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5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文化;融合
一、哲学关于经济与文化及其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分成三大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那么文化处于哪一层结构中呢?而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决定了有不同答案。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是文化,即文化史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属物,而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晶,是人的外化、对象化和具体化,从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文侧重于文化狭义的理解,由此可以获得两点启示。首先,经济决定文化的性质、状态及发展;不仅如此,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精动力和智力支持,还为其提供文化资源和整合量。因此,和谐文化的建设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次,经济的转型势必带动文化的转型。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文化的进步,而文化等滞后,势必影响甚至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更何况文化作为社会的产物,作为人的精神生活,只有成为群众的行为才有生命力。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语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冷战的结束,两德的统一,苏联的解体,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东西方之间,不同体制的国家之间,都加速了融合。可以说,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时代以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为主要标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济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中的经济穿透力不断提高,文化与经济的内在关系逐步深化,越来越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达到部分重合,即经济文化、文化经济、经济与文化一体化。
何谓经济文化?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正如学者们对文化的界定因各自的学术背景等原因而无法统一一样,人们在什么是经济文化的问题上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药师寺泰藏认为,经济文化就是为使经济得到发展,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总和。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文化是指那些对个人、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经济活动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然而,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统一的定义,而是关于经济文化的某种基本共识。首先,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去界定经济文化。这是符合经济文化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历史逻辑的。经济文化的这个特点表明,只有那些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文化,才属于经济文化范畴;其次,只有尽可能将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独立出来,才能确定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文化的这个特点表明,只有那些其影响能够相对独立地加以测量或考察的文化,才属于经济文化范畴;第三,构成经济文化的各个要素是一个整体,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以整体或系统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对各个经济文化要素实际影响的考察,必须以经济文化的整体为基础,重点是考察那些核心要素的影响。因此,应将经济文化主要限定在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核心方面;第四,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文化既可以作为一个直接因素,也可以作为一个渗透性因素:前者就是文化产业,它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后者则是通过与经济发展的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
根据经济文化的这几个特点,我们认为所谓经济文化就是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不同的经济文化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因为经济文化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阻碍经济发展。当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时,就会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而当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时,就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正是基于对经济文化的认识,现存的经济实体表现出重视创建企业文化。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商品意识和营销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的营销文化,发展各种营销艺术、橱窗艺术、牌匾艺术、广告艺术、柜台艺术,促销艺术不断发展。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文化生产和管理中越来越多地渗透各种经济要素,文化进入市场,不断增加经济成分,运用市场手段,增强自身实力,将商品属性解放出来,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良性循环。这些发展现象就是理论界提出的文化经济。文化经济的涵义主要包括:一是文化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不仅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重要的消费内容,而且文化也成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要素,精神文化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二是文化和经济加快融合,呈现一体化趋势,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文化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迅速扩张,生产力在文化的支撑下获得质的提高;三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实现精神要素与技术要素,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四是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且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成为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加速了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五是文化在政治运行中的作用愈加突出,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形式来表达,一些范围更广,渗透力更强。文化经济的内容构成不仅包含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而且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有效地把弘扬科学理念和倡导人文精神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能动作用。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所创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理念作用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与创新推动和引导着经济、政治的发展。经济发展领域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文化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形态与经济形态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兴的文化产业。文化经济化最直接的表现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包括教育产业、高新产业、传媒产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等,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加快融合,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一体化趋势。
三、新语境的时代要求
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并形成具有广泛效应的发展模式。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推动的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世界各国都看到了经济与文化互动的新发展,并将文化竞争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领域,采取相应政策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同步。
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要求人们,一方面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念从事经济活动,以文化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活动和市场方式自主选择适合的精神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在价值取向上,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功能和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促进物质、精神产品的丰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物质和文化对人们的极大满足又反过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因而这一切充分体现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立足于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全面、更科学、高质量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在强调物质增长的同时突出人的价值,在GDP的构成中突出文化因素。
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经济文化也不会是完全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文化的差异就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中国已经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受制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受制于全球性的游戏规则,在学习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模式过程中,必须使之与本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制度相融合,进而发展出一套新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模式,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和经济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先进的东西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消化,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亨廷顿、哈里森主编,2002年,《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
[2]药师寺泰藏,2004年,《要重视经济文化》。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4]郝立新主编,2002年,《哲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高朝明、高静文主编,2000年,《经典著作导读》,新疆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文化;经济发展;金融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资源(高波、张志鹏,2004),甚至有人把它看成是“制度之母”(曼格尔,2002),但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社会科学研究的所有领域基本上都对此做过界定。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他将文化定义为“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泰勒,2005)。此后,人类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管理学家以及经济学家等分别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对其规定了不同的含义。经济学家基本上比较倾向于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精神财富及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欧阳强、宋德勇,2005)。关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经济学产生以来就有论述,因此本文只是简单概括了文化如何作用于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系统综述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
一、文化与经济发展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很早就为经济学家所认识。早期古典经济学家如斯密、穆勒以及马歇尔都在各自的著作里阐述了文化如何作用于经济发展。他们通常把文化看成是伦理道德、理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等,而这些因素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高波、张志鹏,2004)。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本著作中充分阐述了他所理解的“经济人”,以及从“经济人”出发所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成为市场扩展和经济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高波、张志鹏,2004)。穆勒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位在道德和社会科学研究上,在他看来,各国的经济发展取决于道德的或心理的因素。马歇尔也认识到包括宗教、理想、道德、观念在内的文化因素和经济动机共同决定人们的行为。而且他还意识到了宗教改革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将它与印刷术、发现新大陆三者共同看作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高波、张志鹏,2004)。后来,韦伯(1995,2002)明确考察了文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兴起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一种植根于的文化现象,“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他也探讨了儒家伦理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阻力之间的生成关系,认为中国的儒家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继韦伯之后,更多的学者强调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或强调文化会促进经济发展,或认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总之,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把这一领域延伸到金融发展上。
二、文化与金融发展
早期的学者在分析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时研究了宗教对金融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认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由于各自的教义不同,从而对金融发展产生了不同作用。基督教早期禁止放贷获息,中世纪时反对高利贷的思想达到顶峰,直到16世纪才渐渐放松禁令;伊斯兰教自始至终严禁高利贷;而佛教不仅允许放贷取利,而且对交易方式和利率作出了明确规定。正因为如此,伊斯兰银行和金融业的发展至今还比较缓慢;历史上,信仰佛教的地区金融发展未受太多约束;基督教对高利贷政策的演变反映了金融发展具有阶段性(魏悦,2004)。
