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的由来

民俗文化的由来

时间:2023-09-21 17:36: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俗文化的由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俗文化的由来

第1篇

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的由来有很多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1、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

2、源于宗教,比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

3、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如中国的端午节、国庆节、青年节等;

4、源于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指定的日子,如劳动节、妇女节、母亲节。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胡呐喊”;马迹塘“故事”;“赛龙舟”;五道茶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当你走向远方,向朋友们介绍你的家乡,你是否意识到你真正了解她吗?记得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组曾录制过一期关于湖南省桃江县(以下简称“桃江”)的节目,当主持人问及五道茶时,桃江小美女的介绍竟然有些含糊。我当时就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课堂上融入的家乡元素真的乏善可陈。那么,怎么让家乡民俗文化走入课堂呢?我想应该可以通过微课这个载体来搭建学生了解家乡民俗文化的桥梁。

一、明确内容,整理资料

桃江的民俗文化有哪些呢?首先我们研读的是厚重的《桃江县志》,这是一部描述家乡的权威全面之作,内容丰富翔实,关于桃江的民风民俗在这本书上均有详细的记载。我们从中选择了最具特色的大栗港“胡呐喊”、马迹塘“故事”、三堂街“赛龙舟”、五道茶进行了研究。

1.大栗港“胡呐喊”

流行于桃江大栗港一带的胡呐喊是一种极具特色的高腔山歌,相传是2000多年前屈原用诗文吟唱的方式而产生的。没有严格的曲谱,歌词也是临时发挥,但胡呐喊在形式上高亢激越,在田间地头的劳动中能飞山飘垅,故又叫过山仑。胡呐喊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什么理由不能走进桃江学生的课堂呢?

2.马迹塘“故事”

马迹塘“故事”在桃江可谓是家喻户晓,这是一种舞台人物造型的高台艺术。每逢元宵节,演员扮成牛郎、织女等各种人物,立在高高的台上,在大街上穿行而过。高台是一种可移动的立体舞台,民间高台艺术最简单、最常见的莫过于踩高跷,高跷就是一个“高台”。但马迹塘“故事”远不是高跷这么简单,它是将三米多高的铁轴固定在一个平台上,旁边用石块、铁块稳定重心,上面用人物造型,编成“许仙游湖”“牛郎织女”“唐僧取经”等。“故事”的重点、难点在扎制高台,所以这种“故事”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民间艺人用灵巧的双手、高超的技艺“扎”出来的。桃江民间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它:“奇事,巧事,马迹塘‘故事’。”

3.三堂街“赛龙舟”

桃江与屈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渊源,传说诗人被流放到花园洞一带,曾在桃花江畔的凤凰山脚垂钓,并在此写下千古名篇《天问》。后来屈原因难展报国之志,忧愤投江自尽。人们为纪念他的爱国情怀在江中筏舟,洒下糯米,求鱼儿不要再伤害他的身体。划龙舟、吃粽子这些活动逐渐发展成湖南一带的端午习俗,而屈原流放地的桃江更是盛行。每到端午前后,桃花江上鼓声震天,队员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手持木桨,口喊号子,拼尽全力划向终点;江畔观看龙舟大赛的人群如潮,加油声此起彼伏,成为五月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4.“五道茶”

桃江的茶文化别具一格,很有地方特色,最具特色的当属“五道茶”。婚嫁寿诞,远方来客,贵宾临门,主人都会献上“五道茶”,表示礼遇。招待一般客人则省去其中两道,用“三道茶”。一道茶是煎茶。每天早晨在茶壶内放进茶叶,倒进开水,泡一大壶茶,家家必备,煎茶也叫凉茶。二道茶是泡茶。来了客人,用芝麻、茶叶、豆子放进杯子,倒进开水,又叫芝麻豆子茶。三道茶是擂茶。用一个特制擂钵,将生姜、茶叶、芝麻、花生等放进钵内,再用擂茶棒擂碎,而后加进白糖、开水,形成糊状液体。四道茶是甜酒茶,也可蛋茶代之。甜酒茶用自家特制的糯米甜酒放入开水中煮沸,再加进一个捣烂的鸡蛋冲入煮沸的甜酒中。蛋茶,即荔枝、桂圆、红枣加鸡蛋(煮熟去壳)煮汤即成,一般煮两个鸡蛋,因用材都是圆的,寓意“圆圆满满”。五道茶是面蛋茶。一个小碗里放一个煎熟的“荷包蛋”,上面加盖一些煮熟的面条或米粉。“五道茶”是桃江一道独特的景观,也是一种特有的民俗。

二、走进乡村,广泛取材

微课通常由文字、图片与视频组成。我们整理了一下已经拥有的相关资料,比较齐全的是关于四种民俗文化的文字资料,通过图书与网络的查询已经在第一步准备完毕。图片资料需要补充的是关于“赛龙舟”与“五道茶”的。视频资料方面只有“胡呐喊”最为丰富,因为2010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益阳》电视系列片栏目组来到大栗港镇对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胡呐喊”进行实景拍摄,此行拍摄的纪录片真实全面而深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几位教师分组到民俗发源地进行了实地的采访拍摄与调研。

我们第一站到达的是马迹塘,找到了故事的第七代传人蒋老师。他向我们介绍马迹塘“故事”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马迹塘“故事”演艺团每年举办一至二期小演员培训班、一期高跷人员培训班和上装人员培训班。现有踩高跷学员二十多人,上装人员有八人。他还把一些珍藏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一一呈现出来与我们共享。

我们第二站来到了洋泉湾,这里是“五道茶”最盛行的地方。在农家小院,热情的大嫂为我们现场打起了擂茶。我们一边拍摄一边聊家常,擂茶的原材料全是家里的,芝麻、花生、绿豆、茶叶等都是产自大嫂自家田间,葛根、鱼腥草就在围屋山边,实打实的绿色食品啊!喝着白花花、香喷喷的擂茶,内心舒畅无比。陆续喝完“五道茶”,我们又拜访了几户人家,拍摄了关于“五道茶”的许多颇有美感的图片资料。

因为龙舟赛是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几日,于是我们选择在农历的5月2日来到三堂街镇。这里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是两岸民众的头等大事,自古就有“宁愿误种一季田,不可输掉一舱船”的说法。比赛时,两岸龙舟分别悬挂红白旗帜,划船者手持桡片,站立在船侧;比赛规则是约定俗成的,或比速度,或比拐弯技巧等。我们闻讯赶去时,正是龙舟赛如火如荼之际,家家户户几乎倾巢出动,为自家船队摇旗呐喊。我一路观赛,一路拍摄,不时与乡亲们聊龙舟比赛的趣事。

