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

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

时间:2023-09-21 17:3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

第1篇

民俗旅游文化的含义,也是如同文化一般,具有多样性。民俗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对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真实性和还原性,注重于文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保持文化的传统性和连贯性以及自身的传承性。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主要是对某一地区的文化结合自身的旅游特色来宣传与弘扬和保持本地区文化自身的特性而言的。

二、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体现

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主要体现在不同人群对民俗文化的评判依据上。第一,当地的居民是依据自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的变动来体会到民俗文化的本真性;第二,专家是从一个区域民俗文化的保存自身的“本真性”来考察的,主要关注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变化的动态过程,依据文本和史料以及对实地的考察来评判;第三,就是旅游者们,主要从自己的习性来对旅游地区地民俗文化来进行感受,注重自我本身的感受。

三、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生活的质量,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得工作者的压力巨大,这也就需要换个环境来舒缓心情,此时外出旅游,尤其是对民俗风景文化的出游是很好的选择。对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我个人认为应该集中在以下叫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当中的旅游契机——从旅游当地的角度思考

旅游的风景必须和风俗文化相结合才会显得有人文的底蕴。把民俗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一来既弘扬了文化业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第一,首先需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和编纂,把民俗文化归结成为一系列的旅游特色产物,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把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相连,把自然景色与人文知识有机的结合,例如把当地的节日和风俗人情与旅游的时节相连,做好宣传工作;第二,对有形的和无形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比如皮影戏、捏泥人、剪纸等等手工艺文化,还有昆曲、河北梆子、京剧等等这些无形的口传艺术形式以及其他的形式的民间艺术,形成艺术展示区,可以定期组织会展或者交流大会,来发扬民俗文化旅游当中的本真性。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广阔性---从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来考虑

文化是无界限的,同样的民俗文化也没有严格的空间限制,文化之博大精深的,需要我们积极宣传民俗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和的多元性。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需要我们发扬民俗文化的自身优势结合旅游来发展,比如说各个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维吾尔人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彝族的火把节等等,要把这些独居特色的民俗文化节日形成规模与市场来发展旅游,积极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弘扬和传播各种不同的优秀的民俗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实地的旅游当中了解民俗文化的本真性以及加强不同优秀文化的传承。

(三)民俗文化旅游本真的思考角度多样性---从当地居民和专家以及旅游者的角度思考

我们之所以评定民俗文化是具有生命的活力的艺术,就基于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继承性以及创新适应时代的变迁能力。文化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也就注定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评判的多样性。从当地居民来说,民俗文化就是自身文化的特性,明显区别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从专家的角度出发,就是一个地区带有区域色彩的文化,例如具有特色的服饰、节日、文字、各地的传说等等。带有明显的民俗特色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不同于自己日常所接触的风土人情,这三个角度虽说区别不是太明显,但是专家是专业的,带有学术研究的特性;当地居民是最有发言权的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他们主要把民俗文化与时代相融合;而旅游者主要把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进行弘扬和传播。

四、结语

第2篇

民俗的基本特征有集体性、传承性、地方性、变异性、丰富性、实用性等。

1、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2、传承性:民俗是习得知识,需要在每一代的传递,具有时间传衍的连续性,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是一个地方区域内长期人文积淀的一种客观反映和文化的象征,是古老文化的传承,所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信仰。

3、地方性: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以人世代相传,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如春节活动等具有全国性特点。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环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4、变异性: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5、丰富性: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同一种民俗,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活动。

6、实用性: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文化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民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一)建立民俗文化村

民俗文化村源于主题公园,强调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运转模式,为美国迪斯尼乐园的全球化翻版。[1]民俗文化村是集中保存、保护、传承、展示、发展或经营特定地域或群体民俗我恩华的村落。民俗文化村可分为两种类型:异地集锦型和实地展示型。前者为博览、旅游等目的,通过浓缩、模仿、移植等方式,异地向人民集中活态展示民俗文化的模型博物馆,如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昆明的云南民族村等;后者是指在原居地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村寨。集中保存、传承、展现和发展其民俗文化的村落,如贵州黔东南的郎德寨、南花,湖南的德夯苗族民俗村等。[2]

以档案学的视角观之,档案不是单一的,民族档案不仅仅指某一份单一的文献、石刻等,而是还包括与此文献、石刻相关的一切事物、活动等民族文化事象,一份具体的民族档案文献和与该份文献相关的所有民族档案事象共同构成了民族档案这一整体,民俗文化村就是将各地区典型的民俗习惯、仪式风俗、节日庆典等集中于一个主题景区内表现出来,其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不仅保存了民族档案的本体,还保留了与之紧密相关的民族档案事象,民俗文化村使保存分散的、不完整的民俗文化实现了体系化、集成化管理,有效地整合了民俗文化或民俗档案。

(二)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

所谓民俗博物馆,就是依托丰富多样的民俗文物、收藏品等,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将民间传承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有形和无形的陈列手段,以达到实现地域民俗风味的效果,从而也兼具对民俗文物的研究保护,最大限度的成为一个民俗文化展示、研究和传播的产所。[3]民俗博物馆不同于历史类、自然类或其它类博物馆,它是以收藏、演讲、展示民俗文物为主要职能,并以此作为对公众进行民俗知识教育的产所。

从档案学的视角来看,民俗博物馆保存了有形的民族档案实物和无形的民俗文物,档案是历史的记忆者,在民俗博物馆中所保存的文物可以看出民族档案的发展历程,并且民族档案实物与民族档案文献相结合就构成了完整的民族档案,因此,民俗博物馆中的民俗文物是纸质型民族档案文献的重要补充,对于完善民族档案体系和实现民族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三)进行参与式保护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人的自觉、自愿、积极地参与,然而在我国的保护实践中,由于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的歧义异、对参与的肤浅化理解、政府角色的定位失误等原因,导致对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保护性破坏”。[4]因此,在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就需要基于对主位观点的尊重和了解,充分汲取草根智慧与地方性知识,激发文化承载者的文化自觉,使其真正参与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监测和评估,实现参与式的保护。对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字、风俗习惯等民俗文化进行参与式保护,通过与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的民俗文化传承人或是当地居民交流,能够记录民俗文化的起源、社会发展历程等具体的信息,能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方式。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因思维定势的缘故,人们较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所创的作品,而容易忽视民俗文化作者所持有的那套技术或技艺。关注民间工艺的现状,以现代田野作业的理念调查民间工艺,以种种现代手段保存技艺、建立档案,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更应注意对于民间工艺传承人的人文关怀,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入现代社会的前台,更直接地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运作的过程之中。[5]因此,在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同时,还应进行参与式保护工作,参与到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加强与民俗文化传承人之间的互动。

