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理学专业教育

护理学专业教育

时间:2023-09-21 17:56: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学专业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护理学专业教育

第1篇

1.1入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

我院助产专业开设了五年制高职助产和三年制大专助产。五年制初中毕业生入学年龄小,文化基础弱,个性张扬缺乏自制力;三年制高中毕业生录取分数线低,高考成绩不理想而只好选择专科教育,高考失利使学生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较大的心理落差使学生易产生沮丧、自卑的心理,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低。《基础护理学》作为临床课程的先行科目,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临床思维起到重要的作用。

1.2专业定位不明,专业认同感不强

助产作为护理专业的一个分支,长期以来未引起足够重视,使国内的助产教育明显滞后。模糊的专业界限使助产专业学生对自己专业定位、职业理想和价值感到迷茫,认为《基础护理学》与自己专业相关性不大,未意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即使是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的基护实训课,助产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较差。

1.3对基护实训课重视度不够

职业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为临床一线卫生机构培养实用型医疗人才。助产士作为妇产科室的专科护士,助产、护理操作技能缺一不可。《基础护理学》是临床入门课程,临床操作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与护生相比,助产专业的《基础护理学》实践操作教学应结合助产特色,满足岗位需求。助产士虽与护士不同,但协助孕产妇基础生活护理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其中部分基护操作还与助产专业密切相关,如女病人导尿术、胎位不正矫正、头皮静脉穿刺等。助产专业学生注重妇产科相关实践性操作的练习,却忽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2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助产特色

2.1加强专业教育,提升专业认同感

助产专业学生定位不明确是普遍现象。专业教育能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全面的认识,提升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基护的第一堂课,课程介绍中充分结合助产专业,将基护与助产密切相连的知识点通过图片、案例等等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其认识到学习基础护理的必要性。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护士与助产士的职业共性与差异性,而不能统一按照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基础护理教学中不断融入助产专业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基础护理知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也有助于助产学生正确职业观的形成。

2.2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国内助产人才队伍的学历组成多为中专、大专层次,助产专业也大都只在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学员入学基础较差,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除了加强专业教育外,还应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加以调整。

2.2.1调整基护教学内容

助产专业没有配套的基护教材,与护理专业一致,在职业需求符合度上有所欠缺。在教学内容上应作出调整,适当删减或增加部分内容,选择与助产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加以重点讲解。比如:在饮食与营养章节围绕孕妇营养需求、孕妇该采用的治疗饮食来开展教学工作;在实验教学中,重点讲述产科隔离制度、手卫生消毒、导尿、头皮静脉穿刺等等内容,突出与妇产科相关的基护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保护具的使用、铺床等较为次要的内容,可交由学生课后自学完成。

2.2.2优化基护的课程配置,改良教学方法

第2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医学;护理专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以关爱病人身心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为契合高职教育创新的育人理念,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专业学生不仅有精湛的护理专业操作技术,同时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护德护风,这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但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往往重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易忽视人文教育。因此,重视人文教育对护理专业学生提高护德品质和个人素养有促进作用,对促进现代护理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现状

高职护理专业同本科护理专业相比,在生源、学制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别,在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上还存有误区,加之大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直接升级而来,大学的校园文化积淀相对薄弱,人文教育的环境氛围还不浓厚。高职护理专业虽开设了比例不等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但总体来说,大都“重专业、轻人文”,没有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1.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

相比本科生的入学成绩,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高职教育的学制又较本科教育短1-2年。依据专业培养方案,高职医学专业相关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都须在有限的两年多的时间内修完,这也增加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压力。虽然大多高职院校也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此项工作是一项软指标,不可量化。因此,在诸多高职院校谋生教育观念影响下,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这体现在课程设置上,随意降低文化素质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减少开设文化素质课的科目与时数;体现在课程构建和课程教学研究上,就是忽视对人文素质类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研究。因此导致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人文素质类课程与将来自身的发展关系不大,学习人文社科课程只会占用宝贵的学习时间,甚至有的学生在上人文素质课时埋头专注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人文课程漠然置之。

2.忽视人文素质在学生就业和发展中的作用

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权衡就业与学历提升的关系,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衡量一所高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毕业生的就业率。为此,一些学校忽略了人文素质在学生就业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或者把人文素质教育仅仅定位于拓展学生与就业相关的文化知识教育,认为学生具备了相关的文化知识就等于拥有了就业时必备的人文素质。从现状看,人文素质较高的学生在护理实习期间即能对病人施以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赢得带教医师和患者的肯定,在毕业后的求职面试、工作期间的胜任能力和创新性诸方面都占有一定的优势。高职高专护理学生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为熟练的临床护理技能外,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作为支撑,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此外,对医学人才来说,“医乃仁术”,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特到我国古代的孙思邈,自古以来由于医学的独特的性质和地位,人们对从事医学事业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一个人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充分认可,能否具有较好的职业适应性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也与自身人文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

3.把人文教育简单视同为通才教育

目前在一些高职医学专业增加了人文学科课程,旨在强化通才教育,如公共音乐、医学伦理学、医德修养、文学欣赏等。通才教育是有益的,但不能完全代替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精神是人文精神。人文知识不等同于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记忆性、工具性的,人文精神是思考性、批判性、创造性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教育对人的影响除了知识积累外,最深刻的在于人格力量、人文思想、人文精神。而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渐进性的渗透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仅仅通过几门人文课程的学习,就想要学生具备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是不现实的。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

二、医学人文精神对护理学生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在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不但需要毕业生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操作能力,还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这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护理学生将来面对的是患者,将来在工作时的工作作风,护德水平,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和谐相处,都离不开人文素养。

1.护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融通

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思・普朗克认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的链条”。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相联,不可分割。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护理中,人文关怀就应该体现在给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上。护士只有在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服务,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誓言和人生价值。“医乃仁术”这一医学本质特征反映出医学是学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护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这种相通性决定了二者的相互融合。因此,护理专业教育只有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才有现实基础,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2.良好的人文素养是高尚护德的基础

深厚的人文底蕴能促使护士生对患者形成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自愿承担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同情心、责任感又是促使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学技术进行刻苦学习、提高技能熟练度的原动力,这是护士生高尚护德的基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应是培养既有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护理专业技能,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护德护风的护理毕业生。

3.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需要人文精神

现代护理模式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并把护理程序系统地用于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工作模式。现代护理模式将护理学理论上升到系统化、整体化和回归人文关怀的现代医学,意味着对健康与护理疾病的认识哲学思维方式的改变。因此,护理专业教育必须包含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人文素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教育。在护理中,人文教育倡导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对生命敬畏才会平等对待生命,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处处以患者为中心,从而实现健康公平,达到医患之间的关系和谐。

三、高职护理教育融入医学人文精神

对护理专业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培育,就是学生在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在社会责任、人格修养、文化自觉等精神层面上实现相应提高,这些提高对他们将来从事医护工作的影响是深远的。

1.与时俱进,引导人文素质教育良性发展

护理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护理学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医学与人文并重,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人文素养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的高度完善专业的文化设施,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将人文素质与护理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紧密结合起来。此外,只有结合护理专业实际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充分激发医学生学习人文社科知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医学专业及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医学人文素养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高职医学院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为医学专业教师提供学习、提高医学人文素养的机会,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机制。教师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他们是学校人文精神的实施者和体现者。高职医学院校要加强人文教育的师资建设及课程研究,增强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注重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上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人文知识讲座,向教师推荐有价值的书籍,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合作及学术交流等,多方位开拓教师视野,培养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

