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3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饮食文化的理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旅游活动从基本诉求上升为精神追求的今天,饮食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必将成为旅游活动未来发展的趋势。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可以使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感增强,完成旅游产品质的飞跃,实现饮食业与旅游业的双赢发展。
关键词:
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推动了各类服务业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发展。在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食”被排在了首位,可见饮食在旅游活动乃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的重要地位。饮食是在人类社会中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要素之一。饮食文化则是围绕饮食食材、饮食程序、饮食规矩等相关要素而发展出的旅游文化的重要部分,并正在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重视。饮食文化对旅游地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展示当代传统文化特色和拉动地方旅游经济两方面,饮食与旅游活动二者的结合对促进旅游地的综合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由于旅游者对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原因,各地要更加重视对地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充分利用当地最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资源,针对旅游者饮食需求心理,促进形成饮食情结,更有针对性地满足旅游者对新型旅游产品的需求。
一、我国的饮食旅游资源
我国是世界三大烹饪中心之一,是世界公认的餐饮美食大国。我国的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气候多样等特点使得我国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美食资源、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不仅包括美食佳肴,同时涵盖茶文化、酒文化、中医药文化在内,与饮食相辅相成,在我国现今的旅游产品市场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由于地理、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饮食文化呈现出很大的差异。首先受到地域差异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一个地区食物的种类、烹饪方式和口感。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体现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特点,有河流、湖泊的地方盛产鱼、虾、蟹;靠近山脉、密林的地方则以山珍肉食为主要食材;江南盛产糖类作物,因此南方人普遍喜甜;北方冬季漫长寒冷,需要将新鲜蔬菜肉类加盐腌制以便久存,因此北方人口味喜咸;川蜀地区雾气大、湿气重,故而当地人喜辣以驱赶身体中的湿气寒气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地区饮食文化特点。其次,由于农耕经济、游牧经济、狩猎境界等生产方式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另外,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饮食文化的形成。
二、旅游者的饮食情结
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从本质来讲是期望从中获得生理和心理双重需求的满足,因此必定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对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的愿望、情绪以及要求。旅游饮食既满足了旅游者生理上的需要,同时,饮食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特性,满足了游客精神层次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探索心理和求知心理,因此从两个角度都印证了饮食情结在旅游者旅游活动中的迫切和重要。一般来讲,旅游者的饮食情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尝异地美食的愿望
正所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能够在异地他乡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可谓一件极其富有情调和满足感的享受之事。加之由于地理环境和距离造成的各地物产、食材、气候、烹饪方法的不同而带来的美食差异,使距离产生美,因此旅游饮食才更加具有吸引力。
(二)感受新奇就餐环境的愿望
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推进,就餐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吃什么与在哪吃同样构成了旅游者的饮食情结。吃什么作为饮食活动的基本所在,而在哪吃则构成了饮食文化的气氛烘托。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品尝美味佳肴时,通过不同的就餐环境、服务方式和饮食氛围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的风俗文化中。例如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游客坐在蒙古包前,吃着烤全羊喝着蒙古奶茶,体会蒙古族人民奔放豪爽的性格,感受蒙古族随性洒脱的民族天性,再加上蒙古族人民热情友好和富有民族色彩的特色歌舞表演,更使得游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体验,得到身心的极大满足。
(三)了解饮食文化背景的愿望
饮食文化往往与旅游地的文化背景、历史事件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加多姿多彩的饮食人文景观。旅游者在品尝美食、享受佳肴的同时,还希望了解到渗透在饮食中的人文历史、文化典故,从而从多角度更加全方位地提高旅游品位。例如产于山西汾阳县城三十里外杏花村的山西汾酒,唐代诗人杜牧以一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道出了清明时节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的生动的画面,使得今天游客到杏花村除了观赏游玩之外更多的是品酒赏酒以体验汾酒的文化渊源,体会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由此可见,在旅游活动中,人们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其实更多地是一种心灵和精神上的洗礼和回味,获得感官上的极大满足,这正是旅游者产生饮食情结的根本所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饮食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源远流长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乐趣。各地的饮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及其富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如内蒙古草原上的“全羊宴”,浙江太湖之滨的“百鱼宴”,北京的烤鸭,四川的火锅等等无一不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张特色“饮食名片”。因此大力开发“饮食旅游”必将成为今后旅游产品发展的一个趋势。
三、饮食旅游开发的类型
由于旅游者多种多样的饮食文化情结,各地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饮食旅游项目,拓展饮食旅游元素,吸引游客的眼球和食欲,提升旅游体验感。目前我国的饮食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养生保健饮食旅游产品
中国的饮食文化和中医医疗保健文化可谓相辅相成,正所谓“药食同源”,将中医中可食用的药材与日常饮食相结合所形成的药膳,在保健养生观念日益盛行的今天愈发被人们所重视。尤其在老年旅游者中,人们对饮食已经不仅限于味觉的追求,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药膳获得医疗保健功效。因此,药膳食疗旅游产品的开发在保健旅游市场中是及其具有潜力的。
(二)美食街与美食节旅游产品
各旅游地政府纷纷在旅游资源区内开办名目多样的美食节,或在人流众多区域设立美食街、美食广场,利用饮食吸引力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旅游地进行参观体验。如一年一度的大连旅顺国际樱桃节,利用当地特产大樱桃作为旅游宣传元素,更有力地吸引全省乃至全国的游客到大连游览,同时利用樱桃节的机会拉动当地樱桃产业经济,激发城市整体活力。
(三)民族饮食与民族风情旅游产品
在特定的民族旅游景点或民族风情展示点,将民族饮食文化融入进风俗展示,加以与旅游活动相配套的民族歌舞表演展示,加强与游客互动,使饮食变为一种趣味。例如“满汉全席”中服务人员身着旗装为游客进行歌舞表演,模仿皇帝宴请时的场景,既使游客品尝到了满汉美食,又能使饮食更好地融入文化氛围,加深旅游体验感。
四、饮食旅游开发的策略
我国的饮食文化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完善开发策略,突出产品特色、弘扬文化内涵,使我国的饮食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更好地结合,形成旅游资源地综合整体实力。
(一)突出地域特色
强调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在旅游饮食产品开发中尽可能多地加入具有浓郁特色的民间传说、名人典故、历史渊源等地域文化,让游客在吃中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在吃中品位和弘扬地域文化,以提升地域的整体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
(二)丰富产品种类
旅游地对饮食文化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菜肴本身,可以将饮食旅游资源放眼于食材、宴请方式、酒水等周边,同时加强游客的参与度,全方位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饮食旅游产品。例如可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让游客亲自参与美食的制作过程,发展各类饮食创意活动,如举办厨艺大赛,农产品采摘节,丰收形象大使等,将饮食体验融入休闲放松娱乐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提高旅游餐饮的美誉度。
(三)加强旅游资源宣传
旅游资源的开发本身重要,但旅游资源的宣传更加重要。不论是将饮食文化作为景区主题资源还是将饮食文化作为旅游线路中的一点分支,都需要系统地对饮食旅游资源进行大力的宣传,运用多种多样的节庆活动形式和促销项目扩大影响力,以达到宣传弘扬饮食文化的目的。
作者:刘溪辰 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冯玉珠.饮食文化与旅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鞠明库.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及其开发〔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04).
〔3〕龚雨超.利用饮食情结,开发旅游价值〔J〕.中国商贸,2011(09).
近年来,我国高校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模式,通过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来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从而不断增强思政教育质效。传统饮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扎根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之中,具有鲜明的特色与独特的魅力,并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之路中发挥积极作用。
由王学泰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华夏饮食文化》一书围绕饮食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结合食物、食品加工、烹调、炊具、用餐环境等饮食相关因素,从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两个方面诠释了华夏饮食文化,为高校思想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之路提供了参考。全书共五章,第一章“饮食文化的蒙昧时期”主要指的是原始时期人类的食物以及炊器、食具与烹饪技术的产生,简要说明了原始社会人们的精神追求及其对饮食生活带来的改变。第二章“饮食文化的萌芽时代”主要指的是夏商时期,指出大禹治水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介绍了夏商时期的肉、酒等主要食物,阐述了夏商两代的饮食生活、饮食丰俭与王朝兴亡之间的内部联系。第三章“饮食文化的昌明时代”主要指的是周朝到两汉期间的一千多年,介绍了这个时期一日四餐的宫廷食制、一日两餐的百姓食制,分析了南北食系的区别与互相影响。第四章“饮食文化的昌盛时代”主要对两汉以后中国烹饪理论、菜系的形成与发展、茶与酒的发展及其艺术化、宴集、饮食与某些食品的人文意义等内容进行系统性讲述。第五章“不同阶层人群的饮食生活”描述了宫廷、贵族、士大夫、市井、宗教不同阶层人们的饮食文化。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亟待创新与突破,这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效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要求。
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引领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而思想的培养不是依靠单一的课本教学实现的,还需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而传统饮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涵盖了我国古往今来不同时期、不同阶级的饮食生活,不仅包括了食材的种植、加工、用具等物质层面的内容,还包括了饮食习惯、饮食类诗词歌赋、饮食中的哲学思想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可见,传统饮食文化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这些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优质素材。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结合《华夏饮食文化》一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之路:一是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中体现传统饮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以思政课为载体,从教学实践出发,规划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途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传统饮食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合进去,呈现二者之间的相通之处,从而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提高思政教育实效。例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饮食文化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建设的教学目标中,让理论知识贴近生活、便于消化吸收。二是在传统饮食文化中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元素。传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无论是食物本身、烹调方法还是古往今来厨师的烹饪态度、不同阶级的饮食文化思想等,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例如,“墨家质朴的饮食文化思想”提出“去无用之费”,体现了节俭的思想;由“茶文化”所含的“水”引申至“上善若水”,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结合;“酒”本身以辩证的方式,演绎着刚柔并济、一张一弛。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三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思政教育的抽象知识较多,可以借助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将传统饮食文化具象地融入到抽象的思政教育知识中去,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到传统饮食文化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教育理论知识。总体来说,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是一条切实可行、一举多得之路,在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同时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发挥出思政育人的功能。《华夏饮食文化》一书杂考“经史子集”,以时间为轴,以每个时代不同阶层的不同饮食生活为点,证以出土实物及民间的饮食传承,勾勒出华夏饮食文化的轮廓,为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支撑,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与挖掘的读物。
