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世界经济贸易

世界经济贸易

时间:2023-01-18 10:58: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世界经济贸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世界经济贸易

第1篇

私人消费保持稳定增长,非耐用品消费继续保持强劲势头。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的私人消费支出增长3.8%,高于2003年第四季度的3.2%。其中非耐用消费晶和服务支出大幅增长6.4%和4.3%。1月—3月,反映非耐用消费品支出的月度零售销售环比变化分别为0.9%,0.6%和1.8%。显示非耐用消费品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企业投资进一步扩张,工业生产增温。随着经济的复苏,2004年一季度,企业投资支出较上季度增长7.2%,其中设备和软件投资支出增加11.5%。工业生产除3月份受汽车业产值下降影响仅增长0.1%以外,1月—2月份,工业生产环比均上升0.7%,明显好于2003年12月零增长的情形;工业生产的继续回升也促进了设备利用率的提高,4月份设备利用率已经回升到76.9%,为经济复苏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企业对经济改善的信心增强,商业库存更是连续8个月增长。

通货紧缩压力基本消除,物价上涨有所加速。2004年以来,美国不含食品和能源项目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温和上扬,1月—4月份分别增长0.2%,0.2%,0.4%和0.3%。尽管3月—4月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速有加快迹象,但截至4月份,该指数按年率计算上升1.8%,位于美联储认为可以接受的1%—2%范围内,通货膨涨率仍处于有效控制之下,显示美国经济中存在的闲置产能,为经济在低通涨情况下持续扩张提供了条件。

就业市场明显改善。2004年以来,就业市场逐渐好转,截至5月8日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4周移动平均人数从上年年底的35.5万降至33.6万,为3年半以来的最低;3月、4月份美国新增就业岗位连续大幅增长,分别增长33.7万和28.8万,2004年前4个月,美国共新增就业岗位86.7万个,而上年同期只有19.5万个。

进出口贸易增长加快,贸易逆差扩大。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2758亿美元,比上年第四季度增长2.5%;进口4073亿美元,增长4.0%;贸易逆差1315亿美元,增长7.2%。出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供应增长10%,显示美元疲软和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外部需求增长;进口商品中,消费品进口894亿美元,增长2.4%。资本品进口798.5亿美元,增长2.3%。石油产品进口378.5亿美元,增长16.9%。进一步印证了美国需求增长,企业活动增温,以及石油价格上涨的现状。

(二)政策因素

继续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2004财年头7个月,美国联邦政府财政开支总共为1.35万亿美元,比上年度同期增加7.5%。5月1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总额达1700亿美元的企业减税法案,旨在刺激美国制造业复苏和能源生产。在布什向国会提交了2005年财政年度联邦政府预算案,呼吁国会将2001年和2003年推出的减税措施永久化。这意味着通过立法,永久性削减所得税、取消房地产遗产税以及下调股息税及资本利得税等税项。财政部官员多次表示减税措施若无法永久化将有损就业与增长,政府坚信减税政策有利于持续刺激经济增长,并最终会使财政收入增加。

美联储加息在即,但低利率政策余殷仍在。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从2004年3月份开始逐渐增大。美联储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的考虑日益明显,在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5月的声明中,关于美联储在改变刺激性货币政策问题上持有的“耐心”已经悄然消失。但考虑到加息对消费的削弱以及1994年升息过快导致资本市场动荡的教训等诸多问题,其在选择升息的时机和幅度上尤为谨慎,逐步有序地回复中性利率水平成为必然的选择。6月30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致投票赞同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25%。

日本经济持续复苏

在内需和出口强劲推动下,2004年以来日本经济继续保持回升势头。公司利润的增加以及股票市场的复苏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企业收益不断改善,投资大幅增加,居民收入下降逐渐终止。就业形势虽然仍很严峻,但失业率已呈下降趋势;通货紧缩虽有所缓解,但仍没有根除。2004年第一季度日本GDP比上一季度增长1.5%,折合成年率为6%,这是日本经济连续第八个季度出现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

个人投资增长,工业生产加速。2004年以来,日本企业实行重组等措施已经取得效果,企业收益得到改善,企业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普遍好转,促使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受出口增长的影响,企业开工率上升,由此带动投资增长。2004年1月、2月企业综合商业投资指数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和12.8%。1月、2月工业生产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9%和6.9%。

居民收入下降逐渐终止,个人消费有改善迹象。2004年第一季度消费者信心上升到3年来的最高点,家庭消费支出和零售额也出现小幅回升。经过季节调整后,一季度家庭消费开支上升了2.9%,这是自2003年7月份以来,家庭消费首次出现增长,个人消费增长1.0%;1月、2月份零售额也分别增长0.9%和1.8%。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失业率已趋于下降。2003年第

三、四季度的失业率分别为5.2%和5.1%,2004年1月、2月的失业率均为5.0%,3月更是降至4.7%,为3年来的最低点。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失业率已趋于下降。但由于日本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司削减人员开支等,日本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失业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国内企业物价略有增长,消费物价持续疲软,但通货紧缩局势没有完全消除。在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和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扬的推动下,企业物价略有增长。2004年1月—3月企业物价环比增长分别为0.1%、0.3%和0.2%。而农产品、海产品和电子、机械设备的价格走低。以日元计价的进口价格上涨,反映了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走势。

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日本经济复苏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出口的强劲增长,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增幅很大。2003年日本实际出口54万亿日元。2004年以来日本出口延续快速增长势头,1月—4月都以双位数字的速度在快速增长。估计2004年出口额将达到60万亿日元。

公司利润增长,破产企业数量减少,商业信心有所改善。根据公司季度财务报表显示,自2002年第三季度以来,日本公司利润已经连续6个季度增长。2003年财年日本企业整体当期利润增长9.7%,预计2004年财政年度的当期利润增幅可达到10.5%。企业破产数量大幅降低。2004年1月—3月,企业破产数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18.2%、20.3%和14.8%。商业景气也持续改善,特别是制造型大企业对2004年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二)宏观政策

财政政策。日本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实施“2003年经济和财政政策管理和体制改革的基本政策”。政府的体制改革初见成效,这可以从个人部门盈利改善中反映出来。另外,由于2004年财政年度预算和相关的法规已获通过,如税收改革法等,将会逐步予以实施,这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复苏。为支持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2003年日本政府运用超过20万亿日元买人美元和美元国债,以防止日元升值。而2004年1月、2月日本财务大臣宣布分别投入7.15万亿日元和3.34万亿日元干预汇市。

货币政策。目前日本央行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加大放松银根的力度,向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大量的流动性资金。2003年日本央行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多次上调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结算帐户上的余额上限;加大购买商业银行所持国债和股票的力度;直接购买中小企业以资产做抵押的商业票据,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2004年日本银行仍继续此政策走向不变。1月下旬,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结算帐户上的余额上限从32万亿日元调高到35万亿日元,以确保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

由于日本经济在2003年的表现,日本政府和各国际组织纷纷调高对日本2004年经济增长的预测。IMF预计2004年日本经济将继续稳步增长,增长率为3.4%。如果美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需求增长超过预期,日本公司盈利状况将继续改善,日本经济的增长有可能高于预期。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预测,2004年财政年度,日本实际GDP增长速度将在3.0%—3.2%之间。

欧元区经济缓慢攀升

在世界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欧洲经济一度徘徊不前,成为发达国家增长最弱的地区。2004年以来,欧元区经济继上年触底回升后,经济增长势头继续得以巩固。一季度欧元区经济比2003年四季度增长0.6%,比上年同期增长1.3%,已连续4个季度正增长,为2001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的强势表现,预计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0.3%-0.7%,而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可望进一步提高到0.4%—0.8%。

(一)主要经济指标

制造业复苏势头明显.由于新增资本货物订单增加,欧元区工业生产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回升,当年四季度比上年同期增加0.5%。2004年1月—3月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0.6%、1.0%和1.0%。欧盟统计局发表的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7个月上升,印证了欧元区制造业的复苏势头。

在工业生产增长、尤其是新增资本货物订单增加的带动下,欧元区固定资产投资2003年四季度止跌回升,2004年一季度虽然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四季度相比下降0.1%,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2%。

通胀水平保持在低位。进入2004年以来,欧元区通货膨胀率持续走低,连续三个月低于欧洲央行设定的“接近但低于2%”的目标(1月、2月、3月通胀率分别为1.9%、1.6%、1.7%)。通货膨胀的粘型下降使得欧元区居民2004年春季实际工资收入偏高。