3.护理教学方法寻求多样化

护理专业的学习可分为基础理论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及临床护理实践。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学习在课堂中完成。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可通过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的医学人文知识提高人文修养。除课堂理论教学外,可开展讨论实践教学,例如在讲一个专题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实践谈谈体会等,通过联系自身实际谈感受,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医德。同时,实习学生要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调查和义诊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将课堂上所学和人文教育活动“内化为”人文精神。

4.积极探索将专业教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教育方法

在专业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精神是使专业教育得以深化和提高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两者相互融通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结合的方法,提高结合后的教育成效。首先,要把握专业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融合度,即在两者融合中要把握分寸,要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内容上要契合。也不是每节课、每次课都要结合,要善于在教学中抓住机遇,不能牵强附会,搞成形式主义。其次,灌输的教育内容要贴切,能激发学生对探索医学人文精神真谛的热情。无论在专业课程教学或医院实习教学中,都蕴含有许多潜在而十分宝贵的人文精神内容。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启发及言传身教等方式,让学生领悟到他们不是在简单地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在学习如何领悟生命。护理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护理患者,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对待患者,如何将中华民族的“仁心仁术”、“大医至善”的医风发扬光大,从而树立自己的人生准则和价值观。

总之,护理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社科教学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挑战。结合专业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提高其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护理学生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融合的必然趋势。护理专业院校要积极深入探索这一领域,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李树贞.《护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5-122.

第3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疾病谱的变化,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人口老龄化进展加快,护理工作模式发生了转变,护士工作范围及内容日趋扩大,护士任务和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些都对护理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提出了挑战。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21 世纪护理学必将与信息技术、社会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融合发展。护理学科知识体系日益丰富,护理教育面临的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无限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此外,国外护理教育的蓬勃发展,护理教育国际化的形成,将对我国护理教育现存办学体制和教育制度、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冲击。现就我国护理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如下:

1 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

1.1 我国护理教育迅猛发展

建国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取消了高等护理教育,护理教育成了单一层次的中专教育,直到1984年高等护理教育才得以恢复。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开始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护理教育初步形成了由单一的中专教育向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比较完整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护理教育体系。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255所院校开设护护理学专业教育,133所院校开设护理学本科教育,30所院校开设护理学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获得护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首届招生2名。至此,我国护理教学层次基本齐全,与国外护理教育层次达到一致。但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如美国现有本科教育院校616所,硕士研究生教育367所,博士研究生教育323所,其护理教育早已处于成熟状态,教育层次除了包括执业护士教育、专科教育和学位教育(本科、硕士和博士)外,还发展了一些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如分轨模式、RN-MSN模式、快速阶梯模式、校外学历模式和衔接模式等。

1.2 护理教育培养的规模和层次不能满足需求

为了缓解护理人才紧缺的状况,在教育部启动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护理人才作为四类紧缺技能型人才之一被列入其中。截止2005年底,我国护士总人数为134.96万,比2004年增加了4.2万人,相当于2000~2004年间增加数量的总和。然而专家指出,相对于13亿人口来说,我国护理队伍仍然严重缺乏。护士总数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0.26%。而卫生部1998年提出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的要求是护士应占卫技人员总数的50%。在医护比方面,我国2001年的医护比只有1∶0.61,远低于1998年世界平均水平1∶2.698;2001年全国平均护士与床位比例为0.4∶1,而世界许多国家护士与床位比例都基本保持在1∶1以上。当前我国护理人员与人口之比约为1∶1000,与世界各国一般标准为2∶1000存在明显差距。以中专为教育主体,教育层次低于世界普遍水平是我国护理教育的现状。据2003年底来自中国卫生部的资料显示,全国126.6万名护士中,中专学历占64.5%,大专学历占24.3%,本科学历仅占1.6%。至2005年底,护士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25.6%,而2002年美国卫生社会福利和健康保健资源部公布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美270万名注册护士中,大专学历占34.3%,本科学历占32.7%,硕士学历占9.6%,博士学历占0.6%,即近43%的注册护士已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由此可见,我国的护理人力资源与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卫生保健体系的建立、健全使护理功能不断扩展的情况下,护士的数量更加不能满足人们健康保健的需求。护理教育要想迅速改变学科科学化水平不高、独立性不强的现状,当务之急是扩大高层次的护理教育,特别是创设博士层次的护理教育,以及对临床有一定资历水平的专科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专家的培养、认定。以解决学科发展迫切需要理论基础雄厚、专业信念坚定、精通学科研究方法,占有丰富信息资料,能站在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发展动向,具有发展学科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学历人才及实用性人才。

1.3 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现代护理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广度、专业知识的深度和教学技能有了更高要求,而目前国内师资队伍普遍存在人力资源不足、学历偏低、教学能力不强、专业知识陈旧的状况。在部分医学院校里,高等护理教育的师资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临床护理教学中还有相当部分院校存在着护理教育以医院为主,护理教学以护士为主,以致缺乏教学的系统性和对护理工作实践的研究和了解;而部分护理学专业教师脱离临床,造成理论和实践相脱离,这些也是造成护理教学质量欠佳的原因。大部分院校师资队伍学历偏低,还存在医教护、专教本的现象。而且护理临床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差,教学意识不强,技能不熟练,有待提高。

1.4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和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国护理教育大多仍旧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方法,即以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及临床教学3种形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主动参与少,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虽然在理论上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主导一切,授课方法是照本宣科,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时数多,学生自学和讨论时间少,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形式单一,考试方法也较为刻板,缺少能力上的考评和灵活应用方面的鉴定;教学评估开展不够,学生交流不多造成教学方法和效果不能及时反馈和提高。几十年来,我国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仍然是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

1.5 护理教学评估体系欠缺

医学教育评估由国家教育部或卫生部统一负责,护理教育并未单列,不能体现医学教育和护理教育之间专业的独特性,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不能充分反映护理专业教育和实践发展的需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专业,造成护理专业教育计划缺乏专业特色,实质是附属于医学教育,沿用医学教育的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及评估标准,最终不仅限制了护理教育专业化发展和护理学知识的体系化,而且严重影响了临床护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 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4篇

1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2007年版教学计划和大纲课程设置由5个模块组成: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和毕业实习模块。选修课程模块由拓展模块1(基础课程)、拓展模块2(社科人文课程)、拓展模块3(专业相关课程)3种类型课程组成;学时分配:总学时为3596学时,其中基础课程模块为900学时、专业课程模块为918学时、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108学时、选修课程模块为270学时、毕业实习模块为1400学时。

1.2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2.1课程体系庞大,特色不足张军荣研究发现我国的2007版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学时偏多,设置科目仍偏离职业教育特色,特色专科护理开设过少。谭耀华认为现行中职护理课程体系异常庞大,秉承了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3段式课程设置方式,学生不仅要继续补偿初中数、理、化、计算机的不足,还要在语文、英语、政治、人文修养、法律、礼仪与人际沟通方面有所提升,而且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只是大专、本科的缩略版,内容多而不精,体现不出中职的优势和特色,学习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基础薄弱,容易对学习感到失望,造成厌学,甚至流失。

1.2.2课程的实用性不强,与岗位需求脱节陈芬研究显示课程设置方面缺乏中职护理专业特点,医学基础知识偏深、偏难,实用性不强,过于强调学科的重要性;医学临床知识偏重于医疗,护理实践和护理社会人文课程涉猎较少,使护生缺乏以人为本的职业素养、就业适应能力及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另外,课程门类也过多,超出了“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李劲峰等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有: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完整性,理论知识偏难,学生学得困难,教师教得困难;课程多、学时有限,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达不到岗位要求,专业定位不切合社会实际。黄刚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与护理岗位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刘彦研究显示中专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主要模式还是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传统的授课模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开设的课程不断增加,学生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1.2.3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李晨曦等研究显示课程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之间的界限明显、缺乏衔接,以致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候,往往无法体会前面知识的铺垫性;其次,由于学制较短,既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又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仅有的两年学习时间显得捉襟见肘;再次,人文类课程开设偏少,忽视了护理人才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忽视病人心理需求;课程内容相对落后于临床,知识的应用性不强;课程难度大,缺乏吸引力。李淑芬认为目前的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2中职护理课程设置改进原则