素材收集完毕,我们先按照民俗起源、民俗展示、桃江人说民俗、民俗的明天四个方面进行编辑。以马迹塘“故事”为例:先用文字图片资料介绍故事的由来。相传,1853年洪秀全率领太平军打下南京,号为天京。庆祝胜利时,有人别出心裁,扎数十“高台”以迎“天王”。从此“高台”造型艺术成为天京军民同乐的一种艺术形式。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军中的文员黄春林、金世才(马迹塘籍)将“高台”艺术带回故里,并将它演变成一种由演员扮成各种人物造型立于高台,在大街上穿行而过的表演形式,民间称其为马迹塘“故事”;再用视频资料展示如何扎“高台”及元宵节长街表演故事的情景;接着播放采访片段马迹塘人如何看故事;最后用文字与图片的形式介绍蒋老师和他的弟子们如何继承发展马迹塘“故事”这一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红楼梦》  苏州  民俗  文化 

清代的康乾时期,市民阶层空前壮大,民俗文化也变得引人注目,普通大众开始频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作品,写到了较多的民俗,其中也有对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民俗的描写。一方面,民风民俗给曹雪芹的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另一方面,《红楼梦》中对苏州民俗文化的描写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市井生活,有利于今天我们了解古代苏州生活,更好地弘扬苏州民俗文化。 

一、苏州民俗文化之一:日常生活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苏州民众自有其独特的日常生活方式,下面我们主要从饮食与服饰、出行与娱乐两方面来谈《红楼梦》中的苏州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是该民族传统观念的外化,它不仅造成民族成员之间的共识性,产生彼此身份的认同感,而且还可以强化其宗教信仰、伦理观念和政治观念,增强其内聚倾向。[1](P58) 

(一)饮食与服饰内容 

1.饮食:精巧细致,讲究品位 

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傍水而居的苏州人有着水的细致与柔美,对吃穿是十分讲究的,生活方式雅致精细。《红楼梦》中有对苏州生活的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段故事,就从饮食、居住等方面进行了刻画,其中就有苏州生活的影子。曹雪芹在书中写道:“刘姥姥因见那小面果子都玲珑剔透,便捡了一朵牡丹花样的笑道:‘我们那里最巧的姐儿们,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第四十一回)[2](P335)那“小面果子”应该是一种糕点,“牡丹花样”“玲珑剔透”说明这种糕点的精巧细致,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苏州的著名面点——船点,其选料讲究,种类丰富,有的像动物,有的像蔬果,无不栩栩如生、小巧玲珑。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中也提到了众多苏式点心:翡翠包子、水晶烧卖、桂花圆子……孔子曰:“食不厌精,烩不厌细。”苏州饮食就完全发展了这种精细的饮食观。从苏州人的饮食可以看出他们懂得享受生活,讲究生活品位。对饮食的讲究,也反映出苏州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珍视,就像林黛玉,骨子里带着自尊自爱的气质,重视自我的生命价值。 

2.服饰:艳丽华美,尽显贵气 

《红楼梦》中的穿衣也是非常讲究的。王熙凤刚出场时“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第三回,第23页)苏州织造业发达,盛产各色纹饰的缎匹。“大红洋缎”“撒花洋绉”就展现了苏州服装面料的华美。《红楼梦》中还常见女孩儿做针线活,像林妹妹这样的大小姐,也会为宝玉绣香袋。书中的刺绣,大部分都是从江南带来的,而苏绣又是江南地区的佼佼者,名扬天下。贾蔷曾专门从苏州带回“妆癖洒堆,刻丝弹墨”。洒堆即洒花,所以书中常出现“洒花裤”“洒花袄”“撒花紧身儿”,可以看出苏州服饰的华美细致,难怪江南才子唐寅的《阊门即事》中写道:“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苏州的富庶可想而知。 

(二)出行与娱乐方式 

1.出行:舟轿并用,体现水乡特色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苏州人氏,她是“弃舟登岸”来到贾府的。古时交通不便,远行舟马为先,地处江南的苏州可以说是一座水城,船多桥多,所以出行多靠船只。林妹妹就是坐在船上,顺着运河来到贾府的,这舒缓的姿态倒也符合苏州小桥流水的雅致生活。此中除了看出以船出行的普遍,还可看出水乡对人的影响。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拥有有容乃大的气度,其实作者是在以水喻人,水的含蓄、柔美、包容,恰是苏州人性情的写照。水滴石穿,绵绵不断的韧性也是苏州精神的一种体现。苏州多名士、才子:范仲淹、钱谦益、唐寅、冯梦龙……水是一种载体,灵动的水孕育了苏州人独特的人文气质,孕育了这些风度翩翩的名士才子。 

除了坐船出行,苏州最重要的陆上交通工具就是轿子了,这在《红楼梦》里也有印证。林妹妹弃舟登岸后,“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第三回,第21页)过去苏州城里街巷狭窄,又多桥梁,骑马极为不便,至于马车,更难通行。[3](P117)所以轿子是人们常用的代步工具。无论是乘船还是坐轿,都要求较高,讲究舒适惬意。苏州的大户人家,院宅内都有轿厅,家里都自备轿子。轿子做工也极为精致,精雕细镂,内饰华丽。苏州有结婚坐花轿的习俗,今天虽然已步入现代社会,婚礼礼仪没那么繁琐了,但有些人家还会以传统方式送女儿出嫁,可谓古色古香。 

2.娱乐:赏花看戏吟诗,富有生活情趣 

繁荣的经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苏州人对日常生活要求更高。他们热爱自然,风花雪月皆文章,飞虫鸣鸟均成趣。《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女眷赏花看戏吟诗,惬意地生活着。书中写栊翠庵的白雪红梅:“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数十株红梅花开的如胭脂一般,映着血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第四十九回,第401页)讲的是宝玉赏玩梅花,这又暗合了苏州的“探梅”习俗。在苏州人心中,梅花绝不仅是观赏玩乐的对象,她们傲霜斗雪,更是寄托了高洁的精神追求,“探梅”习俗展现的是纯净的心灵与美好的追求。《红楼梦》中,凡是过节、过生日,都会搭台子唱戏,还会行酒令、吟诗歌,充满趣味。今天的苏州仍有唱戏的氛围,只是较之以前黯淡了许多,但吟诗的风气却一直保留下来,这也是苏州人儒雅的体现。 

二、苏州民俗文化之二:岁时节日 

清代袁学澜的《吴郡岁华纪丽》一书,收录的岁时风俗有316条。[3](P264)可见苏州民俗文化内容之丰富。苏州的岁时节令,文化内涵特别丰富,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相应的民间传说,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

(一)节日的有关描写 

1.元宵节:红灯高挂,尽显欢乐氛围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了众多节令,或浓墨重彩,或几笔带过。第一回中姑苏的甄家在元宵节弄丢了英莲,后来葫芦庙因炸供而起火,其中炸供就是当时的民俗。人们“多用竹篱木壁”,意思是普通人家的庭院大多用竹子圈起来,这也体现了土风民俗。江南多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潇湘馆的场景也是以竹出名。竹的坚韧、挺拔也与苏州人的气质相符合。“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第一回,第8页)红灯高挂,爆竹燃放,敲锣打鼓,竞猜灯谜,欢吃汤圆,有所谓“吴中风俗,尤竞上元”之说。[3](P289)如今,苏州过元宵节,也离不开热闹的灯会,古胥门下和金鸡湖畔,每至元宵,绚丽多彩、富丽堂皇。从中可以看出古今文化传统的一脉相承。 

