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事管理制度重要性

人事管理制度重要性

时间:2023-09-21 17:34: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事管理制度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事管理制度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措施

为进一步响应国家行政机关“放管服”的要求,以及“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更好的适应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需要,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层面,相继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事业单位正在逐步改变依靠政府行政职能发展、行业竞争力不强的局面,而这些,都需要科学、高效、可持续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来保障和促进。

1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人事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职能中居于首要位置,是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事业单位能否正常开展各项业务活动、提供相应的公益服务要通过事业单位人员的具体工作来实现,事业单位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竞争优势要通过事业单位人员的集体智慧来创造。因此,能否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能否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能否形成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是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激发事业单位发展活力的关键。人事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公开招聘、职称评审、岗位竞聘、干部调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考核奖惩、人员聘用、人事档案等多个方面,它们的科学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寻求自身发展的“指挥棒”。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各项制度规定不断调整自身努力方向,按照制度指引完成工作任务,领取工资报酬,获得岗位或职务晋升,并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2当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大都沿用行政机关的管理制度,难以充分激发事业单位的内生发展活力,发挥高技术高学历人才集中和科研成果突出的优势。直至近些年来,我国才逐步将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予以区分。

2.1重视程度不够

事业单位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不以盈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如各类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在对外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运行个体,内部也有相对固定的规章制度,如人事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会议制度,以及各类业务制度等。但是,在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各类人事工作是否按照既定流程、符合相应政策要求往往缺少监督机制;个人工作是否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如何也往往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另外,由于事业单位受市场竞争的压力较小,部分人事管理制度滞后于事业发展需要的弊端和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在短期内往往不会立即显现和爆发,这就导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2.2政策推进缓慢

一项人事政策的推行大多需要多个人事管理规范性文件来配套,考虑到涉及人群范围广、波及面大,加之反复论证和征求意见,整个政策的推进过程相对缓慢。如目前正在推进的延迟退休、创新公益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公立医院和部分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台湾籍高校毕业生大陆就业等等。由于政策欠缺配套文件,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比如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一系列保障措施还处于起步阶段,跟不上制度的变化。再比绩效工资制度,评价体系和标准落实到位之前,绩效工资推进也遇到瓶颈。部分事业单位优秀人才无法发挥自身价值,制约着人才的使用效率。

2.3奖励机制匮乏

事业单位在目前仍旧采用以往的薪资管理制度,按照岗位等级和工作年限来定薪资,对为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之人缺少必要的奖励,这样一来便导致工作人员的上进心降低,认为只要在单位熬到一定年龄就会受到尊敬,这种现象从一开始就不被提倡,却一直沿袭到如今。再就是国家已经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标准,但在真正实施时却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出现了一定的偏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往往出现各种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频频发生,阻挡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改革。

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措施

3.1增强改革意识

我国针对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已经做出了改变,逐步确定于近几年构建一个高效运行、监督完善的管理机制。由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与我国的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联,因此在人事调配时要考虑到其专业能力是否匹配岗位需求,同时在改革过程中要将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分类,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逐步划转为企业,公益类事业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中。要将改革贯彻于全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中,确定方向与目标后,强化思想观念中对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坚定性,增强对改革的大规模宣传,突出改革的重要性,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对改革的正面认识,形成改革的整体共识,在单位的宣传工作中也要突出系统性教育,让员工真正认识到改革的刻不容缓。

3.2完善改革政策

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依托国家颁发的政策文件。2014年4月,国务院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系统规范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权益,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里程碑,解决了多年来事业单位缺乏高层次法律规范的问题。另外,改革政策中还要多关注现有职工的福利待遇,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并保护职工权益,按照工作绩效来给予应得的奖励,保护员工的自身利益,一旦出现问题使员工拥有提出上诉的权力,能够通过法律体系来维护切身利益,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感,才能在单位工作中具备较高的热情。

3.3更新组织模式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经过一系列考验才获取工作岗位,因此每名员工的文化内涵都略有不同,在进行改革前要考虑到员工在思想认识上的差异,主动更新组织模式,并在组织中构建一种新型关系,整合不同群众的心理变化,帮助有文化差异的职工排解内心压抑,体现事业单位的人文关怀。通过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必然倾向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主张公平竞争,按效益说话,照顾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理念,让单位人员在相互竞争过程中又能体会到在单位的归属感。另外,一个组织中的领导阶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上级领导要正视自身责任,把在幕后的工作任务转移到公众面前,确保人事管理的公开透明,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单位氛围。

3.4创新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不应局限于政府颁布的个别政策,而是要在组织内部展开创新,积极调动员工积极性。首先,按照岗位需求选择人才,而不是通过人物关系来设定岗位,坚决禁止“走后门”的现象发生,给事业单位后期的认识管理造成阻碍,同时令群众对政府失去信任;其次,招聘要面向全社会,将聘用条件公布于互联网平台或进行公布,择优录取,建立有序的人才流动模式;再就是增强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权力,能够根据内部的任务量设定不同岗位,给予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奖励,对一些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处,以此来维护事业单位良好的外部形象。

4结语

总之,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虽然在近几年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依旧需要针对具体岗位职工展开分析,完善其中不够公正公开的环节,保证内部员工有章可循,同时增强社会群众对事业单位的信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文英.浅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109-110.

[2]杨玲.浅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4(10):150.

[3]李天赐.从人事管理的历史发展浅析事业单位劳资管理工作[J].黑龙江史志,2014(15):364.

[4]刘丽峰.浅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档案天地,2014(S1):131-133.

第2篇

一、当前医院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完善的医院管理制度是保证医院各项人事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才能促进医院人事管理的顺利开展。然而,当前我国很多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比较缺失,或者有些医院虽然有比较具体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特别是一些医院中甚至出现了政府分头管理、自成体系的问题,这就导致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地整合,医院管理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并不明显,最终致使医院呢的科室职责混乱、管理机构冗杂以及权利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引发科室职责不明确、管理机构繁多、人员配置过多及科室权利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2.医院管理层对人事管理工作缺乏正确认识

目前,很多医院的管理层对人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不能充分认识到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简单的认为医院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不高,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十分简单,缺乏技术性,忽略了医院人事档案在医疗、教学和科研以及医疗纠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医院门诊病人就诊程序一般都是先挂号,然后领取一本门诊诊疗手册,在医生诊疗完成之后由病人直接带走,没有在医院留存备份,即使是医院留存了备份,也只是简单将病人档案收集起来,没能形成系统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由于人事管理的缺失,不但造成医院诊疗信息的流失,更重要的是使得医院在越来越多的医疗诉讼中处于被动地位。

3.人事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医院人事管理人员一般都是非专业人员出身,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培训,很多的工作人员都是行政部门、医护部门和后勤部门调岗过来的,专业素质较低,理论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很难适应医院现代化人事管理工作需求。而且,很多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涣散,对自己要求不高,认为自己的工作可有可无,没有对人事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导致人事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大数据时代加强医院人事管理的创新措施

1.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人事管理方法创新

为了实现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和数字化,首先就必须加强医院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为医院实现数字化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因此,应该不断优化医院的局域网络布局,逐渐实现医院网络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加强医院网络设备和通信设施的资金投入,购入高配置的电脑、打印机和扫描仪等设备,确保医院人事管理(如档案管理)向着电子化方向转变。在大数据时代,医院的人事管理创新还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将这些信息加工、精炼,最终统一起来,推进医院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促进医院人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效率,医院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机制,提高医院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科学有效地内部考核制度有利于提高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水平,可以提高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医院整体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医院要不断地加强内部考核和评价机制的建设,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建立符合自身的考评体系,并且制定严格的执行标准,将这些制度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科室,有效提高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同时,医院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实现奖惩分明,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促使员工能够积极的工作,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而所有的这些工作都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为完善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持。