2.1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黄岩等认为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要以社会专业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综合职业能力。遵循实用、够用、能用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确保教学内容与护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一致,做到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

2.2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方勤等提出应根据人才培养方向的不同调整课程设置,除应具备护理专业必需知识外,增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社会需求的、有利于就业的专门课程,合理安排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专门课课时比例,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2.3发挥职教优势,坚持职业能力培养,增强职业发展竞争力

何君芳提出必须根据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来调整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内容,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坚持职业能力培养,增强职业发展竞争力,尤其是护理专业技能形成的实践环节,这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环节。

3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进策略

3.1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增减

谭耀华等提出中职护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体现出职教特色,对基础文化课应进行适当地删减,特别是减少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课程,增加专业文化课,如护士人文修养、护理法律教育、护士礼仪与人际沟通等内容,稳固扎实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体现“宽基础”,为学生自行选择专业后进入高职学习打下专业理论基础,且要减少分科,缩减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技能培训应缩减项目,如删减给药、输液、插管等项目;强化基础照顾护理技术,如变换护理、床上翻身、口腔护理等,为学生就业做好铺垫。符秀华等认为应适当删除或减少文化课,如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课的时数,增加人文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学时,如护理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法学基础、预防医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概论、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精神病护理学、创业与就业指导、康复护理学等,将预防保健、康复等理念贯穿于护理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还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品德操行训练、表达能力训练与职业技能训练的“三个不断线”。王俏认为课程设置应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重视素质教育,因为人际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判断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行为、良好的个人修养等素质是从事护理职业的基本要素。杨敏英等提出应早期开展护理专业课程教育,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临床见习,增加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专科实训教学,增加计算机操作应用实训课教学。李晨曦等提出应增加人文类课程,塑造良好校园人文环境,合理安排实训,强化学生实践技能。

3.2课程的整合

付杰提出变“学科本位”为“岗位能力本位”,建立模块课程体系“岗位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即首先把岗位工作过程解析对应到行动领域,再把行动领域转换成为相应的学习领域,最后按照认知规律的要求,形成一个个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均有各自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标准,既可以是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综合,也可以是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综合,这就淡化了传统的学科分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张美琴提出按照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重组,构成不同需求的模块,强调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如将原来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合并重组为人体学基础;将免疫学基础、病原微生物、传染病学合并重组为传染病护理;将基础护理学、护理概论合并重组为基本护理技术;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合并重组为临床护理,并将其按照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婴幼儿、儿童、成人和老年护理;把精神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合并为心理与精神护理。伍小飞提出建立符合现代护理职业要求的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将各分离的学科和课程融合为形态学课程模块(包含正常人体形态和异常人体形态);机能学课程模块(包含正常人体机能和异常人体机能);促进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以增加学生整体知识结构内涵;以人的生命周期重组专业课程,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培训专业技能时,要注重护理人文精神的渗透以及从单纯的技能培训改变为对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训,注重将人文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充分满足现代护理教育的要求。

3.3构建“12345”的课程体系范国正提出建设

“一个指导、二个要求、三个对口、四个面向、五个模块的“12345”课程体系,即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以专业能力素质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为要求设置内容,强调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对口、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对口、实践技能与护理岗位对口,面向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4大岗位群的能力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新的五个模块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毕业实习课程模块);以创建精品课程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课程建设。

3.4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与分层教学

第5篇

采用教育家贝雷迪提出的教育比较四步法对中美课程进行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描述:包括中美两国麻醉护理教育的教育类型、教育层次、学生准入要求和培训课程;解释:归纳中美两国麻醉护理教育在以上4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并置:对两国麻醉护理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形成比较概念,提取比较要素并以表格形式呈现;比较:对上述三步形成的所有内容进行全面比较,得出结论。

2结果

2.1中美两国麻醉护理教育的比较

以麻醉护理的教育类型、教育层次、学生准入要求和培训课程内容4个维度作为框架,对中美两国现有麻醉护理教育形式进行比较。

2.2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比较

美国的麻醉护理培训在1933年前由当地医疗机构承担,为非学位教育。随后,经国家出台相关学位文件,麻醉护理开始向学位教育变革,培训机构也由当地医疗机构向大学转移,直到1998年美国麻醉护理教育最终确定硕士学位教育是其最低教育标准。在美国发展麻醉护理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类型一直都为职后教育,教育层次自1998年开始提升为硕士及以上层次。中国的相关教育主要以“护理学———麻醉护士专科方向”的形式出现在极少数医学院校,在1993年徐州医学院率先与南京六合卫校联合开办三年制中专层次的麻醉与急救护理专业;此后又与福建闽北卫校合作开办大专层次教育;直到2004年徐州医学院开设本科教育层次的“护理学———麻醉护士专科方向”,除了学院派的麻醉护理教育形式外,各地医院也开始自发组织小规模的麻醉科护士的岗位培训,但形式各异,缺乏统一的系统,在此不做详细比较。由此可见,中国的麻醉护理教育发展史并不长,具有一定规模的麻醉护理教育均属于职前教育,教育层次经历了中专-大专-本科的提升过程。

2.3学生准入要求比较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硕士学位麻醉护理教育项目每年仅招收24~36位学生,解读项目的培养目标发现,其以培养能在临床为患者提供专业麻醉护理服务、制订完善的麻醉护理计划的实践型护理专家为目标,因此,对学生的准入要求比较严格,从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多方面对申请参加培训项目的学生做了相关规定。可见,美国的麻醉护理教育属于精英教育,要求学生具备高水平的综合能力。中国的麻醉护理教育以学院派的职前教育为主,是在通科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加入麻醉护理特色,对于学生的准入没有设定特殊要求。申请参加麻醉期护理教育的学生只需要具备相应教育学历,并通过国家组织的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生的统一招生考试即可。

2.4培训课程内容比较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硕士学位麻醉护理教育项目的课程可分为三类:麻醉护理的高级医学课程、麻醉护理的专业课程和麻醉护理的研究课程。其中,麻醉护理专业课程占据了重要地位。从麻醉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美国采用的是模块式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的能力及水平,将一门课程分为多个层次分段教学,如麻醉护理的原则和实践分为了五个层次,即Ⅰ~Ⅵ。这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培养个体,使其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其次,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麻醉护理教育为硕士以上层次的学位教育,因此,对于学生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要求,在课程中专门开设了研究方法的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思维方式。此外,由于麻醉护理教育的专业实践性强,临床实习也为麻醉护理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划分了6个阶段进行(即临床实习Ⅰ~Ⅵ),时间占据整个培训周期的50%,约12~18个月。中国的麻醉护理教育以通科护理教育课程为主要部分,即基础医学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麻醉护理专业课程仅占据全部课程比重的15%左右。研究方法类课程没有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另行开设。徐州医学院的“护理学———麻醉专科护士方向”分为三个阶段,第三阶段为历时1年的临床实习,其中半年为内外科实习,半年为麻醉科实习,临床实习时间在整个教学周期中仅占据10%。

