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3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俗文化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字:传统建筑;装饰;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国的传统建筑犹如一件件的艺术品伫立在那里,每一件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伦理、民风民俗、以及人文观念,每一件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建筑装饰则是体现这些丰富内容的最好载体。我们在研究传统建筑装饰时,不能只是研究技术,更要它与社会伦理、思想观念形态、历史性、地域性、民俗文化等相结合进行研究。
1.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传统的建筑装饰是建筑的灵魂,不仅反映了社会的风貌,也影响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蕴含着极其深厚的民族内涵与丰富艺术表现力。民俗文化是一种以人为载体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而作为一种艺术文化,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自然与民俗文化密不可分、紧紧的连在一起。例如一些传统的农舍,都会在在门户上面雕刻精美的砖雕,每一件砖雕都是艺术品,而每一件的艺术品又都蕴含着中国丰富的民俗文化。
除了上述的雕刻与摆饰外,建筑色彩也是建筑装饰的一种,中国的传统建筑物的色彩本身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性与民俗性。就像传统文化中的“五行”法则,它起源于很早的《尚书.洪范》,书中提到,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赋予了五行许多的内涵,如五脏:肝、脾、肾、肺、心;五味:酸、甜、苦、辣、咸;五音:商、角、羽、徽、宫;五方:东、南、西、北、中等等,来对应原先的金、木、水、火、土元素。而元素间的相生相克关系的说法也随之出现,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以及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等,于是,“五行”便也渐渐的被融到了传统的建筑装饰之中。就像传统建筑物中的黑瓦就是根据五行的说法来的,在人们观念里,黑色代表水元素,水克火,所以建筑物砌黑瓦是为建筑安全着想,为了克火。
2.象征手法在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中,象征的手法体现的最为明显和广泛。例如用龙象征帝王,狮子象征力量等。在皇宫贵族的建筑中,龙最为常见,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神兽,是天下的王,是帝王的象征。而在民宅的建筑中,狮子则最为常见,这是由于狮子外表凶猛,是威武、力量的象征,人们便将它放在门口用来驱邪镇宅。除了以上提到的动物外,植物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中也很常见。例如莲荷,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所以用来象征人品高洁;再如牡丹,象征雍容华贵、高贵富丽等。另外,人们有时候也将多种植物组合在一起,或者植物和动物组在一起用到建筑中,共同起到美好的象征。例如,松与仙鹤都象征着长寿,于是将这两个形象组合在一起,组成“松鹤长寿”,寓意延年长寿、永生不死、。再如,牡丹象征高贵,桃象征长寿,而两者的形象组合到一起则象征着“高贵长寿”。
除了以形象来进行象征外,建筑装饰也采用谐音来象征。例如,狮与“事”,我们常常见到建筑装饰中有两只狮子,这象征着“事事如意”。再如,鱼与“余”,鱼含有多余之意,于是人们将鱼装饰于建筑中以象征多福、多禄、多寿。另外,鱼多子,人们还常常用鱼来象征子孙满堂。还有,公鸡的谐音为“功”与“吉”,若在石头上立公鸡则寓意着“宝上大吉”,如果供给和牡丹放到一起装饰,则是代表着“功名富贵”。
3.民俗文化在建筑部件装饰中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建筑对每个部件都有这精确的要求,以至于每个部位的装饰都十分讲究,例如屋顶、门窗、铺地等部位,无一不体现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就屋顶来说,在屋脊及其两端一般都会装饰两只走兽,不同的走兽体现着不同的民俗文化。用龙的形象是为了防火,因为龙可以吐水,以水克火。此外有的屋脊上则会装饰一个瓶,上面再放三把戟,预示着“平升三级”,瓶子一般是宝瓶或者葫芦。除了这些,屋顶有时还用泥塑、角兽、或者历史人物装饰。
中国的传统建筑对于门窗的装饰同样是十分讲究的。例如门窗上的格心棂花图案,就是各有各的象征意义,有的象征太阳、月亮等自然物体,有的则寓意吉祥,甚至有的则象征着整个天体。此外,中国传统建筑中对门户的装饰也是相当的有趣,用“门当”、“户对”来形容传统建筑门的装饰再合适不过了。所谓“门当”就是指大宅门前的石鼓,鼓似雷霆,民俗认为它能镇宅。而所谓“户对”则是指门楣上专雕或者木雕的圆形短柱,其一般取双数,为“二”或者“四”,所以名曰“户对”。一般“门当”、“户对”是共同存在的,所以人们常常放在一起称呼,又因为一般只有大宅门前才会有,所以慢慢的门当户对便成了门第身份的标志,并随着文化的发展成为了男女婚配中门户相当的俗语。
传统建筑中,铺地的装饰多以图形分,分为冰裂地、图案花纹地、石板地、以及乱石地等等。下面就以冰裂地为例来进行介绍,其上面的冰裂花纹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还有极其深刻的寓意。它的几何花纹可以让人感受到不求名利、不被世俗束缚的古代士大夫情怀,而上面的点缀图案则点缀出某种形象,例如花卉、或者故事情节等,十分的精美。此外,还有的地面用彩色石拼出“万”、“寿”等图形,或者山水、树木、彩蝶等自然景象、或者铺出人物来还原历史故事等。
4.结束语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是民俗文化的一个具体的表现方式,它不仅直观的表达了民间文化的内涵,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民俗文化的内容极其广泛,建筑装饰作为它的载体,将它的精髓和概要都表现出来了。所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重视对传统建筑装饰的保护,保留住民族特色文化,为民族设计的兴起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继平.涪陵陈氏庄园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意蕴[J].中国名城,2011,(5):29-33.
