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特点

民俗文化特点

时间:2023-09-21 17:35:42

民俗文化特点

第1篇

关键字:传统建筑;装饰;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国的传统建筑犹如一件件的艺术品伫立在那里,每一件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伦理、民风民俗、以及人文观念,每一件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建筑装饰则是体现这些丰富内容的最好载体。我们在研究传统建筑装饰时,不能只是研究技术,更要它与社会伦理、思想观念形态、历史性、地域性、民俗文化等相结合进行研究。

1.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传统的建筑装饰是建筑的灵魂,不仅反映了社会的风貌,也影响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蕴含着极其深厚的民族内涵与丰富艺术表现力。民俗文化是一种以人为载体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而作为一种艺术文化,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自然与民俗文化密不可分、紧紧的连在一起。例如一些传统的农舍,都会在在门户上面雕刻精美的砖雕,每一件砖雕都是艺术品,而每一件的艺术品又都蕴含着中国丰富的民俗文化。

除了上述的雕刻与摆饰外,建筑色彩也是建筑装饰的一种,中国的传统建筑物的色彩本身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性与民俗性。就像传统文化中的“五行”法则,它起源于很早的《尚书.洪范》,书中提到,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赋予了五行许多的内涵,如五脏:肝、脾、肾、肺、心;五味:酸、甜、苦、辣、咸;五音:商、角、羽、徽、宫;五方:东、南、西、北、中等等,来对应原先的金、木、水、火、土元素。而元素间的相生相克关系的说法也随之出现,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以及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等,于是,“五行”便也渐渐的被融到了传统的建筑装饰之中。就像传统建筑物中的黑瓦就是根据五行的说法来的,在人们观念里,黑色代表水元素,水克火,所以建筑物砌黑瓦是为建筑安全着想,为了克火。

2.象征手法在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中,象征的手法体现的最为明显和广泛。例如用龙象征帝王,狮子象征力量等。在皇宫贵族的建筑中,龙最为常见,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神兽,是天下的王,是帝王的象征。而在民宅的建筑中,狮子则最为常见,这是由于狮子外表凶猛,是威武、力量的象征,人们便将它放在门口用来驱邪镇宅。除了以上提到的动物外,植物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中也很常见。例如莲荷,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所以用来象征人品高洁;再如牡丹,象征雍容华贵、高贵富丽等。另外,人们有时候也将多种植物组合在一起,或者植物和动物组在一起用到建筑中,共同起到美好的象征。例如,松与仙鹤都象征着长寿,于是将这两个形象组合在一起,组成“松鹤长寿”,寓意延年长寿、永生不死、。再如,牡丹象征高贵,桃象征长寿,而两者的形象组合到一起则象征着“高贵长寿”。

除了以形象来进行象征外,建筑装饰也采用谐音来象征。例如,狮与“事”,我们常常见到建筑装饰中有两只狮子,这象征着“事事如意”。再如,鱼与“余”,鱼含有多余之意,于是人们将鱼装饰于建筑中以象征多福、多禄、多寿。另外,鱼多子,人们还常常用鱼来象征子孙满堂。还有,公鸡的谐音为“功”与“吉”,若在石头上立公鸡则寓意着“宝上大吉”,如果供给和牡丹放到一起装饰,则是代表着“功名富贵”。

3.民俗文化在建筑部件装饰中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建筑对每个部件都有这精确的要求,以至于每个部位的装饰都十分讲究,例如屋顶、门窗、铺地等部位,无一不体现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就屋顶来说,在屋脊及其两端一般都会装饰两只走兽,不同的走兽体现着不同的民俗文化。用龙的形象是为了防火,因为龙可以吐水,以水克火。此外有的屋脊上则会装饰一个瓶,上面再放三把戟,预示着“平升三级”,瓶子一般是宝瓶或者葫芦。除了这些,屋顶有时还用泥塑、角兽、或者历史人物装饰。

中国的传统建筑对于门窗的装饰同样是十分讲究的。例如门窗上的格心棂花图案,就是各有各的象征意义,有的象征太阳、月亮等自然物体,有的则寓意吉祥,甚至有的则象征着整个天体。此外,中国传统建筑中对门户的装饰也是相当的有趣,用“门当”、“户对”来形容传统建筑门的装饰再合适不过了。所谓“门当”就是指大宅门前的石鼓,鼓似雷霆,民俗认为它能镇宅。而所谓“户对”则是指门楣上专雕或者木雕的圆形短柱,其一般取双数,为“二”或者“四”,所以名曰“户对”。一般“门当”、“户对”是共同存在的,所以人们常常放在一起称呼,又因为一般只有大宅门前才会有,所以慢慢的门当户对便成了门第身份的标志,并随着文化的发展成为了男女婚配中门户相当的俗语。

传统建筑中,铺地的装饰多以图形分,分为冰裂地、图案花纹地、石板地、以及乱石地等等。下面就以冰裂地为例来进行介绍,其上面的冰裂花纹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还有极其深刻的寓意。它的几何花纹可以让人感受到不求名利、不被世俗束缚的古代士大夫情怀,而上面的点缀图案则点缀出某种形象,例如花卉、或者故事情节等,十分的精美。此外,还有的地面用彩色石拼出“万”、“寿”等图形,或者山水、树木、彩蝶等自然景象、或者铺出人物来还原历史故事等。

4.结束语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是民俗文化的一个具体的表现方式,它不仅直观的表达了民间文化的内涵,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民俗文化的内容极其广泛,建筑装饰作为它的载体,将它的精髓和概要都表现出来了。所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重视对传统建筑装饰的保护,保留住民族特色文化,为民族设计的兴起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继平.涪陵陈氏庄园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意蕴[J].中国名城,2011,(5):29-33.

第2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比较分析;异同

民俗文化带有浓郁的特色,也就是说不同的民俗文化之间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探究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文化的层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研究中法民俗,对于中法民俗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的特点[1],即文化的差异性,地域的差异性,丰富性以及长期的演化性。基于上述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而开展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比较分析。

1民俗文化的特点

1.1文化差异性探究

民俗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民俗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民俗文化所有的文化差异性,所谓文化差异性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均具有鲜明的特色,可见文化决定了民俗的发展,在广义的层面上来说,民俗也是一种文化,总之由于文化的不同,就直接地反映出了民俗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自然以及其他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存在,加之长期的生活中流传,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2]。民俗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简单意义上而言,就是指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惯,流行与禁忌等,民俗主要与生活有关,即广义层面一切生活中的行为均可以称作民俗。民俗具有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于其影响,可见探究不同的民俗文化,首要的出发点就是探究不同的文化背景。

1.2地域差异性

民俗文化还有一种重要的特点,即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所谓地域差异性的特点主要有着以下层面体现。其一,不同地域条件下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不同[3]。其二,地域条件较为相似环境下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同样地域环境差别较大其所对应的民俗文化的差别也是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使其更具有内涵与魅力。地域差异对于民俗文化的影响机理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各地的民俗均有生活有着巨大的联系,毫不夸张的说,生活几乎体现了所有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同样也深受人们生活的影响,而地域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的模式有着直接的影响,即地域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模式,进而对于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传播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可见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特点的同时,地域差异同样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发展。

1.3丰富性

民俗文化除了具有文化差异性以及地域差异性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丰富性的特点,丰富性的特点主要是基于民俗文化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丰富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及民俗文化传承以及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民俗文化具有文化的差异性,当前世界存在着众多的文明与文化种类,自然而然就存在着众多的民俗文化,可见民俗文化在文化的层面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其次,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在整个人类存在的范围中,地域的丰富性自然不言而喻,那么在地域层面民俗文化具有着丰富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民俗文化在时间的层面有着不断发展的特点,即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可见民俗文化时间的层面上同样具有丰富性的特点。综上可见民俗文化在文化、空间、时间的层面均具有较大的丰富性,并且在文化、空间、时间、的层面进行着不断地拓展,更进一步地反映了民俗文化的丰富性的特点。

1.4长期的演化性

民俗文化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长期的演化性,所谓长期的演化性,就是指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化,在以时间为脉络发展的轴上不断地演变。长期的演化性在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着以下方面的体现。其一,同一文化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同一民俗文化会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最终形成有所差别的民俗文化。其二,同一地域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经过时间的发展,最终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特色。总的来说,民俗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主要的机理就是不同的生活模式的差异以及地域层面或者文化层面微小的区别,经过时间的发展,不断地积累放大,最终使得民俗文化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长期的演化性使得民俗文化发展的历程始终紧跟着时代的变化与进步,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对于丰富人类社会的文化以及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2中法民俗文化的比较分析

上文中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在分析了民俗文化特点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地域、文化、时间、对于民俗文化有着较大层面的影响,因此探究中法民俗文化内容,并对于其主要的民俗文化做以分析,上述的三个方面为主要的出发点。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4],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法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同样作为世界的主流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与法国之间的地域环境差距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并且两国之间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两国的民俗文化都经历较大层面的发展。总的来说,就是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笔者将对于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展开分析,如前文所述,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丰富,全面的进行中法民俗文化层面的比较是不现实的,因此选举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体现进行层面进行分析是合理的,且具有代表性[5]。

2.1饮食文化层面的差异

饮食文化是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真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能够直接的反映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特色。中国作为幅员辽阔以及历史悠久的国家,饮食文化深深根植于主流文化中,中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具有较高的热情,这也是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中国的主流层面就有菜系,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下的饮食文化,还有众多的小的菜系,以及丰富的小吃。其次,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食材的来源是十分丰富的,大量的动植物都可以成为美味的食材[6]。再者,中国人对于食物的利用率较高,食材通常会得到高效率的应用。以上便体现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法国的饮食文化在欧洲可以说最为灿烂和丰富,法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同样具有较高的热情。首先法国的菜系较为单一,其所食用的食材较为单一。其次,法国对于食材看重食材的质量,对于烹饪方法的追求较低。再者,法国人对于酒十分热衷,尤其对于红酒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还有一个层面就是法国人的宴会的菜品的种类繁多,甚至可以达到两百多道菜。对比中法两国之间的饮食文化,主要有着以下层面的差别,首先中国的菜系比法国的丰富,食材种类同样丰富。其次,法国饮食中更加看重食材的质量,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则更加看重烹饪方法。再者,中国的酒文化与法国的酒文化一样浓郁,但是中国人喜欢白酒,法国人更喜欢红酒。