3讨论

3.1形成系统的课程是培养麻醉护理人才的前提

美国麻醉护理学会已有全国统一的指南对麻醉护理教育应该涉及的课程领域、培训周期、理论/实践课时的比例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保证了麻醉护理教育的统一化和系统化。我国职后麻醉护理培训仅在各地医院内部小规模开展,缺乏统一标准,在培训周期、课程领域等方面存在百家争鸣的现象。因此,我国的护理界学者应尽快开展麻醉护理职后教育的相关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形成系统的麻醉护理课程,推动我国麻醉护理职后教育规范化,以促进我国麻醉护理教育的发展,同时为我国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提供依据。

3.2职后教育是中国麻醉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首先,麻醉护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技术性,以及麻醉患者围麻期意识状态的特殊性(非清醒或半清醒状态),都对麻醉护士的素质、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接受没有任何临床工作经验的学生参加麻醉护理教育并不合适,可能导致他们进入麻醉科工作上手慢,无法快速胜任高强度和高难度的麻醉护理工作,这将对围麻期患者护理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其次,中国目前的麻醉护理教育形式,即“护理学———麻醉专科护士方向”是在普通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部分麻醉护理相关课程,使得学生早期、初步地接触麻醉护理的概念。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处于核心地位的麻醉护理专业课程仅占据课程比重的小部分,培养的学生在实际进入临床麻醉科后,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岗位的继续教育,才能完全胜任麻醉护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导致教育成本效率不高。最后,麻醉护理教育走职后教育路线是国际发展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大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国应紧跟国际麻醉护理发展潮流,向职后教育转型。职后教育的发展将从两方面进行。

3.2.1以核心能力模型为指导培养麻醉护理人才“以能力为本位”是近些年国内外职业教育所提倡的方式,这种以职业能力为培训立足点的教育能够针对性的培养具有专业工作能力的护理人员。麻醉护理作为一门临床专科性强、能力要求高的专业,采用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对于麻醉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蒋莉莉、胡嘉乐等对麻醉护士的工作范畴和核心能力做了系统研究,这对开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麻醉护理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未来接受此类职后专业教育的学生将被授予相关证书,并能从事临床麻醉护理工作。

3.2.2麻醉护理教育走专业学位道路是未来展望美国的麻醉护理教育经由非学位职后教育向学位教育发展,截至1998年全部转型为学位教育,并以硕士学位为最低教育标准。它的发展轨迹可为我国所借鉴,我们应以能力为本位的职后教育为起点培养麻醉护理人才,首先发展非学位教育,随着麻醉护理教育发展逐渐成熟,可在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课程基础上增加科研类课程,使之逐渐达到研究生教育水平,发展麻醉护理的学位教育。这一方面可为临床优秀护理人才提供深造机会,开拓护理人才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背景下稳中求速,既保证了临床麻醉护理质量,又加快了麻醉护理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可推动护理学科下属二级学科的发展,为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发展借鉴和依据。

4小结

中美两所学校麻醉护理教育在教育类型、教育层次、学生准入标准和培训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麻醉护理为职后教育,硕士学位教育是其最低教育标准,参加培训项目的准入学生均具备一定的教育背景,并且是在临床相关科室工作过一定年限的注册护士,教育内容以麻醉护理专业课程为主。我国以“护理学———麻醉专科护士方向”的形式开展职前教育,教育层次历经中专-大专-本科的过程,学校对于接受麻醉护理教育的学生没有特殊的准入标准;教育内容以普通护理教育课程为主。经过中美比较,我们对中国麻醉护理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形成系统的麻醉护理教育课程;

(2)职后教育是未来发展趋势:

第6篇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和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实习医院级别、对医护关系的认识。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由Hojat.[4]于1995年开发,用于测量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的态度,分为共同教育和合作、护士自主权、照料与治疗的对比、医生权利4个维度。采用Likert4级计分法,1~4分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条目8、10采用反向计分,使用总分评价,总分范围为15~60分,得分越高,说明医护合作态度越积极。量表总分

 

45.01~60.00为医护合作态度水平高;30.01~45.00为中等;15.01~30.00为低[2]。此量表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广泛使用,在跨文化因素的比较和合作教育的成效评价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杨晓莉等[2]将其译为中文版,包括医生卷和护士卷,Cronbach’sa系数分别为0.84和0.85。

 

1.2.2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开始前,由研究者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方法,并讲解问卷填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当场收回,最后由研究者进行核查。回收后及时审核,剔除无效问卷,进行编码和分析整理。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20份(医学生165份,护生155份),回收有效问卷299份(医学生154份,护生145份),医学生和护生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3%和93.55%。

 

1.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双人同步录入,输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医学生和护生的医护合作态度(表1)

 

医学生医护合作态度总分为(49.36±5.27)分,护生总分为(50.58±3.37)分。根据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的分数评价标准,医学生和护生均处于较好水平,护生高于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5,P=0.036),在“共同教育和合作”“护士自主权”“照料与治疗的对比”这3个维度上,医学生和护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医生权利”这个维度上,护生得分高于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55,P=0.000),护生更不赞同临床医生的主导权威地位。

 

2.2医学生和护生医护合作态度的主要差异

 

3讨论

 

3.1医学生和护生医护合作态度总体水平良好显示,医学生和护生得分均在高水平的医护合作态度范围内,与医学生相比,护生得分较高,由表2可知,在条目“护士应该被看作是医生的合作者和同事,而不仅仅是助手”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护生医护合作态度更积极,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5-6]。医护生合作态度均较好,可能与双方都处于实习阶段有关,刚刚从课堂转入临床中,热情饱满,具有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精神状态能够促进医护沟通,融洽的医护关系能够促进医护合作。护生得分高于医学生可能与传统的观念有关,一直以来护士的地位较低,人们普遍认为护士仅仅是打针、发药的,所以患者对护士的尊重和依从性远远不如医生,并且护理学发展起步晚,同时女生占绝大部分,所以护生从心底里对医学生有种依赖和信任的态度〜。然而对于高学历的护本生和护研生来说,已经不满足传统的护理定位,希望将来在临床中获得与医生平等的地位,通过自己的专业优势促进患者的健康,所以护生有着更加积极的合作态度。

 

3.2协助发展护生的护士自主权

 

在条目“护士应参与有关医院后勤服务的政策决定”上医学生得分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说明医学生更希望护士拥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和自主权。虽然护生正在被灌输护理工作者新角色和职能的观念,认为应该为患者所提供的护理负责,并有权利和义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在现实的临床工作中医生多处于支配地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护士也习惯于听从医生的安排,很少表达自己的建议。患者也往往觉得治病靠医生,更多注意与医生搞好关系。另外,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探寻适合护理人员发展的科学管理机制⑷,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护理人员配置还没有合理的能级标准,护理人员能级结构不够清晰,岗位职责并不能充分体现出专业技术水平^,这些消极因素都会影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价值实现,并在影响护士自主权的同时,不同程度地通过临床老师的带教和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实习护生。因此护生的护士自主权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护理教育及管理者应该注重对护士专业技术的培养和提高,并通过积极开展在职继续教育项目和开设医护论坛等方式,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足够的教育支持和参与管理决策的机会,创建良好的合作环境,协助发展护生的自主性。

 

3.3开展医护合作教育势在必行

 

