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械原理教学设计

机械原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3-09-21 17:35: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械原理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械原理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 机械波 模型

引言

教学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也是日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广阔的多学科研究领域。在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中,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对整个教育科学领域具有最大理论贡献的”一个范畴,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为此,本文结合本人所授课程对高中物理有效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1.物理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1)利用前概念引入概念,再转变错误前概念,建立正确概念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草率地用所谓的正确的观点去覆盖学生原有的想法,那么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教授新概念之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尤其是与新概念有密切关系的已有概念和原理的认识,才能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2)建立模型,给学生以创造学习的空间

从教学内容中选择和确定要研究的物理模型,根据此模型学生要能够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情境,在这个问题情境中有供学生进行假设、猜想的空间。学生经过思考形成一定的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够从中受到某种启发、或得到阶段性的结果。比如教材在分析弹簧振子振动的过程中,提出了简谐运动的概念,这样的处理比较具体、直观,教师在利用弹簧振子帮助学生理解简谐运动的概念时,最后一定要让简谐运动的概念从弹簧振子这一具体形态中“脱胎”出来,成为独立的物理模型。

(3)提出一些研究的课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概念,巩固概念

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明确的提出研究的课题:弹簧振子、单摆的振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课题后一定要给学生时间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假设和猜想。在此期间,教师要做好引导、也可在小组内进行适当的讨论。学生在形成假设和猜测的过程中是在进行积极地思维,在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做着各种判断。

2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概念教学设计案例

以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一节为例,设计教学案例。这一节的教学目的要求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机械波,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知道机械波的两种形式;横波、纵波及横波波形图。

(1)创设情景,发展学生“机械波”的概念

基于大部分学生都承认水波是机械波这一事实,教学之初从分析讨论水波这一常见的现象对学生“机械波”概念进行发展。

教学中教师先提出一个总体性的问题:水波是如何形成的?然后层层设疑,将问题引向教学核心:水波是否与水做机械振动有关系?一个水分子是否可以形成机械波?针对 教 师 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后得出正确的认识。① 水波是大量水共同形成的,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是一种宏观现象;② 水波和水上下振动有关。 (2)建立机械波传播的物理模型,转变学生机械波中错误前概念

a.实验演示现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由调查可知,不少学生认为机械波是由于介质不停的向前传播而形成的。因此,首先通过实验或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看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演示:在水波中人一小的纸屑或泡沫,可以看到,纸屑或泡沫只是在上下振动,并没有随着水波传到盛水盒的边缘。

这个实验说明,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并非因为介质向前运动.介质仅在原来的位置附近振动。此时学生头脑中就产生了强烈的疑问:机械波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b.通过实验,建立正确的机械波形成与传播的概念

为了便于分析机械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必须建立波传播的简化模型:一维波传播模型。该模型不能从水波直接建立,通过下面过程逐步进行:

演示“绳波”,可以看到一孤立的向上凸起的波向前传播,水平振动,可以看到连续完整的波向前传播。

比较绳波与水波,找出二者共同点;介质各部分均振动、均形成凹凸相间的形状向前传播。最后得出结论:绳中传播的是机械波,它的形成与传播原理,就是所有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原理。

第一步:建立理模型,将软绳简化为若干质点连接而成,第二步:利用箱式横波演示仪演示机械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建立如下概念:① 在介质中,前面质点振动,带动后面质点也跟着振动,但时间上有延迟,大量质点相互“配合”形成机械波;②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迁移;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3)进一步发展科学概念,让科学概念理解更全面深刻

前面所分析的机械波均属于横波,对于一个完整科学的概念而言,还需分析纵波的情况:

演示弹簧中传播机械波的情况并分析此现象,让学生明确该现象传播的也是一种振动形式,是机械波并给出横波与纵波的概念;借助箱式纵波演示仪说明纵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

总结对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概念的理解,不论是横波还是纵波,均有:

理解1,机械波的形成是因为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后面的质点重复前面的质点运动;

理解2,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理解3,机械波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这种形式。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会不相同,“概念变化”策略并不排斥其它策略,甚至是同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也有可能会多种教学策略并用。但是,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每一个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理念,这也正是新课程中所提倡的。

第2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限制因子定律,物理教学内容,生态化设计

1.提出问题

高中物理课堂生态化教学是指物理教师整体协调与组织课堂教学系统内外诸多要素,主动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营造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真实情境,组织有利于发展学习者主体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的活动,将学习者的学习与个体发展置于开放性的、与其他成员、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互动的物理课堂教学系统之中,从而促进学习者有效达成物理教学目标的过程。

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设计是实施生态化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在生态化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依据的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特定组织方式,它主要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动态性生成。生态化物理教学内容设计以实现课堂教学“生命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共生性”之生态特征为目标,使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回归真本。

生态学上所谓的“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源于李比希(Liebig)的研究:1840年李比希在研究矿质营养与植物的生长关系时发现,当植物所需的营养供应量降低到该植物最小需求量以下时,该种矿质营养就会限制这种植物的生长,即使其它矿质营养供应再充足,也不会提高作物的产量。这一原理运用到教育领域,就成了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

限制因子定律在生态化课堂教学中具有其特殊性,在不同情况下,生态因子有时是限制因子,有时是非限制因子,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找出限制因子,寻求合理的方法将限制因子转换成非限制因子,以促进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设计的实现。

2.创设真实的物理学习情境,转化新课教学内容中的限制因子,有效实现新课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设计