作者:高艳梅
关键词:饮食差异;中国文化;法国文化
中法饮食文化是中法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中国以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为主,传统的法国文化则以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为代表,两国不同的文化在人们生活方式上折射出来,其中饮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饮食习惯会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本民族的文化背景。
一、饮食方式
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法国人民就餐时,大家喜欢坐在一起,气氛愉快,和睦团结,就餐的每个人受到尊重,席间大家交流,但其中的饮食方式差异体现在:聚食制和分食制、饮酒方式。中国人在聚餐上向来都喜欢围成一团而坐。就餐时,大家都用自己的餐具取食,有时为了让客人不太拘谨,还会主动为别人夹菜,表达自己的一番热情。一桌人的感情在餐具与美食的碰撞中加深,亲切热闹,又显盛情敬意,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一直沿用,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当代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以什么形式,最终都会以一群人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的方式结束。这便形成了一种团结,和睦,热闹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中间,在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一片欢声笑语中,成为人们感情交流的媒介。虽然从卫生方面有些许不足之处,但“民族大融合”的心态始终贯穿着中国的聚食制,成为中国饮食方式的一大特点,至今也难以更改。法国是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以精致豪华的高尚风味款待全球食客的味蕾。法国人将“吃”视为人生一大乐事。用餐过程中大家边吃边聊,酒只是起到助兴和调节气氛的作用,却频频举杯,但都浅到即止,保持餐桌上的愉快气氛,又不至于过分喧闹。与中国不同,法式聚餐采用分食制,人们用公用餐具取餐挑选喜欢的食物,用自己的餐具取食吃他挑选的食物,重视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流。它的兴起与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平等、自由、尊重他人等理念有因果关系,目的是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参与者,并为他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一个平台,这也体现了法国人强调个性的独立性与自。在饮酒礼仪方面,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顺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酒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法国人引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饮酒目的方面,在中国酒被当做一种工具,酒在中国人眼中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在畅饮豪饮之后带来的美妙作用。在法国,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就是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
二、饮食内容
中华民族受其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饮食内容丰富多样。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是最为显著的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河湖众多,灌溉条件良好,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了中国的农耕文明。中国传统饮食以五谷杂粮为主,即吃米食,或面食,以蔬菜、水果、肉类为辅,被认为是具有植物性格的民族。当然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地理环境恶劣,蔬菜较少,人们是以牛羊肉为主,也充分体现中国饮食内容的多样性。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大,各地区在饮食结构和习惯上也有所不同,形成了中国菜系,即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其中川菜是我国最有特色和最大的菜系。法兰西民族的饮食内容则相对比较单一。法国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北连英吉利海峡,南涉地中海,西临大西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中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因此法国内地各地区之间的风味总体并无多大区别。秉承游牧民族和海洋文明的习俗,法国饮食以动物性食物、面包、奶酪为主,配以蔬菜沙拉。法式大餐尤其以冷食为特色,以生菜,洋葱,西兰花,番茄等新鲜蔬菜做成的蔬菜沙拉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他们更倾向于保存食物的原汁原味。过去的游牧民族以渔猎、养殖为主,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所以荤食较多,形成了与中国素食文化相对应的肉食文化。法国人有着冒险、开拓的精神,在中世纪时,曾多次与邻国发生冲突,战争不断,此时的法国人找到一种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热量的食物——牛羊肉,而后肉食变为便演变为餐桌上的主菜,成为西餐的标志。
三、饮食观念
不同的哲学思想与精神文化、思维模式使得中法两国产生了不同的饮食观念,进而形成各自不同的饌肴文化特色。“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中国饮食追求“色、香、味”俱全,其中“味”是最重要的,人们对饮食美味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营养的追求,只要好吃又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中国美食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它的味,这体现了中国人对饮食的感性观念,为了追求美味,往往造成营养成分的残缺。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位调和,强调通过对食物的原料的烹饪调制,创造出新的综合美味,达到中国人认为的饮食之美的最佳境界“和”,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双重需要。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认为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中国烹制食物将不同的主料、配料通过圆底铁锅以及加热调味、翻炒等技术烹饪成菜,就是将不同的个性特征融合、转变成整体风格。“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还体现在中国人强调进食要与宇宙节律相协调。春夏秋冬,朝夕晦明都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以此达到阴阳协调。从天人合一与整体功能出发,达到中国人认为的饮食最佳境界“和”,“中和为美”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最高哲学思想,这不仅是中国饮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在烹饪中,各种调料体现的“和”,绝对不同于“杂”,而是集多味与一品,是要求在调和多味中,使之产生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境界,即源于诸味,而又高于诸味。这样调制出来的成品,个性全被淹没,而整体却光彩熠熠。法国人注重饮食观念,看重营养搭配。他们对饮食的理解来源于营养学,而非味觉;他们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充饥生存,所以会吃大块肉,吃整只鸡等“硬菜”,生吃新鲜蔬菜,如番茄、胡萝卜、西兰花、洋葱等,不太看重食物的色、香、味等,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相联系,反映出法国人饮食观念中的实用主义和理性的饮食观念。法餐讲究天人分离是指人作为主体与人以外的客体“天”是各自独立甚至对立的,强调把客体世界与人分离开来加以研究,把客体世界当作对象化的食物去看待。法国将主菜、配菜和酱汁置于平底锅分别烹制、加热后淋味、组装成菜,就是将不同原料的个体特性保留下来,突显其个体形象与风格,是西方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天人分离”与“形式结构”在饮食烹饪上的具体体现。在法国人看来,个性和个体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于是生活中以特为贵,饮食上以独为美。同样,法国人将“个性突出”贯穿在菜肴的制作过程中——主菜的少司和配菜的少司难以完全渗透到主菜、配菜当中,虽然同在盘中,但又相对独立,各是各的味。由于中法两国哲学思想及其文化精神、思维模式所产生的饮食观念不同,使得中国和西方烹饪在饌肴的组成、烹制、调味及造型美化上都大不相同,造就了各自独特的饌肴文化。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在历史中相互影响。中法饮食沿着各自不同的文化道路发展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饮食文化也在传承和创新中丰富和发展。如今,吃的“精髓”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改变,追求美味和养生已成为两国的共识,在今后的跨文化交流中,两国的饮食文化要在和谐的环境中交流、借鉴各自的积极成分,不断完善自身不足,不断地交流融合,吸收借鉴为两国多方面合作提供平台,共同促进自身及两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赵荣光.中华饮食文化--“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之文化常识系列[M].中华书局,2012.
[2]王旭.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3]邓天杰,陈煦娟.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
[4]晓海.法国的饮食文化撷趣[J].技术监督纵横,1999.
关键词:猛料;烹饪术语;饮食文化;民族思维
“猛料”是近年来在新闻媒体,特别是在报纸杂志、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新词语。它最初作为一个烹饪术语出现,指“强烈有力的烹饪辅料”;后引申为一个新闻术语,指“能引起强烈反响的新闻消息”。
北京语言大学李润生先生在《新闻术语“猛料”的意义及其变化》一文中,从语义学的角度论述了“猛料”这一新词语出现的语言内部因素的作用,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思考,这一新词语的产生与词义引申变化,还有语言外部因素——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孕育
从最初语义看,“猛料”属于饮食文化的烹饪词汇。在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并伴随形成较高的烹饪技术和完备的五味调和理论及实践。如表示烹饪方法的术语,就多达烧、烤、煎、炙、爆、焙、炒、蒸、熘、炖、涮、腌等十多个。商周的《礼记o内则》就记载:“凡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韭;三牲用艾,和用毓,兽用梅。”发展到现在,中国烹饪采用的调味品多达五百多种,几大特色菜系:鲁菜、川菜、湘菜、粤菜等,用“料”调出的味是这些菜系独有的标志,用以命名这些调味料及其味道的词语极其丰富繁杂,“料”在饮食文化词汇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然。传统饮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和“料”有关的词汇。
萨丕尔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这种语义联系反映了新词语“猛料”与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已有“作料”的基础上出现“猛料”,是现代人们对烹饪调料进一步认识和饮食文化发展的结果,如罗常培先生所说的:“语义发展史与社会生活经济、环境的发展分不开。”因此,是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孕育了新词语“猛料”的生成。
二、传统民族思维的构造
如果说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是新词语“猛料”产生的土壤的话,那么民族传统思维是其产生和词义变化的种子。洪堡特说:“语言是精神的产物和思维的手段。”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下:一是作为烹饪术语时,“猛”与“料”两个语素相结合的思维;二是后来作为新闻术语时,从烹饪术语转变到新闻术语的引申转变的思维。
“猛”是现代汉语中有很强能产力的语素,基本义是强烈、有力,与“料”结合组成偏正关系修饰“料”,突出强调了烹饪作料的强烈有力的味道。这一语素组合,与我国注重烹饪和调味的传统饮食文化是分不开的,其思维就源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对作料的深刻认识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用味觉来体验和认识饮食的思维。这种思维,甚至扩大到了观察和认知其他的许多领域,并形成传统的民族思维认知模式。
事实上的确如此,李波在《“吃垮”中国——中国饮食文化反思》中就说:“中国人是靠味觉在认知自己、认知同类、认知这个世界,也是通过味觉来表达这个世界。味觉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生理想,味觉就是一切。”虽然李先生言过其实,但也说明了中华民族用味觉思维来观察和认知的事实。这也可以用汉语语言作为佐证,在汉语词汇中,表味觉的这个“味”字大量修饰人生、人情、工作、文章等广大领域。如:人生百味、人情味、工作没味、文章有韵味等等。这些短语表明,“味觉思维”早已超出饮食范围而扩大到其他领域,是我国民族观察和认知人、自然等许多领域的思维方式之一。
那么,在这种传统民族思维的影响下,新词语“猛料”自然会从烹饪术语过度到新闻术语。
三、现代个性社会的催化
如果说民族传统文化和思维是新词语“猛料”产生和词义引申变化的土壤和种子的话,那么现代个性社会就是其生长的催化剂。
从新词语“猛料”的出现到现在不过五六年,相对于上文谈到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来说,它不应该出现这么晚;相对于“猛料”词义引申变化的时间来说,它又是这么快。这就说明还有另外一个影响新词语“猛料”形成和词义引申变化的因素:现代个性社会。转贴于
现代社会是开放、变革的信息时代,人们已习惯主动并快速地接纳日新月异的思想文化观念,并竭力追求个性的自我展现。正如索绪尔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更是如实记录了这种个性社会的变化和习惯。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个性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饮食中的“味”的要求自然越来越高,个人口味意识越来越明显。在烹饪术语中,原有的用来指调味事物的“佐料”、调料、配料等词语,都没有表现出“料”的效用大小,这已不符合现代个性社会中人们对“料”的味觉个性追求的文化观念了。因此,能明显表现出“味感”的新词语“猛料”在现代个性社会的催化下就应运而生了。
另外,现代社会媒体业越来越繁荣,且记者对新闻材料的获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媒体读者对新闻信息的求新心理也越来越强烈。“新”、“有价值和吸引力”的新闻成为一种社会的趋势和需求。这种个性社会的新闻需求特点,必然需要形成并能概括具备这种新闻材料特点的概念。原先所用的新闻术语“材料”是不具备概括这种特点的术语。因此,由于新闻术语“材料”这一构词方式与新词语“猛料”的不谋而和,另外加上上文谈到的传统民族思维的因素,新词语“猛料”也就迅速从烹饪术语引申而成为了新闻术语。
四、结束语
新词语“猛料”的形成固然有李先生分析的语言本身内部因素的作用,但通过以上社会语言学的分析,我们发现也有外部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新词语“猛料”的个案分析,认识社会文化因素对新词语“猛料”生成的影响,不但能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而且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布留尔.原始语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
[2]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
[3]李润生.新闻术语“猛料”的意义及其变化[J].语言文字应用,2005,(4).
