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

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

时间:2023-09-21 17:3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

第1篇

关键词:高新区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科技新城 自然生态 高科技 可持续发展

1992年,美国Indigo发展研究所Ernest Lowe教授最早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由制造业和服务业组成的企业生物群落,它通过对资源和环境要素的有效利用,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 。”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已经明确,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我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流趋势,是最具有环保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生态理念应该占主导地位,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新城。

长沙高新区历经二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初具城市雏形,建设理念已经从最初的工业园区上升到生态科技新城的高度。如何打造繁荣有序的招商环境,如何塑造宜居休憩空间,如何使工业园与城市环境和谐相融,这些都是景观规划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生态要素。

1、自然生态原则:

自然生态原则是从景观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角度来说,在美学上,最高明的造景应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所以说,“自然”是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生态”是指对待一块待开发的土地,只有充分尊重土地的地形、地貌,“依山就势”,合理规划,使土地、动植物、微生物、阳光、雨露与人类的能量转换保持平衡,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2、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内容:

(1)生态防护体系规划设计

随着工业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也越来越集中,健全园区的安全防灾系统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结合保留山地,合理规划园区内开敞式绿地,既提供了园区内休闲游憩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发生重大灾情时(如火灾、地震或爆炸)人们避险的地方,同时,园区内大量的绿地也对工业污染起到阻挡、净化的生态防护作用。

(2)植物的多样性

在植物配置上,应充分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以乡土植物为主体,尽量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植物群落适当增加并引进优良的植物新品种,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合理配置,形成稳定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植物群落,保护园区生态系统和绿化景观的稳定性。这点,对于道路景观绿化带及公园绿地植物的配置上尤为重要。

(3)园区道路的依山就势

道路的规划不只关系到交通,更关系到整个园区的面貌。“逢山开路”,规划宽敞笔直的道路虽然能利于施工方便交,通顺畅,但是破坏了整个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动植物生存活动的廊道遭到破坏,原生态山地也消逝无形,园区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因此,应该依山就势地规划道路线型,保留微地形地貌,使建筑、景观与交通体系真正和谐地融为一体,建设一个生态的、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二、科技要素

1、高新技术原则

长沙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是国家创新型园区,在景观规划当中,应该率先采用高科技设施,以达到创新、节能的目的,并使得整个园区充满现代科技感,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具有强烈的场所感。

2、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技术是景观的物质构成和精神构成得以实现的基础,好的技术使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宽广与自由,材料的选择上也更加灵活与丰富。工业园区好的景观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产的产物。为体现高新园区的“高科技”特色,应充分使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更多地引入高科技造景手法及设施,以达到一个更符合时代要求、人性需要的,绿色节能的,优美、高效、舒适、健康、和谐的经济技术园区,一个生活、生产和娱乐的地域综合体 。

本文主要谈谈光伏产业设备和LED照明:

(1)太阳能技术的使用。长沙地处亚热带,春秋季短,夏冬季长,且夏季气温高,冬季严寒少,具有使用太阳能的便利自然条件。在园区建设中,可结合建筑的屋顶及外立面,引入光伏设备提供电能;在景观照明中,可采用太阳能路灯,在公园绿地上使用太阳能草坪灯及其他太阳能喷泉等设施。

(2)LED照明的使用。城市夜景照明除了起到照明、安全防范作用外,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美感,提升城市品质。“绿色照明理念”是1991年由美国环保局提出,在全世界产生极大影响,其定义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以及保障身心健康的照明。

随着长沙高新区内工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区内人口规模也日趋扩大,一座新的城市正日渐形成,如何建设生态科技城市,这是每一个建设者正遇到的挑战,也是每个景观规划设计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领域。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旧厂房;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

当我们从一个地方来到另外一个地方,或者是从城市当中的地铁口出来,或是乘电梯来到一个不熟悉的楼层,片刻间让我们感觉茫然,失去方向感和安全感。这时我们会本能地四处张望,寻找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导视牌,我们会努力地辨认自己身在何处,找寻一切可以引导的线索。就像我们需要在网上收集素材一样,要找到某个关键词,而这时的“关键词”就是我们的导视设计。

1 导视系统设计

导视设计最早是受1851年万国博览会的影响,当时参展的商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推广,于是都在自己的标牌上做文章。再后来,由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的繁荣带动城市的大发展,导视设计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导视设计就发挥着它的重要功能。“导视”来自英文中的“Sign”,Sign在英文中的解释有很多种,有信号、标志、说明、指示、痕迹、预示等。目前国际上把“Sign”的含义开拓成了一个学科,延展成了一个完整的导视系统。导视系统(Way finding System)是指在一个公共空间支撑人们且人们在其中有效行动需要的综合空间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整合了标识以及标识系统作为一个媒介去传达信息,如图形、符号、标识牌和地图元素,这些元素是在一个基础空间信息架构中发挥作用的。

2 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

一般通俗的解释和说法是: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从西方发展和引进来的,国外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讨论和研究也比较多。而根据我国国情,人们对它的说法是: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

3 旧厂房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导视系统设计

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既保留了工业遗址和工业文化风貌,又实现了工业园区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功转型,是将一城市的文化与娱乐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该地理区位内,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结合,是多项使用功能(工作、休闲、居住)的结合。而导视系统设计是传统建筑设计与视觉传达的中间学科。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对人与环境的信息关系要求越来越高,小到一幢写字楼,大到一个区域甚至城市都要求有科学和人性化的导视设计。作为城市的一个较小构成元素的旧厂房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更是需要经过精心设计过的导视,不露痕迹地起到指引和告知的作用。而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导视系统设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 一切以人为基本的设计