生态化物理教学在内容设计上要求把“学校物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利用好学校资源的基础上,筛选现实环境中可利用的、与教学内容关联的潜在资源以及创生资源来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物理学习情境,把新课教学内容中的限制因子转换为非限制因子,从而让学生真正体验建立物理概念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例如,进行《机械波的产生》教学时,机械波的形成是一个难点,机械波的形成就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限制因子。学生不理解机械波是怎样形成的,也就没法解决相关的问题。要把这一限制因子转换为非限制因子,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潜在资源”——多媒体设备,和“创生资源”——多媒体课件,来模拟机械波的形成,让学生直观看到机械波是怎样形成的。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表演团体操的方法进行。让部分身高相近的学生手肩互搭从左到右排成一队,告诫学生保持联带关系不要松手并注意平衡不要摔倒,然后让左排头的一名同学蹲下、站起做上下振动,后面的同学模仿左边同学的运动但要稍有滞后,这样一个简单的团体操表演就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学生们跃跃欲试,在玩乐中形象地化理解了机械波形成及其传播特点,有效地转换了教学中的限制因子。

3.充分利用潜在资源,转化实验教学中的限制因子,有效实现物理实验课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设计

物理是一门实验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掌握探究自然规律、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形成科学求实的态度、提高科学素养的良好教育平台。从限制因子定律考虑,实验室条件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进行。在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教材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都难以进行,导致教师在课堂上“讲”实验,学生在“听”实验,根本没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了。因此,实验室条件就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限制因子。为了降低限制因子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可充分挖掘身边存在的潜在资源,通过能动创造地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易得品,如用可乐瓶做“完全失重现象”;选用玩具陀螺并将它旋转起来,用滴管将墨水滴在它的旋转面上,从纸面上留下的痕迹,可观察、分析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利用玩具手枪测量子弹射出时的速度;利用电视机的荧光屏做静电实验;可利用圆珠笔中的弹簧,设计一个测量该弹簧劲度系数的实验。象这样用生活中熟悉材料、器具等开发进行的一类体现自创性、趣味性、简易性、生活化的物理实验不仅能动地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还拉近物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实现“学校物理”与现实物理相联系教学目的。

另外,一些宏观的或微观的物理现象,如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及绕地球运行过程、布朗运动、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核裂变过程等都无法在实验室进行演示;还有一些很快的或很慢的物理过程,如自由落体运动。上述这些因受时间、空间和实验条件的限制,都难以通过传统课堂实验向学生直观展示物理现象,致使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印象不深,成为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限制因子。这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把这些无法展示在学生面前的物理现象通过计算机模拟,形象逼真地展示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转化实验教学中的限制因子,提高课堂效率。

4.重视模型的迁移应用,转化习题课中的限制因子,有效实现物理习题课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设计

第3篇

【关键词】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优化设计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064-02

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由多个教学环节组成的,对每个环节的设计和筹划,都会直接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发展前景。在推进现代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以现代化教学理念为指导,从优化教学过程设计入手,对《机械设计基础》“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增强了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学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优化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改变了以教员为中心,从教员的主观愿望出发,凭借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安排和策划的传统做法;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入手,确立了“听、看、动、思”的教学策略。

1.“听”即听教员讲授

绪论课作为教员与学员接触的“第一印象”,是能否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对本门课程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关键。为讲好绪论课,课堂设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引导:阐述机械发展的历史,让学员认识到古老的机械工业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展望未来,让学员认识到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机械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次,介绍建国后我国机械工业迅速发展的大量事实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既宣传了我们的伟大成就,同时也指出目前我们在某些方面相对发达国家所存在的巨大差距。这种情感教育,激发了学员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看”即参观和观看

教学中注意把课堂教学策略和课程教学策略结合起来,使课后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绪论课后安排学员参观实验室和地方工厂,让学员亲眼目睹各种各样的机械产品、先进的数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让学员认识到机械行业工作人员的无限光荣和责任重大,并鼓励学员学习机械设计人员和制造人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对学员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安排观看与机械设计有关的录像片,如:机械工程博览、古代机械、专利产品介绍等,让学员感到机械设计课程有意思、有学头。

3.“动”即动手

机械设计课的特点是实践性强,讲授中要用到大量的教具模型和实物样件,其中大量实物样件是从装备上拆卸下来的,和实际专业结合非常密切。教员积极鼓励学员大胆动手操作教具模型,分解实物样件,建立空间概念,掌握运动原理,了解机构的组成和装拆过程,增加感性认识,消除陌生感和神秘感。

4.“思”即思维方式

创新设计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反复引导学员应用“抽象――发散――收敛”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员对同一设计题目多角度、多侧面提出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反对一条路走到黑,允许互相辩论,允许不同意见乃至错误意见的出现和存在。

通过教学策略的优化,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员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把握了教学的方向性。

二、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材的权威性,较少考虑教学需要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过于强调教学内容的完整性,限制了教员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主动权。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现代化教学实践中,我们着力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同时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存在的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注意精炼理论体系和内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以便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和先进性的要求,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

1.强调系统性,优化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主要由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两大部分组成。在机械原理部分,紧紧抓住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这条主线讲解;而在机械零件部分,则抓住失效、强度条件、设计步骤和零件结构这条主线来讲授,从而将较分散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脉络清新的统一体。