[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2.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3-0017-02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这种具有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被称作为跨文化交际。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来华投资经商、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将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由于地理位置和宗教等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饮食文化一种非语言文化,更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不仅能增加对外语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效地避免一些文化冲突和语言交际障碍,以达到增进了解、促进交流的目的。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受地域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中西方饮食观念也是不尽相同。西方人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重视食物的营养成分,讲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比如脂肪、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的摄入量和构成比例。甚至有的西方人会拿着科学菜谱去超市挑选自己的食材。在制作菜肴时,营养也是他们首先考虑的要素,其次才考虑菜肴的“色、香、味、形”等要素。西方人的这种饮食观念与西方整个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西方哲学思想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征,以事物之理为研究对象,而事物之理常为互相连贯的形上学理,从而结成了形上哲学。一方面,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了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心理学、方法论等方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方饮食文化的发展。西方饮食力求口味清淡,注重膳食均衡,早餐往往是鸡蛋、牛奶、面包再加香肠,营养均衡,热量充足;午餐往往是自助餐;晚餐通常是面包、香肠、牛排、炸鸡、奶酪等,简单又丰富。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料的数量和营养搭配,甚至在西方人的厨房里,经常可以看到天平、计量器之类的工具。纵然有这些用心的搭配,但在味道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则是一种感性或美性的饮食观念,注重饮食的感性和艺术性,味道是衡量菜肴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哲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其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看成是既相互对立又互相联系的矛盾统一体。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菜系多样,口味丰富。对于菜肴的制作过程也特别讲究分寸,就是菜肴的整体搭配,追求菜料与配料和辅料的味道的完美融合,相互渗透。另外,中国菜肴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中国菜系具有百菜百味的特点,菜肴讲究味道的美好、融合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质量和丰富,甚至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厨艺。俗话说,“民以食为先,食以味为先”。中国人的饮食强调的是味道的相互调制,整体融合,追求的是一种在视觉、味觉、触觉上难以表达的“意境”。但是,中国菜肴不太注重菜的营养充分,以及合理搭配,他们认为只要口味好,便可称之为佳肴。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很快辨别出菜的“好坏”,分出菜的“优次”;然而如果要说出问为什么“好吃”,为什么“不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难以表达清楚了。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这也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的突出特点。
二、饮食对象的不同
在中国的汉字里,“菜”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了六倍。中国的饮食以素材为主,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北魏的《齐民要术》是中国最早的素食食谱,里面介绍了 11 种素食。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日常食品,在平常的饮食菜肴中占主导,只有在春节或重大节日时,荤菜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这与佛教文化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把动物看成是“生灵”,视植物为“无灵”,这种思想表现在饮食生活上,则表现为主张素食主义,甚至延续到今天。但是,西方人一直秉承着游牧和航海部落的文化习性,生活方式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主张荤食主义,食物多是肉类和乳制品,如牛肉、鸡肉、猪肉、羊肉、以及牛奶、奶油、奶酪等等。这种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使得中西方人身体体形的变化,有人甚至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具体来说,西方人身体普遍健壮:个子高、腿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个子矮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西方人过量地摄取肉类脂肪类食物,而蔬菜等维生素的摄取量相对较低,所以西方人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概率要高于中国人。
中西方饮食对象的差异在文化行为方面另一个表现为:西方人喜欢开拓,探险、冲突;而中国人则安于现状,固本守己。正如美国民俗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曾指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非常近似于古典世界的阿波罗式,而西方人的文化性格则类同于现代世界的浮士德式。的确,西方人如美国人在开拓西部时,他们可以舍下一切,举家搬迁,毫无牵挂,把整个家产往车上一抛,就走出去了。而中国人则一直守着“本”“家”和“根”思想,许多在海外漂泊几十年的华人,末了还是要拄着拐杖回大陆寻根问祖。这种叶落归根的观念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凝聚力和中国民俗丰富的人情味。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中说到: “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之中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在中国,任何一个大小宴席,不管是家庭便饭、朋友聚餐还是商务会餐,用餐的形式都只会有一种,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菜肴摆满一桌,齐家共享。在用餐方式上,中国人都用筷子夹菜,用勺子喝汤,用碗盛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彰显“和合”的文化特征,形成了一种祥和、团结、共趣的气氛。大家坐在一起品味各种美味佳肴的同时,又可以彼此畅谈,交流感情。在中国的餐桌上,人们彼此敬酒、相互礼让,在美好的食物面前,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这种饮食方式有一些的不足之处,比如,食物的过度浪费、饮食的健康卫生,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和合”的文化特征和“大团圆”的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重要思想,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西式饮宴上,美味菜肴固然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只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结友,通过与周边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际的目的。当然,中西方宴会交际的目的都很明显,只是中国的宴会上,除了与邻近客人交流外,用餐的人还会与全席甚至其他席的客人进行交流,而西式宴会上,交谊只是在与相邻宾客之间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式宴席好比是大家的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则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另外,自助餐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体现,西方饮食餐具比较简单,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边切边吃,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餐具使用也有讲究,不同的餐具有不同的用途,刀叉种类繁多,有主餐刀,主餐叉、甜品叉、饼叉;主餐匙、主汤匙、甜品匙、甜汤匙、茶匙、咖啡匙等等。宴会上所有食物会提前准备好,并整齐地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少取多拿,讲究节约,用餐没有固定的座位,喜欢自由走动,愉快友好地进行交流,即便是在外面请客吃饭,也是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这也表现了西方人对自我个性的追求和尊重。
总之,任何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都蕴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西方饮食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也是相对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使得世界各国饮食文化不断的融合。今天,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找到意式餐厅、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饮食,而中国菜馆也是开遍了全世界。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和整合过程中,饮食文化已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纽带”,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实现世界各国饮食文化的大融合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可以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享受不同美食的同时增进彼此了解,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中国饮食文化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餐旅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教职委教改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CLJZW20111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5日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甚至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它还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承受者与创造者,无疑应该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这既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责任,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迫切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精神核心的当属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中国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民俗、饮食思想等内容。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类。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由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潜在地含蕴着大量的哲学因素。“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和为美”的哲学思想、“烹饪喻治国”的哲学思想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充分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自身修养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饮食礼仪文化”、“饮食风俗文化”等章节的内容,我们每节饮食文化课上,指导学生诵读10分钟《论语》经典著作,借此使其懂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国传统礼仪道德。“半部论语治天下”,通过《论语》经典诵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儒家文化的精华。要求学生诵读经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过程。
(一)礼德传承。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认为:如今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比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上大学的目的普遍是为了个人将来的飞黄腾达,所以一旦毕了业,就拼命挣钱,过好日子。至于民族的发展、社会存在的问题,都与自己没有关系。目前,大学生普遍没有文化自尊,也没有文化自觉。这是非常可悲、甚至是可怕的现象。
中国传统之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经国家,定社稷,立人民”的“疗疾”良方。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把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认为“礼者何,即事之治也”,他还把礼作为做人的道德规范和个人及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在讲授“酒文化”时有座次之礼、迎送之礼、宴饮之礼、谦让之礼;在讲授“茶文化”时要学会茶艺表演的注目礼、端坐礼、应答礼、制茶礼、奉茶礼、谢茶礼;在讲授“食文化”的节日礼仪时,介绍我国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礼仪,通过这些礼学的学习,就会让学生自觉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继承和完善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
(二)人格素养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为主要内涵。
1、培养推己及人的博怀。“仁”是先秦儒家的最基本的道德思想。孔子“仁”的核心是“爱人”。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强调所谓“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相互友好。就是说,一方面对别人要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另一方面自己要将心比心,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而不能苛求他人。这一点对当今的大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也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2、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好学不倦。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唯有如此,我们的大学生才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诚信教育。《论语》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要诚实可信,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民以食为天”,饮食与民众的生活与生命息息相关,对于以后要从事餐饮业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在今天,我们搞市场经济,强调效率、重视利益,而重利轻义、见利忘义,道德沦丧的事情时有发生,从“毒奶粉”、“苏丹红”到 “红心鸭蛋”、“毒馒头”、“地沟油”……不法商贩在“吃”上造假的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如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求实、讲“诚”、“信”、“义”等思想,可以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社会观念,有利于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体系,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又使社会更加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学、建筑、绘画、音乐等各种文化体系、观念形态,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而且可以在学习中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教育。
在《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上,结合“古代饮食器具文化”、“筵宴文化”等章节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古文化的好奇,以及展示自己才华的热情,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把相关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搜集资料制作成PPT,从中选择一部分选题和制作都具有示范意义的作业,让学生上讲台介绍,内容有:中国古代精美食器、酒器、茶器;中国古典名画欣赏;古代精美瓷器欣赏;宋代五大名窑;青花瓷等。
幻灯片制作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习幻灯片制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上台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胆量。
观赏中国古典名画、精美瓷器,体味中华文化之美,从而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以期使学生进而身体力行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一)视觉是文化教育的具象载体。通过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设计物,比如远古的人面含鱼的彩陶盆、先秦古色斑斓的青铜器、汉代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北朝的雕塑、唐宋以来的瓷器、家具、建筑等等,这构成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感知和印象。
1、彩陶。彩陶的造型和色彩简洁凝重,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这些纹饰给人以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的审美享受。
2、青铜器。具有威严、神秘、凝重之美。
3、佛教艺术中的图案。佛教艺术的建筑、雕塑、壁画是实用性、艺术性、宗教性和审美性的结合。
4、我国各个时期的传统图案。春秋时期的图形以云兽纹飘逸流动的线条为特点,秦汉时期瓦当的装饰丰富、概括、简练,汉代画像石(砖)的《播种图》、《戈射收割图》、《五陵母》等构图疏密得当,人物动态生动、唐代的图案华丽,饱满富有生命力,宋代陶瓷图案丰富多彩,明代家具造型简洁优美。
(二)德音之谓乐。乐音出于人心,但又能成为一种新的外物,给人心以反作用。今日的古典音乐与摇滚音乐,尽管都属于乐音的范围,但给听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尤其注重乐音对人心的影响,主张乐音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认为以君子之道作为主导的乐音,有益于人类的进步;以满足感官刺激作为主导的乐音,会将社会引向混乱。
我们要求学生在制作“饮食文化”幻灯片作业时,要插播背景音乐,音乐要选择中国古典名曲,这样学生在展示精美图片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古典美的乐曲的熏陶。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中国人审美精神的又一文化,它注重对“心性”的抒发和表达,能与中国文学与绘画建立良好的“通感”关系,倾听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美旋律,是提高学生领悟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些至真、至情、至善、至美的健康文化的耳濡目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心理期待和审美价值追求,启蒙和引导学生浸透在传统文化之中,积极地建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学生的文化学习当中,有利于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陶冶大学生的心境。
四、“中国饮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
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第二章饮食原料文化”、“第三章主食面点文化”、“第四章 菜肴文化”、“第五章烹调文化”等章节的内容,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做“五味调和”、“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宜”、“五果为助”等专题宣讲。把内容相关章节设一个专题,每个专题都从提出问题开始,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包含了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涵盖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历史人文、饮食医药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自然哲学,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起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各个领域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指出饮食文化的调和,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运用其规律总结出来的经验,指导饮食文化。
五行是古时人们对构成合规律的整体宇宙的五种基本要素的认识。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把阴阳五行看成天地万物的根本,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人如果阴阳五行不调,就会生病。所以饮食必然也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中国饮食文化中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酸、甘、苦、辛、咸”——“五味”之说,而且还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畜”、“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而药、食同源于五气,各具五味,日常摄入饮食五味,既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是为了调和阴阳之平衡,遵循着“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去协调人体五脏的阴阳平衡。
五、《黄帝内经》与“中国饮食文化”
根据“第十章:饮食保健文化”等章节内容,把古代经典养生名著《黄帝内经》中的理念充分地与授课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写成演讲稿,上台宣讲,可以深入理解“以食疗病”、“四季养生”等古代养生文化的内涵。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中认为,天人是合一的,人与天地、时空、万物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把人放在四时中来认识。四时不同气候也不同——春风、夏火、秋燥、冬寒,不同的气候会形成不同疾病的病因。《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伤于风,病为洞泄;夏伤于暑,病为疟疾;秋伤于湿,病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与五脏有对应关系,《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应肝,夏应心,秋应肺,冬应肾,长夏应脾。把人放在时间中来认识,就可以认识四时养生的哲理——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长夏养脾。养生养在五味上,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四时调之以甘。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经典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修养。其倡导的谦让、孝敬、勤勉、礼貌、诚实、善良、互爱等品德对今天的大学生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它能促进形成尊师自爱、诚信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就没有枝叶繁茂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每个细胞无不吸吮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无不受其巨大的影响。它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古老文明。
主要参考文献:
[1]邓天杰,陈煦娟.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张林.论传统文化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丁翔.论在大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包装世界,2011.2.
