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3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规划与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社区规划;物质空间结构;社区要素;规划结构性调整
【中图分类号】TU8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03-01
一、社区概念的理论分析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社区包含4个基本要素:第一,人群――社区必须包括人;第二,地理领域――尽管社会学界的某些“流行”观点强调社区地理界线的“弹性”,但是本研究仍基于“地域特征是社区整合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并认为这是规划研究和社区研究的契合点;第三,社会互动――在一个特定地区内的人民是彼此相互依赖的,社会互动强调的是社区组织。社区互动说明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拥有共同的规范、习俗和方法;第四,共同感情――居民对社区的共同感情或称为心理认同的概念,由此形成社区归属感。
二、社区规划与住区规划的联系及区别
住宅区规划是我国翻译CommunityPlanning的一种中文表达方式,简称住区规划,而其标准的中文翻译应为“社区规划”,前者常被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引用,而后者常被社会学界引用。
对两者的概念范畴、视角、内涵、结果、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使两者的差异突显,让人们面对专业用语的不规范和繁复多变的城市房地产广告用语,可以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其实在城市住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两者是密切相联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则是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
三、关于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与社区和社区规划密切相关的是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源于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目的是为了培养居民的自治和互助精神。社区发展活动的倡导和深入展开则主要在二战后。综合来看,社区发展体系主要涉及:①社区的主体――社区成员的发展;②社区共同意识的培养――有关社区互动的社区道德规范及控制的力量;③社区管理机构的完善――维系社区内各类组织与成员关系的权利结构和管理机制;④物质环境与设施的改善――社区的自然资源、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住宅建设等硬件环境。其特点是与社区发展体系相对应的,具有主体性、目标性、动态性和建设性。
社区发展是为了提高社区效率、解决社区问题而采取的社会行动过程。社区发展的主要任务是:①优化社区结构:使社区内部各构成系统在空间上分布合理、相互协调、增强功能,促进社区发展。②提高社区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的能力:社区只有不断地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才具有生存意义,社区发展才能得以实现。③社区管理科学化:社区管理科学化是保障社区运行的需要,也是合理配置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福利、消除犯罪的重要一环,因而社区发展要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体系。
为推动社区发展的进行,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社区发展计划”,希望通过政府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将社区发展引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同时城市规划学科自身也在检讨基于建筑师理念发展起来的学科缺憾,希望从城市问题的本质出发去理解城市空间布局,社区规划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规划从产生初始就带有多学科的属性。
四、当前我国社区规划对策的探讨
当前对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社区规划理论与实践最首要的是:与社会转型相适应,“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规划方法转变。
1、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我国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要求的同时,转向满足人们的环保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但仍显不足。因为这些设计集中在对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和环境设计上,对包括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研究仍是考虑较少。
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是紧密联系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住区规划的依据和归宿。通过丰富住区规划,纳入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等方式,建立科学的社区规划方法,完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2、社会空间的重构―异质与混合
当前我国社区结构与城市大规模发展和城市改造紧密相关,城市居民打破原有的单位为主体的社区居住形式,原居民、购买商品房的新住户、以及租房的外来人口等,构成了社区人口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住房分配制度的打破,房地产开发成为城市住区建设的主体,老城区位于城市中心,密度大、开发成本昂贵,开发商极少问津;对于租房的外来人口,多选择城市边缘或城市中心的旧城区和城中村;城市中较高收入者无论原住地是何处,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机制的调配下集中起来,这样不同居民依据在住房市场中所处的位置重新聚集分化,构成我国城市新的城市社会空间,这种贫富分化、社区空间同质化的结果,将造成社会对立等矛盾。
3、社区规划应积极推行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是一种社会管理方法,其本质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规范的制定和决策过程。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他们的广泛参与是社区规划的生命力,是实现社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目前的社区规划中,存在着单位参与以及自上而下的规划手段等问题,使居民的参与机会严重不足,社区居民的参与力量也极为薄弱,不仅在参与渠道上缺乏合理的机制,在法律和制度上也缺乏支持和保障。
社区规划应从根本上否定自上而下命令式、强制性的管理方式,社区规划无论是在编制,还是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应引入相关利益单位、个人间的对话协商机制,从而达到各利益集团的协调。我国在社区规划中引入公共参与机制,要立足我国社区发展实际,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机制,实现“自治”与“善治”相结合。
五、结语
随着经济转型、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社区与家庭、个人利益联系更加紧密,众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将在社区层面得到集中反映,社区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作用日益突显。社区规划关系到城市每一个家庭,应更多地着眼于社会,因此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社区规划需要强调社区的公共参与及后续规划;强化社区规划中的社会内容;关注中低收入家庭、外来人员的居住;关注老龄群体。社区规划将是每个规划师和设计师都应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
(一)各县区要按照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等紧密结合,与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空间布局有机衔接,科学高标准编制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以乡镇为单位,未编制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或者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未经审批的,一律不准开工建设。
(二)各县区政府要把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规划经费筹集机制,建立健全市、县、乡规划组织体系和规划执法无缝隙、全覆盖的运行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引导和综合调控水平。2012年月底前,各县区优先完成开展试点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及详细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费用由县区财政负担。
二、规划编制的原则
高标准、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要按照《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立足当前,适度超前。以各行政村的人口与经济社会现状为立足点,综合考虑各行政村在引导发展、聚集发展、整体搬迁和限制发展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划定社区应兼顾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2.坚持人口规模和地域范围适度。按照有利于农村居民就近就便得到服务,合理设置新型农村社区。
3.坚持公共服务资源有效配置。统筹民政、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及现有的村级办公服务设施,建设社区服务中心。
4.坚持以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相结合,使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选择各自的发展模式,尊重和保护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
三、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包括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三个部分。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是指在新型城镇化引领下进行的新型农村社区选址布点规划,主要包括新型农村社区的位置、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建设引导等,也包括支撑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应以县区管辖的行政范围为规划的地域范围,乡镇也可以在行政管辖的地域范围内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但应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同时编制。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是指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范围内,对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及土地利用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作出的安排。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应以行政村范围进行规划,若是多个行政村合并的,应以规划合并调整后的行政村范围为规划范围。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是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兼有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对规划范围内除生产用地外的住宅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化用地等四类进行详细安排布置。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标准按照《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试行)》执行。
四、规划编制的实施
(一)编制主体
县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辖区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编制,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辖区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
(二)审批主体
县区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审批,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由县区人民政府审批。规划审批前,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技术评审,县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评审。
(三)编制单位
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单位,应取得城乡规划乙级以上资质;编制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单位,必须取得城乡规划丙级以上资质。
(四)成果要求
严格按照《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进行编制。
(五)保障措施
1.成立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的督促、指导、协调及考核奖惩工作。
2.提供优质规划服务。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一是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工作力度,认真了解农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摸清农民实际需要,切实解决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制定新型农村社区住宅图集,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是加大技术对口帮扶力度,开展“送规划下乡”活动,组织城乡规划管理和技术人员与一些村庄对口联系“结对子”,免费为农民提供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四是努力推进规划服务从城市向农村延伸,积极组织规划设计单位深入村镇和农民当中,为农民提供规划知识普及和咨询服务,增强农民的城乡规划意识,让农民关心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当主人、唱主角,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德克萨斯州;林地社区;居住区规划;价值取向
The Esthetic Value Orientation of Modern Community Plan—With the Plan of the Woodlands in Texas as an Example/Qiu Hongfei,Chen Yifeng
[Abstract] The community plan of the Woodlands can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ities,society,ecology and economic benefits,etc.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opographic charaterisitcs and environmnetal factors of the natural land.It is a successful community plan because it takes the living demand of modern people under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seeks the direction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time,the society and nature,thus building an excellent environment where people can live and inhabit harmoniously with each other,with the society and with nature.