2.强调先进性,优化教学内容的比重分配。

在内容的设计上注意突出先进性的比重,逐步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取代比较落后的设计方法。如教材中机构设计内容,作图法占的篇幅很大,过去花费的课时较多,而解析法却介绍很少。现在根据计算机辅助机构设计技术已被广泛采用的现实,教学重点不断向解析法上倾斜,淡化几何作图法的讲解,逐步建立了面向计算机应用的内容体系。

3.强调应用性,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针对课程的特点,强调应用性,简化公式的数学推导过程,避免知识内容过深过细,而把精力放在工程技术问题的简化处理和结论的具体应用上。如在零件强度的讲授中就是这样处理的,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课时用于实践环节。

4.强调灵活性,优化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

当今社会知识量的极度膨胀,已使我们无法用有限的课堂教学使之无所遗漏地传授给学员,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否则就会导致课时越拉越长,学员的负担越来越重。我们一方面删除先修课程讲过的重复内容,突出本课程内容体系特色;另一方面把教材中比较简单的内容安排给学员课后自学,但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员事先给出自学提纲和思考题,必要时安排课堂讨论,检查自学情况。

三、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实践教学的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基础课,它的实践性很强,在学习设计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反复设计实践才能逐渐掌握。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课堂讲授与设计实践、开放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员始终处在“理论学习――设计实践――理论学习”的交替过程中。

1.合理安排实践性环节

在课程进行当中,根据学员的认知规律安排三种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在每一个教学专题讲完后,各安排一次单项设计性大作业,此类作业主要让学员熟悉掌握机构和零部件的设计方法,为以后的综合设计打基础。二是在课程中期,精选设计题目,分组选题,进行方案设计,并安排时间组织课堂讨论,此类作业主要是培养学员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团队精神。三是在课程结束前安排一次综合性课程大作业,此作业是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实践环节,也是对学员进行工程师素质基本训练的重要途径。鼓励学员使用计算机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此类作业既是对全部内容的总结、综合和提高,又是熟悉一个完整设计过程的最好的一次实战练兵,对学员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实行开放式教学

在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注重教学设计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式教学。为了实现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结束后,学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延续性,面向高年级学员开设了“机械创新设计”选修课,并在其中挑选对机械创新设计特别感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动眼,以看为主,学员可自己选择内容和方式,实验室为其提供的有:大学生发明创新实例光盘、创造发明系列丛书等,目的在于开拓视野,启发思维。第二阶段:动脑,以构思和提出设计方案为主。第三阶段:动手,学员可按照设计方案在机构创新组合实验台上搭建真实机构或与工厂协作做出样品,检验方案的可行性。第四阶段:动口,讲解、演示、答辩、评出优秀作品。第五阶段,参赛,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

四、注重教学环节的一致性,优化考核评价标准的设计。

考核评价必须与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相一致,为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服务。由于传统教学的评价体系只是应试指标,且是静态评价,方法单一,大多是靠期末的笔试来进行的,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平时教学的效果。特别对于像机械设计这样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来说,一个学员的设计水平和设计能力是很难在一份试卷上反映出来的。比如,少数学员平时学习不认真,尽管设计能力一般,但考试前抓突击,往往也能考个好成绩。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调动大家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认真完成平时的设计大作业,以实现提高学员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目的,我们改革了“一份试卷定乾坤”的传统做法。规定机械设计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一般类型的作业成绩,各种类型的设计大作业成绩,课程结束考试成绩,三部分成绩的比例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特点而定。这种考核成绩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学员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对端正学员的学习态度、加大学员平时参与教学实践的投入力度、提高学员的创新设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几年来,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优化设计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初步尝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院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与肯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被列为学院现代化教学“示范性主干课程”建设项目,配合该课程开设的“机械创新设计”选修课也被列入学院现代化教学“研究式课程”建设项目。在总参军训部举行的军队院校素质教学案例征集评比中获一等奖两项;在学院优秀素质教育案例评比及课堂教学实践中获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在学院举办的当代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中获一等奖一项;教学改革经验论文“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在学院举办的创新教育研讨会宣读交流,并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加强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建设,培养学员创新素质”荣获院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科学员在山东省举办的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获特等奖一项,一、二等奖多项。

参考文献

1 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第4篇

    “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打造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努力追寻的一个目标。“怎样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又成为一线教师的难题。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很多,但笔者认为,教学设计的“不到位”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子。

    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有两个不太理想的倾向需要纠偏。一是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重“形”轻“质”,课时目标设置随意性倾向较严重。笔者在教学调研中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传统”仍是主流,备知识、教知识仍是教师教学设计关注的“重心”所在。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按部就班的多,独特处理的少;知识落实考虑的较多,学生活动设计的较少,尤其是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中鲜有所见。同时,对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重视,有的教学设计中无目标可寻,有的教学目标指向不明,有的教学目标还出现严重的“偏离”。二是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重“教”轻“学”,学生活动与作业设计针对性不强。笔者在日常的听课和查阅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化”较多,“思维型”较少,不少活动的实施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思考时间和思考深度有所欠缺,造成学生因地理思维的缺失而不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另外,各校使用的学生作业大多以市场上的教辅用书为主,相对缺乏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改进对策:实践“三步曲”设计策略

    所谓的地理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现代的教学理念和系统方法,对各种地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组织,对地理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的安排,建立一个帮助学生分析、研究、解决地理问题的学习策略,并对教学预期结果做出估计的过程。简言之,所谓地理教学设计,也就是对“教什么”和“怎样教”进行规划,对“教得怎样”进行诊断。