私人消费增长加快,带动欧元区内部需求的增长。2004年一季度比上年四季度增长0.6%,创历史记录,拉动经济增长0.3%。在投资和私人消费增长的直接推动下,欧元区内部需求2003年四季度和2004年一季度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增长,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3%和1.0%。

贸易增长加快。在以美国为首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需求持续增长情况下,2004年以来欧元区出口增速加快,贸易顺差扩大。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04年1月—3月,欧元区出口和进口总额分别为2687亿欧元和2503亿欧元,同比分别增长4%和0%;实现贸易顺差183亿欧元,同比增长1.6倍,一季度出口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

自2003年三季度以来,欧元区投资需求开始复苏,特别是2004年5月1日欧盟东扩进一步加大欧元区的投资需求,为其经济复苏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自2001年以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逐年减少,但新人盟10国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明显增加,2003年达到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因欧盟东扩而在投资和经济增长方面带来的益处会为欧盟经济的自身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二)宏观经济政策

欧元区财政政策限制放宽,给欧元区各国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提供了灵活性和有效支持。1997年阿姆斯特丹欧洲理事会通过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希望通过对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严格控制来保持欧元稳定,从而确保欧元区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然而2001年以后,由于欧元区经济增长减速,各国为刺激经济而纷纷加大政府支出,德国和法国财政赤字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超标,按规定应分别被处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0.5%的巨额罚款。但2003年11月25日欧元区财政部长们却做出了对法、德两国不予制裁的决定,并放宽预算平衡期限,允许两国在2005年内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内。欧元区财政部长们的决定表明,欧元区希望在财政政策上表现出灵活性,以应对持续三年的经济衰退。受上述决定影响,欧元区各国进一步加大了以财政手段刺激经济政策的力度。

为刺激欧元区低迷的经济,自2001年以来,欧洲中央银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先后7次降息,至2003年6月初,欧洲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下调为现行的2%。这种低利率政策,对于欧元区经济维持增长发挥了很大作用。

加大劳动力市场结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欧元区经济承受困难的能力。欧元区失业率自2003年3月上升到8.8%以来,至2004年3月已连续13个月保持不变,未进宁步恶化,相对于2001年—2003年每况愈下的经济状况,欧元区劳动力市场的上述表现尚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费信心的恢复。

在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区内企业财务状况改善以及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驱动下,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增强。出口、投资和私人消费三大支柱的同时复苏将成为200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利好因素。据欧盟统计局预测,2004年欧元区出口有望比2003年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增长2.4%(2005年增长3.6%),私人消费有望增加2.6%(2005年增长3.4%)。但由于欧元坚挺以及内部需求增长势头仍然微弱,预计200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情况虽将好于上年,但增长幅度不会太大。欧盟委员会4月7日对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下调为1.7%。

亚洲经济增长最为活跃

亚洲(不包括日本)经济增长在2004年上半年达到10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东南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出口和内需强劲,就业状况进一步好转。2004年第一季度上述三国的经济同比增长分别达到7.5%;6.5%和了.6%。印尼和菲律宾一季度增长率也分别达到4.5%和6.4%。越南经济增长速度也很快,1月—5月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5.3%。得益于美日欧经济的复苏,特别是国际市场电子产品需求增大,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逐渐恢复了较快增长速度。2004年头两个月,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的出口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7%、19.6%和5.8%。新加坡的非石油类出口2月份猛增25.7%。同期亚洲区内贸易也非常活跃。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04年该地区平均经济增长率将从上年的5.7%上升到6.2%,为200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美林公司则预计2004年该地区实际增长率为8.4%。

未来几个月影响亚洲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中国、石油和美国利率。过去两年中国旺盛的进口需求一直是该地区许多国家经济的推动力量。强大的外部需求弥补了该地区许多国家因内需不足造成的经济疲弱。中国经济减速将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产生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支撑了其他邻国的经济复苏。国际能源机构预计油价上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大于发达国家,因为他们对石油依赖比重较高。东亚国家,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美国利率的提高使该地区筹措资金的成本上升,发达国家的投资可能出现回流。

需要关注的“三高”风险

(一)石油价格升高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损害。2004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节节上升,上半年石油价格已经从上年的平均每桶30美元上涨到40美元以上。6月初油价最高升至42美元,创出1983年以来的新高。油价上升将损害全球经济的增长。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会造成伤害。国际货币基金(IMF)报告指出,油价在一年内若上涨15美元,将直接减少世界经济增长1%。如果油价持续保持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高位,美国的经济增长将降低0.3个百分点。国际能源机构发表的报告指出,油价每上升10美元,全球经济增长将减少0.5个百分点。亚洲整体经济增长率下降0.8个百分点。欧元区12国所需的石油70%以上依赖进口,油价上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同时还给欧元区带来通胀压力,对于正处在经济复苏时期的欧元区来说,油价上涨也不是福音。随着油价的飞升,全球通胀压力正在增加。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也随之上涨。这些动向也会直接影响化工产品的价格。

第2篇

(一)《保障措施协定》内容分析

《保障措施协定》由序言、14个条款和1个附录组成。该协定第11条第1(a)款规定:“成员方不得对特定产品的进口,采取或寻求GATT第19条所规定的任何紧急措施,除非此类行动符合依照本协定的规定实施该条。”可见,保障协定已经成为实施保障措施的唯一合法依据。下面依次分析其实施的实体与程序等要件。

1.实施保障措施的实体要件。《保障措施协定》第2条第1款规定:“一成员(包括关税同盟)只有根据下列规定才能对一项产品采用保障措施,即已确定该产品正以大为增加的数量(较之国内生产的绝对增加或相对增加)输入其领土,并在此情况下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或严重损害的威胁。”由此可见,采取保障措施的要件包括进口增加、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或威胁、以及进口增加与产业损害的因果关系。兹分述如下:

(1)有关产品的进口数量大量增加:包括绝对数量的增加与相对数量的增加。所谓绝对增加,即产品进口绝对值的增长;相对增加是指尽管进口数量的绝对值未见增长,只要进口国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业生产的产品减少了,相对地也就增加了进口产品。

(2)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的威胁:此处国内产业应理解为一成员领土内进行经营的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生产者全体,或指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总产量占这些产品全部国内产量主要部分的生产者,其范围广于反倾销协定和补贴及反补贴协定中所规定的产业范围。

所谓严重损害系指对国内产业的情况有全面性的严重损害:而严重损害的威胁,系指对于损害的造成,有明显而立即的可能性(clearlyimminent)。主管机关在决定国内产业是否由于进口的增加而遭受严重损害或有遭受严重损害的威胁时,必须将对所有与产业的有关情况,并属于客观且可以量化(objectiveandquantifiable)的因素加以评估。

(3)因果关系:实施进口保障措施需证明有关产品增加与国内产业严重损害或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ausallink)。虽然其进口的增加不须为国内产业损害的主要原因,但其他造成损害的因素不得归因于进口增加。

2.保障协定的程序及其它规范

(1)案件的调查。保障程序的进行,通常系基于相关利益方的申请,并且必须经过调查,调查程序包括对利害关系方的通知、召开听证会、利害关系方提出证据、意见及辩论;主管机关应公布调查报告,记载裁决及时与法律争论作成的结论。

(2)临时措施。保障措施原则上必须在最终调查确定后方可实施,但有时情况紧急,若迟延将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害的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临时性的保障措施。其实施要件为:须初步裁定有明显证据显示进口增加;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采取增加关税税率的方式;适用期限应不超过200天。

(3)实施方式及程度。由于采取保障措施的条件主要在于成员方履行关税减让和取消数量限制义务而导致的国内产业的损害,因而保障措施最常用的方式应为实施数量限制或提高关税,不过,进口国亦有搭配实施关税配额者。

就实施保障措施的程度方面,保障措施以防止或救济严重损害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范围为限。若采取数量限制,不得减少进口数量使之低于最近三年期间平均进口水准。

(4)存续期间、延长适用与逐步自由化。乌拉圭回合制定保障措施协定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为保障措施设定落日期限,以减少一成员将保障措施用作延长国内夕阳产业存续期限的方式。任何保障措施适用期间不超过四年,经过延长不得超过八年(包括实施临时措施的期间、实施保障的最初期间、以及延长的期间)。

保障措施延长适用的前提是进口国主管机关认为有继续保障或救济严重损害的必要且产业正进行结构调整,且措施的延长不得较最初实施期间终止时有更大限制,而应继续放宽。

保障措施实施期间一年以上,应按固定时间间隔逐步自由化。若适用期间三年以上则应在实施的中期以前检查适用情况,在适当情况下撤销或加速自由化。

(5)通知、协商和补偿、报复。实施保障措施的成员方应对有关严重损害或威胁的调查过程、结论和实施或延长保障措施的决定通知保障委员会,各有关成员方应将临时性保障措施的协商结果及时经过保障委员会通知货物理事会。

