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35: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这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体制。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时保质的完成,项目管理体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当及时意识到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同时设立一次性的项目经理部为项目的高效运作发挥作用。但在一些企业中,企业管理仍继承了许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以行政手段和硬性指令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导致资产利用率降低,成本急剧上升。2.缺乏清晰的项目管理内涵。不少企业仍然缺乏对项目管理基本内涵的学习和了解,认识观念模糊,造成项目管理机构不规范、固化等现象;有些企业在招标时拿建造师资质证去投标,可中标后却由别的甚至连资质证都没有的人去干,项目经理只挂名不出征;很多企业在项目经理责任、权利方面还比较明确,可在项目经理的利益方面干好干坏一个样,责权利的不清严重阻碍和挫伤了项目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当前“项目管理就是个人承包”的误区还没有彻底消除,“以包代管”、“挂靠单干” 的现象仍然存在,两层关系不清造成越权争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管理的推行成效。
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1.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较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往往难度较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建立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之间的“经理负责、全员管理、标价分离、指标考核、项目核算、确保上缴、集约增效、超额奖励”的复合性指标考核责任制。做到“项目经理部科学管理到位,企业法人层次宏观控制机制到位,产品质量提高和安全监控机制到位”,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2.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与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密不可分,因而,一方面应加强施工管理人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项目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对项目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关键,而我国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无论从环境还是实力上,都显得比较薄弱,因此,为提高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应该经常开展项目管理学科的国内外交流和研讨。应该在高等学校建立学科点、硕士点、博士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专业知识,懂经济、懂法律、善管理,同时精通计算机和外语的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另外,规范项目管理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3.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因此,各企业要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要树立“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观念。将企业作为成本控制的核心。从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现场管理员都必须落实成本管理责任,明确职责,知道自己管理的内容是什么,要达到怎么样的控制目标以及如何控制。项目成本核算制度也是成本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坚持“企业是以利润为中心,项目是以成本为中心”的原则,合理划分企业与项目的责权利,项目核算体系要坚持每个项目单独核算,落实责任会计制度,加强成本有效控制,加强项目成本预测、成本分析、应用价值工程原理,科学降低工程成本,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正确处理好成本与质量、规模、方案、设计、预测,决策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实现最佳结合,达到成本管理的最佳效益。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项目最终成果和满足业主的要求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心,通常控制流程是封闭的、静态的。在这个信息日益更新、制度不断深入改革已经成为潮流的信息化时代,商业环境使得企业必须在动态中追求发展最优化、利益最大化,工程项目管理也必须按照管理信息化来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借助相关的新科技,把技术管理中的各方面人力及资源充分结合,使工程项目的管理充分顾及所涉及的各方面,从而来匹配公司的发展战略。信息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的结合,将大大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益,通过计算机等辅助工具进行项目管理,可以进一步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趋于规范化、达到高标准,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深入研究。对此,建筑工程公司可以建立有关学习型组织,可以让项目经理以及公司人员通过学习和培训来强化自身工作素质,使各层技术人员具备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的各项相关技术。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不断积累和总结新经验,这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大超.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J].科技风.2009(3)
[2]龙卫飞.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探讨[J].广州建筑.2009(12)
[3]马超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刍议.现代工业导报,2009,7.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整体效果
一、前言
从建筑工程的实际开展来看,项目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只有对项目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项目管理质量,才能达到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基于这一考虑,在建筑工程中,应对项目管理的目的和作用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应认真分析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积极开展项目管理,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为此,我应正确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积极作用,根据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现实要求,保证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来看,项目管理的作用得到了初步的认可,项目管理工作得到了开展,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但是考虑到项目管理的难度及复杂性,目前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距离预期目标还有一段距离。经过分析可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管理观念滞后
我国刚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久,一些施工企业经营者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不深,观念滞后,
许多施工企业甚至还未建立起项目管理的概念,对于项目管理缺乏必要的认识,在建筑施工中没有有效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导致项目管理的作用和效果大打折扣。考虑到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施工单位要想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就要对项目管理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应及时更新项目管理理念。
2、 项目管理不规范
缺乏高质量的管理人员 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企业与项目的职责、权限不清,导致经营监控不到位,常使得某些个人获得大量利益而牺牲了企业的整体利益。
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来看,目前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还不够规范,在项目管理制度、人员和管理手段上还比较欠缺,导致了项目管理在实际实施中难以发挥预期作用,降低了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为此,应从规范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
3、 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施工企业控制了项目管理机构的财权,但由于施工企业大多具有点多线长、高度分散的特点,难以准确预料,导致了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未得到有效开展,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从这一角度来看,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应从制度建设入手,从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满足项目管理需要。
4 、项目部职能不明,责任分工不明确,利益分配不合理
施工企业的各项目部职能不明确,有的职能部门对项目部放任不管,有的又越权多加干涉,使得一些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体制受到旧体制的干扰。从目前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实际来看,项目部的定位不准确、职责不分明成为了制约项目管理取得积极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就要从项目管理的定位入手,进一步明确项目管理的职责和权限,保证项目管理得到有效实施。
三、建筑工程提高项目管理整体效果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际,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应认真分析项目管理存在问题,从项目管理观念、项目管理的机制和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机构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等几个方面,积极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1 、更新项目管理观念
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水平,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现代的企业管理理念,应从管理理念对项目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正确分析项目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并认识到项目管理的积极效果,使项目管理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保证建筑工程管理达到预期目的。基于这一考虑,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及时更新项目管理观念,充分发掘项目管理内涵,保证项目管理得到有效开展,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和水平。
2、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
为更好地执行工程项目的管理,施工企业应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应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际出发,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开展情况,对现有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进行补充和完善,并积极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使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满足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为此,我们应从项目管理的机制创新和管理方法完善的角度出发,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3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提高组织机构效率
当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施工项目地域分布广、管理跨度大,为更好地实现对项目的有效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机构设置实际,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中,将项目管理机构作为重要的管理部门来看待,对项目管理机构的目标、权利和责任进一步明确,保证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有效提高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效率,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效果,达到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发展,提高项目管理效果的目的。