    笔者认为,地理教学设计应力求简洁而实用,重点把握好“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三个核心问题。简化教学设计环节,明晰课时教学目标,可尝试运用以下的教学设计“三步曲”。

    1.践行“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教学理念,合理定位课时教学目标

    “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提出的一个观点。教学是人们精心创设环境,通过与外部条件的作用方式,激发、支持和推动内部过程的有效发生和学习成果的达成。

    课时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有关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拟定的、在一课时内预期达到的具体学习结果,应具备可操作性、可测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前需要思考以下问题:想要学生从这节课中学到什么知识?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同时,教师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接受能力等问题。一旦教师明确了这些问题,就可以考虑列出课时教学目标。

    虽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达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这三个方面是课程的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确认时,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在具体操作上,可将教学目标分成两类:一是结果性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二是体验性目标(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结果性目标应该是显性的、可测的,要充分体现对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原理等内容的掌握。而体验性目标则是隐性的,反映的是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可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行为过程之中。如针对“大气运动”这一地理教学内容,笔者对其教学目标进行了以下的思考。

    “大气运动”主体教学目标确认

    (1)掌握哪些知识?——热力环流原理、风的形成原理、气旋与反气旋、冷锋与暖锋、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

    (2)学会什么技能(方法)?——空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大气运动示意图绘制、等压线图判读方法、地理比较方法等。

    (3)形成什么观念?——地理问题探究需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大气运动”具体行为目标确认

    (1)对于给出的同一水平面上气温不同的两点,能画出它们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能指图说出高低压分布状况和气流的运动方向,至少能列举1个实例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在理想水平等压线分布图中,能标出在三种情况下各个力的方向及风向。

    (3)在水平等压线分布图上,能判定气旋、反气旋,标出任一点的风向;能列表比较两者的异同。

    (4)能结合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说明在冷、暖锋影响下的天气状况;能列表比较冷暖锋的异同。

    (5)在三圈环流图上理解并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和特点;在季风形成图上,说出季风风向的变化,理解季风的成因与特点。

    (6)搜集、整理有关台风、寒潮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谈一谈对台风和寒潮的认识,进一步分组讨论抗灾防灾话题。

    这是一种非三维划分的整体性教学目标设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实际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对课标内容做了细化和分解,形成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教学目标,可操作性较强,也容易进行效果的检测。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使用的是内容标准,没有套用三维目标的格式。其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比较清晰、可测,“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渗透在具体的行为目标之中。

    课时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还需体现出渐进性和层次性要求。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但标准是面向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所有学生,尺度也是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权威的,执行起来具有强制力,不允许人为地降低要求,是基本要求和底线。但是,课程标准是终结性要求,对达成标准的过程没有规定。为此,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在高一年级的教学中应降低起点,适当降低难度要,使学生进入的门槛低一些。新课教学时可适当降低目标和层次要求,待复习时再进一步提升。对于显性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可考虑在深度和难度上恰当处理;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过程性和终极性目标,虽然在一节课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但需要我们时刻记住,每节课都去践行,可以在不同的教学时段中出现“初步学会……”“尝试从学习……对策”“运用适当……成果”等层次性、渐进性的目标要求。

    2.实践“为学生发展而教”的理念,增添活动的“思维含量”

    地理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地理科学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地理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充分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特性,建立卓有成效的目标和过程模式,不仅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注重学生参与过程的质量。然而,教师在处理设计与操作课堂教学活动时,似乎与这一要求相差甚远。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考虑: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同样,这些教师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也不过是用教师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活动设计(一):大气水平运动

    讲述: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存在差异时,必然会有一个力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而这个力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板书: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如果没有其他力的影响,风向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板图展示)

    板书:2.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思考:风一旦形成必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将如何呢?

    实验演示:将一小球抛向旋转的圆盘中心,观察变化。

    小结:由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在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所以在地转偏向力的加入下,风向不断发生偏转变化,直到影响风向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风向不再偏转,而这时风向会如何呢?

    板书: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转折:但这种风只存在于高空,因为在近地面,风向还会受到另一个力的影响,就是摩擦力的影响。在三个力的影响下,风向如何变化呢?

    板书: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第35页活动。

第5篇

>> 项目教学法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活动元教学设计研究及应用的文献综述 GPS原理与应用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活动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反馈控制原理在国际结算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概率论在“结构设计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化教学在动画场景设计课程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实践活动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 认知美学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CAI在机械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动机理论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BL教学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课程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 差异教学在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EDA仿真技术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设计实践在光电成像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和“项目”双驱动的《PLC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协作化教学模式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结构设计原理》研究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设计活动元

活动元1:“新知识点导入”活动元。活动目的: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动内容:组织讲故事、欣赏图片、观看视频、聆听歌曲、竞猜谜语、问题质疑、朗诵诗歌、新闻趣闻、实验调查等。

活动元2:“学习地理概念”活动元。活动目的:理解并掌握地理概念的本质属性和与之相关的对象范围。活动内容:运用图示(联系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演示(模型、实验、多媒体)、实地观察、联系生活经验、比较、练习等开展活动。

活动元3:“描述地理空间分布”活动元。活动目的:学会从位置(经纬度、相对位置)、轮廓、面积、分布格局等方面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活动内容:在图中找出某地理事物的图例;判断此地理事物分布状况(点、线、面);从总体分布特征(疏密、数量、方位、走向)、极值区位置、变化趋势、分布范围等方面进行描述。

