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

时间:2023-09-21 17:3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

第1篇

易玉珍

(宜春三中,江西  宜春 336000)

 摘  要:许多曾经成绩优秀自信的学生到了高中就显得手足无措,究其原因,很大部分是自信不足。本文就从一元二次方程入手,重新探寻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让学生温故知新。我们老师要巧用知识的关联性,让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课堂时不要六神无主,让自信和兴趣作为他们的永恒老师。

关键词:中学数学;过渡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探究

都说初中向高中过渡,就像一个人从熟爱的家乡到了异国他乡一样迷茫。许多曾经成绩优秀自信的学生到了高中就显得手足无措,尤其是女生,就更显出她们的“柔弱”无助。殊不知,很多时候是人的思想作祟。试想,不自信的人怎能有好的开始?本人就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来解救一元二次不等式,让学生重拾儿时的记忆,增强“亲情”和自信。

一、重设“旧景”

  进入高中数学,我们最先接触“难路虎”的可谓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细心不细心,摔跤不摔跤可就从这开始了。先让老朋友见见面,重温旧情——

如解方程(1)                                  (2)

第一步:这样的方程多容易呀,刷刷刷,第一题答案是 , ;

第二题答案是 ,

        只要结果对了,点头!我们暂且不具体观看各自过程,让他们尽情地放射他们的自信和甜蜜。

    第二步:(师问)归结刚刚解题的方法有几种?——(生答)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配方法、分解因式法。回答的好!记下来。

二、     增加“新人”

解不等式2x2-3x-2>0            

同学也很快运用上面的公式法、配方法,分解因式法,比如运用十字相乘法

2x 

1

X     -2

得出,(2x+1)(X-2) >0

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2x+1>o  x-2>0   或   2x+1<0  x-2<0

并画图得出:X>2 或 x<-1/2(一定要提醒同学这是解集)

三、        及时拓展

解方程 (这个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

当 ≥0时,方程有解 ;

<0时,方程无解。

那么ax2+bx+c>0(a>0)或 ax2+bx+c<0(a>0)呢?

我们这就需加入解集的观念.根据规律得出解集——

      {x|x<x1或x>x2}或{x|x1<x<x2}(a>0)

四、        归纳总结

初学者上课很认真,也果真发现了法宝,但真正是否记入心中,那还是个

天大的问号,所以数学中的图像及时帮了忙。我们老师不妨及时画出表格总结:

三个二次

 >0

 =0

 <0

 

y=ax2+bx+c(a>0)

图 象

 

 

 

 

ax2+bx+c=0(a>0)根

 x=x1 或x=x2

 x1=x2=

 无 解

 

ax2+bx+c>0(a>0)

解 集

 {x|x<x1或x>x2}

 {x|x≠ }

 R

 

ax2+bx+c<0(a>0)

解 集

 {x|x1<x<x2}

 φ

 φ

 

第2篇

许多原本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会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认为高中数学过于晦涩,逐渐对数学失去了兴趣。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出了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简单的数学原理,逻辑性强的知识很少,很容易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升入高中后不能快速地适应高中数学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内心自然会产生困惑和厌烦。时间长了,数学成绩就会明显下降。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和高中数学教学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数学思维和数学难度不同。那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呢?

一、做好数学思维能力的衔接教学

不管高中数学如何变换,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不会变,并且高中数学的要求会更高,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关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点谈起。

一是探究能力。高中数学新课标别强调了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培养,要求学生能够“从做中学”,通过主动探究发现数学理论知识。所以,高中数学注重过程体会,抽象性很强。那么,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妨多采用数学实验教学,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初中“函数”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几何画板以及多媒体构造函数的基本模型,让学生探索函数线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函数的相关性质,而不要直接让学生去记忆函数知识,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

