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会计专业知识

管理会计专业知识

时间:2023-09-21 17:5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会计专业知识

第1篇

2014年11月14日,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高度重视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指出要“紧紧抓住管理会计人才匮乏这一关键问题,通过改进和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适应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带动管理会计发展。”“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与单位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也应该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一个专业如何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在管理会计转型背景下,作为高职会计专业应该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培养适用于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

(一)专业调研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范围主要分布在珠三角中小微企业,为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每年我们都组织专业教师对珠三角中小微企业展开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财务部门常见岗位设置、工作职责、能力要求。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一般企业常见会计岗位包括:会计主管、材料与应付款会计、销售与应收款会计、费用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出纳、会计文员等。

(二)职业能力分析

仅有分散调研对于我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还是不够的,因此有必要召集行业企业专家对典型会计工作岗位、专业能力要求、专业知识要求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进一步分析论证。我院会计专业于2015年7月邀请珠三角行业企业专家召开了职业能力分析会,对典型工作岗位分析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主要面向的就业岗位有5个,包括成本会计、出纳、税务会计、往来会计、总账会计。在梳理出典型工作岗位的基础上,行业企业专家们对5个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专业能力要求及知识要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们将调研结果及职业能力分析会结果进行加工整理,形成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管理会计转型背景下,根据调研、职业能力分析及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情况,我院会计专业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如下:本专业培养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适应企业财务及相关领域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和经济政策,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计算与分析、成本管理、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等专业知识,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工具及常用办公软件进行数据的检索、分析及日常公务处理,具有较强的账务处理能力及一定的成本管理、税务筹划、财务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调整后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强调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更看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

三、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需求明晰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培养适用的人才。

(一)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我院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如下页图2所示。从流程图可以看出,课程体系归根到底要依据就业岗位群及各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来构建。

(二)构建适应管理会计转型的课程体系

财政部于2010年颁布《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要大幅提高会计人才素质,进一步优化会计人才结构,力争使各类别高、中、初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10︰40︰50。这一关于会计专业人才的战略目标的提出实质是要改变企业财务人员重核算轻管理的现状,通过提升会计专业人员素质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把政府的要求反映在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上,那就是要在夯实学生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开设一些专业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财政部2014年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明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提出要“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其中措施之一直指高校,指出要“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2016年,财政部密集三份与管理会计有关的文件,6月《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10月《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12月《关于就<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的函》。细读这三份文件,可以看出财政部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及推广管理会计应用的决心与紧迫感。鉴于《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已经非常清晰地构建了管理会计的框架,我们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可以直接借鉴《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与目标,分析勾勒出相应的课程。

(三)适应岗位需求及管理

会计转型需求的课程体系构建结合前面分析。

四、结语

高职院校主要还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我们也要根据本地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确定以后,专业教师仍然要及时跟踪企业岗位需求,判断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S].2010.

[2]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S].2014.

第2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培养目标

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中发挥着直接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来源于企业的实践活动,而企业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远比学术理论的发展变化迅速和复杂得多。这就要求管理会计教育必须面向企业实际需要,探索出一条培养企业管理所需相应专业人才的正确途径。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化需求的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成为当前管理会计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管理会计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内部管理活动的多元化,促使我国管理会计实务工作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对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呈现两极化趋势。一方面是,对于高中毕业生进行初级技能培训,以满足基层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需要具有广博精深专业技能、知识,且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会计高手”,以便于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帮助企业管理决策层解读和高效利用会计系统已生成的信息。

(二)管理会计人员工作表现形式出现泛会计化和非会计化两种趋势。即传统上不参与会计工作的人员(如CEO、中层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等)开始做一些会计基础工作(例如,仓房保管员负责登记的入、出库单),传统上的会计人员却开始为企业的计划、预测、决策、日常成本管理献计献策。

(三)管理会计知识对管理咨询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条件下,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使得会计工作重点由核算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财务管理,实现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管理咨询作为未来会计专业发展方向,咨询公司作为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场所之一正在悄然兴起。

(四)知识结构要求体现多元化。由于社会专业分工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教育领域中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决定了所培养出的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专长。同时,经济环境的变迁要求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计算机技能、职业品行、人际关系、获取信息以及分析和决策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敏感的职业判断力和持续发展的潜能,即实现“通才+专才”的完美结合。

(五)专业素质能力要求高。现代经济条件下要求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应是具备一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思想素质好、认知能力强、富有创造性、知识面宽、理论基础扎实。

二、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评价

正如上文所述,人才的培养应该与社会的客观需求相匹配,社会经济生活需要我国的管理会计人才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主要通过高等院校的职业教育和后续教育来完成。从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管理会计教育发展缓慢,作为培养未来管理会计专业人才主要方式的高校职业教育已经滞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社会后续教育尚未形成规范化和完整体系,即我国的目前教育现状和教育规模均无法满足社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我国高校职业教育,主要涉及管理会计教育本身问题及其教育环境两方面

1.管理会计教育本身,主要问题是目前的应试教育、技能教育和制度准则本身教育,具体表现为:⑴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会计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和整合方面的能力,而是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造成师生缺乏互动、学生不仅不能主动发现和发掘问题,即使有问题教师也未必知晓并做出回应,且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计算能力、而分析思维能力得不到重视;⑵选用教材陈旧,未能反映国外管理会计的创新;⑶课时偏少、课程设计不合理,平均而言,要完成大学本科教育并获得学士学位,必需修完140多学分,其中40多学分属于会计课程,管理会计课程安排不足4学分,不及会计课程学分的10%;⑷教学和研究脱离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我国管理会计的经验、创造以及发展前沿的成果;⑸教学中过分追求对会计技能、制度准则和数据的掌握,忽略了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的传授,忽略了对财务报告和数据背后所掩饰的政治、经济内容的揭示,忽略了对财务报告和数据生产、传递以及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行为的解释。

2.管理会计教育环境问题,主要涉及高校教育机构内部的组织模式、师资来源、人才培养形式,主要的问题是:商业化、地区化和分散化。具体表现在:⑴校级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层干部有校级组织部门考核任命;⑵教师来源多为“近亲繁殖”(即留校),师资质量、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发展受到一定制约;⑶学生录取方式主要是统考统录,考生不能自由选择学校和专业;⑷高校作为传播、应用和创造知识的地方,作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机构,正在受着商业利益的驱动而盲目的扩招,毫无节制的增班扩容;⑸在高校之外,一些公司、政府机构掌握的大量教育资源(如场所、设备和经费)因没得到有效的利用,而大量闲置、浪费。

(二)社会后续职业教育的“后劲”不足

后续教育是继职业教育之后人生最长的教育阶段,成为一个人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科的发展虽比不上一些尖端学科,但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会计学科已使许多传统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受到挑战,会计人员面临知识更新的任务,知识更新就要求会计人员接受后续教育,以提高会计理论素质和水平。英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行管理会计职业化道路,较早成立管理会计的专业机构,建立管理会计师的资格确认制度,创建《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研究》等专刊来引导本国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后续教育,成就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之下,我国的管理会计后续教育中存在的不规范,尚未建立完整严谨的学习考核和资质认证体系,缺乏先进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已经影响和制约着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三、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思路

(一)确定行之有效的管理会计培养目标

第3篇

一、管理会计的本质

管理会计的总目标是通过运用财务会计系统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再加工、再提炼、再延伸,进而形成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为经营当局预测前景、规划未来、经营决策、改进管理、控制、评价各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图谋发展。它的本质是一种全局性、长期性、决策性的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的主体是整个企业,并侧重于企业内部的各责任单位,即向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提供特定的管理信息