活动元4:“描述气候特征”活动元。活动目的:学会从气温(整体高低、年较差)、降水(总量、年变化、年际变化)两大气候的要素以及两者的组合情况分析气候特征。活动内容:回顾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读懂图文资料,找出并判断气温的高低及年较差的大小,分析年降水量的大小及变化情况,说出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情况。

活动元5:“探究地理成因”活动元。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观察地理事物的外在细节,寻找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得出事物的内在本质,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内容:通过观察,提出质疑;独立思考或分组讨论,利用旧知识和已有的经验结合教师提供的各种资料和演示、实验等作出假设;通过观察、测量、调查、计算、收集资料等探究活动得出结论。

5.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活动元1。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以质疑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情境设置: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大门朝南和南北通透的房子的价位总是比其他的高,有谁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发表见解。启发学生联系季节,夏季炎热而且常刮南风,南面的窗户大有利于通风散热。

(2)季风的概念――活动元2。运用比较法,让学生理解季风的概念,即“季”指的是季节,“风”指的是风向,从中培养学生的读图、比较能力。教师出示《东亚冬夏季风示意图》,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冬夏季风,判断各自的源地和风向。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小结:季风即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变换而有规律改变的风。

(3)季风的主要成因(海陆位置)――活动元5。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师提供的实验和阅读材料进行观察、测量作出假设,再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夏季,海洋与陆地同时增温,陆地增温快,形成低压,海洋增温慢,形成相对高压,风就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则相反。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归纳等活动,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之间的讨论,促进了他们对问题的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东亚冬夏季风示意图》,提出质疑:为什么季风那么有规律,夏季吹偏南风,冬季吹偏北风?思考:为什么拔掉自行车轮胎的气门后,气流总是从轮胎内吹出来,而不是从外吹进去(以此提示学生风向和气压的高低有关)。实验: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一个装水,一个装沙子,各插入一根温度计,用相同火力的酒精灯加热两分钟后再撤走。学生观察、测量温度的变化情况,感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教师出示《中国的海陆位置图》。学生结合已有的热胀冷缩的知识,通过分组讨论,提出风向和海陆位置关系的假设。学生参阅教材和资料得出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小结:我国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因而产生的季风气候也最典型。

(4)冬夏季风的特点(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活动元1,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活动元4,引导学生从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入手,观察《东亚冬夏季风示意图》,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创设情境:同学们有没有出现过嘴唇干裂甚至出血的现象?这种现象大都出现在什么季节?前几天出现“南风天”,家里的家具和地板都冒汗了,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出示《东亚冬夏季风示意图》。学生自由讨论,列举生活中和冬夏季风特点有关的事例来说明。学生回顾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性质特征、成因。

(5)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活动元3,在图中找出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图例,通过画图,让学生明确季风区的范围和界线;活动元5,通过对示意图及配合《中国地形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会以山脉为界线的依据,两图配合,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既然我国季风气候如此显著,那季风气候是否遍布全国?教师出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质疑:图中我们看到当夏季风到达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时,就止住了脚步,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读图,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及冈底斯山)用彩笔描画并连成一条线。教师出示《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教师出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叠加《中国地形图》。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形图和季风区分布图,小组探究冬季风不能到达西北地区的原因。

(6)季风的影响――活动元5。教师提出质疑,学生利用所学的季风的概念、成因、冬夏季风的性质三个知识点,探究、思考、讨论,从中得出结论;通过观察示意图提出质疑,然后运用锋面雨这一原有的知识点,配合教师的板画和动画演示来突破难点,最后再做练习,得出结论;活动元4,从教师提供的数据计算并比较两地气温年较差的大小,以此判断出我国大陆性特征显著这一特征。

降水的分布(时间、空间)。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谁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加以解释?学生回顾降水的分布这一知识点,再次观察《东亚冬夏季风示意图》,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组讨论、探究,各抒己见。

雨带的推移及影响。教师出示《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学生观察雨带推移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教师提问:雨带为什么会移动呢?学生运用锋面雨的成因,探究雨带移动的原因。教师运用板图边画边讲,复习锋面雨的形成。教师运用动画演示锋面的移动所造成的降水空间差异。练习:夏季风最早进入南方地区,最迟退出,所以雨季长;北方地区则相反,雨季短,又因为不同年份夏季风强弱不一,水旱灾害频繁。

大陆性特征显著。教师出示“我国冬季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国家”的阅读材料,并让学生比较我国齐齐哈尔与纬度大致相同的法国巴黎,看它们冬、夏季气温和气温年较差有什么差异?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的实施,活动教学以其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征为地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因此,教师要在明确把握课标的前提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根据教材特点、教学资源情况、学生实际等因素,将课标细化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并将每个学习任务设计成一个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独立的活动元,然后将这些活动元有机地整合成教学设计,运用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宝芳.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5).

[2]朱玲.例谈初中地理情境教学学案设计的策略[J].地理教学,2015(19).

[3]张婧婧,孙明霞.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地理教学,2015(20).

[4]蔡汉贞.初中地理启发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吉林教育,2014(23).

