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化

时间:2022-06-14 14:38: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产业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产业化

第1篇

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现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发展,热切呼唤从乡村文化建设切人,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是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的现实命题。我们应把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只要破题了,实践的回答无疑将会激动人心,成效显著,前途光明。

第2篇

[关键词] 促进 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也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今天,在全球经济化和加入WTO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化。

第一,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实践证明,文化不但能成产业,而且可以做强做大。但有两点必须注意:(1)文化产业必须以促进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出发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市场需求,但并不是所有市场需求都合理,文化产业不能完全市场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二者最佳结合;(2)文化产业的建设关键在人的观念和智慧。好莱坞电影业称霸世界,每年出口达数百亿美元,主要是因为那里聚集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导演、演员和制作人员,还有大批市场营销人员。文化产业是消耗自然资源较少,但对知识、技术和人才要求却很高的产业。不要一讲发展文化产业就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投入大量资金。

第二,当务之急是建立文化企业,发展中国的文化跨国企业。实现文化产业化,市场化是前提,企业化是基础。有市场就必须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文化产业化是为市场而生产的文化企业和为文化产品而流通的市场有机统一。同物质产业一样,文化产业必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企业。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的全球化,而它的直接发动者和组织者是跨国公司和跨国的经济组织。中国的文化产业要走向世界,不可没有自己的跨国公司。因此,认真研究跨国公司的发展规律,加快壮大自己的文化跨国公司,是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三,要完善产业运作机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更多地要依靠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管理,减少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要改革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建立多渠道投资文化产业的体制和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一个综合性投资融资格局。要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 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要通过完善以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以及相应的文化投资体制改革,构筑应对WTO的国办、民办一体化的“文化产业方阵”。

第四,要打造响亮的中国品牌。鼓励文化经营单位之间优势互补,促进资产、人才、技术的合理组合,形成优秀人才、高新技术、名牌产品、高效益经营单位为龙头,资产为纽带, 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经营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发挥它们的骨干作用。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相比,我国文化支柱产业还没形成气候,国家应制定扶持政策,扶持文化支柱产业的启动,支持重点项目的开发。比如,我国国土辽阔,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积极鼓励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就是个好举措。应该让旅游拉动内外需求,带动经济增长。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加速文化产业实现两个转变的步伐,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品牌。

第五,要扩大文化资源的配置范围。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被迪斯尼公司拍摄成动画片,将它打向世界,仅在上海就创造票房价值230多万元;好莱坞巨片《侏罗纪公园》和续集《失落的世界》,采用了中国的恐龙蛋化石资料,让全世界的大人和小孩惊叹不已。事实说明,全球化的文化资源配置,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中国文化产业要从过去主要依赖国内资源,逐渐发展为依赖国内和国际两种文化资源,做到天下财富为我所用,天下人才为我从善。当今世界,谁能够做到这一点,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

第六,放宽市场准入,制定投资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文化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加盟,但当前我国只有很少的企业和个人投资于此,并且规模都不是很大,比如说中国的文化产业企业没有一家名列中国企业500强,这和国外的文化产业极不对称,以卵击石,何以竞争?国家应对那些投资文化产业的个人或实体(无论是国有还是私有)采取免税、减税、贴息贷款、税利返还、差别税率等经济手段,鼓励向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使得有逐利性的资本转向文化产业,从而从总体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七,注重文化市场的全面培育。对我国文化市场的培育首先是行业性市场的培育。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市场,如图书市场相对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更多的文化市场,如竞技市场、艺术类市场等还需要更大的开发。其次是对东西部地区市场的开发,文化市场的东强西弱客观上要求随着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也来个文化西部大开发,从根本上改变西部文化市场的落后状况,从地理层面上清除壁垒,完善全国市场;最后是要注重城乡文化市场并重,努力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市场产品单调的状况,避免文化层面上的城乡差别,使两头并举,全面发展。

第八,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化。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厚的文化积累,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独有文化类型,这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中国文明长盛不衰从远古洪荒一直延续到现代。这一历史事实表明,传统文化主导的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世界其它文化所不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其生存智慧和文化魅力本身就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谜,具有吸引文化市场目光和思维的奇异性。(2)传统文化在其演化的历史过程中留下了文化瑰宝,这些珍奇的文化遗存从上古时代一直排列到现代的整个中国文明史序列,而且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从漠河到海南的山山水水之间,谱写着中华大地上勤劳的人们从石器时代走到网络时代的壮丽诗篇。辉煌的故宫,巍巍的长城,谜一样的秦皇陵,神秘的三星堆,神圣而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不胜枚举的古迹如星斗一样闪烁在中华大地。这些古迹都是富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独有的品牌资源。(3)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融合外来文化,并在六朝以后以儒释道为主流的文化形态,遗留下许多灿烂的文化圣地,儒教的文庙,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成为文化旅游的热点。(4)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既吸取着传统文化的营养,又在各民族的地理环境中保有和发展着自己的传统,其民情风俗、工艺技术和构成一道道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景线。总之,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既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化的宝贵财富。

市场就是现实中活生生的需求,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将使传统文化更多地获得被社会接纳和发展的可能性,使中华文明获得新生,以自己的独特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首先要科学评估和保护好传统文化资源。科学评估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社会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伦理和宗教价值、艺术价值和满足文化市场的经济价值等等进行评估。保护好传统文化价值就是要建立切实的制度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对文化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尤其应对具有品牌价值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其次,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框架中,给予法律和政策上的合理地位,发挥文化产业化在整个产业化中的作用。最后,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同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结合起来,使文化产业化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又成为中外经济技术交往的契机。

第九,加大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投资。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是人力资本主导的新经济,它的发展主要依赖“有腿资产”,需要用“资本”来追逐“知本”,因而,对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有巨额回报的。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无论在大学,还是在企业, 很少有专门培养这类人才的科目,更多的焦点是放在第一、第二产业人才的教育。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在高校设置相应的文化产业院系、设立与此相关的基金会或采取奖励的方法鼓励社会对文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培养懂专业、会管理、能运作的文化生产者、文化经纪人、文化企业家,不但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理论的探索,而且可以使真正懂得文化、市场和经济的综合型人才投入到文化开发的浪潮中去,加快文化产业的快 速发展。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壮大自己的文化产业,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发展现代化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3篇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现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发展,热切呼唤从乡村文化建设切人,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中国乡村文化是一片广袤的富矿,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各级政府、国有和民营企业乃至跨国公司完全可以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乡镇基层组织应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创造激情,绝不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浙江横店农民利用山川风物,打造逼真度高、价格低廉、风格多样、服务周到的中国影视拍摄基地,修建出万里长城、故宫、19世纪南粤广州城等场景,不仅为拍摄影视服务,而且成为新的旅游休闲景区,创造了震惊海内外的“横店模式。山西晋中榆次后沟村因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一跃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黄金旅蝣点。后沟村为此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全国各地有不少被文化部命名的特色文化之乡,如“风筝之乡”、“唢呐之乡”、“竹编之乡”、“陶艺之光”、“剪纸之乡”等,这些特色文化的建设一旦与产业融合,必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里的商机无限,这里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丽曙光。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是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的现实命题。我们应把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只要破题了,实践的回答无疑将会激动人心,成效显著,前途光明。

