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资产数字化管理

资产数字化管理

时间:2023-09-21 17:34: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资产数字化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资产数字化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云数据;独立学院;资产数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4-025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云数据信息化的发展十分迅速,云数据信息化在整个云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云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云数据信息化的发展是云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基础;另一方面,云数据行业标准化体系的工程建设实际上带动了云数据行业信息化标准相关体系的构建,并且让云标准体系的建设成为当前和以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所必须解决的云数据信息化工程。数字化信息平台是云数据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云数据信息化而言,能否做好数字化信息平台至关重要,数字化信息平台直接影响到云数据信息化能否健康、稳定的发展。现实要求云数据信息化亟需提升自身的数字化信息平台。虽然云数据信息化在云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从其整体发展来看,依然存在着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的顶层设计与整合、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已经迫在眉睫。

1 技术概述

独立学院数字化业务系统的开发技术对于系统架构设计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从静态网页设计和动态网页设计两种设计模式来看,动态网页设计更加适合独立学院数字化业务系统的WEB主页设计。对PHP、JSP和ASP三种语言进行比较来看,PHP相较于JSP和ASP来说开发难度较大,且只适用UNIX平台,对组件并不支持,JSP的安全性较好,采用编译后执行的方式,ASP跨平台兼容没有PHP和JSP好。

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经过对用户需求的详细分析,独立学院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资产信息的管理

作为一个独立学院,资产是基础,资产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于资产信息的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不仅仅是简单的录入信息,进行查询。资产信息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信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管理,通过对资产信息的管理与分类能够方便独立学院的云端管理员对不同种类划分的资产采取相应的数字化策略,从而促进高效率的实现。

2.2 云端管理员信息的管理

一个独立学院通常会存在多个云端管理员,对这些云端管理员的信息管理也至关重要,一般包括增删改查云端管理员相关信息的操作。了解与分析云端管理员的信息就可以即时透过云端管理员得知资产的信息,同时也能评价统计他们对资产数据的定义。

2.3 云存储信息管理

独立学院最重视的就是云存储的信息。现在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云数据行业不同群体对云存储有不同的要求,各大云数据独立学院不但要根据人群的差异开发不同云存储,这些云存储在价格制定以及资产最终受益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同时云存储种类繁多,信息复杂,进行人工管理将会非常繁琐,所以该管理系统也应该包括对云存储信息的管理,例如基本信息的增删改查等操作,为资产管理进行提供可靠的数据。

2.4 数字化信息的管理

系统的核心部分就是对数字化信息的管理。通过这一功能,就能实时了解、把握和管理数字化信息。

第一,把所有云端管理员的相关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并进行统计,将这些云端管理员的信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排序筛选,也简化了查询人员的工作。

第二,系统还能更加详细地对比各期数字化成本和数据定义,例如和上个季度的相关数据定义做比较,或者按照不同资产群体划分进行数据定义比较。在这些对比的结果中,独立学院的决策层能够更加容易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

第三,系统还应该进行数据管理。在资产通过相关方式进行询问时,数字化人员就能根据资产提供的信息有效判断资产所需的云存储和服务。同时,要利用各种数字化活动和手段来尽量留住资产。对于数字化机会的管理,有利于增加新资产,提高数据定义。系统同样可以进行数字化机会的增删改查操作。

第四,系统还能够针对资产开发实行统一管理。某些相对重要的资产往往需要独立学院自己从云数据中去挖掘,通过系统的这一功能,独立学院领导就能把这些潜在资产分配给一部分云端管理员。再由云端管理员分析自己负责的潜在资产的研究,探索他们的需求,设计出相关云存储模块。

2.5 权限管理功能

权限管理设置对于一个系统的数据真实性和安全性的保障是至关重要的。权限管理指的是等级不同的访问者能够访问到的数据深度和广度都不相同,从而实现数据保密。对于独立学院来说,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通常包括了资产存单、金钱、资产资料、员工资料等各类信息,有些信息不能公之于众,所以通过设置权限就能更有效的保证信息的安全。通过该功能,可以给不同等级的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

3 模块实现

3.1 数据管理模块实现

系统中的资产类目信息的管理对象为云数据公司的所有资产类目讯息进行管理。具体操作主要有:资产类目的增加、资产类目的删除、资产类目信息的修改和资产类目功能的查找等。系统平台内对资产类目讯息管理的界面包括资产类目讯息查找以及结果展示两部分。当资产或者公司内部员工进行查询的时候,可根据资产类目的类型、名称、编号等关键词搜索资产类目。具体查找的结果展示在下面的GridView列表中。查询讯息的具体操作时,系统会依据外部输入的讯息形成系统自身可以认可和识别的SQL语句的形式,然后对SQL语句进行初始化select * from CP where 1=1。系统受到来自外部的查找条件时,做以下操作语句:Condition+=条件。经过上面两个步骤的执行,系统把SQL语句与条件变量统计成一个完成的查询语句条件,再将形成的查询语句条件与数据库进行连接和匹配,找到最终的查询到的讯息,并进行输出显示。

3.2 查询统计模块实现

查询统计分析以云数据公司以往的数字化成绩状况为统计对象。为了将更直白超能的分析数据呈现在管理人员的面前,系统会分为好多种的统计方法。比如,该系统可以查看特定时间段内卖的较好的云存储,特定时间段内的不同资产类目的销售情况等等。为了使统计查询的界面显示美观实用,系统特地运用.net插件。之所以使用这中插件,是因为它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图标使用工具。接下来,将分别阐述资产类目种类的数字化统计以及资产类目数字化总数两个统计的实现过程。在两个统计的实现过程中,首先对资产类目的种类做分类处理,接着将分类的资产类目用字符串的额数组形式表示。而后采用GetZE方法。此方法以资产类目的种类,数字化是初始时间、终止时间、数字化总数为系数。调用此方法就很容易的额得到各类资产类目的数字化总数。具体GetZE的操作过程为:第一步,资产类目分类处理时,将分好的资产类目置于树形结构形式,第二步,确定要查询统计的类的对象,依据对象对树进行遍历,找到以该查询统计对象为根的所有的节点。此遍历过程主要采用递归遍历的方法,并将跟节点的子节点放在一个已经提前定义好的List变量中。接着对该新变量进行遍历,层层递进,直到找出所需要的所有别的资产存单讯息,然后针对找出的各个系数进行计算,得出总额。最后一步就是把前面得到的各种数据捆绑在数据系统的控件当中。

4 结语

在云时代的影响下,本文在对独立学院数字化业务的流程进行细致的需求分析与研究调查后,采用科学的开发方式,根据需求分析对独立学院数字化业务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设计,使独立学院资产数字化管理结构得到更为合理的运用。本文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描述,再提出科学有效的方案来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独立学院资产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数字化营销;网络营销

数字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生存是关键因素。各种数字化技术将融入企业从研发、生产到营销的整个业务过程。特别是随着整个社会Internet使用进程的加速,电子商务的不断繁荣,企业营销环境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顾客需求瞬息万变、营销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如不能适应客户“个性化营销”、“深度营销”、“微营销”等需求,不能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响应市场的变化、不能持续改善客户满意度,便不能生存与发展。

一、数字化营销

(一)什么是数字化营销

数字化营销(Digital Marketing,DM)是指企业为了促进产品销售而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营销对象和营销行为展开的一系列如调查、宣传、策划、包装、企业经营理念传播、公众消费趋势的引导、推销和促销等活动。它要求企业以营销活动为对象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信息集成、应用与共享系统建设。它将企业各部门、各区域、甚至商务伙伴的信息通过数字化、标准化、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传输,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利用各类信息源,构成一个完整的营销信息模型,以便于彼此间通过网络这一信息高速公路相互查询、协作、共建共享,并避免信息源、知识源的浪费和低水平重复,从而提高营销活动的效益和效率,带动企业的全面、高速度、可持续发展。

(二)数字化营销的深度理解

1、数字化营销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

人们对数字化营销普遍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数字化营销应该作为一个技术问题来考虑,而不是作为一个营销管理问题来看待。造成有的企业认为只要建立了营销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CIS(客户信息系统)等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把各种营销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就实现了数字化营销。而实际上数字化营销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企业对数字化认识不足以及营销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定位不准确将造成数字化营销的失败。

2、数字化营销不仅仅是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Network Marketing,NM)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更强调运用网络技术实现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在线咨询、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等营销工作。而数字化营销更强调能够把营销数据变成营销信息,把营销信息变成营销知识的一个很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此网络营销只是数字化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生存在数字化时代的企业最终将成为一个全面集成的数字化企业,它是建立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框架和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能够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的成长数字化方案。

3、数字化营销是数字化时代的营销哲学

数字化已深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所有社会领域的“主概念”,它向各个领域进行渗透,甚至成为支配诸多领域的重要机制。但数字化营销的实施并不仅仅是将企业营销业务与数字化技术相匹配的过程,而是要以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为目的,真正解决“企业的生续力”为目标,通过重组营销管理模式,改造营销管理手段,优化营销业务流程,从而实现营销管理创新。因此数字化营销必然是一个以营销管理创新为导向的变革,是企业在数字化生存时代的营销指导思想。企业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营销管理模式,把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环境适应能力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首要问题。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数字化营销

电子商务主要是指交易方式的电子化,可以将电子商务简单地理解为电子交易,电子商务强调的是交易行为和方式。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的发展

随着国际互联网商业应用的不断普及与深入,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重心已逐渐由若干年以前的企业内部的内联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外联网转移到无所不能的国际互联网上来。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而在这当中,最重要的、最能体现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差别和优势的是信息流、资金流的电子化。可以说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包括与外部客户的、内部运作的和与后端供应链之间的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而数字化营销的核心目标就在于营造良好的网上经营环境,使企业和其目标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达顺畅。

无论传统企业还是网络企业都需要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营销拉近了企业与国际互联网之间的距离,拓展了企业的电子商务视野,加深了企业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企业的电子商务目标变得更为清晰、具体,并且唾手可及。

虽然全程性的电子商务必须解决与电子支付相关的技术、经济和法律等问题,同时也要有高效、低成本的配送系统的支撑。但对于各类企业而言,在具备这些条件之前,数字化营销可以率先开展,并给企业带来效益。而企业介入数字化营销,则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问题。企业即使还没有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站点,也依然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国际互联网黄页、电子邮件、网络广告、网络信息等手段来开展数字化营销活动,而且成本也在大多数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其效果也是不错的。由此可见,数字化营销要解决的是电子商务信息流中与客户之间信息双向沟通的问题,是企业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先行环节,因而它不仅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数字化营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国际互联网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使网络经济时代的超时空发展扩大了企业经营的空间,贸易双方可随时通过国际互联网洽谈商务。数字化营销就是利用互联网的超时空特征来展现出这种营销方式的极大魅力,使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并已成为市场主流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它所具备的竞争优势:

1、人性化优势

当今时代,无时无刻不在提倡“以人为本”。国际互联网络上的营销活动是一对一的、理性的、客户主导的、非强迫性的、循序渐进式的,是一种人性化的营销活动。它可以避免强势推销的尴尬和干扰,并通过信息提供与交互,与客户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客户将拥有比以往更多的选择自由,其购物更显人性。而企业也可以根据客户的反馈信息通过自动服务系统提供特别服务来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因此,数字化营销是一种强调个性化的、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方式。

2、经济优势

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营销活动,实质是一种无空间、时间限制的信息的交换,代替了以往的交换形势,由查询商品信息、商品订购至交易完成以及售后服务在合法的条件下不受任何限制的一气呵成,是一种全程的营销渠道。此外,企业还可以借助国际互联网将营销活动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和协调实施。因此,企业可节约大量的生产销售成本。而客户则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惠的价格,甚至可绕过中间商直接同生产者进行商务活动,能以更低的价格实现交易,使企业与客户实现双赢。

3、服务优势

数字化营销依托于国际互联网,在国际互联网上可以展示商品目录,提供有关商品信息的查询,可以通过网络和顾客做互动双向沟通,收集市场情报,进行产品测试与消费者满意调查等,是产品设计、商品信息提供以及服务的最佳工具,为厂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网络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快捷、准确,能够及时反映客户的意见,及时与客户沟通,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努力改善与客户的关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在国际互联网上开展营销活动,使整个市场充满了活力,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使客户拥有了更大的权力。因而企业只有不断改进服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可持续发展优势

国际互联网的使用者数量快速成长并遍及全球,使用者多属年轻、中产阶级、高教育水准的群体,由于这部分群体购买力强且具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因此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主体。国际互联网还是一种功能最强大的营销工具,它同时兼具渠道、促销、电子交易、互动客户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分析与提供等多种功能。它所具备的一对一营销能力,正符合了直接营销与关系营销的未来趋势。此外,数字化营销是建立在以高技术作为支撑的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上的,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投入和技术支持,改变传统的组织形态,提升信息管理部门的功能,引进复合型人才,使企业才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由此看来,数字化营销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的优势是其它以往任何营销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这种营销方式也是网络经济时代的趋势。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的应用

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就应该掌握营销策略,深入的开展数字化营销。在以国际互联网为媒介进行商务活动的电子商务时代,导致了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如何借助有效的营销手段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与全球范围的大竞争,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的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数字化营销的理论基础是从财务管理中杜邦分析法中延伸出来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资产净利率的高低。而资产净利率又受两个指标的影响,一是销售净利率,二是资产周转率。要想提高销售净利率,一方面要扩大销售收入,另一方面要降低成本费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资产占用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影响资产周转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产总额,由杜邦分解式和杜邦结构图均可见:销售净利率越大,资产净利率越大;资产周转率越大,资产净利率越大;而资产净利率越大,则净资产收益率越大。数字化营销的信息反馈机制主要是加快资金周转率,提高企业财务投资中心的效益,降低库存损耗,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降低利息损耗,降低成本中心的成本。对利润中心来讲主要是扩大产品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来提高利润中心的效益。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要解决的问题

1、解决企业营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企业盲目地生产,是企业由于对市场销售的情况无法及时统计和做出反应,从而造成产品库存加大,资金周转时间加长,货款回收不及时等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降低了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盈利能力。而且也影响企业的形象,降低了企业品牌的价值。

2、解决促销的局限的问题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各商家为了促进产品销售,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各样的打折、促销外加礼品赠送等满天飞。但是,纵观大多数商家的这些行为,都只是为促销而促销,并没有将市场营销的其他元素通过促销行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造成市场在促销过后人走茶凉的局面。促销一方面使企业利润下滑。

3、解决广告效率不高的问题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媒体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的快节奏和娱乐节目的繁盛导致消费群体对广告接受效率的大大降低,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天要受到500次广告的骚扰,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5000次。一方面企业花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广告宣传,而另一方面广告的有效率却在大大降低,曾有人用短信互发了200万条信息,回信者只有50人,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广告没有针对性,就是对消费群体没有根据消费情况进行细分,也就是没有探明鱼群的所在,漫天撒网而所得甚少。

从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的出发点可以看出,数字化营销不仅是对经销的产品信息化处理,而且更是企业管理一个重要延伸,数字化营销就是将经销实际运作中所涉及到的资源数据,各类下线经销商、分销商、终端的基础数据,销售及服务所产生的数据,终端及消费者所反馈的数据和产品真伪所给定的防伪数据等等,进行收集整理,集中分析处理并用于企业生产的指导和管理。

四、结束语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服务是给企业营销一个快速精确的营销数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大增强企业和客户,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交互,目的使企业管理更容易把握管理的火候,数字化营销服务可以做到智能化,不简单是一套软件,一个系统,一个模型,也不是像财务管家婆一样是一套财务分析软件,人的智能和营销系统准确的信息反馈加起来要远远胜过一套软件在企业的实施,因此数字化营销的服务比EPR或软件管理更适合中国的管理现状,是营销理论的一个革命性突破,对企业的管理效益是一次巨大的提升。

事实上,尽管数字化营销具有诸多优势,但就此说中数字化和传统渠道、整合线上和线下营销,更大程度扩大和目标顾客的信息接触点,根据传播渠道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传播内容,从而更有效的实现销售信息和品牌信息的消费者认知,这才是成功营销的哲学。

参考文献:

1、王霆,卢爽主.数字化营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梁宏秀.浅议数字化营销[N].经营有道,2005(212).

3、赵淑琴.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数字化营销[N].甘肃农业,2005(228).

4、比尔・毕晓普著,刘大鹏等译.数字时代的战略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杨占生,杨颜憧.模式交易――数字经济运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布雷德・艾伦・克兰多著,劳帼龄译.战略化的电子营销――管理电子商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第3篇

关键词:媒资管理系统;系统设计;系统特点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广播电视更是处于领军地位。数字化是网络化的基础,网络化是数字化的目的。只有节目资料的数字化才能实现广电行业的网络化、信息化。因此,电视台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数字化的必经之路。

媒资系统集视音频资料的收集、存储、编目、检索、交换和服务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视音频资料存储系统化、平台网络化、管理科学化,是各地广播电视台努力追求的目标。

1 萧山电视台媒资系统产生的背景

萧山电视台始建于1987年。成立二十多年来,台内节目生产制作能力不断提高,节目内容日益广泛,积累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的媒体资料,它们涉及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是萧山电视台历年来财力投入的结果,更是全体员工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萧山电视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由于保管条件有限,以及磁带本身寿命及录像机格式的限制,台内部分磁带出现报废现象;以磁带为载体的管理方式也给节目的再利用造成了困难:查找一段媒体资料往往需要数小时、数天时间或者干脆找不到;以磁带为载体,也导致节目资源无法共享。另外,萧山电视台已于前期建立了数字硬盘播出系统、新闻制作网络、栏目制作网络等数字化制作播出系统,而落后的媒体资料管理方式却无法实现数字化节目归档、存储以及网络化、自动化媒体资产检索、回调,不利于全台的数字化运作。

在这种情况下,萧山电视台构建了媒体资产运营管理系统。根据台内实际情况,我们将该系统的建设目标定位为:建立全台的媒体内容存储中心;建立全台的媒体内容服务中心;建立全台的媒体内容数据交换平台;整理和保存、拯救珍贵的历史资料;满足现有网络节目的归档、存储和调用需求;满足电视台未来新业务的拓展需求。

2 媒资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2.1 媒资系统的核心功能

媒资管理系统通过对节目资料的数字化采集上载,利用海量存储和分级存储管理技术对数字化文件形式存在的节目资料进行长期、可靠的存储,在计算机辅助编目技术帮助下对节目资料完成完善详细的编目,最终使用人员可以比较方便的从检索系统查找精确到镜头的节目资料,通过下载系统将所需资料传输到在线非编系统。总结起来说媒资系统的5大核心功能就是:采集上载、编目、节目存储管理、检索、下载再利用。

2.2 系统整体结构

大型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构建在FC+以太的网络平台之上,其中上载工作站、下载工作站、MDC服务器、迁移服务器、转码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高速磁盘阵列同时连接在FC网和以太网上,主要的非结构化媒体数据对象(高码率、低码率视音频数据等)可以通过高速的千兆以太网或FC传输,其它管理控制信息、数据索引信息、数据请求信息通过以太网支持。

3 业务模式、应用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是围绕电视台的各类业务进行的。节目资料由总编室媒资科进行管理,萧山电视台媒资管理系统包括6台上下载编目工作站,九台媒资管理服务器、在线磁盘阵列、近线数据磁带库和一整套完整的存储管理系统。系统最大特色在于集节目存储、数字化保存、再利用功能于一身。

萧山电视台媒资系统各主要业务流程为:

(1)上载:录像机输出的视音频信号通过媒资业务工作站上载完成数字化,生成时间上精确同步的高、低码流文件。

(2)导入:通过导入模块将视频数字化媒体文件导入D3-MAM系统,并可在导入的同时生成两路不同码率素材,系统支持DVD、CD、P2、蓝光、1394等接口。

(3)质量检测(QA):上载或者导入的高低码流文件可以进行回放,检测素材质量,如果质量有问题则需要重新上载或导入。

(4)编目:利用编目模块可完成对节目详细编目信息的标引和录入,支持编目自定义。根据我台的业务需要,一般将视频资料分三层编目:节目层、片断层、镜头层。

(5)入库迁移和存储:编目完成后,可以手动将资源迁移到数据流磁带库中,或者用户可以选择将高码流文件迁移到数据流磁带库中,而将低码流文件及关键帧信息分别存储在盘阵的媒资低码流存储区和关键帧存储区内。

(6)检索:用户可通过全文检索、参数检索等多种检索方式查询节目素材。在检索过程中,低码流视频在检索端可以实时浏览,系统支持分段回调,可以直接在低码流上标记出需要下载片段的入出点,然后选择下载或者导出模块。

(7)数据回迁:如果资源状态为近线,那么应该先切换到迁移模块,手动将高码流文件从数据流磁带机/库回迁到在线状态。

(8)下载:下载模块将系统中保存的数字化媒体资料输出到非编。

(9)导出:导出模块可以将资源导出到指定目录,同时支持转码生成多路不同格式的目标文件。

总的说来,萧山电视台的媒资管理系统是应用与实际结合非常完善的媒资管理系统,建成运行以来,极大的方便了萧山台的节目资源管理和再利用,使节目资源更有效利用,管理更科学、规范。

第4篇

媒体资产的概念

对于媒体资产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对其中的一种观点颇为认同: “所谓‘媒体资产’,广义上来讲,包括媒体所拥有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储备的资金等属于媒体的一切财产;狭义来讲,就是数字资产,即媒体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有价值的各种数字化的信息和内容”。