以后的经济学家更侧重于研究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有关著作非常多,但基本上没有论及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只是最近几年才有学者开始从文化角度论及金融发展。他们主要阐述了文化如何影响投资者权利的保护,进而影响到各国金融发展的差异;文化如何影响各国的公司治理;文化对个人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社会资本、信任、关系等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及综合性地研究文化如何作用于金融发展,增进经济绩效。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化对权利保护、公司治理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Stulz和Willamson(2001)以宗教和语言作为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它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文化与投资者权利保护相关,特别是对债权人的保护表现很显著。宗教在解释债权人权利保护的国别差异上要比国际贸易、语言、法律起源这些变量的力度强;信仰天主教的国家对债权人的保护没有其它国家好。不过。文化对股东权利的保护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总体而言,宗教和语言能表明一国如何实施各种权力保护投资者,进而影响金融发展。
Licht、Goldschmidt和Schwartz(2001)认为,法律只能部分地解释全球的公司治理制度差异,公司治理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他们根据Stulz和Hofstede的分类法把所研究的样本国家划分为英语国家、西欧、东欧、远东、拉丁美洲、非洲六种文化区域和不列颠人、日耳曼人、北欧人、更发达的拉丁美洲、不太发达的拉丁美洲、亚洲以及亚洲东部国家七类文化区域,并根据LLSV所创造的衡量投资者权利保护的反董事权利指数和债权人权利指数,考察了文化分类与投资者权利保护之间的关系,发现普通法国家的反董事权利指数要高于大陆法国家的各个指数,而按文化区域分类的国家在对债权人的保护上没有什么区别。
Kanatas和Stefanadis(2005)更是明确研究了文化、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文化既是经济繁荣和经济增长的引擎,又是金融市场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构建模型实证检验证实了:(1)社会越道德,即腐败越少,产权越强大,经济增长率越高,同时,受教育的人也更多;(2)越强调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越高,金融发展水平也越高;(3)实行新教的国家更容易建立强产权的法律体系,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相应要高一些,金融体系也更发达一些;(4)产权保护不强、腐败水平比较高的国家相比于那些强产权和腐败水平低的国家更容易实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越强的国家越不会选择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
(二)社会资本、信任和关系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GuisoLuigi、SapienzaPaola和ZingalesLuigi(2004)以意大利为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在社会资本较高的地区,个人(家庭)更愿意投资股票,更多地使用支票,而以现金方式进行投资的数量非常少,因而这会影响金融发展的程度,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
Karlan(2001)研究了社会资本对秘鲁的集团银行业的影响。他发现,社会资本越高的地方,贷款偿还率和储蓄率越高,储蓄所产生的收益也越高。而且社会资本能够区分是因为道德风险还是因为个人所面临的真实不良冲击而造成的违约。同时,他还发现,文化异质性和地理扩散性可以解释借贷行为,一般地,那些拥有相似的文化,住得也比较近的群体之间所发生的借贷的效率要更高一些。
Calderón、Chong和Galindo(2001)利用48个国家1980-1994年间的数据考察了信任和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宏观经济稳定,特别是法律法规后,信任也都与金融深化、金融效率以及股票市场相关。信任水平越高,金融深化程度越高,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越发达,利差和管理费用越小,金融效率越高。而且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信任还可以替代正式制度发挥其作用。
Allen、QianJun和QianMeijun(2002)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关数据把中国的企业划分为正式部门(国有企业和公开上市的企业)和非正式部门(所有其它企业),他们发现,非正式部门的法律机制和金融机制都没有正式部门的好,但前者要比后者增长得快一些,在他们看来,这是因为在非正式部门中存在着非正式的融资通道和治理机制,如声誉和关系等,在支撑该部门经济的高速增长。
Garretsen、Lensink和Setrken(2004)研究了社会规范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发现,社会规范会对股票市场资本化产生重要影响,不过对银行的信贷供给影响不明显。总之,他们认为,社会规范总体上能够解释金融发展,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三、文化与金融发展的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研究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比较多,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论述儒家文化对整个东亚经济的影响。但从文化的视角研究金融发展的文献还比较少。目前,金融理论界对于文化的研究滞后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步伐。
尽管如此,国内学者还是从四个方面研究了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一是儒家文化如何影响金融发展;二是社会资本与中国金融发展的关系;三是文化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四是金融文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朱正元((2001)研究了儒家文化与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金融发展缓慢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特别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经济主体的金融意识淡薄,给中央银行的制度变迁带来了巨大阻力。具体而言,一是金融意识淡薄导致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微观基础;二是金融意识淡薄阻碍了金融企业形成自负盈亏的风险分担机制,使得中央银行实际上成为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居民存款各种风险的最后承担人;三是金融意识淡薄使金融制度变迁的市场需求不足,而必须由政府强制供给,由此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中央银行制度。
张俊生、曾亚敏(2005)和卢燕平(2005)利用GuisoLuigi、SapienzaPaola和ZingalesLuigi(2004)所选择的无偿献血率代表社会资本,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与中国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在我国的金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本与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使在控制了如法律执行质量、教育水平、人均收入等变量后,结果仍然比较显著。
国内有学者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东亚金融危机。顾肃(1999)指出,国际金融投机只是东亚金融危机的表面原因,真正的根源在于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文化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陈立旭(2005)也认为亚洲金融风暴应该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的作用,重新思考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的关系。
此外,国内不少人着重研究了金融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认为,金融文化的进步与繁荣,是金融业不断发展和成功的重要因素(邱正文,1996)。郭宏之(2000)认为,金融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文化建设对金融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他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金融,又从金融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文化。从文化的角度看,金融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而从金融的视角看,文化建设会推动金融发展。因而文化与金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范恒森(2000)明确界定了金融文化,认为,金融文化是指“人们在金融实践中形成的,并对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等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思想文化”。光(2002)考察了债信文化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在他看来,金融体系和金融交易的本质是信用,“金融的发展与信用的发达和债信文化的繁荣是相表里的……而且,发达的债信文化是金融体系健全和有效的本源”。王新(2004)认为,文化与金融相结合形成了金融文化,它可分为货币文化、信用文化、票据文化以及金融企业文化。陈志武(2006)探讨了金融技术、经济增长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特别是家庭和社会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社会的金融技术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因金融市场不发达,即为克服金融的不发展而内生出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在他看来,包含金融技术在内的金融发展影响到各国的文化内容。秦池江(2006)指出,现代金融和现代金融文化孰为因,孰为果,就如鸡和蛋一样无法说清。总之,发展现代金融的同时必须也发展现代金融文化,只有借助于金融文化,才能更好地培育出现代金融。
四、评论与启示
从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文化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他们所研究的作用于金融发展的文化多是社会资本、信任、宗教,甚至包括语言。其次,由于文化很难量化,而且有些数据的获取比较困难,因而关于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以某一特定国家,如意大利,为样本来检验社会资本对某些国家金融发展的影响,因此,推广性不强。国内的实证研究也局限于利用国外文献所定义的指标,如无偿献血率,来检验中国各地区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事实上,中国各地区的无偿献血率差别很大。因而,利用这一指标来反映中国各地区的社会资本水平并不是十分准确的。最后,在文化与金融发展的研究上,难以确定究竟是文化影响了金融发展,还是金融发展引导了文化,抑或二者相互作用。
文化在中国金融发展中已经且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整个社会变迁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中国金融发展。但是当前中国金融发展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腐败,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缺乏对文化的重视。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毫无疑问它也会影响到金融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目前并不缺乏先进的正式制度,尤其不缺乏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但是银行信贷仍然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资本市场发展不活跃,特别是经常发生金融大案要案,探寻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不说有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尤其是文化的内核之一信用在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基于信用而生,信用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但是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忽视了诚信原则。事实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是特别强调信用的作用的,因而,当前中国金融发展所缺失的信用在某种程度上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又反映了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因此,要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务必要先将信用和市场文化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陈立旭.2005.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再审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5).
陈志武.2006.金融技术、经济增长与文化[J].国际融资(2).
范恒森.2002.金融制度学探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79.
高波,张志鹏.2004.文化与经济发展:一个文献评述[J].江海学刊(1).
郭宏之.2000.文化金融[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顾肃.1999.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3).
卢燕平.2005.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8).
曼格尔.2002.非洲需要一个文化调整计划吗[M]//亨廷顿,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119.
欧阳强,宋德勇.2005.先进的循环经济文化模式构建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经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奥林匹克公园
中图分类号:G261
一、博物馆的内涵及其功能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语MOUSEION,指供奉缪斯(MUSE)及其研究的处所。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向公众展示,为他们提供受教育和欣赏的机会”(严建强和梁晓艳,2001)。我国《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定义为“指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包括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陈列馆等”。
尽管博物馆是非盈利性的社会机构,但事实上,博物馆经营,或者说依托博物馆开发相关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具备充分的可行性,并且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杨玲,1998)。因此,博物馆具有双重功能,即事业功能和经济功能。其中事业功能又包括四个方面:馆藏功能,即收集、保藏文物和标本的功能;教育功能,即举办各种陈列、展览、讲解的功能;研究功能,即依托馆藏,进行科学研究的功能;休闲功能,即提供娱乐,充实国民人生的功能。经济功能可以通过实现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来实现,直接经济效益包括门票收入、纪念品收入等;间接经济效益则通过博物馆的“引擎”作用来实现,即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载体通过向相关行业、产业、领域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来实现对经济的贡献,这种辐射、带动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博物馆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上。
博物馆事业功能与经济功能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二者的关系类似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上,“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同样,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事业功能和经济功能也必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首先,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其首要功能是其事业功能,尤其是公共博物馆必须坚持公益性。其次,博物馆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市场空间十分广阔,博物馆应当开发其资源优势,发挥其经济效益。最后,二者应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博物馆事业功能是经济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博物馆经济功能的发展是其发挥事业功能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博物馆经济功能可以反哺其事业功能。
传统上,人们对博物馆的事业功能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对其经济功能的认识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事实上,博物馆经济功能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博物馆经济功能有助于博物馆事业功能的实现。博物馆本身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其本身的门票收入往往无法满足其自身的运营需求,据统计,美国公共博物馆按参观人数计算,人均成本为20美元,但人均门票收入只有1.47美元。按公共物品理论,如果外部经济得不到足够的回报,则会导致公共物品的供应不足。发展博物馆经济可以使馆藏资源的文化意义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和知识教育等功能。其二,博物馆经济功能可以将其外部效益内部化,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博物馆资源丰富,发展博物馆经济不仅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还可以拉动社会经济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三,博物馆经济功能能够带来综合社会效益。博物馆是一个文化特色的集中展示,其发展博物馆经济有利于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打造地区名片,进而将博物馆带来的巨大人流、形成的文化艺术氛围都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博物馆经济的含义及其特征