第4篇

关键词 文化产业化 存在问题 金融危机

一、文化产业意义和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行性

按照的经典理论可知: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何为文化产业化?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看,中国2001-2002年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将文化产业描述为:就所提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产业除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

毋庸置疑,坐拥五千年身后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情怀,使我国可供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不可否认,我国是文化资源拥有的优势国,同时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弱势国,即:从文史典籍(《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到艺术形态(京剧、书法、国画)再到节日文化(除夕、中秋、端午)等诸多方面,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可供开发利用的先天优势有很多。可是直至目前,我国对于文化传统的发扬、文化资源的利用、文化产业的运作、文化品牌的打造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

二、当下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结合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行文化产业化的国内形势和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经济发展低迷停滞的国际环境,我认为我国当下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文化领域和文化产业接受投资过少、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输出发展速度缓慢等3方面问题。

1,文化领域和文化产业接受投资过少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显示:2009年1-7月份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0.5亿元,同比增长56.7%,比上年同期的增幅提高34.1个百分点,但其投资完成额仅占1~6月全国城镇投资完成总额的1.08‰而在2009年1~5月份国家财政支出统计显示:1~5月国家财政支出合计为22497.0亿元,但用于文化体育传媒的支出仅为331.8亿元,支出比重位于财政支出15个大项的倒数第二,仅占其1.5%。

不仅如此,除国内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过低外,我国文化产业在接受和利用外商投资的水平和比重也远低于其他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据《中国经济年鉴2008》有关数据表明,我国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747.68亿美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直接利用投资4.51亿美元,仅占全部投资额的0.5%,而外商投资的重点依然存制造业(408.65亿美元)和地产业(170.89亿美元),约占全部投资额的77.5%,这也为我国致力于改善经济增长模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更新换代敲响了警钟。除此之外,2007年我国与外商签订直接投资合同37871项,其中文化体育娱乐业为2072项,仅占全部总数的0.5%。由此可以判断我国在直接利用外资的结构和方向上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及我国文化产业化在融资方面所面临的内外交困不容乐观的现状。

基于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和文化产业结构的投资乘数的事实,我认为综合考虑国内国际形势,我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出,台理引导外资对文化产业的注入,储地征用优惠、税收减免、对文化产业科技立项研究予以鼓励、以优惠政策吸引国外创意团体的加入、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等具体扶持措施。此外,还可以建立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对具有可行性的项目进行补贴,对于已经成功的项目给予一定的奖励,能够出口的给予退税等。从而在强大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下,通过可观的乘数效应的推动,使我国的文化真正走向做大做强的产业化道路,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实现保8目标新的发动机。

2,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品牌原本是用来识别某个或某些销售者的商品和劳动的名称、标记、符号和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当今时代,品牌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焦点,成功的品牌意味着较高的利润和较多的市场份额。在面对全球化金融危机的今天,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下去、要加强竞争能力,就要实施品牌战略。而文化品牌,无疑是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将文化品牌的打造作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放在突出的位置,意义重大。

但提到大的文化品牌,人们往往会想到欧美的好莱坞、百老汇,想到Fi韩的游戏和动漫,可是把目光转向国内,代表中国文化的东西看上去很多,例如昆曲、京剧、年画、中医等等,但以上种种与美国大片和日本动画相比最大的差距就在于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形式而非文化品牌,换言之,日美的文化是可以给其国内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是相差很远。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国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片中有65%出白日本,在欧洲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电子游戏业更是给日本带来于源源不断的财富,据统计,全球电子游戏的市场份额中,90%以上的硬件、50%以上的软件均被日本厂商所掌握。

据日本内阁府《国民经济计算年报》统计,早在2001年度日本文化产业总产值约占GDP的18.3%,仅次于制造业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

与日本不相伯仲的美国,其娱乐业年收入高达400亿美元,早已成为美国当之无愧的第二大产业。而据我国文化产业司有关数据显示,我同2001年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907亿元,仅占与GDP比重的2.96%。

那么应如何改善这种落后被动的处境,我认为借鉴文化发展大国日本,也许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近20年来,日本政府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国会通过了《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著作权管理法》、《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等多项法律,其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与国会相配合,通过在财政、税收、融资方面的政府支持和社会团体、大型企业财团等民间力量的支持,终于使日本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可以与美国平分秋色的文化强国。而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早已明确指出:人们对激励会做出反应,而经济学分析的背景之一就是制度决定人们的行为,因此要用制度来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也许日本文化品牌成功发展的部分原因也可归结于此。

与之相仿,我国于2009年7月22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对应对金融危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通过客观分析不难发现,《振兴规划》的出台虽然对文化产业来说是利好,但目前还处于一个口号阶段,具体的政策能否得到落实才是关键。例如文化领域无形资产评估和质押办法的规范、文化技术标准的制定、文化产业创业投资资金的设立、文化财税政策完善,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融资。因此我国政府今后也应在政策层面上出台相应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在微观上引导我国打造独立自主的文化品牌。

3,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输出发展速度缓慢

据《中国文化文物交流年鉴》有关数据显示:从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签订的文化协定仅为5项到2006年的7项;从1985年签订的文化协定执行计划的17项到2006年的17项,几乎看不到任何根本性的起色,而在此期间,中国GDP总量却从9016.0亿元增K到了249529.9亿元,增长了2768%,由此可见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已经远远落后于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5篇

关键词:城镇化;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

全球化、社会进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如何既能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能发挥其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精品,使其向着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化的含义

文化产业,是指把文化资源作为经济资源进行市场化开发和经营的产业,即从事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总称。目前主要包括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音像、演出、文化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博览会、艺术品经营、民间工艺、广告以及其他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

文化的所谓产业化开发,包括文化产业链条化、文化产业规模化、文化产业社会化。产业链条化是指相关产业的联动性,上、中、下游产业的衔接性,产业链条化是基础和前提,否则就谈不上社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现状及产业化发展现状

1、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现状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以及由这个民族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省份,全省总人口3903 7万人,其中人口超过10万的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共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8% ,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仅次于广西和云南,居全国第三位。贵州是今天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保存较好的省份之一,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天然博物馆。这种状况为今天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产业化发展现状

城镇化进程中,文化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得到很大的发展。例如,2005年黄果树瀑布节,重点突出少数民族的色彩。后来的"多彩贵州风"吸引了旅游者的目光,得到极高的评价,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产业化中得到较大发展。

但在观念上,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只是在浅层次的开发,没有积极利用人的主观因素来合理开发资源。同时,对民俗文化的保护缺失,致使民居建筑风格遭到破坏,整体民情风情旅游缺乏统一的布局和规划。贵州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习惯于原来的资源优势,认为资源优势就是产品优势,产品优势就是市场优势,思维方式没有创新;产品缺乏竞争力。另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交通住宿通讯等相关服务尚未跟上,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比较匮乏。在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研究工作上,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和创新机制尚未形成,特别是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出现断层。

三、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协调、多方参与

把文化看成单纯的文化消费,把文化与经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割裂开来,恐怕是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最大障碍。贵州文化产业的真正出路关键在于加强政府主导协调的功能,树立全社会共办文化产业的观念,破除门之见、打破行业戒规,多方参与发展贵州文化产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协调、多方参与必须破除对文化产业的五个观念误区:第一是文化产业不创造国民收入的观念误区。第二是文化产业必须官办的观念误区。第三是认为文化产业注定是赚不了钱的观念误区。第四是"高雅文化进不了文化市场"的观念误区。第五是"中国的文化产品难以进人国际市"场的观念误区。