本研究中,在条目“在所有的卫生服务事物中,医生应占有主导的权威地位”和“护士的基本职责是执行医生的医嘱”(反向条目)上,医学生与护生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护生得分较高,双方对医护职能关系、医生权利的认识不平衡,护生对医生的主导地位更持不认同态度,更愿意接受“并列-互补型”的医护合作关系。目前,护理学已成为一级学科,护士被赋予了新的角色,不仅仅是医嘱的执行者,更是患者健康的教育者、权益的保护者、示范者、研究者、咨询者、管理者[6]。我国也提出了护理学专业教育的新标准[10],努力使护生适应现代护理教育的发展。然而医学生受传统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接纳了医生在医疗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往往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11]。临床带教的医生往往是主动的,习惯给护士命令和指示,同时缺乏对护士新角色的认识,即使是有新的了解,但旧的思想根深蒂固,也不能在短时间改变,带教医生的态度和行为让实习的医学生逐渐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因此应加强医学生对医护合作关系的进一步认知与对护士新角色的认同,积极引导医学生接受新的理念。

第7篇

【关键词】 护理;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教育

护理是一门具有浓重人文色彩的学科,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价值,要使护理的核心价值得以凸显,护理的人文关怀得以实现,必须从护理教育入手,在护理教育中应重视和加强人文关怀教育。通过剖析护理人文教育现状发现目前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多流于形式,课程设置不足,师资匮乏等问题。面对目前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中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需要从教育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师资四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创建人文关怀教育环境,增加人文关怀教育课程比重,创新人文关怀教学模式与提高教师人文关怀素养等策略,加强护理的人文关怀教育,达到护理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培养目标,以实现护理的人文关怀教育。

1 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1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要求 护理(nursing)一词源于拉丁文“Nutricius”,意含抚育、照顾、保护,自从人类的诞生,护理也随之应运而生。护理的对象是人,护理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照顾与保护。这个过程是有情感的参与,带着人性的温度。我国自古就有“仁爱为怀”、“视病吾亲”等思想,强调了对患者的关怀抚慰,体现了医学护理人性的关怀照护。自20世纪70年代始,西方护理学家提出护理的本质是关怀[1]。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2]。护理本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与人密不可分,它不仅涉及对“生物学的人”的生命健康的维护,更要兼顾“社会性的人”在心理、文化、信仰等属性方面的需求[3]。护理的过程贯穿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价值,也是护理的本质要求。

1.2 人文关怀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关注人的整体性。在此模式思想指导下,护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片面关注人的生理因素转变为全面关注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因素,由提供单纯的专业技术照顾转向提供具有人文关怀的专业性的照顾。1994年,袁剑云博士从国外引入了整体护理,随后整体护理在全国各大医院推广实行。整体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护理。这种现代护理模式蕴含了护理人文关怀的本质,人文关怀是现代护理模式的核心理念。2010年,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卫生部下达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通知[4]。活动方案特别提出了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与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中。由此可知,人文关怀是护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1.3 人文关怀教育是护理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2006年,我国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要素是人,人的培养倚赖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不难看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植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发展之中。护理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护理教育的发展,而人文关怀教育是以人本主义教育学思想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由此可见,人文关怀教育是护理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2 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现状剖析

2.1 人文关怀教育流于形式 人文关怀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人文关怀教育大多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开展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在护理教育中关于人文关怀教育提得多,具体落实少,大部分人文关怀教育停留在表层,未向纵深发展,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学模式较滞后,目前仍然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以单向传递人文知识的方式实施护理人文教育,教学方法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

2.2 人文关怀教育课程设置不足 目前尽管大部分学校都设有相应的人文课程,如《护理礼仪》、《护理心理》、《人际沟通》等课程,但总的来说课程设置不足。根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护理院校除“两课”教学时数外,人文课程学时数只占总时数的1.8%~8.4%,平均4.2%[5]。课程设置明显偏重于专业课程,人文课程设置相对较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校在人文课程设置上虽加大了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但各学校在人文课程设置上很不平衡,在护士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上有极强的自由选择性和随意性[6]。

2.3 人文关怀教育师资匮乏 人文关怀教育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护理专业教师是通过护理专业教育毕业到校任教,或从医院临床积累了丰富经验转入学校任教,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由于长期接受医学护理的专业教育,缺乏人文方面的教育。据李惠玲等调查显示:91%的专业护士在校期间未接受过有关人文科学的课程或讲座;87%的专业护士无法说出人文科学知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7]。专职护理实践教师对文学、哲学、历史、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的熟知和掌握的人数只有12%~29%,而了解和不知道的比例高达71%~88%[8]。由此可见,护理教师人文质素偏低,人文关怀教育能力较欠缺,无法将专业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致使护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离。

3 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策略

3.1 创新人文关怀教育模式

3.1.1 创设契合人文关怀教育的环境 人文关怀教育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积极建设校园人文环境。用各种植物,花草美化校园环境,使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在校园中塑立如现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白求恩等名人雕像,使学生感受崇高之美;建校园文化墙,在校园文化墙上标出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南丁格尔誓言,增添人文气息,彰显人文精神。在5.12国际护士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授帽仪式,护理技能竞赛等,在校园营造护理人文氛围,增强学生对护理的职业认同感。同时积极创设课堂教学的人文环境。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注重人性化,如光线充足、色彩协调、温度适宜、音响图像设备完好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图片、音乐、影片围绕护理人文教育目标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教学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在护理人文环境中受到熏陶,在人文环境与具体情境中去感知人文关怀。

3.1.2 融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依据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去呈现教学内容,通过纯理论的讲解人文知识无法实现人文关怀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知人文关怀,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通过感知人文关怀、学习人文关怀知识,形关怀能力,最终内化为人文关怀品质。

3.1.2.1 创设情境,感知人文关怀 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内在情感。创设情境在时间分布上可以分为课首、课中和课末。课首创境如在《内科护理》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讲解中,首先用图片展示《红楼梦》里林贷玉的形象,给学生呈现一个羸弱女子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再引用《红楼梦》里的对林贷玉的语句描述“两弯似楚非庭胃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庸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嫡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形象的图片加上生动的描述,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中创境如在白血病患者护理的讲解中,讲到白血病化疗后患者容易发生感染,需进行保护性隔离时,给学生呈现这样一幅画面:在隔离病房里透着玻璃望着在病房外守护她的父母,眼眶饱含泪水。随后向学生提问:“如果你们是小女孩,你们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让学生移情去体会患者的感受。课末创境如在《内科护理》艾滋病患者护理的讲解中,在课末播放一段公益短片《爱在阳光下》,呼吁学生对待艾滋患者应多一份理解和关怀,少一份歧视和冷漠,使学生已被激发出来的情感得以升华。

3.1.2.2 案例牵引,学习人文知识 如在《护理学基础》导尿术中,呈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女高中生因尿潴留需行导尿术,此时病房门开着,病房外有很多过往的人,病床没有遮挡,护士准备好用物步入病房为患者导尿,患者却拒绝护士为其导尿。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患者为何拒绝导尿?”引发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案例中的问题,挖掘案例中的人文关怀要素。任务牵引:同学们你们作为该案例中的护士,该如何满足患者的人文关怀需要?解决方案:请其他人暂时离开病房,关门,注意遮挡,保护患者隐私。通过探讨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结论:在护理中注重人文关怀,尊重患者隐私,尊重患者人格,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以此提高学生认识,升华情感,使人文关怀品质得以内化。

3.1.2.3 模拟实践,培养人文关怀能力 在实训课中,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去感知人文关怀,对模拟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在实施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培养其人文关怀能力。如《护理学基础》静脉输液法的训练中,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模拟患者实施人文关怀。静脉输液开始阶段,让学生考虑到患者对静脉穿刺有惧怕心理,先与患者沟通,进行解释和疏导;考虑到输液过程中入厕不便,先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入厕,如有需要协助患者入厕。在输液过程中,让学生具有爱伤观,轻扎止血带,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减少患者痛苦。在输液结束时,帮助患者盖好被子,把呼叫器置于床头,并感谢患者的配合。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模拟互动,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