从档案学的视角观之,参与式保护从源头保护了民俗文化的原始形成地,保证了民俗文化的纯真性,明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途径、模式和形式等等,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档案学视野下民俗文化传承途径探讨

民俗文化的传承从各个不同学科领域视之,都有不同的有效地途径,从档案学学科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就可以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民俗文化档案化是指依据档案学原理,通过文字、录音、摄影、录像及数字化等记录手段将民俗文化转化成档案予以保存,并以之为依托加以再现、复原和创造的过程。[6]即把有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等具备一定的档案属性的民俗文化当作档案来对待,运用档案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最终的目的是拯救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以档案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以档案管理的操作要求来进行后续的管理,把民俗文化纳入到档案管理的范围之中,以档案管理的系统要求来对它进行保管、保护和提供利用,以达到民俗文化永续相传下去的目的。民俗文化档案化管理使民俗文化在开始形成时就处于受控状态,并及时纠偏、纠错,使民俗文化在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等环节中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的具体实施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搜集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

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搜集的类型可以是文字型、石刻碑文型的古籍文献,也可以是宗教典籍文献、民族节日仪式以及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使用的物品等等。对于民族古籍文献而言,具体来说,国家可以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组,由民族地区的档案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文物管理部门一起,做好民俗文化的普查、登记工作,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的数量、种类、价值、保管状况进行登记;对于民族节日和宗教仪式活动等而言,就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真实地记录整个仪式活动过程。对于价值难以判断的,可以组织专家,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鉴定小组进行鉴定,以便对有价值的民俗文化重点保护。另外,针对以往普查不全的情况,可以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除了派工作人员走访登记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网站,鼓励群众自己通过网络来进行登记,进行“鉴宝”。普查的结果,要形成民俗文化管理状况分布图、形态样式表、有价值的民俗文化登记表,使人们对所寻找的民俗文化资源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和掌握。

(二)对民俗文化进行界定并归档保存

从档案学的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就必须从档案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广泛搜集而来的不同载体类型的民俗文化进行界定,看其是否具备档案属性,如原始记录性等,具体来说,要看其内容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也就是了解某份文献是否是当时当地直接形成的,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有些文献是事后形成的,但是这些文献与有关社会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是相关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类似这样的文献也应视为档案,就需要进行归档保存。待界定工作完成后,就把古籍文献和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地归档,考虑到民俗文化分布分散、残缺不全和有些民俗文化还正在产生等原因,可以采用区别于“官方归档”的“自然归档”方法进行归档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补充,实现民俗文化的体系完整、种类齐全。

第4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思考

我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源头,也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造成了有力的冲击和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点点的缩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保持认识,才能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指明合理的方向。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是我国民族的根本。民俗习惯的不断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理工了重要保证。另外,民俗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不断的受社会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社会的需求。民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影响,民俗文化是社会团结的重要根源,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民俗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民俗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包括民间的传说、戏曲、娱乐、技能、信仰、价值观等不同的内容,民俗具有丰富性,并且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只有弘扬民俗文化,才能延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

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在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上,要提高其各种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从而保证相关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民俗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重大,只有充分的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可以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加强相关立法,使得保护民俗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徐载娟,景成,王铁环,刘景慧.托口古镇民俗文化调研报告[J].怀化学院学报,2010(04)

[2]吕红艳.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俗生态旅游[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第5篇

一、提升自我,了解民俗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传承民俗文化,倘若语文教师自己都一知半解,很难想象能教出喜欢、理解民俗文化的学生。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广泛地了解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的教学工作。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很多,对教师的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学识水平、艺术修养、文化品位不高,不能真正地体验到作品内在的神韵与作者为文之用心,就不能真正地走近作者,理解作品。再者,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的民俗文化也是各具特色,不胜枚举。为了能进一步提升自我,让自己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了解民俗文化,笔者大量地阅读相关的书籍,查阅相关的资料,力求将教科书中所涉及到的民俗文化理解透彻;并学习、研究本地的民俗文化,力求在教学中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不至于对课文内容理解得不深不透、捉襟见肘。在课余时间,笔者走访了当地民众,参观了本地的博物馆,并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民俗文化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教科书中所描写的民俗文化的同时,也知道本土的民俗文化,将作品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之中,达到真正地领会作者的旨趣与作品的神韵,并且提高欣赏文学能力的目的。

二、依据教材,深挖本土民俗文化

近年来,随着专家学者的呼吁、课程改革的重视、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增加以及测验考试的青睐,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这就为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可能性。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民俗文化。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社戏》《安塞腰鼓》等这样一些反映地方民俗风情的选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开设了民俗文化专栏,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风俗、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述街头商贩的吆喝,展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不仅如此,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到民间采风去”。开设有“家乡素描” “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等5个专题,让学生关注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并在“参考资料”中增加了“语言与风俗”“少数民族节日风俗”的知识。

在这些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教学中,笔者与学生一起深挖本地的民俗文化,并通过视频、音乐、图画等形式展示。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这一课时,笔者与学生一起跟随沈从文先生欣赏了云南民歌的风采,了解到这个多民族地区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渗透了唱歌的民族特色。之后,笔者给学生讲了本地赣南采茶戏,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在学习《端午的鸭蛋》与《春酒》这两篇课文时,笔者与学生一起探讨了本地过端午节和春节的民俗。在这探讨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虽然同在一个县区,过节的风俗还是略有不同的,有些村在过端午节时包粽子;有些村是过年时才包粽子,有些村在过年时举行“游神”活动,有些村庄却没有,果然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在深挖本土的民俗活动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自己所在地方的民俗文化的了解,也知道了一些以前不曾了解的民俗活动,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增长了他们在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

三、走出课堂,寻找本地民俗文化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渠道之一,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还得有第二课堂的文化意识。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因此,笔者常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去寻找本地民俗文化。

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课余时间,笔者常常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或附近村庄的文化馆,让学生在图书馆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

第6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 民俗文化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218-02对外汉语教学从宏观上着眼,既包括语言要素教学,也包括文化要素教学。而其中文化教学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日常交流,同时也是学习语言要素之后具体运用与实施的重要方向。因此,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在近年来也倍受广大学者以及师生们的关注。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是文化教学内容当中的精华,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完善民俗文化教学研究不仅可以展示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另一方面通过民俗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同构成交际背景,可以对语言输出、语言运用以及交际的顺利进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培养全面的听说读写能力,督促其进行有效的汉语学习。