4 、加强对高水平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人才是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施工企业要想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而言,要想保证项目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就要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应分析施工企业目前项目管理的人才结构,采取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和完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入手,全面提高项目管理人才水平,使项目管理人才成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整体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应注重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有效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就要对项目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认真分析项目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并积极开展项目管理,从项目管理观念、项目管理的机制和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机构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等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满足项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春杉;浅议市政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J];才智;2011年33期
[2] 朱云芳;小议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要素[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5期
[3] 周铁柱;建筑工程中防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03期
[4] 张辉;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和项目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3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012(2016)01-0165-01
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都在努力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城市中可以看到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建筑企业及施工单位要想利用建筑工程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注重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施工。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注重进度管理,促使工程进度计划能够按照预计的计划进行完善,缩短施工周期。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度管理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如设计问题、资金问题,以及执行力缺乏问题等,因此需要加强改进和控制。
1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控制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进度情况与设计进度计划进行对比,明确两者之间存在差距,并针对存在差距的原因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实际建设情况能够逐渐还原到设计进度计划,或者在不影响建筑质量和提高建设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实际建设工程提前完成。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包括工期、成本、质量等有机组合,其主要是保证质量和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对建设进度的控制,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需要从工期。成本、安全及质量等四个方面进行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首先要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按照预计计划完成,即建设企业需要根据工期制定建设计划,并进行工作的展开,施工单位则需要注重施工进度管理,避免因为施工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度。此还需要注重对投资成本的控制,可以通过增加工程进度的投资,缩短施工周期,继而减少工程资金的投入。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进度存在的问题
2.1设计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主要是根据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如果设计方案中存在问题,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如当施工单位发现设计方案存在问题时,首先会上设计单位报告,然后再由设计单位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重新设计,这必然会影影响施工进度。如果在设计中,由于实际勘测不足,导致出现地质异常等问题,则必须要相关单位结合进行实地勘测,从而重新进行设计,导致施工周期的延长。
2.2资金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规模比较宏大的工程,因此其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然而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常会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不足不仅会影响施工人员的施工状态,还会导致施工设备不足、施工工艺不足等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因此投资方需要保证资金供应的持续性,确保施工单位能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
2.3材料技术问题
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供应不足或设备不能及时到达施工场所,施工单位则无法正常施工,影响工期。另外施工单位如果技术不过关,则在施工时,无法完善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也就无法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进度进行施工。
2.4进度计划编制问题
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较为浩大,相关单位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进度计划工作的编制,从而对建筑工程建设管理起到控制作用。然而编制工作中,部分建筑企业没有考虑实际的施工环境,从而编制出不合理的进度计划,导致其他部门没有办法根据进度计划完成施工。如进度计划过于均匀,则会导致施工难点不能按照计划完成施工。
2.5进度协调问题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项目管理方式的影响,会将资源配置和进度分开处理,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与施工进度不匹配。资源包括人力、材料、设备等,如果不降其与施工进度结合在一起计划,则会影响施工进度。
2.6执行力缺乏问题
执行力缺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企业,或许该企业能够编制出较为完善的进度计划,然而由于执行力不足,致使进度计划无法实施,导致施工拖延。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进度管理与控制
3.1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要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施工,首先要注重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要确保从项目开始到竣工内所有的工序,包括材料的安排、时间的安排等,需要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要考虑全面,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即需要从合同、施工方案、施工环境及资金准备情况等全方位考虑。另外还需要注重支持内容的计划编制,即材料的供应情况,施工人员的安排情况、施工设备的准备情况等,从而保证施工任务能够准时完成。
3.2强化施工计划动态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较大,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施工。虽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施工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可能完全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需要注重对施工计划的动态管理。首先要将所有的工序细化,然后制定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使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当日需要完成的任务。为了保障施工质量,还需要将责任落水洞啊每一名施工人员身上,并对施工计划进行考核,即哪一名施工人员影响了施工进度,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需要注重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将其融入到进度管理中,从而保障项目管理更加完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如今建筑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通过控制进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成为目前建筑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在我国建筑项目管理的进度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通过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强化施工进度动态管理等进行加强进度管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马玉媛,王征.建筑项目管理的进度管理与控制探讨[J].科技展望,2014,(8):135.
[2]马东岐.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控制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4,(S2):109-110.
[3]李晨阳.对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探索[J].居业,2015,(4):93-94.
[4]陈文建,汪静然,何良林.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59-162.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合同;组织协调;进度控制;施工难点
厦门火车(新)站3#地块安置房建筑面积51108m2,项目总投资1228659万元,主要建筑内容包含基础、主体、电气、给排水、消防、室外工程、绿化、信报箱、监控系统、夜景、综合管网等工程等。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内涵概述
1.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定义简述
管理是在特定对象的基础上,经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方式来实现目标计划。在管理学科理论方面,相比于其它类型的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并无不同之处,但由于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特性,故此,其管理必须更严密、规范,更加程序化。究其实质,工程项目管理是对施工项目中所有组织控制、计划安排、措施等的统称。
1.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通常具有如下几类特点:
第一,管理的整体性。工程项目所设计的内容较为广泛,有必要的资源、时间、人物等,其首要任务是合理、高效。统一地将各方资源相互整合,一切必须以整体效率的提升为准则;
第二,管理的一次性特点。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工程案例为基础所进行的不可重复的管理方式。与其它工业化生产相比,单独工程项目的生产是不可复制、不可批量进行的,一旦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将造成很难挽回的损失;
第三,项目的周期特性。项目具有综合管理的全过程特性,其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计划、实施、完成等阶段。
2、3#地块安置房项目组织协调管理
3#地块安置房项目管理重点涉及两类组织系统,一是实施方项目管理;二是业主方项目管理。其中,业主单位的组织协调工作囊括了远近外层关系协调、内部关系协调等,远外层关系协调多指受法律与社会公德约束但无直接合同的关系,譬如:与环保、政府等管理部门的关系;近外层关系是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物资供应单位及保险公司等与项目存在直接合同关系的单位;内部关系则是建筑企业项目部内部及其内部与企业之间的相关关系。3#地块安置房项目组织协调关系的具体应用为:
第一,协调人际关系,如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各关联单位人际关系、项目内部人际关系,协调对象内容多为各关联单位的人在管理工作中的联系与矛盾。