[Key words] Texas,the woodlands,community plan,value orientation
1、引言
当前在我国居住区建设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引导,各种各样的规划理念、处理手法层出不穷,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价值取向的偏差,如不尊重基地原有的场地精神,破坏原有的山地、沼泽、湖泊等丰富的地形、地貌;根据纯形式美的法则建造注重平面构图,审美趣味低俗,与自然、人文毫无关系的景观。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到了豪华奢侈的材料上,追求视觉的刺激,甚至纯粹以视觉的“美”与“丑”作为评定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标准。因此,如何准确把握与定位居住区规划的审美价值取向,处理好人与自然、历史、人文、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影响居住区规划的重要因素。西方现代社区规划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审美价值观已趋于成熟。笔者以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林地社区为例,对居住区规划的审美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与探索,旨在为国内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评价提供参考。
2、项目简介
林地社区(The Woodlands)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新建的一系列社区中的代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以北45 km的森林中。该社区占地面积为10 927 km2,是美国第一批总体规划型社区之一。从1964年开始,米切尔能源公司主席、开发商乔治·米切尔用11年的时间,经过300多次的交易,直到1974年才购得如此大规模的土地。该项目由最先将生态学思想引入到景观设计的生态学规划大师伊恩·麦克哈格规划设计。在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规划师对场地的敏感程度是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麦克哈格在社区规划中非常关注当地的景观特征、视野、排水状况及用地规划。
林地社区的总体规划包括7个已经建成的村和1个正在开发的村—格根磨房村(Grogan’s Mill)、科卡恩十字路口村(Cochran’s Cross-ing)、纯正山脊村(Sterling Ridge)、印第安春天村(Indian Springs)、奥尔登桥梁村(Alden Bridge)、黑豹小溪村(Panther Creek)、学院公园村(College Park)和卡尔顿森林村(Carlton Woods),村与村之间由商业及社区服务建筑和广阔的开放绿化空间分隔开来,每个村都有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选择的各种类型的住宅和郊野公共设施(图1)。
3、方案介绍及评析
3.1尊重场地特征
休斯顿的郊野地区是大面积的草原,地势平坦,有微小的起伏,基地上覆盖着大面积的浓密的松树林和橡树林。伊恩·麦克哈格规划组的成员认为,规划应该与该地区的原有地形特征和森林环境相结合,因为无论是从景观视觉角度还是从生态角度来说,森林环境对平坦的草原地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自然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规划的目的应该是尽量减少人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在森林中营造现代居住空间,以解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高收入阶层在追求郊野生活过程中所引发的郊野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图2)。
3.1.1保持以林地景观为特色的社区环境
社区规划中将1/4的土地作为森林保留地带、公园、高尔夫球场及其他类型的开放空间,并且鼓励居民沿着排水道和主要公路在所有居民区内保护和恢复当地的植被系统(图3);保持林地社区以森林景观为特色的场地精神,在密林中营造人类现代聚居环境,实现规划初期就定下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规划目标。这一做法使规划能够成功营造出完全不同于其他社区的独特的生活空间。
3.1.2道路网络顺应自然地形
道路设计避开了人工硬质地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将主干道设置在远离泄水区的脊线上,使主干道附近和交叉路口的开发密度最高,敏感地带的开发密度有所降低。因此,开发密度高的地带主要在土壤渗透性差的区域。社区内的街道被设计成与场地斜坡垂直的步道,以留出大面积的原生态的渗透性土壤。总体规划结构中没有运用几何线形,如轴线、环路或者其他对称结构,而是基于场地的自然肌理,形成契合自然的道路网络体系。
3.2尊重人类生活与居住行为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中高收入家庭开始追求郊区社区的行为反映了人类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然而,社区作为人类聚居生活的一种载体,除了要具有优美的户外环境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复杂的、能辅助人们生活的网络系统,以满足人们对教育、休闲、娱乐、工作、消费的需求。林地社区的投资者米切尔在麦克哈格的总体规划的框架上,精心设置了一个复杂的社区的各个组分—各种类型的住宅(包括独户住宅、联排住宅、住房、公寓、短期合租房等)、娱乐设施、文化设施、休闲场所、零售店、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
3.2.1合理布置消费娱乐设施
在社区的框架内,每一个村都有一系列的消费娱乐设施,居民步行或者开车都可以很快到达。整个林地社区的市镇中心设在场地的东部区域。规划将市镇中心定位为能够提供零售、餐饮、娱乐和社区活动的多功能中心(图4)。一条平直的大道贯穿整个市镇中心,成为社区连接其他几个未来城镇的主通道。
3.2.2在社区内解决居民就业问题
米切尔认为,一个适合居住的社区应该能够为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米切尔在社区内确立了一系列商业区域,希望通过合理的商业布局,使社区的家庭数量与工作岗位的比例在近期达到1:1,远期达到1:5。林地社区市镇中心项目占地167 km2(图5,图6),将成为可容纳四万名工作人员的商业空间,这样,林地社区的家庭数量与工作岗位的比例将达到1:1。米切尔相信,社区高品位的环境质量与吸引人的生活方式可以形成对高层次人才的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并留住这些人才,形成高品位的人文居住社区。最近对林地社区的调查显示,25岁以上的人群中获得学士学位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占总人口的55.7%,获得硕士学位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占总人口的18.8%,失业人口仅占2.7%。这表明米切尔的规划理想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3.2.3营造以家庭为中心的融洽的邻里氛围
林地社区规划对一些新近开发的邻里,作了更为人性化的考虑,更多地关注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社区内采用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建筑沿着蜿蜒曲折、被植物覆盖的尽端式小路两旁布置,以增强邻里归属感。规划通过对社区内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促进邻里间的交往,增进邻里间的感情。此外,社区开发商通过市场调查,还专门为大龄单身群体设计了社区。
3.3尊重社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麦克哈格在林地社区规划中较早地引入了生态规划的思想,在总体规划型社区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整个规划充分考虑了场地的所有生物因素,重点是保证动植物的生存与繁殖,维持自然原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规划在初期就定下了7个目标:将对地表及次地表的水文生态的破坏减至最小,保护好场地原有的森林系统,建立一个自然的排水系统,保护场地的植被层,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活动走廊,将社区的开发成本降至最低。
在林地社区后来二十多年的建设过程中,这些目标的制定对保护林地自然生态系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3.1减少人类开发活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麦克哈格认为,通常的人类开发方式会减少基地内地下水的补充,加大地表水的流失程度,导致城市地下水位的下降,引发河流下游的洪灾。麦克哈格主张利用环境覆盖制约因素系统地确定最合适的土地开发原则。建筑物的保护层能够对地下水位进行最大限度的补充,保护渗透性土壤,维持地下水位,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淤积与冲刷,保护自然植被与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3.3.2采用天然排水系统,减少地表水的流失
格根磨房村的第一阶段的开发规划,抛弃了过去常采取的用井栏、雨水道、水泥管道、地下通道将雨水直接排入河流的做法,而主要利用天然的排水系统(如长有植被的洼地、沟渠、堤坎)收集雨水。这种天然排水系统被广泛地运用到社区的建筑环境、公共活动场所和娱乐场所中。
3.3.3尽量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结构
基于场地的特殊性,林地社区规划的一个构想就是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结构,降低社区建成后的人工维护成本。因此,投资者在居民入住之前,鼓励居民保留院中的落叶层,建议其不要自行修建较大的草地。
4、林地社区规划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4.1追求规划与地域环境的和谐
完全顺应自然、不加任何干涉的设计是没有的。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形成了共识:设计,特别是大尺度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自然过程进行管理,设计应该遵循自然,将创作作为自然演进的一个部分,保持区域的自然特征。在林地社区规划中,道路、建筑等所有的人工构筑设施,都是与该地区以森林为主要特征的场地要素相结合来考虑的,强化了场地的地形特征,保护了原有场地的自然景观与乡村景观,将自然引入现代社区的规划中,形成了富于场地精神的特色居住空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
4.2追求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区中的家庭生活,离不开与之相应的住区景观环境。社区的规划建设是人类生活空间的重要载体,是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因此,社区规划的基本目标应该是营造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社区生活环境。而规划是否适合人的尺度,是否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成为了人性化社区规划的关键。
林地社区的规划者在建造社区的过程中,希望通过设置大面积的林地保留地带、公园、高尔夫球场及其他类型的开放空间,形成幽静而舒适的特色户外空间,鼓励居民走出建筑;在室外休闲、散步、娱乐、购物过程中促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社区内形成一种无形的归属感与邻里融洽感。社区同时为居民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岗位和消费设施,使居民可以愉快地生活、工作和交流。
4.3追求规划与经济利益的协调
在美国开发的众多总体型社区的规划中,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因没有处理好场地投资开发与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协调关系而破产。这就要求社区规划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能够在专业知识、经济利益及大众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林地社区的总体规划通过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减少排水设施的建设,为投资者节约了数百万美元的投资,在景观视觉、生态效应与投资收益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在规划先期建设过程中,减小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等到有一定销售收入之后,再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销售收入大于先期投资。由于林地社区建成后清理落叶层将会增加成本,规划者认为可以保留落叶层,形成动物天然栖息地。
5、结语
对于国内居住区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审美偏差,许多学者就如何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作了一些探索与反思。实际上,许多规划设计师仍然寄希望于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林地社区规划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其实,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仅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而应该回归到对时代、现实的理解与尊重上。林地社区规划更多地关注自然大地的地形特征及环境因素,以当代人在当代条件下对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从时代、社会与自然中寻找规划与设计的方向,营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与融洽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一个成功的现代社区规划。我们相信,居住区规划不是追逐流行与时尚、豪华与奢侈的意识的产物,一个以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为指导、朴素而和谐的居住区规划才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参考文献]
[1]美国城市土地利用学会著,杨旭华,等译.世界优秀社区规划[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博爱县
Abstract: Taking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lanning,discussed the planning prinple, planning conception, planning layout,road system, public service system, landscape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in other areas.