对于广电业来说,音像资料是历史文化资源的一种保存形式。从“音像资料”到“媒体资产”,这不仅仅是对一种事物形态归纳、表述的变化,而是对其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的提升和转变。当今世界是一个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覆盖的无极限,新媒体的视听形式不断创新,人们对知识信息在广度、深度上的海量需求和信息交换,催生了音像资料保存手段的革命,同时也让人们对音像资料——媒体资产的资源价值有了一个颠覆性的认识,使音像资料所具有的巨大资源价值得到凸显,从而开始了对其内容资源的重视、保护、研发大战:谁掌握了内容资源,谁就具有核心竞争力。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划分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节目内容平台的中心,是一个集音频视频数据数字化、编目、存储管理、检索和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该系统就如同一个媒介的全天候全方位管家,它将各种媒体资料,包括视音频资料,文字,图片等纳入统一的管理之下,使得存储、利用、再利用更加方便可行,实现媒体资料的资产化和价值化,为媒体资产提供了收集、保存、查找、编辑、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不仅使新的业务,如数字电视,网络媒介能够获益,还可以简化和提高以往素材的再利用过程,同时对于传统的业务,例如新闻制作,节目制作也能产生新的提升。

随着电视台和业内厂商对于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逐步了解,渐渐的,对于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面向对象进行了划分,进而细分出了功能和侧重点不同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制作生产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即制作型的生产媒资,面向电视台节目编辑、制作的生产模式,通过网络设备与媒资提供的服务,各个制作站点可以共享媒资库中的资源,进行资料的高效浏览与使用,实现上载资源的第一时间共享,提升节目生产的效率。

播出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即播出型的媒资系统,面向电视台播出业务的需要,与制作系统、总编室系统、播出系统及生产管理系统的全面配合,完成对播出素材的存储、检索和管理。系统针对播出业务的特点,提供了自动、高效、安全的管理策略。

新媒体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即面向于网络,手机,IPTV等新型媒体的媒资系统,这种媒资资产管理系统应用于新型媒体的独特运作方式,将电视台中的媒体资料经过统一转换分类,搭建专用的流媒体和管理平台,实现面向富媒体的资料供给。

资料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为各生产系统及生产媒资提供海量资料的存储和检索手段,在对资料进行深层次的整理和编目后,给各业务系统今后的资料再利用提供更有效的途径。同时,资料媒资也承担着传统资料和外购资料的数字化和编目,提供统一的版权管理、使用统计和计费,统一对外资料和进行资料交换。

针对不同应用环境搭建不同功能特性的媒资系统是符合电视台实际发展需要的,这样的建设方式,能够有效的保护投资,使得物尽其用,其建设价值能够在较短的周期内显现出来。同时,各种特性的媒资系统之间又存在着共性,这使得不同的管理平台之间能够很好的承前启后,完成全台媒体资源的“四化”(数字化、网络化、流程化、效益最大化)管理。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概述

下图是新闻生产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逻辑示意图,图中的虚线框中的部分为生产型媒资系统,负责电视台新闻网等系统的媒体资料供应,同时解决子系统间的互联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系统一方面通过SOA架构的数字管理平台(DCMP)提供编目、转码、迁移、等一系列公共服务给接入的子系统,同时融合播出型媒资的功能在其中,达成面向播出系统的节目备播和资源管理。另一方面,与全台主干平台系统相连,进而完成同全台中心媒资系统、全台收录采发系统以及高清生产媒资系统的联通,使得从媒体资源的收录采集,到媒体资源的编辑利用,再到媒体资源的归档再利用通路整个贯通,让精细化的内容管理覆盖到整个全台业务流程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标清生产媒资中的编目规则包含于全台编目细则之中,从外派的记者到制作网编辑人员再到标清生产媒资资料管理人员所记录的编目相关信息均可以最终继承到中心媒资的深度编目中去,既提升了对于媒体资源描述和记录的精准度,又降低了最终深度编目的复杂度,使得台里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该管理系统通过采用符合台里资源使用习惯的生命周期管理策略,使得处于使用活跃期的资源均保存在生产媒资中,方便快速查询和调用,同时活跃度低的资源则归档到中心媒资,使得生产媒资的存储空间被有效利用起来,而近期进行专题制作需要的相关主题包会提前由系统资料员整理出来,推送到下载位置供前端编辑人员下载使用,变传统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的服务提供,这种改变传统被动式响应方式的主动“跨界”服务,将使媒体资产管理平台的价值产业链更好更快的建立起来。

“承前启后”

是媒体资产管理发展的必然

有学者曾今指出,在当今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推动着资料、信息和档案事业走出地域的限制,走向一体化,而媒体资产管理理念的引入使得广电系统资料、档案一体化管理成为必然。如今,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的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电视、电信、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已经势在必行,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传播方式的瓶颈即将打破,到时,坐拥丰富自主媒体资源的广电将迎来无穷的机会,而把握这些机会的基础就在于建立功能完善的媒体资产管理平台,使得内容服务可以面向多群体,多终端,满足不同受众对数字化传媒内容的新需求。

“承前”,媒体资产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广播电视业务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音像资料的数字化变为现实、使得人们有能力搭建网络化的工作环境、使得音像资料可以被自动化的管理、解放了劳动力,这如同当年工业革命一般,一旦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衍生物就如同雨后春笋般一涌而出。慢慢的我们发现,新闻生产、节目制作、成品播出等各个业务环节都越来越依赖于对媒体资产的管理。

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流程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数字化校园建设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最近很多高职院校觉得数字化校园提法有点过时,将目标定位在智慧校园上,但是笔者经过大量的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真正切合学校实际建设的不多,采用单业务系统运作的不少,业务流程变成了切合产品本身,信息数据部署分散,资源利用率低下,“信息孤岛”突出,通过数据交换进行“数据共享”,问题不少。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通过各种流程让教职工和学生真正将系统用起来。

1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任务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从2013年9月开始建设,其主要任务是淡化单个的业务系统,从3个维度分解业务流程: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整个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任务是:(1)建立一个标准规范体系:建立一个符合国际、国家、教育部和行业标准的,符合学校实际、能够规范学校各类应用长期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为各个系统定义统一的标准,包括信息标准、编码标准、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提供日常运维服务,是保障数字化校园系统规范、可靠运行的支撑体系。(2)建立一个共享数据库:建立一个涵盖数字化校园应用业务和与之关联的其他业务数据信息于一体的基础共享数据库平台,对数字化校园中的各种结构化数据,包括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3)建立一个平台: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统一身份认证,提高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2 建设三大中心

(1)一站式服务中心:建立一个涵盖各种数字化校园应用业务的集成系统,实现与教务、财务、固定资产等管理系统及未来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构建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整合全校各管理系统的数据与流程,为决策提供支持。

(2)教学资源中心:以教学资源为主线对学校的各种数字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网络化教学和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的制作、管理、及应用。

(3)校园服务中心:以校园一卡通及网络基础服务系统为核心,建设校园一卡通并实现与数字化校园核心平台、图书馆的无缝对接,对全校的学生消费、校内服务整合和管理。

纵观上述建设内容,就会发现业务系统建设是以流程为中心。流程中心是以工作流引擎为核心,从学校全局角度汇总了涉及学校运营管理的有关流程,是学校实现协同管理的基础。通过完整的工作流系统,把学校的日常管理运营、服务支持和管理监督的制度要求“写”入信息系统,使得信息系统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传递到正确的人,由流程驱动岗位与岗位之间协作完成运营管理工作,实现流程管理。通过工作流系统,学校教职员工可以在线处理日常业务流程。通过工作流系统,教职员工可以集中处理各相关业务流程。

(1)流程导航中心是从学校全局角度汇总学校各运营管理流程的流程网站地图。通过导航中心,教职员工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各相关工作流程(见图1)。

(2)流程处理中心为教职员工提供了处理流程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与教职员工相关的待办的任务、发起的任务或参与的任务等。

(3)提供功能完善的工作流的管理和监控功能,同时更可对工作流的信息进行重新配置,如工作流设计监控,流程处理过程中对流程的流转进行干预(或者叫任务的改派),工作流的终止等。

(4)在流程活动分析模块,支持自动生成流程分析表,如总耗时分析、最大耗时分析等各种分析表,以图表的方式展现性能,以直观的形式让管理者可以发现系统资源的利用情况,并通过图表发现、排除问题,为优化学校流程执行效率提供支持。

(5)根据流程表单和审批节点,设置流程的告警或提醒信息,系统进行预警或催办。预警及提醒方式包括:系统消息、短信提醒等。

(6)在工作流中设定异常指标和异常管理机制,当异常指标达到阀值就可以启动相应流程或知会相关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尽量做到防范异常情况的发生,提高发现异常情况及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

由于学校的党政部门、行政机构、后勤服务集团、财务部门等与学校各学院之间均有联系,因此信息平台可以建立各学院内部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平台,方便重要问题的讨论、上级对下级的工作汇报,从而提高高校数字化建设的管理效率。

一般一个学校的流程业务可以分为办公、后勤、人事、学工、财务等几大类,每一个大类和具体的业务流程根据其分管的职责范围确定。办公大类里面的业务流程又分为发文申请、部门通知、请示申请、会议室申请、派车申请等;后勤类则分为报修、报修投诉、采购申请、资产调拨、资产报废申请;教学类分为调课、成绩录入、成绩查询、成绩统计、图书查询等;人事类分为论文登记、科研申请、培训登记、职称评审等;财务类分为工资查询、项目预算等。另外,在流程中需要处理的事情通过待办事宜来处理。如一个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想要进行资产调拨,其流程从二级资产管理员开始,依次经过调出部门负责人审批、调入部门负责人审批、调入部门资产管理员确认、后勤处审核并备案,其流程监控如图2所示。

一般建设思路是按照各个业务系统建设,比如建设学工系统、教务系统等。但是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思路中,则淡化系统的概念,强化流程的思想。系统是为职能部门、管理者服务的,这只是学校群体中的很少一部分人,大多数教职员工和学生面对的是各个流程,比如教师所涉及的流程大致分为:工资查询、报销(含出差、课题、项目等)、科研申报、科研结题、项目申报、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结题、资产采购、资产报废、报修、请假、申请选修课、成绩录入等。学生所涉及的流程可分为:请假、宿舍申请、选修课程、成绩查询、申请退学、医保报销、报修、补水补电、助学金申请、贷款申请、补助申请、离校申请等。这些流程其实属于各个业务系统,但通过抽取出各个业务,教职员工只需要针对具体的业务进行办理。目前整个学工系统所涉及的流程已经达到40多个,学生可以通过其门户办理相关业务(见图3)。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化气田管理 组织模型

