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特征

民俗文化特征

时间:2023-09-21 17:35: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俗文化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俗文化特征

第1篇

保持“打金钱杆”的审美特征是“打金钱杆”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打金钱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大于保持的现象,致使“打金钱杆”这一黔东北文化有丢失其原始风貌的危险。为了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民间艺术,深入探讨其审美特征成了当务之急。“歌舞金钱杆”2007年成功申报非遗后,地方加大了对其保护的力度,学界也开始关注“打金钱杆”的发展,但大多集中在关注“打金钱杆”的教育功能的探讨,如:吴慧倩[1]、冯胜刚[2]均对“打金钱杆”的肢体语言在体育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打金钱杆”的艺术审美特征没有进行研究,因而,致使“打金钱杆”有加速变异的趋向,为了更好的传承与保护地方艺术,本文对“打金钱杆”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为进一步推动“打金钱杆”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觉。

一、“打金钱杆”概述

“打金钱杆”是流传于黔东北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习俗,一般在节庆期间较常见。关于它的起源在黔东北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军旅生活:传说在西楚霸王率领军队驻扎在黔东时期,常常与士兵同饮,酒后兴起而举鞭起舞;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乞丐生活:传说一对失去父母的姐弟,把乞讨得的铜钱挂在打狗棍两头制成一种响器,敲击响器来换取施舍者的同情,以换取食物。这两张说法都是只一种传说,其实与“打金钱杆”具有同样形式的民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民间流传,只是因地域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名称。这种民俗文化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其中研究者邹晓春[3]认为可能与佛教的“散花落”有关,“散花落”是佛教的一种“唱导”,实为宣讲佛法的方式之一,散花落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僧人募化的手段,即作为牟利的工具,不再是讲经说法,此手法被乞丐借用。金钱杆作为乞丐的乞食工具是不争的事实,但它起源与乞食却有待考证。当然,不管这种民俗文化起源于什么,它以具有广大的受众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且因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黔东北的“打金钱杆”在黔东的流传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与黔东北的地方习俗、语言腔调、、审美取向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独特艺术形式,且至今仍然流传于黔东北民间,是黔东北人民节庆期间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二、金钱杆的审美特征

(一)变迁中形成的结合美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逐步深化,社会分工也逐渐走向细化即专业化的道路,艺术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的分离出不同的种类,走向专业发展的道路,如唱与奏的分离,奏与舞的分离,然后逐渐形成不同的专业,如演唱、演奏、舞蹈等,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艺术发展的必须。但在以农耕为主的东方却产生了不同的发展趋向,我国具有崇尚以圆为美、天人合一的民族审美取向,因而在我国艺术领域保留了很多集唱、奏、舞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态,如:土家族金钱杆、安塞腰鼓、朝鲜长鼓舞、维吾尔族手鼓、凤阳花鼓、云南象脚鼓等,由于这种综合艺术的长期存在,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审美观。金钱杆正是这样一个把音乐、舞蹈完美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它和谐的结合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演唱与伴奏的完美结合: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既要打金钱杆又要唱,金钱杆作为一种打击乐始终没有脱离表演者的手,演唱与演奏从金钱杆诞生起就紧密结合在一起,金钱杆这一打击乐至始至终伴随着演唱、舞蹈,既承担伴奏又承担独奏角色,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这个结合主要体现在独特的节奏与独特的舞姿结合上。节奏、旋律、和声是音乐的三大要素,其中节奏是骨干,旋律是丰满,和声是色彩。“打金钱杆”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戏剧性的起伏旋律,只有用节奏的变化来呈现音乐,而“打钱杆的”节奏变化与音色变化又是通过打击金钱杆的不同部位与用金钱杆敲击人身体的不同部位来区别的,在用金钱杆敲击身体不同部位时就演变出了不同的肢体语言,这些肢体语言既有打击乐器的特点,又有舞蹈的特性。如:雪花盖地、二龙抢宝等,舞姿由打击需要派生而成,同时,视角审美需求而提高的舞姿又提升金钱杆的节奏变化,舞姿与节奏相生相依,生生不息。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金钱杆用它独有的节奏型与独特的音色配合舞蹈动作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态来表达思想、教育人民、娱乐受众。“打金钱杆”在发展过程中与舞蹈动作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一的器乐与舞蹈,甚至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音响、音色、节奏等音乐美学的范畴,具有更高规格的视(动作表演)、听(音乐表演)美感。金钱杆视、听的完美结合,使表演者能尽情宣泄,畅汗淋漓。

(二)贫穷中彰显的诙谐美黔东北是一个贫穷、闭塞之地,劳动人民极具贫乏的文化生活,他们有对幽默、诙谐、风趣、滑稽等有极大追求需求,他们需要用幽默、诙谐等来冲淡生活的单调乏味,金钱杆正是在这样一个土壤上繁育起来的。金钱杆的起源说之一源于贫穷人们的乞食生活,也证实了金钱杆与地方民情的关联。金钱杆来自于基层,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反映,因而就不可避免的带着地方民俗特征。金钱杆表演的基本形态是双人对舞,在这个初级的艺术形态中,一般是分一旦一丑两个角色,旦、丑两角均由男性扮演,旦角是美的化身,是含蓄的美。旦角在金钱杆中是女性与美的代表,是人们心目中的崇高的形象追求,为了完善这个崇高的形象,人们不但在服饰上对其美化(具体体现在旦角着戏装)、剧情化,而且在舞蹈位置与动作上也进行强化,旦角在舞蹈中一直居于中央位置,且动作优美。这些都是古代女性崇拜的遗存。丑角则是人的原始性的代表,是人的本能性的释放,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具体表现在男性着装为当时之男性时装,表现了人的现实的存在状态,夸张的动作是人的本能性的释放的表现,是“自我”的释放,围绕旦角转则突出了对现实与精神的结合。但旦角由男性装扮,减少了女人特有的女性美,却增加了男性故作女态的丑相美,给人以诙谐的美感。丑角则是俗的代表,由男性直接承担,且不着戏装,其不修边胡的生活妆与旦角形成强烈对比,再加上极具的动作与夸张的神态,极具戏剧性的表演以此来激发观众的想象与联想,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旦、丑形成了鲜明的雅俗对比,强烈的对比造成较大的戏剧性,使这一艺术形态长久不衰,彰显了平穷中的诙谐美,在极度平穷的环境中,人们还不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用夸张的舞蹈动作去表现、模仿生活,凸显了“打金钱杆”以丑为美的审美特性。

(三)宣泄中体现的朴素美朴素的情绪:人生存的本能是为了繁衍后代,因而,造就了对性的崇拜,从而引发了对性的歌颂以及对性的向往,这是人的本能的体现,也是人的生存需求,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需求,是人类传承的基本,这种需求被土家族用“打金钱杆”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在“打金钱杆”中虚拟的舞蹈动作、简单的节奏、直白的语言、以及羽调式与徵调式相结合的旋律无不体现了两性的关系以及人类的性崇拜。它是土家族人的朴素情绪的直接体现,因而,它长久不衰。简单的形式:“打金钱杆”活动原生态下的表演者基本形式是一旦一丑,两个性别的结合,没有管弦乐伴奏,只有打击金钱杆的节奏为其伴奏,形式及其简单。也正是这种简单的形式方便其走进千家万户。单一的音乐、舞蹈元素:“打金钱杆”的音乐元素非常单一,只有节奏与简单的旋律,但其节奏却铿锵有力,古铜钱撞击所产生的特有音色使简单的节奏具有了独有的魅力。金钱杆的肢体语言也保持着古朴风貌,非常简单,简单到你甚至可以不把它的动作称为舞蹈,但它却有地方的烙印、有地方民族的情感。灵动的节奏、古朴的动作支撑了整个表演过程,朴实无华、令人在嬉笑中回味生活的真谛。

三、结语

“打金钱杆”作为黔东北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流传至今,在它的体系里既保留了黔东北的地方文化烙印,是研究黔东北民俗文化的最好资料,给当代金钱杆的发展、艺人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与源泉,又给黔东北人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是黔东北人民的精神食粮。金钱杆被广大群众所喜爱,正是金钱杆的审美性的客观反映。黔东北民俗文化“打金钱杆”的价值在于它的原始风貌至今任然以不可忽视的态势流传在民间,且同时还以顽强的生命力延伸出新的艺术形态,现在的广场健身舞、学校课间活动均是金钱杆的姊妹艺术。一个活化石般的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得到完好的保存,就在于它的审美特征符合民间人们的审美取向,因而,“打金钱杆”的审美特征是金钱杆得以保存的最大功臣,对“打金钱杆”的审美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更好的继承这个民间艺术,同时,还可以为发展金钱杆提供准确的方向。本文在这里只是对“打金钱杆”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笔者的观点能够引来更多的关注者,为黔东北民俗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韦琴芬 单位:铜仁学院音乐系

第2篇

关键词:侗族大歌;民俗文化;种类;艺术特征

一、侗族大歌的民俗文化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广西、湖南等省毗邻的地方,现有人口大约260万,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他们依托高山溪流为天然屏障,在那里世代生息繁衍。艰苦的山地环境不仅锻造了侗族人民勤劳朴实、刚毅豪放的性格,同时也孕育了侗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逐步形成了侗族人民独有的民俗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渊源相关。民间的社会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间文艺就存在于民俗文化环境之中。民俗对民间文艺的影响除一般表现为整体效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某一文学艺术总是深深扎根于某一民俗环境之中。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这和侗族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对侗族大歌产生重要影响的几个民俗活动来进行简单阐述。