2.2社会礼仪层面的差异

社会礼仪是民俗文化重要的体现层面,因此探究中法社会礼仪文化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合理性、法国作为一个文化较为浓郁的国家,对于社会礼仪有着很大的程度重视,主要有以下的体现层面。其一,法国人注重日常礼仪,见面有接吻礼以及吻手礼等[7],但是有着严格的适用环境。其二,法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女士特别尊重,比如握手时,要等到女士伸手才可以和女士握手,打招呼以及告别时要先和女士打招呼和告别。其三,法国整个社会层面对于社会礼仪尤为看重,礼仪对于整个法国社会有着较大的约束性。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里来的中国文化中都十分重视礼仪,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于来往以及相互的交流都是比较重视的。总的来说,中法之间在社会利益方面有着以下层面的不同,其一,法国对于女士的地位尤为看重,尊重女性。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相对较低的,当然在新时期自然是男女平等,但是能反映出中法之间的社会礼仪层面的差别。其二,法国社会礼仪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性较强,中国社会礼仪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性相对较弱[8]。

2.3层面的差异

是民俗文化一个重要的体现层面,探究层面的差异对于探究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中国的宗教发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中国的本土宗教代表性的就是道教,道教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外来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三种宗教在中国都有着数量巨大的教徒,但是总体而言大量的中国人是没有的。法国主要的就是天主教以及几度新教,上述二者均属于基督教。总体层面而言,法国几乎是全面信教,即所有的人都有着。对比中法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法国人信仰的宗教较为单一,而在中国,不同宗教都有着一定的信仰人群。其二,中国人的具有的比例远远地域法国人的比例。其三,宗教对于法国人生活模式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中国人。层面具有着较大的差别,同样也体现出了中法之间民俗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性,宗教的差别主要的受到相应的历史原因的影响,值得重视的是宗教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宗教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以及对于一个地区的稳定都是有着直接的关系[9],可见重视宗教发展,研究宗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2.4生活禁忌层面的差异

生活禁忌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生活,对于民俗文化的体现也是具有较大的价值。中国自身的民俗文化有着众多的分类,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有着一定的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均有着一定的禁忌,即人们忌讳的东西。中国人的忌讳相对较多,比如中国人在数字中,喜欢6、8这样的数字或者组合,不喜欢4的数字以及组合。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红色以及黄色有着特殊的喜爱,认为其代表着富贵,对于黑色以及白色较为忌讳。中国在传统节日中还有较多的忌讳以及习俗,在此不再赘述。比较于法国人,法国人忌讳13,忌讳星期五,认为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还有一个方面,法国人不太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也不喜欢自己的私生活被人询问,在个人的层面,有着较多的个性的层面体现。生活中的禁忌能够从很大的层面上反引出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的特色,可见体验到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生活中禁忌同样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不好的事情的厌恶,是一种对于生活在情感方面的表达[10]。

3结语

本文探究中法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首先分析了民俗文化的四个层面的特点,对于影响民俗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也做了分析。基于上述基础,分析了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同样从四个方面入手,对于中法民俗文化的内容与特点进行了比对。总的来说,中法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民俗文化层面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探究两国之间民俗文化的内容,并且进行对比,对于了解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促进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文婷,贾秀英.对比分析中法文化价值取向[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12):129-130.

[2]李玲.中法文化交流评析[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3]赵小芹.从中法节日文化比较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12):14-15.

[4]李琳.汉法互译“本土化”对中法文化交流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5(2):29-32.

[5]裴雨林.法国青年价值观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4,(6):49-51.

[6]王金英.中法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0,(16):146-147.

[7]宗雪萍,邓琳.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对法律翻译的影响[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4):101-103.

[8]科村.沿着中法文化交流的长河[J].走向世界,2005,(11):58-59.

[9]王丽.中法文化差异在两种语言互译中的影响[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4):94-97.

第3篇

1、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语言,心态,行为的模式.比如,汗民族的春节,主要体现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有青草一次为一年,谷熟一次为一年的俗语.

2、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前者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统的连续性,后者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

3、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基础的不同,民俗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民俗文化也不会失去传承的思想基础.

4、民俗的类型性,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类型,某些民俗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大同小异是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

民俗文化是丰富游客旅游生活的内容之一,开发民俗旅游是旅游资源深度卡法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把旅游经济真正转化为体检经济,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但是,民俗旅游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开发模式,开发特点和资源选择,都应遵守一定的原则。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国内,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因此,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2.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

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2.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海外华人来说,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因此,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文化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旅游者旅游愿望的需要。在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较早,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则尚处于起步阶段。尽力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国内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概括为六种基本模式:

3.1集锦荟萃式

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北京中华民族园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台湾九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高山族、格鲁族等分布于台湾附近的九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云南民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需花很长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内涵,如果建设态度不够严谨,可能会歪曲民俗文化。

3.2复古再现式

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美国的“活人博物馆”中,员工作为几百年的抵美“移民”而出现,身着十六、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向游客表演了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农具耕作、用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以及各种民间舞蹈,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也属此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着与集锦举苹式共同的缺点。

3.3原地浓缩式

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塞风情园均属此类,其优点是便利了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其缺点是在真迹旁边造“真迹”,令游客自然形成对比,对有些游客不能构成吸引力。

以上三种形式可以归并为一个大类,即博物馆类,以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为特征,其员工都是专门的旅游业从业人员。

3.4原生自然式

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夏威夷毛利人村落等,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地与当地居民交流,甚至亲身参与劳作,有很大的活动自由度,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公平地分配给村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干扰后可能产生抵触或不合作,难以保证村民们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

3.5主题附会式

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但近期网“师园”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表现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民俗文化艺术,游客同时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

夜景下的意境,很受好评。

3.6短期表现式

以上五种模式均为长期存在、旅游者可随时前往欣赏的旅游开发形式。但也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等,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生旅游业,故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二是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滩堂戏、下火海等,展现了民间文化港捷的艺术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民众远途而来欣赏(这本身即是旅游行为),进而吸引游客前往贵州旅游。

三、文化——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

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文化是民俗旅游的灵魂,民俗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已成为新兴的旅游内容和时尚潮流。

民俗旅游有四大主要文化功能,即民俗旅游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传承,民俗旅游有助于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民俗旅游可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俗旅游能够增传统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

民俗包括风情民俗、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宗教仪式、建筑风格、民间歌舞等。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比较接近生活中自然形态的东西。如果人们到自己居住地以外的异地旅游,便会感受到一种与自己居住地不同的风土人情,那风味迥异的饮食、陌生的人生礼仪和祭祀仪典、五颜六色的衣饰、风韵独特的音乐舞蹈等等,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没有一种旅游行为能脱离开所到地区或民族的民俗文化。因此,民俗与旅游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

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1、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选择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岁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其内容相当庞杂丰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精选的原则是什么?是旅游吸引力。吸引力又主要决定于当地与游客产生地之间的文化差异,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差异越大,越有吸引力,所以,在内容精选时应精选其具有特色的部分。

民俗文化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此民俗旅游也就显得丰富多彩。民俗旅游的开发虽然有一定的模式,但因其自身的特征,它的内容选择和开发都应讲究一定的原则,那就是坚持民俗的独特性,只有保持各民俗旅游的独特性,所开发的民俗资源才是可游的,其旅游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2、开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条件

2.1民俗旅游魅力无穷

民俗旅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开展本国的民俗旅游活动。如何标民族之新,立民族之意来吸引大量旅游者,已成为各国旅游事业的一种有效手段。如香港九龙荔园,为吸引旅游者,特地在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修建了古风朴朴,古情幽幽的“宋城”,仿佛把旅游者带回到十个世纪以前的宋朝京城汴梁;又如,波士顿附近的“活人博物馆”,占地一百多英亩的普利茅垦殖园,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兴建的房屋、棚圈、碉堡、菜园等组成“移民村”,并有十六七世纪的英国“移民”在劳作、娱乐,再现了三百多年前欧洲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这种使民间文化为旅游服务的例子不胜枚举。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遭遇等的不同,形成了各自色彩独具的民俗系列,这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旅游事业的日益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民间古老文化、传统风俗的形象再现,更能迎合和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的求新、求异、求知、求同和寻根心理需求。因此,民俗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主潮流之一。

我国民俗旅游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秀丽多姿的山川、丰富多采的胜迹,几乎所有的江河湖泊、名山奇峰,一石一木、一花一草,以及各地的土特产,都孕育着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故事;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长河中,又融合了许多原来各自独立的民族文化,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民间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又是丰富多采的。所以,开展民俗旅游是大有可为的旅游项目。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各地区友好往来的增加,这些有特色、有吸引力,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强的民俗旅游资源将会越来越为全世界的人们所关注,丰富多样的民俗、民间文化宝藏是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2.2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

民俗旅游魅力无穷,并非说明民俗旅游资源就可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开发。因为民俗旅游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1、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民俗是人类社会普遍而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一种相沿成习的文化意识的综合表现,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形态。任何民俗都包蕴着一定人群的某种意愿,并由此而展现的文化形态。如中国渔船的龙鱼形貌、男女衣服的左右开襟、傣族人民的竹楼和沿海居民住房的龙脊、飞檐等,都以物质文化形态寄托人们的愿望,民俗是这种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

民俗文化事象是旅游者们了解当地人民生活方式、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最直接、最直观的材料。旅游者正是通过民俗旅游活动,才“入乡随俗”地较为捷径地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的民俗生活事象,才有可能了解和感悟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才有可能咀嚼体会当地人民生活方式,思想意识,才能实现追求文化差异或文化认同,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它满足的是一种高层次文化需求。

旅游动机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文化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一般地说,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喜欢变换环境,乐于探险历奇,对于民俗旅游具有浓厚兴趣。鉴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旅游动机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侧重精神满足的倾向越来越大。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科学水平越高,劳动生产技能所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越迫切,各民族的文化、科学、风俗在国内外传播越广泛,人们要求民俗旅游的愿望也就越强烈。