中图分类号:TE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022-01

1 数字化气田管理存在的问题

以组织和管理为切入点,针对各个气田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数字化气田管理还有以下问题:(1)项目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施工组织复杂,工作交接困难,管理难度较大;(2)新老系统整合问题:原有自控系统陈旧,新老系统重新组态技术难度较大,改造工作困难。原有自控系统相互之间兼容性较差,重新组态技术复杂。(3)生产信息化采集数据应用问题:生产信息化采集数据仅在自动化系统内部进行监控应用,数据没有与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和气水井生产数据等进行贯通和应用;(4)组织部门存在问题:规模大,层次多,组织结构复杂,整体效率偏低,组织架构难以对气田长远发展战略形成有效支撑,组织内部权责不统一,无法较好的配合工作,对整体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利用率低,组织功能实现的有效性差。

2 数字化气田所采取的对策

为了促进气田数字化管理的有效进行,我们要采取以下对策:打造企业数字化管理组织文化;强化领导的示范作用;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建立数字化组织管理模式。总之,数字化建设作为油气田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被应用到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只有解决数字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走数字化生产管理的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3 数字化气田管理组织模型

企业要实现良好的运营,合理的组织划分是其有利保证。组织结构模型作组织业务工作展开的基础,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业务流程管理的有效性,绩效考核的合理性等方面至关重要,是保证企业高效运行的根本。因此,我们要对数字化气田管理的组织模型进行合理性的分析。

在传统组织模型和油田组织模型的基础上,以西南油田川西北气矿为主要研究对象,我们取长补短,并数字化油气田管理的需要,建造数字化油气田组织模型如下:

其组织模型可以分为:综合管理、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财务中心、生产中心和信息中心、HSE体系七大模块,各模块之间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对油气田开发运营的各种活动进行管理,将运营数据输入整个系统,实现用用数字说话,用数字指挥的目的。

综合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企管科、人力资源科、党群中心,其主要是对整个油气田的人员、薪资、环境问题等进行管理,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人的管理,即以人为本,因此综合管理模块是油气田正常运营的基础。

研发中心主要包括气田开发科、材料研发科和技术服务科,这是企业运行的动力。主管公司技术工作,全面负责研发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贯彻公司政策,执行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工作任务。对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及技术的应用是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保证其长远运行的基础,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开发周期表,按计划按时完成研发任务。

营销中心模块主要包括市场科和销售科两科分,满足目标市场需求的同时,开发新市场,完成企业赋予的使命。

财务中心包括审计科,财务科,投资科三大科门。是对油气田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及企业日常损耗的监控与核查中心,可以防止企业资金漏洞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保证企业资金运用,投资理财的正常运营。

生产中心模块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运行的管理,包括工程计划科、设备动力科、安全质量科、储运科四大科门,这是油气田运营的核心。无论地上还是地下操作都需要生产中心的全面支持,提供技术、设备、质量检测、安全危险预防等各方面的措施。

信息中心模块主要是建立属于油气田的信息平台,数字化管理是基于网络化的管理,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支持。数字化油油气田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和企业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产品设计制造、企业管理、生产控制过程以及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和集成化,提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制造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因此,信息中心是沟通企业各个管理模块的基石。

5 数字化油气田的展望

气田数字化建设是一项企业在变革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艰巨工程,涉及技术的创新,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再造,企业劳动组织架构改革,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等一系列创新,是企业的一次深刻的变革,需要从企业发展战略层面进行整体设计规划,保证数字化过程中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了有效的实现数字化管理我们要加强数据源的采集与研究体系的建设以及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总之,在未来,气田将是一个以数据为基础,全面实现自动化管理的智能气田。利用智能气田的平台,可以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气藏三维可视化,气田地上和地下做完整的表征和直观的表示,为寻找气资源、盘活气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服务。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重构

1数字化转型形势下的企业管理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发展时期,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引发了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了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推动了国内外制造企业在商业模式、管理运营组织方式、研发手段和生产制造等方面的转型和创新,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面临着全面的数字化重构[1]。

2产品实现过程的数字化重构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产品设计研发和制造的数字化,要围绕核心产品,以数据驱动及流程牵引,构建产品实现过程端到端数字化能力。在产品实现过程的数字化重构中,首先要以用户体验驱动的场景思维,开展产品规划并将其数字化;其次要构建数字化的产品管理流程,建立多维度的产品成熟度评估指标体系,指导产品规划和年度计划;第三要采用MBSE(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设计方法,构建精益研发体系;最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以PDM(产品数据管理)和MES(制造执行管理)的一体化打通产品实现过程数字化的最后一公里。在复杂系统产品的数字化研发中,采用MBSE设计方法和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协同研发平台是其中的关键。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设计方法,用数字化建模代替传统的文档化设计,以产品的数字化模型衔接系统设计中涉及的机械、电子、软件各专业,覆盖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各阶段,串联集成联试、试验、验证各环节。数字化研发平台整合专业设计工具,落地各类设计规范、技术规范,管理标准组件库和模型库及参数库,支撑各专业人员在统一平台上协同工作,完成产品的数字化模型并不断迭代优化,最终形成复杂系统的数字孪生,从而全面实现产品设计研发数字化。如图1所示。

3运营管理过程的数字化重构

企业运营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目标是通过优化配置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企业运营管理过程,围绕企业经营目标,涉及项目、合同、计划为主线的核心业务管理,以及人、财、物等关键资源管理。企业运营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包括战略管理的数字化、关键资源管理的数字化以及核心业务管理的数字化三方面。战略管理数字化,是指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战略管理、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的闭环,通过数字化的战略规划模型、指标化的目标体系和量化的绩效考核手段,有效保证企业战略规划的落地[2]。关键资源管理数字化,是在人、财、物等关键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整合、数据治理形成数据资产,采用各类分析模型实现数据智能应用,挖掘数据价值。核心业务管理数字化,是围绕合同执行、项目执行、计划执行全过程,打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业务线条,实现各环节全要素的数字化管理。企业运营管理过程的数字化重构,并不仅仅是实现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以业务流程优化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在这一过程中,流程是核心,软件系统是工具,而数据是软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副产品。企业管理的数字化重构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产物,是通过数字技术的深入运用,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智能化的数字世界,进而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企业运营管理过程的数字化重构,就是要实现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是指建设专业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业务管理的数据化,通过管理要素内在的指标化(亦可称为模型化),达到业务数据可利用、可分析、可改进,实现更为精细的运营。数据业务化是指建立数据中台,形成数据资产积累,支持数据治理与数据服务,结合企业业务发展,设计数据服务应用。企业运营管理过程的数字化重构,在理念上以全面数字化为核心,在应用场景设计上以基于数据的智能应用为目标,在系统构建上以建设统一数据底座为重点。因此,企业运营数字化管理平台或系统,具有一体化、集约化和智能化的特征,采用业务、数据双中台的技术架构,具备柔性调整、横向扩展的能力,实现运营管理过程的一体贯通,管控要素的集约体现,以及基于数据的智能分析。

4供应链的数字化重构

产品实现过程和运营管理过程的数字化重构主要从内部视角进行数字化企业的塑造,但竞争的压力要求企业数字化的视角放大到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供应链的数字化重构,从宏观层面看,与产业布局密切相关,关系到法律规则和技术标准的互认,以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从微观层面看,企业要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降低全链的成本,提供高效的协同机制,合作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供应链数字化重构首先在底层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方面,要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便捷的数据采集、机器人物流以及人机互动和数据集成,实现供应链在物端的数字化;其次,构建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采购供应过程、内部外部协同作业的数字化,通过数字化平台能快速确定物料定位,明确采购内容与数量,确认外协订单和技术要求,通过云端平台的方式,实现多工厂、多工序、集团云、共享云等多个层次与级别的联系与连通,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宽的视角来进行供应链协同作业、业务处理以及监测与运行。最后,能够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实现采购预测和计划的数字化、供应商管理和评估的数字化,以及供应链风险控制和辅助决策的数字化。

5企业管理的数字化分析

通过对企业管理核心过程的数字化重构,企业管理各项管理要素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以数据为核心的分析应用成为最迫切的需求。但以往的信息系统建设以实现业务流程处理信息化为出发点,缺乏整体数据资源规划,缺乏统一平台支撑数据获取、数据管理,数据应用较为分散,数字化的成果不能很好的利用。企业管理的数字化重构需要构建统一的数据基础设施,覆盖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共享服务等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应用业务活动。企业统一数据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通过构建统一数据基础平台,面向企业管理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得以实现。包括战略全景分析和企业价值链分析等。通过各类数字化工具,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驱动,就能够对企业的内外部的价值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对市场需求以及营销风险的数据进行科学的预测,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基于价值链数字化分析,设计端对端的完整工作流程,使企业管理更加智慧化[3]。

第8篇

市场态势:新媒体带来大冲击和大变局

1.广告受冲击

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为231.7亿元,环比增长28.7%,同比增长31.6%。除此之外,来自昌荣传播的数据显示,2013年下半年,电视媒体广告同比增长11.6%。电台同比增幅降至6.8%,平媒继续下跌,报纸跌幅6.8%,杂志跌幅7.8%。

2.有线网络受冲击

由于互联网电视的冲击,全国有线网络产业收入增长速度下滑,用户不断流失。2012年,全国有线网络产业方面的收入为660.98亿元,同比增长17.24%,第一次跌破20%大关,陷入滞涨状态。用户开始流失,进入2013年更加明显。有线网络所受的冲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直播星、OTT盒子及互联网电视一体机。

3.市场主体变了

2005年以前,不独中国,全世界的广电行业都没有太多压力。但就在这一年,美国兴起了一个视频网站——Youtube。同年在中国,优酷和土豆分别创立。自那以后,市场开始变化。如今的格局是:优酷土豆暂列行业老大;爱奇艺、腾讯、搜狐为第二集团;迅雷、乐视、PPTV、风行等为第三阵营。从广电一统天下变为市场主体和业态的多元化,提醒电视行业应以全媒体的音视频产业来重新思考未来。

4.商业模式变了

互联网电视既然严重冲击了传统电视市场,那么电视行业就要仔细研究来自互联网的竞争,在商业模式上到底产生了什么变化。来看两个案例,一是“乐视生态”,二是“阿里版图”。

“乐视生态”是一个包括内容、终端、平台和应用的完整生态系统,整个链条环环相扣,实现了无缝连接。在内容方面,乐视自创立之初的撒手锏就是购进正规版权,进行电影、电视剧的网络分销,之后开始独家买断著名综艺节目,再后来就开始做自制节目,直到成立乐视影业直接投资拍摄电影。在终端方面,一开始推出PC端视频网站,接着生产出乐视盒子进入客厅,后来生产出极具价格杀伤力的乐视电视机,目前已经计划生产乐视手机占据移动互联网。在平台上,乐视通过内容海量存储和碎片化切割,实现乐视云视频和CDN备份,提高响应速度,提升了用户体验。在应用方面,乐视通过引进教育(少儿英语)、游戏(360)、电商(京东)、直播(兔子视频)等第三方APP,成了一个全面占领家庭客厅生活的综合应用平台。

