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前农村教育现状

当前农村教育现状

时间:2023-09-21 17:35: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前农村教育现状

第1篇

一、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研究回顾

国内关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代表作有以下成果:李少元的《农村教育论》、谈松华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马戎和龙山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24县调查》和《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袁桂林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指标研究》、翁乃群主编的《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以西南四村为例》等等。可以说国内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成果还是较为丰富的。

1.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研究的进展

农村教育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任平指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教育正徘徊在“有为”与“难为”之间;[2]邓琴等人的研究指出,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3]李芳云的研究从经费投入、基础设施配置、农村师资配置方面剖析了农村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状。[4]有的学者从功能论的角度对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功能的弱化反映出农村教育现状的不容乐观。如曹晶的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农村教育对社会流动的作用越来越弱化;[5]谢俊红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制约着农村经济增长。[6]有部分学者对农村地区特定研究对象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如董强等人对中国农村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进行了研究;[7]马洪江等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中存在的师生比偏高、软硬件建设滞后、三低一高现象进行了研究;[8]刘新科专门对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现状开展了相关研究。[9]有的学者在研究农村教育问题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结合,如刘小锋等人运用公共物品理论,以福建省40个行政村为例,通过入户调查资料及数据对农村教育的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农村教育供给陷入短缺困境的结论。[10]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村教育的要求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秦玉友等人指出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的主要矛盾从扩大教育规模实现教育普及转向关注教育质量和有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竞争力。[11]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逐渐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此外,当前学术界也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如邬志辉等人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处于关键性、战略性的地位,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来评价、监测和指导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是非常必要的。[12]

2.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的进展

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学界最关注的问题,这是研究农村教育问题的学者所共同关注的。很多学者对当前农村教育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危害性进行了研究,如王文龙等人指出城乡教育差距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村内部教育的分化,这带来了一系列恶果;[13]孙艳霞等人指出处于困境中的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是存在限度的。[14]此外,也有学者如万运京从各个方面具体罗列了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5]有部分学者对特定的区域、对象的农村教育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如毛书林指出发展西部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任重道远,仍存在历史、观念、体制和教师短缺等问题;[16]张西爱等人对海南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农村教育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17]对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视角是非常广泛的,有学者从教育政策、教育财政、教育管理体制、教育信息化等一些具体的问题着手进行了研究。如胡伶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18]张乐天指出,综观农村教育发展支持政策的实施,在看到它的积极影响和良好成效的同时,也须认识到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19]刘惠林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20]杨锦兴通过对广西贵港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的调查,从教育行政的角度对“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1]解月光等人对农村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2]还有的学者如安晓敏、[23]李军对教育贫困、[24]教育消费等一些特殊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在研究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时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如秦玉友对美国、印度、日本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5]武锐等人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对比中日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现状,梳理出了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的主要问题,他们指出我国的农村教育投资效率总体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26]

3.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的综述

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学者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较为丰富的。有的学者对现有的对策建议进行了反思,如杨挺等人指出当前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政策和建议大部分是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设计的,所以政策和建议的可操作性效果并不好。[27]很多学者对如何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其中既有偏向理论性的建议,也有偏向实践性的建议。如胡俊生等人提出,为了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顺应城市化潮流和民众意愿,实施农村中学由乡向城的转移;[28]陈旭峰指出农村教育应该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之下适时地开展分流教育;[29]杨志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的体系创新;[30]梅健等人指出政府在农村教育上的最大责任也是最大作为就是在全社会中进行一种价值引导。[31]有部分学者如毛书林、吴淑娴等人分别对中国西部、中部等相对落后地区如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32][33]在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上,很多学者借鉴了中国近代一些教育学家的的思想。如叶凤刚通过研究黄炎培的乡村教育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启示;[34]刘小红等人指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35]刘河燕对当代教育家晏阳初提出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乡村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36]此外,在研究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时,还有很多学者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如冯广兰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兴办农村教育的经验,提出了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37]赵丹等人通过对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关于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探索,分析了这些经验对我国中西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启示意义;[38]刘贤伟通过研究马来西亚农村教育资助项目,探讨了其给中国农村教育政策带来的启示;[39]解月光等人通过研究俄罗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意义。[40]

二、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的评述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笔者发现以下几点:第一,学界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讨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即“留农论”和“离农论”,但主张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留农”的研究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主张“离农”的研究,在学界“留农论”占据着上风,这当然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存在很大的联系。第二,解读国家已有的关于教育的政策,可以看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也是定位在“留农”上,农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热爱农业,从小立志为家乡农业生产服务的学生,就是要培养为农村建设服务的人才。可见政府也表现出了极强的“留农”倾向。第三,已有的研究已经开始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开放的角度研究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系。第四,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现象的描述,对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症结或原因作了分析与论证,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第五,在已有的研究当中,研究方法重理论研究,少实证分析,大多数文章是解释性,实证性文章比例较低,这也是农村教育研究不能走向深入的原因之一。第六,已有的研究多数是在宏观的层面上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也有少部分是在微观的层面上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但没有很好地结合宏观与微观的视角,降低了研究的说服力。第七,已有的对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没有很好地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这两种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说明与解释农村教育问题。

三、对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的展望

1.今后研究的重点

对于一项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农村教育发展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笔者认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更加深入了解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只有在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对不同区域的农村教育因地制宜地提出对策,从而有效解决农村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第二,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积聚人力资本,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是一种投入,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则是一种产出,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验证这种投入是否合理有效,从而可以为农村教育的改革提供方向。第三,比较不同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通过横向研究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总结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经验,为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的原则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四,国外农村教育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国外农村教育的政策、投资体制、管理体制、教育结构、资源配置等情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当前农村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2.今后研究的难点

对于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如果要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问题,又要考虑社会变迁因素,难度是很大的。笔者认为最大的难点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教育地区差异较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差异较大,即使在各个地区内部的农村教育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一情况决定了对于农村教育很难有统一的模式,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这无疑是今后研究的一大难点。第二,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复杂。农村教育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很多潜功能,农村教育的作用很多时候是间接的,很难为我们所发现。教育投入的回报周期是很长的,在有些农村地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没开始显现,这些情况决定了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难度很大。第三,不同地区之间农村教育的横向比较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地区之间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性决定了要在不同地区之间对农村教育进行横向比较的效果较差,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对落后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有限。而今后的研究如果想要通过横向比较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这无疑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借鉴国外农村教育经验要结合中国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国外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到中国,而是要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国外的成功经验也许在中国有些农村地区适用,而在另外一些农村地区则不适用。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这也是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面临的一个难点。

第2篇

【关键词】农村教学;现状;实效性;方法

1 引言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三农”问题是各级政府关心的重点。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不容忽视的,农村的稳定发展决定了我国社会长期发展的基础。因此,农村教育问题成为农村问题中突出的重点。农村教育教学不同于城市教育教学。农村教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是由于农村教育长期滞后的局面形成的。但是,我国正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教育教学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教学提高实效性就要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布局调整、教学设计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农村教学实效性,要充分结合农村产业的特点,把教学作为发展农村社会的知识引导。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将农村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法不断提升。

2 现阶段农村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2.1农村教学的辅助基础设施薄弱。农村长期的经济模式决定了农村教育基础的现状。教学设施简陋是农村教学基础主要的缺点。很多山村学校教室简陋,缺少体育器械和音乐器材,必要的电教设施几近于没有。教学条件落后,严重阻碍了教学活动的实施,更不要提教学发展。

2.2教学管理手段落后。在农村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统一严格的管理机制。教学节奏、教学方式按照教师的习惯进行,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的监督和考核较少。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没有建立起一种积极主动的授课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投入的也相对较少,不能够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

2.3教学科目设置不均衡。在农村教学中,学校对主要学科给予了教学支持,比如数学、语文,教师会投入必要的经历,但是,对于音乐、体育、美术的有趣味的学科反而不够重视。造成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教学科目的不平衡,严重阻碍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发生教育理念的偏差。

2.4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存在差异。农村教师队伍是决定教学水平的关键,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决定了整体教学层次的差别。在当前的农村教师中,教师个人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教师学历和文化层次高,有的则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机制也偏松懈,造成教师不够重视自己工作的意义。