Key words: new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Boai 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对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五级”城镇体系,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在此背景下,博爱县根据省定政策,结合县城的实际情况,在县域范围内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划编制及建设工作。 本文主要从规划技术方面,对新型农村试点之一的七方社区规划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随后全面开展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七方社区位于月山镇南部,博爱县城北部,北临文化路,东接团结路,西、南均临县城支路,交通方便,区位条件优越。临团结路现状用地为空地,西部大部分为两层民居,土地利用不经济,规划范围地势平坦,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自然坡度在0.3%左右,社区西部有运粮河南北向穿过。需要在七方社区安置的村庄有七方村、司中道村和苏寨村,其中七方村现状人口5500人,现状建设用地40ha,司中道村现状人口为1054人,建设用地24ha,苏寨村现状人口1250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8.66ha。根据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的预测,确定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人口为7000人。现状安置的村庄总建设用地82.66ha,七方社区规划用地11.33ha,规划后可节约用地71.33ha。
2 规划原则
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③集约用地、节约资源的原则;④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原则;⑤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3 规划立意和布局结构
社区规划结构形似一个“领结”。17世纪中叶,法国上流社会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到19世纪末期,领结的末端变得越来越长,渐渐演变成领带,领结则逐渐变得不再流行,只有建筑师的社群继续佩带,因它是建筑师制服的一个重要部分。七方社区“领结”状的规划结构立意,预示该社区居民的高品质生活以及拥有的锦绣前程。
图1 规划立意与布局结构
社区在总体上形成“两心、一轴、两片、一环”的空间布局结构。两心:其中一心是指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组成的中心;另一心是指水域绿化景观中心。一轴:是连接两心的景观轴线。两片:围绕两心形成东、西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居住片区。西片区是围绕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片区;东片区是围绕水域绿化景观中心的居住片区。东、西两个片区由一条景观轴(一轴)有机联系在一起,丰富了整个社区的视觉效果。一环:围绕两心的领结形状的社区级道路。
4 道路系统规划
社区道路系统分为社区级路、宅前路和静态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等)。根据人流方向及县城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由中部“领结”型的社区级道路,联系各个功能区和院落,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连接到县城道路上,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团结路开口为步行道,保障社区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宅前路尽量设置成环状,接到社区级道路上,尽端式道路利用地面停车场做回车场。
社区道路分为二级:(1)社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为6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4米;(2)宅前级:路面宽3米。
考虑到社区私家车数量会越来越多,本次规划停车分为为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每栋楼前都设置有停车位,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同时,考虑防灾的要求,规划利用社区的高层建筑基础规划地下停车场,战时防空,平时作为地下车库,东、西两边各规划一处,社区共规划1240个停车位,停车率为57%。社区服务中心前设置休闲集会广场,供社区居民使用。
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社区配套管理用房结合中部的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内设收取奶站、物业管理、卫生所、图书室等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2586m2。公共厕所均匀分布于社区中,左、中、右各设一处,社区服务中心北侧设置一处垃圾中转站(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合设型),环卫设施共计200m2。结合社区中心设置幼儿园一处,建筑面积2096m2,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714m2。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从而逐渐完善社区功能,并形成社区发展中心。
6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社区景观设计将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局部景观与整体布局相结合,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居住社区景观。 社区重点强化“两轴一带”,“两轴”即从东入口一直西延至运粮河,和西侧南北出入口之间的南北向景观轴,“一带”即沿运粮河景观滨水带。
景观轴上设置有广场、景观建筑、公共建筑等设施,使景观轴得以强化,两条景观轴交叉为视觉中心,即社区服务中心。沿团结和文化路以及运粮河为向北部层层升高的居住建筑,建筑体量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点联结合,创造出高低错落,错落有致和丰富的沿街天际线,沿文化路和团结路建筑底下2-4层为商业,商业氛围浓厚;社区内运粮河是社区内的一个自然生态绿化带,是社区居民可以休闲娱乐的滨河绿地。
社区环境小品规划集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于一体。各院落中的小品、雕塑既表现出院落的特征,又美化了居住环境,增强了院落的可识别性。社区硬地的铺砌方式,从色彩和质感上来限制空间,以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7 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的一种创新实践模式,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和解决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笔者以博爱七方社区为例,针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的原则、布局结构、道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景观绿化系统中的要点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旨在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科学性,寻找一条有时代特色的农村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许洁,秦海田.“城市村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J].重庆建筑. 2010(10): 10-13.
刘峘,何邕健,夏青.合作化思想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模式探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7,28(2): 63-67.
孙杨,代晓芳.新农村“迁村并点”村庄规划探究—以平地、香云庄新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32):15749-15750,15780.
张研.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初探—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黑山村规划设计为例[J].门窗. 2012,(5): 130.
文灵亚,蒋祖民.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J].中外建筑. 2009,(2): 82-83.
方利原,傅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设计实践-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挖角乡为例[J].四川建筑. 2012,32(4): 31-33.
Study on planning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Take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
ZHAO Fang-fang WANG Shao-hui
Jiaozuo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Jiaozuo 454000, China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功能结构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Tak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aZhuang new rural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new rural community from functional structure, road and traffic, landscape by deep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Keywords】new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sign; functional structure
随着2011年“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就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遥相呼应,这必将加快中国中部崛起的步伐。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说:“建设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是引领,要以新型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通过‘三化’协调发展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伟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河南省温县马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为例,研究分析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设计,以期对今后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有所借鉴。
一、项目概况分析
1.区域位置
马庄新型社区位于温县城区东北部,南临新洛公路,东临正在施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交通方便,规划区域隶属于南张羌镇,规划总用地面积46.92ha 。
2.社区建设现状
社区建设布局散乱,社区空地尚多,宅基地面积过大,不符合土地使用要求。房屋建筑不规整,破损的围墙、建筑到处可见,住宅建筑很少有墙面修饰,院落空间利用率低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的形象。基础设施、公建设施不完备,部分道路缺乏排水设施,铺装路与土路并存,一部分硬化路面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雨水季节,行人无法正常通过。社区产业布局散乱,没有形成规模。缺乏提高社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点。
3.项目优势分析
新型农村社区用地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带,地势地貌有利于社区发展建设。其次,地块南临新洛公路,出行方便,交通便利,项目在交通上向各个方向的可达性和便捷性特别强。社区内有三个池塘,未被充分利用,地块内丰富的水系环境,成为打造生态社区的一大优势,为生态规划打下基础;社区内有大量劳动力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该社区文化氛围浓厚,历史积淀深厚,有利于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区发展前景展望
规划结合现状实际,以延长农业产业链为目标,在社区周边适当地区开辟蔬菜种植区,养殖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在社区建设方面,本着节约土地,集约利用的目标,以本次规划为基础,推动土地置换,避开基本农田,为本社区农业产业化链条拉伸提供土地空间。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在居民住宅院落建设方面,推行两层或者三层住宅,宣传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延长能够带来的好处,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进一步改观,推进社区建设,力争把马庄社区建成环境优美,绿化、美化、净化达标的新型农村社区,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产生活空间,解决农村核心劳动力外流与空心村的现象。
三、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
1.规划原则
⑴ 遵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求;
⑵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防止大拆大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步推进;
⑶ 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处理好建设需要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⑷ 因借自然,承传文明,融自然景观、传统风貌与现代文明为一体。
2.社区规划结构
根据马庄社区自然地形及现状用地条件,其规划结构为“一心、两轴、三片”。“一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新建的村委会、商业金融等公共建筑为中心,配以街头休闲绿地,形成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轴”:东西、南北主路构成的绿化景观轴。“三片”:遵循该社区原有格局,形成西区(工业区)、东区(传统居住组团)、东北区(现代居住组团)。
图1 马庄新型社区用地布局图
3.社区道路规划
在马庄新型社区的道路规划中,根据地块区位的分析,规划在南侧的新洛路设置四个出入口,在北侧设置一个出入口,在社区中部的配套设施周围布置集中停车场入口,其它公建设施在建设时,结合绿地预留部分停车位,使社区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停车模式。
规划道路分三级,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支路,主要道路为贯通南北的两条道路与出入口相连,车行道宽8m,两侧各有3.5m的人行道,再往两侧是绿化带,通过配以两侧的植树和绿化以及错落变化的建筑,使居民在社区中有移步换景的动态景观视觉效果。
社区内部规划部分人车分流,保障人流与车流互不干扰,同时保障开敞空间的完整性,使居民在用车方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行车对开敞空间的干扰。道路系统分级明显、架构清楚,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此道路系统规划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
图2 马庄新型社区规划总平面图
4.社区景观绿化规划
新型农村社区的景观绿化规划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突出地方特色,从而使绿化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合一。规划中采用开放的空间景观绿化系统,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水系,突出个性化的设计,以形成完整统一的新型社区的空间景观绿化模式。
社区绿化系统形成“两轴、两节点”的形式。“两轴”:东西、南北十字主路形成的绿化景观轴。“两节点”:以纪念碑为核心的景观节点,由四处街头绿地构成,形成该社区的核心空间,以水脉、文脉、绿脉传承该社区的社会文化;以社区东北新区为载体的景观节点,由宅间绿地、中心绿地构成,体现社区的环境景观。社区的绿化工程是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在绿化植被的选择上,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原则,种植本地常见植被和树种,在社区的重要地段少量种植一些形态优美、具有特色的名贵的花木和大树,使整个社区保持四季常青的景色。
四、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和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何开展新型社区规划实践,用科学发展观引导规划活动,是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以马庄新型社区为例,通过深入分析项目特点,从功能结构、道路交通、景观绿化等方面研究分析,以此探索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设计理念,旨在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科学性,寻找一条有时代特色的农村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薛玉剑.新型农村社区绿化模式研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 5389-5390,5392.