3.2 增加人文关怀教育课程比重 人文关怀教育总目标由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所构成。要达到知识目标,学生需要系统的学习人文关怀知识,而人文关怀知识的学习要求有足够的人文关怀教育课程作为支撑。依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加快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增加中职护理的人文关怀教育课程比重,一方面在有限的课程中尽可能的增设人文课程;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课程,对人文关怀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

3.3 提高教师人文关怀素养 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人文关怀教育的相关培训。护理专业教师利用周末或假期系统学习心理学,美学,伦理学,人际沟通等人文课程,掌握人文知识;同时加强护理理论的学习,把人文知识和护理理论相联结,从专业角度理解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生关怀理念。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在教育实践中增强人文关怀能力,以达到提高自身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目的。具有人文关怀素养的专业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把人文关怀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人文关怀教育。美国学者Beck进行Meta分析得出,学生受教育期间,对其关怀能力的培养影响最大的是教师的关怀榜样作用[9]。人文关怀是一种专业素养,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到最大限度地全面发展,还可以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以人文关怀的素养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加强护理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教育,是应护理职业发展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双重要求。转变护理人文关怀教育观念,围绕护理教育的人文关怀教育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新模式,使护生掌握人文关怀知识,具备人文关怀能力,满足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Watson J.Nursing: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caring[J].Nursing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l979,3(4):86-87.

[2]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24(3):5-6.

[3]汪青,鲁映青.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专业教育中的多元渗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1):1-2.

[4]陈瑜,史瑞芬.构建适应就业需求的护理人文教育模式的改革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2):451-453.

[5]吕海琴.中专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疗前沿,2010,5(4):84.

[6]李惠玲,杨小芳,张妍.专业护士人文素养现状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0):766-767.

[7]石美霞.我院专职护理实践教师人文素质的现状调查及改进措施[J].护理研究,2009,23(3):771.

[8] Beck C T.Caring:within nursing education:a meta-synthesis[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1,40(3):101-109.

第8篇

【摘要】: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外科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和研究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努力改进并提高外科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是实现高等护理教育目标、培养实践创新型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临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外科护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中的重点之重。如何有效结合临床实际,培养护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目前外科护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外科护理实验教学探讨如下。

1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与临床严重脱节

外科护理实验教材内容的编撰普遍落后于临床知识的更新,加上护理教师临床经验不足,因此存在许多实验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现象,比如外科洗手,目前我们的教学大部分还是采用乙醇浸泡法,而这种方法临床基本淘汰了。另外,一些教学用的录像带、光盘上所录制的内容明显落后,有的甚至是十几年前的方法,这些被临床所淘汰的操作规程仍在讲授。

1.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实验物品,课堂上教师先讲解演示操作,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练习。这种刻板机械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往往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这种刻板的实验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进入临床后,当面临具体复杂的问题时束手无策。

1.3实验设备不足

外科护理实验教学相比临床外科学发展较晚,社会重视不够,外科护理实验室数量较少,相应仪器、设备落后,限制了外科护理学实验的开展。

1.4缺少科学的实验考核体系

传统实验成绩的评价,完全由任课实验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来评价,往往只注重动作的规范,而忽视了对学生仪表态度、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要求,忽视了护理的整体性。

2 改进外科护理实验教学

2.1优化师资队伍,更新教育观念

一名优秀的护理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此,应定期安排护理教师去临床一线学习最新的护理技术;选派高年资的护理教师对新进入教学的年轻教师进行护理技能培训,经常聘请临床护理专家来校讲学,介绍一些最新的护理技术和护理理念,扩展教师的知识层面、更新观念,保证我们所讲授的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接轨。

2.2紧密结合临床,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顺应当今外科护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教师应精心研究,经常深入临床实践,了解临床外科护理操作的改进、新方法的运用,不断地学习新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技术,淘汰教科书上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新的知识结构,使课堂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

2.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主要是教师示范,学生再进行操作练习,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从不考虑为什么这样做,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采用小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实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的“传授—接受”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角色扮演法,我们在“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自己准备好实验所需物品,分别扮演病人、手术者、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进行试验,然后再交换角色进行练习,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实验操作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4改善实验条件,适当增加实验教学设备

近年来,由于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旺盛,护理院校招生人数普遍有所增加,因此,我们的实验教学设备也要有所增加。同时,医疗设备在不断更新,教学设备理理应紧跟临床实际,根据外科护理实验教学目标和内容,适当增加实验设备。我院以新校园建设为契机,购置了心肺复苏等标准化模拟人,有效解决了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由于缺乏操作者而无法实施的难题,既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求,又可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进行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教学。

2.5适应临床要求,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传统的考核标准主要针对学生操作动作的评定,而忽视了人文关怀、树立整体护理的服务理念。新的考核标准由仪表态度、实验技术操作、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四个部分组成,分别占10%、70%、10%和10%,这种考核标准引导学生在完成操作步骤的同时考虑病人的身心舒适,重视人文关怀,树立整体护理的服务理念。

2.6 强化操作能力

我院每年在学生实习前都会安排一周时间进行强化操作训练,让学生对自己所学操作进行专项训练,并且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并进行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不仅是书本理论知识的再现,关键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临床素质的培养,要对学生进行规范、有效的专业教育。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完善,博采众长,加大与临床护理的联系,加强护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护理教育的水平,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高级护理实践和高级实践护士的现状和展望[J].护理杂志,2002,19(4):13

[2]宋静.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案例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3):214215

[3]杨艺,丛小玲,许苏飞,等.《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成效及存在问题[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223

第9篇

[关键词] 护理教学;男护生;教学改革;培养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a)-0147-02

在多年的护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得到了护理专业广大学生的肯定。但随着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的发展,男护士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对护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男护生人数越来越多,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以往主要是针对女护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护理专业发展和培养男护生的需要。如何提高男护生的教学质量,笔者仅从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男护生的职业优势教育

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历史由来已久,目前世界各国男护士的注册人数都在逐年增加。据媒体报道,各大医院对于男护士的需求量快速增长,各医学院校招收护理专业男生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今社会对男护的需求。与女性相比,男性具有生理、体力上的优势:思维理性、处事果断、独立性强,创造性与动手能力强,接受新信息快,对新技术、新设备掌握较快,遇到突发事件时,应变能力、控制能力强,决策果断,男性的稳重能给患者带来充分的信任感,并能增强患者的合作性等[1]。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有关男护职业优势的教学内容,能帮助他们稳定专业思想、认识自身价值,消除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的担忧。

2 转变男护生的职业观念

目前,在我国护理工作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传统观念中护理事业的代言人也是女性。而且,护理专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以女性占绝对优势,护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师多为女教师。男教师形象的缺位,使授课过程中少了男教师的阳刚之气,这就容易导致男护生的职业形象缺失。笔者在从同男护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在对护理专业逐渐认识过程中,护理专业现状对他们的心理、认知等造成很多的困惑。特别是一部分已进入实习阶段的男护生,他们认为在将来走向护理工作岗位后无所适从,没有目标,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无法实现人生价值[2]。因此,教师在对男护生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消除他们对专业和职业的性别偏见,让他们能尽快转变专业和职业观念。适时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坚定职业取向,以护理职业为荣,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理性而准确的判断,加快角色的转变,提高职业认同感。

3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1 优化课程设置,增加适合男护生的教学内容

我国传统护理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以培养女性护生为特点的。针对男护生大量出现的现状,原有的课程设置已不能充分适应男护生的专业教育。通过分析男护生在应变能力、生理、心理等方面优势,根据他们在课程兴趣、职业追求、职业目标和职业形象等方面与女护生的明显差异,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性别的差异,注意男护生的心理感受,适当调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男护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的改革对于培养合格的男护士和促进更多的男性加入护理队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突出男护生特色,为男护生设置更适合他们的课程。