二、管理会计定位需要考虑的因素

1.管理会计是一个“特殊”的信息系统。20世纪50年代,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独立出来,成为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的管理会计委员会(CMA)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历史的和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具有适当经济目标的计划,并以实现这些目标做出合理的决策为目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定义为“管理会计是对管理当局所应用的信息(财务和经营的)进行鉴定、计量、积累、分析、处理、解释和传播的过程,以便在组织内部进行规划、评价和控制,保证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由此可见,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且是一个特殊的信息系统,其特殊性体现在与同是信息系统的财务会计相比,财务会计是一个单纯提供会计信息的系统,而管理会计一方面要提供信息,一方面要帮助管理当局制定计划,做出合理的决策,从这点看管理会计人员要比财务会计人员更靠近决策层。

2.环境因素与管理会计。环境因素包括影响管理会计系统的企业内外部因素,如市场发育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社会的传统文化以及企业的组织形式等。管理会计不管如何定位,其工作围绕的主要是信息,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是一种经济资源,获得信息要付出信息成本。企业利用信息日的是为了取得比远大于所付信息成本之差的价值。信息成本一般包括:①生产者所发生的材料费(纸张、软件等);②生产者的房屋及各项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舒;③生产者为了取得本系统以外的信息而发生的费用(搜集数据、咨询费等);④生产者的人工费用,即人力资源在利用专业知识达成信息所得到的补偿;⑤使用者在接受或使用信息时所付出的代价;⑥其他费用。信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决策的预期值与信息成本,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信息成本的构成及比例会发生变化,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减少第3项支出,对信息要求的提高会加大第4项支出,此外,如果信息的生产者同时是使用者则极有可能降低第5项支出。这不失为提高管理会计信息价值的有效途径。

3管理会计是内部报告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经营者服务的,是企业组织系统的子系统,受企业组织系统设置的影响,而企业组织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它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能够不断地自行调节以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企业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取决于管理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及其能力,而一个人的工作主动性受其区域的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在西方较注重个性的发展,重视个人对企业的贡献,而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人们普遍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态度。如果管理当局重视管理会计,其职能的发挥程度取决于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信息的质量及其帮助管理当局进行决策的能力。

三、管理会计定位的选择

管理会计的定位选择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定位于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管理会计人员既是信息生产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这里的职能管理部门与一般意义上的职能管理部门有所不同,它是决策子系统和决策支持干系统的融合,其组成要素是具有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管理会计人员,并具有收集信息、进行决策的权限。第二,定位于企业内部的会计部门,管理会计人员是单纯的信息生产者。笔者认为,从我国现实的情况出发,考虑管理会计长远的发展,管理会计定位于后者更恰当些。因为:

1.从管理会计的产生和现实的观察都表明,管理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在我国,目前尚无专职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会计工作主要由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及会计师事务所的部分注册会计师兼任。

2.我国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将带动我国企业管理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对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管理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信息生产者的知识利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必须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会计人员。

3.将管理会计人员由专业型培养成为通用型的决策者具有现实的依据。将管理会计人员由专业型培养成为通用型的决策者,原因有:①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企业的经营活动基本上超越了国界,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对决策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这种要求的变化,管理会计人员不仅要懂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懂生产、懂管理,具有协调能力。如作业成本法的使用,管理会计人员首先要对整个产品生产过程非常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划分作业来计算产品成本。当然,这过程必须要有很强的会计职业知识为前提,管理会计人员的管理能力会越来越强,由专业型培养成为通用型成为必要。②将管理会计人员定位于职能管理部门,意味着决策子系统与决策支持子系统的融合,但并非简单的合并,而是出于环境需要而进行的组织系统设置的调整,目的是优化系统,提高系统功能,融合后的职能管理部门的组成要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管理会计人员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决策。在当代,管理会计师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意味着管理会计人员同样可以胜任企业的决策工作,在实际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理财专家晋升为企业的决策者,管理会计师培养成为企业的决策者有着现实的依据。

4.定位于会计部门对信息价值的消极影响。管理会计定位于信息生产者,即决策干系统与决策支持子系统相分离,在决策系统与决策支持子系统相分离的企业,在管理会计职业专门化之前,会计人员的作用一方面要履行财务会计的职责,即按公认的会计原则为企业外部的所有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提供外部会计报告;另一方面要履行管理会计职责,即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当局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帮助管理当局做出正确的选择。决策干系统即目前的经营者主要是根据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如果继续维持这种现状,会计人员会以提供外部报告为主,提供内部报告为辅,会因工作繁忙而忽略对内的需求,这势必影响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影响信息的价值。

四、我国应用管理会计的深层思考

我国引入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已有力多年的历史,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不广,水平不高,表面上看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脱节,管理会计实际应用效果不佳,企业领导不重视等,但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企业缺乏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内在需求。具体表现有:①管理当局根本不要求会计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企业内部能否存在应用管理会计的需求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动性,而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人们普遍奉行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行事原则,因此,对管理当局不重视的企业是很难形成应用管理会计需求的。②管理当局有需求,但管理会计未成为专门职业,会计人员会因工作繁忙而影响其向管理当局提供信息的质量,最终会导致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内在需求的降低。③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不承担其所提供信息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的法律责任,会计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并帮助管理当局采取正确的决策的质量就难以确保,最终也会影响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内在需求。④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脱离实际,使管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无法保证,导致信息的价值受到影响。

第4篇

关键词:中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思考

abstract: management accounting was followed taylor’s scientific management production to produ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entury, and along with economical development, but obtained the promoted uti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overseas enterprise.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china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far has not been able to meet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need. did this article present situation of analysis the higher education embark from china management accounting, how elaborates transformed china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made some tentative plans. 

key word: china; management accounting; higher education; the reform pondered 

前言

   管理会计在中国的运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兴起而展开的,其历史并不长。大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企业员工业绩评价等都知之甚少,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将使得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管理各方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然而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的管理会计落后于时代要求,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需要,管理会计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一、中国管理会计教育落后之分析

(一)教育理念落后

美国的约翰逊和卡普兰两位教授,他们在1987年合写了一本轰动西方会计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对西方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这两位美国教授在该书中认为:近年来的西方管理会计实践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目前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几十年前研究成果的产物,甚至管理会计现在必须要从属于财务报告,从而对管理人员所进行的规划与控制的决策已不再具有相关性(孟焰 1999)。这种与决策不相关性的现象在我国仍十分突出,调查显示,我国管理会计教育主要侧重于对管理会计基本原理、方法等的理论传授上,忽视对管理会计实务的分析,普遍缺少对本国管理会计经典实务的分析,与我国管理会计实际联系较少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孟焰 1999)。

(二)教学方式亟待改革

我国传统会计教育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帮助学生掌握现有的会计规则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上,故其狭窄的内容和僵化被动的形式远远落后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这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是十分不利的。调查显示,“讲课+讨论”是中国管理会计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是一种相对 “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师生缺少互动,学生不仅不能主动发现和发掘问题,即使有问题,教师也未必知晓并做出回应。调查显示,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大约四分之三的课堂时间系“教师讲、学生听”,7.2%的课堂时间用于公开讨论课后作业中的习题与问题,有6.7%的课堂时间用于讨论课后作业中的案例,约4%的课堂时间用于考试(周齐武等 2005)。

