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时间:2023-09-21 17:3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第1篇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文化;幼儿园艺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97-01

新课程提出,作为人文精神培育的教育,我们必须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让民族情结扎根于儿童的心田。因此,基于这样的理论依据,我们开展了“蒙古族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渗透的实践研究”教研课题,在实践研究中,我深深感受到,将民俗文化资源渗透于新课程,不仅丰富了课程内涵,更赋予了教材新生命与活力。

一、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蒙古族是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作为21世纪成长起来的幼儿,他们生在内蒙古,长在内蒙古,在蒙古族歌声中长大,但对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特别是蒙古族幼儿过着与汉族人没有区别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缺失本民族的东西,淡忘本民族的特征。作为在蒙古族地区长大的孩子,特别是蒙古族孩子,应该让他们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主要特点及民俗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让民俗文化得到“回归”,更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我们之所选择“以蒙古族民俗文化为切入点,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原因有两点:1、我园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地处内蒙古中部地区,是包钢唯一的一所民族幼儿园,有蒙、回、汉、维等民族幼儿300多名,对幼儿进行主体民族文化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也是幼儿发展的需要。2、针对现有教材地区性教育不突出,教学内容不系统、不全面等问题,想通过课题的研究,找到适合本园实际、便于实施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以达到增强教师、幼儿的民族意识,尊重蒙古族民俗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把蒙古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的目的,从而形成自己的蒙古族民俗教育特色。

二、以蒙古族民俗文化为切入点,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为此我们选取蒙古族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的艺术领域之中,采取幼儿喜爱的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幼儿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和特点,从而激发幼儿热爱蒙古族民俗文化的情感,愿意在艺术活动中进行大胆表现与创新。

1、以创设育人环境为切入点,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园所结合教研课题和办园特色,为幼儿创设具有浓郁蒙古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利用晨间接待,早操时间,园所利用多媒体广播系统,为幼儿和家长播放蒙古族乐曲,并定期更换,营造蒙古族音乐氛围,让幼儿感受蒙古族乐曲的悠扬;利用园所外墙进行蒙古族抽象浮雕的制作,蓝色的墙白色的浮雕,给人以美的遐想。

2、以实施艺术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体验民族文化的生动质朴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为此,园所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观片活动、手工制作、艺术欣赏、美术绘画、社会实践等方法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拓展幼儿思维的想象力,让他们了解到不同特色的蒙古族民俗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创造出他们独特的艺术作品来。

3、以各种活动内容为切入点,让幼儿参与蒙古族民族文化教育 课堂是幼儿艺术教学的主阵地,也应是与蒙古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最自然和谐的平台。教师根据课堂及教材的需要,合理地利用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为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注入新鲜内容,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继承,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2篇

蒙古族民间美术是草原文化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蒙古族民间美术总能反映出一定的群体意识和审美倾向,它与北方民族的原始艺术也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

蒙古族民间美术种类很多,包括服饰、刺绣、雕刻、金属手工艺、蒙镶、鞍具、剪皮、毡绣、剪纸等。草原上的民间艺人技艺高超,在从事民间美术活动的同时,还大量地参与到宗教及官府的艺术活动中,如为寺庙作泥塑、雕刻、壁画,为王公府邸的建筑进行彩绘及各类美术装饰活动。因为与牧民生活紧密相连,蒙古族民间美术具有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主要包括:一、实用性民间美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陶瓷、铜器、服饰、家具、马鞍具、金银器皿、敖古尔、哈布特格等;二、陈设、观赏性民间美术:一般不具备实用功能,主要用于美化生活环境,如壁毯、壁饰、寺庙彩画、泥塑、雕刻等; 砚、带有精神寓意及民族标志的民间美术:如岩画、民族图腾及标志、巫术及宗教用具、苏力德徽帜等。 蒙古族民间美术早期审美意识的形成和草原流行较广的敖包民俗与“博文化”;活动分不开。可以说,蒙古族古老的原始敖包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孕育了他们的原始美术活动和色彩审美意识,同时,蒙古族“博文化”;也为蒙古族造型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活动,蒙古族民间美术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为牧民们提供实际的生活服务,并以艺术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从而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活过程。 自古以来,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均为牧民,而其传播交流均与蒙古族婚礼习俗和盛大的“那达慕”;集会分不开。蒙古族姑娘们18岁开始学习刺绣荷包、绣花帽和靴子等,按照习俗订婚后要为婆家每人做一件刺绣礼物、为自己心爱的人绣8个飘带烟荷包。可以说,学习刺绣是蒙古族妇女的必修课,她们从小就向母亲学习、聪明的姑娘们还会向附近的刺绣能手讨教。刺绣技艺的好坏成为评判姑娘生活能力和聪明程度的标谁之一。

善绣者总是受人喜爱,因此也促进了民间刺绣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集会,带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的一个盛大节日。除了将喜庆热烈的气氛传播给大家,“那达慕”;还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合。每逢此时,牧民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采购物资,开拓眼界,结交朋友。因此,牧民们和民间艺人们都会拿出精心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在“那达慕”;活动中展示交流,这就大大促进了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制作和交流。

第3篇

关键词:东土默特地区;民俗文化;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一、多民族的迁入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多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瑰丽的中华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论大小,所在地区,各民族文化在不断渗透不断交融的过程中,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自己的力量。

和其他民俗文化一样,清代以来东土默特地区的民俗随着历史的发展,传承的进程,同样发生着变异。清早期,土默特地区的主要民俗是蒙古族的游牧民俗,接下来,汉族的农耕民俗逐渐融入其中,满族的民俗,回族的民俗也随之加入移民的行列,新鲜的血液总会带动新的变化,各种民俗在碰撞中互相转化,结果就是土默特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渗透性,渐进性,多样性等特点。

阜新蒙古自治县在1958年正式成立,早在1637年蒙古人建立过土默特左旗扎萨克。更早的是,在这美丽的地方曾经居住过古老的民族,在医巫闾山之北,库昆河之南,伊柯翁格勒大山之东,绕阳河之西,历史上被称为“蒙郭勒津”的地方,东土默特左翼人民以畜牧为主,世代居住。后来“蒙郭勒津”从一个部落的名字变成了地名,近代人民称它为“蒙古贞”。

清代初期,东土默特地区逐渐有汉族,满族和回族移民迁入进来。汉民族主要是农耕需要和逃难;满族是随王公贵族陪嫁的随从或平民;而回民主要是经商来到了这里。随着各民族的迁入,该地区的民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各种民俗的变化

(一)饮食习俗的变化:“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于任何一个人,一个社会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因自然环境,历史继承,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而这种习俗又随着民族自身的发展及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明末,土默特地区居民的饮食仍以肉类及奶类为主,少数食用汉族移民带来的小麦,玉米,豆等粮食作物。清中叶以后,田野尽辟,土默特居民完全以农为业,其饮食逐渐与汉人相同。土默特地区蒙古族逐渐以汉族移民带来的粮食作物为主,与汉人饮食相同,但传统的饮食也有保留。阜新土默特地区处于海拔1000一2300米之间,气候基本为大陆性的半干旱型。另外长期食用肉食品,极为油腻,使得人们体内的热量很多,营养的汲取也极不平衡。茶里含有多种维生素,还含有钠,钾,铁,铜,磷,氟等28种矿物质,茶是该地区生活必需品。

(二)居住习俗的变化: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从原始社会的山洞到现代社会的高楼大厦无一不是这种需要的反映,从房屋及其变化上我们可以发现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区域的许多信息,如自然环境的作用,建筑材料的变化,民族之间的影响等。

