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

时间:2023-09-21 17:35: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资产风险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不良资产 重组风险 管理

据《网易财经》、《中金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称:2016年中国不良资产总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而《人民网》在2016年7月6日报道称: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规模超万亿。这些多充分说明目前企业不良资产处置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盘活不良资产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其中资产重组是较为合理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而且不少企业在重组中又获得了新生。但是,企业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往往会遇到重组风险,一旦不能够及时有效的防控重组风险的发生,那就会影响不良资产处置,造成资产损失,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

一、不良资产处置的重组风险分析

(一)价值风险

在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的重组过程中,被重组的不良资产往往存在着价值上的风险,被重组方不良资产的实际价值符合甚至超过账面价格,即“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那么对于不良资产处置而言既不会造成资产损失,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收益,如果不良资产通过债务重组后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就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之所以出现这种价值风险,主要是由于财务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被重组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够真实、充分,甚至被重组方故意做假账,来增加资产和收益,而人为的降低负债和亏损,如果不能够准确把握不良资产处置重组的价值风险,盲目的定价,造成溢价收购,那就是价值风险的出现。

(二)经营风险

不少企业在运用重组处置不良资产上采取了债权转股权的做法,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的评审以及有关部门批准,将不良资产所形成的债权转为公司的股权,同时对所持股权的企业参与其经营管理,从而使不良资产得到处置。不过在债权转股权的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债权与股权转换的比例问题,更存在着经营风险,不少企业在不良资产处置的重组中通过债转股直接参与原债务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是,由于不少是跨行业经营管理,往往会出现对该行业市场不了解,人才缺失以及市场把握不准确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经营不善,甚至出现亏损,严重的不仅没有盘活不良资产,甚至还会承担更多的债务,因此,这种经营风险是随着不良资产重组而存在的。如何有效防控和降低重组经营风险尤为重要。

二、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的重组风险管理策略

(一)加强信息调查,消除价值风险

企业在处置不良资产中物流是采取兼并重组还是债务重组还是破产重整都要对被重组企业进行详细的信息调查。首先是对被重组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对财务报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依靠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科学的权威的全面的财务调查,不要过分地依赖被重组企业的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从而减少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同时通过对被重组企业进行市场调查、走访座谈,能够充分地、及时地获知被重组企业比较广泛的财务信息,如:走访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职工,倾听他们对近年来企业经营的情况的介绍,走访被重组企业相关的债权债务关联企业,核实被重组企业债务情况等,不仅要从被重组企业的近三年来的财务报表中来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存在的财务风险,还要对所反映的应付账款、流动负债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全面了解被重组企业的债务情况,确定合理的重组价格,从而使重组能够做到“物有所值”,甚至能够“物超所值”。

(二)加强债转股后的经营管理

企业通过债转股的重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后,要及时的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对被重组企业进行管理,完善被重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合理制定绩效考核,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要留住技术、管理及营销人才,留住核心员工,这样才能够保证债转股后企业能够按部就班的经营发展,在此基础上,不良资产处置企业还要加大对被重组企业的技术投入以及工艺、设备改造等,从而使 被重组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加强债转股后的经营管理上,还要从财务管理出发,构建起来被重组企业的风险预警体系,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有效防控重组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企业财务部门对不良资产处置的重组风险进行日常风险监测和定期综合预警,能够及时发现并并有效防范风险,将重组风险始终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对企业重组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而且风险预警系统能够针对不良资产重组的财务危机状况进行针对性控制,避免由于控制不利造成的企业财务损失,缩短风险的处理时间,保证企业财务运行步入正轨,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进行债转股后不良资产处置后的正常经营与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很多,在采用重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上,一定要有效的进行风险防控,特别是在价值风险和经营风险的防范管理上,要对被重组企业进行全方面的信息调查和了解,真实掌握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情况,做到知彼知己;而对于采用债转股重组的风险管理就要从对被重组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入手,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注入资金,盘活企业产能,大力进行科技投入与创新,从而使被重组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赵小红.浅谈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J].现代经济信息. 2010(09)

[2]田翠红.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2(23)

第2篇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 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

电力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也促使了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显著提高。然而,由于县级供电企业在风险管理意识层面比较薄弱和缺乏相关的财务管理人才,造成了县级供电企业在财务风险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解决。增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的主要地方,还可以保障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怎样增强财务风险管理是目前县级供电企业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作用

由于在县级供电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的风险管理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环节。财务风险管理涵盖了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识别、测量、评估、应对等一系列的重要活动。这些活动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完善了财务风险管理,县级供电企业才能够成为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经过成功的实行对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使得企业可以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与经营环境,为企业的良好经营绩效提供保证,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显然,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也可以为企业的文化供给良好的指导理论,提高员工的财务风险的认知,对供电企业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基于上述的几个方面,县级供电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完备,是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县级供电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循环、动态的过程,涵盖了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识别、测量、评估、对等一系列的重要活动。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重点有下面几个地方的不足:

(一)财务风险管理认知浅,思想落后

由于中国的电力行业不停革新,所以县级供电企业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也促使了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显著提高。然而,许多县级供电企业存在经营与管理思想落后,还是以往落后的管理理念。因为供电企业在中国市场属于垄断的企业,造成了供电企业的大部分负责人没有所谓的风险意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也没有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必须予以重视。

(二)企业内部财务混乱,责任不明了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难以掌控的制度的阻碍是供电企业的内部财务存在混乱不清楚,职能分工不清、资金管理与运用、利益分配等地方,主业与关联单位之间在管理方面,基层站所和县级公司之间,县级供电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都在管理和责任方面不清楚。这就影响资金运用效益非常低,资产方面损失十分严重,特别是主业与多经的管理方面不清楚最为严重。

(三)财务风险管理政策缺乏

长久以来,县级供电企业财务的管理政策不正规,没有实质表现,造成了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的缺乏。这就形成企业在编制和执行工程预计时不够精准,形成实行不到位存在很大的差别,尤其出现只报不执行的现象。更有企业在不顾及所辖电网未来的发展,盲目地增大投资金额,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财务风险也就不断增加。

(四)资产负债结构不良,债务包袱沉重

因为企业资金缺乏与管理滞后等多个方面的原因的影响,县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大多数都不理想。主要有3方面;一方面由于原材料、备品备件等存货积得太多,没有转换成钱,那么对先进的电力技术不能使用,已经淘汰存货没有办法应用;二方面是不顾及用户存在欠费的状况,企业外部债务必须要比对外债权小,如果负债经营压力大,资金周转就不灵;三方面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市场信用条件的约束,存在非常严重电费拖欠情况,所以企业的呆坏账损失风险就会变大。