2.3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民俗不是古代社会的“专利品”,而是社会永恒的伴生物,它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流传、变化、发展,凡是有人类群居住的地方,就会有民俗。不论是未开化民族、乡下人,还是开化民族、城里人,包括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其他上层人物,都不能免俗,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据《史记》记载,元宵灯节始于汉家民间的祭祀,后发展成民间的娱乐,唐明皇时,每逢灯节,贵妃国戚互扎彩灯,争艳斗奇,反过来,又进一步为灯节民俗推波助澜,延续今日。圣诞节来临,欧美现代的总统元首、达官显贵,也从不忘记欢度佳节,参加五光十色的各种民俗娱乐活动。此外,民俗随社会的发展也会萌发新的产品,如都市民俗中服饰的“中西合壁”、饮食中的“五湖四海”等等。总之,民俗无所不在,无事不有。

一般文化意识形态与社会生活总是相对而存在,保持一段距离,而民俗文化与社会生活却是水融,混为一体。民俗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民俗这种不脱离社会生活的特性,使得民俗旅游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

提高,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民俗旅游系列已与山水风光旅游、文物古迹旅游构成我国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且是开发潜力最大的一支劲旅,就我国现已开发的民俗旅游项目来看,无论是开发规模还是提炼深度,与中国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比较,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比较,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如何使民俗旅游更出色地为旅游业作贡献,是一个看似轻而易举,却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3、民俗旅游要长盛不衰,关键在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进入80年代,我国各地先后开发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民俗旅游活动项目。如江苏无锡市华西村开发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活动等,它们创意新颖,管理有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旅游业发展的后劲。然而,在随后掀起的民俗旅游热潮中,有经营不当者重经济轻文化,盲目建设,急功近利。如在桂林有的地方,以民族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行“捐献”,结果是游客大呼上当,敬而远之了。还有的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搞起来的《西游记》、《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不仅工艺粗陋,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恐怖、色情的东西招徕游客,最终也是落得个“门前冷落车马稀”。事实证明,民俗文化发掘比较好的地区和民族,往往成为那里顺利开展旅游事业的主要契机和条件,而只为追求票房价值,粗制滥造、盲目模仿的低品位的所谓民俗景观都是门庭冷落、难以维持。

旅游业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产业,无论就其“形”,还是“神”,只有体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色才能吸引旅游者,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所达成的协议虽然是经济的,但在服务内容上则要求满足其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民俗旅游活动恰好在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中担任重要角色。

虽然在今天民俗已不只是单一的自娱娱人的文化事象,而应进一步开掘其经济价值,走市场经济之路,这无疑是给传统文化为现代生活服务拓展了广阔空间。但是,民俗旅游要吸引游人驻足,要想传之久远,要想让他带来长盛不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重视旅游文化研究,以旅游文化研究来促进人文景观建设,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艺术质量和文化品位,经济这件小袍子裹不住日渐突出的“旅游文化”躯体了。

4、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后者则是决策关键。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右,开业时间相近(均在l991年底),199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6亿元和630万元,199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亿元和691万元,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区位是关键,前者处于口岸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众多,且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因此,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应慎选区位,尽量依托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都比较大的城市,且具置与依托城市之间不宜超过1小时车程,与主要客源区尽量在一日游可及的范围之内且交通便利。如距离偏远,应尽量与其他较具吸引力的景点组合成二日游旅游线路。在投资规模上宜尽量予以控制。

四、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开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地反映文化与真实地反映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

这种现象目前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业已出现,一些民俗旅游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趋同,旅游者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旅游点的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我们固然要看到,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文化,联合国把横断山区的一个小村落划定

为世界民族人文保护区的做法毕竟不可能推广到各地,也很难保证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旅游开发工作中所应当做的,一方面是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对于不同时期的民俗尽量予以时间说明;另一方面是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无知的民治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民俗旅游发展的关键.现就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我们在开发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绝不能走以牺牲资源换取经济利益的路子。做到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统一协调发展。把有价值、有开发前途的民俗特色旅游资源保护起来,实行“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只有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合理开发利用。使今后我国民俗特色旅游业有很好的生存发展条件。

五、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文化内涵的策略

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它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等.加强民族凝聚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多地受到旅游者的欢迎,同时也使学者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旅游业在开掘民俗文化资源时,要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树立保护民俗文化传统的意识;要多方位体现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亮点.发展民族旅游业应做到:自觉地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原则;旅游开发商应注意保护民俗文化;注重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1、因地制宜,挖掘、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新景观、新产品

民俗旅游资源散存在各地各处。开发,就是要使这些散落在民间或各地的民俗资源具有招徕游客前来观光的能力。既包括对新开辟的旅游区中民俗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包括对原有的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依靠当地所拥有的固有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从当地的资源特点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等等,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同时又要让现代生活中新的民俗脱颖而出。

要办原汁原味的民俗旅游,并不是要把一些文化落后、思想愚昧的阴暗面暴露给来人,而是要在开发过程中扬长避短,把纯洁、文明的、表现民族气节的正确方面提供给游客,那些落后、愚昧的东西通过开办民俗旅游,接受先进、健康的文化、科技和思想,可以逐渐消除。

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可移性。民俗旅游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景区和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尤其很多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活动更为丰富。虽然民俗旅游投资少,不需

要大兴土木和投入巨额资金去培植旅游景观,但要在民俗源地逐一开办民俗旅游活动,从可进入性和区域集中性来考虑,都十分困难。要使民俗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通过开辟民俗旅游一条线或筹建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娱乐城等形式,带动民族饮食、民间蜡染、刺绣、挑花、编织等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有突出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的自然风景旅游点,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的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和文物古迹旅游,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采取相对封闭措施,防止被同化

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由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社会影响远大于他们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而,对于旅游地文化尤其民俗文化来说,易遭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如广西侗族地区,把清代时建的鼓楼、风雨桥拆下卖掉,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砖房和拱桥。要避免这种消极作用的产生,就应采取慎重的态度和相应的防范对策。相对封闭措施、坚持民俗旅游民众办,这是一种抑制同化的有效方法。这样保持以地方习俗为主要旅游对象、当地群众参加经营的相对封闭性,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体现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又能造成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区域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4、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扼制低格调,标新立异、生搬硬套而造成的民俗庸俗化。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六、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意义

第4篇

民俗文化独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在全国各地大力倡导文化旅游的契机下获得了蓬勃发展,为增强地区旅游竞争力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提供了新的动力。近年来以少数民族聚集区尤为突出,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村。

随着民俗村、民俗镇的不断兴起,陕西出现了一些知名民俗村,如党家村的古建筑群、凤翔六营民俗村的泥塑、袁家村的民俗、富平陶艺村的陶艺、平利龙头村的乡村美景。这些民俗村或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或发展农耕文化通过民俗民风的实体展示凸显出具有当地乡土气息的独有文化,吸引了周边和外地游客的目光。宝鸡作为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加之“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不胜枚举,民俗文化更是众多,但是宝鸡虽然农家乐发展很早,却没有对民俗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尚未形成知名的民俗村镇。因此,宝鸡应在借鉴周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后发制人,兼容并蓄为宝鸡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点。

一、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括

宝鸡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从静态的民俗工艺品到动态的社火表演,无不彰显西府风情,据粗略统计宝鸡市有市级以上非遗保护项目78个,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宝鸡民俗旅游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宝库。笔者根据陕西省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将宝鸡市的省级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成册见表一。通过此表就可看出宝鸡的民俗资源主要集中于隶属宝鸡的关中平原一带,且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之地,同时宝鸡的民俗文化除竞技类外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别,足见其的种类繁多。其中以传统手工技艺数量最为丰富,而且涉及范围最广,动静皆有是值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分析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当前文化旅游的主打项目不仅具有文化旅游的文化历史传承性,而且还将文化旅游中存在的物态化表现力缺失通过民俗中的相关实物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由于其独有的地域特征使得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获得了更好的体验。因此在宝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契机下,民俗文化首当其冲是旅游开发的重点。

(一)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从宝鸡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来看,最早开发的当属岐山周公庙民俗村,随后在宝鸡各个县市得到了响应,但是主要是以单一的“农家乐”形式通过单调的起居饮食习俗来进行旅游活动,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2012年底市区建成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并积极申请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2013年2月在陇县成功举办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的活动使得宝鸡民俗文化家喻户晓。虽然初具规模,但是依然属于旅游开发的初期,在深入学习袁家村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确定了千阳县黄里古镇、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目前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已开业运营,通过典型的民居建筑和饮食习俗为游客营造和体验出具有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从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总体开况来看,静态展示多于动态的生动表演,仅仅是通过民俗工艺品陈列,蜡像泥人的场景再现对民俗风情进行简单的表现。而对于动态的社火、西府曲子等除了民间特定时间地点的表演外,基本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体验场所,更无从说将民俗文化动静结合的整体呈献给游人。民俗文化是对当地社会生活、精神态度的高度凝练形成的具有当地民众特色的涉及日常各个方面的信仰、社会、生活、经济的民俗。与当前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谋而合,即对旅游地的社会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但是要生动再现民俗文化不是简单的摆几个场景,放几件工艺品就能够完全做到的,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需要一个整体的氛围,让民俗文化能够活起来,不仅仅是对动态的锣鼓、戏曲,还包括对传统手工艺的过程的展示和参与。这样才能将民俗文化的精髓通过体验和传承获得不断的发展融合。

2、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强

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因地而异者也。”对于民俗文化正是在宝鸡这块优越特定生态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民俗文化的产生与自然地理因素息息相关,只有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自然山水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宝鸡民俗文化旅游目前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对人文环境的展示,缺乏对文化大环境的重视和烘托,这也造成了民俗文化旅游商业化气息严重,产品类型单调,体验和参与性几乎没有的状况。

3、缺乏相关市场营销手段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下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民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风格鲜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其中凤翔木版年画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朴自然的风格、夸张饱满的造型、强烈鲜艳的色彩闻名全国;凤翔泥塑以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胆夸张的造型在全国泥塑艺术中独树一帜;宝鸡民间社火以其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宏大气势而久负盛名。它们现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社火脸谱绘制技艺、炎帝陵祭典、西凤酒酿造技艺等不胜枚举。但是这些民俗却由于开发手段和宣传力度不够几乎并不为旅游者所知。