明末,土默特地区的板升出现了,但还是以居住穹庐为主。到了清代,东土默特地区民众的居住开始发生了变化。清初,据张鹏翩的《奉使俄罗斯行程录》记载:“此二日所见蒙古皆有土屋”。另外居住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满族的住宅“皆为官建,官兵所居,均为瓦屋,无土房。还有窑洞,窑洞多出现在大青山以南的黄土高原上,那里土层深厚坚硬且纯净,适宜挖窑而居。近山住户多凿崖为窑居住,像清水河县环境皆山,乡村皆依山挖洞,居住窑房。

还有房屋设计构造也多种多样。蒙古族虽然多数住在平房,但富者或官宦在西北方均有佛堂或家庙。汉族平房设计其墙壁多用土坯垒成,屋顶专用泥土抹,盖其形式则前低后高,一面出水,其格局以北为正房,东西为厢房,或四盖房为四合院,但房内必有土炕通连。满族平房屋顶呈马鞍形,为两出水的小瓦房,“一户两间半,一明两暗,中间隔扇,里屋为倒炕。院有小门楼,进门有影壁,旁立索罗杆。”

(三)服饰习俗的变化:服饰被称为人的第二层皮肤,也是一个民族的包装和标志。如同饮食和居住一样,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同时又是社会生活中较突出,较敏感的部分。

清代以前,东土默特地区居民以游牧业为主业,加之塞北地区气候恶劣,因此衣着服饰设计均要考虑骑乘和御寒的需求。清朝土默特王公贵族等上层人士,服饰都是满化的。封爵任官的男人们都需要穿清朝的的官服,补服,马褂,红缨帽等,女人们穿旗袍。

随着农耕化的推进,长至脚踝的蒙古袍显然已不适合田间的耕作劳动,为了劳动耕作方便,逐渐改穿汉族短装,服饰是汉化的。清代土默特居民衣服材质的种类更多了。以前以家畜皮,野兽皮为主,得到一些丝,帛就很是荣耀。清代羊皮虽然是衣服主要用料,但各县的民众多为农民,服饰极为简朴,衣服原料,都以土布为主。 清代土默特居民的帽子,鞋种类增多。

(四)婚姻习俗的变化:婚礼,是人生仪礼中的一大礼,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具体到东土默特地区亦是,有以下几点:

第一,清初土默特部订婚是不需要媒约。只要两家满意,男女相亲见面后,双方父母都同意,就可以由男方向女方家下聘礼。“夷中嫁娶,惟以两姓相欢,男女年相若者,遂尔配合,乌睹所谓媒约哉”。

第4篇

关键词 锡伯族 贝伦舞 历史 生活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锡伯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并进而形成独特的舞蹈艺术风格与特点,贝伦舞是锡伯族优秀舞蹈的代表之一。贝伦舞是锡伯族民间舞蹈的泛称,它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锡伯贝伦、蝴蝶舞、烧茶舞、拍手舞、行礼舞、招媳妇舞等十余种舞蹈,每种舞蹈都有其特定的基本动作,并且配有专门的舞曲。

1 贝伦舞的演变历史

早期的锡伯族主要生活在东北的大兴安岭一带,他们把狩猎捕鱼当做自己主要的谋生手段,在这期间,他们创造了用贝伦舞表达对图腾的崇拜以及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每当捕到猎物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就非常兴奋,他们一边燃起篝火,一边烧烤食物,还会拿起心爱的东布尔来弹,手舞足蹈地表达对收获的喜悦之情。他们可以即兴表演所见的飞禽走兽的各种姿态,再后来经过世世代代民间艺人的精心加工,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锡伯族风格特点的民族舞蹈。

到了明代中叶,锡伯族向东迁移到了嫩江流域定居,在这期间,锡伯族与科尔沁蒙古之间发生紧密的交流与联系,贝伦舞也在这期间得到了升华,从原始的形态中开始脱颖而出。

2 贝伦舞的舞蹈形态及特点

贝伦舞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其舞动形象生动鲜明,舞蹈多用于即兴表演,以自娱自乐为主,舞蹈形式可以为独舞,也可以以男女对舞的形式出现。通常,锡伯贝伦可分为硬贝伦与软贝伦两大类,硬贝伦属于男性的舞蹈,它的动作刚健粗犷,气势豪迈又不失诙谐,给人一种阳刚之美。软贝伦则主要是女性的舞蹈,舞姿柔美婀娜,给人一种阴柔之美。这些舞蹈几乎风靡于锡伯族的每个历史时期,刚柔结合,各显其彩。在每个锡伯族家庭都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舞。贝伦舞有一些基本动作,如步伐多变、踢踏旋转,有弓箭步、叉腿前点步、后点步,还有大蹲、小蹲、叉腿、大跳、小跳、大跪、小跪等。上身动作有单手叉腰、双手叉腰、胯部摇摆、甩手、动肩、弹手腕等。在表演中舞蹈者也可以即兴发挥,使舞姿更加优美动人。

贝伦舞有较多的踢踏动作。其颠步富有弹性,不管是单颠还是双颠步,踢踏转身动作一般都是用脚后跟控制,带动全身。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常常将愉悦的情绪自然地流露出来。例如当反手手腕叉腰的动肩踢踏转身时,非常幽默地扫视舞场四周,以达到与观众自然和谐地交流。

贝伦一般不在舞台演出,只是锡伯族民间的舞蹈。因而舞蹈者通常不用化妆。在农闲时候,民间艺人们聚在一起,喝上几杯美酒,便乘兴起舞。为贝伦舞伴奏的乐器一般是锡伯族特制乐器“冬不尔”,这种乐器节奏感强,音调深沉有力。

由于锡伯族长期生活在草原上,对动物具有独特的感情,锡伯族人可以对动物的动作进行模仿,造型独特,姿态逼真,因此贝伦舞的很多动作都来源于动物。另外,贝伦舞的动作还来源于生产生活,其中很多都是表现锡伯族人劳动生活的场景,比如“烧茶舞”就表现出了人们劳作时的愉悦之情和收获时的喜悦之心。由于锡伯族与其他马背上的民族一样善于骑射,因此生活中在腿与脚的运用上就比较少,表现在舞蹈上即是贝伦舞主要以上肢动作为主,上身动作变化繁复。

3 贝伦舞文化内涵的研究

3.1 对自然的膜拜

锡伯族主要以狩猎与捕鱼为生,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要顶礼膜拜大自然,他们认为自然界是高于一切的。所以,在锡伯族的文化娱乐方面,他们会注意观察山水草木间的细微变化,模仿各种动物的姿态,使之形象化。

另外贝伦还具有原始生殖崇拜的性质。如“耶尔克尔德克”也被称为扭屁股舞蹈,这是一种由男性表演的舞蹈,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与多人。

3.2 对古代生活场景的再现

民族学资料证明,舞蹈同歌唱一样,它在原始时代人们的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狩猎、种植、收割,还是择偶、嫁娶、生育、丧葬、祭祀,氏族的乃至部落的成员都要跳舞,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

艺术来源于劳动实践,而越是古老的艺术,越是贴近最原始的生产劳动。锡伯族也不例外,其舞蹈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锡伯族经历了早期山林文化时期,生活主要以渔猎、猎取野生动植物为主,他们的传统渔猎文化不仅在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中存在,同样也在贝伦舞中有所体现。比如新疆的锡伯族不仅擅长捕鱼,且善烹制美味的鱼类食品,这就在它的乌克兰中有所体现,另外,古代的锡伯族还经过了长期的狩猎活动,因此他们逐渐熟悉各种动物的习性以及形态特点,由此贝伦舞中的舞蹈动作也有很多模仿动物的部分。