关键词:贵州民俗文化 旅游
一、发展贵州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内容丰富。
贵州民俗文化既有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的不同之处,又兼收并蓄了这些文化的特点,而文化的底层和核心却又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种少数民族,世居的就有17个,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超过10万的有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各少数民族分散与汉族杂居在贵州的大部分地方,又相对集中聚居与我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贵州“多元共存,共生共荣”的文化景观,形象地被称为“文化千岛”,各式各样的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
(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穷省,过去“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劣势使得贵州的民俗文化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省委书记石宗源多次指出:“贵州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欠开发地区,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发展潜力大。”我省社科院研究员熊宗仁认为,从经济角度开贵州是“欠发达”的落后小省,但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总的来说,一是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的密集型产业―市场广。二是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才刚开始,刚起步,很多民俗文化资源处于待开发和未开发状态―开发潜力大。
(三)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强。
过去贵州最突出的问题是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外界对贵州的印象不是“夜郎自大”“黔驴技穷”就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如今这种区位劣势正在变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并将旅游业确立为贵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贵州人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贵州民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贵州成为了东接湖南,南连广西,西近云南,北临四川重庆,西承启东,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
二、贵州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科学规划,理不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一是贵州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上容易两种极端,要么限制开发,要么单纯开发。前者是民俗文化的自生自灭,既无创新又无发展。后者是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采取掠夺性开发,而忽视了民俗文化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以破坏和牺牲民俗文化为代价;二是开发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认识不足,缺乏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了解,而政府的相关部门要么听之任之,要么过多的行政干预乱指挥,瞎规划,其结果是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浪费和对民俗文化的破坏与毁灭而不是开发利用。
(二)产品档次低,内涵少,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的又一特点是产品单一,结构混乱,雷同现象严重,缺乏丰富的,多样的,独特的产品,过多的强调资源的丰富性,忽视了深层次的文化性,特别是在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提高民俗产品的娱乐性和旅客的参与性远远做的不足。比如蜡染,本身是很好的品牌和名牌,可同样的布料,同样的工艺,同样的图案到处都是,雷同化现象普遍存在,很难让旅客产生好感和兴趣,民俗文化资源亟待整合与提升。
(三)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低,管理跟不上。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业服务差管理落后集中体现在人才的匮乏上,旅游业的从业者知识文化低素质差,认识不清,思想僵化保守,无法进行科学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与开发。一些景区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员工责任心不强,旅游环境和餐饮卫生问题突出,甚至出现欺客宰客的现象。简单的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同时法律的不健全与制度的缺失,呼唤相关部门科学管理和合理规范市场营造健康的民俗文化与投资环境。
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策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行政府,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民俗文化旅游业和谐健康发展。坚持以保护为重点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以开发带动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以发展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
(二)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一方面是挖掘民俗文化需要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打造民俗文化的品牌,形成旅游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挖掘,整合,创新需要加大宣传,通过大手笔,高频率,强刺激的造势,让外界了解认识贵州多彩的民俗文化。再一方面是让贵州的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内涵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将贵州民俗中的夜郎文化,屯堡文化,古镇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全方位深层次的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培育和引进人才,提升管理能力,完善服务体系。
一,发展贵州民俗文化旅游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唯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打造品牌的民俗文化旅游业。积极培育和引进人才让他们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的各行各业中各种职位上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贵州民俗文化旅游着出更大的贡献。二,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管理体制,实现由单一管理到全方面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三,硬件上积极改进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一系列的公共服务设施。软件上全面净化民俗文化旅游环境,努力民俗文化旅游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四、结论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民俗文化旅游业着作为贵州旅游的一张王牌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是朝阳中的朝阳。相信在贵州人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下,一定能谱写我省的民俗文化旅游新辉煌,构建贵州的民俗文化旅游的精品体系,逐步树立具有国际垄断性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 熊澄宇等著.《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李黔滨等著.《贵州民族民俗概览》.贵州人民出版社
[3] 黄才贵编.《贵州民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4] 胡惠林著.《文化产业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5] 贵州日报:《贵州:“两欠”背后的新机遇》
[6] 网站:金融界,《让资源优势变成市场优势 贵州寻求旅游业撬动经济良策》
【关键词】地方戏曲;当地民俗文化;密切关系;粤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43-01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地方戏曲是源自于民间风俗文化的土壤开始萌芽生长,同时伴随着当地的民间风俗而不断发展和成熟。而地方戏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断丰富了当地的民俗文化。由此可见,当地民俗文化与地方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而又相互作用。
一、当地民俗之于地方戏曲