二是表达能力。高中数学知识涉及到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以及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相对比较抽象,而初中数学知识主要涉及到文字语言,相对比较简单直观。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学除了要注意学生的数学文字语言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尝试熟悉符合语言和图形语言。此外,初中数学教学要经常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学着提炼和描述概念和定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解题能力。解题能力是强化数学知识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融合于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对于其升入高中乃至将来都非常重要。许多概念、定理、思想方法以及技巧的理解和掌握都需要通过解题来实现。在初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能够有效地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同时,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像综合法、分析法、转化法、化归法、建模法以及数形结合法等。比如,可以将数字性的应用题用图形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只有能审清题,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此外,在学生解题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经常反思,对于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一定要牢固掌握,教师也可以借助变式训练来强化学习效果,这样学生在升入高中后,面对更加复杂的数学知识与高密度的课程内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四是归纳能力。高中数学的学习,特别重视运用思维导图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这样能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通过让学生尝试自己绘制思维导图还可以让其明确重点和难点,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强化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也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应该引导学生熟悉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

二、要做好学习兴趣的衔接,让学生知“难”而进

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传统的“黑板+粉笔”与现代的“电脑+网络”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其次,初中数学教学要善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不能对“差生”放任不管。最后,初中数学教学要尽量融入数学史,让学生了解感人的数学故事以及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明光市管店中学)

第3篇

一、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高一新生感到数学学习难

“学生学得吃力,教师教得费力”是高一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一数学的学习更需要加强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所学的知识内容难度也远远高于初中数学.对于那些以优异成绩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而言,初中数学曾是他们引以为荣的科目,但因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出现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的现象,曾经的优秀学生有变成后进生的趋势,更严重的是,极少数学生会丧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成绩一落千丈.

2.高中数学发生迁移和扩展

和初中数学相比,现行高中数学课本(必修本)有以下明显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向到多维,从浅显到深奥,从平面到空间.初中数学的文字表达浅显易懂、语法结构单一,运用的都是最基本的数学知识,采用的大多都是四则运算.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初中数学的学习相对轻松自如.不同的是,高中数学有着语言表达简洁严谨、叙述抽象难懂,其概括性和理论性也较强的特点.这就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考虑到知识体系的因素,教材将最难的“函数”部分安排在高一学习,这将成为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时最大的“拦路虎”.

3.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在改变

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上课的内容少,课堂容量也相对较小,学习进度较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去强调重点、难点,可以将不同类型习题的解法分别讲授给学生用以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知识内容.对于每一道例题,教师均可以布置相似的习题让学生板演,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所学知识也可以熟练掌握.有些时候,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很多教师会把不同的题型分类归纳,让学生遇到不同类型的题目均可以快速想到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步骤.而高中教师的上课内容相对比较多、课堂容量比较大,要求学生完全理解每个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深谙其数学思想及推理方法,灵活巧妙地运用到解题中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归纳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我们应该倡导的是高一教师在开学之初便通过一些摸底性质的考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考核,然后再通过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进行了解并且积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中教师应该熟悉初中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概念和知识的要求了如指掌,在教授高中新知识的时候可以先从复习初中知识然后再导入新知识,从浅入深由易变难,温故知新逐步过渡.明确高一阶段对知识的要求,不应过早采用“题海战术”,而是着重于定义的理解以及数学基本思想的学习和应用.以下两点是我所推崇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衔接好初高中数学的知识,降低两者之间的落差.

1.温故知新——利用初中知识,加深新知识的理解

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在高中教学的时候,运用联系的观点引入新知识,可以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时候还可以很快地接受和理解新知识,同时又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系统化的梳理和归纳.在衔接初高中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以低起点,小步子为指导思想,重视基础概念教学,利用旧定义新解释的形式深化学生的认识,便于学生尽快掌握和理解.