孙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山西建筑,2011,26(9):34-35.
才凤伟.农村社区研究评述[J].黑河学刊,2007(5):22-23.
吕静,孙赫呈.东北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实践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8(2):43-46.
彭震伟.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和案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4(4):8-11.
作者简介:陈如聪,女,河南焦作沁阳人,注册城市规划师,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研究17年。现任职于沁阳市方圆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低碳社区;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方向
[F292]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1.碳排放与气候变化现状
根据气象观测资料,过去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与此同时。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CO2和其他温室气体,大气CO2当量浓度增加了约60%左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08年3月16日报告说: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冰川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融化,并且许多冰川可能在数十年内消失。科学家调查发现:世界各地近30条冰川,1980—1999年平均每年退缩0.3m;但自2000年起,后退速度升至每年平均0.37m:2006年平均退缩了1.5m(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等编,2008)。2007年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报告说:当前气候变暖的原因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叶笃正,2009)。为了应对气候变化,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并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文件包括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提供的资金计划,以及升温控制目标,即确保全球平均温度的升幅不超过两摄氏度。
2.中国碳排放现状及目标
中国工业化、社区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中国CO2排放增长越来越快。2006年中国以消耗世界30%的钢材,54%的水泥和34%的煤炭作为代价仅仅创造了占世界5.5%的GDP。同年,中国CO2排放量接近世界排放总量的20%,占全部发展中国家的37%。国际机构普遍认为,未来中国能源需求有可能进入快速增长期,且油气等优质能源需求增速会更快,相应地,碳排放将开始进入“快车道”。国际能源署(IEA,2007)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认为,如果2030年前中国GDP持续保持6%~7%的增速,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量将超过40亿tce(吨标准煤),2030年超过60亿tce,其中石油需求量2030年将可能超过9亿吨,相当于美国目前的消费水平。全国、地级以上社区与100强社区CO2排放情况(2006年)2006年 CO2排放总量(万吨)地均CO2排放量(万吨/平方公里)人均CO2排放量(吨/人)GDP均CO2排放量(吨/万元)。2006年,全国地级以上社区的CO2排放量占全国CO2排放量的54.84%,100强社区的CO2排放量占全国水平的41.26%;另一方面,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100强城市的地均和人均CO2排放量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可见,城市是我国CO2排放的集中区域,也是CO2排放强度最高的区域。
社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低碳社区是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中国社区科学研究会,2009)。中国政府不久前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根据中国社区科学研究会研究报告中的“低碳方案”预测:全国CO2排放总量在2035年出现拐点;全国地级以上社区CO2排放量在2029年出现拐点;100强社区CO2排放量总量在2023年出现拐点。
二、相关概念及研究意义
1.低碳社区概念解析
自工业革命以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矿物燃料,这已被证明是一种不明智、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气候变化促进了世界各国对以往发展模式的反思和求变。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社区”、“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理念应运而生。“低碳社区”概念是联合国自然基金会提出的,是指:社区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型社会为建设蓝图的社区。其目标,一方面是通过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社区建设,保持社区能源的低消耗和CO2的低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大力推进以新能源设备制造业为主导的“降碳产业”的发展,为全球CO2排放作出贡献。
2.低碳社区规划策略的意义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太阳活动强度变化、大气气溶胶浓度的变化、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状态变化和海洋的作用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因素(丁仲礼,2008)。CO2浓度的升高与人类活动有关,尤其与百年来工业化推进社区化有关,社区化过程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人类活动因素之一。从碳排放源头看,社区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也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碳排放的来源可以分为产业(industry)、居民生活(residence)和交通(transportation)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例,由建筑物排放的CO2约占39%,交通工具排放的CO2约占33%,工业排放的CO2约占28%(Brookings,2008)。工业总量的增加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对于我国减排仍存在很大的潜力(CNC-IHDP,2008)。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生产的高排放状况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改善。发达国家已经同意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工业减排的技术支持,我国自身也完全有能力通过生产方式的更新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实现减排任务。然而社区化进程中CO2的排放不可忽视,因为随着我国社区化的不断推进,建筑及交通能耗将如发达国家一样居于主要的位置。社区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对社区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模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旦规划通过法定程序得以确立,则对社区内部社会经济要素,如人员、物资、交通行为、设施配置再进行调整是非常困难的。如前文所述,工业化带来的碳排放完全可以通过技术的更新,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效果。然而,社区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模式一旦定下来,几十年内都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制定科学的低碳社区规划策略至关重要。
三、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国内主要研究方向与人物
笔者查阅目前学术界对低碳社区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低碳经济的研究方面。对低碳社区的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层面的战略分析及政策建议方面,大量研究集中在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的实例论证。国内的低碳社区规划研究以顾朝林及潘海啸教授为代表。顾朝林总结了国外低碳社区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适合我国的低碳社区发展方向。潘海啸以交通规划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基于公共交通模式的低碳社区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方式。
2.未来方向
未来中国城市面临着大面积的社区转换,即现有社区的低碳改造。社区需要找到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基础设施管理过渡到低碳时期。在社区区域的关键基础设施的责任通常分布在多个公共和私营服务提供者和传统管理模式与利润最优化的头脑,而不是资源最小化。
在低碳发展的战略应对气候变化所面临的挑战是发展为全身性的的基建反应产生阶跃变化。解决这些问题,使现有的专门知识,使多个合作伙伴,在多个层面和理解不同的中介机构的作用,在供给和需求,在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工作。
论文工作,探讨知识的需求,政策变化,行为改变和基础设施方面的转变,必须制定更全面的当代问题的方法。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的生态代谢和社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系统地重塑创造更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在社区规模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需要整个包装系统的改变的关键基础设施,支持社区和一代的跨学科知识,结合相关的技术,工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专长。
这需要了解知识是如何产生的传统的和新的供应商之间的 “知识是如何使用的政策和实践,并嵌入到新的工作方式。活动中介需要各方之间的最佳开发实践可持续发展,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相关专业知识。
从信息的情报系统制定,加入政策反应,需要跨社区区域的存在方式的转变。注意需要给本地创新和升级,在他们的成功更广泛地实施多层次背景下的特定地区和条件。
论文应探讨预留空间,为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从业者进行批评性思考如何,可实现社区和区域的过渡,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影响。
结束语
一个特定的重点一直在社区区域基础设施的重新定位。在北方地区和社区的公共机构工作研究的机会和限制社区地区的企图,塑造系统过渡的重要的能源,水,废弃物,电信和通信基础设施。这涉及到分析的网络服务提供经济竞争力的目标和网络支持社区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丁仲礼.试论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核心问题[C].CNC—WCRP、CNC-IGBP、CNC-IHDP、CNC-DIVERSITAS 2008年联合学术大会交流材料.2008.
[2] 顾朝林,谭纵波,韩春强,等.气候变化与低碳社区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靖,戴慎志.低碳社区技术在社区规划中应用初探[A].2009社区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9: 367-369.
[4]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2008:14.
[5] 潘海啸,汤諹,吴锦瑜.中国“低碳社区”的空间规划策略[J].社区规划学刊,2008(6):57-64.
[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R]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real estate industry, problems in urban residence environment have raised people's universal concern,and urban residence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 promising tre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can calculate the precise proportional index which affects the urban eco-residence environment quality by applying level analysis.
