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3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语文文化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大学语文;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10-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语文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面临极大的挑战,也给大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将从大学语文考试改革方面作些探讨。
大学语文课为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中文专业外其他本科专业学生。授课学生人数多,每年6000人左右。教师每年承担繁重的教学以及期末考试阅卷的任务。信息化时代到来以后,给考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纸介质考试的弊端也被凸显出来。传统纸介质考试的弊端是首先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阅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情分。基于此,我们在大学语文考试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目的是达到教考分离。
一、变革考试内容
(一)加大考试知识面
大学语文课开设的目的是从文学情趣的培养、审美素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明晰的文体、语体知识,掌握基础性的古今文学常识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为学好各类专业课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首先我们在考试内容上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先后进行了课外读书工程、专家讲坛、研发多媒体课件等大胆改革尝试,并收到很好效果,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文理兼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考试内容方面,大学语文在全国率先改革,改变了一直以来讲什么就考什么的传统考试模式。为此,教研室首先进行了教改,要求学生除课堂学习的内容之外,还要学习以下内容:首先要课外必读四大类书籍:《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红楼梦》,此外还要求学生课下学习从先秦开始一直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个中国文学史,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的泛读课文。这样考试的内容既有课堂讲授的内容,又涵盖以上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这样使得学生对整个中国文学史有一个基本了解,扩大了文化视野,提高了人文素养。
(二)实施分层次考试
2013年结合新版教学计划修订,继续细化分层次教学,开设专题课以及通识选修课。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全校开设大学语文的院系及课程分为四个课型。
1.大学语文A
大学语文A主要面向全校文科类学生。大学语文A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以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主要内容有诗歌、散文、小说的鉴赏,同时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专题及写作专题。
2.大学语文B
大学语文B主要面向全校理工类学生。大学语文B侧重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语言感受及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汉语应用能力。大学语文B开设30课时,除经典文选的赏析,同时开设演讲及科技写作专题(毕业论文的撰写)。
3.大学语文C
大学语文C主要面向全校外语类专业学生。大学语文C以开设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教学主要侧重文学艺术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语文C开设两个学期60课时,第一学期大学语文C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同大学语文A。第二学期大学语文C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古今优秀篇章的鉴赏,同时开设外国文学专题及现代汉语知识专题。
4.大学语文D
大学语文D主要面向全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学语文D以开设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教学主要侧重文学艺术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语文D开设两个学期60课时,第一学期大学语文D的课程内容同大学语文A。第二学期大学语文D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古今优秀篇章的鉴赏,同时开设影视文学专题、文学艺术审美鉴赏专题。
大学语文课把授课对象分为文科、理工科、外语、艺术四个课型,并分别配以不同类型的专题课,而且在通识课平台开设通识选修课:“《红楼梦》鉴赏”、 “20世纪海外华人小说研究”、 “经典名著导读”、 “本科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等。
针对四个课型,考试形式也各有不同。文科理科是作文笔试和上机考试,外语类专业第一学期是作文笔试和上机考试,第二学期则是纸介质考试,而艺术类专业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都是纸介质考试。通识课平台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则是随堂开卷考试。
二、创新考试形式
(一)客观题机考与主观题考试并行
大学语文教研室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试行上机考试,文学基础知识部分客观题上机考试和纸介质主观题考试并行。2007年起,为使教考分离的教改思想贯彻实施更为彻底,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使考试内容设计更为科学、手段更为先进,剔除考试评卷中的人为因素,消灭人情分,使考试结果更趋公平合理。我们进行了上机考试的初步尝试,经过三年多的反复试验、整理,初步建立了机考单选题库,在测试本科生文学基础常识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为确保此项工作成功,黑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主研发了在国内具有领先意义的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考试系统。我们在大学语文课上配合计算机考试中心采集了学生的指纹,上机考试时,考生在考场内进行指纹认定后,系统随机为学生分配考场和机位。计算机根据试题库中各部分试题的分值比例自动抽题组卷。考生在计算机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提交后,计算机完成成绩评定工作。
这种考试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他们认为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模式,机考题库覆盖面虽然更大,考试时间更为紧张,但考试内容设计科学,考试手段先进,考试结果剔除人为因素,更为公平合理。
(二)除作文外,主客观题全部机考
与南开大学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先进院校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又在考试模式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实现全员上机考核的目标。相继进行如下改革。
1.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题库》(电子文档)
通过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试题库》(电子文档),以期末上机考试形式考核学生文学常识、文学鉴赏能力,测验学生课内外读书的深度和广度。