如今,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经济功能,大力发展博物馆经济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博物馆的经营和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田艳萍,2009)。所谓博物馆经济是以博物馆或博物馆群为依托,通过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特有优势和经济价值,将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有机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也是能带动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博物馆事业功能发挥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博物馆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包含并融合了文化艺术、旅游等产业。另一方面,博物馆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博物馆经济效益的扩散,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其它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博物馆经济具有一些独有的特性。
一是互补性。博物馆经济与博物馆事业良性互动、功能互补,博物馆经济的壮大有利于博物馆事业功能的发挥。事业性与产业性紧密结合。公共博物馆普遍是公益事业性质的单位,经济性与博物馆主体没有直接关系,但二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二是间接性。博物馆本身的经济贡献不是主要方面,博物馆经济更主要的体现在其间接经济价值。具体而言,博物馆可以通过四个层面来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博物馆内以公益性事业功能为主,发挥一定的直接经济功能,是博物馆旅游的目的地和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地。在博物馆所在区域内,可以发展服务业,为博物馆旅游提供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还可以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同时为文化事业活动服务。博物馆直接辐射区域为博物馆经济提供住宿、交通等直接配套服务,以及文化艺术产业的内容制作服务。博物馆间接辐射区域为博物馆经济提供间接配套服务,如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加工、文化艺术品批量生产等。
三是融合性。博物馆可以作为区域发展的灵魂、凝聚力和粘合剂。博物馆决定了“博物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特性,聚集了人气,形成文化氛围,是博物馆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前提条件。博物馆经济更多体现在区域经济的融合,包括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内容的多元化、复合化,提高地区软实力。
三、发展博物馆经济的实施路径
(一)完善基础设施,形成文化设施群落
基础设施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所有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所必不可少的,若缺少这些公共服务,其他商品与服务便难以生产或提供。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博物馆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高端形态,对其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一个地区发展博物馆经济,就必须具有完整的基础设施,涉及到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方方面面。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因此,要发展博物馆经济,必须对基础设施给予足够的重视。
当基础设施已初步成型或初具规模时,“博物馆经济”的发展便具备了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使博物馆经济初步成型。博物馆经济的成型有赖于软硬件两方面的准备,既要加强本地区的博物馆建设,因为博物馆是博物馆经济赖以存在的基础,又要加强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力争招徕国内外知名企业,因为企业是发展博物馆经济最基本的市场主体。
在基础设施、博物馆建设和引进企业的基础上,还要着力培育市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既要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协同,使不同的企业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市场合力,提高整个地区的市场声誉,又要完善本地区的产业空间布局,解决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进而形成规模经济,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建立品牌,做强特色领域
在博物馆经济基本成型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使本地区的博物馆经济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就必须推动经济向高端转型,做强特色领域。
产业链分析中的微笑曲线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中,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即研发和市场。也就是说,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要发展博物馆经济,就必须进入产业链的两端,促进产业向高端转型。
向高端转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立本地区的文化品牌。品牌的形成有利于提高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地区的无形资产,提升企业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的形成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获取上下游资源时的谈判能力,使企业以较小的投入创造较大的收益。品牌的形成还可以提高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的凝聚力,在内部产生驱动力。
向高端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做强特色领域。特色在市场领域的体现就是一个产品或服务显著区别于其他产品或服务的风格、形式,在某一细分市场中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从而就也能够给经营者带来更高的利润和收益。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就是要提高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势力,进而提高其制定价格的能力。就博物馆经济而言,某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就可以重点做大文化艺术品交易,积极开拓文化旅游市场,使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向高端转型。
(三)扩展产业链,形成产业生态系统
在博物馆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高端产业形态的前提下,博物馆经济还可以通过丰富博物馆产业链,形成产业生态系统来实现进一步的提升。产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群落,它利用结构功能优化,并通过能源、水和材料的管理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合作,以便协同提高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实现比每家公司个体优化实现的效益总和更大的整体效益。博物馆经济本身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既有事业性,又有经济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能实现节能减排,这与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是非常一致的。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经济就是要形成一个开放体系,不断吸引新的高端产业加入,做到良性循环,实现产业与环境的协同,进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四、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发展博物馆经济的对策
北京市有着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发展博物馆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奥林匹克中心区则是这一优势体现得最充分的地区。因此,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充分利用好现有奥运场馆设施,推进国家级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博物馆经济”。
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发展博物馆经济有着政策、资源、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一系列优势,但博物馆经济在国内仍然是新鲜的事物,博物馆经济的发展和兴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在奥林匹克公园促进博物馆经济的蓬勃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找准定位,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从奥林匹克公园的发展定位来看,发展博物馆经济,要依托国家级博物馆的优势资源,营造发达的文化要素市场,培育并健全产业链,把奥林匹克公园建立成为国际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要充分发挥国家级博物馆的文化优势,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提升文化产业层次,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充实文化产业业态,把奥林匹克公园建立成引领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十二五”规划对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战略部署,勇于先行先试,积极研究博物馆经济理论,探索博物馆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博物馆经济发展经验,把奥林匹克建立成为北京博物馆经济先行示范区。
在具体的措施方面,要大力推进奥林匹克中心区发展的现代化、协同化、高端化和国际化。第一,要实现产业体系现代化。结合奥林匹克公园产业基础,综合考虑北京总部集聚区竞争状况,重点打造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着力推进文化艺术品交易的总部集聚,加快引进文博旅游、文化创意等总部企业;同时完善配套服务环境,吸引相关配套服务企业。第二,要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化。博物馆经济在奥林匹克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奥运功能区在空间上形成“一轴一核三极”的布局,一轴即奥运文化体育发展轴,一核即奥林匹克公园,三极即东南人文发展极、东北绿色发展极和西部科技发展极。第三,要实现重点项目高端化。奥林匹克公园博物馆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批符合发展定位要求、契合发展目标的亮点项目,以这些重点项目为 “引爆点”,带动整个博物馆经济的发展。这些项目也将共同构成一个“样板区”,代表着奥林匹克公园博物馆经济的未来面貌。着眼于奥林匹克公园博物馆经济的定位,其重点项目必须高端化。第四,要实现品牌形象国际化。通过“国际博物馆之城”、“中国博物馆修身游学之城”、“中国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等塑造北京博物馆经济的品牌形象;围绕“奥体中心博物馆经济”的概念,设计相应的宣传口号和Logo,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塑造园区品牌形象。主动承办国内外体育文化活动、文艺展演、艺术品展示及交易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策划和举办各种会展、文化艺术品鉴赏与交易、体育赛事、文艺演出、休闲旅游等活动,增加社会各界亲身体验奥体中心及场馆服务的渠道,树立奥林匹克园区的国际化形象。
同时,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采取多种保障措施为奥林匹克公园的“博物馆经济”保驾护航。首先,可以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目前,维持奥林匹克中心区管理的经费比较单一,总量也比较有限,而奥体中心区博物馆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投入。资金短缺制约了奥林区克公园的发展,政府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物品提供等方面加大投入,这是拉动和促进园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奥林匹克公园可以通过争取各级政府对奥体中心博物馆经济建设的公益性建设资金支持、建立奥林匹克中心区博物馆经济建设专项资金等方式从政府获取资金,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和吸引国有资本、民间资本的投资,还可以通过发行基金、债券等融资方式解决奥林匹克中心博物馆经济建设资金需求。其次,要提升土地集约化使用水平,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产业集群式发展、实现公共平台和科技设施共享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集约利用水平。要优化功能和空间布局,优先安排符合奥体中心博物馆经济总体定位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支持具有带动效应的产业用地。要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各项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年度使用计划,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征地、拆迁和建设。再次,奥林匹克公园要统筹周边区域,服务北京发展大局。一方面要加强与亚运村、奥运村、金融街、CBD等周边区域的合作,积极发挥奥体中心博物馆群得区域辐射和产业带动作用,发展服务于亚运村、奥运村等周边区域的体育休闲文化产业,统筹区域资源,实现区域综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奥体中心文化产业同金融街、CBD的合作,实现功能衔接和互补,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及服务于北京城市发展,实现各区域共同发展。此外,奥林匹克公园还需要扩大对外招商范围,重点加强大项目招商力度。要积极争取市里在体育健身、旅游观光、文化产业等领域重点项目的布局和支持,实现体育、文化、观光旅游产业化;要与首都知名文艺院校以及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争取成为大型演出、书画展、体育赛事的举办场地;要与文化艺术品拍卖公司、大型演艺公司建立联系,争取拍卖会、展示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定期在奥体中心区内的场馆举办。
五、小结
博物馆经济在我国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随着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日益蓬勃发展,发展博物馆经济逐渐成为共识。博物馆具有双重功能,与其它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博物馆经济具有一些独有的特性,即互补性,间接性和融合性。因此,要发展博物馆经济,需要多策并举,逐步推进,分阶段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与产业链;向高端转型,建立品牌,做强特色领域;扩展产业链,形成产业生态系统,进而建立完整的博物馆经济体系。奥林匹克中心区作为北京市的博物馆聚集区,发展博物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奥林匹克公园的有利条件,找准定位,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就一定能够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实现“博物馆经济”的蓬勃发展,使这成为“博物馆经济”发展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田艳萍.国外博物馆经济学研究概述[J].博物馆研究.2009,(1).
一、经济与文化一体化产生新的经济形态――文化经济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源于经济并受经济发展制约,但是,文化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与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先进的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只能伴随着贫困的经济。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趋向,过去常常分离的文化因子和经济因子日趋融合成一体,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
文化“经济化”指的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与文化互相交融,逐渐融为一体,并形成新兴经济产业――文化产业,包括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休闲产业、体育产业以及政治性的文化产业等等,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经济“文化化”指的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要素不断发挥作用,人文精神和文化资源在各种资源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经济产品中的科技文化含量不断丰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愈来愈多地被注入文化的理念和内涵;在生产文化或产业文化的发展上,包括管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品牌文化、人力资源等在内的产业文化是经济文化化的重要标志,文化将是未来经济结构升级中起核心作用的因素。
