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55: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次生灾害防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地震 地震灾害 环境影响
引 言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也是一条灾害链的起点,不仅地震本身将引起各种灾害,还将诱发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其中,地震所引发的次生环境灾害非常重要,但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地震次生灾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层面的,如滑坡、崩塌、滚石、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等次生地质灾害和溃决水灾,发生在深海地区的强烈地震还可引起海啸;二是社会层面的,如道路破坏导致交通瘫痪、煤气管道破裂形成的火灾、下水道损坏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电讯设施破坏造成的通讯中断,还有瘟疫流行、工厂毒气污染、医院细菌污染或放射性污染等。历史经验表明,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有时比直接灾害还要大。
1. 地震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
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中国西部地区新构造活动强烈,断裂带发育,地形切割严重,山高谷深,岩体破碎,风化强烈,山体斜坡上的松散堆积物丰富。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同时,由于地震造成山体岩土体松动,受降雨影响也引发许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多种次生地质灾害。
从2008年“5・12“汶川地震我们可以看到,地震对灾区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表现在对河床、自然生态环境、水资源和水质等诸多方面。对河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河流改道、河流断流、形成堰塞湖、水土流失加剧等。从电视或者遥感照片来观察,灾区泥石流、滑坡等大量存在,不仅堵塞了道路、摧毁了村庄,而且形成了堰塞湖,改变了灾区景观的格局,可能引发洪水灾害,对灾区再次造成伤害。
地震对自然生态影响巨大,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形成新的生态系统,“山河改观”、“沧海变为桑田”是地震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的真实写照,对动植物生存环境也造成巨大的影响。地震导致地质结构的改变,引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特别是水资源环境,由于在地震灾害发生和救灾的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污染源,再加上水文情势的变化,对河流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会造成水质的变化。
2. 保障地震灾区的饮用水安全
由于地震带来了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从而对水质造成了破坏。如有些地区的地表水不能更好地排泄,造成积水现象。再如随着气候炎热,因为人员伤亡进而形成了流行疾病等生物灾害。
地震可能引发一些危险品的泄漏。如受地震影响,一些危险品液体可能会流入附近水体,改变水质情况,造成水污染。而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可能会扩大污染影响。
此外,抗震措施也十分必要。如对基础设施进行防震处理,进行边坡处理、提高稳定性等,都能够起到保护周围水体的效果。
日本目前已建立了一套电脑化的地震报警系统,能在大地震发生几秒钟内切断煤气、水、电等公共设施的供应。日本是一个经常发生地震的国家,他们在抗震防护方面有着很好的经验。
对于地震灾害重灾区,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受到了严重破坏,应尽快修复。而对于已经不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来说,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工业原料、生产的产品可能存在的环境隐患。现在在发生地震灾害的四川地区,出现了降雨的情况,一旦大量化工原料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将引发水污染事件。各地要加强地表水水质监测,加强农业灌溉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避免污染大面积扩散。加大地表水在线监测设施的监测频次,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管理,确保饮水安全。
饮水安全问题是环保应急防范工作重点。各地要加强巡查排查,突出抓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居民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隐患排查,尤其要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3. 防范自然灾害带来的次生环境污染事件
要预防地震次生环境灾害,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防患于未然。如对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环境灾害的建设工程(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要加强地质灾害可能带来环境灾害的知识普及工作,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地质灾害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人类目前尚不可能全部防治,但应当认识和掌握地质灾害发生与发展的基本知识,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灾害,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或采取适时的避难减灾行动,以减少损失,这是可以做到的。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灾,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
这些大的灾难依然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有些画面依然能够十分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有些人我们依然在缅怀,有些感人的事迹我们依然会为之动容。
我们的周围也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危急情况。2005年的雨季似乎来得特别的早,6月的一天大暴雨降临在了我所在的小山村;突如其来的大暴雨给了人们一个措手不及,从山间小溪顺势而下的水流迅速涌进河道,不那么宽敞的河道迅速的汇集了来自山坡的水,没一会功夫河流也满了。由于地势的原因,河流中的水迅速的向地势较低的村庄涌入,在很短的时间水漫成河。眼睁睁的看着水从家里的前门进,后门出;道路上的水很急,上面漂浮着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拖鞋、扫把等物品。周围的邻居都有点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
幸亏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快,周围的水位逐渐开始下降,这时我们不禁会思考为什么这样的暴雨就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积水?幸亏暴雨的时间比较短,如果长时间的降雨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我们要思考:我们怎样来防灾减灾,怎样在灾难中进行自救呢?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全国有70%以上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各种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
从2009年开始,我国政府将每年5月12日设立为国家“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要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国家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宣传,告诉民众面对突发的灾害怎样及时的进行自救,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安全避险 ,从而教育民众一旦置身于各种险情、险境时,沉着冷静地应急,机智安全的化解,求的生机,呵护生命。
防灾减灾,在灾害中进行自救已变得刻不容缓,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借鉴了国际防灾减灾的理论和经验之后,对于如何防灾减灾、如何自救我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重视灾前预防,向风险管理转变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灾难,等待灾害来临时的灾中救助已为时过晚。国际社会呼吁消除灾难发生的人为隐患,推迟、减缓灾害的发生进程和强度,将环境保护领域的预防原则应用到自然灾害的防减灾中。对于各类灾害的预治,重视从成灾机理入手,消除致灾因素及其耦合作用导致灾害发生的可能,同时提高承灾体的抗灾能力。
综合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强调灾前预测、减轻和早期警报,对可能出现的灾害预先处理,将多种可能发生的灾害消灭在萌芽阶段,从而减少灾害发生的概率。而对于无法避免的灾害,能够预先提出控制措施,当灾害发生时,有充分的准备处置灾害,最大程度减轻损失。
灾前的预防工作也包括了工程上的预防。我们国家在防灾减灾特别是工程抗震设防上,是按最低标准执行的,这与我国的经济实力有关。其实,最低标准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在有经济能力的地区应该适当的提高对防灾减灾工程的执行标准。
重视灾后次生灾害的防治
自然灾害除其本身造成的影响外,还会引发次生灾害,这种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更严重。从墨西哥湾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造成的原油泄露导致的海洋生态危机,到今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9级特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及随后的核泄漏事故,次生灾害造成的危害已远远超过原生灾害本身。
当前,防治次生灾害已经成为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今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地震,引发海啸,破坏了房屋建筑;但是随后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导致周围几十公里之内的民众有家不能归,周边地区的农产品产生滞销现象,对已经遭受了地震海啸灾难的民众而言真的是雪上加霜,核泄漏事故的影响范围远比我们想象的大,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我们在防灾减灾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对这些灾害的防治,制定各项相关计划和措施,扩大社会各界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影响。
提高对突发性灾害的应急能力