提议实施或延长保障措施的成员应向对其有实质利益关系的有关产品的出口方提供事先磋商的充分机会,对受不利影响的成员方提供适当贸易补偿,以维持实质相等的关税减让水准及既有义务。若协商在三十日内无法就补偿事宜达成协议,则受影响的成员方在保障措施实行九十日内,在商品贸易理事会未表示不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暂停实质相等减让义务,进行报复。

(6)实施保障措施时,必须遵守不歧视的原则,保障协定第2条第2款规定:“保障措施的适用,应不问其产品的来源(irrespectiveofitssource)”,明确肯定保障措施实施的无歧视性,但作为例外保障协定允许进口成员方在特定情况下,以某种歧视性方式分配配额。

(二)农业特别保障条款

农业协定第5条即农产品“特别保障条款(specialsafeguardprovisions)”允许成员方在进口量超过某一触发水平(atriggerlevel),或进口价格低于一成员公布的触发价格的情况下,课征额外关税。该条款适用于已将非关税措施转换为等效关税的成员。

任何成员采取特别保障措施,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应尽可能预先即在采取此类行动后十日内通知农业委员会,凡成员采取此类行动应给予有关国家协商适用这些行动的条件的机会。

(三)纺织品及服装过渡性保障条款

为避免进口成员国某项纺织品及服装进口量增加造成产业严重损害或威胁,纺织品及服装协定(ATC)第6条允许成员国援用具有特定性、过渡性的保障机制(transitionalsafeguard)。

过渡性保障措施与GATT第19条及保障协定最大的不同之一在于实施对象的选择性。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第6条第4款规定:“依照本条例所采取的措施,应在成员对成员的基础上实施(onaMember-by-Memberrbasis)”,可见,过渡性保障措施是以歧视原则为指导的,它允许实施对象的选择,而在GATT第19条以及保障协定之下,保障措施的实施必须遵守不歧视原则。

实施过渡性保障措施的方式为限制进口数量,并且采取过渡性保障措施的成员,并无义务对受影响的国家进行补偿。

(四)服务业贸易总协定(GATS)紧急保障措施

GATS第10条第1款规定:“在不歧视原则下,应就紧急保障措施问题进行多边协商。此类协商结果应自WTO协定生效后三年内施行”。此项规定为将来制定的服务业紧急保障制度所设的唯一条件,保障措施必须基于不歧视原则行使。

在服务贸易的紧急保障机制尚未实施前,若发生成员的国内产业由于服务市场开放竞争的承诺而受到损害时,第10条第2项规定了替代紧急保障措施的暂时方式,其方式为准许成员方修改或撤销特定承诺。

二、我国入世后的应对措施

加入WTO在对我国经济带来重要利益的同时,亦会对我国的经济,特别是对我国的产业发展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其冲击不仅涉及面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而且影响程度很深,所以在遵循WTO自由贸易原则开放市场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保障制度这个合法武器为我国产业建立起“安全阀门”,确保经济安全,如何在WTO框架下,汲取美、欧等国家的法制实践,建构起我国的产业保障机制实属必要和紧迫。

(一)健全、完善进口救济的法源依据。《保障措施协定》没有针对每个成员规定具体的实施方式,这就需要各成员在不违反该协定的前提下,由各国国内法加以具体规定,我国应兼顾WTO规则和国家利益,加快我国的保障措施立法,以保护依循明确的实体及程序性规则保障我国的产业,这也是WTO透明度原则所要求的,具体来说其内容主要包括:严格的产业保护程序,如通知、调查、协商等步骤;科学的判断标准,确定国外产品对本国造成损害,需要有一定的标准才能作出判断,如损害认定的考虑因素等;明确执行机构,从国外产业保护实践看,产业保护主要负责部门是该国负责工业和贸易的部门,我国的产业保护机制应以综合经济部门如国家经贸委负责为主,由行业协会、海关、工商等参与配合。申请主体方面,除主管机关得主动调查外,行业协会、产业团体、地方政府均可向主管机关提出。

我国的保障措施立法要涵盖农业、服务业和纺织业等,加入WTO后,我国面对的将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农业,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受到严重挑战;而作为未来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服务业,我国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针对农业、服务业等产业,依循WTO的特别保障措施制订具体的部门产业保护办法实属必要和迫切。

另外,亦应规定相关的积极调整的补救措施,以协助国内产业在受到外来竞争时,能加速进行调整而恢复竞争力;同时建立进口监视系统,当发现进口有大量增加的情形时,经简单的程序和召开听证会,即可要求与出口国进行协商,这样就防患于未然,变被动为主动,相应地亦要建立起行业报告制度,以便主管机关及时掌握信息。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所谓行业协会,是指“某种产品的国内生产者总体,或其产量占该产品国内产量大部分的生产者团体”,按此定义,一国的行业数量成千上万,而不是我国与部门管理体系相连的为数有限的行业的概念。

保护措施协定规定,进口国只有在通过确定大量进口对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才能采取措施限制进口。实际上,单个或几个企业一般是不能提出这种申诉要求的,只有那些产量在该国国内同类行业的生产总量中占有重要比重的产业才有这种行为能力。事实上,要求政府采取保护措施的申诉,大都有国内企业的行业协会或代表提出。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在美国、欧共体及其他一较多使用贸易保护法律的国家中,申诉人绝大多数是行业协会或类似组织,仅此一点可看出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

在开放性市场经济中,行业组织在保护国内产业、支持国内企业增强国际竞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WTO所需的有关国内厂商受损的全面、详细、可靠的数据资料。显然,这种工作不可能由一个或几个厂商来完成,政府也不可能及时而详尽地关注每个行业的情况,并对有关行业的情况及时作出全面而详尽的调查。正是因为在这一问题上,单个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作用受到限制,行业组织才能够在各国使用保障条款保护本国产业的行动中起到发动者和提供证据者的重要作用。

(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进行产业的战略调整。保障协定第5条第1项规定,保障措施以防止或救济严重损害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范围为限。进口救济制度的目的在于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利用贸易保护措施提供本国产业一暂时的舒缓空间,加速本国产业的调整以提高其竞争能力,使其能与外国产业从事有力的竞争,进而促进其产业升级。对丧失竞争力的夕阳产业过多保护,将无法达成竞争力的维持或提升,将导致贸易及生产活动的扭曲,而使生产者增加其成本。依此,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速国内产业的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利益和竞争优势,创造我国产业竞争优势。

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是同世界性的改革开放浪潮,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融合在一起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通过结构的规律性调整和转移而实现的。在结构调整中,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体制和组织创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我国新一轮结构调整应当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通过“升级型”调整和“适应型”调整,我国经济获得一个时期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动力。遵照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大力发展我国的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彻底改造和重组,放弃对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保护、扶持,采取市场导向,尽快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的产业重组,做到优胜劣汰,提高竞争能力。

第3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国家经济;影响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形成,世界经济也向着多元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同时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也向着贸易环境的自由化、紧密化发展。

1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国际经济贸易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该从辩证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

1.1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了,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可谓是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世界加工厂的称号,可见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在吸引外资,推动跨国公司的发展等方面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带动了生产资料的流动,也使得我国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逐渐度过了寒冬期,这对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近年来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现象十分的明显,但是我国在加入国际经济贸易之后,国内的经济发展方式出现了很多的变化,尤其是很多多余的劳动力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好分配,各国之间的分工也不断细化,其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国际经济之间的联系。另外,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和科学技术的流通,也有效的吸引了外国的先进技术[1],对提高我国的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加强了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利于本国劳动力的分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2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从其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也可以看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破坏了本国的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但是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使我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十分严重,这就导致我国在招商引资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困难,而且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外商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也会异常的谨慎,从而影响着我国经济对外资的吸引力。另外,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中,市场中出现了很多的新型经济体,这对外商投资的吸引也构成了很大的竞争。第二,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使得各项科学技术逐渐应用到了各领域中,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物理阻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内的对外贸易。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但是我们也应该积极的面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改善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缓慢的趋势,将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中面对的压力尽量降低,从而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能力。