2.春节:热闹祥和,祈求幸福 

除了元宵节,除夕也是分外热闹的。五十三回中还有对过年的详细描述,年前准备,到真正过节,到正月十五,作者把这个节日的前后刻画得详细清楚,细小到吃穿用住,都体现了当时民俗生活的丰富多样。过年前写到了荣宁二府打扫宗祠、祭拜祖先、发压岁钱、贴对联、换门神等活动。有句话叫“屋尘收拾号残除”,苏州有掸尘的习俗。年前,无论城乡,无论贫富贵贱,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舍、清除污垢,俗称“掸埃尘”。直至今日,吴地人一直保有此习俗,不同的是,今天的打扫行为已褪去了巫术意义,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需求,也可以说是一种自觉行为。书中又写道:“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二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第五十三回,第434页)如今每年春节,苏州民间还有在门上贴春联、门神,在屋内挂年画的习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诗描绘了这一由来已久的习俗。苏州的特色是桃花坞木刻年画,大家喜欢买一两张梼杌木刻年画挂在家中,增添过节气氛。同掸埃尘一样,换桃符是人们相信桃树有驱鬼辟邪的功能,但更多的是对吉祥生活的祈福。书中人物的活动还有守岁、拜年、吃年酒等,和今日苏州民俗仍有相通之处。 

(二)节气的有关描写 

1.清明:放风筝去晦气 

《红楼梦》写了大观园的姐妹们在院子里放风筝,好不热闹。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拿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李纨说:“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探春说道:“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第七十回,第583页)苏州人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可见这一习俗由来已久。从李纨和探春的话中也可以看出“放晦气”这一说法。而且,放风筝还有个忌讳,就是不能把别人放掉下来的风筝重放,不然会给自身惹来“晦气”。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放风筝有着放走晦气、带走病痛的寓意,也有着一定的迷信色彩。 

2.芒种:花朝节来相会 

苏州人爱花,芒种对苏州人来说,不仅是种稻收麦的季节,更是花的节日。《红楼梦》写到:“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仙,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那些女孩子,用花瓣柳枝轿马的,或用绫棉纱罗叠成杆旄胜幢的。每一棵树,每一枝花上,都系上了这些物事。”(第二十七回,第224页)大观园中的女孩子编柳折花,满园飘带,花香怡人。曹雪芹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江南花朝花神生日的风俗,装点在大观园中芒种节日这一天。[4](P150)这样突显了江南情调,展现了吴地的习俗。今天的虎丘还有花神庙,常熟还存有花神碑,至芒种时节,赏花观庙的人依旧比肩接踵,这一习俗依旧在延续。值得一提的是:黛玉的生日为二月十二,正是花朝节,这也正暗示黛玉有着百花之主的地位,是《红楼梦》中无可替代的人物。 

三、苏州民俗文化之三: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除了信仰的主旨以外,同样蕴含着文化娱乐、经济商贸、道德教化等多重作用。[3](P121)除了各种教化作用,民间信仰更是人民道德理想的追求。 

(一)尊崇佛教文化 

1.信徒与寺庙众多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一带,自古以来,寺庙林立,信徒众多,佛教文化绵延不绝。《红楼梦》由空空道士和渺渺真人点化顽石携入尘世开篇,以宝玉出家成为和尚结尾,暗含了因果轮回的佛教思想,表达四大皆空、人生如梦的感慨。[5](P2010)品性脱俗的妙玉,自幼便入了佛门,惜春、紫鹃最后也皈依佛教。佛教旨在让人跳出人间苦海,返璞归真,作者亦规劝世人看淡功名。这种“超脱”的观念,体现了苏州文化洒脱与淡然的一面。书中这一信仰也是对现实的反映,佛教对于当时百姓来说是苦痛人生的精神解救剂。直至今日,苏州信佛者还是很多,寒山寺、灵岩寺、兴福寺等寺院至今仍然香火不断、朝拜者众多,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之大。 

2.信仰佛教的原因 

佛教传入中国后重要的特点便是世俗化了,《红楼梦》中上至达官贵族如宝玉、下至贫民百姓如癞头和尚,都尊崇佛教。在苏州人眼中,佛教中的神佛与民间神并无差异,都是崇拜的对象。信仰总有其产生的根基。统治者的推崇以及长期对民众的精神灌输是原因之一,佛教宣扬忍耐受苦,等于告诉人民不要越界行事,这就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当时平民生活困苦,无所寄托,信佛成了他们精神解脱的方式。还有自幼多病者,如妙玉。寻遍良医医治不好,万般无奈下皈依佛门,一生青灯古佛相伴,这其实有一定的迷信因素。还有一点,戏曲、小说的繁荣,使很多小说中包含的佛教观念已浅显化,佛教观念被“通俗化”,更贴近了平民百姓的生活,易于他们对佛教的接受,信佛观念因此便自然而然地日渐深入人心。“庙门比厂门多”的民谚,足以反映苏州礼佛之盛。 

(二)崇拜民间神灵 

1.膜拜吕祖与鬼神 

《红楼梦》中“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说的正是苏州的阊门。阊门附近有个神仙庙,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人们都要去“轧神仙”。相传这一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会扮成凡人来到人间,于是大家纷纷涌到神仙庙,想要沾点仙气,希望延年益寿。因此苏州人特别尊崇吕祖,把它奉为民间神。江南其俗信鬼神,好祀。[3](P134)吴地自古崇信鬼神,苏州也不例外。信神崇鬼有着一定的宗教意义,现在,苏州仍有迎神赛会的习俗,这是鬼神崇拜的一种表现,但已经褪去了迷信的意义。 

2.崇拜民间神的原因 

江南信鬼神、好祀,说的是迷信色彩浓重的祭祀礼,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存在的合理性,就把它们归因于神鬼。为了使之合理化,苏州人民常会把民间传说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甚至捏造民间神,像刘猛将、大禹王等,哪个俗神背后没有一套传说呢?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中,劳动者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愿望与需要得不到满足,愤懑与不满无处宣泄,他们的心理常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时民间神的力量能让他们从孤苦的境地中解脱。此外,人民都渴求幸福美满的生活,对民间神的崇拜也是对幸福的祈求,它不只是一种宗教活动,更代表着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今天的我们,关注的应该是这些民间神信仰背后的精神内涵,从形式到本质地去探寻,那些巫术意义上的信仰可以抛弃了,时代的发展不容许用愚昧的眼光回顾过去。 

综上所述,《红楼梦》的创作与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性特色。理清苏州民俗文化与《红楼梦》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这部小说,有助于人们对苏州民俗文化的理解、传承与发展。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论文指导教师:王菊艳) 

