识网。也可以在讲解高中数学的概念和公式的时候,先带领学生回忆初中数学中的相关概念和公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和延伸。这样就把初高中数学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巧妙的结合起来,达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2、把初高中数学解题思想方法进行合理的衔接
初中数学的解题思路比较简单直接,而且初中数学的一些题目都是比较贴近生活实际的题目,只要学生会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思考就行了,学生自己也做的比较轻松和简单。但是高中数学解题思路需要不同的技巧,同时要对数学知识有全面的驾驭能力,高中数学题型抽象性和概括性都比较强,都是很多复杂问题的综合。数学知识之间的跨度比较大,学生在解题的时候,要有清晰的思路和逻辑分析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比较强的数学推理能力。学生不再像初中那样只要依靠简单的分析和记忆一下公式定理就能完成数学题了,但是只要经过具体分析和思考,就会发现虽然高中数学题型繁杂,知识点全面,但是解题方法却是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触类旁通,一题多变,。只要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注意归纳和整理,就能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具体通过以下例题进行说明:
例:已知a、b、c均是非负数,并且a+b+c=1,求(c-a)(c-b)的最大值?
解:因为,a、b、c均是非负数且a+b+c=1所以c∈[0,1]所以(c-a)(c-b)=c2-cb-ca+ab=c2-(a+b)c+ab≤c2-(1-c)c+(a+b)2/2=c2-(1-c)c+(1-c)2/2≤1所以,当c=1,a=b=0时,(c-a)(c-b)的最大值是1
3、把初高中数学内容的不同之处进行有效的衔接
【关键词】初高中 数学学习 衔接 问题与对策
在实际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发现:很多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成功升入高中以后,出现了学习吃力、跟不上课程进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使他们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丧失了兴趣,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一、造成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习环境的变化
高中,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面对着新学校、新老师、新班级、新同学,学生要经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心理可能会发生变化。其次,学生经历中考升入高中,势必会有一个放松懈怠的阶段,刚刚升入高中,还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再次,学生刚升入高中,就要接触诸如函数、集合、映射等比较难理解的抽象概念,也使他们对于日后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有所担忧,产生畏惧心理,这些都可能造成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初中的数学学习,学生接触的基本都是常量,比较简单,易于理解;高中的数学,多是一些抽象性的概念,而且多研究变量,且题目类型多,计算复杂,注重理论分析,较之初中的数学教学内容,学习难度了很大的增加。
此外,初高中的数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举例来说,高中数学的几何部分,常会涉及重心、垂心、中心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等内容,而这些知识并不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因此,学生对于这部分高中常用而初中不常接触的概念十分模糊;再比如,初中的数学学习,几乎不涉及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和不等式,而高考数学中却常出现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考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教学方法的变化
初中数学教师的授课,一般都会讲解很细致,且初中数学题目类型较少,一般来说,主要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公式和典型例题,课后多加熟悉,就会在考试当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是到了高中,学习任务一下子加重了,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且应用形式变化很大,老师很难在课堂上全盘讲解,一般只能选择典型题进行讲授,不能把全部题型类型都讲解得特别细致。因此,高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多思考,多总结,多练习。
(四)课堂容量的变化
由于初中数学的难度小、题型少,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会对重难点学习内容进行反复强调,对多种类型试题进行举例示范,还会给学生争取一定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内容的巩固。到了高中,教学时间紧、任务量大,知识点多,且题型变化大,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明显增加,教学进度加快,课堂容量也有所增大。
二、解决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实现教育管理优化
1. 认真做好初升高的入学教育。在初中升高中的衔接阶段,各高中应该认真做好入学教育,通过召开家长会、入学典礼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衔接阶段对于日后高中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尽快进入到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消除懒散松懈的情绪和行为方式,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同时,教师也要向同学们介绍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消除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畏惧心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实例,将初高中的数学学习知识进行对比,使学生意识到初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课堂容量、教学方法等存在差异,应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来对待高中数学的学习;二是使学生意识到高一的数学教学内容是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理解好、学好这些内容将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三是请高年级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让高一学生从入学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鼓励式教育,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高一数学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应该采取鼓励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进步和提升给予充分的肯定;在作业布置上,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进而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现教学环节优化