3 提高农村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3.1农村教学必须结合农村实际、结合农民实际。农村教学是教育改革者们心中的一块隐痛。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前所未有。但是,教育领域的改革效果没有给大家带来惊喜。我国教育模式仍然与发达国家有重大的差距。农村教学作为教育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高教学实效时,必须要以中国农村的实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教学要符合农村地域性特点,要遵循农民生产的习惯,要符合农民生活的习俗。农村教学要注意调整和改进农村生产关系中的历史规律,把农村教学从粗放型引入到集约型,从分散型引入到集中型,把传统教学引入到现代教学。

3.2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教学的投入。任何改革要想收到实效都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扶植。农村教育教学也一样。农村处于社会组成中的基础一级,地方政府对农村具有管辖权。因此,农村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要依靠的根本力量就是地方政府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要充分重视农村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难题。地方政府不能把教育当成一句口号,应该在经济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对教育进行首要的投入。

3.3在研究教学改革的同时,增强师资力量。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城市教育教学收效明显。农村教学中,对于改革的认知相对较低。学校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手法。在这样的局面下,教师就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引导者和实践者。教学改革要紧随时代变化,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法中,都要严格执行新课改标准。重视师资力量就是重视农村教学实效性的核心。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农村教师与劳动对应的工资和待遇,激发农村教师爱岗敬业额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把农村教师当成教师队伍的边缘,不能让农村教学成为教育体制的末端。

3.4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有一支重要的建设队伍。他们就是农民工队伍。农民工促进了城市的美好。但是,农民工子弟“留守儿童”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农村教育教学中,应该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高到教学重点管理中,对他们实施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从意识层面和知识层面给予倾斜,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够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文化、培养身心,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4 结论

教育要从小抓起,农村教学要从基础抓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教育是其中重要一项。做好农村教学工作可以为农村的稳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可以实现农民受教育的权利,可以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提高农村教学实效性就是提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的基础性过程。

参考文献:

[1] 龚瑞琴,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成才之路》,2012年01期。

[2] 边玉伟,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之我见,《学周刊》,2011年33期。

第3篇

从当前众多关于农村教育定位的研究成果来看,仍然停留在就农村教育自身来论述其发展与变革路径。这样一种研究取向就决定了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农村教育内部功能的探讨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村教育与整个农村发展的内在关联,忽视了对农村教育外部功能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转变分析视角,从农村学校教育的外部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农村教育的现实定位问题,以期对农村教育的改进有所启迪。

如何定位农村教育的功能,这既是一个严肃的学术话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关乎农村学校教育的走向与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学校功能的认识,表面上看是一种基于农村现实考量的功能讨论,但更多时候是基于农村学生改变命运与身份的路径探讨。当前所谓的“新读书无用论”等问题的出现,大多即是这样一种分析范式的具体表现。而这样一种分析范式,可以将之命名为内部功能的研究。

所谓农村学校教育的内部功能,主要指的是农村学校对校园内的师生员工所具有的作用。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讨论,在很多时候往往集中在学生的发展身上,即农村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规格及其出路问题。围绕这一内部功能的核心问题,我们对农村学校和农村教育的认识,就主要局限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等学校内具体问题的讨论之上。诚然,这样一种讨论对于我们深化对农村教育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农村教育的现实功能仅仅局限在农村学生命运的改变之上,那么,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农村教育功能的全面认识,影响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首先,立足农村实际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农村教育获得生机与活力的实践逻辑和方法论要求。虽然在内部功能的视角下,也讨论农村教育的作用问题,以及农村教育与农村实际的关系,但是,这种讨论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而非本体论层面的。从技术层面而言,农村教育与农村实际的关系往往只简化为一系列简单的技术争论,如在教育内容上,是有关城市的内容多一点还是有关农村的内容多一点等问题,更多的是关注农村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城乡之间的一种量的平衡。如果撇开农村教育何去何从等具有本体论色彩问题的讨论,那么,这些技术性的争论是不可能有一个圆满的解决的。实际上,内容的变更或增减固然是变革农村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这里涉及的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是内容变更或增减的依据是什么?或者说,农村教育内容的选择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不解决,简单讨论城市内容多一点或少一点是没有实质性意义的。而这些标准或依据的选择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农村教育如何定位的问题。这是问题的根本。

如果把农村教育定位为农村孩子跳出农门,改变身份的渠道,那么在教育内容选择、课程设计等方面无疑就必须以城市内容为主导。在以城市生活和城市身份为旨归的教育追求中,要求农村教育要立足农村、服务农村只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虚妄口号。因此,对于农村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路径而言,需要从纯粹技术考量的窠臼中抽离出来,从一种更为宏观、更为根本的方法论层面去重新厘定农村教育的出路。这实际上要求我们对于农村教育的探讨,不能局限于教育自身的内部功能,而应从一种更为广阔的、基础的、结构性的立场去综合分析农村教育的功能。这就离不开对农村教育外部功能的研究。

其次,我们对农村教育外部功能的认识需要从学理、政策层面的重视具体转变为现实的农村教育发展逻辑。在抽象的学术研究和宏观的政策口号中,人们关注的大多是农村教育的外部功能问题,即农村教育如何更好、更科学地为农村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文化和智力支持。但是,在具体的农村教育实践中,人们遵循的则是如何通过农村教育实现自身身份改变的现实逻辑。这实际上就存在一个理论、政策与实践之间的落差。从抽象意义上,没有人会否认农村教育服务农村发展这一外部功能的重要性。但就具体路径上看,现实的选择是个体命运和身份的改变,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这种重要性不仅反映在学生、家长、教师身上,也反映在相关的制度评价上。当前对农村教育的评价,基本上沿袭着城市学校的评价框架,主要考量的是学生的分数、合格率、升学率等内在指标,很少将农村教育的外部功能,即对所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的贡献率考虑进去。这样一种现实评价制度,无疑强化了人们对农村教育内部功能的重视,相对忽视对其外部功能的变革和改造。

农村教育功能在理论、政策和实践三方面存在的落差对于农村教育以及整个农村的健康发展是有致命性的缺陷的。从现实的角度看,支配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逻辑是一种“投资―收益”的经济行为,即只有在现实的收益大于投资的时候,农村教育才会对农村地区的家长、学生具有吸引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投资所可能带来的收益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往往是十分可观和诱人的。其中,身份的改变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在社会流动不畅、城乡差异显著、户籍管理严格的背景下,一个人的身份与其所获得的社会声望和国民待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城市和农村身份对比中,城市身份无疑可以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福利。)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在缺乏必要的组织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条件下,要想获得由农村身份向城市身份的转变,唯一的出路就是教育。农村学生可以通过教育实现文化资本的自我增值来换取相应的社会资源和身份。虽然通过教育改变农村身份的学生在农村中只占少数,但是,这毕竟是农村学生实现向上流动的一条可以预期的现实道路。尤其是当这条道路的实现程度被简单归结为个人努力程度的时候,这种基于个人能力改变身份的教育动力和需求就被空前放大。

从表面上看,基于这样一种自我身份改变的原始动力所激发的教育热情十分强大,但是,一旦教育所可预期的前景变得模糊甚至是原有的教育预期难以实现的时候,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危机将是釜底抽薪式的。当前,“新读书无用论”在广大农村地区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众多借由教育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农村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这样一种尴尬的处境。这种处境的存在实际上在以一种现实且残酷的方式向广大农村学生、家长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投资―收益”的经济行为中,教育不再能保证必要的、可观的收益。而现实中出现的大量“因教致贫”的案例,无疑是对教育作为一种使个体改变命运和身份途径的嘲讽。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农村教育在农村中的合法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怀疑乃至否定。这在一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些农村,个人由于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各种收益(如土地征收补偿、房租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经济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作为一种改变个人命运的途径已经对民众失去了吸引力。面对这些危机和挑战,农村教育既需要在内部功能上作出新的调整,更需要在外部功能上有所作为。