3.提高医院人事管理人才素质

在大数据时代,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需要运用大量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而当前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不高,严重阻碍了人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医院必须加强既具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力又具有扎实人事管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引进,充实当前的人事管理队伍。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对现有人事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实现医院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三、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现状;战略转变

一、人事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的人事管理概念,限制国有企业发展

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人员,由于受传统人事管理概念影响,使人事管理仍然以物为管理中心,没有充分认识与理解人力资源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作用,使大部分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存在偏差,而国有企业中的领导没有充分理解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大部分企业领导没有充分的重视人事管理工作,大部分领导依然受着官僚主义影响,使领导错误的认为人事管理就是针对事物进行管理,忽视了人员管理,导致大部分在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心理,依然有铁饭碗的意识,使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积极性,存在得过且过的消极工作思想,甚至为了升职加薪,不惜代价讨好单位领导,形成不良的企业风气。长此以往,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常常抱着不劳而获的心理,将人事管理部门当做安排工作的重要部门,失去了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价值。在国有企业中,人事管理部门,不是为员工服务于员工,而是针对员工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人事管理部门在国有企业中扮演着事物处理者的身份,如果人事管理在国有企业中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那势必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二)没有完善的用人制度,限制国有企业发展

在国有企业中,经调查发现,人事管理中没有完善的用人制度,缺少法制的保障,而在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中,党委干部一般拥有人事管理权,但是由于人事任免的过程缺乏相关依据,增长了不良之风,在国有企业进行人才选拔中,常常会发生营私舞弊、假公济私的现象,使人才缺少伯乐的赏识,没有体现人事管理的积极作用,用人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导致出现人才进不来的尴尬局面,难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由于国有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缺少法制保障,给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而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内部牵涉利益错综复杂,影响了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利于用人制度的建立。

(三)过于单一的人事管理制度,限制国有企业发展

在国有企业中,人才部门属于单位所有制,使人才在进行单位选择或岗位选择时,受到自主权的影响,难以对人才进行优化配置,进而阻碍了人才的发展。在人事管理中,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使人事管理缺少奖励机制与竞争机制,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缺少竞争压力和动力,而对于工作态度勤勤恳恳、做事认真负责的优秀员工,没有完善的奖励机制,对于员工升职加薪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使人事管理工作进程发展缓慢,难以体现人事管理的价值。由于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中没有建立健全的用人制度与管理制度,难以激发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无法形成有效合理将其内化,导致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状日益严重,对国有企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战略转变分析

(一)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加强重视人事管理

现阶段,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企业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在国有企业中,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加重视人事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人事管理意识,坚持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出发点,进而运用科学的、系统的管理观念看待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关问题,当成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看待,推动国有企业快速变革。在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将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与企业结构组织、企业文化相统一,进而为国有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增长,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发展,实现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转变。

(二)建立健全的人才竞争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在实施人才招聘中,必须建立健全的人才竞争管理制度,以任职资格作为人才招聘的基础,以岗位交流为主要形式,进而落实人才竞争管理制度,通过人才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而结合人才的自身优势,实现企业与人才共同发展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国有企业在建立人才竞争管理制度时,要明确国有企业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奖励机制与竞争机制,实现人人权责统一。在国有企业通过人才竞争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创新精神,提高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与责任意识。

(三)完善人事管理中的奖励机制与薪酬体系

由于国企企业受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影响,导致工作人员的薪酬标准都处在统一水平,很难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国有企业必须结合企业建设的实际特点,以绩效工作为薪酬制度的标准,完善人事管理中的奖励机制与薪酬体系,才能激发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绩效薪酬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发挥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对工作人员的薪酬进行进一步管理,将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直接与企业员工贡献比值挂钩,并且根据员工的绩效进行管理考核,对工作人员起到督促的作用,在员工晋升时,将绩效比值,纳入考量的依据,从而避免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发生,促进国有企业扬正气之风。除此之外,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中,还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根据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三个方面进行考核,提高绩效水平,进而保证了国有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工作顺利开展,只有将国有企业与工作人员紧密结合,才能促进国有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带动国有企业经济增长。

(四)运用信息化的人事管理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因此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中,应该积极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加快人事管理工作变革,由人力资源管理向信息技术管理中过渡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重要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具。现阶段,国有企业人事管理部门,不仅要花费大量的实践在行政职能中转变,同时也要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在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中,也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让人事管理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在战略中实施转型,提高人事管理的工作质量。这就要求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掌握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融入人事管理工作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加速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战略转型,促进国有企业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战略转型,使越来越堵的管理人员意识到,人事管理就是加强对人事管理,从而选拔优秀人才,完善的人才竞争管理制度,这就需要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加强重视人事管理,建立完善人事管理中的奖励机制与薪酬体系,从根本上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运用信息化的人事管理方式,实现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信息化,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加速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战略转型,根据国有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方向,从而提高国有企业高层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认识,加大对企业人事管理的支持力度,才能发挥人才的最强优势,使国有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人事管理的根本问题,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和谐发展,带动我国经济水平增长,为人们创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伟.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现状及其战略转变[J].现代企业文化,2018(14).

[2]伍念.浅谈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交流,2017(41).

第4篇

[关键词]医院建设;人力资源;人事管理

医院人事管理作为医院的核心管理活动,对医院服务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医院的发展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了实现现建设代化医院的目标,需要建立起医院自身的人事制度,这也是人事改革的核心内容。在建设现代化医院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探索,加快管理体系改革的速度,通过全面的人事改革,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人事管理机制,使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实现高素质医院管理的目标。

1人事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性

在时代变化的过程中,医院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为了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事管理水平必须得到有效提升,而这种必要性则由以下内容表达出来。

1.1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资源,直接决定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的发展无法脱离人力资源,任何医院的硬件都可能被其他医院模仿,甚至在短时间内被超越,但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并不会被超越。为了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加强人事管理水平,保证人力的充足与稳定,为医院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1.2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

医院人事管理水平代表了员工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医院的员工学历较高,对后期发展空间的要求较大。如果医院不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没有根据员工工作实力调整岗位与待遇,就会导致员工出现倦怠心理,甚至选择离职。为了稳定人力资源,激发员工的工作兴趣,需要采取有效的人事管理方法,使员工的发展需要得到满足。

1.3医疗改革发展需要

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对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多要求,而传统的管理要求无法满足新时代医院的建设需求。虽然我国医疗行业接近垄断行业,医院间的竞争并不激烈,但是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改革下,市场环境必然会发生变化,必须加强人事管理水平,保证医院在面临新的挑战时,更加得心应手。

2提升人事管理水平的方案

2.1建立人才培养与使用制度

医院是一种社会公益性事业,我国的许多医院都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立的,所以内部管理体制存在非常明显的计划经济特点。21世纪是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市场竞争内容已经从资源的竞争转向人才的竞争,而一支高水准的人才队伍,则是医院长远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医院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方法就是培养,通过完善的培养制度,为人员提供公平的竞争机制。将学习、聘任、晋升机制纳入统一评价标准之中,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制度,找出符合医院自身特点的考核与使用制度,将人为印象因素排除到考核晋升制度之外,最大化的发挥出人才的能力。合理引进人才,通过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为医院发展提供保障。在引进人才与后期培养时,需要根据医院人员的队伍建设结构选拔人才,将个人能力与职位相联系,充分发挥出个体与团队的综合力量,最终激发出高效的集体力量。加强带头人员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出带头人员的模范作用,实现经济与智力的双重提升,为科研人员准备充足的科研资金。