3.3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俗学家张紫晨认为:“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特别是民间舞蹈,往往与民间风俗互相渗透、结为一体。”贝伦舞作为锡伯族民俗活动中最绚烂的一部分,与锡伯族的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是锡伯族民俗文化的结晶。

如过去的西北边塞,自然环境十分寒冷,这就造就了锡伯族人们的饮酒习惯,进而渐渐地形成了锡伯族特有的酒文化。其中一种贝伦舞,“梭克托火贝伦”描绘了舞者从喝酒、微醉、大醉直到醉倒的过程,整个舞蹈滑稽幽默,让人十分容易地体会到锡伯族的文化氛围。

3.4 与其他文化的融合

草原上的各个民族之间,民间舞蹈中一些相同的特点,如游牧民族都把马视为上天赐予的良驹,他们把对大草原的热爱,都表现在刻画马的形象上,锡伯族和蒙古族、哈萨克族一样,都在自己的舞蹈中融入很多与马有关的动作以及场景。

曾经有一段时间,锡伯族处于科尔沁蒙古的统治之下,在这段时期锡伯族与科尔沁蒙古族在文化上相互渗透、相互交流,锡伯族贝伦舞在原始形态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舞蹈的特点,并重新整理组合,使贝伦舞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锡伯贝伦最早就被称为蒙古贝伦,后来才改为锡伯贝伦,从锡伯贝伦的舞蹈动作和形式上,可以发现蒙古族舞蹈“萨吾尔登”的舞蹈特点。现在,锡伯族贝伦舞在与其他新疆兄弟民族的交流中又产生了新的特点、舞蹈语汇与表现手法。

4 结论

锡伯族贝伦舞不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艺术地再现了锡伯族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反映了锡伯族人民的思想感情、民族心理、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极大地丰富了锡伯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贝伦舞承载着锡伯族很多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欢乐,是锡伯族民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2008年贝伦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现了我国对传承和发展锡伯族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

白山黑水间的人文画卷

查干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位于中国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它的名字出自蒙古语“查干淖尔”,“查干”为白,“淖尔”为湖,查干淖尔就是白色圣洁之湖的意思。

查干湖以其水域广阔、湖水清澈而闻名。在广阔的松嫩平原上,查干湖碧波浩渺的湖面如同一颗清透的水晶镶嵌在前郭尔罗斯大草原间。查干湖区自然条件极为优越,水草丰美,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驻牧渔猎的理想家园。辽代时,这里被称为“鸭子泺”,是契丹贵族渔猎生活的理想之所。出身草原民族的契丹人在建立辽王朝后,保留了草原民族四时迁徙的习俗,在辽皇帝的四时捺钵活动中就有所体现。从辽圣宗皇帝至天祚帝的7代帝王间,其“春捺钵”的场所就在查干湖区。元代成吉思汗在此祭祀湖泊神灵,成为“放生泡”,一度严禁捕鱼,并逐渐衍生出一套祭湖祭天的仪式。到了清代,由于清王朝对祖先发祥地实行保护的封禁政策,从1661年起,东北地区被限制开发,这也为位于东北大地腹心的查干湖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因蒙古王公在清王朝建立过程中的卓越贡献,清朝统治者将查干湖区域赐给蒙古王公,查干湖也因此成为蒙古王公的私人驻牧地。从成吉思汗到清王朝,查干湖成为东北地区蒙古民众重要的生息繁衍之所,这也是蒙古民族与查干湖结下不解之缘的原因。东北的封禁局面直到清王朝后期才被打破,关内人口的巨大压力使得大量的人口出关谋生存,查干湖的神秘与美丽才再一次为人们所了解。 冬捕鱼群

如今,查干湖的民俗传统和渔猎文化相结合,在查干湖美丽的冬季,形成了独特的冬捕习俗。每当数九严冬、百色归一,人们都可以欣赏到渔民们呼喊着高亢的渔家号子,在冰封雪飘的查干湖上撒网捕鱼的场景。当渔获丰收盛景和民俗文化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人文画卷之时,就是查干湖、也是东北最热闹也最迷人的时节。那响亮的渔家号子响彻苍穹,唤起每一位亲历者对东北渔猎生活情景的追忆。

查干湖冬捕的草原人文情结

查干湖冬捕习俗以其悠久、完整的历史积淀,神秘、神奇、神圣的特质,成为东北渔猎文化的代表。追根溯源,现今查干湖冬捕习俗来源于两大草原民族长期文化积淀和传统人文情结的影响。

首先是头鱼情结,它源于中国古老的草原民族――契丹人和其冬捕活动中著名的“头鱼宴”。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疆域东达海滨、南越燕山、北控朔漠、西及西域,幅员万里。契丹人是草原民族,因而辽代帝王家保留了草原民族“居处无常,四时转徙”的传统,其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捺钵体制也是辽王朝皇帝和臣僚共商国是、打猎习武,接见属国、部族首领朝拜的国事活动,形式严谨而隆重。《大金国志》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宋、金史料记载了辽王朝时期契丹人四时捺钵的情形,其中春捺钵的地址为辽代的长春州,就位于今查干湖地区。辽代帝王春捺钵之时仍是春寒料峭,辽廷组织大规模的凿冰取鱼、逐鹰猎雁,并将收获的第一尾鱼称为头鱼,即刻入帐烹调成“头鱼宴”,献给皇帝、臣僚以及各地首领,共同品尝头鱼之鲜美。辽代头鱼宴既是政治活动,也是契丹民族渔猎习惯的展现。在捕捉头鱼活动中,度过严冬补充食物,运动冬季中疲困的身体和在冬捕中收获的喜悦由此传到民间,衍生为每年严冬时节,各部落的人们都要进行冰上捕鱼活动,延绵千年并流传至今。

其次是古老的祭湖仪式,它源于中国北方另一个草原民族――蒙古族。蒙古族有自然崇拜的传统,这源于蒙古族古老的萨满教信仰,因对天地山川等自然物的崇拜,形成了祭天祭山祭水等习俗。查干湖冬捕中的祭湖仪式就源于这一传统民族习俗。1211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进攻金王朝的东北区域,行至泰州之时,为烟波浩淼的查干湖所震撼,感叹自然神灵的赐予,站在查干湖边的青山头上,行九九礼,对日九拜,对湖九拜,高颂祭词,祭祀湖泊神灵。成吉思汗此次祭湖影响深远,日后逐渐形成了祭湖仪式,这也是现在查干湖冬捕过程中进行祭湖仪式的根源,并进一步衍生出“祭湖醒网”的寓意:祭湖祭天,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祭网以唤醒沉睡的渔网,保佑渔民张网下湖,顺畅平安。

东北传统渔猎文化的代言人

查干湖丰富的渔业资源和丰沛的水资源,使得本地区形成了以渔猎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渔猎文化。从查干湖青头山的史前文明渔猎遗迹看,以渔猎为主导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一代又一代东北先民间传递,为在此生息、繁衍的东北先民提供生活生产资料。

第6篇

关键词:旅游酒店 建筑风格 文化氛围 营造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17-0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酒店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作为旅游消费主体的旅游者,其需求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我国传统酒店提供的旅游产品同质化较严重,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应运而生的主题酒店,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主题酒店是以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通过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文化品位、市场定位和特色服务等载体,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带给消费者有价值的、难忘的、快乐体验的酒店。

在内蒙古地区以反映蒙古族民俗风情的草原文化主题酒店受到了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欢迎。草原文化通常指由东北亚各民族,特别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在自然生存和发展状态下共同创造、逐步形成的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以其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文化理念,成为内蒙古得天独厚、极具特色的资源优势。

