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35: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创业规划计划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 大学生创业 实际应用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222-02
根据杰夫里・提蒙斯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1]
身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的大学生,在这一领域创业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有意在这一领域创业的大学生,可积极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吸引风险投资。[2]智力是大学生创业的资本,在智力服务领域创业,大学生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更容易赚到“第一桶金”。电子商务、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淘宝网的出现,的确改写了中国的商业格局,互联网消费成为人们当今生活的主流。[3]
一、经济管理专业知识
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共有15个二级学科。与经济管理有关的专业有:经济学、财政税收、金融证券、会计、审计、统计学、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公共管理、文秘、保险学、旅游管理、物流、投资决策、管理学。[4]
经济管理专业学习的科目如下: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现代经济管理、工(商)业经济管理、农(林、渔、牧)业经济管理、运输经济、劳动经济、股份制经济管理、贸易经济、技术经济、国际经济贸易、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国际经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工业外贸、财政、税收、金融管理、农村金融、国际金融 货币银行学、投资经济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保险、统计学、会计与统计核算、应用统计与优化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公司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乡镇企业管理、乡镇建设与管理、邮政通信管理 、财务会计、企业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农业会计、金融会计、税务会计、涉外会计、铁道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理财学、资产评估、企业财务管理、现代财务管理、基建财务与预算、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商品学、市场调研、工商企业营销、国际营销、经贸公关、旅游、导游、旅游经济、历史与文化旅游、饭店管理、酒店管理、宾馆管理、餐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资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房地产评估与开发、土地规划与地产市场管理、土地管理、管理工程等。
二、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运用
上面介绍了很多经济管理专业可以学习到的知识,下面我就这些知识具体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可操作的运用,简单阐述一下。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收益和效率为目的,同时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操作,提供给管理者需要的信息来实现对组织机构的有效管理。
现在有很多大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可以应用于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管理整个企业的流程,可以先通过沙盘模拟的方式进行熟悉,有利于同学们在创业之前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知道企业需要有哪些部门或人员,及其具体要做的事情。
(二)创业团队的建立
创业团队是指在创业初期(包括企业成立前和成立早期),由一群才能互补、责任共担、愿为共同的创业目标而奋斗的人所组成的特殊群体。
一般而言,创业团队由四大要素组成:目标、人员、团队成员的角色分配和创业计划。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少走从前的弯路,而从一开始就走规范化管理道路。因此,创业者在注册公司时就应该组建创业团队,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对新创科技型企业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型风险企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其打破创始人的自有资源限制,从私人投资者和风险资本支持手中吸引资本的能力)与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一个喜欢独立奋斗的创业者固然可以谋生,然而一个团队的营造者却能够创建出一个组织或一个公司,而且是一个能够创造重要价值并有收益选择权的公司。创业团队的凝聚力、合作精神、立足长远目标的敬业精神会帮助新创企业渡过危难时刻,加快成长步伐。另外,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补、协调以及与创业者之间的补充和平衡,对新创科技型企业起到了降低管理风险、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
(三)创业计划书的书写
创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商业计划,其主要用途是递交给投资商,以便于他们能对企业或项目做出评判,从而使企业获得融资。
通常一本创业计划书在前面需要写一页左右的摘要,接下来是创业计划书的具体章节,一般分成十大章。
第一章:事业描述。必须描述所要进入的是什么行业,卖什么产品(或服务),哪些是你的主要客户。所属产业的生命周期是处于萌芽、成长、成熟还是衰退阶段。还有,企业要用独资还是合伙或公司的形态,打算何时开业,营业时间有多长等。
第二章:产品/服务。需要描述你的产品和服务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色,你的产品跟竞争者有什么差异,如果并不特别为什么顾客要买。
第三章:市场。首先需要界定目标市场在哪里,是既有的市场又有的客户,还是在新的市场开发新客户,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客户都有不同的营销方式。在确定目标之后,决定怎样上市、促销、定价等,并且做好预算。
第四章:地点。一般公司对地点的选择可能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要开店,店面地点的选择就很重要。
第五章:竞争。下列三种时候尤其要做竞争分析:1.要创业或进入一个新市场时。2.当一个新竞争者进入自己在经营的市场时。3.随时随地做竞争分析,这样最省力。竞争分析可以从五个方向去做:谁是最接近的五大竞争者;他们的业务如何;他们与本业务相似的程度;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如何做得比他们好。
第六章:管理。中小企业98%的失败来自于管理的缺失,其中45%是因为管理缺乏竞争力,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决之道。
第七章:人事。要考虑现在、半年内、未来三年的人事需求,并且具体考虑需要引进哪些专业技术人才、全职或兼职、薪水如何计算,所需人事成本等。
第八章:财务需求与运用。考虑融资款项的运用、营运资金周转等,并预测未来3年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第九章:风险。不是说有人竞争就是风险,风险可能是进出口汇兑的风险、餐厅有火灾的风险等,并注意当风险来时如何应对。
第十章:成长与发展。下一步要怎么样,三年后如何,这也是创业计划书所要提及的。企业是要能持续经营的,所以在规划时要能够做到多元化和全球化。
三、实践效果及思考
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中,对有创业想法的各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以上所介绍的经济管理知识的实践教学。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创业团队的建立、创业计划书的书写等,引导学生的实际创业活动,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得益彰。当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还在不停完善中。
【参考文献】
[1]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1).