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要从对环境的行为应激来说,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引起人的反应,如对噪音、拥挤作出反应。要是拥堵,人们会产生急躁和不安的情绪反应。再如,狭长和过多的弯道会给人带来心理的不安全和不稳定感。所以就更要求导视设计应该是以人为基本的人性化设计。要注意到人始终是设计的主体,要考虑人的生理、心理、情感、直觉等因素。还有安装和设置导视牌的位置高度,视觉信息量的多少和完善以及辨识度都应考虑在内。导视牌距离位置远近的放置,怎样做到导视方面的连贯性和科学性也是一个长期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在复杂的环境和空间中,除了考虑视觉、身高正常的人以外,还要考虑身体不便或是身体有残疾的人士,在关键的位置和信息点嵌入发声装置和触摸装置,来提醒一些弱势群体,从而提高公共空间的可介入性。导视信息的布局设置都应该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在设置方面,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人体工程力学的原理,控制导视牌的高度、规矩、间距以及字体大小等。一般认为25m~30m为远视距,4m~5m为中视距,1m~2m为近视距;悬挂高度为2m~2.5m;中英文字体的大小比例一般为3∶1;字体以标准中文的黑体为主,连续设置距离为50m。在国内,有时候英文导视信息的不规范、拼写错误、用词不当都会给阅读者造成误解和疑惑。导视信息的接收和识别还应该充分考虑它所处的环境位置,如在夜间和环境昏暗处需要增加照明设施,在雨季多发地区增加雨水保护措施,以保证在雨中的可识别性和可读性。

3.2 导视系统设计和环境相融

自古以来,中国就讲究人类和自然和谐一致的“天人合一”,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所以导视的设计也不例外。要求其融入环境,不显突兀,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是优秀导视设计评判的一大标准。传递出“自然本位,人性回归”的哲学思想。

3.3 设计时要注意尊重历史和原味传承原则

在进行以旧厂房为延续项目的导视设计时,要注意尊重历史和原味传承。通过对历史的尊重、文化的传承,保留旧厂房结构的形式,保留原真性,低调地塑造一种语境“这里有故事,也有未来”,要找到当时的工业记忆和建筑肌理,让文化创意园再次焕发生命力和活力。在导视系统的设计时,要尽量让新的设计和材料同建筑的风格协调一致。利用以前精密、耐用、淘汰的机器来做景观雕塑,既能体现精神,又能唤回记忆。工业园区一般都保留修建时的最有代表性的标语和宣传画以及大喇叭,不仅采用了视觉还利用了人们的听觉。

以旧厂房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它不仅肩负着工业时代的文化特征,而且还希望把这种文化传承下来,做到经济与保护的均衡发展。还要求系统的、完善的导视设计。不仅体现出文化创意园区良好的品牌形象,还要体现人文关怀,让来这里休闲娱乐的人们感觉舒适、愉快和安逸。笔者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却发现景观规划里讲的导视设计和视觉传达里面的企业形象设计有很多的交叉点,这种交叉上的重叠就导致了设计上的混乱和迷茫。然而想把这种混在一起的概念和观点理清又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将各个导视系统整合起来,强化导视系统之间的连接,充分反映空间的概况。关键问题还要探索导视系统与环境的结合程度以及传达的信息是否明确有效,是否通俗易懂。但目前仍然没有既可以解决视觉形象设计又可以符合景观导视设计的一个统一的理论标准和规范。这里说的系统的、完整的导视设计也是一个比较相对的概念,可能并没有全面的、系统的规划设计完整,达到某种深度。但却希望在此得到更多专业人士和学者的关注和研讨。

参考文献:

[1] 肖勇.看!导视系统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 朱锷.消解设计的界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韦恩・亨特(美).环境景观识别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

关键词:创意文化产业 园区 天津

检 索:.cn

一、创意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近年来,创意文化产业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兴起,它已成为衡量国家与地区经济竞争力和文化向心力的重要内容,是各地发展“新经济”的切入点。打造创意文化产业园、创意文化集聚区成为了城市政府工作的焦点,而各种创意园、文化园、产业园也成为大众生活休闲与消费的新时尚。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大连、杭州、武汉、台湾等地已经相继建立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许多城市创意产业园的数量已达到数十家,甚至上百家。虽然我国产业园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从产业园的经营管理上看我们还处于探索阶段,并存在一定的泡沫。如果产业园建设过多,超过了现有承载力,反而会把力量分散开来,使产业集聚程度降低。

二、天津创意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情况

(一)初步完成产业规模集聚

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既是沿海开放的国际港口城市,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经济商贸中心,地理文化优势使得其创意产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天津市拥有大量历史遗留的车间、厂房和仓库等。从2004年起,天津市内各区把现有的工业遗址利用起来,在原厂基础上进行了艺术设计和外貌改造,初步形成以文化为内容、科技为载体、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从2008年开始,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左右,2009年达到235亿元,2010年达到303亿元,2011年达到392.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2.3%上升到2011年的3.5%,初步形成了以动漫游戏、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软件开发服务、网络服务、咨询策划、文化传媒、影视制作和时尚消费为产业主体,以创意设计工作室、创意产业园、创意产业社区和创意体验为载体的门类齐全,具备一定产业规模的创意产业体系。