从我国戏曲的发展史来看,在戏曲的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受到了正统阶层的反对与禁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戏曲演出的特点。从当时的情况看来,戏曲的演出不仅会浪费钱财,而且还具有伤风败俗、影响农事的情况发生。特别是从元代时期开始,对戏曲颁布了禁止的法令。但戏曲却依然在群众中广泛传播,由此可见,戏曲的产生与民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时也体现出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构成了劳动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地方戏曲依附于当地的民俗文化。每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都蕴含了当地劳动人民丰富的生活文化,而戏曲中文化的产生很多时候都是由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铸就的。在面向社会的戏曲中,有很多的内容都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相关联,通过对大量民俗文化内容的借鉴,从而使得戏曲染上了深厚的民俗色彩。以粤剧为例,其最初源自于南戏,不仅融合了广东的昆山腔、梆子等民间音乐形式,同时也有着唱念做打、戏台服饰等的表演艺术元素。再如广州荔枝湾所设立的一个传统粤剧戏台,不仅有效地把地方戏曲与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了延伸,而且对于传统的优秀文化也是一种传承。
(二)戏曲文化中渗透着当地民俗文化。地方戏曲活动在演出过程中,往往会融入很多当地的民俗活动,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是构成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在地方戏曲中对当地方言俗语的大量使用也是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因而使得地方戏曲具有了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二、地方戏曲之于当地民俗
我国古代戏剧的演出多是在民间的重要节日里,其中以农村表现得最为明显。戏剧的演出往往需要很多的观众,否则将会影响戏曲的演出。而对于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方便的农村,只有靠时代所传承下来的民间节日方能产生巨大的号召力。因此,民间的节日为地方戏曲提供了便捷的演出平台,同时,戏曲节目又丰富的民间的节日。
(一)仪式戏剧的产生。反映搬仙、送子等情节比较简单的节目,往往是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喜庆演出的。通过在节日里增加戏曲节目表演,更能够营造出喜庆的气氛,再加上一些祝福的吉祥语,这些仪式剧的产生,有效地增强了当地民俗节日文化的仪式感与庄重感,并使得这些仪式节目成为了节日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营造热闹的氛围。地方戏曲的演出主要面对的群体是民间老百姓,由于观众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地方戏曲表演时一般会选择在广场或者庙会上。庙会通常情况下是为祭祀神灵而设立,选择在庙会上表演地方戏曲,多为突出节日的喜庆、庙会的热闹景象。同时,对于地方戏曲的表演,也多采用夸张的表演形式,例如高亢的唱腔,热烈的锣鼓,从而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演出氛围,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三)地域性差异。由于我国的民族多、地域辽阔等特点,因而使得中国民俗文化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正是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为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中国的戏曲具有剧种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等特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三百多个戏曲剧种被传承下来,而地方戏曲的形成融合了政治、经济等众多方面的因素。例如粤剧,也被称为了广东梆子、广东大戏,是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戏曲之一,在粤剧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汉剧、微剧等不同剧种的影响,经过多种剧种的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并与传统的蚯文化一脉相承,从而使得粤剧具有了浓厚的岭南文化色彩。
三、结语
地方戏曲的形成往往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文化色彩,粤剧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发展,不仅具有了独特的唱腔与表演风格,同时也沉淀了本身的民俗文化传统。由粤剧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每一种地方戏曲都是在当地民俗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渐渐形成,并随着民俗文化而得到了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地方戏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地方戏曲与当地民俗文化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辅助的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毛建舟.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探讨[J].黄河之声,2013(22).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作者:崔春华 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室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
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
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
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2]柯玲.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
论文摘要:本文在论述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
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在熟练有效地运用文本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有文字的、实物的,有显形的、隐形的,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生活的。”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处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里的中学生,他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也许我们将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而民俗文化也无时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贴近生活的材料,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进行教学,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和民俗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这样就把民俗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阅历,使学生认识了生活、体验了人生。
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一条走进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径,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对民俗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
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民俗与人民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教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离乡背井时,怀揣乡井土”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苯谈?嗣瞧砀5拿篮眯脑浮??庑┒挤从沉死投?嗣窠】档纳?钚奶?⒚篮美硐耄?庑┎⒎且皇币坏氐姆缦埃????瓿晌?恢置赖姆绶丁⑸频淖非蟆⒄娴闹腹椋?庑┒匝??难?蘸徒逃?遣豢傻凸赖模??馨盐颐敲褡逦幕?械木?璐??淮?忠淮?娜嗣恰T谥醒в镂慕滩闹腥缬猩婕暗较喙氐拿袼字?妒保?淌?沙浞掷?谜庑┟袼撞牧希?匝???星币颇??乃枷虢逃?1热绻糯??闹谐3I婕暗焦糯?娜说摹俺鍪馈薄ⅰ叭胧馈彼枷搿W魑?淌?涂梢愿嫠哐???淙辉诠?ダ??加懈呷斯橐?缋铮??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166_1.shtml>庄子、陶渊明等,但是,绝大多数的文人志士仍然是积极入世、爱国务实为国为民的。
6.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序》,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
2、王显槐、王晓霞、樊海清主编:《语文教育创新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上海《语文学习》杂志2005第一期封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民俗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51-02