1. 备课环节的优化
首先,授课教师需要通过访谈、进行入学摸底考试等形式,对班级学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基础和情况进行了解。针对班级大部分同学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进度。
其次,高一的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对初中的数学教材内容有所了解,知道学生在初中都进行了哪些知识点的学习,在备课环节,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困难:对于初中学习没有涉及而高中需要应用的知识点,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之前进行补充;对于像三角形的四心、相似图形以及十字相乘法等在初中只是略微涉及,而高中是重点的知识部分,进行巩固加深。
再次,针对高一的数学教学初始阶段,我们有必要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以对初中旧知识的回顾复习作为铺垫,取代直接导入高中知识点的教学方式,以减缓高中数学教学的坡度。
2. 教学导入环节的优化
首先,教师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作为教学的立足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分梯度教学。教师应采取“低起点、小梯度”的知识导入方式,多进行基础知识的练习,逐步增加教学难度,进而使学生对于新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
其次,在高中数学的初始教学阶段,老师也可以适当地放缓教学节奏,多给学生一些吸收、理解知识的时间,对于不懂、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帮助解决,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再次,对于难点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采取过度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进行函数概念的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初中学习过的基本函数复习,然后再过渡到高中数学里的从集合观点定义函数的学习。
3. 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在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阶段,我们主要通过数形结合的直观教学法和新旧知识联系对比教学法来实现高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这里以高中立体几何部分的教学为例,进行数形结合的直观教学法阐述。众所周知,高中立体几何学科是一门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空间感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立体几何时,脑海中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空间构图,更加理解不了其空间关系,因而造成了学习的困难。针对这样的问题,高中教师在授课环节,可以自制一些教学用具或者借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立体图形,如粉笔盒、小地球仪等,为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变抽象难懂的空间立体架构为现实存在的实际物体,进而达到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目标。
新旧知识联系对比教学法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新旧对比,分散难点,理解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这里以高中数学的函数部分为例,进行说明。在初中,函数被定义为“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 ,按照某个对应法则,对于给定的x,有唯一确定的y与之对应,那么y就叫做x的函数。”它所表达的是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在高中,函数被定义为“设A,B都是非空的数的集合,f:xy是从A到B的一个对应法则,那么从A到B的映射f:AB就叫做函数,记作y=f(x)。”它所表达的是集合的观念。由此可见,新旧知识之间是存在关联的,通过这种新旧知识联系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三)学习方法的优化
要想真正解决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的问题,还要做好学习方法的优化。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数学的不同,认清高中数学在语言描述、思维方式等的特点;二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下复习和勤加练习”;三是使学生转变过分依赖老师的心理,能够积极主动、自觉自主地学习。同时,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抓住知识点的本质,在变化的试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勤思考多练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结束语
在初升高的数学学习衔接阶段,由于学习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容量等出现了变化,常会导致学生学习吃力、跟不上课程进度以及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要从三个层面做工作:一是学校层面,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优化,认真做好初升高的入学教育并倡导鼓励式教育,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二是教师层面,要在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从备课到教学导入,再到教学方式方法,都要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还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化繁为简;三是学生层面,要实现学习方法的优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转变被动式的学习为自觉主动学习。唯有如此,才能逐步解决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的问题,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商学浩. 对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5).
[2]杨益锋. 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08).