2、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制定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创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文化产业的经营体制和经营组织。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经营性文化生产单位进行产业化改造,另一方面要制定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资,鼓励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鼓励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中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同时要加大文化执法力度,坚决清除腐朽的、有害的"文化"和"文化垃圾"。要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形成若干强大的、有可能抗击境外文化资本冲击的文化产业集团。要防止文化市场的行政性垄断,首先要克服体制上的障碍,同时降低文化产业的准人门槛,允许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文化事业单位的改制;实行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扶持;其次树立品牌意识和实施精品战略,立足现有基础,重点扶持、壮大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企业,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以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充分挖掘潜力,有重点、有选择地打造一批文化精品,使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3、实现四个统筹发展

(1)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统筹发展

现阶段,文化旅游业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是整合贵州多种资源的平台,是贵州文化产业全面启动和提升的市场基础,也是带动贵州文化产业各行业各部类发展的龙头。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统筹发展,一是要充分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使旅游景点在文化内涵上丰富起来。二是要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地用有形的形式表现出来,三是旅游景区建设或开发必须贯之以文化战略和艺术审美的整体规划,旅游景点、旅游设施、旅游产品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增加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四是要在文化内涵上做好"广度旅游"的文章。

(2)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统筹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关键的是:第一要按知识产权法的要求办事,保护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对于在一个特定地域流传的没有明确的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按照"属地产权"原则进行保护;第二要贯彻"开发式保护原则",因为有些文化遗产是属于民间流传的"无形文化",如果不整理、不开发,就有可能失传而消失,所以要尽可能在产业化开发中实现保护;第三要遵循"有选择的开发与保护原则",因为传统文化遗产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诸如封建迷信的糟粕文化就既不能开发、也不能保护。

(3)文化产业与人才培养统筹发展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对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多,但同时我省文化产业的人才危机已经十分明显,人才成了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懂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规律,要有产业经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一方面,在高等院校兴办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开设各种培训班,大批量地培养文化产业方面的各种层次的专家和经营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开展各种层次的艺术职业教育,培养大批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

(4)文化产业与发展文化信息产业统筹发展

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这两个2l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他们的统筹发展是一种内在的需求。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强烈的信号。可以预见,它们合并后成立的公司,必将依赖它们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强大优势,以过去所没有的广度和深度,把美国的文化和美国的价值观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也必须尽早启动这项工程,利用网络技术,把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传送到全球每个消费者面前。这是一项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性的工程。

参考文献:

[1]何琼.西部民族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徐莹.贵州城镇化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5.

第6篇

【关键词】洛阳 民俗文化 产业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中央作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部署。民俗文化作为构成文化体系的基础元素,其产业化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民俗文化植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具有地方性、独特性、艺术性等特点,融入民俗文化的产业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前,作为群体生活规范与文化认同的民俗文化通过“活态传承”,在社会发展宏大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对国家社会整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将河洛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形成独具特色、富有创意的文化产业,是洛阳乃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洛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碎片化生存。当前,在城镇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观念和生活理念发生了许多变化,人们从传统民俗中的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变成了间接参与和体验,民俗文化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而不是必需品,民俗文化的地位正在“淡化”或“矮化”。

民俗文化受众日渐萎缩。随着社会的变迁,民俗文化的受众群体日渐萎缩,特别是部分青年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缺乏分辨力,盲目推崇流行文化,对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失去兴趣,疏离传统民俗文化,使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民间民俗文化正不断受到影响和冲击,面临失去生存基础的困境。

民俗文化传承人断层化。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随着受众群体的减少,民俗文化的市场基础丧失,传承人生存艰难,断层也就在所难免。二是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中大量的民俗民间组织逐渐解体,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以往靠口传心授的一些特色技艺或者绝活,因没有年轻一代的继承而面临失传、断代的危险。

传统节日民俗影响力弱化。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影响益甚,西方洋节作为“舶来品”,以全新的方式冲击我们的社会生活,受到许多青年的青睐。而传统节日民俗却被“淡化”,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洛阳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与建议

依托旅游发展,开展民俗风情旅游。突出民俗旅游产品特色,避免结构雷同、简单。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民俗旅游产品的生产,最不能忽视的是它们的唯一性、独特性,或者说是比较优势。比如以洛阳水席、小街锅贴、新安烫面角、洛宁粉蒸肉为代表的风味小吃,价格低廉又实惠,各大景区在招商时应重点引进。另外,小吃经营者也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要注重研发小吃的保鲜、存放和包装形式,可以尝试开发一些便于游客携带、加工的成品。像河洛大鼓、海神乐、地方豫剧、杂耍等为代表的戏曲演艺类可以通过定点定时专场演出的形式丰富景区内容,吸引游客;同时,我们也要拓宽视野,要和酒店、宾馆合作,开设特色专场演出,使表演者有固定的收入,这将更有利于这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人们在体验民俗旅游产品时,大多是静态的观赏,要增强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第一,设计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活动项目,让游客通过扮演角色、体验感觉,来直接接触民俗文化,如推桶箍、叼鸡、二鬼摔跤等都可以在景区开展。第二,强调旅游者与工作人员及居民的互动,可通过现场交流、共同表演的方式进行,使旅游者更真切地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如过去农村中常见的织布、纺棉花、纳鞋底等,可通过现场演示或者让游客自己动手参与的方式来体验。

创建民俗文化集聚地,使民俗文化得以“生活化”利用。创建民俗文化集聚地,再现民俗文化生活情境。要创建一个特定的、能自由出入的公共空间,将一些有特色、保存比较完好的民俗文化集聚起来,免费对外开放,让民俗文化传承人根据生活的真实情境展现民俗“绝活”,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自然的民俗文化。结合洛阳的实际情况,老城地区是比较理想的民俗文化集聚地,在对老城改造时可以适当进行规划发展。

建立健全民俗文化利用机制。开放的民俗文化集聚地经过精心培育,可以变成城市的地标,提升城市形象和特色品位,吸引各地的游客,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为此,政府至少需要完善两个方面的机制体制,一是建立民俗文化利用专项资金补助机制,加大对民俗文化利用的投入,通过财政拨款或者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的方式进行。二是建立民俗文化利用许可制度,准许符合条件的民俗文化传承人、表演者在民俗文化集聚地自由发展。此外,要让他们享受多项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专项资金补助获得稳定收益,从而使民俗文化利用逐步进入良性循环,使其“乘数效应”得到最大释放。

完善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机制,解决“断层”之忧。各级政府作为领导主体,首先要引导民俗文化建设方向,由政府出面,选拔文艺骨干、民间艺人以及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建立档案,通过他们的表演、传授等方式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传播民俗文化。其次保护、开发民俗文化,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再次提供财力和宣传支持,最后科学构建民俗文化保护机制。

社会组织作为辅助主体,要引导社区、社团组织根据社区居民的习俗、爱好和精神生活的共同追求,建立各具特色的协会、团体,如广场舞协会、戏曲协会、秧歌协会等,开展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民俗活动,使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游艺等民俗传统,成为当前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构建因素。