酒店的外观形式可以传递文化内涵,可以反映出当地的历史传统、人文风貌、民族习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建筑外观营造草原文化

在内蒙古酒店院内集中建筑了八个蒙古包,被称为城市中的“斡尔朵”。共有八个建筑物,分别代表以铁木真、窝阔台、拔都、拖雷等八位可汗的名字命名的八个蒙古包。整个建筑群体现了草原宫殿宏大、壮美的独特风格。九杆“苏鲁锭”长矛在道路一侧依次排列,与高大的“敖包”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草原生活画面,给游客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呈现出鲜明的蒙古民族特色。

内蒙古酒店以“天人合一”为理念,在主体建筑上加盖了蒙古包作为整体建筑的独特穹顶,民族特色一目了然。不仅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民族游牧征战的社会生活,同时体现了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是草原文化的结晶。

酒店大堂的中心是成吉思汗汉白玉雕塑,大堂背景墙的设计也一改以往一成不变的以世界主要城市时间为主的做法,改用蒙古族传统头饰中巴尔虎头饰作为原型, 再辅以珊瑚、绿松石、玛瑙为点缀,创造出别具蒙古民族风情的装饰效果。

通过民族化的酒店外观,营造出了地方传统建筑的神韵,达到了以建筑形式唤起地方文化与历史含义的境界。让游客领略到不同的文化和民俗,使酒店更富有历史文化人文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有地方特色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二、通过建筑图案展示草原文化

蒙古族民俗文化中丰富多彩的图案,是体现蒙古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劳动群众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1.植物题材图案纹样。蒙古民族对草的依赖与热爱直接而鲜明

卷草纹。是以花草为基础构成的波曲状的花草纹样,细叶卷曲相互穿插。卷草图案委婉多姿,富有流动感和连续感,优美生动,具有连绵不断的韵律感,传递出生生不息的意义。

花卉纹。一类是宗教气息较浓的,如莲花、宝相花(朱赤花)、佛手等;一类是非游牧地区的蒙古族生活环境气息较浓的,如桃、杏花、石榴等。

2.动物题材图案纹样

蒙古民族对于动物的喜爱、依赖、敬畏,都构成了美感生成的基础,各类动物被艺术化为蒙古民族生活中的各种装饰图案。

五畜图案(牛、马、山羊、绵羊、骆驼)、鹿、狼、狮子、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的采用,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广取博纳的品质及草原文化的开放性特征。

3.几何图案纹样

蒙古族家具常用的几何图案纹样,如云纹、盘肠纹、回纹图案等,多是实物形态与几何形体完美结合而形成的,它是自然状态与内心规则相融而生的美的体现。

以盘肠纹而言,盘肠本为佛教八宝之一,按照佛家解释,盘肠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本身含有事事顺、路路通的意思。同时,其图案本身盘曲连接,无头无尾,无休无止,显示出绵延不断的连续感,称为吉祥结,作为连绵不断和长寿的象征。盘肠纹饰在蒙古族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强,各种变形的盘肠纹与卷草纹结合形成变化多样的图案,或为单独纹样,或为二方连续纹样,在蒙古包、召庙建筑、家具上使用较多。

蒙古族图案作为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内容,通过民俗学、考古学和历史文献相互结合、互相印证的方法,深入到草原文化的本源哲学的深层领域。

三、通过建筑色彩映射草原文化

蒙古民族是一个崇尚色彩、热爱生活,善于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民族。他们崇尚白、蓝、红、黄等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颜色。

1.尚白。在《蒙鞑备录》中有“成吉思汗之仪卫建大纯白旗以为认识,此外另无他旗”的记载。白色在这里传递的是纯洁、神圣、高贵的精神特质,这与蒙古民族生活的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如白色的乳汁、白色的羊群、白色的蒙古包、白色的蒙古袍、白色的哈达、祭奠成吉思汗的“八白室”……美化装饰了生活,又传达出吉祥美好的祝福,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2.崇蓝。蓝色象征睿智、诚实、博大、永恒,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受到热爱并被广泛应用。蒙古民族信仰的萨满教把蓝天比作“长生天”,通过拜天、祭天的方式,期盼自己的族群象“长生天”一样长盛不衰、永远兴旺。这种思想表现到日常生活中,就有了蓝色的蒙古袍、蓝色的哈达、蓝色的装饰图形等实际应用。13世纪中叶,出使蒙古的法国传教士曾有记述“……所有的妇女都跨骑马上……用一块天蓝色的绸料在腰部把她们的长袍束起来……”自13世纪开始,蒙古族把自己的故乡称之为“蓝色的故乡”,“蓝色的蒙古高原”。现在的首府名为“呼和浩特”即“青色的城”之意,其中“呼和”就是蓝色。

3.喜红。红色是火的颜色、朝阳的颜色。火是蒙古民族用以驱魔避邪的神圣之物,是纯洁的象征,是幸福和财富的赐予者。蒙古民族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通过祭火的习俗,表达对火神的敬畏,祈求火神的佑护。所以红色的蒙古袍、红色的哈达、红色的帽子便在服饰中被大量采用。

4.重金。蒙古民族敬重象征着崇高和永恒的金黄色,他们认为这是太阳、月亮、星星的颜色,具有神圣、高贵的象征意义。这主要是源于“黄教”对蒙古民族的影响,反映到他们的服饰中,就是把黄色作为配色来使用,在袍子、坎肩等大量的服饰中以金色镶边作装饰。

第7篇

元青花是华夏各民族多种文化互相交融的产物,于元朝时成熟于景德镇,成为景德镇乃至世界陶瓷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元青花瓷在海外博物馆有大量的收藏,而我们自己长期以来却不识其庐山真面目。直至本世纪初《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拍出2亿多元的天价,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它的价值,开始对它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有文章说:“由于一种钴料从中亚西亚引入我国产瓷区,才产生了青花瓷”。这种说法,认为青花是泊来品,似乎有点偏颇,理由是:一、我国陶瓷彩绘早就采用了钴料。学者研究证明,采用钴为原料绘画瓷器,源于唐代,那时的钴料直接画在陶瓷的表面,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釉下彩青花瓷。到了元代,才在工艺上有了重大突破,无论是造型艺术、绘画技巧、图案装饰、窑温控制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青花瓷器产生了质的飞跃。二、钴蓝色料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景德镇周边地区就有很多,人们早就使用了这些原料施于陶瓷上,只是当时对钴料的提炼技术还不是那样精纯,外国钴料的引进,确实对青花的发色起到了好的效果。这就像一棵大树扎根在本土,用外来的肥料浇灌,使这棵树长得更好是一样的道理,不能说这棵树是外国的树。三、元青花的艺术文化内涵是丰富的,不仅仅表现在原料上,更表现在艺术文化的内涵上,也就是说,通过它的造型艺术和绘画艺术来表现它民族文化的风采。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促使了青花瓷的产生与发展。成吉思汗、忽必烈率领蒙古草原游牧民族统一了中国,并开疆拓土,把版图扩展到欧亚广大区域,其疆域的广阔,使文化发展的空间扩大,推动着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的融合。这种多元文化,推动和影响着全国艺术形态的各个方面,也必然影响着正在成长的陶瓷艺术。同时,据有关资料反映,当时有不少汉族文人受元贵族的歧视和排挤,流落民间,成为艺术创作的生力军,使元代的陶瓷制造技术和装饰艺术有了明显的进步。元朝十分重视陶瓷的制造,忽必烈正元5年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以监督制造供贵族们享用的瓷器,这也推动了陶瓷艺术的发展。元青花实物器型硕大,敦厚沉稳,造型丰富,变化多样,充分体现了元代蒙古民族豪迈粗犷的游牧民族的特征。元青花具有代表性的玉壶春、梅瓶,就是从蒙古族的酒瓶器型演变过来的。从民族的色彩倾向看,蒙古族崇尚蓝色和白色,这与该民族生长在蓝天白云,青青草原的环境中有关,蓝色的图案经常装饰着白色的蒙古包和服饰,青花瓷那种蓝白相间,素朴清雅的色彩正是迎合了这个民族的色彩审美,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佛教文化对元青花的影响也颇为深远。佛教文化很早传到中国,忽必烈建元以后,藏传佛教成为主要宗教,佛教文化必然影响青花瓷的创作,这一点,在大量的元青花图案纹饰的分析上可以得到印证。元青花中最典型的图案“莲花瓣纹”、“缠枝莲纹”、“云纹”、“海水纹”都与佛教绘