笔者通过对宝鸡各县区旅游网站的查阅发现明确将民俗单独罗列提出的仅有眉县和扶风两县,但仅对其工艺品做了图片展示。旅游产品中基本将民俗文化的工艺品做为旅游商品售卖,没有将其作为旅游相关项目参与产品设计,因此对民俗文化的宣传根本无从谈起,很多具有民间浓郁乡土气息,旅游吸引力极强的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推销。

三、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人类长期生活延续下来的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巫术以及婚丧嫁娶等相关活动。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脱离了自然环境下的民俗就失去了其真正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千丝万缕的关系。宝鸡的众多民俗就是依托自然景观共同形成的,比如信仰民俗,这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不能正确认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精神寄托,这类民俗在西府地区流传甚广,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虽有些已经消亡或发生了变异,但有些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甚至有些地方还产生了新的信仰民俗。社火表演和龙门洞、灵山庙会以及春节、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盛行的敬神祭祖都是民俗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宝鸡市重修了炎帝祠、炎帝陵,在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初七,两处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民众祭祀典礼活动。平时,海内外炎黄子孙亦来此寻根祭祖、观光旅游。此外,在渭滨区的峪泉村、天台山,凤翔县的槐原村和陈仓区的桥镇白荆山,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一、三月初三和七月初七,都要举行祭祀炎帝及炎帝之母女登活动。祭祀炎帝已成为西府地区的民俗活动。

除传统的节目外,近年来新设立的有“清明祭祀炎帝典礼”、“炎帝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法门寺国际佛教文化节”等。这些民俗文化旅游不仅为宝鸡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也为游客更深入的了解西府文化提供了生动直观的视觉盛宴。

(二)引入品牌化营销理念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民俗文化旅游火热发展的同时,品牌化是其在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唯有建立属于自身特色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旅游吸引力。因此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要重点开发,推出具有典型特征的民俗村,民俗镇,并且利用智慧旅游和互联网+的助力创新营销方式将其展示给游客。

金台区的古陈仓印象,凤翔县的六营民俗文化村,岐山县的食为天公社,太白县的黄柏塬生态休闲古镇,凤县的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计划项目无不各具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后期重点在于对其的营销。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进行网络营销、病毒营销等手段让众多游客了解宝鸡民俗,产生对宝鸡民俗的参与和体验需求,从而吸引其前来。同时加强智慧景区建设,让游人能够实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与景区互动交流,达到高效高质服务的效果。

(三)合理规划发展特色卫星城镇

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具有典型的不可移动和模仿性,因此在百里不同俗的宝鸡地区,有重点、有计划、有特色的开发民俗村镇形成以围绕宝鸡市区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特色卫星城镇,进而带动宝鸡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建立卫星城镇并不是简单的选择宝鸡周边的乡镇,而是在全面的城乡规划中,通过调研寻找具有典型民俗文化资源,交通及基础设施利于发展旅游业的村镇。唯有此才能在既便于外地游客前往,又具有强烈旅游吸引力的前提下达到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为地方经济提供新的起飞点。

(四)形成政府保护引导,企业经营,本地居民参与共赢发展模式

民俗文化尤其是具有稀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的手工工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后工业时代的碾压正面临消亡的局面。如何保护和传承将是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这些民间文化找到了维系的纽带,也通过旅游的方式为现代人展示了古老民间智慧的精髓,从精神层面给世人以新的推动力。

第5篇

民俗的基本特征有集体性、传承性、地方性、变异性、丰富性、实用性等。

1、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2、传承性:民俗是习得知识,需要在每一代的传递,具有时间传衍的连续性,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是一个地方区域内长期人文积淀的一种客观反映和文化的象征,是古老文化的传承,所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信仰。

3、地方性: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以人世代相传,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如春节活动等具有全国性特点。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环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4、变异性: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5、丰富性: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同一种民俗,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活动。

6、实用性: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文化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民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关键词: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开发模式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1]。以民俗为文化资源,展开民俗文化旅游,是当今国际旅游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目前,民俗旅游已与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3-4]。如何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有无吸引力,有无地方特色的重要问题。本文对陕北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类型划分,分析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着重探讨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一、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类型

民俗文化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相一致,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其形成受社会、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等多种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民族风情、民族建筑、社会风尚、传统节庆、特种工艺等内容。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考察,可以解读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文化特征,亦即地域异质性或区域性赋予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独特的吸引力。

陕北是一个地域范畴,位于黄土高原之上的陕西北部,包括延安、榆林两市25个县(区)。陕北在历史上一直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造就了陕北浓郁而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热情奔放的陕北秧歌、高雅别致的榆林小曲、唱腔委婉的陕北道情、独具特色的陕北说书,以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泥塑、剪纸、绘画等,形成了陕北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体系,革命传统文化、黄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陕北剪纸已多次在国内外艺术节展览,“延安五鼓”已经参加了多项社会重大活动,陕北民歌王享誉全国。陕北民俗文化资源的范围十分广泛,其外延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并通过心理的、语言的和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5]。经过详细的田野调查,根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本文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划分为三大类,并分析了各类民俗旅游资源主要的可开发内容(表1)。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为陕北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

(一) 民间艺术博大精深

陕北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芳香的泥土味。最著名的就是陕北民歌,其中信天游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歌唱形式。陕北民歌粗犷质朴,《东方红》、《兰花花》、《三十里铺》等都名扬四海。陕北秧歌、唢呐、腰鼓、二人台、山曲、酒歌等各具特色,石雕、柳编、剪纸、泥塑、纸扎、刺绣、布堆画、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品表现了最原始的图腾与最美好的希冀。陕北剪纸以其艺术特色和古文化价值被誉为“群芳之母,民族之魂”,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专家们已有定论,陕北是中国黄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之一,它的民间文化释放出黄土风情文化的无穷魅力。

(二) 窑洞文化独具魅力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各省、自治区的土地上,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多达4 000多万,是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窑洞建筑在陕北存在历史悠久,2004 年在陕北吴堡县发现的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史前人类聚落遗址“后寨子峁遗址”,证明在4 500 年以前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窑洞[6]。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就用料而言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和接口窑。窑洞上可以行人走马,可以走载重大车,古人有“车马还从屋上过”的诗句。随着陕北旅游业的发展,“游大漠风情,住窑洞宾馆”已成为游客们旅游的目的之一。

(三) 饮食服饰独具特色

陕北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烹调经验,有许多佐餐佳品受人喜爱,逐步形成了诸多的地方风味小吃。陕北饮食的多样性最富盛名的是一料多做和多料多做,不仅所有的五谷杂粮都可加工食用,而且各种蔬菜甚至野菜也都可炮制成食品。经过炮制成的陕北小吃特别多,如油糕、米酒、碗砣、剁荞面、??、烩菜、肉勾鸡、炖羊肉、羊杂碎、拼三鲜等,无不色香味美,吊人味口。许多味道独特、醇香可口的地方小吃和民间传说,形成了具有陕北风情的饮食文化,颇受人们欢迎。陕北人喜欢穿光板羊皮袄和白颜色的服饰,头包白羊肚手巾成了陕北男人的突出特征。

(四) 岁时节令丰富多彩

陕北人爱过节,且有很多讲究,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祝福和追求美好的生活。正月初一大拜年,初五迎财神,初六小年,初七“人情”,十五元宵节。此外还有正月十六“燎百病”、二月二龙抬头、五月端五、六月六、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十一月冬至 “熬冬”、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等传统节日,在陕北都是异常热闹,保存着一些古朴的风俗。特别是陕北人过春节十分隆重,节前十多天,人们就忙着购年货,做年夜饭,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将窑洞装饰一新,窗户、门扇要贴上窗花和对联。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模式是事物的程式化,是对同类事物有共同效应的一种抽象。民俗旅游资源的共同特征导致了旅游开发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同(或类同)的措施,通过共同的途径加以解决。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共同问题、共同措施、共同途径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即可抽象出具有一般性的程式化的事物——民俗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模式,包括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和区域开发模式。

(一) 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1. 集锦荟萃,发展演绎。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它提供给旅游者的不仅是那里的物质建筑,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旅游者获得愉悦感受和文化体验的条件,成功的例子如云南民族村、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中华民族园等。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荟翠精华、有所取舍”的指导原则,很好地达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8-9],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将各地民俗文化集中在一起向旅游者作集中展示,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满足了旅游者领略多姿多采的民俗文化的需要,让游客在较短时间、较少路程内就可领略到原本需很多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在这种民俗文化村里,从业人员接受过专项的培训,能较好地展示民俗风情,旅游者也不会干扰到居民的生活。其缺点是缺乏真实的环境感应,过多的虚拟和移植,降低了旅游者的出游满意度。陕北可依托延安、榆林等大中城市,选择较好的区位,建立 “黄土文化民俗村”、“陕北文化民俗村”等大型主题公园,作为综合性民俗文化展示平台,集中呈现陕北各地民俗精华。内容以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饮食习俗、居住民俗等为主,对游客进行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设计,让游客参与体会其中乐趣。开发过程中注意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做到“继发性真实”。

2. 复古再现,文化沿革。对现以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搜索、整理、建设、再现,还原或部分还原当时的历史风貌或传说中的状态,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如美国利用所掌握的民俗资料,在波士顿附近办了一个“活人博物馆”,仿照当年格式兴建房舍、棚圈、碉堡、菜园等,再现了300多年前移民村中欧洲移民的生活,现已成为著名的世界旅游点。香港九龙荔园,耗资千万,修建了一座“宋城”,生动反映了我国宋代都市的风土人情,引起了中外游客的极大兴趣。