2国际经济贸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

2.1加强高新产业的发展速度

国际经济贸易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为了更好的将我国的经济与世界各国之间联系起来,就应该加强高新产业的发展速度,做好进口和出口之间的衔接,将我国经济在世界发展中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出来。另外,在国际经济贸易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该有效的引进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将这些技术与我国的经济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从而实现我国市场经济从根本上、飞跃式的发展,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2.2注重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从上述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可以看出,在我国经济贸易竞争中人才竞争、劳动力竞争是最为明显和突出的,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国家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就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注重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将人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提高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我国人才的竞争力,才能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逐渐消除各种不利的影响,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

2.3完善对外贸易的发展机制

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与此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打击,这也就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出现了很多的波动,这也体现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的现象,需要加强对对外贸易发展机制的完善,使得国内的企业能够从国际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然后据此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2]。另外,对外贸易发展机制的完善,还需要对我国国际贸易的法律体系进行完善,以此来促进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也使我国的企业能够在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法律的维护下,不断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自身发展战略的重建,从而制定出更加优质的、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方案,促进我国国内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所以政府和各企业要客观的看待这一问题,对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尤其要准确抓住消极影响的弊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人才结构的优化、对外贸易机制的完善,健全和落实国际贸易法等,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微博力量。作者简介:杜堂正,1993年生,男,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作者:杜堂正 单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第4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对外贸易;战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247

自上世纪90年代始,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深化发展,贸易、投资、金融日益趋向自由化,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几乎席卷了全球所有国家,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融入到全球化经济之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贸易自由化为基础,贸易自由化使各国更加有序的参与到国际贸易之中。我国加入WTO后,我国贸易自由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当前,我国在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在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过进程中,应竭力争取利益,规避风险,不断提升参与国际贸易的综合竞争实力,保证国际经贸的有序安全。在世界经济力量向发展中国家转变,在多边贸易体系自由化逐渐放缓,区域自由贸易快速发展,服务贸易飞速前进的趋势下,我国应顺应这一新形势的发展,调整与之相适宜的外贸战略,紧抓利益增长点,促进国家对外贸易综合实力的提升,推动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1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

1.1 世界经济力量向发展中国家倾斜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中美国、欧洲、日本占据主导,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世界经济格局形成了以美、日、欧为中心的“三足鼎立”状态,而21世纪后,这些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趋向低迷状态。而此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经济走向高速发展之势,2015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中国位居世界第二,GDP总量为10.3万亿,巴西位居第七,GDP总量为2.5亿万,印度、俄罗斯紧随其后为2.1万亿。相关研究表明,未来10年,新兴力量的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力量上将趋平。

1.2 多边贸易谈判放缓

现今,世界贸易已然进入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然而与此同时,保护贸易仍在存在,并与之相对立。针对这种情况,世贸组织进行多次多边贸易谈判,但因许多国家未能在一些问题上形成一致,使得多边贸易谈判始终陷于僵局。尽管如此,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仍在持续前行。当前,WTO将进一步就农业问题、服务贸易、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转让等问题做深入谈判,着力协调各国立场,努力寻求适宜的解决方法。

1.3 区域自由贸易快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后,步入经济转轨阶段的国家促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势头向好,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双边贸易谈判放缓,世界各国贸易以区域经济合作为主要途径,国际经贸自由化发展更加深入,国家经济贸易更加便捷。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自由化、一体化发展进程,世贸成员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上更加频繁,区域自由贸易更加活跃,且深入快速发展。

1.4 世界服务贸易蓬勃发展

现今,服务贸易俨然已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更是国境经贸中的最高利润增长点。在电信、通讯、保险等新型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都属于服务贸易中拥有较高附加值的部门,而位于领先地位的依然是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

2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2.1 转变出口贸易结构,更新出口贸易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外贸易战略伴随着国际经贸形势而不断调整,但一直以来,出口贸易仍为主要的对外贸易形式,且近年来经济贡献巨大。但当前的出口贸易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出口结构上,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足。对此,我国应适时转变对外出口结构,更新出口方式,着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与生产设备,有效提高出口产品品质,增强其在世界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2.2 大力发展战略性贸易

对于我国在世界市场中竞争力不强的产业,如钢铁、汽车等产业,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缺乏,主要技术依赖进口,而这些产业又是国家工业产业的重要支柱,对此,我国应对其给予大力保护与扶持。对此,国家应大力扶持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科研开发,构建科研成果转化部门,培育发展高科技产业。同时,国家制定适宜的科研补贴,为外贸产品的科研开发提供物质支持。

2.3 着力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

服务贸易是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整体水平滞后,竞争能力不强,对此,我国应着力推动新型服务型产业的发展。第一,政府为服务型产业发展营创良好外部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财物力的支持,着力改进传统服务产业发展基础,为服务贸易发展制定m宜的战略举措。打破垄断模式,提高服务业综合竞争能力,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立法,完善贸易管理机构。其二,优化服务质量,完善出口结构,着力提高传统服务业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劳动者素质。具体而言,电信行业应做好对外投资,推动跨国经营;保险投资咨询行业,优化出口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对行业进行兼并重组,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增强其服务管理水平。

2.4 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中

基于现如今经济一体化持续发展的大环境,我国应积极融入其中,以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对此,应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密切与港澳台的合作,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与繁荣;第二,立足现实,纵观世界大局,放眼未来,在世界格局中,在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背景下,找寻与我国关系友好且需求互补的合作对象。

3 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 发展趋势 对外贸易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全球化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同时也是各国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途径。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贸易发展自由化。因此,探讨、分析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需要充分认识到贸易自由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贡献,促进我国国家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一、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

(一)新兴经济力量发展迅速

世界经济中三个主要的力量是美国、日本、欧洲,这三个部分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3左右,进入21世纪后,其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发达经济体由于在最初经济发展阶段起点比较高,因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诸如,人口老龄化、经济空心化以及国内需求不足等,这些原因造成其经济一直处于低缓的状态,想要发展就需要外在因素刺激。但是,相对世界上其他的新兴力量,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相关统计研究表明,十年后,两者之间的经济力量将相对持平。

(二)多边贸易体系谈判进展缓慢

当代世界贸易已经逐渐朝着贸易自由化方向发展,但是同样还存在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对立的情况。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针对两者之间的问题组织了多次的贸易谈判,但是由于多方国家在很多问题上不能达到一致,致使贸易谈判一直处于僵局。虽然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一直处于僵局,但是贸易自由化、全球化并没有停止。目前,世界贸易组织仍就对服务贸易、技术转让、农业问题等问题组织谈判,进一步协调各个国家的立场,寻求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

(三)双边、区域自由贸易相对活跃

实现贸易自由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实行双边、区域经济合作。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主要从英国和法国签订的科博登条约开始。随着全球经济转型,近些年,在多边贸易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各国提高对外贸易合作的主要途径就成了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参与了双边区域经济组织,诸如,欧洲、亚太以及北美成立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组织、南美的安第斯共同市场等。

二、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也在不断加大。2011年时,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额居世界第一,进口额居世界第二。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下,我国应该制定符合国情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一)提高出口贸易结构和方式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对外贸易方式,并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出口贸易也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竞争力低、出口市场单一等。因此,国家需要对出口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将对外贸易从数量取胜转变为质量技术取胜;对技术密集型产品在税收上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等。

(二)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

我国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国家应该对其发展大力扶持。例如,我国钢铁、汽车以及造船等产业,这些产业目前发展较为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同时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进口。由于这类产业对国家完善整体工业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大对这类产业的保护。高技术产业是影响我国整体国民经济技术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该产业整体发展较为薄弱,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目前有些公司的整体竞争力较强。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该鼓励扶持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相关高校对高科技研究力度,同时建立高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大力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除此之外,还应该合理利用研发补贴政策,注重对研发条件的支持。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仅体现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水平和竞争力,而且还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呈整体滞后的情况,竞争力较低。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新兴生产型服务业,促进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提高服务产业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主要可以提高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加强人力、财力以及技术投入,制定服务贸易综合发展战略措施,为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打破相关领域的垄断模式,提高竞争力,并且逐步完善服务贸易立法以及贸易管理机构。二是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传统的服务业应该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劳动人员素质,促进自身服务能力的提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电信行业。电信行业主要的提升方式就是对外投资,实行跨国运营。二是保险、咨询服务等行业。这类行业在改善服务质量以及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时,主要应该结合国家政策,通过联合、兼并的模式进行行业重组,扩大自身发展规模,避免和禁止恶性竞争,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三是计算机以及信息服务行业。该行业应该充分挖掘出自身的发展优势,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服务水平。