2.2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主要以医院经营目标为主,根据事实依据对员工在服务过程中的态度、能力、业绩进行评价,并且根据评价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是非常有效的人事管理激励手段。正确的绩效考核对提高人事决策准确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激励员工,维持高智能的医疗技术队伍结构,并且为员工创造优秀的流动空间。为了保证绩效考核的效果,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可以通过考核反映出岗位特点与员工自身情况,并且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评价员工在服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能力、业绩,根据具体职务决定相应的奖惩、晋升措施。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开展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以考核指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实时公布考核结果,并且及时完成反馈沟通工作。

2.3采取全面聘任制

在医院中采取人员聘任制,明确医院与员工的关系,划分双方的职责与权利,通过法制化的用人模式,可以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速度。通过聘任制,可以找出人员队伍中优秀的人才,建立一个灵活、公正的聘用制度,员工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决定自己的待遇,通过健康的竞争机制,可以使人事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4优化聘期管理

在采取聘任制度后,需要优化聘期管理制度。聘后管理需要明确医生、护士等人员的考核内容与指标,相关条款必须落实到个人,根据岗位的技术复杂程度与责任系数进行考核,并且将管理要素转化为量化指标,加强各项指标的意见与考核标准,并且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晋升。

3结语

在建立医院人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管理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把握住两者的密切关系。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医疗改革的重要阶段,而提高人事管理水平则是保障医院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医院之间的竞争将是人才上的竞争,医院管理者必须重视人事管理工作,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总结,为全面提高医院发展水平提供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毕荣.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规范医院人事工作[J].浙江临床医学,2012(3):45-46.

[2]段晓亮.论人事档案管理在医院人事工作中的重要性[J].财经界,2011(10):37-38.

[3]柯岗.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的特征及其管理策略[J].新疆中医药,2011(1):69-71.

[4]刘淑玲.新医改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34):12-13.

第5篇

关键词: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差异性

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它是摒弃了传统的认识管理,发展成新型模式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着重强调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性,在管理中所应用的绩效考核等制度,使员工对工作充满了兴趣,对工作有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既提高了工作完成的高效性,还提升了企业的直观经济。人事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效果上虽然不如人力资源管理好,但它起到了对企业人员协调帮助作用。文章将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进行分析比较,使二者都在企业管理水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一)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应该知道只要是针对企业人事关系方面的管理,主要强调人员配备的协调性,增加企业人事关系的管理水平和人事服务质量。人事管理主要从事人员的招聘、录用、退休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企业正常运作中,人事管理要对员工的岗位惊醒分析、调配,还要跟进员工工作进行定期职称评定,根据企业管理制度中相关规定配合企业做好绩效考核,处理好员工工资等级的划分。人事管理本着事件为准的原则,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对岗位进行人员分配前,要综合考验员工的能力,根据岗位的需要设定人选,使员工到适合的岗位工作。人事管理中,管理人员一直属于被动的一方,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在人事管理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升华和改善,相比较人事管理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向上的意义,更科学的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能使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化提高,更合理实现资源配置使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着重强调人员的重要,只有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企业的形象才能随之提高。例如,在行政执法单位中,执法人员的素质就必须提高,他是企业形象的象征。人力资源管理还可以挖掘员工潜在的能力以提高管理制度的功效,这对管理目标的制定、实施和完善有积极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还提供对员工的培训和绩效考核,管理人员根据这些制度的设定,能更好的调动员工在工作中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不同之处

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存在一些联系。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前提与指导思想,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例如,企业中关键的管理方法是人事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在明确二者内容时,相关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具体情况与所处的时期,以此促进企业从长期、稳定发展。除此之外,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还能够有效的调整人事关系,这两种管理方式的前提都是服务企业,这样可以创造良好的工作气氛。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管理人员关注的方面也不同。因此,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都具备可调节性与可变性。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经验,详细对比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详细内容如下。

(一)管理理念方面

传统的认识管理是将物质放在首位。太看重物资资源的使用,将人工看成资源的使用者,员工获取的效益也将计入企业成本,企业的运作以降低成本为目的,来实现最大的利益,企业用最少的人工去完成最多的工作内容,以此产生更多的效益,所以企业想法设法去降低人工成本。而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大的效率源泉,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其他的物质都比不上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开发和管理人才,运用有效的手段提升员工的素质,对员工的潜力无限开发,以此来为企业赢得高效的利益,使企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人力资源视是一种对人力的投资,而不是单一的人工成本。

(二)管理内容方面

人事管理中的内容相对简单。其中有人员招聘、配置与管理工作中的监督、辅助,组织编制比较稳定,管理人员只需要补充人力资源,也就是组成办事组织,不同机构的管理功能无法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包含人事管理相关的内容,还包含和谐的工作关系、计划工作步骤、规划工作等,同时还包含增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协调人员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逐渐进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工作范围也有所拓展,使管理功能有效的发挥。

(三)管理地位方面

人事管理部门属于功能性的部门,其中设计到的活动是操作与执行方面的。因此,人事管理部门在综合能力、管理工作、专业理论与其他技能方面的标准较低,它强调的是执行效率。企业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人事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事务性的工作,落实明确的政策,维护良好的员工关系,薪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则处于企业的运作层和决策层,它是具有决策意义、战略意义的一种管理活动,在承担传统人事管理任务的基础上,还肩负着人力资源规划等重要任务。相对来讲,进行传统人事管理的部门则为执行层,仅注重体现功能,发挥执行能效,应对事务以及行政工作,因此属于一般性质的管理部门。

(四)管理模式的差异

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处于孤立状态,被动的静态性管理模式。它是将所有的相关事务拆分开进行单一的管理,使原本有联系的方面都不再有联系,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人事管理将人员按照其空缺位置的数量去分配,不去根据员工是否能胜任而划分,只看重人员的归属情况,而不去重用,长久下来导致人才被埋没,不能适得其所,压制了人才的发展。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发展过程的全动态化管理,有效根据人员的才能情况进行录用、培训、到使用、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手段,全面监管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贡献度,使员工在岗位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这种管理模式打破常规管理的部门间的局限性,将所有人员视为一个整体,统一管理。

三、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关系密不可分,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基础,是对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补充与扩大,且人力资源建立在人事管理基础之上,有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二者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还有一定的差异,即侧重点的不一样,人力资源管理要比人事管理的效果明显,可以适应各种环境繁杂的企业,也可以更加适应企业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人事管理主要是针对人事关系的调配,为企业配置最优的人事资源。同时人事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辅助,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更好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能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刘群.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J].华章,2009(22).

[2]田玉新.浅议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8).

[3]张润兴.论我国企业如何实现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跨越[J].商业时代,2011(14).

[4]李君.浅论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人力资源管理,2013(04).

[5]李文琴.现代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2(07).

[6]朱振光,钟海燕.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J].市场论坛. 2011(02).