再来看“阿里版图”。“阿里版图”的核心理念是用户导向,也就是说阿里巴巴旗下的任一网站、任一APP都是用户入口,用户一旦进入即被牢牢锁住,完成一个商务闭环。在传媒娱乐板块,阿里的主要合作伙伴是湖南卫视,实现了高度的台网融合,湖南卫视观众不论从哪个入口进入,都会被导向阿里的淘宝、天猫、高德地图、美团等平台,通过电视与电商的无缝连接,实现用户的柔性消费。高度定制化的观众互动,芒果网、呼啦、微博、陌陌,任何一个观众社交平台的呼声都有可能左右剧情和节目走向。“阿里版图”的最终目标就是掌控用户入口,实现商务闭环。这对电视行业带来的思考是:内容为王也好,渠道为王也好,说到底是用户为王,掌握用户才是王道。

面对上述来自互联网的冲击,电视媒体需要重新审视行业价值。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是:电视死了吗?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得分层面、分角度来看,无谓的悲观和过分的乐观都是不可取的。

首先,基于无线和有线的电波传输的电视或许将死,但基于互联网的IP传输的电视,也就是互联网电视(含IPTV和OTT TV)风光正好。其次,基于卖广告和有线收视费模式的电视或许将死,但基于用户流量导入和柔性消费模式的电视将横空出世。

总之,判断传媒行业的迭代关系,一看传播介质,二看商业模式。至于客厅电视会不会被互联网电视取代,这是个伪命题,事实上,客厅电视就是互联网电视。

应对之策:版权依然是核心资产

随着视频网站、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移动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电视媒体传统的依靠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商业模式已经略显疲态。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多屏传播的涌现,收视用户分流,才让电视媒体深刻意识到,真正能够为其创造商业价值的核心资产是版权内容。在新媒体态势下,版权价值反而会更加凸显。因此,新媒体的竞争对于拥有大量素材资料和版权内容的电视媒体来说,是挑战,更是机会。而电视媒体应对这种变化就需要进行内部转型,关键是盘活内容资产,创造版权价值。

1.在新媒体态势下,传播渠道反而增多,影视版权价值更加凸显

(1)视频网站(WebTV)

现实运营中,所有视频网站主要的成本有两个:一是版权支出,二是带宽成本。电视媒体只要有优质的版权内容,就可以卖给视频网站,还能卖出好价钱。

(2)互联网电视(IPTV/OTT TV)

当下,有线网络和电信运营商主推IPTV,同时也加入了OTT战团,采用IPTV+OTT双战略。而作为传输方,电信和有线以前是没有内容储备的,怎么办?它们只能买版权。

(3)移动端视频(Video on Phone/Pad)

移动端视频(手机视频和平板电脑视频)的来源比较复杂,以前以用户上传的短视频为主。但是,如今有两个趋势:一是正版长视频增多,二是流量包月的正版视频服务出现。

(4)交通视频(Video on Board)

公交、地铁、航机媒体,前两者更像户外媒体,航机媒体暂按音像出版物对待。但是,随着4G时代的到来,以及航机环境下天地互联WiFi的出现,节目内容版权化也是趋势。

2.传统电视台通过内部转型,版权依然可以实现重大效益

(1)素材是有价的

传统电视台拥有的素材如果不被利用,就永远是素材本身,而一旦进行开发利用,其价值将不可估量,甚至会超过广告收入所带来的盈利。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最先在版权开发方面进行了尝试,2012年,中央电视台以音像资料馆为试点,试行台内素材的有偿使用,全台各频道、各栏目使用资料馆的素材,全部实行模拟计费,挂账运行,一年下来,全台挂账空转2.2亿元。这意味着什么?素材有价值,而且是一座巨大的宝藏。

(2)节目版权营销收益巨大

2012年央视纪录频道出品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爆电视、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四屏开花,国内版权收入超过1亿元,此外海外版权收入超过200万美元。国内版权收入加上海外版权收入,一部纪录片就为央视创造了1.1亿元左右的版权收入。2012年整个央视纪录频道的广告收入是3亿多元,一部好片子的版权收入抵得上一个频道全年广告收入的1/3,从中就可看到节目版权的价值。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电视台真的不能再只依赖广告了,应该重点向精品节目倾斜,从版权开发中挖潜。这是全新的节目战略,也是全新的经营战略。

(3)台网高度融合新模式

《星光大道》是中央电视台在台网融合上的一块“试验田”。该节目在央视及央视网双屏播出重点栏目,网络收视指标排名第一,月均网络收视时长超过100万小时。形成电视和网络双屏收视的双丰收效果。除此之外,央视网还利用电视新闻的素材和评论资源,通过网络化语言和编排方式,进行新媒体的二次加工,播出效果和营收也不错。

通过以上分析,对于电视的未来,笔者还是有充分的自信,或许现在情况还不是那么糟,而且未来也未必那么衰。自信从何而来?回答是:第一是版权,第二还是版权。

首先,论存量的版权资产,全国电视台守着一座巨大的金矿,这是新兴的互联网视频企业非常羡慕而自身不具备的。其次,电视媒体也不是束手待毙,自身一直在进行战略转型,通过台网融合等新模式,大台依然可以在互联网时代领航。综上所述,只要电视台从源头上打好基础,直面新媒体的竞争,内部狠抓版权,对外放手经营,完全可以昂首迎接版权内容产业的光明未来。

解决之道:构建全媒体、全产业链的媒资与版权管理流程

1.何谓全媒体

从内容上来讲,全媒体涵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内容;从终端上来讲,全媒体跨越图书、纸媒、网站、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电视机、个人电脑等所有传播介质;从商业模式上来讲,在全媒体环境下,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首先,在这种模式下,内容本身可能就是商品,而不仅是传统的“免费内容+广告”的形式;其次,全媒体环境下会提供多重用户入口和流量导入,会引发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购买欲望及行为,比如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发现了某个演员戴的表比较好看,产生购买欲望,此时用户便可以直接在观影界面点击该表,进入付款页面,实现购买行为;第三,更强的社交和分享功能,比如湖南卫视的呼啦,通过互动及共享,实现用户与节目的互动,创造新的生产力。

在全媒体时代,内容本身就是商品。无论何种介质的媒体内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经过数字化的处理和碎片化的切割后,都有商品化的可能。商品化的第一步,是媒资管理。因为内容只有经过碎片化之后才能进行二次开发,而碎片化的本质就是媒资管理。媒资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化转储、上载、编目、切割、二次编目等。商品化的第二步,是版权管理。碎片化完成之后,不意味着立即能完成商品化。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有没有真实的市场需求,二是有没有真实的版权权利。前者是版权开发,后者就是版权管理。

综上所述,媒资管理和版权管理是内容实现商品化的基础性工作。

2.何谓全产业链

根据传媒娱乐业的一般规律,内容资源从源头生成到用户消费的产品生命周期,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个链条越长,跨越的媒体介质和传播渠道越多,媒体内容产生的边际效益越高。

理想化的产业链模型是从故事创意(剧本)开始,历经图书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影视作品、院线、电视、衍生品、互联网电视、音像制品、海外版权、演艺作品、主题公园等开发利用,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之后存入媒资库,然后再被调出来,进行二次版权开发,再来一个生命周期。将其版权价值挖掘到最大。从整个产业链来看,这个链条上真正流通的其实是媒体内容的版权,这才是核心。

3.全媒体、全产业链下的媒资与版权管理流程及其关键节点

(1)内容资产的来源和出口

全媒体、全产业链下的媒资与版权管理流程的起点,还是内容资产本身,但在全媒体环境下,这些内容资产来源多样化。主要表现形式有传统的文字、图片、音乐、电影、电视,以及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并逐步形成规模的微电影、自制剧、网络视频等素材内容。流程的终点及出口,是这些内容资产被商品化后的终端呈现形式,在通过数字化、信息化、产业化后,被开发成电影、电视剧、音乐等产品,在网站、IPTV、OTT、手机等客户端上进行传播销售或转授权。

(2)媒体内容商品化三部曲:数字化、信息化和产业化

在全媒体环境下,内容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传播的,而且对传播内容的时效性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存储介质如胶片、磁带、开盘带等内容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的传播需求,所以必须数字化。另外,随着年代的久远,传统的内容存储方式会造成资料的损坏等问题,如磁带老化、音质受损且会占用大量的物理空间及支付高额的储存成本。所以,在全媒体环境下,内容商品化的第一步,是进行数字化。

在实际操作中,数字化只是基础。如果不对这些内容进行标注和编目等信息处理,想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就像大海捞针。所以,需要通过编目将其进行碎片化和信息化处理,而这个过程,就需要通过一整套的媒资系统来实现,软件加硬件,还要有人工服务。通过媒资系统进行编目后,检索到所需信息,没有版权同样不可行,因为媒资库中的内容都会涉及版权问题,没有版权授权将会带来侵权风险,引来版权诉讼、影响机构声誉等麻烦,而媒资内容的版权信息化,也需要通过版权管理系统及相应的版权合同清理、版权合同著录等版权服务来实现。

数字化和信息化之后,内容资产类似从工厂加工出的产品,必须实现商品化或者产业化。否则,不考虑如何进行出厂销售,产品同样是一堆废铁。因此,数字化及信息化后的内容资产,还要借助内容分发平台,通过重新拆分打包和版权谈判等方式,利用版权资产交易平台等手段,最终实现内容子站的销售和交易完成。

媒体内容商品化三部曲,实际上是原创内容从源头到上市以及二次开发利用的全过程。

首先,数字化的本质是对内容资产的转储。对传统的存储介质内容进行数字化的过程,本质就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数字化转储的过程,数字化转储就是对包括开盘带、LP老唱片、盒式带、MD带、DAT带、CD等介质进行预处理,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使其综合物理特性指标及电磁特性均可得到提升,延长保存寿命,做好数字化传播的准备。

其次,信息化的本质是媒资管理与版权管理。内容资产的信息化过程就是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及系统等工具,对内容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从内容素材的收集、入库、编目整理、、归档、检索等方面进行全过程控制和管理,实现节目内容管理传输的自动化、规范化和共享化。而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媒资管理及版权管理双管齐下。媒资管理主要通过对内容资料进行整备、转储、采集、编目等流程,实现对多媒体数据资料的存储、编目检索管理、资料查询等。而版权管理则是梳理媒资内容所涉及的各种权利人关系,分析各种合同约定,著录所有内容资产的版权信息并使之规范化、清晰化,为全媒体环境下在各种渠道和终端上进行版权开发利用做好准备。

第三,产业化的本质是内容分发,就是版权销售。产业化过程就是将媒资库中的沉默金矿进行开发输出的过程,在多种传播终端并存的全媒体环境下,应重点考虑如何将这些资产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划分及运作。媒体资产作为拥有版权的内容,拥有多种权利维度,需要利用专业的法务团队对这些权利进行研究拆分,通过全媒体内容分发平台进行分发及销售。