(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

影响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以及充分考虑和分析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下国际产业结构以及发展趋势,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目前,我国应该对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利润的传统产业进行大力扶持,提升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笔者主要将其分为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体现在很多方面,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新兴经济力量发展迅速、多边贸易体系谈判进展缓慢以及双边、区域自由贸易相对活跃。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上存在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对外贸易质量。笔者提出,应该从四个方面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玉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发展研究,2013,01:19-23

[2]董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10:209-210

[3]汪晓红.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3,46:130-132

[4]邱王锦.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J].中国投资,2013,S2:20+15

第6篇

在人类文明史上发生的几次重大的技术工业革命,都是影响国际经济周期发生规律的重要因素。因为工业革命的到来,也促使了国际经济周期的历史性变动,这样的周期发展有五个阶段,首先是最早发生的机械时代,时机械技术应用到工业中的改革,后期有出现了蒸汽的动力使用,这促进了国际经济周期的转换,下一个周期的到来。在后来的岁月中有陆续的出现了新型的技术改革,应用于铁路的发展,逐渐的过度到电力能源和重型工业的发展时代,国际经济周期经历了新的转变改革。现代文明进程中出现的“福特”科技,到当下的信息技术,都是主要引导国际经济周期出现变动和改革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据定了各个国家的工业进步文明历史,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腾飞,也带动了人来的文明。

二、当前国际经济周期特征

目前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进步的科学技术体系作为坚强的支持后盾,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发展指导因素。国际经济发展趋势跟随国际经济周期改革而变化,在国际经济周期的波动趋势中,产生了对当下经济的巨大影响,根据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状态分析,以此来了解当前国际经济周期的特征,这是非常有利于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的有力依据。根据当下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本文理顺出当下的国际经济周期特征。

1.全球的经济互动增强,统一发展形势加快。伴随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商品和服务被传递在各个国家和城市之间。因为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很轻松的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海外的商品,在商品交换获得价值中,无形的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互通和发展,有效的增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严格执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努力的发展个国家之间经济的交流和沟通,是势在必行的时代要求。在不稳定的经济周期因素影响下,各个国家之间的商品流通和交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局面,但是最根本的都是体现了国际经济周期对全球经济互动的巨大影响,让各个国家之间进行了一次统一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国际经济交流。

2.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力增强。虽然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摸索发展的途径,但是避免不了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在各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中出现的不能预料和估测的事件,都会导致经济收益的波动,然而这样的浮动又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触动。在偶然性的波动发生过程中,都可能出现了政治措施实施而产生的影响,或者是有自然环境因素的触及,再者就是出现了一些经济政策上的调动,这几方面的原因都是整个世界经济受到的最有影响力的偶然性因素,是导致国际经济周期受到牵制的外力因素。

3.国家政策引导国际经济周期的提升意义。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都要遵循国家和社会政府的政策引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适应自己本身的国情发展要求,在以国家政策为主要指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世界贸易交流是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国家政策的规定范围之内,满足国民需求,进行自身的经济措施调节是非常必要的。社会经济的自主调节需要和国际经济发展宏观政策相互结合,这样的融会能够有效的提高市场的经济收益和发展。为了进行经济的持续收益发展目标,必须恶业结合国家政策提出的发展要求,进行整体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调控,能够有效的组织在国际经济周期影响下出现的经济发展波动,对国家本身的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往来的势态都很有带动作用。

三、国际经济周期研究新进展

在传统国际经济周期的分析方向上进行初步理顺,针对国际经济周期中存在的三个重要内容进行研究。首先是国际经济周期的同时效性,因为全球经济贸易的有效往来促进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有效发展的同时,国际经济周期也跟随这样的现状出现了广泛的深入影响,不再单一的国际经济周期影响因素中,增添了同时效的预测能力,虽然同时效对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力还存在浮动的可能,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全球经济的互动形式正在悄然袭来。其次就是会国际经济周期的传递方式,在世界经济交易过程中,各界的学术研究者针对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传递方式进行分析,发现通过经济周期的传递方式,能够引起国际经济周期的波动,是对世界经济交流有巨大影响的。新型的国际经济周期影响因素还有商品制造者对国际市场的期待,因为市场需求的影响力能够强烈的刺激国际经济周期的传递。国际经济周期在传递的过程中,导致了世界市场经济的波动,很大程度上也让市场和生产厂家也非常的注重经济发展的传递结果,传递结果很到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经济周期的变换和改革模式。

四、结语

第7篇

一、跨国经营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跨国经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初期的跨国经营主要体现在国际间的商品货物买卖以及与此相关的运输、保险和金融活动。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跨国经营在资本输出、输入、技术转让,专利授权等方面有了迅速的发展,跨国经营的范围也从单纯的商品交换领域扩大到工业生产、房地产投资、科技开发等各个领域。因此,从广义上说超越本国国界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均应称之为跨国经营。

近几十年间,跨国经营在世界各国有了迅速发展,其中以发达国家最为显著。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世界发展中的多国公司》统计,1987年世界上最大的429家跨国公司中,美国有216家、欧共体有119家、日本有53家。跨国公司在国家国际化经营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场市系义体主营会经社国以英国为例,在全部英国工业利润中近乎一半是通过国外业务获得的;日本是典型的依靠国际市场生存的国家,其主要生产资料如石油、煤炭、铁矿等近乎100是靠国外采购,产品也有近5O为外销,在促进本国经济国际化过程中日本跨国公司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据初步统计,目前跨国公司的总产值已占资本主义世界总产值的1/3,控制了5O的国际贸易、8O的工艺研制、3O的技术转让.其手公司、分公司的销售额相当于世界出口额的7O。由此看出,跨国公司在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发展也十分迅速.八十年代初期.发展中国家多国企业有963家,拥有国外分公司、子公司1964家,累计投资达100多亿美元。

企业跨国经营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使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配置更趋合理,使现代化大生产向更加专业化的分工方向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丰富了社会财富,同时也使经济发展日益超出民族、国家的限界.不仅在商品和货币流通领域,在生产、科研开发等领域国际化经营以及各国间的相互依赖也日渐加深,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之机发展壮大本国经济创造了条件。值得注意的倾向是,近几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跨国经营方式正在由传统的发达国家独资垄断向愈来愈多在境外采取各种形式的合资合作经营方向发展,从而使跨国经营的内涵得发展,也使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

二、我国肆国经曹的发晨和主要形式

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发展跨国经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外经济贸易交流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一,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带动了国内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交往活动已扩展到世界180多个国家,进出口规模也进一步扩大。199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选到l357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638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I7.4%,出口额达到7I9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9.6。个别地区和部门国际化经营比例更高,如广东省出口产值已占到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i/3,全国纺织品在国外实现的销售收入已占到该行业总产值的59。其二,利用外资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已达796亿美元,涉及到基础原材料、轻工、纺织、化工、建材、机械、电子,航空航天、汽车等各个领域,并向通讯、咨询、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扩展。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三资企业产值占本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或超过I/3。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经济纳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而且通过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扩大了原材料、产品市场,为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生产组织、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有显著提高。

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意识也日益增强,并逐步在国际范围内组合生产要素,如为解决宝山钢铁公司的原材料,由冶金部牵头国内几家相关企业共同投资开发的澳大利亚恰那铁矿等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改革和开放呼唤着中国跨国企业的出现,一些企业在几十年发展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跨国经营的雏形,如在香港的中国华润集团、中银集团等已发展成立足港澳,依托内地、面向世界营销的经营网络,成为集贸易、金融、实业为一体的跨国经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跨国经营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通过贸易往来进口所需材料、设备等,出口各种产品,以实现在国际市场进行采购、销售为目的的国际商品交换。这是我国跨国经营的主要形式。二是资本输。利用国外资金或与国外跨国公司合资在国内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也有吸引国外跨国企业在国内开设独资企业,通过外国资本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国际延伸。这一跨国经营方式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三是利用国内资金在海外投资。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售,或以国内资源短缺的行业为投资重点,组织国外生产返销国内,也有利用购买股票的方式实现对国外企业的控股。这种跨国经营方式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从上述三种跨国经营方式看,目前国内企业有意识地走国门大规模地组织生产要素跨国经营,尚需大力培育和发展。

三、进一步提高企业跨国经曹意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跨国企业

建立跨国经营体系不仅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外在要求首先,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缓慢助长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更加困难-其次,世界经济贸易区域集团化协作加强,如欧洲经济一体化,美、加经济贸易协定等区域性经济组织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排他性。为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发,调整跨国经营企业政策,寻求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国经营体系已迫在眉睫。