[4]陈驰.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研究[J].才智,2011.8.
焦桐对于食物的反应,好似是条件反射。一桌人高谈阔论,各种八卦飞来飘去,从政治到明星,焦桐一路都很沉默,“我想插话,都找不到标点符号可以去啊”,他露出了苦笑。但当话题论及了某位佛界高人的时候,焦桐毅然决然地迅速拉过身边的人,“如果你去他的寺庙,素斋很不错!”
初识焦桐,是在一个诗歌节上。是的,他也是台湾著名的诗人。在那次诗歌节上,他朗诵了一首关于工人的饭包的诗。而在他的众多诗集当中,《完全壮阳食谱》大概最能体现诗人和美食家这两种身份在他身上的完美结合。那些食谱有乱真的效果,后来真有大厨来询问“焦师傅,到哪里可以找到新出土的恐龙蛋?”
在黄山上,我们一起吃了不够新鲜、鱼肉已经很粉的醋鱼。我们露出鄙夷的神色,焦桐却说,“这些都是挑夫们从山底下挑上来的,也很不容易了”。他不仅仅是一个美食家。
制定规则、范畴,重新划定饮食之规的人;他不是口号家,也不是美食猎奇家,而是为各种特定的内容制定仪式的人;人们在这种仪式中获得对饮食审美的理解与升华。
他是焦桐。
QA:
你说你入美食的门是一个美好的偶然。
是。最早是因为一本叫作《完全壮阳食谱》的诗集。那个时候不会烧菜,就试着烧,然后被餐馆老板误会成美食家,时常应邀去试菜。阴错阳差,竟开始涉猎饮食文化,编选文集,举办饮食文学研讨会,和各种主题餐宴“春宴”、 “随园晚宴”、 “印象主义晚宴”、 “文学宴”、“客家宴”等等,更在中央大学开设饮食文化、饮食文学课。后来变本加厉,开始编辑年度饮食文选,开办《饮食》杂志,推动年度餐馆评鉴。
2009年12月你在一次客家小炒比赛做评委时,你提出口味有传统之规的问题,被在场的人以“每个人口味偏好不同”质疑,你当时怎么回击的?
我们一旦习惯了巧言令色般的重口味,再也难以欣赏质朴、木讷的味道。那三天的赛程中,检查食材时我发现,几乎每一队的料理台上都备有砂糖、味精、西红柿酱。我常批判,现在有很多厨师拜了味精作师傅,无论烧菜、煮汤都习惯性加入大量味精,欺瞒食客的味觉。客家小炒是一道不甜的菜肴,烹炒时动辄添加砂糖和西红柿酱,不免背离了客家小炒的本色。我提出评审观点,却被质疑:每个人口味各有偏好,咸甜各有所嗜,不予考虑。此言差矣,万变不离其宗,创新须有所根、有所本,不能乱搞。难道梅干封肉可以加入美乃滋?姜丝炒大肠可以加豆瓣酱?
《饮食》要做的评鉴系统是和世界标准看齐的。你有建立中国餐饮在世界的新地位这样的目标吗?
我们常常忘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什么大事,而是微小的环节。最近我在洛杉矶转机,徘徊机场各餐厅,虽然饥肠怒吼,渴望喝点热汤,却无论如何不敢吃中餐,那家中餐厅摆出来的东西都非常可怕,除了炒饭、炒面、炸春卷差堪辨识,其它像炒鸡肉、椰菜炒肉片、洋葱炒肉片都大量勾芡,不知还倒进多少酱油,黑黑糊糊的,难以辨认食材,连蛋花汤也糊如泥沼。惊恐之余,我逃到日本餐厅,点了一碗昂贵的乌龙面,不料那面也是黑色的,里面的肉片虽然勾了芡,仍又柴又涩;喝一小口汤,差点呕吐,那汤分明是用极其劣质的酱油泡大量的砂糖所调成,甜腻得想要赶紧去收惊。但我对中华料理有信心,我相信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纠正世人对中餐的坏印象,不久的将来它又会是餐饮世界最闪亮的菜式。
你反对饮食创新上的哪一种?
创新不是偷懒,甜味固然令人愉悦,西红柿酱固然可以在瞬间满足味蕾各区域,在客家小炒中却显得不诚实,极尽巴结之能,徒然坏了此肴油咸香的美学精神。我们要小心了,这种集体依赖人工甘味的烹调歪风,像满嘴花言巧语的骗子,不诚恳,不坦白。
词条:
11.
饮食之道。
饮食,是文化的核心,欲了解任何民族的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他们的肚子。一个人的耳朵听不懂巴赫、舒伯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可能显得这个人的音乐修养不足,不够高尚。一个人不懂得欣赏梵高、夏卡尔、达利、毕加索、张大千的画作,我们也许可以说他艺术修养不足,还需要多用功。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吃,不懂得分辨食物的好坏,或完全不知道饮食文化,那么,这肯定是个非常值得同情、怜悯的人。老天爷好像在跟咱们开玩笑:年轻时不懂吃、不重视吃,当年纪渐长才渐渐对饮食充满热情,却平添了许多禁忌,往往这个也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了。人从年轻时开始学习饮食之道是值得肯定及期待的。
12.
饮食的文明。
我们是一个拥有饮食古文明的民族。我们的饮食古文明内容深邃,亦庄亦谐。比如谈孔子。他是从礼仪出发的美食家,知道姜对身体好,鼓励大家吃姜;劝人不要吃太饱,因为消化不良者绝不懂得吃的艺术;他告诫吃饭时不要一直说话,谁能难忍受他人嘴巴里边咀嚼东西边对着自己喋喋不休?孔子又很务实,他追求口腹之欲,明白吃喝和两性生活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应该正视。“有盛馔,必变色而作”,显见他对盛宴充满了尊敬,高度重视餐饮礼节。他又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 可见孔老夫子不但喜欢烹调精致的食物,也讲究卫生,他不吃的东西还真不少──食物馊掉了,不吃;鱼、肉变质走了味,不吃;东西颜色不对、气味差、烹饪劣、非时鲜,不吃;非季节性产物,支解兽体未依礼法的肉、调酱不对,统统不吃;连市面上买的肉,唯恐不够新鲜,也不吃。我完全有信心咱们这饮食的古文明能很快执世界之牛耳。
13.
饮食的品味。
饮食是文化,也是品味,任何主张和创意都指向一种生命的胃口,而这种生命的胃口,来自对食物的好胃口。面对食物,不仅是口舌和消化器官在起作用,审美品味也在起作用。而品味并非与生俱来,需要点点滴滴养成。有些奇怪的文人将饮食简化为人的本能和生理需求,对他们而言,饮食仅能满足生理需求──止饥解渴,而无法满足精神需求──审美活动。我们阅读是通过视觉在进行审美,聆赏音乐是通过听觉在审美,戏剧、电影则是视觉和听觉在审美;唯有饮食,是同时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在进行审美活动。我大胆以为,中国文化称得上“博大精深”的大约只有饮食一道。先秦时期,虽然还没有饮食专著,《诗经》、《礼记》、《周礼》、《仪礼》这些儒家经典都有大量关于饮食的记载。
14.
饮食的美学。
古希腊的美食家可以通过敏锐的味觉判断一条鱼游于河的上游还是下游;布里亚・萨瓦兰(Jean-Anthelme Brillat-Savarin, 1755-1826)断言美食主义是一门大学问,集雅典之优美、罗马之雍容、法国之精巧,并汇聚高深之设计和高超之表演于一体,熔美食之热诚、明智之鉴别于一炉。其高贵的质量可以用美德一词来概括,此外,它同时也为我们提供最纯粹的快乐。他断言四种行业的人跟美食有密切的关联:金融、医药、文学、教士。
15.
美食学家。
美食家不是到处夸耀吃过多少奇馐珍馔的人,更不是常上电视胡说八道的人。我心目中的美食家较接近美学家或文学家,除了具备敏锐的味觉系统和渊博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一付有良心的肚皮,不能老是写一些公关稿。
16.
顶级美食。
谁都知道松露、鱼子酱和鹅肝是法国的顶级美食。为什么它们可以被称作顶级美食?松露是是表达爱情的,这个观念普遍深植人心。人们相信,无论年代,它令女人更温柔,让男人更容易产生性冲动。它是烹饪里的钻石,若缺少它的点缀,烧得再好也难获肯定。鱼子酱搭配香槟酒,几乎是一顿盛宴最佳的前导,开启了人的味蕾。而鹅肝,是一种带有指向的食物,明知不能太放纵,又甘心情愿沉沦。每次看厨师煎鹅肝,油脂渗出,舀弃,又不断渗出,香气汹涌,心里总是喊:煎快点,再快一点,我已经忍不住流口水了。这三样东西,激发了人类的感官和原始,并且因为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好厨师的认真烹调,而成为法国的顶级美食。昂贵的食材需要碰到好的厨师。意大利的烹调术就是贫穷国家的烹调术,人们能获取的食材有限而劣等,但他们在这种条件下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17.
美食的范式。
我在台湾的《饮食》用中世界餐馆的评鉴,是目前台湾唯一持续评比餐馆的评鉴书。我聘请的评审委员多不太擅长写文章,却都是品味卓绝的美食家,并有一些共同点:当地人,对饮食充满不可救药的热情,几乎每天外食,经常出国。因而对餐馆、菜肴有着宏观的认识,务以全球性坐标来评鉴餐馆。如果说《饮食》杂志有足以骄傲的地方,在于它的“全球坐标”,它把任何一家餐馆都放在全球的视野来观看、评价。并通过执行方式的严谨,持续这种制度的公正性和典律性,树立华人对餐饮的审美品味。每位专业评审委员匿名反复试吃几百家餐厅,并分初审及复审两个阶段严格筛选。评分项目包括“菜肴”50%、“整体环境”15%、“服务”20%、“价格”10%、“配酒或饮料”5%、“卫生”(倒扣制),其中“卫生”一项为生命条件,不列计分,采倒扣制。
18.