目前天津市已经授牌的创意产业园有:华苑软件园、天津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凌奥创意产业园、意库创意产业园、六号院创意产业园、辰赫创意产业园、北新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运营的创意产业园有:泰达软件园、陈塘科技文化园、3526创意工厂、C92创意集聚区、太阳树创意产业园、中汇创意公社、画国人动漫产业园、博远创意天地、艺华轮创意工厂、桥园创意产业园、民园西里创意街区、泰达国际创业中心、华夏未来发展中心等。正在规划的创意产业园有:中新生态城国家动漫基地、空港软件园、滨海新区创意中心、盘龙谷文化城、团泊新城文化产业园、武清中国艺术家中心、中华自行车王国产业园、天津电影艺术中心、东丽湖创意文化园、大学城智造业服务核、飞鸽88创意产业园、南口路创意产业集聚区等。

(二)产业园过快建设所暴露的问题

1.产业园区缺少独立的个性与设计的美感

如今,天津市拥有创意产业园30多家,这对刚刚涉足创意文化产业的城市来说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虽然我们建设有很多园区,但相关的条件却并不完善,集中表现在特色不突出和功能不明确,这样难免造成资源的相互牵制,甚至是浪费。

现在大家说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有以下几类:一、产业集聚园,以企业总部为主比如美国的硅谷;二、交易平台,例如大型的工艺品交易平台,如北京的潘家园;三、文化园,例如北京的798、天津的六号院等;四、艺术家园,如北京的宋庄,主要是艺术家个人的进驻;五、以物业、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园区,这种园区入驻的企业类型复杂,收入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六、主题公园,以娱乐中心、商贸街等形式为主,例如香港迪斯尼乐园、北京欢乐谷等;七、混合型园区,既包括文化企业也有商业中心等。

真正的创意文化产业园要具备三个特点:一、相关的专业化总部基地及产业链;二、完善的交易平台与体系;三、专业的企业入驻,并设有部分体验性的园区。例如建设一个动漫园区既需要有高科技的、创意的、娱乐的、动漫体验的综合体,同时还要有相关企业的入驻与产业链打造。具备这三方面的特点才是比较正规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其他的就只能叫文化园、文化娱乐园、艺术园或主题公园。

天津很多园区是在老工业厂房重新利用和改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并不是说换上产业园的牌子,简单的做一些改造就成为了创意产业园。产业园之间一定要有个性的美感,应该依托自身的特点和定位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园区形象,否则就是重复建设。在这方面,上海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做的比较出色,如8号桥、M50、新十钢等,这些园区在美学设计上都做了充分的考虑,园区古朴且又不乏时尚感,创意、产业、环境及景观完美融合在一起,这些较为成功的园区设计规划案例,对于国内产业园后发地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2.产业园区缺少企业入驻系统规划

目前,天津市园区普遍存在缺少系统的企业入驻规划的现象,很多园区的企业类型过杂,而真正可以带动园区发展的、特别是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却很少。另外,与政府共同打造园区的多有房地产公司,他们对产业的发展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这就造成当园区建立后入驻企业质量高低不齐,许多空间被设计成简单的小型商店和餐饮店。如果规划不当,园区将变成普通的商业集散地,从而忽略了创意和产业,最终也将丧失园区的吸引力。

3.政府的扶植资金过于分散

政府对入驻企业缺乏评估意识,没有对小型创新型企业进行系统的分析就给予补贴,从而造成扶植资金分散,最终没有投向重点企业。政府应该着重扶持那些优秀的、有能力的企业。例如针对动漫产业,应该给予那些有具备一定规模、质量可靠、能够赢利的企业,而不是以承诺能否播出动画片为标准,否则很容易出现项目还未完成资金就已耗尽、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这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另外,政府对于能力弱小的新企业可以从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如在入驻园区的初期可以减免税收,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和创业风险,使园区成为企业的孵化器。

三、合理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园经济

(一)根据地域特点合理发展

创意产业园建设应该依托和利用其所在地域的独特文化,并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统一规划,发挥辐射效应,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深圳建设微型景观世界、河南创意建设清明上河园,而天津“地处九河要津,陆通七省舟车”,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融合而生的中西合璧文化,同时也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其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艺术传统为创意文化产业提供了先天的滋养。因此,天津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杨柳青、意式风情街、古文化街、滨海新区及大量工业遗存等都具有非常合适的地缘基础,只有依托其地域文化,天津的创意产业才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二)加强对园区的规划和管理

虽然天津拥有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优厚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要盲目的发展。目前天津创意文化产业园的发展速度快于其经营管理,众多的园区中并没有哪一个能够真正把创意和产业同时抓好。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不能片面的看数量,更要注重园区的质量。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既在宏观上给予规划和引导,各项扶持政策要切实有效的落到实处;同时园区的整体运行情况需要政府部门不断的进行评估,对于不够条件的园区应该整改或撤销。另一方面园区也应加强自身管理,为企业提供一个立体的发展平台,切实有效的发挥出园区的孵化器作用。只有力争先打造出几家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园区,才能带动其他园区的发展,从而给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三)应发挥为教育和企业服务的职能

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都设有创意产业园、动漫产业园或软件园,而这些产业园区通常都把软件、动漫、游戏、影视等行业作为拉动创意产业的重要力量而纳入其中,在这一点天津也不例外。现在,很多园区都具备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硬件设施,但是有相当多的园区是在作秀并没有真正的围绕着产业去服务。园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给与企业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空间,这样不仅增强了企业资源活力,而且也发挥了产业园区对企业和人才进行孵化与培养的的作用。