第三,农村教育需要面向未来,但更应立足当下。当前对农村教育内部功能的关注和重视,其实质是一种狭隘的指向未来的教育追求。诚然,面向未来是教育的重要属性之一,但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就其根本而言,是一种基于当下现状与将来可能之间的一种积极的超越。这种超越是发展性的、创新性的,而不仅仅是物理时间层面上的超越。但是,在当前农村教育中,教育的这种未来属性往往被简单地等同为仅仅具有时间维度意义的未来,即只看重当下教育投资的将来收益。至于教育在本质上是否超越了现实,是否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等核心问题,则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从众多农村家长、学生的教育期待来看,他们最直接也是最朴素的愿望就是通过学习能够在将来改变自身的农民身份,从而实现自我命运的转变。这是未来这一教育属性在农村教育中的现实逻辑,这种对教育面向未来的现实逻辑不仅没有很好地把握教育未来属性的真正意义,而且在实践上进一步削弱了农村教育立足当下的基础。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配置

中图分类号:F4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54-01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人口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成败以及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与此同时,正如皮亚杰所说“假如没有质量合格而又数量足够的教师,最好的改革方案也只能在实践中夭折。”所以,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而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状况则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突破点,进而是影响了整个教育公平的实现。然而,隐藏在这些宏观政策下的现实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配置去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师资严重“贫血”、城乡师资二元化、教师结构不合理等。面对农村基础教育并不乐观的现状,那么重点对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师资配置现实的、理性的现状和原因的研究则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现状分析

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师资现状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是不相协调的,这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结构失衡

(1)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来看:师资配置受国家经济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城乡二元化的结构,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已成为一种相对普遍想象,而城市中的中小学教师却相对过剩,甚至存在严重的超编现象。据国家教育督导团在去年10月份公布的专项督导检查中表明西部六大省份到都存在这种二元化的体系结构,城乡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种结构上的差距也导致城市教师资源的闲置、积压和浪费,相对的农村教师却面临过重的课业负担。

(2)从农村基础教育内部结构来看:①学科性缺编问题突出,主副科师资失衡明显。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③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堪忧。

2、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流失严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人才的流动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农村基础教育中所呈现出的师资队伍不稳定现象以及教师“向上流动的多,回流的极少”的单向流动的趋势就值得人们深思了。2008年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对艰苦地区学校抽样表明:38.7%的校长反映。近三年中有教师流失情况。其中,74.6%的校长反映流失的都是骨干教师。面对这样的流动趋势,让造血功能本就较差的农村基础教育如何得到自身的发展;这样不稳定的师资队伍又如何让教师全心专注于农村的教育工作。长此以往,农村的基础教育也将陷入一种很难从外面吸引来优秀人才,而本地的优秀人才又源源不断地往高处走的恶性循环中。

二、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现状的原因分析

有学者曾用“双重边缘化”一词来描述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配置现状:从整个社会结构来看,中国当前的教育被政治严重边缘化;在教育系统内部,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被城市教育严重地边缘化了。然而这样的现状却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也不禁要思考: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为什么会走入到这样的困境了?因此,需要着重去剖析作为中间决定力量的教师,对现行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现状做原因的分析。

1、教师人事编制的缺陷

我国现针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且整体水平较差的现状,已实行了严格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但是我国的教师人事制度还缺乏完善的合理流动的机制。教师编制核定也未充分考虑农村的背景,出现了“一刀切”的学校教师编制。

2、农村教育经费的短缺

在某种程度上讲,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基础教育,仅仅依靠乡镇政府这个财政渠道是很难走的长远的。而我国在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后,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同时也切断了“以农业教育附加费,乡村教育统筹和集资”为渠道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非制度化的各种教育扶贫专项基金过于理想化,无法从根本上弥补贫困地区较大的资金缺口。这样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无法从根本带动整个农村基础教育的运转。

3、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欠缺

首先,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是农村教师待遇其实相对是不理想的。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师资配置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薪金满足度的影响。其次,我国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没有完善的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使得农村教师工资的拖欠问题,成为农村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部分农村教师的“两险一金”福利其实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仍然突出,许多地区教师的住房面积小、危房率高且住房公积金较低,根本无法彻底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且由于福利发放主要依靠各地区、各学校收入水平,因此,教师的福利待遇、津补贴标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距。

4、农村教师培训不足

2005年,甘肃的陆建娣老师一场主题为“新课程与西部农村教育”的西部农村教育论坛上表明“因为时间和经费的问题,教师根本不能得到培训”。其实,我国农村教师队伍中有相当多的教师无论在专业知识或是教学能力上都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教师通过在职培训、学历教育等来得到自我的提高。

总之,虽然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并不乐观,但我们仍旧应看到近年来国家在发展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而农村的基础教育正处于一个发展的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建设都将作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及教育改革的关键。而教师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对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学高为师,行正为范”,未来也希望更多的人投身到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中,去燃烧青春、挥洒汗水在那片土地上。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国家教育督导团,2008

[2]李丽萍,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被抽象化[N],中国青年报,2004(4)

[3]李茂松、冯文全、黄育云,农村基础教育经济的现状及资源均衡配置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6(11)

第5篇

一、当前博爱县农村教育资源外流的新特点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博爱县农村教育资源外流有以下新特点:

(一)教育资源外流加速化

随着城镇化提速和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近几年来,河南不少地区的农村学校规模缩小、生源减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向城镇学校转移就读,教育资源外流呈现加速化的趋势。博爱县2005年有农村中小学校116所,学生2.78万人,而到了2013年,全县农村学校减少到78所,在校学生减少到1.82万人。与此同时,城镇学校的学生人数却快速增长,仅县城的中小学在校生就从2005年的2.9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5.3万人,一些中心集镇学校的生源也逐年增加,清化、柏山等乡镇中心小学在校生均超过2000人。

(二)外流学生低龄化

河南省各级政府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2006年河南共有幼儿园(所)0.47万所,在校幼儿学生7.26万人,2013年幼儿园(所)增至1.45万所,在校幼儿学生增至34.70万人。由于城镇幼儿教育设施完善,教育资金投入大,优越的住宿条件和校园环境吸引农村家长把孩子送到城镇就学。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自幼儿园开始即从农村到城镇求学,这些学生年龄小,心智还未成熟,生活上还未完全独立,缺乏父母的照顾、关爱,精神上特别敏感。有些孩子在父母长期不能及时监护、管教的情况下,自制力不足,逐渐养成了沉迷网络游戏、逃学、打架等不良习惯,这些坏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教育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教师外流形式多样化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地区教育投入连年增加,但是农村教师的整体薪酬待遇显然与城镇教师的待遇还有很大差距。不少农村优秀青年教师趋向于到教育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更好的城镇发展;一些已经退休的农村优秀教师,也在城镇私立学校的再聘下,流向城镇。优秀教师的流失加速了农村学生的外流,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面临新的挑战。

(四)教育投入外流伴随化

“教育资源包括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教育投入外流是伴随人力资源外流加剧发展的。学生资源和教师资源从农村流向城镇,导致部分农村学校生源不足、校舍闲置,“撤点并校”后本地区教育投入势必减少。许多农村居民为了让子女上城镇学校,宁愿到城镇租房甚至买房陪读,逐渐形成了一种“陪读经济”,教育投入不断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二、促进博爱县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200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6.22%,农村人口8.07亿;2008年,城镇化率提升到45.68%,农村人口7.21亿。到2020年,全国人口15亿,城镇化率近60%,但农村人口依然不少于6亿,农村教育依然是国家教育工作的重点,农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未来十年的重要任务,强调“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提出“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

(一)打破城乡二元制局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大量农村学生进入城镇就读,导致城镇教育资源紧张、农村教育资源却被闲置的局面,既是城镇化加速、人口迁徙加快带来的新问题,也是我国一直以来把城镇和农村教育分割开来进行规划和建设埋下的教育隐患。只有尽快打破这种二元模式,严格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建立起适应人口转移大趋势的城乡教育投入、建设和管理机制,才能让未来的教育健康发展。

(二)加大城镇中小学建设投入,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

一方面,要改变旧的教育资金投入分配思路,重点建设人口集中的中心乡镇和区县城学校。各地在对新建城镇规划时,要优先考虑学校建设;在城镇扩建中,对学校扩容要优先投入;对教育资源缺口较大的城镇和区域,要优先安排学校建设项目。另一方面,积极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最大程度地发掘教育资源的汇聚效益,全面提升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规模。