1.建立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跨国企

业。长期以来以满足内需为主的经济结构使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大都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生产和流通、国内和国外分割为不同部门、行业管理,人为地割断了商品生产的内在联系。根据国务院最近颁发的转换国营工业企业经营机制条例的精神,国家赋予了大中型生产、商业企业购销自主权(包括进出口经营权),使企业跨国经营成为可能。大型企业集团向跨国经营转换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可以拓宽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的市场,变他国资源、市场为企业所用。第二,可以避开贸易壁垒扩大产品销售。国际投资是国际贸易的延伸和发展,通过生产要素转移更易于实现价值。如,通过境外半成品加工,甚至利用当地资源及劳动力加工比单纯的成品出口在税收等方面可以享受该国(地)特别的优惠,第三,可以通过境外的企业直接了解信息及商业动态,也有利于培养一批通晓现代化企业管理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

搞好企业跨国经营,当前要克服_些认识上的偏差,尤其要处理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关系。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存在者我国是资金短缺的国家,大量向国外投资的时机不成熟的观点。应该看到,资本是以追求较高的收益为使用原则的,不能单纯考虑从是辕出还是辕入问题。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造就在国际竞争中发展的跨国企业,因此,积极制定鼓励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成为当务之急

2.优化对外经济贸易企业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扩大出口、增加进口是参与国际经济交流的主要方式,因此,适应跨国经营的需要对对外经济贸易企业进行优化是必要的。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对外经贸工作摆脱了由专业外贸、经贸公司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多层次的经营结构。但目前的企业规模和结构影响企业跨国经营进一步扩大。一是分工过细,经、贸各成体系,把本应是一体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人为分割。二是规模小,企业点多而广、实力不足,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所要求的规模竞争不相适应。以日本跨国企业综合商社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1982年3月,最大的9家综合商社占日本全部进口的60、出口的5O目前我国按行政区域设立、分工过细的企业组织形式、很难适应进一步扩大的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外贸、外经企业进行优化改组,通过股份制、集团化等方式组建工贸一体、经贸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使外贸企业成为集信息、服务、销售为一体的为生产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行业。

第8篇

[关键词] 世界经济 区域集团化 对策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利益相近的国家更是具有加强联合的要求。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的总趋势是一体化,但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一体化的具体实现方式呈现多样性。从现实来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总趋势下,大量存在的国际经济现象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它们日益取代国家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主体的状态及其过程,是对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概括。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技术与信息作为生产要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的输入和转出越来越多地建立在统一分工的基础上,构成一个过程的不同环节,使得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发展联系和彼此依赖进一步加深。在这种条件下,生产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迅速,而且进一步突破了民族的国家的界限,形成了生产力的国际化和生产的国际化,把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高度发展及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使世界经济趋于集团化。国际贸易远远超过过去,资本国际化急剧发展,私人投资、商业贷款迅速增长,国际债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贸易、资本和技术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际的不断发展加深了人们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加快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步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萌芽或准备阶段。19世纪中叶,即在1834年由北德、中德与南德等三个关税同盟联合起来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它可以说是经济史上最早开始的集团化的雏形。第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形成的阶段。二战后区域集团化进入其形成阶段,还在1944年9月,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就签订了建立关税联盟的协定,1946年三国又将关税联盟扩大为经济联盟。1949年1月前苏联、东欧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实现生产协作与专业化。1952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建立西欧共同市场。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展中国家也建立了一系列地区一体化组织。第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蓬勃兴起阶段。1960年以后的20多年间,国家、地区间的大多数经济联合发展较慢。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明显加快,原先建立的区域经济集团有的进行了调整或改组,范围上有所扩大,新的区域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国家。目前影响比较大、成果比较突出的三大区域经济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三大经济区域集团有可能形成鼎足对峙之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在广度与深度、外延与内涵方面有了新发展,突破了洲的限制,开始跨洲发展;自由贸易区成为建立经济区域集团比较流行的主要模式;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之间、其内部各参加国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其结构也是多层次的。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有着广阔前景,它是全球一体化大趋势在当今的表现形态之一,是通向全球一体化的一个历史阶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国际资本的扩张与渗透,推动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促进区内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跨国兼并引进了新的竞争机制,将给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建立区域集团不妨碍各国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的扩大,可以促进市场容量扩大,总体上是有利于促经济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增长。

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乃至各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第一、经济区域集团的形成,为各国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稳定,为各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第二、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集团将促进内部贸易增加,生产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促进科技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率。区域性集团经济贸易的增长将使世界经济贸易总量增长,这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机遇。第三、区域经济集团化将对国际资本、技术、商品和人才的流向产生重大的影响。集团化将促进生产要素在集团内部流动,并促进产业结构在地区内部跨国界流动。区域性经济集团化也促进了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加强联合科研,与此相适应,科技人才的流动在加快。第四、今后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将以发达国家为主,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混合组成,发达国家将作为资本、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产品的主要吸纳者,促进经济集团的发展。集团内的发展中国家如政策得当,将可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第一,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收益减少。第二,由于各个区域经济集团内各国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发达国家取得的利益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集团化可能使南北经济差距从总体上拉大。区域经济集团还会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地区上的分割,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原来的统一和合作关系,将使全球南南合作,难以取得进展。第三,任何一国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组织,都是以民族的部分让渡为代价的,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风险。

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和回避。这就需要我们对这种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既要认识到它的积极一面,又要认识到它的消极一面,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我国应顺势而动,抓住机遇,制定相应对策。第一、积极倡导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次区域经济集团。我国应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在国际上尤其是周边地区,寻找同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地区组成区域性、次区域性经济集团,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应在更广泛的空间进行分工与合作,我国海外企业也应注重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求得经营效率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增强。第三、积极参加APEC,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中有一多半的成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更多地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我国应利用同APEC中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充分发挥适用技术优势,在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及输出技术。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大容量的市场,中间技术领域有许多空隙,我们可以利用适当的中间技术和传统技术打入发达国家市场。第四、发展跨国公司,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跨国公司在国与国之间架起了联系的纽带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跨国公司不仅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所迫,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走向经济强国之列的必然。我国大企业的成长必须要有国家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序有效的市场竞争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曰痒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2]刘家骥:世界经济区域化浪潮.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第9篇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利益相近的国家更是具有加强联合的要求。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的总趋势是一体化,但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一体化的具体实现方式呈现多样性。从现实来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总趋势下,大量存在的国际经济现象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它们日益取代国家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主体的状态及其过程,是对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概括。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技术与信息作为生产要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的输入和转出越来越多地建立在统一分工的基础上,构成一个过程的不同环节,使得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发展联系和彼此依赖进一步加深。在这种条件下,生产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迅速,而且进一步突破了民族的国家的界限,形成了生产力的国际化和生产的国际化,把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高度发展及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使世界经济趋于集团化。国际贸易远远超过过去,资本国际化急剧发展,私人投资、商业贷款迅速增长,国际债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贸易、资本和技术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际的不断发展加深了人们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加快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步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萌芽或准备阶段。19世纪中叶,即在1834年由北德、中德与南德等三个关税同盟联合起来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它可以说是经济史上最早开始的集团化的雏形。第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形成的阶段。二战后区域集团化进入其形成阶段,还在1944年9月,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就签订了建立关税联盟的协定,1946年三国又将关税联盟扩大为经济联盟。1949年1月前苏联、东欧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实现生产协作与专业化。1952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建立西欧共同市场。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展中国家也建立了一系列地区一体化组织。第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蓬勃兴起阶段。1960年以后的20多年间,国家、地区间的大多数经济联合发展较慢。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明显加快,原先建立的区域经济集团有的进行了调整或改组,范围上有所扩大,新的区域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国家。目前影响比较大、成果比较突出的三大区域经济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三大经济区域集团有可能形成鼎足对峙之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在广度与深度、外延与内涵方面有了新发展,突破了洲的限制,开始跨洲发展;自由贸易区成为建立经济区域集团比较流行的主要模式;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之间、其内部各参加国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其结构也是多层次的。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有着广阔前景,它是全球一体化大趋势在当今的表现形态之一,是通向全球一体化的一个历史阶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国际资本的扩张与渗透,推动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促进区内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跨国兼并引进了新的竞争机制,将给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建立区域集团不妨碍各国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的扩大,可以促进市场容量扩大,总体上是有利于促经济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增长。