关键词: 生态社区;绿色人居;成都市
Key words: eco-residenee;green inhabitation;Chengdu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295-02
1绿色人居及生态社区营造理念
1.1 绿色人居及生态社区营造理念随着国内人口的日益增多,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张,对于生态社区以及绿色人居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生态社区的规划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生态社区规划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辅,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消耗最少的资源和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社区。②复合社区规划模式。规划为先进制造、研发和生产服务业的综合基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型的居住小区错落分布,包括了工作、居住、娱乐等复合形态。③健康社区的规划模式。强调空间结构与领域空间的结合,注重交往场所的营造,通过交往空间设置和交往活动组织,为居民提供交流、对话、共处的机会和场所,营造亲切和谐的人文氛围。
1.2 绿色人居及生态社区营造考察指标清洁能源指标、宁静洁净指标、绿化美化标准、社区餐饮业管理达标标准、文明施工考核标准。
2我国绿色人居与生态社区的现状及策略
2.1 我国绿色人居与生态社区的迫切需求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各地不平衡、耕地资源匮乏的国度。在今后的20-30年内正处于加速“城市化”的阶段,由此预计,21世纪上半叶,我国居民的住房需求将居高不下。在各类消费品中,住宅是其中耐久性最长、耗用资源最多、同生态环境结合最密切的产品。房屋投入使用后,仍需不间断地用水、耗电、供热、制冷、产生垃圾等,使得生态、环保和节能的任务尤显重要。目前,我国生态社区建设主要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各地区所开展的生态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未来有待进一步完善。
2.2 成都市生态社区规划理念的发展途径
2.2.1 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以及对生物能的利用,能够使能源更多地脱离传统的供应模式。同时将小型热电联产、太阳能、风能装置这些具有分散式特点的能源用于综合供暖、供电,更具能源效率,且无污染性。
2.2.2 采用环保材料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建造材料的取得上秉承“就地取材”的政策,以减少交通运输,并选用环保建筑材料,可利用回收或是再生的建筑材料。
2.2.3 优化社区结构成都市现已建立了住房保障体系,增加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给量。具体到某个社区,应对社区建筑进行有组织的分配,包括社会公共设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商品房和促进社区居民交流沟通的公共场所。
2.2.4 提倡绿色交通可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实现数字交通,建立健全交通法规,改善交通能耗,以及提倡步行等方法在社区中推行绿色交通,使绿色交通的概念深入人心。
3实践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社区概况棠湖・泊林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依托双流新城前瞻性规划,外得3000亩城市森林公园,内拥30000平米阔景中央公园社区,形成独特的鲜氧生态圈,演绎全新绿色生态人居生活。中非地产论坛全球生态宜居国际示范区评选中,泊林镇获“全球生态宜居国际示范区最佳范例奖”之“全球生态宜居国际社区优秀奖”,代表了中国绿色生态地产的较高标准,因此作为此次实践调研的对象。
3.2 社区营造理念采用组团式布局方式,多种户型结合,意在通过毗邻市级公共绿地及小区内部中央公园的景观手段提高社区生态效益。
3.3 社区环境指标达标测试
3.4 居民对生态社区满意度调查在对系列指标进行考核以后,为了更多更直接地了解社区有关信息,小组成社区居民发放了相应问卷,问卷共计5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问卷反映的主要问题如图1。
4结语
成都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在注重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先行、城市绿化和环境治理、提倡城市空间节约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成都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在结合城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更多地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邹永华,宋家峰.关于生态建筑的哲学思考.建筑学报,2002,(12).
2009年,货币放量,房价飙升,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经济现象是“商住倒挂”,即居民房的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商用房,导致在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心商务区,出现了住宅价格高于同等商用房产的价格。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住宅市场泡沫高企,二是商用房产被市场低估。
商用房产缘何被市场低估?从金融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住宅和商用的价格背后有两个价值体系,其一是交易价值,其二是经营价值。交易价值的基础是人口与货币的流动性,而经营价值的基础是预期的租金回报率。在城市房产的投资品属性较强的时代,居民住宅更多体现为交易价值,所以住宅定价远远偏离了租金回报率,从而延伸到商用房产预期现金流的低估。住宅的出租等于是住宅商用,所以住宅租金水平的相对下降会延伸到附近地区的商用房产。如果用交易价值来衡量住宅市场,用经营价值来衡量商用房产,两个价值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可量化的反比关系,交易价值的升腾必然导致经营价值被低估。
人类智慧体现在社区规划上,通常是以社区人口达90%的居住率来计算所需商用物业的,因此,商用房产的价值和社区的居住率成正比。但在居民住宅的交易价值居高不下的条件下,我们很难计算社区的居住率,因此在实际居住率远低于设计居住率之时,商用物业就会出现阶段性的过剩,从而出现较高的空置率,继而导致两类房产之间的比例失调。在这里要区分两个概念:其一是商用房产的空置率,其二是居民住宅的“黑房率”,即晚间不亮灯的住宅所占的比例。在居民住宅“黑房率”居高的地区,商用房产的空置率通常会较高,若用“黑房率”来衡量居民住宅的投资性泡沫,住宅市场的泡沫越高,“商住倒挂”的比率就越高,商用房产的价值就一定是被低估的。由此推论,商用房产的低估会随着“黑房率”的下降而上升,如果一个“黑房率”较高的地区商用房产的空置率不高,就意味着该地区的商用房产有较高的升值空间,商业房产被低估的经营价值将随着“黑房率”的下降而逐渐浮出水面。
古往今来,城市的商业开发必然是阶段性的:先有城后有市,先有市后有商,先有商后有企,先有企后有富。抛开政治、军事、历史和宗教文化的原因看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建设的一般规律是:以宅带商、以商养地、以地造城、以城致富、以富求奢。中国商业地产开发的领先者是万达集团,万达的商业模式就是沿着这条路线扩张的,所以能够在各地成功复制。万达模式在社区规划中追求“商住同城”的整体溢价,特别注重社区的功能配套和综合效益,因此,一个万达项目就是一个城中之城,其经济价值会随着社区的成熟而逐步显现。
商用房产的低估是阶段性的经济现象,市场的力量总是能够在人们追逐私利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被低估的资产,在滞后的综合配套中逐渐提升其价值。从长期的角度看,居民住宅的价格长期高于商用住宅的现象将逐渐消失,或者是由于住宅价格泡沫的破灭,或者是由于居民住宅“黑灯率”的下降以及周边商业配套的成熟。
由此推论,具有长期偏好的投资人应适度关注中心城市被低估的商用房地产,在滞后的社区规划和商业配套中等待升值。
*责编电邮:caimi@vip.省略
关键词: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 ;物理空间;邻里空间;评价体系;“新都市主义”
Abstract:Transitional community,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the city community and rural villag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inhabitants ’ live and work, also th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economy .However,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re exist a lot of problems in space planning of the transitional communit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ree typical transitional communities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research them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the whole of the community space, physical space, service, facilities, life habits and neighborhood space, then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ransitional community ; space planning ; physical space ; neighborhood space ; evaluation system ; "new urbanism"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2-68(7)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城郊农村土地的征用数量加大的同时也出现了由政府投资建设解决失地农民居住问题的聚居社区即过渡型社区。过渡型社区意味着该类社区的过渡性特征,是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的特定社区演进形态,既包含着城市社区空间形态的特点,又延续着一定的农村社会属性。[1]作为我国城市化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类型社区,其产生不但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对立和缺乏应有的关注,过渡型社区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社区整体空间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服务设施分类配置不完善,物理空间以及邻里空间设计不合理,社区功能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不相适应等。与此同时,现有社区空间规划的研究片面强调物质形体决定理论,注重社区物理空间的研究,忽视对社区居民邻里关系和心理空间探究,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在造成财政损失、资源浪费的同时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
1 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评价体系建构
1.1 评价体系的设计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现实中缺少一个科学的可量化的科学体系来评估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的科学性。
结合已有相关学科的研究基础[2],并经实测之后的修正调整,笔者将过渡型社区的空间规划评价体系划分为整体规模、物理空间、服务设施、空间使用习惯和邻里空间5个考察维度作为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35项二级指标对社区规划的科学性进行测评。调查采用客观赋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赋予恰当的权重。
在对苏州工业园区三个过渡型社区社区规划科学性测评体系构建中,m=35; n= 5。实质上,R是U与V之间的模糊关系:即R= U*V [0,1]。