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文化价值观念、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运行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必须运用经济手段、引入经济要素,不断增强其自身实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生产管理方式及经济制度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必须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及发挥文化作用而不断提升内在价值。
文化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依托、以高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它代表着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当代表征,是社会发展到现代的产物。文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成为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
二、树立科学人才观,促进文化经济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绝不是没有主体的单纯经济运作过程,而其主体就是具有健全的经济理性和道德约束的人。知识是文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人既是科学技术的主体,也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进步的水准。在人类发展史上,人的素质每提高一步,人的主体意识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人的全面发展,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条件。因此,基于人作为知识经济的主体而成为文化经济发展源泉的考虑,我们在发展文化经济时,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科学的人才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人才资源是推进文化经济建设的核心资源,文化经济是以人文和人才为基本要素的经济形式,应当看到,我国现有的人才资源与发展文化经济的客观要求还很不适应。因此,推进文化经济建设,必须把人才战略摆在工作的首位。一是摸清人才底子,全方位了解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制定适应我国文化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战略规划。二是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新理念,在重点使用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的同时,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能、人尽其才,把各式人才组织和引导到文化经济建设中来。三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用人制度,形成一整套科学育人才、引人才、选人才、用人才和留人才的机制和制度。四是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从发展文化经济的高度,重视吸引更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提升党领导文化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方法,探索一条与发展文化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五是建立一整套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的衡量标准、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
三、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经济发展
文化的作用是由其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决定的。过去,我们比较注重文化的政治属性而忽视其经济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深化对文化经济属性的认识。一般来说,除了公益性文化,文化的生产和经营主要应以市场为主,在服务于人们精神需求的过程中体现经济效益,实现产品的价值补偿和资产增值。因此,文化经济应摆脱文化与市场经济相割裂的状况,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效益评价等方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研究现代社会的文化经济,探讨促进其发展的对策措施,就要研究现实经济生活中已经或者有可能被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被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体现于文化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中。由于精神文化产品往往是无形的东西,如知识、信念、政治取向、道德操守、、审美情趣、生活模式、人生境界等,它们可以附着、也可以不附着于一定物品上,所以文化生产力的构成主要不在于外在的实体,而在于内在要素。一般说来,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一是作为主体的文化劳动者或生产者,主要是他们的素质、积极性和社会组织状况;二是文化资源包括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是指作为文化文化创作来源的对象和条件,如一切可资凭据或有待开发的思想材料、风格样式、技术手段、人文环境等。文化资源具有从本质上说是脑力劳动产品、从整体上论是非稀缺资源、从存在方式上看主要以无形的观念、知识、信息等多样性方式存在、从资源利用角度讲文化资源的利用可能不需要特定的成本等明显特征。
在多元的文化世界中,客观地存在着潜在文化资源和现实文化资源的区别。有些文化因素是可以作为资源利用的,但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才会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社会经济;体育;国民经济;分析;探讨
一、体育文化的概念
从体育文化的本质概念上来说,体育文化是一种带有独特性质的人类文化,它带有着许多丰富的功能,在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高,体育文化的功能也越来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取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文化,这使得体育文化也带有一定的区域性的特征。从宏观上来说,体育文化的内涵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一笔精神财富,从微观上来说,体育文化可以理解为人们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而体育文化的具体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同化功能。体育文化的同化功能指的是让每个参与体育活动的人都能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自觉接受体育文化所传达出来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然后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播作用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这样就可以把体育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体育文化的同化功能。
2.政治功能。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政治功能也越来越明显,而且体育文化可以直接作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国际关系,这使得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体育文化不断的发挥着其政治功能,极大的促进了国家之间的交流,同时带动着其他的相关产业在飞速发展着,使得国际之间的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3.辐射功能。由于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体育活动上,这也就在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出了体育活动的辐射功能,辐射指的是有某一个行业的飞速发展来带动其他行业也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体育文化的辐射功能就很好的促进了周边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体育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
1.体育经济是一个新的增长点。我国的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上的促进作用相对于其它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在西方的许多发达国家,体育经济早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而在我国虽然体育活动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大多数人对体育经济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体育消费和健身娱乐等方面,广阔的体育市场发展空间还是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比较理想的一点就是体育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正在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
2.缓解就业压力。我国人口数量庞大,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正呈现出一个飞速发展的形势,但是我国的就业问题依旧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凸出,而要真正实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就业问题,以此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完善。而从当前体育经济的发展来看,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很好的发挥出它所具有的辐射功能,极大的促进相关周边产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成功的解决了市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就业问题他。
3.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可以给群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健身氛围,为群众的体育活动创造许多有利的条件,不论是从硬件设施方面来说还是从体育文化的发展方面来说,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可以为群众的体育活动提供极大的保障,群众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可以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来放松身心,促进自身身体素质的强化,实现全民身体健康,从而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如何有效促进体育文化与体育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1.明确体育文化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处于一个精神文明和意识形态受到各方冲击的时期,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同时还有国际经济一体化增强的趋势下,而体育文化如果在全民中广泛推行扩大作用的话,则可以确保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体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可以有效的扩大影响,在人们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过程中,可以拉动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体育文化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并引导全民向正确的消费行为看齐,这些都可以是体育经济正确快速发展并且有持续的增长。在体育经济的投资运行效率方面,体育文化又可以发挥一个正确的导向作用,这一作用进一步确定体育经济的发展方向。
2.培养体育经济管理人才。《天下无贼》电影之中葛优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而在体育经济的发展中,体育经济管理人才也是稀缺的,而人才队伍的培养是推动体育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体育经济与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过程中,体育经济管理人才可以作为体育文化发挥作用的主要实践者和执行者。在当前情况下,我们要引进一批具有优秀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素质的人才,其次还要强化人员的文化和道德培养,只有这样双管齐下,这些优秀的体育经济管理人才才可以促进体育经济的稳固发展,并在正确的未来发展趋势下,根据他们的优秀先进思想与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利用体育文化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并且形成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经济发展道路。
3.加大体育经济的扶持力度。在国民经济中体育经济占据着重要作用,要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则可以加大体育经济的扶持力度,与此同时还可以支持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要说体育经济扶持,首先应该靠政府,政府应该修改制定可以扶持体育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推动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在根据体育产业的经济规律制定相关的产业法规,特别是体育发展监管方面的法规,促进体育经济资源的综合利用。
4.提高全民体育文化意识。首先,体育文化意识有利于促进体育消费行为的强化,而体育经济活动是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的。从个人来说,增强体育文化意识有助于个人可以更加关注体育文化从而形成全民终身体育意识并指导人们的行为。从产业来说,通过一些措施来引领体育市场的繁荣发展,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这为体育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5.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体育文化与体育经济之间是属于一种相辅相成和互相依存的关系,体育文化的迅速发展让更多的人都了解到了体育文化,在学习、工作之余更多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就大大促进了体育经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体育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就在进行着体育文化的宣传,二者之间的互相结合可以出现1+1>2的效果,有力的促进了二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从上文分析来看,体育文化与体育经济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可以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体育文化作为发展依据,体育文化同时有可以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本文就这二者之间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但由于本人学历的局限性,尚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引起社会学者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史文生樊彩霞;《浅析体育文化与体育经济和谐发展的有效对策》[J];学术期刊《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1期.
[2]王玉辉;《我国体育经济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学术期刊《经营管理者》;2015年21期.
信用是经济理性的体现,是创新活动最终产生更高的交易维度的保证。它既是经济增长的体现,又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体健康可持续增长的过程,也就是信用深化的过程。信用深化通过其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服务的对象的选择来影响市场主体的发展,改变投融资的预期,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和制度变迁的速度和路径。
系统理性的内涵与意义
人的理性水平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值,而是智力和行为的统一。决定行为的关键不在于表面的知识和感受而在于每个个体内在的认知模型。
近年来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便是对人的认知模型的研究。以往的经济学研究把理性的内涵局限在思维和心理层面,即智商和情商。但思维和心理都是当事人的认知模型所能摄取并以自身的理解模型进行加工、放大和保存的 因此,我们认为,理性的核心是认识、学习和改变自身认知模型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我们就可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理性模型,不断在与他人、自然界的交流中学习和改进自身的理性模型,提升理性水平。
鉴于人是生活在环境中依赖和外界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而生存和发展的系统,所以其自利与利他是相关联的。就如同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一样。从方法论意义上,人的理性特征接近“系统理性”,即物质与精神利益、自利与利他相互影响,个体的理性模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学习。从这个视角看,个体的自利与利他并不是对立的、分割的关系,而是统一的、互为因果的。