民俗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语文教师应该挖掘并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民俗文化教育,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增强语文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
散落性与渗透性是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最大特征。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一般包括节日、民居、服饰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再现了民风民俗,蕴含着为人处事的准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传递着人们朴实的审美观念,彰显着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无不渗透着民俗教育的意义和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实施民俗文化教育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民俗文化教育实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切实提高对民俗文化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东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人受西方思潮影响,社会责任感缺失,文明礼貌失范,这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一个民族如果在文化传承过程中遗失了自身优秀文化的DNA,造成“民族记忆”的断裂,便会丧失自己民族历史的根脉,“这个民族很可能就会逐渐演化为无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民俗教育的特殊功能。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受到民俗文化教育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民族文化。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1.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存在具有零散性,而且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在考虑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兼顾文本中有关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如《刷子李》一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均需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析方可获得。《刷子李》语言朴素,使用天津方言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单口相声的风味,冯冀才在塑造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时,充分利用“天津味”的语言来显现人物的形象与技艺的高超。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的关键,是要寻找到教学主要内容与民俗文化结合点,这需要教师对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组合、归类,并非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都要讲解,应根据课文实际内容,参照课堂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做出合理安排,把握全局,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2.抓住时机讲解民俗知识,切身感受民俗文化。中国的节日大多都有来历,遇上民俗节日的日子,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民俗知识讲解的时间。这样不仅抓住了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良好时机,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还可以根据节日和学生开设民俗活动,如举办民俗主题班会课、民俗欣赏课等。节日习俗非常贴近生活,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节庆活动事项,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深的民俗认识。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又充分体会到了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智慧,切身感受到了百姓执着追求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厚情感。尽管这些制作工艺有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乐于相互切磋手艺。
3.作文教学中,书写民俗。在小学语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两次习作课是关于书写民俗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抒写民俗。如在上《说说端午节》这一习作时,可先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等手段来激趣导入话题。也可让学生说见闻、讲风俗、谈过节感受等手段,激趣,引发想写动机。然后阅读课文素材,自选资料构思起草。本课没有“例文”,可以准备“下水文”,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何筛选需要的资料,怎样做到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说写法,议写法,明写法,接着让学生仿照,或是模仿,对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馈、评价,鼓励那些灵活模仿有创意、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的习作。这样既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学目标,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民俗。
三、在课外教学中延伸民俗文化教育
课外教学主要是在延伸性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延伸性阅读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读基础上的迁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作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①《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卷”和“风俗宝鉴”,其中包含的民俗文化内容包括游戏、酒茶、婚俗、丧葬、节庆、戏剧、建筑与园林等,内容之丰富堪称社会百科全书。学习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可鼓励学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去阅读《红楼梦》,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人物及表达内容的理解。在汉文化中,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生,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每逢此日,民间有登高的风俗,又称“登高节”,是我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主要有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登高等活动。如今,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历来被称为是吟唱重阳节最脍炙人口的诗章。学完此诗后,可让学生课后收集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或文章,也可参加登高望远活动,既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印象,又受到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使学生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此外,学校还可适当布置一些关于民俗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民间,收集、调查民风民俗,把调查到的结果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探究式学习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四、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②它是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民俗校本课程意义重大。小学语文课包罗万象,涉及知识多,根据小学生心理的特点,所能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材不能花太多篇幅来宣传民俗文化,所以各个小学应根据地方特点,开发有关民俗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在教师方面,校本课程民俗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可不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加深教师对民族文化、文化认同等的理解,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学生方面,可让学生在民俗选修课的学习与实践中,拓宽民俗文化知识,更深切地体悟民俗文化的魅力,感悟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使其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学校方面,立足于当地资源的校本课程民俗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有助于改变“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校本课程建设模式,促进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开发与编写民俗校要课程时,必须关注民俗的地域性、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差异性。