(三)教学内容陈旧

为了促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卡普兰教授(1998)对西方高级管理会计内容进行了调整,在其《高级管理会计》(第三版)一书中,强调了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的理论与实务方法的重要意义,并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改善成本法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对传统的以净利润或投资报酬率为主的经营业绩衡量指标与方法进行了重大的变革,提出以经营业绩平衡表来考核企业经营业绩的四项综合指标:财务经营业绩指标、为顾客提供服务的业绩指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业绩指标、员工学习、产品创新与成长的业绩指标;同时为了便于理解与操作,将该书在第一版、第二版中所涉及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量本利分析、线性规划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全部删除,从而将数学方法的应用降至最低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增长数学方法的卡普兰教授在开展管理会计研究中的重大变化(孟焰 1999)。实践表明卡普兰教授的改革是对的,在他与他同事的倡导下,西方管理会计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体现在对原有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进行了改造,而且还产生了管理会计的一些分支学科,如作业成本管理会计、适时制生产系统、制造资源计划、质量成本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增值管理会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等以及人理论、组织行为学、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我们曾经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管理会计教材中,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本量利分析法、预测分析、短期市郊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和责任会计等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约77.82%)(张海涛 张琳 李安琪 2003)。实际上根据历史资料编制预算或计划、标准成本控制、存货的经济批量模型、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最优化决策等内容和方法都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了(黄晓波 赵红娥 1999)。

二、管理会计高等教育之变革

在工业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稳态结构,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资本和劳动力为核心生产要素,经济活动契约化、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大型化和组织结构垂直化。与此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把目光聚集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动作上,注重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并以产品成本作为定价的基本依据,较少关注风险管理,以制订标准成本和预算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利用经济批量原理进行采购决策

(黄晓波 赵红娥 1999)。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是以核心要素是知识,产品的非标准化,生产规模的小型化等为基本特点。因此,企业管理会计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市场变化研究,具体包括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更新、培养目标更新和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

(一)基本理论更新

管理会计视野的拓展和管理会计人员角色的转变,对管理会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管理会计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业绩评价,旨在提高企业内部效率,其立足点在企业内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科学的创新,管理会计有必要拓展其视野,关注和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机遇和威胁,为管理决策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相应地,管理会计人员的角色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现行管理会计理论一般地都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市场的参与人是完全理性的,在这个市场中人们取得信息是没有成本,不存在交易费用,不存在市场障碍,市场价格由低要求决定等。上述假设与客观实际已经是越来越不相等了。例如管理会计中的许多市场预测方法就建立在上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而技术不变假设和边际收益递减假设等更是支持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基本假设,而基于此假设的管理会计在提供决策依据时,就难免出现决策的失误。

(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

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首先体现在正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将管理会计教育的重心转向学生能力的培养,其课程开发采用“整合取向”,重在考虑多元化知识和现有课程的融合、彼此间的接触、作用和相互渗透以及对现有课程的补充、拓展、加深等。我国不少高校的本科会计专业,专业课时几乎占总课时的1/4,在专科层次上,这个比重更高。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会计专业学生缺乏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文写作、财务管理、电子计算机、外语、生产管理等知识,会计核算知识并不缺乏。因此,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在囊括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应涵盖相关专业知识,如税收、金融、管理学、法律、工程技术等。

孟教授(1999)根据自身的体验认为,总的来看,进入本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发展前景是令人振奋的,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但就管理会计教学本身而言,绝大多数管理会计老师(89.7%)采用中文教科书为教材,有4位(约占10%)采用英文教科书,有3.6%的教学资料选自英文学术期刊,2.08%选自英文实务期刊。由此可推定,如果那些被选用的中文教科书能有效地掌握西方管理会计实务或制度,否则它们对于西方管理会计创新的全面介绍仍然有限。当然,本文的观点并非主张中文的管理会计教科书必须涵盖所有西方管理会计技术或制度。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于1990年9月的《状况报告第1号——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提出,会计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必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终生学习,并主动适应职业要求的变化,具体内容为:①技能。包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智力判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②知识。包括一般性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③专业认同。指会计专业毕业生应该认同会计专业,乐于掌握作为会计专业人员所必备的学识、技能和建立相应的价值观念,熟悉会计职业道德准则,能进行价值判断,随时准备探讨与会计人员专业诚实性、客观性、适应性及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问题。可见,管理会计教育必须正视管理会计人员的这种角色转变,改进教学以使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想胜任工作,除了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外,还必须学习和发展商业管理、战略分析、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关于我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设想

于1996 年结束的美国管理会计协会(ima)的调查表明美国的企业高层经理对管理会计师期望的变化(j 布洛切爱德华,h 陈康,w林托马斯 2002):经理们希望管理会计师不仅要关注短期财务成果的管理报告,而且能够整理并解释有助于企业成功的信息,包括为企业高层决策者制定和实施成功的竞争优势战略提供关键因素的信息。为了推动管理会计教育的改革,ima 提出了一项四步行动计划,以促使教育界对会计课程进行修订,使主修管理会计的学生毕业后能满足企业对他们提出的技能和素质上的要求。具体措施包括:(1)举办企业界与教育界的交流会,商榷共同的需要;(2)由ima 发起的会计教育改革小组定期会晤,以敦促会计改革项目的开发以及实施;(3)由ima 负责的“管理会计的实证分析”;(4)促进ima 研究成果的交流(任忠奇,夏鑫 2003)。

 当然,中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由于我国没有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不是很多,这就为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这表现在,学术界特别是大学的研究人员很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所以中国管理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办法,也不能等中国建立起管理会计师协会和开设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再动手,有据于此,本文根据前期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几点改革设想:

(一)、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改进进入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学术界大力倡导实证研究方法。早期的实证会计主要是对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问题研究,后来又转向研究会计选择的动机及考虑的因素,到70年代末实证会计研究兴盛起来,80年代即已成为会计研究的主流学派。目前我国会计界对实证会计方法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里既存在人们的认识问题,也受客观事物规律性暴露得不够充分的影响。积极响应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在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配合下,发起了“中国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经验总结与研究”的活动。开展“中国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经验总结与研究”的活动,将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开拓性尝试。

(二)、管理会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要求我们转移成本管理重心

、拓展成本控制视角。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品的价值将更多地取决于产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有技术上的、也有市场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以及对市场的掌握在企业增值中占较大的部分,生产制造则占增值中相对较少的部分。产品科技含量日益提高。企业为确保长期竞争优势,不得不在信息、知识发展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相对其开发和市场调研支出显得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管理的重心应当逐渐从生产制造成本转移到产品研制开发成本方面,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

参考文献:

1、周齐武,杜荣瑞,王斌,肖泽忠.中国管理会计教育现状分析[j].会计研究 2005,7

2、黄晓波,赵红娥.经济形态变革与管理会计创新[j]. 会计研究 1999,12

3、孟焰.面向21世纪的中国管理会计[j]. 会计研究 1999,10

4、张琳,周建伟,李安琪.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与中国管理会计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5、张海涛,张琳,李安琪.关于我国管理会计教材质量的调查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第5篇

(一)教育理念落后

美国的约翰逊和卡普兰两位教授,他们在1987年合写了一本轰动西方会计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对西方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这两位美国教授在该书中认为:近年来的西方管理会计实践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目前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几十年前研究成果的产物,甚至管理会计现在必须要从属于财务报告,从而对管理人员所进行的规划与控制的决策已不再具有相关性(孟焰1999)。这种与决策不相关性的现象在我国仍十分突出,调查显示,我国管理会计教育主要侧重于对管理会计基本原理、方法等的理论传授上,忽视对管理会计实务的分析,普遍缺少对本国管理会计经典实务的分析,与我国管理会计实际联系较少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孟焰1999)。

(二)教学方式亟待改革

我国传统会计教育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帮助学生掌握现有的会计规则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上,故其狭窄的内容和僵化被动的形式远远落后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这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是十分不利的。调查显示,“讲课+讨论”是中国管理会计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是一种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师生缺少互动,学生不仅不能主动发现和发掘问题,即使有问题,教师也未必知晓并做出回应。调查显示,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大约四分之三的课堂时间系“教师讲、学生听”,7.2%的课堂时间用于公开讨论课后作业中的习题与问题,有6.7%的课堂时间用于讨论课后作业中的案例,约4%的课堂时间用于考试(周齐武等2005)。