第6篇

关键词:人事管理 资源管理 事业单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人力管理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大多数事业单位已经完成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立法调研工作,岗位设置的相关管理工作正在稳步进行,将会全方面落实并公开招聘制度。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这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将事业单位现有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资源管理的转变,在这个基础上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且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新型单位管理组织制度。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最显著的转变就是向资源管理过渡,更加全面、科学地进行单位管理,促进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1.事业单位管理现状

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多还是沿袭了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其目标是完成组织任务,通过人和事的管理来实现相互配合,使单位能够正常运行。由于2006年税改后,交通部门的乡镇交管所出现职能缺失,大批人员闲置无事,在这个大背景下,现有人事管理制度暴露出很多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的重视并及时解决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这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没有完整科学地现代管理理念,缺少成型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造成了单位事业人事管理效率低下,对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拥有人才就是要科学合理的拥有和运用,拥有人才就是拥有资源,人才的争夺也就关系到人才激励制度的构建。显然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缺乏,薪酬和保险的激励效果较差,无法调动人才资源积极性。另外,在人才的选拔上,事业单位受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人才选拔不公开,在实际选拔中由于权力集中,打击了原有人才的积极性,人才闲置和人才浪费现象严重,不能做到以人为本。同样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事业单位考核手段及制度在一定时期内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考核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的考核制度看似民主,实际操作上还是偏离了民主的轨道,产生了反激励效果。

2.人事管理与资源管理区别

传统的人事管理与资源管理存在根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重心三个方面。在管理理念上,传统的人事管理将人力视为成本,将人力的投资算入生产成本中,这种理念存在的弊端就是事业单位会设法减少人力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用这种方式来提高竞争力。资源管理是将人力资源看作自然性资源,人力资源的投资高于其他资本性投资,这种方式在国外很多企业被视为根本,将人力资源看作是最宝贵的资源。

在管理模式方面,传统的人事管理大多是被动的反应型操作管理,在人事管理上是由上级进行任务分配和处理,是一种操作式管理模式。资源管理是一种主动式开放策略管理,是实现市场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模式,其依据是科学公式: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科学严谨的员工培训体系来全方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建立多维交叉的员工激励体系来改善员工生活质量,提高员工满意度。

在管理重心上,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围绕事情的发生来解决问题,这种管理讲究人员的组织调配,因事择人,造成人才闲置、人才压制或拥有而不重用现象。资源管理是将人才作为一种资源,以人为本,把人才的录用、培训、考核和使用有机联系起来,将全部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

在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向资源管理的过渡改革中,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这一论断表明,人才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因此,在事业单位的改革中,首要关注重点就是重视员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树立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思想观念,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事单位改革。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资源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根本条件,要始终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事业单位资源管理的重点。除了要把握人才资源外,还要把握好信息资源,重点开发科技技能,掌握最新技术,了解最新信息,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掌握管理工作的核心,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人力资源是交通运输业的核心因素,客运管理安全是第一需要。传统的人事管理不能满足客运管理的需要,客运管理中,以事为本不能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以人为本才是需要改革的要点。在客运管理中,核心是管理,其本质是对人的管理。我国交通运输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客运的安全管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不足,需要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没有及时得到更新。因此不断完善客运管理,加强人才的流动,实现人事管理改革是交通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实施科学有效的资源管理是保障客运管理安全的重点,是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现实需求。行业部门必须依据现状建立符合实情的资源管理保障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4.事业单位管理趋势和转变

随着近几年事业单位人员准入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必须加快向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在交通运输行业,首先到做到的就是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将人作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制定可实行人才开发规划,不断优化人员结构,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培养急需性人才,加强竞争的储备力量,让单位有人可用,不断增强竞争力。根据人才的特点,加强单位中层管理人才的开发,拟定职位要求,并根据不同职务的要求来选拔合适的人才,实行人才储备是当务之急。

将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成资源管理,这并不是简单的概念名词上的转换,这更意味着从思想、方法以及理论上的根本转变。事业单位须要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以法律为保障进行放权,在更加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中保证和规范人事操作,除此之外,还要搞好工作分析,从传统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改善用人制度,由国家用人转变为单位用人,扩大事业单位分配自。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任职,培养员工具有统一的思想、信仰、意识和价值观,提高员工个人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塑造优秀的单位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文化的塑造,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立足于单位发展的基础,根据环境情况的不同来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创造出独特的、适应发展需要的新文化。单位文化是涉及到各个层次的不同文化方面,这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还需要员工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单位氛围,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职工的理想信念,将价值观灌输到员工的工作行动中,更能够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转变。

5.强化资源管理培训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对于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员工培训是资源增值的重要途径,是事业单位提高组织效益的重要过程。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员工培训这一模块,结合单位工作的特点来加强员工的培训管理,对培训方式、培训人员、教导人员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发展,要求具有规划性和全面性。对于员工培训制度的确立,可以树立培训-实践-考核-总结-分配这一管理机制,实行上岗培训制度,将工作、学习、实践有机结合。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运用,事业单位还要培养相关的高新技术人才,另外,员工培训还需要进行针对性培训,促使人员的角色尽快转换。

完善事业单位资源管理,深化绩效管理和改革薪酬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绩效管理无论是在内容方面、效果方面还是意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绩效评价是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成果的总结考核,是一种静态的、平面的考核,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是组织战略管理的重要形式。薪酬管理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工作而实行的工资管理体制,一般将薪酬管理运用到绩效考核方面,以便更好的管理员工,促进员工工作效率,完成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

6.总结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要依据不同单位的不同情况进行实际分析,在交通运输业客运管理方面要加强员工的素质,提升员工满意度和敬业精神。用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用人和分配,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人力资源管理发挥最大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江颍.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09):106-110

[2]黄欢.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J].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06)

第7篇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浪潮中,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优秀的员工是保证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制胜的关键要素,因此,如何进行现代人事管理是企业未来管理重点。加大对员工的关爱福利,提升员工职业归属感,营造舒适温馨的办公环境,设立公平有效的角逐机制,定期开设员工职业培训营,多方面提升现代人事管理质量,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知识经济;现代人事;管理措施

伴随着知识经济步伐加快,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已无法与时代保持同步,因此,为了适应行业的需要,协同企业的变革,企业建立知识经济下的现代人事管理制度。本文首先分析知识经济与认识管理的内在联系,然后简述人事管理体制适应知识经济变革的必要性,接着详述新模式下管理工作的突破点,从而为企业的整体改革发展提供可行性指导策略。

一、知识经济与人事管理的内在联系

至现阶段,人们一共经历了三个经济时期,分别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农业经济是研究农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运动规律的科学。又叫劳动经济,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工业经济,又叫资源经济,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与前两者相比,知识经济的特殊性在于:(1)此形式的理论根基为知识和信息的形成、发展和使用;(2)此形式的依托高、静、尖产业以及知识密集型产业。其独有的特征传递出这样一种理念,即:各类知识的积聚为知识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们阅读、使用和传递知识,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和输出,不断更新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新知识。因此,人们作为知识传播的主体,是时代变革中关键、核心的因素,在知识经济的变革浪潮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微软公司是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公司的员工数量约为几千人,经计算,其人均工作空间为5平方米左右,虽然微软公司的总资产量只是通用公司的5%,但是微软公司年均产值高达通用汽车公司年均总产值的4倍。由此可见,人才在公司的重要性。在现代知识经济下,企业人事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如何选聘符合企业目标、与企业文化一致的人才,如何设立福利待遇,保障人才的权利,如何管理人才工作,设立公平合理的业绩考核指标,如何开展人才技能提升培训业务,一系列人才管理工作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推进,知识经济下,企业应更加注重人才的重要性,切实履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和提升任务,从而紧跟国家、时代改革步伐。

二、知识经济下人事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在过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常实行制度化的管理策略,以固定的模式和考核指标对员工实行考核,严格实行上班下班准时打卡制度,请病假调休假需经各领导、各部门层层审批签字机制等行政化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潮流的到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新经济体制下,强调以人为本,各项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均体现人情温暖,充分考虑人的特殊需求和基本需求,注重人才引进、培养、维系和能力提升。企业只有营造员工一家亲的理念,切实以人为本,为人着想理念,将企业人才牢牢凝聚在公司中,形成企业的人才财富,进而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在进行人事管理中,企业很有必要提供岗位技能培训课、业务技能讲座等人才潜力开发课程,此培训机制,一方面减轻员工自身经费投入,另一方面,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增强公司专业实力。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公司不仅要重视人事管理体制的升级改进,还应协同企业的财务部门、生产部门和物资部门等,实行公司整体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不断落实科学管理方式,提升公司效益。