关键词: 成绩分化;差异;衔接;措施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环境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需要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考取了高中,有些学生会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充要条件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
2.教材的变化
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高中教材从知识内容上整体数量较初中剧增;在知识的呈现、过程和联系上注重逻辑性,在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发生了突变,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
3.教学方法的变化
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直观、形象教学,一些重点题目学生可以反复练习,强化学习效果。而高中数学教学则更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工夫。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粗线条模式,为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框架,讲授一些典型例题,以落实“双基”培养能力。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存在思维障碍,难以适应快速的教学推进速度,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学习成绩。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搞好入学教育
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适当在刚开学时用一定时间复习初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基础知识、重点题型、重要方法;三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四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摸清底细,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考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3.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4.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听课时有针对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下课后要反复阅读书本,回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教师同学请教,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假思索地请教老师同学。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初高中数学衔接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高一年级开始,可选择适当内容在课内自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拟定自学提纲──基本内容的归纳、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数学中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等。学生自学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给以自学方法的指导,以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自拟提纲自学,并向学生提出预习及进行章节小结的要求。应要求学生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重证、重解,并适当加些批注,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最后要抽象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做好书面的总结,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
6.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为他们的高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永红 怎样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教师》2012年 第13期
林建峰 李燕飞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福建中学数学》2007年 第12期
肖辉 冉珍 新课改环境下的初高中数学教材衔接教学体会《课堂内外:教师版》2012年 第7期
一、解决好初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难易程度上的衔接问题
初中的教材中的大多数知识都贴近社会实际,趋向“生活”化,而且许多知识浅显易懂、容易掌握,有时学生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就能得到正确的数学结论,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比起初中数学新教材中的内容,难度大好多,学生往往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才能得出正确的数学结论,如二面角、排列组合、导数知识等;另外,学生升入高中后,开始学习就会接触到大量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符号以及专业术语等,这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是抽象思维能力上的巨大考验;第三,初高中数学教材中还存在知识脱节的现象,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教师没有进行重点讲解的知识有很多都是需要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的。
二、解决好初高中数学教材在思维方式上的衔接问题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虽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他们学习数学时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直观观察基础上的感知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但是,学生升入高中后,学习数学则基本都是以抽象思维作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众多的抽象概念,而且还要应用所学的概念、公式以及定理等,进行复杂的数学推理与判断。
三、初高中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衔接问题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部分学生热衷于通过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学习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时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不善于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如课前基本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喜好于固定“套路”,对于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缺乏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对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把握也不是十分清楚。
四、解决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具体方法
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相比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更系统、更数学化,为了让刚进入高中的初中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节奏,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在新课程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经验,“架设”好初高中数学“桥梁”。.
1.摸清学生初中数学知识底细,促使高中数学教学顺利有效进行
学生刚升入初中时,数学教师应在前几堂课上,主要针对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点,对学生有必要进行摸底测试,以了解学生上初中时哪些知识掌握得透彻,哪些知识掌握得模糊不清,对于学生模糊不清的初中内容和知识,教师最好应重新讲授,以便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高中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数学教师也可以在以后讲授新知识点时,若遇到了初中模糊不清的问题,此时也可以进行补充讲解。这样,就可以降低难度,学生就可以容易地接受高中数学新的知识、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2.以“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为指导,侧重于转变和培养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由于数学课时安排量大,数学教师习惯于慢节奏的教学,习惯于运用讲授法授课,并且习惯于把知识讲全讲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依赖性很强,一旦他们进入高中后,学生根本无法适应高中数学教师快节奏的教学方式,这时,教师应培养和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高中数学,如应指导和要求学生课前如何预习、课堂上如何听课、课后要善于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及时复习巩固等。
3.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对数学进行深入学习
主观能动性又称意识能动性、自觉能动性,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和活动。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地讲,就是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知识,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变化,要多鼓励学生寻找数学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这还需要教师的耐心细致。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起步难 原因分析 应对策略