当模糊评价矩阵R与P已知时,就可利用模糊变换原理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后的综合评价值:Q=P*R=(q1,q2,q3,……qn),式中Q即为综合评价度。
1.2 评价体系的量化
社区空间规划科学性评价的本质是一个量化分析的过程,利用某些特殊的测量技术进行量化处理,将有助于使那些居民难于表达和衡量的“主观感受”既客观又方便地表示出来。而在统计学中常用的李克特量表较为容易设计和处理,受访居民也容易理解,本测评体系设计借鉴了李克特量表(表2),数值越高说明对某项评价越高。为了便于分析社区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在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性测评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将符合度由定序转化为定距。对应量表中的选项,必须将其转化为数字,才能为后续的测评服务,符合度转化采用百分比评价法。
2 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评价体系的应用
本研究的调研场域是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的若干社区。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设立以来,出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伴随着不断地拆迁征用土地,至今已兴建了大量动迁小区。经济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包括金益新村、莲花新村、淞泽家园等一些主要由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过渡型社区。
本次问卷调查依据金益新村、莲花新村、淞泽家园三个社区的规模和常住人口确定,调查方式以调查者逐题询问为主,采取多阶段抽样法(Multistage Sampling),一级抽样框为所有的苏州工业园区过渡型社区,二级抽样框为社区内所有单元,抽取整个单元;二级抽样实际操作中为等距抽样,抽样间隔由调研小组进入社区后根据小区楼房幢数计算。共发放问卷500份,实际收回问卷数量50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4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6%。样本人口统计信息情况如表3。
对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录入工作,对录入后的调查数据应用SPSS19.0 进行数据处理,即得出实际综合评价度值,如表4和图1。
根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其权重(总指标为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性,B1-B5 为测评度一级指标,C1-C35 为二级指标) ,结合统计数据得出的初步指数符合程度,得出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性实测值为:
按照相符度指标标度法,苏州工业园区三个典型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化主观评价值为58.75%,在50% 和75% 之间,说明苏州工业园区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化程度总体尚可,但尚有较大改进空间。
3 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评价测量结果分析
3.1 社区空间整体评价
社区空间整体评价部分中,主要考察了社区的整体规模大小、日常生活方便程度以及公共交通工具方便程度三个方面。相对而言受访者对社区规模评价较低,测量值仅为0.64,接近16%的受访者认为社区规模不合理,而日常生活方面程度和公共交通便捷程度评价相对较高,指标值分别达到0.73和0.75,均有超过84%的受访者对其表示肯定。这说明过渡型社区空间规模过大是该类社区空间整体规划中的主要问题所在。由于实地调查的三个社区规划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在园区工业化进程中安置失地农民,部分社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往往规模较大以满足当地居民动迁的需要,如莲花新村五区有148幢居民楼,居民数万人,徒步穿越整个社区绝非易事,在这样偌大的社区中仅有中心地带布置有健身器材、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显然不敷使用;其次导致部分社区公共交通不便,部分居民反映要徒步15-20分钟才能走到最近的公交站台。
3.2 社区物理空间规划
多数过渡型社区居民对自己居住的房屋质量以及楼宇间距存在不满,问卷中房屋质量和楼宇间距的测量值分别为0.47和0.46。社区居民普遍反映作为社区核心部分的社区住宅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此外,社区居民普遍反映楼宇间距不合理,部分居住在一楼二楼的社区居民反映冬季阳光无法照射到自家居室,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如在淞泽家园社区调查时,就有居民反映房屋高度不合标准,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动迁安置社区的居民楼房标高2.8米,实测多只有2.68米。金益新村、莲花新村和淞泽家园均有居民反映自家住宅存在着墙壁裂纹、地板渗水等问题,在走访过程中也发现部分住宅存在墙皮、瓦片脱落现象。
社区基础设施上,受访者普遍反映社区道路规划、出口设置、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较为合理,相应的测量值分别达到0.65、0.72和0.63。关于社区的配套设施,社区居民对于所在社区绿地面积、体育健身设施和社区安保设施评价较低,实测值仅为0.53、0.45和0.43,社区居民普遍反映社区治安状况堪忧,以莲花社区一区为例,由于社区生活着大量外来人口,盗窃案件经常发生,虽然近期安装了监控设备,但是很多居民对其实际作用仍然表示怀疑。有居民抱怨安保人员,保洁人员敷衍了事。相对而言,受访者对垃圾处理设施布点和停车场位规划的评价值较高,分别为0.74和0.67,不过也有人担忧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过不了多久就肯定不够了,因为现在的停车位就已经占用了原先的绿地,所以今后连占用的空间都没有了。可见过渡型社区的空间规划上,涉及到垃圾处理和停车场位等基本生活需求的问题上基本满足了居民需要,但在绿化、健身、安保等涉及社区居民生活质量需求提高的问题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3 社区服务设施评价
在涉及社区空间规划的“软件”方面的服务设施及其质量上,居民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受访者除对社区周边菜场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评价尚可外(测量值分别为0.58和0.59),对社区健身设施、文化娱乐中心和社区居委会功能职能的是否有效发挥均表示不尽人意(测量值均在0.4以下)。体育健身设备数量过少,或器材布点不够合理,部分设备由于长期频繁使用而出现毁坏现象却长期得不到维修。还有些开发较早的小区则没有娱乐健身设施的布点。考虑到健身设施和文化活动中心使用者多为老年人,交叉分析显示59位年龄超过60岁的受访者中,很少使用健身设备和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的比例分别达到56%和60%,而有些活动场所租赁给个人当作商业用途。需要注意的是,多数社区内部的农贸市场价格相较于周边大型农贸市场的偏高许多,使得社区内部农贸市场便利居民生活的功能难以发挥;也有不少居民反映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生医疗水平有限,很多情况下只能舍近求远;而很多居民对于社区居委会所在位置一无所知,很多居民表示对于社区居委会在什么地方和现任居委会主任是谁不了解。许多人遇到麻烦事也不会找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连结纽带和居民之间凝聚剂的功能还有待发挥。可见社区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配备布点,更重要的是“软件”服务质量的跟进。
作者:隋大权 李延喜 单位: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 哈尔滨大成营造咨询有限公司
最近几年,无论是再社区规划设计和徒弟开发设计中,景观建筑学的重要的领导性有了很大的体现,并且逐步的增长。尤其是在桑拜特和沿西海岸乡村的一些迅速发展的地区。(这里所说的社区规划开发,意指那些够强调环境和现已建成环境优点的合理驾驭开发。)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对于景观建筑师而言,这不是一种新型的行业,只是在时代转换中也同时变化着。换句话说,许多景观建筑学事务所做的工作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居住区规划设计(平均35%)。这样的发展步伐还没有停止,而且其发展的区域正在逐渐扩大,直到达到预想的规划范围为止,总体规划和总体规划的部分(16%)。
1对公共和社会经济的关注
城市设计部分之所以能够接纳景观设计师,是因为城市内部的公共环境如公园、娱乐空间等,景观设计师对其都有很深入的了解,掌握城市设施的基本情况,并具有丰富的经验。然而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很多专家只是认为城市设计就是为用户这一单一的元素去服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开发,他们忽略了城市设计过程的本质是尽可能地为公共服务,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城市的局部,而忘记了与其相映衬的城市这个大环境。而在这一点上,景观建筑师的特点就尤为突出,他们能够将多元素结合起来,将政策的规划和环境意识考虑到设计中区,那么其设计的规划就很容易成功。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景观建筑师由于对自身与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合作有着丰富经验,所以能更好地诠释这种为公共服务的精神,能够实现城市一体化,局部与整体遥相辉映,政策与自然意识、公众的意愿相结合,这样就配合的天衣无缝。威廉•怀特曾认为,就为人而设计的目标而言,景观建筑学比城市规划更能产生共鸣①。无论基于以上哪一点,形体设计正在被规划领域的这种发展趋势所脱离,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目共睹的,而无需争辩的。让人意味深长的是景观建筑学工程项目正在不断融合人的维度,这就如同它关心城市尺度的形体和经济一样。由沙沙奇(Sasaki)事务所1982年所做的达拉斯艺术区城市规划设计就是这样一种市场零售计划与城市设计要素的综合。“为达拉斯艺术区所做的规划基于这样一个前提,亦即,各种不同的、但却有联系的文化艺术活动与其它闹市区的用途———办公、小卖、旅店和住房———在形体上的结合会有助于加强在达拉斯的城市生活质量……为这一地区做的形体规划综合了区域设计和零售/概念,表达力整个达拉斯艺术区的设计潜力”②
2对理论的发展
当今,城市设计艺术和理论的发展离不开景观建筑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作的对象并不只是局限于早期的公家企业,同时其范围已经扩大到公司合营和多家联营的工程。能够做到与大众人民进行沟通交流。第二,是关于公共开敞空间的设计,由传统的向把自然和建筑环境和具有环境意识的社区规划转换。在对于理论的发展上,麦克哈格(IanMcHarg)的“自然设计”,威廉•怀特的城市公园理念与公众意识相结合,以及劳伦斯•哈尔普林的“循环和参与”,这些优秀设计师的作品都体现了城市开发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融会贯通,然而实践是从理论出发的,于此同时设计师们还用他们的实践丰富了理论,毫无疑问是对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对环境的关注
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环境建筑师的出现,是形体环境和脆弱的经济过程被大家所认识,而其也成为环境运动的主要参与者。环境被人们所关注是在潜移默化中发展的,不是一时兴起,其魅力在于其专业本身。景观建筑学的专业魅力在于它能将城市中的各种场景一体化,使得城市环境变得和谐,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专业的优势日益显出。保尔•施普赖雷根(P.Spreiegen)认为,景观建筑学的定义是“一种与诸自然过程相关的及这些过程经过设计与人合社会需要产生综合的土地分析”③。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观建筑对城市规划的贡献已经呈现在人们眼前,而且是时间越流逝,其特点越突出,不容忽视。综合来说,这个范围包括:在城市中心复兴废弃的土地、重新设计使用不足的地段、土地规划、新社区设计、制定设计导引、研究设计概念和区域景观。将城市开发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这种工作能力是这些贡献的本质。爱德蒙•培根(EoBacon)对于城市空间的开发有了另一种完善。他认为,景观建筑学专业的本质与“土地设计”有关,他强调说,规划已变得过于抽象,规划与忽略自然系统的造型和法律程序的关旭过于密切了。他又说,景观建筑学在城市设计和规划体系中,那种持续的,而且是日益增长的作用的焦点乃是土地设计的问题。这就说明了,在土地设计的问题上,大家应该予以重视,既不能完全脱离传统,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开枝散叶,达到基础牢固,内容丰富,这样才能将城市的开发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4取向与机遇