注释: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页。 

[3]蔡利民:《苏州民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邓云乡:《红楼风俗名物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第4篇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乡土文化对儿童发展具有优先、深厚的影响,乡土知识、乡土情感是儿童发展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在院内营造民俗文化社会小环境,依托传统节日庆典,开发我院社会领域的园本课程。

一、创设本土特色的“社会”环境,营造教育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院社会领域课程重点创设了以下两个社会活动区域:一是在走廊和操场周围设置图片观赏区,展示邕宁区各种民俗节庆和民间风味小吃;二是创设“美食街”,把教学活动中幼儿较感兴趣的、延伸性比较强的探索活动如蒲庙榨粉、粽子屋、食品屋等设置在该区域内展开,使幼儿耳濡目染,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熟悉本地的美食文化。

二、依托传统节庆 传承优秀文化

(一)“六一”国际儿童节

“六一”期间,我院结合课题研究举行了庆“六一”暨“八音娃娃艺术节”系列活动,我们社会领域研究小组与科学领域研究小组一起承办了“民俗亲子”游园活动,活动内容有“彩虹美食街自助餐”“美味加工厂”“脑筋大考验”“套圈乐”“神秘的箱子”“拼图乐”“贴眼睛”等,引导幼儿在充分体验节日快乐的同时,了解本地民俗,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二)元宵节

元宵节期间,我院举行了大型亲子“百家宴”吃汤圆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让家长带着幼儿一起在家做“亲子”汤圆,再把汤圆带到幼儿园举行“百家宴”,让幼儿了解汤圆的制作方法,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增进亲子情感,深刻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

(三)炮龙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邕宁区中和乡一年一度最热闹、最喜庆的炮龙节,寓意“二月初二过大节,保佑今年大丰收”。我们与部分家长、幼儿一起参与节日采风活动,感受炮龙节热闹、喜庆的氛围,了解炮龙节活动的流程,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三、探索和开设社会领域民俗文化园本课程

进行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社会领域研究小组共开发了6个主题的民俗文化主题实践活动课程。

(一)“热闹的花婆节”主题实践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十二是邕宁区蒲庙镇的开圩纪念日,有花婆节和开圩周年巡游等特色活动。我们在大班开设“热闹的花婆节”主题实践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从幼儿最熟悉的关注点――“花婆粥”切入,展开以下系列主题活动:带领幼儿观看方块队游行,有的家长甚至会拉着幼儿的小手直接走进方块队当中;带幼儿观看舞龙舞狮表演;带幼儿到五圣宫门口喝花婆粥,有些幼儿喝完甜甜的花婆粥之后会亲自给花婆节活动捐款,传承花婆能帮就帮、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精神……幼儿通过参加节庆活动,了解了花婆节的由来,体验到了节日的快乐,同时也体会到了花婆节节庆的意义。

(二)“认识五圣宫”主题实践活动

五圣宫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地处蒲庙镇,是广西五大名庙之一,碑刻记载中有“开市以来,即有斯庙”的说法。庙内大殿供奉北帝,左厢房供奉龙母、天后,右厢房供奉三界、伏波,合起来共五位圣神,五圣宫因此得名。我们在大班开展“认识五圣宫”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实地参观五圣宫颇具岭南风格的古建筑,请五圣宫里的工作人员向幼儿讲解五圣宫的建筑特点、来历、传说、象征意义等知识。参观之后,我们又进行了延伸活动,让幼儿以“美丽的五圣宫”为主题,用自己的画笔画一画美丽的五圣宫,加深记忆。

(三)“好吃的粽子”主题实践活动

端午节既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邕宁人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多数幼儿入园前对端午节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但是对端午节的来历、风俗活动等还不是十分了解,因此,我们设计了“好吃的粽子”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讲粽子的故事、观察粽子、品尝粽子、包粽子等活动,引导幼儿去思考“什么时候会吃粽子”“为什么要吃粽子”,加深幼儿对端午节的了解,同时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四)“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主题实践活动

我们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在小班开展“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活动,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五色糯米饭是用什么做成的,让幼儿在观察五色糯米饭时了解五色糯米饭都有哪些颜色,在品尝五色糯米饭的时候知道五色糯米饭是清明节和农历三月三祭拜祖先用的。

(五)“我是狮王”主题实践活动

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我们邕宁民间都会以舞狮的形式来助兴,如“二月二”“花婆节”等重大活动里都有舞狮的习俗,意在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我们在大班开展“我是狮王”主题实践活动,首先让幼儿欣赏舞狮的录像,然后让幼儿谈谈舞狮的内容,如“看见过舞狮吗?什么时候有舞狮活动?人们为什么要舞狮?”等。幼儿已经参加过花婆节,对舞狮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闻。有的会说:“舞狮要两个人一起舞才行。”有的说:“狮子有时腾空而起,有时互相嬉戏。”有的说:“过年过节才会有舞狮子。”在后面的环节中,我们还设计了延伸活动,让幼儿到民俗音乐室表演舞狮。在表演舞狮的过程中,幼儿自己商量各自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合作练习舞狮,想出各种“舞狮”动作,既能感受到舞狮的乐趣,又能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到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六)“好吃的榨粉”主题实践活动

榨粉是邕宁民间特有的食品之一,幼儿都有过品尝榨粉的经历,对榨粉的样子、味道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对于榨粉的制作工艺还不是十分了解,为此,我们设计了“好吃的榨粉”主题实践活动,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的良好品质。主要活动内容有:结合PPT介绍榨粉的制作过程(泡米―磨米浆―过滤成米团―发酵―煮米团―再打浆―榨粉―煮制―加调料做成成品),开展“榨粉制作过程”图片排序游戏活动(分组合作),一起品尝榨粉的美味,带幼儿到我院“彩虹美食街・蒲庙榨粉店”进行区域活动等。

第5篇

关键词:满语;黑龙江文化;语言学

一、满语在黑龙江使用的社会语言学背景

(一)满文的创立

满族直系先人为女真人,世居长白山、黑龙江及松花江流域。据《清太祖武帝实录》记载:“当时满洲没有文字,文书往来使用蒙古文”。因此,1599年,满洲部落首领努尔哈赤命文士额尔德尼噶盖采用蒙古文字母创造了满文。1632年正月,天聪汗皇太极命文士:达海“可以原字头照旧书写,惟增加全店,俾后学者视之,或有裨益于万一。如有错讹,仍能用旧字头证明”。

(二)满文官学在黑龙江的兴起

满文创制后,官府在东北各地设立满文学堂,教授满文。当时,除满洲外,东北地区民族也兴起了学满文的热潮。许多成年人自觉学习满文的同时把孩子送到满文学堂度满文。清政府在以下驻防城市设立以满语文学习为主的“国语骑射”教育,在黑龙江省境内设立以下学校,推行“国语”教育。

呼兰(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官学,设立于道光十四年(1834);

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官学,设立于乾隆九年(1744);

齐齐哈尔(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官学,设立于乾隆九年(1744);

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官学,设立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