对突发性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理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环节。这里队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仅包括民众对灾难来临时的自救行动,也包括政府对灾害性事件的及时处理。
临时民众的自救行动,如在灾害面前我们如何逃生确保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最小的危害,也包括后期医疗、物品、资金的准备和技术能力的支持。
普通民众需要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灾害自救知识,比如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这些相关的自救知识要做到深入人心,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定期的组织演练,这样才能在灾害来临时从容应对。
政府的需要在灾害发生时及时抢险、后期的医疗、物品、资金的准备和技术能力的支持也十分的重要,这些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对于一些突发状况要有相应的应急准备,完善相关的机制。当灾害真的来临时,政府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措施,解决灾区最迫切的需求。
重视灾后灾区民众的心理健康
灾害发生时,我们总是在竭尽全力的抢救受灾的民众,医疗救治、食物的提供等;灾后把更多的经历都放在了帮助灾区重建家园上。其实,关注灾后民众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危机干预”。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一般而言,危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本身,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灾难后,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累,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一项调查显示,唐山大地震后,约有10%的严重受灾者会发生创伤后应急障碍。
人的心理是有结构的,就像躯体有
结构一样。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它会突破心理防线,侵入心理结构,并迅速或逐渐瓦解心理结构。当心理结构被瓦解时,人会出现急性的精神症状;而蓄积的心理结构破坏,可以表现为在灾难发生时尚无突出心理问题,但随着事件延长,可能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一个人在经历危机事件之后,不做心理干预,可能表面上看似度过危机事件了,但还会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若干年后,有的人仍然会回想起那些场面,出现情绪扰动、从噩梦中惊醒等现象,或被相似的情景重新唤起创伤的记忆,造成创伤的累积。还有一部分人,长期无法度过危机,出现严重心理障碍,比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加固和重塑心理结构,顺利度过危机,预防创伤后应急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对人的一生都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GIS 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系统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一门介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与地球科学之间的新技术学科和交叉学科。它把地学中的空间数据处理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通过系统地建立、操作以及分析模型,产生一些对区域规划、资源环境、灾害防治、管理决策等方面有用的信息。近几年,GIS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的保护、自然灾害的模拟与预测、自然资源的管理以及相关的灾害应急反应等防灾工程领域中。关于地震次生灾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是采用回归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回归统计分析,给出次生火灾发生率同房屋倒塌率的关系式;第二类则用非确定性的概率模型的方法,给出在一定超越概率的条件下次生火灾发生次数的预测值。从逻辑上来看,采用第二类方法研究不确定性的地震次生火灾是否发生要更为合理些。
1.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系统简介
1.1基本构成
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系统的构成框架如图1所示,它的基本构成包括:数据的输入、数据的管理与存储、图形的编辑、信息检索和查询、模型的分析以及结果输出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它的构成属于一种平行式结构,每个环节之间看似独立,实际上相互之间联系紧密。
1.2数据分层
GIS在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系统中使用时,最基本的环节是GIS信息系统数据的采集、组织和入库,同时这也是最费人力和物力的部分。数据的正确性、丰富性直接与系统的应用效果有关,因此做好这项工作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基于GIS的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系统,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数据层:
(1)城市路网图层:图形的数据应该有主次干道以及支路的路网、路网的节点等。属性数据应该包含名称、长度、宽度以及等级等。
(2)城市道路桥梁图层:要将各类路桥分布标注在上面,其中要有桥名、总长度、宽度、跨长、跨数、结构类型、支座形式以及场地条件等属性数据。
(3)行政区域图层:图形的数据应该含有行政区域的边界、区域的划分、各个消防中队管辖区域等。属性数据应该包括行政区域的名称、区域的面积、建筑的面积以及人口等。
(4)水系分布图层:图形数据包括内河、湖泊、水库以及城市的供水厂(水源)的分布图等。属性数据包含水源的水量与名称等。
(5)供水管网图层:图形数据包括加压站和供水管网等。属性数据应包含管径、管长、接口的形式、流量、压力、影响范围以及加压能力等。
(6)建筑物图层:图形数据主要包含建筑的分布、周边环境、道路情况等。属性数据包括建筑物的面积、类型与用途等。
(7)重点消防单位图层:图形数据包括消防单位建筑物楼层的分布、重要品或者危险品的分布以及消防设施的位置等。属性数据应包括建筑物的结构体系、薄弱环节的位置、重要品或者危险品的名称与特性、扑救的方式、消防器械的属性与数量等。
(8)消防力量的分布图层:图形数据包括消防指挥中心与消防中队的位置。属性数据包括消防力量、消防器械的名称及数量特点、消防中队的名称、电话等。
(9)消防栓分布图层:一般来说,采用点状分布。它的属性数据包括型号、编号、出水量以及压力等。
(10)电力系统图层:图形数据包括城市供电的主干网分布图、变电站的位置以及控制范围等。属性数据应该包括变电站的结构类型、场地条件、主干网的电压以及主要的电子设备属性与数量等。
(11)通信系统图层:图形数据包括电视与电台的分布、通信枢纽楼等。属性数据应该包含场地的位置、条件、结构的形式以及各种通信设备及相应的属性等。
(12)煤气管网图层:图形数据包括城市煤气主干管网的分布图等。属性数据则包括煤气管网的管径、流量以及工作的压力等。
不论是何种图层,都要有图形的数据与属性的数据,缺一不可。
2.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的分析与模型预估
对于未知的地震次生火灾,我们往往很难估计它的危害性,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预估。
2.1发生率与发生概率模型
有关专家对历史上发生的地震次生火灾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结合了当时灾难现场的特点,得出了地震次生火灾发生率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建筑面积,并且还与建筑物当时的破坏程度关系显著。
[关键词]崩塌;危害;防治建议
中图分类号:TP9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371-01
一、基本灾情与险情
1.地点
该山体崩塌所在位置属林州市石板岩镇石板岩村管辖,位于西湾自然村后西山上,地理坐标:地理坐标:东经113°42′49″、北纬36°08′26″。
2.灾害类型
2015年1月,经现场调查,该区域发生了崩塌灾害,主要表现为一崩塌落石(7×4×4m3)将一村民家两层楼房从中间砸穿,周边邻居家房屋出现不同程度裂缝。
3.危害与险情
经现场调查,造成灾害发生的只是整个崩塌危岩体的一部分,总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崩塌隐患直接危及西湾村62户221人的生命财产及道路安全。
二、崩塌发育特征与成因分析
1.崩塌体发育特征
崩塌方向75°左右(东稍偏北);崩塌高约80m、宽25~30m、厚4~7m,崩落物总方量约12000m3,属中型崩塌。崩塌灾害点与村庄斜距约220m,高差约277m,中间有三级台阶:一级台阶东西宽约30m,崩落体大部堆积于此;二级台阶宽3~5m;三阶台阶东西宽180~200m,剩余崩落体堆积于此(其中有5×5×4m3巨石被树挡住未继续滚落)。
2.崩塌形成原因分析
根据本次实地调查以及查阅有关资料,初步认定不良地质、地貌条件,加之自然风化剥蚀是造成此次灾害的主要因素。崩塌灾害发生在西湾村后西山寒武系水平层状白云质灰岩、石英砂岩中,垂直裂隙发育,地形陡峭(>85°)。由于地层存在软弱夹层,软弱夹层经风化剥蚀后,较硬岩层成悬空状态,受重力作用沿垂直裂隙剥离崩落。
三、崩塌稳定性分析评价
目前西湾村后西山崩塌已导致一户村民房屋被毁坏,其旁边崩塌危岩体多处裂缝,处于不稳定状态,如遇持续降雨、融雪等,产生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将危及西湾村居民与过往车辆的安全。
四、防治建议
1、组织对崩塌堆积物进行及时清理,清除危岩,消除次生灾害隐患;
2、尽快编制该崩塌点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在治理工程实施之前,安排人员加强对崩塌危岩体的进行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处理或避让;
3、在危险区域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告知牌
4、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对发生灾害区域及周边开展详细调查,查明该区域岩土体的岩性、结构特征及围岩稳定性,划定危险区;
5、建议对该隐患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群众带来的损失。[1]
五、结束语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境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达162处[2],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为主,是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县市之一。近年来,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成灾率有显著上升趋势,危害着人们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面对突出的地质灾害问题,应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原因,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使林州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郅杰,范涛,余芳. 林州市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研究[J].资源导刊,2012,(11).