饮食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饮食文化交流,固是好的,但有两点深刻的作用,一方面加强了对地域食物的刻板的印象,一方面也因为选择多样而赋予食物带着权力(power)、价值(value)、取向(interest)的意义,这一点和意识形态的运作又息息相关,例如法国、意大利菜,乃至日本料理都被视为高质量、高格调的象征。此外,人口高度流动,全球有三亿人口离开自己的家园,形成全球化的食谱交换,例如“色拉吧”的意象,将不同人种的饮食习惯在一个平台上呈现。越来越多的无国界料理(fusion),形成华人社会餐饮业的趋势。许多餐馆以奇异的营销手法和艺术渲染,建构一种拟象(simulation)――复制品脱离原有的时空,成为一种流动的商品。它不需要原物或实体,衍生出一种超真实,意味着比真实还真实。当真实不再是单纯地被赋予在“欧洲城堡”、“日本庭园”、“石库门”、“黄包车”上,而是人工地再生产成模拟的“旧上海环境”、“清代宫廷”,它在幻象式的逼真中润饰真实。这就是我们饮食全球化的现状。
19.
小吃。
能代表每个民族饮食主体性的,是小吃。拿台湾来说,台湾餐饮可谓传统中国、美国、日本的综合体,是文化杂交之后衍生的混血菜。混血总是美丽的,槟城、马六甲、澳门都混得很凶,很快乐。台湾也很有条件混。我最害怕听到政客讲主体性,这个主体性,那个主体性,主体到最后,消灭了各种可能。政客操弄意识形态,食物消解意识形态。台湾特色饮食以小吃为大宗,小吃大抵以寺庙为中心而发展。先民离乡背井来台,自然需要到寺庙拜拜祈福,人潮渐多,香火渐旺,庙埕乃成为市集,庙前小吃经历代相传,蒂固为人心依赖的老滋味,炉火旺盛。小吃几乎都是路边摊起家,即使已经拓展为颇具规模的店面,犹带着路边摊性格。我们品味一道古老的菜肴,彷佛在品味一段逝去的岁月,一段令人怀念的历史痕迹。
20.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当数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孔孟食道的流行语。孔子与孟子都是春秋战国时代人,相隔近两个世纪,但他们的思想却有高度的师承关系与统一性,虽说皆为封建政体服务的伦理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是指导着我们生活的准则,比如儒家学说中“和”的思想以及“仁义礼智信”的行为规范等等。
我们对于孔孟食道的认知,是否应该放在历史的大环境中去揣摩、去解构、去分析呢?若论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食品结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狭窄的,对本土食材的认知也不够广泛,西域食材的种类更没有被引入进来,食品的质量也是粗鄙的。鼎作为权力的象征体现在大小与数量上,同时它也是炊具,“民以食为天”在此更能淋漓尽致的说明。烹调方法与调味料也是很单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需要知道的是,所谓精者,也不能与如今食品的精细程度相提并论。春秋战国时期,谷物的脱壳工艺还没有形成,多用杵臼舂捣的原始方式,而用以切生肉的工具也是青铜质的,其锋利程度也是不敢恭维的,若想将生肉切的尽可能细薄点,拥有细腻的口感,非精湛的刀工不能为之,孔子的饮食观较完整的应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yi)而(ai),鱼馁(nei)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撒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换作今天的白话理解则是:斋祭时用的食品要与普通食品有所区别,原料要讲究洁净卫生,献祭的饭要选用颗粒完整的米去做,脍(kuai)要切的尽可能细薄点,饭伤了热湿,或有不好的味道就不要吃了;鱼及肉类腐败变质了,不能吃;食物的色泽与气味有所变化,不应吃;食物烹烧得过熟或夹生,不应吃;不是进餐的时间,不应吃;菜肴没有配有应有的酱料不应吃;牲肉解割的不符祭礼或分配的不合尊卑身份不应吃;没有配置应有的醯醢(xi hai)等酱料不吃;肉虽然多,也不应吃太多;酒可不设限量,但也要把握不失礼仪的原则;仅酿一夜的酒,市场上买的酒和干肉都不可以用;姜虽属斋祭用的不荤食物,也不应多吃;助祭所分的肉应于当天颁赐;祭肉不能超过三天,过期不应食用了。
难道孔子对饮食的态度这样严谨、沉迷于美食吗?其实恰恰相反,孔子是崇尚“简素淡薄”的生活作风的。孔子当时的生活水平应属于社会阶层的中下层,一生的生活基本也是踣顿寒简的,他甚至认为“耻恶衣恶食者,是未足与议也”的庸鄙之徒,即使是现在如此富足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无法做到像孔子所主张的“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的生活标准,但如果将孔子的饮食观放在当时礼教、祭祀的社会现实中就不难理解了。“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祭祀的食物要好,要美,要洁才能体现致祭的“诚”与“敬”,才能符合孔子礼教思想所折射的饮食内涵。直到明神宗万历十年到三十八年,在中国居留二十九年之久,最终魂系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82―1610)如此说过:世界上没有别的地方,在单独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可以发现这么多品种的动植物……我甚至愿意冒昧地说,实际上在欧洲生长的一切都同样可以在中国找到,否则的话,所缺的东西也有大量其他为欧洲人闻所未闻的各种各样的产品所代替。”利玛窦是第一位在中国与西方之间架起文化桥梁的欧洲人,2010年的2月7日到3月20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政府在首都博物馆联合举办“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览,纪念他逝世400周年,以此为契机,展现那个时代中国与意大利的辉煌成就。这当然是中国国体强盛的时期,与孔子时代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能同日而语。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特性,必然导致贫富两极的分化,一边是食前奢靡的贵族生活,一面是饥肠辘辘的贫民生活,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高度,体现在贵族、官宦世家上层阶级的食生活中,乃以果腹阶层的日常食生活为基础,汲取果腹阶层食生活方式的营养,并开出灿烂的食文化奇葩,最终,上层食文化方式又反哺到中下阶层,互为渗透,互为因果。
中国人在吃的压力下表现出对可食原料的开发极为广泛,笔者倒不认为这是我们饮食文化的优越性,比如对动物的血及内脏的利用,这在西方的食材中是鲜见的,当然我也不是认为西方人不吃的食物就是不好的,对于食用的昆虫、蛇、猫鼠之类的生物,与其说是出于对猎取食材的好奇心,不如说是残酷的现实的逼迫无奈。对这种面目狰狞的生物,只须看上一眼,就使人心悸不已,更别说将其吞下肚子了。但长久以来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模式和封建体制的苛捐杂税,使这种无奈的习惯逐渐演变成了我们食文化的一部分,纵然我们能把它做成可口的佳肴、美妙的滋味,这种吃遍整个生物界的张狂,皆有客观因素与历史的传承性,并非中华食文化固有的特性。我想,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今人们也在呼吁对禁食狗猫之类的动物给予立法,这无疑是社会的进步,人类良知的觉醒,但还是有很多杂音不绝于耳,是口腔欲壑难平的惯性?还是精神上对自然界认知的麻木不仁呢?我想孔子他老人家的“仁、爱”思想也不会接纳这种粗暴行为的。对孔子食道的认知,一直以来,我们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含义,而脱离了历史的现实,脱离了当时祭祀礼制行为规范的现实,从而导致了中餐特有的烹调方式和刀工的精湛,姜丝穿针,肚皮上切肉,等等一些夸张的技法,也导致了我们从吃八五面到七五面精加工的食法,吃出了脚气、吃出了富贵病、还吃出了腐败。不管怎么说,对孔孟食道思想的感性解读,无疑对中国餐饮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味道偏持的追求,味型中的鲜味也是中餐特有的基本类型的归类,比如日本认为味觉应分咸、酸、甜、苦、辣五种基本类型;印度则区分甜、酸、咸、苦、辣、淡、涩和不正常味八种基本类型;欧美世界(当然不能统一而论)则基本主张甜、酸、咸、苦、金属味和碱味六种基本类型;德国人海宁曾认为仅有甜、酸、咸、苦四种基本类型;而我国则区分有咸、酸、苦、辣、甜、鲜、涩七种基本类型,复合类型就更多了,对鲜味味觉的喜爱也为味精、鸡精、鸡粉、鸡汁、汤王等鲜味的食品添加剂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其实大家也不要被鸡精中的鸡字所误导,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盐、谷氨酸钠、淀粉和鸡肉香精,根本没有鸡肉的成分,这些鲜味的食品添加剂在我们厨房中被大量地频繁使用。
几千年来小农耕作的模式以及那种“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长期封建体制和耕者饥食,织者无衣的庶民生活状态,也直接导致了庶民对土地、食物无休止的、麻木的渴望,恰恰也滋生了历代帝王将“民以食为天”作为政治思想,驾驭人民、剥削人民的思想工具。
注:醯(读xi音,醋的意思),醢(读hai音,鱼、肉制成的酱的意思)
[关键词] 回族;饮食禁忌;渊源
【中图分类号】 K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350-1
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份子,是分布最为广泛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族人分散于全国各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汉语是回族人民的第一语言,而阿拉伯语则是其第二语言。回族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民族,其在饮食方面深受宗教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这个民族所独有的饮食禁忌习俗。为更深入的了解回族的民族文化,透彻理解其饮食禁忌的来源和传承,必须从各方面来探讨回族的饮食文化,以加强回族文化建设,促进民族间的团结友爱,进而构建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
一、回族在饮食方面的禁忌
(一)回族禁止食用血液
回族人民所信奉的是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教中其将血液视为肮脏的东西,不可进行食用。其认为只有生存于野蛮时代的人类才会食用动物的血液,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会净而纯洁的人所蔑视,会为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回族人民认为动物的天性是恶毒的,其血液中也带有着邪恶的天性,因而不可服食动物之血,以免其污染了人类纯良的本性。这里所说的动物的血液既包括回族人民不可食用的动物,也指代回族人民可食用的动物。当其在食用可以食用的动物时,必须先由穆斯林向真主请示进行宰杀,待动物的血液全部流尽之后,才能食用,以确保动物之肉的合法性。
(二)回族禁止食用因自身原因而死亡的动物
回族将因自身原因而死亡的动物叫做自死物,其不是因人类的宰杀而死亡的动物,而是由于疾病,衰老和意外等原因死亡的动物。这一类的动物是不可以被回族人民所食用的,而伊斯兰教明确规定的动物无论是否属于自死物都不可食用,例如猪肉、狗肉和马肉等。伊斯兰教禁止食用自死物,是因为其认为这类动物是污秽之物,其肉因不同的死亡原因而不再纯净,若食用则会为人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除此之外,自死物的血液未流尽,还存在着邪恶的本性,会影响人的心智,故不可食用。需要注意的是,被其他野兽所食用的动物也不可再食用。
(三)回族禁止食用猪肉