虽然现在只有黑龙江省黑河市的爱辉镇、大五家子、蓝旗村、卡伦山、孙吴县四委屯、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泰来县依布旗满族村等地。 但是清政府在东北个驻防城市设立的官学,以学习满语文于满足文化为主,这不仅提高了满足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将东地区的少数民族纳入到了满足文化系统之中,对该地区满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满语对黑龙江省民俗文化的语言学影响

(一)黑龙江省满语地名

地名是语言词汇中的特殊词语,能反映该民族生活的地狱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诸多信息。黑龙江省诸多城市地名深受满语影响,其中嫩江、牡丹江、哈尔滨市呼兰区、绥芬河等地区名字的由来,就与满语密不可分。

嫩江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源出大兴安岭北部,伊勒呼里山,南流到吉林省,经吉林省大安市在三岔河汇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最大支流。他在历史上有许多成为,《清国史》第三册《地理志食货志》记载:“嫩江及那河,古难睡也,旧称脑温江,一曰诺泥河,又曰呼喇温江。”嫩江中的“嫩”为满语“non”的音译,为“妹妹”之意,所以又有人称嫩江为“妹妹江”。《乾隆内府d图》七排东一分幅将此江几位“诺伊乌拉”。而今天的嫩江市在清代被称为“墨尔根和屯”,在《乾隆内府d图》上的七排东一分幅可以查到这一地名,满文“mergen”,译为“精于打猎、技艺高超的人”。嫩江市就是因水得名的。

黑龙江省内呼兰河是松花江终有左岸的一条大支流,发源于小兴安岭西南侧,流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在《乾隆》七排东一分幅几位“胡伦必拉”。“胡伦”为满语“hulan”的汉的注音写法,“hulan”之意为“烟筒”,“胡伦必拉”译为“像烟筒一样的河”,是以河道形状得名。

牡丹江,满语牡丹(mudan)为“弯曲、拐弯”之意,“牡丹江”即为“弯曲的江”,即因喝水地理形态曲折弯曲而得名。地名是语言词汇中的特殊词语,能反映该民族生活的地狱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诸多信息。

(二)满语对黑龙江生活用语的影响

衣食住行方面:}B:满语为ula,是旧时黑龙江人普遍穿的用皮做的鞋子,鞋中所垫之草,即素有“关东三件宝”美称之一的}B草(另两件为人参、貂皮),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鞠牛豚皮为履,名曰桌啊痹诤诹江省鹤岗市也将棉鞋称为棉}B。萨其马:来源于满语sacima,愿意为“狗糖蘸(狗为野果名)”,萨其马在黑龙江省的商店随处可见,体现了满足的饮食习俗的保留和对汉族饮食习俗的影响。此外,黑龙江地区一道著名的菜肴,在春节期间被享用―杀猪菜,也源自满语文化。可见,满语对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方方面面有深远影响。

三、结语

满族建立的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距今年代不远,影响还很深。满语有曾经作为“国书”的经历,又形成有大量的文献并保留至今。研究它,对认识操用这些语言的民族、历史社会等均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满语对黑龙江省民俗文化的语言学影响,可以更好地了解黑龙江民族的民风、民俗,开发黑龙江省特色文化建设脚步。

参考文献:

[1]季永海.论清代“国语骑射”教育[J].满语研究,2011(1).

[2]赵阿平,郭孟秀,何学娟.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时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1.

[3]长山.满语词源及文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5,3.

第6篇

论文关键词:节日习俗民俗文化广告传播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三是节日广告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特定意象的借鉴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是族群集体智慧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在历代为人们传承使用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还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具有了另一重的文化内涵,如月亮、倒“福”字、龙的形象、中国结等。从古到今月亮负载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具有着深刻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品味的具体表现,所以每当中秋节到来时的月饼广告中,就自然少不了一轮明月。有些广告业主更是独出心裁,将月亮团圆的意象运用在广告中:圆圆的月饼象征中国,而从月饼上切下的一角则代表台湾岛,一块月饼一轮圆月,将祖国统一的情思表现无遗。

第7篇

关键词:苗族;花山节;民族文化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分布较广,昭通境内居住的苗族主要为滇东北次方言的花苗、川黔滇次方言的白苗等,在昭通市的各县区均有苗族分布。滇东北次方言苗族较为集中在昭通鲁甸县、彝良县、永善县、大关县等;川黔滇次方言苗族较为集中在威信县、镇雄县等。苗族同胞在昭通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质朴深厚的民族文化。

一、花山节的历史渊源及传说

苗族花山节又名“踩花山”“跳花场”等,昭通当地又俗称“耍花山”。关于花山节的起源,说法不一,由于历史上苗族先祖处在不断的迁移过程中,加之没有文字记载,以至历朝历代对苗族这一特殊节日鲜有汉文文献记载,自清代以后,有关苗族花山节的记述才见诸于汉文。因而,关于花山节的来历以及这一风俗习惯的相关情况,大多通过苗族群众口口相传的故事或叙述来了解和探寻。

经过在昭通的调查访问和翻阅相关资料显示,花山节的来历并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说法,但从各地苗族中流传的民间传说和古歌中可以获知关于花山节由来的几种说法。第一种传说认为苗族祖先蚩尤在与异族的战争中战败,苗族先民流离失所被迫向南迁徙,花山节便是逃离战乱的苗族先民对重建家园的庆祝和对在战乱中殉难的祖先及同胞的祭奠仪式;另一种传说则认为,苗族在战败后流落异乡,情绪低落心情悲伤,于是祖先显灵让苗民们不要难过,要载歌载舞开始新生活,这便有了花山节;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花山节是为了便于苗族青年男女选择配偶而兴起。这些说法虽内容各有不同,但基本都与苗族先民的艰辛迁徙、生息繁衍历史有关,且据目前的考古发掘考证和研究得知,蚩尤的人物传说并非虚构,而有其历史和事实根据。

二、花山节的内容及形式

在苗族聚居的地方基本都要过花山节,花山节举行的时间各地会略有差异,但基本在五月一日前后,鲁甸花山节一般为每年农历五月三、四、五日,尤以初五日最为隆重。花山节期间,苗族男女们穿着节日盛装赶来花山场集会,苗族小伙身着花纹麻布上衣、几何图案披肩,肩扛芦笙,苗族姑娘们则穿上漂亮的花衣衫和蜡花百褶裙,从各处汇聚到花山场来共庆花山节。

花山节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主要有,吹芦笙、唱山歌,跳本民族的芦笙舞、撒麻舞,曲乐欢快,舞姿美妙。同时,还进行射弩、赛马、爬山等传统体育活动,以及开展穿针、拔河等娱乐活动。整个花山节过程中人山人海,充满着欢乐喜悦的节日气氛。在节日欢庆之外,传统花山节还是苗族青年男女互述衷情、寻觅爱情的场所。姑娘小伙通过对歌寻找自己心仪的对象,双方以山歌相互询问和试探对方。如果双方都彼此有意,便互赠礼物、以物订情。苗族姑娘小伙通过这种委婉含情的方式相识相恋。