一、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初探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一经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及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习俗,而中国作为具有悠久文化积淀的大国,更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在宏观角度包括以下范畴:农村及城市民俗文化、古代及新生民俗文化、口语相传及物质资料民俗文化。而从微观角度来分析,可以概括为:物质民俗(重点包括饮食及服饰民俗)、社会民俗(重点包括岁时节日及娱乐民俗)、精神民俗(重点包括信仰及艺术民俗)和语言民俗(主要指以谚语、谜语、歇后语为主的民间熟语)。

民俗文化是一种基础文化,更是时代的产物,它是各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与积累的文明成果,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长远的学习与研究具有指导作用。长期使用母语的人们乐于掌握民俗文化知识,而处于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尤指离开所在国前往目的国学习语言与文化的人)也倾向于对趣味文化知识的接收。因此,建设好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这门学科,不仅可以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体系,更能使得中国文化迅速拓展到世界各地,使得文明之花永开不败。

在研究与探讨过程中,笔者更是通过对高校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整理统计数据,从而更为直观地总结与明晰应该从何种角度、以何种程度、用何种方法来进行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体系的调整与完善。其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想要学习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并也表示愿意专修或选修专门的民俗文化课程,他们表达了更为接受多媒体、影视以及图片展示等教学方法,并也希望可以深入实践,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的营养。他们对于民俗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生词过多,文化差异过大等均表示了担心与忧虑,这也为我们将要进行的民俗文化课程设置的安排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总之,这样的调查结果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实际指导,希望可以对相关研究人员有所启示。

二、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实践

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遵循以下重要原则:首先是广泛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其次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再次是适量性与适度性相结合。

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指导实践,我们应从民俗文化包含的方面着手,进行经典的教学示例。比如:

1.服饰民俗:除了介绍我国古今服饰特点及种类之外,还应该将学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遇到的民族服饰加以重点强调。“旗袍”是民族服饰中颇具特色的一项,教师可以大量地展示相关服饰图片,而后从“旗袍”二字着手介绍其来历、特点、种类以及民族寓意,指导与解答学生疑问。

2.饮食民俗:除了介绍我国东南西北各地方的餐饮特色之外,还应该向学生传达“菜系”之说,这是了解中国饮食最全面,也最权威的途径。因为不同的美食几乎被囊括在了这八种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中,这种“总―分”的介绍方式,条理清晰,便于识记。其中教师也可以现场演示“包饺子”的全过程,寓教于乐,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感受学习民俗文化的乐趣。

3.居住民俗:除了介绍我国因不同自然环境而呈现出的不同居住方式及建筑特色之外,更要以图片、纪录片以及影视作品进行相同居住习惯的整合以及不同居住习惯的区别。其中,更可以以北京“四合院”这样的特色建筑示例,一方面讲解此建筑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传达出中国和谐、统一的民族理念。

4.岁时节日民俗:除了介绍我国的传统民族节日的具体分布时间外,还要介绍在特定的节日中,人们会有怎样的庆祝方式,以及此种庆祝方式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莫过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教师可对春节中长辈和晚辈之间互赠红包、拜年、贴春联等习俗传递给学生,使其学以致用。

教师进行课堂设计更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如何将直接法、视听法、认知法、功能法以及自觉实践法巧妙地融合,然后加以应用,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量,更是对完整的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估。

三、民俗文化中语言教学的功用

对于民俗语言的良好掌握,一来能有效地增强识别其他语言类别的敏感度;二来更能有效化解文化冲突带来的语言冲突,有效地克服语言障碍;三来可以避免语用失误,为进行跨文化交际扫清障碍;最后,纯熟的民俗语言的理解与应用,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谈话的距离,从而有效地提高交际能力。

民俗语言教学内容共分为四大板块:

1.语音教学:作为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民俗文化,语音表达最为特殊的还要属北京语音。其重点也在于学生对轻声及儿化音的掌握。例如,“背心”“独门独院”“铺盖卷”“月份牌”“笔尖”等词,本身不带有“儿”后缀,但实际交际中,尾字后要进行“儿”化的处理。再如,“饽饽”“烙铁”“爷们”“爱人”“点心”等词,则要将尾字读成轻音。

2.汉字教学:遵循“部件法则”,教师应对汉字进行归类总结与详细讲解。例如,服饰民俗中“袍”字的出现频率甚高,而“袍”字中“衤”旁是与衣服材质有密切联系的,它表达的是这个字的意思,其另外一半“包”则表示了这个字的读音。这样一来,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字意与字音,并有可能指导今后的汉字使用。

3.词汇教学:词汇较汉字难度稍高,但却是由汉字相互组合而成,因此了解大意并不困难。例如,民俗语言中会经常接触与“洋”字相关的词汇,“洋枪”“洋火”“洋画”“洋蜡”“洋伞”等,由于“洋”可以解释为“外国”,所以再加之后面的字的意思,本词便不难理解。而学生今后再遇到这样的词,也能较为轻松地明白与辨识。

4.熟语教学:民俗谚语、歇后语是最具趣味性的语言形式。例如,谚语中的“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砖”,以及歇后语中的“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老太太上鸡窝―笨(奔)蛋”等等,这些语言生活气息浓郁,因此学生容易也愿意接受。将生动有趣的词语运用到生活中,也是外国学生在异国学习的一个重要收获。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的研究脚步不会停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真知。同时也坚信,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会在人们的不断努力与探索下,日益完善并成就辉煌。

【参考文献】

[1]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第7篇

【关键词】客家民俗文化;现代设计艺术;应用

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学会如何在艺术的世界里梳理情感,在艺术的殿堂里聆听世界的美妙、感叹生命所赋予我们的神奇、体会人生路上的每一个快乐或是悲伤。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的认识能力和积累需要一个长时期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我们更多应该发挥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多方面去营造学习的氛围,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艺术设计的创造者[1]。为此,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有效的教学调控。

1客家民俗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国家或民族或地区通常会形成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的文化现象,它以口耳相传深刻影响到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生活。民俗在文化系统中一旦成熟,它就会成为规范人们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潜在的基本力量。同时民俗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和掌握。客家民风古朴、敦厚、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2客家民俗文化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策略

2.1客家民间工艺自爱现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1.1体现其艺术价值

客家民间工艺反映客家民系的勤劳和心灵手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传统的民间工艺再现了客家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场景和用劳动创造财富的生活态度,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2]。同时,这些独特设计的工艺在图案上,多以山水、花鸟、瑞兽或是人物为主,象征喜庆和欢腾的美好寄托。且不同的图案还具有不同的故事,有的口口相传至今已成为了书本上的典故。在当今与国际接轨的社会,艺术设计不仅是追求使用价值,也追求艺术文化的展现,客家传统工艺势必可以给如今的设计师们以灵感,设计出古今结合,中西合璧的完美设计[3]。