(三)教学内容陈旧

为了促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卡普兰教授(1998)对西方高级管理会计内容进行了调整,在其《高级管理会计》(第三版)一书中,强调了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的理论与实务方法的重要意义,并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改善成本法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对传统的以净利润或投资报酬率为主的经营业绩衡量指标与方法进行了重大的变革,提出以经营业绩平衡表来考核企业经营业绩的四项综合指标:财务经营业绩指标、为顾客提供服务的业绩指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业绩指标、员工学习、产品创新与成长的业绩指标;同时为了便于理解与操作,将该书在第一版、第二版中所涉及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量本利分析、线性规划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全部删除,从而将数学方法的应用降至最低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增长数学方法的卡普兰教授在开展管理会计研究中的重大变化(孟焰1999)。实践表明卡普兰教授的改革是对的,在他与他同事的倡导下,西方管理会计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体现在对原有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进行了改造,而且还产生了管理会计的一些分支学科,如作业成本管理会计、适时制生产系统、制造资源计划、质量成本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增值管理会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等以及人理论、组织行为学、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我们曾经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管理会计教材中,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本量利分析法、预测分析、短期市郊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和责任会计等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约77.82%)(张海涛张琳李安琪2003)。实际上根据历史资料编制预算或计划、标准成本控制、存货的经济批量模型、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最优化决策等内容和方法都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了(黄晓波赵红娥1999)。

二、管理会计高等教育之变革

在工业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稳态结构,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资本和劳动力为核心生产要素,经济活动契约化、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大型化和组织结构垂直化。与此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把目光聚集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动作上,注重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并以产品成本作为定价的基本依据,较少关注风险管理,以制订标准成本和预算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利用经济批量原理进行采购决策

(黄晓波赵红娥1999)。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是以核心要素是知识,产品的非标准化,生产规模的小型化等为基本特点。因此,企业管理会计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市场变化研究,具体包括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更新、培养目标更新和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

(一)基本理论更新

管理会计视野的拓展和管理会计人员角色的转变,对管理会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管理会计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业绩评价,旨在提高企业内部效率,其立足点在企业内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科学的创新,管理会计有必要拓展其视野,关注和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机遇和威胁,为管理决策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相应地,管理会计人员的角色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现行管理会计理论一般地都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市场的参与人是完全理性的,在这个市场中人们取得信息是没有成本,不存在交易费用,不存在市场障碍,市场价格由低要求决定等。上述假设与客观实际已经是越来越不相等了。例如管理会计中的许多市场预测方法就建立在上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而技术不变假设和边际收益递减假设等更是支持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基本假设,而基于此假设的管理会计在提供决策依据时,就难免出现决策的失误。

(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

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首先体现在正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将管理会计教育的重心转向学生能力的培养,其课程开发采用“整合取向”,重在考虑多元化知识和现有课程的融合、彼此间的接触、作用和相互渗透以及对现有课程的补充、拓展、加深等。我国不少高校的本科会计专业,专业课时几乎占总课时的1/4,在专科层次上,这个比重更高。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会计专业学生缺乏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文写作、财务管理、电子计算机、外语、生产管理等知识,会计核算知识并不缺乏。因此,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在囊括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应涵盖相关专业知识,如税收、金融、管理学、法律、工程技术等。

孟教授(1999)根据自身的体验认为,总的来看,进入本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发展前景是令人振奋的,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但就管理会计教学本身而言,绝大多数管理会计老师(89.7%)采用中文教科书为教材,有4位(约占10%)采用英文教科书,有3.6%的教学资料选自英文学术期刊,2.08%选自英文实务期刊。由此可推定,如果那些被选用的中文教科书能有效地掌握西方管理会计实务或制度,否则它们对于西方管理会计创新的全面介绍仍然有限。当然,本文的观点并非主张中文的管理会计教科书必须涵盖所有西方管理会计技术或制度。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于1990年9月的《状况报告第1号——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提出,会计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必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终生学习,并主动适应职业要求的变化,具体内容为:①技能。包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智力判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②知识。包括一般性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③专业认同。指会计专业毕业生应该认同会计专业,乐于掌握作为会计专业人员所必备的学识、技能和建立相应的价值观念,熟悉会计职业道德准则,能进行价值判断,随时准备探讨与会计人员专业诚实性、客观性、适应性及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问题。可见,管理会计教育必须正视管理会计人员的这种角色转变,改进教学以使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想胜任工作,除了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外,还必须学习和发展商业管理、战略分析、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关于我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设想

于1996年结束的美国管理会计协会(IMA)的调查表明美国的企业高层经理对管理会计师期望的变化(J布洛切爱德华,H陈康,W林托马斯2002):经理们希望管理会计师不仅要关注短期财务成果的管理报告,而且能够整理并解释有助于企业成功的信息,包括为企业高层决策者制定和实施成功的竞争优势战略提供关键因素的信息。为了推动管理会计教育的改革,IMA提出了一项四步行动计划,以促使教育界对会计课程进行修订,使主修管理会计的学生毕业后能满足企业对他们提出的技能和素质上的要求。具体措施包括:(1)举办企业界与教育界的交流会,商榷共同的需要;(2)由IMA发起的会计教育改革小组定期会晤,以敦促会计改革项目的开发以及实施;(3)由IMA负责的“管理会计的实证分析”;(4)促进IMA研究成果的交流(任忠奇,夏鑫2003)。

当然,中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由于我国没有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不是很多,这就为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这表现在,学术界特别是大学的研究人员很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所以中国管理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办法,也不能等中国建立起管理会计师协会和开设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再动手,有据于此,本文根据前期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几点改革设想:

(一)、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改进进入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学术界大力倡导实证研究方法。早期的实证会计主要是对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问题研究,后来又转向研究会计选择的动机及考虑的因素,到70年代末实证会计研究兴盛起来,80年代即已成为会计研究的主流学派。目前我国会计界对实证会计方法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里既存在人们的认识问题,也受客观事物规律性暴露得不够充分的影响。积极响应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在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配合下,发起了“中国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经验总结与研究”的活动。开展“中国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经验总结与研究”的活动,将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开拓性尝试。

(二)、管理会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要求我们转移成本管理重心

、拓展成本控制视角。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品的价值将更多地取决于产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有技术上的、也有市场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以及对市场的掌握在企业增值中占较大的部分,生产制造则占增值中相对较少的部分。产品科技含量日益提高。企业为确保长期竞争优势,不得不在信息、知识发展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相对其开发和市场调研支出显得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管理的重心应当逐渐从生产制造成本转移到产品研制开发成本方面,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

参考文献:

1、周齐武,杜荣瑞,王斌,肖泽忠.中国管理会计教育现状分析[J].会计研究2005,7

2、黄晓波,赵红娥.经济形态变革与管理会计创新[J].会计研究1999,12

3、孟焰.面向21世纪的中国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1999,10

4、张琳,周建伟,李安琪.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与中国管理会计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5、张海涛,张琳,李安琪.关于我国管理会计教材质量的调查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6J布洛切爱德华,H陈康,W林托马斯成本管理——战略与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任忠奇,夏鑫.美国高校管理会计教育的改革[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17),4

摘要:管理会计是本世纪初伴随着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在国外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研究显示中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已远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本文从中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之现状分析出发,论述了如何变革中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并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中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思考