随着城市设计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的发展以及景观建筑学理论的逐渐深入人心,这无为是为景观建筑师们提供了大好的前景。虽然在城市规划活动中,城市设计领域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大多数的学校都是将城市设计与景观建筑学捆绑授课。目前,建筑学并不完善,有待优秀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在实践中查缺补漏,将政策的规划和后现代的建筑运动的不足弥补,在规范化的设计(moldingdesign)和非设计(nondesegn)的争端中产生一种良好的城市设计。
[关键词] 新城市主义 居住区规划方法 中国实践 利与弊
20世纪80年代“新城市主义”理念出现,由于其提出的理念与现代主义“理性”思想相悖,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上世纪90年代欧洲各国率先运用该理念指导规划设计,在解决“边缘城市”的弊端方面效果良好。目前在中国以“新城市主义”为设计理念的城镇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意在通过对“新城市主义”背景、理念、类型等介绍的前提下、以其在中国实践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客观性总结其在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利与弊,为真正建设中国化的“新城市主义”提供参考。
二、新城市主义产生的背景
1.城市主义和边缘城市概念的产生
以1933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CLAM)通过的《雅典》为代表的城市主义是一种建立在迪卡尔 “我思故我在”的“理性”基础之上的规划设计方法。1938年美国学者路易斯.沃斯(Louis Wirth)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主义》(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一文中,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城市主义(Urbanism)概念:都市环境产生了一种持续的社会生活,包括庞大人口、高密度、异质性与匿名性的生活方式。其以工业时代为背景,以机器为原型,倡导城市规划以功能分区为主要手段等为主要特点。
二战后,由于高速公路修建、经济飞速发展、汽车生产和个人汽车拥有量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欧洲许多大城市的郊区开始城市化发展。居住、商业、办公等由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内城逐渐瓦解――即:边缘城市(Urban Sprawl)[4]。其显出:内城瓦解;郊区化无序蔓延;文化丧失;城市周边环境恶化;农田侵蚀;人性冷漠等等致命弊端。
2.新城市主义的出现
“新城市主义”是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与现代主义“理性”思想相悖的以生态性、以人为本为特点的城市规划思想。它以《新城市主义》为标志,以解构主义、建构主义为主要哲学思想。具体表现为追寻文化及传统来源以及建设满足人各方面需求的道路、建筑、公共场所等。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类型与理念
1.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类型
新城市主义由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和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两大类型组成。
TND:传统邻里开发模式,是在1920年代~1930年代“邻里单位”社区规划模式基础上提出。重点在对传统城市邻里空间重塑,打破现代城市体系中简单的功能分区,回归传统社区邻里生活方式,强调交往空间、邻里单元和传统街坊的重要性。
TOD:以区域性公交站点为中心,以人步行的最大需求距离为设计半径,将人们所需的各方面设施和建筑都安排在这一设定半径中,其目的是使公共交通能取代私人汽车,从宏观设计层面减少环境污染。
2.新城市主义的设计理念
新城市主义的设计主要从生态可持续性、人性化和公众参与这三方面体现。
(1)生态可持续性
首先,新城市主义以生态学观点为基准,将城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并认为城市的发展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即:存在无形的界限(Urban Growth Boundary)。其反对城市无序扩张;反对郊区环境和自然植被破坏,认为城市应是可持续发展。其次,主张社区多样性,认为多样性是造成城市及社区稳定、持久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人性化
新城市主义人性化主要从三方面体现:
①生理需求方面。注重对步行道路合理设置,注重一定范围内商业、居住、工作等建筑和设施的混合布置等。
②心理方面。注重安全与交往,采取紧凑建筑集合体形式,用建筑围合空间创造半私密-私密的空间形式,倡导步行为主、交通为辅的道路设计模式,从而满通安全需求,采取混合设计模式,促使各阶级之间相互交往,满往需求。
③情感需求方面。新城市主义秉承后现代主义对文脉的继承与发展,采用具体环境具体分析,对不同设计地域的不同文化和传统进行理解,创造出具有认同感、归属感的设计。
(3)公众参与
新城市主义不仅提倡在规划和决策过程中体现科学性、民主性而且也强调建立完善规划决策体系的重要性。为公众提供众多了解和参与的机会,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三、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的利与弊
1.中国居住区规划的主要方法及不足
(1)苏联模式
1949年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结束前,中国的居住区设计大多采用以“被动式”为特点的苏联模式。其主要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具体地、严格地建设标准进行相应规划设计。住区规划主要在国家有限的资金分配下解决居民“可居性”这一最低需求而极少考虑环境等其他因素。
对苏联模式盲目模仿和运用给中国居住区建设产生了许多弊端。例如:机械化功能分区导致的长距离通勤;缺乏公共场所而导致的人性淡漠;居住区内环境恶劣;住区内道路多以满足汽车通行为目的的大尺度马路等等问题。人的心理、生理的多方面需求得不到满足。
(2)卫星城市
“卫星城市”是在“田园城市”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规划思想。它主要针对中心城市无序蔓延现象,通过在中心城区外一定范围内,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人口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建设几个满足人们所需设施、能为大部分人提供工作岗位的具有向心力的、吸引人居住的子城市的规划理论。北京的通州、顺义、香港元朗新城和将军岙、上海浦东陆家嘴等均是其在中国的具体实践。
卫星城市理论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母城市与子城市之间交通不便;子城市成为社会分层的代名词,造成阶级矛盾恶化和社会环境恶劣;子城市内建筑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缺乏,导致识别性弱;子城市后期管理不利,造成中心城市再次无限蔓延等不足处。
(3)邻里单位
佩里于20年代末在《纽约区域规划与它的环境》(Regional planning of New York and Its Environs)中提出了迎合汽车发展需求的“邻里单位”理论。该理论具有如:由小学合理规模确定邻里规模;邻里内部设置齐全的、满足需求的基础商铺;主要城市干道围合形成邻里单位边界;邻里内部道路采用环绕式,保证人车安全等优点。
“邻里单位”概念以满足汽车发展、大规模郊区化等需求而提出,其本质是塑造适合小汽车空间尺度及宜人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空间。客观上造成了以满足汽车尺度需求为主的城市形态的发展,带来“城市蔓延”问题。
2.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实践
人们生理、心理上的需求随着社会高速发展越来越难以满足。在住区方面,人们再也不仅仅追求“可居性”而以追寻具有宜人、舒适、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为目标,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家”成为当前中国城镇和居住区规划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许多省市的项目都开始采用“新城市主义”指导规划和设计,因此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罗店新镇、安亭新镇、“汉口天地”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研究能较为准确的得出目前 “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现状。
(1)新城市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优点
①建筑类型及布置的多样性
首先,多样住宅类型,提高了当地居民对场所的归属感和可识别感。如罗店新镇:规划为:现代城、花园城、生态城三种特色居住区分区类型,并在不同的分区类型中设置特色的建筑类型。现代城由联排别墅、独立别墅、多层住宅构成混合居住区域;花园城以联排别墅或下低层别墅为主;生态城以独立式、联排式别墅为主。
其次,多样的建筑类型混合布置,满足了居民生活、心理等方面需求。如“汉口天地”:将居住、商业、公共设施通过街道与开放空间紧凑相连,共同构成集合各种活动的人性化空间。
②合理道路设计与规划
主要是从人车分离设计、曲线形道路设计、高密度步行道路设计三方面体现。如安亭新镇:设计环形道路并将新城区内主干道与城外大干道以丁字形连接,限制车辆快速行驶,保证居民步行安全。
武汉“汉口天地”:恢复旧租界原有高密度网格道路特点,将高密度网格道路与周围区域城市道路顺畅衔接.提供适于步行的邻里与街区,以公共交通站点与开放空间为中心,有效形成公交社区。
③标志性创造
“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设计实践中,通常表现为创造标志性建筑。如罗店新镇以北欧地图为地形特色修建诺贝尔公园作为标志;
安亭新镇将中心场地教堂作为地标建筑;“汉口天地”则保留区域历史建筑,体现“汉口天地”的特点。
④新技术运用
“新城市主义”设计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中强调新技术的运用。罗店新镇、安亭新镇和“汉口天地”这三个项目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运用了集中供能系统、保温隔热、同层排水、共同沟、环保节能技术、外维护结构保温材料等高档材料和先进技术,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舒适的生活品质。
(2)新城市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弊端
①城市归属感混乱
“新城市主义”注重对文化与传统的延续、保持甚至再发展,认为应把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个活的生命来对待,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态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如果一旦遗失,这个城市或社区便会失去灵魂[16]。然而,目前在中国的“新城市主义”社区和城镇建设中大多是套用“新城市主义”模式,仅从表现上机械模仿所谓“欧陆风情”,忽视了文化本质的从属性特点。例如:德国魏玛小镇镇长杰尔摩博士来到以其为母版进行建设的上海安亭新镇时他说:“城市是人生活的,首先得考虑到人生活的需要,人处在这个城市里,要有舒适的环境来工作、学习、生活、休憩。城市不是众多建筑物的堆积,城市应有自己的肌理和器官,要有文化,要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有具备这些后才是真正的城市 。如果没有歌德,没有席勒,魏玛也不会是现在的魏玛。”这位镇长的评价值得深思。因此,缺乏对相应文化的背景和深刻理解,盲目地构造所谓的“异国风情”无谓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②风格差异明显
许多“新城市主义”居住区在建设和设计时未考虑具体环境特征,造成新规划区域与周围现存区整体上的脱节。例如:罗店新镇与罗店老镇一个北欧风貌一个以江南水乡特色 “一镇两貌”,值得深思。
③富人区的代名词