(三)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提升农村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于我国中西部山区贫困县而言,由于村级小学数量多且分散,实施统一标准管理,跟随教育改革步伐,难度大而且成本高,效果还不一定好。因此,应当集中力量办好每个乡镇的寄宿制中心学校,扩大寄宿制学校的规模,提高标准。已经有很多农村家长表示,在寄宿制中心学校,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吃到更好的伙食,得到更细心的照顾,只要家里经济条件能够承担,都愿意将孩子送到寄宿制中心学校就读。

(四)推进城乡教师资源合理流动

要加强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尽快改变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局面;要继续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和待遇;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要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逐步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要优化整合现有的教师资源,提倡和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地区支教等。

(五)拓展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渠道

第6篇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 管理体制 现状 改革对策

改革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被正式提上了决策议程,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再一次提出要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县级政府对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同时提出进一步推进撤销乡镇教育办公室和学校布局调整等相关配套改革。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一、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现状的的因素。

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发展可以从经济因素,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阐述。

1. 经济因素

经济投入是义务教育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但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无论政府还是家庭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都是非常有限的。

一是政府投入少,教育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一个根本性问题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和教育观念的差异性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的千差万别,农村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二是农民为教育投入的资金较少,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对教育的投资热情减弱,只想让孩子辍学务农或外出打工,以便为家庭增加一部分收入。

2. 教育因素

一是农村教育发展模式单一,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实际上是普通教育和以升学为主线的金字塔型结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益和效率导向下,加之社会成员之间获得社会财富的差异,容易导致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与质量的不均等。

二是教育目的功利性太强,义务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双重任务。由于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巨大差异,后者又被大大强化。所以,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后,只要成绩不特别突出,家长便会让孩子辍学外出打工。

三是教学质量差,尽管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取得重大进展,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教学质量不高。①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黑板+粉笔”仍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实验仪器、图书等严重缺乏;②农村教师大多是大专、中专毕业生,还有一些未受过师范教育的具有初中或高中学历的代课教师,整体素质较低,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工资拖欠现象比较严重,这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导致部分教师教学不专心,责任心不强;③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成绩差,在校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在家得不到家长在学习上的帮助,失去学习的兴趣。

3. 社会环境因素

一是农民认识不够,农村生产力落后,很多农民仍然认为知识无用。农民追求教育的动机,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在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生产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还普遍较低,农民缺乏对教育需求的动力。

二是教育的社会作用在农村难以体现,农村人口具有很强的同质性,教育改变生活的示范和刺激效应难以呈现。农村与外界沟通少,相对封闭,农民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城镇居民优越的生活情况知之甚少,即便有一些了解,也会认为城乡根本就是两个世界,没有可比性。因此,他们比较的对象仍是农民,因为大家文化水平相似,生活条件和境遇相当。

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对策

树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首先落实到义务教育上来的思想,克服阻力,战胜困难.强化政府行为,加强部门协作,完善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政府撤出对农村义务教育微观层面的管理,维护和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落实相关政策法规,构建阐释法规与指导实践的理论,释解困惑的政策。⑴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校长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科学正确实施对中小学的管理。⑵建立强有力的地方政府行为,加强地方政府,包括省、市级人民政府,对当地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认同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行政意识,有力而有效地贯彻落实。

第7篇

农村教育研究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在农村教育研究方面,教育理论工作者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丰富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①。但“从整体上看,农村教育研究的学理水平还很低,无论在研究内容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需要对现有的研究加以学术反省。”[1]所以,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更为有效地开展农村教育研究,使农村教育的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教育实践的发展,有效提高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使广大农村青少年儿童享有和城市大体均等的受教育权利,使农村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社会发展,适应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快速迈向城镇化的新现实,是农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摆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那么,农村教育研究是否需要“理论”,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一般来说,关于农村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属于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农村教育研究都是有“理论”的。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内在地反映出研究者一定的立场、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等理论素养,农村教育研究成果也必然具有“理论性”。但具有“理论性”的农村教育研究成果并不必然是“农村教育理论”的研究。农村教育理论是农村教育研究中的一部分:其一,它是对农村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的研究;其二,是在此基础上对农村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抽象出一般性的问题,从而确立一定时期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领域,进一步来明确农村教育研究的对象;其三,对“农村教育”这一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特征、发展规律进行抽象归纳,明确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其四,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性理论假设,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由此,“农村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农村教育的理论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后者的抽象与升华。

问题在于,农村教育是否应有属于“自己”的“理论”。目前的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将“农村教育”视为一个公共问题领域,将某一种具有相对普适性的“理论”应用到或移植到农村教育领域中来,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中的理论,正如将统计学引入到教育领域而成为教育统计学一样,从而生成农村教育的研究成果,农村教育研究要“综合应用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2],这是当前比较普遍的研究视角和路径。本文认为,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固然有助于农村教育研究的深入,但也应将农村教育视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研究对象,从探究农村教育发展的特殊的本质、特征与规律入手,构建农村教育的理论。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育是否特殊到足以需要一种有针对性的理论来对其进行解释。从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的角度来看,将其视为一个公共问题领域有其合理性;但我国的农村教育亦有其特殊性,从体制来看,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造成城乡间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教育结构,尽管在国家教育政策文本或经典教育学教科书中,我们很少见到有关于农村教育是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教育的表达,但实际上,无论在观念层面或在实践层面,农村教育已成为一种区别于城市教育的教育”[3]。从文化上看,基于农业文明的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此外,人口分布情况、地理和民族差异等等因素造成了农村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并且这一特殊性无论合理与否,都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更为重要的是,城乡教育发展均衡并非城乡教育发展“同质化”。所以,农村教育也需要属于自己的“理论”,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作为农村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教育,必然有其异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性。农村教育研究需要立足于农村教育的现实。理论的生成不是由“一般到个别”,而是正相反。正如不是先“构建”辩证唯物主义,再“创造”历史唯物主义一样。农村教育实践发展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理论工作者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将其上升到理论认识,并探究农村教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升农村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前提下,通过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学科优势进行视阈融合,形成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方法论”[4],据此形成属于农村教育的“理论”,而这一理论也将起到丰富和完善整个教育学学科的作用。对农村教育研究者来说,目前需要深入探讨的是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不仅仅是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空间意义上的领域,研究者只是将某一理论应用在这一领域中,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者需要深入其中,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特征与规律,从而生成农村教育的理论。首先,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文化传统对当前农村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自秦汉以降,管理地方越来越重视教化的作用,“到明中期地方乡绅、族长成为教化的主导力量,与此相适应,乡约、族谱便成为教化的主要形式。”[5]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十分迅速,城市人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日渐式微,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变化是巨大的。而广大农村地区则更多地保留了农耕文化传统,其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和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无论这种差异本身是否合理,在短期内是很难消弭的,理论研究者不能无视这种差异。其次,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在体制上强化了城乡本就具有的这种差别。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体制因素以及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的叠加影响,农村的社会与教育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总体上发展迅速,但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仍是巨大的。这也是理论研究者必须正视的现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6],“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7]。城乡一体化为农村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说明,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无视这一现实,一厢情愿地进行抽象的批判和理论构想,对改善农村教育的现实并无裨益,这种流于清议的学术研究在实践中反而往往是有害的。农村教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由于文化传统、现实国情等原因,农村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场域,更主要的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简言之,农村教育有其特殊性。至于这种特殊性是什么,如何评价,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农村教育理论建设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明确农村教育的内涵。包括其本质、规律、价值取向等问题,这是建设农村教育理论的合理性前提。

二、问题域:“教育的农村问题”抑或“农村的教育问题”