从大系统角度看,是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是投资与投机之间的关系。比如说,人人都只为自我利益考虑,不愿首先付出和信任他人,那交易关系就会因风险太大、交易成本太高而无法达成。而那些首先付出、愿意信任他人的人,即便短期可能多承担了一定的成本,但对内有了更大的动力、对外获得了信誉,并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提升了自身的人力资本,必将在长期更具有发展实力。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同样,为保护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可能体现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展速度,影响物质财富的生产,从长期看则带来了可持续发展,避免了日后的危机;同时,在适当约束物质欲望的同时,使人类得以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精神愉悦,在与各物种和谐共存的环境中使身心得以协调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一样,恶性竞争和赶超型的文化只会导致国民的浮躁与疲惫,无论是经济领域的战争还是军事上的战争都是负和博弈,而自强的共融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将带来正和博弈的回报。
提升系统理性必须加强基础制度建设
要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增长,就要在凝聚全民族的系统理性上下工夫,这主要体现在文化体制、经济体制、法制和德育四个方面。
第一,回归传统文化血脉,形成和谐的共有信念。
系统理性在中国有历史传统,几千年来的“天人合一”的追求,为我们留下来大量的典籍、制度和文化、习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佛、道、儒三家都是推崇共融、自然、大爱和智慧的。虽然,在历史中经常发生以“整体理性”甚至集权冒充、扭曲系统理性的现象,但和谐的精神之光依旧掩盖不住,跨时代地指引着中国人的精神。以此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面临任何坎坷和危境时都体现出了独有的智慧,创造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转轨,在实践探索和参考中外制度的基础上,止于“和谐社会”的信念。
认识到要追求和谐社会是一个飞跃。而飞跃后的落实则需要方方面面的积累。首先要在文化领域内形成古今贯通、中外兼容的和谐文化,才有创新和发展。当前,我们在吸收外国文化经验上做了相当多,但在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上做得很不够。这需要教育体制和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二,市场经济可以通过自主的经济行为增进个体理性,并增进组织的层级。
这对系统理性提升所需的默会知识及其交流提供必要的经济环境。我们这些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有效地证明了这一点。当前的任务是要下决心打破垄断,转变政府职能,让公平、透明的市场经济真正落实下来。由转轨走入正轨。
第三,公正的法制是系统理性凝聚和提高的保证。否则,只能产生对立、仇恨,以至导致经济上的霍布斯丛林状态。我国法制的建设是亟待完善的课题。
第四,德育使人们的心灵光明、充实,能抵御犯罪的诱惑,是法治的实现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也是全民族理性不断提升的保证。
我国目前的德育工作需大力加强。目前社会风气中过于偏重知识、技能、物质利益和眼前的回报,对于一个人内在的修养重视不够,直接导致民族幸福指数降低。因为缺乏内在的道德评判和自我约束的动力,容易通过外界的成败来检验自己和别人,容易受外界环境所影响。而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追求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也不是从外部可以轻易移植的,必须复兴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找回中国人内心真正的踏实与自信,我们才可能超越赶超模式、超越自卑和自大,真正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建设和谐社会。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相互交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首先,从经济的角度看,只有实现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达,然后才能有文化的昌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群众的文化消费也将进入更加旺盛时期。据有关部门测算,20*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5500亿元。这种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一方面要求企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神产品,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要求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也要不断提高。实践证明,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
其次,从文化的角度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文化产业已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将越来越高,文化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
再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规范化发展,人类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确实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全局性的决定意义。因此,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切实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辩证关系,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二、企业文化将对企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尤其影响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创业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所以精神气质是人力资本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是否能够承受创业活动的辛劳,这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衡量一种文化能否对创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核心的标志在于这种文化能否培育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
其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软环境。从具体内容来看,企业文化表现为与民众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有关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和精神状态,即民众个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是企业文化的微观内容;企业文化也包括鼓励并支持民众参与经济活动的环境和制度,这是它的宏观内容。在硬件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一个企业的软环境。软环境本质上是人的素质问题,软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市场秩序、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再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具体来说又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特定的文化类型决定了特定的企业组织形态。第二,文化的类型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劳动者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个人爱好以及鉴赏能力,都有可能摧毁或者挽救一个产业。第三,消费者的水平将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产品的接受者和使用者,消费意识和消费品味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产生强大的影响。好的消费者是一种竞争力的源泉,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三、建设先进的企业集团文化,促进企业经济振兴和协调发展
首先,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塑造蓬勃向上的人文精神,为振兴集团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伟大成果,作为其核心内涵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等,基本功能就是教育人、引导人、培育人、塑造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稳定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建设企业文化是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塑造蓬勃向上的人文精神,为振兴企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第一,要着力形成创新发展的思想理念。第二,要着力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第三,要着力营造健康祥和的社会风尚。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85-02
一、 教育经济学的成熟以及宏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其基本标志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成功。厉以宁(1984)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智力投资的经济效果的科学”;或者,“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的科学”。邱渊(1989)则认为:“教育经济学从教育具有经济性能的角度来观察教育事业的全过程,它把教育过程同时当作一个经济过程来看待,从教育与经济之直接关系中来研究教育经济性能的客观规律性”;“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工作的经济功效及其经济条件的学科”。全国教育经济研究会编写出版的《教育经济学概论》(1983)指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说,教育经济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从劳动者的智力水平与教育训练关系的角度,从科学知识延续、积累、发展与教育关系的角度,来阐述教育对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由上述对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可以看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成熟的教育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一是宏观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教育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经济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二是微观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教育领域自身的经济现象及其规律。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时,我国教育界和理论界已经对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产业达成了共识。于是,研究教育产业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就是宏观教育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而研究教育产业自身的经济现象及其规律就是微观教育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在宏观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有条件和功效两个方面。教育的经济条件是指教育的可用经济资源,也即经济对教育的投资,体现出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依存性或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性。教育的经济功效是指教育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或收益,也即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体现出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性或社会经济对教育的依存性。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如图所示:
在微观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中,教育的投入产出关系、即教育投资的产出水平也即教育产业和教育过程的经济效率或经济效益是核心。用计量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要研究教育投资的成本效率和成本效益。
二、教育的经济效益
1.教育经济效益的定义和内容
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教育的经济效益。教育的经济效益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劳动能力和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水平,从而在物质生产部门取得国民收入的增长;上述国民收入增长额在扣除用于教育和培训的全部经费之后得到的余额或纯收益,即是教育经济效益的量值。
教育经济效益的概念表明:教育投资并非单纯消费性、福利性投资,而是与物质资料投资类似,甚至效益更大的生产性、建设性投资。
教育的多重(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作用、职能、功效、效用等),形成了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精神上的效益:在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功能;二是物质上的效益:在人类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功能。
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增加国民收入;
二是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
2.发挥教育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1)教育发展应与经济发展协调适应。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应同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两者在数量上要协调发展;教育的层次、专业结构要和经济部门的增业、行业与人才需要结构相适应。
(2)教育质量应有保证:各级各类的教育成果应达到教育目标、确保质量合格。
(3)要有配套的专门人才和劳动力使用管理制度和正常的经济建设环境:如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人事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正常的生产秩序、饱满的生产任务等。
3.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
(1)间接性。教育过程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教育过程首先培养人才和劳动者、开发智力、创造和传播知识、科技文化,然后由经过教育和培训的人才和劳动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创造经济效益。
(2)迟效性。教育的经济效益要等教育过程结束后,接受教育和培训的人才和劳动者进入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后才开始创造和产生出来。
(3)长效性。教育和培训的人才和劳动者将在他们的毕生中不断创造和产生经济效益,因教育而创新的社会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也将对社会经济建设产生长期的经济效益。
(4)多效性。教育既通过其培养的人才和劳动者,也通过其创新和传播的社会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多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多维度地创造和产生经济效益。
(5)综合性。劳动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创造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总是同其所受的全部教育和培训,以及自身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的总和有关,即永远是一种综合的结果。
三、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
1.教育经济效益计量上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1)劳动生产者因接受教育和培训而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上述种种特征而变得不易计量;
(2)与劳动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相比,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物质资料生产的贡献更难计量;
(3)因教育和培训而创新和传播的社会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水平对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易计量;
(4)存在其他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精神文明水准、职业道德水准、人口控制和健康水平等。
2.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指标
(1)劳动生产率的增量
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就是提高劳动力的质量: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开拓性、创造性;道德品质、责任性、作风纪律等。