2.1.2体现其文化价值

客家工艺品的品种繁多决定了其文化价值的丰富多彩。客家器具寓意深远并且具有实用价值,其制作的指导思想一直流传至今。竹制品是中国国人政治品质的象征,其大小品种多样,广泛用于日常起居及建筑中。剪纸彩灯工艺源远流长,并且流传至今。剪纸艺术更是形式多样,图案丰富,样式新颖,折法剪法多样,广泛粘贴于窗户,门面,铺子等显著之处表示喜庆欢乐之意。客家建筑上的雕刻并不少见,其精湛的技艺,精细的刀工活灵活现了客家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寄予。例如:陶瓷的文化价值不仅仅在于其丰富多彩,最重要的是作用是为传播文化、促进经济合作提供舞台[4]。

2.1.3体现其社会价值

客家工艺艺术形式多样,造型寓意经典并且融入了客家民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把传统的工艺和现代的理念结合在一起可以为传统民间工艺创造经济价值提供机会。客家民间工艺技巧虽有流失,但传承下来的多数还是十分有价值的。近几年来,散居世界各地的客家民间组织和各地政府一道为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做了大量工作。其构建的传播孔可佳文化的平台供大家交流。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提高了国人社会地位。同时精湛的客家技艺也提升了民族自豪感。民族凝聚力也因为文化的感染得以加强。

2.2客家传统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人们在现代艺术设计需要不断进行更新,注重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紧密结合。以充分将现代文明呈现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理念的作品。传统元素有利于人们接受和创新相关文化理念。中国传统元素包含的文化内涵值得挖掘。目前,从国内的设计多半结合西方设计概念。引用西方设计理念缺乏国内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现代一些设计师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从而不再盲目崇尚西方设计,在运用国内传统元素的同时设计出包含中国文化内涵的作品。现代艺术设计为现代品质的代名词,不但充分体现了人文因素,而且还能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追求。现代艺术设计转化模式多种多样,传统文化因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能够拓宽现代设计理念。

2.3客家民俗在建筑结构中的运用

现代建筑在中国大众的审美视野里显得单调。现代艺术设计要满足现代大众的审美需要。我国古代建筑呈现出古朴厚重的特点,让人有安全感。利用现代的梁板式结构不仅可以满足结构的要求,而且还能提高建筑的艺术品位。如梅州的某些建筑,其综合利用了传统元素,采用了现代装饰元素充分体现了客家文化元素,同时造型周围以典型的围龙屋的造型进行衬托。

2.4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同时中式与西式结合的设计理念体现在服装设计行业。苏绣在中国的刺绣行业中非常有名,传统中式服装烦琐的设计被现代人抛弃。苏州旗袍得到了大现代艺术设计中传统元素的运用

2.5客家民俗的多元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文化从不同学科角度要给其下一个不同的定义可以达到上百种。客家民间工艺多元一体,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客家民间工艺品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从精神层面,客家民间工艺贯穿了客家民系的发展和壮大。因起都以手工制作生产,同时也是客家人审美标准的体现,精湛的客家工艺品更是宝贵的物质文明财富。总之,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运用客家民俗是现代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体现了文化层面的协调统一。现代艺术设计要充分运用我国客家民俗文化,并在继承中求创新,从而展现出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振清.试论现代设计艺术中传统造型元素的再创造.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8):45-46.

[2]石慧.浅析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的创意运用[J].作家,2013,(12X):291-293.

[3]华天睿,王菁.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百家,2010,26(S2):125-127.

第8篇

关键词:剪纸艺术;符号化纹样;风俗习惯;地方性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留下了很多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艺术,剪纸就是其中一项,中国的贴窗花习俗就是剪纸艺术的表现。那什么是民俗剪纸中的符号化纹样呢?这里需要我们分开来讨论。

什么是符号;所谓的符号其实就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用来指定某一对象的标志物,形式比较简洁。而这里所说的符号化纹样是指在艺术中提炼出来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图案。民俗剪纸是符号化纹样的载体,不同的剪纸图样代表了不同的意义,也就是说将表达人物情感的形式符号化。剪纸是民俗文化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剪纸艺术一直保持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观念,这是剪纸艺术家们向大家传达美好的祝愿。

民间剪纸艺术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思想与文化,剪纸与民俗的结合是比较好的组合。它没有专门的培训方式,是由一代代的传下来的民俗的传承活动。他具有民间美术自有的特色文化底蕴、审美情趣。

1.民俗剪纸中的符号化纹样的分类

剪纸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注重刻画图像的写意性,根据剪纸纹样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民俗剪纸中的符号化纹样分为抽象的纹样和具象纹样。

具象纹样指的是真实的还原自然,根据具象的象征意义来说明符号的意义,在中国的剪纸艺术中,这一种具象纹样其实比较雷同于中国的民俗生活,比如根据不同的生活情景会有不同的剪纸,剪纸都反映着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习俗,像端午节,剪贴“五毒”用来避邪与病疫;最明显的就是用无色彩纸做成的寿衣、寿鞋等,在坟前焚烧,以示对亡人的哀悼,这是在中国各地都十分流行的剪纸艺术,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剪纸的具象纹样还有着谐音寓意这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像中国传统的春节,会剪很多的鱼的图形,寓意年年有余(鱼),又或者我们所说的喜鹊,在民间喜鹊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在剪纸中会有“喜鹊登梅”这一意象,这就是寓意喜上眉梢,有好事降临,还有在民间的石榴、花生、红枣等一系列的是代表多子多福,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意象,就是大家看到的鸳鸯,他寓意的爱情的永恒。这些都是来自自然界的自然还原,利用不用的谐音或者寓意,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这就是在剪纸中的具象型符号纹样。

抽象纹样,相对自然界的具象也就是对自然界的抽象概括,这些抽象的纹样一般用在具象的内部,作为装饰的作用。这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具象纹样上加上特别的符号,让其有不同的寓意,或者显示剪纸的地域性或者是时间性,抽象的纹样相对于具象的纹样而言,不是特别的稳定,他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例如太阳纹的主体是旋状纹样,线条数目在不同地域会稍有差别,但是其旋状主体并没有改变。太阳纹一般装饰在动物、人物衣物上,河北剪纸用在牛身上,山东刻在猫身上,陕西则用在狮子身上,运用的动物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命的崇拜。

2.民俗剪纸中符号纹样的制作特色

民俗剪纸艺术中为什么能够有如此多的变化呢?其实也是因为在剪纸前的折剪方法不同,这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根据不同的剪纸技法可以展现不同寓意的符号化纹样。剪纸一般具有万剪不断的特点,带有浓厚的欢乐与吉祥色彩,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吟咏着生命、表达着美好的愿望。这就是剪纸艺术不同的特点。还有就是如何制作出 一个做工精良的剪纸,先前我们也讲过不同的折剪技术会有不同的效果,在剪纸之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先将纸折叠多次,然后在折好的单元上剪出连续的对称的图形纹样或文字、符号,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万剪不断的技巧。