[2] 郝宝亮.林州市多措并举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J].资源导刊,2012,(09).
[关键词]地震灾害 成因 防治
一、地震概述
地震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较小的余震。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二、地震的特点:
1、突发性强:地震的突发性比较强,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人,建筑物造成严重打击,令人猝不及防。
2、破坏性大:不止是破坏程度大,同时影响范围广,仅余震就可波及数千米外的地方,震中地区更是一片狼藉。
3、持续时间长:主震之后的余震往往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就决定了地震后的影响时间也是比较长的。
4、社会影响大:地震由于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必然造成经济损失,进而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5、防御相对较困难:由于我国现在对地震的预警手段不完善,地震预测的设备不够先进,同时国民对抗震的意识薄弱,地震发生时不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
6、产生各种次生灾害:地震发生后,伴随大量的次生灾害,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甚至伴随有瘟疫,堰塞湖等。
三、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四、地震的防治
1、地震的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2、地震来临时的应对方法
1)保持清醒的头脑。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二三十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2)逃生原则。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可以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a.如果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c.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d.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e.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f.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g.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h.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4)一次强震过后,不应安心下来,要准备应付余震的发生。震后首先将大火扑灭尽量步行到避震所,携带物应尽量减至最少。不要走过狭窄的道路、沟渠边缘、悬崖或河边,以免发生意外。注意不要靠近山体、悬崖,以免崩裂发生意外。靠近海岸时,必须注意海啸的发生。在低洼地则应防止水淹。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乱听谣言。在集中避难的场所应遵守秩序,注意卫生。
5)还应注意防止地震的次生灾害。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等。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
参考文献:
[1]陈颐,陈棋福,黄静,徐文立,减轻地震灾害[J]地震学报,2003(06)
关键词:地下金属矿山;地质灾害;类型;防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5.67 文献标识码: A
由于受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多年来金属矿山开采积聚灾害隐患可能瞬间爆发,而且很多潜在致灾隐患问题仍在不断的增加。因此在当前的形式下,加强对金属矿山地质灾害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金属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
根据国内50多年的金属矿山开发统计,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
(一)、金属矿山崩塌和滑坡灾害是金属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工程性地质灾害,而且其发生率非常的高,尤其是露天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对于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而言,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即采空区山体出现严重的滑坡,究其原因是超量开采作业造成的;采矿场出现严重的边坡失稳现象;堆渣场和排土场边坡出现了严重的失稳现象。同时,泥石流对金属矿山开发危害性也非常的大,不仅会危机金属矿山资源开采安全,而且对金属矿山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及人身安全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据统计数据显示,除了少数国营金属矿山企业,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习惯性地将废渣和尾矿等,随选随排,大量积聚于山坡、沟谷之中,一旦雨季来临,很可能会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金属矿山地质灾害另一个主要灾难就是地下水灾害。在国内主要表现为:海水入侵、地下水位突然下降、产生井下泥石流引起地面塌陷,或者采矿时突然水淹井灾害。由于国内金属矿山大多数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相对来说错综复杂,有时相互交错,所以在金属矿山进行开采作业时,遇到地下水一定必须要进行排干处理,否则任其增长一定会引起坍塌,并造成泥石流的次生灾害。比较典型例子:凡口矿由于采矿时疏忽大意导致,1500多个地表塌陷事故,直接导致受灾面积6km2。恩口矿更是达到5700多个地表坍塌事故,直接导致受灾面积21km2。长江中下游流域更是时常发生地表坍塌事故。
(三)、深井岩破。随着国内采矿技术不断发展,对深井岩破也是使用越来越成熟,但是其带来的次生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长期开采导致金属矿山地质结构不断的变化,在深井岩破的时候产生震动,很容易通过地质传递到周围高危险地区,导致塌陷危险。对于国内深井岩破技术还需要有待研究与提高。
(四)、对于金属矿山地质灾害而言,最为普遍的就是冒顶灾害事故,其中主要有岩层脱落、不良地层塌落以及块体冒落等现象,同时还会因采矿或地质结构不稳定而导致大面积的垮塌现象。实践中可以看到,对于矿岩稳定性差的矿体、或软弱夹层而言,更容易出现大规模或较大规模的垮落事故,进而造成采场、巷道等发生冒顶事故。对于冒顶片帮金属矿山地质灾害而言,通常事先没有任何的预兆,该类地质灾害通常具有一定的突发性特点,而且频度也比较高,很难对其进行防范,因此成为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以及生产管理中的重大桎梏问题。对于采空区、地表等出现塌陷而言,其主要是因地下采矿作业对地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影响。比如,凡口铅锌矿生产开采过程中,因疏干作业而导致地表严重塌陷,具体个数为1982,其破坏性影响范围超过670平方公里,受灾农田超过66万平方米,必须搬迁的建筑物大约7千平方米。
(五)、现在国内还是有很多地方根据岩石成分选用空场采矿法进行开采作业,或者采用崩落法进行开采作业,这样对采取造成很多空采区或者崩落区,如果这些处理的不及时都会给金属矿山带来地质灾害。
(六)、有些矿脉隐藏的比较深,大多数都在900m以下,这时从地核中心传递过来的地热也会不断的加剧,当热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候就会改变周围地质结构层,造成地质灾难。
二、地下金属矿山地质灾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上金属矿山地质灾害并没有被纳入国家重点防灾,灭灾体系里,通常都是个体或者企业自行根据自己本身特点加以研究。而研究的方向大多数也仅限于技术与安全两个方向,缺少整体解决型和系统化处理。
(二)、由于没有专人针对全国地质灾害进行普查,导致缺少相关地质灾害信息,无法建立信息库,更无法进一步详细分析以及预警作用。
(三)、很多企业在出现地质灾害时候,都很积极寻找有关机构进行合作解决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分析为何会带来此种地质灾害。等到处理完以后,立刻就停止了对地质灾害研究,导致之前所研究成果根本没有延续下来,缺少了完整性。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对金属矿山实际地质灾害有很多成果,但是每种结果效果却不是很明显。
三、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防范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金属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有效防范实践中存在着的各种金属矿山地质灾害,确保金属矿山开采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思想重视,培养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意识。金属矿山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关系着生产安全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立足实际,将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再造山川秀美工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分清重点、主次。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借助网络、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力量,通过群专结合、群策群防策略的有效落实,促使人们养成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此过程中,应当将当前的地质灾害特点和防治策略纳入到监测防体系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金属矿山开采之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勘测和分析研究。在金属矿山资源开采前,应当对竖井、斜井及其周边区域实施全面勘察,对井中的可能涌水量进行准确的预测,对周围水文地质构造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细致地绘制出一个地质剖面图,严格按照施工步骤和剖面图信息,准备施工作业。对勘测实践中已经知道的含水部分,应当进行综合的考虑,尤其是位置、距井巷之深度等,更要加强重视,必要时要提前建造导水工程。
(三)、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当对重点区域加强防治。首先,应当立足实际,对边坡参数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还要对边坡强化监测。必要时,还可建造挡墙对边坡进行加固;开挖完成后,若出现了严重的开裂、变形现象,则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二次地质勘察作业。其次,对于原本就有的灾害点,应当对其边坡进行加固,并且尽可能地消除因开采作业而造成的复发性灾害隐患。再次,应当做好渣场弃渣处理工作,同时还要对于边坡的坡度、挡墙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必要时建造拦渣坝,以防产生泥石流等问题。坑道开采过程中,应当做好支护操作,开采与支护同时进行,以免因矿顶坍塌或者发生冒顶事故而产生严重的危害;强化坑道排水设计,以免因矿坑中出现严重的涌水现象而造成次生危害。金属矿山开采完成后,应当注意对矿区实施统一规划,尤其要做好金属矿山复垦工作,加强金属矿山生态功能的恢复。
总之,作为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和矿业生产大国,矿产资源的开采与消耗量都非常的大,长期的传统粗放矿业开发模式应用,加剧了金属矿山地质环境的恶化,甚至部分矿区已经濒临毁灭性状态。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朱广文.关于金属矿山地质灾害的研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30)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防汛救灾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树立起“防大汛救大灾”的思想,积极行动起来,从思想上组织上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镇村两级总动员。全体工作人员要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服从指挥,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为全面夺取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胜利而努力工作。
二组织领导
镇成立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8个工作组,具体承担防汛救灾任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设有查灾核灾宣传报道灾后重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后勤保障次灾防治安全维稳8个工作组。
三任务分工
1查灾核灾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任务:负责查灾核灾,灾情统计上报,坚持日报制和零报告制,每天下午5点前向镇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及县“两办”县防汛办县民政局报告灾情,有灾报灾,无灾报平安。
2宣传报道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任务:负责向上报送镇抗洪救灾工作做法,在受灾区营造浓厚抗洪抢险工作氛围,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报送相关汇报材料,收集总结我镇在抗洪救灾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并向上报送。接待新闻媒体记者。
3灾后重建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任务:负责受灾房屋严重损坏户的选址重建,补助物质的发放,救灾物资的发放,转移安置灾民,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4应急救援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镇两支应急分队