顾名思义,农村教育理论的价值是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由上文,建设农村教育理论首先要为农村教育方面的研究“立法”,即在内涵上明确农村教育研究的特殊性,从而避免假借农村教育之名做泛性的一般化的研究。更进一步,农村教育理论的建构,也在外延上明确了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域。如果对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成果进行考察,其研究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一类是“农村的教育问题”;一类是“教育的农村问题”。所谓“农村的教育问题”,是指将农村教育问题视为整个农村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农村社会整体发展的视角下来审视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此类研究比较侧重于从宏观的社会层面来探究农村教育问题背后的动因,关注农村教育问题与其他农村问题之间的联系,试图从整体的视角来研究农村教育。关注此类问题的大多是具有政治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术背景的学者。其研究的合理性是注意到农村社会对农村教育的整体制约性,也关注教育对社会的影响,理论视角比较开阔和丰富,其研究方法,尤其是社会学、经济学的方法,比较规范、严谨,其研究结论也具有说服力。其局限则是相对忽视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的特殊性,更多的是从外部而不是从教育自身出发来探讨农村教育问题,视教育为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手段与途径,造成农村教育改革路向的偏差。所谓“教育的农村问题”,是指基于教育自身的视角,从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此类研究更多的是将农村教育(农村学校)从农村大环境中剥离出来,做相对独立的剖析,关注相对微观的学校教育内部的问题,对农村学校教育现状的描述较为具体细致,有助于对农村学校教育问题认识的深入。研究此类问题的学者多具有教育学科背景。其研究的合理性是充分尊重了教育活动自身的特殊性,对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架构等方面问题更为关注。其问题则是容易导致相对孤立地研究农村学校教育现象和问题:一方面,忽视了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别。

两类研究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农村”与“教育”(学校)之间的分离。建构农村教育理论,需要将农村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做到既有农村,又有教育。既要立足于农村,把农村教育问题视为农村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又要立足于教育,凸显出农村教育之于农村社会和城市教育的特殊性。农村教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必然就是农村教育理论的研究对象。从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看,一种是由教育自身原因引发的教育问题,这是农村教育理论研究主要领域。此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育领域内部矛盾发展变化使然,例如教师体罚学生,虽然问题也有社会背景,但主要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不必扯上什么社会原因,把责任推给社会。这类问题是教育矛盾自身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也必然是教育学要研究的问题。一种是由社会原因所引发的教育问题,这类问题表现为教育问题,实际是农村社会(以及整个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这一问题不仅在教育领域反映出来,也在社会其他领域中得以反映,所以,这类教育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这类问题不可能在农村教育的框架内单独解决,而需要在整个社会层面才能得到解决。对于农村教育研究者来说,这类问题并非不可以研究,但需要更加审慎,不能流于空洞的情绪化的议论。农村教育理论需要在农村社会问题的背景下来展开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教育理论也要深入研究农村社会其他领域的问题。教育研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是由于社会其他领域问题与教育问题发生切实的影响。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社会其他领域的问题也影响了教育问题的产生与解决,需要把教育问题置于广阔的社会问题的背景下去研究。教育理论之所以要研究这些问题,是因为这些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活动的矛盾运动发展,所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构成教育研究的理论前提。所以,需要将“教育的农村问题”与“农村的教育问题”结合起来。“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教育学的思维方式思考农村教育,那么农村教育就变成了一般教育理论的应用地,但是如果我们从城乡关系、社会转型等大的背景去思考问题时,就会发现农村教育有许多自己独特的‘问题型’”[8]5-10,由此所生发的问题,才是真问题,才是可以解决的有意义的问题,基于这样的问题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研究。

三、落脚点:如何建设农村教育理论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农村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为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许多新问题需要理论研究加以应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8]5-10在学前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教师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设想,农村教育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农村教育理论的建设的路径,应是在对当前农村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理清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矛盾和核心问题,探索农村新教育理论构建问题。其目的是通过理论研究,系统总结之前的理论研究成果,为今后农村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农村教育实践的深化与发展。

(一)在对已有研究的研究中确立学术生长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与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研究,提高农村教育研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影响力,有必要对30年来农村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其一,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社会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十六大以来的10年,改革逐步深化,社会继续发展。适时进行理论总结,探究30年来农村教育研究的理论发展线索,对农村教育研究做相对全面的理论梳理,以形成对此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的全面概括。其二,对30年以来农村教育研究所取得的经验与成绩进行总结。农村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与理论研究者的努力是不可分的。任何实践都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育实践的深化与发展的背后是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此一时期教育理论研究的成功之处进行深入研究,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其三,对30年来农村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反思。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当前还存在许多问题,这是必须正视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农村教育研究的解释力与实践力的不足需要反省。所以,有必要对当前农村教育研究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原因所在,以求在今后的研究中克服。

(二)基于农村教育现实,明确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与核心问题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都有一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问题。构建农村新教育理论,离不开农村教育实践与理论中的现实问题。农村教育研究是研究农村教育中的问题的。所以,基于农村教育的问题意识,是农村教育研究的合理性前提。即只有研究的是农村教育的问题,才能称作是农村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找到农村教育研究中的基本矛盾与核心问题。找到了农村教育的特殊矛盾与问题,才能明确农村教育的特殊性,深入认识农村教育的本质和特征。也就能够确定农村教育研究的边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农村社会与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演进路径和城市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一不同造成了农村教育问题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必然就是中国教育中的普遍性问题。当然,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但由于教育发展与研究价值取向中的城市本位的价值取向,农村教育和农村教育研究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了。作为中国教育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教育在现实中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从理论到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教育的“附庸”,这种局面,对于农村教育是不利的。农村教育中的问题是被“发现”出来的,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本文力图通过文献梳理与调查研究,从理论上阐明农村教育的本质与特征,以确立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与现实起点。

(三)基于辩证法的方法论,构建农村新教育理论从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入手,可以追本溯源,从而提高农村教育理论研究的有效性。此外,农村教育理论的构建要基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教育理论研究不能构建农村教育的“乌托邦”。当前,“学科取向”与“问题取向”是教育研究中的两种价值取向。近一时期,后者在教育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科取向”与“问题取向”本质上不是对立的,具有统一性。“问题”总是在一定的“学科”意识下被发现,“学科”也总是要通过研究教育中的“问题”来形成。建构农村新教育理论,需要本着系统性原则,将纷繁复杂的农村教育问题进行脉络梳理,理清问题的主次、先后,从而避免陷入“解决了一个问题,引发了另一个问题;解决了一个小问题,引发了一个大问题;解决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了一个复杂的问题”等等的怪圈。所以,“问题取向”的农村教育研究在把研究坐实的同时,也存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潜在危险,导致研究的碎片化。教育问题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往往互为因果,单独就某一个问题做原子式的分析与探讨,固然可以得到比较深入的认识,但深入的认识未必是全面的认识,这就需要本着系统性的原则,从问题之间的联系入手来分析某一问题。

第8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农村;现状调查;发展对策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of Yanggu County Rur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QIAN Hong-min GAO Guo-yuan

(School of Meidia Technology, 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59,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rur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n Yanggu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found the gap of 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s large. Rural areas are deficient in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nfrastructure, software resources and teachers training.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onstraints of rural education infromationization,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Keywords】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rural area,situation investig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07-02

0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交流的便利,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由于地域、历史等原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异仍然很大,而这一状况也反映在农村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上.本研究以山东省阳谷县为个案进行调查分析,可以解剖麻雀,了解到具有典型特点的鲁西县域农村教育信息化状况,通过进一步的比较研究,也可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1 阳谷县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分析

1.1 阳谷县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通过调查统计,可以看出阳谷县城区及农村的中小学都设有微机室和信息技术科目,但是学生与微机的比例每个学校还是有差别的.下面例举部分城区、农村学校的学生及计算机配备情况(表1和表2).

表1 城区部分学校学生计算机配备情况

城区学校学生

人数/人班级

数多媒体

教室/间计算机

数量/台阳谷一中3 280686280阳谷三中3 800705250阳谷县城镇中学1 800284130阳谷县实验小学60015370表2 农村部分学校学生计算机配备情况

农村学校学生

人数/人班级

数多媒体

教室/间计算机

数量/台阳谷县张秋镇中学 760203100阳谷县石佛镇中学 65717245阳谷县七级镇中学 73618450阳谷县安乐镇中学 71718355阳谷县安乐镇联校 1 756401680据官方统计数据:截止2011年底,阳谷县共有各类学校近170 所,拥有计算机的学校有 136所,共有用于多媒体教育的计算机近6 000台.其中,城区中小学校有15所,共有学生1.5万人,多媒体计算机1 200台;农村中小学校有100多所,共有学生6.4万人,多媒体计算机3 800台.2011年,阳谷县用于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500万元,其中城区学校资金投入150万元,农村学校资金投入350万元.

本研究通过对20所农村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校接通100 M光纤的共有5所,占25%.而调查的8所城区学校中,接通100 M光纤的学校有6所,占75%,远高于农村学校的比例.农村学校大部分还是以ADSL的方式接入网络,带宽不高.城区学校拥有独立网站的占75%,农村学校拥有独立网站的只有10所,占调查农村学校的50%.城区学校中有5所学校有独立的服务器,接受调查的农村学校中有独立服务器的学校仅有1所.