第二,协调组织关系,包括协调劳务作业层、分包单位及企业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第三,协调供求关系,包括协调施工方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及各生产要素供求之间的关系。第四,协调约束关系,包括协调工程项目建设与绿化、交通、环保等部门的关系,协调有合同约束关系的施工组织单位等。
3、3#地块安置房项目合同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生产过程,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地质勘查设计、工程施工组织等,囊括了机械设备、水电、土建、通信等多单位元素,加之本课题所研究厦门火车新站3#地块安置房参加单位众多,其经济关系相当复杂,为此,必须明确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并以此作为相关合同的核心内容。同时,为实现工程整体目标,建设单位也必须与各相关单位签订勘察设计合同、监理合同、贷款合同、工程施工合同、供应合同等,并明确主、次合同之分,详见图1。笔者以建筑合同管理中的动态管理为主进行分析。对于合同的动态化管理需着重强调如下几方面:
第一,重视现场签证。在根据工程项目合同内的相关条款进行支付时,需着重查看签证是否过早、过量,尤其是要格外重视合同变更补充协议,签证要严格根据合同条款进行衡量,譬如设计变更,该类型签证仅需签变更项目,无需对原图纸进行重复签证;材料采购时,必须严格标明材料数量、名称、型号、运输情况、进场情况等。
第二,审核并分析合同内的部分变更内容。当建筑工程项目合同中的相关内容需要进行变更处理时,要详细记录、收集并整理各类技术说明、计划书及变更指令等,其该工序需与索赔同步,承包商与业主双方达成协议后方可进行合同内容的变更处理。
第三,对停工所产生的损失需第一时间对其处理。双方可按照合同内容通过书面形式签订停工细则。
第四,及时处理违约纠纷情况。合同关系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效应的关系,违约则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违约金或履行法律后果。建筑企业内法律顾问部门在对合同进行审查时要按照违约情况,及时采取协商、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护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
4、3#地块安置房项目进度控制管理
进度管理时工程项目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强化进度管理有利于工程目标的实现。在实施进度管控的过程中,需以施工计划为基础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及时调整不当之处,以规划、控制、协调等为手段对其进行管控。其中,施工进度规划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要以项目进度总目标为着眼点,对各分进度目标进行控制,并拟定详细的计划安排;进度协调则所协调的则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商等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其影响施工进度;进度控制是指以实际施工进度为基准,将其与施工进度进行对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偏差。另外,施工条件与施工进度之间也存在直接相关性。基于此,在具体施工阶段,需及时与甲方进行协商沟通,做好前期计划编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在规定工期内完成项目建设。
5、3#地块安置房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应用分析
5.1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分析
在正式施工前期,需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业主要求、工程实际情况以及质量目标要求等,优化并组织施工方案,做好图纸审核、工程方案优化及技术交底等。譬如,施工前需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机械设备,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施工时对各类新材料的应用,需做好材料应用试验,以避免出现重大差错。
5.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着重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编制施工质量保证书,组织技术交底,并由监理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各类成品、半成品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查看其出厂日期、质检报告等。对于部分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单位严格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6、3#地块安置房实施效果
3#地块安置房项目桩基及围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木桩、硬块等地下障碍物,意外的清障工作致使工期严重拖后。针对这一状况,项目部调整进度计划,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现场管理,仅用80d就完地下室施工,保证了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分区开挖,不但有利于现场施工,而且施工期间周边建筑及管线均未出现异常情况。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挽回工期逾60d,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建筑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生产过程,项目工程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在建筑工程开展期间,要密切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及施工相关要求,编制项目管理计划,以降低建筑企业的管理风险,促进项目管理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福生.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6).
[2]绳晓庆.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改革与开放,2009,(12).
[3]马宏伟,贺国海.多项目管理在大型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12).
[4]邹湘娣.浅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2).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工程监理 项目管理
一、建筑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之间的区别
建筑工程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监理合同及其他建筑工程合同,对建筑工程实施的监督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按照双方合约的规定,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正因为二者之间的区别,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代表建设单位方,按照双方合约的规定对整个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或服务,而监理企业或公司则是一种有偿的技术技能服务,它不具备项目管理企业更加广泛的职能和职责。而且监理制度推行的本意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原有的建设管理模式,但由于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项目法人不可能将投资、进度、合同管理等交给监理人去进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又规定建设单位必须要有监理,则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只有将质量管理交给监理公司来进行。虽然近几年对建筑安全监管十分重视,各地均发文要求监理也要对安全负监管责任。这一系列的定位,职责的界定使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之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差距,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工程监理必然要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
二、当前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监理对建设单位行为无规范。建设单位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建设目标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单位方往往是出资方,因而相当一部分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有的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对于大型的项目,有时建设单位还要自行组织一套人马来控制工程进度和投资,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极为不良的后果。从理论上讲,监理工程师应该是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唯一管理人员,建设单位委托了监理,就应由工程师去实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与管理,建设单位的意见和一些决策也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去实施,而建设单位真正要做的是如何做好对监理的管理,而非直接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这似乎是一个很容易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对建设单位缺少规范,往往由此出现了许多问题。
2.工程监理缺少高智能人才。自从工程监理制度实施以来,对监理费的收取逐年呈下降趋势,低价竞标更加压低了工程监理费的收取,有的项目工程监理费还未达到标准取费的三分之一。过低的监理费对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和监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和高管理能力的人才不愿意到监理行业来。有些高智能人才即使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也由于监理企业无力常年聘用,他们多为临时工,有项目需要时被招聘过来,项目完成后即解除聘用。
3.工程监理就是质量监理。监理企业的职责原本应当概括为“三控、二管、一协调”。但是在目前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体制原因、机制不配套原因,使原本监理单位的职责多被拆解,该做的没做够,该给的没给到,不该的却担着。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职能多被大大弱化,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仅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工程师也就是质量检验员。面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前期咨询、勘察设计、指标、设备采购与建造等内容服务却基本不涉及。正因为如此,工程监理变成了业主单位聘请的工程质量监督旁站人员,有些业主单位甚至认为聘请工程监理纯粹是为了满足国家法规的要求,是应付上级政策的对策。正是由于对前期阶段监理的缺失,使得前期阶段在功能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图纸的完善性等多方面不够完善和健全,直接导致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较多,工期失去控制,成本预算超出范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严重的时候大大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建设。
由于工程监理基本上是属于施工队伍的四控、二管、一协调与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有很大差距,它们并未进入前期的调研和采购范围。因此它们也缺乏适合项目管理的人才,尤其是经济、管理、商务和法律等方面的人才,而目前工程监理企业所有的人才对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严重不足。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了专业监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任务的急剧增加,而合格的监理人员又严重不足,使各监理企业和单位只有大量聘用非工程专业人员来充当监理人员。因此使得监理人员的结构不合理,职责宽泛,素质不高,加之监理单位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费用少,人员调动困难等,使得整个监理行业很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建筑市场的规范也得到大大提升。目前从理论上讲,建设单位方可以自行完成项目管理中的部分任务,但是从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等多项业务职能上,建设单位的能力是与专业机构的能力无法对比的。对投资方的建设单位而言要配建各专业齐全的基建班子,是人力、物力所不允许的,而且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则为投资方建设单位提供了可以解决这些困难的途径。这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得以发展的基础。而一个以质量监督为主要职能的工程监理企业,就势必要向工程项目管理转型和发展。