第6篇

一、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新课程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让学生“学会生活”应是主要目标之一。“学会生活”应包括关注生活、具备生活常识和应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三方面。教师在教学起点行为分析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教学中多引用生活中的案例,指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了有用”,进而“学得有趣”。如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教学中,不同理念下的教学起点行为分析及教学设计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 关注学生策略性知识的形成,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提出“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理念,其核心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心理学家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知道什么)、程序性知识(知道怎样办事)、策略性知识(知道怎样有效办事)三个类别,其中策略性知识对于解决问题最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把认知策略作为学生的最重要技能,充分关注学生策略性知识的掌握。如“时差计算”的教学,学生可很快记住“每15°经度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等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但一旦碰到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变式,学生便会不知所措。在地理学习中,问题解决的认知策略主要是两类,即基本命题建构策略和具体解决方案建构策略。教师应通过有效途径来了解学生上述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

三、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教学“因材施教”

新课程提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理念,就是要让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地理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从而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能力与特质的差异分析。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能力与特质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差异。纵向差异指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地理学习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高中学生为例,在学习能力方面,高中生的空间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反思能力和意义识记能力等明显提高。在地理学习兴趣、注意与情绪等方面,高中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较稳定,但会受报考学校有关考试科目的影响,学习情绪不如初中生表现得强烈。横向差异指同一年龄段,地理学习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学习能力方面,有的同学善于理解记忆,有的却善于机械记忆;有的的学生缺乏洞察力,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差。在特质方面,一些学生善于交际,组织能力强,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往往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而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很难融入到集体中,影响学习效果。

2.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就动机水平和归因倾向直接影响其学习动机。如:在受到发现学习的挑战时,有高水平成就动机的学习者可能学得很快,善于自主学习;而低成就动机的学习者可能表现很差。在对待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一些学生认为,外部因素导致了他们的学习结果,而另一些学生则认为学习结果归功于他们自身的努力。在学习中,后者会更努力并对学习有积极的倾向,具有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

3.学生地域的差异分析。地理学科与生活联系密切,不同地域的学生对于某一地理事物的感受和了解不尽相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以高中地理必修III的教学为例,从学生知识掌握、生活体验、技能训练等不同角度来衡量,部分教学案例就可根据学生的地域而作适当的调整。

四、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成学生人格完善

新课程提出“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要求地理教学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关心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严谨、求实、辩证的科学态度;要求地理教学为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这些都是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起点行为分析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在“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中,就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价值观的形成情况,进而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总之,在地理教学起点行为分析中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为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提供重要依据,而且在完善学生的人格、体现地理教学的人文精神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孙大文.地理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渗透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成为课程研究者,而且成为课程设计者。笔者倡导的教材处理生活化是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取舍、整合并进行一些生活化的处理,力求改“教教材”为“用教材”。笔者在教学中始终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科学处理教材,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体会学习地理的快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升生活品味,增强生存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家乡,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从而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笔者在8月份参加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比赛时,针对“澳大利亚”一节中“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生活化”的处理方法,渗透家乡的特有动物丹顶鹤、麋鹿,引用生活中常见的“羊毛衫的标识——澳毛”等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内容,赢得评委青睐,荣获一等奖。又如,笔者参加江苏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时,对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学生生活实际,重新编辑制作了一段MTV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人入胜,学生倍感亲切。在认识土地资源的类型和探究土地资源的特点后,笔者话锋一转,“谁不说俺家乡好!你对家乡知多少?”把同学们的思维牵引到“感受家乡土地”上来。

所以,生活化地处理教材,既能满足学生好奇心,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更有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体现新课标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长期以来,学生大多“没有问题”、创新能力“先天不足”。因为书本上的一些结论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来的。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根据课程标准,把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以及鼓励并指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开放的、发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建构一个问题系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子问题的思考,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实践、设计、实验等方式验证、应用所学,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够充分体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节时,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精心设计三大问题——“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有哪些?为什么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怎么开发利用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在学习“水资源”一节,可以设计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我国缺水吗?”(水资源匮乏)——“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时空分布不均)——“我们怎么办?”(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再如,在设计“我国的人口”一节时,可以提出“根据对身边居民分布及迁移情况的了解,你认为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有什么问题?你知道或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所要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利于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究性地自我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再如,在学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时设计:“你能举例说出天气对你的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还利于引导学生注意在生活规划中关注天气,形成使用地理知识、技能指导生活、生产的意识。在进行“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查找识记,为避免枯燥机械,可以设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是哪的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位于哪个省?”等富有人文色彩的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利于拓展知识视野,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增强学习地理的意识。

三、教学环节活动化——凸显新课改特色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质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环节活动化。所谓教学环节活动化是指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教学环节的活动化,给足学生学习时间,留足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教室”成为真正的“学堂”。

例如,“巴西”第一目“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的学习内容可设计成旅游活动:行程路线一,走进巴西国家——说出巴西的位置和面积特征;行程路线二,走进巴西家庭——探究巴西的人种特点及成因;行程路线三,走进巴西街头——感受巴西的多元文化及其影响。又如,“澳大利亚”一课可设计成参 观学习活动:第一站,走进动物世界王国;第二站,走进澳大利亚;第三站,走进牧场生活;第四站,走进工矿企业。又如,“黄河的治理”一节可设计成主题教育活动:主题一,你对黄河知多少——黄河的概括;主题二,母亲河的贡献——丰富的资源;主题三:黄河的忧患——黄河带来的危害;主题四,我为黄河把把脉——造成危害的原因;主题五,我为黄河绘蓝图——黄河的治理。再如,“长江的开发”可设计成课堂探究活动:课堂活动一,饮水思源——探寻长江源流概况;课堂活动二,靠水吃水——探索长江开发方向;课堂活动三,涌泉相报——探求长江治理措施。这样活动化的教学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拓宽学生地理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构建开放地理课程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信息化——展现新技术魅力