[2]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是0.3%,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比例约为20%。受金融危机持续影响,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超过600万,与当下失业人员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数字叠加起来,使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显得相当严峻。
不排除多数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觉得到企业、单位上班才叫就业。众所周知,求职之路漫漫,与其跟成千上万的求职者正面PK,不如另辟蹊径自主创业。但面对以上的数据,无异于往大学生创业的一腔热情上泼了一盆冷水,难道大学生的创业梦只能存在于想象中吗?大学生有创业优势,比如学识、理论基础等硬件条件。但缺乏经验、眼高手低、盲目创业的“短板”,也注定了大学生创业之路将会困难重重,很多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创业者大多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或许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又一因素。
当然,想要改善现状,光靠政府支持的外力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增强大学生自身的创业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盲目创业现象的产生,同时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从七方面入手,把创业梦变成现实――
一、必不可少的创业计划书
创业不是仅凭热情和梦想就能支撑起来的,因此在创业前期制定一份完整的、可执行的创业计划书应该是每位创业者必做的功课。通过调查和资料参考,要规划出项目的短期及长期经营模式,以及预估出能否赚钱、赚多少钱、何时赚钱、如何赚钱以及所需条件等。当然,以上分析必须建立在现实、有效的市场调查基础上,不能凭空想象,主观判断。根据计划书的分析,再制定出创业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各阶段的分目标,同时订出详细的工作步骤。
二、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
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是保证“有粮吃”的重要步骤。在项目刚启动时,一定要做好3个月以上或到预测盈利期之前的资金准备。但启动项目后遇到不可避免的变化,则需适时调整资金运作计划。如果能懂得一些必要的财务知识,计划好收入和支出,始终使资金处于流动中而不出现“断链现象”,那么项目的初级就能为未来发展大好基础。
三、不断强化创业能力与知识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创业者要想成功,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充分准备和知识的不断积累。除了合理的资金分配,创业者还必须懂得营销之道,比如何进货,如何打开产品的销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都要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这些知识获取渠道可以是其他成功者的经验,也可以是书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学会和各类人士打交道,如工商、税务、质检、银行等,这些部门都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要善于同他们交朋友,建立和谐的人脉关系。
四、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大学生创业总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给自己营造一个小的商业氛围,比如加入行业协会,就可以借此了解行业信息,学会借助各种资源结识行业伙伴,建立广泛合作,提升自己的行业能力。千方百计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商业氛围,这对创业者的起步十分重要。
五、学会从“走”到“跑”
在创业的初期,受资金的限制,或许很多事都需要创业者本人亲自去做,不要认为这是“跌份”或因此叫苦不迭,因为不管任何一个企业,从“走”到“跑”都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只有明确目标不断行动,才能最终实现目标。同时在做事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轻重,抓住关键重要的事情先做。每天解决一件关键的事情,比做十件次要的事情会更有效。当企业立了足,并有了资金后,就应该建立一个团队。创业者应从自己亲历亲为,转变为发挥团队中每一个人的作用,把合适的工作交给合适的人去做。一旦形成了一个高效稳定的团队,企业就会跨上一个台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六、盈利是做企业最终的目标
做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无论你的点子有多少,不能为企业赢利就不具备商业价值。因此无论是制定可行性报告、工作计划还是活动方案,都应该明确如何去盈利。企业的盈利来源于找准你的用户,了解你最终使用客户是谁,他们有什么需求和想法,并尽量使之得到满足。
关键词:职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1 构建背景
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苏州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比较发达的城市,积极通过政策鼓励、开拓渠道、提升服务等措施大力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和社会青年创业。近两年,全市上下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加快形成质量效益新优势、加快释放创新驱动新活力。尤其2014年,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增强。目前,私营企业29.56万户、个体工商户48.96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5%。“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苏州共有20家企业入围,其中进入前100强的有4家。苏州要继续完成经济转型,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途径。同时,人社部门还扎实推进“姑苏人才计划”,帮助民营企业引进、培养、用好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落实扶持奖励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帮助民营企业推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产业化,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了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苏州还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意创业孵化园-金创大学生创业园、省级大学生科技园-苏州大学科技园。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以下简称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确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就是为了更好地顺应苏州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 构建符合学校创业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
要实现学校创业教育理念就必须开发一整套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支撑。
2.1 建立符合学校务实发展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每个阶段。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把创业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分层推进创业教育,做到全程“不断线”。
第一层次是以专业思想教育为主,把创业启蒙教育融入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系统,着重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所学专业以及相应的职业适应范围,启蒙创业欲望,发掘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想。
第二层次以课堂教学为主,把创业通识教育纳入正常的课程教学体系,开设《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应用文写作》、《经济法》、《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实训》、《ERP模拟训练》、《市场营销学》、《公司法》、《小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学》、《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突出课程化的创业素质培养,进一步整合、扩充、完善创业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以及创业教育论坛,通过深化合作性学习课程教学改革,完善素质拓展项目的“课程化”建设,实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全程性地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
第三层次主要针对有创业兴趣的学生,着重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技能,如:听取创业成功者讲座、请已创业学生作报告并进行互动交流、组织参观、社会调查等,体会创业成功者的创业历程和创业经验,并组织多种形式的创业模拟活动。并与人社局培训中心联合组织SYB培训,让学生懂得经营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学会撰写商业计划书,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第四层次组织创业实训班学生参加各级“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效创业大赛”,通过大赛锻炼学生的创业意志,完善创业定位,提高创业信心,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实施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主要贯穿在学生创业实践、实战过程中,着重创业实践的指导和扶持,学校引导在上一阶段中呈现出来的较好的项目、较好的创业者,进行实质性的创业实践,并通过总结分析、一对一辅导,跟踪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2.2 开发创业教育校本教材及补充材料
由于到目前为止,国内许多的高校、职业院校都没有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去,我校为了给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一整套比较基础的、比较系统的理论学习平台,基于苏州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指导意见和政策,开发了两套校本教材,一是《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南》,让学生们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更详尽地了解作为一名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在创业前期、创业过程中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以及相关财务、税务知识,应该培养哪些经营管理能力,乃至如何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等创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国家以及江苏省、苏州市等有关学生创业的政策,了解学校创业服务机构、管理制度和创业技能培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技能。二是在苏州市人社局的积极配合下汇编了学校创业实训班学员的优秀创业计划书,即《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优秀创业计划书汇编》读本,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撰写创业计划书的范本,帮助学生梳理创业思路,确立创业目标和策略,为学生成功创业奠定好基础。
2.3 开发远程创业教育特色课程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创业教育 体系设计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一种战略。党的十明确提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青年创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当前,很多高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多种服务和帮助,但是,在现有条件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依据个人特定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潜力的职业发展方向和阶段目标。本文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对稳定的创业教育五阶段工作体系。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一般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开展创业专题讲座培训;(二)开设创业相关理论课程;(三)举办各类创业计划书和技能大赛。各种途径以不同的侧重点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知识结构,完善创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讲座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创业教育是业余时间教育"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创业教育大多从学校角度出发,采用标准化、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很少有从创业学生自身特点角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实现符合学生个性的创业教育。
二、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创业教育的意义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引导方向是帮助大学生进行未来的职业定位,创业