2.循序渐进——抓准“衔接点”,搞定高考重点函数

第4篇

关键词:数学老师;高中数学;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的大部分内容都能够通过实际生活、工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模型或者实例进行解释,这样不仅仅能够使得学生容易理解,与此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数学教师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然而对于高中数学知识来说,它的很多内容都不能够利用实际的模型进行反映或者表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阻碍。如果数学教师不能够处理好初中数学知识与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工作,那么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速度减慢。

部分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思路还没有转变过来,如果数学教师不能够将初高中数学知识进行适当的衔接,那么就可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或者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为了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数学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进行相应的衔接或者融合,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高中数学知识。

一、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更好地讲解相关的数学衔接知识

1.将初高中数学知识进行衔接的必要性

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到这些数学知识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小,同时数学知识也比较少,不像高中数学知识的相关内容那么多,所以在初中数学以及高中数学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或者方法。

大部分高中生已经习惯利用初中数学的解题方式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但是由于高中数学知识与初中数学知识的差别,这就要求学生转换相应的学习方法,逐渐习惯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与此同时善于将高中数学知识中相关的知识进行整理或者系统记忆。

部分高中学生在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时候,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授课方式还是学习的主要内容,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感觉不太适应,这就要求高中学生要慢慢地接受这种转变或者不同,如果学生对于相关的数学内容不主动去接受,或者教师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或者指导,就可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整体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所下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知识或者其他知识的学习水平。

2.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衔接初高中数学知识

对于这样的学习现状,数学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或者学习成绩进行相应的调查或者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出合适的方法或者措施对初高中数学知识进行相应的衔接。具体来说,数学教师可以在学生刚开学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一次数学测试,其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情况。

测试结果如果显示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掌握得不是特别好,那就需要数学教师在以后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基础知识的讲解或者教授,或者在平时课后题的讲解过程中渗透相应的基础知识,从而做到为高中学生弥补所丢失的数学知识点,这就能够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其他理科类的学习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如果在测试结果中发现,学生对于很多基础知识或者相关的数学原理都掌握得很好,那么数学教师在未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重点对其进行高中数学知识的讲解或者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的延伸,不至于将时间以及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基础知识的讲解工作中。

二、在初高中数学知识的不同知识点中,发现相应的联系或者区别

高中数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与初中数学知识有区别,但是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发现其中的联系以及区别,让学生能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能够学到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抵触。

数学作为一个系统的学科,高中数学知识与初中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简单来说就是初中数学知识为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高中数学知识也是初中数学知识的拓展或者延伸,所以它们之间并不是没有联系的。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学科的这个特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详细来说就是让学生对以前所学到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回想,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相应的思考或者研究,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对学生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引导,从而非常顺利地引出高中数学知识的相关内容,不至于让学生们感觉到突兀。

我们利用理论知识来叙述该问题,会感觉非常容易,但是数学教师要想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他们不但需要对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有着十分准确的掌握或者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还需要对这些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或者区别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数学教师需要了解甚至掌握自己所教授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例如:他们所熟悉或者困惑的数学知识都是哪些,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数学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初中数学知识与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最终提升数学老师的整体教学质量或者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尽管高中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障碍或者挑战,但是我们相信通过相关教师以及学生们的不断努力和奋斗,我们国内中学学生的整体数学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鸿.新课改下如何把握初高中数学的衔接[J].成才之路,2012(01):22-33.

第5篇

>> 从教法方面谈谈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探讨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探讨 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探究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探究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初探 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浅析 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教学探讨 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方法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体会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探讨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浅析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体会 浅析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浅议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研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思考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浅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谈谈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谈谈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由于初、高中数学结构、教师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当学生进入高中后,出现大部分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渐渐地认为高中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学习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以下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将面临许多不同的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不能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高一数学教学是对学生在高中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为了能紧跟新课改的步伐,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分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能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本文结合高一教学实际,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分化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谈谈以下建议:

一、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变化原因分析

1、数学教材的变化。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与数字,且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与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要注重分析。其次,近几年新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数学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数学因高考的影响,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并没有降低。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增加了难度。