画有很深的渊源。

中国的文人水墨画堪称国之精粹,其表现最具民族性,元代,中国画已经非常成熟,并在元青花瓷中得到运用和发挥。元代的文人画家、高级工匠部分被统治者招募进入“画院”、“瓷局”,从事创作绘制之事务。从诸多元青花瓷的装饰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装饰构图,线条力度,层次韵律以及那种水墨画的晕散效果等方面,都完全达到文人绘画的艺术效果。

中华民俗文化给元青花瓷的表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个区域民族的习俗,是该民族长期传承和积淀的结果,形成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从大量元青花瓷的图片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概念:这种民俗文化大量地表现在元青花瓷上绘画和装饰的内容中,不仅体现了它的广泛、生动、丰富、多彩的特色,而且充满着中华民俗风情,凝结了元代劳动人民智慧。创造出来的纹饰图案,充分体现和谐与吉祥如意主题思想的同时,青花瓷的艺术装饰性也在漫长的岁月中得以提炼升华,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感。元青花纹饰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反映吉祥如意主题的缠枝莲纹饰、三友纹饰;意寓富贵的龙凤纹饰,麒麟孔雀纹饰,缠枝牡丹纹饰、鱼藻纹饰;有反映历史故事的人物图案:如鬼谷子下山、萧何月下追韩信、明妃出寨、三顾茅庐等等,简直是一本生动的民俗文化教科书。它的每一个图案画面,都展现了东方华夏的艺术风格,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探讨元青花文化的意义巨大,青花结束了以往白瓷无彩的时代,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艺术,促进了文化交流,对外贸易,它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结晶,使“中国——CHINA——瓷器”誉满全球,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8篇

关键词:蒙古族民间舞蹈;教学;蒙族文化

1、前言

蒙古族民间舞蹈来自于游牧式的蒙古族草原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由于草原文化的影响,蒙古族人民性格以勇猛剽悍、刚毅质朴为主要特点,因此蒙古族民间舞也具有浑厚、豪迈和舒展等特性,舞蹈动作柔韧、刚健,以腕、肩和,马步的动作为主。蒙古族民间舞体现的是圆韵的思维表达,表达的内容与草原生活密切相关,以肩部动作丰富和形象生动的马步为主要动作特色,反应出蒙古族人民不同时期的生活面貌[2]。

2、蒙古族民间舞蹈简介

2.1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发源和发展

蒙古族民间舞的主要来源是几千年的草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和汉文化的融合。蒙古族民间舞蹈同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特质形成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蒙古族民间舞。

蒙古族民间舞主要是从蒙古人民的草原生活为基础,在生活当中产生并且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对蒙古文化和性格相对固定的舞蹈表达[3-5]。比如《木马舞》的起源就是从牧民的平常生活发展而来,成功的塑造了牧民的豪迈形象。蒙古族民间舞是不断发展的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将时代的精神与民族情感融入其中,形成特有的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新发展。蒙古族民间舞也随着时代在发展,在现代审美中发展出时代的要求,成为能够展现蒙古族文化和符合现代审美的民族舞。

2.2 蒙古族民间舞蹈风格的表现

蒙古族舞蹈是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舞蹈构成的,比如马刀舞、盅碗舞以及筷子舞等舞蹈都以节奏轻快、舞步轻盈为主要特色,表达出蒙古人民热情淳朴的气质。在蒙古族民间舞中,男子的舞蹈主要展现的是英武与刚劲,动作以抖肩或翻腕来表现。而在蒙古族民间舞的娱乐性舞蹈中,动作简单明了,并且队形以圆圈或是横排为主,以增强节日的氛围。

蒙古族舞蹈都是蒙古族人民情感上的表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要表现出纯朴豪放、欢快明朗、粗犷豪放、机智果敢、典雅含蓄物种风格特质。因为蒙古族文化表达以豪迈为主,所以蒙古族舞蹈主要展现的是蒙古人民快乐积极的心和淳朴美好的感情,筷子舞就能很明显的表达出蒙古族民间舞明快的风格。同时蒙古族民间舞蹈中也展现出温柔和礼节的一面,盅碗舞的形成就是蒙古族宴会的舞蹈,表达出庄重典雅的氛围。

2.3 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动作风格

蒙古族民间舞蹈是草原文化的代表,表现出明显的草原风格,舞蹈魅力通过肢体语言展现出来[6]。蒙古族民间舞硬肩硬腕是基本功,具有发力较快、瞬间静止等形态,展现出民间舞蹈中的圆润古典之美。而且由于蒙古族民间舞来源是草原的挤奶、骑马等生活活动,所以肩部有柔肩、弹肩等多样动作。所以必须在练习基本功的情况下对韧性和灵活度进行练习,以展现出蒙古族民间舞圆润的动作特点。除了肩腕的表达之外,蒙古族民间舞的胸背也能流露出完整的情感,展现自由放松的精神境界。在蒙古族民间舞胸背练习的过冲中,必须在呼吸的引导下,融合胸背屈伸等动作进行练习,以达到呼吸与胸背的动作协调,气息引发感情的目的,完美的展现胸背的表达力[7,8]。在蒙古族民间舞蹈中,除了肢体语言外,还会借助道具来表现蒙古族的民族精神,展现英雄的特质。蒙古族民间舞中所使用的道具是与历史结合的产物,与舞蹈中的人物情感、舞蹈动作和舞台效果息息相关,能够将肢体表达的内涵扩大。

2.4蒙古族民间舞蹈风格的意义

蒙古族民间舞的学习能够更加了解草原文化的内涵。蒙古族民间舞蹈具有流畅优美的特点,因此在修习的过程中能够将女性的优雅表现出来,从而塑造出文雅的女性气质;同时蒙古族民间舞展现的粗犷豪放,也能够塑造男性的豪迈气质。除了对人的气质进行塑造之外,蒙古族民间舞能够培养出开阔辽旷的心境,展现出草原的豪放特质,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出心灵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心境。

3、蒙古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

3.1 制定良好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计划制定前期,需要寻找具有鲜明的蒙古族文化气质的蒙古族民族舞蹈教材。因为蒙古族舞蹈特有的文化氛围与动作特点,所以必须对舞蹈动作进行详细深刻的讲解。

蒙古族民族舞的教学目标应该表现在首先能够了解蒙古族的文化特点与性格特征,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蒙古族民族舞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讲解每一个阶段学习的重难点之外,还能够使学生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产生兴趣。

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计划需要保持训练性以及系统性[9]。教学的目标需要通过学生的训练得到,所以教学计划必须要从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技巧训练、乐感训练来对学成进行提高。而且教学的过程要依据科学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来保持系统性,保持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计划。