在完整的真实的历史空间里,全方位再现已经消逝的历史幻景,展示活历史,成为众多的遗产场所开展旅游的重要表现手段[10]。陕北有很多这样的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民俗文化旅游地,如著名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发源地,《东方红》歌曲发源地等。《三十里铺》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民歌,同时也是个很有味道的爱情故事。《三十里铺》发源地是歌中“四妹子”送“三哥哥”参军之地,现遗貌尚存。这些地区具有复古再现式开发陕北婚俗的潜力。婚俗旅游开发可从两方面来挖掘,一是采取模拟表演的形式,组织国内外游客参加新人的婚礼,品尝当地的茶食糖果、婚宴上的美酒佳肴,身临其境领略各地千姿百态的婚礼仪式;二是采取实践的方式,即组织青年男女参加婚俗旅游,按陕北别具一格的婚俗举行婚礼。

3. 原生自然,文化保留。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民俗特色保留较好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便利的村落开展旅游接待活动,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以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吸引旅游者。如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达菲市普埃布落印弟安人居留地内的陶斯部落,由于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较为“原汁原味”而吸引了大批游客,该村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观光与民族文化研究基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它民俗事物,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能较好的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俗文化的需要[11]。其优点是投资少,让游客有真实感,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平均分配给村民,难以保证村民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陕北农村经济基础较差,民风民俗保存较为完好,原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应系统的规划境内民俗文化典型地域。可以从中选择那些富有特色而又保存得相对完整的村落,采用这种开发模式,把整个村落当成一个天然博物馆,将村落里的民居开辟成家庭旅馆,由政府制定统一的管理方式。购买当地生产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给旅游者提供最原生、最淳补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因地制宜的结合民俗文化特色形成自然生活村、劳作园等为主题的自然形态旅游点。

4. 主题附生,提升价值。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民俗主题餐厅,民俗主题酒店,民俗博物馆,民俗旅游商业活动街区等。一是开展民俗民情窑洞旅游[6]。发动当地民众,修整出一些特色的窑洞,经营窑洞客栈,极力营造陕北风情,如挂上串串的红辣椒,串串的玉米棒,贴上红窗纸、窗花,布上炕围画。游客可以吃着油糕、喝着滚烫的米酒,听着信天游和陕北民歌,看着墙上黄土作家的艺术作品,让游客体验睡土炕、剪窗花、纺线线。二是建设民俗文化步行街。步行街两边店铺的店面、招牌、旗幌、家具、摆设体现陕北风情,风格按当地特色原汁原味地恢复和保留。把陕北的手工艺与民俗文化相融,开发民俗纪念品,如草鞋、拐杖、根雕、鞋垫、刺绣、茶壶等。现场看泥塑、面塑、石雕、砖雕等制作过程,同时提供游客尝试机会。搭建简易舞台,请民间艺人或当地百姓在这里表演特色舞蹈、曲艺、民歌等,让游客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陕北民俗文化,领略米脂婆姨的多才多艺。三是整合陕北特色小吃,建设民俗特色饮食街。重点挖掘地方特色浓郁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形成品牌特色,如“米汁如脂”的小米系列:钱钱饭、和和饭、云瓜饭、麻汤饭、绿豆米汤等,还有羊杂碎、杂豆稀饭、凉粉、焐枣、米脂油糕、米酒等。另外,还可加工成速熟食品,游客除了在此品尝外,还可买些带回去送亲人朋友。

5. 短期展示,动静结合。大型活动与节庆旅游以民俗文化的展示为特色,将民俗文化从潜在状态转变为可以销售给旅游者的产品状态[4],包括民俗节庆活动、婚俗、民俗表演活动等的动态开发。节庆凝聚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民俗风情的精华,是该地区民族或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现。如山东潍坊人民却充分利用了历代善制风筝、喜放风筝这一民俗事象,创造出一个风筝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带动了潍坊市外贸、工艺、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原生态演出是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如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对云南原始乡村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了全新编排,肢体语言中揉合了彝、苗、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

陕北首先要扩大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的影响,继续隆重举办“到陕北过大年”、正月十五灯会等项目,系统开发出以“过大年”为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逐渐扩大声势办成国际性的规模,产生类似西班牙斗牛节、巴西狂欢节的效应。每年举办一次“陕北民歌节”、“陕北国际民间艺术节”、“陕北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实现“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经济受益”。陕北安塞腰鼓、陕北民歌是很好的原生态演出内容,可以扩大陕北的知名度,吸引客源[12]。逐步推出如《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那样的大型演出剧目,使陕北之旅成为游客体验民俗文化的快乐之旅。

6. 实物凝聚,保留记忆。在民俗旅游中,旅游纪念品扮演的是一种体验标志物的角色,可以满足旅游者炫耀、寻求认同和尊重等心理。因此,旅游纪念品是民俗旅游开发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陕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绚丽多彩,开发民俗旅游商品有很大的空间,目前已经开发的特色旅游商品有服装类、民间工艺品类等品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多数旅游者越来越喜欢购买一些精巧的、实用的、方便携带的旅游商品,这是开发旅游商品的新趋向[3]。根据游客偏爱小巧实用商品的心理,开发包装精致、形状精巧、便于携带而且实用性强的满族民俗旅游商品,这样既可以满足游客需求,又能够拓宽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民俗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当通过别致的、差异化的设计,设计元素应当取材于当地的旅游资源,其表现符号应当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

(二) 民俗旅游区域开发模式

1. 综合性开发模式。这类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对游客吸引力大,区内有较大交通干线通过,是较理想的旅游资源开发区域,开发后能较快获得经济效益。在区域经济背景条件较好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多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延安、榆林是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区位条件便捷、区域经济背景最好的地区,在这两地可考虑采用综合性的开发模式,全方位开发陕北剪纸、陕北秧歌、陕北窑洞、陕北小吃等各类优质民俗旅游资源,建成集陕北黄土高原民俗风情大成的旅游中心地,利用旅游城市功能齐全,旅游网络枢纽点的地位,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层次较丰富的优势,集本区域民俗文化于一身,成为民俗文化景观荟萃地。

2. 特色性开发模式。这类地区资源有一定特色,区内交通通达性好,资金短缺是制约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属于较理想的旅游开发区,应尽快开发。可通过自筹资金、国家扶持、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选取开发潜质最大的区域启动市场,近期优先开发优良级的、潜力大的旅游资源,增设有较强吸引力的特色旅游项目,如民俗工艺品、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窑洞等。如陕北安塞县的民间艺术历史渊源,被文化部命名为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剪纸艺术之乡”、“腰鼓之乡”,被专家称为保留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可在安塞实施特色性开发模式,优先开发剪纸、腰鼓、农民画、民歌、秧歌等旅游项目,建设独具民间艺术特色的民俗旅游区,提高黄土风情文化的观赏性和感染力,吸引游客参与娱乐。

3. 耦合型开发模式。以民族文化资源为辅资源的旅游区,重点应考虑民俗旅游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的配合,以此来确定民俗旅游产品在区域中的地位及开发的方式。民俗旅游应与生态旅游、文物旅游、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映成辉,发挥多种资源结合的综合优势。陕北地区可以民俗文化为基线,做到俗、红(革命遗产)结合,俗、绿(自然生态)结合,俗、古(历史文化)结合,静、动(参与性活动)结合的四结合观点。将民俗文化风情的基调融入山水景观、红色旅游中,在观“俗”的同时,领略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壮美的塞上风光。如陕北的黄陵、宜川可将民俗文化融入,增添民俗旅游项目,丰富旅游者行为层次。

4. 保护性开发模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质量高,但地区经济不发达,可进入性尚不太好的地区,现阶段采用以保护原生民俗文化,针对特殊需求客源市场为主的该种模式。这类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远离客源市场,而失去近期开发的价值,应以保护为主,留待将来时机成熟时再开发。如陕北的佳县是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的主要发源地,目前佳县剪纸共有古今人物、吉祥动物、名贵花草等各类花色品种2 000多种,中、小型剪纸精品12类2 180多种,部分美术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享有“中国一绝”的美誉。但是佳县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较差,目前应采取保护性开发模式,重点保护好剪纸等民间工艺,不致失传。

参考文献:

[1] 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37-39.

[2] 陈勤建. 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 开掘真民俗称. 民俗研究,2002(2): 5-9.

[3] 陈南江, 吴月照.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j].特区理论与实践, 1997(10):37-39.

[4] 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 2002, 28(4):45-48.

[5] 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人文地理, 1997, 12(3):16-19.

[6] 白凯, 吴成基, 苏慧敏.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与旅游开发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25(6):76-79.

[7] 邹统钎,吴丽云.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j]. 旅游科学, 2003,17(4):7-10.

[8] 姜樾.中国民俗文化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4):92-94.

[9] 敏慧.中国民俗文化村[j].民族论坛, 1991(4):14.

[10]吴晓隽.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困境[j].思想战线, 2004,30(2):82-87.

第7篇

马嵬驿坐落于陕西省兴平市,是唐代朝廷用来传送文书和军事情报等来往官员用来饮食、住宿、换马的场所,是古丝绸之路、唐朝古墓旧道、秦国到蜀国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公元756年,安禄山反叛,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赐死杨贵妃。从此,贵妃长眠于马嵬坡下。

马嵬驿区域性人文特征及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1.区域性人文特征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是以汉族居民为主,生活中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大米、大豆等为辅。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古代的民居的屋顶主要以泥土,干草,青瓦等为原材料,屋内有用以防寒保温的土炕,也有人在窑洞栖身。现在民居是以砖墙、瓦房和楼房为主。过去,马拉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而现在是以公交车、私家车为主。

2.区域性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马嵬驿民俗艺术产生的根源有:历史典故、传统道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但马嵬驿兵变在这其中传播最为广泛。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包含有关中农民画、剪纸、窗花;表现农忙劳动产生的民俗艺术形式有版画、泥塑;表现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有陕西十大怪泥塑、剪纸、版画。

马嵬驿民俗图案与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图案

马嵬驿民俗图案在马嵬驿风土人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马嵬驿民俗艺术有着他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及文化魅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民俗图案反映着该地域不同时代人们流传下来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性,它是马嵬驿风土人情的象征,是民俗文化的积淀,是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精华。它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现代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现代审美观念

大众在创建视觉元素、识别视觉语言、接收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受到了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清晰准确的现代视觉识别语言是现代媒介传播的保证。马嵬驿民俗文化艺术有其独特的设计元素,视觉传达形式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播途径。而它为推动现代视觉艺术鉴赏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代化的、民俗化的视觉艺术传播资源。