教育的主导是培养大生的创业能力,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当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论引入创业教育有以下几点意义:(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定向,使学生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合理地选择并确定未来的创业目标和方向。(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调整大学生的创业期望值,提高大学生的创业选择能力,为毕业生的创业选择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依据自我潜能,进行创业设计,为未来创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业教育方案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着眼于"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使创业教育融入到系统的学生成长成才教育体系中。而该体系的发展方向是以创业教育为抓手,不断促进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融合,对学生创业素质和潜在能力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构建和拓展,反映了大学生个体成长成才规律。
按照高校教育教学安排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创业教育体系内容,可分为自我认知、环境分析、创业目标确定、创业计划实施和创业评估和保障等五个阶段。
(一)自我认知阶段。此阶段为创业教育基础阶段。高校应结合开展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课程,对学生职业兴趣与价值取向进行测评,普及职业规划知识,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合理定位,对未来创业做好规划设计。通过职业认知,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特征,选择有创业特质或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进人后续培养阶段。
(二)环境分析阶段。此阶段为创业教育深入阶段,高校应通过思想教育、课堂教学和创业教育网站等途径,广泛宣传社会、政府和学校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宣传校内外的创业事迹,及时报道创业实践动态。经常性的组织以创业为主题的校园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各类论坛(讲座),以及创业成果展示、创业项目推荐,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让具备创业意向和素质的大学生认清组织和社会环境,正确评估创业机会,确定创业目标。
(三)创业目标确定阶段。此阶段为创业教育确定阶段。高校应以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为基础,建立系统的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有目的地使创业教育融入到常规教育中去。帮助大学生明确创业目的,了解创业方向,掌握创业基本技能,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创业目标,并制定出对应的创业规划。
(四)创业计划实施阶段。此阶段为创业教育实践阶段,高校可以通过积极开展"挑战杯"等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学科竞赛活动,创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与企业开展合作,提炼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和咨询服务,并利用社会力量和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本阶段目标在于提升创业能力,积累和检验创业知识,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为未来走向社会创业做好充分准备。
(五)创业评估和保障阶段。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为确保创业教育的有序、顺利开展,应该完善创业教育制度、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保证教育师资、扶持经费的持续投入。对大学生的创业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以保证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为其进行科学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巍巍,蔡晓群.基于提升就业力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黑龙江教育
[2]范霞.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综述仁[J].继续教育研究
[3]顾惊雷.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背景、政策效果与借鉴[D].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关键词]就业工作大学生创业工作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117-02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对社会发展、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近些来,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做好高校就创业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就业工作
根据学院与二级学院签署的《2013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以毕业生就业率为导向,毕业生就业质量为重点,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就业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努力做好常规工作,确保毕业生信息准确
首先,做好2012年新生档案和2012届毕业生档案整理工作,确保档案不错装、不漏装。其次,做好2012届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系统录入工作,为学生们办理报到证、户口迁移证。第三,做好2013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统计核对工作以及就业推荐表、协议书信息的审核工作。第四,做好2013届毕业生就业指南教材、毕业生成绩单的发放工作。第五,做好2013届毕业生顶岗审核工作,促进2013届毕业生就业。
(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首先,实行全方面、多年级的就业指导模式。2009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2010级举办就业指导专题讲座,2011级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 2012级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其次,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大学就业能力和素养,如2012年文通学院先后组织大学生行政能力测试竞赛,第七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覆盖面广,参赛学生达千余人次。同时,对2012届家庭困难学生实施就业援助计划,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自2010年以来,文通学院先后组织2010届至2013届近20余人参加淮阴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和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通过能力素质、人格素质、理念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进行强化培训和就业帮扶。到目前为止,经过培训的学生均已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援助效果显著。
(三)开拓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市场建设
加大就业市场的建设力度,不断拓展省级、市级和学院三级就业市场。充分发挥校内就业市场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制。
2012年,文通学院先后组织毕业生参加“江苏省暨南京市2013届本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 “江苏省苏北地区暨淮阴工学院2013届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以及“淮阴师范学院2013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等3场大型招聘会。同时,定期邀请用人单位来文通学院举办小型化、专业化招聘会。中天嘉华集团、至善教育集团、江苏南瑞淮胜电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等近10余家用人单位在文通学院举办人才交流会,效果非常明显。
此外,文通学院招生与就业办公室利用学院就业网站、中国移动MAS平台、就业橱窗、人人网、博客、就业QQ群等多渠道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2012年至今,文通学院在文通学院网站共招聘信息102条,提供就业岗位近1000个,发送招聘短信10000余条。
(四)切实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文件精神,以面向基层就业为导向,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加大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指导力度,积极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参加入伍预征、西部计划、苏北计划、三支一扶、村官等岗位就业。2012年文通学院共有37名学生考取村官,志愿服务西部2人,三支一扶1人,入伍预征2人。
在文通学院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文通学院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13年11月底,文通学院已有1289名学生实现就业,就业率为96.41% 。其中,研究生35名、公务员2名、村官37名、三支一扶1名、西部计划2名、入伍2名、自主创业2名、其他1208名。
二、创业工作
明确创业教育重点,营造创业教育氛围,构建创业教育的文化,形成创业教育的机制,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推进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方面,通过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寻找文通学院创业典型”以及“我身边的创业者”主题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不断营造创业氛围,并积极鼓励学生们参加省、市、校级创业比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如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三届淮安市科技创业大赛、文通学院2012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竞赛等活动。通过比赛,学生们提高了自身创业实践能力,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如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成果(项目))展,文通学院周佳旭等2个团队入围参展;“12580求职通”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曹兴明团队获得鼓励奖(江苏省获奖队伍一共22支);淮阴师范学院精英销售挑战赛,文通学院2个团队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二等奖;淮师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竞赛,文通学院有若干名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
同时,学院注重创业教育与培训,经过几年的努力,越来越多大学生逐渐改变就业观念,将目光投向自主创业,变“找饭碗”为“造饭碗”,创业意识不断增强。经过调查研究发现,30%的大学毕业生表示如果找不到工作,会考虑自主创业,57%的大学生表示暂时没考虑过,13%的大学生表示不会采取自主创业。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们创业意识显著增强,有很多的毕业生考虑将来要创业。学院举办创业培训达80余场次,覆盖学生达3000多人;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创业讲座、论坛等活动300多场,参加学生超过3万人次。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有100多人,参与创业的超过2000人。
随着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学院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与日俱增。目前,在校生进行创业实践的团队近100多个,毕业生创办企业的有近200多个。其中,仅大学生村官创办企业的就有100多个,以下选取部分学生创业实践作简要介绍。王波,2007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2007年选聘为涟水县大学生村官,2008年8月当选为涟水县五港镇五里村党总支书记。2008年3月,投资50万元兴办了五里村肉牛养殖场;2009年3月,又投资80万元兴办了涟水县欣丰服饰有限公司。工作后,先后被评为“淮安市农村青年创业先进个人”、“涟水县十大杰出青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涟水县十佳大学生村干部”,个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淮安电视台、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并于2009年2月受到了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同志的亲切接见。
周家旭系2010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一直跟随导师王新风教师在实验田内进行食用菌养殖研究。 2012年3月,该学生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团队,正式入驻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2012年12月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研发的食用菌产品曾获得“第三届淮安科技创业大赛”一等奖(奖金3万元),以及“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10万元的资助。
曹兴明、周夕雷系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学生,2010年12月,申请创业,入住淮师孵化园;2011年9月,公司因为运营情况优异,被淮阴师范学院招生与就业处推荐到淮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园进行项目孵化,正式成立海翔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海翔科技创业团队(成员:曹兴明、周夕雷、丁振)在2010-2011学年中,被评为校大学生KAB俱乐部优秀创业团队;基于Linux的病毒免疫便携操作系统项目获淮安市首届大学生科技创业大赛一等奖;在“保利协鑫挑战杯”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徐生林.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招生与就业,2013(2):101-103.