第6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创新;供给侧改革;发展;对策

一、当下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与瓶颈

管理会计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管理会计作为利用财务资料,并对财务资料进行专业的整理,帮助公司的经济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的重要部门。因此,管理会计的发展整个公司整体的发展前景一脉相承,虽然当下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需不断的完善,在此大环境下,管理会计也存有一定的弊端,需要我们及时整合管理会计资源,更好的推动管理会计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在迎合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号召下推动管理会计的供给侧改革。当下,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1.重视财务会计忽略管理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之下,企业家追求企业的经济利润,在财务计算上,过度重视财务会计,对于管理会计存有不重视的心理。在笔者看来会计一方面要求财务人员要用专业的知识来整理、计算、整合公司的财务,即所谓的我们常说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另一方面更要求财务人员要学会记账,即要学会管理账目,从这里可以凸显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现在大部分的公司往往只有财务会计,却很少有专门的管理会计,导致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这一现状。2.管理会计人员素质与专业知识较低。当下一些企业的管理会计大多由本企业的财务会计担任,对于一些专业的管理会计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这显然不利于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在现行企业制度的革新下,一些企业积极响应潮流的号召主动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在这转型的背后,笔者发现一些企业并未对引进专门的管理会计,对转型的财务会计也并未进行专门的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导致他们的素质低下,在管理会计的岗位上依旧从事着记账、算账和报账的工作,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专业知识的匮乏成为当下一些企业管理会计的标签。3.尚未建立完备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法律制度。管理会计作为舶来品,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应当与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国情相匹配。但当下我国并未建立起完备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且相关的法律法律、司法解释也并未对管理会计这一新兴名词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与法律解释。尚未完备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法律制度成为我国管理会计行业发展的又一瓶颈。如果在现实经济生活实践下,管理会计理论仅仅借助国外的理论,这与我国的特殊国情也是不相符的,因此要亟须加快建立适合经济发展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法律法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下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1.转变现有观念,重视管理会计的创新。一个企业的效益应更多的追求长远的发展效益,而不应该仅仅追求于当下的经济利润。在现有企业制度之下,企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在追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同时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也要创新,推动管理会计的创新才能够不断的培养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更好的为企业的经济预测、经济规划等方面提供专业而准确的指导。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或决策者必须转变现有的重视财务会计忽略管理会计的观念,从根上支持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唯有思想上的改变,才能从行动上注重管理会计。2.培养专业的管理会计,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当下一些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素质与专业知识较低,加强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的管理会计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才能够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今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上应注重如下几方面:(1)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要组织有关管理会计人员到高校进修,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企业也可以邀请高校的管理会计教授来企业为本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2)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升职业素养。一个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不仅仅要有专业的会计知识,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管理会计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法律知识的学习,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3)对管理会计要有认同感。管理会计人员要对管理会计有着深入的了解,而不应该在管理会计的岗位上想着自己依旧是财务会计。在今后企业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会计文化的建设与宣传,让每一位会计人员了解企业的管理会计,让他们对管理会计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与责任感。3.改善管理会计的创新环境,推动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全面建立。在管理会计的创新上,不应仅仅是从决策上或者预算上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更应从公司的管理上影响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要着重改善管理会计的创新环境,积极的为管理会计的创新开辟新的道路,企业可采取引进高学历管理会计人才、开展管理会计培训班、让管理会计参与公司的决策事项等措施改善管理会计的环境。此外,我国有关管理会计的理论尚未全面建立。我国是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有关的管理会计理论,不应仅仅依靠国外的管理会计理论,更应该结合我国的特色国情,建立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管理会计理论。在推动管理会计的创新上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为此要在现有创新环境下,颁布专门的管理会计法或者出台有关管理会计的司法解释,为管理会计的创新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三、结语

企业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事关企业发展的大计。在当下的企业改革的大环境下,推动企业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长远保证。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推进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响应了时代的号角,奏响时代的主旋律。只有国家、企业的全力推动,管理会计的创新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会计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我国的全面建立与发展!

作者:李扬 单位:武汉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12-03

会计证,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简称。会计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的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相关工作的质量,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层次的专业知识。作为会计行业从业的最低要求和能力证明,会计证成为人员进入会计行业的一道入门级门槛。会计证是会计行业的上岗证,根据相关行政规定,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在获取会计证后,才能从事一些基础的会计相关工作。2017年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行政许可清理情况说明》,对是否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问题给出了明确回应,文件中明确表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被纳入建议取消的职业资格事项。

一、会计证取消的原因

(一)会计证拥有人数供大于求。当前,我国拥有的有资格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数已接近两千万。在这近两千万人中,基础的财务会计比例接近95%,管理会计的人数占比仅为5%。另外,由于会计市场的严重饱和,有接近300万的会计人员从事的工作是非会计行业,还有300多万的人员供给属于过剩情况。由图1可知,我国的会计人员结构中,从业证人数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远远超过了其他会计相关证书的拥有人数。而拥有会计从业证的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也是基础会计岗位,因此,就现状而言,基础会计的岗位需求远远低于人员的供给。

(二)大数据的发展带来会计转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行业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型。会计学科的技术发展,系统信息化、电子发票等很多节点都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数据化,在会计软件的快速发展下,传统“记账会计”岗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记账会计”这一岗位的人才需求在不断萎缩。

科技的变化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变革,大量会计人员需要转岗,传统的会计人才面临大量转岗的趋势。很多会计人员,一夜之间可能就失去了原来的工作,这一点越来越常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家长认为让孩子学会计,那么孩子工作以后就不会失业,但现在的“记账”“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打破了这样的传统观念,传统会计岗位只有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型,才能有好的出路。

(三)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在发达国家,90%的会计人才已经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而在中国,从图1的会计人才结构图中就可发现还有不小的差距。

近年来,管理会计受到企业和会计人员的追捧,其原因主要是传统会计走弱的趋势明显,而管理会计所展现的“融于业务管控,支持战略决策”的价值得到凸显,因为其所涉及的都是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财务问题,所以属于很难被系统取代的高端财务领域。由于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原因和教育原因,我国高级财务人才的缺口非常巨大。目前我国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多数来自国际人才引进。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短缺,导致多数企业很难招聘到满意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

目前,虽然会计证被纳入建议取消的职业资格事项,但是整个会计能力的认证体系并没有改变太多,对于会计管理人才能力的认证并没有减少。在“记账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过程中,我国的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向更为专业的会计方向发展。

二、会计证取消对会计职业教育的影响

从总体来看,会计证的取消将会牵动整个会计行业的重整,将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计证取消涉及会计行业入行门槛的变动、与之相关联的考试报名条件的修改、高校会计知识体系的重组以及人才结构的调整等方面。会计从业资格取消对会计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轨。大多数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当参加工作后发现不知道如何运用,而从事有关行业可能也接触不到真实的账目,这就造成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轨,缺少会计实操能力。虽然拥有会计证,但很多会计专业学生却被迫转行,不能进入会计行业工作。

2.大量非专科学生进入会计行业。作为会计行业入行门槛的会计证被取消,意味着一些有志于向会计行业转变的非专科学生将能够更容易地加入到基层的会计岗位中来。这些非专科学生通过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锻炼,以及本身对会计行业的热爱,将更容易通过不断地学习会计相关知识来充实自身,并沿着会计行业的资格考核体系向前发展。

3.会计行业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会计证的取消,变相提高了我国会计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随着非专科人员的涌进,会计市场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会计专业的学生如果仅满足于迈进会计行业而不求上进的话,则在毕业之后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会计工作。会计证的取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对会计专业的追捧,高职会计专业的招生可能会逐步减少,回归行业的理性走势。

(二)对高职会计教师和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考试经济”下行。目前在“考试经济”的影响下,尤其是在线的网络教育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很多学校已经不太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是将学生培养成“应试”人才。在会计证取消后,这些“应试”的教师和为了考证而兴办的会计学校将会被市场淘汰。

2.高职教育教学将调整。从目前的变化来看,会计专业的教育思维要转换,教学过程要转换,实践活动要加强,?W生自主性也要加强。当然,这些变革也需要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在政策上有所支持。据了解,目前北京的部分高校已经在管理会计教育体系、师资队伍培养与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系统。比如北京大学的环境管理会计已经在研究与教学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较早地开始了对管理会计教学的产学研融合的研究等。