1.2 阳谷县农村教育信息化软件资源建设情况: 根据对城区5所学校和农村10所学校的抽样结果显示,大部分城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软件建设起步要比农村学校早,资源丰富.城区的5所学校都拥有资源库,内容包括课件信息、课程视频、软件下载等教学资源,总量达100 G.但是调查样本中拥有资源库的农村学校仅有一所,而且资源库建设去年刚开始起步,内容量小.

城区学校教育软件种类丰富,教学VCD/DVD、录音带、教学录像带齐全.课堂教学课件一部分是取自于教学资源库,大部分还是教师自己制作的PPT.农村教育软件方面,大部分学校的教育软件如教学VCD/DVD、录音带、教学录像带等多是省、市、县教育机构配发的教育资料.农村中小学教师缺乏开发教学软件的资金和技术所以自己制作PPT教学课件的很少.

1.3 阳谷县农村教育信息化教育师资力量情况

1.3.1信息技术教师人数.城区3所学校中,阳谷一中、阳谷三中、阳谷实验小学分别有任课教师267、290和68人,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分别为12、10和6人.农村5所学校中,阳谷县张秋镇中学、石佛镇中学、七级镇中学、安乐镇中学、安乐镇联校分别有任课教师90、60、96、88和82人,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分别为2、1、2、2和1人.

1.3.2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结构特征.城区3所学校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共28人.其中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有26人,本科学历有22人,专科学历有4人.专任教师中有20人专业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教师年龄集中在20岁-35岁之间呈年轻化的特点.农村调查抽样的10所中小学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共24人,其中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有8名,兼职信息技术教师16人.专任信息技术教师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4人,仅有4人专业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年龄结构上35-50岁的比重较大.

1.3.3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情况.大多数教师有想参加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愿望和要求,但是农村学校中真正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只占教师人数的四分之一.阳谷县农村校均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无论是资金还是时间与城区学校存在着明显的差距,2011年阳谷县城区学校校均教育信息化培训资金投入1.5万元,而农村学校校均教育信息化培训资金投入仅为2 000元.

1.4 调查的结论与分析

1.4.1调查的结论.近年来阳谷县通过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和“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工程,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目前阳谷县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与城区学校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备较城区学校还有很大差距,硬件建设与城区学校差距不小;二是农村中小学教育软件资源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待开发,教育资源库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三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不大、内容简单、形式单一,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也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

1.4.2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当前制约阳谷县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金问题.信息化教育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村教育信息化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有必要的资金做后盾.二是师资问题.通过调查可知,阳谷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高学历人才较少,农村中小学专任信息技术教师较少,相应的技能培训较少.三是观念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农村中小学领导普遍重视数理化等课程的教学,而将信息化教育边缘化.

2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统筹规划: 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加快其建设步伐,必须加强各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农村中小学可以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发展规划,明确今后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线.发展规划必须既着眼于当前实际又面向未来发展、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切实可行,从思想上和路线上为今后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方向[2].

2.2 拓宽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渠道: 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拓宽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渠道,切实保障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资金投入是关键.农村中小学应多方筹资,而不应该仅仅是依靠政府、教育部门的投入[3].有的农村地区借助本地区在外有能力的人志愿筹资支持本地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以阳谷县石佛镇王皋如村为例:该村有人口1 756人,村内有一所小学.自2008年以来该村支部书记王发来积极与村内有影响力的村民联系,争取他们对于发展家乡教育的支持.现在每年村民捐款约有八千元左右,除支持村内贫困的大学生外其余捐款均用于村内小学的发展建设.

2.3 以城带乡推动农村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道路,通过“以城带乡”的方法,加快城乡之间学校的合作、教师的互动、学生的交流等.通过建立城区和农村学校的帮扶机制,将城区学校优势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理念传到农村中小学,有条件的城区学校可以选择附近的农村贫困中小学为帮扶对象,建立“一帮一”的帮扶机制.

2.4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变革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进程中,老师居于尤其重要的低位.对于信息时代的教师而言,必须具备基于网络资源从事教育的能力.[4]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意识,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自觉运用信息化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造信息化的教学氛围,引导教师树立信息化意识,并最终能自觉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5].另外还要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采用校本培训的方式,依靠学校的教学经验丰富、动手能力较强、信息素养较高的信息技术教师对本校各科教师进行培训.

3 结语

教育信息化对于农村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抢先一步,提高效益,成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杠杆.[6]同时,各地农村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实施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倾斜性政策.

参考文献

[1]许建良 ,王光武..信息技术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7-9.

[2]胡小勇.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解月光 ,李伯玲.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与建议 [J].中国电化教育,2004,(8),25-28.

[4]张洪霞.关于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1):81-83.

第9篇

国内研究者范先(1997)指出“教育资源配置”是“在教育资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在不同子系统之间进行分配,以期所投入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尽量适应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需求,以求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进入21世纪,河南省农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面锐意进取,主动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客观上讲,农村教育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在区域、校际之间,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与民众的期待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依然任重而道远。

1.河南农村教师短缺,结构分布失衡,农村教师学历水平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高,普通教师缺乏进修,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河南农村在职教师老龄化程度严重,急需年轻教师。据河南日报报道:现在农村小学教师多半是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他们多数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年轻教师青黄不接,有些优秀的年轻教师被调到城市。而大学毕业的学生大多数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能回到农村教书的寥寥无几。农村教师缺编问题严重,师资队伍不健全,学科性短缺问题丛生,一位教师教授多门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农村教师学历参差不齐,许多教师特别是年龄偏高一些的教师大部分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甚至没有通过进修提高学历,知识结构老化,多媒体教学难以操作,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实际教学能力有限。一些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制约的边远农村地区,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较差,很多年轻教师难以安心于农村的教学,纷纷流向城市和发达地区。

2.河南农村教学实施相对落后,办学条件较差,硬件和软件资源跟不上。

农村校舍“破桌凳、破门窗、破黑板和光线暗”现象普遍,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危房现象严重。据河南日报报道:河南“大部分农村初中缺少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乐器室、心理咨询室;小学缺少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音美器材贫乏”,“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标准操场和活动场地”。农村学校的“四室”建设较为滞后,实验室缺乏相应的器材,图书室缺乏相应的图书,阅览室缺乏相应的场所,多媒体教室缺乏相应的设备。在软件资源方面,许多学校不能用多媒体上课,学生没机会接触和分享到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师生没有切身体会到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实惠。

3.河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不健全。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收入与支出失衡、经费投入结构失衡、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模糊等问题。农村教育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有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县乡政府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校得到的拨款依据国家标准按时发放教职工工资后,就无力支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公用经费。据教育部最新的“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河南省乡村孩子和全国发达城市孩子在受教育的条件上存在巨大差距。

二、河南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的原因

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的基石。当前,河南农村教育资源的现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化的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而河南农村教育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认清形势,找出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的原因。

1.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端和教育政策的错位。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存在弊端,分散管理的现行投资体制使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各地区财政收入存在差距,对义务教育的投资能力上存在很大差距,客观上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各地区发展迅速,但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差异发展的教育政策导致了义务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义务教育的政策要求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很多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将管理权限层层下放,地方投入为主的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投入负担加重,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差距拉大,而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以及改制学校的政策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绩效评估政策降低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标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差距。

2.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中心取向的形成。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城市中心倾向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使得政府根据学校的性质和地位分配相应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配置路线是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以农村和农民为;经济建设是价值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样,教育资源主要流入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学校,乡村的义务教育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稳定性方面差距较大,教师有效需求不足,义务教育发展迟缓。

3.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以及投资渠道比较单一。

义务教育实施的过程也是社会教育资源消耗的过程,资源效能发挥的程度制约着资源的利用和消耗。目前,河南农村学校布局不尽合理,规模效益较差,农村中小学辍学、留级现象严重,造成了有限社会资源的浪费。农村教育教具及教学辅助手段短缺,传统教育模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使用有限,这种落后现状使得培养的学生参差不齐,培养的很大一部分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当前迅速发展的经济大潮,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有限教育资源的无益消耗。再加上目前河南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来源较为单一,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教育人口的需要。