要提高园区的教育和人才孵化职能,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首先,园区在吸引各类相关企业入驻的同时可以连同高校一同建立一个实训平台,进而更好的发挥产业园区的孵化器作用,不但孵化了企业也培养了后续人才。其次,产业园区的服务应该是关联的、配套的和多元的,在集研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前提下,为入驻企业提供系统的咨询和培训,包括政策、融资、法律和企业管理等服务。以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企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创意成果尽快投入市场并形成产业。总之,园区要负担起为企业成长以及人才教育提供各种资源及整合平台的职责,建设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管理和经营也应符合产业和市场发展的规律,使其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为区域经济做出贡献。

(四)发展生态产业园区

未来的产业园区已不是传统的、粗放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工业集聚,而是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区。天津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尚处于探索时期,其定位非常关键,为企业、个人创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产业服务是园区的主要功能。现在国内上海、苏州的一些园区已经走上生态发展规划的道路,从基础能源配备到环境景观规划都已形成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天津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中新生态城就是一个生态的、环保的大型综合产业园区,也是国内首个示范性生态创意产业园区,它的建成必将引领行业走进生态化时代。

结语

创意文化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历史不过十几年时间,而天津刚刚走过6年,这期间虽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缺乏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我们充分发挥天津独特的地理文化优势,并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创意产业园区的成功管理经验和模式,同时加强政府对产业园区的监管,那么天津迈进创意之路将为时不远。

参考文献

1 月龙:《释放创意――2009年天津创意产业发展综述》,《创意时代》,2009(12)。

2 陈少峰:《北大文化产业》,第一版,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3 康军:《从赛恩斯波利评估看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观念》,《创意时代》,2009(12)。

4 梅松:《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种模式》,《炎黄纵横》,2008(10)。

第4篇

关键词 工业遗产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工业遗产指的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的建筑或具有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它包括建筑物、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所、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中国工业遗产可分为狭义的工业遗产和广义的工业遗产。狭义指的是以来中国各阶段的近代工业建筑。它们是工业遗产的主体。广义的工业遗产指的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化遗存。

至中国开埠以来的国外兴建的资本主义工业、以及民间兴办的民族工业,还有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工业,都给中国大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工业遗产。它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多数城市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传统工业正在或已经迁离城市中心,或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留下许多工业遗址。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大众审美情趣的变化,给工业遗址的景观改造设计带来了契机。如将一些工业遗址改造成城市开放空间、旅游度假区域或会展中心或艺术创意产业园。通过对旧址的利用,运用景观设计学展示工业美学特征,传承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因此,对矿区工业遗产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如何在充分认识矿区工业发展过程和场地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重新利用空间和矿冶文化元素。在保留原有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注入新鲜的创意与艺术。

矿区工业遗产的景观改造应该基于资源的保护以及可循环利用为前提。应将废弃的厂址、采矿遗迹等各种元素结合现有资源有机整合、利用。使退化的迹地设施及景观重获生机。在矿区迹地的景观改造中应该尊重场地的发展过程,通过景观的规划强调基于现象学给予场所精神的理解。尊重矿区场地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地域的历史信息。应遵从利用与创新并重的原则,考虑记忆与创新、人工与生态、框架与细节并重,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段对废弃遗址用文化元素的保留,改造利用和再加工。创建具有特色的地域价值。

矿区景观规划的方法,首先是对矿区的生态恢复。矿区由于各种废石、尾矿堆积,造成土壤掩埋、积压。采矿活动导致地面、山体挖损,地形残缺,整体性遭到破坏。对地质环境的治理,应控制并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山体崩塌、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已出现地质灾害的矿区,应该清理废矿石以及危岩,利用废石、废土进行回填,在其表面覆土,种植适合生长的灌木和草本植物。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治理矿区土壤污染问题,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被生长。通过土壤、水文、植被、生物等配置技术,恢复和完善矿区的生态环境。矿区景观是人为活动的产物,应完好地保留矿区发展过程的痕迹,体现历史文脉。在景观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场地的使用功能和性质,也应保留好矿区遗址所特有的文化元素。在设计中平衡功能与文化内涵、时间与历史、工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其恢复活力的同时,也保留和突出引以为傲的地域价值。保护场地的真实性,矿区的采矿作业面、岩石景观、操作场地应保留其真实的景观。矿区采矿迹地,粗糙陡峭,一泻数百尺,形成独具特色的矿区遗址景观。在景观构建中不应刻意掩盖矿石开采的遗留景观,应保留好开采遗迹的原真美。充分利用矿区现有的富足资源,作为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减少外来材料的利用率比例。既突出了矿区景观的特点,也降低景观成本,更生态,更环保。如前所述,采矿废石不仅可作为地质亏空区域的填充物质,也可利用各种废弃荒料在景观设计中赋予新的功能。可利用预制金属框制成护坡堤或栏杆、花坛、围栏、景观中的座椅等。将较大石料作为金属框的内部填料。利用碎石料作为场地和道路的铺装材料,这样的铺装方式更生态环保也有利排水,地表水渗透到地下。利用石料垒砌台阶、坡道,花坛边界。利用石料制作景观中所需的门、廊道的基柱、桥墩、栏杆、各种指示牌的辅助基座、路灯基座、垃圾箱饰面材料等。通过石材的不同规格、不同颜色,产生丰富的肌理与质感,以及与矿区景观和谐的色调。利用废弃的工业机械、器械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作为景观基础设施、景观雕塑等的工业设计元素,强化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和工业遗址景观的风格。这种与场地相适应的再利用,就地取材,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矿区景观原有的特质。

在矿区的景观设计中,不仅是对空间的营造与处理,更是对矿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基于生态恢复的前提下,保留矿区发展的历史遗迹,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保护好文化遗产,承载特定区域、特定时间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情感。将矿区遗址景观设计出能给人们产生场所认同感,创造出具有历史印记的景观文化。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方琬丽.中国馆工业遗产初探[J].建筑学报,2006(08).