教育部门和民俗文化传承人作为实践主体,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开辟有效途径。首先,在中小学教育中,开设乡土文化综合实践课,从小培养孩子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其次,在高校,利用大学的文化资源,开设相关专业或者选修课程,也可通过讲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最后,民俗文化传承人不能再墨守成规,拘泥于以往的传承规定,应广收学徒,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学习。

探索民俗文化资源的自我生长机制。民俗文化的发展要具有生命力,就必须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适时作出改变,创造新的表现形式。首先,在内容设计上,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要考虑青少年的喜好,可多用他们惯常接触的新媒体进行传播,如网游、手游、微信短片等。其次,要多结合焦点热点问题和时代流行语推陈出新,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幽默诙谐、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作品以缓解人们的压力,增添作品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最后,要与现代传媒结合,借助媒体平台扩大自身的受众和影响力。如可利用电视真人秀节目等,在综艺节目上表演河洛大鼓等民俗活动,以激发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资助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15JD71004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裴艳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理论与改革》,2015年第3期。

第7篇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产业;途径;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61-02

博物馆是传承文明和文化的机构,其性质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因此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来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博物馆都以非营利性和公益性为管理目标,因此生存较为艰难。有数据显示,大约有半数以上博物馆出现了生存难的问题,一些重点文物的保护,因为资金问题而出现了保护难的局面。于是博物馆产业化问题,成为一个焦点问题被业内人士所重视。博物馆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在何方?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和产业本来不是一个概念,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由于我国体制的原因,这二者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文化的概念非常宽泛,包括文学艺术、广电影视、媒体出版、音像制品、演出展览、文化教育等等很多领域不一而足。自从文化是发展经济的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的提出,文化也参与到世界经济发展中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产业界定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文化活动。”而我国在最近一个时期,又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把文化产业进行了重新界定,大意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集合。因此博物馆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产业的结构层次

国际上传统的产业分类把文化产业分为服务产业,归为第三产业范畴。因此文化产业的创作和销售具有自己独特的模式,把一切市场活动赋予文化的内涵及标志,承载文化意义的产品传播。文化产业可分为三个结构层次:第一种是文化的产业本体,包括自身可以生产产品和进行服务的一类;第二种是交叉的文化产业,也就是以文化形态为资源,对其进行加工和服务的形式;第三种是围绕文化产业拓展的网络,即是文化产业延伸的结果。文化产业是一切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综合,纵观我国的文化产业层次是一个综合性质的集合,也可以说是一个产业群。

三、博物馆产业化的特征

文化商品和服务是产业化的基本形式,文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创造性,体现知识产权,具备传播的特征。博物馆作为一个公益单位,是为观众提供文化产品的机构,其内部收藏的藏品具有原创性,具有明显的知识产权属性。关于博物馆藏品的一切商业活动,包括陈列和展览、所藏文物的研究文稿、实物照片、相关资料等都可以看做是知识转化的产物。对上述转化的产品,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比如流通、交换、消费等形式。这使得博物馆具有明显的产品生产的特征,但是藏品的价值不容易通过具体的货币来衡量,其特殊性决定其产业化的复杂性。对于博物馆,其内部为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所展示的社会契约和经济契约特征,体现了其商业化的活动特征。而博物馆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产业形势,其消费和生产发生在一个时间,这是博物馆自身的特征。如观众来到博物馆,博物馆需要提供讲解,这就是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博物馆的产业化与服务密切相关,一旦服务跟不上,那么创造价值的机会便会失去。博物馆可以将原创做为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开发,将藏品转化为展示,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实现产业化和价值。

四、博物馆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博物馆的功能是把搜集到的文物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提供给社会大众参观和研究,给观众一种精神领域中、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从而满足公众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博物馆的公益性是最主要的,然而不追求盈利就没有收入,单纯依靠政府是无法满足文物保护工作,势必也要影响到博物馆的发展。但是追求经济价值,在博物馆的总体工作中毕竟不是主要内容,还是应该以公益性为主,产业化只是博物馆工作的一部分,是主业之外的副产品。博物馆的产业开发,保护文物是基础和先决条件,满足这个条件之后,创新管理模式所形成的经济收入就是博物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所以产业化辅助博物馆的公益发展,是博物馆管理和经营的目标。博物馆非盈利性质、事业单位性质,都不可能使其摆脱市场经济的影响,不能完全独立存在于市场经济之外。因此博物馆的发展首先要实现公众利益,然后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博物馆产业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博物馆的发展。

五、博物馆产业化的思考

(一)坚持保护为主 合理开发利用

第8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产业;少数民族非遗;生产性保护;马尾绣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是近年来学界争议较多的研究课题。在实践中,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冲突仍难协调。非遗大多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少数民族非遗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具有深刻内涵和特定审美意义,对其保护和开发值得关注。作为后发展的特殊区域,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需求比发达地区更迫切;而包括少数民族非遗在内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又决定其文化产业的差异化路径。生产性保护使少数民族非遗进入市场,为其生存发展提供驱动力,也给其有效保护带来新的挑战,从中更可看出非遗产业化过程中的机遇和问题。本文以水族马尾绣工艺为例,窥探其在市场化、产业化实践中的困境,从而探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良性互动的可能。

一、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内生互动性

(一)少数民族非遗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差异化资源

目前,“文化产业以独特的生命形态和创造力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的文化面貌、生态结构和生存方式”。[1]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发展战略也将面临重大转型,文化发展目标因此将发生重大变化。民族文化将不仅是保护对象,也是重要的经济发展路径,成为带动全部经济活动的综合发展目标以及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要进入国际主流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市场途径,这是一条被认可的途径,也是市场经济下最可行的途径。”[2]产业化既可以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整合和创新,更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不同。民族地区大多属于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但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发展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之路。“民族文化传统与文化遗产正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和产生在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活用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不仅重塑了当地文化,同时也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3]少数民族非遗的民族性、传承性和稀缺性决定其经济价值的增值性和其必然成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差异的重要领域。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符号成为文化产品符号价值生产的原材料,其生产性保护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文化产品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消费性,是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二)产业化是少数民族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非遗在形式、构成、内容等方面不断演化、变异和发展。形式上的复古不是保护的目标,保护的目的重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基本特性,也决定了我们今天的保护不应是静止的凝固的保护,而是为了发展的保护。没有保护,难以发展;而没有发展,保护也就失去了重要意义。”[4]少数民族非遗作为濒危文化,产业化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把非遗资源转化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竞争力,赋予它自我发展的能力,保护和发展才能形成源头活水的良性循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明确指出:非遗保护工作要体现“经济和文化发展互补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七条阐述道:“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在多元文化的今天,市场化已成为少数民族非遗较好的载体与传播空间,也是其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产业化发展的形式,可以保护民族文化差异性和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特质。发展的民族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非遗自身活力,推动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更好地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中,为其保护打好基础。

二、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中水族马尾绣工艺的困境

(一)传承主体断层现象严重

传承人是马尾绣保护的关键,能否吸引更多的传承人是衡量保护工作成效的首要标准。如今绣女们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已发生明显改变,其思想观念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极大冲击,对于传统的老样式、老技艺多有轻视而不愿坚守,动辄以创新和艺术为借口,大肆改造传统绣法。就马尾绣的发展历程而言,掌握马尾绣全面工艺、具有深厚功底的多是老艺人,且人数极少。故依靠口传亲授方式传承的技艺,随着一些老艺人的辞世导致有些绣法接近失传,马尾绣艺人出现断层现象。