三、河南农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

新形势下的河南农村要想优化教育资源,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就必须与时俱进,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实现改革创新,采取解决地方教育问题的相应策略。

1.抓住机遇,实现现代化新农村的质的飞跃,增加农民收入。

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是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过程中提出的新概念和新举措,新型城镇化强调对整个城市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新型农业化强调对整个农村力的改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对整个社会经济以及教育必然产生强大的拉动力,必然给河南基础教育配置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河南农村的义务教育也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促进城乡经济的双向沟通和良性互动,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会使农村发生质的变化,给农民带来新的致富的道路,这必然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必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另外,条件许可的农村应该抓住地方特色努力发展地方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顺应新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同时,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2.学校立足现实,转变观念,改革创新,自足自强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优质资源。

学校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政策,坚持公办学校划片和就近免试入学的制度,加强招生管理,规范招生秩序,均衡学校生源。学校要从自身出发,注重内涵式发展,加强对中小学各科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建立教师长效流动机制,完善教师的区域内交流制度,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实际指导能力,增强学校的软实力,增强社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适应现代化新农村义务教育的需求。学校要努力做好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和学习需求,积极建立师生帮扶、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帮扶的制度,努力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要通过多方的努力改善校舍和办学条件,实现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吸收大学生教学实习,大学生支教,接收现代远程教育,采用多媒体软件教学,把城市教育的优质资源通过多种方式输送到乡村义务教育中,来弥补农村义务教育的资源短缺和严重不足的状况。

3.加大政府的投入和调控力度,使教育经费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

政府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将义务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将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目标落实到位。设立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工程专项基金,对农村基础性教育资源共享的工程的建设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农村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县级政府要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的支出,对贫困地区有所倾斜,重点支持经济困难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强监督力度,落实专款专用,杜绝在教育基金投放过程中存在的个别政府官员利用职权之便挪用基础教育经费的现象发生。加强立法监督,采取法律措施严惩违规者,保证农村教育经费及时到位,保证农村学校教育正常进行。政府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加强监督,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使农村学校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而又合理的运用以便发挥最大的效益。

4.加大国家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

国家应进一步制定政策,继续引导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中西地区转移,引导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持力度,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建学校、培训教师、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国家要继续把教育公平作为主攻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学校,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以及民族地区倾斜。这样,新型化城镇背景下河南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才会有政策依据。国家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结构和教育体制,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要解放思想,以公平理念为指导制定新的教育发展政策,以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与发达国家相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低,国家在继续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应积极加大对社会公共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四、结语

第10篇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影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七大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总量翻番变为人均翻番,即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在我国农业人口占主要比重的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谈不上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社会的发展,就谈不上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教育担负着重要使命,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一、农村教育现状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

1.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堪忧。我国整体教育底子薄弱,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原因,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也落后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关调查表明,儿童教育特别是女童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难点。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师生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基础教育的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农民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最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村职业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到2008年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只有88万,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就占了60%,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在美国,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2年,我国不足7年,在美国,一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只需一年半时间,而在我国则平均需要6年时间。

3. 农村成人教育滑坡现象严重。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统计,全国农民成人学校在校学生数由1990年的2234.9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473.5万人,10年下降了78.8%;特别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面,由于文化水平低,所受专业技能培训也十分有限,总体上表现为素质较低。这种现状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专业层次的提高。一方面,他们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缺”的机会。另一方面,“缺文少化和技能”的农民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一旦经济过热,则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考虑,还是从农民转移就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农民工”培训都是当务之急。农村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率,不利于农村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建议

1. 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提高“为农服务”的自觉性。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弱化了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教育应牢固确立为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一方面,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大批的农村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2.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目前“以县为主”主要是指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而不是投入体制,必须进一步明确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责任。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将农村基础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并优先予以保证。 (下转11页)(上接10页)当前,中国正处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型的时期,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而且有利于基础教育在更大范围和更大区域内均衡发展。

3.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优化农村教育结构,逐步建立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针对农村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应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把教育教学同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政府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继续改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重点扶持农业类专业的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积极推广实用生产技术的培训和非农业就业必需技能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和非农业转移两个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本身也要逐步提升办学水平、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既要为当地社会生产生活服务,又要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职业分流的需要。努力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相融合,逐步实现农村教育的一体化。

第11篇

关键词:农业教育;经济;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94-02

教育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为从事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同时教育也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活动。教育最首要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人的心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的发展水平为条件,并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社会和个人相互联系的纽带,教育目标体现社会和个人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制约。

一、教育影响农村经济的增长

经济增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生活水平较低,经济一直落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人口多,出生率高,效益低。这些因素归根结底都是受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我国大量企业职工下岗实现再就业十分困难,就充分暴露出我国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问题。社会以人为本,确立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人的核心价值,造就科学发展的人才,以人的创造、发展带动社会的科学发展,这样就势必导致全新的社会教育观并涉及到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教育是对人类文化的继承、创造与发展。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师生平等共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社会生产的大系统中,教育是人才生产的、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人的平等、自由、创造与发展从学生开始,然后影响带动社会,使社会具有创造、发展的活力,这也就是当前教育革命的目标、实质和内涵。

二、目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

1.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落后的农村教育结构严重影响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目前的农村学校中,缺乏美术音乐等老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老师充足,但是音乐、美术、体育等美育老师,师资严重不足。造成农村无法全面开设学生应有的教学课堂,不能做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2)农村教育教师团队现状颇令人担忧。目前,农村教育中许多教师一人兼任数职,例如,语文老师兼任体育老师或者是美术老师等等课堂教学,造成基础知识教学与艺术教学,缺乏系统专业的教师做指导,形成农村教育分流困难,无法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

2.对教育的不重视和教育经费的缺乏。据我国教育权威部门统计,一个学生从接受学前教育开始到完成高中素质教育,平均每年的最低投入约为2千元左右,而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约为1万元左右。而接近50%的农村家庭拥有两个孩子,一般家庭对这种规模的教育经费已经难以承受,要支付两个孩子教育经费的农村家庭,更是难以承担,对于这种规模的开支,早已超出他们的最大承受能力。就造成农村家庭无力送他们的儿女去接受高等教育,部分学生也存在中途退学的现象。

现在,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为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农村家庭生活好了,但是对教育的观念仍旧未改变。虽然农村父母可以负担起教育所花费的费用,但是很多父母都不愿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部分农村父母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是靠天吃饭,靠地赚钱,经济收入增多了和教育无关。对于个人经济的增长属于更多劳动力的在地工作的结构。正是因为农村父母对教育意识的单薄,不肯为农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也造成农村教育往往不能符合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需求,长久以往势必遏制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与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三、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在我国领导、政府的大力促进之下,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遏制教育发展的成因,给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瓶颈,解决工作刻不容缓。我认为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1.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结构。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为农村建立良好的经济结构、良性循环机制,势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手段之一。因此,针对农村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工作,也势在必行。在农村教育改革中,应该重新构建农村教育提醒,将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农民对自己教育的实际需求上入手。对学校的教育机构开展灵活式、开放式教学和对学生的跟踪式服务。

2.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师资力量。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家庭无力承当教育支出的情况。我国政府,应该发挥政府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做好教育保障工作,以政府强制手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有困难的家庭,免收学生的杂费,提供住宿伙食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同时,加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农民正确认识到农村教育对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业科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长,以学致富,从而有效地做到农村教育的大力推广。同时,提高农村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的各个专业的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以此吸引更多专业、合格的优秀教师支教到农村中来。在完善各个学科专业教师的同时,也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为农村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内在联系。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引导力,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又是农村教育改革赖以生存的基础支撑力。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以此强化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前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胡铁城.知识经济全书[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12篇

社会结构通常指构成社会的阶级、经济和文化等要素的组合状态,是指社会诸要素按照一定的社会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关系。近年来,一些学者关注我国社会结构对农村教育的影响,他们意识到,社会结构的二元对立,抑或说是城乡鲜明的差距造成的农村教育的现实困境,是造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意识缺失的深层因素。