三、增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办法

关于上面分析县级供电企业具有的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具体提出了以下几点加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当下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一)加强管理人员队伍的风险意识建设

在企业日常开展的文化教育与宣传活动中,应当把风险意识的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对供电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使得风险意识深入财务人员内心之中。与此同时,还要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相关培训,并且定期考核他们的学习成效,使他们可以充分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运营与管理的重要作用,明白企业在生产与经营的工作中有可能碰到的风险,但是必须对风险的防范存在自觉性。

(二)理清供电企业内部关系和权责

宏观上认清主业和多经企业的相互联系,对于业务管理实行正规化,第一要分清主业和多经在资产、机构、人员、业务区域的界线,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进行改革。第二调整主业与多经企业的业务联系,主要调整主业和多经企业的相关交易,形成良好的体制, 达到资源互通的效果、平等交易、优势互用。在购买设施、委托承包工程、咨询服务等项目中,必须严格遵照我国相关制度实行关联交易,让多经企业的能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也有保障。

(三)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县级供电企业应当建立和健全本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制定和完善各项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因为只有理顺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实现对于经济活动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控制。其中就包括基本业务程序控制制度、预算控制制度、授权控制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这将使得财务人员面对可预知的风险时有自己足够的应变和反应能力。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第4篇

【关键词】竞争加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完善;监督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和辨识

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在于:

1.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客观存在性;

2.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具有可变性,企业难以或不能准确对财务风险的程度进行确定,从而使企业有遭受损失的可能;

3.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包括资金的筹集、积累、运用和分配等,体现于多种财务关系中;

4.共存性,即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高风险项目收益高;

5.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存在将会刺激企业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制定并研究防范风险的相应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应变能力;

6.与负债经营有关,即财务风险是筹资决策带来的,是因借款而附增的风险。负债经营可以在企业生产经营较好的条件下提高企业的自有资金盈利率,但是它同时会让企业在经营状况恶化时损失更加严重,所以财务风险一定与负债相关,如果企业的经营资本全部来源于股东资本的话,就不会存在财务风险;

7.与流动资产有关,即由于企业的现金主要来源于应收账款收回、存货变现、销售实现和投资收回等,这些都已流动资产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在偿还债务时又必须使用现金,所以财务风险与流动资产密切相关。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1.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缺乏认识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普遍缺乏财务风险意识,并且很多都认为只要管理好企业的资金就不会有财务风险产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就一定会存在财务风险。

2.财务决策不严谨,科学性差,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财务风险的又一大诱因。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财务决策过程中都存在主观决策、经验决策的倾向,这不仅会导致严重的决策失误,还会强化财务风险。

3.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本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正常的资本机构类型,即用流动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购置,用自有资本来购置固定资产;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出现红字,说明自有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减少,财务危机出现;自有资本均亏损,同时负债也亏损一些等情况,即资不抵债,此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4.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变化不配套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法律环境、世界经济形势和政治环境的变化等,众多的外部因素影响下,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也会对企业形成某种巨大的、潜在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不能跟上企业的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一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危险。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均存在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财务机构设置上不合理、专业的业务人员不足或素质不高等问题。

5.存货结构不健全,周转率低

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占有相对大的比重,如果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低,这一定会导致资金积压于存货,使资金无法正常运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为此付出大量保管支出,同时还会使存货跌价,导致财务风险产生。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

1.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

只有大力宣传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使企业上下均树立起风险管理的理念,增强全体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激励企业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促使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2.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侧重点

首先,要对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对外投资风险、融资风险和收益风险及职业道德风险等进行分配。由于个人可能会因道德素质较低而造成职业犯罪,使企业蒙受损失,因此,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防范职业道德风险,重大事项必须集体决议,相容的岗位必须分离,稽核制度和岗位轮换,货币支付要多层次审批等,其次,要加强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训,以各种渠道和方式开展经常性教育,提高全体员工尤其是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3.优化财务结构

首先,必须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应当在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间明确一个较为合适的结构比例,将负债水平始终保持于合理的水平,不会超过负债自身的承受能力,其次,要优化资产的结构。关于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明确一个既能够降低风险又能够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并且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利润的资产水平;最后,要优化投资结构,确定投资回报和降低投资风险的角度,合理化投资布局。

4.结合实际制定适当风险策略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以后,企业应对产品质量下降、产品积压、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等风险信号形成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后,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降低风险的危害程度。对此,一般可以采用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等措施。

四、小结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就在于降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营损失,衡量并及时防范控制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资料:

第5篇

1、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近年有较大提高

(1)健全了信贷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施审贷分离制度。特别是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按照审、贷分离的要求将信贷调查与信贷审批、信贷业务与风险管理分设,使信贷业务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前、中、后台分开,职责明确,贷款审批实现了集体审批,初步建立垂直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

(2)建立了信贷授权制度。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和内部管理的目标,在信贷业务过程中普遍建立了一级法人信贷授权管理体制,在法定经营范围内对信贷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实行“分级管理、逐级有限授权”。

(3)实现了对客户的评级授信、统一授信制度。根据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指标、管理水平、经营团队及综合还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客户信用等级和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同时,依照有效控制风险的原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授信业务风险条线框架日趋规范。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贷前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贷前调查不全面、资料收集不全;轻易采用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欠核实,缺乏对假信息、报表的防范;存在由社会上不正常现象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对企业信誉调视程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借款人注册资金未到位或抽逃公司注册资金。有可能导致贷前调查报告流于形式,失去保证贷款安全性的意义。

(2)在贷时审查中存在的问题。贷款审批机制尚不完善,轻信信贷调查结论,对贷款主体的资质、信用、财产状况缺乏全面系统的审查,让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轻易获得贷款资格。

(3)在贷后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重贷前把关、轻贷后跟踪管理,重贷款营销、轻贷后检查;贷后检查时间、频率不规范,内容不适用,检查不到位;缺乏灵敏的风险预警处理机制。

(4)在客户评级授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客户分组不细,针对性不强;客户的评级授信额度与客户的实际需求或风险承受能力存在差距;客户评级授信的范围有待扩展;信息采集手段落后,难以从整体把握借款企业生产经营的动态情况,对授信资产的风险预警反应迟钝。