第8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有效性

新课程下,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重要。教师都在积极适应此变化,不断调整教学行为,以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成教学目标和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最终达成。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理念包括: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即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的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其他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每个教师的内心,一线教师不断地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学习。有时会出现对问题反应不灵活、进展缓慢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因此教学有效性有待提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实现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设计――有效教学的前提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是制订有效的教学设计的基础。课程中最具核心的内容是课程标准,它对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以及内容框架做出了一些规定,它是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所以,只要是进行教学设计,就需要对地理课程标准做深入的研究。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教学与鲁教版的教材相结合,将教学中地图、文字、图像、训练几个部分进行有机结合,积极地营造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有效的教学意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使过程和方法的价值得以体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学习中掌握地理知识。教师还要掌握教学与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新教学目的和任务――有效教学的使命

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是: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和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学地理教学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目的和任务必须具体化、明确化,要适当更要全面。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有更明确的认识,掌握该掌握的,理解该理解的。比如,通过地图和部分数据,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提高了其实践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技能。如“宇宙中的地球”一节的教学,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天体与天体系统的概念进行区分;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普通和特殊的行星;叙述存在于地球上的生命物质。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我们的课堂才可能实现高效。

三、创新兴趣的培养――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有了兴趣才愿意学习,只有乐学才谈得上高效率。教师不能只对课堂开始时的导入进行设计,学生兴趣的培养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要尽量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热情,对所有的新问题都进行主动探究,有乐学与愿学的欲望。这些引发了我对每一节教学案的精心设计。一堂课要设计多个问题,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勇于探究。比如,通过引入时事新闻,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引入,用身边的现象进行激趣,运用名人的诗词、民间的谚语、漫画等,在以上方法的运用上要坚持科学性、针对性、适当性原则。

四、创新设计和练习――有效教学的保障

对课堂教学内容落实情况的检测,实现教学目标,都需要练习这一环节。有一点需要明确,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通过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对练习进行精心设计,不能出现机械性、重复性的练习。练习要使课程标准得以落实,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要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也就是设计和挑选要有针对性。练习要适量和适度,使学生掌握所学的地理基本知识,深入认识基本原理,使他们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创新课堂教学反思――有效教学的升华

新课程对反思进行了强调,教学反思可以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核心因素。有效的课堂教学背后一定有一位善于反思的教师。根据教学行为和由此产生的调查结果分析,从而使教师教学观念逐步更新,教学行为有所改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第9篇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全程性 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动作和反馈八个阶段,分别以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为依据,从学习动机的确立到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从学习愿望的产生到愿望的满足,揭示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把教学活动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系统,系统中的每一阶段都是为学习者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以支持每一阶段的学习。

一、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意义接受学习。

学生学习是以间接知识为主,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接受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大量知识,避免走很多弯路。要求进行有意义接受,而不是机械接受。有意义接受,不仅可以迅速地接受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在有意义学习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始终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理清其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不断完善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每一节课上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记忆周期的最有效时间为缩短记忆周期,即时记忆。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刚刚学习新知识的较短时间内对知识有个印象,有利于学生掌握新学到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随堂记忆的运用。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更轻松。

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尊重学生的学习自。教材中的习题全都在课内完成,学生可以免交作业,可指导学生对课堂练习以“互查法”判阅。鼓励和建议学生选做课外习题,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做更多的习题,并且会做得更好。每单元教学结束后,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学习”的情况,不使问题积压成堆。变换讲解的方式,“对没有命中的目标,再射一箭”。

二、全程性教学法的课堂设计。

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也是信息的摄取、加工、贮存和反馈的过程,即知识的知觉选择、理解领会、记忆贮存和作业反馈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为这一过程,特别是内部加工过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可把课堂教学设计为四个阶段。

(一)自学探究。每上一节课,教师要事先拟好自学提纲,提供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接着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学生自学教材、观看演示、动手做实验、展开讨论等。教师巡视指导,启发质疑,收集学生中的各种问题。这一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地运用视听知觉进行感知,定向地摄取知识,获得感性认识,但对教材的意义尚未真正理解。

(二)重点讲解。针对学生自学探究的情况,教师进行重点讲解,澄清模糊观念,解答疑难问题,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联精讲,纵向串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横向串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清易错易混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一阶段是在知觉选择的基础上领会和理解教材。领会,是明白、知晓知识的意义及结构、规律,在领会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新知,并把新知纳入旧的认知结构中。理解,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在理解的过程中,将个别事物、个别现象类化、概括为普遍的原理;或者将一般原理具体化,用一般规律解释个别事物或个别现象。理解领会是知识获得的重要环节。

(三)整理吸收。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出要掌握的几个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指出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接着,创造安静的环境,让学生默记本节所学知识。经过理解领会,知识就进入记忆阶段,通过记忆,保持知识,习得知识,实现学习知识的期望。为了保持知识,就必须根据遗忘规律,指导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四)练习巩固。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出各种类型的有一定梯度的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予以必要的矫正。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要经过练习作业才能巩固,它是检查学习结果,提高、充实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巩固知识的途径,一般是通过练习形式去强化知识。同时根据练习作业的水平,了解知识学习的结果,为教师和学生本人提供学习反馈。

以上对“全程性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和课堂教学设计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物理教学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关键是要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合理组织,并在教学全过程中,让物理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之成为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10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知道火箭的工作原理,常识性了解三级火箭的结构,初步认识采用三级火箭发射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提高从信息中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火箭发展史的介绍和火箭应用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和热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本节为选学内容,建议提供有关的资料,学生阅读自学,列出学习提纲和思考题,主要学习的内容是:我国古代在火箭方面做的贡献、现代火箭的用途、火箭工作的简单原理、能量转化、火箭的种类及其特点、设计三级火箭的原因、三级火箭是如何提高效率的、我国的火箭发展状况、世界火箭的发展状况.