剪纸对象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技巧,比如我们需要剪一个小圆孔作为动物的眼睛或者嘴巴,或者是花朵的花心、花瓣等,就需要首先对准中心空白处扎一个眼然后顺着眼往边沿剪,即逆时针旋转360度。还有在剪月牙形的图形时,顺着月牙轮廓线从左至右剪,一般都是勇于吉祥字的使用,这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一般剪纸时我们还会注意折纸的方法,比如二分法的折纸就比较适合剪出各种如:云头纹、十字纹等等符号纹。四折法比较适用与方形纹、盘长纹等。从南北朝时期的“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剪纸技法中的锯齿和月牙儿的萌芽出现,经过于百年的历史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巳成为剪纸艺人喜爱一种装饰纹样。

3 剪纸符号化纹样的特征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就是说在中国不用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符号化剪纸纹样形成的基因。而且剪纸艺术也在民俗文化中有所体现。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窗花。窗花是在中国流传时间比较久的一种民间艺术,也是应用比较广的一类民俗艺术,中国各地都有在春节期间贴窗花的习俗,用剪纸的形式,剪出各种别具意蕴的窗花,在新年时期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且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装饰剪纸也是民俗中的一种,这种装饰剪纸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经过千余年的传承,在中国不断的发展,现在多表现为顶棚花,各种婚庆装饰,以及丧失装饰,这也是有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影响的一种剪纸艺术,在丧失中悬挂的各种装饰剪纸,这些都是佛教信仰的标志。

还有就是民俗剪纸还是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共建的反映,中国自古以来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尤其是到了满清后期,更是形成了一种封闭式的状态,文化随之也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所以民俗文化离不开的是集体的审美意识,表达的自然不是单个的人物意识。同时,个人也有着自身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个人的感情寄托,所以剪纸又是个人意识的体现。

结语:民俗剪纸是我国悠久历史中的优秀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也慢慢的改进了剪纸艺术的技法。但是深藏在民族风俗中的文化传统,仍然是我们不断研究与学习的艺术,在现今社会中利用与开发剪纸艺术。通过本文对剪纸符号化纹样的探索,希望能对剪纸艺术新领域的开创有所裨益,使民俗剪纸以独特的形式美编织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第9篇

青海多元民俗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厚的精神内涵,其中包含着许多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就青藏高原多元文化这一整体而言,善、慈悲和爱是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儒释道三大民俗文化圈中最主要的精神内核。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是青海各民族一直恪守的传统。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与特质。自然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青海各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原环境对青海民俗文化的特质和内涵及其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环境的严酷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更加敬畏,更加珍爱。牧民将草原视为生存的根本,禁忌任何破坏草原的行为;农民将土地视为生存的根本,收获之时举行仪式,感谢土地的馈赠。人们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自然环境,在藏族的观念中,藏区处处是神山圣水,人们将这些赋予神性加以崇拜,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自然神灵祭祀仪式和习俗,如转神山、神湖活动,生活在青海湖周边的蒙藏民族有祭祀青海湖的习俗。通过这样的习俗和仪式告诫人们,神山、圣水地域内为神圣之地,不得随意破坏和污染。蒙古族也将草原、土地视为地神之所在,禁忌任何对土地的不敬行为,每当牧民转场放牧时,一定会把生活留下的污迹打扫干净,受到破坏的草皮加以修复。土族每年的播种和收获时节举行仪式,祈祷神灵降福保佑,感谢自然的馈赠。撒拉族的“地震神话”故事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从自然,人要和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任意破坏自然最终会受到惩罚,其习惯法中也明确规定禁止滥砍滥伐、滥捕滥杀,严禁一切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高原生存的艰难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生命更加亲近和珍爱。把人、自然和一切生灵放在了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因而就不会对大自然无限度的索取,对动物无限度地杀戮。他们以对待神灵的情感敬畏和崇拜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形成了“敬天惜地”的自然观。这种对待自然的观念和态度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多元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传统与特质。青海各民族普遍奉行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对物质财富追求相对淡薄,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利益之争,形成了互助、协作、和谐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文化氛围。如藏文化中普遍将“慈悲、善良、自谦、和平、尊人、义务、知足等作为做人的原则”,[2]藏传佛教“三因说”强调自然、神与人和谐相处,形成了宇宙万物统一性、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论,随缘任运、顺从自然、知足安适、忍耐克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出世的姿态,远离争名夺利、好斗争强、谋取认识富贵的恶习,而追求顺从、忍让、清贫的生活倾向”。[3]儒释道文化“都要求信众止恶从善,善于分辨善恶、是非、真假,从而保持身心清净;……要有平等、真诚、慈悲、宁静的心态和温和、善良、恭慎、节俭、礼让的五德气质,涤荡欲、憎恚、焦虑、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骚乱不净。”[4]伊斯兰文化中也有很明显的和谐理念和内涵,如“你们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古兰经4:36),要求信众以和平善意待人,要诚信、宽容,提倡与人为善、与邻为伴、以诚相待、公平相处等。这些直到今天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信念和教义不仅能净化人的心灵,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是青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互补互惠,形成了团结友好、互相帮助的良好传统。如在经济方式上,藏族、蒙古族以牧业生产为主,为高原居民提供了大量畜产品,汉族、土族以农业生产为主,补充了畜牧经济的天然不足,回族和撒拉族的商业经济则非常发达,他们奔波在高原各地,在牧业区和农业区之间互通有无,从而形成了高原特有的民族经济互补模式。如在循化地区,“撒拉族不足的粮食、柴草需要文都、道帏等地的藏族农业区和回民供应,而藏族需要的蔬菜、果品、茶、布、工艺品等则由撒拉族和另族转运过去,并将藏族牧业区的羊毛等畜产品转运到外地。”[5]在经济互补的过程中,各族人民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和谐共存的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是青海和谐社会构建的坚实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青海是我国一个特殊的自然与人文区域,有着多民族和谐相处的悠久历史传统。正如班班多杰所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北与西域、北方草原接壤,处于中原、、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带,历史上来自中原的汉文化、中亚的伊斯兰文化、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与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这里长期碰撞、交融,文化类型多种多样,且互相浸润、涵化,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亲缘关系,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缘和合’、‘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6]在多元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在经济上互相依存、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互相交流、彼此交融、,形成了“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和谐传统和特质。