(二)管理混乱,产业化水平低且规模小

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马尾绣经营者对自己的马尾绣产品分类管理不够,没有明确对产品做出分类,对马尾绣产品分类收购管理也不足。目前,马尾绣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以小企业为主。以三都县为例,主要是由两位省级马尾绣传承人韦桃花和宋水仙在政府的支持下,利用获奖奖金以及融资等渠道,开办马尾绣工艺品店以及由县政府主导开办的凤之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模式进行马尾绣的宣传、生产与销售。缺乏大企业的带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同时缺乏完整的营销渠道,市场占有率低。

(三)创新不足,传统与时尚没有实现有效整合

当前,旅游市场上的马尾绣商品以传统绣品为主,无论是从功能上,还是从款式和造型上都不能满足现代消费群体既追求时尚又寻求古朴自然的视觉与心理审美需求,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虽然当地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改善,如马尾绣片装裱画,现代服饰、女包等与传统马尾绣工艺结合,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马尾绣图案等,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三、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生产性保护的良性互动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生产性保护要协调进行,既要考虑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更要坚守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合理度,争取良性互动,促进双赢。

(一)坚持积极保护与利用并重,实施分类保护和开发,打造少数民族非遗资源链

从产业开发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项目都能产业化。然而传统工艺类本身就具有生产性,对于这类非遗采取生产性保护方式是合理的。对于附加值高、已获大众消费认可、与市场经济属性结合度较高的非遗文化,可运用市场化策略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而一些不被现代大众消费认可的工艺,就不能单纯从文化产业层面运作,而应从文化事业或文化遗产的属性思考如何保护传承。要对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类别特点及其生存状态进行研究,尽快制定出符合各自特点和实际的分类保护与开发的标准规范。另外,还要区分传承人所从事的非遗传承与开发商所从事的非遗产业化开发。前者是生产性保护,后者利用非遗文化元素进行产业开发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不宜用统一方式去评估。通过分类评估,对少数民族非遗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形成资源链,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坚持政府管理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构建少数民族非遗产业化支撑体系

文化产业本身具有社会效益的要求,而非遗相关的文化产业更为特殊,兼具的公益性更明显,政府的引导作用就很关键。政府要鼓励非遗市场化,以实现非遗现代转型。要制定少数民族非遗的分层保护开发管理政策,在文化分层保护的基础上实现非遗的良性开发。要对少数民族非遗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应扶持非遗类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优惠的财税和投融资政策,设立开发基金,激励非遗产业化发展。非遗生产企业要充分利用市场运作机制和产业运作力量,盘活和开发含金量高并可以经营的非遗资源。针对民族手工技艺生产的现状,按照现在企业制度建立一定规模的民族文化艺术企业集团,实现家庭作坊企业化、生产方式产业化并做大做强。引导文化企业对非遗的保护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寻求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途径和与商业良性互动的模式,以促进文化企业和民族文化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文化创新与传承,在保持原真的基础上创新,延长民族文化产业链

保持原真性是少数民族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关键。“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包括生产性方式和产业化方式,都必须以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而不仅是技术)和核心价值(原本的文化蕴涵)得到完整性的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其技艺的本真性、完整性和固有的文化蕴涵为代价。”[5]但坚持原真并不等于不能有创新。在充分尊重非遗项目的真实性,保护好本真形式和核心内涵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对项目进行再创作、展示以及产品开发。比如对于手工制作和机器生产的矛盾,一方面可以走纯手工的高端市场,不必担心没有市场,科技越发达,传统工艺越复兴;另一方面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在守住手工制作核心技艺的前提下,寻找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开发的良性互动,适当引入机械生产。尝试传统手工生产方式与现代机器工业生产方式相结合。要通过少数民族非遗项目不断发掘,以传统文化和技法为核心,进行深入性、延续性和创新性的开发,生产更多适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产品,开拓文化市场;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手艺相结合,提升附加值,延长民族文化产业链。

四、结语

当前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民族文化已经摆脱了传统依附性的地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继续上升,成为引领性、主导性、支配性的部分。《国家 “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 “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促进文化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重要的文化转型期,少数民族非遗必然会成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其产业化过程可视为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一个缩影。手工技艺类非遗在少数民族非遗产业进程中起着率先示范的作用。虽然目前少数民族非遗产业化进程曲折难以避免,但利弊得失都具有许多可借鉴的意义。笔者认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本身具有内生互动性,以少数民族非遗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文化保护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不是能否开发、应不应该市场化产业化的问题,而是应面对现实,积极探讨其在用做资源开发、走产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如何不被非正常变迁、消解或消逝,以实现保持现有各民族特色文化多元共存的基础上,达到文化保护事业和文化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9,(2).

[2]柳斌杰.探索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J].大学出版,2003,(4).

[3]方孝莉.遗产:实践与经验[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第9篇

关键词:产业化;民族;弘扬;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总称。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发展知识经济逐渐成为了焦点话题,而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民族文化路径选择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 也是产业化的过程, 所以, 民族文化产业既具有产业的特点, 又具有民族的特殊性, 因此,专家认为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过程之中,一方面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文化产业自身的运行规律进行相应的文化主体的选择与优化。

第一, 认真分析民族文化产业的自身特点,挖掘地区文化资源的特质进行资源的整合,慎重选择,理性分析。在地区发展的情况之中,民族文化产业自身有着如下两个特点:

1、原生态性。在发展文化产业时, 就要考虑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和创新性如何结合的问题。一方面引导民族文化的主题认识到自身的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不能够过度迎合市场的需求从而对于民族文化进行曲解、肢解,更是不能进行“复古”。

2、独特性。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孕育了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在世界文化之林中, 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格, 此种民族文化是能够不断参与到社会主流竞争的立足之本。民族文化产业只有实施特色优势战略, 盘点和梳理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突出自身特色, 确定自身的品牌, 以此来带动特色文化产业的全面推进。

第二,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必须遵循文化产业的运行规律。

1、市场需求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关系。在市场导向下, 如果民族文化产品一味迎合市场, 单纯追求卖点, 生产格调低下、低级庸俗的文化产品,以获取高额利润, 那么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产品就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形成民族文化产品市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创新与传承的关系。作为产业发展的民族文化,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变”的消费倾向, 不然, 消费者会变得“审美疲劳”。创新过程中要有选择性的去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 而不是全面复兴;创新要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的新要求。

第三,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必须顺应文化主体的选择。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必须要尊重民族文化主体的意愿, 因为他们既是民族文化的拥有者, 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离开了他们的支持和参与, 民族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出现损害民族文化模式、故意篡改民族文化本来图像的人为建构。

1、权力主体与资源主体之间的对话机制。我国多数地方的文化产业, 都是在政府的主导和规划下发展起来的, 尤其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和支持, 而政府作为权力主体掌握着这些资源的配置权, 尤其是掌握着话语支配权, 因而, 理所当然的成为招商、规划民族产业发展的第一介入者, 甚至是具体经营者和利润分配者, 尽管这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2、创新与传承的关系。作为产业发展的民族文化,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变”的消费倾向, 不然, 消费者会变得“审美疲劳”。可以说, 创新是民族文化产业的生命。创新过程中要有选择性的去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 而不是全面复兴;创新要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的新要求, “以不断超越的理论品格充实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创新不能脱离本民族人民, 要采用当地人乐于接受的方式。