(5)在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对银行发展与信贷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过分片面地追求业务的发展壮大,不注重资产的质量与赢利水平。同时风险管理部门和营销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和管理盲区,在信贷业务授信工作方面实行换手操作,虽然使业务审批更趋审慎但效率明显降低,部分优质客户流失。

(6)人力资源配置与风险管理需求不匹配。集中表现为基层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人员数量偏少、素质偏低,工作效率不高,团队作用发挥不充分。这导致基层行在个贷业务管理上力不从心。

(7)在信息管理技术手段中存在的问题。信贷风险信息采集准确性、客观性亟待提升,电子化水平不高。目前基层行贷后管理仍停留于对要件是否齐备、要素是否齐全等形式检查,缺乏电子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支持,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客户财务状况变化等无法做到有效分析、全面跟踪监督和及时预警。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和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的相关规定,健全的风险管理理念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一致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其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相一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银行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而进行风险管理则是为了降低失败的概率及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确保银行实现更多的利润。

(2)全面性理念。即银行首先应确保其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一切风险,即所有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于新产品、新业务,银行应确保这些产品、业务在被引进之前就已经制定出适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

(3)独立性理念。即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之间要相对独立。独立性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清晰的职责划分是确保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

(4)权威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具有高度权威性,尽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确保其客观性和公正性。银行的风险管理势必要渗透到业务部门的运作中,因而很容易受到抵触,如果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强于业务部门的权威性,风险管理工作将难以顺利执行下去。必要的监督可以确保各个岗位职责的充分履行。

(5)互通性理念。银行应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在银行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即风险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各相关部门之间要保持信息的互通渠道。

2、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强化信贷风险内控管理机制。一是营造信贷风险管理的内控环境,在建立现代商业银行法人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真正法人治理机制的步伐,健全法人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制衡关系,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机制的建立提供基本条件。二是完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优化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加快配套制度的跟进。应根据上级行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和明确信贷风险管理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加强各部门各环节间的衔接与合作,不断提高信贷业务程序的流转效率和服务水平。应科学有效地整合业务流程,实现对风险管理流程的全面优化,加强前、中、后台管理配合,对信贷业务流程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三是健全客户统一综合授信制度。对客户的授信要做到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统一管理,本币业务与外币业务统一管理。要注意控制整体风险,同时加强授信知识培训,提高授信人员业务水平。

(2)综合治理不良资产,化解存量信贷风险。一是降低不良资产占比。从实际出发,继续通过以资抵贷、债务重组、法律诉讼、呆(坏)账核销及资产剥离等办法盘活不良资产存量,把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逐步压缩至可控的限度内。二是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在目前情况下,不良资产的处置仍显复杂,必须在观念、机制及手段上追求创新,以便高效化解不良资产处置的难题。此外,可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可在结合投资银行机构、充分利用二级市场吸引社会资本甚至外资收购不良资产方面开展更为广阔的尝试。三是积极推进企业改制,促进银行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督,积极参与企业的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企业原有财产进行彻底清查评估。对暂时困难但前景看好的企业,应适时帮助其摆脱资金困境,尽快实现扭亏为盈;对一些产品结构老化、资金利税率低下的企业则要控制信贷投入。

(3)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入。一是围绕重点企业及项目优化投向。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加强对相关产业和行业政策的研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对信用等级高、经营效益好、履约能力强和所属行业持续景气的客户找准投入点,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支持风险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企业,稳妥支持特色产业和行业,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二是关注行业风险,做好客户结构调整。目前国家仍把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要加强行业调查研究,紧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做到反应灵敏、分析全面和预测准确。

(4)强化对信贷风险管理环节的人力资源配置。一是要将人力资源向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倾斜,为信贷风险管理部门配备专业工作人员。注重员工的培训制度,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二是在业务拓展过程中要加强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带动新业务的发展,激发新的竞争活力,推动业务创新。要理顺条线管理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积极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提高信贷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5)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一是加快风险数据库建设,建立内部评级的数据基础。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数据是最重要的环节。加快风险数据库建设,建立内部评级的数据基础,是现阶段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的首要基础。二是加快建设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高素质的风险分析人员。要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手段,采用统一的信息化技术,对贷款实行全过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对信贷资产质量实施有力监测,降低信贷资产风险。

(6)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文化。美国、日本和韩国的经验表明,当文化与其他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时,将形成强大的经济竞争力,因此构建优良的信贷文化成为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和竞争中的现实抉择。一是应突出体现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对信贷风险的敏感性,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所有信贷人员的自觉行动中。二是培育团队精神要把其宗旨、内容、形式、载体等具体化。要在员工中树立敬业精神与大局观念,营造互信、协作的氛围,消除各自为战、缺乏沟通或配合所带来的弊端。三是建设信贷管理文化要着重建立与信贷文化的内涵与要求相统一的、科学的规章制度。要把文化中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等“软约束”融入硬性的规章制度中,增强全员防范信贷风险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考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0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

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外部来看,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在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差距。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第二,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第三,风险管理方法上的差距。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第四,风险管理体系上的差距。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第五,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任务及要求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监管法规是金融竞争中的“游戏规则”,银行风险管理只有与外部监管相适应,才有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第三,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随着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仍将继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按照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应努力做好五个方面的转变,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由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7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防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从发展到壮大,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市场中存在不少企业举步维艰的现象。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地进行资本运营,而这一切都需要强化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才能使企业在激流中站稳脚跟。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来源包括:因短期内不能履行财务义务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因未获得货款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项目在项目期内的现金流和折现率的通货膨胀风险、因在市场上投机或套期产生的衍生工具风险等。几种风险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强对企业的潜在影响。财务风险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不确定性、可转移性和可预期性。其中不确定性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包括发生与否不确定;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发生的状况不确定;发生的后果严重性程度不确定。