二、青海多元民俗文化的重叠认同

文化认同主要是指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沟通形成相互依赖,彼此尊重,形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之局面。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影响下的多元民俗文化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吸纳和采借,构成了青海民俗文化的多元认同网络。作为青海民俗文化载体的青海人,在多元民俗文化的场景中,其身份具有多重社会属性,如国家属性、民族属性、地域属性、宗教属性等,认同体系是重叠的。

首先,青海各民族的每个社会成员高度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应超越于其他认同之上。每个民族对国家拥有强烈的情感和高度的责任心。其次,文化往往跟一定的区域相关,既是同一民族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各民俗文化圈内的成员隶属于不同地区,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国家、家乡、故乡、出生地拥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远体现的越来越强烈,认同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对故乡人和故乡文化情感也越来越浓烈。在世界范围内认同的是中国人,在全国范围内认同的是青海人,在青海范围内认同的是某个州县的人,在州县又认同的是某个乡村。这种认同的具体表现是对认同对象的成员及其文化的熟悉感、亲切感、安全感以及强烈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人们在建立地域认同时往往会淡化甚至忽视民族归属、宗教归属等。再次,青海是多民族地区,族群认同是其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民族身份有着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在交往时会互相认定对方是什么民族,或强调自己是什么民族,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本民族的禁忌,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对各自的民族文化也有强烈的热爱感和自豪感。最后,青海作为多宗教地区,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宗教对青海各民族的影响较深,三大民俗文化圈内的各民族在共同的信仰基础上建立起了文化认同,如藏、土、蒙古及部分汉族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同和尊崇,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对伊斯兰文化的认同和尊崇,汉、土族对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认同与尊崇,这种宗教认同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和文化认同,如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其相互通婚的比例较高,社会交往也较密切,反之,信仰藏传佛教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间的族际婚姻较为少见。

“从历史时期以来,河湟地区各民族间就结成了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和互相吸收的多元多边的互动关系,这种文化互动与河湟地区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相随并产生了重要影响。”[7]青海各民族多元民俗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体现在的吸纳与采借、饮食文化的兼容并蓄、服饰文化的取长补短、文化艺术的共有共享等多个方面。[8]青海各民族间形成的这种文化共生与融合现象是和谐社会关系建设的前提条件,有效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观的生动诠释。

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文化凝聚力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特定文化对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统摄力、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亲和力、向心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是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动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能够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观。青海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凝聚着青海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青海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钟敬文先生说:共同的民俗信仰和习惯常默默地把跟别的成员的行为、心态牢牢地凝聚在一起,这是一种想象不到的、神秘的文化凝聚力。它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员被那无形的纤绳捆束在一起,它也把现在活着的人和已逝去的先辈联结在一起,而且还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五大洲的华人也团结在一起。

青海的多元民俗文化圈自形成以来,便具有规范社会群体、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向心力。首先,优秀民俗文化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取向。青海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曲艺、仪式礼仪等民俗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哲理、伦理、道德,是民众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在无形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凝聚着人心,劝诫人们向善避恶、和睦相处,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向上进取的道德规范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传统节日民俗和共享文化事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全国性的节日中,各族人民的节日饮食、仪式、庆祝活动大同小异,大家在和谐统一的欢乐气氛中加深了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凝聚了人心,加强了团结。而在民族传统节日中,本民族成员们聚集在一起,膜拜同样的神灵,举行同样的仪式,展演自己民族的文化,无形中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再次,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如伊斯兰教文化圈内的回族、撒拉族、保安、东乡等民族,由于都信仰伊斯兰教,对彼此的认同感很强,凝聚力也很强。最后,优秀民俗文化增强社会的内聚力。过去,青海的民间组织较多,广大农村的许多村庄都是以宗族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单姓村,宗族组织的势力较大,如撒拉族的“孔木散”,而以寺院和清真寺为核心的宗教组织影响也较大,如回族撒拉族的“者麻尔提”。此外,还有一些为举办社火或庙会而临时组织的民间组织和民间宗教组织,如汉族的火神会、土族的排头和嘛呢会等。这些民间组织不仅起着维系宗族、社区的社会秩序,规范和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还加强了宗族、社区成员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强化了宗族和社区的凝聚力。

民俗文化既是社会生活的普遍存在,又是一种隐性的社会文化规范,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规范、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作用。文化“却像一只无形的手,无形中支配着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意识,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往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9]民俗文化具有规范性和维系性,它对社会群体的“软控”是一种有力的深层控制,它对社会群体文化心理的维系更是根深蒂固的。

四、结语

第10篇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和演艺业携手发展,带来新兴旅游演艺市场勃兴。为推动旅游演艺业可持续健康开发,提升旅游演艺发展水平,必须提升旅游演艺的文化体验性和原真性,关注旅游演艺的艺术特色。

一、中国旅游演艺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休闲娱乐意识的增强,旅游演艺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旅游演艺在丰富景区及旅游地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地形象,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的作用已越来越为各地政府、企业和旅游研究者所重视。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第一个人造旅游景区“锦绣中华”的成功推出。随之“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的落成,开创了中国人造旅游景区的先河,受到中外游客及港澳台地区人们的热烈追捧。当时盛况空前,每天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景区,民俗文化村取得了当年投资,隔年收回全部投资成本的壮举,至今无一景区打破此项记录。当时在中国民俗文化村开业之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旅游景区艺术团,笔者有幸成为该艺术团的主要艺术骨干之一,二十多年来也亲身经历了中国旅游演艺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简易草棚舞台开始,上演中国民族民间风情歌舞,到大型广场艺术晚会《中华百艺盛会》,再到具有高科技声、光、电自动化水中升降舞台等全方位现代化的演艺设备的进入,投资上亿元打造的大型综艺史诗《龙凤舞中华》,使旅游演艺规模一步步登上新的台阶,在此过程中不断推进着中国旅游演艺的发展和进步。《龙凤舞中华》上演多年来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游客的文化生活,每年给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税收,弘扬了中国的民族艺术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口碑。可称之为旅游演艺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并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为旅游景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各地旅游景区、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演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大批演艺人才进入这个行业,演艺产品也层出不穷,打造了大批场面宏大,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如杭州的《宋城千古情》演艺产品的成功问世,又引出的《丽江千古情》、《海南千古情》等;番禺长隆的《大马戏》演艺产品,引出了珠海长隆《大马戏》;华强主题公园运用科技动画为主的演艺产品,树立了新的演艺品牌;万达主题乐园的开启,在旅游演艺上又注入了新的血液,不断充实着旅游演艺文化的发展。