第9篇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电脑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化的概念开始席卷各行各业。在这样的形式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也应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因此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指打破原先的纸质档案管理,通过网络技术信息平台以此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同时达到档案管理的高效性以及系统性。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以往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再适应现如今的社会发展,所以实现管理实现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既然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那么它就一定具备着它无可替代的优势。在现如今网络技术及信息平台的支撑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四个主要优点就是:数字化、体系化、自动化、互动化,以此来实现与现代社会的无缝对接。

(一)数字化

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就是通过现如今的扫描技术、网络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来实现将传统的档案文字转换成数字电子资料进行储存。通过对这一系列的信息数字化,就在很大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系统化,档案作为单位无形的资产,数字化能将这些资产重新整合,更加的深入了解从而确保这笔资产能更加被高效利用。例如档案管理数字化就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现档案的存储日期、所处的位置编号、档案的存量以及目录信息等。

(二)体系化

体系化作为管理信息化的一大职能与优点,从而让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不再被孤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是很难做到体系化的,因为纸质档案很容易发生信息交叉出现的情况。例如,一份档案就很有可能会出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事件脉络或体系框架,这不仅给后来的查阅资料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导致档案不好归类。但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后就会形成一个清晰地体系脉络,传统与信息化一体化,档案一体化。由此实现完整的档案信息体系以及信息的共享。

(三)自动化

传统的档案管理是一个繁琐冗杂的过程,但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后,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事业单位的工作难度以及降低人力成本。如果实现管理信息化,信息就会自动检索、自动收集、自动形成目录甚至自动提取关键词自动筛选与自动处理。这样就能更大的简化档案管理的工作过程且更精准细致,对强化粮油质检工作,保证粮食质量的粮食质监部门,运用自动化的优势,能让粮食质监部门在人事及技术档案管理方面更加的规范且有助于统一管理。

(四)互?踊?

传统的档案管理只能实现一对一的需求,这就无法使信息利用率达到最大。同时,纸质只能提供阅读的需要,无法实现更进一步的服务需求,这是传统档案管理的一大局限性。而信息化所具有的互动化就改变了这一不利现状。例如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实现管理人员在线服务方式,同时还能及时的收集客户的回馈信息,实现一对多的服务需求,在满足档案管理信息化高效的同时,优化了管理信息化的服务职能。

三、如何实现新形式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改革

档案管理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高效的运作系统,简易的操作方式,系统的管理体系。所以为了未来考虑,管理信息化也就成为了发展的必然性。

(一)重新构建档案管理业务流程

首先要优化业务流程,这就需要对事业单位部门的环节流程进行梳理,理清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对事业单位全体成员对于档案信息的录入、编制,以及对信息的检索、利用、处理等各个流程做具有针对性的流程设计和职业规划。然后就是业务标准化,通过制度的方式将业务流程标准化,重新审视流程规划以及未来的发展。最后就是将电脑技术纳入人员的考核标准,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更加了解流程的运作。

(二)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能力

档案管理的本质工作就是服务,因此提升它的服务能力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原有的档案管理就只局限于“看”的职能,但这远远不够,所以在新形式下的改革还需让服务“动”起来,以此来拓展档案管理的服务职能。例如通过技术,实现信息、数据的自动检索,自动归类,自动分析,自动筛选,来为管理和需求者提供便利,完善单位内的信息服务。

(三)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平台

事业单位尤其是质检领域可以通过开发一个系统且相对独立的平台,以此来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将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这个平台,同时也可借助这个平台让档案管理信息化发挥最大的功效。

第10篇

[摘要]:报业的集团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代报业发展的两个主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报业集团的网络应用,数字资产管理应用,数字报纸应用,数字化的其他方面应用等,从中探索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并对未来我国我国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提出展望。

一、前言

报业的数字化,一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报业的本身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印前、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包括建设新闻信息通信系统、新闻采编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新闻资料数据库系统、新闻电子出版系统、新闻信息因特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内部基础网络系统等;二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1]我国报业的数字化,是在报业集团建立之前就已蓬勃开展的实践活动,如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取代铅排铅印阶段,这一变革发生在报社的印刷厂,表现在报纸制作的部分工序实现了现代化,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报社使用采编网阶段,这一阶段作为报社主体的记者、编辑实现了业务处理的信息网络化。随着我国报业集团的组建与发展,数字化在报业集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1996年1月15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以来,到2006年我国共成立了39家报业集团。2004年全国报业统计表明,全国39家试点报业集团拥有的报纸数量共333家,已经占全国报纸总量的17%,平均期印数占全国的30%,总印数占全国的41%[2]。报业的集团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代报业发展的两个主题,为此,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的各个方面,从中探索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并对未来我国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提出展望。

二、报业集团的网络应用

数字化与网络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报业集团的数字化也体现其网络荧荧方面,这里所说的网络应用,包括新闻综合业务网与网络出版这两个方面,新闻综合业务网是媒体的内部联网,它的建立和运作成为报社的数字化平台,并且与外部的信息网络及互联网连接在一起。通过新闻综合业务处理网络实时处理和传输各类新闻信息,编辑部门可以对所负责的版面进行全程业务处理,并保留处理记录,还可以进行电子签发出版信息,并通过网络传输到制版印刷部门。从1994年到2001年,全国建成采编流程业务系统的报社有近300家,许多报业集团都建立了采编流程业务系统,其中的一些还是示范项目,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从1999年到2002年,投资1.2亿人民币,逐步建立起来的集新闻采编、组版、报纸出版发行的"广州日报新闻业务综合管理及公众信息服务平台"。该信息服务平台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业务综合管理、公共信息和客户服务的系统平台,它实现了从新闻采编、组版到报纸出版发行、广告销售、企业管理、网上媒体、电子商务以及公众服务全过程的一体化、信息化,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公众客户服务,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效率。系统的完成和投入运行,无论是在技术的先进性、管理的规范性以及体制的创新性上均有较大突破。该系统平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流程机制,使报社业务调整与拓展变得极为容易,从而为报社更好地适应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实现集团从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转变,为采编及版面生产的高效、管理的规范以及为实现发行管理的改革和突破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3]此外,当时的广告、发行和财务管理同时进行着计算机化,并能和新闻综合业务处理系统联网进行综合管理,使得报业经营管理从经验型、定性分析为主,向以真实的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定性、定量管理转变。这一阶段给报业集团的新闻业务、新闻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网络出版方面,报业集团已由单纯的报社联合体转变为“N报N刊一网站”媒体结构。不少报业集团的网站更成为重点新闻网站,如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网站)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由经济日报主办的中国经济网()于2003年7月28日正式开通,现已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唯一以经济报道为中心的综合新闻网站,目前拥有包括新闻中心,宏观经济、财经证券等20多个精品频道,覆盖包括汽车、地产、家电、通讯、医药、服装服饰等主要经济产业。拥有34种经济分类数据库,约15GB的数据量。有繁体中文版及英文版、德文版。中国经济网在2005年的时候正式改版。新版中国经济网的首页改变了旧版页面偏窄、容量较小的局限,加大了对国内外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的报道规模,加快了网站内容的更新速度,增多了对重大新闻进行突出处理的强化手段;在大幅度扩充内容的同时,还从网络读者的阅读需要出发,选择了更为便于阅读的整体设计风格。2006年7月27日,中国经济网还在建网3周年之际,推出博客、播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以及基于2.0技术的网友互动平台等新应用系统的在线公测,这标志着中国经济网即将跨入Web2.0时代。而一批报业集团的网站也成为省、区或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重点新闻网站。这些网站在占领网上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阵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网站在当地已取得与党报、广播电台、电视台同等的地位。如成立于2004年5月的文新传媒网(),由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主办,并由集团下属的新闻信息中心承办,整合了该集团旗下所有媒体资源。文新传媒网上80%的内容来自文新报业集团旗下的十几家媒体。《文汇报》、《新民晚报》都是具有几十年历史的报纸,文新传媒网将其全部内容电子化,给读者一种历史沉淀感,从而具有历史新闻的价值。此外,网站还借助“信息雷达”软件,通过关键词自动搜索来自其他网站的内容,符合查询条件的信息自动出现在“滚动新闻”栏目里,而且平均五分钟更新一次。文新传媒网开设的“时评”、“讲演”、“笔会·夜光杯”等频道,都可以在文新报业集团旗下媒体中找到对应内容。又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其很早就开始了报业网站的尝试。1999年12月,该集团投资人民币1000万元,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开通了大洋网(),并由最初的综合新闻门户开始转向地方性生活门户,在新闻之外,增添了海量、权威、快速的生活资讯服务。

总之,报业集团通过广泛的网络应用,实施信息网络化建设,采用最新的通信和信息处理手段,用先进的设备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及经营管理的信息网络化,提高报社的综合竞争力,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三、报业集团的数字资产管理应用

在“十五”期间,中国报业迎来了第三次技术革命,就是以经营管理信息化为核心,通过信息化带动报纸的发行管理、广告经营、财务核算、行政办公等整体经营工作。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既包括发行与广告的信息化,也包括人员及财务的信息化,还包括客户资源的信息化。信息化带动报业经营,不仅是报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宏伟战略。信息是一种资源,报业集团的信息资源整合综合利用就是将报业集团拥有的信息整合开发增值再利用,这样数字资源才能变成数字资产,从一般意义上讲,数字资产是有保存和利用价值、在现在或将来可以转化为有形资产的数字化信息。具体到出版印刷和媒体行业,数字资产是指媒体出版行业所拥有的大量的、用于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务的数字内容,包括以数字化形式保存的各种信息,如文字、图片、版面、流媒体、分类信息等。因此,对报业集团的数字资产管理成为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数字资产管理首先应用于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系统管理上。在技术建设和信息生产有一定的积累的基础上,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便投入巨资做ERP系统。2001年6月,该集团在全国媒体行业中第一个引进建立以现代财务为核心的报业集团ERP管理工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SAP系统,使广州日报的各项经营管理业务在统

一、集成的SAP系统平台上运行。到目前为止,SAP系统已涵盖广州日报的财务、发行、广告、印刷、采编、社办、装修、基建以及技术等部门的业务管理或采购管理,由此而建立了一个以集团财务为核心,集财务预算、核算、控制与资金运作一体的、国际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从而进一步加强财务监控,实施透明管理,有效改善企业经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集团实施ERP工程之后,企业原有业务流程被重组、优化;过去手工管理和非集成系统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通过ERP系统的各功能模块顺利实现。使财务管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并实现广州日报财务部门从计账财务向管理财务的转变,并建立统一的集团战略信息平台,提高企业管理系统的集成度,实现了业务/财务的一体化集成。ERP项目的实施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提高了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管理水平。通过ERP工程的实施,建立集团的成本中心及预算制度,一切项目支出均要核算成本,使各部门在目标管理下尽量节省支出。仅此一项,估计每年可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节省费用300万元以上。ERP系统的使用还减少印务中心材料库存近5%,提高了资金的周转率。ERP投资管理系统还加强了对闲置资金的投资管理,采取积极的资金管理措施,投资收益每年可达400万。通过ERP管理工程的实施,实现严格的集中采购制度,通过集团采购,降低了采购商品价格及总体采购费用,每年给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节约500万元以上。