二、民族文化产业的途径具体措施

(一)政府部门要重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好主导作用

一方面,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策与法规方面的保护和扶持,因此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在及时有效执行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同时,制定适合区情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重点扶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科技开发行业。创意与科技是文化产业最重要内生变量,无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或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无法忽视民族创意产业和高科技开发。如果不很好地去挖掘和开发一个民族的创意资源和高科技产品,传统的民族文化必然失去其生命力和传承功能,自治区应一该有必要建立民族创意产业园区和高科技开发中心,资金和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有力地推进整体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步繁荣发展。

另一方面,要重视文化人的培养,为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环境。文化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变的过程中,优秀人才的发掘和利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区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市场资源,许多相对优势资源没有做大做强,与缺少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有很大关系,抓好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鼓励和扶持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工作。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和科研工作,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相结合在一起,能相互促进和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要努力形成一支适应文化现代化建设需要,并且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的复合型文化人才队伍。

(二)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形成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

文化产业发展,最终要落实在载体和产业链上,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经营管理,争取尽早将内蒙古打造成全国民族文化产业中心,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有责任采取合理的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督促整合文化企业,给予创造多元融资渠道,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们要围绕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交易市场、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演艺区、健身休闲区、文化体育场馆、规模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基地和名人精品工程等文化载体建设,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平台;要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基地或园区,整合现有资源,优化产业要素,集聚一批有实力,上规模文化企业,迅速形成文化产业中心,推进集约化,打造文化产业链,我们还要积极实施项目拉动,重点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引进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并努力打破地区和部门分割垄断,培育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三)要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近年来,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会展服务等服务产品层,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网络文化为例,其既包括原有文产品和服务在各种网络上的传播和延伸扩展,如数字电视以及在线点播音像制品,又包括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新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如网络出版、网络新闻、网络广告、远程教育等诸多网络与文化结合的行业。在网络文化时代,只有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发展文化产业,让越来越多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占领网络阵地,才能引领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会展经济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品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区域辐射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四)加强对民族文化产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落实实施更加有利于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科学合理的有力措施,一方面要全面挖掘和保护好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抓重点促开发,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秩序,民族文化资源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根,要想使得民族文化产业能够可持续地发展,首先有必要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所指的保护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草原自然生态和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对草原民族现实文化生态进行保护的迫切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方面的条件,应该重点扶持或引导推动一些主要行业,以点带面快速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黎明.多元文化语境中民族舞蹈"产业化"的艺术批评及其价值取向――以《云南映象》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24(3):56-61.DOI:10.3969/j.issn.1003-840X.2011.03.009.

[2]姜葵.论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要类型[J].才智,2013,(6):222-222.

第10篇

戏剧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价值在当今社会已日益凸显。河南地处中原,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戏剧产业化在河南尚属起步发展阶段,有着广大的空间和观众市场。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发展河南戏剧剧目差异化竞争,通过实施创意引领、科技驱动发展跨界融合,从而挖掘文化深度、拓展河南戏剧产业发展空间是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及方向。

【关键词】

市场经济;河南;戏剧产业化

河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全国人口大省,河南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型工业大省,2014年生产总值达349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8.9%,财政总收入409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随着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步增长。戏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北京保利剧院管理公司成立,从规格和管理上给国内演艺院线树立了一个标杆。2012年至今,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了系列文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给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并指引了发展方向。

一、优秀的作品内容是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一)支持优秀新作品的创作与巡演,加强经典剧目的重现与传承在国家对文化产业支持的大环境下,戏剧演出市场逐步走向繁荣,上演了一批优秀原创作品。2005年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并创建第一届中国戏剧奖•剧本奖,其中我省剧作家创作的豫剧《朱安女士》、话剧《红旗渠》、晋剧《大红灯笼》荣获第四届剧本奖,充分体现了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生机勃勃的戏剧作品创作局面。繁荣背后必有不尽人意的一面,群众的审美趣味不同决定了剧目创作内容的多样化。优秀的剧作家要有多视角的广度,除创作具有商业利益或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外,还要有不同口味或不同审美层次的剧目作品,真正做到百花齐放。

(二)创作内容尊重遵循民族道德审美标准作品内容要弘扬民族精神,通过一些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小事情宣扬真善美。例如2014年第五届中国戏剧奖•剧本奖的获奖剧目是戏曲作品《青藤狂歌》,通过对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描写。给当代人带来很多启示与思考。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用百姓生活的身边事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传播正能量,小事情大道理更容易理解接受,真正体现戏剧艺术的价值趣味,实现产业化链条票房和企业的双赢甚至多赢。正如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所讲“文艺工作者只有在中国梦实践中,当作群众的忠实代言人耐得住寂寞,才能创作出接地气经得起考验的精品。”

二、高规格的演艺剧场建设与规范的营销管理是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一)加强河南地方演艺剧场发展规模,企业经营合作多样化剧场文化作为城市文化发展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生活由物质丰富走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标志,代表城市文化品味和精神追求导向。剧场是戏剧表演的主要舞台,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剧场建设和规范的戏剧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剧场文化氛围,是戏剧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条件。演艺剧场是艺术传播重要途径之一,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几经起落,曾濒临边缘。随着文化产业在国内兴起与发展,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戏剧产业在影视行业和铺天盖地的各项娱乐行业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戏剧发展多元化的今天给剧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机遇。二、三线城市演艺剧场在文化体制改革的环境下,发展与民营文化企业的合作形成演艺企业联盟,团购质量高的剧目作品,保证优秀剧目来源形成最大化利润的同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并提高艺术欣赏力。

(二)院线制是地方戏剧产业化发展的途径院线经营特点是拥有共同产权,统一管理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或公司机构,名下少则三、五多则数十家连锁经营。院线经营思想用于文化演出领域就形成文化演出院线,这种资源整合模式盘活国内演艺剧场,打通国内文化演出产业链条,起到穿针引线整体运营的作用。院线另一种加盟方式是剧场联盟,是由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剧场相互协商达成一致的结盟或组织。在政府支持下各地市已建成或已规划具有一定规模的演艺剧场,很多仍空闲置,包括厂矿企业的中小型剧场几乎长年搁置。每年还要投入大量的维修费用。都是可利用资源,河南省剧场院线发展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观众培育市场。自2005年国内相继出现北方剧院联盟、东部剧院联盟、西部剧院联盟后,2014年9月在郑州由河南象剧场文化传播公司按照“自愿、平等、合作、互惠”原则发起成立中部地区演艺剧场联盟,成为省内首家民营企业与国有演出剧院合作经营项目,并于2015年5月河南象剧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新业态最具有成长型企业”为省内民营演出场馆的运营管理提供一个案列范本。促进国有演出团体剧院文化体制改革。为繁荣河南文化市场,推动各剧院交流合作、规范演艺市场、提高演出质量以及丰富城市文化搭建平台。省内各地市有很多不同规模的剧场,都面临着管理运营问题,把握机遇形成联盟,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国有与民营融合、演出院团与剧场融合是地方戏剧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尽可能降低演出成本的同时,保证内容质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进剧目为主,发展自己的剧目生产基地和演出团队,保留与丰富自己独有的特色剧目,培养新生演艺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三、创意引领、跨界融合,塑造品牌实现区域化,走向全球化是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一)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发展河南戏剧剧目差异化竞争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风俗造就了河南光辉灿烂的戏曲文化。河南被称为戏曲之乡,戏曲是戏剧文化中最具当地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戏曲是中国数千年传统审美文化所凝聚的民族智慧结晶。河南戏剧自明末流传至河南境内,经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形成质朴亲切的旋律、自然真实的感情抒发艺术特点。语言和旋律上具有浓郁的乡土味和生活气息,剧情大多描写生活琐事而深得人心。旋律高亢时直抒胸臆,婉转细腻时情真意切打动人心。土的可爱、俗的真实,这与河南的风土人情,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是分不开的。不仅给观众带来艺术享受,更是思想上的净化与心灵的洗涤。戏剧产业化要保护发扬这份珍贵的财产,让更多的观众群体了解喜欢并传承发展,不至于沦落为博物馆的历史藏品。民族的是世界的,发展地方戏曲文化产业,走戏剧剧目差异化竞争,发展地方区域化,使戏曲剧目成为河南戏剧产业实现全球化的品牌标志。