三、知识经济下人事管理重点

新型体制下,如何做好人才管理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优秀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培训以及人才的维系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力提升,还可加强员工工作满意度。

1.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1960年提出两大理论,一是人力资本,二是人力资本理论,其中,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个体所具有的知识水平,身体健康状况与技能等方面的总和,在基础基础上该学者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两个重要论点:第一,较之于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第二,提升与优化人口质量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人力投资属于教育投资中重要内容。较之于物质等硬资本,人力资本的增值空间更为广泛,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力属于一种极具潜力的资本。人力资本的主要特点是创造性与,作用是不仅可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便于企业做出发展战略的调整。对于人力资本的划分,国内外的学者各有不同的方式,其中舒尔茨以此为根据自己所著的“应付非均衡能力的价值文章中指出,人类具有经济价值的五大能力,一是学习能力,二是工作能力,三是文娱体育活动能力,四创造能力,五是应对非均衡能力”。我国的著名学者李忠民将人类能力划分为四种类型:基础能力、开展特定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资源配置能力。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1990年美国的人均社会总财富大致是42.2美元,而人力资本的占据了24.7美元左右,在美国的人均社会总财富中占据高达59%的比重。而其他发达国家如加拿大、德国以及日本,他们的人力资本分别是15.3美元,31.6美元,47.9美元。自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质量相比,前者的增长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贡献率更高。然而,直到20世纪末期,以上情况发生较大的变化,人力资本不断的增长,而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1978年至1995年间为2.4%,而后下降至1.0%,预测今后的二十年劳动增长率依旧保持下降的趋势,然而,相比之下,人力资本增长率下降,但是依旧处于较高的增长率,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总而言之,人力资本属于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人力资本的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国不仅应该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同时应该加强卫生事业建设,保障居民身体状况。在教育资源投入上,我国在基础教育政策推行现状下:首先,应加强中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提升国民整体教育层次,适应全球化战略需要,配药更多国际化人才,为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推行储备大量人才军;其次,我国应加强专业领域人才培养。针对高精尖行业,如:国防、医疗等,我国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科研研究资金,实现尖端、核心领域的技术研发突破,提升我国整体实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最后,我国应加大单位员工培训力度。在互联网和物联网高速发杂的背景下,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为了适应时代变革,一方面,企业应该提供多种渠道,为员工提供知识技能提升的途径。如:将企业员工定期送往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参加专业知识课程学习,通过定期汲取新知识养分,以更好的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员工应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主动更新知识库,构建新的知识框架。如:员工应该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班或者虚拟课堂培训班,扩大员工知识面,紧跟时代步伐,不做时代掉队人。

2.优化工作环境

知识经济下,企业有义务和责任为企业员工创造良好、优质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地工作氛围,保证员工工作状态能够很好的发挥,工作过程可以顺利开展。因此,企业可通过如下几点,实现工作环境的优化创造。(1)建立双向选择制。将人才选入企业之初,企业采取透明、公平、合理的选拔过程,这对人才的吸引是至关重要的。在出啊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制度设置的不合理,人为管控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优秀人才无法进入心意企业工作,这不仅埋没人才,也令企业丧失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在知识经济体制下,科学合理的现代人事管理制度,令人才和企业面对面双向选择,实现了双赢的局面;(2)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对于人才绩效的考核,通常是主观性、随意性居多,没有具体的细则框架描述,导致优秀人才无法得到奖励,削弱了他们的工作激情,从而离开企业。在新型模式下,企业应该融合互联网技术,设立一套智能人才管理评价系统进行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系统、科学的条款,对员工的行为逐一评分,定期考核,实现企业内部竞争机制,加强员工技术技能提升意识,为企业中高层输送人才,强化企业管理实力,提升企业整体效益,实现创收。

3.建立科学的竞争制度

知识经济大背景下,企业应当在现代人事管理中引入科学合理的竞争制度,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热情。诸多实例证明,企业设立科学的竞争制度,一方面,引导员工树立危机意识。竞争制度可促使企业员工主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力度,提升自身技能实力,从而与其所承担的岗位职责所匹配,不被淘汰;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竞争制度的确立,能客观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引导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创造力,提升自身岗位责任感和归属感。

4.确立人才保障制度

优秀人才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为企业利润的创造关键作用。因此,企业在建立现代人事管理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吸引人才进入公司,更应思考如何将优秀人才留在公司,防止人才外流。因此,企业很有必要建立人才保障机制,从精神和物质层面为优秀人才提供保障,向他们提供归属感,为他们生活琐事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科学合理的人才保障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面招牌,同时吸引着企业外部人才到企业任职。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融合互联网等科技新技术,建立企业现代人事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职责之一。企业要实现由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向现代化、新型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不仅需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主动变革,也需要企业政策的相关扶持,还需要国家提供一个宏观变革的大背景。通过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优化工作环境、建立科学的竞争制度和确立人才保障制度,完善企业人事管理结构,提升人事管理质量,明晰人事管理流程,合理评价人事管理结果。全流程的现代人事管理制度,从“引人才”到“留人才”,为企业提供系统的管理建议,结合互联网发展,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人才管理方式,从而保障企业人力资源实力,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实现企业利润增长。

参考文献:

[1]范静如.浅谈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事管理的转变[J].中外企业家,2016,04:178+185.

[2]马红波.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事管理的转变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6,04:64-65.

[3]王韦韦,裴钦.小议知识经济视野中的现代人事管理[J].商,2016,07:21.

[4]张冰英.论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事管理的转变[J].赤子(上中旬),2014,23:252.

[5]程勇.探析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事管理的转变[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75-76.

第8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事业单位的人事劳资管理工作一直是各级领导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暴露出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造成了人才流失、人浮于事等现象。因此,需要分析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问题成因,并提出有益对策建议。

二、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工作部门多,层次多,劳动技术差别大,服务面广,各级人员的工资参差不齐。劳资工作复杂而又琐碎。这就要求我们对全体职工的职称、原工资级别、工作年限等做到心中有数。要熟练掌握本单位职工的概况。要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以搞好劳动纪律的管理。要加强技术工人的培训。要组织技术工人参加人事部门举行的技术人员考试工作。对工人的劳动态度、技术高低、贡献大小进行严格的考核,并以贡献的大小为主要依据,对符合以上三项给予择优升级。通过技术工人的考试培训,使工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工人的技术的专长。要强化临时工管理。推行人事劳动工资实行计算机管理。为了把劳动工资条理化、制度化,我们实行计算机管理,使原来靠手工操作的工作,变成了随时采用,随时调出的计算机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问题

1.人才引进存在不合理

事业单位一直沿袭着使用多年的人才引进模式,一方面没编制不能进人,单位急需的人才由于缺乏编制无法引进;另一方面只要有编制,不管是否需要,只要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就可进人。随着大学不断地扩招,大学生就业日益艰难的今天,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大量文件确保事业单位招聘的公平、公正、公开,但依然难以避免一些单位的暗箱操作。在招聘过程中往往是聘用制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人员早已内定。

2.用人机制不灵活,人才不能尽其所用

人事管理的基本原理之一是“能位匹配”原理。“能”是指人的能力,才能,“位”是指工作职位,“匹配”是一致性与对称性。人事管理中所说的人才浪费,就是指人才的能力远远超出职位得要求,人才的才能不能在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出来。据此,现阶段事业单位主要是论资排辈现象,可以认为人才浪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人才配置得当,但使用不足,即人才有余力、有才能但不能充分发挥出来;(2)人才使用不当,如配置失位、错位,既将人才放错了位置,如学非所用,导致专业性人才浪费,一些人在某些专业方面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安排别的工作岗位上,导致其专业知识不能在岗位上发挥作用,造成专业性人才浪费;(3)人才配置多余,如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