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不同的方式。在教学开始阶段,需要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提问训练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然后后期通过观赏舞蹈以及对所学的舞蹈动作进行编排设计,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2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中专艺术院校教导蒙古族民间舞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总结出下列四种教学方法。这三种教学方法以组合教学为基础,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的教学方式,同时传授舞蹈动作的同时对蒙古传统文化进行讲解,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蒙古族民间舞[10]。关于舞蹈的教学不仅仅要从老师的示范出发,还需要经过学生的刻苦训练和学习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

(1)元素教学法。元素教学法是将舞蹈动作进行分解,然后对基本的舞蹈动作进行单一重复性练习。

(2)短句教学法。短句教学法是将蒙古民族舞的技巧动作与风格串联起来编排成短句,加以音乐伴奏进行训练,以避免单一性元素训练产生枯燥的情绪。比如筷子舞的编排就可以利用短句法进行教学。

(3)表演组合教学发。将各种技巧融入到相对具体的情节中去,把所学习的技巧和情感进行融合,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4)视觉图像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方式,使学生听到音乐和看到生活风貌感受蒙族文化,从而加深学生对蒙族民族舞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结论

蒙古族舞蹈是我国重要的舞蹈之一,具有很高的训练价值。本文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在蒙族民族舞到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到蒙族民族舞的技艺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蒙族文化的特点。(作者单位: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李赞等.论中国民间舞艺术 [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2]王景志,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3]赵国纬.舞蹈教学心理 [M].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

[4]佚名,草原文化与游牧民族民间舞蹈[J]. 舞蹈者之家,2005年。

[5]徐英,论蒙古族舞蹈的宗教渊源[J]. 内蒙古文学报,2003(5)。

[6]文华,论蒙古族舞蹈民俗文化意蕴[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3)

[7]罗雄岩,蒙古族民间舞蹈文化探析[M]. 舞蹈者之家.2006年。

[8]伊敏娜,浅谈蒙古族英雄史诗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M]. 2005年。

[9]汪以平,舞蹈艺术通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J],2006(7)。

第9篇

2014年是农历的马年。在过去,马作为一项重要的交通工具,吃苦耐劳,常常给人以忠诚善良的印象,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盛赞。对于我们平时所熟知的马,你有多少了解呢?在国内外,有许多和马有关的节日盛会,让阿朵给你介绍一番吧!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爱马和善骑是蒙古族的传统,蒙古民族素有“马上民族”的美称。蒙古马曾被列为世界两大名马之一。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赛马是那达慕大会必不可少的项目,远近百里甚至几百里的蒙古族牧民会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赛马活动。赛马场上,彩旗飘飘,鼓角长鸣,热闹非凡。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为了减轻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显得格外英武。

彝族草马节

彝族的历史上有过许多大规模迁徙和奔波,因此,彝族人十分敬重曾陪伴祖先长途跋涉、相依为命的马,并以过节的形式,祈求役马帮人驱邪除害,保佑地里粮食丰收。这种节日就叫草马节,在文山、砚山的一些彝族支系中较盛行。草马节的来源,说法单一。传说古时曾有一草籽鬼常到彝家人的地里随意撒野草籽来危害庄稼,坑害人民。人们为了根除草籽鬼之害,便利用草籽鬼喜爱花马的习性,采集一些未成熟的野草籽,让花马驮上,运到西天火焰山,诱使草籽鬼跌入火中烧死,草马节的习俗便由此流传下来。

苗族斗马节

每年11月下旬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一年一度的“斗马节”,当地群众举行斗马比赛来欢庆自己的节日。斗马在当地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婚姻的裁决方式。经过后来的演变,斗马受到众人的喜爱,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每逢传统节日都有斗马,它已成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

相马追赶野马节

在国外也有一些地区非常重视马,如日本的福岛县相马地区。每年7月23日至25日都要举办传统活动“相马追赶野马节”。为期三天的节庆活动在24日这一天达到,将在宽广的云雀原上举行“古式甲胄竞马”(铠甲、头盔、刀剑在身的12名骑士一起在1000米赛道上策马疾驶)和“神旗争夺战”(数百名骑士一起争夺与烟花同时升空的40面旗帜)。庞大的场面仿佛战国时代的历史卷轴画一般。该节日已被指定为国家“重要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还被称作是“世界最好的马的节日”。

第10篇

关键词:科尔沁;文化元素;舞台化

一, 概述 

科尔沁的文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此地区的长调民歌、短调民歌、马头琴、四胡、朝尔、乌力格尔说书在拥有蒙古族艺术共同特征的同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承载着这个地方的历史,反映着科尔沁地区的文化模式,是当地人们的生活、精神与性格的标志性展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①。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升温,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了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旅游演艺②。对于科尔沁地区来说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化生存方式。运用高新科学技术,创新演出形式,提升节目创意,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

(一) 什么是舞台化生存

     舞台化生存,是在旅游景区内部,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示非物质文化的形态和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被搬上了景区的舞台。例如澳大利也剪羊毛的表演,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等大型实景山水舞台剧,都是“非遗”转型为旅游产品的成功范例。③

二,科尔沁旅游文化资源舞台化元素

下面从科尔沁地区声乐、器乐、说唱音乐及舞蹈这几个方面解析旅游文化资源舞台化元素,以便以后能够为舞台化产品利用。

(一) 科尔沁地区声乐

1、短调

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节拍比较固定,一般为两行,押韵的两句或四句式,歌词简单,但有一定的艺术性,一般为即兴演唱、比较灵活。科尔沁地区的叙事短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如:歌曲《达古拉》《乌尤黛》等作品被人民广为传唱。这一地区民歌不仅数量多,更以鲜明的特点——用长调的技巧演唱短调民歌而著称。这种用长调的风格演绎的短调民歌成为科尔沁民歌的独特风格。

(二)科尔沁地区器乐

1、四胡

     又名四弦、四股子或提琴,拉弦乐器,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儿”。琴筒用木

头或金属制成,弓弦用马尾制成,四根琴弦多用丝线或金属线制成。清朝末年盛行于科尔沁草原,近现代更是广为流传。如今的四胡可分为低音四胡、中音四胡、高音四胡。低音四胡发音圆润优美,音色浑厚深沉;中音四胡音色圆润、明亮;高音四胡音色清脆悠扬、优美动听。都广泛的运用于日常娱乐和演出之中,深受人们喜爱。

(三)科尔沁地区说唱音乐

1、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蒙古语意为“故事”、“说书”,其曲调简短、结构方整并带有浓厚的说、唱性。表演形式大多数为自拉自唱,有固定的曲调、即兴演唱,以朝尔、四胡等乐器伴奏。乌力格尔依据有无伴奏以及伴奏乐器的不同可分为:雅巴干乌力格尔、用朝尔伴奏的是潮尔乌力格尔、用四胡伴奏的胡仁乌力格尔等。乌力格尔这种说唱艺术在科尔沁草原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至今,科尔沁草原上每逢节日等礼俗活动都会邀请乌力格尔说书艺人到场表演,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2、好来宝

好来宝,又称“好力宝”,蒙古语意为“联结”,是科尔沁蒙古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产生于12世纪前后。好来宝是从口头文学发展而成,有单人、双人和多人演唱,多以四胡等乐器伴奏。它有固定的曲调,音乐整齐,节奏明快,语言通俗易懂,易记易唱。在科尔沁草原上,无论是艺人还是农牧民都能即兴唱上几段好来宝,其表演风趣幽默、酣畅淋漓,深受农牧民喜欢,因此好来宝成为了本地区蒙古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科尔沁地区舞蹈

1、安代

     安代,蒙古语意思为“抬起头来”、“掀起身来”的意思。中国音乐词典中记载;“安代是蒙古族民间歌舞。流行于内蒙古东部地区。据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最早是为患有‘安代’病者驱病的。舞者双手各执一长手帕,由一人领唱,众人和唱,边歌边舞,情绪热烈。原来常带有迷信色彩,后来发展成集体舞蹈,在节日或娱乐时表演”。④安代舞是科尔沁地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萨满教文化与佛教文化间的碰撞、融入中慢慢形成发展起来的。她是集体性的艺术活动,体现了劳动人民驱魔治病、追求健康、向往幸福生活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蕾蕾, 张晗, 卢嘉杰, 等. 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 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J ]. 旅游学刊, 2005, (6) : 45- 47.