[2]程文忠. 试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J]. 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 : 94- 97.
[3]戴育滨,蔡茂华等.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教学改革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3):9-12.
关键词:创业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3—0171—03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开始在大学推行系统的创业教育,通过创业学及相关课程向传授学生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我国最早于1991年就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实验未能坚持下去,至今我国各高校的创业学教育并未完全普及。
一、国外创业教育的经验总结
目前,发达国家在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人才,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高科技产业和创新体系的蓬勃发展。研究和借鉴国外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
(一)国家和学校支持举办创业竞赛和创业项目,鼓励大学生创业
1998年,英国政府启动了专门针对18~25岁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The Graduate Enterprise Program me):首先是开办公司,即学生自己进行商业构想,组建创业团队,并筹集资金来开发产品与市场,从而获得创建企业整个过程的经验。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得到志愿企业顾问和创业导师的指导;其次是以研讨班为载体的创业课堂,即在校学生和企业家共同参与一些活动和讨论,获得与创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二)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规范和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
法国把创业教育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实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专门成立了创业计划培训中心(CEPAC)。在培训方式上,包括个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习操作、教师辅导等多种形式;在教学内容上,以最大限度满足学员办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学员在入学伊始就准备创业计划书,并在培训过程中逐渐加以完善;同时,学员可凭CEPAC认可的创业计划书,向政府、银行、基金会等申请贷款。在开始实施创业计划时,该中心还向其提供6—12个月的后续扶持。CEPAC中心和学员经常互相联系,学员从中不断得到帮助,而中心也通过对学员创业过程的了解掌握新的信息,不断改善培训工作。
为推进大学生创业,英国政府相继设立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UK—SEC)和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NCGE)来负责创业教育。首先,他们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即以科学和技术专业的学生为主要对象,并将创业学作为辅修课推广到其他专业中,也开设一些非学分的创业课程。同时,他们还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让企业为大学提供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指导,赞助商业计划竞赛等。另外,他们也乐于支持创办企业,并鼓励新企业成长,主要支持在校师生创办的知识衍生型企业。最后也是比较关键的是,他们鼓励技术转化,UK—SEC为大学技术转化提供种子基金、天使资本、创业孵化等服务。
(三)开展创业教育研究,积极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随着创业教育推广至越来越多不同学科领域,创业教育的系统性与规范性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即如何将创业学教育整合到大学的其他课程之中,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美国多数院校都将创业教育作为一个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因而具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同时他们还加强与基金会、创业协会等的联合,建立了创新教育联盟并设定了创业教育的标准。
从国外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来看,他们不仅起步比较早,而且在师资配备、课程建设、组织机构以及评价机制诸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首先,国外高校十分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及创业实践体验,而且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采取短期讲学的方式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项目。其次,大多数院校都将创业作为一个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因而具有完整而系统的教学计划与课程结构体系。与此同时,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与竞争机制,通过评价机制的运作,强化了各高校的竞争意识,达到了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状况
我国最早开展创业活动的是清华大学研究生于1997年发起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随后,国家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旨在加强对在校师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九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九所高校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从目前的试点高校来看,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作为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主要针对管理类等少数专业开设;其二是作为公共选修课,面向所有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设。
就全国范围内来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很不规范,尽管部分高校已针对创业教育设立专门研究机构或管理机构,但其形式主要以课堂的理论讲授为主,辅之以社会实践、企业实习、创业计划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其中,清华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在创业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
(一)清华大学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体系
(一)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的原则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有别于专业课和基础课,既要求传授相应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二是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原则。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树立创业的信念、创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创业的概念、内涵和创业的类型及创业的过程等。通过课外辅导,可以更深层次地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技能方面的指导。
(二)创业指导课程设置的内容
创业指导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实现创业指导教育有效的关键所在。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创业意识养成、创业知识储备及实践能力养成几方面。襄樊学院此课程结构由公共必修课和个性化实践活动课两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主要是指大学生创业指导理念课程和创业知识课程,个性化实践活动课主要是指大学生创业指导政策篇、创业风险规避技能篇、创业项目甄选指导篇及创业工作坊。
(三)创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应该在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面达到目标。从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及创业技能上形成目标要求。
(四)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
实践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是现代教育与育人理念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实现方式,襄樊学院个性化创业指导课采用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立体化、开放式”的“二个课堂”联动下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第一课堂是通过一定的理论课程,使学生在创业基本认识上形成应知与应会能力的培养;第二课堂通过情景模拟、活动课及企业活动日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例如,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户外拓展活动;举办各种模拟面试、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等。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确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创业指导课程中利用项目教学法,可选取多类创业项目,让学生组成创业团队,模拟创业,包括企业的运营、管理及财务等。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实践研究
襄樊学院按照“面向全员,重在实践,重点扶持,提升服务”的工作思路,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着重抓好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创业基金、创业导师以及创业团队建设,学校创业工作已初步取得显著成效,创业工作经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大力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推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指导工作
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和争取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统一品牌、统一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与专业、能力相匹配的创业见习岗位,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开展创业工作。襄樊学院“三级”大学生创业模式,即襄阳市大学生创业基地、襄城区大学生创业基地和校级大学生创业基地。目前,学校共建立了1个校级创业基地,2个校外创业基地,9个院系创业基地。基地总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学校高度重视院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场地建设工作,积极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和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实训中心等现有条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校把院系创业基地建设纳入学生工作的考核范畴,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目前,全校13个学院中,有9个学院建立了独立的大学生创业园,超过半数以上的院系结合专业和创业需求建有学生创业场所,积极帮助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重点开展创业工作坊
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头等大事,与社会稳定休戚相关,也是“重民生”的关键所在。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所有学校关注的大事,襄樊学院明确提出“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之一”,就业指导研究室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2002年开始研究并实践个性就业指导工作。研究开发了襄樊学院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并进行了实践与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个性化实践活动主要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月(一年级)、大学生创业实践月(二年级)、大学生模拟招聘周(三、四年级)及专业技能拓展周等8个系列36个模块化的活动课程。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以构建大学生就业知识体系和就业能力为核心,以五种不同的教学法为依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辅导者的学习模式。