1、鼓楼民俗之影响

鼓楼文化可以说是侗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缩影。侗族建寨先建鼓楼。鼓楼主要流行于南部方言区(黎平、从江、榕江、湖南通道、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侗族大歌也主要流传在这一地区。鼓楼的功能除聚众议事、传递信息和报警外,它还是重要的娱乐场所,是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一般重大节日活动的对歌大都在鼓楼中进行,在平日里如果有外寨客人(歌班)来访,主寨的歌班也邀请对方夜间进入鼓楼唱歌。鼓楼不但是大歌演唱的场所,而且在这固定的场所不定期举行的长期的、频繁的群众性音乐活动是产生大歌这种复调音乐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象这样酷爱音乐的民族,在他们以音乐为美的寻求中,具有复调特点的侗族大歌的产生和发展便决非偶然了,之所以说它是大歌传承的场所是因为歌师们利用农闲在鼓楼休息、乘凉之机,在此向人们传授大歌,可见鼓楼对大歌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2、“外嘿”、“外顶”民俗之影响

侗族是一个团结、爱好交往的民族,有着集体作客的习惯。“外嘿”就是集体出动到另一寨子去集体做客,主寨总是热情接待。迎宾仪式既风趣又别致,既隆重又欢乐,唱“拦路歌”(侗语称为嘎莎困)便是传统的迎宾习俗的第一步。“拦路”也并非拦路,而是一种特殊的迎宾习俗,正好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幽默、风趣、豪爽的民族性格。举行完拦路歌这种特殊的迎宾仪式,主客双方的青年男女便开始广泛的、生动活泼的社交活动,以寻找配偶为目的,是群众活动、群体歌唱,这种两寨青年之间在约定的时间进行的群众性社交活动,侗家叫“外顶”。各村寨之间结往的习俗,促进了侗族大歌的繁荣与发展,增进了村寨间的友谊与团结。

3、行歌坐月民俗之影响

侗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是建立在“行歌坐月”这种古朴的社交活动之中的,他们一般长到十四五岁便开始进入这种社交活动阶段。每当夜幕来临,男青年三五成群哼着歌、弹着二弦琴或琵琶,串巷走寨去找姑娘们行歌坐月,姑娘们则聚集在“月堂”——某一姑娘家或鼓楼等公共场所纺纱、绣花等候着小伙子们的来临,互相对歌,他们用歌声来互诉衷情,选择情侣,这种习俗活动对大歌的产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4、对歌习俗之影响

谈到对歌首先要从大歌的组队情况讲起,侗族对演唱大歌的人有着特殊的要求,凡是参加大歌演唱的男女歌队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这种歌队组织情况比较特殊。侗族大歌的歌队最少要有3人以上组成,多到十几个人,歌队的成员一般按姓别分成男班和女班,其中按年龄大小,划分为大、中、小班,同一宗族的男歌队和女歌队之间不能互相对歌,这些歌队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也就是前面提到歌师“嗓嘎”,他们年青时期都是著名的歌手,老了以后就担任歌队的老师。在侗族大歌队中有一种不成文的有出有进规定,进就是充实年龄较小的成员,出是歌队中有的成员年龄大了或者结婚成家了就退出,所以歌队采取了一种阶梯式的结构,最小的只有5-6岁,最大的二十几岁,大的则以年龄而论,必须由比他小的来替补。这种组织歌队的交替进行使大歌的继承和发展有了重要保证。

5、语言之影响

侗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北部方言区包括天柱、剑河、三穗、新晃、锦屏、玉屏等;南部方言区包括黎平、从江、榕江、通道、三江、龙胜等。侗语以南部方言为主,因为南部方言保持了较为古老的面貌,侗语的声韵母比较简单但声调较为复杂,大部分地方的阴调因声母的送气与否而各分两个调,共有九个(l、p、c、s、t、x、v、k、h),其中有六个入声调(l、p、c、s、t、x),侗语声调多,多达九个调值,字调的高低是相对的,其升降变化是有规律的,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无固定音高和音律可循,又对旋律音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说起话来富有音乐感,极为悦耳动听。所以,侗族人民在自己那具有音响美的语言中,经过长期的加工、提炼创造出优美的旋律与和声的侗族大歌。

二、侗族大歌的种类

由于侗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高山溪流这清美秀丽却又近乎于封闭的自然环境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外界的一些文艺娱乐活动很难进入侗族地区,侗族人民便在这种耕作之余自然而然的去摹仿山林中的鸟蝉虫鸣,进行自己特有的文艺娱乐活动,形成了不同于一般的民俗文化,他们的音乐不受任何约束,自由地为生活、爱情、生命而歌;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的单纯朴质的生活,再加上长时间的摸索,侗族人民很自然的就会用生命的灵气和智慧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去领悟,以自然无为为美,讲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和谐,从而创造了优美的合声音乐——侗族大歌。大歌——侗语称“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又可分为四类:即嘎听、嘎嘛、嘎想、嘎吉。其中的嘎听是最精华的部分。

(一)嘎听

正如现代音乐理论家该邱斯所说:“最古最原始的曲调,说不定只是同一反复出现,其产生由于人类对于简单的鸟蝉虫鸣或别的天籁的自然自觉的反映”。这充分印证了侗族大歌嘎听的产生,说明了音乐对于自然的音响的反映。 嘎听也称声音大歌,这种歌强调旋律的迭宕,声音的优美。歌词一般短小,突出歌词之间和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拉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衬,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并以其昆虫鸟兽或季节为歌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二)嘎嘛

称柔声大歌,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三)嘎想

称伦理大歌,是一种劝教戒世为主的大歌歌种,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手段。

(四)嘎吉

称叙事大歌,多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歌词一般较长,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此外,侗族大歌亦可按性别和年龄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等种类。随着时代的变迁,侗家歌师们为丰富大歌的内容和种类,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创作出许多歌唱新生活、赞美新时代的混声大歌。

三、侗族大歌的艺术风格及其特征

侗族大歌之所以闻名全国,享誉世界,侗族大歌旋律高亢优美动听,有丰富的多声因素,节奏自由,曲式结构有自己的民族特点精干完整,歌词既有文采又富音乐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下面从四个方面予以分述。

(一)歌词特征

侗族大歌歌词内容广泛,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歌词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多是一些长篇的抒情歌(情歌)或叙事歌,内容严肃不随意,篇幅长,容量大。形式多样,揭示了古代侗族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了在一定历史时期以内人民的思想感情,弘扬了赞善贬恶的道德品质,表达了追求幸福自由的理想,同时也保留了侗族古代诗歌体文学的特征以及精炼、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从文学角度看,侗族大歌的歌词形式是由双音节向单数音节句发展,与汉文古诗歌由四言向五言、七言的发展形式相似,从中体现了侗族文学与汉族文学的密切联系。

(二)曲式结构特征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其结构特征是:节奏不固定,声部多。侗族大歌音乐,属于支声复调音乐范围,节奏一般不固定对等,既有严谨的一面,又有自由发挥的一面。据有关专家研究,三至四个声部的大歌最为常见,个别地方有多至六个声部的多声部曲调。侗族大歌是别具一格的支声复调音乐,一般由领唱、合唱、结尾三部分组成。它分合有致的和声织体与众不同,侗家歌手对这种曲式的解释是:“高声部象树枝岔,不时从主杆上分出去”,这个“主杆”也就指的是低声旋律,因为侗族大歌的合唱规律是低声部系众人齐唱,从侗族大歌这种时分时合的合唱、对唱规律中可以看出,侗族歌手们虽不懂得和声音程之类的专业词汇,源于对生活的主杆与分岔、曲与直、分与合等大自然规律的感悟,侗族大歌的复调思维方式应运而生。由低音声部担任主旋律,又有一部分模拟性的长时间拖着一个固定低音的拖腔声部;高音声部则是支声复调,使主旋律更具有装饰性、更丰富。这种动中富于变化的音乐给人以至纯至美的享受。

(三)调式音调特征

侗族大歌的音组织结构大多建立在五声音阶为基础的羽调式上,它多半用二声部合唱,大小三度的和音是侗族民间合唱风格特征的主体音程,广泛的被采用,常以宫―羽、角―宫、徵―角的结合式出现;其次,纯四度,纯五度的结合也较频繁,由于侗族大歌几乎都是羽调式,所以它的纵向结合多系侗式小主和弦的和音;有时大小六度、大小二度、小七度和声音程的使用也很频繁。突出调式支柱音中低音部和高音支声复调色彩音是侗族大歌歌曲音调的主要特征。