诱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疲软,风险意识淡薄。风险管理文化属于企业价值观层面,风险管理应被企业视为战略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然而疲软的风险管理文化下,员工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风险管理的作用,为财务风险的产生埋下伏笔。第二,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多是根据经验或是个人主观判断做出的,企业主的独断专权、刚愎自用,湮灭了不同人的意见,因而常常导致决策失误,从而产生财务风险。第三,外部宏观化境复杂多变,企业适应力不够。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有利的变化能为企业带来机遇,不利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使企业陷入威胁。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企业的管理层需要充分了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找出损失的来源。企业应通过正式的检查程序来全面分析风险和损失,以减少高风险的损失事件。评估企业财务风险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由于某个特定的财务风险项目的变化引起的潜在损失;第二部分是估计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现代企业应该建立财务评价体系,来合理规避风险。杜邦分析体系是现在很多企业常用的一种财务评价方法,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计算总资产净利率的“总资产”与“净利润”不匹配,没有区分金融负债与经营负债。

此外,实施财务风险管理存在以下障碍: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有时和企业目标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集体或个人之间的摩擦;二、企业高管的承诺并不充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需要来自高级管理层的支持,管理层的参与不足影响风险管理具体措施的有效下达;三、文化有时是不匹配的。财务风险管理面临改变过时的管理风格,这项动摇根基的改革可能招致巨大的阻力;四、统计分析的决策支持、工具和系统不太充分。在一个整体风险管理环境中,实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最终产品要求有效的统计和分析工具来支持,以便进行明智的决策。如果没有这些工具,就可能无法得到最优决策。

据上所述,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需结合以下两点建议。首先,企业应当注意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搭配。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结合方式从逻辑上可以分为四类:高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搭配;高经营风险与低财务风险搭配;低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搭配;低经营风险与低财务风险搭配。其中高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的搭配不符合债权人的要求。高经营风险和低财务风险的搭配、低经营风险和高财务风险的搭配方法是一种可以同时满足股东和债权人期望的现实搭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企业制定资本结构的战略性原则是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反向搭配。产品或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战略。其次,企业应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预测相结合的方法。现有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大都是利用一些财务敏感指标值来进行分析,企业需要注意辨别财物数据真伪。在信息时代,市场的复杂性使得企业面临的未来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很多信息难以量化。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应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这是因为量化分析并不能完全替代定性判断,通过经验判断和理性判断科学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现在常用定性分析方法有风险评估系图,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情景设计、敏感性分析、决策树法、计算机模拟等等。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1.建立财务风险自动预警体系,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企业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事态的发展形势进行监测,定量的测量财务风险临界点,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企业为防止现金过度使用可以通过定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当可用度超过警戒线则应向高层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来对一些财务敏感指标进行测量。一旦出现财务风险信号时,为防止风险损失的发生或尽量降低风险损失,应采取预防性控制或抑制性控制。

2.加强制度建设,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应构建起健全、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管理层在对某一方案进行决策之前,就应该考虑获得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为了保证意外风险发生时能有效地应对,通过对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客观分析,制定出应急的管理措施。对于已发生的风险,要统计分析结果,建立风险档案,及时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避免同类风险再次发生。形成有风险管理意识的经营文化和问责制。风险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增强管理层的前瞻性从而改善决策和形成更好的竞争姿态。

3.完善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内部控制是指为确保实现企业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可能阻碍实现企业目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它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产生于加强企业管理与监督的需要。内部控制可以应用于企业的方方面面,如货币资金的控制、销售与收款的控制、采购与付款的控制、成本费用的控制等。内部控制系统涉及企业财务、运营、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方面。完善内部控制是任何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内部控制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还可以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公司要完善内部控制就应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持续复核和管理。但内部控制的成本不得超过因风险降低而可能带来的收益。因此,具体的内部控制是否合适,会因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加强资产管理,提高企业营运能力

第8篇

关键词:资产组合理论;信贷组合;风险管理

一、引言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我国金融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重重挑战。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越来越高的风险,如不良贷款数额巨大、违约率增加、资产负债比例不理想等问题。因此,银行需要积极寻找降低风险和提高收益的方法。与证券经理人一样,银行必须通过积极买入和卖出可能的信用风险敞口,或者通过管理新业务和现有业务的更新来最大化贷款组合的风险调整回报。这就直接导致这一个现实:已被成功应用于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中的现资组合理论(modernportfolio theory,MPT)必定要被应用到信贷风险管理之中。范磊(2003)分析了现资组合理论在贷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指出了现资理论能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原因,并指出了运用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最后提出了MPT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胡利琴等(2009)基于组合理论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整合和资本配置问题,在考虑风险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整合和资本配置的一致性模型。

银行对不同信贷资产进行组合管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将MPT应用到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又有很多障碍。本文将分析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与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异同,“同”是MPT应用于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异”就是将MPT应用于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遇到的挑战。

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与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异同

(一)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与银行信贷组合管理的相同点

首先,资产性质相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研究的资产是证券,它是一种风险资产,投资组合的过程就是将证券组合,从而将单个证券的风险通过组合分散化。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资产是贷款,它也是一种风险资产,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将不同种类的贷款进行组合,进而减小系统风险。两者管理的资产性质都是风险资产,管理的过程就是将风险分散化。

其次,目的相同。依据证券投资组合管理,投资者无非是想寻找一个有效的资产组合使得自己的收益最大。一个有效的资产组合是指在预期收益率给定的情况下能使资产组合的风险最小或在风险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使资产组合的收益最大。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中,银行的目的也是使自身的收益最大化。如何选择信贷资产从而使其收益最大化就类似于建立一个“有效”的资产组合,分散持有风险资产无疑是在给定的预期收益率的情况下降低组合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银行管理者为了降低贷款的违约风险,倾向于持有分散的信贷组合。

(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与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不同点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早在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维茨就已经开始研究投资组合理论,而后又有很多学者对投资组合理论进行了扩充。夏普(1963)利用单指数模型衡量证券的风险特征,提出了单指数模型(又称为Sharp模型或市场模型),使马克维茨繁琐的计算大为简化。夏普、林特纳、莫辛及法玛进而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对证券价格、风险-收益关系和风险衡量做出了明晰的描述。托宾则进一步把投资组合理论推广运用于所有实际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分析上,形成了“资产选择理论”。可以看出,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证券。但是,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信贷资产,即贷款和其他信用资产。