数学是一门兼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数学学习难度会比较大。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高中数学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数学学习压力增大,甚至有许多初中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初会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事实上,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地位。有效找寻高中数学学习起步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数学起步难的原因
1.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出现衔接问题。
初高中数学的明显区别就在于知识的集中程度不一样,初中数学知识比较贴近日常生活,注重实数的运算,对于概念的严格定义不明确,尤其是许多数学定理没有严格的论证过程。但是高中数学知识量明显增加,例如每个数学单元的概念增加了许多,所以在有效时间内,学生需要接受大量数学知识,这样就会使一些对课堂教学依赖性比较强的学生严重感到不适应。高中数学概念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逻辑思维比较严密,这样的特点是导致高中初始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重要原因。
2.初高中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课上能够听懂,但是在做习题的时候会出现问题;许多学生平时的表现非常不错,但是考试成绩却难以提高。究其原因,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速度和进程比较慢,在课上讲解过的例子,在课下的时候还会布置相同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但是高中课堂就大不相同了,课堂教学内容比较繁杂,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许多时候都会采用点到为止的方式,每个知识点不会完全讲解透彻,比较注重学生自主论证和推理的能力。
3.学生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对于刚刚进入高中校园的学生来说,环境、教材、同学和教师都是新的,他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首先,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听到高中数学难的评论,所以在学习起来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同时,高中知识系统相对来说比较全面,学生需要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保证学习效率。学生长期思维模式单一也会对学生学习数学造成一定的阻碍。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安排不够科学,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最终导致学生在高中阶段起步难,影响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
二、应对高中数学起步难的策略
1.提高初高中教材衔接的匹配度。
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延伸。所以,想要保证学生很好地从初中数学过渡到高中数学,教师就应该注重全面掌握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入手,使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这样能够使学生快速了解课堂知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立体几何》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初中《平面几何知识》进行转换,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立体几何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进教学方式。
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慢慢适应高中教学模式。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安排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通过一些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函数》知识的时候,应该针对函数知识每个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适时选择练习巩固的时间,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前面的基础知识,这样在学习更难知识的时候学生会觉得更轻松。
3.因材施教,优化学习方法。
刚刚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精力比较旺盛,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到这一时机,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基础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分层教学保证全体同学都能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应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布置探究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使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有效提高,从而保证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三、结语
由于初高中数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初期都会出现数学学习起步难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数学起步难的原因,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针对性教学。例如,针对教材问题,教师应该不断研究,努力提高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匹配度。同时,应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其能够快速掌握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从而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和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玲.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13-15.
[2]王文忠.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断层的原因探析及教学建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08:30-33.
关键词:衔接 高一 新课程 知识 心理
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后跨入高中,高一新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虽然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迫切学好每一门课程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泛味、抽象、晦涩,有些章节甚至如听天书。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更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相当多的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其中的关键。
一、影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主要因素
1、教材方面:实施课程改革以后,初中数学教材把过去一些较难的内容删除了,现行的教材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比较通俗具体直观,带有趣味性,而且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对于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点,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要求比较低,二次不等式、分数指数幂等还放到了高一学习,这样初中教材的内容就比较少,学起来比较容易。高中数学新教材融合了近现代数学内容,将旧教材的内容加以整合,其内容增多,难度降低了。但是和初中教材相比,一开始就体现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的特点(如高一刚开始集合,函数的定义等),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相对加大,题目多变解题灵活,对初中所学内容掌握不牢或者学得比较死的学生都不适应这种变化,所以高中数学教材学起来比较深、比较难。
2、教法方面:初中课堂的容量少而浅显,课时一般也比较的充足,所以教师可以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反复讲解,课堂互动也比较多,对各种题型可以反复举例进行巩固。而这些高中是做不到的。由于高中教材内容多,而高一的课时与以前比较相对较少,所以高中教师授课往往都是容量比较大,一般会通过教学情境提出问题或者陷阱,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比较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想方法的培养。教师无法讲全各类题型,更无法对各类题型进行具体分类,即使对一些疑难问题也无法反复强调,这对习惯于慢节奏和模仿学习的高一学生,就难以适应,使相当部分的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导致数学学习产生障碍和困难,影响数学的学习。
3、心理方面:一方面,高一学生正处在青春时期,在心理上产生的闭锁性。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有了自己的思维,不喜欢“人云亦云”,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另一方面,初三学年的奋战,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都对学生提出了上高中的奋斗目标,各方面都对他们管束得较严;终于考上高中,家长和学生都松了一口气,家长认为孩子已长大,没必要管得太多,学生入学后没了初三的紧迫感,在行动上自然没初三那时的冲劲;又加上学哥学姐们早就灌输了一些高中数学难学的“经验”,所以一上高中,就自然产生了对数学的“畏惧感”,由此影响了高一数学的学习质量。