课程内容宜就地取材,贴近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可以涵盖当地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根据区域文化特色及授课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编写原则与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总目标的第2条中明确表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中华文化”不仅指汉文化,还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即尊重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所有的文化。在校本民俗文化课程中,增加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既可弥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内容的不足,又可通过民俗教育使学生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识和认同。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旨在使学生在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教育中获得对本“民族的记忆”,进而健全学生的人格,达成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目标。
注释:
①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6
②引《高中语文中的民俗文化教育》谌业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cn.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秦水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太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3]王彦章.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民俗文化故事在文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原住居民在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由当地独有的生存经历、文化背景、精神思想所产生的生活习俗与行为价值指向。一种民俗文化的产生背后往往有着多彩多姿的传说故事。地域民俗文化及其背后故事的传承与保护可以说是一个城市不可复制的软资产,城市的精神灵魂。民俗故事给本土文化增添乡情,赋予丰富的情感寄托,挖掘民俗文化故事资源来激发城市创意文化产业已成为城市文化体验与展现的重要手段,在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上起到共生发展的作用。城市依靠创意文化产业推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再生,依靠民俗文化背后的故事达到提升城市品位气质、美化形象的成功案例屡见不鲜。新加坡与鱼尾狮、哥本哈根与美人鱼、雅典与雅典娜、广州与五羊,这些城市都与一段或壮烈、或凄美、或传奇的民俗传说故事紧密相连而闻名于世界。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故事、民间传说是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题材,美丽的传说故事也为城市的创意文化带来了无限的创作元素。例如,每个游玩过济州岛的人都会带回几个济州岛的守护神——石头老人。地域内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故事为产业转化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与资本保障,是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本与源。因此,民俗文化故事的挖掘与传承在各个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与推广中置于十分重要的发展地位。然而民俗文化作为软资产,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传承落地,利用创意文化产业丰富的业态形式为载体将文化故事进行融合、再生、落地来实现无形资本转化成有价资产的最有效的推广方式。无形资产的人文历史故事、民俗传说作为一种精神产物在文创创意产业项目的开发中通过现代化行销商品化运作能更好地维系民俗文化与现代工业之间的纽带。
2杭州民俗文化故事传承特点
杭州,浙江省省会,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之都、休闲之都、南宋皇城,千百年来城市的变迁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数不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资源,文化积淀厚实。身处长三角腹地的杭州,地域文化中虽没有云南、贵州、四川等边远地区丰富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也不像湖南、湖北、陕西地处中原腹地,有着厚实楚汉文化、秦唐文化等民族发展历史民俗文化,看似处于民俗文化的沙漠地,与少数民族文化、中原历史民俗文化不同,杭州却有着其吴越文化、南宋皇家文化、市井文化所影响下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衍生出的数量众多的古老丰富的民间传说、民俗文化典故,但是杭州民俗典故的传承受到特殊地域、历史、人文的影响有其特殊的发展特点。
(1)以“一湖、一江”为中心内核进行传颂。杭州的民俗文化故事总量巨大,分散于杭州市八个区、三个县级市、两个县内。但杭州的民俗故事、民间传说三分之二的题材集中与杭州市内,围绕着一湖、一江(西湖、钱塘江)而展开传颂。《明珠西湖》《断桥相会》《金牛湖》《运木古井》《苏堤》《六和填江》《钱王射潮》等著名的民俗故事都与西湖、钱塘江以及周边的各个景点密不可分,可见西湖、钱塘江是千百年来孕育杭州民俗的文化发祥地。
(2)以南宋皇室、历史名人为题材进行传颂。杭州隋朝兴建州城,开凿江南大运河,自唐以后杭州进入全国著名城市的行列。自南宋建都城,经济日益繁华,社会风俗更加多样。商贾、士大夫随着北宋皇室集中杭州,随着南北文化风俗的融合,杭州的婚娶、育子、满月、百日、周岁的仪式礼节,也渗入了中原皇家的习俗。这给杭州民俗文化故事的创作与传承提供了大量的历史素材,如《宋嫂鱼羹》《东坡肉》《叫花鸡》《油炸桧》《西溪留下》《馒头战》《八卦田》《棋盘阵》都与南宋皇家以及此时期的名人士大夫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使得杭州的民俗文化平添了皇气与书卷之气。
(3)以乌托邦式情感寄托为题材进行传颂。杭州地处江南,独特的江南烟雨风情自古给了杭州百姓浓厚的江南人多愁善感,追求自由恋爱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所创作流传最为广泛的杭州民俗文化故事、民间传说中多以歌颂忠贞不移的情感、人仙共恋的乌托邦式的爱情为最,涌现出了《白娘子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彩蝶双飞》《苏小小传》《柳浪和莺》这类可歌可泣的凄美爱情传说故事。
3杭州民俗文化故事推广现状
(1)民俗文化故事的社会开发宣传缺乏广度。作为城市文化形象推广的重要名片与手段,目前杭州片面注重依赖于“西湖”“、西溪”等自然景观资源的开发与宣传,忽视对提升城市形象内涵的文化典故的宣传与开发。众多千古传唱反映杭州城市民俗来源、地名来源(如《尉迟恭造寺》《蚕花娘子》《鲁妹造伞》《画扇判案》)的民间传说民俗故事,不仅外地游客不知其存在,本地的居民也鲜有人知。久而久之将形成城市文化品牌宣传的短板,不利于杭州城市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城市气质的树立。
(2)民俗文化故事传承影响力碎片化。杭州的总体民俗文化故事、民间传说数量众多,历史背景大多集中与南宋建都的帝王以及士大夫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杭州的个别的民俗文化典故,如《白娘子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彩蝶双飞》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群众基础,但是目前杭州大多数众民俗文化故事与民间传说未能形成以点带面集团式有序传承与推广,这种零星分散的传播使得杭州民俗文化故事在百姓心中的情感寄托作用不明显,文化故事背后的价值利用率不高,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转化率不高,不利于杭州民俗文化故事快速形成产业化发展。
(3)民俗文化故事的产业化发展滞后。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并受到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在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杭州作为全国有名的休闲之都、动漫之都,在对于本土化的民俗文化、民间传说故事的开发与利用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其实,杭州有着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氛围,每年的文化博览会、国际动漫节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鲜有优秀的文化创意项目结合杭州本土民俗典故,将《白娘子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彩蝶双飞》《古井运木》这些耳熟能详的民俗文化故事依靠创意文化科技手段转化成城市创意礼品、城市工艺品、创意服饰、创意文化墙体等创意产品加以开发与推广。