3.传统会计教师过剩,“理论+实务”教师紧缺。不管是不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要进入了会计行业,都必须不断地学习,了解并掌握更多的行业知识,因此也就催生了大量的培训需求。显而易见,在会计培训市场中,拥有强大师资力量的高职院校具有很明显的竞争优势。会计培训市场上的培训需求是要求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综合性培训,一方面满足受训者对知识的渴求,另一方面又能够解决会计实务中遇到的各项问题。然而,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师中,传统会计教师过剩,而能够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教师人才却是非常紧缺。

三、取消会计证后会计职业教育的应对措施

为了适应会计行业的转型需要,以及转型后社会各方对高等会计人才的需要,我国的会计体系、会计教育体系都将发生变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培养财务会计学生的管理能力,使传统的会计从业人员由专业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这将是高职会计专业培养人才面临的重大问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教学体系的设计、师资的培训、教材的研发等方面都将会发生改变。

(一)会计专业学生的应对方法。目前,会计证被纳入建议取消的职业资格事项给会计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困境呢?

首先,应该意识到会计行业的专业证书还有很多种,不能再将希望放在最为基础的会计证上面。据相关考试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有近140万人通过会计初级资格考试,40万人通过中级资格考试,10万人左右通过高级资格考试。相较于我国庞大的企业基数来说,我国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方面的人才仍有较大的缺口。除了正常的会计初、中、高职称外,会计专业的学生还可将考证目光转向高含金量的注册会计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证书。根据高顿财经研究院数据统计,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认证在国内财务领域非常具有权威性,它是由国家部门正式引进,且中英文皆可报考的国际化财务管理认证,不仅受到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推荐,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其与金融分析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并称“三大黄金认证”,持证者平均年薪为33464美元,比非持证者高32%。

其次,要成为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对于职业规划,会计人才应该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这是所有会计专业的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前,大多数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事务所从事传统的会计岗位。今后,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则要考虑进入管理岗位,复合型人才是会计行业发展需求的一个趋势。

最后,持续学习。取消会计证后,学生还可以考注册会计师,如果注册会计师和管理会计认证两证都有,将是一个不错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会计专业学生应当认识到,只有保持继续学习,才能不断地适应会计岗位的需求变化,才能适应会计行业的转型。

(二)高职会计教师的应对方法。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进一步夯实理论功底。随着会计证的取消,会计行业的准入门槛放开,会计市场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剧。会计行业的变革也在逐步推进,并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必须适应会计行业发展变革的需求,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的行业知识,进一步夯实自身的理论功底,满足教学研究的知识储备需求。

2.在细分领域的实务操作上有所建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会计行业的变革正在不断加深,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教师,就一定需要在会计行业的某一细分领域具有独到的见解和眼光,如此才能在会计教学中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8篇

关键词: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企业搬进校园

随着大学生实践教学课时量的增大,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也开始逐步深入至全国各大院校。而使用得最多的应该属用友新道公司研发的这款VBSE软件,VBSE-VirtualBusinessSocietyEnvi-ronment跨专业实训课程是通过仿真社会中的企事业单位及其相关部门,给予学生高仿真的岗前实习。该款软件不仅设计了制造业、供应商、贸易公司,还设计了与这些企业息息相关的机构,例如: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局、工商局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真切地接触到企业的实际业务,还能够了解和掌握该企业所在部门与机构单据传递的流程。但是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的引入到底能够给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宗旨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而结合这一服务宗旨,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普遍开设了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会计综合实训教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手工模拟实训和计算机模拟实训。手工模拟实训是指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同学们独立完成某个制造业企业一年中的某个月的账目,即:“一套帐”式实训课程。计算机模拟实训是把手工账的内容录入至计算机,完成这个企业总账、固定资产、薪资管理、UFO报表的操作。虽然整个实训过程中会涉及到会计凭证的填制、分类账的登记、科目汇总、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业务。但是整个实训过程几乎没有涉及制造业企业与其机构单据传递的流程,例如:企业在工商局注册公司的流程、纳税申报流程、银行基本账户的开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流程等。所以,学生即便完成了整个会计综合实训也很难把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二、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影响

1.打破传统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局限

首先,传统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大多采用“一套帐”的模式进行授课,且实训的教学内容也是固定统一的。其次,传统会计模拟实训没有对会计职业岗位做出相应的细化,例如:会计主管、出纳、会计人员、审计人员各自的岗位在会计模拟实训过程中并没有做出针对性的训练。另一方面,在企业中会计人员是需要和其他各部门人员有工作上的配合和协作,这样会计人员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其会计岗位的要求。然而,VBSE虚拟仿真实训是一个设置单人单岗、对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会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高仿真模拟平台。它通过搭建仿真的企业实景实现“上学即上班”、“校内实训就等于校外实习”的理念,从而真正的把课堂变成职场。在这个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会计职责岗位的分工,熟悉实务操作型会计岗位人员与机构的交涉流程,例如:纳税申报流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的签署、银行申请贷款业务的基本流程。

2.转变会计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思路

“一套帐”式的会计综合实训主要以专业教师讲授为主,而针对这种VBSE虚拟商业环境实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者,而是作为一个教学顾问来辅助学生。显然,教学思路的创新对会计专业教师就显得格外重要。换而言之,这种教学思路的转变需要授课教师扩宽自身的知识体系,在熟练使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财务分析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融合经管类其他专业知识体系,使其能够实现跨专业的协同性。

3.帮助整合会计专业知识体系并发现其内在联系

会计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而这些课程都相应地开设了单项专业实训教学环节,比如: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及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总账、薪资管理、固定资产、供应链等模块的操作业务。但这些单项的专业实训课程不仅形式单一,而且无法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体会到会计专业整个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但是VBSE虚拟商业环境实训是把零散的专业知识整合,然后以情景案例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会计专业的学生就能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并且能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去发现专业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就供应商企业而言,其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利润分配活动要求学生在使用VBSE虚拟商业环境软件时整合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课程中所学知识点来为仿真企业的CEO提供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在这个做预算及分析的环节就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熟悉会计各专业知识体系间的关联性。

三、结束语

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以情景教学作为依托,通过模拟制造业企业、供应商企业、贸易公司的财务业务,打破了传统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局限、转变了会计专业教师固化的教学思路、整合了会计专业知识体系。在锻炼学生实操能力、决策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还扩展了教师的知识面,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因此,笔者认为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起到了创新、改革、推动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的搭建,能够更好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让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毕业就上岗,迅速完成学生到财务人员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用友新道“.把企业搬进校园”VBSE引领新航道[EB/OL].2011.

[2]侯鹏.基于VBSE下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5(10):212.