(四)演唱特征

由于侗族大歌的曲调异常复杂,演唱风格上也因地因人而异。

1、根据侗族大歌总是一人独唱高声部、众人合唱低声部的主要特点,侗族大歌有明确的声部区分,声部之间的关系是领唱与合唱的关系。侗族民间称高音声部为“雄声”( soh seit)或“高音”(soh pangp),称低音声部为“雌声”(soh meix)或“低音”( soh taemk)。为什么用“雄”和“雌”来表示高音和低音呢?民间有这样的解释:公鸡叫,声音又明又亮;母鸡叫,声音又低又平。形象地道出了侗族大歌的声部关系。低音是高音产生的基础,也是歌曲的基本旋律。换言之,高音则是低音的派生部分,永远由一个人或流独唱。所以,民间歌队一经组成,歌师就要在队员中培养一个至三个固定的领唱,即唱高音的人。领唱的任务是:①领唱“歌头”和每“同”唱词的首句;②在歌曲进行中唱高音声部;③若衬腔部分长大,可二人或三人轮流演唱高音声部,既可以轮流换气,又起到音色对比的作用。除领唱人员之外,其余的人员都唱低音,领唱人员不领唱时也加入低音声部。这样,就形成领唱与众唱相结合的二部合唱,也是侗族大歌的基本形式。

2、除以上介绍之外,在声音大歌演唱时则有所不同,每“同”都有一个比较长的衬腔,唱衬腔时主旋律在高音声部,由唱高音的人员轮流独唱,低音声部用持续低音“6”衬和,旋律优美,多声效果丰富。因此,人们都说声音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侗族大歌的精华。

3、侗族大歌在演唱时均无指挥、无伴奏,演员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很自然地进入到所要演唱的声部位置,即低声部或高声部,配合默契,天衣无缝,充分地体现出侗族人民自成一体的音乐体系和独具特色的表演天才能力。

以上几点是侗族大歌演唱形式上的主要特征,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民歌而独具特色的重要标志。

四、结束语

侗族是一个古老、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他们生存、发展,延续至今,因为以前没有独立的文字记载,许多优秀侗族的文学艺术、劳动技术、人生哲学等都只能以“歌”的形式保存下来,都隐含在“歌”里面。音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血脉,也是一种文化意志的灵魂。它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民族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财富。学习侗族歌曲,研究侗族歌曲,能更好地了解这个古老、伟大的民族,从而吸取优秀的民族文化,为祖国的繁荣,为民族的进步,为全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侗族大歌通俗挚朴,优美动人,犹如山间的清泉,永远淙淙流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侗家人。“歌”是组成侗族人民生命的一部分,它的原生性是民族文化本质的体现,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亦是世界音乐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侗族大歌不仅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音乐文化的瑰宝,为全人类献出了一份厚礼。

本文就侗族大歌的民俗文化及其艺术特征以及种类、词曲特点进行阐述与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传承弘扬侗族人民的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吴浩,张泽忠.侗族歌谣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08.

第3篇

关键词:传承;发展;民俗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140-02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民俗文化的内涵

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继承和发展而成的民族文化”。简要地说,民俗文化就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文化。

民俗文化有着很深的内涵,其涵括的范围很广。根据钟敬文先生的观点得知,民俗文化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

物质文化是由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工艺制作等物化形式,以及主题在物化过程中的文化传承活动所构成。例如,民居形式、服饰传统、农耕方式等,都是物质文化的内容。

社会组织是指人类社会集团中氏族、家族、宗族、村落、乡镇、市镇,以及各种民间组织的总称。当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固定下来,作为维护民间人际关系的纽带时,便成为了民俗文化。

意识形态是在物质文化和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文化,涉及宗教、伦理、礼仪和艺术等。

口头语言是人际关系的媒介,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民俗。

2.民俗文化的特征

民俗文化的特征是从民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民俗学的专家对于民俗文化的特征描述有所不同,但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大特征:

地域性。地域性是指民俗文化的存在方式,是指民俗文化是某一个地域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存在于区域之内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集体性。集体性是指民俗文化是集体或群体所共有,在共同的民俗文化圈中,人们所表现出共同的文化指向、愿望、意识和心理特征等。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还体现在它是由集体创造、集体享用、集体保存和传承的文化。

传统性。传统性是指民俗文化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地域的融合而形成的,是被人们普遍接受和传承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轻易不会发生改变。民俗文化的特色正是通过这种稳定性与传统性表现出来的。

动态性。一般情况而言,在社会不太发达的时代,民俗文化确实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俗文化在时空中传承、扩大和演进时,也避免不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甚至消亡等现象。因此,民俗文化具有与其稳定性相联系的一种动态性。

二、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民俗文化在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维护新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民俗文化产生于本土,反映了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历史,特别富有活力和渗透力。民俗文化还适合农民群众认知的方式和审美的习惯,会让农民群众在接触的过程中有一种亲切感。因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除去主流文化的重要影响之外,民俗文化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村文化的主要形式。民俗文化是根植于农民群众的,是农村群体所创造的,因此,民俗文化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农村文化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的实践。民俗文化能够极大地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使得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得到创新,并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民俗文化具有传统性及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其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还起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民俗文化在无形中填补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空白。新农村文化建设正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的创新建设,民俗文化充分发挥了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文化的发展也规范着经济发展的方向,促使着它的发展。民俗文化的发展需要经济基础,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产生与发展的。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农村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民俗文化资源,把本土的民俗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可以开创新农村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有效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并且把市场机制引入民俗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民俗文化建设与发展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

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整合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为社会转型提供认同的基础,从而可以减少、避免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震荡以及不确定性。因此,民俗文化对群体乃至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起着整合与促进作用。

民俗文化具有维系功能,即其作为一种传承的文化,被后代不断地继承与发展,由此而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从而维系了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

民俗文化还具有规范族群行为模式的能力,可以使一些行为方式成为一种群体的模式,使生活在同一农村风俗文化区域的人们的社会生活保持和平稳定和正常有序,从而使整个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因此,民俗文化对整个农村社会群体的稳定、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很大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民俗文化能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团结的社会氛围。

三、传承与发展农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农村的基层领导干部文化意识比较薄弱,在思想上认识不到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着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内涵没有准确的把握,往往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一味地只是强抓经济的发展,进而忽视了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政府政策、资金投入不够

在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上,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不配套、不完善,甚至有的不明确。而且,无论是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提供经营管理人才方面,政府投入的资金都远远不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3.民俗文化人才的缺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文化方式层出不穷,导致了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冷落,人们不再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得民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乏力,而后继的民俗文化接班人不足,最终使得民俗文化的传承青黄不接,出现了断层现象。

四、采取积极的措施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1.强化民俗文化意识

首先是基层领导干部要强化自身的民俗文化意识,深刻认识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其次是培养农民群体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农民群体应该意识到,民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服务于农民群众的,而农民又是民俗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因此,无论是基层领导干部还是农民群众都必须强化自身的民俗文化意识,认识到民俗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在当前发展的形势下,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项惠及后代的历史工程。如果保护民俗文化方面的立法不足、体制不健全、机制不顺畅,必然会影响民俗文化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要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持久规范。这就需要加快健全民俗文化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民俗文化保护政策。

政府还要大力加强并且完善对于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资金扶持政策。尽量完善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3.重视民俗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发掘

农民既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俗文化的继承者,更是民俗文化发展的主角。因此,培养与发掘更多的本土民俗文化人才,带动广大农民群众重新认识与喜好当地的民俗文化,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发展民俗文化产业

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利用民俗文化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可以在农村中发展民俗旅游,在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的同时还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可以开发一些品质高的民俗文化产品,树立品牌的形象,以产品来引领市场。因此,把民俗文化融合到市场经济中去,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创造经济利益,从而有效地促进新农村的发展。

5.转变观念,创新民俗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的民俗文化已经与现今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冲突,所以,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要不断地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不断地赋予这种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把新的观念融入到民俗文化中去,在创新中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只有这样,民俗文化才能长盛不衰,被广泛传播。

由上分析可知,民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传承、发展与保护民俗文化,才能真正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钟敬文.钟敬文谈中国民俗[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3]王海音.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J].百家论坛:戏文,2007(4).

[4]曾维亮.新农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保护关系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6).

第4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现状;对策

民俗文化是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都蕴藏着特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内涵。[1]学者们对其概念、特点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市场开发利用的状况。已有的对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系统概述,现对已有的关于民俗文化文献作一介绍和评述,了解学界研究动态,为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下面从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市场开发利用意义、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等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作一评述。

1.民俗文化的概念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3]菜志荣则在其文章中提出,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3]著名学者钟敬文强调,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简称。[4]

综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概括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人民生活不可分离的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繁衍历史、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容的文化,并随着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以不同的载体流传至今的宝贵文化。

2.民俗文化的特点

蔡志荣认为民俗文化是最草根、 最朴素、 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文化,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3]鲁芊在提出民俗的内部属性大体上显示出三个特征:即民族的区别、阶级或阶层的差异、以及全人类的共通性。[6]尹伊君,王国武总结出,民俗文化作为生活文化,具有群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寄托性、形象性五大特征。[7]杨静如认为民俗文化具有内容广泛、形式丰富、雅俗共赏性、独特性的特征。[5]

综合来讲,许多学者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从各个角度都出了不同的观点,总结其中所言,可简单概括为历史悠久、范围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具有民族特色、贴近人民生活。

3.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之后,文化建设的新正在涌起。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力培育并开发文化产业等等,无一能离开民俗文化。[7]民俗文化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还具有增强人民文化认同、城市建设、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3.1维护社会生活稳定,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