马嵬驿民俗艺术如何适应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特殊性

马嵬驿民俗艺术以特有的姿态成为了关中文化的一个符号,由关中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点形成了既包含历史文化古韵的古典文化符号,然而又异于其他地区民俗艺术,它结合了三秦人民的粗犷、豪放与质朴的特点,将古典艺术与创新造型进行了有机结合。马嵬驿民俗艺术高度体现了古代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嵬驿风俗艺术创作者通过缔造文化符号来表现其创新观点,通过这些符号用以体现关中风俗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关中历史文化内涵。

2.民俗艺术在传承中需融入现代审美观念

现代审美观念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新时代人的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等因素相互撞击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观念。发展中的当代艺术,必须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现代审美所必备的条件。具有传承性的、独特的文化特色演化而来的审美理论,才会具有传播的力度和比较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具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现代设计应借助民俗艺术的特殊性和延续性,尊重历史、紧跟时代,才能具有促进民俗艺术发展的动力。马嵬驿民俗艺术可以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概括提炼而获取的符号元素进行设计并进行广泛的传播,以产品与其包装承载历史的文化,将产品包装与民俗艺术设计符号紧密结合,演化为民俗化、现代化的形态,成为民俗文化个性推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马嵬驿民俗文化的传承、整合的过程中显示了极强的传递信息功能。马嵬驿民俗文化既有纵向的传播功能,又有横向扩展的功能,与现代文化碰撞,不断的传承、发展、演变。马嵬驿民俗文化产品及商品的包装作为马嵬驿文化传播的一种外部力量,虽然并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认识这种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但是却客观上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深层次的进入人们生活,改变其精神文化风貌,甚至有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建构的作用。

结论

第8篇

关键词:滇西赶摆;中国画创作

注:文章系保山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编号:16BY014

1 中国画创作意境与滇西赶摆的宗教特点

中国画创作首要解决的是意境问题,而中国画创作中最高层次是禅境。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以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被灿烂地发挥的一种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是一种以韵味为上的阴柔之美。对滇西傣族赶摆民俗活动的宗教特点进行研究,正是滇西赶摆民俗题材创作要积极探索和表现的本质与意境。人类早期的节庆活动是和原始宗教活动合二为一的。傣族信仰佛教,关于“摆”的活动都带有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赶摆是佛事活动的一种,意为敬佛或是对佛有所供献。但凡笃信佛教的傣族,都认为赶摆是供佛的最大功德,带有祭献和忏悔的意思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有借此通向佛国天堂之意。运用中国画的创作方式对赶摆这种佛事活动进行描绘,表现傣族人民对佛的敬仰,对佛事活动的重视,折射出傣族人民的人文精神、风俗习惯和信仰。在中国画创作时,表现傣族人民的这种心情和期盼,把傣族赶摆这一活动寄托的美好愿望用具体的形象创作出来,把中国绘画的东方韵味与滇西傣族民俗活动相结合,表现出赶摆民俗活动所包含的本质与内涵,创作出具有宗教色彩美情趣的中国画作品。

2 中国画创作的内容与滇西赶摆的区域特点

滇西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所谓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滇西赶摆作为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有着其鲜明的区域特点、地方性特征,这种特征是通过它的反映出来的。滇西傣族节日名目繁多,大都叫做“摆”,如、广母赛、晃露盛会、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等,有各自的特点和意义。广母赛,滇西傣族寨子里的男女老幼都要到河边搬运沙子,然后由老年妇女在佛寺院里精心堆沙塔,人们用竹子编制一些祭物,制作彩纸塔帽,人们以此祈求丰收,过上甜美的日子。开门节,也叫摆干朵,此时正是秋收季节,农忙已过,解除“关门节”以来的禁忌,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举行婚礼。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也随之结束,这期间善男信女们身穿民族盛装,敲锣打鼓,为此举行盛大的集会。各个寨子的男女老少手持各类贡品,如:彩马、彩象、佛伞、佛幡、钱树、鲜花、食物等,随着锣鼓声涌向友邻村寨的寺院参拜礼佛,以此对斋戒期间心存的一些杂念、过错和不端的行为进行反省、忏悔、总结,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未来。赶摆活动的发生、发展、演变正是在这样的地域空间下进行的,它是傣族佛事活动的一种,受傣族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的影响,显示出浓烈的区域性特点。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不只是从赶摆的形式上,如傣族人民的穿着打扮、贡品、赶摆细节等方面考虑,更要从滇西赶摆的区域文化所包含的内涵出发,使构建具有区域性、民族性的主题创作带动中国画创作的新模式得以实现。

3 中国画创作和滇西赶摆的民俗文化特点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民族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滇西赶摆这个题材有它自己的民俗文化特点。钟敬文先生说过:“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的特色。”①这种特色是通过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体现出来的。云南地处边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再加上山高水远,交通不便。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因此许多极为原始的,极为古朴的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在各个民族中保留。滇西赶摆这种民俗文化活动正是经过长期的发展传承下来的,无论哪种形式的赶摆都带有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些民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点,并通过它的稳定性表现出来,传承至今。滇西赶摆这种民俗活动在傣族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面貌,所以它具有民俗文化中的多元性特征和复合性特征。它是由单一到复杂的过程,它不断地发展,把每个阶段的特色结合在一起,才呈现出今天这样的面貌。

滇西赶摆创作是把赶摆这一佛事活动引入高校中国画创作课堂,通过对赶摆一系列活动进行取舍、重组和再创造展现出来。它不仅是傣族民俗文化活动的原始再现,还是经过用心提炼,注入情感后创作得来的。以民俗题材为主题的民俗绘画艺术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之所以选择中国工笔画的方式来表现这个题材,是因为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自己的民俗文化和绘画艺术的特征,是一脉相承的,二者的结合无疑会呈现一种新的面貌,这正是高校中国画民俗题材创作要追求的,这种特征则是通过民俗文化和中国画的稳定性体现出来。中国画理论的传承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古代画家绘画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传统绘画思想的集中体现。经历了无数次的改朝换代和社会变革,却始终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至今。如顾恺之的“传神论”奠定了绘画美学的基础。谢赫的“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的美学原则。宗炳的“畅神论”, 在创作思想上,要求画家要体现自然内在的精神运动,而不是自然影物的机械摹似。诸如此类画论在当时已经定型,并一直传承下来,这正说明中国画传承上的稳定性特征。这些理论在滇西赶摆创作中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在中国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不同画家有着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现当代高校中国画教学与创作正是借鉴和吸取了这些作品的精华,才展现出今天特有的面貌。正因为中国绘画与民俗文化有着如此相近的特点,这就使把中国绘画的东方韵味与中国特色民俗艺术相结合的想法成为了可能。把这些综合因素利用起来,才能丰富中国画的教学与创作实践。

总之,滇西赶摆民俗题材创作是中国民俗文化艺术与中国画艺术碰撞的产物。把滇西赶摆这种民俗活动引入高校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即满足区域民俗文化的传承,又丰富了中国画创作题材,满足美术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为中国画创作提供了有意义的条件。

注释

①引用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2009年9月第1版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ISBN 978-7-5321-3495-3 P17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2009年9月第1版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ISBN 9787532134953

第9篇

民俗村旅游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笔者比较了与之相关的“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的相关概念,并对三者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在《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中的界定是:“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刘德谦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综合其共同点,乡村旅游地点发生在乡村地区,并且以乡村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旅游吸引物。关于民俗旅游,刘德谦认为民俗旅游是以与城乡民众密切联系的民俗传承事象作为旅游主要目的对象的旅游活动。陆景川认为,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民俗旅游可称为“民俗文化旅游”,是以民间传统和现代市井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民俗旅游的地点不仅包括乡村还包括城市,分为“乡村民俗旅游”和“城市民俗旅游”。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俗村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同时又是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的结合体。民俗村旅游的地域范围是在乡村,是以乡村当地旅游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应该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同时民俗村旅游的主要旅游吸引物为当地的民俗,包括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方式、建筑风格、节日节庆以及婚丧嫁娶等社会民俗。因此,笔者认为,民俗村旅游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乡村地区以其特有的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异地城乡游客前往观光、休息、体验及学习,具有民俗旅游特色的乡村旅游形式。

二、国内民俗村形成模式与类型

目前,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民俗村旅游是在京郊地区,京郊地区现在大约有330个民俗村,其中市级民俗村达156个,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旅游局先后完成了《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13个区(县)的“一区(县)一色”旅游特色功能定位、30条“一沟一品”的沟(带)地域乡村旅游规划和30个村庄的乡村旅游创意策划,使京郊地区的民俗村旅游更加规范化。国内其他地区的民俗村发展虽不是非常集中,但也各具特色。

(一)形成模式

1.历史积淀模式

历史积淀模式是指民俗村以其自有的民俗特色为基础,附之该地区优美、恬静的自然环境,没有经过太多的人工雕琢,随着历史的发展自然形成民俗村落的模式。该模式初期的旅游形式多以郊区农村观光、学生郊游和“农家乐”为主,逐步发展形成规模之后,形成独具当地民俗特色的村落。例如山东章丘朱家峪村,它是山东省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祠庙、楼阁、古桥、古文化遗址等处处彰显其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形成了山东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村落。朱家峪村在早期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使越来越多的游客流连忘返,逐渐形成了民俗旅游村,该民俗村的发展正是典型的历史积淀模式。

2.人工打造模式

人工打造模式是指该民俗村地区本来缺少民俗文化特色或民俗文化特色不明显,后经过人为规划、改造而形成的民俗旅游村落,其中也包括人为建造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等,此种民俗村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通过丰富的民俗文化展示来吸引游客,此类模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华侨城集团旗下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它是中国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共建有25个村寨,均按1:1的比例建成。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

(二)民俗村的类型

1.古村落观赏型

古村落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建村,年代久远,且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游客以静观或踏看为主的游览方式,对其民俗设施、民俗陈列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进行观览。这种类型以浓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筑为核心吸引物,引导游客前往观光、游览。其典型代表有江西婺源古村落群,它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此外还有山东章丘朱家裕、北京门头沟区爨底下村、浙江丽水莲都西溪、安徽黄山西递古村。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同里、西塘等也属于此等类型。