第9篇

1.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

理论研究的深入是管理会计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而当前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仍停留在概念到概念,不仅解释不了管理会计的现象,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实际上,我国现阶段的管理会计理念大多数是源于西方的经验,虽然引进了一些所谓的前沿,但是却使人可望而不可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本土的理论体系建设。进而导致了管理会计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方法的单调性,限制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实践推广。

2.行政利益为导向的企业目标。

企业运行以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指标作为目标,管理上领导者的意志主宰了一切,其往往会采取一些短期行为,进而忽视企业长远的市场价值,不会考虑到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中的作用,也不会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系统,从而制约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3.缺乏高素质的应用主体。

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不仅需精通财务会计和相关法律政策,并且还需掌握丰富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而由于我国管理会计推广较迟,掌握和学习管理会计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因此造成这方面的人才非常匮乏。

4.与财务会计重叠。

当下很多企业都没有单独配备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人员,虽然有不少企业已将管理会计运用于实践,但是仅把相关任务分解到财务会计等职能中去,例如将预算职能分配给财务部门,将控制职能分配给生产部门等。这样,管理会计的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5.缺乏统一标准的应用体系。

当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尚处于无序状态,没有明确的系统理论作为指导。加上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比较薄弱,且公有制的产权结构较私有制更加复杂,因此设立统一的管理会计标准并加以规范势在必行。

二、推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迅速发展

1.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年初财政部的《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就将理论体系的建设作为第一项任务来抓,可见理论建设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而理论体系的建设需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企业的实践,进一步增强与企业实际情况的契合度。《征求意见稿》对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要求是加强对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和工具方法的研究。

2.发展有利于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企业文化。

培育先进的管理思想、共同的价值理念、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最大限度激发员工作用机制等的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需具备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人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和竞争观念等,对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3.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

要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要求管理会计应用主体能很好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依据现有的资料,并采用一定的管理会计方法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要完成这一活动,就需要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使其具备更强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其他相关能力。《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具体措施有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从高校入手,加强对管理会计专业方向的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的培养;形成以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企业事业单位总会计师和会计后备人才为框架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尝试建立管理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由于我国会计人员数量众多,可以参考国外管理会计师管理模式,设立管理会计师协会,实现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自律管理和自我服务。

4.加快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的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管理会计要行使其计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功能,一切都要以信息为依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各单位建立起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势在必行,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以发挥管理会计的功能。当下的网络技术应用已经使信息技术从工具变成会计工作的环境,同时与组织的构架、企业文化、业务领域等因素相互作用,推进了会计形态的变化,财务共享的实施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不仅体现了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降低,同时使得会计工作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管理会计工作得以从原有会计部门中分离出来。打造管理会计的“利器”,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学术界以及研究机构的支持,而更重要的则是企业自身的实践。以会计信息化建设支撑管理会计的发展,以管理会计发展促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开拓我国会计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

5.制定管理会计准则,形成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第10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管理会计;构想

Abstract: 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ide's impetus, the national medical service system, the system of medical care insurance reform is developing thoroughly, how does the hospital adapt the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enhancement survival and the competitive spirit, meets medical need which the general populations grow unceasingly, is suspends in front of the hospital superintendent's important topic, but tries out hospital management accountant to be able to play the vital role in this aspect.

key word: Hospital management;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nception

一、试行医院管理会计

在我国70年代末,国内企业开始了对管理会计的理论探讨,之后企业中有较高素质的经营者开始了管理会计运用的新尝试。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大力试行管理会计有了新的外部条件。目前,在医院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极少,综观医院面临的竞争环境,推行医院管理会计,及时给经营管理者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定能促进医院的各项重大决策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

二、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范围和方法

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主要是为单位管理者预测前景、经营决策和规划未来等经济活动服务,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医院的各项资源(含人、财、物)得到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配制和应用,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医院大批量使用的制(合)剂产品来源问题,是自行配制还是购买成品,哪种方式最经济实惠,运用管理会计中的相关方法通过分析可获取节约成本、获利最多的优化方案。另外,药品的库存数量应为多少时既能保证医院运转的正常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药品占用资金数额等方面的问题,都能通过管理会计的相关方法分析得出。

2.规划和控制 规划与控制主要是为医院管理者反映和分析过去以及规划控制现在的经济活动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医院日常经济活动,明确各职能科室的经济责任,并对各科室的经营业绩进行正确评价、考核及奖惩,及时正确地调整和完善科室和医院的未来发展规划。例如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入是总体规划,分期实施还是重复建设,连年征战,运用业绩评价会计,对医院多年基本建设过程和财务收益、银行借贷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给经营决策者提供极具科学而有力的依据。又如医院临时工聘用数量的多少,医护人员合理的配比,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的设置均可通过评价进行分析,进行合理的有效控制。

医院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方法是财务分析法以及本量利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等。它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综合体。

三、试行医院管理会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1.管理会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 由于财务会计工作具有及时性、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因而其采用的程序与方法具有在实践中应用的客观必然性,即如果没有财务会计工作,单位就无法掌握其全部经济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不管单位领导重视与否,财务会计都是各行业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日常性工作。管理会计根据单位内部经营管理的特定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与程序向单位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选择的、部分的和不定期的管理信息,以便单位管理部门能够根据这些管理信息对有关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但是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是,管理会计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一个单位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了解与重视程度,如果企业领导缺乏对应用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或对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知之甚少而不应用管理会计,而是凭过去的经验或主观判断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可能并不影响其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尽管由此可能会导致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下降,但这种不利影响需要通过应用管理会计之后产生的效果对比才能体现出来。因而,单位在实践中是否能够主动地应用管理会计,则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即是否能够将管理会计视为一项有助于加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经常性工作。只有得到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并且单位拥有掌握管理会计基本知识的专业人才,才能够使管理会计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应用。2.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 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素质高低来体现的。素质系指会计人员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掌握现代科学管理、数学、预测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应用微机的能力,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是推行医院管理会计的重要条件之一。

3.力争实现单位内部的管理会计工作制度化 为确保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必须在单位内部建立起与财务会计部门平行的管理会计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会计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考核评价单位管理会计师的工作业绩。

四、医院管理会计推行设想

1.增强医院主要领导的管理意识 能否成功推行管理会计,医院主要领导的管理会计知识和素质培养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推行是一句空话。通过参加管理会计培训班或自学有关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使主要领导增强管理会计意识,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可为顺利推行医院管理会计打下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第11篇

关键词: 管理会计; 双语教学; 模式

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公司正超越国与国的界限,演变为全球性公司,采用全球化架构、全球化战略。双语教学是适应国际趋势需要的选择,可以培养受 教育 者形成“双语、双文、双能”的素养。就会计专业而言,经济环境的变迁要求会计类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也要具有先进的国际思维和先进的理念。

一、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意义

管理会计是21世纪较为前沿的学科之一。管理会计直接源于西方,且西方理论与实务水平均远远高于国内发展水平。对管理会计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的理论及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对我国国内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也非常有益处。管理会计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 英语 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用英语思考企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国际思维逻辑解决问题的能力。

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常采用原版教材。教材是双语教学开展的必要物质载体。国内的中文版教材更多倾向于理论的阐述,而缺少现实的案例分析。这样,学习国内教材的学生可能会对理论较为熟悉,而在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中解决现实问题时则会力不从心。而实行双语教学,运用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能够比较多的接触到国外最新的发展情况,使教与学及时跟踪学科发展的脚步,从而能够研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国际案例,形成运用全球性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另外,原版教材一般翔实生动,而且在不同章节均安排了具体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有假设的,也有实际的,如阿特金森、卡普兰等所著教材《management accounting》中就列举了安然公司、华尔街时报、迈罗银行等不同企业的情况,而且将管理会计的理念扩展到政府和非盈利组织,列举了军队和政府部门对于平衡计分卡的运用。采用案例教学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不同性质的单位工作时都能够较为灵活地运用相关管理会计的理念。

二、我国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管理会计双语教学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但是,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当前的师资力量、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均无法保证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也影响了双语教学效果的充分体现。

在师资力量上,教师双语教学的能力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的双语教学中,师资是限制各高校提高层次和扩大发展的“瓶颈”。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还需要过硬的外语水平,包括掌握正确的专业词汇、标准的发音等,还需要掌握外语授课的技巧,能够用简单的外语把问题解释清楚,同时还要求能够引导学生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分析。目前在大多数院校,能够有效驾驭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并且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双语教师还为数不多。另外,我国双语教学开展时间相对较短,与国外高校专门针对教学方面的交流机制还没有形成,教学方式上还不能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完全有效融合起来,现实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 英文 教材、英文内容与用汉语授课的中英文分离现象。