2、学习环境与学生心理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教材、同学、教师等都要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经中考后一个暑假的放松,进入高一后无紧迫感。也有可能在入学前,就听过高中数学难学,为此产生了惧怕心理。的确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

3、教学课时变化。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对学生进行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都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了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搞好入学教育。

这是搞好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基础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特点,入学教育时要做好这几方面工作:⑴、给学生讲清楚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⑵、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并补充高中要用到而初中却没有讲到的知识;⑶、结合实例给学生说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并指出注意事项;⑷、请高年级学生谈他们的体会与感受,引导新生少走弯路,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

2、高中数学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便于做好教学衔接。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数学新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对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便于做好教学衔接。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进行了删减,有的在内容难度、深度和广度上降低了要求。如二次函数在初中就降低了要求,十字相乘法等已基本不提,使得高一学生只要遇到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就把繁琐的求根公式搬出来,这给高中数学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为此根据高一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师要制订出相应的高中数学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怎样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3、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提高,所以在高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深入研究两者间的联系和区别,正确处理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便能顺利地开展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较快地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教学中,帮助学生先复习初中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便能分散教学难点,减缓坡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淆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4、以教材为基础,尊重不同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难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高一数学教学中,在速度上要放慢起始进度,慢慢加快教学节奏;教学中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学生已知的情况引入;在知识落实上,要以教材为基础,先落实“死”课本,然后后变通并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的讲解上,从不同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5、对学生思想激励上做好宣传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不断创新。那么就需要老师针对高一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培养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让学生知道,科技理论和实践都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历史上几次科技进步和真理的大发现基本上也是数学知识进步的必然结果。那么学好了数学知识就等于掌握了未来的砝码,这是学好数学的理论要求。在现实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事件则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好素材,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也要讲一点时事政治,通过对这些热点时事的分析,然后把他们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极大的迸发出来。

第6篇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数学教学过程可看成是一个系统,由各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这些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必须相互协调、有机衔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普通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在内容和方法上相应地加以改革。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成功实现角色转换,解决好高中与初中数学学习的衔接,成为高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要做好衔接工作,可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高中与初中知识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楚高中数学在整个高中课程中所占的位置,以及学好数学课的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数学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明高中数学内容的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在学法上的区别,并向学生介绍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教师要摸清学生的数学基础,然后规划自己的教学和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可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面把握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找出知识的衔接点和区别点,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高中教学中有许多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如集合、函数、向量等,对高中一年级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知识导人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重点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高中数学的很多内容都是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要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人。到了高中,知识层次加深了,研究范围扩大了,以前有限范围的变化,出现了无穷大和无穷小。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识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

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更强,应用更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结论的死记硬套上,同时也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探索其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教师要重视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决不能操之过急。教师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教会学生从比较中学习,发现规律,逐步培养学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在做和练中,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培养高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授人以渔,努力教会学生自学是教之根本,而自学能力的提高,首先有赖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阅读时,对概念的要求是会联系、会举例;对定理的要求是会分析、会应用;对解题的要求是尽量一题多解。

教育的衔接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由于升学的竞争、教育体制的脱节等因素使各教育阶段的衔接问题凸显出来,并愈演愈烈。解决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衔接,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需要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工作,需要各教育阶段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中数学教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相互协调、有机衔接。

第7篇

【关键词】差异 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中后,每一次考试就是一次打击,成绩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加上这些同学不了解数学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学习成绩整体滑坡。

1.认识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差异。

1.1 知识差异。初中数学知识浅、简单、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强化与完善。

1.2 语言抽象化。初中数学在语言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如集合符号、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

1.3 思维方法改变。初中阶段,数学学习中习惯于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它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对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1.4 知识容量大。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少,课时充足,其知识容量较小;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而课时相对减少,知识容量增大,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吸收。