2.农事体验型

此种类型是指在特定的民俗环境中,旅游者同当地人或表演者共同游戏、生活或劳作,诸如歌舞戏、种花养鱼、采摘果实、种植蔬菜、学做菜肴及其他家庭工艺等。这种类型与“农家乐”旅游非常相似,但游客收获更多的是对当地民风民俗的体会。例如北京东小河屯民俗村推出的“乡下有我一分田”,游客可认领土地,不但可以自己耕作,还享有耕地的管理权,真正地体验农家生活。类似的还有昌平麻峪房民俗旅游村和海南琼海椰寨等。

3.文化游览型

以当地人文特色为依托,由历史名人或历史典故等人文因素为主题发展起来的民俗村落,游客到此主要是观赏当地的人文建筑以及膜拜历史名人,重游历史文化。例如山东潍坊杨家埠民俗村(木版年画)、山东淄博蒲松龄故居、浙江瑞安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四川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母系文化)、福建永定土楼(古民居)等。

4.主题公园型

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民俗文化游览园区,通过定期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民俗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以及参与性的民族游乐活动,展现各民族风情,吸引游客。如海南兴隆亚洲风情园、古都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宁波象山“中国渔村”旅游区、桂林漓江民俗风情园等。

5.休闲度假型

将民俗与休闲度假相结合,以度假为主,在水乡、山村或民俗园中小住数日,对游览地的衣、食、住、行作亲身体验,同时对当地的民间艺术、民间技艺、方言等加以了解。例如山西尖草坪区马头水乡北石槽村的世外桃源民俗村,该民俗村共投资2亿元进行综合开发建设,目前有六个基地:世外桃源民俗文化村、世外桃源水上乐园、世外桃源生态养鸡场、世外桃源飞人俱乐部、世外桃源花果山、世外桃源生态村,是一个集生态养生、休闲、餐饮、养老等于一体的民俗村。

三、国内民俗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早期的民俗村旅游是从“农家乐”发展而来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民俗村尚未充分挖掘出当地的民俗特色,文化内涵不够深厚。例如京西地区的民俗村旅游。京西地区以永定河文化为主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但目前该地区的许多民俗村至今还停留在简单的食宿接待上,“民俗味”不够浓厚。当地的一些自采山茶、特殊风俗等活动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没有达到“品味民俗”的目的。而且出于经济利益和迎合游客心理的目的,很多地区在开发民俗项目时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体现出当地民俗的特色性。例如南方各地推出的“江南古镇民俗村”、“水乡古镇”等很多民俗旅游项目都较为雷同,这会形成区域内的竞争和旅游资源的浪费。

(二)经营粗放,组织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地区民俗村发展的组织模式主要是农户自主经营。而随着现代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对旅游品质要求的增高,这种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他们需要一种更贴近农家生活的“生态”和“文化”的体验。而且这种单一式的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进一步加深了产品的同质化,以及产品的低层次开发,最终导致区域性民俗村旅游“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常此以往,必然会阻碍旅游经济的深入发展。

(三)部分地区出现“飞地化”现象

所谓的“飞地化”,是指城里人占据了乡村旅游业中的经营者地位,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形成了城里人的“飞地”,使乡村旅游收入中的大部分被外来投资者带走。在乡村旅游业中,经营者的本地化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乡村性,而“飞地化”是对乡村性的最大威胁。城市经营者一般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广泛的人脉关系,尤其是之前多年从事餐饮娱乐业的职业经营者,他们拥有丰富的餐饮经营经验,因此在乡村旅游经营中会对乡村本地的经营者造成一定的排挤,使农村地区大量的经济收入外流,造成了“飞地化”现象。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才和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历史积淀模式形成的民俗村,由于其多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因此资金投入方面不是非常充足,造成了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比如住宿条件和卫生条件较差、床铺很硬、通讯设施不完善等。而且目前大多数民俗村旅游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自然形成的,缺少统一的管理,更谈不上人才引进和储备问题。部分地区即使是统一规划,也是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由村委会统一规制,这种方式没有引入现代管理体制,不利于民俗村旅游的长远发展。相比较来说,人工打造的民俗村景区做得相对较好,在人才和管理体制方面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五)促销手段落后,市场开发被动

2004年,《北京市密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课题小组对北京市密云民俗村的旅游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调查结果表明,密云民俗旅游村在营销中存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所占比例较少。在国内民俗村旅游中,大多数靠口碑宣传来招揽游客,极少采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而且民俗村的市场开发总体上处于被动地位,游客的逐渐增多导致民俗村的逐步形成,而不是民俗村自主开发来吸引游客,这种关系使民俗村的发展存在很大风险。

四、民俗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对策

(一)“借点极化”,打造主题民俗村

“借点极化”是指充分挖掘各民俗村的文化内涵,找准其民俗特点,有组织地发展特色各异的主题民俗村。极化则从两方面体现:一是在空间上,个别主题民俗村形成空间“点”,然后以“点”(村)带“线”(民俗村带)或“面”(民俗村网络),在旅游空间上形成民俗村区域旅游网络结构。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各民俗村要有自己的主打品牌,建造主题民俗村,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特色,创出品牌。

(二)管理组织化,全面提升旅游环境

在民俗村有组织地构建旅游开发的统一管理机构,组建具有层级结构的民俗村旅游开发管委会,组建村级管委会,同时各民俗村选出代表组成县级管委会,以便于各民俗村间的交流和管理,做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同时,对民俗村的整体旅游环境进行改造,塑造和谐的旅游氛围,其中包括道路、卫生、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硬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包括服务质量、旅游文化等软环境的提高。硬环境的改善重点应在集资和监督方面下功夫,而软环境的提高主要是加强对民俗户的培训和教育,可选择在旅游淡季定期组织民俗旅游接待户接受旅游培训和教育。

(三)坚持“本地化”,防止“飞地化”

乡村旅游经营者与劳动力本地化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发展民俗村旅游中应与当地的农民保持充分的联系,保证旅游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留在旅游目的地。例如北京市通州区大营村实行的“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开发(CBD)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以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为支撑,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当地农民的利益。在其他旅游地的现实操作中,虽不必照搬这种模式,但是“产业链的本地化”以及“经营者共生”确实是一种很好地防止“飞地化”的方式。

第10篇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明,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特别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兴趣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特殊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第11篇

一、两个旅游点的历时的发展变化比较

笔者前后两次同时对七仙湖旅游景点和巴尔虎民俗园进行了考察,第一次是2004年夏季,第二次是2008年的夏季。两次考察对比发现,两个旅游景点的经营状况出现了较大改变。第一次去时可以明显感觉到七仙湖景点的游客特别多而巴尔虎民俗园则相对冷清,而2008年时可以体会到巴尔虎民俗园的经营状况较好,其民俗文化展演比自然景观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巴尔虎民俗园与七仙湖旅游区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经营状况。将两个旅游景点分为初建阶段和现阶段进行历时的比较分析。

(一)初建阶段的状况比较(2002年—2005年)

在两个景点初建阶段,一面借助草原的自然风光,一面从饮食和住宿上加大投资力度,对传统的蒙古族饮食和住宿风俗文化都有所开发,以自然风光和区域风情来吸引游客。该阶段两个景点只是从表面上对蒙古族民俗文化进行了开发利用,而对民俗文化挖掘、展示的程度不够系统和真实,自然风光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在该阶段,七仙湖借助独特的天然湖泊景色吸引了更多的游客,相比较而言巴尔虎民俗园没有湖泊这一资源优势,前来游玩的游客较少,经营状况较差。每到旅游旺季,七仙湖的游客数量剧增,常常出现超饱和现状,而巴尔虎民俗园的游客状况则远不如七仙湖景区,时常出现游客在七仙湖景区游玩而到巴尔虎民俗园食宿的状况,即:七仙湖游客的数量时常超出其客容量,游客们才会被挤到巴尔虎民俗园食宿。由此可知,初建阶段,巴尔虎民俗园的经营状况远不如七仙湖景点的经营状况。笔者将该阶段描述为以自然景观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在该阶段两个景点的旅游经营者还没有真正的让游客从内心去体验到蒙古民俗文化的实质内涵。而只是通过民俗文化来引导游客进行各种消费,以获取更多的利益。游客参与蒙古族传统娱乐、竞技活动多出于陌生、好奇,而没有体验民族民俗特色文化的心理和状态。渐渐的民俗文化的粗浅展示使得游客失去了参与体验的兴趣,因而选择不做作的自然风光。

(二)现阶段的状况比较(2005年至今)

在笔者2008年去参观的时候,同时观看了两个景区的整体经营情况,可以看得出两个景区的情况出现了很大的转变,七仙湖景点的经营现状与巴尔虎民俗园相比大不如前。2005年以来,巴尔虎民俗园开始逐步的注重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将静态的、场面式的文化粗浅展示向对民俗文化深层次的挖掘转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将蒙古族民俗文化作为重点开发对象,包括奶食品的传统工艺制作程序展示、蒙古族音乐的现场演奏以及当地历史沿革的图文、生产生活用具的展示等项目,将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展演的方式嵌入到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中,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巴尔虎民俗园对蒙古族的传统民俗文化及历史进行了深层的挖掘。并逐步列入整体的旅游观光对象范围内,使得巴尔虎民俗园具备了自然和人文的双重景观,提升了整体的欣赏价值。在笔者参与巴尔虎民俗园的旅游服务项目的时候,亲身体验了巴尔虎民俗园为游客安排的“草原琴声”的活动,夜幕降临,游客在星空下体会草原琴声,每位游客都参与其中体会民族文化的魅力,使得人文与自然相融合。对于游客来说参与者比参观者更具有吸引力。七仙湖旅游景点从初建至今在经营上除了扩建了景点服务区规模,增大了客容量外,仍借助独特的湖泊风光开展传统的娱乐项目,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方面没有太大改变,其经营状况与巴尔虎民俗园相比大不如前。所以,从发展的现状看,巴尔虎民俗园的发展境况要优于七仙湖景点,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将草原文化与环境很好地融合起来,使游客享受了文化与自然的双欣赏效果。由此,对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层挖掘和展演成为巴尔虎民俗园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