在伊斯兰教的眼中,猪是最为肮脏的动物,其所食之物都是极其污秽的东西,因而,若食用猪肉,则具有相当大的危害。回族人认为猪肉是一切病菌的来源。在伊斯兰教的教书《古兰经》中明确指出猪肉是不可食用之物。除此之外,回族人也不会喂养猪,或是买卖与猪肉有关的加工食品,其十分厌恶猪,将其作为最大的回族饮食禁忌。
(四)回族禁止吸烟
回族人民是不可吸烟或吸毒的,其民族认为吸烟是一种资源浪费,既不卫生又会影响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吸烟和吸毒会激发人类的邪恶因子,做出一些危害人民的罪恶之事。因而,在回族中是禁止吸烟的。
二、回族饮食禁忌形成的原因
回族饮食禁忌习俗的形成主要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有的饮食禁忌是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明确规定和禁止的,例如禁食猪肉、禁食自死物等,而《伟嘎耶教法》中也对饮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甚至对宰杀牲畜的方法也制定了详细的章程。回族人所信奉的是伊斯兰教,因而其必须恪守教规。除此之外,有的饮食禁忌虽然并未在伊斯兰教中有明确的规定,但仍然间接的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例如,在伊斯兰教中仅仅只是禁吃猪肉,但回族人民在生活中除了禁食猪肉以外,还禁止一切与猪有关的活动。这便是其在伊斯兰教中的延伸。
回族饮食禁忌习俗的形成除了受伊斯兰教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是不同民族文化中所产生的饮食禁忌。例如,分布于云南的回族人,禁止在为别人添饭盛菜时用反手;分布于沈阳的回族人,禁止在看望生病之人时送梨子。这些禁忌并不是出自于伊斯兰教的规定,而是分布于各地的回族人在时代变迁中所吸取的当地的饮食禁忌。
回族饮食禁忌的形成具有其民族独有的特点,体现了回族的民族文化。了解其禁忌的来源有利于透彻理解回族的民族文化,加强与回族的民族文化交流。
三、回族饮食禁忌的发展和讨论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半岛及其周边地区就已经禁食猪肉,待伊斯兰教产生后,其继续保留了这一饮食禁忌,而回族人民也认为传承这种习惯是自然而然的事。回顾过去回族学者对回族饮食禁忌习俗的探讨,我们可发现回族饮食中的许多禁忌都已传递了上百年。例如,回族人民禁止饮酒。回族学者王岱舆曾说“酒为诸恶之匙”,其认为饮酒会使人打开邪恶之门,再不复纯洁;马注则认为“酒为万恶之媒”,其认为真主严厉禁止饮酒是因为酒是所有恶毒之事的根本源头,会导致国破家亡,因而必须斩断这一切罪孽的根源;学者金天柱则谓“酒之害人”,其以中国古代圣人禁止饮酒的行为来阐述饮酒所带来的危害,以表明禁酒的必要性。
以上的学者观点,说明了无论是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还是现如今,回族人民的饮食禁忌都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中,对回族人民的饮食禁忌的了解更为透彻。随着时代的变迁,回族人民的民族习俗也有所传承和延伸,为充分了解回族人民的饮食习惯,我们既要找到其形成的根源,也要从中找出其传承下来的饮食禁忌,以加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深入了解回族的发展历史,以促进民族团结。
四、结语
回族是一个向心力很强的民族,其族人都因有共同的而紧密相连,正是由于回族这个民族有着严格的教规约束,有相同的饮食禁忌,使得其凝聚力十分强,很难被分化。在探究回族人民的饮食禁忌时,要充分考虑到其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以深刻了解其饮食习俗形成的缘由。除此之外,要通过对回族人民的饮食文化的研究,来加强与回族人民之间的联系,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实现我国各民族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保平.回族饮食习俗与文化边界[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30)
但是,西贝是一家有鲜明特色的餐饮企业。十几年来,它一直致力于打造“西北菜”这一创新性中式菜品种类,方向从未动摇,并顺利成长到了如今的规模,树立起“西北菜”的旗帜,是一个实施差异化策略的成功案例。这在国内餐饮行业中非常难得。
更难得的是,近年来,西贝将注意力转向了中餐的标准化,这是普遍困扰国内餐饮企业的难题。通过引进和学习西式餐饮企业的有益经验,西贝已有所建树。走标准化烹饪的道路,是西贝在进入快速扩张后的选择,目的是保证菜品质量不降反升,同时优化运营效率,以强化内部管理提升顾客的信任度,获取更大的品牌溢价。
西贝的创业故事,特别是其发展策略从差异化转向标准化的这段历程,揭示出中式餐饮企业同样可以依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获得成功。
小吃盘活大酒楼
第一家专营“西北菜”的西贝餐厅成立于2001年的北京。在此之前,其创办者贾国龙已经有了十多年餐饮业的从业经验。
1988年,20岁出头的贾国龙放弃了大学学业,在家乡内蒙古临河市做小买卖、开小吃店和小酒吧,渐渐开始有能力经营规模较大的餐馆。1993年,他成立西贝餐饮有限责任公司,逐步积累起虽不庞大、但已比较稳固的事业基础。
像许多有上进心的年轻人一样,贾国龙总希望能到大城市发展。1997年,经朋友介绍,他带领几个内蒙的厨师南下深圳,承包了一家以做粤式海鲜为主的酒楼,却不想经营远不如预期,8个月累积亏损了100多万元,最终无力维持。
不过,这番历练并非白白浪费时间。依靠在深圳获得的经验,贾国龙回到内蒙后又办起了海鲜餐厅,生意相当不错。
西贝的主力创业团队也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团队的大部分成员是厨师,包括贾国龙的妻子和妹妹。
1999年,临河市政府成立驻京办事处,为方便招待工作,便邀请当时已是临河“餐饮名人”的贾国龙到北京开办一家餐厅。此时的贾国龙已在“深圳之挫”后恢复了元气,团队的运营能力更是提高了不少,所以欣然应邀。
来到北京,贾国龙依然把主打菜品定位于档次和利润率较高的海鲜上,将新餐厅命名为金翠宫海鲜大酒楼。不久之后,就有朋友向他直言,金翠宫的海鲜做得并不好吃,甚至带着一股“内蒙的羊肉味”。事实也证明,在北京,海鲜的食材成本比深圳高出许多;竞争则比内蒙激烈得多,仅4个月就亏损了100万元,亏损速度几乎是在深圳时的两倍。
一筹莫展之时,在一次同乡聚会上,有人建议干脆就试试最拿手的家乡菜,权当最后一搏。
于是,大家各展所能,制作了若干临河当地流行的面食和牛羊肉菜品,一经推出,反响竟然很热烈。这令贾国龙有些措手不及,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卖得最火的居然是看上去最不起眼的小吃――莜面。
莜面是用广泛种植于西北和华北北部的莜麦加工后制成的面食品种,历史上曾是这些地区的传统主粮之一,可制成面卷、面条、面鱼等多种样式,而且可蒸、可炒、可煮、可炸,加工手段多样。内蒙是莜麦的主产区,贾国龙和他的同乡团队能把各种莜面食品做得很地道。
此前,贾国龙经营餐饮,一心追求档次和潮流。他完全没想到,在内蒙,只有在小吃店才得一见的莜面,引进到北京竟能救活一家大酒楼。有如醍醐灌顶,贾国龙赶忙将菜谱全部换成内蒙一带的特色菜和当地的五谷杂粮,“金翠宫海鲜大酒楼”的招牌也更换成“金翠宫莜面美食村”,完全放弃了海鲜。
选定了方向,就要做到极致,这是贾国龙的性格特点。金翠宫的生意刚有起色,他就花了30万元在报纸上做了两轮广告,又花了10万元请蒙古族著名女歌手德德马当代言。两笔钱投下去,效果可谓立竿见影,营业额上涨了两倍,店里一时门庭若市。
莜面美食村的意外成功让贾国龙认识到,想要在餐饮上真正有所成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在内蒙,经营海鲜算是特色,而在北京,莜面才是特色。
一年多后,贾国龙和他的团队已经积累起足够的经验、资金和人脉关系,也有了与之前大为不同的经营理念,他们决定树立自己的餐饮品牌。
地域美食成功突围
开张于2001年的西贝莜面村六里桥店在当年的京城餐饮界绝对属于另类。店面规模很大,超过了5000平方米,但地段偏僻,几乎没有人认为这里的客流与其店面规模是相匹配的。
内部则被装饰得像是主题餐厅,但与北京人所习惯的时髦、洋气的主题餐厅不同,进到西贝莜面村,就像来到了西北地区古老的汉族村落,石碾、粮垛、成串的玉米和辣椒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包间则像极了陕北地区的窑洞,连服务员的穿着也是仿照陕北的节庆服饰。
新店的菜单则完全延续金翠宫莜面村的风格,但除了内蒙特色外,又加入了陕西、新疆等西北其他省区的小吃和传统菜品,以更丰富的口味吸引顾客。
在当时的北京,虽然不乏引进区域特色菜并获得成功的先例,但这类餐馆一般都先选择比较小的店面进行尝试,在确定前景不错的情况下才敢于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即使金翠宫莜面村的经营情况不错,西贝的步子也明显迈得太大了,而且将这些来自不同省区的传统菜品组合在一起,也同样是另类做法。
实际上,开办这家第一次以西贝莜面村命名的大店,非但不是出于草率,反而是贾国龙及其团队长期精心设计的产物。
彼时的贾国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美食理论,其核心就是“一方水土,一方美味”,他认为真正的美食必定是原汁原味的。西北不同地区的饮食风格虽有不同,但都具有“自然鲜香”的共同特点,将这些菜品组合在一起,正是他美食理念的具体体现。秉持这种理念,贾国龙对西贝的餐饮产品进行了明确的定位。
从第一家莜面村开始,西贝的菜品就几乎都是“找”出来、而非“创”出来的。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厨师专门负责“找菜”工作,常年累月穿梭于西北地区的城市和乡村,为西贝的菜单寻找新的品种。贾国龙认为,这样找来的美味肯定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位置偏僻的劣势可以用打广告和争取回头客来弥补。而且,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只要交通便利,地段的重要性日益降低,开车来的顾客的消费能力还更高,有无足够的停车位反而比地段更为重要。
按照贾国龙的美食理念,将一方美味移植到另一区域,主要的食材和调料也必须一起移植过来,否则就会“走味”。他甚至认为,美食的核心就是食材,而非烹调技法。因此,西贝莜面村从一开始就坚持原产地直接采购的原则,这就需要保有较大的经营规模,以降低平均采购成本。
当时,贾国龙还认为地域文化能给美食带来更多的滋味,因此极力将餐厅风格打造成西北村落的模样,还专门聘请民歌队表演节目,并且仿照“村宴”的格局,将厨房设在餐厅的入口处,用热气腾腾的锅灶烘托出热闹的氛围,让客人一进门就能感受到热情、豪爽、粗犷的西北乡土文化特色。
六里桥新店开业后不久,每日营业额就达到了8万多元。
同年,西贝还与一家企业合资在北京开设了一家以蒙古族文化为特色的演艺餐厅“腾格里塔拉”,经营情况也很不错。
这两家餐厅的成功令贾国龙的餐饮事业终成气候,也令他对西贝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充满了自信。当年,北京西贝餐饮管理公司注册成立,公司总部正式搬到了北京。
此后,贾国龙把在内蒙的主营业务逐步调整为海鲜和时尚餐饮,在内蒙之外则着力发展“西贝莜面村”和演艺餐厅,从而形成了三条腿走路的格局。
西贝莜面村一直是贾国龙旗下的餐饮品牌中发展最快的。2007年,西贝旗下的餐厅数量达到了18家,年度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进入国内餐饮企业百强行列,同时还拥有了自己的培训学校和养殖基地。当发现社会的饮食观念逐渐向健康、绿色转变后,贾国龙又通过强化西贝主打五谷杂粮和天然食材的这一特色,在美味和文化之外,较早地为西贝品牌增添了健康饮食的概念,品牌价值得以进一步提升。到2010年,西贝莜面村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20多家,在连锁化经营的各个要素上都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成为国内知名的餐饮品牌。
寻找新方向
贾国龙越来越累。虽然管理力量增强了许多,但还是不堪重负。这令他意识到,餐饮事业的发展已遭遇门槛。很长一段时间,贾国龙及其团队因找不到变革的方向和手段,一直处于迷茫中。
直到2010年,贾国龙参加了一场关于企业定位的培训,才终于茅塞顿开。经过权衡,他决定将资源向优势领域倾斜,减少在海鲜和演艺餐厅上的投入,全力扩张西贝莜面村。