2.如何学好高中数学。高中学生不是想学就能学好,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2.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1.1 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1.2 课上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专心听重点难点,解决预习中的疑问;另一方面要加强训练,把知识初步掌握。同时要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但不要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2.1.3 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只有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勤反思,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驾驭全局。

2.2 正确的学习态度。数学是一门综合能力较强的、比较枯燥的学科,需要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决定一切,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就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起到主动作用,而老师只能起到引导作用。在开始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解题思维 培养策略

1.引言

高中数学学习相比于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学习有着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高中数学是千变万化的,只有一种固定的解题方法是行不通的,所以多种解题思维对高中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了解数学学习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解题思维能力,这样对于数学学习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数学成绩,有效提高了高中数学学习效率。

2.数学解题思维的特性

2.1变通性。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差别,初中数学学习是在为高中数学学习打基础。进入高中,数学题目都是千变万化的,基本上每一道数学题目都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虽然高中数学有较强的变通性,但是每一道数学题目都离不开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做一道数学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从不同方向入手,这样就有了多种解题方法。高中数学公式都是由一个定理或者其余的公式推导而来的,公式与公式之间可以互相推导,这使得高中数学学习的变通性更强了。

2.2严密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严密性的学科,这种数学思维的严密性表现在思维过程严格服从逻辑规则。从学习数学开始,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在读题和解题过程中要仔细认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题目有很强的严密性,因此要多进行推敲,弄懂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想让我们求什么,这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解题时更要注意数学的严密性,仔细认真。例如,在解题时错了一位小数点就会影响最后的结果。所以说,这种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就要求考察问题严格和准确,运算和推理要准确无误。

2.3反思性。

数学思维的反思性表现在思维过程中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数学问题提出大胆假设,然后能进行验证和反思。数学解题思维是多种多样的,一道题目有多种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入手就可能会产生自己对一道题目独特的解题方法,要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思维定势和别人的影响,坚持自己的见解。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应该要自己独立思考,在检查反思过程中要做到不盲目、不着急、不轻信。

2.4开拓性。

数学思维能力的开拓性表现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从多个方面看问题,对一道题目能够尽可能多地提出解题方法。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对所学数学知识也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能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运用以前学习的知识开拓解题思路,培养了他们的开拓性思维能力。这种数学思维能力的开拓性也可以延伸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既开拓其他科目的解题思路,又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3.数学解题思维的培养策略

3.1分析题干,明确题意。

高中数学学习与初中数学学习不同,初中数学在解题时,一般在读完题目之后就可以知道这道数学题目想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已经明确地了解到题目所给的信息,对题意有明确的了解;而高中数学的题目一般就没有初中那样明确了。有时一道高中数学题目,读完一遍之后不清楚题目想要我们解答什么,这就需要多读几遍,仔细研究题目意思,明确题意。高中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一般都是含糊不清的,在读解题意时太粗心就会对解题的真正目的造成偏差。拿到一个数学题目,就需要多次读解题目,首先分析题干,了解题目大意;然后再对题目深刻解读,抓住一些题目的字眼,深度挖掘题目给出的深层次信息,明确题意;最后再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审题能力,平时在上课过程中就可以多出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让学生试着分析理解,再进行演示分析,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审题的准确性。

3.2削弱思维定势的影响,注重灵活迁移学习。

高中数学解题本身就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定势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导致学生很少开拓解题思路,固化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要注意到思维的定势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多个方向审题,鼓励他们尽可能地用多种方法解答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对于一个问题提出大胆假设,再自己验证自己的假设。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学会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迁移学习。

3.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提高学生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它是指在长期的数学学习和应用中对数学问题的见解和看法,数学意识能够引导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数学思维思想方法的培养,强调解题过程的思维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对解题过程中的逻辑推理和方法进行培养,这样在遇到不同的数学问题时就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4.结语

高中数学解题的思维能力对数学学习有重要作用,在高中阶段,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了解数学思维能力变通性、反思性、严密性和开拓性,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多进行演练和举例,加强这种能力的培养。数学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数学及其他科目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建国.浅谈用建模思想解数学应用题[J].中学数学,2012(10).