2.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测试题
库》(电子文档)
通过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测试题库》(电子文档),以期中或期末随堂作文形式考核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
3.继续题库建设
研究探讨机考题库的题型、题量,考核范围,能力层次等问题。并拟利用寒暑假时间,前往国内大学语文教改先进院校实地考察其机考题库设置、考核具体操作等技术性问题。相继完成《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题库》(电子文档)一期内容,即:设计并制作出可供2500―3000人循环上机考试使用的一期题库(含两次考试使用的子题库)。
2012年全年,为机考题库二期工程实施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总结一期题库的使用效果基础上,对其进行二次调整。同时,开发并完成机考题库的二、三期工程。2012年下学期,二期题库投入使用。
2013―2014年。修改二、三期题库,完成四期题库建设。完成四期题库首轮运行。
(三)实现无纸化考试,教考分离
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多年的大学语文丰富教学经验和近十年成功的教改实践为考试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近些年来大学语文文学常识部分教学内容的机考改革实践经验和已经完成的初期题库建设工作为题库的进一步建设和拓展奠定的扎实基础。全部成员均参与完成黑龙江大学2009版及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课题组已经获得和完成省级、校级新世纪教改项目多项,发表教改类论文多篇。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关领导的鼎力支持大学语文上机考试,这些年来,负责机考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组织全校大学语文部分考试内容机考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教研室全体教师正在完善题库建设,建设作文考试题库。作文实现上机考试,将会给教师阅卷带来便利,也能检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这样大学语文将达到全部无纸化考试,真正实现教考分离。
三、大学语文考试改革的意义
我们尝试探索的考试内容改革以及考试方式的改革,至少在国内大学语文教学领域处于前沿位置,意义重大。
(一)考试内容科学合理
大学语文考试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相结合,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又考查学生文学鉴赏和文字表达的能力,为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可信的参考和依据。一部分教学内容交由计算机考核,计算机随机出题,每位学生进入机房后遇到的题都是不一样的,互相抄袭作弊的可能几乎为零。计算机随机出题、评分,使考试内容更科学严谨,评分过程更少主观意识干扰。
(二)受益面大,影响力广
目前,黑龙江大学每年在校必修大学语文课程的本科生约为7000人,除去免修的文学院、新闻学院,加上艺术学院、外语类学生的第二学期大学语文课,每年必修大学语文的本科生约有6000人。上机考试可以减轻学生两次考试的压力,而且受益面大。
(三)节省人力与物力
在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高等教育的教学设施与教学手段日益更新。充分发挥计算机在高校考试环节的作用,是一项潜力极大的研究工程。
据我们目前掌握的相关资料,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国内除南开大学建立了大学语文阅读考试机考题库、个别院校在尝试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全部实行机考或部分实行机考外,多数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纸介质考试方式。
将目前的大学语文同一学期两次期末考试(机考、纸考)合并为一次机考,可以节省大批监考花费的人力物力,减轻教学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压力。
(四)实现教考分离,考试更公平合理
传统的纸介质考试方式带来的一些人为弊端很难避免,全部实现计算机阅卷,剔除人为因素,没有了人情分、印象分,使考试更公平合理。
(五)分层次考试科学合理
关键词: “去语文化”现象 知行合一 专业渗透 课程建设
一、“去语文化”
1.狭义层面的“去语文化”,是从语文学科的功能来讲的。
语文学科承载的育人功能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借助文本的解读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基本能力;领悟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内涵,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格的教育。前两者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突出的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属性;后者注重对人的熏陶与教化,突出的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去语文化”是出现在语文教学中的两种偏向:一种是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训练,把富含人文精神的文本分割成支离破碎的字、词、句、段、文体、写作技法和艺术特色,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语文课堂没有了文化味。一种是致力于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对文本做大量的引申和发挥,将教学内容切换成社会现象和生活现象,语文课上成了思修课、哲学课,结果是使语文教学离开了言语实践,失去了工具性的基本属性。“去语文化”实质是语文的“工具性”属性与“人文性”特性的剥离。
2.广义层面的“去语文化”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近年中国社会出现的传统文化地位日益下降、母语教学被冷淡的现象,特别是语文课程在高职培养体系中被边缘化的现状。语文本来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肩负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重任,但是目前在各职业院校普遍都处于“边缘化”状态。有的甚至连“边缘”也挨不上,某些职业院校已经取消或根本就不开设语文类课程。在我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公共基础课中,思政类课程量最大,其次是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语文类课程已难觅踪迹。与其他兄弟院校交流,情况大抵相似。替代语文类课程的一般是应用文写作,课时极少,且再无其他训练语文技能和提高人文素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在高职学生看来,语文在中小学就学过,认为语文实用性不强,高职教育阶段对语文能力也缺少硬性要求,学生自然把大量精力用于专业课学习。对于人文类课程的学习,学生态度上应付了事,语文教学犹如戴着镣铐在小圈子里跳舞,僵化刻板,缺乏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鸡肋”。
二、高职教育中“去语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广阔的社会背景因素。
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产业化、商业化。“功利性实用教育”成为教育的显著特征。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现有劳动者素质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瓶颈。市场需要大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时而生,且不可避免地带上“功利性实用教育”的光环。职业教育培养的产品――学生,也打上了功利性实用的烙印。语文学习作为一门基础课,耗时长,外延广,收益却并不明显,更突出不了学了即可操作的技术性特征,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追求效率和实用的现代社会,必然被学生和学校所忽视。整个社会表现出的文化浮躁,加剧了语文教育的边缘化。