工作任务:负责突发灾后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抢险救灾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和相关气象资料。协同防汛相关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做好防汛治安保卫工作和河道清理工作。
5基础设施建设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任务:组织对病险涉及路水电工程的监测处理和水毁工程的修复,提出建设所需经费物资设备通讯,并按照轻重缓急提出工作意见,逐步加以实施。
6后勤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任务:负责接收救灾捐赠,根据领导小组指示调配救灾物资,负责后勤值班工作,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相应保障,协调各驻镇“三送”工作组参与各村防汛救灾工作和物资投入。
7次灾防治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任务:负责灾后的卫生防疫和受灾群众医疗救护工作,及时救护灾区群众,减少次生灾害发生,确保灾区群众身心健康。
8安全维稳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任务:负责及时掌握灾民思想动态,做好全镇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的安抚工作。做好安全巡查,严厉打击盗窃防汛物资,破坏水电设施的犯罪分子,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工作措施
1组织领导力量。抽调党政领导和干部到重灾区开展核灾,组织群众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工作。具体安排:洋地村陈冬红;泮别村唐彦;桃花石溪村陈东旺;瑞坑村唐彦;迳口村唐彦;赣江源村及驻村干部计生挂村人员,以上各村全体干部。友联秋溪罗云姑溪等其他村由各挂村领导驻村干部全体村干部具体抓好本村的防汛救灾工作。
2把核灾工作当作当前第一重要工作来抓,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掌握灾情,核正数据。
3开展灾后再排查,防治次生灾害的发生。特别是已被安置转移的群众,对于安置情况要进行登记,对他们的生活情况要逐一登门过问,对灾害点要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线。对还在灾害隐患点居住的群众要进一步转移安置。
4保稳定。要正面宣传救灾工作的政策和措施,理顺群众情绪。因灾害引起的群众思想情绪,矛盾纠纷,要及时化解,确保无灾民事件发生。
5开展灾后重建生产自救。及时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对水毁公路水利水毁工程的修复,要统一规划,逐步实施。对农作物的补救抢种要及时,要尽早尽快,不误季节。积极做好全倒户房屋建设的选址规划安置建设工作。
6重点抓好灾后防疫工作。要求全镇各医院防疫部门和动物防疫单位及时开展防疫工作,杜绝疫情的发生。
7救灾工作实行每天调度。
8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同时做好救灾工作资料图片等材料的收集工作。
五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全体工作组成员要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各工作组长要切实承担起本组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具体抓好本组工作的协调处置。各工作组要建立相应的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并将工作分工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键词: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巩留县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247-02
一、伊犁巩留县预警管理基本情况
(一)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建设情况
巩留县加大了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1.巩留县气象观测台站的建设情况
近年来,巩留县加大气象观测台站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目前已建成气候观测站、地面天气观测站、农业气象观测站,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气象资料获取平台,初步实现了气象部门对当地气候状况的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获取。巩留县还出台了保护气象观测台站观测环境的若干规定,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性。
气象观测站:是一个自动化的气象站,普遍采取干电池或太阳能供电,功耗较低,能够通过GPRS无线远传,便于对偏远山区进行气象观测。目前,巩留县建立了基准气候站、基本气候站、一般气候站。
地面天气观测站:主要是通过气压表、温度计和雨量表等被动式传感器对大气压力、气温、空气湿度、风速、风向、雨量能见度等气象要素进行测量,获取相关资料。地面天气观测站担负着定时地面天气观测并向气象部门进行实时发报的任务,提供给天气分析预报使用。
农业气象观测站:农业气象观测站是农业气象生态环境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气象监测的任务,主要承担收集大气压力、雨量、太阳辐射、土壤湿度和空气中CO2 含量的测定等任务,主要由农业气象试验站、基本农业气象站和一般农业气象站组成。
2.气象应急预警系统的建设情况
互联网:巩留县依托伊犁州气象局专用气象网络,及时上传气象监测、预报相关信息,公众通过浏览网页便能准确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依据气象部门的提醒建议做好防灾减灾准备。
手机短信:手机短信具有简单、直接、快捷的特点,巩留县气象部门建立了气象信息短信平台,一旦遇到突发气象灾害,该平台便会及时向手机用户发送手机短信。巩留县近年来手机短信平台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具有覆盖面广、信息传播快速的特点,巩留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进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在县领导、气象部门的指导下,巩留县广播电视网络制作了气象信息宣传节目,每天定时进行气象播报,基本实现了全县16万人的覆盖。
(二)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运行情况
作为县域范围内气象信息观测、收集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的主体,近年来,巩留县气象局不断健全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和灾后服务机制。巩留县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机制不断完善,突发气象灾害发生后,基层气象信息员立即向县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办公室汇报相关气象灾害情况,县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办公室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办公室和伊犁州气象灾害防灾救灾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灾救灾工作。巩留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立即做出灾情监测和气象灾害预警的工作安排,并对获取的气象灾害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于达到气象灾害预警启动等级的,责令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预警,并上报伊犁州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委员会。气象灾害预警分为4个等级,即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分别由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代表预警信号级别,气象灾害红色预警为最高等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本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和救灾准备工作。县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办公室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指导,确保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严格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执行救灾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灾害发生后,巩留县气象局将气象灾害情况上报伊犁州气象部门,再上报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主管部门,由自治区气象主管部门对气象灾害进行评估,并向国家气象局汇报气象灾害相关信息。同时,巩留县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设置灾民临时安置点,并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物资的接收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县卫生部门开始灾害发生地区的消毒防疫工作,防止灾区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县统计局及时调查灾情,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对灾区受灾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并将统计结果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公布。抗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后,县气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对气象灾害的成因、整个救灾过程进行总结,为以后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二、伊犁巩留县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完善对策建议
(一)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建设
加快巩留县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洪水等衍生、次生灾害的监测准确性和时效性。充分发挥巩留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突发灾害的监测能力,建立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预报、预警机制,构建相关部门互通协作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平台,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准确、高效监测,为巩留县气象灾害的防治提供更加精确的预报信息。加强巩留县冰雹、暴雨、大风等多发气象灾害的监测,着重加强10—100km范围内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建立健全巩留县气象应急服务体系,为政府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气象灾害预报。
(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设
巩留县频发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冰雹、霜冻灾害等,县政府应当制定对应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不断完善高效、快速反应的气象灾害预警组织体系,参照国家气象部门灾害预警等级的设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相关气象灾害的预警等级。综合气象卫星、雷达、气象观测台站收集的相关气象信息,对潜在气象灾害信息的整合、分析和风险评估,按照气象灾害预警启动标准,由政府部门启动相关气象灾害预警。同时,积极开展与广电网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合作,拓宽信息途径,确保预警信息渠道的畅通。除此之外,强化气象部门与农业局、林业局、电力局、水利局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机制,为气象灾害的防治提供组织保障。广泛开展部门间的气象灾害观测预报相关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全县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三)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科学、完整的应急预案能为气象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照依据。不断完善巩留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巩留县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针对当前气象灾害频发、气象灾害容易衍生次生灾害的特点,巩留县政府应该在《巩留县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单个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对多灾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给予界定,对多灾种并发的重大气象灾害防治提供指导。巩留县政府还应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配套制度,同时,还应加大预案执行中的检查力度和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演练。
(四)强化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部门间协作