第9篇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洗礼进入高中,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想把高中课程学好,像初中一样精彩。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普遍感觉高中数学不容易学,感觉枯燥、乏味、抽象等。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其中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笔者有幸在2006年至2007年到初中锻炼,和初中数学教师共事,与他们进行了许多的探讨,尤其是对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二、初高中在数学学科上各自的特点

(一)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特点。

1.少概念多直观。初中数学很少用严格的定义,多是“像……叫做……”,“类似……叫做……”。比如像单项式与多项式、空间图形中的柱体锥体等都是如此。这样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和辨别。

2.空间图形的认识加强。在立体几何部分强调了要会作三视图,同时也要求能正确作出空间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这对以后高中的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非常有益。

3.在平面几何部分有平移旋转的知识点。这给出了几何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图形变化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4.强调概率统计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会计算简单概率问题;加强了统计图表,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图表。

(二)高中数学的特点

概念规范抽象;内容多,坡度陡,节奏快;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知识难度加大。这些都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

三、存在脱节的主要方面

(一)知识内容脱节。

初中数学教材通俗易懂,侧重于形象直观、定量计算和证明等;而高中数学教材较多研究的是逻辑推理、空间想象与数形结合等,是比较动态的过程。

(二)学习方法脱节。

初中学生习惯于跟着教师走,缺少积极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缺乏归纳总结能力。高中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归纳、探索规律。然而高中新生往往还是习惯于初中学习方法,在学习时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方面脱节。

初中教师的教学主要依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教学进度较慢,对重点内容及疑难问题都用较多时间反复强调、反复练习;而高中教师却没有充裕的时间反复强调反复练习,习惯于初中教师教法的学生进入高中后,一时难以适应这一教法。

四、衔接问题的对策

课改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但现在的初中课改后则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在课堂中更加注重在情境中创设问题,把数学知识融入在其中,更加关注学生在知识探究中的体验。教师的职能也发生变化,由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学习者。在此情况下,高中的数学教师也要作出相应的变化。

为了使学生快速平稳地度过初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研究教材,填补初高中脱节的数学知识点和思想方法。

1.做好初高中数学教材中脱节知识点的衔接,补充数学思想和方法。初高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应、特殊方程的解法、根式的运算等。教师不但要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而且应该讲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适当渗透化归和类比推理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初高数学知识点的衔接。

2.从实际出发,补充适量所缺知识点方面的习题。在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编一些所缺知识点方面的习题,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所缺知识点。

(二)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1.开始放慢教学速度,然后逐步加快,循序渐进。由于初中生习惯较慢的教学进度,因此,高一起始教学进度应适当放慢,以后酌情加快,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节奏。

2.创设问题情景,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过程,让学生学会把研究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揭示知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的本质,最终形成数学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解决,回头再反思总结,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推理能力。在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题后反思。一道习题解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想想是否有别的解法,有无规律可循或改变条件或结论,让学生探索这一命题,并就新命题的正确与否加以论证。长此以往,学生可培养探索精神推理能力,逐步达到触类旁通,同时也锻炼思维的严谨性。

(三)研究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抓好预习、听课、消化、整理、反馈、巩固等几个环节,对问题要独立思考。在学生遭遇挫折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正确分析,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注重加强个别指导,激发学习兴趣。

2.重视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教师应紧紧依靠新课改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中让学生充分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应用等基本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演绎推理定量定性的计算等能力。

3.培养自学习惯和能力。教师要授人以“渔”,因材施“导”,努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这是教之根本。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心理。高中数学知识不仅仅在课堂上,还需要课后认真消化。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理解能力。因此,在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钻研问题的学习习惯。