作为一个群体或者阶层共同遵守和具有的规范,民俗起到了维系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纽带作用。[6]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无形中扩大了民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覆盖率,间接地增强人民文化的认同感。

3.2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

张月婷认为民俗文化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民俗文化是塑造特色城市文化的基础,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源依据,是一种地方文化价值,能转化出新的价值。[2]杨静如提出,民俗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论是投资经商还是旅游考察,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情况。[5]

3.3对国家经济有促进作用

谢科提出,民俗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民俗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8]曹瑞琴强调,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9]

4.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4.1民俗文化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

4.1.1在影视传媒业中的运用

在《试论我国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在广告业,许多广告商通过在重要的传统节庆前夕推出广告和在广告中运用民俗吉祥图案以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表现广告主题、提高视觉效果。[10]“功夫”和“熊猫”两个民俗文化符号被外国人拿去后,通过艺术的再加工市场化运作,使《功夫熊猫2》获得了市场的青睐。[11]

4.1.2在餐饮业中的运用

餐饮业也利用节庆做营销活动。许多饭店还将民俗技艺融入饭店营销当中,推出传统的曲艺表演项目,如木偶戏、皮影戏等。[12]

4.1.3与旅游业相结合

这其中结合的最好的当属旅游业,无论是民俗主题公园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俨然已形成产业。董祖斌,冉红芳提出在全国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13]

4.2主要问题

我国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我国的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水平并不高,且在市场开发利用过程中,与民俗文化本身的保护也产生了冲突。

4.2.1市场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产业化运作

上海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的学者强调,我国民俗文化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有三点问题:产业化意识不强,对民俗产业的开发价值认识不足。市场机制不成熟,集约化程度低。产品开发度不足,缺乏文化创新与内涵提炼。[14]

第5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旅游开发与保护;宝山石头城;纳西族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转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二、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俗,就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民族文化。民俗的传承,保证了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繁荣和长久性;民俗的变迁,是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在当代仍然有其极重要的价值,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作用。

(一)传承中华文化,是传统文化载体

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赓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

(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

在民间,深藏着博大雄沉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中华民俗文化。

(三)维系民族团结,团结中华民族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寄托民众情感,调节大众心情

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如教化人心、匡正风气等功能。

(五)现代产业利用的资源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早已为旅游业所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同时,它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变迁总的状况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一)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农历七月十四、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即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味道淡化和洋节越过越热闹。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来无人。

(二)民俗文化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

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2.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

很多地方民俗文化被注册成商标并运用于商业操作。例如被称为“铜鼓之乡”的河池没有注册铜鼓商标,但远在北京、上海、广州就纷纷有人抢着注册铜鼓商标。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3.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

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4.粗俗文化遗毒未尽

有些地区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宝山石头城纳西族民俗文化资源

宝山石头城是全国不多见的建在石头上的城市,也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集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

纳西族的男人一般是汉人打扮,只是脚上穿的是马靴,但女人们穿的都是纳西族的典型服式――“披星戴月”。所谓“披星戴月”,就是头上带着七个手工缝制圆形垫子,代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后背披一块羊皮,前面系围裙,加上各种颜色的花边修饰,华丽但不张扬。

宝山石头城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就东巴文化而言,东巴教有“四大派”之说,其中的一派就是“宝山派”,指如今丽江宝山、奉科、鸣音、大具这几个乡的东巴文化,因上述地区在历史上属于宝山州,因此称为“宝山派”。在这些区域里,很少受到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保留得比较完整,因此,“宝山派”对纳西族东巴教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950年以前,仅宝山行政村(今宝山村民委员会)就有40多个东巴祭司。

石头城的居民十分重视祭祖,一年祭祀两次,在农历六月的祭祀称为“塔补”,农历七月半举行的祭祀称为“波敬”。

除了祭天、祭大自然神“署”等这些纳西族传统的节日外,宝山石头城的纳西人还保留着一些丰富多彩的节庆,如“洗牛角”, “喊谷魂”等。

在石头城的夜晚,经常听到歌声,那是一种舞蹈伴奏音,而这种舞蹈,纳西语叫“打跳”,是纳西族特有的一种舞蹈,以前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而纳西族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也是通过“打跳”这样的方式相互认识甚至私定终生。现在有游客到村子观光旅游了,所以村民不定期地会自发组织到一起进行表演,作为一个旅游项目。

一块0.5平方公里的巨石承载着纳西族1300多年的历史。在风雨洗刷后,更清晰地表达着纳西族的点点滴滴。自纳西族先民在石头城聚居,完成了从游牧到畜牧农耕文化的转变,到经济发达、信息畅通的今天,石头城依然以它原始的面貌屹立于此。

五、宝山石头城纳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宝山石头城拥有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将成为政府重要的任务。

政府应该将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实施总体规划时又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一落实,政府更加注重通过政策和立法手段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使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迅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尊重民间文化传人,加强培训,建设好队伍,建立人才库。面对濒临失转的民俗文化,文化传人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被世界公认“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面临着使用人数越来越少的尴尬境界,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学校在中小学阶段创建双语教学班并创建纳西东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纳西于东巴文化。

关注生态建设,建立民俗文化“保护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应在石头城周边建立宝山石头城纳西文化民族博物馆,建成以后成为云南纳西人民文化中心。建议在宝山石头城、丽江、玉龙等纳西人民聚居的地方建立“纳西族自然生态保护区”,对纳西族民俗文化进行集中式保护。

政府应该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宝山石头城实地考查,参加民俗文化发展规划,为石头城开发保护民俗文化献策献计。与大专院校(特别是民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基地,一方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挖掘和记录,另一方面也对当地文化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扩大环江民俗文化在外界的影响。

结论

民俗文化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民俗文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跟应该注重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注重经济效应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效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保护有法可依,让民俗文化健康发展。相信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及努力,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保护肯定做得很好!(沈阳师范大学2008级旅游英语;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 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年12月4日.总893期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百度百科

[4] 冯骥才《关于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穿墙网

[5] 国家民委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6] 马树春《论民歌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9卷第2期

[7] 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年12月15日.总896期

[8] 大河网-河南日报――《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之根》

[9] 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29卷第5期

[10] 南国早报――《警惕“民俗”被“低俗”化》

[11] 天添资源网――《反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6篇

关键词:民间民俗;群众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

在现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徜徉在科技的海洋。人们不再像以前科技不发达的时候,娱乐全靠看演员面对面表演,或者只有上集市上才能看到杂技表演者的表演。现在许多娱乐都可以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实现,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变得多样起来。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些文化宝藏来不及登上时代的大船,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该文就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开探究,呼吁大家保护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

1民间民俗文化不断地发展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每个时期的文化发展水平,就体现了当时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说文化和经济基本上是挂钩的。一个时期的经济水平如何,完全能够从文化发展水平看得出来。比如,在和平年代,文化发展水平基本比较高,因为和平年代大家都吃饱穿暖,温饱问题解决了,就会思考更高层次的问题了,那就是会想着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再比如,在战乱的年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个时候天天打仗,饭都吃不饱命随时可能会没有,谁有闲余时间去提高文化呢?由此可见,了解了前人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基本上就可以窥探过去古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把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1.1传承民间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共有的文化。有文化的产生就必须要有传承,要不然这个文化就会失传。而群众就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作用。只有通过群众的口耳相传,代代流传,有许多古时候的民间民俗文化才能够被传承下来,呈现在当代人的眼前。群众文化大多都是大家共有的文化,而传承民间民俗文化就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群众文化的作用,但是传承也有失误的时候,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难免会出现误差,但出现误差的传承依然能够让我们窥见当时年代的辉煌。

1.2传承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之路

中华上下五千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人们不知道给我们积累了多少文化的精华,可是现代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快餐文化,对古人留下来的民间民俗逐渐遗忘。中国好好的传统节日不去过,反而要去过外国的节日。还有多少人记得“小年”这个节日?大多数“00后”估计只知道外国的平安夜、圣诞节。而我们中国有许多像节日一样的民间民俗文化渐渐被人遗忘。说起中国画、工笔画,又有多少人了解,大家现在所熟知的大概都是水粉画、油画之类的绘画技巧吧。还有关于技艺方面的,有许多民间老艺人,因为找不到静下心来学习技艺的弟子,而导致手艺失传。大家也许看过“变脸”的杂技,只觉得好看精彩,又有谁知道这个技艺也快要失传?还有用复杂手法制作出来的油纸伞,古朴又美丽,但是又有多少个人关注过它复杂的制作过程?现在民间民俗文化在渐渐没落,要想发展群众文化,就必须先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传承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之路。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的确很艰难,但是万事开头难,做好第一步之后接下来的就都容易了。而发展群众文化的第一步其实就是开展娱乐文化活动。毕竟娱乐文化活动最接地气,最容易将群众聚集在一起。而且现在大家最感兴趣的活动估计也是娱乐文化活动。可以先从老年人入手,可以以广场舞或者打太极的活动将老年人聚集起来,然后慢慢将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思想渐渐渗透到老年人当中,老年人应该会更容易接受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思想,毕竟许多老年人也是从封建社会走过来的,对许多民间民俗文化可能会了解得更加全面。然后再由点到面,再慢慢向中年人、青年人以及儿童传播民间民俗文化,发展群众文化的思想。娱乐文化是最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让彼此熟悉起来。所以开展娱乐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打入群众内部的切入点,是一个发展群众文化的绝佳办法。娱乐文化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将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思想渗透到群众中去。