近年来,就业指导教研室重点引入不同主题的工作坊,如创业工作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等,尤其是创业工作坊,已形成一定特色。即通过名人名家讲座及现场模拟的形式来让学生参与体验,从而转化为能力,激发创业动力,实现创业。
(三)不懈努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关键词:中国;印度;创业教育;启示
一、创业教育内涵、背景及意义发展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即“从广义上说,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使其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教育”。[1]由于当时创业教育思想还不完整,所以对“创业教育”的概念还只局限在“事业心和开拓教育”上。
二、印度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在印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至今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印度的创业教育发展较早,在1966年就已经提出“自我就业教育”的创业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印度政府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我就业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技能”。[2]旨在鼓励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并为此而教育和培养学生,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还应是工作机会的创造者。”
具体而言,印度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以岗位职业培训为内涵,或以企业家速成为目标,围绕解决就业问题出发,依靠课堂教学,直接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在创业就业理念方面,印度的创业教育强化以项目为中心培养创业人才,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师资力量方面,印度大学的创业学课程是本校教师和访问教授共同承担,本校的教师主要教授理论部分,访问教授主要承担实践部分,从制度上为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师资提供了保障;在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方面,印度已有超过100所大学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也有部分大学和机构提供创业教育的专业学历;在创业教育模式上,印度的创业教育模式大致可分为师徒制学习策略模式和导师制学习策略模式;在实践方面,印度的大学也非常重视创业实践教育,很多大学成立了创业中心,并且设有乳化器,在印度经常会有学校组织的全国性甚至是国际性的创新大赛、创业大赛,这些比赛对于促进创新、倡导创业很有好处。
三、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
在我国,创业教育理念的提出开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举行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且产生了数家学生公司。之后,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甚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先进教育方式,日益引起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视。
四、中印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
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创业教育的发展也远比我国成熟。印度的创业教育发展较早,在1966年就已经提出“自我就业教育”的创业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印度政府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我就业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技能”。旨在鼓励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并为此而教育和培养学生,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还应是工作机会的创造者。”印度科技部于1982年成立了“国家科技创业人才开发委员会”,并实施长期科技创业人才开发计划。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印度政府还提出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很多大学还成立了创业中心,一方面把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成果及时转移到企业中去;一方面积极组织各项创业大赛,如印度管理学院创业中心每年举办的国际商业计划书大赛,该项赛事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商业计划书大赛之一。这些比赛对于促进创新、倡导创业很有好处,也有助于学生建立全球化的创业观点和取得创业的机会。
五、中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缓解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和现实意义。是“解决就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利条件”。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创业环境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为创业教育提供完善的环境;创业教育尚未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创业教育缺乏系统课程设置;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创业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
(一)加强创业意识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1.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创业教育学科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遵循整合课程结构与围绕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目标开设核心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必须实现创业教育大纲法制化,把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入教学大纲中,优化创业教育计划,把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同大学的远景目标联系在一起。”
2.根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建立合理的课程计划;根据把整合课程结构与围绕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目标开设核心课程相结合的设计原则,整合课程结构,即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进行整合,应该体现在公选课上。核心课程应该体现在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上。
(二)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科研工作
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许多高校对毕业生仅存在于“就业教育”阶段。加强创业教育师资水平建设,首先要应采取专兼结合的方针,根据课程内容选聘优秀的专职教师主讲创业课主干课程。提高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学校可聘请知名企业的老总或创业成功人士担当兼职教师,结合实际案例教学。兼职老师可以以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成功经验为背景,生动的进行创业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其次,加强师资建设还要注重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应以师资培训为渠道,加速创业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加快创业教育进入课堂和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改进创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1.创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应该构建以创业教育为龙头,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内容体系和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相互结合。
2.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注重创业实践锻炼“创业教育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计划、创业教育研究计划和外延拓展计划等。
3.优化创业实施环境,形成社会创业氛围。学会可以把杰出的创业者吸引到大学校园里来,共同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和经营理念,激发大学生创业灵感。
4.创业教育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社会活动课程主要由创业教育中心想方设法安排学生深入创业企业去观摩或实习,也鼓励学生带着创业方案到企业去检验可操作性,甚至还可以在某个创业岗位上练练手,从中获得一些创业理论与实践上的经验。
(四)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校企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和一定程度的技能培养是很不够的,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印度高校和社会团体每年都要提供大量资金资助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并通过竞赛等形式挑选一些学生的创业项目进入“孵化器”。我国自90年代以来也组织了几届创业大赛。但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显得比较薄弱。因此,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更加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些诸如创业计划竞赛、参观创业企业、模拟企业管理举办创业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检验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情况。加强舆论引导与媒体支持,着力打造大学创业人才选拔平台。
总之,在中国正走向新时期创业的紧要关头,高校应该站在创新时代前沿,以前瞻性思维应对时代需要,为中国创业跨入历史性新时期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与生力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自主创业 创业模式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总量已由1999年的100多万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600多万,而且需求的结构性差异较大。同时,2007年,我国大学生实际失业率为20%,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或者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于大学生创业有这样一个比喻:与其和1000个人去抢一个饭碗,为什么不干脆给自己造一个碗呢?现在社会声声唤着“疏导,分流”大学生就业压力并且开始给创业大学生各方面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一项重要的就业方式。高校学生涌现出的创业激情和不少毕业生毅然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的现象成为我国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择业的新动向。虽然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只是一个很小的群体,但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现象折射出的意义十分巨大。分析研究大学生创业行为,不仅有利于客观认识大学生创业现象,而且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创业活动。
1998年秋,清华大学举办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大赛。当时很多人还不明白大学生创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这个赛事还是被冠以“催生中国的比尔・盖茨”之名。自主创业在我国是市场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与壮大的产物,现在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为活跃的力量与源泉。自主创业不是某些人的特权,人人都可以创业,是平民创业、学生创业。中国进入了“创业者”的时代。时代呼唤创业者,一批又一批创业者的涌现推动了经济发展,才能紧跟世界经济潮流。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将来的主人,是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更需要涌现出一批创业者。大学生自主创业队伍,在各界的关心下成长,它将改善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结构,尤其人员的教育程度。