“新城市主义”最初是以为广大普通民众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而提出的规划理念,现在却价格高昂,成为高级精英和少数富人的“桃花源”。
四、结语
运用“新城市主义”思想进行规划是一种极大进步。表明规划真正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但应该用一种理性态度认识“新城市主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而不是盲目的争相模仿。无论是以形成归属感为重点的整体布局还是道路系统规划、公共设施安排、建筑大小甚至内部小品尺寸设计等各方面,都应以是否满足人们需求进行衡量。对适应具体国情、具体环境的方法和模式应选择性利用;对那些比较好但与实际有些差距的则应具体分析。因此,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城市主义”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Thomas Angotti.Metropolis2000:planning ,poverty and politics.Routlege,London and New York,1993
[2]吴缚龙:中国的城市化与“新”城市主义[J].城市规划,2006,30(8):19~23
[3]沈 锐 李同升 赵 伟: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J].城市问题,2005,(4):20~24
[4]Garreau ,Joel. Edge City :Life on the New Frontier[M].New York :Doubledy ,A Division of Bantam Doubledy DellPublishing Group Inc.1991.
[5]戴晓晖:新城市主义的区域发展模式―Peter Calthorpe的《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读后感[J].城市规划汇刊,2000,(5):77~80
[6]袁 雁:新城市主义的理论探索和设计实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9(2):289~293
[7]李 强:从邻里单位到新城市主义社区―美国社区规划模式变迁探究[J].世界建筑,2006,(6): 92~94
[8]王 健:“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住区规划与设计的影响[J].安徽建筑,2004,(1):30~31
[9]Bernick, M and Cervero, R.Transit Villages for the 21th Century[M].New York:McGraw-Hill,1997
[10]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分析[J].城市规划,2001,25(11):33~38
[11]靳润成 张俊芳: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与设计的几大法则[J].经济地理,2004,24(3):299~303
[12]丁文静.新城市主义的人本理念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城市问题,2006,(3):89~93
[13]孟 强 舒 韬:城市建构中新城市主义理念的运用―上海曹路新市镇中心区城市设计[J].城市建筑,2007,(2):13~16
[14]仇保兴:卫星城规划建设若干要点―以北京卫星城市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6,30(3):9~1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strategy, urban infrastructure has got rapid development. In planning urban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ommunity has been gradually and widely accepted and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practice,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ommunity has a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ommun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ommunities, this paper uses improved Fuzzy to establish a se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community, which conforms to the China's conditions and combines quality and quantity, draws lessons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to give a reference standard value of specific indicators, and finally by 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the indicators and their weights, gets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ommunity.
关键词: 改进Fuzzy;城镇化;生态社区;综合评价
Key words: improved Fuzzy;urbanization;ecological communit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8-0026-04
0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生态社区成为大势所趋。生态社区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环境和人四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消耗最少的资源和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社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生态社区是构筑实现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石[1]。
我们国家城镇化战略进程的大力推进,必将带来环境资源的快速消耗和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如此严峻的环境压力情况下,生态社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现在,各国都已经普遍认识到,生态规划是当今缓解环境危机的主要方法,城镇的生态社区规划建设同样显得尤为迫切。
美国针对存在的各种自然环境及社会问题,开展了对生态社区功能建设的自检分析,从生态入手对适于居住的社区、健康的社区、生态村落等概念进行了分析,西雅图为建设可持续社区还专门制定了一套发展指标,测度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并预测和监控城市的未来发展的主要环节等。加拿大生态社区的建设则着重强调公民的认同感,即需要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来实现社区的成立、运作及成长 [2]。英国和欧盟对生态社区的建设分别制定了社区指标体系,即“走向社区可持续发展―欧盟公共指标”[3]和“社区生活质量指标”[4]。
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开始注重生态社区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对生态社区的内涵、功能、建设内容的研究[5-8],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构建的指标体系不是很全面,定性的研究较多,定量的研究较少,对生态社区的综合评价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生态社区的评价实践,迫切需要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规范。本文从社区建筑质量、生活基础设施、社区环境质量、绿化与景观、交通与文化教育、物业管理等六方面对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索,构建了一套建立可行性较高的生态社区综合评价模型[9]。社区规划时,要沿着生态社区建设模式进行规划,着重以生态社区标准进行综合考虑、综合规划布置,以提高社区的总体质量和社区居民的舒适感、认同观,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1 生态社区的涵义
生态社区(ecological community),也被称为绿色社区(green community)或可持续社区(sustainable community),强调人群聚落(“社”)和自然环境(“区”)的生态关系整合,是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居民家庭、社区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生态社区的建设必需发挥政府部门、规划设计者、房地产开发商、社区居民、物业管理部门(社区居委会)等各利益相关主体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对生态社区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甚至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其称谓也不尽相同,在我国以称“生态社区”、“绿色社区”居多,而在欧美国家以称“可持续社区”、“健康社区”、“可居性社区”、“生态村”等较为普遍。虽然名称不同,但大多数社区的建设目标仍比较一致,即寻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而,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名称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并常常互为替代。但是,不论它们以何种称谓出现,都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社区层面上的具体体现,通过对这些共同特性的分析,可以理解生态社区的基本涵义[7]。
2 模糊数学分析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模糊数学分析评价法(Fuzzy),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一种数学理论和方法。1965 年由美国控制论学者L.A.Zadeh和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R.E.Bellman共同提出来的。该方法在确定评价因素、因子的评价等级和权值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变换原理,以隶属度描述个因素、因子的模糊界线,构造模糊矩阵,通过多层的复合运算,最终确定评价对象所属等级[10]。
参考文献:
[1]陈伟.城市生态社区的环境规划设计与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06,66(1):17-21.
[2]吕洁.基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社区创建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3]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Transport and Regions.Local quality of life counts[J].DETR,London 2000.
[4]European Communities: Towards a local sustainability profile: European common indicators. Technical Report. Working Group on measuring,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 local sustainability. Expert Group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0 [EB/OL].htttp://europa.eu.int/comm/environment/urban/indicators en_p.df.
[5]杨芸,祝龙彪.建设生态社区的若个思考[J].重庆环境科学,1999,21(5):18-20.
[6]吴智刚,缪磊磊,周素红.城市生态化的演进与生态社区的构建[J].规划师,2002,18(12):80-83.
[7]程世丹.生态社区理念及其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37(3):83-86.
[8]黄辞海,自光润.居住生态社区的内涵及指标体系初探[J].人文地理,2003,18(l):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