第二,收益分布不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中,证券的收益是对称的,而且分布曲线也是服从正态分布,因而我们可以用收益的均值和标准差就可以刻画出分布函数。但是,在信贷组合中,贷款作为一种特殊的风险资产,它的收益和损失是不对称的,而且偏离程度也比较高,分布曲线的一端向下倾斜拉长形成扁平的“尾巴”(longtailed)(见图1)。信贷收益分布曲线具有这种特征是由于信用风险造成的。因为信贷组合的到期收益是固定并且有上限的(贷款利率一定),但是损失是变化的和没有下限的,甚至可能损失全部资产。这样,信贷组合的预期收益就由贷款的预期损失决定,而预期损失是由借款企业的预期违约概率和贷款的违约赔付率决定的。一般来说,具有较高信用级别的企业绝大部分是不会违约的,因此银行贷款的预期收益倾向于合同约定的到期收益。但是,一旦企业违约银行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违约的小概率事件以及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称造成了信贷组合收益分布的偏离。

第9篇

1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2004年COSO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拓展了内部控制,更有力、更广泛地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加宽泛的领域。它将内部控制框架纳人其中,公司不仅可以借助这个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来满足他们内部控制的需要,还可以借此转向一个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

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风险管理的定义是: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风险管理的内涵是:风险管理是一个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效果评价等,能够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实现结果的一种方式;它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人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渗透在风险管理组织日常活动中的过程,因此,风险管理过程应用于单位内部每个层次和部门,管理者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去考虑风险,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运行过程的角度看风险。

2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包括国有和私营两大部分。据统计,截止2006年,我国民营企业已超过380万家,他们创造了59.6%的国内生产总值,上缴利税及出口供货额分别占全国的48.2%和66.3%,提供了78%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它的经营发展状况,经济效益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探讨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就是要研究、分析、解决效益和发展中的层层障碍。

2.1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

一般企业都建立了内部规章制度,有的企业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规章的汇总,建立了企业规章制度就等于做好了内部控制。显然有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缺少科学的指导,而且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中存在种种问题。一些管理人员风险管理观念淡薄、重经营轻管理。有的甚至认为风险管理仅仅足公司高层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所以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机制,应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这方面的认识。

2.2企业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难以发挥作用,风险管理缺位

有些企业缺乏明确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在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一些企业机构设置不断变化,对分支机构的管理授权不清,责任不明;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内部审计部门和监事会的内部核查流于形式,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企业的会计管理十分薄弱,无法提供详细真实的会计信息;缺乏有效的资源调配和资金成本核算机制,各部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一旦发生风险,发生损失,则各部门或人员之间相互推诿,责任难以查明。

3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控制,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当今社会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其内部控制的执行也深受影响。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不可能脱离其赖以存在的环境及企业内外部各种风险因素,而须从环境及其风险的分析人手。

我国民营企业的投资决策、经营决定、销售策略、财务决策等都带有很强的主观臆断和盲目性。没有建立起规范的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机制。这给企业经营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风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我国各个行业,特别是生物医药、地产、电子科技等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不断涌现出很多出色的民营企业名嗓一时,然而经过几年之后又销声匿迹,不是破产就是被收购,这些企业都是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和风险控制机制。若巨人集团考虑到生物工程可能会遭受的风险,就不会将巨人大厦的资金来源孤注一掷于生物工程:若考虑了财务风险,“标王”秦池就不会将自己的身家都投人广告活动。大企业尚且如此,民营企业更经不起这样的投资风险。

国外对风险评估早已非常重视。战略管理中常用的“SWOT”分析法,就是风险分析的一种。企业应该对内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对外分析外界的机会和威胁,考虑自己的生存机遇。不仅企业在战略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进行“SWOT”分析,而且在企业日常的内部控制过程中也应该时时这样做,才能将内部控制目标达不成的风险降至最低。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一般须经历风险辨别、分析、管理、控制等过程。特别要注意的是,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风险最容易发生,因此企业应加强对环境改变时的事务管理。一个企业的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内控体系应该由三部分构成,即风险测评系统、风险控制系统和风险监管系统。

3.1风险测评系统

(1)岗位或环节风险测评。岗位或环节风险测评是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每一项业务或每一个工作流程中可能产生风险的可能性的预测。

(2)企业整体风险测评。资产是企业运行的载体。企业的整体风险最终可能通过资产体现出来,因此,对企业整体风险的测评,主要是对资产风险进行测评。资产风险测评的主要指标有;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赢利性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通过对以上指标的分析,确定企业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而采取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3.2风险控制系统

(1)经营业务风险控制系统。在企业内部形成以专家评审委员会为核心的业务管理体制。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企业经营业务的操作流程;负责项目立项、策划、创新业务的咨询和评审:负责拟上报项目材料的评审。规范运作、严格自律、提高经营水平。

(2)决策风险控制系统。完善一级法人制度为核心的授权分责制度,加强决策的集中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实行与个人责任密切联系的集体决策制度。防止个人独断专行;建立高级管理人员岗位定期轮换和重点岗位定期轮换的制度,保持决策体系的新鲜和活力。

(3)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实行统一的财务制度控制,统一核算准则和核算口径,防止“账外账”的存在;实行严格的权责发生制度,对会计账务处理,要实行明确的授权、收支审批制度;实行账务核对的安全控制。

3.3风险监控系统

一个企业的风险监控系统应由循序递进的四道防线构成。第一道防线为一线岗位监督管理防线。由各项业务工作人员自查自纠。第二道防线为专业监督管理防线。第三道防线是事后监督管理防线。第四道防线是稽核系统的监管防线。

民营企业要完善企业风险防范与管理的措施。首先企业应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业务活动主要有: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分析风险管理限额、评估新产品的风险、提供风险教育、与管理机构交涉等。具体来说,风险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风险管理部门应对公司所涉及的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运作风险和法律风险认真分析、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风险管理部门要确定每一项业务的风险控制标准,这种标准要能够反映该项业务的风险程度-并以此确定管理者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风险管理部门应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重新计算、调整各业务盈亏情况,并与会计记录核对。具体而言,企业应做到:

(1)要强化风险意识。企业内所有岗位特别是直接业务岗位,随时都可能发生风险。应经常开展风险教育,让风险因索和风险环节深入人心,消除风险盲点。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度建设要覆盖所有风险因素和风险环节,消除制度盲区。

(3)强化决策的科学性,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4)适时调整资产结构,加强资产流动性管理。降低交易费用,加强成本控制。加快公司自身积累,增强公司实力,逐步形成规模效益。

第10篇

(一)资金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我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一旦市场销售缩减,很难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资金运转。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二)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外,在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一)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与之相适应。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其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

(二)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使用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五)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六)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一)常规性策略具体如下:

(1)风险回避策略。这是考虑到风险事故存在的可能性较大时,主动放弃或改变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方法。通过回避风险,可以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完全彻底地消除某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而不仅仅是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然而,回避风险终究是一种消极控制风险的方法。采取风险回避的方法,最好在某一项经济活动尚未进行之前。为此,要放弃或改变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需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风险接受策略。也称风险自留,它是一种由企业自己承担风险事故所致损失的一种财务风险管理技术。其实质是将企业自身承受的风险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承受下来,并采用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企业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特定财务风险的关键变量并加以控制,以减少风险程度或减少不利事项的发生,使财务活动朝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它是一种积极、有效、合理的风险管理技术。

(3)风险防范策略。风险防范是在损失发生前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避免损失的产生。它是风险管理中最积极、最主动的风险处置方法。防范策略的实施,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制定适当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减少损失发生的概率。二是分析事故成因。对于同行企业所发生的风险损失进行分析研究,探寻事故成因,从起到戒鉴和警示作用。三是素质培训。教育与培训目的在于树立风险意识。

(4)风险转嫁策略。它是指企业将风险损失通过一定方式有意识地转移给与其有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承担,自己不承担。风险转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财产转嫁策略。这是将存在风险的财产转嫁给他人或其他群体,完全避开风险。即使有风险,也可以通过合同得到合理处理,避开责任及造成声誉上的损失。二是财务成果转嫁。这是将存在风险及其损失的财务成果进行转嫁的方式。

(二)创新性策略虽然传统的常规性财务风险管理策略能有效地处理风险,防范财务危机的出现。但有时还出现了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无法解决现行风险的问题。很明显,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也在呼唤新的管理策略。

(1)风险管理中整合风险管理理念的运用。企业的整合风险管理主要是从整个组织所有的业务范围出发,积极、超前和系统地理解、管理及交流风险,从整个组织的目标出发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它首先需要将组织在所有层面上的风险评估出来,然后集合所有这些层面上的结果以优化风险管理措施,并确定这些措施的优先次序。首先,风险是一个层级的概念。不同的风险具有不同的来源和不同的性质,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同。其二,风险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这些剥离至每一层的风险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可能会相互影响。因此,如果仅就一个因素而论风险,不能从一个综合、全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无法正确认识风险的全貌,也就无法从更本上有效控制风险。企业所面临的许多风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整体地、综合地、全面地认识风险和实施企业的风险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风险。

(2)总风险项目分割法与来源分割法。企业总风险按资产项目分割,可以使资产项目成为独立的风险评价主体,从而把与该资产项目有关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予以捆绑和锁定,并进行破产隔离处理,为企业进行融资创新奠定基础。因此,这些附着特定风险和特定收益的资产项目可以成为企业融资的依托,从而产生了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为项目投资者做出的以投资项目为导向、具有有限追索权或不具有追索权的融资安排称为项目融资。在项目融资方式下,贷款本息的偿还是以项目本身的净资产价值和未来现金流入作为保障的。它实际上把项目本身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组合捆绑,从企业整体风险中分割开来。企业总风险按照风险来源,可以分割为项目建设中的工程风险、经营中的原材料供应风险、产品的销售风险等。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可以把这些风险转嫁给不同的风险主体进行分担,这是项目融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管理创新。

(3)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期权为例。期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或手段,是因为期权头寸与企业需要套期保值的标的资产的损失可从期权头寸的收益中得到弥补,而标的资产的收益可以通过不执行期权而得到保留。风险与收益的非对称性使企业只承担有限的损失,而有可能获得无限的收益。但由于期权价格与标的资产价格并非线性相关,期权的价格除了受到标的资产价格的影响之外,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为套期保值所建立的组合头寸只是暂时处于无风险状态。因此套期保值头寸建立以后,还需要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不断地对其进行动态的调整。

第11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问题 改进建议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逐步放开,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但银行间差异化经营尚不明显,经营同质化较为严重。为争夺有限的“优质”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银行间不规范、不公平竞争时有发生,增大了银行自身的信贷风险。相比于国际成熟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控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控制风险手段和措施还有待完善。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是可能发生的损失和未来结果与预期期望的偏离。从风险的概念来阐释信贷风险,可以理解为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而引起的信贷资产损失或超额信贷收益的各种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承担适度风险的情况下实现信贷收益的最大化,并将风险始终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一种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进行有效决策的制度安排,依据其可能掌握的信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决策来管理信贷风险,实现预期经营目标,达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不同的商业银行因其风险承受能力、价值判断、组织体系的不同而对同一潜在风险因素有着不同的应对,即所谓的“风险偏好”。这决定着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风险定性和风险规避措施,也是设计信贷产品和确定信贷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贷风险更多发生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对自身经营、现金回流、偿债能力等情况十分清楚,而银行不能完全获取企业资料,对企业信用状况不十分了解,使银行处于信息不利地位。二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与客户营销部门人员信息不对称,客户营销人员经常与企业进行接触,更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但有时出于绩效考核和自身利益原因,营销人员会掩盖企业某些风险信息,而银行风险管理人员仅进行短期主观风险判断,后者明显处于信息不利地位。三是银行与民间借贷债权人、企业股东、前手贷款人相比,由于上述当事人各方出于利益考虑存在主观隐瞒、隐藏的动机,使得银行贷款的实际风险往往要大于在贷前审查阶段所洞悉到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制存在欠缺

商业银行为实现日常竞争战略目标,往往会制定较为激进的绩效考核指标。一方面,银行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为完成存贷款、贷款质量指标,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违规操作,利用手中职权采取借新还旧、以贷还息等手段压缩不良贷款规模,掩盖贷款真实风险;另一方面,某些银行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重存贷款规模、利润考核指标,而未对不良贷款责任处罚和追究做出明确规定。2005年,银监会就通过了《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要求商业银行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不尽职行为及违法违规问题。但在不良贷款发生时,银行部门、员工间相互推诿,无法明确归咎责任,往往仅对某一当事人进行问责,无法对不良贷款的所有当事人进行责任认定,且因客户营销人员对问题贷款有着信息优势,当企业出现风险苗头时,客户营销人员往往会跳槽,规避处罚。