第5篇

云雾镇地处贵定县最南端,交通便利,素有贵定“南大门”的美誉,天然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云雾镇自然山水秀美奇俊、农业种植初具规模、所产“贡茶”历史悠久,将为云雾镇打造高效、优质,集“旅、农、茶”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奠定坚实基础。云雾镇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风情浓厚,主要居住有汉、苗和布依族等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构成了云雾镇美丽的民族文化景观。云雾镇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云雾镇镇区周边土地面积有一定的规模,土地耕作条件好,经过多年发展,以茶叶为重点的山地农业发展布局已初具规模。夏榕高速公路的开通为未来园区物质流通创造了良好的物流环境。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全省建立100个高效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越来越多,农村闲置土地逐渐增多,这为集约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云雾镇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厚重,以鸟王高原台地、云雾大坝田园风光、江比滨水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云雾镇地处黔中地区,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苗族文化和布依文化已形成贵州最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云雾镇地处贵州古苗疆文化旅游走廊中心地带,紧邻贵州省省会城市贵阳,具有良好的旅游区位优势。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云雾镇存在着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及农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云雾镇的农业、茶产业发展各行其道,没有充分结合旅游、观光的发展进行产业融合建设,虽然农业、茶产业有所发展,但和旅游产业发展互不搭界,产业融合水平低,制约了云雾镇产旅一体化的发展。考虑到旅游和农业、茶产业、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关联性,应积极加强农业、茶产业、民族文化和旅游的协作和互动,使各个产业能够紧密成为一个整体,形成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基于资源的云雾镇乡村旅游模式选择

云雾镇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资源比较丰富,茶文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较好,但是缺乏附加值高的文化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在塑造旅游文化品牌和促进产业融合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小,产业连接松散,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适合的发展模式,因此探索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用以作为开发的参考是极为必要的。只有在产业的融合发展上形成紧密结合、互动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才能加快实现由单一产业向产业融合发展优势的转变。在开发的模式上,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以提供借鉴。

1.民族风情型发展模式云雾镇可以发展民族风情型发展模式,此地具有独特而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各种传统民俗活动也很丰富。以云雾镇民俗风情为载体而开展旅游活动,以当地民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及文化吸引外来旅游者。这些风俗风物作为旅游项目的基本内容,进行整合包装,推出品位较高、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项目等。这种模式,既展示了乡村不同阶段的整体人文系统状况,也满足了游客认知和体验的愿望。

2.农场庄园型发展模式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乡村旅游,适用于具有特色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区,并且要求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因为农场庄园强调生产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融合,寓农业生产于休闲旅游之中,提供田园之乐,比较受都市旅游者的欢迎。云雾镇农业基础较好,离中心城市近,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良好优势。

3.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适用于有良好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或位于旅游风景区周围,与风景区之间有较为便捷的交通联结的地区,主要是在地势较为平坦、道路较为通达的风景区周边发展,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云雾山自然风光优美秀丽,利用风景区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在欣赏风景区内的自然风景之余,派生欣赏乡村景观。

三、云雾镇现代农业、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思路

云雾镇依托良好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贡茶文化、现代农业等资源,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创新开发农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了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及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在推动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方面,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积极探索、努力创新。

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促进发展理念创新云雾镇的旅游开发一定要树立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体”的思想。民族文化不是作为旅游的附属产物,只有真正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云雾镇的布依族、苗族和汉族,构成了民族文化景观,其风俗、语言、节日独具特色。所以,在推进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所固有的特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市场的渠道,深入挖掘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底蕴并贯穿到旅游景区的全过程当中,突出其地方民族文化元素特色,借此激发旅游的动力和活力,使旅游产品在更深的层次上、更高的品质上得到差异化的体验,从而也更好地保护了民族文化。

2.打破行业与部门壁垒,促进融合和协同创新云雾镇整体性发展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打破部门、行业壁垒,推进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以及科技、传媒等相关产业、行业跨界融合,推动各类优强企业进入文化旅游领域,推动科研、教育、民间组织等力量共同参与文化旅游发展,加强区域协作和资源、产品、市场整合,形成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合力。整合利用各行业、各渠道的项目资金,在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打造、景观优化等方面施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3.找准起点,开阔视野,规划创新建立省内外乃至国外规划力量共同参与文化旅游规划的机制,既发挥本土专家作用,又引入省外先进观念和技术,做到本土知识与国际视野的结合。云雾镇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观光地,一定要突出市场导向,提品需求,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开发产品,更要整合资源创新产品,通过深度创意策划,促进有形文化旅游资源与文化风情、概念性地域文化等无形文化资源并重,规划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和活动,改变就资源谈资源的规划方式。遵循文化旅游的规律编制规划,以文化、景区、文化休闲区等结合为模式,规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同时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四、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设计;色彩;城市景观