三、花山节的文化内涵

1.崇拜意识的文化展示。花山节是苗族早期崇拜意识的一种外化,并通过花山节内容丰富的文化形式予以展示。花山节上男女老少都要穿着本民族服饰盛装而来,可见出其重视与庄重,而华丽的服饰不但展现着苗族质朴的民族文化,也隐含着苗族原始的自然崇拜,苗族服饰上的多种花纹和图案,深刻蕴含着对生命的崇敬和对自然的阐释。妇女服饰披肩和背心上的纹饰象征着美好家园,裙子上的方块图案象征着田园,男性服饰绣花方块巾上的坠穗象征着谷穗和丰收的愿望。苗族服饰上还装饰有一些鸟纹和花朵,这是苗族文化中对鸟的崇拜和对故土的眷念。苗族古歌中显示,在苗族迁徙前,姑娘们哭闹不愿离开故土,便将她们嫁给鲜花,于是将花朵纹样配于服饰,寄托了人们对故土不舍的生命情怀。另外,花山节还体现出苗族的祖先崇拜,关于花山节来源的传说表明,花山节这一民俗形式隐含着苗族民众对祖先的祭祀与缅怀,是对苗族祖先的深深崇敬。

2.集体记忆的文化认同。原型批评理论家荣格认为原型是反复发生的领悟的典型模式,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原型意象。这种原型意象从一开始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民族的心理活动,这一心理活动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是一个民族心理意识的认同和归属。根据花山节的传说,远古苗族先民战败后便开始了艰辛的民族迁徙,经过那些流落的苦难日子,各支系逐渐在各地定居下来。花山节是苗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延续下来的习俗形式,有着本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体现和承载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表征,通过花山节实现和增强着族群的文化认同。

3.民族传统的文化传承。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文化传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积淀。民族传统的发展与延续离不开文化的不断传承,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著名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在《文化树》一书中指出: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中的人从长辈中学到又传给下一辈的众多的行为。苗族花山节包含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融汇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苗族民族文化传承的形式载体。花山节这种集体参与和定期举行的形式,使这一民族传统及其文化得以有力传承,而不至在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中逐渐消逝。

四、花山节当下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包括花山节在内的多种民俗文化正在遭受侵蚀和消减,原本自发举行和开展的花山节活动,需要依靠政府或社会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和组织投入才能开展。花山节习俗的民间土壤和生存环境正发生着改变,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当地外出打工的青年增多,造成了花山节参与主体的流失。同时,外出打工青年受现代思潮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大部分人对传统文化不再热衷,甚至对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传统不再关心和感兴趣,即使参加花山节活动也只是为了好玩,而不再关注和深究节日背后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将导致花山节这一民俗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一些原有的、本土的及本质上的东西,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为了保护花山节文化传统和开发花山节的经济价值,一些地方在打造和推介花山节旅游的过程中,为提高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往往容易忽视民俗活动本身的生存土壤,在花山节活动中融入一些外来元素,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民间性,反而逐渐失去其生命力,不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也不能带来长期持续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苗族的花山节传统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它独特的内容形式,不但体现着苗族这一古老的少数民族久远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展现了苗族同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社会思潮和外来文化对于当地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花山节文化传统,我们应面对新形势,积极探索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保护方式,进一步发掘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使之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修订本)[M].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8年4月版.

第8篇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建议“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民间艺术来自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民族本土化特色,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江苏徐州历史文化悠久,徐州风筝、剪纸、编结等具有本土特色,结合传统民俗节日、本土文化,渗透大班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提升大班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并在欣赏、表现、创造的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民俗,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环境中渗透

 

在幼儿园公共环境中将传统节日和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代表性项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介绍,并展示传统剪纸、写意水墨画、青花瓷纸盘、中国结、脸谱、泥塑等艺术作品供幼儿欣赏。设立幼儿民俗工作坊、陶艺吧、编结室、剪纸吧、扎染坊等活动室,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区域。班级内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区角和游戏环境,如,永康糕点店、两来凤早点、巨龙夜市、烙馍村等活动区角,以剪纸、瓶子画、版画、泥塑、脸谱、青花瓷、扇面画、水墨画为主的动手区。

 

在环境创设中处处体现传统民俗节日与民间艺术文化氛围,大班的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丰富和民间艺术的美。

 

二、主题教学活动中渗透

 

传承节日文化,是渗透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传统民俗节日融于社会生活,幼儿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对社会生活中传统民俗节日的节庆活动有一定认识和兴趣,幼儿有想参与节庆活动的需要。因此,结合传统民俗节日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幼儿了解、参与身边社会活动的需要。幼儿通过社会、综合活动了解节日的由来与习俗;通过语言活动学习相关儿歌、童谣、故事;通过音乐活动学习传统民俗歌曲、民间律动、打击乐等;通过体育活动学习民间体育游戏;通过美术活动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如何动手制作各种民间艺术作品。例如,在大班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幼儿通过开展欣赏故事、童谣诵读、绘画、制作龙舟、做香包、亲子包粽子、赛龙舟体育游戏等活动体验端午节的习俗。从而促进幼儿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了解各传统民俗节日家乡的民间风俗活动,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三、游戏中渗透

 

创设富有传统民俗色彩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操作材料,渗透民间游戏、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与幼儿生活有效联系,可以发挥民间艺术教育的最大效益。

 

户外运动中增加民间游戏,提供绳子、跳格子、沙包、毽子、铁环、陀螺等有趣的民间玩具,幼儿户外锻炼时自选各种玩具自主游戏,体验民间玩具的多种创意玩法,感受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乐趣。

 

区角游戏与地方民俗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开设“永康糕点店”“两来风早点”“巨龙夜市”“烙馍村”等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游戏活动区。如“永康糕点店”设有加工区和食品店,有三刀、羊角密、山楂糕、小孩酥、云片糕等小吃,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加深认识并在加工区制作这些徐州特产。

 

美工区中动手操作,创作民间艺术作品。为幼儿提供红绳、彩带、麻绳、毛线等,供幼儿编织;提供生宣纸、色水,供幼儿染纸;提供纸盘、瓶子供幼儿创设青花瓷系列;提供碎布、乳胶等供幼儿布贴;提供多种材料,如,蛋壳、纸杯、葫芦、石头等,供幼儿创作脸谱等。并将幼儿新的艺术作品陈列于教室内外,或作为吊饰等供幼儿、家长们欣赏,激发幼儿不断创作的欲望。

 

在表演区中展示,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表现美、创造美。利用走廊、小厅为幼儿创设表演区,供幼儿表演民间童谣、故事、戏曲等,幼儿在学习、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和小朋友们交流、商讨、合作,共同制作道具、服饰,在展示民间艺术的过程中表现美、创造美,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四、活动中展示

 