1.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项目管理从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开始了,历经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标、施工招标、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试运行和项目后评估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对人才的要求,特别是高智能、高素质人才要求十分苛刻。监理企业要过渡和转型成为项目管理公司就要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下大工夫。要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采取积极的措施,引进急需的人才去实现专业功能配套,功能补全。除此之外,还应有不同类型的各种培训,如对员工的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培训和着重实务实用的专题性培训以及实用外语能力培训等,提高员工的能力。通过以上这些手段,建立起一支具有复合型和开拓型能力的,懂设计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建立标准和工作规范。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项目管理唯一标准和工作规范。项目管理不同于工程监理。它除了自身完成相应的专业服务外,还要担当起项目策划及在建筑工程全过程中负起组织协调等主导作用。因此项目管理企业应建立具有自己特色和更为严谨的业务标准及工作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应该和企业自身的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结合起来,体现自己企业的文化和精神设计,这些标准和工作规范应该成为企业员工的业务手册,成为保证企业正常运作的另一重要资源。
3.努力开拓市场。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上不可能将项目管理企业所承担的工作全部交给监理公司来完成,即使已经从监理公司转型过来的项目管理公司也不可能全部接手工程项目的全部管理。但是作为有实力的建筑监理公司负责承担,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除上述应该建设好的内涵部分外,还应加大对建设单位的宣传力度,主动开拓市场,主动向建设单位方介绍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管理的内容、意义以及委托项目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的必要性,这些宣传和市场开拓,对政府投资或者是私人投资的建设单位方均要实施。使它们逐渐明白项目管理对一个建筑项目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强化措施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是管理科学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所谓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为了使工程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预期的各种目标,而对项目所进行的全过程的所有诸如决策与计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等一系列工作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等九个方面。
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体制。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时保质的完成,项目管理体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当及时意识到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同时设立一次性的项目经理部为项目的高效运作发挥作用。但在一些企业中,企业管理仍继承了许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以行政手段和硬性指令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导致资产利用率降低,成本急剧上升。
(2)缺乏清晰的项目管理内涵。不少企业仍然缺乏对项目管理基本内涵的学习和了解,认识观念模糊,造成项目管理机构不规范、固化等现象;有些企业在招标时拿建造师资质证去投标,可中标后却由别的甚至连资质证都没有的人去干,项目经理只挂名不出征;很多企业在项目经理责任、权利方面还比较明确,可在项目经理的利益方面干好干坏一个样,责权利的不清严重阻碍和挫伤了项目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当前“项目管理就是个人承包”的误区还没有彻底消除,“以包代管”、“挂靠单干” 的现象仍然存在,两层关系不清造成越权争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管理的推行成效。
(3)缺乏正确的项目管理方法。在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不能完全根据项目特点编制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只是套用以往相关的经验进行修编,与施工实际的欠相吻合必然给施工带来麻烦。同时,对进度计划的制定多为沿袭古老的横道图编制,而很少采用先进网咯计划技术;对结算款的处理为避免与业主的矛盾,通常不能及时结算;对工程控制的日常控制和前期控制,往往缺乏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正确方法的实践等。这些欠合理方面的存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4)缺乏经营管理的稳定性。由于建筑产品和施工生产的特殊性,建筑企业在管理上的特点与其它企业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投标方式的竞争性。根据我国建筑法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是通过投标竞争的方式来承揽业务。中标后再通过签订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来确定彼此的经济与法律关系,但由于进入壁垒低、企业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大多数企业只能依靠低价竞标方式来取得业务。
②经营业务的不稳定性。采用竞标方式承揽业务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经营生产业务量的不稳定性,从某一个具体项目看,企业能否中标,一方面与企业的业绩、技术、管理、资金等综合实力密切相关,也与投标策略、信息掌握有很大的关系,具体项目的中标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③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在作业环境方面,建筑施工大多为露天作业,受天气、气候、地质、水文的影响较大,作业条件较差;在管理环境方面,不同的投资主体、多变的项目管理模式、不同地方的政策,都使得管理环境复杂多变。
3 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1)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应概括为“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四控制”即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控制;“三管理” 即现场、信息、合同管理;“一协调”即组织协调)。项目目标控制要以执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等作为灵魂,以组织协调为动力,以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为手段,以现场管理为保证。
(2)规范项目经理的定位与管理。
①明确项目经理的地位。项目经理应是企业内的一种岗位职务,是由企业法定代表人聘用或任命的在项目上的一次性授权管理者和责任主体。
②对项目经理的管理 。对项目经理管理必须实行两个制度:一是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证并经过注册的人员,方可以项目经理的名义从业。二是必须实行项目经理从业资格证书与企业资质证书配套使用制度,将两个证书配套使用。
③对项目经理的要求。第一,对项目经理进行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范围、时间和内容进行管理;负责从开工准备到全面竣工验收阶段的项目管理 。第二,项目经理只宜承担一个项目的管理。第三,项目经理必须取得相应等级的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第四,项目经理应接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领导,接受企业管理层、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3)实行项目经理部的组建原则。项目经理部的组建原则应是:“精干、高效、优化组合、动态管理”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项目经理部的组建形式应为:实行以矩阵制管理(或事业部制管理)为主的组织结构形式。矩阵式管理是指项目管理与企业专业职能部门管理成矩阵关系。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需要设置项目经理部业务岗位,其成员由项目经理提名,由专业职能部门委派。项目远距单位总部的可实行事业部制管理,公司可授予项目经理较大的人、财、物及经营管理权限。项目经理部应是有弹性的、可变的、动态的,其人员随项目管理的需要而有序的流动。一个项目经理部只能承担一个项目,项目完工后项目经理部必须解体。
(4)建立有效运转的项目经理部。建立能够有效运转的建筑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做到以下四点:
①按合理步骤设立。第一步是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任务和组织形式;第二步是确定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岗位;第三步是确定人员、职责、权限;第四步是对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进行分解;第五步是制定规章制度和目标考核奖惩制度。
②合理配置人员。项目经理部人员的设置应紧紧围绕项目管理内容的需要,也就是“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和有关管理规定的需要,贯彻精干高效的原则。对项目管理工作究竟需要多少人,这就应由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来决定。
③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项目经理部必须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当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满足项目经理部的需要时,项目经理可以自行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但是应报企业批准。
④适时解体。项目完成后,应当将项目经理部解体。项目经理部解体的理由有四点:第一,有利于建立适应一次性项目管理需要的组织机构;第二,有利于建立弹性的组织机构,以适时地进行调整;第三,有利于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审计、总结、清算和清理;第四,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层的两层分离和两层结合,既强化企业管理层,又强化项目管理层。实行项目部解体,是在组织体制改革中改变传统组织习惯的一项艰巨任务。
4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无论是面对建筑市场相对繁荣的今天还是即将萎缩的明天,都有必要顺应潮流、未雨绸缪,以先进的理念引导企业的改革和创新,确保项目管理健康发展。本文利用动态工程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上提出改进和创新对策,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 施工管理 ;前景及创新
中图分类号:U4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建设工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关乎到工程项目正常运作与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如何在与国内外同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如果没有危机感.不提前思考我们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发展和前景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1.工程项目管理内涵
1.1工程项目计划目标管理一个大型工程项目,从中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过程中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和综合协调是难以满足业主要求和期望的。其主要过程是:收集各方面信息,工程状况及比较,汇总并制定一份连贯、一致的目标管理计划书,在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根据现场变化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目标计划,加强控制,及时纠偏,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1.2工程项目各阶段任务管理为保证总体目标实现,必须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全部工作细化,分解到各相关单位、部门或人。确定工作范围、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对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由综合管理部门收集信息,分析、调整、控制,以各子项目的目标实现保证总体目标实现。
1.3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过程控制工程项目从项目建议书批准之日起就应抓进度管理,确定各种项目可完成时间,分析各活动之间依赖关系,确认过程所需时间、制定进度计划,分析调整和控制进度的变化,控制项目进度计划特别是复杂大型的工业建设项目,绝不能仅控制承包商的施工进度,而应控制影响工程项目的全部进度。如设计,对外谈判签约,设备、材料采购,能介质供应,生产人员、技术、物资准备等等。
1.4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定期评价总体项目进展情况,以提高各相关单位、人员满足质量标准的信心,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与质量目标的符合性,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导致不满意情况发生的因素。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工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1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对施工管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二者之间互相制约和发展。作为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三者只有充分的结合到一起才能够真正发挥生产力的潜质。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劳动对象使其生存的命脉,只有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够获得;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利用劳动工具,寻找劳动对象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工具是现代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只有充分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配合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和进步,也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2.2不断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