3.考核、奖惩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事业单位对人的考核基本只是流于形式,不论工作干得好不好,工作效率高不高,年底考核大都是合格,就是出现几个优秀名额,那都是领导考虑单位谁来年要评职称或者要升职等其它因素;奖惩力度不明显,总是出现奖励的多,很少见到惩罚,没有把考核和奖惩直接挂钩。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由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工作任务由主管部门布置并检查监督,是一个完全的责任主体,自身没有利益要求。这种组织模式在国家完全以行政命令方式直接管理、控制社会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或许是可行的,甚至可能是节省的,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事业服务对象的个人和企业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有着各种不同的服务要求,因而缺乏激励和内在动力,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组织行为僵化死板、缺乏活力。

4.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出现

在目前的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按理来说大学生进到事业单位上班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近几年大学生从事业单位离职与跳槽现象不断发生,特别是专业技术高的、责任心强、综合能力突出的人才流失。

四、改进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对策

1.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为建立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体制的原因。国家需要从宏观层面界定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关系,制定一部事业单位法,把事业单位的举办、领导班子的选用、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组织、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关系以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定。以未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出台为契机,理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抓紧制定事业单位人员聘用、考核、培训、奖惩等单项法规,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2.创新经费供给形式,发挥分配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作用

事业单位可依据所担负的公益内容的不同,采取财政拨款、政府购买服务、事业性收费等灵活的经费供给形式。凡由政府采购的服务,都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让事业单位参与竞争,用项目经费代替财政拨款,变“养人”为“养事”。事业单位能取得多少经费,由其提供的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在单位经费总额一定的前提下,一个人工资的提高意味着其他人的工资要减少,人员收入必须与其贡献相一致,使分配成为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3.落实用人自,发挥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中的能动作用

聘用制和岗位管理都要求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用人自,否则,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就难以落到实处。落实事业单位的用人自,就要求各相关部门把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职称评聘、工资分配等权力交给事业单位。发挥职工在人事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由领导班子执行职代会关于人事工作的各项决议,有民主有集中,实现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4.创新人事管理政策,建立新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岗位管理是新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基础,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岗变薪变、合同管理既是岗位管理的具体要求,又是岗位管理的操作规范。它要求在人员聘用、工资分配、养老保险等方面进行制度的创新,实现岗位管理与其他人事管理的有效衔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管理人员的待遇要根据行业特点、单位规模、工作要求等确定。专业技术人员要根据本单位职工和服务对象的评议,参照社会通行的能力要求,确定其等级。所有岗位都要改变一聘定终身的模式,建立聘期考核机制,使岗位的聘用成为动态的过程。

五、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改革,必须加强对人事劳资管理制度的深入研究。要主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人事劳资管理经验,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开发、吸引、使用的科学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季文英.论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35-135.

孙金霞.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9(9):131.

第9篇

(一)平衡医院运行机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形成机制对于医院而言是其平衡运行,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作用,体现人力资源价值的关键之举和当务之急。在一部分三甲医院当中,一个医院的全体职工总量通常超过千人,有部分医院能够达到数千人之多,如何做好人事管理工作,最终影响着医院的管理效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积极性,能够增强医院的整体竞争力,激发其发展潜力。医院实施高效人事管理能够进一步平衡医院的运行,实现稳步发展,使医院人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建立更为稳定的内部管理秩序,使人事管理成为医院运行的基础保障。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最终影响着医院运行成本,过多的重复性岗位存在,本身就消耗了有限的运行经费,通过人事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平衡发展,使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降低人事管理成本,提升运行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增强医院的服务总水平和同业竞争力。

(二)协调医院内部资源

医院当中实施高效人事管理能够有效协调内容资源,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运行效率,使公众能够获取到更为理想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服务的配置有效性和准确性。人事管理影响着医院内部的协调秩序和人事关系。作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需要通过人事部门的努力,依托于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现有机持续配置,使这一重要内部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出其应有价值。目前在部分医院当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医院既有行政化特征,也有市场化特点之一普遍情况,使人事管理机制不是偏于行政化,就是过度市场化,无法实现平衡,进而限制了人事管理应有作用。总的来看,医院内部资源有效的协调配置,对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体现了必要的实际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医疗机构面临企业化改革等一系列发展创新,因此必要积极发挥人事管理职能,更好地协调医院内部资源,使公共医疗服务得到更高水平。

(三)促进医院优化服务

人事管理能够为医院构建更为合理和科学的运行机制,通过实施绩效考核等各类人事考核制度,能够优化医院整体服务,营造风清气正、有序竞争的内部氛围,促进医院能够快速稳定发展。人事管理要起到奖优罚劣的作用,使优秀人才和尽职尽责的人员获得相应的奖励,激励他们能够更为的投身到医疗工作中,而同样通过人事管理措施达到规范和惩戒目的,对一些不作为、不尽职的人员予以处理。只有形成一种能上能下、庸者让、能者上的良好工作风气,才能使医院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大趋势下,不断得到发展,取得预期的发展效果,使医院全体工作人员能够在实现医疗服务总目标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实现集团和个体的双赢。同时随着医院人事管理制度的不断优化,有助于更好地引进人才,同时作为内部培养和培育工作,源源不断为医院提供人才保障,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和效能,形成一套符合医院发展特点的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体系,推动医院发展。

二、医院人事管理制度的现存缺陷

医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要构建更加符合实际的一套体系,成为人事管理的重点。尤其是当前一些基层医院因人事管理工作存在不足之处,造成人才流失现象普遍,中青年骨干人才无法在基层踏实参与工作,降低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在职务待遇方面,因为人事机制制度不畅,导致基层医疗工作人员无法获取到理想的待遇,无法安心踏实履职。现阶段一部分医院对人事管理工作不重视,对人事管理投入少,没有建立起有效稳定的人生管理系统,没有采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措施办法,导致整体上人事管理工作缺乏实效性,实效性的欠缺限制了医院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得医院无法将全部资源投入到医疗服务当中,影响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缺乏长期战略规划,欠缺人才培养开发

部分医院没有将人事管理纳入到长期发展规划当中,只是将人事管理作为一种行政措施加以应用。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轻视了人力资源价值,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稳定性。医院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影响着医院的各方面工作,对于医院更为有序的发展体现积极价值。战略规划的价值在于,人才培养开发能够激发医院发展潜能,使医院能够立足于市场实施有效管理,增强管理的实用性,强化管理效能。长期以来在行政体制下,医院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更多趋向于行政化,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体现其应有的特点,限制了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使得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处于一个断续状态。尤其是一部分基层医院,其整体的吸引力较弱,在没有规划的前提下,往往难以真正吸引人才。

(二)传统制度漏洞较多,人员分工极不明确

目前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存在较多的制度漏洞,管理创新性较差。医院人事管理工作更为注重行政管理,在具体的人事安排上难以体现出科学性和效率。人员分工不尽明确,使得医院运行服务工作就出现了待遇分配不均、岗位职责不明等问题。医院总体上要结合业务开展情况,展开具体的人事管理工作,在制度构建方面,部分医院存在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等情况,进而导致人事管理没有真正体现应有价值,影响着医院人事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部门之间人事配置不合理、人员分配不公平问题的产生。虽然医院内部都有定岗定责的相应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就产生了岗位职责不清、岗位配置不科学的突出问题,人事管理工作无法成为调动医院职工积极性的具体手段和方法,甚至造成负面影响,降低职工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医院工作效能。