还可以采用学生利用信息学习的方法教学,可以提出课题由学生设计研究方案,写出可行性方案,实验和实践,查阅资料,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估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学生小组团结协作完成设计的工作.

教学设计方案

火箭

【课题】火箭

【重难点】火箭的工作原理;设计三级火箭的原因和三级火箭是如何提高效率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一.火箭的一般知识

方法1、教师提供材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的内容要有:我国火箭的历史资料(要有关于神火飞鸦的资料);现代火箭的用途;火箭的原理;火箭的种类和各自的特点;我国火箭的发展状况;世界火箭的发展情况.学生学习了资料,应当回答一些问题,问题可以有:历史上最早的火箭是什么;简单叙述火箭的原理;火箭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火箭的种类;我国火箭的发展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探究和学生利用信息学习.提高学生信息的采集、处理能力.具体可行的方法有,教师可以制订多个课题,学生组织成小组选择某个课题,进行学习和研究.参考课题如下:查阅我国古代和世界早期关于火箭发展的资料;探究火箭的原理(可以用设计实验的方法探究,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火柴火箭”);查阅有关火箭的作用的资料.学生小组选择了某个课题,可以自行设计探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本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师有较高的背景知识和应变能力.

二.三级火箭

方法1、教师提供资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的资料内容主要是三级火箭的设计思想、三级火箭是怎样工作的.学生通过学习回答一些问题:运载火箭的任务是什么,三级火箭是如何适应这种任务的,三级火箭的具体工作过程.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师提供课题学生自行选择,课题有:火箭设计的发展历史;三级和多级火箭的工作原理和优点;火箭未来的发展前景预测.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方案进行探究.方法同第一内容的方法2.

【板书设计】

第四节火箭

一.火箭的一般知识

1.我国古代的火箭:神火飞鸦

2.火箭升空的原理

3.火箭工作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4.火箭的种类

二.三级火箭

1.三级火箭的工作过程

2.我国火箭的发展状况

探究活动

利用信息学习:关于火箭的知识

【课题】关于火箭的知识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查阅火箭的有关历史资料,火箭的应用方面的知识,我国关于火箭的发展.

【备注】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第11篇

关键词:问题设计;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认知规律;学习动机;主体作用;主导作用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经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板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一、挖掘教材、设计问题、激发思维、突出主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式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对电磁感应中电能的来源产生疑惑。我就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设计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线框在非均匀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机械能转为电能。接着我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洛仑兹力的两个分立的作用。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l练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我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俐略反驳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设计成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中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扩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本身就是学生主体表现。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就是缺少主体性思维,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联系实际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l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秋千、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境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匀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问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优化问题设计,遵循认知规律,培养创新思维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

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

第12篇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学生乐于在新奇的情景中获得知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根据教材特点,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教师要提出一些使学生易引起错觉的事例、百思而不知其解的问题,通过奇趣的实验演示、实物模型、科技小史话、多媒体等手段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兴趣,引发探索冲动。通过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归纳综合获得新知识。同时,重视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与组合,形成知识结构网络。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设计:用细线拴住一个小钢球吊在铁架台上,待小球静止时剪断细线。由此实验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质疑:(1)小球为什么会下落?(2)小球下落是怎样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吗?(3)为什么选用小钢球,换成泡沫塑料小球会如何?轻重物体下落得一样快吗?(4)在地球不同地方,不同高度同一物体下落的快慢都一样吗?在这一系列的质疑中,学生既学习了知识,掌握了规律,又唤醒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二、优化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分析教材、学生状况的基础上要落实好教学目标,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法,可给学生创造一个“异想天开”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个“蹦一下,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就感,使他们从学习的成就中体验出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稚化”自身,即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所遇到的问题,尽可能从小处着手,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个“创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力求使之准确贴近社会生活,真正达到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物理走向社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使他们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三、改革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物理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的实验方法、“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以大量小”的实验方法、测量微小量的“叠加法”“替代法”和“比较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

1.吃透原理,创新实验方法。实验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实践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埋头于实验操作而忽视了原理对实验的指导作用,或对实验原理不甚了解。有的学生对原理并不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实验,势必使实验成为“按方配药”式的机械性操作,这只能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但不能培养和锻炼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吃透实验原理,才能在原理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同一个实验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原理,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实验情景和操作方法。这是学生实验教学中一种可供挖掘的创新因素,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素材。

例如,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阻和电功率”的实验教学结束后,可向学生提出:本实验运用了“P=UI”的公式,通过测电流和电压的方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那么能否运用我们学过的其他知识来测定P的值呢?事实上,根据电路欧姆定律,利用电流表和铭牌可以测定P的值,或利用电压表和铭牌也可以测定P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