由于男护生有其自身的明显优势,毕业以后大多会在急诊科、急诊120、ICU、手术室、精神病医院、康复医院等处工作。另有调查表明,超过80%的男护士认为要加强男护士的职业特色,在男护生的专业课程教学,应适当增加急救护理、康复护理、精神病护理和外科手术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培养出来的男护士能更加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更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3]。

3.2 改进理论教学方法,提高男护生的学习兴趣

与女护生相比,男护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自学能力强。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中比较单一的讲授教学法,综合运用了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如在教授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中,我们采用病例导入,然后让同学按病例模拟患者,体会患者的感受,并要求学生评估“患者”的状况,思考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男护生往往更能主动地模拟患者,并且积极的思考相关问题,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促进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男护生的理论水平。

3.3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提高男护生的操作技能

目前,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设置较多,而临床护理课程内容较少,特别是临床护理课程的操作训练更少。在保证医学基础课程“必须、够用”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另外,大部分男护生对细碎繁琐的操作步骤比较厌烦。如何更好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提高男护生操作技能的关键。为此,教师在护理操作的教学中,要结合男护生的特点,着重强调操作原则。让他们在掌握操作原则的基础上,逐渐解析具体操作步骤,经过反复练习,最终能根据各项操作的要求,独自完成各项操作[4]。从教学实效看,效果也非常明显,本学院连续两年的护理技能大赛第一名均是男护生。

临床见习、实习是护理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学习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实习阶段的教学质量关系到能否掌握熟练的护理技能和正确的护理思维,能否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对于男护生而言,临床实践能使他们对护理专业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职业优势,体会到男性在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加强男护生的临床教学的管理,对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男护生的大量出现,更是要求护理专业教育要打破原有传统的束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临床护理人才。要培养高素质的护士,特别是培养高素质的男护士,必须有高素质教师队伍。所以,改变护理专业教师的性别结构,提高男护理教师的比例,增强男教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之,由于男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有独特的优势,社会对男护士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男护生的专业教育改革己势在必行。因此,要提高男护生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必须不断深化护理专业教育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找出适合男护生的专业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培养男护生扎实的专业技能,使之更好地面对未来护理事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许燕.男护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调查[J].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4(18):69-71.

[2] 李昌秀,江智霞.我院80名本科在校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调查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 34(2):184-186.

[3] 黄双丽,安秋月.高校男护生专业价值观状况调查及对策[J].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0,25(10):71-73.

第10篇

【关键词】护理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的到来,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给高等护理教育也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求不同层次的高等护理教育迅速完善其人才培养模式,使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更好地实现护理服务的功能。几年来经过研究与实践明确了我校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定位,构建了应用型护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了我校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 构建新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

“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办学定位及“面向基层、服务区域,坚持培养‘三得’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强化现有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同时,要紧跟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积极探索开放型教育,开创一条具有国际化办学特色之路;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原则,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南,对护理学专业进行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加强课程整合,更新教学内容。是构建我校护理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几年来笔者坚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学分制改革和全面素质教育为重点,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推进教学建设,加快教学现代化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动护理教学工作上台阶。

2 构建新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2.1 准确定位原则 我校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省属医学院校,为了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的认可,学校组织专家认真研究论证,从地域角度出发,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条件,统一办学思想,找准位置,定准培养目标。经过笔者的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能够成为应用型特色、紧缺型、高素质的护理学专业人才。

2.2 贯穿高素质、特色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为主线的原则。

2.3 强化护理实践教学原则。

2.4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5 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实践相同步原则。

2.6 国际化培养原则。

3 高素质、应用型特色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现途径

以适应社会需求,高素质、应用型高素质特色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是以护理技能为本位的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按照医疗服务机构对护理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护理专业知识、护理职业技能和护理职业态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1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提高质量意识、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把更新和完善具有先进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教学内容,作为难点予以突破,努力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按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善培养方案、实验大纲、实纲等教学文件,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进行了调整。

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增加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实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连动,鼓励、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经常性地举办“护士礼仪大赛”、“护理技能大赛”、“专业思想教育”、“演讲比赛”等活动,2004年我院学生参加黑龙江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9名选手全部获奖。

3.2 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是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把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护理行业需求联系为一体,从单纯的学科教育向综合化、整体化教育转变,以培养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和高技能的护理专门人才。

3.3 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护理理论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灌入式”的教学方法。推广“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根据护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选用“病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演讲法”、“小论文法”、“角色扮演法”“PBL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引进高质量的教学课件,鼓励教师开发和制作教学课件,学院还定期开展教学课件制作比赛;探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课的改革和管理,增加了《护理学基础》的实验课程带教教师比例,通过示教、回示、强化训练、开放实验室、技能达标考核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4 形成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 形成以教育教学督导组为中心,学院、社会包括家长、学生和系自身相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课堂教学的督导,教学环节的检查,教学质量的评估。建立教学督导体系,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分三个层次:学校专家评价、学生评价、系督导委员会评价。两个学年为1个周期,最后对教师做出总体评价,根据评价得分每个教师得到一个评价级别,为A、B、C三个等级。根据教师教学级别的不同确定讲课费的等级,学院还对A级教师给予奖励。

3.5 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与建设 从组织上加强对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计划、成果管理、实践推广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其制度化、规范化。从内容上要求教学研究项目在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同时,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教学研究与教学活动互动机制,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和检验教研成果,使教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坚持开展集体备课、教案比赛、教师讲课比赛、板书竞赛、科研讲座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了基础。

4 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

4.1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适应高等护理教育发展新形势,与时俱进,形成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育才创新的办学理念,强化质量意识,指导、统领护理学系的教育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4.2 要以人为本,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明确一切为学生、为教师服务的观念。增强全体教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搞好教风、学风、考风、系风建设。

4.3 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严格按照学校所处的办学层次的质量要求与标准,规范笔者的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确立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

4.4 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从整体上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5 加强教学建设管理,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分期进行教学建设。为保证教学建设的力度和效益,从学校实情出发,在建立教学改革与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分期分级地进行教学建设,逐步加以落实,以保证护理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雪莉,余永贵,殷翠.适应21世纪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护理杂志,2005,22(6):76-78[2] 李剑.五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比较.比较教育研究,2001,(6):19-23.

[3] 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21-24.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生;养老护理员;前景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的到来,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到2015年,宁夏的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与失能失智老人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3,与自理老人的比例不低于1∶10,但是宁夏的养老护理员队伍遭遇了空前的尴尬,这就使相关政府部门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医学、管理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一、养老护理员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1)我国将处于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我国将处于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年均增加800多万老年人口。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400万,年均增加100万。

(2)宁夏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全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速为3.2%,而我区达到了5.1%。预计到2015年,我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89.3万以上,约占总人口的12.7%;2020年,将达到110万以上,约占总人口的15%以上。

(3)居民健康养老观念不断增强。空巢老人以及夫妇双方赡养双方父母的压力过大以及国家老龄化人口急速增长的趋势,老年人目前由过去的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渐向社会化养老转型。更多的老年人在老年护理中心、老年公寓等社会服务部门度过老年生活。

2.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按照我国推行的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靠社区养老、3%的老人依靠机构养老)计算,全区养老护理员缺口率约7万人。然而,我区养老护理人员还不到500人,且98%没有经过规范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寥寥无几,且普遍存在服务水平低、学历低、年龄偏大、不具备专业技能的特点,养老护理员队伍数量和质量的短缺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养老事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发展刚刚起步