直接相关指标类:生产定额完成率;产品质量合格率等。
积极条件间接相关指标:先进生产(工作)者比例;技术水平或等级比例;掌握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速率;合理化建议与技术革新的数量及价值比等。
消极条件间接相关指标类:事故率;生产工具、设备损坏率;成本(原材料、能源)消耗率等。
(2)国民收入增量比
这是国际上较流行的考核和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用报告期和基期比较,考核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国民收入(全部净产值)增长额中,由于国民教育水平(程度)的提高所作的贡献占有的比率。
(3)教育投资(费用)收益率(回收率、回收期)
考核和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又一综合指标,但有较多争议。
Discussing about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Education
CUI Jia-shan
(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 League,Harbin 150001,China)
关键词:社会人文;社会习俗;经济发展
社会人文和人文有所差别,又有所联系。社会人文发展于人文,是先进的、健康的人文。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的发展日益引起各国的关注。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文因素;反之,人文也离不开国家的发展,两者互为影响。人文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文的重要作用都是不可小觑的。
一、东北地区社会人文对经济的影响
(一)东北地区产业和人文产业融合状况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东北二人转、秧歌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总是充满生机和丰富的人文优势。例如,沈阳的新乐遗址、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抚顺的中俄战争遗址、松峰山的海韵寺,齐齐哈尔的故宫博物院、长春的故宫等。可见,东北地区具有人文资源的自然优势。但是,目前东北地区的人文资源还没有转化为经济效益,商标集聚效应并未出现。东北地区人文产业的整合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大多数人文企业仍在孤立地寻找适合自身的经济增长点,并没有没有加强合作,共同开发体现东北特色的人文建设工程或其他人文项目;另一方面,政府也没有及时整合人文资源,导致该地区人文资源长期处于分散、孤立状态,不利于社会人文效应的充分发挥,难以将其转化为经济收益。
(二)东北地区人文和经济融合探讨根据近十年来三省经济总收入和GDP数据,可以分析出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融合的必要性。辽宁省由2007年的215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8725.6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2.18%,提高到2016年的3.06%,增幅不大;东北地区经济总收入由2007年的25.17%,提高到2019年的33.72%,增幅较大。从以上数据来看,近十年来,东北地区经济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增长了7%左右。2009年至2015年,东北地区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仍保持在12%左右,变化不大。从2015年到2019年,这一比例略有上升,虽然经济产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比重太小,近十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和工业发展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生态人文经济发展较快,但生态人文经济的产物在中国东北地区具有单一性,很难对经济造成巨大的诱惑。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产品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对东北二人转文化、闯关东文化等文化经济产业的文化因素关注不够,难以创造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经济项目,现代经济企业很少从人文内涵入手,地方文化经济产业大发展,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配置不优化,二者结合是其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经济的普遍性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不满足于现在的经济结构,它需要不同的精神体验和互动,才能满足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利益。同时,东北特殊的人文经济在互联网娱乐直播行业里更是凸显,数据显示在娱乐直播行业里东北人占据超85%以上,观众也是很喜欢看东北人的娱乐直播节目,该类节目最大的特点是搞笑。每个东北人直播的内容就像是赵本山说相声,每一场直播都引得观众哈哈大笑。据街头采访,70%的人喜欢看东北人直播,东北人直播有意思、搞笑。在各大直播平台都能看到很多东北主播。这属于东北特殊人文效应与新时代经济效应的显现,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东北特征”的地域人文效应和经济效应,并推动东北地区社会人文与经济的发展与创新。
二、东南地区社会人文对经济的影响
(一)东南地区人文现状——以闽南地区为例福建闽南地区是福建地区极具特色的一个地区,它的人文精神是以前中原人文和闽南地区两者的结合体。闽南人文丰富多姿,闽南人文包括“爱拼才会赢”、“重商务实”“勤劳冒险”等精神。闽南人文博大精深,它是多种人文的融合贯通,吸取了多种人文的精华,去除了其中的糟粕。闽南人文中独具鲜明特色的人文当属“惠女人文”,惠女指的是惠安的女性。由于惠安临海,大部分惠安人靠海生存,但出海的危险极大。不仅有不确定的天气因素,海底还生活着对人类有生命威胁的生物。俗话说:走海行船无三分性命。以前男性出海后经常无法生还,女性就挑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惠安妇女长年在海边风吹日晒,辛勤劳作,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文风景。
(二)闽南人文、惠女人文对福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闽南地区大大小小的企业,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家没有高学历,甚至有些人只读过小学。但他们敢于冒险,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勇于尝试。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也不只是靠机遇,影响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能有一颗敢于闯荡世界,敢于冒险的精神,这正是闽南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现。惠安的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升,来惠安寻找工作机会和商业机会的人日益增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显著。惠安女的服饰、头饰等在惠安畅销,单拿惠安女服饰来说,从它的原料的采购到制作,再到批发、零售,就提供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发展。
三、经济效益条件对社会人文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效益,思想发展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人民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普及,人们约定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丰富,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一)工业化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文化产品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使用价值的差异,会影响文化产品生产状况和消费的多样性,从人文产品的生产方式分析,既有传统民间艺术,也有自创的人文产业。在社会人文领域,不同社会区域借助乡村、河流、山林,创造不同的绿色生态文化产业,促进社会文化发展,这将直接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规模化经济优势竞争,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产业必须不断扩大规模,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亚运会和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例如,不仅可以提高亚布力在全国滑雪文化产业中的领导地位,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完成了电力、污水处理、通信、垃圾管理、威亚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雅雪路等。同时,当地经济项目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现阶段,企业家论坛与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年会在雅布丽镇举行,进一步提高了当地滑雪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巩固了当地滑雪文化产业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
(三)特色化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生产已经从传统的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正在向单一的城市产业发展,如东北等一些社会领域,充分开发了一定的地方文化、经济和自然经济资源,利用历史文化出版和开发了文化遗产,而一些地方红色精品景区则直接宣传了游客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人们的工作热情,自给自足的环境,让游客徜徉乡村,领略当地独特的山水文化产业,社会文化建设有着不同的特点。
四、未来展望
在收入分配政策的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持续的博弈,曼昆认为,效率是社会从稀缺资源中受益最多的特征。社会经济政策及其相互关系可以用社会经济素质和社会人文素质来衡量,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推进一系列收入分享改革和缩小贫富差距是系统改革和制度完善的重要前提。正如学者们所说,虽然社会经济的概念对促进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应该是经济现象的核心,这与人类的幸福和感受,以及人类的关怀息息相关。这种以“人与社会”为出发点,以“资本与利润”为资本主义核心的社会人文主义,既是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鉴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政府不仅要力求完善制度规则和金融利益的法律确定性,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养老困难、公共教育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一项连贯有效的公共服务政策,鼓励社会和文化活动,包括创新,包括经济增长、负担得起的高质量公共服务、低成本、可持续和广泛覆盖的高质量资源和产品以及为弱势群体提供的服务。
(一)直销是一种经销方式
直销是一个用得比较混乱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直销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以生产厂家为参照,相对于商家,直销是指厂家不通过商家而自己直接以门市或非店铺的方式销售产品,即“厂家”直接销售,一般称为“厂家直销”;另一种是以消费者为参照,直销是厂家不通过店铺,而以邮政、通讯、电视、互联网、推销员等方式直接向消费者行销和送达的经销方式,即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一般称为“无店铺销售”。在这种无店铺销售中,有一种由厂家雇佣直销员与消费者面对面直接行销和成交的方式,称为“狭义直销”,这在海外,也叫传销。我国大陆因禁止传销,包括多层次直销和老鼠会、拉人头等形式,所以,为与之区别,将其称为“直销”。此文的直销就是这种含义的直销。
直销(Direct Selling\Multilevel Marketing)是一种商品交换形式和经销方式。商品交换方式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竞争状况而演变的。迄今,商品交换与经销方式经历了由店铺销售到无店铺销售的发展过程,无店铺销售主要包括厂家直销、直效行销和直接销售等方式。直销是无店铺销售的形式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直销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规范的交易形式和经销方式,堪称为一种业态,在商品交换和资源配置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同时,也对管理提出了挑战。
选择交易形式和经销方式是企业的权利,也是消费者的权利。只要企业是以销售产品为目的,又符合法律规定,不损害消费者和公共利益,任何经销方式的选择与创新都是无可厚非、应当允许甚至是值得提倡的。
(二)直销是市场体系完善与提升的表现和途径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健全与发达就在于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发达;而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发达,其必要条件是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发达。市场体系是指各种形式、各种方式、各种层次、各类商品、各种功能的市场耦合而成的市场群。从品种上,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从时间上,有即期市场和远期市场;从空间上,有地方市场、区域市场和全国市场、世界市场;从功能上,有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从形态上,有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从历史上。有传统交易市场和电子商务市场;从环节、渠道上,有直接销售市场和间接销售市场,等等。发达的市场体系表现为市场种类的齐全和市场机制的高效、顺畅,后者又以前者为前提。市场种类齐全,市场功能才可能健全和发达,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才有所保障,从而市场经济发达,整体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实力增强。
在发达健全的市场体系中,直销市场是不可或缺的。首先,直销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商品交换和经销方式的一种形式。选择直销是企业的权利,不同程度上,也是消费者的权益。其次,直销形式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包括单层次直销和多层次直销,作为一种新型交易方式和经销方式,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市场体系不厌弃任何一种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直销也不例外。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法制管理结构的承受能力逐步增强,将吸纳各种有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商品交易和经销方式,使市场体系更加发达,更加健全。
直销、期货交易、电子商务是上世纪中叶以来最具活力的商品交易方式,是市场体系中的高级市场。对于完善和提升我国的市场体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我国直销的合法形式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条例》关于直销概念的界定,表明对“无固定地点的批发和零售”业务的开放,直销成为一种合法的形式。同时,对直销的概念界定非常严谨规范,仅限于单层次直销。这符合我国国情,与稳步放开、规范发展的指导思想相一致。同时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将团队计酬式销售、“拉人头”式销售和“骗取入会费”三种形式,列为非法,作为法律主要的禁止和打击对象。
这样,既履行了人世承诺。开放了直销市场,又防止传销卷土重来,从根本上保障直销有序开放、健康发展,使直销市场具有中国特色。
二、直销监管在市场监管中的战略地位
直销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形式和经销方式。它不仅在面貌上是我们前所未见的陌生形式,表现出不熟悉的效应,而且其赖以支撑的理念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习惯存在某种抵逆,从而成为一种挑战。这种挑战可能是全面的,包括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挑战,对管理的挑战,也包括对市场体系吸纳与承受力的挑战。当然,这也是一种机遇。面对挑战,就存在风险,加之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某些矛盾易为各种别有用心和推波助澜的因素所利用,对直销加强监管十分必要。何况,这本来就是各国发展直销的普遍经验、做法和特点。有鉴于此,《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的出台,不仅对直销和传销的监管十分必要,而且对我国整体市场监管的制度设计也有极大启迪和推进作用。
(一)《条例》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明确了直销的政策界限
长期以来,不仅普通百姓对直销和传销很陌生,即便是知识层的大多数人对直销和传销有关的基本问题也不甚了了,这显然不利于直销市场的健康发展。两个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一正一反地对直销和传销作出规定,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直销管理条例》从正面认可了直销的合法性,郑重宣布直销是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禁止传销条例》从反面明确禁止传销,明确规定了属于传销的三种情况。
明确的政策不仅赋予直销以合法地位,而且引导民众认知,也为执法者有效监管创造了条件。两个条例就像两把宝剑,拨开笼罩在天空的迷雾,为社会进一步认识直销、识别传销打开了大门。
(二)条例突出地体现了规范与监管制度的完备性
制度完备是制度成熟的重要方面。两个条例文字都不算长,但制度含量很高,在市场监管领域具有代表性。两条例并发的举措本身就体现了考虑缜密,制度严谨。
1 概念清晰
直销和传销对我国国民来说都还是新事物,总体上比较陌生,在管理条例中充分地提出和明确相关概念十分必要。条例中涉及的概念很多,从直销、传销到直销企业、直销产品、直销员、直销员证、直销培训员、直销培训员证、直销活动、分支机构、服务网点等,概念清晰,构成了直销和传销活动的流程图,便于执法监管人员掌握和执行。
2 制度形态明显,制度理念先进