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只有充分的适应市场发展变化,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形象。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使企业在维持现有市场的前提下,不断增加新市场,从而获得更多的企业效益。企业获得越多的经济效益,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时,应该将项目与市场紧密的联系到一起,从项目施工管理中去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因此处理好自身项目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也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3不断提升自身企业的文化和品牌效应
当前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效应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因素。因此在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不断重视自身文化和品牌的建立,利用施工项目不断培养一批自身的高素质人才,进而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得到补充和发展。将项目施工视为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第一阵地,通过项目来熟悉和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更好的建立自身的品牌和文化,使品牌和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
3.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3.1不合理的管理模式
经济效益对于我国的建筑企业来讲没有太大的意义,造成这样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合理的管理模式,现在我国一直是使用的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演变而来的,在大型国有企业中根本无法适应这样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管理方法中存在很多带有指令性的行政管理手段,建筑企业所走的道路一直以来都是没有任何创新色彩的,就像板砖一样,过于方正规整,现在的工程建设根本没有遵照客观规律进行,使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这样会造成资产利用率下降。
3.2管理方法的落后
(1)工期制定方面。对于进度计划,将以前的经验作为重点,没有进行任何的考察和研究,直接将计划制定了出来。横道图这种简单的编制方法是较为常用的,对于较为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极少考虑使用。
(2)人员素质方面。当前,素质不高的问题在施工项目作业人员中是较为普遍的。其中的技术员也没有一定的稳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统一培训是不可能实现的,造成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不一,参差不齐,这样一来,施工的质量也就没有了保证,所以,有很多技术性较强的方案根本无法实行,每一个工程项目之间质量的差别就越来越大。
此外,工程款的结算多数没有在业主验收工程之后就完成。施工单位通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会和业主打官司,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就是担心和业主之间出现不愉快,最终和业主之间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担心会影响自身以后承包工程,断了自身后路。但是,结算工程款及时对于一个施工单位来讲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这笔款项中甚至还会包含着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垫付的一些费用以及能及时解决劳务工资,避免出现工程纠纷。业主没有将工程款及时地进行结算,对于施工单位的发展会存在很大的影响。
(3)控制方面。在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利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总结经验,特别是针对前期控制和日常控制,根本没有落实到根本上、实际上。量化的控制手段几乎就是看不见,控制方法的采用大都比较形式化,随意化。
4.创新性措施
4.1观念的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的创新施工管理需要建筑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应蕴含在企业文化里面,树立在团队中,让人身处于无形的力量推动下,潜移默化地去发掘创新理念。企业在通过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方能真正实现创新,并以创新的观念来管理企业。主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充分认识创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长期性。建筑施工单位决策层领导应将创新工作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上,将工作落实到实处。
4.2组织机构的创新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在给国家创收的同时,也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了很大的力量。由于历史的延续,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对项目的定义是合同签订之后,把合同规定的范围作为建筑工程的项目,再对此展开项目施工管理。而项目经理部紧随项目的诞生而确定,并紧跟合同的结束而终止。项目部作为施工现场的建筑施工单位代表,但它又不是企业本身,对其的责任界限难以确定,这就造成了项目部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过多地考虑项目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对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由于建筑施工单位常常会同时展开多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且项目部大多远离施工企业本部,因此,管理起来的难度更大,企业、项目以及施工人员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和涉及到的利益难以协调,这也需要通过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来寻找出彻底解决的办法。本文认为,应当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内容从主体到空间进行延伸,跟踪市场,竞争投标,签订合同、履行合同,通过参与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过程的获取以及对项目有效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来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项目经理部,可以把项目部当成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来进行设定和管理并经营。通过项目部的全面运作、正常发展及创新要求来开辟市场道路,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并逐步占领市场,体现出建筑工程项目的创新施工管理。
5.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全面、复杂及系统的工程,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结合现代项目施工理论,认真分析企业自身的特点,充分认识到并利用好自己的长处,提高施工管理整体素质,总结经验与运用合理的科学理论进行施工管理及创新,才能开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梁继兵.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0(0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the survival of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 quality control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stablish and improve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quali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we recognize the causes of quality problems occur,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olve quality problems,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each step, the only way to ensure project quality, help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n a higher level.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我国建筑行业管理的现状
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意识薄弱
迅速发展阶段,其发展和复兴建立在大量的基础工程建设之上。建筑业已经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工程项目管理本应该在建筑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很多建筑行业业主的工程项目管理意识很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项目管理的优势。使得项目管理的优势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建筑工程管理更多的是依靠行政手段达到目的。往往业主认为在技术上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额外的支出来进行项目管理。因此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并未建立与工程项目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我国建筑工程还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性及系统胜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只有少部分的高等院校开设了关于这方面的课程。另外,大多数的建筑承包施工单位从未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手册,项目管理方法与手段还很落后,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
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总体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
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承包单位、施工单位总体水平不高。竞争力薄弱,不能适应建筑行业国际化发展需求。目前我国的设计单位多为综合设计单位,包含着结构、建筑、机电等多工种。由于组织过于繁杂,从而导致设计单位不适应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以设计为主的总承包体制。另外监理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对监理的性质、任务、机制认识不到位,监督不力仅局限于对施工质量的监控。令人遗感的是,国内众多工程项目,如小浪底水电站、鲁布革水电站、深圳地王大厦、大亚湾水电站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许多大型项目的项目管理被国外的项目管理公司所包揽。
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
管我国在2002年颁发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同时还颁发了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也没有和国际项目管理标准接轨,要做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另外在工程管理中,出现的执法不严和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管理。
2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建筑项目在业主建筑有充足资金的情况下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就是指人、环境,方法、机械以及材料。
(1)人的因素:社会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是,人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人员素质问题会对工程的规划、施工、设计、勘查以及决策等方面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然而规划与决策是否具备较强的正确性,设计所需的质量是否符合功能需求、施工是否能够满足合同的具体规范以及技术标准需求的程度等都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人员素质影响着工程质量。
(2)工程耗材:工程耗材指的是构成建筑实体的各种建筑耗材、半成品以及构配件等,它是建筑工程建设中必备的物质基础,工程耗材选用是否得当,产品质量是否有保证,材料材质是否符合要求、材料保管的方式是否合理等都会对工程建设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3)机械:机械可以分成两大类:第部分以及配套工艺设备或各种机具,比如说电梯等。第二类指的是工程主体在施工期间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比如像搅拌机、计量器等。该部分对工程建设质量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机具设备的质量如何直接对工程基本功能的使用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