建立健全以巩留县政府部门为主导、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的协作机制,有助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更加高效地进行气象灾害防治工作。巩留县政府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灾害的防治过程进行监督,并做好工作总结;建立相关部门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部门间交流互动,不断完善气象局、水利局、电力局等部门协同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和救助机制,不断增强多部门协同抵御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五)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现行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建议我国政府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律约束和指导,明确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中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其行为。待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立法后,巩留县政府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防范气象灾害的总体和专项条例及实施细则,着力构建多部门协作的灾害防治体制。
(六)加强社会公众的防灾自救能力培训
广大社会公众是气象灾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巩留县人民群众的危机意识相对淡薄。
1.建立培训制度:对巩留县中小学学生进行气象灾害应急知识教育,从小学开始,进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由巩留县气象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治知识手册,每个月均开设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班,对县域范围内的居民进行气象灾害防灾救灾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全县公民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2.加大气象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应面向社会,普及气象灾害防治知识。
3.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宣传气象灾害防治知识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此种方法相对简单,更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滑坡、矿山;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地质灾害会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造成比较大的危害, 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我国相关部门和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处于地质灾害频发地带的人们需要对地质灾害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充分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们的危害。 在进行地质灾害治理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要从根上抑制地质灾害的形成,以进一步减少地质灾害现象,保证当地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文章对我国现在地质灾害的现状进行阐述,并针对常见的滑坡以及矿山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一地质灾害概述
1.1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1.2地质灾害的分类
主要分类方法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1.3城市地质灾害类型
现如今城市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灾害、地面变形灾害、滑坡、泥石流、城市垃圾等。
1.3.1地震灾害。地震是城市面临的第一大地质灾害。我国地震活动分布广、频率高、震源浅、危害大。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8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10年1次,5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14次之多。更多的灾害是由于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造成的。这些次生灾害主要有:山体滑坡、电力线路短路、煤气、供排水管道泄漏等。
1.3.2地面变形灾害。地面变形灾害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面裂缝,广泛分布于城镇、矿区、铁路沿线。
1.3.3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此类灾害是世界上对城市危害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我国城市中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市大部分处于崩滑流灾的包围之中。泥石流是我国山区城市众多自然灾害中有突发性灾害过程的主要灾种,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泥石流发生,每年都造成几亿元的经济损失和几百人至上千人的伤亡。
1.3.4城市垃圾灾害。由建筑施工和工业生产及生活的废弃物人为堆积地质作用引起的危害性更大。人类生活垃圾堆积土中含有许多有机物质,另外,未经地质评价而倾倒或填埋的废物极易被雨水淋滤下渗污染地下水造成新的污染。
1.3.5开挖工程灾害。我国工矿企业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城市,这些城市一般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在这些城市周围矿产资源开发和隧道等工程建设中,经常发生冲击地压、煤瓦斯突出、井巷热害、矿震等灾害。
二 滑坡地质灾害
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尤其是在一些山川、丘陵等地形复杂的地区,下面文章就滑坡地质灾害为例,对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阐述。
2.1滑坡灾害
山体滑坡的高发地一般在我国的山地和丘陵地区。 它与泥石流、地震等灾害一样都有着比较大的危害。 我国的国土极为辽阔,地理条件也比较复杂,导致我国的山体滑坡的分布也比较广泛,特别是我国的西北、西南等山区。这些地区一旦发生山体滑坡,大片的山体会相继地出现长期、缓慢并且有间歇性的滑动。滑坡的山体大小不一,小块的有几百立方米,大块则会有几十万立方米到几百万立方米。 山体滑坡若比较严重,则可能会吞没山下的整个村庄,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大片的山体滑落还有可能截断河流, 产生堰塞湖, 破坏大面积的农田以及森林,这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2.2滑坡灾害的防治措施
2.2.1提前防护
在遇到滑坡灾害发生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如果防治人员正处在滑坡发生的坡体上时,必须要保持冷静,找寻安全地段迅速撤离,在移动时只能往左右方移动,上下移动都会加大危险。在滑坡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如发现异样必须要通知周边人员撤离。以上注意点能够减少滑坡灾害对人员的影响,减少损失。在进行滑坡治理之前,需要先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2.2.2挡土墙支挡措施
在山体滑坡的治理过程当中,建设挡土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理措施。 挡土墙的建设材料可以选择块石、片石或者条石等材料。挡土墙可以是混凝土抗滑挡土墙、浆砌抗滑挡土墙、钢筋石笼抗滑挡土墙等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挡土墙是块石挡土墙。这种挡土墙一般被设立在坡体的边缘地带,来阻止山体的滑坡。 设计挡土墙时需要将滑坡的推力大小作为参考和依据,只要设计得科学合理,就能够有效地阻止山体滑坡现象的发生。
2.2.3 改善土质
改善滑动带的内土性质是运用较为广泛的防滑坡方法,尤其是针对土质疏松的高边坡,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该种方法需要运用多种加固方式,其中置换、排水、挤密、胶结等是主要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能够改善滑坡地的土质,使土质更加紧密有粘性,不易被冲散或分裂。其中排水主要是将土层内的水分排除,减少水对泥土的溶解,使土层能够保持整体性。挤密能够将土层整体更加紧密,不容易松散滑落。胶结主要时对土层岩石中测沉积物施压,让其中的矿物质能够溶解于水中,此时带有矿物质的水溶液渗入到土层岩石的缝隙中则能够将粘固住,形成结晶。土质的改善必须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单一的方法很难达到提高土质强度指标的效果。高边坡地质滑坡灾害的治理属于地质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防治力度的加大,人们对滑坡灾害治理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专业的治理人员进行定期整治以外,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居民应平时就做好预防工作,在边坡地区开挖排水沟,将地表水以及雨水及时的排出,并且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以便在灾难发生时可以自救。随着时代的发展,滑坡灾害治理的途径越来越多,实用性也越来越大,但这些成功方法的提出是建立在失败基础上的,因此滑坡治理工作需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以便更好的应对灾害,减少人力物力的损失。防治方法的强化需要与科学技术联系起来,利用新时期的技术来实现更高效率、更简易的治理操作,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三 城市地质灾害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垃圾、建筑施工开挖工程等对我们的城市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针对这种认为地质灾害,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力度,对建筑行业有相关的要求,同时,建筑企业想要可持续发展,就要注意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以及建筑开挖等工程的合理安排,这不但可以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的质量,同时,也为企业施工成本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从而施工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树立品牌形象,提高自己的声誉,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地质灾害现象也越来越多。这些地质灾害中有自然灾害也有认为因素造成的灾害, 我们要对自然灾害进行探究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认为灾害要加强管理和控制,只有这样,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吴磊.永安箭丰尾山体滑坡综合治理方案[J].福建交通科技,2012(03).
(一)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避免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中,要把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并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抢险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充分发挥事发地政府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依法实施应急抢险工作。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4、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突发地质灾害抢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设备,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事件。加强对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定期进行演习,做好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任务
县应急抢险指挥部由县政府县长任指挥长,主管副县长、武装部部长任副指挥长,政府办、国土资源局、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财政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务局、农牧局、商贸局、卫生局、安监局、旅游局、地震局、气象局、社会保险局、供电局、联通公司、消防大队等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为成员。
应急抢险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与救灾工作;分析、判断成灾原因,确定应急抢险和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对事发地进行紧急救援;按规定协调军队和武警部队参加抢险救灾;指导乡镇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工作;处理其他有关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与救灾的重要工作。
县应急抢险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汇集、上报突发地质灾害的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和救灾方案及措施建议;传达贯彻县应急抢险指挥部的指令,协调有关乡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县应急抢险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情况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为县应急抢险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组织应急抢险和救灾的新闻工作;起草县应急抢险指挥部的文件、简报和其他材料,负责县应急抢险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承担县应急抢险指挥部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报预警信息
1、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形成覆盖全县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与县水务、气象、地震等部门密切合作,逐步建成与全县防汛监测网络、气象监测网络、地震监测网络互联。