1.3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动力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群众文化也不例外,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即民族性和民主性。因此,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切不可将这两大特征丢失,否则将不再具有文化意义。且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使其快速地传承下去,达到又好又快的效果。

1.3.1发展群众文化中的继承从字面上也不难理解,群众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群众文化来源于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又寓于群众文化之中。因此,群众文化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传承性。受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传统的群众文化的发展较为缓慢,或者说举步不前,甚至可以说呈现出倒退趋势。另一方面,群众文化还有一个相对的特征就是独立性,简单理解为即使经济体制瓦解甚至灭亡,群众文化中优秀、突出的部分仍然可以被传承下去。由于人们过度的依赖于电子科技产品的使用,导致民间民俗艺术文化严重缺失,久而久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就会变得很淡薄,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未来的每一代人,他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科技产品的味道,民俗文化的发展将更加困难。且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式又过于单一,对两者文化传承的积极性不高,无法完全融入进去。再者我们在传承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文化衍生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淘汰,也要适当的做些借鉴。例如,在商周时期,人们会举行一些祭祀活动,虽然现在这种文化已经不存在了,但也说明了我国的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应该保持理智的态度去看待这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审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3.2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是无数的积累、创新和扬弃的过程。因此,群众文化的创新,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方面是内容的创新。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也是容易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组成元素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是形式的更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同时是思想交流和表达的渠道,要求我们要学会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更新。而无论是从本质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要保证两者的辩证统一性。

2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方式

2.1通过旅游业来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娱乐项目的建设。不难发现,旅游业在近几年的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人们工作之余必备的娱乐项目了。尤其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乡镇旅游是一项高度放松的活动,让他们在身体得到享受的同时,精神上也得到很大满足。笔者想绝大多数人喜欢旅游的原因无外乎是欣赏美景,而这恰好为民间民俗艺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渠道,所以,民间民俗艺术文化相对浓厚的地方就更适合发展旅游业来传播当地的文化了。但是,凡事都要掌握适度原则,过犹不及,虽然要发展商业化,但是也不能过于商业化。要在保证当地居民收入的基础上,更加地注重文化的传播,而不是商业的发展。

2.2适度整理、加工及规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和群众文化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看它相似的、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其缺陷的一面。而对于两者文化,我们不仅要了解其精髓所在,还要了解其缺陷所在,然后通过合理地挖掘、整理,将其发展传承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民间民俗文化中优质的部分,要进一步整理和挖掘,而那些不太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则可以淘汰,推陈出新,将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

2.3依靠民俗文化资源,造就地方文化品牌

所谓民俗文化也就是蕴含着传统的文化,是对过去精神和文明的一种别称。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飞快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节奏飞快,如果想要将这些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首先要保证它能与时俱进,因此,我们需要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创新,加入一些与时俱进的元素。不难发现,在近些年,我国的GDP总值上升得很快,也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改变都将民俗文化的发展推向低谷,使它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创新才能让其继续传承下去。民俗文化既然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其创新当然也不只是简单的加入一些新元素就可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其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将现代工艺和技术融入进去,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接轨,变成一种群众文化,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随后才能延绵不断地被传承下去。例如,我们可以将民间艺术品发展为工艺品、在乡俗风情较浓重的地方开发旅游景区、将民间文化列入世界文化范围内以及利用网络来发展民俗文化等。虽然群众文化是财富的源泉和保障,但民间民俗文明才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将民间民俗文化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才能将群众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此来造就地方文化品牌。

第7篇

论文摘要: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以阅读教学为起点,将民俗文化资源延伸至写作教学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开拓语文学习的视野。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流传积累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承载着这个民族独特的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孕育下,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沉淀和展现。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充分关注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

一、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作家在营造他所关注的艺术世界时,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以文学的方式将他所体验过的民俗文化、感受过的民俗风情通过文本表达出来,描绘出作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文本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角度领悟课文内涵。

以鲁迅、老舍、沈从文为代表的具有觉悟意识的现代作家,不约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为探讨国民性问题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发展的骨架,将民俗文化穿插在整个作品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当地的民俗现象,就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1]。

无论是《祝福》中的浙北民俗,《茶馆》中的北方文化,《边城》中的湘西风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融入作品中,当这些作品被编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不能忽视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与文本研读之间的纽带关系。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课文内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视角来还原文本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资源是通过时间背景来表现。在对此类文章进行研读时,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现的民俗文化中有关传统时令节日的描写,从这一侧面来补充对作品主要思想与情感的理解。例如鲁迅所写的《祝福》中多处描写了全家准备“年终大典”这一场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与人们热闹准备祭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人们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小姑在离别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的初七是指牛郎相会的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之日;下九是指古代农历中每月十九,是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这段话展示了刘兰芝与小姑之间的难舍难分的情谊,与焦母拆散他们夫妻的所做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层次分析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鲜明形象是离不开所在时代、社会环境影响的。作者要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不光需要依靠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会借助对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描写。而在这些细节中就会渗透进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特征,这就是将人物形象进行民俗化。一方面是对人物出场的服饰的民俗化描写,另一方面是对人物语言中所使用的词汇进行民俗化描写。如果重视文本中的这些民俗化的资源,则能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产生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够扩展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候的思路,以一个新鲜的文本研读视角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重从细节上去理解人物,回归文本的内涵来讨论阅读感受,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鲁迅在对民俗描写刻画的同时,始终把人物置于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中,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3]例如《祝福》中对祥林嫂出场的两次服饰的描写: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以及红头绳,这些都是传统民俗中的“寡妇”装扮,祥林嫂的苦难命运也就从这一细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为之后她被禁止参与祭祀准备做了铺垫。这身装扮也成了祥林嫂在当时社会生存所背负的负担。如果教师和学生留心其中包含的这些民俗文化信息,就能从侧面更深入具体地来理解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

《茶馆》中的对白有大量的北方方言和俗语,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老舍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就充分利用语言来显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与地域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使这些人物鲜活并真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这些不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更好地解读语言背后所隐含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多渠道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民俗文化不但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而且也是深厚的文化知识的积沉。这些知识不仅仅局限在文学的范畴内,而是涵盖天文、地理、生物、建筑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应从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教学中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这一问题。对待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要利用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强调学生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而对学生来说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只能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事实上学生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而是不善于发现并抓住它。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民俗文化的发现意识与欣赏能力。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带领学生寻找和体验身边的民俗文化资源。要让学生带着兴趣与好奇不断在生活中发现与积累民俗文化素材,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写作素材的积累能力。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新课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阅读量要求,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质量水平,究其原因不仅仅集中在家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以及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提供精心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不知道要读什么,怎样读,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更多地选择一些作文范本,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照搬照抄一些范文,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所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在指导时不妨引进一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书目。

信息化时代,更强调个人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注重这一目标的培养。语文作为一种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更应该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科学能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这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内容正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与推崇,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节而冷漠我国传统节日就是一例。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3]民俗文化资源不仅仅是一笔文化财富,也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笔重要的教育财富,要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第8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档案化保护

近年来,我国民俗文化保护及研究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提出了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博物馆、参与式保护等实践模式和保护理念,但由于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认识上的偏差和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已有的保护模式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原有的保护模式之外,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探索新的保护方式成为民俗文化领域十分迫切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民俗文化的档案化日益受到民俗文化保护部门的重视。

一、民俗文化档案化保护的动因

民俗文化档案化是指依据档案学原理,通过文字、录音、摄影、录像及数字化等记录手段将民俗文化转化成档案予以保存,并以之为依托加以再现、复原和创造的过程。民俗文化档案化为民俗文化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维和视野,这一理念与实践方法的出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民俗文化多样化保护的客观要求

民俗文化档案化保护命题的提出,首先是构建完善的民俗文化保护体系的需要。从实践来看,在几十年摸索与借鉴过程中累积起来的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博物馆、参与式保护等模式,对于保持我国民俗文化及其生态空间的相对稳定,并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新的形势下,其内在的不足与缺点也逐渐凸显。作为一个开放的文化系统,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要与外在环境发生着各种交流与碰撞,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兴起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外来商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渗透到民族地区,打破了当地文化赖以生存、传承的独立、封闭格局,对民族文化地区产生强烈冲击,使得民俗文化即使在上述模式的保护之下,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弱化、衰微乃至消亡现象,亟需我们在原有的保护模式之外,寻求一种更为持久有效的民俗文化保护模式。文化财产积累主要靠人类“共识符号系统载荷”的社会信息。[1]从文化与文献的关系考察,无论哪一种形态的文化都可以转化为文献的记载。而档案与档案工作,正是物化的记忆与记忆的物化。面对在诸多努力之下仍将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我们唯有通过文献将其物化,有目的、有选择地加以固化、保存,与其他保护方式相结合,构建起更加立体、完善的民俗文化传承体系,使其得以超越个体生命和时空范围的局限,成为社会群体的记忆,绵绵不绝地无限延续。[2]可见,民俗文化的档案化保护是应对当前民俗文化保护困局的迫切需求和现实选择。