(4)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指的是工程建设现场选取的施工计划,其中包括了组织方案和技术方案等。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高低,是否拥有先进的施工工艺,在操作过程中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都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采用新施工方法、新施工工艺以及新施工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后期使用的稳定性。
(5)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指的是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环境问题,这其中包括了工程施工环境,比如像工程的气象、水文以及地质条件等。工作的作业因素,比如像施工环境的作业面积大小以及防护等。工程的管理因素,其只要指的是工程实施合同结构和管理关系确定方式等。周边因素指的是如工程附近的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等。环境因素通常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特定影响。
3改进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1)要把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加强工程管理的重点。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有两个方面:①结构的优化,即配置的各种资源必须根据施工生产有一个合理的结构,不能彼多此少。如果结构不合理,生产的能力就只能按配置最的资源来发挥,不可避免地发生资源浪费;②总量投入的优化,即在结构合理的情况下,总量按需投入。因此,优化应结构和总量两个方面进行。劳动力的配置应根据承包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种需要数量进行。项目经理部根据计划与劳务合同,接收到劳务承包队派遣的作业人员后,应根据工程的需要重新进行组合通过合理的优化配置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2)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大机制。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建立竞争机制,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 ‘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竞争淘汰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通过竞争机制,可以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还应该建立各项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促使人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
(3)加强成本管理。建筑工程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建成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物化劳动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活劳动价值中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成本管理是为降低建筑产品(即工程项目或劳务)、作业等的成本,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制定各项消耗和费用定额,编制成本计划;拟定并执行有关降低成本的各项措施;进行成本预油预控、检查分析和改善;编制成本报表;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挖掘内部潜力,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4)强化安全施工 根据《建筑法》第39条规定,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内容包括:①对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维持施工现场安全的措旅、防范危险的措施、预防火灾的措施和其他维持施工现场安全的措施等;②在有条件对施工现场实施封闭管理的情况下,应对施工现场采取封闭管理;③在施工现场可能对毗邻的建筑物、构造物和特殊作业环境造成损害的,建筑施工企业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所以,强化安全施工是很重要的。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确实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它的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旅工过程,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尽量让管理工作做到最好,这样才能很好的进行过程控制,让整个施工在有序的状况下进行既不影响工期,也不影响大家的安全,更不会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正常进度。
4结语
工程质量的控制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牢牢控制好,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要求。与此同时,质量控制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收集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总结出来,以便于今后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项目 管理信息化 数据库
在国际化进程日益加速与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影响下,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化,我们迎来了信息化的时代,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质内涵
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应用与开发信息技术就是所谓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它的实质是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借助数据库、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搜集、储存、处理和加工信息,且进行辅的决策,以使得企业增强管理能力、减少管理费用,以及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提出项目预警、预测项目的改变、实测工程的成本、实施协调组织、调度统筹资源、及时监控项目,以及规范工作流程等,这是工程项目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当前形势下,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应用信息技术是非常有效的。一些有关的企业已经创建了信息网络,并且把它用来管理与交流信息,且通过计算机管理企业的成本、质量、进度,以及招投标等。
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交流项目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网络,这样可以减少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交流信息的次数,确保信息的稳定,便于各方实时地查询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因而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数据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核心,通过系统化的形式储存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能够指导工程项目的进行与管理。在资源有限的前提条件下,高质量、快速度和低成本地完成工程项目,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得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与能力得以提高。因为市场经济的特性,工程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是非常大的。风险管理必然要求一些信息,还要求迅速,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提供有效的工具与方法,从而让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防范与预测风险。
三、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以来,企业与政府部门也注重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能力,然而,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重点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一)没有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项目部大多感觉信息化的管理就是接发邮件与上网,没有高度重视工程项目信息化当中的识别项目风险、预测项目改变、强化协调组织和调度统筹资源,以及及时监控项目等。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依旧采取固有的方式,实施以往的组织模式。
(二)工程项目各方的协作性不强
工程项目要求各方的相互协作,不允许任何环节出现信息的失真和信息的滞后。然而,因为各方的工作流程和组织模式等,数据的独立性增加了管理信息化的难度,这对应用项目管理软件是非常不利的。
(三)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人才骨干
一支比较稳定并且素质较高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队伍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它不但要求懂得企业的管理,而且还需要掌握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求以人作为核心,对于当前的人员构成而言,存在人员数量较少、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熟悉施工企业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
(四)应用和开发国产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软件还不够先进
当前形势下,国产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依旧不够成熟,这跟国外的一些软件进行比较,差距是不小的。国外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具有比较完善的作用,然而,因为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区别,所以不利于在国内应用一些比较好的国外软件。并且这些软件大都是非常贵的,在国内进行应用的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少的。
四、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观念,注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培训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做好如下的两项内容:一是使得从业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抵触心理消除,这就要求体现行业与政府的组织功能,注重教育和宣传,对有关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二是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载体就是基础设施,同样基础设施也是重要保障与前提条件。
(二)实施项目标准化管理,立足于数据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就是实施项目标准化管理。数据在项目各方传递与流动的过程就是项目管理的过程,为了防止交叉与重复工作的出现,使信息传递得更加迅速,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一定要立足于数据,一次性地输入数据,多次地应用数据。
(三)培养大量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人才
信息技术这项领域具有专业性和十分迅速的发展速度,这就要求培养大量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人才,特别是熟悉施工企业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
(四)增强有关人员的信息化观念,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
当前的工作流程是以事务作为核心的,因此创建以信息作为核心的流程,增强有关人员的信息化观念。而创建网络连接与数据库,因努力打造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平台,这是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
总之,近些年以来,尽管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水平与研究在不断地提高,可是这未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转变固有的以事务作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建以信息化作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以确保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从而能够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史庆东.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J].网络财富,2009(08):42- 42.
[2] 温智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情报,2005(11):79- 80.