2008年以前我国从本科到中职各层次护理专业教育中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虽然从90年代以来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只是使学生粗浅地了解老年护理知识,不能使学生完整地掌握老年护理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合格的老年服务业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开设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是社会所需,将大有发展前景。

二、我校护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1.护理专业分布情况

宁夏卫生学校(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青铜峡职业教育中心、宁夏青松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职业院校都设有中专护理专业,每年毕业生近几千人,目前我校护理专业2012-2014级在校生达2313人,是宁夏护理专业招生办学规模最大的中职学校。

2.护理专业中专层次就业存在的问题

到2015年,全国护士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8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50%,并有一定比例的本科、硕士、博士比例,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才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相对中专生而言,受过高等教育的护理人才无论在职业修养、心理成熟度以及基础理论、技能方面都更胜一筹,因此,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招聘大专以上学历护士更具有市场价值。

三、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首先增加对老年护理等相关理论课程的开设,其次重视与宁夏老年护理中心的负责人每年定期合作完成一批学生的“国家中级老年护理资格证”培训认定;大力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机制,实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为社会培养更多亟须的专业护理人才,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护理专业师资队伍

首先,我校聘请从事老年护理事业的专家指导专业改革;其次,我校积极选派教师到老年医院、社区、相关机构学习引导教师接受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活动,实践、锻炼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最后,学校通过在职培训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工作标准,为老年护理教学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3.实训条件配置建议

第12篇

【关键词】护理学 中外合作办学 模式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项目(13085);内蒙古民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MDZD20140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24-02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选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教育国际化趋势,是不容回避和必须思考的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立足本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本国的高等教育工作放在国际大背景之下不断追求卓越的发展进程。中外合作办学被视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国外合作办学,不仅能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且能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与教学管理经验、方法,以实现教育与国际接轨。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本文结合内蒙古民族大学与美国乔治亚州托马斯大学护理学教育项目的合作办学实践,探析办学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与冲突, 并就如何跨越文化障碍, 寻求一种扬长避短的合作办学模式提出建设性意见, 以推动双方交流与合作,实现相互学习和共同提升的办学目标。

1.项目概况

内蒙古民族大学(IMUN)自2013年起,经教育部批准,开始与美国乔治亚州托马斯大学护理学专业展开合作办学。托马斯大学于1950年创建于美国乔治亚州南部的托马斯威尔市。托马斯大学在美国乔治亚州一直保持私立大学低学费的前三名。学校开办学士及硕士教育,包括工商管理学、护理学、教育学、刑事司法、健康、公共服务及科学艺术等众多专业方向。同时,托马斯大学还是一所获美国教育部认可六大区域性学位认证之美国南方高校联盟委员会(SACS)认证之大学、获美国护理教育认证委员会(ACEN)(原名为NLNAC)认证之大学、获美国教育高等教育委员会认证之大学、获国际大学商学教育认证委员会认证之大学(IACBE)、获中国驻美国休斯顿总领事馆资质证明认可,并且是中国教育部认可之美国综合性正规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亦获得中国教育部批准。学校形成了多种文化并存的校园环境,全体教职工都致力于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我,并为学生提供灵活的课程计划及网络教学。托马斯大学的毕业率在美国本土遥遥领先。

内蒙古民族大学十分重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分管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由国际交流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教务处、财务处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分别负责合作办学的项目洽谈、政策制定、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学校还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从合作模式、培养方案、评价体系、教学计划安排、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已初显成效。

2.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剖析

办学模式是一所高等学校根据一定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及其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办学思路和措施的总和。每一个合作项目,既有不同合作模式的特点,又受不同办学模式的制约。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双方都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参与合作,从中各自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合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往往因时、因地、因项目层次而异,从不同的角度可进行不同的划分。从合作方的角度,可分为:(1)融合型模式,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我方的教学模式和国外合作学校的教学模式完全地融合在一起。(2)嫁接型模式,指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通过双方各自对对方学校开设课程的评估,互认对方学校的学分,学生获得双方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3)松散型,指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我方讲学,我方教师去国外学习、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手段,实现教学与国际接轨的方法。

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属于嫁接型模式。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由中美双方共同制订,大部分课程的授课采用英文教材和双语教学,由中美教师联合执教。专业课以美方课程为主干,中方课程作为补充衔接,目标明确,体系合理。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学生入学前两年的成绩管理试行无缝对接,以学年为依托,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成绩跟踪,对学生的学分进行动态监测。从第四学年开始,根据出国深造、国内读研、就业三个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组合,为学生提供宽口径的升学与就业渠道。

具体而言,学生高考成绩达到分数线后才能进入护理学中外合作项目托马斯班级,同时我们采用的是4+0的模式,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国内完成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若通过中美双方各自的评价体系,则可获得双方的学历、学位证书;若学生进一步提出申请且通过外语相关认证(如:雅思、托福、CRE)考试,并通过签证则可直接赴美继续在托马斯大学攻读科学硕士,获得相应文凭。

3.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的几点启示

3.1更新教育理念

知道什么样的人患病,比知道患的是什么病重要的多(希波克拉底)。知道给什么样的人做操作,比知道做什么操作重要的多。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及全面发展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学中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及护理专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护理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人群、面向预防保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体现护理教育理念的转化:短期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分类教育向综合教育转化、标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注重知识向注重人格转化、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转化、学校教育向社会培养转化。

3.2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护理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素质,不断调整培养目标以适应我国不断发展的卫生服务的需求。使我院培养出的护理生具有自律的人格、团队合作精神、关怀及尊重别人的品德、民主法制精神、道德伦理情操及科学技术能力、革新创造能力、适应生活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3.3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解决好德、智、体、美等方面课程的课时配比份量和相互关系;加强课程间的融合及整合,实现课程的整体化;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交叉,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课程体系。全面满足社会对学校培养护理人才的要求、办学宗旨及学生的自我发展。

课程范围: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

课程形式: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及相互关系。

3.4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置疑和创新。在教学手段上,注意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在临床课程的学习中,应以自学为主,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案和路线。

3.5完善评价体系及管理模式

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以科学、高效、实用的原则改革及完善评价体系。各门课程应按照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等设置评价内容及方法,强化对学习过程的全面考核与监督。在此基础上,设置专业的评估机构及评价标准,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动态的监控及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3.6加强跨文化教育

对双方的管理人员、师生进行跨文化教育,提高跨文化意识,减少跨文化矛盾,达成跨文化理解,实现合作办学最优效果。要提高对异国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提倡对异国文化的尊重和包容。要实现跨文化管理的本土化,设立相应管理机构,并加强评估和监控。

3.7提供良好的服务

中外合作办学因跨文化差异,更需要办学方能提供贴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以减少学生在特殊办学模式下的孤独感和抵触情绪。应将服务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提供助学服务和非学科方面服务,做到异国教学、身边服务。

在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均应加强软技能培训。护理软技能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得到更好应用的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是与护理专业操作技能相对的概念。教学理念上要培养的护理学生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者,而是人技合一的行动者和思想者。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护理任务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软技能――人文关怀能力,并在教学全程贯穿。

总之,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经过不断实践与发展,已逐渐走上了正轨并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实践证明,本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具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能力掌握护理学行业内的最新方法与技术,在创新意识、组织协调、知识运用和外语水平等方面显现优势。我们应牢牢抓住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良好契机,加强合作双方的沟通,互惠互利,不断完善合作办学的各个环节。在合作办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的护理学人才而不断努力。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丹,陈燕华.中美护理本科临床实践环节的比较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6(1): 23~25.

[2]陈燕华,朱丹.中美护理专业本科课程类型比较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14):14~17.

[3]姜安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报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