(四)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学生往往因为认可一位教师而认可这门学科。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心理交流,可让学生信任教师,教师也可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思,做到对症下药,慢慢培养他们的兴趣毅力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积极进行数学活动。

初高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是新课改下的老问题,在高中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教师要分析和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模式,从而更有效、更顺利地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的分化

1.新事物新环境的负面影响

对高一新生来讲,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班级……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对于我们农村普高更是如此。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有的学生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在思想上会松懈,入学后无紧迫感。对于我们农村普高还有一部分“线下生”还会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听往届生讲“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的确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映射、函数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被动状态。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难度比初中增加了。其次,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一般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难度实际上“明降暗升”。教材上有的要考没有的也会考,因此,教材难度实际上并没有大幅度地降低,这也给我们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带来阻力。

3.教学进度的变化

我教过多年初中数学得知:初中数学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教学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但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全部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响成绩。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的几点思路

1.衔接好先要基础好

(1)搞好“学前”教育

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指导学生请教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早摸情况早做规划

为了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我们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方方面面当好学生的“导演”

作为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师,不是简单的教书匠,而应该是导演,是编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一是知识讲解,二是作业讲评,三是试卷分析,教师要当好这个导演和编剧,真正导演好教学中的这几个关键环节。

3.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的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因为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搞好衔接的关键一招。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融入学生,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降低提问难度,多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同时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的几大主要特点:内容多而且抽象、理论性极强,这就导致了很多同学入学高中后难以适应过来。因此高中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要钻研如何去学;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笔者就高中数学难学原因及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高中数学难学因素

1.知识内容量的剧增

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 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依赖心理重的, 被动的高一学生感到非常不适应。初中数学以良好作为衡量标准, 而高中数学以及格作为衡量标准, 这样形成分差, 学生不了解这些情况, 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不能接受, 学生特别有压力。

2.较之初中数学,难度提高

高中数学较初中数学,难度大大提高,因此会有少部分高一新生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 或即使做出来,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误, 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

3.思维方法的跳跃式迈进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 由于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 解题是常见的思维套路。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4.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 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 课堂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 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 如果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 分析重点难点, 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不能抓重点难点, 不能体会思想方法, 只是赶做作业, 乱套题型, 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 机械模仿, 死记硬背, 结果是事倍功半, 收效甚微。

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 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 要多思考, 多研究。所以, 有好的学习方法将会事半功倍。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是合理制定学习计划, 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 再由自己切实完成, 既有长远打算, 又有短期安排, 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 磨炼学习意志。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 而且能培养自学能力,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要讲究质量, 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 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上课更能专心听重点、难点, 把老师补充的内容重点摘录。通过不断的学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 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 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分析比较, 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 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开动脑筋,独立思考, 把问题进行灵活地的处理, 找出问题, 解决问题,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磨练意志, 坚韧毅力, 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2.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地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如,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这样,对数学的学有帮助。

3.学习方法科学化

高中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要活, 要看书并要做题还要总结积累, 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思考, 优化运算策略;逻辑思维能力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对能力要求较高, 使用归类、归纳策略, 区别好几个概念: 三段式推理、四种命题和充要条件的关系;空间想象能力对平面知识的扩充既要能钻进去, 又要能跳出来, 结合立体几何, 体会图形、符号和文字之间的互化;要重视应用题的转化训练, 归类数学模型,体会数学语言。

高中数学生是大多数同学学业生涯的转折阶段,在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又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因为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也为大学以及大学以后的数学学习及相关科目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的努力也定能有所回报。

参考文献:

[1]基础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2.