(三)尚未融合医院特质,难以实现动态持续

医院作为公共医疗服务的主要承载平台,为了能够提升医院的工作水平和质量,各项工作要体现出其主要特质,目前医院的人事工作没有形成动态持续,没有结合医院发展实际加以调整和修正、创新,导致人事管理价值没有得到完全呈现。各行各业的人事管理既有其普遍特征,同样也有行业特点,医院人事管理是激发医疗潜能的关键所在,需要医院通过各种积极有效手段加以促进和提升。改变现有医院人事管理模式固定,缺乏动态性的突出现状。

三、现代医院构建高效人事管理机制的相关策略

(一)建立长远管理战略规划

在人事管理工作方面,医院要建立起长远管理战略规划体系,使人力资源成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战略,提升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激发人力资源潜能。随着医院持续有效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要保持稳步创新,使人事管理工作能够跟上发展步伐,确保人事管理能够在人才引进、培养、内部考核等多重方面发挥作用,使人事管理真正成为医院发展的基础保障。归根结底医疗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取决于医学科技的应用,另一方面则直接取决于人才价值的体现,将人事工作上升到发展战略层面,能够更好地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使人事管理工作价值最大化。

(二)重点突出医院服务特质

医院作为公共医院服务的主体,其服务特质突出,人事管理工作是医院高质量医疗服务供给地保障所在。医院为了能够突出其服务特质,重点要规划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实施考核评价、内部监管等措施,不断巩固提升服务质量,解决尚存的一些突出问题,使医疗服务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要围绕服务展开,将人事管理加上服务属性,一方面做好具体的人才培训引进工作,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够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则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发挥人事管理监管作用,重点做好日常医疗服务的推动和规范,使医疗服务能够切实得到持续改进和提升。

(三)创设动态持续管理机制

人事管理工作不能是固化一成不变的管理工作,而应该是动态持续创新、完善的管理过程,医院要建立起动态持续管理机制,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持续推动人事管理工作的有序稳定开展,使人事管理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人事管理工作关乎医院的整体各方面工作,因此动态持续是基本的人事管理工作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无疑将加快人事管理效率、体现其实际价值。

四、总结

第10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029-01

思想政治工作也称思想工作或者思想教育,其工作对象是人,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以及政治行为等,而且还要解决与完善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督促人们朝着更加正确、光明的方向迈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与优良传统,是一切工作的重要生命线,是促进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指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与理论,对人事管理的内涵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其根本目的在于协调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寻人才与岗位的完美匹配,达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出人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工作效率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人事管理工作的这些重要特点,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在人事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以下内容将对此作出比较具体性的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督促人事管理部门更好地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

在日常的工作进程中,员工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新入职的员工在刚刚进入一个团队之时常常会存在着诸多困惑与不适应,因此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情绪,若不及时排解这些情绪,将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以及个人成长。对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地引导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朝着更有针对性、更具体的方向迈进,使得人事管理部门在及时地发现员工所存在的思想问题、情绪问题等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员工开展必要的思想教育与引导,找出员工普遍关心以及反应强烈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将工作要求和政策向职工讲透彻、说清楚,进一步在理顺员工的情绪情感的重要基础上,启发员工理解企业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以及岗位安排等的必要性与目的,从而赢得更多员工的支持,也为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工作责任感的夯实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人事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助

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人事管理工作水平得以提高的关键之一,而各项科学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少不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的软实力的帮助。详细一点来讲,首先,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制度制定的再合理、再完善,也需要人的白觉遵守和身体力行才能具有实效性,要想使得各项制度真正地满足现实工作的需求,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企业员工思想觉悟的提升,不断地强化他们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在克服无政府主义、白由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基础上,为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性提供必要的基础;其次,各项人事管理制度是否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企业现实的发展情况以及员工工作的真实现状,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领导者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员工针对现实的发展情况积极地提出白己的想法与建议,从而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为人事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不可多得活力源泉。而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领导者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纪律的执行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企业员工进行正确热情的引导、耐心细致的说服,促使其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争当遵守纪律的好模范。一些诸如迟到、私自外出、早退以及出工不出力等违纪的现象都是可以通过教育、说服去解决的,要求企业员工遵守纪律并不一定非要采取强制性的办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部门负责人一定要掌握好相关的政策界线,对于严重违反相应规章制度而带来不良后果又不接受教育和规劝的员工,则要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从施加外部压力方而去促使员工思想的转变,这本身也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再有,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人事管理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做到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纪律执行的全过程中去,在软实力与硬规定相结合的基础上,为人事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做好强而有力的铺垫。

四、思想政治工作为人事管理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趋向

人有着双重的属性,一方而是指社会满足个人发展的程度,也就是个体的白我价值,另外是指人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也就是个体的社会价值。人事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完善是随着激烈的社会变革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而进行的,它所而临的价值观念与社会现象既有积极的,同样也有消极的,特别是人事管理质量越好,人的创新能力、智力水平就越强,也为代表着人的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借助于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更好的引导个体的价值趋向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前行,引导人们树立更合理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如此一来,人事管理工作也就在这种思想政治氛围的熏陶下得以更深入性的改进与完善,在满足员工进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也带动了企业其他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11篇

关键词:医院;人事管理;现状;效率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效率提高方法

收录日期:2014年3月7日

在我国目前阶段,医院是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主要目的的事业单位。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腾飞,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有提高,民众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身体健康,这肯定了医院在社会事业中的重要性。在当今建设“中国梦”的背景之下,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更加突出。人力资源部是医院的人事行政部门,负责“人才引进”、职称晋升、人事调动、人员配置、档案管理、调资管理等繁杂而重要的工作,既是医院领导管理临床科室的渠道,也是协助其他行政科室开展工作的部门。医院在大阔步发展前进,对医院人事科行政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也就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量和复杂性也随之增长,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强度也不断加大。作为医院的窗口行政单位,人力资源部(或者称为人事科)的行政能力与工作效率是医院管理水平的直接反映。如何发现存在问题,并积极改进之,运用科学系统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对于医院的继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多数医疗单位常存在如下问题:

1、人事管理制度贯彻不够彻底。人事管理制度是医院人事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的指导方针,但医疗单位的人事管理往往贯彻不够彻底。例如,人事档案管理不严格,非专人管理档案,档案文件乱摆乱放,造成技术档案不完整。人事管理工作不仅是本单位管理职能部门,也是对上级管理机构与党政机关间接负责的,比如配合人事局考察干部、配合公安与纪检部门调查等。说到底,人事管理部门是党管理各单位的行政机构,一般要求人事管理人员具备党员身份并且品学优秀,党员是工农群众中的政治觉悟较高的一部分先进分子,党员管理人事部门对于巩固党的政权、坚持党的领导意义重大。但现在一些医疗单位的人事管理人员不具备党员身份,这与人事管理制度不相符。这直接导致医院人事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在行政、后勤与临床人员的管理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更有甚者这方面问题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2、缺乏服务于临床一线的积极主动性。人事部门的工作对象是一线临床医护人员,但受残余封建思想的影响,有些人事管理工作者自我感觉身份高于临床医护人员,缺乏服务于临床的概念与实际行动。比如,在申报奖项或职称晋升提交材料时,因临床工作者工作繁忙、休假等原因未能给予积极及时的配合,造成有些具备条件的临床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申报,影响人事科基础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因此,人事科工作人员往往会因为个别的原因导致一项行政工作无法准确高效地完成,继而拖慢其他工作的开展。

3、部分人员业务知识基础差,基本计算机技能弱,工作效率低下。当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计算机功能是人类工作能力的延伸与补充,是辅助人事管理人员完成工作的有力工具。但部分人事工作者不仅对人事管理方法不能熟练掌握,对计算机用于日常工作统计处理软件也不能熟练应用。而手工处理数据的方式工作量大,易出差错,而且工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重复性手工输入或计算内容,这就导致工作效率不高。而当面临突发或大量数据处理时,常抽调人手来解决工作量问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都受到影响。