[2]诸葛艺婷, 崔凤军. 我国旅游演出产品精品化策略探讨[J ]. 社会科学,2005, (5) : 121.

[3]王德刚, 田芸. 旅游化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存模式 [J ].旅游管理,2010, (6) : 46.

第11篇

【文章摘要】

从古至今,有匈奴、鲜卑、突厥和党项等靠游牧为生的几个民族在蒙古高原上生活和居住过,这些游牧民族在生活生产中逐渐创建一个独特的多样的草原文化,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演变和时间的推移,现在仅仅有蒙古族一直守卫着生活在这伟大的高原上,而且这个神圣的高原一直还存在着古老文化、艺术和审美的延续。所以,从地域文化的方面来进行蒙古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艺术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这样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多样性;民间艺术;包容性

与农耕文化相比较,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具有掠夺性和破坏性的特点,但是蒙古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的态度是开放的,能接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因此蒙古的游牧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当然,蒙古文化的包容性决定了蒙古文化的多样性。本文笔者从几个方面进行对蒙古文化的多样性和民间艺术的包容性进行研究探讨。

1 蒙古文化与中原文明

在历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学习,并且进行密切的沟通,携手为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蒙古作为少数民族中的重要一员,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的很多学者对青花瓷的起源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系统的论证。元青花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是蒙古族的相关颜色。唐宋的青花瓷胎质粗松,釉是苍白色的和灰绿色,图案不好,典型的元青花与其相比,造型和装饰风格独特,与其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唐宋青花”没有具备青花的条件。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座五塔寺,五塔寺有一个蒙文天文图石刻直径是一百四十四厘米,圆心是北天极,同是在上面标出了赤道和经线的位置,同时具有五个同心的圆,这五个圆分别是天南极圈、冬至圈、天赤道圈、夏至圈、天北极圈。这个五塔寺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世界上独有的一座以蒙古文标注的一幅天文石刻,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个蒙文天文图石刻也是我国唯一一个用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标注的天文图,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这个天文石刻的精度很高。

蒙古文化中的建筑文化也与中原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典型的一座建筑就是延庆观了,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我国的旅游胜地。延庆观位于河南的开封,室内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的外形都与蒙古的建筑有很大相似的地方,比如,外形就是颇像一座蒙古包,室内是用八根弧形的支架进行支撑,世人对其的评价是“一座华丽的蒙古式宫殿”。 延庆观这个玉皇阁的建造的结构和外形都是是蒙古包与中原楼阁的巧妙结合, 是蒙古和汉文化融合在建筑艺术上的生动反映。

有史以来,汉文化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是很深的,在中国,一道屏障是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分水岭,就是阴山山脉,这也使得汉文化和蒙古文化得以在异中求同的条件,让汉文化和蒙古文化进行有效的接触和缓冲。这是不能不提的就是蒙古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了,在蒙古文化中,好多饰品图案来之于中原文化,比如“寿”“喜”等吉祥的图案都是和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影响从元代就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

2 蒙古文化与藏族文化

一个民族的艺术形式不能没有他们的生活方式,藏族和蒙古族一样,有着相同的悠久的“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因此,他们都擅长使用明亮的色彩,用大胆的简单的线条来表达他们热爱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生产工具美观大方,携带方便,实用,这些文化和精髓是蒙古族和民族居住的文化和迁移文化中的产品具有艺术美和强大功能相结合而形成的。在许多器具上都有描绘生活的片段或者植物和动物的变形的过程的情景,或者是画上吉祥图案,然后对金属进行雕琢,这样的商品经久耐用,携带方便。有的在一些细节上运用优雅的金粉,而且细腻进行对称设计,平行交叉的结构,这些创造和艺术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蒙古族和藏族建筑技术与产品艺术之间有着多种形式的密切关系。蒙古建筑风格出现在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是在十三世纪中期,而在十六世纪是发展的鼎盛阶段。库伦宫殿的一大部分中有一大批宫殿都是蒙古风格的,这标志着蒙古建筑艺术发展影响了藏族,而且影响很深刻。对于艺术和手工艺产品,蒙古具有独特的悠久的手工制作的传统。他们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主要是通过用木头,金属和皮革等。随着藏传佛教的深入,藏族艺术也进入了蒙古人的生活,所以,在蒙古的家庭生活,我们可以在他们生活范围随处可见藏文化的手工艺品。应该说,藏传佛教艺术为蒙古家庭手工业提供了新的素材和内容。在蒙古的家庭日用品,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藏传佛教留下的清晰的印记。如:八吉祥纹金属浮雕,碗勺和其他配件。

藏传佛教对蒙古文化有着很深的影响,一方面藏传佛教给蒙古文化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和内容,让蒙古文化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藏传佛教主张的佛教宣扬的思想让朴实的蒙古人而少了几分游牧文化的朴实、积极,多了几分凝重的消沉。

3 蒙古文化与伊斯兰文化

蒙古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有着深远的交流,在蒙古还没有统一前,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种类繁多,为了生存和利益互相残杀,导致当时的蒙古人民生活中战争的硝烟中,但是当时一些的较强的部落已经接受了伊斯兰的文化,比如成吉思汗所在的部落。这无疑对于老百姓是一个好的前景。这时候蒙古文化已经和伊斯兰文化有了初步的交流,直到蒙古占领了阿拉伯地界,这时的文化交流达到了。蒙古在早期的手工业是落后的,又因为豪放不羁和勇猛的性格,使得蒙古不喜欢中原的文化,对于伊斯兰精美华丽,雍容华贵的文化却是爱不释手。即使是现在也能够看出在蒙古族民间美术中很大一部分保留着伊斯兰工艺美术的审美元素。如繁缛的纹样、几何形花草形图案、富丽堂皇珠光宝气的装饰等。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必须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文化。中国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同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同时也在强调文化的多样性。蒙古族作为中国民族重要组成,其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都有着很强的地域特色。尤其是作为一种优美的视觉艺术值得去发展和学习传播。这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必须要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康国章.论中原文化内涵研究的体系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01):27-28.

[2]韩博文.论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甘肃地域文化中的地位[J].中国藏学,2009,(02):45-46.

[3]马文慧.从民俗文化视角看伊斯兰文化的本土化――以青海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3,(05):69-70.