西贝莜面村本身的定位也存在问题。莜面食品虽然是西贝的一大特色,也是其起家的根本,但所涵盖的菜品范围毕竟有限,大众认知度也不高,而西贝早已在经营西北地区各个品类的菜品,这意味着需要一个新的产品概念。
经过反复讨论,贾国龙及其团队形成共识:西北地区物产丰富,食材以新鲜、天然为主,自成特色,且悠久的历史积淀也使这一地区的特色美食众多,随着全国对西北地区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把西北菜的招牌打出去恰逢其时。
原先的价格定位也有模糊之处,针对大众消费价格稍高,针对商务消费档次又偏低。于是,通过菜量调整和摒弃高档食材,明确了西贝是一家以特色健康美食吸引大众消费的中高档餐饮企业,客单价定位在100元左右,以区别于几十元的中低档餐饮和数百元的商务餐饮。
随后,西贝莜面村统一更名为西贝西北民间菜,后又进一步精简为西贝西北菜,以使概念更加鲜明。从此,发扬、推广西北菜,令其成为有影响的菜系,成为西贝的企业愿景和企业文化的核心。
重新定位后的2011年,西贝接连开了16家连锁店,是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贾国龙一度认为,西贝从此可以一日千里了,却不想新店面运行起来后才发现,开始的又是一次新的。
在2011年的大扩张期间,西贝首先遇到的是文化问题。
此前,由于担心南方人不太能接受西北地区的饮食文化,贾国龙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深入南方市场。待看到小肥羊等北派餐饮在上海、广州等城市颇有斩获,他终于按捺不住,2011年一举在上海开了6家店。
由于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独立物业,这6家西贝店大多选在商场和购物中心。当西贝的施工队准备进场装修时,却遭到了多家业主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在各家西贝店一直使用的石碾、窗花、粮垛等文化元素,以及窑洞式的包间、满墙的乡村民俗图片都“太土了”,会破坏整体的购物环境。最终,西贝餐厅只进行了简单的装修,而且全部是散台,没有包间。
这些“没文化”的餐厅竟然火爆异常,令上海一跃成为除北京外生意最好的区域市场。反倒是同期多数在北方市场严格按照“西贝风格”精心打造的店面,却有多家经营情况不如预期。
挫折与欣喜同至,这令贾国龙陷入了更深的思考:餐饮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在上海考察时,贾国龙及其团队发现,年轻人在就餐食客中占了很大比例,他们不太介意菜品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只是觉得好吃。年轻人多,上座率和客单价就高,就餐频率也快。因此,与其在全国其他地区的店面相比,西贝在上海地区店面的单座收入是最高的,而在常理上更易接受西北菜的北方店面,年轻消费者的比例反而低于上海。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在西贝的产品定位中,美味、健康和文化一直是西贝三位一体的,共同构建了西贝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基础。贾国龙不认为问题出在味道上,西贝的菜单是全国统一的,各家店也被要求保持菜品做法的一致,即便有差异也不会太大;健康饮食也不会成为负面因素。那么,问题一定出在文化上。
西北乡村文化氛围曾是西贝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有效手段,而上海市场的意外表现让贾国龙意识到,这个文化标签可能已经落后了,而且西贝对饮食文化的理解可能也已经落后了。
西贝想要再上一个台阶,恐怕首先需要在文化上再次突破,这已经不是企业文化层面的事情,而是公司理念所蕴含的文化层次的问题,对西贝来说,就是其代表的饮食文化的层次能否承担起一个规模更大的企业。
对于一般的餐饮业者而言,这可能是个难题。好在,贾国龙并不仅仅是个餐饮行业的经营者,他还是一个美食家。如今的他可以说已尝遍世界各地的美食,可以一边对法式西餐如何调汤品评得头头是道,转眼又对产自内蒙草原的羊杂汤语语内行。
在这过程中,他慢慢体会到,各地的美食虽然都有自身的差异化元素,但美味本身是没有文化隔阂的,能够触动每个人的味蕾。他由此想到,西贝要扩张到全国,甚至有一天走向海外,就不能只强调产品的不同之处,而是要凸显真正的美味所具有的兼容且普适性的元素,这也正是西贝所应遵循的更高层次的饮食文化。
很快,西贝再次调整菜单。牛羊肉和五谷杂粮是西贝对其味道理解最深入的食材,因此,菜品种类进一步向这些食材,特别是羊肉集中,一些不是很拿手或味道过于独特的菜品被撤了下来。
同时,贾国龙要求厨师更为彻底地摒弃人工调味品,连含有味精的蚝油、酱料也不能再用。他认为,天然味道是美食不可少的特质,更应该成为西贝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新开张店面的装修一律开始采用时尚、简约的风格,旧有店面中的民俗图片和装饰物也被一点点撤换,以减少与年轻顾客的文化隔阂。取而代之的,是服务员帮助顾客进行菜品搭配,推荐怎样才能吃出最好的味道,以及对菜品中细微的美味元素进行详细介绍。
标准化管理推动菜品升级
2010-2012年,西贝经历了从传统餐饮企业向现代化餐饮企业的转变。期间,其店面数量在全国增加到了近50家。诸多变化中,有的是西贝本身既有的传统演进,有些则是主动从先进餐饮企业和其他饮食文化体系实施引进和学习的结果。
贾国龙为此花费了巨大的成本,但又不得不如此。这是因为,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西贝在发展方向、经营理念、文化层次等战略层面都已有了提升,但在内部也暴露出很多管理上的问题,甚至有难以跟上企业新战略之虞。
最令人头痛的是各家门店菜品品质的不一致,这一直是困扰中式餐饮企业做大做强的难题。
本来,西贝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具有先天的优势――西北菜的特点,就是烹调难度最大的炒菜类品种不多,依靠蒸、烤、煮、拌等技法相对简单的手段就足以体现其特色。西贝也一直重视这一问题,很早就成立了培训学校,得以批量产生技法一致的厨师,并且有意识地控制炒菜比例(西贝的炒菜占比始终不超过20%),因厨师经验不足所产生的限制作用一向较小。
但问题还是出现了,主要表现在新菜品的执行和烹饪操作不严格两个方面。
西贝有一支的专门菜品研发队伍,由贾国龙亲自带领,任务是寻找新菜品并制定烹饪流程,并传授给门店的厨师。这支队伍与贾国龙配合了很多年,对于菜品的判断也能保持统一,但由于大多是厨师出身,在流程分解上不很专业,表述不到位,门店厨师在操作时难免出现理解偏差。
过去,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研发队伍亲自前往演示指导。但随着店面增多,就变得捉襟见肘,不是派不出人,就是指导时间不够。
此外,对于中式餐饮企业,厨师的经验也常常会影响到菜品的味道。新厨师往往经验不足,操作的严格程度也不如老厨师,用料多半两少半两,时间多一分钟少一分钟,其结果就可能是被食客抱怨:味道不对。
原料采购也出现了问题。西贝一向重视食材品质,为此专门建有羊肉和杂粮生产基地,但扩张后对外采购量越来越大,原本的采购体系应对不利,食材品质不一的现象也多了起来。
听到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报怨西贝的菜不好吃,贾国龙下定决心花大价钱从世界级快餐企业和日本餐饮企业挖来了几名高级管理人员,其年薪都在百万元以上。
正是这些新鲜血液的到来,令西贝不仅在理念上,也在内部管理上开始向现代化餐饮企业迈进。
贾国龙坦言,此前西贝的管理虽然也算严格,但方法只有一个――“人盯人”,依靠树立责任心和不厌其烦地监督保证公司运营,而在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方面,则几乎是一片空白。
新高管的到来一举改变了西贝的管理风格,加之老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西贝的转型总体上波澜不惊。对此,贾国龙的感悟是,厨师必须自己培养,管理人才必须外部引进,如果颠倒就会乱套。
如今,最让他满意的,就是菜品烹饪标准化的严格实施,他认为在这方面西贝甚至已经领先于国内其他的中餐企业。
首先,无论是新菜还是原有的菜品,烹饪流程都制定得更加科学和细致,煮多少分钟、翻炒几下都有明确的规定,从而降低了对门店厨师经验的依赖,效率明显提升。过去,西贝基本上每年只能换一次菜单,频率再高新菜品的品质就很难保证;现在,门店和厨师不断增加,却可以加快到半年换一次菜单。
为保证品质的标准化,西贝还统一更换了各门店的厨具。方便且精确的食料计量工具也从国外引进,以前厨师倒油放盐都是用炒勺,到底放了多少,再有经验的厨师也很难做到完全有数。现在,盐粒换成了盐水,放一量杯就相当于一克盐;专用的油壶则带有控制装置,每倒一次只出规定的量。
上游食材的采购也开始实现标准化管理。在引进高管的带领下,采购团队按照资质、生产条件、生产规模等几个指标对供货源的等级进行划分,支持等级高的,淘汰等级低的,同时,就食材的生长时间、除虫、饲料、肥料等与供应商进行约定,用严格的标准而非经验以保证食材的品质。
美食基因
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了菜品的品质,也不可避免地花费了巨额成本,令人想不到的是,连采购成本在实施标准化后也上升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标准化管理虽然可以通过提升效率拉低成本,但优质食材必定是高成本的,对于餐饮企业,食材本来也是成本的大头。
正是出于成本考虑,大多数中餐业者都宁可在烹饪设备、工具和食材上“马虎”一些,也不愿坚持标准化管理。贾国龙表示,西贝之所以没有因成本而动摇,是因为认识到标准化能给餐饮企业带来明显的品牌溢价效应。
2012年夏,贾国龙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看到了陕甘黄老汉一家制作“黄馍馍”的情景,便立刻赶到黄老汉的家乡,说动他把制作方法传授给西贝,并在全国各个门店销售。
如今,西贝每天能卖出三万个黄馍馍。原料都是从黄老汉的家乡采购,只能限量供应,每个售价三元,看上去不便宜,但由于成本高,基本没有利润。
贾国龙用黄馍馍与汉堡包的比较来说明实施标准化的意义:在知名的西式快餐店,花至少十块钱买一个汉堡,大家并不觉得贵,而营养、味道并不比汉堡差、成本也不低的黄馍馍卖到三块钱,已经觉得不便宜了,为什么?贾国龙认为,差别就在于品牌价值,不仅仅是黄馍馍的品牌价值低,整个中式餐饮的品牌价值目前都不高。
西式餐饮,包括西式快餐的品牌价值又是从哪里来的?贾国龙认为,就是来自于严格的标准化,包括食材标准、制作标准、口味标准以及至关重要的安全标准。标准越严格,就越受信任。中餐企业在标准化上还差得很远,既有菜品特性问题,也有政府和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
贾国龙是一个对饮食很在意的人,外出旅行不吃飞机餐,如果在一个地方找不到熟悉放心的餐馆,他宁可去吃洋快餐,也不愿贸然选一家中餐馆,因为洋快餐至少在食品安全上是可以信赖的。
“连安全都不被信任,何谈品牌价值?”正因为贾国龙在此方面非常在意,标准化的食品安全体系在升级后成为西贝健康饮食概念的重要一环,新聘高管之一即是原先在西式快餐企业工作多年的食品安全专家,为西贝带来了一整套食品质量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
贾国龙认为,西贝目前所走的标准化道路,就是通过在各个环节引进西式餐饮的标准化管理方法,给中餐寻找一个出路,让中餐的味道、营养、安全、品质受到广泛信任,而不再被视为滥用人工调味品和添加剂的典型。至少,西贝要首先做到这一点。
所以,“黄馍馍”吸引贾国龙的并不是乡情,也不是利润,而是这种食品的所有原料及加工制作环节都没有受到工业化的影响,所代表的是绿色、安全、自然纯朴的美味,是西贝品牌的最佳象征。哪一天“黄馍馍”能卖到像汉堡一样的价格,就说明西贝也真正成功了。
不过,贾国龙并不奢求西贝在未来样样都做到最好。他坦言,论服务,西贝不可能超越海底捞;论档次和品质,不可能超过净雅;论管理的精细度,更不可能超过西式快餐。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长处,这个长处表现在哪一方面,是由创办者和团队的“基因”决定的。
贾国龙的“基因”是什么?他自己评价,就是“超级吃货”, 遇到美味则不可自持。他还要求经理级及以上的员工都成为美食家。
在西贝的菜单中,有一道菜叫炝炒牛心菜,就是炒卷心菜。几年前,西贝请来一位大厨传授经验,午饭时,大厨在员工餐厅随手炒了这道菜,贾国龙一尝,顿觉混然天成,美味无比,坚持将其引进了西贝的菜单。如今,这道38元的炒卷心是点单率最高的菜品之一。