作为教学对象和主要目标的学生,其英语水平、专业知识基础、社会实践精力、学习兴趣动机和态度等都决定或影响双语教学的成效。笔者对本校学习双语管理会计的学生作了简单统计: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30%的能够理解上课所讲知识点,并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40%的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所学知识点,练习题独立完成有难度,在小组讨论的情况下可以完成。在原因上,主要有:一方面由于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心理上还存在“畏难”心理,对英语教材和板书无从下手,不知如何预习和复( )习;另一方面由于对管理会计原版教材的逻辑顺序存在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所以,通常在刚开课的一段时间里,还不能积极主动地运用原版教材的思维进行思考,导致教学效果不很理想。

另外,现实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策略比较单一、教学方式比较单调的情况,缺少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充分互动,没有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程的学习中。管理会计原版教材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受到有限课时的限制,同时也受传统授课方式的影响,“讲课+ 考试 ”仍构成了大部分教师教学活动的主体,双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授课存在以译代讲的现象,小组进行案例讨论的机会很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改进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相关对策

管理会计双语教学是适应时展的应时之举,然而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双语教学模式尚未形成,需经过一定的经验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逐渐成熟,达到预期目标。双语教学不但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及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改革与调整,而且涉及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等深层次的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规范管理会计教学模式,保证双语教学效果,不是单从某个方面可以做到的,需要从师资、学生、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一)教师培训和教学定位方面

双语教学要求双语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 英语 水平,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学校应该分析本学校双语教学中师资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因地制宜地加强师资培训。学校可以走自我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道路。自我培养方面,可以选派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专业教师到外语院校或双语教学比较成功的院校进行观摩教学、单科进修或作访问学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双语教师到英语母语国进行短期进修。引进方面,学校可以引进相关专业的外籍教师或者国外大学的老师作为名誉老师或特聘教授等进行授课。

管理 会计 双语教师必须将教学定位在引导和启发而不是机械的灌输,因此,双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以及可能接受的情况用活泼的情景方式将专业知识通过英语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熟悉西方教材的风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整理思路,梳理知识点。中文教材通常逻辑性较强,受篇幅所限,内容上有很大的浓缩。原版教材中案例、佐证、背景阐述比较多,内容之间条块分明,知识点显得比较散乱。由于大多数学生更为习惯国内教材的风格,所以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的时候,可以不必拘泥于原版教材的体系编排,可以国内教材的内容体系编排为主线,调整穿插原版教材内容,这样容易使学生通过中文教材与 英文 教材对照进行预习和复习,把握管理会计的主要知识与脉络。

教学内容要有适应性,即适应 现代 社会 发展 的需要、适应 科学 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就业的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将狭窄的知识面拓展为复合的知识体;将知识量的增加转变为知识结构的优化,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另外,应考虑学生的未来工作趋向,适当调整重点或补充相关内容。进行双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氛围,培养一种意识,了解一部分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方法。在课堂上英语和母语各占多少百分比,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应以实际学习效果作为核心,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及课堂信息量而定。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的不同,双语教学应坚持“因材施教”的 教育 方式,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采用分阶段分层次的教育策略。

(三)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校要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和对双语教学的激励,学校可以在 考试 制度、学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学分、评优、奖学金等方面适当向参加双语教学的学生倾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双语教学。为了培养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认可度和兴趣,可以通过请著名 企业 家特别是国外知名企业的 经济 或管理类人士来学校作相关的报告,让学生从现实中体会到双语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四)学校应建立对于双语教学的交流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

学校作为双语教学的平台,应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双语教学中去,应该创造条件积极支持教师开展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经验交流及组织教师间的教学观摩,并研究制定专门的课程质量评估体系。学校应鼓励教师结合原版教材的特点,努力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积极寻找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探索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来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的双向互动,避免和克服教师的单向讲授,努力营造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建立、健全双语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建立不同于传统教学且能够有效激发教师积极性的评价、考核机制,从而保证双语教学健康稳步发展。

【主要 参考 文献 】

[1] 郭春明,申亚楠.关于《管理会计》双语本科教学的思考.会计之友,2006年第12期.

[2] 韩兆柱,高凌风.双语教学的价值、 历史 、现状与对策.教学研究,2004年第9期.

[3] 于洪,周恒南.对管理会计双语教学方案的探讨.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第12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企业管理 应用 现状 对策

在市场经济下,为充分满足现代化管理需要,我国多数企业已逐步应用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各项会计内控制度的构建,约束、规范企业内部的所有会计活动,为企业管理提供各种信息、数据、资料并保证其准确性、真实性,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率、效益的提高。现代化管理会计,有机结合了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与财务活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企业将其内部的各项数据、资料、信息作为主要依据,利用会计业务的各种计算方法,对企业长期的经营管理进行分析、预测、决策,同时作出详细规划并制定具体目标、编制计划预算,最后针对企业管理的全过程采取考核、管控。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的各项经营决策,均需要大量、准确、真实、及时的财务信息、数据作为依据,而管理会计充分满足了这一点需求,可通过系统的加工、整理为企业提供各种所需数据。以下,本文就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一、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理论脱离于实践

多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主要是为适应当代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经济变化的需要而逐步实施的。然而,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管理体系、运作模式必将做出调整与改变,而企业的改革与变化又会造成管理会计实务的变动,由此最终势必会改变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目前,我国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通常是将国外先进的理念、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础,而由于此些国家管理会计的发展趋于成熟、又有着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以至于现行的管理会计理论脱离于我国自身的经济情况,从而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2.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时,其具体的活动内容仍需要会计人员加以实施,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业务水平普遍较低,其具体表现为:知识的结构较为单一、层面较低,业务技能不熟练、缺乏实践经验。在我国会计人员总数中,注册会计师仅占有小部分比例,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不足、能力的薄弱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此外,虽然有部分的会计人员有针对性的学习过有关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但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未经过系统的培训与操作实践。

3.管理意识薄弱

管理会计,并非是企业财务、会计活动的核算行为,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管理行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其不仅取决于企业上级领导的管理观念,企业主管人员管理意识的强弱也有着一定影响。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上级主管仍停留在传统、守旧的管理思想中,缺乏一定的现代管理意识,对于管理会计多数是报以观望的态度,并未接受、认可,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

二、有效应用管理会计的具体措施

1.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

长期以来,我国在参考、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后,相继组建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为进一步促进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应组建独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通过系统、专业、权威的研究,陆续颁布、制定具体的管理会计相关规范、制度、标准,指导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加强对各企业主管与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使之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作用,为管理会计的普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现代化改革工作

在市场经济下,一些企业已在经营管理中引入了管理会计。然而,在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的影响下,管理会计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为此,应进一步加强经济体制、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明确区分产权,合理划分政府机构、企业单位、主管部门之间的权责,现代企业不仅需要拥有独立经营的权利,同时还需能够自行决策重大业务活动。此外,企业应不断的改进、完善其内部的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为适应市场发展形式,还需构建定期预测分析制度。只有改善外部环境,调整内部条件,才能充分运用、发挥管理会计,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为确保管理会计的顺利实施,首先应进一步提高企业上级领导的管理意识。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以及管理会计机构可统一组织各企业的负责人、高层主管进行教育培训,使其充分了解、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性与作用,有效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对于管理会计人员,应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根据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程度与实际情况,编制具体的授课内容,从而不仅保证了在岗人员专业知识与理论的更新、业务操作技巧的巩固,同时还有效提高了管理会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有效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会计必然会成为当代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需要、自我改革完善的的第一选择,而为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不仅需要企业通过不断的实践加以改进、调整,更需要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的大力支持与推进。

参考文献:

[1]叶陈刚,李月娥,仲蓓.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系统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3)