这体现在运行和监管两个方面。在运行方面,有直销员招募培训制度、推销中宣传介绍制度、推销合同制度、佣金报酬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退换货制度等;在监管方面,有监管机关的协调配合制度、执法监督制度、保证金制度、警示提示制度等。如此具有明显制度形态的
规定,对于简短的直销传销监管条例来说难能可贵,在其他市场监管法律规范中似也不多见,这一点值得肯定。更为可喜的是,其中蕴含了许多具有先进监管理念的科学制度。如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警示提示制度等。条例对直销企业、直销产品、直销员(证)、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等信息,要求在企业网站和政府网站按规定予以公布。警示提示作为一种软制度,是信息公开、民众参与的先进监管理念的体现。
制度和理念的进步性还体现在条例找准了直销特点,紧紧抓住直销违法的关键环节加以规范。如招募培训、宣传介绍、佣金报酬、机构网点、信息公开、发展人员、入门费、团队计酬、产品质量与价格等,都是直销违法违规的易发环节,条例从这些方面加以严格规定,就扼住了直销违法和非法传销的咽喉,锁住了其软肋,从而保证了监管的效果。
3 监管制度科学,监管手段有力
监管机构的职责分工和协调配合是市场监管的难题之一。禁止传销涉及公安机关和工商机关的分工合作。监管直销涉及商务部和工商局的分工合作。对此,条例首先将建立查处传销工作的协调配合机制作为县以上人民政府的责任予以规定;其次,明确规定了公安、工商、商务在直销和传销监管中的职责分工;再次,在合作配合方面,明确了原则。规定了公安与工商在处理传销过程中相互移交的案件和机制:在直销企业审批环节,规定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征求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后,决定批准与否:在保证金使用和日常监管问题上。条例规定由双方共同决定和共同负责。
不得不承认,在近十年政府职能转变和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监管执法职能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乏力和虚位现象。尤其是《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条例》的失效,监管执法的法制转轨中,监管和执法的依据和力度缺乏保障,使政府监管执法部门谨小慎微,甚至缩手缩脚,面对违法活动无所作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督执法的力度。《条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同时又不失法治的严谨和规范。这突出体现在条例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直销监管和查处传销过程中查阅、调查、检查、复制、查封、扣押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材料、工具、财物等权力。必要时,对相关违法材料、财物,可以先行实施查封、扣押;对相关违法资金,可以申请司法机关予以冻结。这些必要强制措施保证了直销和传销监管的效力,是值得其他市场监管领域和整体市场监管制度建设借鉴的。
三、我国直销监管的政策选择
直销在我国是一件新生事物,需要扶持发展。直销监管尚缺乏经验和理论指导,需要探索、积累和完善。直销是一件敏感的事情,需要引导和把握。直销终究要发展,发展只能从脚下现实做起。这就要求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正确的政策取向。法律和制度都是既定的和现实的,相比之下。政策则具有缘起和创制的功能。直销的健康发展,需要直销监管拥有和采取适宜的政策环境和价值取向。
(一)从发展战略和理论高度理性地认识直销
秩序生于心而在于心。正如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曾几何时,我们认定它是秩序的恶根,至今。仍有人认为它是秩序混乱的根源。而改革开放的支持者则认为市场经济是高效秩序的唯一组织者。市场秩序问题只有靠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解决。如何认识,关键在于要有战略高度和理论认知。对待直销也是如此。它要求我们从市场经济的高度,从市场体系发展规律的高度认识直销。市场经济是一种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机制与形态,是人类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和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但难以割裂和破坏其整体形态而凭主观好恶加以取舍,难以无视其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加以抵制。否则,必然妨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直销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当前,我们对其规律还缺乏认识,需要逐步学习、摸索和把握。但它并非神秘莫测,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敢于接触、善于学习、善于管理,我们就能够驾驭它。了解它,驯服它,因了然于胸而得心应手;因胸有成竹而形成秩序。
不仅要从市场经济的战略高度认识直销,还要深入直销内部认识其自身的内在规律。直销是商品交换和商品经销方式发展演变的一种形式,是众多现代经销模式的一种,具有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发展的积极作用。其内在机理基于对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尤其是社会边际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只是我们对此还不熟悉、不习惯、难承受,对其表现形式还不适应。
为此,不仅管理者要学习直销理论知识,认识直销规律,驾驭直销活动。社会各界和普通民众也应当了解有关基本知识,主动认识事物,做知识的主人,这对直销健康有序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这就是心中的秩序。是根本的秩序。
(二)在监管中引导直销市场规范发展
监管具有规范、监督和引导、促进的功能。《直销监管条例》及其所赋予的监管职能对直销来说是福音。它首先意味着直销具有了合法的地位,《条例》一系列关于直销运行的制度性规定,为直销规划和规范了发展的道路。《条例》规定的监管制度,是保证直销运行和向前发展的力量。
鉴于我国直销市场的实际,直销监管应当克服三种倾向:
1 克服监管就是处罚、打击的倾向
长期以来,由于监管实践中重事后查处、轻事前事中管理,导致监管就是处罚、打击的倾向。这不利于监管职能的全面发挥,从而造成监管职能的失衡。影响监管效果。实际上,监管是一个规范、监督、执法的过程,规范是事前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发挥法律预见、引导、评价、规范的作用,这是监管的重要一环,对规范直销行为、形成直销秩序至关重要。监督是事中管理,是依据规范标准监测、监控行为运行,发挥发现问题、提示、指导和过程纠正的作用。监督是一种超脱和文明的活动。只有那些明显超越规范、监督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才施以执法管理。执法是强制执行,是规范和监督的保证。
全面认识和阳正确履行监管职能,有利于均衡分布监管力量和监管任务,有利于防微杜渐。避免畸轻畸重、问题堆积带来的突击执法,从而有利于实现良好的监管效果。
在对待直销和传销政策上,前者重在规范监督,后者重在执法。《直销管理条例》中的很多制度性规定为科学监管创造了条件,是有效而宝贵的管理资源,应当在监管中加以充分利用。
2 克服监管就是防范、限制甚至妨碍直销发展的倾向
从整体上看,监管制度还有促进发展的作用。促进发展并不等于放任,科学适度的监管本身就是发展、就是促进。监管是发展的保障,是对发展的维护,是对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维护。这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无数事实所证明。
直销是新生而敏感的事物,更需要有监管的保障和维护。一定是要有好的监管制度的伴随,直销才能在我们本土上健康发育、成长壮大。为此,企业、消费者和监
管者应对此形成共识,协调配合地维护、促进直销健康发展。
3 克服监管职能虚位、错位的倾向
好的监管制度还要有好的监管机制才能得以执行和落实。以往的教训是监管职能虚位、错位,监管制度流于形式,造成制度和运行两张皮。这不仅使制度作用得不到发挥。实际运行偏离目标,更大的危害还在于削弱了法律制度的权威和监管执法的地位。
直销市场刚刚起步,社会各界拭目以待。监管制度业已确立,监管执法就应当严格执行、贯彻到底。严格和严厉是执法的特点,做不到这一点,执法和监管便形同虚设,后患无穷。
监管职能虚位往往是执行机制问题,表现为监管职权怠于行使:监管职能错位往往是职业道德和执法监督问题,表现为、权力寻租等。监管职能到位包括规范、监督、执法三个环节的职能都要到位;执法职能更应该到位。因为执法是监管的最后防线。既具有底线的作用。又具有导向作用,直接关系监管的效能。
监管职能到位还涉及监管机构的协调配合机制,以形成合力。《条例》在执法手段上实现了较为充分的授权,执行机制更显重要。
总之,直销监管的政策取向对于直销市场的发展走势影响重大,直销监管应当实现监管与发展的内在统一,在监管中实现规范,在规范中促进发展。
(三)营造直销市场健康发展的文化氛围
维护秩序、促进发展的深层机制在于为直销发展创造适宜的文化氛围。这是直销监管的治本之策。与直销相适应的直销文化是我国直销生态系统的稀缺资源,这既导致直销发展环境和土壤的营养不良,也是直销易于滑入误区、运行混乱的基础原因。与直销相适应的商业文化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1 诚信文化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要求,是由分工协作所决定的。市场经济建立在社会分工之上,“分”与“合”成为市场经济日益发展过程中距离越来越远、吸力越来越强的一对事物,弥合之物只有诚信。直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特点是对闲暇之类边际人力资源和信息等虚拟资源的利用,具有隐蔽、分散、无形等形态特点,对诚信的要求很高。如果没有深厚、和谐、稳定的诚信文化氛围,单靠法制、监管来维系直销发展,从长远来说,是难以为继的。
为此,在直销发展和监管过程中,始终都不应放松诚信文化建设。直销监管应充分利用监管资源,不失时机地发挥法律和监管的宣传、教育、引导、惩戒功能,培养和建设诚信意识与文化。这是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2 商业规范
商有商道。如何以商道为核心处理好社会人际关系,是市场经济要求构建的一种文化。处理得好,市场经济自身发展顺利,经济社会效益倍增。反之,市场经济自身发展迟滞,外部社会关系资源不但得不到利用反而成为束缚和障碍。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具有根深蒂固的重农抑商思想,以商道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关系十分薄弱,受到极大局限。人们在商与情、商与法、商与义、商与益等关系上缺乏应有的智慧,显得笨拙,文化内涵不足。直销触及亲情友情等基本人际关系、商关系、公民社会关系三个文化层面,对三层关系的协调与融合提出挑战,这正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软肋。形成和建立以商道为核心的各层社会关系协调融合的商业规范。是直销市场赖以发展的文化环境。这种交融的文化关系与氛围的形成需假以时日,有待经历一个较为艰难的体会、磨合、认知过程。直销进入我们经济生活不失为推进这种商业规范和商业文化形成的机遇。
3 平和心态
致富心理是国民当前的普遍心态,本也无可厚非。然而,企望以某种途径实现短时间致富。就是一种异常的暴富心态了。改革开放以来,一波波的致富浪潮和群体,令国人怦然心动,觊觎着新的机会,不容错过。陌生、新奇、风险、致富渐渐成了人们的经验,无形中把陌生、新奇视为致富的机会。市场经济中新奇之事似越来越少,直销来了――带着少有的新奇、陌生和风险。于是,直销以及传销成为致富的代名词,甚至被视为最后的机会。直销就这样迅速被扭曲地理解,进而被疯狂地利用,从而进一步扭曲。
关键词: 葡―非―巴联合联邦大学 校园建设 创建意义
2013年5月21日,巴非在巴西巴伊亚州的哥斯达黎加索比(Costa de Sauipe)举办了主题为“教育作为巴非关系发展的战略桥梁”(“Education as a Strategic Bridge for the Brazil-Africa Relationship”)的会议,会上起草了巴西与非洲葡语国家的高教合作计划。根据该计划,来自巴西高教中心的20个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议向非洲国家(包括安哥拉、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提供服务[1]。根据《巴西在非洲:一个兴起的区域性大国在政治与经济领域的抱负和成就》的报告可知,目前巴西在非洲建立了一所国际非洲裔巴西葡语大学,即:葡非巴联合联邦大学。由于语言问题,大部分非洲留学生来自葡语国家。该大学在多个国家都有校园,计划在2014年招收5000名学生,其中非洲学生人数约为一半,旨在加强全世界葡语国家间的交流,尤其是非洲的葡语国家[2]。
一、葡非巴联合联邦大学的简介
葡非巴联合联邦大学(以下简称联邦大学)作为博洛尼亚进程和里斯本战略的一部分,目前在欧洲正在建立。联邦大学是巴西公立高等教育扩张的一种体现,其核心是鼓励巴西和非洲葡语国家的学生流动,促进所有参与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一)指导原则
联邦大学的指导原则之一是重新认知已有合作方式。在联邦大学校园里,民族差异仍然存在。因此,文化产生于独特的领域及对方案的质疑与批判性分析的空间,此方案在全球政治经济背景下以一种不同的且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满足了所有参与国进一步整合的需求。另一个原则强调作为促进大学合作与一体化进程的联邦大学对尊重少数民族多样性问题的认知。若该联邦大学根据其基本原则进行经营与建设,不仅可以推进不同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加强各洲国家间的一体化建设。对有关巴西和非洲国家的国际合作政策,声称要把知识要传授给学生,并加强文化交流[3]。
(二)校区建设
根据最近名为《推动国家,连接大洲?》(“Advancing Countries, Bridging Continents?”)的报告,联邦大学意在发展成一所综合性多校区机构,并在葡语国家共同体中的每个非洲成员国内都建立一所校园。联邦大学的主校区建在巴西东北部塞阿拉州的雷登桑市。该市是巴西废除奴隶制后的第一个直辖市,至今尚未建立一所大学。因此,该主校区有望充当巴西东北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工具,同时加强巴西和非洲葡语国家的合作。主校区在2010年2月开放并接受入学学生,其中一半是巴西学生,一半是非洲葡语和东帝汶学生。联邦大学在原计划容许范围内招收来自巴西与国外的2500名学生,尤其重视葡语国家共同体成员国的特别重要的领域,包括农业科学、工程学、健康科学、公共与私立机构的管理学、生物学和物理学,并通过面对面的校园讲座和远程教育结合来实施[4]。
(三)课程设置
在考虑了国家间不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联邦大学的课程设置倾向于发展教师培训项目,增加教授比例。该大学将课程设置为通过相互学习扩大视野,从师生的具体经验中作出理论贡献的过程,目的是使世界变得更加公平和美好。其中创新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科交叉整合社会文化,开发灵活的研究计划,研究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与跨文化对话等领域。在该大学里,教学是为了自由练习及对公民身份的认定,旨在培养既能把握当下又能明确未来发展趋势的专业人员。在巴西和非洲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融合的建设过程中,联邦大学的教育被认为是一种“自由练习”,是有关专业人员自治的基本工具[5]。在联邦大学的发展中,虽然所有参与国都拥有相似的语言,但是会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如果说大学课程要与不同国家的社会政治相关且与其紧密结合的话,这些文化差异就要考虑在内。
二、联邦大学创建的意义
葡―非―巴联合联邦大学的创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非洲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实现巴非间分享经验与相互学习,而且可以改善非洲教育,减少非洲人才外流,促进巴非一体化的发展,从而促进巴非高教合作。
(一)促进非洲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
联邦大学主要与葡语国家共同体中的非洲国家合作,旨在促进这些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该大学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和加强巴西与葡语国家共同体成员国的合作,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国家间的文化、教育与科学交流[6]。联邦大学发展委员会董事长保罗・斯皮勒(Paulo Speller)说,在欧洲学习的非洲学生中至少有90%的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欧洲工作。虽然欧洲高校为非洲留学生提供了一些学科的奖学金,但缺乏对这些非洲学生毕业后如何在家乡找到合适的工作的考虑。换句话说,这些提供奖学金的学科并不能满足非洲学生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巴西前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说,我们应该在有利于非洲学生本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领域,将来自葡语非洲国家的年轻人培训为当地需要的机械师,以这种方式来促进非洲国家的发展[7]。由此,参与国政府和教育代表均认为,联邦大学有助于改善来自非洲葡语国家的年轻人的教育,进而有助于减少当前非洲国家面临的人才外流问题。
(二)实现巴非间分享经验与相互学习
大学合作是极好的分享经验与相互学习的方式。哈佛大学科技与全球化工程主任兼非盟高级科学、技术与革新小组合作主席凯乐斯特斯・朱玛(Calestous Juma)教授告诉《大学世界新闻》,由于巴非之间具有相似的生态与文化特征,几乎每一个非洲问题都有一个巴西式的解决方案;同样,来自非洲的解决方案在巴西也有很强的适用性[8]。因此,在面临相似的社会与经济问题时,南南高等教育合作的不断加强有助于召集各国专家一起探讨对多数国家都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三)促进巴非一体化发展
联邦大学可以为巴西和非洲葡语国家一体化发展提供适宜的方案。巴西教育部长费尔南多・哈达德(Fernando Haddad)说,联邦大学要在各国之间建构共同的身份(common identity),促进所有参与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保罗・斯皮勒补充说,我们不会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强加现成的方案,随着联邦大学的建立,我们要在不同国家之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为联合办学和培训项目提供合理的建议。
(四)促进高等教育合作
与博洛尼亚进程框架下建立的国际高等教育合作形式相比,联邦大学建立的合作形式更具有操作性,因为联邦大学发展的所有参与国均有相似的语言。虽然英语是当前全球性的语言,但葡萄牙语也是一种使用广泛的语言,并且鉴于巴西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葡萄牙语有可能变得更加重要。共同的语言是决定全球国际学生流动方向的关键因素之一[9]。联邦大学的创建有可能增加葡语国家学生和教职工的流动,促进巴西与非洲的合作,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并用跨文化、跨学科及创新的视角与不同的传统文化对话,向巴西和非洲的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培养致力于南南合作的公民和专业人员,使其有能力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大学与周边社区系统地相互作用,并在职场上具有一定的担任资格和道德忠诚度。葡语非裔巴西综合大学的来自巴西,巴西以前是被殖民地国家,而不是殖民国本身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合作的意愿[10]。
三、思考