(二)实施创意引领、科技驱动发展2014年3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增强创新动力、强化人才培养、壮大市场主体以及培育市场需求等指导性意见。指出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为戏剧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在“科技驱动发展、创意成就未来”新常态下,戏剧产业中商业模式与运营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创意设计和高科技支撑。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是戏曲大省,拥有丰富的戏曲资源和鲜明特色的民俗民风。这与当地群众世世代代延续的社会风俗息息相关,是历史民族文化智慧的体现与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省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深厚软实力,创意设计结合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推出具有河南特色的原创戏剧产品和服务,加强广告宣传积极发展并推出新的戏剧产品形式。在规范新型网络文化业态的基础上打造创意新兴网络戏剧平台,繁荣戏剧创作与传播,扩展戏剧产业链,培育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群体。舞台作为戏剧表演的基本空间,舞美音响是重要元素,创意理念下的舞美设计,舞台布景创意和舞台技术装备创新都需要在高科技支撑下不断更新发展。以保护和传承为基础,加强戏剧与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文化内涵丰富,符合市场需求既有商业演出利益又有地域和民族特色高标准审美情趣的戏剧演艺精品。

(三)跨界融合、挖掘文化深度,拓展河南戏剧产业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政府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加强戏剧产业的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实现跨界融合成为发展趋势。丰富戏剧产品形态,提升戏剧产品品质并延伸产业链条。上世纪90年代国内出现“韩流”现象,大量“韩剧”和流行歌曲涌入国内市场。韩国偶像派明星成为青少年追捧的对象,通过这些文化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带动了韩国服饰、化妆品、旅游业以及其他行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给韩国经济带来巨大价值。借鉴“韩流”以及世界文化产业大国的经验基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经营戏剧产品多样化,特别是注重河南当地戏曲产业的推广与包装,结合传统工艺技艺,鲜明生动的戏剧形象加上民俗文化特色的包装,都是具有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的旅游产品。加强戏剧与生态休闲、旅游、餐饮、购物等一体化商业综合娱乐设施的融合。注重戏剧产品形象包装,在游览区推出富有当地戏曲特色的纪念品,打造品当地特色美食、赏戏曲文化式茶楼。发展河南戏剧民俗村举办戏曲民俗民风展演活动,以各类当地戏剧表演和民俗民风文化表演为基础,体验互动表演发展生态旅游,丰富旅游业及拓宽戏剧文化产业链。只有挖掘河南传统文化深度,扎根于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戏剧产业链条多元化和差异化竞争,走向世界实现河南戏剧品牌化效应。跨界融合作为戏剧产业发展的新常态,立足河南借助其他资源和平台寻求相互发展的平衡点,实现创意转化,不同效益叠加使戏剧文化在不同立体环境中积累并释放能量。弘扬民族文化价值,塑造并提升河南文化形象实现河南戏剧产业品质和文化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曲慧敏.以文化产业化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3).

[2]施碧月.培育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

第11篇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近年来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我国政府也感受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展开了多层次、多形式、多目标的文化产业研究,并推出了不少研究成果,2004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正式颁发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作为政府机构,第一次确立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概念,界定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行业范围。然而,目前在国际上对芦苇艺术产业开发的研究并不多见,也没有成熟的淀区芦苇文化艺术产业开发模式。因此,对白洋淀芦苇艺术的产业化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分析芦苇艺术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从而为华北乃至全国芦苇合理、科学、生态开发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东部,上承九河,下注渤海,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芦苇是白洋淀分布面积最大、最典型的水生植被。白洋淀是北方芦苇的主产区,其分布面积约有6000平方公里,年产量高达70多万吨。丰富的储量为芦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淀中有蒲柳多霞苇”,这是北宋太平寰宇记中对白洋淀的描述。这里的芦苇加工历史悠久,淀区农民除了养鱼、种荷之外,大多掌握芦苇编织技艺,打鱼用的鱼篓、盖房用的苇席、以及农家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各种各样的篓筐等多为芦苇、蒲草编织。淀区农民农闲时多以芦苇加工为业,养家糊口。芦苇加工一直是淀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众多的芦苇民间加工艺人为白洋淀的芦苇艺术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另外,白洋淀的芦苇皮薄、节长、韧性很好,又有古朴的色彩、自然纹理秀美,是优良的艺术品和纪念品的制作材料,在材料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尽管淀区的芦苇加工在民间历史悠久,初具规模,但大多只是作坊式的,简单初步的加工处理,如苇草和民间建房用的苇板、苇席。虽有部分企业和个人进行一些诸如芦苇画、工艺苇席、工艺苇编加工等产业探索,但其规模较小,这样简单的手工加工模式不足以形成芦苇艺术产业,更谈不上对芦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生态化开发。芦苇艺术产业是芦苇艺术产品(如芦苇艺术编织品、芦苇画、芦苇艺术装饰品等)符合了市场规模化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是一种文化艺术上的产业化。而“芦苇艺术深层次的开发”既包括改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芦苇的质量,更包括拓宽艺术加工、利用渠道,根据芦苇的特性,进行编织艺术、芦苇艺术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深入研发。

为此,笔者认为在白洋淀芦苇文化产业开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首先,在白洋淀芦苇文化产业的开发中挖掘、保护、传承芦苇传统编织工艺。因为,淀区的芦苇编织艺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加工工艺技术和艺术审美特征,是整个芦苇艺术产业化开发的文化基础。同时,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的,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芦苇、蒲草编织艺术,以巩固芦苇编织产业开发的基础地位。