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乃至各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第一、经济区域集团的形成,为各国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稳定,为各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第二、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集团将促进内部贸易增加,生产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促进科技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率。区域性集团经济贸易的增长将使世界经济贸易总量增长,这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机遇。第三、区域经济集团化将对国际资本、技术、商品和人才的流向产生重大的影响。集团化将促进生产要素在集团内部流动,并促进产业结构在地区内部跨国界流动。区域性经济集团化也促进了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加强联合科研,与此相适应,科技人才的流动在加快。第四、今后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将以发达国家为主,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混合组成,发达国家将作为资本、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产品的主要吸纳者,促进经济集团的发展。集团内的发展中国家如政策得当,将可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第一,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收益减少。第二,由于各个区域经济集团内各国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发达国家取得的利益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集团化可能使南北经济差距从总体上拉大。区域经济集团还会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地区上的分割,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原来的统一和合作关系,将使全球南南合作,难以取得进展。第三,任何一国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组织,都是以民族的部分让渡为代价的,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风险。

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和回避。这就需要我们对这种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既要认识到它的积极一面,又要认识到它的消极一面,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我国应顺势而动,抓住机遇,制定相应对策。第一、积极倡导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次区域经济集团。我国应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在国际上尤其是周边地区,寻找同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地区组成区域性、次区域性经济集团,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应在更广泛的空间进行分工与合作,我国海外企业也应注重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求得经营效率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增强。第三、积极参加APEC,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中有一多半的成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更多地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我国应利用同APEC中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充分发挥适用技术优势,在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及输出技术。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大容量的市场,中间技术领域有许多空隙,我们可以利用适当的中间技术和传统技术打入发达国家市场。第四、发展跨国公司,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跨国公司在国与国之间架起了联系的纽带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跨国公司不仅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所迫,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走向经济强国之列的必然。我国大企业的成长必须要有国家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序有效的市场竞争制度。

第10篇

【关键词】对外贸易 经济

前言: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

一、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综述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最早通道,是中外各国、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及随后匈奴威胁的解除,使丝绸之路得以畅通,并成为中国对外陆路贸易的最主要渠道。

现如今,当代闻名于世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的对外贸易方针政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正积极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为实现有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而努力。

二、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有利的,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2.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3.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力量;4.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加快;5.我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6.出口加工区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7.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长,占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出口增长主要因素。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中国应制定相应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来应对挑战。

(一)出口商品战略。我国一直推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对中国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战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出口导向部门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与国内经济联系少,对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这种对外贸易实质是一种粗放式增长的对外贸易,很难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基于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通过深化市场改革,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实现对外贸易的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

(二)以质取胜战略。这一战略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针对我国出口贸易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这一战略下我国提出了三项以质取胜的措施:一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出口质量的意识;二是国家名牌,创立出口商品。名牌产品是企业的形象,是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证,我国正是缺乏名牌产品,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应致力于培育国家名牌;三是重视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完善质量认证体系。推广和使用国际标准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突破国外技术性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

(三)科技兴贸战略。为加快我国有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又提出了科技兴贸战略,是中国对外经贸新发展的重要战略,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和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四、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贸易摩擦主要表现在与发达国家的问题上

(一)与美的贸易摩擦。长期以来,中国与美国贸易关系保持比较平稳和良好的发展,同时双方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 美国对我国贸易政策是中美贸易摩擦产生和加剧进行的导因,其政策及特点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诸多领域,比如知识产权、市场准入、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农产品贸易与纺织品贸易问题等方面都可以得到鲜明体现。

(二)与欧盟的贸易摩擦。目前,许多欧盟国家的产品和贸易结构与中国存在较大的竞争性,这种竞争性虽然鉴于品牌和技术层次的不同,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错位竞争特征,但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和品牌建设水平的梯度升级,这种错位竞争的空间逐渐缩小,客观上导致中欧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三)与日本的贸易摩擦。随着中国对日本出后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两国的贸易摩擦问题也越来明显。日本对我国采取的形式多样,包括技术壁垒、反倾销、卫生检疫标准、环保标准、保障条款等,以此来阻止中国产品出口到日本。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史、发展战略、对外贸易关系以及贸易摩擦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道路崎岖坎坷。对此,我国应该加强教育与宣传,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增强我国的经济竞争力,更好的参与国际贸易。同时,我们也要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来应对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来维护我国的利益。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外贸竞争力 贸易竞争力指数 产业内贸易指数 德国经验 启示

一、德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出口贸易规模的变化

德国是世界贸易强国,多年来出口贸易额稳居世界第一位,显示出较强的外贸竞争力。2001-2008年期间,德国出口贸易额逐年稳步上升,2001年出口贸易额为5714亿美元,2008年增长到14661亿美元,八年间增长了1.57倍。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放缓,世界贸易规模缩小,德国对外贸易出现了负增长,总规模有所下降,其外贸总额为20673.4亿美元,较上年减少21.6%,其中出口贸易额11279.4亿美元,较上年减少22.2%,但仍然居世界第二位,而且保持了贸易顺差。

(二)出口贸易商品的结构

外贸商品结构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体现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水平。德国科技实力强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制成品占其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比重,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又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如机器设备、汽车、电机和电气产品、光学仪器、药品、有机化学品等,这些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贸易商品的地理流向

1.国别流向

近十年来,德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国相对比较固定,主要是经合组织和欧盟成员国,德国每年出口到前十大贸易伙伴国的货物金额大致占其出口贸易总额的60%。2009年,德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同时,中国加大了从德国的进口,因此,当年中国一跃成为德国第出口贸易伙伴国。从贸易差额来看,德国每年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法国、美国、英国、奥地利、西班牙、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家,贸易逆差主要来自中国、日本、爱尔兰、荷兰、利比亚等国家。

2.区域贸易组织流向

从德国与世界主要区域性贸易组织贸易情况看,德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是经合组织、欧盟27国、亚欧会议成员,这三个贸易组织每年从德国进口货物占德国当年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比重;其次是亚太经合组织、中东欧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最后是中东15国、石油输出国组织、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拉美一体化协会等。

二、德国外贸竞争力水平分析

外贸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地区通过对外贸易活动所反映的竞争力,是一国或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扩张市场份额并依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它直接表现为一国或地区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大小及其增长能力。因此,分析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发展情况,就可大致知道该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水平。

(一)商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商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出口商品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大小,也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强弱。2001-2008年,德国出口商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年均达9.5%,尤其是2003-2008年期间德国出口贸易额和商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均居世界首位,德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TCI),又称为贸易专门化指数,是指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2007-2009年,德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学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塑料、橡胶等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在0.20以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是该类产品的净出口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贸易竞争力指数是负数,国际竞争力较弱,是该类产品的净进口国;初级产品(食品、饮料、烟草)贸易竞争力指数接近于0,进出口保持基本平衡。

(三)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既出口又进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现象。产业内贸易水映了外贸竞争力的高低,产业内贸易指数是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常用指标。该指数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指数越大,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2007-2009年,德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学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塑料、橡胶)、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初级产品(食品、饮料、烟草)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都在0.62以上,尤其是初级产品(食品、饮料、烟草)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接近最大值1,显示出德国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外贸综合竞争力较强,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较深。

三、德国提升外贸竞争力的成功经验

德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发展,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一)构建贸易促进体系。确保外贸向前发展

为了让企业在世界范围内都能得到良好的商务信息服务,促进外贸向前发展,德国政府建立了一个贸易促进体系,该体系由三大支柱机构组成。一是外贸信息局。主要为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提供关于地址、经济数据、实际操作建议和市场分析等信息。二是德国驻外使馆商务代表处。它负责了解驻在国经济贸易情况,为有意与驻在国开展经贸业务的德国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三是海外商会。德国工商大会在海外设立海外商会,为德国企业从事国外业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服务包括:产品咨询、市场和经济分析、商务咨询、项目咨询和跟踪,法律和关税咨询等。

(二)扶植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德国鼓励大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对大企业收买、兼并小企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尤其注意扶植化学、钢铁、电气、汽车和航空、石油加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的企业集团和大财团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为了有效推动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德国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包括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和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健全法律制度,保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实施;提供全面的资金援助,改善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资本环境;创建先进的技术支持体系,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科技进步和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

(三)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拓

展国外市场空间

德国积极参加区域性经济贸易合作,尤其热心推动欧盟向更高层次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积极扩大亚欧经贸合,通过与国外贸易伙伴签订经贸合作协议,确保对外经贸平稳增长,巩固和加强其在世界经贸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发展国内经济的需要,德国极力营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德国这种开放的、公平的、竞争的国内经济环境为德国企业的茁壮成长创造了条件。德国企业尤其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在国家贸易促进体系的推动下,纷纷走上了国际贸易的路途,它们凭借强大的政策支持,以坚实的企业实力为基础,以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为利器,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要位置。