(三)银行信贷资产投放行业、单一客户集中度较高

一般来说,当银行将信贷资产集中在单一行业或客户时,信贷风险会很大。近年来,虽然房地产市场受宏观调控和供需下降影响,在部分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出现了大幅波动,但相比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类信贷业务得到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偏好,信贷及类信贷业务金额大幅增长。单一平台融资类项目、单一地产项目、单一客户集团融资金额大、期限长,合计金额占银行信贷资产占比较高,区域、行业信贷风险突显,信贷资产投向较为集中。如果在将房地产、土地、基础设施在建工程等商业争行认为风险可控的涉房、涉地抵押类信贷业务考虑其中,则行业集中度会更高,潜在风险会更大。此外,由于各银行间信息流转渠道不畅通,银行对单一企业对外担保情况了解不够,多家银行贷款的担保方集中于单一集团公司,也同样存在着较大业务集中风险。

(四)信贷管理理念和业务操作需加强

商业银行通常是以存贷款规模、利润为考核导向的,但在信贷管理却存在责权利不对等、重贷轻管理等问题,使贷款“三查”工作流于形式。在贷前调查阶段,银行风险审批和业务营销人员往往能够进行认真的贷前调查,要求企业提供详尽的授信资料。而在贷中、贷后管理环节,基层银行存在贷款发放条件满足不到位、贷后管理要求未严格落实的情况,如未落实抵押登记手续先行全额放款、未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发放贷款、未及时归集贷款用途证明发票、未定期对借款企业进行现场检查等现象,增大了银行潜在的信贷风险。此外,贷款档案未及时归档归集信贷重要档案,如借据、合同、贷款通知函等,也给银行在贷款依法催收制造了困难。

三、改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企业非财务因素分析在贷款决策中的作用

银行应重视对贷款决策中非财务因素调查分析的力度,进行企业非财务因素的动态考察。财务指标分析主要是对借款人过往还款能力的定量分析,且企业向银行申请授信时,财务报表数据真实性还需考量。判断一个企业好坏,关键要看企业的领导水平、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非财务因素。一方面,银行要在贷前调查、审批过程中提高对于企业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行业环境、地理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分析,了解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同时,银行还需对企业组织形式、战略形态、核心竞争力、管理者能力、经营思想和作风、业界信誉等企业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企业的还款意愿。另一方面,银行在贷后管理中也要持续关注非财务因素释放的风险预警信息,注重收集、分析、监测非财务因素,掌握企业实际还贷能力和意愿。

(二)完善和强化银行不良资产绩效考核问责机制

一是全面推行信贷管理人员工资绩效延期支付制度,按照贷款发放、贷后风险预警、贷款收回的三个阶段分期发放,实行可变薪酬支付期限与风险持续时期相挂钩的有效机制,如果在规定期限内发生员工职责范围内的风险损失,银行有权按规定比例收回已发放的绩效薪酬,并止付未支付部分。二是采取切实有效的信贷风险问责机制,问责意见明确到人,问责范围明确到贷前调查、审批、放款、贷后管理、资产保全等各个环节,结合考虑贷款发放的背景、员工尽职程度、不良资产清收及最终损失情况等进行问责。三是加强员工离职管理,对离职员工进行信贷资产质量、工作履职等方面的离任稽核检查工作,要求离职员工签订协助进行信贷资管理承诺书,实行不良资产终身追究制。四是建议由监管部门倡导成立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员工问责沟通平台,杜绝对不良资产负有责任的员工在银行业间相互跳槽,逃避责任。

(三)进一步完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形成防风险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业务风险管理线。它是对应银行业务产品条线设置的,负责管理银行客户信用评级、授信额度核定、信贷业务审批、贷款条件落实与发放、组织和监督条线贷后管理、信贷资产质量分类、不良资产处置等工作,由总行垂直管理,向区域负责人和上级风险管理部门双线报告。

第二道防线是内控合规管理线。它负责信贷业务产品设计、流程设置、人员操作、合同签署等工作的合规性、合理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对业务操作风险进行持续监督检查,由总行垂直管理,向区域负责人和上级合规部门双线报告。

第三道防线是内部审计线。它负责对银行所有业务线、业务风险管理线的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负责对信贷风险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进行尽职检查,并对内控合规线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内部审计线直接向监事会下属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报告。内审部门线还可按需要设立区域审计中心,负责对区域内信贷业务进行适时的检查和监督。

此外,银行还可根据自身实际信贷风险特征,聘请行外会计事务所、风险评估机构对行内信贷风险体系、风险管理状况、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咨询类审计,以求更加客观地了解当前银行的自身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开展信贷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信贷业务管理流程

一是实行大型企业和集团客户集中管理与营销,由总行按名单制统一录入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既可以避免分支机构间相互无效竞争、防范客户多头授信,也可以缩短客户信息传递环节,提升风险管理专业度,提高业务审批效率。二是开展信贷审批人定期不定期资格认证制度,制定严格的准入条件和动态的资格考评机制,以提高信贷决策工作质量,逐步建立专业化强、经验丰富、客户独立的风险管理队伍。三是合理设置信贷审批权力制衡,实行信贷审批人与业务签批人双签模式,前者负责信贷业务专业性的审查和签批,后者负责业务的最终签批,只有两者都同意的情况下信贷业务才可办理,对超过一定额度的授信,必须经相应层级的信贷审计委员会讨论通过,实现个人审批与集体审议的有效结合。

(五)夯实信贷风险多维度管理,提升信贷集中度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信贷政策管理体系,形成以行业、区域、客户、产品风险管理政策四个基本维度的信贷政策,分别确定准入退出标准、信贷资源分配、风险管理内容和方法、信贷融资规模,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二是夯实信贷集中度风险数据管理基础,在客户准入阶段就按客户、关联企业、集团来识别行业、区域等敏感因素,并及时准确录入信贷管理系统,为识别、监测、度量信贷集中风险奠定基础。三是根据银行资本限额和信贷风险偏好,实行信贷集中限额管理,分别在产品、客户、行业、区域四个维度制定信贷规模限额,并按产品风险限额、客户风险限额、行业风险限额、区域风险限额递进管理。四是综合运用银团贷款、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增设分支机构、新兴行业产品创新等业务产品降低信贷集中风险。