1固安县城市色彩规划的相关背景

城市色彩环境是人们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体现城市面貌、城市特色,也表达了城市蕴含的精神气质[1]。城市色彩包括自然色彩和人文色彩,各座城市的自然色彩类似,但极具多样性的人文色彩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面貌、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固安县的城市色彩受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传统文化及城市产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色,包括固安的产业特色、传统文化及京南文化的延伸等。根据固安县城市色彩的现状,笔者对其进行调研和色彩数据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和规划方法。

1.1规划目标

固安县色彩规划的目标为:明确城市色彩主题,为创造和谐的固安县城市色彩提供依据,突出绿色、幸福、活力的城市精神气质,塑造有固安特色的城市色彩环境。

1.2城市色彩现状

色彩现状包括土地、植被等自然环境色彩,建筑物、广告及其他人文色彩;具有典型地域特征和一定历史文脉的建筑等色彩的信息收集等。

1.3现存问题分析

经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及现状色彩的采集和分析,固安县城市色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城市色彩主题性不明确,缺乏特色;2.部分楼体立面色彩不协调、对比过于强烈;3.地面铺装色彩、形式单一、缺少变化;4.商业广告色彩杂乱、大小不一、遮挡建筑立面等。

2构建有固安特色的总体色彩定位

2.1基调判读

城市色彩实际上是一个地区内在文化特征的外在体现,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具有的独特的地方性和民族性[2]。通过固安县的传统色彩、地域色彩、京南文化的延伸、现状色彩等进行分析,对固安县的色彩基调有明确的判断,确定色彩的主题,从而通过色彩来表现固安县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色彩规划的主题为:中高明度、中低彩度的暖黄色系为主,塑造有活力、舒适、和谐的色彩环境,打造宜人的“新兴产业宜居城市”,引领城市环境提升,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图1)。2.2规划原则此次色彩规划的原则包括:(1)配色原则——统一基调,秉承文脉、彰显特色、服从功能。(2)控制原则——采取片区、轴、点相结合的方式,对固安的城市特色作一个总体的引导与控制。

2.3总体设定

对城市色彩进行“面——轴——点”相结合的多级别色彩控制管理体系,明确重要色彩片区、色彩景观轴、重要色彩节点层次结构,并将永定路作为固安县中心城区的核心轴线。

3城市环境色彩具体控制方法

3.1城市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是城市色彩景观的主体部分,即主导色彩,直接影响城市色彩环境的质量[4]。为实现统一、协调的城市色彩,本次色彩规划将建筑色彩按照不同层面进行划分,从面——轴——点三个层面,将建筑色彩划分为城市色彩分区、重要色彩景观轴及重要色彩节点的形式,进而对建筑色彩进行控制和规划。

3.1.1.城市色彩分区

根据各区的主要功能属性、历史文化积淀、发展定位等将固安县主城区分成宜居生活景观色彩片区、绿色居住景观色彩片区、现代产业园景观色彩片区等(图2)。根据对各片区的功能、色彩现状、文化等方面的分析,对各片区有不同的色彩定位,具体以宜居生活景观色彩片区为例:宜居生活基地景观色彩片区位于城区的中心位置,即老城区,此区域应保持传统风貌、空间机理,展示城市特定的地域历史文化,营造老城区温馨、舒适的传统景观风貌和城市色彩。对此片区的建筑色彩应有组织地进行改造和整治,使之与老城色彩达到统一协调,对此片区建筑色彩的分析(图3)。主体色分析:主要以暖色调为主,主体色以中高明度(5.0~9.0)为主,其数量占总数的75%;彩度则以中低彩度为主,彩度值在4.0以下的色彩达到总数80%。辅助色分析:主要以暖色调为主及少量蓝绿色玻璃。辅助色以中明度(5.0)为主,其数量占总数的44%;彩度则以低彩度为主,而彩度值在4.5以下的色彩达到总数的55%,其余部分为中高明度、无彩色系的白、灰色。以上分析表明宜居生活景观风貌区内建筑的主体色和辅助色整体呈暖色调,黄色(Y、YR)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明度偏中高,彩度中低,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心理感受[5]。对此片区进行推荐典型色(图4)和色彩数据值推荐(表1):

3.1.2色彩重点控制地段

(1)城市色彩格局中的重点控制地段“一轴、两带”,作为承载“色彩重点控制地段”的重要载体,成为固安县的城市色彩核心轴线。(2)色彩分区内的重点控制地段分区内重点区域、重要功能性街道作为片区色彩控制的重要载体,成为片区色彩的轴线。城市层面的重点色彩控制轴,即永定路景观色彩轴作为固安县的色彩核心轴线,是过境车辆人群对固安城市色彩最直接的感受途径,固安城市色彩的重要体现区域,因此对永定路色彩轴的色彩控制要求相对严谨(即为严格控制区);而片区层面的重点色彩控制轴则面临使用和观赏的人群大多为固安县本地居民,且居住建筑色彩应偏暖,为固安居民营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即为一般控制区);其他区域色彩也应注重城市整体色彩的协调。

3.1.3重要节点色彩控制

片区内功能区的重要节点或标志性建筑周边地区,也是形成城市色彩印象的重要区域,如火车站、交通广场节点等,主要对节点部位的建筑进行色彩控制。根据参考分区的色彩定位和推荐色数据值范围(每个色彩片区均提供典型推荐色);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取色(表2),按主色调、辅助色的方式进行搭配与组合,取色范围内进行调整,并根据具体的色彩构成方式进行色彩比例和要素控制。