结合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及徐州当地的“云龙山庙会”,开展花灯节、风筝节、民间艺术节等宣传月活动,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体验节庆活动的快乐。结合“元宵节”带领孩子们在班级里学习童谣、猜谜、制作花灯、舞龙、踩高跷、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等体验元宵节的习俗,组织幼儿再将自己制作的花灯布置、贴谜条,邀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赏花灯、猜灯谜,幼儿向家长们展示元宵节民俗表演,邀请家长共同舞龙、踩高跷、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体验自我展示和共同庆祝节日的热闹氛围;结合“清明节”开展风筝节宣传月,在班级内每位幼儿都参与风筝的制作和装饰,月底展示幼儿的风筝作品,请幼儿介绍,评选出最佳制作奖,为幼儿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通过评选活动,幼儿共同欣赏、评价,从中体验作品被肯定的喜悦;结合徐州传统代表性民间庙会——“云龙山庙会”开展民间艺术节活动,动员家长、孩子去赶庙会,带来庙会上的民俗玩具和工艺品,在班级美工区增加相应材料,供幼儿制作扇子、香包、拨浪鼓、泥人、玩具大刀等庙会上的民俗玩具和民间艺术作品,再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逛庙会”,幼儿园的庙会上全是孩子们自己的制作,在买卖的过程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感受民俗风情、体验参与民间活动的乐趣。

 

结合幼儿园活动在班级内为幼儿创设自主创作、展示的机会。例如,“六一”儿童节,可以编排民间戏剧、童话剧等参加表演,并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性,从选择题材、编排、竞选角色到道具制作、剧情创编……均由幼儿自主、合作开展,教师观察幼儿行为,并适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再通过“六一”舞台,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观众们的认可和赞许,从中体验表演的乐趣,感受舞台表演的荣誉感。

 

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对大班幼儿渗透民间艺术教育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幼儿通过民间艺术环境的熏陶,在学习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传统民俗节日中的艺术魅力,在参与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合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展示与表现中增强自信、学习评价、收获成绩,从而增强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与热爱,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第9篇

>> 尴尬的“非遗” 非遗保护问题研究 非遗的传习课堂 部分濒危的非遗项目 非遗保护的忧虑与探索 传承“非遗”项目 盘活瑶族文化 “非遗”之路还有多远 寂寥的“非遗”谁来传承 武夷岩茶的“非遗”魅力 关于“非遗”传承的多维思考 抢救父母的“非物文遗” 年味儿是最大的非遗 “非遗”进课堂:必须的! 非遗保护的柳州路径 探秘“非遗”皮影背后的故事 “非遗”保护中的榜样企业 春节是最大的“非遗” 中江挂面 端上餐桌的“非遗” 非遗保护的国际之路 文交所的非遗攻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非遗”项目研究的有益探索 “非遗”项目研究的有益探索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艳 王旺山")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合阳东雷上锣鼓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年来,一直靠村民手口相传,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大河古韵――上锣鼓》第一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这一民间民俗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性挖掘和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摄影入手,对这一文本进行了学理和艺术的双元研究。试图给其他的“非遗”项目的研究,提供一个相对规范的蓝本。 关键词:民俗摄影;唐仙惠;上锣鼓;“非遗”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11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千百年来,各民族栉风沐雨,手口相传,积累下来的一种民间习俗的“活化石”。有些项目在民间还有比较旺盛的生命力,有些项目则面临失传的困境。当前,国内地级以上城市都成立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且分别采取培养项目传承代表人、生产性保护等手段,全力延续活跃在民间的大量的“非遗”项目。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作为全国“非遗”项目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陕西就开始了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抢救、收集、保护和研究。但现状依然不容乐观[1]。本文拟就唐仙惠新近出版的民俗研究著作《大河古韵――上锣鼓》,展开一种文本研究,意在给这一类的研究提供一种有益的探索和蓝本。

一、“上锣鼓”的前世今生

合阳,是黄河中游一个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地方。在这里,最让笔者曾咋舌不已的有两个传说,抑或人物。一个是与八卦有关的伏羲氏;一个是莲宗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这两个人,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合阳东雷的鼓舞――上锣鼓,就是一个与伏羲氏有关的先民祭祀活动的“活化石”。而与东雷毗邻的岔峪村的“放河灯”,则佐证了“上锣鼓”与黄河有关的传说。这种带有明显先民遗风和仪式感的民俗,千百年来都是靠村民代代因袭而传。没有人能说清楚始于何时,正史轶闻也不见记载,它的传承,主要靠的是村民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懵懂的崇拜。一种近似宗教的痴迷,让这方百姓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与释放。虽说,这种充满了先民原生态意味的民间风俗,早已由最初的祭祀活动“蜕变”为一种节庆“社火”,但从村民们如痴如醉的演绎中,仍然可以深切感受到“上锣鼓”在村民生活中的特殊意义。

《大河古韵――上锣鼓》的出版,让这种特殊的民间意味,第一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并进入大众视野。全书分皇天后土、社祭、天舞、神曲、野趣和鼓的子孙六部分。第一部分,用几幅全景图片,交代了东雷村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黄河滩涂,像一条盘桓的水龙。岸边,是高低错落的黄土台塬和无垠的麦田。在某个台塬的沟口,抑或山峁上,是一爿安详的村落。走进村庄,到处是镶嵌精美砖雕的明清民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村民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诠释和演绎着他们对天地的膜拜,对神灵的祭祀。那一尊尊造型古朴,色彩艳丽的面花,无不承载着村民对天、地、水的虔诚。那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提线木偶,伴着声声悦耳、缠绵的唱腔,无不展示着这方山水的神奇与灵秀。社祭部分,主要是介绍东雷村民祭祀天、地、水的全过程。从祭祀由来到设立排位,从宰牲蒸馍到点香上祭,从燃炮颂德到上锣鼓,每个环节都有交代。这一部分的有两个环节。一是颇具仪式感的村民集体祭祀;二是傍晚两支锣鼓队,围绕松枝篝火,在万民围观中斗智斗勇耍锣鼓。天舞一章,可以视为是上锣鼓的“特写”镜头。详细展示了南北两社锣鼓队的组成与表演程序。重点展示了鼓王、铙手,以及丑角的组成。揭示了东雷上锣鼓,具有北方傩戏和传统戏剧的特性。看着那一张张被篝火映红的脸庞,一个个矫健如脱兔般的身形,笔者相信任何一个人,只要置身于那万人空巷,呼喊如潮的活动现场,都会被那摇曳的火把点燃激情。那么,神曲则是对鼓舞节奏的一种形象解读。上锣鼓与其他戏曲一样,也有起合、转承、与尾声。即,排锣、流水(慢流水、快流水)、乱刮风等。翻阅一幅幅动静结合,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耳畔仿佛能听到那时而激越,时而舒缓的锣鼓乐声。看着村民们如痴如醉,如梦如幻,迭起的场景,不由得心底涌起对先民的崇敬之情和豪迈之感。第五部分野趣,从传说、历史、宗教、祭祀等方面切入,集中对上锣鼓主要表演者的服饰给予了“微观”展示与诠释。那些来自于生活日常的道具、服饰,经过村民们夸张的装扮,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充分展示了村民们乐观向上,淳朴诙谐的人生状态和精神追求。最后是对上锣鼓主要锣鼓手的肖像刻画,以及传承的延伸介绍[2]。