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创业模式的选择上,如何才能体现出这些优势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大学生创业模式值得提倡。
知识型创业。大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把知识作为资本,从而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创业模式。这种模式在大学生创业群体中的可行性比较高。一是由于大学生本身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二是由于风险性比较小,基本不用投入太多的成本和资金。对于有着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来说,利用自己的知识在智力服务领域内进行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首选之道,比如,家教、广告设计、翻译,等等。
兴趣型创业。大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化为商业行为,从而获得经济收入的一种创业模式。一些人的兴趣爱好恰有市场的需求,那么追求这些兴趣爱好的行为可能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无论兴趣广泛还是单一,都有可能帮助你创业,将兴趣融入创业路途中,可以激发最大的潜能和激情。因此,凭借兴趣创业,不仅带来的是物质上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得到了享受,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
学习服务型创业。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把大学生的学习用品作为主要的经营商品,从中获取经济收入的一种创业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学习用品作为主要的服务内容。在校园中,大学生通过经营学习用品而获得经济收入的还有很多,比如,推销英语磁带和考研复习资料、开打印室等,也属于学习服务型创业模式。
生活服务型创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把大学生生活所需作为主要的经营对象,从中获取经济收入的一种创业模式,类似于从事卖衣服这种生活服务型创业活动的案例很多,比如,开饭馆,推销化妆品、电话卡等。
季节型创业。大学生利用某个特殊的季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的创业活动。这种模式要求创业者必须善于发现商机、把握商机,并对市场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在大学生这个创业群体中,这种创业模式更多地体现在创业者利用新生入学之际、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等一些特殊的日子,进行的创业活动。
产品。直接拿人家的产品做,可以注册一个个人独资公司,把东西卖出去了赚钱就是自己的,这也是一种模式。在网上创业,就是把图片传到网上,消费者上网看到你所售的物品,满意后订购,你通过物流发货。网上开店,成本比较低。对于初次创业或者小本创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通过什么途径、方法走上创业这条路,大学生可以首先设计一个项目,独立自创。比如有一个意向中的产品、服务,觉得产品和服务有市场,也有能力做好,就开始做商业计划书、做好规划、做好市场调研,把所有相关的要素摸清楚以后,然后办照、选址、装修、招员工、开办。
参考文献:
[1]刘宏波.大学生创业综合状况调查与思考.教育与职业.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重要性 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73-02
前言
随着大学生创业人数的逐年增加,以及广大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缺乏,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也日渐被人们所重视。
一、大学生创业的背景及现状
最近几年来,在国家的政策调整下,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生招生人数和录取的比例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迈进了大学的殿堂。权威机构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已达559万,比2009年增加了50万,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如此庞大的待就业群体,就业何去何从?显然,目前的待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整个人才市场呈现一片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目光投向了自主创业。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很低,初步统计只有2%~3%。尽管如此,大学生创业仍然受到热捧,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其中。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创业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是对创业的认识不足。体现在创业动机上,创业仅仅凭借着自身对创业的热诚,更有甚者可以说完全是被就业压力所逼而被迫选择创业的,是一种非理性的创业。体现在认识上,对国家相关创业的政策、制度不熟悉,对如何开展创业知之甚少。其次,是对创业经验的严重匮乏。大学生在校期间,一般情况下得不到外出实习或者实践的机会,因此对创业的认识比较模糊。第三,创业资金的缺乏。创业除了周详的计划和充分的认识之外,创业资金是最重要的一环。任何的创业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是创业的基本要素,是企业的血液。第四,就是创业的技巧和心理承受能力。如何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如何周详地做好创业计划书?如何在大学生创业中脱颖而出?这是创业的技巧。据不完全统计,企业创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仅仅只有2%~3%,远远低于企业的创业成功率。由此看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有着长期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创业,实现理性创业,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加强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势在必行。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案
(一)国家的政策引导
大学生的创业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从这点出发,国家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立法和管理控制,并加强立法或者制度的落实性。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宏观的政策支持、优惠和帮扶,起到明确而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国家政策的宏观引导下,各地方政府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从微观的具体细节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相关的咨询、培训等服务,切实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将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开展。
1.社会培训教育机构的建立
当前,各种培训机构并行。因此,各地方政府部门可考虑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培训机构,内含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机构,配备专业的创业培训人员,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并为他们创业提供前期的所需培训咨询和相关的咨询。
2.大学生创业网站的建立和依托
成立专业的大学生创业网站,在此网内提供有关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信息。包括大学生创业的制度,鼓励扶持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案,并为他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在国家大学生创业网下各地设立分网,根据地方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将各地方政府有关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条款进行公知,并设置相应的咨询解答窗口。
3.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相关的制度
根据大学生创业的特点和变化,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健全、完善大学生创业制度,为大学生的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各种有利的保证。
(三)打造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1.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开辟校内外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并按照具体规划步骤,逐步完善创业基地的建设。
2.组织开展创业教育相关活动。积极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竞赛、学科竞赛等创业教育相关课外活动;邀请各专业领域专家开设创业教育讲座,讲授各自专业内的前沿科技、发展现状、市场机会等内容。
3.实现校企共建共享,依托社会开展各级各类创业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广泛开展各种创业实践类活动,如:大学生创业调研、创业校友访问、创业团队孵化等。可适当将学生创业实习时间融入到课程实习和专业实习中,推动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4.利用高校科研成果,在创业教育教师的指导下转化为可供实施的创业项目。重点遴选那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项目,与相关企业对接。
(四)各大学院校创业的相关措施
各大学院校是培育学生的载体,也承担着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的直接阵地。各大专院校教育培训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1.做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1)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创业教师队伍。
(2)在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探索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设立研究基金,申报相关研究课题,鼓励创业教育的创新试点工作,确保创业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3)对各系部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师(辅导员)进行创业教育培训。
2.大学生创业讲座的开设
大学生讲座是进行创业教育培训的前沿阵地,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讲座的能量,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创业教育知识讲座,邀请一些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或者政府相关的培训人员进行实际实践性的讲解,这样可以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前期条件。
3.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的建立
在各高校内部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为有创业理想或即将走上创业岗位的大学生提供各种直接的服务。包括提供创业的各种资讯、相关的政策制度、解答大学生相关的创业迷惑。由学校安排专业的创业专业人员负责。
4.大学生创业相关课程的设置
据了解,很多大学课程没有设置创业相关的课程,不过根据大学生创业的特点和特殊性,各院校可将大学生创业纳入课程范围内,开设专业的或者是选修的《大学生创业》课程,为对创业有梦想的大学生提供创业相关的知识,使他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创业。
5.创业教育成果评价考核机制和社会宣传工作
(1)建立创业教育成果的评价考核机制。确定创业教育成果的考评组织、被评对象以及相关责任人。做好创业教育指标体系评价的设计和实施工作。定期对创业教育和实践的成果进行评价。保障学校创业教育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2)建设创业教育专题网站,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创业文化,营造大学生创业教育良好氛围,为大学生成功创业导航。
(3)在校报开辟相关主题专栏,宣传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每学期确保有相关专题报道在校内外媒体发表,以扩大创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四、结论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资源单一的教育,而应该是由政府、高校、社会、大学生组成的教育体系。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创业,做好创业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E-Power.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前景分析.学士论文,2011.
6.22.
[2]ensign2012.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方案2011.高等教育,
2011.5.16.