3.2其他城市色彩要素

其他城市色彩即城市色彩中的辅助色彩,包括灯光色彩、构筑物色彩、铺装色彩、城市家具色彩、广告色彩、植物色彩等,这些色彩对城市色彩虽不起决定性作用,却是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色彩在同一的色调基础上,赋予城市色彩更多的变化性、灵活性、特征性。亮化的色彩定位表述为:黄、白两色为基调,以蓝色系为辅助色,其他色彩为点缀。具体亮化模式为“片区亮化、重要景观轴亮化、重点区域亮化”。1.片区亮化主要以投光照明、LED商业亮化为主,内透光照明为辅,局部可使用轮廓照明(具体根据各片区功能进行调整);2.重要景观轴亮化色彩以黄色系、白色系两色为基调,投光照明与轮廓光相结合的方式对沿岸绿化、堤岸及步行道路进行基本的亮化处理;3.重要节点建筑亮化,照明方式为:以投光照明为主,辅以点照明和线照明,强调照明区域的完整性。

3.2.1灯光色彩

结合固安自身特色,以城市住宅、办公建筑的内透光作为城市亮化的背景,形成祥和的氛围;以重点街道和重点区域的亮化为突破点,利用多色调搭配、多样式的亮化手段,形成固安县同一色彩、富有变化的灯饰亮化特色。

3.2.2构筑物色彩

构筑物的色彩可根据总体基调,选择邻近色(黄、橙色、红色等)以突出城市主题,增强空间的艺术表现力。

3.2.3铺装色彩

不同地面铺装材料的应用中,应注意同一色系、近似色调的配色、配合;如果使用的色调增加,则造型要素的数量应减少;整体色调要与片区色调统一,谨慎使用对比色调和。

3.2.4城市家具

在城市色彩片区或色彩控制轴范围内,应尽量保持片区色彩的同一性,建议采用金属材质或木质,配以中高彩度颜色进行局部点缀,现代感十足且极具艺术趣味。3.2.5广告色彩注重广告色彩与建筑色彩的协调,减少大面积浓艳广告对建筑立面及城市色彩环境的破坏,避免张贴广告的“争奇斗艳”,保证城市色彩的和谐与统一。3.2.6植物色彩城市绿化在保持城市四季常绿的基础上,采用地方性植物色彩才能彰显其种植特色、绿化品味。植物色彩设计同样遵循着统一、谐调、均衡和韵律的原则。

4城市色彩管理和维护

4.1编制《固安县城市环境色彩的管理导则》

将规划文本以简要明晰的文字或图标形式来说明如何控制色彩的选择和设计,实现色彩管理的合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4.2城市色彩的维护

由于材料的使用年限、光照、雨水的冲刷等都导致了建筑材料的褪色、剥落等现象,对城市形象造成严重影响,定期维护和及时修补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对城市色彩做好规划的同时,要全方位考虑实施后的色彩质量、可持续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各城市拥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发展特征,综合考虑现状,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6]。根据城市色彩的系统性、层次性等特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城市色彩进行整体把握和局部控制引导,通过科学系统地规划,统筹安排、合理控制、有效管理,才能改变城市色彩嘈杂无序的现状,实现城市色彩、城市景观朝着和谐、明晰、有序的方向发展。

作者:曲晶 姚方 单位: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王京红.城市色彩:表述城市精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2

[2]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3-46.

[3]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11-212.

[4]邢加满,王艾馨.设计[M]--浅谈宁波的城市色彩.北京:中国工业设计协会,2016.7.

第7篇

关 键 词:泉水整治;一城一湖一环众节点;大明湖;护城河

中图分类号: P3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济南被称为泉城、泉都,处处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泉水特色使济南成为一个富有活力和生机的城市,济南有四大泉群,72 名泉,733个天然泉,众多的泉水要素是活力城市的高度复杂有序的组织肌理,不仅丰富了济南的历史文化,更造就了济南与众不同的特色。

1.大明湖和护城河改造前状况

大明湖位于济南古城的北部,济南诸多泉群喷涌的泉水,经护城河等水系流入大明湖。自1958年创建大明湖公园后,大明湖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城市公园(图一)。一方面,西岸的树林、北岸的地形、东岸和南岸的建筑把大明湖围在中间,没有建筑的地方筑起的高墙,割裂了大明湖与周边城市的视觉联系。另一方面,大明湖湖面辽阔有余但是缺乏层次,风景一览无余,较为单调,观赏价值没有充分利用。 济南护城河水位和周边城市道路有较大的高差,环城公园内的步行空间没有形成连贯有序的系统,因此人们行走在护城河边的城市道路上都不易感觉到护城河的存在。历史上城、河、湖、泉相融的泉城肌理被侵蚀和破坏,河道和湖泊离市民的生活越来越远。老城区中,部分居民环保意识不高,污水乱倒,导致泉水污染无法饮用,以泉水构筑的市民交往系统正日益退化。

2.大明湖和护城河的扩建整治过程

济南市政府为改变上述一系列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改建活动,大明湖扩建改造工程于2007年10月。该工程总投资21亿元,拆迁居民2961户、国有单位21个,扩建后总面积由74公顷扩大到103.4公顷,新增水面11.7公顷、陆地17.7公顷。