2、信息收集与分析
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有关部门、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
(二)预防预警行动
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会同本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每年年初制定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标明行政区域内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定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2、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后,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县政府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乡镇政府负责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人员撤离路线,并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者采取排险防治措施。在情况危急时,应当强制组织受威胁人员避灾疏散。
3、发放防灾明白卡
为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乡镇政府要根据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村委会主任以及受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威胁的居民,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到居民手中。
4、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
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气象部门要加强合作,联合开展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县政府,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乡镇政府要按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当地群众;各单位和当地群众要按照“防灾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灾避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1、速报时限要求
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乡镇政府或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乡镇政府接到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县政府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的报告后,应当在4小时内速报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时可直接速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中、小型地质灾害的报告后,应当在12小时内速报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时可直接速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2、速报的内容
突发地质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灾害险情或者灾情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引发的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地质灾害险情与灾情分级
突发地质灾害按其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个级别:
(一)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与灾情(I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者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在30人以上,或者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二)大型地质灾害险情与灾情(II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者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在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三)中型地质灾害险情与灾情(III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者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在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四)小型地质灾害险情与灾情(IV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者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在3人以下,或者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五、应急响应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序,并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机构。
(一)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与灾情的应急响应(I级)
1、响应主体
出现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后,县政府应当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和救灾工作。
2、响应措施
事发地的乡镇政府应当按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当地群众,对是否转移人员和采取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人员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者采取排险防治措施,并根据险情和灾情的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在情况危急时,应当强制组织受威胁人员避灾疏散。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抢险工作,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应急抢险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国土、财政、建设、交通、水务、民政、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应急处置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情扩大,避免因抢险救灾工作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当出现超出县政府处置能力,需要由上级政府组织处置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时,由县政府向上级政府请求支援,并按照《国务院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和上级政府的统一部署做好应急抢险和救灾工作。
(二)大型地质灾害险情与灾情的应急响应(II级)
响应主体和响应措施按照本预案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与灾情的应急响应的规定执行。
(三)中型地质灾害险情与灾情的应急响应(III级)
出现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后,县政府和事发地乡镇政府应当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和救灾工作。响应措施按照本预案五㈠的规定执行。必要时,县政府可以申请市政府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协助县政府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和救灾工作。
(四)小型地质灾害险情与灾情的应急响应(Iv级)
出现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后,县政府应当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和救灾工作。响应措施按照本预案五㈠的规定执行。
(五)应急响应结束
经专家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已经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县政府应当及时撤消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应急响应结束。
六、部门职责
(一)紧急抢险救灾
县武装部、县武警中队负责组织指挥部队赶赴灾区,抢救遇险遇难人员,开展工程抢险工作。
县公安局负责组织调动公安消防部队,协助事发地乡镇政府动员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受威胁人员避灾疏散;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对已经发生或者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除隐患。
县建设局、县水务局、县安监局、县供电局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气、供电、供暖等设施免遭损毁;组织力量抢修损毁的供水、供气、供电、供暖和水利等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县旅游局负责旅游服务设施的保护和排险,组织修复被毁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
县教育局负责协助事发地政府修复损毁的校舍或者应急调配教学资源,妥善解决灾区学生的就学问题。
(二)应急调查、监测与治理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发生实况、地质灾害的监测等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并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抢险与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治理工程,减缓和排除险情和灾情,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
县水务局负责水情和汛情的监测以及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洪涝灾害的处置。
县地震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所需的地震资料信息,对与地质灾害有关的地震趋势进行监测和预测。
县气象局负责提供有关的实况资料和天气预报信息,并与县国土资源部门联合做好地质灾害的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三)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事发地卫生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做好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预防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根据需要对事发地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协调灾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和卫生安全监测设备的紧急调用。
县农牧局负责组织人员在灾区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加强对动物疫情的监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组织有关单位对灾区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进行抢救,并就地质灾害对农业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四)治安、交通与通信
县公安局负责组织指导事发地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依法打击蓄意扩大化传播地质灾害险情的违法活动;迅速疏导交通,必要时对灾区和通往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县交通局负责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干线的安全,确保道路畅通;及时组织力量抢修损毁的交通设施,保障救灾人员和物资的快速运输。
中国联通分公司负责组织、协调通信运营,尽快抢修损毁的通信设施,保证突发地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的信息通信的畅通。
(五)基本生活保障
县民政局负责协助事发地有关部门做好人员避险和受灾人员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灾区生活必需品的现场供应,妥善安排避险和受灾人员的生活,加强对救灾款物分配、发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县社会保险局、保险公司负责推动突发地质灾害保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督促有关单位及时依法做好保险理赔工作。
(六)信息报送与处理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调查、核实突发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潜在威胁、影响范围以及诱发因素;组织应急监测,实时掌握险情灾情动态,及时分析、预测发展趋势;随时根据险情灾情变化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措施,并报告县应急抢险指挥部;及时应急抢险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的信息。
(七)应急资金保障
县财政局负责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和救灾补助资金的筹集及落实工作,并做好应急抢险与救灾补助资金分配及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等工作。
七、应急保障
(一)应急队伍、资金、物资与装备保障