第12篇

会演奏乐曲的艺人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每逢重大祭日、庙会,均邀雅乐队(时称“国乐”队)演奏,如:每年的正月十五为道教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佛教鬼节、正月十三为关帝庙会,这一民俗的娱神祭祀活动,雅乐乐队均参与演奏,为民俗的社会风俗活动增添了气氛。赤峰雅乐演奏早期乐队所使用的乐器分类列表如下:现今,雅乐队已有30多人的庞大阵容,构成了一个中型的民族乐队演奏形式。这些人大都是原市文艺团体退下来的老艺术家及学有专长的音乐爱好者。他们有的是国家二级以上的器乐演奏家,有的是某种乐器的专门家,有的是兼通几种乐器的多面手,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演奏中都能起到骨干作用。乐器配制分为四个组,演奏所使用的乐器分类列表如下:现代赤峰雅乐乐器的组成图表赤峰雅乐的演艺民俗音乐特点是:音乐讲究旋律和节奏的形式美,格调高雅,速度由慢渐快,旋律多类型化,调门固定,有绝对音高。器乐演奏均为合奏形式,同时并以管乐器为主体,其弦乐、弹拨乐、打击乐在演奏上增添了乐曲的民俗民间的音乐色彩,使雅乐的演奏形式表现出独具一格、别有韵味的民俗艺术特色。另外雅乐乐曲在演奏上,还保持着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的宫廷音乐魅力,又有节奏鲜明的舞蹈性,赤峰雅乐为24首乐曲,是国内最完整的器乐套曲,现已收入中国民族音乐资料东南亚版,并纳入中国民族音乐(资料)精选录音带。该套曲已在法国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展出,是我国目前最完整的雅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二、雅乐的民俗性及曲体结构风格

雅乐具有民族民间礼俗的音乐表现的个性风格,无论在曲体的结构、乐曲调式、旋律、节奏的律动、音程的起伏均已民族民间音乐元素有着密切联系,表现了民俗音乐文化的艺术特点。如:开基大典的《庆寿》(正宫调)、《小妹子》(小宫调)、《北正宫》(正宫调)、《四季》、《雁旋》、《雁阵》、《龙头》、《龙身》等乐曲,给以分析。

(一)雅乐《大典》

通过开基大典的朝贺、宫廷宴庆仪典,体现国家的气度,权力的象征,朝贺的威仪,显示出中华古国高明威世四海生平的景象。乐曲为B羽调式,变奏曲式结构,主题乐段的旋律跳跃不大,多在级进式的低音区进行,节奏多以顺分式和附点的音型演奏,a3是一段变化性的旋律在高音区进行,表现了音乐情绪热烈的气氛,结束句a5是第一段变化性的主题音乐,情绪慢慢的平稳结束全曲,乐曲充分的反映了民间民俗的那种生活中的场景。《庆寿》曲调抑扬顿挫、中正平和,听者眼前似乎能浮现出古时宫廷庆贺寿辰时宏大喜庆的场面。这首变奏体结构G羽调式。以……为主题旋律在演奏时变奏了五次,其音乐特点是《小妹子》(小宫调)主题旋律在高音乐区变化重复了《庆寿》(正宫调)主题音乐其旋律、节奏的进行基本相同,虽然它们的调式不同,但乐曲更加表现了热烈的音乐情绪和欢乐喜庆的气氛。乐曲变奏后,结束句回到了主题音乐,情绪缓慢的平稳结束全曲,乐曲充分的再现了民俗民间的那种生活中的场景。这是首B羽调式,循环体的结构。它和《庆寿》、《小妹子》两首乐曲旋律音程、节奏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开始主题音乐是以弱排起的特点,它与《庆寿》、《小妹子》音乐主题片段相近,如:。乐队在演奏了《庆寿》、《小妹子》、《北正宫》等曲目,在音乐中时而浑厚典雅,时而庄重热烈,时而沉稳宁静,时而舒缓悠扬,乐曲的表现情绪体现了当地民俗的庆贺礼仪气氛。这首乐曲沿用了传统的词牌和曲牌名。为D宫调式,是一首单曲牌体的曲式结构,主题乐段变化的反复2次,后补充了六小节变化的主题旋律,构成了一首完整的乐曲。乐曲表现出了:热烈高亢、庄重肃穆的气氛。以上雅乐的《庆寿》、《水龙吟》、《北正宫》等,充分的表现了民俗中的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及中正、平和、宽舒、雄浑、典雅的音乐特点。

(二)雅乐《四季》

通过劳动人民春播、夏锄、秋收、冬藏的辛勤操劳的习俗。体现了“国以民为主”的主体思想,讴歌他们辈辈代代脚踏实地地在祖先的土地上洒下的辛劳、血汗和热爱生活和建设生活的热情。这是一首A商调式,变奏体结构。主题多次出现的动机旋律在乐曲的变化中进行,旋律出现了的六度大跳,节奏以顺分式和符点式的结合产生了对比,乐曲显欢快跳跃,a主题乐句与a3乐句的音区、调式产生对比,显得乐曲音乐欢快抒情。演奏的乐曲充分表现了一年一季世代相传的春播劳动习俗的场景,同时乐曲以欢快的节奏讴歌了人们对春天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这是一首C商调式,变奏曲体结构,旋律多以顺分式与附点式的节奏的进行,开始的演奏主题乐曲动机与《春来》相比较,主导动机基本相同,《秋来》的旋律音程是在低八度中进行,旋律中的乐句落音多次在的(4)角音上,乐曲形成了变宫为角的进行,此后结束句落音与《春来》的结束句做了变化的从复,落音在C商音上,这样与前乐句形成了同宫系统的交替的进行,使乐曲的音乐情绪起伏跌宕,乐曲表现了丰收的喜悦心情。

(三)雅乐《雁头》

大雁是喜欢在草原栖息的候鸟。他们合群守纪,知候而归。它象征我们祖国大家庭各民族的和睦相处,是团结的群体,也象征着我们炎黄子孙的四方游子,虽然翱翔万里,却满怀着知候而还的恋情。此集所用的原乐曲,融入了当地的蒙古族音乐元素,节奏有快有慢,表现了塞外边睡的意境。这是一首A角调式,变奏体曲式。乐曲以顺分性与附点性的节奏进行,旋律主题多次在乐曲中变化性的反复,使乐段之间产生了音区、音高、节奏的上对比,乐曲在律的变化中此起彼伏,表现了大雁在天空中欢快翱翔的景象。这是一首E羽调式,循环体结构。a主题旋律以顺分式与符点式相结合的节奏进行,b对比旋律以切分式与均分式相结合的节奏进行。乐曲融入了蒙古族音乐元素,主题旋律与蒙古族民歌《白天鹅》的主题节奏型相同,旋律乐汇相近,具有蒙古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体现了蒙古族的风俗对大雁的喜爱和赞美。

(四)雅乐《龙腾》

以民间节日盛会的龙灯舞的热烈气氛,表现了祖国繁荣昌盛万民欢歌的欢腾景象,以龙的形象,象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飞腾于世界的气概。这是一首E徵调式,循环体结构。主题乐句为均分式与切分式的节奏型结合,插部乐句为短时值的空拍与附点式的节奏型,旋律均以同音、级进式的进行,乐曲充分的表现了龙腾飞舞欢快有力的音乐形象,体现出了民俗性的喜庆节日。这是一首F宫调式,循环兼变奏曲式结构。主题调式落音在羽音上(6),结束主题音调落音在宫音上(1)。旋律调式出现了同宫系的统交替性进行,使音乐的情绪产生了变化,乐曲以龙的形象及欢歌的龙灯舞,体现了民间民俗的节日盛会和欢腾热烈的气氛。用龙的形象象征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恢弘的气势。通过以上部分雅乐乐曲的分析,明显的看出雅乐具备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哲理关系。中国的哲学虽然不否认对立,但更为强调“统一”的方面,把个人、自然和社会都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所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由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重综合、重整体的的感觉,这种民族心里对“统一性”的高度重视必然会在音乐中体现。雅乐不同曲体的音乐风格特点:因而,雅乐的曲体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统一性,乐曲给人浑然一体之感,同时表现出了在统一的前提下,求得音乐段落的对比。雅乐的民俗性及曲体结构,具有很高的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赤峰雅乐充分的表现出了具有民俗、民间音乐艺术的风格特点。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