(一)与专业有效衔接有助于彰显高职创业教育的魅力
高职院校依据“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原则设置的专业,并注重采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等“学中做,做中学,学做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与创业教育要求的“接地气”,与地域、市场、行业和企业等紧密结合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高职大学生在一线工作岗位学到的知识、锻炼的技能、积累的经验为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彰显高职院校的魅力,构建与专业有效衔接的创业教育体系,将更有利于大学生走向成功。
(二)与专业有效衔接有助于展示高职大学生创业群体的优势
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创业群体之一,其最大优势是:他们不仅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经过职业化的技能训练,具有专业理论和职业实践技能的双重背景。这是诸如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创业群体、农民创业群体、下岗职工创业群体和转复军人创业群体等都不具备的。经过多年的跟踪调研,我们也进一步印证如果大学生围绕自己的专业选择创业项目,成功概率会远远大于他们在其他行业进行创业。
(三)与专业有效衔接有助于带动我国创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从目前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状况来看,虽然其成功率(仅仅为2.2%左右)超过了普通高校(1.2%)大学生,但与发达国家(20%~30%)相比依旧相差甚大,而且质量和层次更是不如人意。如不少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也仅仅限于摆地摊,做小买卖之类,科技含量非常低。创业的本质在于创新。就创业的整体水平而言,创新的程度越高则意味着创业的质量与层次越高。高职大学生隶属于我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是新生创造力的代表,他们心怀梦想,富于冒险,敢于打破常规。一旦高职大学生的创业优势充分展现,与专业有效衔接的创业之花将开遍神州大地,相信一定会带动我国创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进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那时创业也必将是高层次、高质量的。
二、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解析
在政策的鼓舞下,创业教育如同星星之火,燎原了大江南北,各个高职院校更是不甘示弱,不约而同地举起创业教育大旗,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在高职的创业教育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创业教学与专业教学“楚河汉界”
高职院校在创业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严重脱节,各自为政的现象,如同“楚河汉界”,它主要表现如下。1.课程体系整合度欠佳从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来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度欠佳,缺乏有机结合性。由于院校领导重视度不高,再加上创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短暂,成熟度不够等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独立出来,仅是将它作为生涯发展与规划或职业指导的一部分。有的院校虽然开设了独立的课程,如KAB创业基础、SYB大学生创业、创业学等,并将它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并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与专业有效衔接的创业课程体系。2.课堂教学融合性较差从目前课堂教学来看,两者的界限依旧非常分明,它集中表现为:第一,教学目标互不相干,并错误地认为专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专业人才,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没有看到两者有机的结合点。第二,教学内容两张皮。专业教育在自成体系的世界里传知识、授技能;创业教育则在自己的小圈圈里追求完美。第三,教学方式各不相同。专业教育重实习实训;创业教育则更多地限于课堂内理论说教。3.师资队伍结合度不够目前,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以下3个部分组成:一是公共基础课教师;二是经济贸易系或人力资源管理系的专业教师;三是辅导员。他们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既没有创业的实践经验,也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培训,自然更谈不上做到与专业有效结合。有的院校虽然聘请了企业成功人士担任讲师,但只是流于形式,仅仅开展讲座而已。
(二)专业群体与性别群体“不做区分”
从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状况来看,几乎都是不问专业群体、性别群体的差异性,学,统一管理。1.专业群体“不做区分”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授课对象来看,往往是“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往往接受的是同质化的创业教育”[2],甚至出现了跨系别的学生,济济一堂“共享”创业教育的奇怪现象。专业的差异体现了培养目标的差异,它需要创业指导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授课与指导。如果不同专业的学生接受的是同质化的创业教育,那不仅是浪费时间,更严重的是会使学生错误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华而不实的空洞说教,与专业关系不大。2.性别群体“不做区分”从性别群体来看,高职创业教育一般都是男女混合上课,很少有针对某一群体单独开设课程的。教材也是面对所有专业,所有学生的“万能”教材。男性创业者与女性创业者,由于各自生理、心理的差异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进而显示出来的优势是不同的,如女性在意志力、感知力、直观力和语言沟通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明显高于男性。如果创业教育能够有意识地将创业群体的性别加以区分,那将会使许多学生少走弯路,大大提高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亲疏分明”疏高职院校
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重政策、理论的学习,轻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亲疏分明”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创业教育的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来看,一般是3∶1。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达不到这个比例,甚至有的创业教育几乎没有实践课程,都是“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不能体现高职创业教育的特点,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第二,就创业教育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质量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往往是精于理论讲解,善于“纸上谈兵”。而对实践却停留在浅层次之中,如人物访谈、参观批发市场和专项考察等方面;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创建了“创业园”“孵化基地”等,也没有充分利用,或者仅仅限于部分专业的学生使用,其余大部分的学生却与之无缘。
三、构建与专业有效衔接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一)研发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交叉型”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研发与专业有效衔接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绝不是单一的行动,它需要与高职教育相关的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相互配合,协同创新。1.以当代高职大学生为前提,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衔接“积极向上、乐观进取,有着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社会参与意识与创新求变意识”[3]的90后高职大学生接受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同的教育对象奠定了创业教育目标与专业教育目标有效衔接的基石。我们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目标的有效衔接,可以分为以下三步完成。第一步,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会同相关部门,并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制定或修订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第二步,将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细化分解,分解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情感态度目标,同时将分解后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情感态度目标再进一步细化若干个子目标。第三步,将每个子目标与专业的子目标进行对照,找出相同或相似点,实现有效对接,如创业教育中的技能目标“学会管理新企业”,可以在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中得以体现。2.以社会性别理论为指导,促进创业教育群体的和谐发展我们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时,注重社会性别理论的运用,意在肯定男女两性在生物学意义上差别的前提下,使男女大学生在创业时更好的定位,找到能够体现两性生理特征优势的创业项目,进一步促进两性创业教育的和谐发展,如女性在咨询、餐饮、零售和公关第三产业等行业更有优势。我们相信“在这些领域女性更能够充分发挥其性别的优势,从而也赢得了很高的创业成功率。”[4]3.围绕不同学科专业展开,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强调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变化设置学科专业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满意就业,而创业本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就业,是一种高质量的就业。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内在的相通性,进一步说明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内容上的一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课程内容的互惠性,即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相辅相成,共同成长。”[5]如专业扎实的高素质学前教育毕业生,不仅会受到幼儿园的青睐,同时也是创办幼儿园的“好坯子”。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内容的有效衔接,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采用渗透方式,将创业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当中去,使创业教育成为专业教育的一部分;二是采用必修方式,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建设的规划体系之中,保持创业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复合型创业指导教师的培养。