4民俗文化故事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再生模式
(1)主题体验式——历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是以艺术创意设计产业为核心,通过与其他相关行业的跨界融合进行创意产业发展,这其中包括体验式的观光创意旅游产业。杭州的民俗文化故事在产业推广过程中应根据其得天独厚的南宋御文化、市井文化为依托背景,通过营造民俗历史文化园、历史街区等形式发展主题体验文化活动,依托文化创意产业进行集中开发推广,延伸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使民俗文化基因得以快速延续,经济利益得以增长。例如,杭州宋城主题公园,作为弘扬南宋文化的体验项目,在宋城的整个园区内能够通过宋河东街、土豪家族、胭脂巷、非来巷、美食街、市井街等主题体验区将与南宋历史文化相关的民俗文化故事进行整合,同时挖掘属于杭州民俗文化共鸣的文化品牌,园区整合影视演艺、旅游产品、工艺品、表演艺术等所有与之相关的文创创意产业及配套资源。形成了一个较为集中独立的展示杭州南宋民俗文化的产业基地,打造一个具有鲜明民俗文化故事体验、传播、交流互动的场所。通过这种主题公园、主题街区以及定期开展宋文化主题活动月,以南宋文化为历史背景,将大量的宋民俗文化故事整理串联,并通过集中式的观光体验公开展示。同时发挥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融合,完善民俗文化产业链,使得杭州的传统手工艺、饮食文化、民间演艺等传统民俗艺术项目通过现代文化创意商业运行方式得到更好的展示,使其在文化价值层面上得到增长,实现民俗文化增值,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
(2)品牌符号化——民俗形象+科技传媒。民俗文化故事的品牌符号化指的是通过吸取地域本土民俗文化中传播度广、社会影响力大的民俗文化故事内容,结合当地历史、地理、文化风貌,借助现代化的声、光、电、数码技术、舞美特效技术制作出地域特征鲜明,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数码形象产品。据有民俗特征的数码形象往往能够更加容易触动公众的内心慰藉,触发创意产品的经济价值。例如,1998年美国迪士尼电影公司拍摄的《花木兰》就是通过中国经典民间传说打造出来的数码卡通电影,影片充满着中国元素的组合,不仅展现了中国秀丽淡雅的山水画面以及古老东方的战争场面,描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观念,民风民俗的生活场景以及东方伦理道德关系,影片中陪伴花木兰一同从军的小龙更是让人记忆犹新,影片上映立刻引起了国内观众的共鸣。《花木兰》《梁祝》《功夫熊猫》这些优秀数码产品不仅对本地区乃至国家在民俗文化推广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还带动了创意出版产业、创意影音产业、本土动画工业、互动休闲软件、创意表演艺术、工艺品等多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仅数码电影进行民俗品牌形象设计,其他艺术创意形式与民俗文化故事相结合同样能够打造出优秀的民俗品牌符号。2004年广西阳朔县请张艺谋导演根据壮族著名的民俗文化故事《刘三姐》制作了世界最大的山水实景晚会《印象•刘三姐》,将壮族“歌仙”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不着痕迹地融入桂林山水中,成功打造了桂林旅游文化的品牌。短短两年多就接待游客110多万人,仅票房收入就达7900多万元。并且迅速带动了多个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地方吸引了大批人员就业,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已达9.8亿元,一个民俗故事品牌带富了一方水土。通过民俗文化故事结合现代科技技术打造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品牌形象,不仅能快速地建立文化符号和成功的形象,还能激活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文化品牌符号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3)城市软改造——主题构建+整合传播。城市间的竞争已经由经济实力竞争转为文化精神竞争,充分利用自身特色文化资源,挖掘本土文化的亮点,塑造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精神,不但能有效提升城市软文化实力,而且还能发挥民俗文化的优势,开展各类连动式、整合式传播营销,把城市的物质发展与城市文化特质相融合,将城市文化的发展产业化,继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不少城市都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故事传说对城市公共环境进行改造。例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城市都建有民俗广场、民俗城市雕塑来昭示自己为本土文化发源之地。杭州作为爱情之都在文化的城市体现上也可结合杭州本土民俗文化故事进行归类,可通过《白娘子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彩蝶双飞》《苏小小传》这些浪漫爱情为主题的民间传说利用当地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进行开发,打造设计以民间传说为主题的爱情广场、爱情公园,制作城市公共民俗爱情故事雕塑,绘制民俗故事文化墙、改造特色长廊,同时承办国际婚博会、西湖玫瑰婚礼等爱情主题活动。这些利用本土民俗文化故事资源而进行的城市软改造,不但美化了城市,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与区域影响力,同时还通过全方位的整合传播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公共雕塑、会展等多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伦理道德观念与民俗文化故事碰撞而来的完美火花。
(4)文化资本化——特色营销+创意产品。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日益得到了各方的重视,除了对原有秀水山川开发之外,各地均大力对民俗文化本身的内生价值与无形文化价值进行的开发与利用,挖掘潜力,发挥其资源效益。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民俗文化不仅仅是被作为单一的产品加以生产,而是在资本的计入之后,当代民俗文化价值依托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一个产业化的资本运作。例如,风筝是山东潍坊的独有民俗文化,关于风筝的传说故事资源丰富,潍坊除了每年举办国际风筝节绕风筝这一民俗文化大打风筝牌,形成特色产业,设计开发大量与风筝文化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形成了当地独有的风筝经济产业链,不但通过风筝产业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通过风筝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投资资本,吸引了劳动力增加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故事元素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思维模式所开发的商品不仅仅是单纯的传统地区旅游纪念品,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地、景、产”与一体多元素地方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所产生的新形式的城市文化礼品,同时依托文化引入资金形成资本运作将形成新的产业链,文化真正变成经济形成新的“创意美学经济”。杭州已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创意产业架构体系,结合地方本土民俗文化特色,挖掘民俗故事加以利用开发创意产品,将“地方文化”多维的行销手段扩展至“大众文化”,盘活文化创意产业资本。
5结语
一、培养专业的民俗文化产业人才
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涉及的面较广,因此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要求既懂得市场的运作方式,又了解民俗的真正内涵,能将经济利益的获取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协调统一、互相促进。目前,云南这样的人才并不多,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者大多对民俗文化研究不透,而民俗文化研究的资深学者,又大都拘于书斋。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只有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创新用人机制,拓宽高素质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人才的就业渠道和发挥才干的舞台,民俗文化的市场化之路,才能平稳、科学,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下的政府适度干预
民俗文化走入市场后,其发展必然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控制,但由于市场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民俗文化的发展也免不了会出现与市场脱节的情况,或产生片面满足市场以至于无视对文化本身造成损害的倾向,政府从法律法规、角色转变、政策引导、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民俗文化进行适度干预,既能规范云南民俗文化市场活动,也是民俗文化获得健康、平稳、和谐发展的保障。