(四)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德国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国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心中。这种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商品生产,优良的品质为德国商品增强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德国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文化整合,文化整合的直接效果就是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扫清了文化冲突的障碍;再次,德国企业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努力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这为企业加强自身实力,迎接外部激烈的竞争创造了条件;最后,企业员工具有很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括家庭责任、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为企业员工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家庭、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结论及经验启示

近十年来,德国对外贸易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商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德国目前是世界第二贸易强国,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二位,出口贸易额长期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各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微笑曲线两端,贸易创造效应突出,确保了对外贸易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德国劳动力成本较高,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贸易发展成就,这证明他们提升外贸竞争力的政策与措施是十分成功的。我国目前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位,出口贸易额居世界前二位,增长速度较快,但这种增长是粗放式增长,主要建立在商品出口数量扩张基础之上,竞争力相对较弱。德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有效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我国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有效提升外贸竞争力水平,加快走向世界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进一步完善贸易促进体系,确保外贸平稳持续增长

发挥政府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各种贸易促进体系,尽快构建政府机构、行业商会和公司企业三位一体的经济贸易信息服务体系,完善税务、金融、保险、物流、海关等政策保障体系,营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宽松的竞争环境,为企业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提供政策和信息支持,确保我国对外贸易平稳持续增长。

(二)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品牌经营和售后服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企业目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品牌经营意识不浓,售后服务不尽人意,在产品价值链分工中处于微笑曲线低端,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此外,我国面临着尽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以及有效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所处的诸多困境。为此,我国应建立各种层级的技术创新基金,促进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全面推行国际质量认证体系,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建立产品品牌培植平台,促使企业强化品牌经营理念;调整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三)大力开展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加大区域间的经贸合作是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渠道。我国要主动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尽力参加各种区域经济贸易组织,积极探讨建立新的区域经济贸易组织,签订双边或多边经济贸易协议,与各类经贸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四)鼓励大型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好国外资源

我国要想在国际市场中与发达国家竞争,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着力培植一批大型外向型企业集团,逐步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事实上,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工业生产能力逐年提高,大量产品需要出口国外;同时,我国对矿产、石油、天然气、原材料等资源性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每年要从国外大量进口,才能弥补需求缺口。因此,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开展跨国经营,大力拓展国外市场,有效利用国外资源,进而提升我国外贸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本文是广西教育厅2008年度科研立项项目(合同编号200802LX247)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丁平、徐松:德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经济前沿》2007年第6期。

第12篇

差距与转变

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发展成为一个对外经贸大国,但是还算不上一个对外经贸强国。在新的世纪里,我国的目标应当是从一个对外经贸大国发展成为对外经贸强国。但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现时还有许多差距。

我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小。1999年排在世界货物贸易前6位的国家,其出口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美国12.4%、德国9.6%、日本7.5%、法国5.3%、英国4.8%、加拿大4.2%,而我国仅为3.5%。排在世界服务贸易前6位的国家,其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分别为:美国18.8%、英国7.6%、法国5.9%、德国5.7%、意大利4.8%、日本4.5%,而我国仅为2.0%。

从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结构看,我国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偏低。美国的机械设备出口在其全部货物出口中所占比重约为52%、德国51%、日本69%、法国43%、英国48%、意大利39%。我国机电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不到40%,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品。此外,我国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比,也比上述国家低得多。

从资本流动情况看,我国外资流入与对外投资均小于居世界贸易前列的国家。1999年流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2755亿美元,美国对外直接投资1509亿美元;流入英国外资821亿美元,英国对外直接投资1992亿美元;流入德国外资268亿美元,德国对外直接投资505亿美元;流入法国外资391亿美元,法国对外直接投资1079亿美元;流入荷兰外资337亿美元,荷兰对外直接投资458亿美元。而中国人均利用外资规模同上述国家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从贸易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看,我国与居于世界贸易前列的国家相比,还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的经济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这些国家的关税税率都比较低,非关税措施相对透明和稳定,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本国企业受国家政策保护比较少,存亡成败主要取决于自身竞争能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套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企业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

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排位落后世界水平。从国内产业发展、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服务、基础建设状况、企业管理水平、科学与技术实力、人口素质等指标所反映的综合竞争力看,目前居于世界贸易前列的国家,其排位也都居于世界前列。而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目前仅居于世界第29位,单项排位我国际化程度排第20位、金融服务水平排第42位、基础建设状况排第40位、企业管理水平排第30位、科学技术实力排第13位、人口素质排第24位,总的看来都比较落后。

近几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慢,除亚洲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影响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迄今为止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从当前和今后发展趋势看,这样一种粗放型、数量扩张型的增长不可能长久维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是新形势下外经贸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首先,国际间经济贸易竞争日益激烈,以廉价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增长更多地受到市场规模限制。在过去若干年中,我国许多出口产品成为众矢之的,遭遇到激烈竞争和反倾销威胁。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价值,才有可能保持和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份额。其次,我国沿海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和其它要素成本低廉优势正在递减,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和资源性商品出口增长的潜力已经有限。只有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培植新的竞争优势,增加出口商品中的技术、服务含量,才能保持和强化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势头。第三,我国外经贸主体结构不够合理,国有外贸企业竞争乏力,除外商投资企业外的其他非国有企业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只有大力推进外经贸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轨,才能优化经营主体结构,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竞争的积极性。第四,粗放型外贸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而且今后将日益受到国际贸易中环保要求的制约。只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多地“走出去”利用国际资源,才能缓解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等的矛盾,实现外经贸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告别短缺经济阶段,外贸的地位、作用已不仅仅是出口创汇。进出口增长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相协调,使国民收入实现最大化。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进出口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外贸宏观调控和管理必须以保证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为最基本要求,依靠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发挥比较优势和提高经济效益,来实现外贸的更大发展。由外经贸大国向外经贸强国转变,是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今后5年到10年国民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的关键,也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争取更大民族利益的需要。

中国迈向外贸强国应坚持的基本方针:实现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加强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并举;发展服务贸易;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

“十五”到2010年目标

着眼于今后的国际国内环境,“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商品进出口继续以略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增长,结构和效益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显著提高;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增长,重点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明显增强;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扩大,项目技术水平和规模有新的提高,结构和区域分布趋于合理;对外投资稳步扩展,境外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工贸易形成一定规模;经常项目收支实现大体平衡,国家外汇储备和主要外债指标保持在合理水平上。以下为“十五”期间我国外经贸发展主要指标预测:(1)商品进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将在7.5%-8.5%之间,2005年进出口总额将达到6700亿—7000亿美元,其中出口将达到3400亿—360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3%上下,2005年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将达到1700亿—1800亿美元,在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比重提高到5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5%以上,2005年出口总额将接近700亿美元,在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比重提高到20%左右。(2)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速度将略高于“九五”期间的水平,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到460亿—500亿美元。(3)服务贸易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2%-15%之间。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5%左右,2005年营业额将达到260亿—280亿美元。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6年—2010年)期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仍将努力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到2010年,商品进出口总额将达到9000亿美元,出口将超过450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将提高到6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提高到30%。我国在世界商品贸易中的份额将由现在的3.5%扩大到3.8%左右,商品出口在世界的排位将上升到前6位;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将由现在的1.8%扩大到2.0%左右,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的排位将上升到前10位;利用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发展中国家第1的地位。

实现上述目标,意味着我国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人力资源优势得到较好发挥,主要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企业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将实现较快的技术进步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将获得更加坚实的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我国开放型经济格局将基本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要求的外经贸管理体制逐步走向完善。对外经济贸易将更好地发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基本方针

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为实现建设一个对外经济贸易强国的奋斗目标,我国在对外经贸工作中应当强调和坚持以下基本方针。

第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封闭和畏惧竞争只能导致更大差距。因此,要树立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意识,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外经贸发展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适度地超前于国民经济增长,在保持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

第二,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实行与跨国资本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性合作。吸引以跨国公司为主角的外国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要正确地对待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跨国资本将大举进入我国这一现实,运用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手段,更多更好地利用跨国公司投资的积极方面,限制其消极方面。与跨国公司建立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性合作和共同发展关系。

第三,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加强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几方面工作并举,互为促进和补充。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在多边框架下加强区域和双边的经济合作,是为外经贸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环节。应当了解和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利用世贸组织有关规则维护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权益。同时,应当高度重视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区域和双边经贸合作,大力推进各个层次的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

第四,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进科技兴贸计划。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实现外经贸持续和有效增长的基本要求。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继续实行有利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一系列政策。积极推进“科技兴贸”行动计划,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出口产业,培植适应当代科技进步潮流的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强政策性出口信贷和保险等对外经贸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的开发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