在贾国龙看来,美味其实与档次无关,凡自然天成的美味都能带来美好的感觉,这使他逐渐成为“自然烹调”的坚定拥护者,越来越反感人工调味品,甚至有些过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贾国龙的影响下,西贝的团队也逐渐养成了共同的美食“基因”,怀着对美味的热爱和苛刻,为寻找和传播美味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方向和方法。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瑜伽饮食观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1.当今瑜伽练习侧重体式的习练,缺少瑜伽饮食观的指导;2.对三种典型的饮食结构对照与调查中发现,东方、地中海的膳食结构与瑜伽饮食观有诸多类似,饮食中都有多果蔬、植物类食物占较大比重,并且经过研究发现植物类饮食有助于“富贵病”的预防和康复。
关键词 瑜伽饮食 膳食结构 瑜伽
一、膳食结构分析
合理的膳食对人体健康的意义重大,坎贝尔父子合著《救命饮食》中对饮食的重要性的有关阐述“从全球研究者所积累的证据来看,饮食方式对预防癌症的发病率有突出作用[1]。”当今社会存在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饮食结构,为瑜伽饮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西方膳食结构
粮谷类食物过少,动物性食品或食糖占较大比例,因而具有高热量、高脂肪(胆固醇)、高蛋白质的“三高”特点。优质蛋白质比例高,无机盐、脂溶性维生素和B族维生素摄入量也高。
(二)东方膳食结构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以动物性食物为辅,食物多为粗加工。人均年摄取粮食110kg,动物性食物135kg左右。1.膳食结构以谷类为主;2.果蔬以及粗粮丰富,故膳食纤维摄入比例高;3.蛋白质摄入以豆类及豆制品为主,糖类摄入量低;4.丰富的调味品,如葱姜蒜可起到降血脂、改善食欲等功能。
(三)地中海膳食结构
居住在地中海地区(希腊、葡萄牙、西班牙为代表的14个国家)的居民所特有的饮食模式,突出特点是饱和脂肪摄入量低,不饱和脂肪摄入量高,膳食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较高。1.其以使用橄榄油为主,有助于降低人体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2.同时还具有增强心血管功能及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3.该膳食模式摄入动物蛋白以鱼类最多,豆类摄取量高于其他两种膳食结构。4.该模式中果蔬总量高于东西方膳食模式。5.饮酒主要以红葡萄酒为主,红葡萄酒现已研究证明有降脂、降血糖、强心、抗衰老等多重功效。
从调查可了解地中海结构最佳,东方结构次之,均优于西方结构。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水平的大幅提升,物质供应丰富及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致使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大幅变化。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十年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呈现以下三种趋势:1.口粮消费的加速减少,即传统以谷物为主食的饮食结构正在瓦解。2.肉类消费大幅增长,特别是猪肉和家禽的增长幅度最大。3.油料消费快速增长。在这种健康教育缺失的背景下,富贵病、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
二、瑜伽饮食观
瑜伽饮食文化是古印度本土文化孕育的产物。瑜伽理论观认为:人受物质自然界三种属性(力量)的影响,即善良(Sattva)、激情(Rajas)、愚昧(Tamas)。与此三种属性相对应的瑜伽饮食观可理解为悦性食物、变性食物与惰性食物。奎师那在《薄伽梵歌》中说,为了悦性的发展,适宜的食物是可口的、有能量的,使人愉悦、有活力的,可以在食物中选择与自己身体系统和练习相合的食物。
(一)悦性
新鲜,色香味美,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吸收。包括:新鲜水果或果干、果汁、大部分蔬菜、谷类及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等。可以帮助培养高贵的情操,使身体变得健康、强壮、精力充沛,同时还使心灵愉悦纯洁,思维敏捷,心灵处于平和与稳定。
(二)变性
提供能量,有益身体但不益心灵的食物。如:肉类、鱼类、洋葱,菇类、菌类,芥末、过度烹饪,烧烤、煎炸及过度加工的食物等。会使人身心变得好动,使用过量以及长期食用,也会易引起精神亢奋、过大的情绪波动;喜好争斗,甚至产生憎恨、嫉妒等情绪。
(三)惰性
辛辣味重,不新鲜,陈腐的食物。包括葱、蒜、咖啡、浓茶、尼古丁,太辣太咸的食物,以及零食快餐、糖、汽水和巧克力等。长期食用,会干扰和刺激人的情绪,使人心绪不安,脾气暴躁,固执己见,容易引起身体和精神的不平衡。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依照瑜伽的观点,食物价值的高低,并不依据食物本身所含营养的多少,而是看重食物的质量和使用方法,所以在烹饪方法上需要有所区别,如:同样的食材,清煮和烤出来的食物完全不一样。
三、瑜伽饮食的科学性
瑜伽理论讲“如果一个人想要在练习瑜伽时拥有敏锐和警觉,就得改变他的饮食习惯”,瑜伽练习需要结合饮食能够效果最优化。瑜伽饮食观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烟限酒;(四)心理平衡。瑜伽的健康理念与此四方面都有高度吻合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四、结语
瑜伽是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的一剂良药,瑜伽饮食对现今饮食的指导也具有重要意义。现今的瑜伽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侧重于体式的练习,弱化了瑜伽饮食。常言道:病从口入。在瑜伽练习过程中若能够遵循科学的瑜伽饮食观,将有助于身体各方面机能更好的提升,有助于热爱瑜伽的人们树立正确的习练观念。
一、美术课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他文化课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首先要确立美术课的角色观念,笔者认为美术课应该扮演成一门调节课、放松课的角色。如果将本该轻松、活泼、让人快乐的美术课用严肃、死板、令人压抑的教学方法,灌输给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这样就失去了美术课本该具有的特点。如果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保持快乐、心情舒畅、兴趣盎然,那么学生就会感觉美术课原来是索然无味,与想象中的美术课形式相去甚远,这样的美术课非但不能发挥其调节身心的作用,反而会增添学生的负担,加重学生学习的沉闷气氛和劳累程度,更谈不上陶冶性情了。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关键之一就是美术教学要遵循快乐体验原则来进行。
在我们附近一所学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该校初二上美术课,当任课教师兴致勃勃的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却见黑板上写着“我们讨厌上美术课!”见此情形,教师自然大为恼火,愤然罢课并很委屈地向校领导汇报此事。事后校领导通过调查,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这位老师在上课时通常就是简单的照章宣读,然后就叫学生做作业,这种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每次的美术课上,许多学生或聊天、或做其他作业、或看其他方面的书籍。老师自然不能容忍学生的这种表现,便每上一节课都要花去很多时间罚站学生、训斥学生、没收学生的作业本和书籍。这样一来,美术课经常成为“惩戒”课。不但使原本希望通过美术课提高自己美术技法和审美能力的同学不能学到东西,而且使对美术课本来就不感兴趣的学生更是增加了抵触情绪。
二、应该把快乐体验作为美术课的重要形式
美术教学只有通过让学生参与美术活动,接触美术作品,以使他们获得对美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术修养为目的。而美术审美体验的主要内容或表现形式应该建立在愉悦基础上,没有获得过美术课堂学习快乐体验的人是谈不上提高审美能力和美术修养的。如同没有品尝过各地的美食,就不可能增强对饮食文化的鉴赏力和提高自身的饮食文化修养一样。可见,快乐体验本身就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形式,而且这种体验又是通过美术教学来获得的。可以说这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之一。
记得这样一个实例,笔者为了上好初中《漫画》练习这一章节的课,特地剪辑了一段段视频资料带给学生,大家被喜剧的形式逗得前仰后伏,从令人捧腹的相声、小品、滑稽剧中非常清晰的了解了一些有特点的笑星,如陈佩斯的光头、李金斗的大鼻子、马季的小眼睛、赵本山的腰子形脸等,紧接着笔者趁热打铁,介绍漫画的创作原则,如“夸张”“变形”等手法,学生在快乐的形象回忆和造型体验中完成了漫画像的学习和创作,下课钟响了,同学们还不愿放下画笔,这种自发流露的学习热情一直激励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多动脑筋,创造更多的科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从长期实践中发现,学生不是不热爱美术,而是教师没有用他们喜爱的教学方式去引领。只要方法得当,一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要学会利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快乐
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托共鸣的师生情感,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参与美术活动。只有当学生从说教、强制、灌输的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产生一种对美术的向往和渴求,美术教学中的快乐体验才得以完整的实施。因此美术课堂要创造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笔者经常带领学生到户外活动,农村虽然没有名胜古迹,但也不乏小桥流水、绿树芳华,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畅玩,他们陶醉于不腐的流水、灿烂的云霞、撒欢的野兔、盘旋的飞鸟……,使他们认识学习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存在于生活中,他是这样的丰富多彩且与自己又是那么的靠近,从而也就挖掘了他们埋藏心底的创造能力,最棒的美术作品也就产生了。在县市举办的学生书画比赛中我们学校的学生屡屡获奖,看到学生有了收获,老师笑了,手捧奖状的同学脸上洋溢的笑容更加激发了他们对美术的热爱,那是被获奖成就感所激发出来的最真切的愉悦体验。
在此,我们可以把美术教学快乐体验原则理解为: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必须处于一种快乐的状态,都获得美感满足,都感到意趣盎然,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所具有的愉悦身心的特点,组织和启发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参与艺术活动,既使教学活动充满愉悦性,又使学生获得美术审美的快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