二、旅游演艺发展的对策策略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演艺逐渐从旅游目的地的附属产品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依据服务营销理论,旅游演艺产品质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以及游客的态度和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当前,我国还有许多旅游景区在不断开发,旅游演艺也随之发展。中国旅游演艺行业与市场机遇挑战并存,我们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地制宜,树立自己的品牌,独创自己的特色,通过不断的创新突破,才能让我国旅游演艺事业不断前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来说,

一是旅游演艺因在吸引游客、强化景区文化内涵、推介旅游品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营销形式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因此,旅游演艺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创作规律,以完成旅游推介为己任。游客是旅游演艺活动的消费者,游客对旅游感知价值的大小直接决定旅游演艺项目的成败。旅游演艺感知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感知、服务价值感知和认知成本感知3个维度,旅游演艺资源特色、旅游演艺解说系统、旅游演艺服务人员态度、与地区文化风俗匹配度、民俗风情以及旅游演艺产品门票价格等是旅游演艺感知价值的重要影响要素。旅游演艺需要通过突出项目特色,提升服务质量,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设计新奇、互动的项目等措施来提升旅游演艺游客感知价值。为推动旅游演艺业可持续健康开发,并提升旅游演艺发展水平,有必要关注、研究和提升旅游演艺的文化体验性和原真性,在旅游地居民积极参与下实现旅游演艺的"舞台真实"。首先要做好前期策划来寻找卖点,然后加强制作过程中的市场运作和政府协助,最后加大对旅游演艺项目的营销力度。

二是旅游演艺需要通过突出项目特色,提升服务质量,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设计新奇、互动的项目等措施来提升旅游演艺游客感知价值。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艺术,风格各异,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艺术特点,这些文化为旅游演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资源。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山川河流,应有尽有,提供了众多的自然旅游资源。另外我国是一个古文明国家,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世界闻名的古代遗迹建筑,以及历史文化诗歌、音乐、舞蹈、器乐、戏曲、戏剧、杂技、武术、魔术等等,这些都给旅游演艺提供了丰富的演艺资源。旅游演艺要因地制宜,演艺产品必须百花齐放。如“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等等,就是依托自然山水与地域风情文化的结合打造的演艺产品,形成了独特的演艺风格。名闻遐迩的人造主题公园,如“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以主题公园为依托分别演绎中国民族民间歌舞风情和世界歌舞文化风情,风格各异,特色鲜明,深受游客的青睐。在我国西安这座历史古城,以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的大型歌舞剧《长恨歌》,演绎了古代宫廷的传奇故事,情节跌宕,节目引人入胜,突显了古都的历史文化,别具一格。

(作者单位:深圳华侨城集团武汉华侨城欢乐谷旅游分公司)

第11篇

一、引言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因此而造就了我国民俗文化内容随着地域化特征而丰富多彩,发展至今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实际上,民俗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民间的风俗,也称之为民间习惯、民土风情,属于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并且传承下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换言之,民俗既来自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这种生活模式会在一定地域内进行传播,从而形成包括语言、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上的集体习惯。本文对有关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进行研究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二、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随着文化旅游的逐渐推广和普及,在我国各地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民俗村、古街、古城等,一方面具有优美的环境以及文化背景,另一方面进行的是现代化管理与优质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推动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一)人造民俗村

比如,在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就是集合了我国56个民族的各式各样的艺术、风情以及建筑等,占地面积为18万O,在风景区内有各种少数民族的村寨与景点,具体内容包括生活民俗、绝技、服饰、歌舞等表现形式,从不同的视角对各个民族进行展现。其实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动态民族文化博物馆。

(二)民俗风情旅游

民俗风情旅游主要是通过传统节日、少数民族风俗或者其他节庆活动等,比如说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哈尔滨的冰雕节、内蒙大草原上的那达慕等,都是以少数民族风俗为载体而形成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与普通旅游相比因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而备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三)旅游饭店文化

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以此丰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其中,旅游饭店文化成为其中的代表性主题。在我国,民俗风情中无论是歌舞艺术、音乐,还是服饰、装饰等,都可以很好的与饭店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给饭店引流、提高进店量,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于推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做出一定贡献。

三、民俗旅游资源在规划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二十多年时间,我国在民俗旅游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举例而言,北京作为古老和现代的结合体,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各种民俗旅游资源特别突出,比如胡同旅游已经成为北京旅游的重要名片,每年会有接近20万国际游客来此参观。然而,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民俗旅游的特点在于舞台真实特点,哪怕是民俗表演必须要尽量贴近真实生活,而不是简单的追求热闹好看,仅仅符合游客的兴趣而丧失了对民俗形式、民俗内容及其主要特征的体现,对于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而言造成严重的影响。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强行把一些非民俗的内容添加到“民俗旅游”中。具体体现在民俗旅游开发时,一些开发商为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故意忽略了民俗文化原本的特质,站在商业的角度看待民俗。甚至纂改民俗内容及表现形式,从而形成“制造”民俗的情况。一些开发商表示,民俗与旅游想要表达的文化积淀不太符合,和游客想要追求的轻松的旅游心态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一定的表现处理,通过声、光、电等技术对民俗文化进行包装。表面上来说,尽管这些做法对于游客来说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民俗,然而仅仅假如站在文化的视角,以上做法反而限制了游客对民俗文化内涵的认识。

(二)民俗地社区当地居民之间存在利益协调机制不合理的现象。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俗地社区当地的居民也会适当参加到旅游分工中来,比如说利用制售纪念品、参加景点服务工作的方式参与进来,以此在旅游行业中获取经济利润。一些居民会由于知识、技能等因素,无法从当地旅游行业获取经理利益,因此而造成旅游收入不均的情况。以上两类人群对于民俗旅游的认识存在相反的看法:前者获利颇丰,自当会积极支持民俗旅游,后者获利较少,甚至是零获利,有可能站在民俗旅游发展相反的视角。同时,因为两类人群看法不同而造成两类人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处理不当则会引发矛盾冲突,对于景区及社区的和谐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民俗旅游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民俗消亡过程。实际上,民俗旅游经过一定程度的开发,世界各地的游客纷杳而至,民俗地居民和外界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特别是针对于积极参与民俗旅游业分工的居民,一方面从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发家致富,在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生活条件改变过程中,表现最明显的自然是吃住条件,从而对于外来生活方式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这部分居民有可能会认为长袍大衫的样式过于单一,而且穿着非常不方便,于是选择牛仔夹克。体现在建筑方面,尽可能的选择结构耐用、采光条件良好的高层建筑。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也改变其传统的生活方式,对比分析以往传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合时宜,会逐渐被新的生活方式所淘汰。