为了促进巴非高教合作的顺利发展,葡-非-巴联合联邦大学的建设发展可以借鉴“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如下成功经验:(1)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平台开展研讨与交流。在一对一合作的基础上,“20+20”计划入选院校还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平台积极开展集体研讨和学术交流,建立经常流机制。中非之间在平等、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实施中非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扩大教师和学生交换规模,并结合当地情况开展多项科研项目,推动大学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建设[11]。由此,联邦大学可以与巴西其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联邦大学的交流平台,从而推动巴非之间高等教育的合作与发展。(2)通过教育合作实施“非洲人才计划”。我国向非洲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为非洲国家培养各类人才及大批“知华、友华、知非、友非”的中非友好人士[12]。由此,巴西可以向非洲提供一定的奖学金,培养更多的“知巴、友巴”的巴非友好人才,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2][6][7][8]Wagdy Sawahel.Brazil Launches African Higher Education Collaboration[EB/OL][2013-5-8].
[3][4][5][10]The Portuguese-speaking Afro-Brazilian University of Integration London:OBHE.Advancing Countries,Bridging Continents[J].The Observatory on Borderless Higher Education,2009(2):32-35.
[9]Veronica Lasanowski.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Status Report[J].The Observatory on Borderless Higher Education,2009(2):36-39.
[11]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北京行动计划(2013年至2015年)[EB/OL].[2013-6-26].
摘要:本文主要就现阶段社会中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之间的发展现状,并根据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相应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旨在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互动双赢,以及两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景象。
关键词:高校;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现状;对策
伴随着素质教育现代化的进展,我国的高校教育也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若干所高校中兴办的一些高校场所,大多都是由地方有关政府给予高校大的投资,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但是相互合作同时还是相互抑制。但是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问题在近些年来却越来越突出,如果是想能够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就需要从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根源问题出发,并且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这两者之间的互动问题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针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现状,首先需要做的额就是认真的分析两者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出现在哪里,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1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现状
1.1缺乏对高校意识的认知
虽然近些年来大众对高校的教育程度越来越关注,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地方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上,仍然是社会公众和一些地方政府所缺乏的,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宗旨,通过对科技加以利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因此,加快对经济和科学这两者的结合,在现代化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显得尤其的重要的关键,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和经济的相互结合也显得更加的紧迫。
1.2缺乏对社会服务意识的认知
传统教学模式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仍然对部分高校的开展建设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和市场经济建设要求相符合。部分高校思想观念的落后和创新思维的缺乏,对其社会服务的功能也没有加强重视,从而也导致其激励体制的缺乏。比如,在实际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有关领导就会经常心存疑惑,担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经济的产品研究,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进而会干扰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计划,甚至更为严重时会在高校中有一些社会经济纠纷的产生,这些都是在实际高校中经常感到非常忧虑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发展来讲,有着非常大的阻碍,影响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只关注科研教学等活动,但是却没有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的意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学校本来就是用来培养人才的地方,其最终的宗旨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高校早人才培养上,如果通过和社会经济的结合,并且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实力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2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问题
2.1地方政府经费投入少
众所周知,高校的建设经营和地方政府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高校的建设经营是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对于高校这样一个具有社会型服务性质的场所,在其建设经营的过程中更是非常需要得到地方政府对其的大力支持。而现阶段地方高校无法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很大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社会政府所给予的地方高校支持环境并不是非常完善。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公立院校在进行市场经营的过程中,更多的都是处于一种负债经营的处境,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地方经费的投入少,对地方高校培养社会人才的脚步有着非常大的阻碍,这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缓慢。
2.2高校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均衡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总体结构布局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较为繁荣的地区,当前我国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的贫乏。从大多数高校都分布在我国的省会城市以及中心城市的情况来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由于高校分布格局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城市中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城市只分布着很少的高校,高校在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分布差异的这种显著差异性,直接导致了一些高校无法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将其的战略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贫乏,不管是对于高校,还是对于地方经济社会自身都是没有任何益处的的,就会对双方之间的互赢局面造成很大的负作用。
2.3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不符合
高校的专业设置对地方高校和地方社会经济互动之间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从当前各个高校的实际专业设置情况来看,虽然在进行专业设置时所展现的都是非常具有特色而又全面,但其中也存在着大量专业重复进行设置的现实问题。这样的高校专业设置对高校的教学效果并不能起到显著作用,由于在进行高校的专业设置时,并没有加强重视地方高校和地方的特色之间的结合,在这种情形下也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并不相符合,于此同时在无形中也给学生未来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不相符合这个层面上来看,地方高校无法为地方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2.4缺乏文化之间的互动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合作所体现的问题是多个层面的,同时也是全方位的,这其中不但包括了经济政治层面的因素在其中,同时也包括了人文生活层面的因素在其中。但是结合当前高校和地方的整个互动情况上来看,更多的是在体现经济政治层面,而对人文生活层面却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这种现象在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是还是说明人们并没有加以对人文文化的重视。高校和地方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因为人们表现的轻文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一个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是离不开文化内涵的,只有全面协调和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化内涵在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和地方之间因为没有对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加以重视,因此也对两者之间的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缺乏文化之间的互动,对于双方之间的合作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改善,只会对两者全方位和多层面的合作带来消极的作用。
3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改善对策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需要,因此对于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不但需要地方政府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需要社会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就需要针对当前的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所存在的现状,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两者之间的互动显得非常的重要。
3.1提高认知,相互协调发展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想得到真正的改善,就需要提高对这两者之间的认知。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来看,可以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并对地方高校的环境条件加强改善,进而促进高校综合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另外一个方面从地方高校的角度出发来看,要积极的和地方经济社会相融合,并对传统的教学学习模式进行转化,于此同时在社会上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并对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利用,以便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将高校科研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认知要进一步加以提升,只有这样两者之间才能够更好的相互协调发展。通过相互了解和支持,才能共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3.2调整结构,共同促进发展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合理布局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合理布局的策略上,应该根据当前地方高校分布的不合理,从而进行多元化地方高校教育的构建,在构建不同的高校特色时,需要对地方城市的特色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定位,并根据各个地方特色的不同,进而去发挥各个地方的特长。除此之外在进行高校专业设置时,要对地方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规划进行认真的分析和了解,并在进行专业的设置时要尽可能的保持和地方经济特色相符合,这样能够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使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地方特色真正的相符合,旨在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3健全机制,实现持续发展
制定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于改善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问题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两者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更加规范和科学化显得至关的重要,因为两者之间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和矛盾,而这个时候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就能够针对两者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两者之间互动过程的矛盾。为了能够更好的鼓励高校和地方社会的互动和合作,可以在进行法制法规制度制定时,可以针对高校和地方合作的有关的财政问题,然后进行相关优惠政策的制定,这样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提升高校人才质量,让科学研究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当然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定期的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跟进时展的步伐,以便能够保证在高校和地方政府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有相应的明确的法律法规对这两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不断的创新。
4结语
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其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两者之间的合作不但能够互利互惠、相互促进,还能够更好的将这两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因此对于高校和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而言,一个合理的建设性方法显得至关的重要,这就需要人们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对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从中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对比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进而在对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就能够对症下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高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才会更加的显著。高校和地方社会要想更好的协调发展,就要始终坚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构建,进而实现地方经济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和地方经济双赢的一个局面。
参考文献:
[1]田瑞霞.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6(9):73~74.
[2]王冬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3]林腾辉.新时期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探讨———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5~59.
[4]贾素娟,陈爱祖,王会君.高校实验室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