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抢险和救灾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抢险和救灾力量及时到位,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工作。专业应急抢险和救灾队伍、武警部队、乡镇(村庄、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平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演练,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与救灾费用按照国家、省市和县有关规定落实。
要适当储备用于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后灾民安置、伤员医疗救治、工程抢险等项工作必需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和灾民生活必需品,保证在地质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供应。
(二)通信与信息保障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电话、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覆盖全县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络,并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三)应急技术保障
1、成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
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成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为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和救灾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2、科学研究地质灾害应急防治
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有关单位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和救灾方法、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应急调查、应急评估、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四)宣传与培训
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与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以及有关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方面的常识,提高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地质灾害专业应急抢险和救灾队伍应当对其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应急防治和救灾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
(五)信息
突发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新闻工作按照本县有关应急预案的规定执行。
(六)监督检查
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将定期对地质灾害应急保障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
八、奖励与处罚
(一)奖励
对在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和救灾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依照国家、省、市和本县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二)处罚
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和救灾工作中拒不履行法定的应急防治和救灾义务,截留、挪用或者贪污应急防治资金、物资,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地质灾害的重要情况,或者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预案管理与更新
(一)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牵头制定,由县政府批准实施。各乡镇政府参照本预案,制定本级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二)预案更新
本预案由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定期组织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的需要,及时提出修订建议,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更新期限最长为5年。
十、附则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灾害预报
我国属自然灾害频发国家,地质灾害由于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成因复杂性,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提高国家地质灾害的预防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该技术在城市管理、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等多个领域中都发挥出重要作用,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有效提高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科学性。
1地理信息系统含义和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地球整体或部分表面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归类、运算、分析、处理、储存等操作。在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如图1所示。由众多模块构成的地理信息系统能通过建立空间模型,对地理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复杂动态化的运算预测空间内地理信息[1]。
2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地理信息采集功能,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人类对重大地质灾害的预防能力,对保障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2]。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对国内多个研究领域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而言,有助于该部门深入研究不同地区的地理信息特点,制订出更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技术、遥感技术等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并将信息处理结果、地理分析功能和一般数据库操作进行集成化处理,在此过程中,实现对信息的动态化处理,对空间模型中各项数据进行更新,并最终达到预防重大地质灾害的目的。
3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1)专题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分析专项目标,具有明确的主题意义,对特定项目的服务质量较好,如在水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2)区域信息系统。该系统是以区为单位,对区域内的数据进行采集,区域的划分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对长江某流域地理信息进行研究等。(3)地理信息系统。与上述两个系统相比,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多要求和限制。该系统主要是利用图像数字化工具对数据进行查询、分析、探索及储存,还能在用户的要求下对数据进行运算。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对地球表层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还能对环境资源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3]。
4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4.1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和管理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分析和处理区域地理数据完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4],这一功能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分布特点,还能在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中展示历史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和等级,帮助地理专家更准确地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位置。灾害发生前会有一些征兆,如滑坡前缘土体隆起并出现放射性裂缝,护坡前缘坡脚位置多年堵塞的泉水突然复活,动物异常惊恐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区域范围内可能发生滑坡的位置进行监测,当发现滑坡灾害的不同征兆后,对滑坡灾害的影响范围、灾害等级等进行科学性测评,并结合测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范策略。
4.2地质灾害危险度划分和评估
地质灾害的类型较多,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土壤盐碱化等,各类地质灾害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且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特点。以往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人们难以对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科学的划分和评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则能使操作人员准确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在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中录入地理信息数据,对地质灾害等级、地质灾害原因和影响范围等进行预测,并为后续类似地质灾害的防控提供参考。相关部门也能利用地质灾害的危险等级制订相应的预防或救灾计划,提高预防或救灾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或资源分配不足等问题。
4.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专业系统集成的应用
利用专业系统能有效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提高风险预防的全面性,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参考,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专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专家知识分析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也能利用专家经验验证地质灾害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对比专家经验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反向完善,使二者能相互促进。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专业系统集成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我国地质灾害的动态管理质量。
4.4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受科技水平的限制,以往地质灾害的治理主要以事后治理为主,即在地质灾害发生后根据灾害现场的损失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理和救灾手段,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并且很多高等级、高强度自然灾害的发生会通常还会诱发其他次生灾害,若未能对其进行准确预测,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的事前管理水平。以江西省吉安市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为例,可利用该系统及时地监测、采集、分析和整理灾情信息,依托灾情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地质灾害发生情况,预测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制订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救援部门准备救援物资、组织救援人员、制订救援计划提供参考。吉安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界面图如图2所示。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逐渐成熟,为资源管理、国土规划、地质灾害预防等多个领域都带来了新的技术保障,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中科学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显著提高系统的全面性和准确度,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监控水平,提高对地质灾害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运用能力,帮助相关部门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对其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制订科学性更强的救灾计划,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赵子良,石德强,汪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研究:以咸宁市咸安区为例[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9,33(S1):64-69.