[3] 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8):127- 128.
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概述
1.1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从性质上看,项目管理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微观基础,其性质属投资管理范畴;从内容上看,它是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管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即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管理,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都需要这个过程,它是分阶段进行的。
工程项目管理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建设方的项目管理、承包商的项目管理、咨询方的项目管理等,本文只讨论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问题。
1.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内涵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将管理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通过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确保其目标的实现。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用应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国际惯例,并能促进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工程项目参与方都有自己的项目管理方式,但影响工程项目进展和效益的主要是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方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项目建设目标能否实现、与项目建成后的运行能否取得既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相关。
2现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析
2.1直线型模式
在直线型模式里,总承包商一般仅对分包商接工程总造价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分包商一般是以总承包商的某个“项目部”的名义进行施工和对外活动,但这个“项目部”实际上是独立于总包商的,这种模式下分包商一般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总承包商对分包商除了收取管理费外,不参与分包商的经营活动,对分包商的管理相对处于失控的状态。本论文由帕斯直线型模式的优势是:对总包商而言,这样的模式几乎不存在管理成本和费用,同时又能增加企业业绩和产值;对分包商而言,也不存在约束行为的指令源,对项目的实施和事件的处置拥有绝对的处置权且不存在其他的管理费用摊派。
直线型模式的劣势是:对总包商而言,由于不直接管理,分包商的素质参差不齐。按现行法律法规,总包商对分包商承担连带法律责任。因而存在巨大的管理风险;对分包商而言,对本身技术力量的估计往往不一定准确,缺乏技术力量和管理的支持,同样可能带来相当大的管理风险。
2.2矩阵型模式
在矩阵型模式里,分包商与总包商都以法人的地位签署分包合同,合同的法律地位自然。由公司的发包职能部门选择合适的分包商承揽总包项目的分包工程,签定分包合同,其工程施工交由项目部管理执行。在矩阵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里,总承包商和项目部对分包商都负有管理权限,指令的执行需要两个指令源的认同。帕斯
矩阵型模式的优势是:总包商掌握着较项目更为广泛的信息渠道,总包商的采购发包管理更为规范和程序化,又有能与承包商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优势。总包商集中管理发包,能够在市场中找到更有价值的(性价比最佳)分包价格,有利于总包商对项目成本的宏观控制;对于分包商而言,由于有两个指令源的控制,管理风险较小,同时,借助总包商的资源和力量,能够提供稳定的业务来源和培养起相对固定的施工班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矩阵型模式的劣势是:总包商的项目管理部门在中,存在一些信息不明,形成“难管”局面。同时,管理路径过长,有可能因为指令的时滞导致管理效率的低下和内耗过大。对分包商而言,指令源有两个甚至更多,这样同样导致执行力的减弱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缺乏能力。
2.3非对称矩阵型模式
在非对称矩阵型模式里,项目部根据项目需要。自行寻找和选择分包商,由公司授权项目与分包商签定分包合同,工程管理由分包商直接管理。这种方式效率高,发包便捷,更贴近实际,项目管理较为有力。总承包商只是做例行的管理,主要的管理权限由项目部管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矩阵结构里,这种方式是以项目部为主导的,这样的矩阵是不对称的。非对称矩阵型模式的优势是:对总包商而言,这种方式效率高,发包便捷,更贴近实际,项目管理较为有力。可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取得意想不到的效率和成绩,如融垫资、超范围施工等。同时,可以缩短管理路径。对分包商而言,指令源减少,同样有利于项目的实施和推进。
非对称矩阵型模式的劣势是:由于项目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找到最低价格实现成本探底,宏观上对成本控制不利,管理上一旦发生恶性的事件,互相推委,出现失控局面。对分包商而言,指令源减少了,管理风险也增大了。
2.4复合矩阵型模式
复合矩阵型模式是公司发包与项目部发包相结合,对大中型的、复杂程度高的、合同额较大的分项由公司集中控制。小型的、简单的、合同额不大的采用项目部自行处理,公司审批认可的方式。
复合矩阵型模式的优势是:对总包商而言,这样既能便于宏观控制,又符合分包是项目分项工程的分包,能有利的调动项目团队的积极性。同时,实际上这种模式是对矩阵型模式和非对称矩阵型模式的一种整合,能够同时发挥两种模式的优点。
复合矩阵型模式的劣势是:这种模式是对矩阵型模式和非对称矩阵型模式的一种整合,具备两种模式的缺点。同时,由于分包商的上级指令源来自不同的位置,有可能导致交叉作业的分包商之间产生协调工作上的问题和矛盾。
3推行建筑工程项目责任制管理模式
鉴于以上四种模式的各自特征和优劣性,本文建议在选择实施各管理模式时,同时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上实施项目责任制。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涉及的工艺、技术、原材料也不断更新和进步,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必须毫不动摇的控制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按进度实施。超级秘书网
建筑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有效落实。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四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四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公司对项目部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合同履行要求进行资源配置,下达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以保证实现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逐步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整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并符合国际惯例的项目管理责任体系与规章制度约束体系。
[关键词]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分包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160-01
前言
最近几年来,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内也在不断地探索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理论,与此同时,工程界也逐渐意识到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对其注重程度还远远不够,管理水平与国际惯例的需求也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加强对项目经理部各层次的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等工作,让他们从根本上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地对建筑工程的项目合同管理所出现一些疑问和对策进行深入地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项目分包合同的重要性
合同在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合同是项目管理的中心,合同就是一种规章制度,任何一种施工建设项目的施行,都要有一个标准法则作为首要前提。所拟定并实施的合同条例,使得承包商和业主享有对建设项目实行情况的调控权力,可对项目管理建设组织的内涵功能进行规范。第二,建设合同保确保了承发包两边权力的发生和责任的完成。合同明确规定了承发包两边的责任与义务,而且承发包两边有必要进行切实地实行。第三,合同是公正处置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争论问题的法律依据。建设项目复杂性较大,很多人会参与进来,会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承包方和发包方之间、分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等必然会发生各种问题争论。因而,合同是公正处置施工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争论的一种法律依据。
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原则
合同管理应的依据是法律,以合法为前提。只有合法的合同才是有用的。合同管理应拟定出合理、科学的合同管理计划,并且要编制出更具实践性的合同条款,在实践中也要切实地落实这些原则。合同管理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能够在第一时间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的保证参建方的经济利益。
3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一般特点
建设公司不同于其他公司,建设公司的复杂性较强,参与人数较大,会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建设工程项目又缺少安稳性,会受到来自气候、环境、材料价格、项目内部各有关利益者等多种不同的外部要素的影响,所以建设公司的不确定性程度也非常高;建设工程项目方针较清晰,具有多年的经历,建设工程项目较其他技术开发项目而言,其既定目标较安稳。中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一般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3.1 投标承包方式的竞争性
根据我国建筑法的要求,建筑施工公司的业务大多数都是经过投标竞争的方式得到的。所以就会面对很多的竞争者,很多建设公司都是依靠低价竞标方法获取一些工程业务。
3.2 生产经营任务的不稳定性
这种取得业务的方法来源于竞标的方法,也就使得建设公司经营生产任务非常的不稳定。一方面,公司的中标概率,和公司的各项实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与投标战略、把握的市场信息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项目的中标会存在较大的偶然性。
3.3 管理环境的多变性
建筑施工大多为露天工作,其要经历日晒雨淋,所处的环境较差,与此同时也会受到来自气候、人文、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且建设施工的管理者要根据不一样的投资方,采取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不同地区的政策也需要对应地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4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内容
4.1 实现工程造价改革,量价分离、市场定价是理顺招投标管理与施工合同管理关系的前提
工程造价需求对动态管理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施行预测和动态管理。自1990年开始,我国就开始借鉴国外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将竞争机制进行引进。招投标承包的推广也终结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程建造分配的格局,竞争机制也就成为了一种工程建造管理的重要形式,这也是标志着我国的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