二、解决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方法
(一)衔接好教材内容
1、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同样,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发展而来的,故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例如我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注意先复习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而引入坐标定义法。
2、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内容。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做到用旧知识引入的同时,并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对旧知识一步一步挖掘、深入,不仅可使学生巩固初中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逐步得以接受、理解新知识。
(二)研究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高一初始阶段,适当放慢教学节奏,让学生有一个从初中到高中过渡的适应阶段。在此阶段,在教材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与高一教材相关的初中知识的复习,同时适当沿用一些初中的教学方法,对疑难问题反复强调,以降低初、高中衔接部分的“台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预习,做到带着问题听课,课外认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的学习习惯。
1、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应具针对性,我们就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基础,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我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学生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根据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教学,促进思维过渡。在初一代数教学中,着重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初二数学教学中,着重加强推理的训练,提高形式思维的能力;在初三则着重通过数形结合和解题思路的探索活动,来发展学生思维的预见性、反省性和独创性,以达到为理论型抽象思维的发展做准备、打基础的目的。至于高中数学教学,则要进一步注意理论观点对数学思维活动的指导作用,注意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并丰富数学观念系统,如在高二解析几何教学中,就把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当作重要的教学目的。所以在衔接阶段,要使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思维发展阶段相适应。过难、过急是不行的,过易、过慢也是不行的,要设计好教学程序,使教学既要符合学生思维结构所具有的水平,又要有一定强度和适当难度。
3、注意加强化归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转化能力。把一个复杂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知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
4、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形成网络。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章节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真正做到“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在复习中要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表,以便理清概念,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及掌握运用。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也应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共性与个性,区别与联系,形成学生的解题思考方法。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有勤学好问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度过这个衔接阶段。
2、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同学们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怎样观察与思考、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应用,是高中教学的难点所在,掌握学习方法是攻破这个难点的措施之一。
3、培养自学能力。授人以“渔”,因材施“导”,努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是教之根本,而自学能力的提高,首先有赖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高一学生阅读时,读不顺,读不细,读不实,读不准,所以老师千万别急,在这个衔接阶段,可以编出问题,引导阅读,如概念叙述与理解,定理、命题的方法与思路。让学生边阅读边回答,对概念要求会联系、会举例;定理要求会分析、会应用;解题要求尽量一题多解。一章结束会用图表归纳结论和要点,弄清重点概念和定理、公式,明白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技能。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快心理衔接。
1、调动学习兴趣。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所以,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向老师“刨根问底”,甚至提出“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见解,对于他们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小小的“闪光点”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应精心备课,不断强化学生对解题的兴趣和数学意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中可向学生介绍数学史、讲述数学家的故事,联系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按教师的思路积极主动去思考、去探求。
2、注意培养学生的抗挫意志。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的困难大挫折多,学生很容易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为此,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他们能正确面对失败,能冷静地总结教训,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和精神状态,并努力争取以后的进步。努力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克服畏难情绪,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能从数学学习中产生成功的喜悦。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抓好衔接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善于研究,及时发现影响衔接与过渡的各种因素,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采取相应的对策去加以应对,一定会把初高中数学衔接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潘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7).
[2] 马仁珠.构建桥梁,走进高一――浅析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龙岩师专学报,2005,(S1).
[3] 徐建平、毛建清.初高中衔接时期学生心理问题探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4)
[4] 吴勇平.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的思考.数学通报,2006,(3).
[5] 黄艳明.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教育艺术,2005,(4).
[6] 刘天发.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问题设计,中学数学月刊,2004,(9).
一、高中数学起始教学的主要障碍
(一)教材因素
初中的课改新教材与全省的苏教版高中教材不接轨,教材内容有明显“脱节”.如立方和公式、立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等内容初中已删去不讲,而高中却还在用.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此不少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
(二)学生因素
1.学生心理
进入高一后有不少学生开始出现松懈麻痹心理,对高中数学学习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殊不知,第一,现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安排是用两年的时间学完三年的课程,高三一年总复习,教学进度排得很紧;第二,高中数学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内容放在高一年级学,这些内容一旦没学好,整个高中数学就很难再学好,因此一开始就得抓紧,即使在潜意识里稍有松懈的念头,都会削弱学习的毅力,影响学习效果.
2.学生思维
初中学生思维单一、解题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推理能力差,尤其对代数中字母的可变性缺乏理解,分类讨论的纯粹性,完备性把握不够.高中数学比起初中数学内容大不一样,抽象程度有较大提高,理论系统性大大增强,特别是高一年级起始课即第一、第二章,在学习时要求思维能力爬一个陡坡,即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与提高.