(二)新形势下档案部门转型的需要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民族记忆,传承民族传统,强化民族认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档案部门是保存和管理国家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保护民俗文化,是档案部门的基本使命,也是其文化属性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长期以来,我国档案部门参与文化建设与保护,其着眼点往往过于突出文化的政治性、历史性,且多以汉族文化为,这种文化中心主义视野下的民族文化构建由于缺乏趣味性和草根性,离社会日常生活较远,很难获得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同与参与,在民主化、市场化、多元化的社会趋势下,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而,以更加民本、人文的姿态来参与民族文化建设,实现由国家范式向社会范式的转型,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档案部门适应社会变革和档案服务生态变化的必然选择。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及档案部门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档案馆(部门)所保存的不仅要涉及政府的职责和保护公民个人的权益,而且更多地还应为他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和集体记忆”。[3]这种根源感、身份感和集体记忆的提供离不开档案部门对民间生活百态的聚焦、关注与收集。参与民俗文化保护,深化档案部门的文化建构在新形势下由以政治文化、士文化为主向与民本文化、乡土文化并重的格局转化,构筑具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的社会记忆体系,既是对档案机构身份本质和使命的理性回归,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部门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途径。

(三)信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可靠的

术支撑

从文化向档案转化的过程及其特征来看,民俗文化的档案化首先离不开相应的记录技术和档案管理经验的支撑。民俗文化的档案化保护,其核心与难点即在于保存民俗文化的活态场景,即对民俗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的动态、全景记录和呈展。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及其组合在内的多种记录手段。以往的民俗文化传承与记录多以文字、录音、摄影为主,其所形成的载体中,书籍的生霉、录像(音)带的老化、录像色彩的蜕变等,都会不可避免地使所记录的民俗文化信息出现失真,[4]加上记录手段固有的缺陷,难以起到既传形又传神,全面完整地呈现民俗文化各个侧面及其生存环境的目的。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这种局面。在信息化环境下,数字化的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技术为民俗文化信息的采集提供了全新的记录手段,使得其能够真实、形象地捕获民俗文化的全部场景;而数据库、磁盘阵列、光盘塔、光纤和网络连接以及一系列相关规定、协议则为民俗文化的存储、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把诸种民俗文化物象编辑转化为数字化的文本、图像和影像,保存于数字磁盘、光盘等物质介质中,而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数据库来管理和利用,实现传统意义上的保护方式所不能达到的展示要求与保真效果,[4]全景式地展现民俗文化的不同侧面及其变迁过程,使民俗文化得到安全、长久保存,为民俗文化的研究、保真或复原提供真实依据。不仅如此,借助于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还能实现民俗文化跨时空的大范围传播,改变民俗文化因受外来强势文化冲击而面临的传播颓势,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这些,都将有力提升民俗文化保护的整体水平。

二、民俗文化档案化保护的原则

民俗文化的档案化保护是一项任务繁重、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的文化记忆工程,要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保护的目的,需要一系列科学原则的指导。

(一)持续协同原则

民俗文化是各民族民众在其日常生活中相沿习成、深度共享的生产生活形式,具有地缘性、复合性、开放性等特点,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民众的日常生活本身。这就决定了民俗文化是一幅活的图景,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生活的变迁而不断地演化、嬗变。要达到用文献载体准确、完整反映民俗文化历史演化过程全貌的目的,实现对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就需要包括档案部门在内的相关机构对民俗文化进行动态、持续的关注与跟进,不间断地实施记录,这样才能保证记录的全面性和持续性。同时,民俗文化的档案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档案机构、文化组织、技术部门以及当地社区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与密切配合,形成职能清晰、分工合理、协同高效的多元主体合作体系,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民俗文化档案化保护的恰当性和有效性。另外,从构建民俗文化保护的立体体系的角度看,民俗文化档案的建立必须注意与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局面,才能发挥保护民俗文化的最佳效益。

(二)全面多样原则

全面多样性原则指的是对民俗文化的档案化转化除了需要持续跟进以保持时间序列的连续之外,还在于民俗文化档案构建、征集的完整性。换言之,就是要在民俗文化的横向层面,力求整体多元、广阔覆盖,构建起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全景图,力争全面、综合记录、反映民俗文化的各个层面。从民俗文化的构成来看,民俗文化的档案化记录既应包括民众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及房屋建筑等具体文化形式,更要注意记录、跟踪影响民俗文化变迁及其效果的文化生态场景。从民俗文化档案的构成来看,则应根据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及其保护的具体需要,构建、征集多种形式的民俗文化档案,既要有文字形式,也要有图像形式,还要有多媒体档案等,做到形象生动,趣味突出。具体到某个民俗文化物象的保护、开发方面,则应对其发现、识别、认定、保护、开发等过程进行全程记录,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

(三)差别平等原则

以往的民俗文化保护

、开发,参与主体往往是政府、企业等“外来者”,这样的参与模式很容易因立场和视角的差异而忽视当地民众的感受和意愿,引发真正的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缺位,造成在保护客体与对象(轻重缓急,有无必要)的选择上的失误和失衡。民俗文化档案化保护应破除这种文化中心主义的禁锢,树立差别平等的理念。坚持每种类型、每个地区的民俗文化都有受到保护的权利,都有受到保护的机会,不管是什么民族,生活于何处,起源于何时,只要是其形成的民俗文化,这种公平对待的权利和机会就应得到保障。同时也应该看到,不同的民俗文化由于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保护需求,在档案化转化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特色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式,体现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原则。易言之,民俗文化的档案化决不是要搞平均分配,而是要在不同民俗文化的情况特征和保护要求之间寻找适度平衡,做到合情合理,实现保护效益的最大化。为此,要在追求全面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优先关注那些最具原始性、典型性和濒危性的民俗文化,首先实施记录和抢救。并且,这种评价与选择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当地民众的广泛参与充分考虑当地民众的情感和生活需要为前提。

(四)易获取性原则

民俗文化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民俗文化生态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因此,保障传承民俗文化主体的当地民众的信息获取权利应该成为民俗文化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基本目标。这就要求,首先要保障民俗文化档案在物理上的可取性。在保管、利用过程中树立平等、开放、服务的理念,保障本地区民众能方便进出民俗文化档案的保管场所。在民俗文化档案的载体选择上,多选择cd、磁带、dvd及图书等,方便民俗文化信息的流通与传播。其次,要保障民俗文化档案内容的易获取。在民俗文化档案库的构建过程中,应充分照顾本地民众的语言特色和风俗习惯,引入双(多)语字典,使用民族语言,在民族地区民众的参与下建立便于检索和浏览的档案数据库界面和开放的元数据框架,方便地区民众对民俗文化档案的表述、查询与利用。[5]此外,在民俗文化档案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建立长效的标准化规范,包括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描述语言的标准化、著录规则的标准化及通信规则的标准化等,将有利于促进民俗文化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扩大对民俗文化信息的获取。

参考文献:

[1]蔡俊生,韩林德.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杨毅,张会超.东巴文化之档案化探析[j].学术探索,2006,(1).

[3]特里·库克.189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m].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北京:中国档案出版,1996.

[4]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5]胡立耘.本土知识数字化的伦理考量及建设原则[j].宁夏社会科学,2009,(1).

第9篇

风水学也很注重水。水是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关系到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在《葬经》中有言:“气遇风则散,遇水则止。”水与气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好水的地方地气旺盛,动植物的种类及数量繁多,生态系统越趋稳定,环境质量就越好。因此风水学还拥有一套对于水源的水质情况、水文变化、走向及形式的调查方法,并对各种情况做出了科学的总结和描述,并给这些微地形加上了一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词,来迎合和满足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如适宜落址的玉带局和不适宜落址的反弓煞局(见图1、2)在布局方面实践的科学性我国地处北半球,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季主要受东南暖湿季风的影响,冬季主要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因此风水学在城市、村落和住宅的布局上主要强调的坐北朝南的格局。朝南会获得更多的阳光,以起到提高室内的温度、杀死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和通风的作用,背北用墙体以抵挡冬季西北方向的寒风,保证冬季室内温度。《地学批南》中载:“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是无妨。向西向北所受都凉风寒风,谓之明风,直有近案这兰,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衰败了稀。”这就是说建筑要在格局上避免西北风[2]。

2风水学的民俗文化性

风水学除了上述具有科学性的部分以外,受时代认知局限性作祟而被当下国人看作是封建糟粕的内容恰恰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不应该予以评判和否定。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7]。中国民俗文化因其地域经济与民族历史文化构成的原因,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文化特征其主要特征有多元性与复合性、阶层性与地方性、神秘性与实用性、稳定性与变异性[7-8]。在这些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归纳总结了中国风水学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所具备的以下3大特征。

2.1民族性

一种民俗文化的产生、传承、发展和演变离不开其所植根的地域经济与民族历史文化构成的土壤,这就使得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民俗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性和复合性的特征[7]。风水学是古代华夏民族在中国这片大地上与大自然经历了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生产实践而发明并演化形成的,它的天人合一等诸多思想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信仰和对天、地、人三者关系认知的高度。因此风水学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所形成的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民族性(见图3)。