(一)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造成官方和民间两种不同教育意图的冲突

二元对立的社会实质是一个社会中以经济为中心的政治、文化和道德等方面结构的断层和分化,是现代与传统并存于一个社会之中所产生的现代性结构与传统性结构的分裂。城乡之间出现这种结构性的分裂,必然会造成官方和民间教育意图的矛盾。因为官方是想通过教育复制社会的等级性,使农村人安心做农民;农村人则想通过教育冲破社会的等级性,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这两种教育意图的冲突之中。如此,必然造成官方和农村教育意识的对立、抗争,导致农村教育在改革的大趋势面前力不从心、无所作为。由此可见,官方和民间教育意图的冲突,是导致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主体意识缺失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促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带来的不仅是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问题,更为深层的影响是城乡之间的分割与封闭造成的农村教育改革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为农与离农的政府意图与民间意愿的冲突。为农是国家教育立足于农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离农是指农村教育走向了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业和农民进入城市主流文化的客观现实。 为农与离农的教育冲突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中是不可调和的,这是农村教育的困境所在。政府意图与民间意愿的冲突造成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和人们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共同造成了农村教育价值选择上的悖论。这一悖论表现为教育功能、发展取向和主体意愿上的对立,导致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分离,使农村教育陷入主体性缺失的尴尬局面,而农村教育的主体性缺失则意味着农村教育创造性的缺失。这是农村教育发展滞缓的重要原因。

(三)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造成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困惑

毋庸置疑,社会结构的二元对立,对农村经济、政策、教育基础和文明程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制约影响,农村教师没有实现全面的体制内化,无疑成为了体制内的弱者。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转型导致农村教师的身份优势逐渐丧失。二元对立的社会格局使农村教师社会经济收入偏低,获得社会精神文化资源匮乏。这种不公平的教师身份制度设置政策,使农村教师丧失了其农村知识分子的优势,而其窘迫的经济收入和渐趋下降的社会身份,使其成为农村特殊的弱势群体。二是城乡教师二元化的地域身份管理模式,造成农村教师身份归属感的困惑。按照城市、农村地域分类划分教师的二元化管理,给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设置了许多人为的障碍,造成了城乡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有碍于农村学校吸引优秀教师,有碍于调动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动力不足。学者们从社会结构角度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状况,研究农村教师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探求二元结构中的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滞后的思维意识,这无疑对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制约因素做了深层的社会关照。

二、社会角色视角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主体角色心理

(一)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作用被削弱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文化传承与创造的主要群体,承担着传播主流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责任与义务。由于农村对现代文明的接受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有其文化优势,使其在乡村经济建设,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中,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其文化知识可以转化成乡村发展的有效资源,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义务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所以说,农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在农村教育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当前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作用正在削弱。其主要原因是农村教师社会角色地位的变迁导致知识分子身份作用的弱化。其一,公共领域的不尽人意,使教师放弃了自己知识分子身份的义务与作用,游离于农村现实生活之外。其二,农村教师本土知识匮乏无以承担知识分子角色的重任。由于很多农村教师长时间的学习经历多是在城市中接受的,以致其难以担当农村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文化角色义务。其三,农村教师文化资本汲取外部支持的机制不健全,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农村教师难以发挥其知识分子角色应有的作用。农村教师知识分子角色作用的削弱,直接影响了其积极的角色心理的构建,因而,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心理失衡是普遍的状态。

(二)社会角色地位的失落缄默了农村教师的话语权

话语权是社会个体对社会意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发表真实的体验、认识、感受与思考的权利。教师话语权是教师实现专业价值、促进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社会身份的教师,如果丧失主体话语权,则不能坚守主体精神和品格,则会僵化成灌输既定意识形态的传声筒,愚化成贬损自身魂灵的思想附庸,堕化成维护错误观念的文化保安。一些专家研究发现,农村教师话语权缺失现状堪忧。

农村教师话语权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教师弱势群体的身份造成的。弱势身份使得农村教师缺少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和自信,导致他们在农村教育活动乃至农村社会生活中选择了沉默,而沉默带来的结果是群体成员情感支持和自我表达的机会被逐渐减少,对强势群体的观点表示遵从。于是就无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很难积极地解决改革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另一个原因是,处于评价体系的末端地位使得农村教师丧失了健全的话语路径。由于体制内各个层面的评价要求皆为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信息传递,因此,农村教师只能被动接受,只能无奈地选择缄默。像这样话语权的丧失使农村教师角色意识淡漠,专业成长的自主意识弱化甚至丧失,陷入专业成长的被动局面中。

学者们从社会角色视角考察农村教师的社会境遇,着眼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考察农村教师社会角色的尴尬处境,探求农村教师消极角色心理产生的原因,即知识分子作用的削弱以及话语路径的闭塞导致的社会身份自我认同感的丧失。由此揭示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主体性缺失的深层社会原因。

三、社会生存环境的视角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制约因素

社会生存环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环境,是指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状况。研究者普遍认为,21 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城乡经济、政策、文化差距加剧,农村教师生存环境较城市教师生存环境的差距加大,农村教师对社会生存环境越来越不满,甚至对工作失去信心,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投入及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一)政策环境较差是农村教师职业怠倦的直接原因

政策环境差主要是指农村教师合法利益政策性落实或受阻或被忽视。突出表现在:一方面,农村教师生存面临极大困境。农村教师的工资是大多数教师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农村教师工资收入普遍偏低。研究者发现,农村教师的生存现状堪忧,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处于社会贫困阶层,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农村教师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忽视了农村教育,面向农村师资培养的中等师范教育取消以后,师范教育忽视了农村教师教育的特殊性,没有面向农村教育培养人才的举措。也就是说,去农村化的教师教育现状严重制约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社会环境的压力制约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主体投入

有学者认为,社会环境的变迁给农村教师带来诸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20 世纪九十年代,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城市,使得农村学生随之流失,骨干教师也大量流失,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而且,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攀升,农村精英人口外流,导致农业文明失落,农村教师逐渐失去其生存之根,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社会支持匮乏消减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有研究者注意到了农村教师的职业困境与其承担的社会角色期待之间的矛盾。社会对农村教师有着近乎完美的职业期待,但其得到的政策和环境等社会支持相当匮乏。诸如课程改革以后,农村教师知识观念亟待更新,职后的培训得不到有效支持,滞后的管理与评价又消解了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完美的社会期望与极度匮乏的社会支持的矛盾,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加剧了教师内心的冲突与不安感。另外,随着教师聘任制度的全面实施,加剧了农村教师的职业不安感。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元社会的格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都造成农村教育的缩减,农村教师岗位职数也随之缩减,轮岗制、淘汰制使农村教师面临职业退出机制的压力,职业竞争性日趋强烈。

学者们从社会环境角度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发现了农村教师职业怠倦的外部制约因素,为了积极调动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社会支持力量,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吸引力,使农村教师真正走向自主发展之路,有望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四、社会文化资本的视角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主体的精神困境

文化资本是指个人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及文化修养。文化资本可以兑换成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占有也能带来较多的社会资本。学者们研究发现,农村教师拥有的社会文化资本不足,文化资本转换为经济资本与政治资本困境重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农村教育发展陷入了文化选择的困境

研究者一致认为,农村教育发展有赖于构建适合农村教育发展的乡土文化环境。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城镇化建设,农村教育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内卷化的特征,即在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抉择方面出现了无休止的内旋,这种文化选择的困境使得农村教育裹步不前。

(二)农村教师文化资本缺失,引发职业怠倦情绪

农村教育文化资本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体形态文化资本缺失,使农村教师失去了大好的发展机会。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学校适龄儿童逐渐减少,学校规模萎缩,师生比例失衡,导致农村教师需兼职其他工作,无以获得充足、具体的文化资本,加之农村教师晋升机制的缺乏,使得个体发展的积极性降低。二是与经济资本联系紧密的客观形态文化资本的缺失,导致农村教师生存质量降低。而农村教师工资标准过低,使得农村教师职业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三是体制形态文化资本缺失导致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下降。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交通便利了,封闭的文化敞开了。但农村学校的中心地位却下降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教师文化地位的下降;随着普及教育的实施,学校的去中心化消弭了教师中心地位,农村教师的文化资本渐趋减少。文化资本的缺失使得职业吸引力锐减,而农村教师职业怠倦情绪陡增。

(三)农村教师文化资本转换出现困境,教师社会地位下降陷入深重的精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