二、旅游与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分析

现代旅游开发与传统旅游开发之间的区别在于自然资源成分与文化资源成分的比例关系出现了变化。游客对自然和文化的欣赏侧重点也出现了转移。人们除了对自然景观有一定要求外,对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要求也逐步提高。游客需求由原来的单一向双向甚至是多向转变。巴尔虎民俗园之所以能够扭转原来的弱势局面,不断扩大和完善旅游经营的范围和规模,其根本原因就是该旅游景点开发走的是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真正结合的道路,使其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逐步成为众多相似景点中的典型景点。巴尔虎民俗园旅游纪念品是在游客参与观察的过程中制作出来的,尤其一些奶食品包括奶皮、奶豆腐、马奶酒等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食品,游客可以观看到整个制作过程,使游客不仅品尝原汁原味的民族食品,更深刻的体会其中的民俗文化的魅力。此外,借助草原这一自然背景,开展各种传统的蒙古族娱乐项目,包括骑马、射箭、摔跤等。这些文化项目的开发是依托草原这一自然环境而形成的,这些文化项目也只有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才能让人觉得融洽而又新鲜。通过参与调查了解到,最吸引游客的是各种文化项目演示,如巴尔虎婚礼、巴尔虎历史由来等文化内容的展示。这些项目既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同时也使游客了解进而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内容、内涵,对民族文化起到了宣扬的作用。

在与游客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让游客印象最为深刻的活动项目是巴尔虎民俗园提供的夜晚演奏的马头琴曲,游客们坐或躺在户外的草原上静听马头琴艺人的演奏项目。类似这种的项目安排对游客的吸引最为强烈。相比较而言七仙湖旅游景区较简单而又粗浅的文化演示内容则显逊色,除了占据自然的优势外,提供的活动项目与其他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旅游景区相比缺乏独特性,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方面不如巴尔虎民俗园。无论怎样的文化演示都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自然环境中才能够合宜的进行。现代旅游都追求特色、打造特色、宣传特色,旅游景点的自然特色被打造的可能性比较小,为了迎合游客的新需求,旅游经营者们都在努力打造景区的文化特色,制作各种文化宣传。但无论什么样的文化特色都应该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基础,如果脱离了民俗文化这一文化根源基础,建立起来的奇异文化就会显得不伦不类,也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游客失去吸引力。旅游景点发展的最好趋向是成为文化和自然的综合载体。因此,旅游景区预想创造特色并以此来宣传自己,民俗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开发点,而且将是最为重要的挖掘点。

作为旅游开发者,借助于自然的特色来演示具有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将两者恰如其分的结合,才能得到游客的认可,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四、总结与反思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展示的文化并不是现代化背景下出现的快餐式文化,最主要的文化内容是传统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内容都是旅游业开发的重点,这样不仅能够吸引游客,还能在文化传播、传承和发展方面发挥作用。旅游业开发的文化展演,必须要以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为背景,如展示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就必须以草原为整体的自然背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文与自然的融合。旅游业不仅仅是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民俗文化展示的平台,必须尊重民俗文化的原态,不能仅为吸引游客、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而扭曲文化本来的面目,制作假的文化现象,进而使民俗文化失去活力,影响其传播、发展。总之,旅游业在不断的发展中须引入民俗文化的因素,否则会失去长足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成员整体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对旅游内容的要求也会出 现转变,其中文化需求必将成为重点要求内容。

第12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建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民间风俗(简称,风俗)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国家中人们创造的、享用和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民俗旅游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文化性旅游概念,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旅游行业。作为旅游文化的一部分,有自认的文化内涵和逻辑特性。总体来说,民俗旅游就是以地域风俗文化为基础,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研究,达到了审美休闲享受的一种文化旅游的活动。这并不是随意装饰和历史的重复调用,但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旅游尽管会包含一些经济方面的因素,但其根本的意义应该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享受。因此,任何形式的民俗旅游,都应该体现地域文化特性,做到可持续发展,吸引游客和民俗文化产生共鸣[1]。

2 民俗旅游的现状及特点

2.1 民俗生态旅游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北京的胡同游、丝绸之路和古运河改造等。从每年的国庆黄金周,旅游情况统计的数据看,民俗旅游项目的活动受到了游客的喜欢,如山西的黄河民俗游、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昆明云南民族村、广东等地的民族风情旅游开发景点等。

除此之外,国内的很多名胜古迹、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区也是民俗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得以发展,要求人们要有总体的环境意识、法律意识和新颖的观念。目前,我国名宿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生态资源的破坏及资源的退化等。同时我国民俗生态旅旅游还存在着很多矛盾,主要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观上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旅游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与我国生态资源密不可分,是统一的整体,因此在发展中必须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战略。

2.2 民俗生态旅游特点

我国民俗生态旅游,除了具有旅游行业的共性和一般特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中包括如下几点:

1. 地域性和民族性。每一种民俗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所以具有很深的历史根源、地理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地域和条件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生活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就导致的民族饮食、居住、婚姻及服饰风俗的不同。并且在同一个民族中,也会存在服饰、礼仪等的地域性差别。不同地域的民俗环境和氛围是其他地域不具有的[2]。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才使得民俗生态旅游行业对游客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

2. 历史性和文化性。民俗旅游资源很丰富,包括历史悠久的民俗习惯、建筑、饮食服饰、神话传说、待客的礼仪等。游客可以参加当地举行的风情旅游活动,陶冶情操,享受文化素质和历史知识的博大精深。

3. 发展性和传承性。民族生态旅游可以是游客享受资源的民俗处整形。但是随着旅游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民俗风行的旅游资源的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旅游产品丰富多样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欢。因此风俗生态旅游产品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会越来越成熟,成为旅游行业的佼佼者。

4. 体验性和参与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不仅是单纯的观光形式的旅游,而强调的是旅游项目和游客的结合。民俗生态旅游体现了这点,游客可以欣赏、观看节目还能参加体验风俗风情。所以,参与性成为风俗生态旅游的重要特性。游客通过亲身的体验成为风俗环境中的一份子。通过双方的交流,了解风俗生态环境的地域文化,满足游客求知、休息、休闲享受的需求,是其他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资源。

3 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民族旅游开发的原则是为了实现旅游资源价值的最优化,要实现这一原则,需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要保存地域特色的原则。特色是一个地方、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人事物和历史特性的综合表现。在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中,特色的原则是人无我有,具有更加特别的资源优势,在保留原有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创造出更具民俗特色的旅游产品。

2. 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原则。主体和客体的互动指:调动旅游区人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的意识,只有民众的主动参与和自主的开发才能真正的把民俗文化的特征表现出来;游客的参与,游客通过亲身体验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的习惯获得宝贵的经验。自己也得到了一次独一无二的经历。

3. 利益相互协调的原则。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开发商之间的协调;2)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协调。民俗生态旅游涉及的部门很多,所以有必要进行各部门的协调工作,这样才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 保护为基础,开发为手段的原则。每一项旅游开发都会对当地的资源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和破坏。所以我们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应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尽量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保护资源的原则应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物资保护和空间保护。保护生态旅游资源首先要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纠正居民的错误观点和认识,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意识;然后,要很清楚的认识到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两者之间结合的共同点。建立有利于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法律法规,相应的管理机构对资源破坏行为进行控制和制裁。最后,通过对民俗生态资源的深入了解,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专业服务人员[3]。

4 民俗生态旅游建筑的规划设计

旅游建筑同时具备建筑物和构建物两部分,旅游建筑是民俗生态旅游中不可缺少的题材是建筑性的一个类型,除了具有普通建筑物的特点外,还具有服务的功能,比如说:餐饮、观光和住宿等。旅游建筑物的规模不定,要根据旅游区的总体要就进行规划和设计。

4.1 旅游建筑的空间组成

空间的本质在于他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但是在设计时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两个方面,还要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组织空间的时候,应把整个空间的发展及逆行完整的构思,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空间创造是旅游建筑的最终目标。旅游建筑的空间设计除了要考虑:体积、尺寸、形状和比例外,还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服务性和造景性,要具有一定的观赏和被观赏价值。旅游建筑既要满足服务性需求,符合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还要给人们带来视觉和感官上的美感。

2.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服务与环境。旅游建筑一般是人工因素,和自然的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设计的很好,能增加自然环境的情趣。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要想达到好的目标,就应该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充分的利用自然的地貌和地形最为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3.旅游建筑的组合型和独特性。旅游建筑会根据大小、功能和形状的不同要求,进行单独的设计,体现单体的特性。也可以用墙或者是路等不同的建筑进行组合,构成一个旅游建筑的雀替,这种组合会丰富建筑物的外形,和自然风光相映,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2 旅游建筑的创新应用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要是完全失去自己的艺术特性,那么无论是在观赏和文化表象上都是大可痛心的,事实证明,代表着我们的文化正在衰落,甚至又消灭的现象。因此,从某个方面上来看,人工旅游建筑可以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内涵。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采用人造景观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其中景观的建筑物也都具有民族特性。比如,泰国的“佛塔式”旅馆,西班牙的中世纪古堡饭店和田园别墅等,都是深受游客喜欢的地方。其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旅游建筑都体现了民族生态的风格,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性和内涵,让人感觉到有种异国风情的感觉。因此,在设计旅游建筑时,要扬长避短,可以的体现民族或者是地域文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西方建筑的特点。这种可以的体现民族风俗的做法并不是谁守旧排外,而是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新经验和新技术,然后根据我国时展的特点和不同的文化特点,继承传统的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5 结语

民俗生态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渡的进行开发,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会很容易枯竭和消失,所以应该进行可持续的发展策略,科学合理的对民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同时,旅游建筑是生态旅游很好的调味剂,应该按照民俗生态资源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对旅游建筑进行规划设计。人的敢于力量可以顺应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是自然的格局更加完美,和自然协调达到平衡。对于目前城市化等带来的资源危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我们旅游行业的良性发展寄于重大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钟声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