二、摄影与“非遗”项目的有机结合

作为“非遗”项目,东雷上锣鼓承载了那一方百姓的苦乐、荣耀,与追求。优秀的民俗文化,无疑是我们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培养信仰的一种鲜活生动的“草根教材”。之前,也有不少的学者专家撰文,发表了各自对东雷上锣鼓的研究成果。但从笔者掌握的有限的资料看,大都缺乏系统性,学理性也略显不够。唐仙惠的《大河古韵――上锣鼓》,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上锣鼓的“前世今生”。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读图中”,穿越时空,揭开上锣鼓的神秘面纱,用丰富的摄影词汇,给这一古老的先民精神图腾,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毋庸讳言,这是陕西民俗文化研究的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可贵的探索与有益的试验――用丰富的摄影语言,以纪实的风格,为一门古老的民俗立传。唐仙惠新近出版的画册《大河古韵――上锣鼓》,给这个无雪的冬季,带来了一阵沁人心脾的馨香。应该说,这既是一部“非遗”项目的专题研究,也是一部以民俗为题材的摄影画册。

从文本看,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达到了较高的统一。是渭南近年来难得的一部集学术性、文献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图文并茂的画册。单就摄影而言,显然颇具专业水准的图片是这部著作成功的一个显著特色。概括说,有五个艺术特色。一是浓郁的民俗意味。作者从选材到选片,都充分考虑到了图片的民俗性;二是突出的纪实风格。这部画册始终坚持“以史为纲”的原则,让图片说话,给“上锣鼓”立传。真正做到了不“炫技”,不干预,不制作;三是注重人物塑造。主要表现在以人为主,抓住人物最具表现力的瞬间,通过人物神态的抓取,定格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神态与艺术形象;四是注重场景营造。在遵循纪实原则的前提下,作者大胆运用虚实相间、动静结合、光影点缀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给图片制造动感,给读者营造情境的艺术效果;五是讲究构图意识。从地理摄影到人物肖像,从大场面抓取到静物拍摄,从细节刻画到神态抓拍,显然作者都葆有一种一次性构图的意识和横竖图片结合的编辑思想。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自觉,值得我们很多摄影爱好者借鉴。

民俗题材始终是备受摄影家们青睐的一个领域,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疑是民俗文化中,一个极具时代特色和民间历史感的范畴。可以说,饱含民间烟火的民俗题材,让颇具工业文明色彩的现代摄影更加丰富多彩。而现代摄影技术的介入,同样让以往“被边缘,被忽视的”民间民俗,从乡村走向了城市,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散落在民间,包括“非遗”项目在内的传统民俗,通过摄影等工业文明而存留和传承[3]。而唐仙惠的创作实践,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有益的启示:要拍好一个民俗题材,就必须在深入持久地研究某个民俗历史与传承的过程中,按下快门。这样,才会更接近某种民俗文化的核心,更接近生活的本质和艺术的真谛。

同样,她的艺术实践也给我们当下方兴未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研究,提供了一个个有益的研究蓝本,至少暗示了“非遗”项目研究的多种可能。

第10篇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中华民族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xx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第11篇

兴和繁荣富强的最重要条件,但据调查,现在大部分年轻安于享受,害怕吃苦,追求“现代”,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有多少传统美德,不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不愿过传统节日,丢弃了节日中艮好的风俗习惯,而注重于过“洋节”,致使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想,传统美德的形成应从幼儿园抓起,―在传统节日里,适时组织主题教学和教育活动,从小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继承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德有才的人才。

一、认识传统节日的美好

如果,问现在的孩子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是怎样过的?我们的孩子回答不完整,甚至是回答不出来。所以,每当有传统节日来时,我们;一定要抓住时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一直以来,我们为了使孩子了解中华民俗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崇高的民俗精神和民俗气节,树立民俗自尊心,我们就对孩子们进行中国传统节日丰富的民俗文化的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我觉得要挖掘传统节曰由来故事,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让孩子们接受传统美德教育,让孩子们觉得中国传统节日是生动有趣的,记住传统节日时间,喜欢过传统节日。

二、创设传统节日的良好氛围

既为节日,则需要气氛,气氛是由情境的设置而产生的,什么节日,就要什么气氛,就需要什么样的环境设置。为了让孩子感知、体验传统节日热烈、…喜庆¨欢乐等浓浓的节日气氛;初步子解健康的民俗习惯及社会规范,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进行春节的教育中,要重:点做好特色的民俗食品、民俗饰物等,动员幼儿利用废旧材料或原材料制作鞭炮、灯笼、对联以及年糕、糖果、糖环、抽角、炒米饼等过年食品,进行展示…比赛等小活动、营造浓厚的过年的氛围。师生共同动手创设了节日的环境,环境又反过来为活动过程服务。起到了烘托节日气氛,愉悦幼儿感官、情绪的作用,这是人创设的特色环境,这种环境不。再是一种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

三、渗透传统节日的爱国情感

我们在进行“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教育时,虽然屈原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位诗人,离幼儿生活十分遥远;但我们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录像和投影;充分调动幼儿视觉感官参与活动,缩短故事发生年代,使幼儿听故事听得津津有来,而且看了几次,都积极发表意见,“端午节我们应该给屈原多些东西吃”“我们长大了也要做一个热爱国家的好孩子,认真学习……。”

四、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培养操作能力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由于环境,游戏的需要,常常与幼儿一起制作民俗食品、饰物等,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安排动手制作。在“端午节”中,我们让幼儿参与咆粽子、尝棕,缠艺术品小粽子等。特别是缠艺术品小粽子,先要学会用长纸条折出十分整齐的三角形;然后折成立体的五个角、六个面的小粽子,最后用彩色的膨体纱线:一根接广根地缠住在三个角、三条棱上,直到将整个小粽子缠满,用针将线头从底端穿到项端系好。这个过程对于4―5岁的幼儿来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既要有双手小肌肉群的灵活协调的动作,又要十分注意地倾听、观看老师操作时的动作要领,仔细分辨,数认角、面、棱等几何形体,三者缺一不可。五、培养孩子度好思想品质;

我们尝试利用汉族的传统民俗节日自编教材,设计方案,通过节日艺术活动,节日亲子活动等对幼儿进行节日启蒙教育,让其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体验节日的愉快,萌发幼儿敬老、友爱、勤劳、善丧等健康情感与品德,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艺术的兴趣及对艺术的感知、理解、表现乃至创造,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互为促进,共同提高。

第12篇

立春是属于我国二十四节气当中第一个节气,立春节气的到来也表示了春天的到来,那么2022年立春节气由来简介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年立春节气由来简介,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2年立春节气由来简介“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称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立春节气有哪些民间传统活动句芒神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鞭春牛

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咬春

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每逢立春世界,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

2022年立春节气的饮食原则1、饮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茶、莲子心泡水等。

2、黄绿蔬菜——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3、细选食物——少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