3.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内容多,难度大,教材的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步步深入,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随着学习内容和要求而变化,单纯地听,机械地记,盲目地练,不能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加强自主学习,能够举一反三,从典型例题中悟出一般解题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解题技能.
(三)教师因素
高中数学教师往往对初中数学教材、教学方法缺乏应有的了解,不清楚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造成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不当;而高一数学任课教师也往往是刚送走高三毕业班的数学教师,高考的“惯性”使教师从一开始就对学生“从难从严”,标准向高考靠拢,追求“一步到位”,造成学生“吃不掉,咽不下,消化不良”,人为设置使他们难以逾越的障碍,其结果是学生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直接影响数学的学习.
二、克服高中数学起始教学障碍的措施
(一)针对初高中教材内容差异,由市教研室组织编写一本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并对何时补充什么内容作了安排.通过“衔接教材”的使用,既使学生对初中基础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又增强了高中教材的适应力.
(二)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助于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教师应遵循兴趣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兴趣的形式和方法是多样的:课内通过演示实验、挂图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尽可能变抽象平淡为形象生动;课后可以举办“数学与生活”讲座和开展“数学小制作”的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可经常介绍有关数学学史、数学故事和最新数学研究成果,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阔学生的眼界等.
(三)对于高一新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宜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刚开始可对学生在初中应掌握的数学知识查漏补缺,对学生的水平要深入了解,并简要介绍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和高考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使学生能顺利地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降低初高中数学知识的台阶;而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数学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 必要性 差异 脱节
高中数学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普遍认为高一数学难学,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较好,但步入高中后数学成绩明显下降。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初、高中数学未能很好衔接。
一、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客观要求
首先,高一数学在学生高中数学学习阶段中的重要作用。第五轮课改所使用的教材,把高考的几个热点几乎集中在高一。高一数学的重要性,这里不多说了。其次,高一阶段数学的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逻辑推理强,抽象程度高,知识难度大。初中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心理失落感很大,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少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再次,新课程
的实验和新教材的使用所带来的变化。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上调,中考难度的下调、新课程的实验和新教材的教学,使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及高考中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原来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学习方式的衔接
初中数学上课时学生善思、敢问、会做,在与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引导、合作中获得了知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他们有以下特点:一是有较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个性较张扬,上课主动思考,提问题较多。二是自主性较强,理解、应用能力较强。三是接受新知识较快,自学能力较强,等等,但同时也普遍存在知识逻辑性与思维严密性欠佳,解题书写格式不很规范等缺点。因此,在高中课改教学中,如何保护并延续学生们上述好的学习方式,克服某些不良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较好度过这个衔接阶段。其次,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观察与思考、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应用是高中教学的难点所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攻破上述难点的措施之一。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自主探索、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问题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类比推理法、假设法、实验辅助法、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总结归纳法等都是较好的学习方法。应教会学生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方式的衔接
以现行教材为基础,结合衔接教材。由问题引入新课,引入新课的过程中注重以初中学生已知的知识和生活体验为出发点,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或问题的某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新的知识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穿插衔接教学对方案进行合理性、可行性论证(或说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结合旧知识或方法的复习和运用,使学生能通过探索,给出问题的完整的解答;在应用实践过程中,增加部分简单应用的问题,完成初、高中教法和学法的衔接,也能有效调试学生的学习心理;在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增加能力提高部分,完成能力的衔接和提升;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回顾和反思,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由初中学法向高中学法的过渡,也有利于新知识的复习、巩固。“问题教学融合衔接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于以“问题教学”模式为主体,将衔接教学融合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主要是解决中学学生基础偏差、,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等方面原因产生的知识脱节现象。如在教师由问题引入新课后,学生缺乏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挥《衔接教材》的衔接作用,通
过比较和补充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衔接教材》也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完成衔接教学并不断尝试,学会启发、诱导学生思考等。这样就较好地完成了知识、方法的整体衔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方法的探索。
四、衔接的具体措施
1.搞好入学教学。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学法习惯。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
3.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衔接。抓知识实质的理解;注重练习反馈,抓问题暴露;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指导作用。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例如复数与实数中的基本概念。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要着重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这样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成绩,而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一、重新认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学生与教师