2.2共享性

风水学的共享性主要表现在认同性和实用性2个方面。所谓认同性是指风水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被广大中华民族所认可和遵守。所谓实用性是指风水学在中国的这片大地上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服务了数千年,人们依赖风水展开了生产和生活。直至今日尤其是在港澳台地区不管是丧嫁、营业还是住宅建设时都会请一些风水先生前来查看风水,选择吉日以满足民众趋吉避凶的心理。风水学服务了民众,满足了各阶层民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这种共享性使得风水学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不管它表现的有多少神秘和奇异,都不能磨灭其所发挥的作用。

2.3传承性

传承性是任何一种民俗文化得以流传和发扬广大的重要方式及特征。风水学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其传承性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和变异性2个方面。

2.3.1风水学传承性中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当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是中国民俗突出性格表现之一[7-8]。风水学传承性中的稳定性主要是由两大因素所以决定的:其一是风水学所根植的文化基础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一个大陆型农耕文化的国家,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发展,发生了几十次大规模的王朝更迭战争,但我国的农业社会的基础和性质并未发生动摇,因此植根于我国农耕文化土壤里的民俗文化风水学就得到了相对稳定的传承。其二是风水学所倡导和推崇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与民众保持着一致性。中华民族创造了我国的农耕文化,而风水学又根植于这种农耕文化里,因此风水学所倡导和推崇的价值观、思想体系和中华民族的信仰、文化基础是一脉相承的。另外,风水学共享性中的认同性和实用性也为其传承的稳定性提供了思想保证。

2.3.2风水学传承性中的变异性变异性是指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由于我们的社会最终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会使得我们风水学所研究的对象也跟着发生变化。如风水学里所研究的对象“砂”和“煞”也从最初山野间的山石、土丘、坟冢等逐渐演变成城市中的高楼大厦、立交桥、发射塔、高压电塔等的现代构筑物(见图4)。这些研究对象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风水学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异性,但这种传承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必然会使得风水学作为中国民俗文化在国际化的潮流当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3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旅游 发展

一、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年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各地根据当地根据不同的民间文化习俗、特点推出了不同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旅游首先讲究民俗气氛浓厚,比如山东传统的民俗节目有跑旱船、大秧歌、踩高跷、舞狮子等。其次是民俗旅游离不开民间工艺品,如剪纸、刺绣、年画等。再次是历史文化习俗,如家庭礼仪、衣食住行、农业生产生活、节庆等古老的民俗事项。民俗游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因为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所以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棚圈、碉堡、房屋、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那种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它的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的舞蹈节;山西沁县开发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年举办包括龙舟赛、歌舞表演、水上运动、传统艺术展览在内的民俗活动数十项。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各民族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在旅游中的作用表现为: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挖之不尽的宝库,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尽力的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族的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这是我国十分紧迫的任务;民族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能促进人们跨文化交流与了解:以往单纯的展示性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趋向于获得有别于往常的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体验朴实有富有新鲜感的少数民族生活情趣。它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二、民俗旅游现今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保存没有原则

一方面旅游开发本身存在着扭曲的反映文化与真实的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定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的过程,使落后的地区受到旅游者这些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混乱和盲目的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从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的特征。这种现象目前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出现,一些旅游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相同,旅游者求异求职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旅游点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我们能够看到,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重点模糊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一是抓住田园式旅游,二是抓住宗教旅游。说明各个角落的民俗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正好能作为开发民俗旅游的丰富的资源。填补我国在旅游方面的空白区。所以做民俗旅游开发时应当找清楚其重点,现有的大多数民俗旅游地区其重点仍不够清晰,视点较模糊,各种文化互相交错,没有特点。

(三)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过于作秀

现在很多旅游活动中的民俗开发,很大方面上并不是社会与文化建设的推动造成的,而是来自另一方面的动力,那就是经济因素,通过吸引眼球以招徕游客,从而拉动消费。

民俗文化不仅仅是指用来出售的,它更是民众的有序的有文化传统的生活规则。从本质上来讲,民俗不是做秀给人看的,而是自我对生活传统的一种热爱和对群体生活的参与,体现人与社群的和谐关系。

三、民俗旅游发展的策略

通过对民俗文化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了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旅游开发行为,可概括为几种模式:

1.旅游地居民应自觉地执行民俗文化保留和传承的原则,引导旅游者尽量减少对旅游地民俗的影响。政府及有关单位部门应该向旅游地居民强调其与旅游者之间的区别关系,向他们传递相关旅游者的背景信息,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要事先让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以免因旅游者的歧视从而对旅游地居民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影响了旅游地的好客度。

2.大力引导旅游开发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旅游开发商要有限制的向旅游者展示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在民俗的文化资源转为民俗的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旅游业可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商品化,也就是说与其他任何商品相类似的消费品。长远来看,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都将从中受益。

3.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低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住宿、购物、交通、饮食、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后者则是决策关键。

4.保存与修建并重,复古再现

原生态是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

复古再现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吴文化公园,滨州市孙武公园无锡的唐城。优点是可令时光“倒流”,能够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与集锦荟萃式共同的缺点。

参考文献:

[1]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

[2]马 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

[3]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4]胡海胜.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的一般方法

[5]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作者简介:

第11篇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希拉穆仁景区是自治区重点草原旅游景区之一,也是自治区涉外定点草原观光景区,距离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仅73公里,交通便利,是内蒙古呼包鄂“金三角”旅游区的一个重要景点,兼有草原观光和民俗旅游特色。但近几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景区超负荷接待大量游客,致使希拉穆仁景区草原生态环境严重失衡,草原景观明显退化。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更好的发展,在恢复生态景观同时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体验经济的时代性下,民俗旅游“原真性”问题已经成为关系着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其“原真性” 影响着旅游的质量感知水平,从而决定着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旅游效果。

一、“原真性”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原真性”来源于英文单词“Authenticity”,可被译作“真实性”“本真性”“原生性”等,这个词最早用于博物馆的工艺品,是鉴别一件工艺品是否与它所获的赞誉相一致的一个评语。“原真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博物馆里的展品是不是真的;另外还指参观者本身的存在状态。1973年,社会学家Mac Cabbell 在《舞台的真实性》一文中首先将“Authenticity”的概念引入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社会学研究中。有关“原真性”问题的研究经过了“什么是原真性”的争论到“怎样的经历对于游客来说才是真实经历的”的探讨,以及游客个人社会特征和自身真实性体验的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主要从客观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四种视角研究了“原真性”这一概念。其中,前三种主要讨论的是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最后一种是从旅游主体的角度来讨论其本真的旅游体验,是通过满足游客对一个地方的预先感知印象而达到似真。民俗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研究更多的倾向于旅游主体体验的原真性研究,是游客在与少数民族居民互动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产生的不夸张、不虚假、真实、真诚的体验。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问卷设计

问卷首先设计了反映到访游客的人口统计学和社会学特征的个人基本信息的问题,因为游客的类型会影响旅游体验的感知水平;接着从游客的旅游目的、对希拉穆仁景区的关注度、期望程度以及满意度等要素设计了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游客真实感受的问题;最后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真实性感知问题设计,是要求游客对自己感兴趣的要素是否获得了真实性体验进行选择,所获得的调查结果能够直接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感受,从而进行原真性分析。

(二)调查过程

调查小组选择7、8月份发放问卷85份,十一黄金周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选择这两个阶段作为调查时间是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这两个阶段对于内蒙古草原旅游来说,均属于旅游旺季,客流量相对较大;其二是不同阶段的数据更能科学反映实际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一)到访游客社会特征分析

表1 希拉穆仁景区到访游客的社会特征情况

Table 1 Social character of tourists in the Xila MuRen scenic spot

年龄 百分比(%) 职业 百分比(%)

18岁以下 3%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员工 29%

18-30岁 45% 企业员工 24%

31-40岁 29% 学生 21%

41-55岁 11% 个体 16%

55岁以上 12% 离退休人员 10%

教育程度 百分比(%) 收入 百分比(%)

初中以下 0% 800-1500 0%

高中/中专/技校 34% 1500-3000 23%

本科 53% 3000-5000 40%

硕士及以上 13% 5000以上 37%

到访游客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们原有的经济背景、年龄构成、教育程度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他们对民俗旅游产品的真实性的认知度。表1反映希拉穆仁景区到访游客的社会特征情况,在这些游客中,年龄层次集中在18-30岁,其次31-40岁;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本科及硕士以上的占到了66%;职业构成中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企业员工和学生,分别占29%、24%、21%;在收入中主要集中月收入3000-5000元和5000元以上这两个层次,分别占到40%和37%

到访游客社会特征总结如下:旅游者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构成以政府/事业单位员工、企业员工和学生为主,并以中等以上收入的青年为主。

(二)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期望及满意度分析

游客在体验真实性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过去的经历以及个人情感的影响,因为这些经历和情感会增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民俗旅游产品的认同感,或者在认知上的理解。所以分析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所持有的期望,是分析游客旅游体验真实性的一个前提。

1.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分析

表2 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构成

Table 2 Expectations of tourists in the Xila MuRen scenic spot

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景区的心理构成 百分比(%) 是否在乎民俗的传统性 百分比(%)