(一)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可促进云南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改变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的局面,推进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文化开发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必须通过法律对物质民俗文化遗产进行管理,从而使对民俗文化遗产进行人为破坏的行为能够得到法律的惩戒和规范,使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进入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实现政府角色的转变在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调控中,要实现政府角色转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管文化,而不是办文化,是从事宏观管理,而不是微观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应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进行规划、引导和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培育文化市场;维护健康、公正、公平的文化市场秩序;加强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开发行为的惩处力度,纯净民俗文化市场。
(三)适度引导民俗文化产业在民俗文化的市场化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扶持与政策导向,对民俗文化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又可以用资金的扶持手段来吸引投资商或民众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根据不同民俗事象的特点,引导开发者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尽量避免对开发地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的破坏。
(四)制定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民俗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而一旦开发过度,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对民俗文化环境的现状、容量和前景进行总体评估,实现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利用媒体力量宣传优秀的民俗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改变盲目从众的行为,在市场化境遇中,遏制民俗文化的失真和同化。
作者:左金睿鲁云李金莉单位:临沧市第二中学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临沧市图书馆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旅游 发展
一、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年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各地根据当地根据不同的民间文化习俗、特点推出了不同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旅游首先讲究民俗气氛浓厚,比如山东传统的民俗节目有跑旱船、大秧歌、踩高跷、舞狮子等。其次是民俗旅游离不开民间工艺品,如剪纸、刺绣、年画等。再次是历史文化习俗,如家庭礼仪、衣食住行、农业生产生活、节庆等古老的民俗事项。民俗游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因为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所以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棚圈、碉堡、房屋、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那种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它的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的舞蹈节;山西沁县开发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年举办包括龙舟赛、歌舞表演、水上运动、传统艺术展览在内的民俗活动数十项。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各民族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在旅游中的作用表现为: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挖之不尽的宝库,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尽力的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族的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这是我国十分紧迫的任务;民族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能促进人们跨文化交流与了解:以往单纯的展示性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趋向于获得有别于往常的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体验朴实有富有新鲜感的少数民族生活情趣。它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二、民俗旅游现今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保存没有原则
一方面旅游开发本身存在着扭曲的反映文化与真实的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定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的过程,使落后的地区受到旅游者这些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混乱和盲目的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从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的特征。这种现象目前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出现,一些旅游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相同,旅游者求异求职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旅游点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我们能够看到,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重点模糊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一是抓住田园式旅游,二是抓住宗教旅游。说明各个角落的民俗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正好能作为开发民俗旅游的丰富的资源。填补我国在旅游方面的空白区。所以做民俗旅游开发时应当找清楚其重点,现有的大多数民俗旅游地区其重点仍不够清晰,视点较模糊,各种文化互相交错,没有特点。
(三)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过于作秀
现在很多旅游活动中的民俗开发,很大方面上并不是社会与文化建设的推动造成的,而是来自另一方面的动力,那就是经济因素,通过吸引眼球以招徕游客,从而拉动消费。
民俗文化不仅仅是指用来出售的,它更是民众的有序的有文化传统的生活规则。从本质上来讲,民俗不是做秀给人看的,而是自我对生活传统的一种热爱和对群体生活的参与,体现人与社群的和谐关系。
三、民俗旅游发展的策略
通过对民俗文化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了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旅游开发行为,可概括为几种模式:
1.旅游地居民应自觉地执行民俗文化保留和传承的原则,引导旅游者尽量减少对旅游地民俗的影响。政府及有关单位部门应该向旅游地居民强调其与旅游者之间的区别关系,向他们传递相关旅游者的背景信息,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要事先让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以免因旅游者的歧视从而对旅游地居民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影响了旅游地的好客度。
2.大力引导旅游开发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旅游开发商要有限制的向旅游者展示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在民俗的文化资源转为民俗的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旅游业可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商品化,也就是说与其他任何商品相类似的消费品。长远来看,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都将从中受益。
3.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低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住宿、购物、交通、饮食、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后者则是决策关键。
4.保存与修建并重,复古再现
原生态是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
复古再现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吴文化公园,滨州市孙武公园无锡的唐城。优点是可令时光“倒流”,能够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与集锦荟萃式共同的缺点。
参考文献:
[1]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
[2]马 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
[3]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4]胡海胜.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的一般方法
[5]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作者简介:
马嵬驿坐落于陕西省兴平市,是唐代朝廷用来传送文书和军事情报等来往官员用来饮食、住宿、换马的场所,是古丝绸之路、唐朝古墓旧道、秦国到蜀国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公元756年,安禄山反叛,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赐死杨贵妃。从此,贵妃长眠于马嵬坡下。
马嵬驿区域性人文特征及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1.区域性人文特征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是以汉族居民为主,生活中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大米、大豆等为辅。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古代的民居的屋顶主要以泥土,干草,青瓦等为原材料,屋内有用以防寒保温的土炕,也有人在窑洞栖身。现在民居是以砖墙、瓦房和楼房为主。过去,马拉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而现在是以公交车、私家车为主。
2.区域性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马嵬驿民俗艺术产生的根源有:历史典故、传统道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但马嵬驿兵变在这其中传播最为广泛。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包含有关中农民画、剪纸、窗花;表现农忙劳动产生的民俗艺术形式有版画、泥塑;表现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有陕西十大怪泥塑、剪纸、版画。
马嵬驿民俗图案与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图案
马嵬驿民俗图案在马嵬驿风土人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马嵬驿民俗艺术有着他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及文化魅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民俗图案反映着该地域不同时代人们流传下来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性,它是马嵬驿风土人情的象征,是民俗文化的积淀,是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精华。它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现代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现代审美观念
大众在创建视觉元素、识别视觉语言、接收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受到了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清晰准确的现代视觉识别语言是现代媒介传播的保证。马嵬驿民俗文化艺术有其独特的设计元素,视觉传达形式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播途径。而它为推动现代视觉艺术鉴赏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代化的、民俗化的视觉艺术传播资源。
马嵬驿民俗艺术如何适应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特殊性
马嵬驿民俗艺术以特有的姿态成为了关中文化的一个符号,由关中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点形成了既包含历史文化古韵的古典文化符号,然而又异于其他地区民俗艺术,它结合了三秦人民的粗犷、豪放与质朴的特点,将古典艺术与创新造型进行了有机结合。马嵬驿民俗艺术高度体现了古代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嵬驿风俗艺术创作者通过缔造文化符号来表现其创新观点,通过这些符号用以体现关中风俗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关中历史文化内涵。
2.民俗艺术在传承中需融入现代审美观念
现代审美观念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新时代人的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等因素相互撞击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观念。发展中的当代艺术,必须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现代审美所必备的条件。具有传承性的、独特的文化特色演化而来的审美理论,才会具有传播的力度和比较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具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现代设计应借助民俗艺术的特殊性和延续性,尊重历史、紧跟时代,才能具有促进民俗艺术发展的动力。马嵬驿民俗艺术可以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概括提炼而获取的符号元素进行设计并进行广泛的传播,以产品与其包装承载历史的文化,将产品包装与民俗艺术设计符号紧密结合,演化为民俗化、现代化的形态,成为民俗文化个性推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马嵬驿民俗文化的传承、整合的过程中显示了极强的传递信息功能。马嵬驿民俗文化既有纵向的传播功能,又有横向扩展的功能,与现代文化碰撞,不断的传承、发展、演变。马嵬驿民俗文化产品及商品的包装作为马嵬驿文化传播的一种外部力量,虽然并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认识这种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但是却客观上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深层次的进入人们生活,改变其精神文化风貌,甚至有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建构的作用。
结论
一、拓展资源开发的视野.建构适宜的资源模块
指南的学习、课程游戏化的研讨,拓宽了我们课程资源开发的视野,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的课程观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发现了同里独特的风俗民情,同里文化背后潜在的价值和内涵。发现资源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我们从孩子感知、理解和操作的特点进行加工改造,真正做到“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传承出发,汇集多方面教育资源”。在熟悉的场景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首先,我们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点,以本土文化(同里本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收集、整理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民俗文化资源。其次,对照《指南》的精神,我们对本土资源进行有效筛选,筛选了好吃的同里――“我喜欢同里的小吃”、好听的同里一――“我喜欢说同里话”、好玩的同里――“我喜欢同里的工艺”“我喜欢同里的节日”“我喜欢同里的桥”、好棒的同里――“了不起的同里人”等资源。在筛选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民俗文化的积极意义(关注美德、感受优美、注重能力、鼓励想象、支持合作)。利用民俗文化中的美德,摒弃陋习,合理开发。
二、建构民俗文化课程框架,规划民俗文化课程的主题活动
我们在课程理念指导下,认识到民俗文化课程的建构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几方面进行开发与逐步完善,并尝试建立民俗文化课程框架,将已收集并实施的主题式民俗文化课程进行梳理。
首先,我们梳理原有主题活动的缺失,对丰富主题活动的构思,形成比较丰富、规范的主题活动框架。端午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关端午的故事异彩纷呈。特别是在同里,有很多自古流传的习俗。同里的孩子对同里的端午是熟悉的,我们以端午故事作为背景,以端午习俗作为切入点,开展了系列端午活动,用童谣说出来,用宣卷唱出来。
其次,挖掘主题以外的内容,完善民俗文化课程框架。在资源不断拓展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不断开阔,观念不断更新。我们发现,除了架构的主题活动课程外,还有一些可以进入我们课程内容但不适合以主题形式展开的,比如,以节日为主的“六一”“五一”元旦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明显的民俗特点,但可以通过用民俗的元素进行庆祝活动。因此,在我们的课程框架中又增加了节日系列活动和其他活动。
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途径实施园本课程
我们强调各领域目标的彼此联系与整合,关注幼儿经验的不断扩展和有机联系,从社会实践活动、环境创设、一日生活活动等方面实施园本课程。
1.社会实践活动
(1)参观:让孩子深入古镇,感受优秀的古镇文化资源
把整个同里古镇作为幼儿的一个实习场,让幼儿走人古镇,融入社会,参与探究。
(2)调查:让孩子走上街头调查,加深对古镇的了解
比如,对旅游人数的调查(不同时段来同里旅游的人数,哪些时候来的人多?哪些时候来的人少?为什么?)。对旅游人群的调查(不同时段来旅游的是什么人?)对旅游人群来同里的目的调查(看什么?带走了什么?带到了哪里?)。
(3)拜访:走出去――让幼儿与名人亲密接触,感受剪纸艺术的神奇。
请进来――聘请宣卷赵华老师指导,学习同里的宣卷文化,把宣卷融入幼儿园的课程。
2.环境创设:增强资源创新的意识,建设丰富多样的课程环境
我们继续以民俗文化为载体,以幼儿发展为目的,巧妙利用丰富的、多元的、本土的元素,在幼儿园内营造与浓浓的民俗文化和审美情感相适应的活动环境,在游戏化的环境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教育内容。
3.一日生活活樱来园、餐前、餐后、散步)
童谣、宣卷、名人的故事、园林景点、工艺作品等内容在一日生活中合理安排。比如,睡前播放一些童谣,饭前欣赏一些宣卷,尝试定时播放。这样一些不能用主题来解决的内容得到了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