(二)探索与专业有效衔接的“阶梯式”实践活动体系
“阶梯式”实践是指在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以项目化教学为导向,采取分级式、循序渐进的实训教育方式。探索与专业有效衔接的“阶梯式”实践创业活动体系,可以分为以下3个步骤进行。1.以大赛活动完善创业计划围绕专业设计的大学生创业计划书,既是对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检验,又是对创业教育教学效果的初步检验。科学现实的创业计划书,是创业成功的起点,它能够使创业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高职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往往偏感性、直观,缺乏理性思维。我们可以借助“系、院、省、部”四级创新创业大赛活动,让他们多聆听相关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人士的意见或建议,以便帮助他们紧扣专业、理性思考,进一步完善创业计划,增强计划的可行性。2.以游戏活动模拟创业计划模拟创业是创业理论教育通往创业实战的桥梁。丰富多彩的游戏教育活动,更迎合了高职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借助专业教学活动中的沙盘等游戏等让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创办和经营一家成功企业的真实过程,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应用学到的理论经营虚拟的企业”[6]和应对在企业生产、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风险。此外,模拟创业游戏活动的开展,还可以使高职大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做到“心中有数”,更加自信地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3.以实战活动落实创业计划进行实战活动,成功地进行创业,是理论创业教育、模拟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高职院校可以从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或创业模拟活动中,选择几个带有专业特色的、市场前景较好的微小企业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的资助,并在创业指导教师与专业指导教师的双重指导下“扶上马,送一程”。待其相对成熟后,再让它走出“母爱的绿荫”,去经受社会的风雨考验。
(三)构建理论通往实践的“跟进性”服务指导体系
一、狂热背后是浮躁
大学生创业热的始作俑者是1998年5月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大赛云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天才们”的114份创业计划。“创业计划竞赛”在当时被誉为“比尔·盖茨的孵化计划”,一时间被各大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同时也激起了无数大学生的创业理想,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学生创业风潮。1999年3月,由团中央主办的全国高校首届创业计划竞赛轰轰烈烈地展开;1999年底,高校云集的上海开展了首届“亿唐杯MBA创业计划大赛”;2000年初,国家教育部宣布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些都无疑为正在涌动的大学生创业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以说,从1998年到2000年上半年,是学生创业的狂热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创业心理呈现出明显的浮躁特征。
(一)把创业简单化。学生几乎到了人人想创业的程度,当时清华大学的情况是“碰到两个人,其中就会有一个人说想要创业”。学生普遍意识不到创业资金的困难和创业风险的压力,反而对创业的期望值很高,觉得只要开张就会马到成功。
(二)追逐互联网泡沫。在大大小小各方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上,参赛的大多是网站创业计划。最为突出的是在上海举行的“张江杯”创业计划大赛中,首期征集的创业计划居然有90%以上是网站创业计划书,原因是学生认为“方便、来钱快”。
(三)对自身创业素质认识不足。学生普遍不习惯对产品或项目做市场调查,而是进行理想化的推断,典型的例子是:“如果有3亿人需要我们的产品,每件售价100元,我们就有300亿元的销售市场。”这种推断方法往往会对创业起误导作用。这个时期,大学生浮躁的心理促使了一些泡沫公司的产生,一遇到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公司就会如建在沙滩上的高楼,说垮就垮,烟消云散。
二、挫折过后显理性
以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滑为标志,中国大学生创业也滑入低谷。之后,经过失败、苦闷、放弃、坚持的自我调整,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洗礼,学生的创业心理渐趋成熟,学生创业也进入到平稳健康的理性时期。
(一)创业激情依旧。而这种激情已经不是当初那种缺乏理智的激情,而是经过冷静观察与思考后迸发出来的激情,是成熟型的激情。就在2000年年底举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就收到全国24个省份132所高校学生提交的作品462件,专家们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对创业的渴望与信心”。华东师范大学对上海高校540名本科生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7.6%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辽宁省近两年来已涌现出2000多人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看来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并没有因为经历严冬而消退。
(二)创业理性增强。据智联网针对大学生的调查,65%的人考虑30岁以后创业;21%的人认为大学毕业后至少要工作1至2年再创业;9%的人认为创业风险太大,要慎重;还有4%的人说没想清楚,另有1%的人表示无论如何都不考虑创业。这表明,虽然多数人准备创业,但对创业的时机、风险的认识比较清醒。
(三)创业预期降低。过去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就是从事高科技,就是要一鸣惊人,一夜暴富。在创业时不屑于从事服务业,或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醉心于挖掘第一桶金的迷梦。而现在学生对创业领域的选择更宽了,要求降低了,表现出务实的心态。沈阳市自2003年10月开始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服务以来,已有168名毕业生领取了《自主创业证》,125名毕业生创办的单位已挂牌营业,经营项目就涉及计算机开发与维护、培训教育、信息中介、装饰装修设计、服装等领域。在无锡大学生创业街上,与普通的商业街一样店铺云集,从拉面馆、牛扒屋到装潢公司、网络服务中心一应俱全。这说明现在学生创业预期呈现出常态表现,是希望赚第一分钱,而不是挖第一桶金。
(四)创业困难清楚。据华东师范大学的调查,35.9%的学生认为“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困难”;28.9%的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社会关系不够宽广,不利于开展工作”;19.1%的学生认为最难的是“还要兼顾学业,时间、精力有限”。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学生创业的盲目性大大减少,已经开始意识到创业需要资金、环境、时间的保证,而不仅仅是凭热情。
三、在引导中更加成熟
大学生创业心理由浮躁变为理性,是非常可贵的变化,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因为对大学生创业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而是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看待,今天的失败可能意味着明天更大的成功。可以说,美国硅谷就是和斯坦福大学、学生创业公司以及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一起成长的。没有在车库里的学生创业者,也就没有惠普公司、苹果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等今天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也就没有今天世界第一流的斯坦福大学,更没有今天神话般的硅谷。因此,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正确引导,是每个高校应尽的职责。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业的含义。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要使大学生懂得,创业既不是头脑发热的“下海”,也不是普通的专业性比赛或科研设计,其实质是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开发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创业者。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素质;创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作和表率;创业不是牟取私利,是奉献与无私;创业者是坚定的爱国者,是富有激情的实践者,是艰苦创业的实干家。
(二)引导学生具备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大量事实表明,许多学生在创业之初,雄心勃勃,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因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这样或那样的困境,而最终灰心败北。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是否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华,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形成脚踏实地的务实心理。学生大多处于风华正茂、激情洋溢的时代,很容易追风逐潮,表现自我。要培养学生冷静观察的习惯,遇事多思考,多比较,尽量克服盲目攀比的心理。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遇到那些诱人的规划、宏伟的蓝图、美好的事情都要设身处地的分析,分析实现的可能性,分析实现的基本条件,分析自身具备的能力,这样就会得出一些务实的结论,减少或避免一些无谓的损失与失败。
四、结语
理性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学校要通过引导,使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更加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在社会创业的舞台上,会真正涌现出一批批的大学生创业英雄,会流传一个个大学生创业的传奇故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