体验蒙古族民俗 37% 非常在乎 11%

休闲度假 26% 在乎 53%

草原观光 26% 一般 26%

放松身心 11% 不在乎 10%

表2反映了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和是否在乎该地民俗文化的传统性的态度。希拉穆仁景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地的一个旅游景点,更多的是体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和草原风光,绝大部分的游客最主要的目的是来体验蒙古族民俗,怀有此想法的游客占到了37%,其次为草原观光和休闲度假,各占到了26%,放松身心的占到了11%。

由于游客的心理期望不同产生真实性要求也不同,所以是否在乎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传统性的保持,会影响游客对其真实程度的要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游客表示在乎保持传统性,其中有11%的游客还表示很在乎,53%的游客表示在乎。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游客还是希望自己能体验到真正的蒙古族民俗产品,不过内蒙草原文化旅游特点,也决定了有相当一部分游客是来内蒙看草原,所以也有一部分游客对于民俗旅游产品的传统性表现出一般态度,其中表示一般的占到26%,表示不在乎的占到10%。

2.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满意度分析

表3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的评价及满意度

Table 3 Evaluation and satisfaction for the tourists to folk tourism products in the Xila MuRen scenic spot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期望是否相符 百分比(%)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评价 百分比 (%)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满

意度 百分比 (%)

相符 13% 很好的展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 8% 很满意 0%

不相符 47% 蒙古族民俗文化展现的不够全面 21% 满意 16%

完全不

相符 16% 过多的迎合游客,商业化明显 32% 一般 58%

说不清 24% 失去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真实性 39% 不满意 21%

很不满意 5%

由表3统计结果表明,8%的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评价是很好的展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21%的游客认为蒙古族民俗文化展现的不够全面,32%的游客认为过多的迎合游客,商业化明显,39%的游客认为失去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真实性。目前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评价并不理想,并且和游客心目中期望的民俗文化存在有一定差距,认为和自身期望中的蒙古族民俗文化相符的只有13%;24%的游客无法评判自己所体验到的民俗文化和心目中的期望是否相符,而63%的游客则表示不相符(包括不相符和完全不相符)。这种和心目中期望不相符的情况,同时反映在游客满意度的评价上,只有16%的游客表示满意,58%的游客表示一般,26%表示不满意(包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

3.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文化的关注度和民俗旅游产品吸引要素真实性的感知分析

(1)关注度分析

游客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对真实性的评价,因此分析其在旅游之前对该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是十分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对蒙古族民俗文化不太了解得游客占到了78%,其中12%的游客还停留在了解的程度上,非常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几乎没有。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绝大部分游客在之前对民族文化是不了解的,他们大多仅仅是凭借媒介在他们脑中构建的印象设想这该是怎样一个民族,这个民族会有怎样的特征等等;并且这里的游客几乎都是第一次到访希拉穆仁景区,关注度低,对真实性感知也就不敏感。

(2)吸引要素的真实性感知分析

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对自己感兴趣的元素的真实性更加在乎。在目前的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内容结合景区旅游资源特色,主要分为服饰、民居、饮食、礼仪、婚俗、祭祀以及娱乐民俗旅游产品,

表4到访游客感兴趣和认为比较好的对比

Table 4 Comparison for the Interested and thinked better to the tourists

游客感兴趣

的方面 百分比(%) 游客认为好的

方面 百分比(%)

蒙古族服饰 42% 蒙古族服饰 32%

蒙古族婚姻习俗 18% 蒙古族婚姻习俗

蒙古族饮食 50% 蒙古族饮食 37%

蒙古族建筑

(蒙古包) 37% 蒙古族建筑(蒙古包) 24%

蒙语 13% 蒙语 5%

蒙古族礼仪

(敬酒) 34% 蒙古族礼仪

(敬酒) 21%

蒙古族祭祀

(祭敖包) 34% 蒙古族祭祀(祭敖包) 5%

蒙古族娱乐习俗(骑马、射箭、摔跤) 74% 蒙古族娱乐习俗(骑马、射箭、摔跤) 55%

在表4游客对蒙古族民俗感兴趣的方面调查中显示,大部分游客对蒙古族的娱乐习俗感兴趣,占到74%,原因可能是前面分析到访游客以中青年为主,并且这项参与性高。其次是蒙古族饮食,占到了游客一半,对蒙古族服饰感兴趣的为42%,然后就是蒙古族的建筑、祭祀、礼仪。其中对蒙语感兴趣的人不多,并且多来自韩国游客,这与很多韩国游客是来学习蒙语有关。在游客对这些民俗认为好的方面调查中,其中只有蒙古族的娱乐、建筑、饮食、服饰这四个方面有游客表示比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其中娱乐习俗满意度最高,为55%;表4反映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感兴趣和认为比较好的方面的对比,通过这两项对比,结果表明,游客对娱乐、饮食、服饰、建筑都比较感兴趣。而只有娱乐这一项游客认为比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换句话说,只有娱乐习俗原真性较高。其次为蒙古族饮食,服饰、建筑,因为这些方面具有客体的真实性,评价相对客观。而除了蒙古族娱乐、饮食、建筑、服饰之外,游客认为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其他选项的结果很低或为零(蒙古族的婚礼),说明其他几项蒙古族民俗要素在希拉穆仁景区表现很少甚至没有,或者表现出来了但原真性较低,没有得到游客的认同。

四、结论

通过上述对基于旅游体验的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开发要素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了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的基本评价,结果显示,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的满意度不高,并在所体验的民俗旅游产品中,只有娱乐习俗原真性较高,这一项在景区表现的较多,原因在于这一项有很强的参与性,并且到访的游客又是以中青年为主,其次为蒙古族饮食,服饰、建筑,因为这些方面具有客体的真实性,评价相对客观。但是祭祀和婚俗以及蒙语等方面原真性较低,并在景区里表现的很少,尤其是蒙语,游客几乎没有体验到,所以也就得不到游客的认同。

第12篇

关键词:民俗特色;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大国,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要在保护融合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当地特色文化旅游事业,探索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旨在弘扬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效益。而如何利用开发民俗资源来发展旅游事业则关系到国家、地区旅游事业有无吸引力、有无民俗特色等问题,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开发利用民俗特色发展民俗特色旅游事业的重要性,但对民俗的开发与利用还缺少科学性、实践性与规划性。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指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中渐渐形成并且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内容,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俗、习俗等。

1、民俗的基本特征

(1)民俗具有集体性,民俗在生产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即民俗的集体性,民俗文化的产生与传承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语言、行为等。

(2)民俗具有类型性,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类型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民俗在形式或者内容上的大同小异也是造成民俗类型性的原因之一。

(3)民俗具有传承性,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延伸与发展。

(4)民俗的变异性与稳定性共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进步,民俗文化也会随之有着不同的变化与发展,虽然民俗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演变,但归根结底还是具有稳定性,根本不会改变。

2、民俗旅游的主旨

民俗旅游通常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陌生的地域领略异域风情的行为,主要以欣赏游玩为主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现在的民俗旅游已经和自然风光、山水古迹融合到一起构成了具有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

二、民俗旅游的范围与价值

1、民俗旅游的范围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产,其价值呈现出了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游将社会文化、自然文化、传统现代、观赏体会更好地结合起来,反映出民俗地域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民俗区域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性质的旅游,民俗旅游以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民俗活动等为旅游资源,其在形式上有突出的民族性,能在视觉上与心灵上满足游客的需求。

2、民俗旅游的价值

由于现在人们过度关注民俗旅游的形式,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的丧失,源源不断出现一些大量的伪民俗,打破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型,导致旅游地的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民俗文化独有的特色被外来文化同化甚至渐渐消失。民俗旅游是建立在丰厚的民间文化的基础上,理论上讲应该是利于弘扬传承民间文化的,但是现在,在许多地方,民俗旅游的开发反倒使民间文化受到了侵害,致使民族文化只剩表面形式,手工艺品的艺术价值也逐渐被商业价值所取代。

还有许多学者专家认为中国当代文化巨变的显著特点在物质文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两极化发展,也就是说,一边在物质生活方式上飞速超越符合国情的消费,或错误地效仿西方文化信仰等,一边在民族习俗等行为观念上不加以区分地全面追求古旧宗法礼俗等。

三、民俗旅游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民俗旅游虽然日渐成为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但我国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原因有:第一,开发深度不够,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刻,虽然我国民俗旅游资源遍布全国各地,但是目前为止,没能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比皆是。第二,具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区具有思想观念的局限性,这些地区的居民通常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外界接触较少,思想比较保守,不能充分意识到资源的可开发性。

四、如何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

1、丰富民俗旅游的内涵

社会上现有的旅游方式多以民俗陈列馆、民俗设施等为主导,例如满族风情民俗馆等都属于以静态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项目。这类文化陈列馆的优势在于可以向游客充分地展示当地民俗的文化价值,让游客大饱眼福,也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人为破坏。但是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单纯只具备观赏性的旅游已经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所以,动静相结合的、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游览方式则更受游客的追捧,这种动静结合的游览方式则更可以让游客身临其中,更好地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满足与愉悦自身,大幅提升了民俗旅游的趣味性。

2、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景相结合

民俗本身还具有可移动性,民俗活动除了在当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外,还可以转移到自然风景区,与其他旅游风景区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与自然风景相结合还可以利用民俗旅游拉动民间特色工艺。

3、进行原地浓缩、原生自然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