此次大明湖改建恢复重建超然楼、明湖居、闻韶驿等历史古迹;增辟老舍与济南、秋柳人家等文化展馆;新建七桥风月、秋柳含烟、明昌晨钟、稼轩悠韵、竹港清风、超然致远、曾堤萦水、鸟啼绿荫景区。改建活动不仅强化了大明湖作为泉城特色标志区的景观核心作用,而且更进一步彰显了泉城特色、延续历史文脉、提升景观效果、增强城市活力,完成了大明湖由“园中湖”到“城中湖”的转变,成为一处集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休闲健身、文化娱乐和游览、观赏为一体的特色风景区,真正融入城市,融入市民的生活之中。

图一大明湖和趵突泉 图二护城河与周边道路

环绕济南旧城的护城河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条人工河(图二)。规划过程中发现,护城河要实现全线通航,与大明湖在水陆游览上联为一体存在2个瓶颈:一是护城河水位的高差问题;二是护城河西段与大明湖联系处的水路交通与城市主干道如何协调的问题。现状护城河共有5个水位标高,规划通过调整闸的位置和护城河的水位标高,在护城河和大明湖之间仅通过2个船闸就实现2个水体间的游船贯通,这是沟通济南水路游览体系的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水位标高调整后,护城河的西段河面大部分都比原水面标高降低了,而东部河面大部分都比原水面标高提升了,从而使得护城河西段桥梁得以通航。同时水位的变化也带来驳岸的调整与改造的机会,通过对现有驳岸的不同处理,建立起护城河与城市生活的紧密联系,修建了环城公园内完整的步行系统和休息空间,同时水岸的视线通廊也做了相应的改变。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将毗邻护城河的一处废弃工厂改造成创意产业园。通过选择性地保留、改造、拆除和新建,将这里建设成既具工业历史的痕迹,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园区。护城河在这里局部改道、拓宽,从工厂区中穿过,河道向北避开城市交通节点,穿越2条较小的城市道路,通航的问题彻底解决。

3.泉水整治的的两大原则

3.1重点元素详细整治,达到滨水系统全方位的提升

济南的诸多城市形象要素,如泉城广场、泉群、园林、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等,如何完善内在功能,发挥规模优势和整体的标志性效果,是形成泉城特色的关键。山、泉、湖、河、城的有机结合是济南城市格局的重要风貌特色。此次规划以体现自然山水与古城的有机结合及空间尺度和谐为准则,对济南古城的一系列环境整治,从小规模的整治工作开始,这样不尽完善了济南古城的泉水特色,更是提升了整个济南城市的整体形象,济南城市肌理结构逐步走向轨道化。大明湖、王府池子、珍珠泉及护城河环线及泉群是济南古城的传统特色风貌区域,我们在规划尽中可能保持了这些地区的传统街巷格局 ,对有特色的院落、民宅分别进行保护、整治、维修,进行小规模填充式改造;周边传统街区的整治融入滨水系统的规划中,集中体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风貌特色。各个要素之间达到互动融合,将其自身的景观和其特殊的外部建筑景观和文化内涵,结合起来规划治理。

3.2加强节点互动,形成系统结构骨架

趵突泉、五龙潭、大明湖等公园用地偏小,各个公园都极具特色,但放在标志区的大环境中却显得支离破碎,整体效果不佳。为此,规划将各个公园用地尽可能扩展至城市干道边,拆除原沿街的破旧房屋,使公园的绿色景观融入街景;通过扩大用地及开辟公园边缘的绿化带,将邻近的各公园串联起来,既充实了各公园的景区,增加园林特色,又最大限度发挥了公园群体的规模效益。随着单个节点的整治,各元素空间形式发生转变,整体结构也随之改变,整个城市结构及相应的肌理组织也呈现出最合适的状态。

经过一系列规划整治,济南古城形成了“一城一湖一环众节点”的发展结构,即济南古城—大明湖---环城公园---珍珠泉、濯缨泉等,这样不仅完善和加强了古城的发展战略方向,而且促进提升了整个济南城市结构的发展。规划以环城河水系为纽带,对河道断面进行改造,形成连续的矩形河槽,并对河槽两侧进行绿化,以形成滨水步行景观游览系统;保护和疏通区内泉水流经的明渠或暗沟,将大明湖和护城河联通,将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和护城河联通,保持泉池、水系的联系;恢复已填埋的泉池,对暂难恢复的泉池立碑标志,使其成为泉城文化的一部分。各个元素之间整合联系,使城市肌理连续合理呈现。

总结

大明湖和护城河一环及各泉群的规划整治工作日益完善,济南古城肌理格局和城市特色风貌显示出独有的魅力,济南慢慢成为老舍笔下“有山有水”的魅力城市。本文以大明湖和护城河一带为例,讲解了一下济南古城在泉水治理方面的成功之处,为以后的相关案例提供借鉴经验,但是古城的泉水特色风貌与城市发展之间仍存在问题,比如护城河周围建设用地及功能划分比较杂乱,沿河的城市界面及其周围建筑群体缺乏系统的规划整合等等需要进一步探究,这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泉城”的水岸复兴——济南大明湖及护城河沿岸景观规划 , 规划设计, 王向荣、林箐, 2008

2. 城市公共空间护城河的价值营造 ——济南护城河景观分析 ,华中建筑,孟凡辉、黄绳,2007

3. [美]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 方益萍,何晓军 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 曾爱华. 复兴与再生——城市滨水区空间的再开发研究.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33-35.新建筑,2006(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