[2]王克峰,李芹.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群测群防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11):100-102.
[3]高华晨.滑坡灾害风险分析及其防治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20.
在现代公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病害主要有全新活动断裂与地裂缝灾害。本文分析了这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就两种地质灾害给公路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公路工程;全新活动断裂;地裂缝灾害;影响;对策
全新活动断裂与地裂缝灾害是常见的地质灾害,这些地质问题的存在,会对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带来影响。因而,必须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给公路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更好地促进整个工程质量的提升。
1两种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分析
所谓全新活动裂缝,主要是一万年内发生过地震活动,或是在近期正在活动,且之后的一百年可能出现继续活动的断裂。常见的全新活动裂缝包含了粘滑断裂和蠕滑断裂。而地裂缝灾害主要是由于土体、地表岩由于人或自然的因素形成的开裂,且在地面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的裂缝。二者在活动之后,均会给周边的岩土体和建筑物带来变形和破坏,其形成破坏的原因如下。一是振动导致的破坏。主要是因为能量集中到一定的程度时,发震断裂会形成粘滑活动而发生地震,且能量通过地震波向四周进行传播,进而导致岩土体振动,且振动速度过大,就会导致地面出现破裂与起伏,建筑物会出现开裂甚至倒塌的情况。二是变形导致的破坏。在出现粘滑断裂和蠕滑断裂之后,均会给断层和地裂缝形成较大的变形,这种变形不仅是三维空间变形,而且具有张拉、扭动和剪切的夜店,尤其是出现较大变形时,建筑结构由于变形过大而对其使用带来影响。三是次生破坏。当出现发震断裂活动之时,不仅会形成振动破坏和错动,而且还会导致公路沿线出现滑坡、崩塌以及地裂缝、沙土液化和地面沉降等诸多次生灾害。而这些次生破坏的出现,同样会导致公路的地面出现局部的沉降和塌陷[1]。
2负面影响分析
2.1给公路路基路面带来的影响分析
活动断裂构造给整个公路路基路面带来的破坏主要有水平张拉破坏和垂直错动破坏。水平张拉最初会导致路面出现开裂,而随着雨水对其的侵蚀和冲刷导致路面出现塌陷。垂直错动最初是在公路上形成路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凹槽,这不仅会交通运行收稿日期:2015-09-08作者简介:张露泽,本科毕业,工程师,现在呼伦贝尔市公路工程局工作。质量带来影响,而且还会给行车安全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工程寿命被缩短,提高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加上活动断裂构造和公路夹角不同,就会形成横向和纵向的破坏。横向破坏主要是活动断裂构造和公路相交时的角度较大,导致路面出现陡坎,并形成单条裂缝,而这主要是由于公路布线不科学所导致。纵向破坏主要因为在布线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勘察出现失误,导致公路和断裂角度相交的角度较小而形成纵向的破坏,久而久之就会在路面形成距离较长的破裂段,最终对公路的质量带来影响。
2.2给公路桥梁带来的影响分析
活动断裂给桥梁带来的破坏远大于道路破坏,不仅维修的成本较高,而且维修的时间较长,给整个公路交通带来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维修技术难度较大。导致其破坏的方式主要就是桥头出现跳车现象、桥梁承台被破裂以及桥梁落梁甚至出现倒塌。
2.3给公路隧道带来的影响分析
活动断裂还会导致隧道产生衬砌裂缝和错段等质量问题,有时还会由于衬砌破坏导致出现涌水和漏水等次生灾害,加上隧道的进出口边坡由于活动断裂而出现失稳的问题,而隧道界面由于断层的错动减少,均会给隧道安全高效的运行带来负面的影响。一是隧道的衬砌变形,由于隧道衬砌主要用于地层压力的承受和预防围岩变形、塌落的主体结构,从断裂的走向和活动特征与隧道相交的情况来看,常见的隧道衬砌变形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隧道衬砌环向开裂;②隧道衬砌纵向开裂;③隧道衬砌斜向开裂;④隧道衬砌直接剪断。二是隧道的渗水、漏水,主要是由于隧道从含水地下层穿过时,由于在地下水的作用下,隧道的周围会出现断裂活动,此时地表水就会随着裂缝渗入,从而给隧道带来较大的动水和静水压力,当水压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使得隧道的衬砌被破裂。加上地下水在顺着裂缝流动时将给裂缝的两侧带来冲刷,并因此导致裂缝的宽度变大,尤其是在水流冲刷作用不安增强的前提下,就会使得隧道的底部土层被掏空,进而导致衬砌的基础出现下沉,边墙也会因此开裂,严重时还会出现涌水事故。
2.4给公路边坡带来的影响分析
因为存在活动断裂,公路的路堤和边坡会由于活动断裂的影响,出现滑坡和崩塌。即便地震的强度不高,也可能因此导致边坡出现较大的稳定问题,而随着边坡失稳,就会导致路基路面和桥隧带来较大的破坏[2]。
3相关对策分析
3.1尽可能地避开活动断裂敏感区
活动断裂主要是由于内动力的地质作用所导致,这就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尽可能地将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常见的措施,主要是在对公路工程进行布线时,紧密结合公路地段实际,尽可能地避开活动断裂敏感区,才能尽可能地将灾害的发生降到最低。比如尽可能地在活动断裂带设置路基和桥梁,并确保道路和断裂相交的角度较大,从而更好地避免活动断裂从隧道穿过。
3.2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断裂给公路带来的影响
由于地裂缝灾害具有绕行的特点,所以在活动性较差的断裂时,就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断裂给公路带来的影响。具体来说,可以在隧道内将衬砌的厚度增强,也可以采取刚衬砌的方式进行柔性接头。而在路基横向裂缝处理过程中,应在路面下增设钢筋砼加固板,从而尽可能地将断裂处的位移分散到整个加固板,进而预防路面出现突降的情况出现。
3.3切实加强抗断设计工作的开展
因为活动断裂破坏具有不可抗性,所以在从断裂地段通过时,应进行抗断设计,在抗断设计过程中,主要采取简支体系跨越的方式。但是还应详细勘察断裂的情况,掌握断裂带的影响宽度,确保桩基底部的距离裂缝比一定的数值要大,并设置成可调整的制作,在墩顶预留一定的位置,用于千斤顶的放置。
3.4切实加强水害治理,并加强对其的监测
由于水害治理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措施,所以在强化结构防水工作的基础上,应将现有的裂缝封填和夯实,并严防地下水过量的开采,同时对整个活动断裂的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从而更好地预防工程质量被降低[3]。
4结语
全新活动断裂和地裂缝给公路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较多,所以必须紧密结合实际采取相关对策,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才能更好地促进公路工程质量的提升。
作者:张露泽 单位:呼伦贝尔市公路工程局
参考文献:
[1]王启耀,等.全新活动断裂和地裂缝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对策[J].公路,2006,02: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