在新课程理念下,首先需要转变的是我们教师的观念。首先,我们重新认识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进入高中后,具有强烈的表现欲,使高中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乐于参与,敢于交流,动手能力强。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非常弱,并且书写不规范,随意性很强。
接着,我们重新认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课改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课改强调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包括学生与教师两方面的发展。这样要求教师集中精力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各个学生的特点,积极更新理念与教法,探索如何在课改的新形势下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
二、课改后初、高中数学衔接脱节的主要内容
1.学习习惯方面。新课标鼓励发展个性,但随之而来的是作业不规范,这直接影响学生高中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答过程的条理性、严密性与完整性,初高中衔接首先要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2.数学思维品质方面。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探索过程,注重对证明本身的理解而不追求证明的数量和技巧。可高中数学,正因为有了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才造就了数学思维的简洁美与和谐美,可见初高中衔接的重难点是思维品质方面的衔接。
3.数学知识方面。
比如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化归思想、方程思想的渗透,对换元的数学思想没作要求,可换元思想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
三、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方法与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作好初高中的衔接,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学生在初中已经参加了三年新课程改革实验,适应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而高中教师还不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教师只有多参加培训,多与其他教师交流,特别是要自己能细心体会课标的实质,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反思总结改进。
2.要加强对学生的系统的指导。
⑴学习习惯方面。很多学生经过紧张的中考进入高一后,总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因而没有对数学有足够的重视。而另外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初高中的衔接工作要从学习习惯入手,以增加适度紧迫感与学数学的信心。
⑵思维品质方面。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中数学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严密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二次函数;基础
众所周知,函数是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二次函数是初三阶段的主要内容,也是中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又是高一阶段的必修内容,是学生进行其他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本文就对如何从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入手来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进行论述,以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为什么要用二次函数做衔接的桥梁
二次函数是初三阶段的主要内容,也是高一阶段最初接触的内容,所以,这就成为保护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也就成为提高学生高中数学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内容。再者,二次函数所要学习的内容为:定义、定义表达式、图象、单调性、最值、奇偶性等相关的知识,而初中阶段大部分内容已经学过,只是高中阶段对每项都进行了深入。所以,用“二次函数”作为连接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桥梁是非常恰当的。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学来说也是一样,对于高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刚开始就让学生学习全新的知识,比如,后面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或者是将双曲线的相关知识放在这个位置,学生就会心存畏惧,就会对这些相对初中阶段复杂的知识产生恐惧,进而逐步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二次函数放在这些知识前面学习,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也能让学生以饱满的信心走进课堂,进而为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以二次函数作为桥梁来衔接初高中数学的教学是正确的选择,也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高中数学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借助二次函数来进行衔接工作,以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二、如何借二次函数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
1.从图象上做好衔接工作
图象是二次函数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从图象入手来做好二次函数的衔接工作,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以及最值的相关内容。因此,在高中数学衔接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而也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最简单的y=x2的图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y轴左边的x值与y值之间的关系,y轴右边x值与y值之间的关系,并在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之后,顺势将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引入课堂,即:y轴左边y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少,y轴右边y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之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的函数的图象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函数的单调性。这样的衔接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对帮助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对提高本节课的学习质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从应用上做好衔接工作
借助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在初高中数学考试中已经涉及,只不过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对初中生来说是难点,对高中生来说是基本知识。所以,这也就成为我们借助二次函数进行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点。比如,某汽车租赁公司的月收益y元与每辆车的月租金x元之间的关系为y=-+162x-21000,那么,每辆车的月租金多少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最大?最大月收益是多少?虽然初高中二次函数在应用上题的难度不同,但考查点是相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找到对应的关系之后,对函数进行最值的求解。当然,在高中数学习题中,有时限制比较多,会考虑定义域的问题。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衔接工作,以帮助学生在高中学习时找到熟悉感,进而能自主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同时,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清楚,二次函数作为衔接点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中找到衔接的方面,才能确保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构建。但是,在整个衔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初高中二次函数知识的异同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而确保学生在高效数学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