客户关系管理是报业集团的数字资产管理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各报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竞争激化,客户关系管理成了报业集团深化管理、提高效益的重要方向。2000年11月14日,天津《今晚报》开通全国第一家报业呼叫中心(特服号:96860)。山东大众日报报业集团的呼叫中心“96626万事通”更是将其功能扩大至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所谓呼叫中心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服务形式,是一种典型的计算机与电话语音集成技术(CTI)的应用。它通过使用最新的数字处理技术和软硬件技术的结合将电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语音业务与数据业务融为一体,从而大大地拓展了业务发展空间。该技术不仅具有先进、安全、可靠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可实现性,比较适合目前中国信息服务市场的需求,其开展的应用业务种类比较贴近公众。采用呼叫中心这种服务方式,可以激活一部分信息服务市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开发建设了一个大型发行客户服务中心CallCenter系统,将发行客户服务和发行网络办公平台集中于一体。通过客户服务中心的建立,提高了集团内部的办公效率。发行公司公文流转时间由原来的几天缩减为1天,同时对客户的服务能及时响应,处理时间也不会超过24小时。

数字资产管理还包括数据库的建设。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是从1993年开始数据库的建设,采用了TRS的数据库系统,现在还在不断建设、完善中。数据库主要应用在编辑、记者的新闻采写、信息整合加工及新闻背景等方面。在数据检索技术方面,提供了热点专题、分类导航、全文库、剪报库、背景库。人物库、机构库等检索入口,也可以通过文字、词等任意条件进行检索查询,具有二次检索功能。数据存储上主要采用了服务器进行存储。网络建设上主要还是应用在网站与集团内部各个业务系统的互联上。在文汇新民集团成立之前,也就是从1992年开始,就开始跟踪数据库的建设这一块,并保持高度关注。1992年、1993年的时候,就开始建立数据库,到现在文汇新民集团的数据保持得很完整,所积累的信息的含金量还是很大的。1994年、1995年的时候,文汇新民集团尝试开始做媒资管理,虽然能用,但效果不是很好。1995年的时候,文汇新民集团就用了TRS的全文检索系统,到1997年,实现系统全部数字化。自1999年新闻技术中心成立后,这些系统再次升级。半年之后,文汇新民集团就推出了自己的一个信息服务Intranet系统,主要还是为了让集团下所属媒体的数据都流通起来。2002年的时候,文汇新民集团开了个现场会进行推广,现在还在不断完善。除了数字化的数据之外,文汇新民集团在历史数据的保护和挖掘上也下了功夫,从文汇报创刊,包括新民晚报创刊,总共60多年的数据,全部纳入了数字化系统管理上。

总之,数字资产管理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将已有数字信息集合在一起,生成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新的数字信息集合体,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实现数字信息价值的增值,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媒体资产管理。根据2005年4月《中国传媒科技》对十一家报业集团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中国报业集团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报业成为我国信息化水平相当高的一个行业,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报业的信息化水平在同行业也称得上世界先进水平了[4]。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数字资产管理的建设与发展。

四、报业集团的数字报纸应用

报业集团的数字报纸应用包括手机报、多媒体报纸、电子报纸等方面。2005年5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移动通信和浙江在线网站联合创办浙江手机报;8月,广东移动与新华社广东分社以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大报业集团联合推出手机报,之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也先后推出手机报。其中,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与上海移动、联通通信公司合作,推出了手机报news365,其特点:一是,这是文新报业集团打造电子品牌战略的又一举措,即选取集团网站主域“”中的“news365”,作为统一集团多个电子媒体品牌的方式,提升整体形象,实现集成创新;二是,迎接手机“3G时代”的来临,在上海地区以彩信方式推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手机报纸,其分别与移动、联通共设计了8个产品,诸如“新闻365”、“财经365”等;三是,实现手机媒体与集团传统纸质媒体的双向互动,即采取手机报的“新闻365”对应传统媒体“文汇视点”、“新民关注”;其“财经365”对应“东早财经”等方式,使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品牌效应集体得到提升;四是,在沪上手机报中独树一帜,它善于利用图片,在信息发送中设置了封面图片、插图、封底图片,其新闻性、主体性、象征性很吸引眼球,自成一格,颇为“养眼”,以此成为主打招牌。然而,由于手机屏幕还比较小,传输速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手机报纸还未被广大用户所真正接受。

在多媒体报纸方面,2005年12月15日,由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网络多媒体平台——DIGJOY聚合传媒在成都诞生。Digjoy自创的国内第一张多媒体报“Digjoy报”、4份多媒体杂志和6本电子书籍都在Digjoy平台上正式亮相,此外,国内100多份网络杂志和电子书籍也将通过Digjoy进行传播。Digjoy聚合传媒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成都日报报业集团跨出了进军新技术传媒领域的第一步。该项目创下了国内传媒领域的多项第一:建立全国首家网络数字出版平台,推出全国首家网络多媒体城市营销平台,创办全国首份多媒体报纸。2006年8月1日中国第一份互动多媒体报纸———《宁波播报》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宁波网问世。这是国内首次出现的全面互动和多媒体的数字报纸形态。《宁波播报》的版面还嵌有视频窗口、语音播报,并设有相关新闻及“我有话说”这一与网民的互动平台,网民可收看视频新闻、收听音频新闻,也可参与热点讨论等。该报与手机报联动,精华版、时政版、社会版、生活版都可在第一时间发到彩信手机分类用户上,供手机用户浏览。

在电子报纸方面,早在2001年5月28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一个子报《北京晨报》就在北京推出宽带《北京晨报》,成为中国第一份宽带报纸。宽带晨报比纸质报纸更先进的地方,包括读者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报纸文字的大小并可随意打印,而且由于节省了投递时间,报纸到户时间更早。另外,由于这一系统以宽带网络为载体,未来宽带晨报还可为读者提供音频服务与视频服务。宽带晨报是北京晨报把报纸的数字化信号送至ISP服务器,再经由宽带网送至小区用户的电脑中,读者利用专用浏览软件,就可以阅读当天印刷出版发行的报纸。这些数字化信号包括文章、标题、图片、版式、色彩等报纸上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与报纸信息完全一样。到了2006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北大方正经过3年多的合作开发,推出“数字报刊与跨媒体出版系统”。打开该报网站,可以看到网站显示的报纸版面图,在版面图上点击感兴趣的内容,该内容就以html文件形式在页面的右侧显示出来。使用这一系统,报社编辑部在报纸签样付印的同时就可以传到网上。也就是说,报纸一付印,读者就可以提前看到当天的报纸[5]。2006年4月14日,解放日报推出I-Paper----我国第一张电子报纸,这一电子报纸依赖电子阅读浏览器,电子报纸阅读器像一本口袋书大小,轻薄小巧,可一握在手。方便轻触电子报阅览器右上方的按钮,显示器上跳出“DownloadingJfdaily”(下载《解放日报》)的字样,45秒后,下载完毕,触摸笔轻点文件夹,“缩小”的《解放日报》头版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图文并茂,对哪篇文章感兴趣,只要再用触摸笔轻点这篇文章,页面立即翻新。

随着报业集团的数字报纸应用的发展,手机报、多媒体报纸、电子报纸将有可能融合在一起,未来的报纸,将可能是结合了广播,电视和网络、手机特点的报纸,将是一种新型的多媒体,互动的可携带的原版数字报纸。新晨

五、报业集团的其他数字化应用

第11篇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中,高校应该抓住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机遇,创新媒资管理系统建设理念,加强两大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数字化时代高校媒资管理系统的影响力。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媒资管理系统;媒体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3-0059-04

媒资,媒体资产的简称。这个概念最早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内容资产,即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以及通讯社等媒体单位每天生产的大量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新闻业务数据。

媒资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媒体资源的管理。主要是结合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技术,解决媒体资料的编目检索、存储与等问题。多年来,各高校拍摄并积累了大量关于教学、科研、活动等方面的音视频资料,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但很多高校对这些资源的存储和管理都不完善。而如今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立高校媒资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高校各种类型的媒体资源进行统一编目、管理和控制,还便于后期的检索和共享,方便学校各部门通过网络调用资源,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教师工作效率。

媒资管理系统的建设与整合过程其实就是把各种离散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源通过编目、迁移到结构统一、内容丰富的系统之中,而后是内容的采集、分类、分析等管理过程,最后是资源的检索、制作、、下载共享以及宣传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媒体资源的丰富性、广泛性、完整性、时效性,共享性。

由于媒体资源类型的多样性,素材往往又分布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段,使得管理系统的建立成为媒资系统建设的关键。而从整个系统架构上看,无论是数据的上传、迁移、输出以及共享,最终都要经过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和分配,这就彻底改变了目前很多高校只重视媒体资源的数据采集,而轻视管理与应用的局面。

一、系统建设的目标与功能

高校之所以需要建立媒资管理系统,就是要将现有的比较分散的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的音视频教学或媒体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并采用最为恰当的编码、分类的方式,存储到资源管理系统中,使得这些资料可以长期得以保存,并为使用者提供方便,也可以结合高校新闻网建设为满足学校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以及对外信息提供重要平台支撑。简而言之,媒资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新闻类资料的保存、再利用和管理三个方面。

媒资管理系统本身就有一套完整的数据整理归档、检索、上传以及共享的流程。首先,可以解决数据分类问题。比如图片类可以按照拍摄日期加内容命名的形式进行分类,视频类可以根据素材格加时间的形式进行分类,当然,每一种大类下面,也可以进行细分,以便后期检索。其次,有了清晰且操作简单的系统流程后,教师作为媒体资源的开发、完善者和应用者就可以参与到整个系统建设中来,丰富和完善媒体资源库。

当然,因为各个高校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程度的不同,对于媒资管理系统建设的重点和规模设定也会有所偏颇,但从整体上来讲,媒资管理系统建设至少要满足以下几个功能:

首先,满足自身需求。作为学校来讲,虽然媒体资料的数量远不及电台、电视台,但也随着自身发展日积月累,从最开始的纸质资料,到后面的磁带资料等,而要将这些规模庞大的资料数字化、网络化,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和硬件配置。

其次,资源优化。可充分借助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网络环境,进行系统的技术升级,尽量减少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使得资源得到最大的节约和优化。除此之外,还要做到管理流程简约化,检索科学化。

再次,建设标准化。媒资管理平台建设不仅要实现资源整合、管理,还要考虑未来对外宣传和交互应用,没有一个标准和一套成熟的体系,就无法实现数据之间的交换和共享,而标准就牵涉到编目分类标准和压缩传输标准等。