其次,通过对新芦苇艺术加工形式的开发,巩固初具规模的芦苇文化产业。芦苇画是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工艺美术的一个新品种。它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白洋淀浓郁的水乡风情,是将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发展壮大的良好开始。白洋淀杨丙军艺术公司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了河北大学芦苇艺术研究所,对芦苇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挖掘传统艺术内涵的基础上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更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既拓宽了芦苇艺术的表现题材,对民间文化保护和维护国家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又将芦苇这种自然资源与民间艺术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文化艺术产业开发的健康模式。相信随着芦苇艺术新形式的研究开发,芦苇会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芦苇、蒲草生态方式的开发利用必将为白洋淀芦苇资源找到更环保、更良性的开发模式,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目前白洋淀芦苇艺术已经初步形成市场,随着芦苇艺术产业化的进行,将继续深入探讨芦苇以及蒲草等白洋淀自然资源与传统艺术、现代设计艺术以及建筑装饰艺术等有机结合的生态型开发,芦苇行业必将成为白洋淀湿地生态开发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必将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芦苇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提供健康的模式。

另外,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必须符合市场运作规律,就是要求白洋淀芦苇艺术加工作坊以企业经营的形式发展;同时要进行市场化的合理运作,和其他企业一样,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对产品进行创新,从而不断壮大白洋淀芦苇艺术企业实力,使之成为具有规模的文化艺术产业。

同时还要强调白洋淀传统芦苇编织艺术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避免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只重视经济开发,而忽略文化资源自身的发展,破坏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对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民间芦苇编织艺术造成毁灭性的开发。

最后,我们相信,通过对白洋淀芦苇文化产业化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将逐渐形成新的生态式的芦苇文化开发模式,加速白洋淀整体文化产业化建设,造福民众,推动华北芦苇文化产业化的健康有序进行。

第12篇

Abstract: Through the review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way of the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not only inherit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ut also make the traditional activities develop with the times require, thus provide a new thinking direction and field of view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

Key words: sports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industry;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319-02

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当代的经济社会中,其发展越来越采用文化的形式,从而使文化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功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特色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力军,并成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许多国家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旗帜下,加速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虽晚,但是文明古国的中国给后人们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不仅留下了异常丰富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遗存了大量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一旦转化为文化产品,必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1.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存在于民族、民间和民俗中的传统体育文化形式,它包含着从生产生活、军事武艺、宗教祭仪、民间娱乐与竞技等活动中剥离而凸现出来的身体活动,是人们千百年社会生活的产物,它不仅体现着民族的特性,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而且保留着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类重要表现形式。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助于对我国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我国现代体育的发展,使其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的重要活动内容。由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形式丰富多彩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良好的共生性,共同构成可进行产业开发的生态和人文资源,因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及其产业化,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

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由于商品经济的影响,文化成为一种产业和资源。如何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如何保护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这些问题在最近10年来,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走上生活富裕之路的人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找自己精神上的根,并从中获得心灵的抚慰和愉悦。于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打出自己的品牌,成为我国各地综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各省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并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虽然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全面考察现状、多方筹集资金、加强法制建设等诸多环节,但最关键的环节还在于促使体育非物质文化产业走产业化之路。保护和抢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把它推向市场,使之形成文化品牌效应,成为一种新兴文化产业。

2 安康龙舟节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2.1 安康龙舟赛的历史沿革 安康,建置迄今已2300余年,自古为陕南重镇。因其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域地理条件,以及人们受楚荆风俗习惯甚深的影响,致使千百年来,龙舟竞渡一直活跃于安康民间。流传千年的安康龙舟竞渡,风俗盛况至少在明代已具规模且相当热闹,具有自己一整套程式与比赛办法。追溯安康龙舟起源,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南宋祝穆著、祝洙增订的《方舆胜览》,记录了汉中府的兴安州(今安康)也有五月五竞渡的文字记载,这是陕西地区竞渡的肇始,自此安康龙舟竞渡一直持续至今。

2.2 安康龙舟节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如何将安康龙舟节的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价值、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等发挥出来,使其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并成为提升安康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力军之一。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要使龙舟文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我们只有开发有特色的安康龙舟文化,使其活动内容更能体现其地域文化特色。安康龙舟赛在走向竞技化发展道路中,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比赛环境,修建许多天然的龙舟赛场,争取承办国内外龙舟大赛,并积极参加全国、国际性的龙舟大比赛,并且参与商业开发,注重龙舟竞渡的商标权、专利权、广告权、吉祥物、体育比赛举办权等获得,使其自身的商业开发,成为龙舟节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力量。从旅游产业的角度开发,增强龙舟节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将其办成富有成效的经济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活动。安康龙舟节与富有浓厚汉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艺表演和民歌汇演、汉剧专场演出等活动紧密结合;同时,以安康特色产品暨美食展、工业园区成果展、住房建设成果展、汽车展销等活动,招商项目和生态旅游推介会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展示安康的龙舟节文化;把安康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祈求幸福安康,凝聚人心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文化内涵,生动的表现出来,吸引大量的游客,这样文化产业才有可能得到发展,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3 正确处理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重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文化产品走向市场,必须要创造良好的文化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流传千年的古朴的安康龙舟竞渡,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尤其是相对稳定的习俗,其演变过程不仅承袭前代,同时也影响后世。安康的龙舟节文化是龙舟竞渡与端午节的民俗传统紧密结合,它不仅弘扬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等,而且赋予人们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观念,这极大丰富了龙舟竞渡的文化内涵。如果龙舟节一旦失去它传统的文化内涵,就会成为水上表演节目,而失去它生存的根基。因此,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化资本时,重要是把其文化内涵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做到传统与时代同步发展,从而打造体育文化产业品牌。

3.2 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受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改变的影响,以及其本身存在形态的限制,必然造成它的社会存在基础日渐狭窄。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为一种文化资源被开发和利用。极具地方特色的安康龙舟竞渡,在社会变迁进程中,正在快速的向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趋同。一方面,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龙舟节介入到商贸洽谈和企业宣传的活动中。龙舟节与旅游、经济结合的商业性开发,会产生为迎合商业需要,而媚俗的倾向,这样会导致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和意义的肤浅和媚俗化,逐渐疏远真正的龙舟节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导致传统的龙舟赛以西方竞技体育的形制来改造,对其原有的观赏性、群众性、娱乐性、教育性等传统文化价值予以否定。使其历史形成的民族性、地域性等文化特征却随之逐渐消失。所以,我们在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一定要保护其活态性、传承性等,在立足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发挥龙舟节文化的新功能,使其走向现代化进程。

3.3 倡导生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发展生态体育文化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为使古老的安龙舟竞渡文化得以延续发展,我们必须进行创新,并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龙舟赛是在周边生态环境受到良好保护的场所,举办龙舟赛后,给自然环境留下了富有文化气息的环境。龙舟赛寄托人们征服自然和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强烈愿望。我们通过龙舟节文化活动,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理念。让随着安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龙舟运动中来,增添节日喜庆气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使龙舟文化的现实性和大众性成为发展现代龙舟文化的坚实基础。如今面对人们受地理环境、生活资源条件的限制时,生态体育活动为人们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生态环境。我们在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应该充分利用其当地生态体育文化资源优势,倡导生态体育文化发展,以适应人们的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

4 结语

当前我国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并将进一步深入发展。2011我国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启了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发展的新篇章,这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掘出体现民族独特风格和优秀价值的体育文化产品,使其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的重要文化活动内容;打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品牌,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条产业化的道路,同时解决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的困境,使其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塑造城市形象的途径之一;加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生态保护力度,发展体育文化旅游、民俗生态旅游等体育文化产业,从而提升当地文化产业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曹世潮.文化营销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卷34《汉中府·风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