4、人事基本信息资料不完整,造成其他职能科室工作延缓。医院人员数量因为职工退休、新进毕业生、工作调动等原因总是在不断变化积累,人事管理部门对人员信息的准确掌握对于整个医院的正常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人事管理工作很容易受到上级政策以及相关文件的影响,经常会因会议或某项政策出台之后,立即产生人动,这就要求人事部门要做到实时准确地更新人员信息资料,为医务科、护理部、科教科、后勤等部门正常工作的进行做好基础。而基础数据的不完整、不准确最终会造成无法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数据处理,无法给领导或其他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从而影响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

针对如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第一,加强人事部门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力争“走动式”办公。人事管理人员要经常到临床一线走走看看,了解各科室对人事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也使各部门科室对人事工作有深入理解。对于临床科室提出的合理要求,想方设法予以配合。规范人事科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流程,本着以人为本的办事原则,端正管理和服务相辅相成的工作心态。争取对于收发材料等工作,人事管理人员主动下临床科室收取、发放,减少临床一线人员在这方面话费的时间,是他们更加安心于临床工作,也就是所谓的“走动式办公”。得到各部门科室对人事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有利于人事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第二,保持人员素质,注意人员业务培养进步,建立有效的竞争上岗机制。在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人才都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事管理也是一个行业,也不例外。积极引进专业人事管理人才,或者为人事部门人员提供业务培训机会,使部分人员能够及时地弥补业务上的不足,并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促进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使“能者上、庸者下”,保证激励机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将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第三,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规范人事档案资料管理。人事档案资料数据的完整是保证其他工作进行的基础,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完整并保持动态的更新才能为其他工作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信息更新的工作方法,确保变更信息的准确与及时。建立人事资料信息更新的流程与规范,确保人事资料数据的准确与完整。

第四,加强与其他职能科室的合作与互相支持是人事管理工作的价值所在。人事管理工作在医疗机构中属于核心部门,但其价值就是为其他相关职能科室提供帮助与支持,最终为医院发展服务。人事管理部门要主动就医护人员的调动、外出学习培训、请销假等事宜与医务科、护理部沟通,有力而高效地保证医院各项考核制度得以执行。

第五,重视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当今,计算机已成为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工具,人事管理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层出不穷,人事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直接影响人事工作的效能与效率,利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强大数据处理功能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率,有效减少重复的手工输入和统计工作。这样才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方能满足人事数据处理高质高效的能力要求。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认识到,人事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方面,也是问题最多、最有难度的方面,提高工作效率是人事管理追求的目标。人事工作内容庞杂,数据处理量大,积极提高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自身业务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医院发展,对于医院的长远进步意义深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素红.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3.24.

[2]王银雪,毛炳飞.对现代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2.11.23.

第12篇

[关键词] 人事档案; 人事管理体系;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2- 0089- 02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的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而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医院所有工作人员的经历和社会实践的重要记载,是非常重要的人事信息资源。利用电子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对于优化人事档案管理,更好地为人事管理服务来说,非常必要。

1 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的优缺点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着很多漏洞,譬如管理方式陈旧,缺乏系统管理,人事档案随意放置,缺乏保密性,容易丢失;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主动性,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档案更新不及时或档案文件填写随意或不完整。这些都制约着人事档案管理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高效的为医院服务。

人事档案信息化,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资料信息共享,利于医院各部门在人事方面的协作,合理利用人才,实现人事档案的高效利用,体现人事档案的价值,更利于医院的人事管理。电子化的人事档案存储在电脑里,在进行添加或修改时,只需要简单地搜索一下关键词就可以新建或打开某个员工的所有资料,相比纸质档案更快捷方便,且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实现人事档案的更新。另外,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内包含的资料相比纸质资料来说更加完整,不容易缺失,也更安全,纸质文档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被人翻阅,而电子文档在电子计算机安全机制之下,只有拥有管理权限和查阅权限的人才能看到人事信息。另外,可以实现人事档案的备份,当电脑故障了也不会丢失信息,而纸质文档一般只有一份。

电子信息化对于人事档案管理也有不足之处,由于电子计算机文档的信息修改时可以不留痕迹,资料的真实性往往成为人们担忧的焦点;电子文档的高效率,带来的是一份很小的文档就能包含很多信息,倘若档案管理系统出现安全隐患,将会给人事信息带来灾难,所以系统的安全性,一直是困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问题;电子文档的可靠性不高,人们长期也来对于电脑信息的可更改和不稳定根深蒂固,所以电子文档的信息往往会被认为是虚假的,或不能作为凭据[1]。

2 构建高效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措施

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对于医院人事工作的发展作用重大,可以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笔者认为,要建立高效的认识档案管理系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 提高人事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人事管理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中至关重要,是实现高效管理的基础。医院应该引进专业的人事管理人才,并通过一系列的培养计划来使其成为适合医院人事管理的专业人才。不仅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能力,还要熟悉医院人事结构及管理方式。由于人事档案信息对于医院来说是保密信息,就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优秀的信息保密素质,在没有完整的信息资源查阅权限的情况下,不可以泄露任何信息给任何人。

2.2 建设高效的人事档案信息化平台

根据医院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管理方针,建立适合医院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平台,这是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具体实施内容[2]。在构建这个平台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2点是:

(1) 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信息库内的信息是真实反映所有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内容,是其经历的真实写照。为医院发展而建立的人才储备库,应该拥有传统人事档案不能比拟的信息,应该是除了每位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外,还要与其他信息相联动,应该包括医生的医疗档案、护士的执勤档案等等所有其工作内容,反映该员工的工作能力的一切数据都能够成为其人事档案的一部分,另外,一些陈旧的纸质文档,也应该通过电子扫描等方式添加到数据库之中。建成能实现数据输入、数据整理、数据修改(权限允许下)、信息检索等多个功能的档案数据库[3]。

(2) 信息检索平台。根据医院的要求而设立强大的检索功能,可以从不同的入口进行检索,对于不同的关键词设立不同的存储字段,以方便检索,方便信息对比和查阅。通过此检索平台能够快速地找到最适合某个岗位的人,或是推荐人选,以其人事档案数据库内数据为依据而进行计算,避免出现人事管理中的舞弊现象。各个科室主要负责人能够通过检索平台对该科室的人员人事档案进行查阅,为他们平时的人员管理提供数据,方便他们提高科室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

2.3 建立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并不能改变人事管理办法,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也不会在推出信息化管理后就发生极大的变化,毕竟很多的人事管理方法很难直接通过计算机语言来实现,所以应该建立一套适合传统人事管理办法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以达到辅助人事管理的目的。

2.4 重视人事档案的更新和维护

人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毕竟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系统,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实时地进行更新和维护。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在这个方面是最关键的地方,档案管理人员要拥有极强的档案管理意识和高尚的人格。不仅仅要准确完整地录入每一条信息,还要及时更新每一条需要更新的信息,并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更为重要的是懂得人事信息安全性的重要,能够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服务器的安全,保证服务器不受外部攻击以及服务器的稳定运行[4]。

3 结 语

综上所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对医院人事管理是极为重要的,运用现代档案管理理论与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专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才、动态的人事档案管理、全方位的人事档案数据库、高效的信息检索系统、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有效地为医院的人才交流提供可用信息,为医院人事管理提供更多更科学的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 年庆娟. 浅析医院人事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管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4):94-95.

[2] 衡明慧. 关于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黑龙江档案,201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