二、系统建设背景及介绍

本文中,之所以将全国广电行业中的“媒资”概念引入至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之中,是因为近年来多数高校均已不同程度的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校园建设,甚至有些高校还配备有自身的信息中心或节目制作中心,负责拍摄制作播出校内新闻、网络课程等。但随着大量素材和节目制作的需求,建设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媒资管理系统也显得更为迫切。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的指导思想,首先要实现资源数字化,也就是要在建设中逐步建立起丰富的信息资源,健全各类数据库,并精心设计交互和共享。这就对媒资管理系统建设何种规模、运用何种编目和压缩上传技术等产生了多种影响。

被调查的几个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硬件和软件建设均有相当程度的发展规模。笔者所在的院校中,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教学资源平台、办公信息平台、管理信息平台、图书资源平台、档案信息平台以及科研信息平台在内的云存储平台,而涉及到电教方面所欠缺的就是一个多媒体信息资源平台,也就是所谓的媒资管理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将改变现有数据存储和共享方面的诸多不足。

三、系统架构

根据目前高校中媒资发展的现状,结合存在的各种问题,就高校媒资的发展前景看,本文将媒资系统细分为数据输出与共享系统和管理系统两大部分。其中,管理系统是核心。详细结构请参看下图1媒资管理与共享系统组成框图。

在整个媒资系统的架构中主要考虑的因素和要求是:整体造价合理,网络结构优化、管理流程简单、空间扩展方便,并具备在线检索、存储、编目、管理、共享功能;系统构建的技术上要求考虑与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数字网络融合,实现全网办公。

从系统架构图上可以看出流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数据上载、资料编目、管理、播出与共享。

上载:视音频资料的采集并上传。低码率主要用于浏览和查询,高码率主要用于节目制作。导入主要是指将采集好的素材通过局域网导入至事先分配好的加密网络服务器中,如图2所示。

编目:在上传之后按照资源类别完成编目。支持自定义编目和重复编目。如图3视频资料编目示意。

管理:包含入库、检索等功能。将达到要求的高低码率素材迁移至存储区,实现素材的快速检索和预览。

播出与共享:素材的下载和导出。上传后的素材格式均为常规可以播放的格式,方便下载后直接播出。当然系统也会提供专门的数据转码软件,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转换不同格式。

1.存储与管理系统

(1)媒资存储的变革

数字化校园网络环境的产生对媒体资料的存储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媒体资料的存储原则、存储标准到存储空间以及时效性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一,存储原则从求同到求异。

在高校,负责新闻资料拍摄和采集的机构往往是以行政关系为基础的,各个部门隶属于不同的分支机构,但其纵向联系往往要借助类似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或者宣传部等行政管理部门来实现,形成多块儿分割的管理机制,各自为政,除非牵涉到全校性的重点活动,上级行政部门才会统一整合。而其结果往往是多数资源雷同,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资源管理体系。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数据存储将逐步实现网络化,这样就使得各个独立的部门之间按照求异的原则,通过网络去交换媒资信息,实现资源存储的差异性和共享性。事实上,媒体资源只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存储机制,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的优势。

第二,存储内容从静态到动态。

媒体资料的表现形式已不再是先前单纯的照片、印刷型的文稿等,随着数字记录工具的不断更新,以电子形式存储的图片、视频等新媒体已经基本替代了原始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信息。

因此,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各部门的媒体资料存储实际上已经发展为两个部分:一是电子照片、文稿;二是动态化的数字视频。总而言之,经历了从物理到电子,从静态到动态的变革。

第三,存储空间从物理到网络。

尽管硬盘、优盘、光盘等存储载体相对于传统的纸质载体已经很先进、很实用,但随着媒体资料日积月累的积淀,这些存储空间已渐渐不能满足存储需要。而“云存储”的出现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更新硬件、提升网络空间。这就为媒体资料的存储空间从物理存储到网络存储的扩展和转变奠定了基础。从此,不仅存储数量和规模会有所提高,而且也利于联机或者联网检索与共享。

第四,存储方式从离线到在线

数字媒体资源多包含有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存储方式也从最初的离线存储等单一方式发展到包括在线、近线、离线在内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分级存储。传统的离线存储方式多采用光盘或者磁带作为存储载体,其访问速度低,而且存储空间有限,不适合海量信息的存储;另外,磁带和光盘存放时间久了,质量上会有损耗,不利于反复使用。

对于新闻类资源,存储过程中不能只单单考虑容量问题,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管理者对信息进行检索、分类、采集、编辑以及上传和,所以采用什么样的存储方式对媒资管理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媒资的分类与存储标准

在进行媒资系统建设之前,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对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资源进行有效分类的问题,目前,各高校的分类方法不尽相同,既没有统一的分类依据,也没有统一的存储标准,即便是分类,也是按照各自的需求进行,有的只是包含几大类,每一类又包含几个子类别,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这就为以后的检索、下载和应用带来很大麻烦。

然而,目前并没有真正适用于高校教育类媒资的分类或编目存储标准,所能参考的相关标准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视频资源格式标准V2.0》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视频资源编目规范(暂行)》。这两个标准对视频的分类和存储格式标准进行了详述,但对图片格式未做说明。每个高校可根据自身需要,借鉴其中与本校媒资管理系统相符合的标准,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个分类体系。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一种标准,都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通用性。视频和图片资源虽来源广泛,但必须采用统一的格式标准存储和上传。常用的图片格式是jpg,视频格式AVI或WMV,这两种格式便于直接进行剪辑或者上传,对图像质量的损耗较低。

其次,开放性。考虑到系统的共享功能,所以,在制定分类和存储标准时,要坚持开放原则,便于下载、浏览、检索,标准规范能够经受住技术和时间的考验。

再次,实用性。根据需求的不同,可将分类细化为保存级、应用级、检索级等。每一类级别下面还可以细分,比如,应用级可以分为用于局域网的,用于教室投影仪和用于互联网等级别。

(3)媒资管理平台设计

以开放型数据管理的方式为特征的媒资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更好地保存和管理这些宝贵的音视频新闻以及教学资源,并可以对现有的数字资料进行再编辑和组合,制作成全新的视频资料,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其使用价值。

管理平台的设计根据校内用户需求,至少要满足以下功能:

第一,资源检索和引用。站点的资源可以被其他群内站点引用,具体的引用功能对应于各部门的需求,并可以被检索、被修改。

第二,资源共享。系统中心会为相关部门设置用户登录权限,教师可在填写用户名密码后登录、检索、下载相关数字资源。其中,信息检索功能可按关键字、标题、日期、来源、时间、拍摄时间等信息进行检索。

第三,新闻资源管理。输入标题,内容或者类别等,可对相关新闻信息进行具体的查阅、编辑和分类管理操作。

2.数据输出与共享系统

“共享”即对媒资最大限度地共同利用,通过网络和管理系统实现双向交流,每个部门和教学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从系统资源库中提取所需的资源。媒资管理共享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统一检索、浏览、下载功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媒体资源共建、共享,以实现不同类型媒体资源的整合以及媒体服务系统与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的整合。

从媒资管理系统架构图中可以看出,数据输出主要是指制作与、下载与应用。学校各职能部门根据自身需求,可通过该系统下载资源,并重新制作。当然,信息的共享也是双向的,只下载不上传也是不现实的,不利于平台资源内容的扩充,因此,该系统也需要用户“共建”,在对信息检索、下载的同时,进行资源互换、资源共享,既方便自己,又丰富别人。这就要求各职能部门的信息管理员及时将部门的最新资源分类上传至系统中,但这又牵涉到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分类问题,因此,该系统需要有信息中心或者电教部门分配至少一名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建设和维护,以保证数据传输通道的畅通。

总而言之,媒资管理系统地内容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越来越丰富,但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工作需求,并有效利用系统资源借以对学校进行宣传,使系统资源库能够与时俱进,保持生机和活力将是今后我们要考虑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成星.视频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7.

[2]倪燕燕.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张福志,李保建.高校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第12篇

从“信息化电厂”到“智慧电厂”之路

“信息化电厂”由传统电厂通过使用常规信息化技术,如ERP、OA、企业邮箱、门禁、视频监控等构建而成,旨在通过一系列信息化技术,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质量。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信息未实现对象化、关联化,往往存在信息孤岛,各自为战,效果不甚理想。

而“数字化电厂”基于流程工厂数据模型国际标准的工厂信息库等信息系统形成的包括图纸文件、数据、逻辑和物理模型相互关系的对象化和结构化的电厂信息模型环境,打通信息孤岛,使业主在拥有物理资产的同时也拥有对应的信息资产。

“智慧电厂”是在“数字化电厂”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智能化信息资产管理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终端、智能应用(云大物移智)等,对电厂全生命周期中所有静态和动态信息的综合展示和智能分析管理,从而形成完整“智慧电厂”,并对全生命周期中的各项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当前电厂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目前国内大部分电厂都建立了一些信息化系统,但是普遍面临缺乏信息资产管理标准(信息没有标准化);缺乏对象化、结构化基础数据(信息没有结构化);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缺乏可视化静态和动态信息综合智能分析管理手段(信息没有智能化)等问题。

针对国内电厂信息化现状,电厂信息化管理者应该从信息标准化、信息数字化、信息智能化三个方面着手,从根本上解决电厂当前存在的问题。

WIZ工程全生命周期智慧解决方案

WIZ解决方案采用多维信息模型集成技术,在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阶段,对工程对象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通过数字化及可视化方式,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多维信息模型数据共享,并支持对环境、能耗、经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分析、检查和模拟,为全过程的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WIZ解决方案在项目的基建期,通过KKS协同编码系统和三维数字化建模,提供精确材料统计,减少现场碰撞返工,缩短工程建设安装周期,提高建造质量,并减少现场管线管材、支吊架、电缆桥架及电缆电线和其它安装材料的浪费,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为业主赢得可观收益。

基建过程中,结合ISO 15926流程工厂数据模型国际标准和GB 32575发电工程数据移交国家标准,通过数字化移交和配套设计评审运用,一方面可以从运行维护角度改进设计,另一方面为调试运行维护提供颗粒度可拓展的基础对象化、结构化资产数据。

WIZ解决方案在运维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提供仿真、验证和虚拟培训,利用智能传感器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并结合设备维护数据、DCS设备实时数据、安全分析数据、自动控制数据等不断变化的动态数据,将静态的工程基础信息与动态的工程运营信息结合起来,打通项目周期的信息流传递过程,为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WIZ解决方案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北京京能集团高安屯燃气电厂采用WIZ Solution智慧解决方案,在基建期通过不断三维碰撞检查报告,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优化人力安排,缩短了现场施工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避免潜在的施工风险,综合效益巨大。协助工程建设共计检测出碰撞 520 余处。按照国内电力建设工程碰撞统计标准,平均 3.5 万每处的费用计算,为公司减少了直接经济损失1925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