(六)拓宽信贷风险信息来源渠道,建立风险预警触发机制

一是信贷风险审批人员、客户部门营销人员应定期、不定期深入企业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营业现金流、市场发展前景、财务管理状况等做出全面及时分析评价,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风险防范措施,防范信贷风险。二是加强银行业协会、金融同业协会间的相互交流,及时沟通风险信息,共同防范企业利用银行间的激烈竞争,大量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三是加强与财政、工商、税务、法院、纪检监察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高管、实际控制人的监督检查信息和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和判断,发现其中可能威胁到信贷资产安全的信息,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四是将上述收集到企业信息及银行在日常信贷管理中归集的资料信息,及时进行整理,按客户、关联企业建立银行客户综合信息数据库,为日后授信企业准入、审批、发放、贷后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提升信贷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七)加强信贷风险文化建设,培育良好信贷风险文化

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员工在长期工作实践中,遵守银行各项规章制度而自然形成的风险管理思维和行事方式,对员工行为具有强大约束作用,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经验和教训,培育良好的信贷风险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风险管理工具和信贷产品进行持续创新,建立集中风险管理体系,保持信贷审批、风险监督、稽核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激励优秀的风险人员。二是银行高管要始终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将把控风险与创造利润视为同等重要,制定全行信贷风险偏好,要求分支机构不能够偏离,提高执行力,推行问责制。三是规范员工行为和道德准则,制定严谨而详尽的规章制度,如“银行员工行为基本准则与规范”“员工违规违纪管理办法”“风险管理员工禁止行为规定”等,用制度约束人。四是坚持合规经营,维护信用秩序,强调对员工忠诚度和归属感的培养,加强内控控制措施以防范道德风险,用规范的制度和流程保护员工。

四、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改革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金融业衍生产品创新日益加速,加之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这些都给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和考验,必须予以面对。银行要不断拓展信贷风险预防范围,将所有信贷风险源纳入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当中,并结合自身信贷结构和经营特点,合理选取科学的内、外部风险指标和变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贷风险监督管理体系,切实提高银行应对各类信贷风险的能力,保证银行信贷业务的正常顺利开展。

(作者单位为渤海银行)

参考文献

[1] 刘晓玲.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时代金融,2015(10).

[2] 罗熹,惠平.商业银行合规概要2013[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3] 李雪寒.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J].时代农机,2015(8).

第12篇

一、风险管理内涵

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盈利水平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企业通过不断对外投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无数案例说明,对外投资的成败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是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16号――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中指出“风险管理,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在于帮助企业实现目标。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决定了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了解,审查并评价其适当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更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将内部审计的资源和成果与企业风险控制相结合。参与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分析

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风险从风险来源上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从企业控制能力方面分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从资金要素分可分为“技术风险与财务风险”;从市场因素上可分为“资金市场风险与商品市场风险”等。

(一)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

外部风险是指外部环境中对企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资源及市场变化;自然灾害及意外损失等。内部风险是指内部环境中对企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组织治理结构的缺陷;组织经营活动的特点;组织资产的性质以及资产管理的局限性;组织信息系统的故障或中断;组织人员的道德品质、业务素质未达到要求等。

(二)技术风险与财务风险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动更新,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企业对外投资的技术风险就是企业投资技术更新的风险。而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当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效益达不到预计要求、现金流动性差,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使企业面临财务上的风险。

(三)资金市场风险与商品市场风险

资金市场风险包括汇率、利率变化的影响。产品市场风险主要有消费者与用户消费嗜好或使用形式的变化、市场容量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对原产品市场的影响等。

三、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

(一)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的审查与评价

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基础,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前提。因此,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需要审查以下方面,以确定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

1.审查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健全性。企业必须根据规模大小、管理水平、风险程度以及生产经营的性质等方面的特点,在全体员工参与合作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风险管理负责人、一般专业管理人、非专业风险管理人和外部风险管理服务等规范化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该体系应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阶段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并通过健全的制度来明确相互之间的责、权、利,使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审查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程序的合理性。企业风险管理机构应当采用适当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程序,以确保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3.审查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存在及有效性。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对外投资风险、减少对外投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即通过对对外投资项目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提醒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措施。企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密切注意与对外投资项目相关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变化发展趋势,从对各因素变化的动态中分析、预测对外投资发生的风险,进行对外投资风险预警。

(二)对外投资风险识别的适当性及有效性的审查

对外投资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对外投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对外投资风险识别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重点关注组织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是否已得到充分、适当的确认。笔者认为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审查对外投资风险识别原则的合理性。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评估乃至风险控制的前提是进行对外投资风险识别和分析,对外投资风险识别是关键性的第一步。

2.审查对外投资风险识别方法的适当性。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管理人员应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并总结出对外投资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识别方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分析对外投资风险因素、风险的性质以及潜在后果。

(三)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及有效性的审查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对外投资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并重点关注对外投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对对外投资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两个要素。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风险评估的方法,并对管理层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管理层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审查,并重点考虑以下因素:已识别的对外投资风险的特征;相关历史数据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管理层进行对外投资风险评估的技术能力;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等。

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价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定性方法的采用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意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在风险难以量化、定量评价所需数据难以获取时,一般应采用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一般情况下会比定性方法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估结果。

(四)对外投资风险应对措施适当性和有效性的审查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对对外投资风险应对措施进行审查。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价风险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之后的剩余风险水平是否在组织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是否适合本组织的经营、管理特点;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等。

四、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的具体实务

(一)审阅企业有关文件资料,判断企业是否成立对外投资相关的风险管理机构,是否制订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审阅有关对外投资的会议记录和相关的会计资料,判断风险管理机构运行效果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制度落实执行情况。

(二)对对外投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的审计

通过审阅对外投资相关的规章制度、会计资料、现场询问有关人员、实地观察等,调查、了解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详细情况,并作出初步评价。

1.审查企业是否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对外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对外投资项目的分析与评价、对外投资的决策与执行、对外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对外投资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等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

2.审查企业对外投资授权批准的适当性。审批人是否按照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办理对外投资业务,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对外投资业务。

3.审查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控制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合规性审查,重点审查对外投资预算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单位发展战略要求和社会需要,对外投资建议书有无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研究人员的构成是否满足需要,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决策是否实行集体审议联签等;合理性审查,重点审查可研报告内容和深度是否满足对外投资建议书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项目审批机关投资决策及编制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是否明确回答对外投资项目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确定的对外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预期现金流量、投资效益、投资的安全性是否达到合理的精确度。

4.审查企业资产投出控制的有效性。重点审查:是否与合作单位签订合同,合同谈判我方是否两人以上参加;是否严格按照投资计划确定的项目进度、时间、金额和方式投出资产;提前或延迟投出资产、变更投资额、改变投资方式、中止投资等是否经决策机构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