2.高职院校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割裂,导致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严重缺失。
“技能型人才”的提出是高职教育对以学科或以知识为本位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反思与突破。但把职业技能训练代替“人的会面发展”、“把有限的价值当做人生的终极价值”,是高职人才培养中重技能轻素质的一个普遍误区。不可否认,面对现代经济生活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职业能力”绝不是某种职业技能或就业能力的拓展与架构。它至少包括: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体系,二是基本岗位标准要求的技能或实践动手能力,三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即常说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如合作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创新开拓的能力,等等。虽然强调的是“实践动手能力”,实质却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这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即是基于人的全面持续发展的素质体系。促使“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应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但纵观现在的高职院校,已蜕化为制造职业工具的培训机构,将培养高尚人格情操、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充满理性思维而富有人文关怀的人文课程边缘化,淡化素质教育,是对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忽略,是重实用轻素质的教育短视,是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割裂。
3.高职语文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
(1)高职语文课程定位混乱。高职语文教学有侧重文化素质培养的,有侧重读写说能力培养的,有侧重鉴赏能力养成的,很难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笔者认为,高职语文与高中语文相比,挣脱了“应试”的限制,应更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高职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同时,侧重人文教育与审美情趣的培养。与大学语文相比,降低知识的系统性,弱化理性思辨,突出其读、写、说的实用价值,增加实践性材料,强化能力的训练与情趣的培养。因此,高职语文定位有明显的特殊性。
(2)教材不够专,针对性不强。首先,适合高职专科的语文教材开发较少,一类是由本科教材改编而来或由高中教材加以填充,在文本选择上重复篇目多,或难度过大。一类是综合型,或多或少地选取文学名篇、添加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书法、文学理论、文化常识等内容板块,全而不专。其次,教材文本与专业的结合不强,通常是一本教材适用于各个专业,无法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的结合、渗透。再次,职业教育特色体现不够,缺乏职业性和时代性。职业教育是顺时而生的,在语文文本选择中,经典文本要具有时代性主题,要关注当今大众文化语境,如通俗歌曲、影视传媒、广告文化、网络文学与文化、企业名人传记等,教师必须对诸如此类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作出文化阐释,培养学生理性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
(3)教法上重灌输少启发,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激发与引导;重知识少能力开发,学生难以学以致用,无法实现“知行合一”。
(4)评价机制不合理:学业评价以笔试为主,重语文知识考查,轻能力测评,更无法考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素养。
三、语文教育的前瞻
1.端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导向,认识高职语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素质发展和技能提高两个内涵应是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在和谐共振的过程中,把“人的全面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推向极致。
语文教学绝非简单地听说读写,而是通过课堂和文本有机渗透相关的人文信息,融丰富的人文内涵于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训练之中,让学生深思明辨,提高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自觉关注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它包括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锤炼逻辑思维、塑造文学审美和情趣、丰富人格情操等或立竿见影、或潜移默化的综合素养的养成。对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和提高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基础课程。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语文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生活。语文课程的开设与学习将影响我国文化的传承。试想,自己的文化都没有了,何谈民族复兴?何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语文教学向“知行合一”转变。
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的“知”要紧贴实际需要,学生能用得上,“知”不与“行”错位;教给学生的“知“要具有可操作性,能付诸实践。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需要改进教学中“知”的内容,按照学生的“行”选择教材和组织教学。
3.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语文课程。
(1)教材校本化。结合学情、校情、区域特点,从现有的教材出发,从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出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教材进行“修订”,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适用于职业院校学生和本校现状的内容,编写校本教材。探索建设与专业适应的应用性语文课程,实现基础课向专业课的渗透与倾斜。从各系特点出发,结合专业,将语文课程细化,比如设置与各系专业关涉的实用文体写作、文秘写作、自然科技文献选读、地方文化概述、普通话教学、口才训练等基础课程,多开设选修课程,以供学生遴选。
(2)构建适应学生就业需要的语文能力体系。构建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为核心的语文能力体系。从可“行”的角度吸引学生,达到求“知”的效果。提出“多证培养的”目标,要求学生考取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如普通话等级证、秘书资格证、汉语言运用等级水平证,成为求职的硬件。
(3)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多方位开放式评价体系。削弱单纯的语基知识考试分值比例,增加文学修养和整体语文能力的考核,如指定书目的阅读情况及效果。形式上采用笔试+口试、终结性考试+平时大量的作文练习、阅读笔记。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把过程与结果放在同等地位,将考试变成考评,并将考证纳入课程评价。
(4)建设隐性课程。从校园文化的营造入手营造语文学习氛围。即生活语文化,如开展读书会交流或讲座,成立文学社、广播室、话剧社;举办原创作品比赛、演讲比赛,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