[2]张军艳. 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几点体会[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04)

第12篇

关键词:数学学习知识侧重点衔接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新高中生),在初中数学学习成绩优秀,到高中之后,数学学习一筹莫展,有的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常听到学生这样说,“初中时,这些知识老师都讲过,有些没有作为重点来讲,只是了解。老师说高中老师会细讲的,但是现在老师也不讲初中的知识而是拿来直接运用。”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初中数学学习侧重点与高中的要求不吻合。

二、问题的分析

举个例子,初中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开方法,二是配方法,三是求根公式法。在初中时重点掌握的是前两种方法,在高中,由于计算量和计算速度的要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常使用的是十字相乘法和求根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初中教材中没有,初中数学课上不作重点讲授或根本就不讲。像这样的问题很多,使新高中生是不能满足高中数学课的基本要求的。高中数学的学习是螺旋上升的过程,高一的学习以初中为基础,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影响数学的学习。知识侧重点衔接出现了问题,久而久之,学不会、跟不上数学学习也就是正常现象了。

随着高中教材改革和初中减负大刀阔斧的进行,初高中数学知识点侧重衔接问题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瓶颈。那么,在那些主要知识侧重点衔接上存在问题,列举如下:(1)解一元二次方程问题。(2)函数和函数图像的关系理解问题。(3)画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草图的问题。(4)二次函数的配方问题。

以上问题,为什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瓶颈呢?分析如下:一、函数图像是认识函数很好的一个途径。函数图像是函数的具体,使函数具有形的可触性,降低函数的抽象性。函数与函数图像的关系就像是人的身份证号与本人关系一样,一个人对应着一个身份证号,一个身份证号对应一个人。仅仅看到一个人身份证号是不会了解这个人的,要了解这个人就了解这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也就是看这个人的行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每个人都有特有的行为。类似的,什么样的函数有什么样的图像。函数图像的走势、形状、最值、自变量取值范围直观地反应特定函数的性质。特定函数具有其本身特有的图像。

很多新高中生没有将函数与函数图像建立联系,割裂了函数和图像的关系,脱离函数图像,仅仅是从函数式上来学习函数,而函数解析式本身是非常抽象的,这样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会并掌握是不可能的。在高中要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这些函数的许多性质都是通过图像学习的,通过图像来区分它们的不同,如果割裂函数与图像关系学习函数将是寸步难行。而在初中的学习,没有很好的建立函数与图像联系。二、画好一次函数图像和二次函数图像是掌握函数的基础。新高中生只知道这两种函数的图像是什么,具体到画图时总是画不准确,不能掌握基本要点。对于一次函数图像新高中生知道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画直线时总是列出很多的点,将这些点都描在直角坐标系中,再利用这些点画出直线。不知道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会快速选出确定直线的两个点。在画二次函数图像时,先利用顶点坐标公式求出顶点坐标,然后根据开口方向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定点,之后随意勾画出抛物线,不注意抛物线的开口的大小、函数图像是否关于对称轴对称。这样画出的图像速度慢、质量难以保证,不仅影响对函数的认识,将影响以后的学习。在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时,首先通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像学习函数的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必修5中第三章将学习不等式时,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如果对二次函数图像没有深刻的认识,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就会有困难,在许多含有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中借助二次函数图像解答。在学习线性规划问题时要求快速画出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准确快速画出直线是基础。对于这两种函数图像,初中要求不高,但是高中继续深入学习的基础。而在高中数学学习内容中不包含如何快速准确画出一次、二次函数的图像。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初中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掌握初中数学教学侧重点,找出初中数学学习与高中数学要求的差距。二、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心高中生进行知识测试,测查他们知识掌握的情况,找出他们知识的薄弱点、欠缺点。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四、教学计划实施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腾出足够的时间。(2)知识点的深入,不是把知识点罗列下去,应对相应的知识点多加练习。(3)补充的内容不能过深,否则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初中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的学习,如果再像初中那样学习的话,会影响高中的数学学习。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高中数学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六、经常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时时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不适合教学计划和内容。七、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数学学习小组,选出组长。在课下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互相讨论解决,即使在讨论的过程中问题没有解决,学生也得到了思维上的训练。进一步养成好的数学习惯。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2.初中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