四、解决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问题的对策

从以上问题中可以得出,必须要针对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使得开发和保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一)强化民俗旅游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旅游小册子、圣像制品等方法,或者是以展销、区域合作等方式进行宣传,熟悉客户获取民俗旅游资源的意义。

(二)对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定位进行调整和提升。一方面,必须要遵循特色性原则,另外一方面就是遵循参与性原则。

(三)强调的是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游客一方面要对地方特色充满兴趣,其需求点还包括旅游商品的购买等,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食品等,都能够作为商品开发,开发时谨记特色化原则和文化内涵原则。

(四)保护和民俗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能够使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体系,对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特殊手段,比如或录像、电影等。需要明白的是,保护并非是民俗风情装进博物馆,对于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从而实现传承和活动。

(五)强化管理,严格执法

在旅游旺季必须要采取一定的对策,对游客进行疏导、限制,避免因为环境污染而导致生活便利性下降,民俗庸俗化和违民俗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法律限制。所以,民俗风情旅游行业的规划化、法制化等,实际上属于交警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要严格立法和执法,才可以确保我国民俗风情旅游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六)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俗旅游资源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果开发过度,没有做好保护措施,那么资源也会化为乌有。一定要对民俗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弘扬,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可以及时准备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对旅游接待量进行科学规划,制定相关保护对策,让民俗文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共同组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除此之外,必须要依赖于政府、媒体等,向客户传达保护民俗资源的意向,避免民俗被庸俗同化。

五、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民俗;民俗舞蹈;溪干旱船

民间的风俗习惯被称为民俗。民俗是人们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一种集合型的文化形式,它不仅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道德理论、审美意识、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而且也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劳动的具体表现。民俗具有五大特点,即:历史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变异性,而且民俗也涉及例如礼仪、宗教、生产生活和节日等多方面。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国家,拥有的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在文化史中占据着不容小视的地位。近百年来,全国各地人们在用着不同的舞蹈形式表现着各自的婚丧嫁娶、播种收割等民俗风情,这里面都隐藏着与本民族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不管我们的社会如何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舞蹈不管是在思想的深刻性还是民族的典型性上,都有着极大的深度和开拓远景。

1 跑旱船的由来及发展

不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民俗舞蹈,因为每个地方的关于婚丧嫁娶、节日庆典以及民族信仰等活动,为传统的民俗舞蹈开拓了一片传承的空间,同时也为民俗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表演内容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社会文化背景。在金东区塘雅镇溪干村有着 “二月二”的民俗活动,据考证,明宣德二年(1427)正月,范仲淹之子范纯礼玄孙范泉回溪干村省亲祭祖后,二月初二从婺江溪干渡口乘船返程赴任,船行至楼下殿潭江面,正遇风急浪高,加之江水漩涡,结果船翻沉江。范泉尸体漂至下游方子潭才被捞上岸,安葬子明墓旁辛山上。次年二月初二,范氏子孙便有了“二月二”祭祖的民俗活动,一是寄托对范泉的追思,呼唤魂归故里;二是缅怀范仲淹对溪干村范姓开山鼻祖范纯诚的养育之恩;三是表达对范仲淹先忧后乐,普天同庆伟怀的崇拜。而溪干“二月二”民俗活动的重头戏――划龙船,原先在村南的婺江里进行的,划船手年轻力壮,虎虎生气,两岸围观人山人海,热闹异常,后又演变为赛龙船。到了清朝时,因翻船事发后才演变为“跑旱船”。从划龙船到跑旱船,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后,它依然被传承着,甚至在当今现代社会中,仍有着它特有的、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和审美价值。这就是民俗舞蹈的魅力,这门古老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巨大财富,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繁衍不息,不断传承、发展,流传至今。

2 溪干旱船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

虽然民俗和舞蹈是不一样的两种学科,他们各自拥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的对象,可他们都隶属于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早在他们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已经融为一体。民俗舞蹈是重大的民俗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溪干旱船正是如此,作为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并且只有在“二月二”祭祖活动中才会出现。大多传统的民俗舞蹈都是善用道具的,溪干旱船的道具旱船依然沿袭着先辈们遗留的龙的形状,因为在神话传说中,龙能够消灾降幅,所以人们把它视为吉祥、福瑞的象征,把各种美好的信仰和愿望都寄托在了龙的身上。所以,很多民俗舞蹈都是以龙为主题,我们称之为龙舞。龙舞在浙江就有几十种之多,而溪干旱船,却是其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它是经过人类进化、发展,并由若干代范氏先辈和民间艺人的加工、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保留下来的。它是范氏后裔缅怀先祖“先忧后乐”的精神,因此,溪干旱船带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范氏民俗中产生了。

铜铳开道,鞭炮不断,鼓乐齐鸣,范氏后裔高抬范仲淹雕像,族人称之“第三相公”(苏国公第三个儿子)缓缓走来,其后是写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硕大锦旗,四枚镶龙大旗、官灯和各种各样的兵器紧随在后,最后是旱船队伍。旱船有单人和双人的,带头的双人旱船头上书有范仲淹的惊世之作《岳阳楼记》。跑旱船的动作非常简单、形象,和大多传统的民俗舞蹈一样,载歌载舞,具有歌舞结合的特点。在跑旱船的同时配有曲乐唱词,其曲调为:“辛山搭船,快快划哩,划哩、划哩、划哩、咳!里拦喂,外拦喂,上拦喂,下拦喂,拦住英魂回故里,喂得罗喂。辛山搭船,快快划哩,划哩、划哩、划哩、咳!里拦喂,外拦喂,上拦喂,下拦喂,拦住金山银山来,喂得罗喂。”意思非常明确,范纯诚和范泉葬于辛山,拦住先祖英灵,拦住金山银山,就能安居乐业了。当旱船队伍“划”进大街小巷时,范氏后裔们都要虔诚相迎,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在这一天,村民们都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做客,而邻村的村民们也都会蜂涌前来,观旱船、看大戏。由此可见,民俗的存在是具有稳定性的,而且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民俗民间舞蹈作为民俗活动的一个附属,一直保留着无限的生机和十分鲜明的特征。传统的民俗舞蹈只要成为民俗活动的一部分,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从而加强了民俗的影响力。

3 结论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改变的情况下,很多种艺术形式已经渐渐地被我们遗忘或者失传,可是民俗舞蹈却一直传承了下来。这是因为民俗舞蹈紧密的依附于民俗,能够适应民俗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更新,并始终受到人们的钟爱。假如溪干旱船脱离了范氏祭祖民俗这一载体,而形成一个单一的旱船形式,那么它将显得毫无意义,并且不能一直延续到今天。所以,我们只有对民俗尊重并且适应它,才能够让民俗舞蹈充满生机活力,并迸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