最近几年来,关于工程造价的操控和确定也已经成为了工程招投标和施工两个阶段的重点进行招投标的,这就也就意味着需要增强了施工单位的竞争力,才可以确保了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在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价格控制目标主要以合同约定为准,工程施工内容也有必要以合同约定为根据,对于施工的质量、造价和工期都要进行很好地掌握。
4.2 明确合同管理分工,权责分明
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就是合同管理,项目的其他任何管理都必须以合同管理作为主要依据,施工中的技术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根本和关键,同时也是制定施工质量管理、规划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技术管理和合同管理的作用和位置业就决定了在项目施工办理中技术管理和合同管理在进行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两大难点问题,在项目管理中技术管理和合同管理是相辅相成、彼此制约的。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如果才采用的技术管理和合同管理所处的视点的不一样,因而在施工中表现为不一样的特征。
4.3 对建筑工程合同进行动态管理
合同变更也是建筑工程项目实践中十分常见的,而合同变更往往会带来一些索赔事件,因此在合同签定之后,对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也需要由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动态管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掌握:
1.注重现场签证。在依照合同条款支付时应该避免过早、过量地签证,尤其是分外慎重合同变更时所进行的补充协议的签证,签证有必要依据有关合同条款进行权衡,起到一定的制约性作用。
2.及时地记载、搜集项目工程所用到的各种文件(如图纸、进度计划、技能说明、标准等),对合同变更要进行仔细地审阅与剖析。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合同变更也要和提出索赔做到同步进行,须业主与承包商两边达到一致之后,方可进行合同变更。
3.及时索赔,就是由于非承包商原因形成的损失,而出现工期索赔和停窝工索赔等。出现索赔事情发生后,要做到第一时间以合同约好的方法告诉发包方的相关领导,同时提交索赔依据需求发包人予以签字承认,作为日后该项费用结算做必要的准备。
4.严格执行定额标准,如果出现了未对定额标准进行规定的情况,就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或者可以参考相同类定额的相关规定进行一定的补偿。
4.4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
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准则上建立健全公司各项合同管理准则,相关的法律事务组织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进行制定,并且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拟定各项合同管理准则,包括分类专项管理、授权委托合同、归口管理准则、审查准则等。并将一些特殊的合同由公司合同管理部门直接办理,依据有关法规清晰地制定出合同管理组织和人员的责任。
结语
综上所述,要在高度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深入了解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在实际工作中探究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窍门,寻觅新方法,合理地处理新问题。合同管理不再是简略的约定、许诺等内容,更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方法,项目施工公司也要对合同进行更加有效地管理,不断地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才可以确保项目的正常施行,进而可以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智全,徐智,魏晓巍,王佳.论施工项目管理[J].内蒙古水利.2010(06).
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和项目运作的客观规律,是通过对其理论的运用,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总结与探索出来的。项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制定施工计划,协调,组织和控制。使工程项目在不影响质量与施工工期的前提下,完成施工任务,从而多快好省的建设好承接项目,节约成本与时间。因此程或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开工和竣工时间以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我们在工程项目管理投标时,已经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了初步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但中标后,还应按现场施工的具体条件和合同中的工期及其他要求编制出更详细的、在工程实施中执行的施工进度计划。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施工方法等。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工程项目管理进度控制
2.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3.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本文通过实际出发,对工程项目管理的三控制进行准确分析,从而推动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发展,合理降低我国建筑企业的制造成本,进而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提升企业的盈利,促进建筑企业发展。
一、工程项目管理进度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进度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在满足合同规定的工期与进度的前提下。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在施工现场实际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应包含如下内容;
施工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控制的首要方式,就是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安排各个工种与各个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配合与衔接、物资材料的供应时间与劳动力的分配。从而保证施工实施过程中分项工程与分部工程均能按要求进行。在特殊情况下,由于按照工期时间紧迫,所以对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必要的补充与调整。而在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施工进度的检查工作则是施工进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是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和信息来源,是分析与调整项目工期的依据,也是项目进度控制的关键方法。施工现场往往通过进度计划的检查将进度计与实际进度计划相比较,发现其工程实施施工过程中与项目进度计划出现的偏差,并对项目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和修正。
二、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建筑行业在这个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中发展迅速。因此,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最终导致建筑公司均将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加强。因为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工程项目管理的投资和工程施工成本的高低,同时还直接影响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最终影响建筑企业能否立足于市场,能否盈利于市场。
目前,质量第一的重要性已经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设中,工程施工涉及面非常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诸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直 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因此要做到质量第一,确实搞好质量的管 理和控制,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质量管理的内涵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每一个步骤。跟据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的管理理论和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一般性的分析,明确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工作质量的控制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同时要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以达到 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程所用建筑材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料,也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保证建筑材料按质、按量的供应和使用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应采用“三把关,四检验”的制度,即材料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操作使用人员把关;检验规方案的确定中,选用先进的、可靠的、适用的、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特别是对带有计量性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使其达到额定的性能,以满足工程质量检 测的要求。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是工序质量的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 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制约因素,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具有 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不稳定性是因为人工操作难免有失所格,检验品种,检验质量,检验数量。
项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工程项目管理在约定的时间和批准的预算内,按照要求的质量,实现最终的建筑产品,使项目取得成功。
三、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为完成施工项目的工程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包括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以工资补偿费形式分配给劳动者个人消费的那部分活劳动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其他费用开支和其他管 理工作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通过对工程实施中已发生或将 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这个工作始于工程项目管理中标、确认之时,一直到工程项目管理竣工后的保修期结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为了做好成本的控制,应该就每一个工序和每一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确保一切开支都控制在计划成本内,并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和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